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无线Mesh网络;校园无线网;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J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5.05.015
0 引言
所谓无线校园网,就是通过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技术在校园之中建立的无缝无线的通讯式网络,使校园各处都能够进行无线连接式地上网。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拥有属于自己学校的无线校园网,并且学校的大部分区域都可以无线上网,所以大部分学生在自己大学生活中都会考虑购买能够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无线网络技术现在正处速发展的阶段,在现在校园的信息化生活中,无线网络技术变得不可替换,同时也持续在各个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得到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无线Mesh网络技术已悄然走进我们的大学生活。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网络仍然是有线的架构,但是近年来无线网路在校园内的应用却日益加。无线Mesh网络摆脱了传统网络的局限性,在校园网络基础的拓展中,无线网络技术以快捷、方便的优势,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从而成为人们翘首以盼的校园新宠。WLAN技术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具有十分良好的前景,如果在校园中建立无线校园网,将会便利所有在校师生的上网环境,因此倡导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将会意义重大。
1 国内外无线Mesh网络的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较国内对无线Mesh网络的研究更早一步,并且现如今在美国某些地区已经开始商用化。
Maltz测试平台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于1999年建立,是最早的一个真实环境下的测试平台之一。
APE测试平台的中心部分是由一个缩小定制的和预先配置好的Linux系统配置组成,它是由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信息学院建立。
LinuxMint测试平台于2006年开始发行,是一份基于Debian和Ubuntu的Linux发行版,其目标是提供一种更完整的即刻可用体验。
Roofnet测试平台由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由37个节点组成,他的每个节点上各安装一块基于802.1b的无线网卡和一根定向天线,其路由功能由一个被称为“Click”的模块化路由实现。
Orbit测试平台是由美国罗斯福大学于2005年提出的,目前还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1.2 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WLAN受到发射功率的限制,WLAN的覆盖范围有限,其覆盖范围最大只能达到100米,所以传统的无线局域网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应用。因此,有学者提出了无线Mesh网络。与传统的无线局域网相比,它能够保证既能接受信号,又能发送信号。因此,可以确定的说:无线Mesh网络的出现加快了信息化生活的发展。无线Mesh网络可以应用到许多方面,小到支持个人、家庭用户,大到能够支持商务用户、学校乃至一个城市构建无线Mesh网络。利用无线Mesh网络可以很容易实现NLOS配置,因此,无线Mesh不仅能应用于室内,还能广泛地应用于户外。信号能够自动选择最佳路径不断从一个用户跳到另一个用户,并最终达到物质界局势的目标用户。这样,具有直接视距的用户实际上为没有直接视距的临近用户提供了无线宽带访问功能。无线Mesh网络能够非视距传输的特性大大扩展了无线宽带的应用领域和覆盖范围。因此可以看出,无线Mesh网络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大的。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1.3 国内校园无线Mesh网络遇到的问题
虽然国内校园无线Mesh网络应用范围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1)通信量多、规模大:在无线Mesh网络中数据可通过中间节点进行多跳转发,每一跳都会带来一些延迟。无线Mesh网络的应用范围越大,接跳也越多,积累的总延迟量就会越大。因此需要购买大量的接入点设备。
(2)信号有限:由于学生的活动场所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教室、图书馆、寝室、食堂的主要活动场所,导致网络不稳、信号差或者网络拥挤的现象。
(3)互操作性:目前影响无线Mesh网络技术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互操作性。无线Mesh网络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用户现在要么面临如何与各种不同类型的嵌入式无线设备接口的问题,要么就只能使用某一个厂商的无线Mesh产品,这个问题目前是影响无线Mesh技术推广使用最重要的原因。想彻底解决互操作性问题,最终还需要业界统一制定无线Mesh技术标准。
2 无线Mesh网络技术简介
2.1 无线Mesh网络概述
无线Mesh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是一种新型的宽带无线网络结构,是高容量,高速率的分布式网络,也称为“多跳”网络(multi-hop),它可以作为无线接入“最后一公里”的新解决方案。任何无线设备的节点都可以同时作为AP和路由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每个节点都可以与一个或络中多个对等节点进行直接通信(如图l所示)。
WMN现已经被写到IEEE802.16和802.15系列标准之中。
校园无线Mesh网络的优点:
(1)扩展网络范围广:每一个结点即能接受信号,也能传输信号;
(2)自愈性:在某台设备发生故障或从其拓扑为之上拆卸的情况下,网络会自动适应这种改变。
(3)多调式:每个网络节点和用户端设备、无线通信单元,均能选择并确定一个从发端到对端的最佳路由。
(4)点对点式网络:自组织网络只要发端和对端的距离足够近,就能不必通过中央管理节点,直接连接发端和对端。
2.2 无线Mesh网络关键的技术
2.2.1 MAC层
MAC(MediaAccess Contr01)层,又叫介质访问控制层,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
在传统局域网中,各种传输介质的物理层对应到相应的MAC层,目前MAC所对应的标准为IEEE 802.3的MAC层标准,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方式;而在无线局域网中,普遍使用的网络是IEEE 802.11,其工作方式采用DCF(分布控制)和PCF(中心控制)。
2.2.2 信道分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信道分配是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的重要内容。根据分配方法的不同,信道分配可分为固定信道分配、动态信道分配和混合信道分配。
常用的固定信道分配方案有:均匀固定信道分配方案、非均匀固定信道分配方案、静态信道借用分配方案、简单信道借用分配方案、混合信道借用方案。
动态信道分配的作用是通过业务量参数对信道资源和信道质量准则进行优化配置。
混合信道分配,是指在采用信道复用技术的小区制蜂窝移动系统中,在多信道公用的情况下,以最有效的频谱利用方式为每个小区的通信设备尽可能多的提供可使用信道。
2.2.3 路由技术
路由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将业务数据从源节点指引到目的节点。从网络分成的角度看,路由功能位于网络层。路由可以分为路由转发和路由选择两个部分,其中路由转发功能是收到分组后,根据目的地址搜索转发表,决定分组的发送方向;路由选择功能是搜索分组从某个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佳传输路径,以构造路由表。
由于网络拓扑结构不断变化,因此无线Mesh网络适用于拓扑结构相对固定的传统网络的路由协议并不适用,需要设计专门的路由协议。无线Mesh网络由Adhoc网络发展而来的,是Adhoc网络的一种特殊形态,所以一些在Ad hoc网络中使用的路由协议可以应用到无线Mesh网络中来,例如AODV、DSR等。但由于无线Mesh网络自身具有的网状结构、动态拓扑、能量约束、业务模式、结点移动性等特点与Adhoc网络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路由协议的性能不高,因此仍然需要设计适用于无线Mesh网络的路由协议。目前研究设计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3 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渤海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
3.1 环境介绍
3.1.1 校园环境介绍
渤海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海域命名的综合性大学。渤海大学现有30000多学生,教职员工有几千人,用户数量十分庞大。校园中有山,有水,有小型瀑布,各种综合性建筑。校内最宏伟的就是藏书192万册的图书馆,另有宿舍楼11栋,教学楼8栋,食堂两栋,体育场两栋,及多种多样的绿化植物组成(如图2所示)。
