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范文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第1篇: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贸易;替代融资

宏观经济政策是为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国家或政府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四个: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依据,国内和国外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的文献还很缺乏,但已经有学者关注相关内容,本文综述了相关文献。

一、宏观经济政策与国际贸易

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都是政府管理经济的工具,国际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紧密相连,一国的经济状况影响对外贸易,而对外贸易也会反过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国际贸易量对宏观经济政策很敏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比如增加政府开支,对进口商品的支出也会增加,但支出比例的多少要依据具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影响金融市场,刺激资本的流入和流出,这个过程和国际贸易也是紧密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增长消费增加,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也增加,国内生产出口产品的厂商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会将生产资源转向国内,一国贸易收支状况恶化。相反情况,如果一国消费需求减少,国内生产商会主动开拓国际市场,贸易收支情况改善。国家或地区根据国内外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而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综述:

2008年的金融危机伴随着贸易量的减少,这引发了贸易怎么依赖金融市场的问题。传统上说,金融危机是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主题,而不是贸易方面的;同时还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贸易在全球商业周期中如何扮演传输渠道的角色。国际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者都被这些问题吸引,并且在使用联合方法找到新的答案。

Beatriz de Blas& Katheryn Niles Russ(2010)研究的是国际银行问题,自从2008年银行倒闭和金融危机,这个问题引起了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极大兴趣。论文研究的是如果一国向国际银行市场开放,本国能否从中获利,并且怎样依赖国内市场结构。假设贷方是异质的、不完全竞争的,模型显示,FDI能提高利润(常用的人存贷款利差的净息差),效率提高的同时,当地竞争使银行提高向借方收取的利率。如果允许国际银行通过收购国内高效率银行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会导致国内竞争下降,这可能是有害的。在不影响市场上次有效率银行的基础上,最有效率银行会提高自身利润来转移提高效率增加的利益,而不是通过降低借款利率。允许跨境贷款的替代选择可以使国内借款人受益于外资银行的效率,并且不会对国内市场结构产生负作用。全球金融市场开放提高的是效率还是不稳定性;在金融体系改革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开放形式,论文得出的结论对当前这些争论有重要影响。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一个主题,一直以来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是全球公认的。在相关文献中,最有力的结论之一是国际开放对发展中经济体的积极作用。国内投资是资产积累和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条件,Dong-Hyeon Kim, Shu-Chin Lin &Yu-Bo Suen(2010)实证研究贸易和FDI能否提高国内投资总水平。研究发现两者关系不明显。基于国际和国内投资的替代水平,FDI可能不能提高一国的投资总水平。文献显示,贸易和FDI在不同国家扮演的角色不同,对投资水平的作用依赖于国家已存机构的复杂程度。在人力资本和金融体系发展不成熟的国家,贸易不利于国内投资,而FDI有积极作用。在机构发展成熟的国家情况正好相反,贸易比FDI发挥更有利的作用。这些结果为国家决定货物和金融市场的开放顺序提供政策建议。

Chin-Yoong Wong & Yoke-Kee Eng(2010)研究垂直专业化和贸易在中间投入的影响,用新凯恩斯模型重现和解释了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商业周期。该论文的关键创新点是引入更丰富的垂直结构,顺序联系——三级垂直结构,比之前的研究更具特色。作者用最先进的贝叶斯统计估计模型参数,结果显示模型成功重现了体现国家利益的一系列商业周期时刻。最重要的是,模型重现了在商业周期中,提高跨国贸易结果的经验观测值,这个结果对许多假设不太丰富的模型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另外,该文献为全球经济中出现的传统的核心问题提出了新颖的、重要的见解。

在金融危机中贸易量下滑严重,在“大衰退”中产量下降明显,然而贸易量下降的比例更大。人们怀疑,金融市场混乱导致产量下降的同时引起贸易量剧烈下降,人们也怀疑企业贸易活动与金融市场关联度不同其感受到的危机程度也不同。Brahima Coulibaly, Horacio Sapriza& Andrei Zlate(2011)利用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公司水平数据验证后一种假设。论文的一项贡献是为公司应对全球需求提供政策建议,可能消除由于金融约束带来需求下降的负面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显示:如果危机前金融状况比较好,公司可能不受全球需求下降的影响;公司替代融资的能力——用贸易信贷融资替代外部金融融资——也可以使其免受全球需求下降的影响;在金融脆弱性给定的情况下,替代融资能力差的公司销量下降的多。论文为金融异质性和公司为应对危机选择融资渠道替代带来的后果给出了有效指示。

在“大衰退”末期,政府重新重视运用财政政策管理宏观经济,用财政政策代替已经被利用到最大限度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国家颁布“购买国货”的条款,这限制政府把支出花费在国内而不是进口商品上,这些政策在国际上引起巨大争议。Mario Larch &Wolfgang Lechthaler(2011)运用财政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贸易和财政理论数据创建模型,确定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政府支出并分析政府支出是否应该排除进口。研究发现,一方面,购买国货条款可以消除传统外部性,在由国内纳税人确定的成本水平,财政支出对国外生产者有益;另一方面,购买国货的财政政策会提高成本,因为消费者不能购买比国内商品便宜的外国商品,这会降低整体消费和福利水平。文献研究如何从国际贸易理论中汲取经验教训,并有效地应用到公共经济学领域。

长期以来,在国际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领域,企业基于国内和出口市场的定价行为是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经典主题。不同的定价策略影响货币政策在国际和国家间的传导,相反地,货币制度的性质可以跨市场影响企业的定价行为。Julien Martin&Isabelle Méjean(2012)通过分析法国出口商向EMU国家出口商品时的定价行为,研究欧共体内的金融与货币联盟(EMU)对出口公司定价行为的影响。该文献发现,EMU对价格离散有显著影响:相对于EMU以外的欧洲地区,转变成单一货币时减少的价格离散大约是出口价的1%。作者运用高度分散的数据研究公司异质性的作用,数据显示采用欧元对大出口商的定价惯例有重要影响。当把异质性考虑在内采用单一货币时,减少的跨市场价格离散比例更大,相对于非EMU地区达到4%。因此,对于传统争论,是否应该采用统一货币加强市场整合并减少偏离一价定律,文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Ling Feng and Ching-Yi Lin(2012)通过研究广延边际对金融摩擦和国际货物贸易可能出现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新的见解,用实证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参与国际贸易货物的范围。采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无论是在广延边际还是集约边际,信贷紧缩会减少贸易量,后者是每种货物的贸易量。从理论上讲,论文创建了随机动态模型,把贸易理论中的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受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约束的报关决策,固定和沉没成本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元素;信贷限制的金融约束,信贷基于企业价值以及由此预期到的企业利润。出口成本包括非出口商没有的固定和沉没成本,模型显示,出口商为获得每单位利润比非出口商需要更多的贷款。较高的贷款利润率意味着金融约束力更大,并且更易受到金融约束的冲击。关于为什么金融冲击对贸易影响特别大,模型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参考文献:

[1]徐松,戴翔.宏观经济政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M].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5.

[2]Beatriz de Blas& Katheryn Niles Russ,FDI in banking secto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NBER Working Papers 01/2010.

[3]Dong-Hyeon Kim,Shu-Chin Lin &Yu-Bo Suen,dynamic effects of trade openness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Modelling27(2010)254 261.

[4]Chin-Yoong Wong & Yoke-Kee Eng,Vertically globalized production structure in 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Th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impact factor: 0.76).01/2010;21(2):198-216.

[5]Brahima Coulibaly,Horacio Sapriza& Andrei Zlate,Trade credi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during the2008-09global financial crisis,History of Finance Journal 07/2011;DOI:10.2139/ssrn.1893093.

第2篇: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范文

关键词:金融货币政策;思考

金融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是指央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采用各种控制和调解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和。央行通过各金融机构向社会提供贷款,对缓解资金紧缺问题起着积极作用。但只是从贷款投放上看不出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受传统经济观念的影响,宏观调控中金融货币政策没能发挥出作用,货币政策本来可以进行经济调控的,但最后却发展成政府干预下的行政调节,这不利于金融货币政策职能的发挥,因对对金融货币政策进行思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金融货币政策的内涵

金融货币政策是国家最重要的宏观需求管理政策,是央行管理一国货币供应,以使信贷在数量与利率方面与国家特定的问题相符合。一般来说,我国金融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衰落时,央行会放松货币政策,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通货膨胀时央行会紧缩货币政策,减少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促使经济平稳发展。金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要与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相符合,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维持币值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方面。金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激烈的争论,现在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币值稳定。

二、金融货币政策目标问题

一般来说,现代社会中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价值标准、储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等。这几种职能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意义,对个人来说,货币是越多越好,职能主要是作为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但对整个社会来说,货币要有一个度的问题,超过或者低于限度都会影响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然后影响到经济增长,引发经济波动。虽然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它需要借助经济运行提供的货币环境其作用。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来看,金融货币政策要经过信用机制、流动效应等中间环节,才能对经济运行起作用。因此,市场经济环境下,央行要转变自身职能,把握工作重点即科学合理的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从而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

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通过货币政策执行调控经济。近年来,央行多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作用,从中可看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地位。要认识金融货币政策就要了解其目标问题,一般来说,货币政策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这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但各国金融货币政策实践表明,很少有国家会把以上四大目标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金融货币政策的认识。

从理论上来说,金融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通常情况下,就业人数与经济增长是同向关系,就业人数多,经济增长就快;经济经济增长快,就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在同向关系中也有逆向关系的体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不一致的问题。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对立的,但是结合菲利普斯曲线,如果减少就业或者充分就业,就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会引发物价上涨;如果降低物价上涨率,就要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会增高失业率。改革开放以来,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经济增长与价格水平间呈现出一致性关系。因此,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既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时间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矛盾性,所以一般认为央行实施金融货币政策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统筹兼顾,也可以侧重权衡突出重点,这两种方法可行性都不强,统筹兼顾是理想的模式,但可操作性差。而突出重点需要先选择出重点,如何选择又是一个问题,也没有可操作性。因此,世界各国金融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货币政策目标从多目标转向单一目标。如新西兰、日本、智利都把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也经历了由经济增长转向稳定物价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曾有过激烈讨论,9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银行把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定为货币政策目标,即强调了经济增长的优先地位。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强调了稳定价格目标的优先地位。2003年修改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进行了再次重申即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由此可见,币值稳定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由此可见,金融货币政策的理论制定与实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说明人们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也说明制定货币政策目标时存在理论目标与实践目标的差异,不管出现哪种情形,都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金融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问题

经济增长与金融货币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国实践证明,一定时期内经济的增长要有适应的金融货币政策,金融货币政策要服务于经济发展。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就是防止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非常有必要弄清楚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传统金融货币政策的缺陷

重新审视我国各个时期的货币政策,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首先金融货币政策自主性不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央行作为唯一的金融宏观调控者,管理着一切金融机关,应该有独立性与权威性。但央行在发行货币时缺乏独立性,宏观调控上也缺乏绝对的权威性。由此可见,金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政策一直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央行成为国家行使行政手段的部门,货币政策则成为一种国家管理经济的行政手段,丧失了其原本应该作为的经济调控手段。这样央行的金融货币政策受到来自政府及企业的层层压力与制约,央行并没有真正掌握金融货币政策的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弱化,很难根据经济的运行情况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反而被经济所左右,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金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如货币政策目标不统一,有时太注重局部利益,一心想通过发展生产、赶速度等来确保经济增长速度,这与稳定物价的目标不相符;货币政策目标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缺乏配合,手段与目标相冲突;货币政策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影响不大,两者缺乏质与量上的比例关系,这使得货币政策很难正确实施。

(二)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有调控作用,要通过一定的中间环节如影响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利率、汇率等进行,从而实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增长经济等目标。现阶段,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如果不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制定金融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不利局面。首先央行职能独立化。一直以来央行调控能力弱主要因为央行缺乏独立行使职能的权力。市场经济环境下,要使央行独立最理想的办法就是独立于政府,货币政策由央行制定,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现阶段,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增加,央行的调控能力有所增强,应对各种经济危机时都能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其次采用适度松动的金融货币政策。目前,我国金融形势已基本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路子,这种形势下紧缩货币,就会使货币政策失去应有的政策供销,国民经济也难以正常运行。因此,要适度放宽紧缩的金融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充分发挥货币的内在调解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但放松货币政策绝不是膨胀政策,货币供应量一定要结合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不能抛开经济发展来随意扩大。所以,要增加货币供应量,相应的要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平衡财政收支。如果财政失去平衡出现赤字,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弥补如增加税收或发行债券等,这样能防止过度膨胀;同时还要实现信贷收支平衡,确保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关系,避免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想脱离。最后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经济快速发展时,要改革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完善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政策等控制、调解货币供应量,根据市场确定货币信用的分配问题。如立足于原有存款准备金政策,谋求多档次发展。专业银行以后不需承担政策性业务,是真正的商业银行,央行根据国家赋予的权利,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向央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对不同的金融机构或地区实行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以便因地制宜改变货币政策,从而调解社会货币供应量。

由此可见,金融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金融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根据经济发展适当进行调整。

四、金融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货币政策在履行职能、实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限制与挑战,这里主要关注当前金融货币政策宏观调控遇到的挑战,如资产价格波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的加深,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大致经过三个阶段:1981-1993汇率双轨制时期、1994-2005汇率并轨时期;2005至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索时期。汇率与货币政策有着紧密联系,汇率变化能影响宏观调控结果,因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必会对金融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带来挑战。首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要围绕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展开。汇率制度为汇率水平确定提供制度支持,汇率制度不分好坏,但是汇率水平的高低有好坏之分,目前,学术界对汇率水平高低带来的效果有着不同的争议。因此,确定均衡汇率水平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也是当局关注的宏观问题。汇率制度决定汇率水平,但是汇率制度进行调整时是围绕汇率水平进行的。如果汇率水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汇率制度就会进行调整。其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货币政策的挑战。金融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会涉及到改革的方向、内容、速度等方面。所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货币政策的挑战是复杂的。

(二)资产价格波动

首先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央行的货币政策没有涉及到资产价格波动问题。随着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资本市场获得了迅猛发展,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如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波及到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体,其主要原因在于受房地产价格长达多年上涨后出现的持续性下跌,从而引发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资产价格波动对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带来挑战。其次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国经济的宏观特点,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目标中寻找平衡,一般来说,经济稳定时,央行注重稳定物价;经济发生危机时,央行多关注经济增长。目前,物价变动的衡量指数包括消费物价指数、核心通货膨胀率等,消费物价指数的频率高,容易被接受,但不能全面反应社会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情况等。其实,不管是消费价格指数或核心通货膨胀率等,都不能体现出资产价格波动情况。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函,房地产、股票已于个人财产有着一定的关系,资产价格变动会给投资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将资产价格波动作为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很难将这几种指标融为一体,也没有成功的先例,所以资产价格波动会对货币政策带来挑战。

(三)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货币国际化与货币政策关系。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会随着货币的国际化发生变化,一方面外部宏观环境会影响货币政策,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会对内外部经济同时产生影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会对货币政策带来挑战。