师生宿舍楼分布较广,教学楼比较密集,用网范围大,用户密度较大,所用流量多。有些地点网络信号强度低,如理工二号楼、人文楼。
3.1.2 校园环境特点
(1)校园环境WLAN网络规模庞大,地域覆盖范围也较大。
(2)网络覆盖范围要广,需实现师生在宿舍,教学楼,食堂,体育场等在校任何角落的全网覆盖,满足所有在校人员的无缝隙漫游。
(3)使用无线校园网的人数较多,每个用户都存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网络需求,所产生的上网流量比其他地区明显偏多。
3.2 方案设计
针对渤海大学在校人数多,网速慢,某些地区连不上网的情况,我们提出以下设计方案:
(1)室外无线网覆盖
在教学楼、宿舍楼、食堂以外连网不便的地方,建立多条回转链路,使用5.8G无线网桥作为各个主要覆盖区域同基站间的回转链路。另外,可以在每条主干链路上设计多个Mesh根桥,在无线空间利用独立的5.8G天线互联扩展Mesh网络,形成多Mesh网络,以增强稳定性。也可以采用室外无线桥接方式进行室外无线网的覆盖,成本低且易操作。
(2)室内无线网覆盖
师生在室内,也处于室外无线网覆盖范围内,因此可以使用室内CPE设备增补信号,让用户更快捷地搜索到网络。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网络资源 应用
将网络资源引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展开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让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变得清晰直观,学生理解与吸收这些知识的效率会大大提升。教师要善于灵活的进行课程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要能够有针对性的利用这些网络资源,突出教学主题,这才是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方式。
一、用视频资源来丰富理论课教学
教师首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一些视频资源来实现对于课本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辅助,这种方法的效用十分明显,学生也容易理解及接受。课本中其实对于很多教学主题的介绍都比较简单,加上语言上偏理论化,这不仅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存在难度,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意识到这些问题存在的基础上来有针对性的化解这些障碍,可以结合教学主题在网络上找寻一些具备支撑作用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来更生动形象的理解教学主题,最后有效掌握相应知识点。
如,在讲解“网络给人们提供的服务”这个章节时,如果直截了当地讲解,老师讲起来生硬简单,学习的内容只能靠学生发挥想象力,所以学生听课注意力不会长时间集中,课堂气氛会变得更加僵硬。但如果加上一段生动形象的视频,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回到课堂上,眼睛的聚集点就会集中到黑板(白板)上。随着视频中那些学生其实十分熟悉的网络服务的片段的呈现,学生立刻能够抓住这部分知识点的核心,能够迅速理解课本中的内容,教学效率大大得到了提升。教师要意识到网络资源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发挥的辅助效果,并且善于灵活利用这些内容,这可以在丰富课程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学生生活经验进行知识类比
其实互联网以及各类网络资源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机会非常多,很多网络知识学生都比较熟悉,只是没有理论系统的探究这些内容。教师要了解学生已经有的一些背景知识,可以在课程教学中灵活的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理论知识的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这些教学内容。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构建理论知识和学生在生活中利用互联网资源间的桥梁,能够让学生更加系统深入的认识这些内容,并且有效抓住这些知识要点的实质。
比如,在讲解“域名与域名的管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名字和派出所户籍管理部门相类比,这样容易理解。在讲解“DNS服务器的作用”的过程中,可以与中英文双语字典做类比,或者数学中的映射概念进行类比,这样就让这些理论知识立刻变得形象直观。还有,在“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一节“数据的传输过程”的教学中,提到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可借助现实生活中的邮局信件传送过程这个分层模型,让学生感知计算机通信类似于生活中的某个具体实例。这些类比非常有效的化解了这些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学生在理解上的障碍,让信息技术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也更加轻松。
三、解决学生在网络应用中碰到的问题
对于网络资源应用的维度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利用网络资源时产生的问题作为教学范例,透过对于这些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更直观的形式认识这些知识点。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的渗透力度越来越强,网络资源也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个最为直接的手段。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随之产生的一些问题也会慢慢增多,不少问题都成为很多互联网用户的普遍困扰。教师可以挖掘与发现这些典型问题,将这些问题引入课堂,在引导学生分析探讨的过程中渗透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这种灵活的方式不仅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提升。
如在讲解“网络是如何工作的”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联系实际,用一个问题贯穿整个章节。在前几年教学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是“家里有两台电脑,要想同时上网,是不是需要我去电信申请两个宽带账号?”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入网络的概念,按照这条线讲解网络的连接设备――路由器,从而解决家庭实际操作问题。这种灵活的教学设计不仅体现了网络资源在理论知识教学时的突出辅助效果,这种教学过程也是对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培养,会让学生在今后的互联网工具的使用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更理性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找到有效的解答方案,并且更加有效的利用互联网工具与网络资源,这才是信息技术课堂上更应当培养学生具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青、罗儒国. 基于网络学习行为的学习风格挖掘[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1).
[2] 谢焕强. 基于探究性教学下网络资源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2(04).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教学;兴趣
教师的教学生活化会给学生一种熟悉的亲切感,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学生对于这些陌生的知识会感觉到困惑和不解,但是教师结合生活现象,学生就会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学习。教师的生活化教学应该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课堂导入,到教学过程,到巩固练习……生活化的教学会让学生快乐地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用生活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化的现象会帮助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可以看到他们熟悉的现象,理解其中蕴含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背景,学生会在思考和分析中了解其中渗透到道理,进而了解思想品德原理和知识。例如在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歌曲《龙的传人》来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通过歌曲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和文明。接着教师给学生呈现出电视节目《汉字听写大会》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一起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这个电视节目是一个热播节目,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也再一次让人们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历史悠久。看到这些中华文化元素的充分展示,产生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借助这些生活现象来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产生学习动力,探究课堂学习要点和关键点。