不管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还是资产价格波动都会影响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对金融货币政策带来挑战。一般来说,经济运行中,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会经常出现不平衡现象,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基本平衡。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影响社会经济运行中供给量源头与最终决定因素的变动,所以要控制住货币供给量,抑制通货膨胀,而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资产价格波动、人民币国际化等都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重大影响。(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参考文献:

[1] 龚方乐,应宜逊,关于货币政策若干问题的思考,金融研究,2000(11)

第3篇: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范文

本文通过梳理现代宏观经济学演变发展历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主要学派形成的历史条件、思想渊源,以及其理论要点、政策主张和实践,分析其演变发展过程的特点。

总体而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发展,是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出现而发生的,一直围绕着国家干预和经济自由这两大主题进行争论和融合。这两种基本力量此消彼长,相互批判,相互融合,不断深入发展,从而丰富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实践。

一、凯恩斯主义: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一)凯恩斯主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普遍性的经济大萧条。首先是股市的暴跌风波,接着是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大批破产,失业急剧增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37.2%,倒退到20世纪初的水平;失业和处于半失业状态的人数接近5000万。据估计,危机期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达到了2600多亿美元。传统的经济理论对此一筹莫展,既无法从理论上给予解释,也无法从政策上提出摆脱困境的办法。1这场危机促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和基本矛盾进行新的思考。统治阶级迫切希望有一种新的经济理论,既要承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存在,并且能提出应对的政策,但又不要将危机的根源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上,都提出了与传统经济学不同的观点,其思想主要体现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主义的思想渊源是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学说、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说、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学说和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的学说。

理论上,凯恩斯反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遵循的“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是决定国民收入的关键。他提出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在它们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机制无法自动调节并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方法上,凯恩斯开创了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克服了此前传统的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来消除失业和摆脱经济萧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相继接受凯恩斯理论,并根据“有效需求理论”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例如,1945年,英国政府了就业政策白皮书》,声称政府将稳定就业水平作为主要目标和责任;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政府也宣布将充分就业作为战后施政的重要目标。1946年美国通过的“就业法案”规定“促进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是联邦政府的一贯职责”。50年代以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进入鼎盛时期,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二)新古典综合派--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逐渐恢复,此后的20多年是相对繁荣和稳定发展的时期。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主要是针对经济危机提出的,追随者必须对其理论进行新的解释,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状态。这个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又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需要对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所忽视的长期发展、价格和工资问题进行研究。此外,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的不一致性,需要加以调和;经济结构的改变,也要求将反映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学和反映国家干预的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在这种理论和现实背景下,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的思想渊源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理论。该学派理论的最大特点体现在“综合”上:①综合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把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所引起的“收入效应”,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结合起来。②综合凯恩斯的短期分析方法与古典学派的长期分析方法。③将传统的对市场自行调节的机制与凯恩斯所主张的政府干预机制结合起来。④把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货币政策与凯恩斯强调的财政政策结合起来。⑤把非均衡分析方法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结合起来。⑥80年代以后,其“综合”的特征还表现为对凯恩斯主义反对派各种理论的综合。其代表人物萨缪尔森曾经说“星期一、三、五,我可以是一名萨伊定律的侍从,而星期二、四、六,我却可以是一名凯恩斯分子。”

新古典综合派的核心政策主张是“需求管理”思想,提倡由政府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对社会总需求进行适时适度调节,稳定经济增长。195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是补偿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960年,肯尼迪总统采纳了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托宾和奥肯的政策建议,削减个人所得税,生产与就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这又对1970年代的“滞胀”困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应对这种困境,新古典综合派又提出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实现多种经济目标的策略。

二、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推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缓和了阶段矛盾,推迟了周期性危机的爆发,剌激了生产与经济的发展,但是却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加剧。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发生了急剧的通货膨胀,并在70年代初形成了高通货膨胀率和低增长率并存的“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此束手无策。。5在这种情况下,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包括现代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论战中迅速崛起。

(一)现代货币主义

现代货币主义的思想渊源是费雪的货币数量论和芝加哥大学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该学派强调货币问题的重要性,主张通过货币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从50年代中期起,根据费雪和芝加哥大学的传统观点,对货币数量理论作了新的论述,主要观点是:货币是唯一重要的因素,货币数量变动既影响物价水平,又影响商品和劳务的生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变动;通货膨胀不仅被看成是纯粹货币现象,而且被认为是国家干预破坏市场机制作用的后果;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提出有计划地稳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即按照国民收入增长率有比例地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主张。

现代货币主义者曾提出过六大政策命题: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控制通货膨胀,而不是失业;中央银行需要使用明确而有效的目标框架和工具变量;合适的工具变量是全额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能够充分精确地控制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适宜的高层目标;货币应以稳定或不变的比率增长。。]

货币主义在整个80年代成为撒切尔主义的理论基础。撒切尔的通货紧缩政策使失业率一路攀升:50-60年代,失业率只有1%-2%左右,1979年撒切尔上台时为4.5%,1981年猛增至9.1%,1985年高达13%。

1979年,美国进行了一场“货币主义者的实验”,美联储不再以利率为中心,而是使银行储备和货币供给遵循事先确定的增长路径。这项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成功,从1978年到1982年,通货膨胀率从13%降到了4%,失业率从6%上升到10%;但是却使货币周转率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因此美联储渐渐不再以它作为货币政策的风向标。

(二)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强调要注重经济运行的“供给方面”,其理论与政策的核心是说明财政政策的变化,尤其是边际税率的变化,对剌激劳动积极性、储蓄与投资等的作用,进而对总供给和经济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供给学派的学术渊源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具体来说,主要是指从亚当?斯密到约翰?穆勒,并由萨伊建立的“从供给出发,将生产、成本、生产率作为研究重点,并以经济自由主义为主要政策主张的经济理论体系”。供给学派反对凯恩斯“需求管理”的国家干预主义,认为它是导致产生“滞胀”的根源,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供给管理”,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应该影响供给而不是影响需求,以促进私人储蓄和投资,主张全面恢复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精神,尤其是萨伊定律。

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在经济陷入“滞胀”和凯恩斯主义失灵的背景下被里根政府所采纳。里根政府大幅减税:1981年第一次总统预算将非劳动所得收入的最高税率从70%降到50%,把资本收益的最高税率由28%降到20%。1983-1984年,美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复苏,失业率降低。1986年,失业率回到70年代末期水平。

里根政府推行供给经济学,目的是通过增加供给提高生产率、消除“滞胀”。但推行减税却使税收降低、赤字高涨,并造成低储蓄率、低投资率、低生产率、高汇率,投资下降,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

在20世纪70年代时,西方国家经济面临“滞胀”和大量失业的困境,凯恩斯主义和现代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都未能改变这种局面,一些经济学家从现代货币主义中分离出来,形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学术渊源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该学派有3个重要的假设:理性预期(经济行为人对经济变量的主观预期将符合这些变量实际的或者客观的条件数学期望)、持续市场出清(工资和价格变动非常迅速,因此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状态)、经济当事人最大化。从这些假设中可以推导出一些重要的政策主张:①政策无效主张。如果货币当局宣布打算增加货币供给,理性的经济行为人会考虑这一信息并完全预见货币供给增加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因此,产出和就业保持在自然水平上不变。②减少通货膨胀的产出和就业成本。为了减少通货膨胀,经济体要承受产出和就业的损失。③动态时间的不一致性、信誉和货币规则。最优政策选择是在动态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由于存在试图预期政策行为的当事人,会导致政策制定者在一定时期内的相机抉择政策不会导致社会目标函数的最大化。因此,要制定一些长期不变的政策规则,而不是相机抉择,建立对规则的信誉比具体的规则本身更重要。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独立的中央银行更能建立信誉,以更低的代价实施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⑤宏观经济政策增加总供给的作用。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自然隐含着增加总供给的微观经济政策,即增加产出或者减少失业的适宜政策是那些促使厂商和工人提供更多产出和劳动的微观经济动机的政策。卢卡斯曾指出“福利的潜力来自较好的、长期的、供给方的政策,其收益远远超过短期稳定政策进一步提高所带来的福利。”⑥政策评价的“卢卡斯批判”。卢卡斯批判使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来评价不同政策方案的效果,因为当事人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他们的行为,参数可能因政策规则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所以无法比较不同政策产生的效果,即宏观经济模型对于政策评价没有用处。