二、用生活工具来演示教学过程
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演示和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学生经常会看到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学生非常了解到,教师借助他们的帮助来演示教学过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学生很了解的,对于这些知识自然会感觉学得轻松和自在。例如在学习《网络上的人际关系》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现代化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因为有了这些工具,学生的生活出现了一个新的空间,他们可以利用网络的帮助与朋友、同学、亲人甚至是陌生人建立人际关系。教师通过把生活中的工具引入课堂,会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应用来学习,更好地理解网络在沟通和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越性。学生会在这些工具的引导下,想象生活中有了网络而创设出来的多姿多彩的网络生活,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用生活故事来解释思想品德知识
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是在生活中会被应用到的,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生活故事来解释思想品德知识。用生活故事来解释思想品德知识会让学生感觉到这些知识是学习了是非常有用的,在生活是可以应用到的,让学生明白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积极主动,认真思考,努力探究。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用思想品德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加了解生活中的思想品德知识。例如在学习《身边的诱惑》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授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QQ号码中奖”的网络诈骗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一种利用了人们对金钱的渴望而实施的一种诈骗行为,这是金钱对受骗人的诱惑。教师通过生活中的故事的讲述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探究和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探索游戏机的诱惑,黄赌毒与的诱惑等等其他生活中的诱惑。学生通过这些生活中的故事会学会辨别身边的各种诱惑,并提高自己的警惕,关注吸烟、吸毒、读薄等不良行为的诱惑,学会识别诱惑,进一步战胜诱惑,加强自己的自控能力。生活中的故事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可以掌握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练习结合生活实际,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在进行了讲授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后,应该融入一些课堂练习,让学生可以当堂训练,提高学生的灵活引用的能力。教师所设计的结合生活实际的课堂练习,会让学生感觉到成就感,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用生活化的练习题来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巩固,会促进学生对于思想品德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总之,生活就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工具都带到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能够在生活的舞台中结合思想品德知识,进行自由地想象和探究。教师把生活带入课堂,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学习,会让学生和教师都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探究。轻松的课堂气氛,学生自然会学得开心,教师也会教得轻松,促进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发展
1信息技术的含义与发展
信息技术是目前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发展最为广泛和影响深远的技术,我们人类也在逐渐的进入到信息社会。
1.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下的关于一切信息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发送、信息的接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信息技术使我们人类对于了解自然世界的一种抽象或者数字化的表现形式。信息技术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的东西,但是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我们写在纸上或者在计算机上的数据信息表现出来,让我们通过这些数据来更详细的了解事物的具体信息。通过我们的的指令或者描述的概念来展现出的一种形式。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的基础技术、信息的处理技术和信息的应用技术、信息的安全技术等。
1.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在我们人类最开始的时期,人类语言的产生就是信息产生的最开始时期。人类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信息的交流,来促进情感的表达,语言信息促进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的进行发展,人类通过语言信息提高了人类的认识和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2)随着人类对生活不断的创造和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就出现了在我们小学历史课本上所知道的象形文字和印刷术,文字和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发展加以迅速,推动了我们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社会的进步;(3)人类发明的第一台电报机、发明的第一部电话、无线电将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发明和应用让我们的生活彻底的向信息化社会发展。通过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电视、广播、电报、传真和卫星、微波通信等技术的发明,快速的推动了我们人类趋于信息化社会的的发展;(4)电脑的发明使信息技术趋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人们的生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变化;(5)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引用电脑在军事方面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开发出了第一个军事目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这种将电脑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传输技术慢慢的走入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主导着一切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信息技术得以飞快迅速的发展。
1.3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
通过学习了解到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呈平稳和不断上升的趋势。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就是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通信技术这些技术为主导来进行信息技术的收集和整理,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就是让我们了解信息技术是如何产生并从中获取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的。因为信息技术需要通过各种具体的操作软件来进行实行的,所以信息技术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信息技术所渗透的领域比较广泛,对这种领域的的行业发展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所以在整体上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对来说是比较平稳的。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阅读信息技术课本材料了解到,在我们的生活中,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上的改变处处可见。比如我们现在最广泛使用的电话,电话改变了我们人类的通信方式,而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改变了我们人类的学习工作方式,还改变了我们所进行的娱乐活动方式,我们通过电子邮件、网上的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微博微信接收信息,信息技术不断的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2.1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
信息技术在各种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趋势,最核心的就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目前的软件技术已经在以计算机为中心转变成了以网络为中心。集成电路的设计巩固了软件的核心地位,软件技术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可以实现更多的信息功能,软件技术走出了传统的计算机领域,成为了推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
2.2信息技术发展的内容
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呈现出了统治者的角色,电话、有线电视、和计算机这三种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网络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的内容,通过这三种网络在技术上的相同运行理念,他们各自业务内容上进行相互的覆盖和融合。随着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增加,打破了各自行业原有的界定,有线电视网络和电话都在趋向于计算机网络的方向发展,无线宽带技术正在逐步向个人化信息方向发展。
2.3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项目
开发应用互联网技术是信息技术得以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我们所用的电视机、手机和电气等设备都可以在网络终端上进行个人信息设置,以前,我们所接触到的网络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而现在互联网在服务体系上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送和接收。开发应用话联网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项目。结合以上的分析内容,在我们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的趋向于数字化、综合化、多元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在逐步改变,但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不会改变的,软件技术会不断地升级和优化。信息技术在发展核心内容的前提下,结合多元化的网络设备,就会以多种新型和迅速的方式发展。
3结语
我们在课本上所了解到的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已经逐渐的得到发展,有着更高层次和内容的进步。信息技术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最重大的成就之一,是我们所了解的内容最广泛、发展最快速、应用最多,影响最深远的一项技术。我们的生活也因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带来了重大的改变,我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也越来越简单,方便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我们高中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也变得尤为重要,从最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开始学习,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内容,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思想,还会让我们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得到启蒙,也许将来我也会投身于研究信息技术专业,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我自己的微小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升民.数字传播技术与传媒产业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06).
1挖掘可用于拓展教学的资源
拓展教学想要有效的展开,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拓展教学的资源.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出发,挖掘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种有效素材.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很多知识内容在生活中都有着直观体现,不少知识要点还可以用于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并且有着一定的利用价值.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挖掘拓展教学资源的切入点,能够让教师找寻到各类值得引入课堂的教学素材.教师在教学准备时一定要充分筛选合适的教学资源,这是拓展教学能够有效展开的前提.不少生活化的素材都可以成为物理课堂上拓展教学的有效资源,比如与个人或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改造家庭炉灶以提高燃料的效率;设计特殊电路;制作自动控制电器等.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装置产生的问题:如傻瓜相机为什么不用调焦?为什么人能通过门镜看到门外的人,而门外的人却看不到室内的人?这些都可以作为拓展教学的有效主题,会极大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成为拓展教学的有效资源:如惯性在汽车制动和导航中的应用;太阳能的综合利用;静电利用和危害防范;农业生产中的物理学知识;高科技在抗洪救灾中的应用等.还有很多其他的范例.充分挖掘拓展教学的资源,课堂教学的综合成效才能够真正得到保障.
2在实践活动中展开拓展教学
拓展训练的形式可以十分多样,展开的过程也可以有灵活的设计.首先,教师要善于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融入拓展教学,这是一种非常合适的教学切入点.教师要加强学生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的锻炼,要让学生自主进行对于很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实践活动就是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具体的活动主题,让学生在探究这一问题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拓展教学的展开形式.比如,学习了“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的主题活动.鉴于学生的知识有限,可将主题范围缩小为“厨房里的热学知识”,引导学生去对平时“视而不见”的厨房用具、设备等进行仔细观察,思考这些用具、设备为什么要这样造?厨房中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并要求学生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这类活动内容开放性程度较高,不仅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也能够考察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样的拓展教学无论是对于加深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是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都能够发挥极佳的教学效果.