(二)新凯恩斯主义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长期在西方宏观经济学处于主流地位的凯恩斯主义在应对“滞胀”问题时一筹莫展,陷入困境。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的理论条件是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现实问题时的软弱无力。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没有清楚阐释名义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尽管新古典综合派的萨缪尔森后来把古典微观理论引入凯恩斯经济理论中,但是却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体。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虽然发展了一种有微观经济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但是过于追求理论结构和分析方法的完美无暇,其市场出清的微观分析严重脱离了现实,宏观政策无效性的结论也难以令人信服。在这种背景下,新凯恩斯主义产生了。由于主张政府干预,它被看成是凯恩斯主义的复也。

相比旧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①在解释经济周期波动方面,强调的是名义价格刚性,而不是名义工资刚性。新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内容包括“菜单成本”理论、“近似理性”模型、长期合同理论或价格交错调整理论。②强调实际不完全,主要是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并用它们来解释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③试图为解释工资和价格粘性现象提供一个可以接受的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把名义不完全与实际不完全的相互作用和理性预期假说、自然率假说结合在一起,说明名义总需求的波动如何能够对产出和就业产生重大的实际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干预政策如何可以稳定经济。

四、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演变发展特点

虽然现代宏观经济学在产生和演变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争论和分歧,但是在也存在一些共识:①真实GDP的运动方向基本上是由供给方面的因素推动的。M②真实GDP在长期内是螺旋上升的,而短期内实际GDP的波动基本上是由总需求的冲击引起的。③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在短期内存在,但在长期内不存在。④在长期内,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应该是追求一个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⑤不主张政府使用不谨慎的“微调”总需求的政策,来使产出和失业水平接近或保持在它们充分就业时或自然的水平上。⑥经济稳定被看成是一个博弈理论的问题。政府的政策体系能够影响人们的预期和行为,因此建立政策的可信度和相关的制度很重要。

20世纪30年代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后,经历了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和兴起、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经济理论的主流、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趋同与综合这三个重要的演变发展阶段。

第4篇: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范文

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向及其调控,我们发现:在1993年开始的以抑制经济过热和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经济调控中,在缺乏财政政策有效配合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起到了主导作用且政策效果非常显著。1997年以后,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长期的社会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相对旺盛转向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的相对过剩。这种转变在货币层面上表现为周期性通货膨胀转向持续性通货紧缩趋势。由此也带来了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根本性转变,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如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增发国债、增加离退休及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等的配合下,实施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自1996年起先后七次调低存贷款利率;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长期实行的贷款规模限额控制;1998年3月大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999年将消费信贷业务放宽到所有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种类放宽到所有大件消费品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支持农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的信贷指导意见……。然而,近几年的经济运行状况表明,货币政策在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实际效果不太理想。为什么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抑制社会需求时政策效应非常显著,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时却效果欠佳呢?笔者认为其内在原因在于货币政策在刺激需求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我国当前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相当程度上正是这些局限性的必然体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货币政策是狭义的,即指中央银行为达到一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给、影响货币需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一、从货币结构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笔者认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建立在扩张货币供给总量和提高货币流动性的基础之上的。而一般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实现的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是仅就广义货币而言的,在消费及投资需求不振,市场低迷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企业和居民会减少现金及活期存款持有量而更多地以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外币存款等广义货币的形式持有其资产,由此在货币总量增长的同时却引起货币流动性的减弱,如1994年底M1占M2的比率为43.8%,1999年则降为35%,致使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大打折扣。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1997年以来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有效需求的拉动作用效微力乏的原因了。

政策建议:(1)在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础上,要缓解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货币政策方面必须改变一味增加货币供应总量的做法,在维持广义货币M2增长率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将工作重点转向调控货币供给结构即提高货币流动性方面,鼓励储蓄存款、定期存款等准货币转化为现金及活期存款,使M1的增长率相对高于M2的增长率。(2)通过鼓励消费和投资,对高达6亿多的储蓄存款进行分流,而鼓励消费的基础性工作在于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化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而鼓励投资,一方面要加强我国的金融工具创新以增加金融投资的渠道,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降低投资限制以鼓励实业投资。

二、从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当中央银行为刺激社会需求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主要是通过基础货币的投放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来实现的。但是,在微观经济主体消费和投资意愿低下的经济背景中:(1)由于物价水平持续下跌情况下“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及名义利率水平尤其是名义储蓄存款利率水平相对低下,居民的经济行为往往表现为持币待购,由此导致社会现金流通量的增加和现金漏损率的提高,客观上起到了降低货币乘数和抵消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作用。(2)因为销售不畅和生产经营的萎缩,企业对于活期存款的交易性需求减少,加上其投资行为受到遏制,企业活期存款在一定程度上会转化为定期存款,如上所述,定期存款比率的上升同样起到降低货币乘数、抵消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作用。(3)商业银行在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和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增加的情况下,可用资金大量增加,与此同时其贷放规模并未随之相应增长,原因有二:第一,企业和居民贷款意愿低下使得全社会贷款需求不振;第

三,贷放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增加,商业银行

出于风险控制和资产安全性的需要严格控制资金贷放,出现银行“惜贷”现象。最终体现出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即超额存款准备金的超常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降低货币乘数,抵消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中央银行为刺激社会需求而试图扩张货币供给的过程中,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在客观上却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背道而驰,进而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实现。

政策建议:(1)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中的制定和实施中注重中央银行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必须将调控重点放在引导商业银行、工商企业及居民的经济行为上,使之“顺对货币政策的风向”,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效应。(2)在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注重诸多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投资政策及产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的综合协调运用,过度依赖于少数经济政策如货币及财政政策的做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可行的。(3)加快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这是走出通货紧缩,推动经济增长所必不可少的。

四、从货币政策的传导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影响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从而对全社会的投资水平和消费支出规模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使之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由此,从中央银行具体制定和实施货币调控到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必然有一个相关的传导过程。以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传导为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层次:

1、中央银行根据刺激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既定货币政策目标,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提高商业银行派生存款创造能力,并降低利率水平。这是扩张性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基础。但是,在现阶段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有相当一部分并未进入多倍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其原因在于银行资金的内部短路现象,它是指银行体系增加的准备金没有最终用于向工商企业和居民的放款,而是滞留在了银行体系内部,或是用于银行之间的资金拆借和证券买卖,或是以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形式存在。这种现象在客观上起到了减少基础货币的作用,基础货币的减少又通过多倍存款货币的紧缩进一步缩减了货币的实际供给,导致社会资金相对减少。

2、商业银行在接受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超额存款准备金大量增加的基础上,对中央银行的具体调控做出反应,即根据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意向相应调整其业务,动用超额准备金扩大向工商企业和居民个人放款的规模并调低放款的利率水平,同时通过派生存款创造机制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增加。作为在中央银行和工商企业及居民之间充当传导媒介的商业银行,在利益驱动的基础上,能否对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意图做出“顺对政策风向”的迅速反应,是货币政策顺利传导的基本保证。但是,由于现阶段商业银行资产的单一化以及现存的银行信贷配给机制自身抑制需求和减少流通中货币的作用,加上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目的,在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放松银根时,出现了日益普遍的“惜贷”和前文提及的银行资金内部短路现象,大量资金滞留于银行体系内部而未形成对投资和消费的拉动效应。