3在课外实验中实施拓展教学
课外实验是另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拓展教学的展开形式,这样的教学过程在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上也能发挥很好的效果.课外实验和课堂实验间存在明显区别,课外实验往往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对于各种突况有较好的应变与处理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且有效地进行课外实验.可以指定相应的课外实验主题,让学生在课下自行完成实验内容,然后将实验的结论归纳起来,课堂上再组织学生间进行交流探讨.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具备一定开放性的课外实验任务,可以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共同探究相应的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拓展教学的展开形式.比如,学完《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后,可以让学生做几个小实验,如“纸锅烧水”、“鱼在沸水中生存”、“用冰水煮开水”等,让学生结合实验来解释其物理现象和规律.又如,学习了《水的循环》一节内容后,让学生以“日常生活中的水的再利用”为题,撰写小论文或设计一个学校或家庭的节水方案,并在班上交流,以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开展对校园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合理利用的研究,讨论制定“怎样处理和合理利用校园生活垃圾”的设计方案.这些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拓展教学的形式,这些内容都极为有效并且和课堂上的知识教学的过程区分开,透过鼓励学生对于知识的拓展探究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加强对于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4在游艺表演中渗透拓展教学
拓展教学的范畴还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趣味化的小视频,或者是给学生引入一些游艺表演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以这种趣味化的形式来感受物理知识的体现,加深学生对于学过的内容的有效认知.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对于理论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于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各种有趣乃至奇异的体现,学生的了解并不多.拓展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范畴,让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体现形式有更为全面而丰富的认知,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良好实现.比如,在学习了“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后,可以让学生观看“油锅取物”的游艺表演的视频片段:学生看到表演者从沸腾的油锅中伸手取出物体后若无其事.学生都十分惊叹,很想获知其中的物理原理.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先有一个自主思考的过程,随后可以给学生揭示其中的物理知识:原来油锅中的液体是油和白醋的混合物,由于油的密度小,所以漂浮在白醋的上面,并且白醋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在40~50℃之间即可沸腾,看起来像是油锅中的油沸腾了,而实际上是白醋在沸腾,表演者伸手到混合的液体中拿物体时,虽然感到热但不会烫伤皮肤,加之动作快,是不会有危险的.当教师给学生解释了这些原理后,学生在惊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妙用,学生的思路不仅得到了拓宽,大家对于物理课程的喜爱程度也有显著提升.
5结合网络资源进行拓展教学
电影,相信每一个人都不陌生。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将看电影当成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消遣,电影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告诉你,电影就是运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随着网络逐渐的普及,电子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更加的大。我们常常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看电影、听音乐、看娱乐节目等等。计算机多媒体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在逐渐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例如,你的大学同分布世界各地,很多年没有见面了,我们很多人都想聚一聚,可是我们不可能时常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聚会,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可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我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视频聊天,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想要聚会的目的。可以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友谊的连接,有助于我们与生活同步,与社会同步。
2多媒体技术在工作中的运用
我们的生存依赖于工作,可以说工作占据了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我们工作中的运用可以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不断地促进社会的迅速发展。
1)多媒体数据、图像处理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公司、网络公司等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的在社会上发展壮大。这些公司所要面对的业务便是多媒体数据、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我们的世界是立体的,是多维的,然而过去由于科技条件等的限制,使得我们在工作中接触到的画面、信息多是二维的,平面的。二维的、平面的图像、信息,那都是静态的,不能够很好的反映我们的世界,不能够生动的表达我们的想法、信息。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我们看到被处理之后的图像、动画,增强了我们的感官世界,这便是网络科技、文化等公司所要面对的业务,也是多媒体数据以及图像处理技术在我们工作中的应用。
2)多媒体通信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社会在向前发展,世界在紧密联系。我们的工作所进行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人际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化。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克服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不断地与大洋彼岸,或者山的那边进行沟通。为了节省耗费在路上的人力、物力,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电话沟通已经不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了,因此计算机多媒体的出现解决了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集声音、图形、文字、数据等于一体的特点,通过会议视频、视频点播等方式,进行工作的洽谈,这将会大大的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从而让我们的工作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提升我们生活的质量。
3结论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以致用 课程整合
许多学生都习惯将信息技术课称为电脑课,在他们的观念中,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可我们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计算机操作而上信息技术课,而是要把在信息技术课上学到的知识、操作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只有抱着为用而学的目的,才能真正学好信息技术。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性不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课程设置上课时较少,课堂上实践应用不够