3、工商企业和居民个人根据中央银行发出的放松银根的政策意向,在商业银行扩大放款规模,金融市场上资金供给充裕、利率水平下降的情况下,相应扩大其投资和消费支出,最终实现货币政策刺激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目标。这一层次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近年我国宏观金融调控的实际效应业已证明,现阶段,即使在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合下,无论是社会消费支出,还是投资支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均无法有效拉动。应该说,当前我国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其实质是体制性的,是我国现行经济包括金融体制中诸多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

第5篇: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范文

关键词:错位风险;债务风险;地方政府;经济行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21-0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中央政府主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场变革中,中国的地方政府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积累了国民财富。在这三十年的市场化改革中,“看得见的手”的直接扮演者其实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中央经济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划者,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资本引导力和资源配置力,并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这种力量会渐进上升。但是在现行的中央和地方关系格局下这种力量的上升注定存在各类的风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中央宏观经济政策各种效果的显现,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在宏观调控中的影响受到了一定关注。今年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的凸显也使得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研究进一步加深。

一、各类型的风险分析

(一)目标不一致的资金支出和资源配置错位风险加大

在中央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综合目标下,地方政府依然以政绩最大化为目标,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用于支持经济建设,特别是那些能够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并有助于吸引区域外资本的基本建设项目。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更是单纯地将中央的经济政策扭曲为“保增长”的单一经济目标,为了消化区域内相关产业的过剩产能,将资金投入重复建设的项目,以取得短期内的经济高增长。经济思维单一,过度依赖旧的经济增长点。在当前后危机时代下没有考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公共投入,营造良好的有利于民营资本的投资环境,相反,地方政府盲目的直接投资的挤出效用过大,投资信息引导扭曲,社会资金大量流入房市和股市。而政府必保的教育、科技、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支出没有着落。这种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支出错位和资源配置错位的风险后果在后危机时代将被放大,导致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影响长期区域经济发展。

(二)隐性融资的债务风险加大

在中国法律上规定,地方政府是不能举债的,预算不允许有赤字,各级地方政府实行的是“以收定支”的平衡预算,再则中国1995年颁布的《担保法》规定,除国家规定的需地方政府、财政担保的向外借款外,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地方财政(政府)不能向国内任何提供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担保。在应对此次危机中,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使其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筹集资金,在合法的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进行了大量变通方式的隐性融资以攫取额外资金来弥补资金缺位,从而积累了巨额债务。但是从法律上讲,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的多数债务担保都是无效担保。即使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也应由中央政府担保适量的发行地方债券。实际上地方政府弥补赤字的收入来源一是向国有商业银行担保贷款(地方财政的主要担保品是未来一定期限内的地方财政收入),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举债没有因时因地建立在成本和收益分析上,这无疑将政府的债务风险转嫁到银行体系的资产风险上。二是土地收入来源,这一部分虽然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但是暴露的是地方的财政缺口和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完善,掩盖了巨大的债务风险。三是其他收入来源,包括有的是政府直接运作,有的是通过财政部门运作,还有的是通过政府所属的投融资机构运作,更有甚者是由政府为国有企业集资和借债出面担保。所以说,没有规范的制度安排来统计地方政府的举债数量以及没有纳入预算的隐性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债务就会急剧膨胀,直接加大了地方债务的风险,间接加大了国家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

(三)信息不对称的政策博弈风险加大

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可以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一步一步放权让利的改革下,已经成为有能力同中央政府进行对策的经济人。这个过程就是政策的博弈。依据博弈论的分类此为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即一是中央和地方具有的对地方经济信息的不对称,中央对地方具有不完全信息;二是地方行动决策在中央之后,中央的行动决策对地方政府是具有可观察性,地方政府可谓“相机抉择”。这种两方的政策博弈对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调控是极为不利的,在经济平稳增长阶段,中央宽松的经济政策在地方政府的灵活应用下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但在诸如调整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等改变地方政府利益的政策方面,政策的博弈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政策的失效,宏观经济的失控,人民利益的受损。在两方动态博弈的模型中,一方行动威胁是否具有可置信对另一方的下一步行动很有影响。中央第一步政策如果是有可置信威胁,地方政府就不会有令不行而完全依据自己的初衷行动其必定会改变策略选择服从的行动;如果中央政策是不可置信威胁,那么地方政府就会依据自己利益最大化选择自主行事。当前的房产调控是一例,中央控制房地产的政策是不可置信威胁,一是因为当前在经济结构未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未转变之前,地方政府知道中央的下一步政策不可能或很难推出,所以可视为不可置信威胁,自己依然迟迟不推出抑制房地产的政策。近年来,在环境保护、三农问题、农民工等诸多问题上,都可以看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此类型的政策博弈。凡是中央纠错型或适当收紧的经济调控政策一出,地方政府就会“相机抉择”,这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把控经济的能力,阻碍了中国经济在今后的转型,加大了经济风险。

二、原因和对策

(一)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

中国式的财政体制改革一直是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强行的制度变迁,从1980年开始实行的财政包干到1994年推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这种财政分权的改革均将保证中央政府取得足够的财政资源以及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主要目标。问题一是在于这种自上而下式的改革虽然经济成本最小,但是这种方式往往是缺乏政策细节的粗放式改革,在改革之初确实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热情,但是在政府收入支出的财政预算体制上存在着软约束。二是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使地方政府承担着与自己财政不相适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事务,当这种不协调的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要暴露地方政府的两难的困境,最终在软约束的激励扭曲下寻求隐性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在当前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有必要改革财税体制,适当的拓宽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以避免债务的累积,从根源上切断隐性债务收入的来源,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方面上级要加强预算核算,确保资金流向合理的领域,要有利于改善民生和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中央要承担一些与地方财政不相适应的社会事务,对于人民需要的但地方政府又无力提供的公共品中央政府要加以财政支持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从动机上抑制地方政府的权利寻租。

(二)委托 ―制下的中央调控政策的制度软约束

在不完全信息的动态政策博弈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委托关系。在共同治理国家的行动中,地方政府出于人的位置;中央政府出于委托人的地位。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管理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中就会产生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地方政府的逆向选择问题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某个方面达成共识(经济指标)以前,地方政府隐瞒真实信息的机会主义行为。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指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某个方面达成共识后的,地方政府隐瞒信息的机会主义行为。在企业内部的委托制度,是一种产权明晰,激励和约束兼容的委托制。企业所有者即委托人目标明确就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首先,在利润最大化是信息明确的,经营者即人目标也是与利润挂钩的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所以基于目标一致的激励是得当的,也可以说是目标管理的硬约束,这就减少了背德的风险。而不同于企业的政府的委托,由于中央政府的某些经济调控目标的不可观察性,以及缺乏正目标一致的正确激励,导致了地方政府的目标有时是错位的或是偏移的,使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不明显或偏移。例如中央的“保增长,调结构”落实到地方就变成单一的“保增长”的经济指标,以至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口号空喊了许多年。其次,企业在委托―制下具有约束人的有效制度安排,能够在对方行动过程中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而地方政府在这种委托―制下成为了配置资源的市场主体后,没有相关的制度保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例如土地资源的配置逐利性和浪费问题。综上,中央政府有必要在地方设立基于经济政策调控的独立的监管部门。一是确保了地方与中央的经济目标一致,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带来的非合作博弈;二是建立了有效约束人(地方政府)的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宇飞.当代西方财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美]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费方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经济研究,2007,(1).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5]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第6篇: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范文

关键词:股票市场;货币政策

一、引言

股票市场是联系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一个纽带。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将资金投入到认为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因此,股票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方便、高效的融资手段。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的研究热点,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且已经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同。国外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因此,国外学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比国内更加丰富、完善、成熟。一直以来,经济学家在研究货币政策和货币理论都是基于一般商品市场,通过研究货币供应量和价格(利率)来研究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进而研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据有关研究发现,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一些国家在利率、物价和国内实体经济都平稳的情况下,出现了经济的剧烈波动。波动的动力源不是来自宏观经济直接构成因素,而是来自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价格的大幅波动。本文就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进而对央行如何通过货币政策规范股票市场,防止股票市场的大幅度动荡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Sprinkel用图表分析的方法对货币政策是否影响股票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他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股市价格的变化。因此,利用货币供应量数据的变化可以预测股票市场上未来股票价格的变化。Pearce&Roley对以上研究结果进行重新检验,这次他以M1为主要研究变量,且在实验中区分了预期与非预期的货币供应量变化,在试验中主要研究股票价格对于非预期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如何反应,最终得出,股票价格与非预期货币供应量呈现相反的变化关系。

国内学者钱小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关性很弱,且不稳定。因此,不建议将股票市场价格指数作为宏观经济政策松紧的依据,原因是我国现行的股票市场的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指示作用不明显。石建民、高莉、樊卫东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票价格是影响货币需求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1、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央行干预股票市场必要性

传统的货币政策研究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在实体经济上,使得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等。但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近代爆发的几次大范围金融危机中,可以发现股票市场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央行的主要职责是维护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随着股票市场发展规模的越来越大,央行必须要关注股票市场的运行状况,并时刻关注股票市场是否对一般物价水平、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造成波动。此时,中央银行就要对股票市场进行适当的干预。

(1)托宾资产结构平衡传导途径

托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认为股票价格是对资本存量价值的评估,股票价格的上升和收益率的下降意味着提高了资本存量的价值,使新资本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用于生产,从而提高对新资本的需求。托宾提出著名的Q投资理论,在他的定义中,Q是企业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当Q值大于1,意味着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企业可以按照相对较高的价格发行股票,且只需发行少量的股票就可以购买到大量的新资本品。当Q值小于1时,企业因其市场价值低于资本的重置成本而决定不购买新投资品,投资支出减少。

(2)财富效应途径

财富效应是指人们主观持有的财富,当股票市场股票价格上升,持有股票的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升值,不管该股票变现与否,投资者就会把升值之后的财富加入到个人所有财富之中去,从而认为财富增多。因此,当前财富总额变化,将会引起人们对当期和未来的消费、支出进行调整。即股票价格上升―投资者财富增多―当期和未来消费,支出增多―总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3)资产负债表途径

当公司股票价格上升时,公司资产负债表上面的净价值增加,这样企业向银行的借款能力增强,企业从银行得到更多借款,可以进行更多的投资支出。从而引起国民总支出增多,进而增加国民收入。

2、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

中央银行从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到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产生影响的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即基础货币和短期利率。第二阶段是通过操作目标的变动影响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即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第三阶段是通过中间目标的变动影响最终目标,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对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研究有很多。随着美国经济学家Goldsmith的研究,金融资产结构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由于股票市场是企业融资的主要场所,且股票市场在融资能力、流动性、规模及信息获取等方面拥有的优势,有利于加速资金的流动和资本的形成,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社会资源通过股票市场进行重新配置,以达到经济学中的最优配置。通过股票市场将资金从盈余单位融通到资金紧缺单位。股票市场功能发挥的越完善和充分,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也越大。我国自从股票市场建立以来的数据也可以对这一现象进行验证。

(2)股票市场对充分就业影响

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股票市场同样对充分就业有重要影响,股票价格上升,企业托宾Q值上升,企业增加投资,进而增加就业机会。就业机会的增加使得居民手中可支配收入增加,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会进一步进入到股票市场,增加投资,从而引起股票价格的上扬。

(3)股票市场对稳定物价的影响

商品价格变化的基本原因在于总需求的变化。股票市场影响总需求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信贷效应。股票价格上升,企业净资产增加,从而企业信贷可得性增加。企业贷款增加,进而增加投资,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二是财富效应。股票价格上升,股票投资者财富水平上升,进而增加当前消费水平和社会总需求。三是托宾Q效应,股价上升,企业托宾Q值变大,企业扩大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

3、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需要用于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的货币数量。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持有是有一定成本的,所以在持有货币的时候会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使得花费成本最小,获得收益最大。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持有出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由于收入的获得和支出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这段间隔内,为了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个人和企业都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且与收入成正比。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不确定的支出。预防动机货币需求的数量同样与收入成正比。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满足从中获利的动机。因为利率的变化将使证券价格变动,人们有机会在货币与证券间进行选择。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示如下:

■=L1(y)+L2(r)

其中L1(y)表示了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持有的货币量,该货币数量是与收入成正比的。L2(r)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量,与利率r成反比。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可以发现,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随着收入、利率、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并不像国外那么显著,这样就使得货币当局在实行货币政策进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时对于股票市场所起作用不是很大。但是研究发现,随着股票市场规模壮大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现象可能是因为我国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联系不是十分紧密,资金不能在两个市场之间完全自由流动,从而使得央行实行的货币政策作用不能及时反映在股票市场上。

一方面,中央银行在进行货币政策操作时应关注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逐步以它作为货币政策决策的主要因素。央行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部门,特别是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金融当局,应密切关注股市波动,在进行货币政策执行时考虑股票市场这一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央行应该重视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规范货币政策的各种传导途径,使得货币政策的实施减少时滞,增强效率。

参考文献

[1] Atje R、Jovanovic B:Stock markets and development[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3(37).

[2] Kunt、Levine R:Stock markets,Corporate Finance,and Economic Growth:An Overview[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6(1).

[3] 李红艳、江涛:中目股市价格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预测,2000(3).

第7篇: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范文

[关键词]宏观调控;新常态;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055-01

引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提升的方针,体现了我国经济工作思路和宏观调控指导思想上的新思维。需求和供给是经济中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政府的调控职能在于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平衡。过去,经验较丰富、较成熟的是总量型的“需求管理”,以抽紧或放松银根、对总需求刺激或抑制实施“反周期”操作。被人们长期忽视的,是供给管理,其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定向调控的结构性特征十分明显,理性掌握的难度也比需求管理大得多。

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从2015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看,我国经济突出表现为增速稳、结构优、就业好、国际化等几个方面的特征。

从增速看,2015年宏观经济的平均增速为6.9%,GDP规模为676708亿元,约合10.8万亿美元,而美国的GDP总量为16.4万亿美元,中国GDP总量约相应于美国的66%。而从GDP的增量来看,中国2015年的增量约为7500亿美元,而美国则仅为4300亿美元,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美国的1.75倍。

从结构看,2015年我国产业结构比例关系表现为9∶40.5∶50.5,第三产业已经占据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并较第二产业高出10个百分点;在城乡结构上,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达56.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2014年缩小0.02;在动力结构上,2015年资本形成额、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66.4%、32.3%和1.3%,最终消费在GDP增长中发挥了支柱性的作用,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在区域结构上,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明显缩小;而在居民收入结构上,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较2013年的0.473和2014年的0.469明显减少,居民间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从就业看,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就业形势的稳中有好,2015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统为30.6%,较2013年的31.2%和2014年的31%持续明显下降,在居民收入达到3500美元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同时,消费结构也远超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从国际化看,2015年,我国继续推进“一带一路”的“五通”建设和发展,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风险分析