在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一般一周一课时,这样的课时量一般而言都要教学新知识,或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导致很多方面学生只是学会,要加深理解体会,熟练实践运用还是不够的。
例如,数字化音频的加工这节内容,学生能够欣赏音乐,能够录制自己的声音,还能自主合成制作音乐,学生都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能够很好地完成课堂任务。但学完之后,到了诸如元旦表演、校园歌唱比赛等时候,又屡屡有学生来恳求老师帮忙处理音乐、旁白等。往往就是因为缺少实践运用的机会和时间,没有熟练掌握信息技能。
二、家长对网络的担忧,限制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课外运用
由于现在电视、报纸对网络成瘾儿童的过度宣传,很多家长往往视网络为洪水猛兽,担心自家的孩子上网成瘾,担心孩子视力下降,担心在网络上交上坏朋友,担心孩子沉迷网络而耽误了学习,因此,很多家长连孩子正常的计算机学习也束缚起来,使学生正常的课外计算机学习打了折扣。
例如,我统计了我校六年级3个班的课外计算机的运用,发现计算机普及率已经大大提高,达到75%,但是很多学生往往只能双休日用计算机,周一到周五要么不能上网,要么只能在做好作业后,限时娱乐一下,而家长的理由无非都是学习为重等等。
三、学生对计算机的实践应用范围狭窄,娱乐多,生活应用少
现在一提到计算机,很多学生第一印象就是打游戏,上QQ,言谈间往往是我游戏冲了几关,哪个游戏好玩等等,对计算机的生活应用、学习应用较少。生活中的疑问,学习上的难题等等,其实计算机都可以帮助你。可是学生往往在游戏上兴致高,乐于花时间,而在真正实践方面缺少运用,意识上也较淡薄。
例如,如果一堂新课上好,学生多掌握了相应知识点,让学生自由学习几分钟的话,很多人往往喜欢打游戏,上QQ等,仅仅限于娱乐这方面。
四、学校提供展现信息技术作品的舞台较为缺乏,展示方式也较为不便
在学校,往往有美术周、体育节、歌唱比赛、手工作品展览等等,这些都可以现场声色展示。但是往往对信息技术作品缺乏一个展示舞台,比如很多学生能够设计比较精美的生日贺卡,但是大家往往只能在计算机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看看,而没有在全校展示的平台,而且电脑作品转变为现场展示的实物作品或能现场观看的电子作品,也有诸多不便之处。很多作品只能“藏在深闺人不识”。
那么,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做到“学以致用,用中悟学”,是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下面试述突出信息技术工具性和实践性的几点尝试。
1.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与学生的“用”相结合,用中悟学。
根据信息技术教材所设置的内容,教师在选用时,可有所保留有所选择,可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做到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画笔”,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设计贺卡,送给他人;“Word文字处理”,学生可以利用它写作文、记日记、制课程表、写信等,特别对于学生的优秀作文,进行文字处理后利用多媒体供大家参阅;“PowerPoint”,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制作本班的秋游相册集;“媒体播放器”,学生可以利用它播放自己喜欢的乐曲……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都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都是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乐于学。
2.课外活动中组织各类竞赛,发展学习兴趣,促进实践运用。
课外活动中,往往有语文的作文竞赛,数学的奥数竞赛,美术作品展示,“六一”的歌唱比赛等等,但是往往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缺乏,因此,教师可别出心裁地组织各类竞赛。
学校组织开展的信息技术竞赛可以有:“中文输入比赛”、“绘图比赛”、“优秀电子报刊展示”、“网页制作比赛”、“机器人比赛”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也可把学生的作品放在校园网上展示,一段时间后,组织评比、总结、反馈,对好的作品予以表扬。展示学生的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了一个追赶的目标,是一种鞭策。
3.与各学科的教学内容相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学习学科知识。
与教学内容结合,不但可以掌握学科知识,还可以复习巩固信息技术课堂所学的知识,在运用中巩固加深。
下面就各个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举例如下:
语文学科:在信息技术课Word的教学中,一定有语文学科的内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输入本学期学的古诗文、精彩的课文片段等;在网络上搜索作品和作者的介绍;特别是演讲比赛,需要大量的素材,更需要网络的帮忙。
数学方面:在Excel的教学中一定包含了数学的相关知识,如果仅仅教授一些信息技能,印象不深,运用不强,可能学了就忘了。如果教师就以学科成绩作为一个载体来教学,学生针对自己熟悉的操作内容,学起来事半功倍,同时对Excel强大的数据整合、处理能力就会记忆犹新,更深刻感知Excel在生活中的强大作用。
学生的思想教育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生活素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空间,除了以往的以书本为主,以课堂为阵地以外,还包括网络、生活、自我等教育素材空间。在素质教育中要利用这些素质空间,引导学生自觉将这些所获得的道德属性放置到生活实践中,传递出被植入的正能量。
关键词
教育素材 空间扩展 思想政治教育 立足点
政治教育愈来愈强烈地呼唤与世界格局、生活实际的联系,也愈来愈注重其实用性的挖掘和学生个体德行的建构。政治教育要想实现这多种教育功能,便要从教育素材空间的扩展着眼。狭义的教育素材是教科书,而广义的教育素材则指向世界、生活、自我,这三种素材,由大到小,各自呈现魅力,让政治知识的展现具有全面性,丰富性、生活性。
一、以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空间
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具有一定的数字化过程,人们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一次由文字、图像、语音到数字编码的转变。这种转变使得资源的容量加大、传输速度加快、抗干扰性加强,不仅如此,其保密性、处理及操作性也进一步得到改善,可以说,对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构建,数字化的课程资源是最基本的单元。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还具有动态化的特点,它符合政治学科知识不断增长及更新的进程,时时关照时代脉搏,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球性动向,为配合政治学科课程知识的更新而有所变化,进而更好地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服务。此外,课程网络资源也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而教育的主体是个体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使用者,每一个学生又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所以,课程资源的应用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独特性,以便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的需要。课程资源还具有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网络化,这一特征决定以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内容的拓展性。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应用,传统资源在空间及时间上的限制被打破,各种知识资源、教育素材可在不同时空进行共享交流,且方便、快捷。网络课程资源的使用者完全可以足不出户,与世界进行知识的交流、互通,进而达到知识的全球化认识。学习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高。基于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的诸多优越性,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建设,为教学及学生学习提供有效服务。这种网络资源库绝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依照一定的技术标准所进行的一次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
构建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必须要首先确定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分类。从地域上来看,资源库可分为思想政治课程国家网络资源库、思想政治课程地方网络资源库、思想政治课程学校网络资源库。地域不同,资源库的内容和功能皆有差别,思想政治课程国家网络资源库负责对所有下级资源库的资源信息进行管理,并对各个资源库的业务等进行有效指导,例如编排网络资源目录、收集网络资源信息、对资源信息进行筛选,并进行整理、储存、。关于思想政治课程地方网络资源库来说,它是地方按照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地方的经济、文化,以及学生的需求为依据,形成的既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又凸显地方特色的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可以说,地方网络资源库除了提供课程资源服务给各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负责对地方各学校的资源库开发做指导,并对各学校间关系进行协调,为各学校间资源的互补、共享,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奠定基础。而对于思想政治课程学校网络资源库来说,它是以贯彻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的,并依据地方课程方案,根据一套符合自己的教育理念汇集政治教师、专业研究人员等力量而开发的资源库。
总之,经过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空间由教科书扩展到网络,知识突破了传统资源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从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中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如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文献资料等。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构建呈现着重要的意义价值,它为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为提升学生思想品质、法律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奠定基础,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资源库的构建又凭借声音、视频、动画、图像对知识的呈现效果,调动学生的感官,丰富课堂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二、以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空间
思想政治学科承担着道德教育的责任,所以其教育素材空间向生活之处的拓深是理所当然的,源于实践的需要,著名教育家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即生活”越来越被人所接受,且被当成是现代教育理念的精髓所在。那么什么是生活化教学呢?在这里,教师是将现实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大背景,以学生熟悉的或者具体实用的感兴趣的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强烈愿望,并将所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主体的内在需求,让他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吸吮学习的养料,进而将可在生活中遇见的知识深刻化。当然,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教学的依据,将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起来,并对其进行转化,使其与政治知识密切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向生活实践的转化。
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生活及学科双重属性,使得思想政治教学能够以生活作为水之源,木之本。但是这种生活属性并不是偶然被赋予的,它具有一种必然性,这源于思想政治学科的天然特点。思想政治是实践性极强的社会学科,它是要从学生原本具备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出发,实现教学与生活实际问题的一次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运用思想政治中所涉及的政治、哲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理论及逻辑思维方式去理解社会现实,进行社会实践,解决生活问题。在生活与教学的长久连接之下,学生必然会获得一个讯息,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关于思想政治学科,它生活化的明显程度强于其他学科,其教学素材也大部分从生活中获得,因此,在谈到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空间的拓展,我们不得不想到生活。当然,生活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这些构建了社会现实的大环境,人们在大环境背景下进行社会实践,但总的来说,这是生活大空间,一些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就是从这些生活空间中概括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价值,解释事物本质,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生活化的特点。但是,思想政治知识具有极强的理论味道,这很容易使思想政治教学陷入教条化、枯燥化、说教化的境地,因此,教师必须将思想政治教学放置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并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的限制、走出校园课堂,走进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广阔的天地之中汲取道德知识,进行道德实践体验。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实现教学目标的生活化,从传统教育以认知为目标的理念中脱离出来,让思想政治教学目标以服务于生活为标准,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当然,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知识,其基础地位是牢固不移的,所以在生活化教学展开的同时,还要立足于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将基础知识融入到社会生活大环境中,并且使这种融入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以一种教学方法和案例的方式阐述理论知识。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生活化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比较、调查、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发现社会生活之中的问题,将知识与生活做高度的融通,提高学生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的参与能力,不断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热点政治、经济、文化问题进行讨论、演讲,还可模拟法庭,创造社会生活问题情境,为学生基础知识与社会问题的连接提供一个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永远离不开对学生高尚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完善。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设计各种活动,组织各种社会实践,以此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升学生内在修养,激发公民责任意识,使其能够以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追求更加崇高的道德情操建设。
其次是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这里涉及到生活素材的选择,需要教师具有极强的联系和挖掘能力,对社会、学校、家庭等生活空间存在的适宜思想政治教学应用的生活素材进行筛选和利用。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内容为取向。另外,还要与多学科进行联系,看到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在生活化教学素材之上的相关之处。在涉及到环境保护的时候,教师便可将化学和物理知识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学当中,既使教学呈现生活化的摸样,又很容易地借助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现象,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来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用滤纸过滤或蒸馏的方式处理污水等等。当然,在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选择中,教师要有所扬弃,对阻碍学生身心发展、正确价值观形成的素材要删除掉,尽量选择有针对性的、符合社会主流道德规范的生活实例,灌输给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感兴趣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收集、加工,贴近学生、吸引学生。