就目前来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一直将确保就业市场稳定作为重要管理指标。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产能”政策的实施,就容易影响就业市场的稳定性。因为,“去产能”政策的实施要求进行国内过剩产能问题的化解,需要完成“僵尸企业”的处置,因此将会给企业所在地的就业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就实际情况而言,国内的钢铁、化工、煤炭和船舶等行业都是容纳大量就业人数的行业,但是这些行业同时也都是产能过剩的行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容易导致企业和政府承担一定的金融风险。就目前来看,房地产、钢铁等制造行业都属于资金密集行业,拥有着较高的负债率。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将得到不断扩大。但在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的情况下,这些行业也将产生财务风险。而对于供应链金融来讲,这些企业是核心企业,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上下游的企业运营受到影响,继而导致所有相关企业的银行贷款出现问题。此外,某些地区的地方政府拥有着较高的负债,一些市级和县级政府的负债率甚至高达100%。在供给侧改革实施的情况下,这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过去积累的巨大金融风险将得到释放,从而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事实破产”状况。

三、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调控原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控的主要目标,是调控产出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效益。从运行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控需遵循几大原则:

第一,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原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控的关键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对市场运行产生引导和促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根据市场运行的规律和价格机制设计政策体系。

第二,稳中求进的原则。我国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但仍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改革的进程中要坚持稳中求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转型调控之中,也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基本策略。

第三,结构性调控为主的原则。尽管稳中求进是重要的基础要件,但在实际调控中,仍须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作为主要调控对象予以应对。

第四,注重政策效益和调控质量的原则。要建立政策工具的筛选机制,工具包的设计组合机制,政策体系的优化完善机制等,从而提升政策的效益,并增强调控的质量构成,既避免政策缺位,又防止政策力度过大,引发不必要的成本和风险。

四、宏观调控在供给侧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我国从强调总量的调节,发展到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带有结构性地刺激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足以见得需求端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需求侧管理的宏观调控需要。然而,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经济治理方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从需求侧管理转向供给侧管理,这是国家经济治理思路从凯恩斯主义转向供给学派主张的表现。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端入手,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通过调整经济要素比例实现改善效率的目的。与扩大内需的“需求刺激”相比,“供给侧改革”呈现以下两大特点:一是供给侧改革强调发挥企业和创业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二是供给侧改革强调解决中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需求管理政策更多强调解决短期经济波动问题。

如今,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就目前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大环境来看,如果要发挥我国经济的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就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不断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但是,发挥我国巨大潜能和优势存在一定的阻碍,因为以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持续发展,往往是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经阶段。

结束语

总体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把握、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和重大实践创新,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现阶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抓好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降低企业负担、强化风险管控等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第8篇: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范文

一、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1、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

2008年以前,我国居民并没有使用外汇的自主权利,居民的外汇收入和支出必须在指定机构结售汇,且指定机构只能保留部分外汇。这是一种强制的结售汇制度。实行这种制度,需要中央银行承担买卖银行市场外汇供求差额,这样才能保持我国币值的稳定性,降低汇率的波动。国际资本流入我国,使我国外汇占款不断增加,相应的货币供给量上升,货币流动过剩,最终导致物价上涨。这是国际资本流入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同理,国际资本流出我国时,中央银行必然要将外汇卖出,外汇占款减少,人民币供应量在一定范围内减少。2008年之后,我国对外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家调整并改革了强制结售汇制度,增加了居民使用外汇的权利,意愿结售汇制度逐渐施行开来。

2、影响我国国际收支水平

物价是否稳定能够反映我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状况,而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则能反映我国外部的宏观经济是否稳定。国际资本流动影响我国国际收支水平,主要表现在国际收支总差额上。当我国国际收支处于逆差情况时,国际资本流入可以使我国这种差额变成零,或者直接扭转逆差情况变为顺差。[1]而当我国国际收支处于顺差情况时,国际资本流出能使我国的这种顺差情况转向平衡。无需调动国际储备,只利用国际资本流动就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而且这种方式的经济代价比动用国际储备要小得多。另外,国际资本流动通过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结构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3、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

投机性国际资本流入我国房地产市场,主要目的是借着炒高房价赚取中间的差价。另外,国际资本和国内拥有购房需求的买者将目标集中在有限的房产资源上,必然导致房地产市场价格一路攀升。在这两种情况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房地产价格水涨船高,最终偏离它应有的价值。当然我国房地产业国际资本流出,也不一定出现房产价格骤降。因为国际资本总体呈现流出情况的同时,有一部分国际资本仍然向我国房地产业流动,维持着我国房产的价格。

(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我国的货币政策要想在国际资本流动中保持独立性,首先得有较为坚实的经济背景,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国外的货币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其次我国必须拥有一定话语权,协调国际宏观政策,为国内货币政策营造一个良好的施行环境。最后,国内的货币政策要恰好顺应国际经济环境。虽然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但是仍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所以我国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受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通常,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存在方向上的差异。中国人民银行为防止经济过热,会实行高利率的紧缩货币政策,以此来降低货币供给量。但高利率同时吸引着国际资本,货币供给量被动提高,紧缩性货币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之,中国人民银行为刺激萎靡的经济状况,会实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这时,国际资本又极易流出,让人民币处在贬值境地中,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预期效果也未能实现。

二、加强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措施

(一)征收国际资本流动登记费

征收国际资本流动登记费,能增加国际资本流动的成本,也能将国际资本的流动情况反映出来。国际资本流动登记费能帮助我国更好的管理国际资本流动。征收国际资本流动登记费能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控制,但也会对那些正常流动的国际资本造成一定影响。征收国际资本流动登记费要以不打击正常流动的国际资本为前提,在这个基础上降低投机性质的国际资本流动。

(二)参与国际协调合作

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大,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不断融合。历次规模较大的经济危机告诉我们,仅仅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很难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冲击。铸就坚实抵御盾牌、防止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和各国际组织的良好协作。在金融危机频发的背景下,我国应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争取参与到国际金融秩序的制定和推行中去。当然,我国也应不断完善相关的监控和预警机制,提高自身分析和研究各项国际资本流动数据的能力,严密监管不正常流动的国际资本,将其破坏力降至最低,确保我国经济能够稳步的发展。

第9篇: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范文

在汇率研究范围内有不少可供选择,本文以汇率均衡为研究对象,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汇率均衡研究在西方汇率理论中仍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也就是一个很有“挖掘”潜力的理论课题。如果我们能用的,取得不同于西方理论但又高于西方理论的汇率均衡研究成果,将是有理论意义的。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迄今为止,在我国为数不多的汇率研究中,尚没有发现对汇率均衡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成果,可以说这还是一个“空白”领域。而现实是,经济中总存在着“均衡”运行的问题,西方国家如此,我国也是如此。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就强调经济总体和各部门之间的平衡,现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更需要重视经济的均衡运行。而经济的均衡运行是由许多方面的均衡及其相互配合组成的,汇率便是其中之一。汇率均衡是保征我国对外收支平衡的重要条件,对国内经济的其他方面也将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以理论为前提,以现实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建立我们自己的汇率均衡理论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我希望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本文是在浏览了国内外关于汇率研究的大量和搜集了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论述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为汇率均衡一般分析(上篇)和汇率均衡特殊分析(下篇)两大部分。

主要如下(按各章顺序):

首先,对全文的中心议题、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及有关概念作概括说明,并对西方汇率理论中关于“均衡汇率”的研究作了一般性介绍,这些构成绪论的内容。