最后是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常常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程度看得很重,课程常常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知识也空洞,缺少实践,而变得难以下咽。就连理论知识都是囫囵吞枣,更不要说是理论联系实践。基于此,有些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生活化,开展合作教学、体验教学、探究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将眼光转向社会生活,以社会生活的真实事例作为理论知识学习的出发点。
三、以学生自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空间
学习不是一个赋予和被赋予的过程,而是凭借个人视域主动去汲取知识的过程。这种“主动”是自我意识推动的,关于“自我”认识的萌芽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代,但真正开始思考“自我”的是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尔,他充分肯定了人类自我强烈的主体意识。从唯物观的视角来看,人的德行的生成与完善也是人自主建构的过程,这离不开长期形成的个体视域。个体视域是个体的阅历、长期形成的经验、价值观,这些东西体现着主体的自我,又表现出客体自我的特性,是主体对客体信息转化和内化获得的思维和经验感觉。在这里物质与观念相互作用,主体与客体双向运动,才成就认识建构的。可以说,个体的主体性道德品质是个体自主生成及完善的,而不是任何一种外部力量促成或赋予的。
以社会存在作为前提,人具有双重性,一是自然性,受自然法则支配;二是理性,可以自主的建构自我。自然界完成的是人的自然性,是一种人类的本能,如需要和兴趣,而另一半则是人的能动性,具体就是人自主建构的意识、能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道德品质的生成与发展是最为基础的目标,但传统的灌输教学是不能有效地实现这种目标,最有效的实现方式是受教育者源于自身精神上的主动性,以个人视域作为基础,自主选择、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这三种是衡量学生主体生存和发展前景的依据。当然,另外一方面,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最终归宿从传统的教育、被动接受、他律过渡到自我教育、主动选择、主动接受,以及自律,这些活动都是在学生主体个体性视域下发生的,具有学生个体的特点,也具有学生认知的自我标识。这并不是说学生自我可以无限的膨胀,一切自主的活动都要依据社会价值规范、思想道德原则、自我的生活经验、自我的情感体验、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结构进行鉴别和选择的。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约束包含在自主活动之中,但更强调个人视域的觉悟程度,更要求以日常生活世界出发,更决定自我德行建构的程度,更需要在教育者准确的引导下进行。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愈来愈多的是隐藏自我,在一种共性的思考中生存,但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失去自己的个性。可以说,自我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空间,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自主地向这一空间深入,必然会获得许多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方法论,如自我的教育、德行的建构等等。
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应用可化腐朽为神奇,让知识更有魅力。其中网络、生活实践、自我就是三种关注世界、关注社会生活实践、关注自我的教育素材,对这三种素材空间的把握,可帮助学生站在世界的角度、站在生活应用的角度,站在自我个性发挥的角度来看政治学科,有利于学生以全面发展的眼光学习政治知识。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 桑新民.步入信息时代的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1).
[3] 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袁本新,王丽荣.人本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 武天林.人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一、虚拟现实――注重体验,主动参与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创设很多的实际生活情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精神,强调“数学知识生活化”和“在生活中学数学”的学习方式,应用网络教学虚拟丰富的情境,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如“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三年级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学生难以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专门创设了一个“虚拟现实”情境――森林公园。“森林公园”里的景点很多,有大象谷、森林山庄、聪明屋、森林湖、仙人桥、熊猫乐园、猴山。根据电脑显示,学生们可以自己充当“游客”,点击自己最想去的一个景点,要求是必须找出最近的一条路才能通过。这些都让学生兴奋不已,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当一回“游客”。到了景点,饲养员叔叔说,这里的猴子每天都要喂食香蕉、苹果、玉米、花生,每天的食物经费是150元。当地的物价:香蕉每千克2元,苹果每千克3元,玉米每千克1元,花生每千克2元。小朋友,你能为我们设计一个比较好的购买方案吗?接下来,让学生合作讨论设计方案,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游玩经历,写出自己的体会。有学生写道:“上数学课真好玩,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运用到实际中去……”学生分组将各组的体会装入不同的文件夹,放在班级里的资源库里,可供大家自由浏览,相互学习和交流。
这样的教学,增加了教学活动的密度和效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直接指导在时间上有了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频率也大大提高;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得以充分展示。通过情景体验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自然就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
二、分层施教――同步教,异步学
现代教育强调对个体教育的关注,而网络教学的教育设计和教育方式,避免了传统教学不能充分适应个性差异,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等问题,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制定适合的教育方式,正如服装设计的量体裁衣,更好地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
例如:小学数学三年级的“年、月、日”的内容是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接触过的知识,由于每个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的不同,只能采取分层施教的教学策略,而网络是最佳的实施分层教学的载体。为此,我提供了相关的网站,让学生自由地上网浏览,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学生将有关知识完整地总结了出来,低时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网络让学生不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学生纷纷提出问题。面对学生的一大堆问题,我指指电脑说:“请你们自己到网上查找,网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你们一定能解决的。”学生自由地在网上畅游,各取所需,满足了各自的需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灵活开放――发展能力,适应生存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应再现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性。网络十分方便地提供了数学生活化的场景和机会,从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