在上篇中,我们首先将汇率均衡纳人整个宏观经济体系中,建立了汇率这一经济变量与经济其他主要方面之间的均衡关系。这些均衡关系包括;汇率与价格水平的均衡、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均衡、汇率与货币供求的均衡、汇率与利率的均衡、汇率与国民收人及收入分配的均衡、汇率与财政收支的均衡、汇率与资本流动的均衡。这些内容是我们论证汇率均衡的理论基础。

在阐述了汇率与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之后。我们又将汇率均衡置于汇率政策目标下,对汇率政策进行了概括分析,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汇率均衡既是一种理想的汇率运行状态,又是一种目标体系。它应成为汇率政策的主要目标,辅助宏观经济发展总目标的实现。作为汇率政策的目标,汇率均衡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对此,我们进行了3个层次的分析,包括:内部均衡与对外均衡、局部均衡与总体均衡、短期均衡与中长期均衡。

汇率均衡不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内容既会因汇率及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化而不同,也会因汇率政策的调整而不同。汇率政策调整对汇率均衡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于汇率政策取向上。汇率政策取向是一个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概念,它引致汇率均衡向着某一个由政策确定的方向变化,这个方向有时是根据客观经济变化而定的,更多的时候是政府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而作出的决策。无论如何,取向性的汇率调整可能会导致汇率均衡在现象上出现一定“偏差”。但是,如果政策取向本身是正确的,是符合经济发展目标的,这种“偏差”就是汇率均衡过程中的必要形式。

在进行了宏观经济环境下和汇率政策条件下的汇率均衡分析之后,我们对有关的汇率指标作了系统性的分析。这些指标包括:购买力乎价、实际汇率、有效汇率(多边有效汇率和双边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等,还有可以估价汇率均衡程度的基本国际收支法。它们能够从不同方面分别测量汇率的真实水平或客观水平。作为量化的汇率指标,它们可以为汇率均衡程度检测、汇率政策调整提供明确的、可行的依据。

在上篇的一般理论分析基础上,我们展开了人民币汇率的特殊均衡分析。这构成下篇的内容。

首先,对于人民币汇率均衡的特殊前提作了简要说明。人民币汇率的特殊性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汇率目标的特殊性和政策取向的特殊性,相应地,人民币汇率均衡也具有特殊的含义。

对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分析,是从其历史回顾开始的。在第7章中,我们系统地介绍了人民币汇率的演变过程,同时对伴随人民币汇率历史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人民币汇率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体制的许多方面都密切相关。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80年代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汇率政策与我国贸易体制、价格体制、货币供求关系、财政税收等方面表现出日益密切的相关趋势。一方面,汇率政策对于这些方面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或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方面的步步深化改革对汇率政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促使其在目标内容上、政策手段上都进行相应的变革。

在论文的第9章中,我们对人民币汇率的各种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包括: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之评价、人民币实际汇率分析、人民币有效汇率分析、出口换汇成本分析、以及对作为“平行汇率”的贸易内部结算价、黑市汇率、外汇调剂市场汇价进行的分析。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指标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官方名义汇率所不能表现出来的许多东西,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出人民币汇率变化的真实轨迹及其存在的问题。这些分析是重要的,因为它们能为汇率政策的历史评价、汇率政策的改革调整和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检测提供现实的依据。

根据上篇理论分析的思路,我们在第10章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均衡目标分析。人民币汇率均衡是我国汇率政策的目标,它与一般理论分析下的汇率均衡具有不同的内容,就其本身而言,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内容。我们根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步骤划分出近期的和中长期的人民币汇率均衡目标模式。近期的均衡目标适应干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是汇率政策改革的现实选择。它取决于3个大前提: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外向型贸易发展战略,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中长期的均衡目标是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汇率政策目标选择,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较远期的目标方向。可以设想的是,中长期汇率均衡目标将是一个包含更多变量的、较宽的汇率目标区间,是由许多个近期目标区域构成的连续运行轨迹。

在论文的最后一章,即第11章,我们就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有关作了探索性的。这些问题包括: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探讨;统一汇率形式、建立健全外汇市场;对人民币可兑换性的探讨。这是我国外汇体制与政策改革中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就这些方面提出的观点或建议是在本文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一定的基础上阐述的个人观点,也是作者希望将汇率研究运用于现实分析的具体体现。

论文在就上述各方面进行了论证之后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l)汇率是宏观体系中重要因素之一,而不仅仅是一个“价格形式”,汇率均衡也就应体现出各个经济因素之间内在的、有机的“因果链”关系,而不只是一个汇率水平问题。由此决定了汇率均衡研究必须从汇率与各个经济因素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入手,将其纳人宏观经济体系的“大环境”中进行。

(2)汇率均衡是一种理想的汇率运行状态,从汇率政策角度来研究,它就是一种目标体系。汇率政策必须以汇率均衡为目标来确定其具体、手段和调整方向。而作为目标体系的汇率均衡应是全面的、动态的、多层次的均衡,它既由宏观经济目标所决定,又因各种经济因素和政策取向的变化而不断地得到调整。

(3)汇率均衡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均衡汇率,均衡汇率是量化的汇率均衡水平。由于汇率均衡是一个全面的、动态的概念,均衡汇率作为具体化了的目标模式也就不可能是一个“水平点”,而只能是一个由不同时间长度等因素决定的、宽域不同的、动态的、最佳汇率区间,这个目标区间就是汇率政策的“目标靶”,而且是一个可移动的“目标靶”。

(4)对于人民币汇率来说,同样存在着汇率均衡问题,只是传统经济体制的限制使得人民币汇率均衡研究在内容上、上都受到一些局限,对其评价也没有一致的标准。特殊的经济体制造就了汇率均衡以特殊的内容和含义。对人民币汇率均衡进行的特殊分析应着眼于目前和近期的发展,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汇率均衡已成为经济均衡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条件之一。汇率政策应该树立汇率均衡的目标体系,并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来确立其内容。为了实现人民币汇率均衡这一政策目标,改革汇率调节机制、发挥汇率的市场调节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汇率均衡仍需要政策取向的引导,但政策取向不应以主观决策为主,而应顺应经济发展,作出有利于市场经济改革的选择。

在整个论文的构思写作过程中,作者力求对汇率均衡这一题目进行有创见性的研究。指导思想有两条:一是不走西方的路子,虽借鉴它们的一些基本理论,但重在用的、辩证的方法形成独立的研究体系;二是将理论研究服务于现实经济生活,唯其能为我国的汇率政策和经济改革提供一些有用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

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本文在一些方面试图作突破性的研究,这些方面是:

(l)将汇率纳人宏观经济体系中,确立汇率与多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均衡关系;由此得出了更为全面的汇率均衡概念。

(2)指出汇率均衡与均衡汇率之间存在的辩证统一关系;并提出汇率均衡作为目标体系,是一个动态可调整的特定汇率区域的论点。

(3)提出汇率均衡中的政策取向这一概念,对政策取向的特征、含义及其客观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4)对于西方汇率理论中出现的一些汇率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深人的分析,澄清了人们观念中对这些指标模糊的或错误的认识。

(5)对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中有些是应用国际上已有的指标模式进行的现实分析,有些则是对我国外汇体制下的特殊汇率指标进行的分析。它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揭示人民币汇率存在的偏差和汇率体制存在的问题。

(6)对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同时,不可避免的是,在全文论述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不少属于因个人理论水平所限或功夫不到而导致的不足或缺陷,也有一些是客观条件限制所致。这就使得文中有些地方没有得到更理想的发挥或更深人的论证。这些地方主要包括:

对于汇率均衡的目标模式,本文只是着重了涵义和基本思路和刻划,而没能建立起一个全面的、理想的模型;

汇率均衡理论还缺乏数量分析方法的进一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