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治理体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市政工程建设;工程质量;质量管理
一、重科技、重质量、重创新
在进行市政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精心组织,加快建设的同时,将质量与效益管理始终贯穿于组织安排、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每一个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目需要,实现施工资源市场化,项目管理规范化,推广“四新”材料在道路建设中运用,提升项目内涵,努力创建“建一条道路,创一项精品”的目标。
(1)重科技、治理工程通病。在项目组织中,要求施工单位改原施工工艺中人工三渣铺设为机械摊铺,提高施工工艺、质量和效率。按照施工图规定尺寸,混凝土路面一次浇筑成型。在施工过程中,过去建设道路的缩缝、纵缝都是采用沥青油填实处理,短时间内屡屡出现路边沙石进入缩缝、纵缝,造成混凝土板块不能自由伸缩等质量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引入专业灌缝施工队伍,对道路缩缝、纵缝、胀缝进行专业处理。针对局部混凝土板块沉陷因为沟槽回填不密实因素,采取压密注浆的方法进行处理。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市政道路在质量上取得了明显效果。
(2) 重质量、把握重点环节。一是对工程建设中最容易失去监控的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实行公开、平等择优的“轮岗制”;二是材料采购中的质量标准、规格,必须由甲方、设计方、监管方、质检方等多方会签,通过一般审核、重点审核和领导审核的三级审核制。上述制度的建立,使材料采购供应程序严格、公开透明,将劣质建材堵在门外,并有效控制材料价格和质量。严把检验关,建立以建设方和监理方为主体监控的现场实验室。增强合同意识,突破建设各方“自编、自导、自演”的小生产管理方式,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
二、析成因、找差距、应对策
目前市政重点工程不断加快,施工单位出现“重过程、轻前期”的现象,影响了项目创优争优目标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勘探资料不准确影响设计质量,部分施工单位质量意识不强,内部质量管理随着外部质量监督管理的加强有逐渐弱化的趋势;监理单位人员素质、检测设备及内部管理与担负的控制投资、质量、工期的重任不相适应,项目监理工作不规范;政府质量监督力度、权威性不强等,这些都对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1)招投标阶段。由于在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对质量控制起着决定因素,因此增加招投标的透明度,科学规范运作手段,使更多优秀的队伍中标,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但目前发现仍存在围标、串标、哄抬标价以及“标前标后两张皮”等问题。目前在具体操作中,去掉最低投标价并没有任何依据和道理,这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定价方式不能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招投标的“竞争定价”原则,无形中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施工单位公开招投标中,推行无标底的招投标,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使靠自己的真正本领在市场上竞争的优秀队伍中标以提高工程质量仍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2)监理与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最大的环节。在项目实施中,监理人员代表业主对项目实现监督、管理、保证,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理单位人员素质、检测设备及内部管理与担负的控制投资、质量、工期的重任不相适应,项目监理工作不规范,存在工作不到位、把关不严现象,主要体现在:一是监理公司为扩大业务,降低专业要求招募人员,监理公司组成的现场项目部人员配备,进驻施工现场缺乏必要技术知识,对某些技术问题不能严格把关;二是为降低成本,监理公司在施工现场没有建立试验室,缺乏应有的专业检验手段和工具;三是部分监理人员施工过程中的现场处理问题能力差;四是对项目的管理能力及与外部的协调能力较差,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进度与质量管理。
三、建体系、抓过程、重管理,构建精品工程
(1)建体系、完善好全面质量监控系统。一是建设好工程质量评价体系。借鉴国外做法和外省市的经验,制定出一套以科学理论作支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简便适用的质量状况评价体系;二是推行好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通过推行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落实工程在缺陷责任期内的保修责任;三是管理好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三个质量责任主体,依法落实各方的质量责任。建设单位应对其建设的工程质量全面负责,不得任意降低工程造价、不得随意减少中标工期、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四是抓过程,监管好四个环节工程质量。即工程建设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策划与决策阶段;设计文件、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关键词]科技支撑 新农村建设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历史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阶段。邢台市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区,传统农耕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这极大的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要实现邢台市新农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构建符合邢台实际的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构建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基础性、长效性作用。从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看,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为农民提供更多收入途径,还是发展二、三产业,拓展农村新的发展空间,都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从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看,家用沼气的推广使用,节能农舍的建设,食品安全的保障,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如农村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节水技术,同样离不开相关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从新型农民的培育看,农民劳动技能的提高,适应现代农业以及转移就业需要,也要有科技的支撑。要发挥科技在这些方面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发展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相关技术,大力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应用推广。
构建科技支撑体系要立足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建设新农村,首要的是发展农村经济,核心是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目的是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对农业和农村科技提出了巨大需求,更为农村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科技要更贴近农村生产实际、贴近农民生活实际,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提出的巨大需求,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的研发普及和应用。
构建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立足点应该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的目标,以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为重点,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技术农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局出发,立足于农业发展高效,农村实际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的惠农科技队伍,实现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紧密衔接,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适合邢台实际的区域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新体系,为邢台市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发挥杠杆性作用。
要构建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中要坚持生产和生活并重原则。以科技应用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改变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在注重用科技支撑生产的同时,必须重视采用比如太阳能应用推广、沼气池的建设、供水改造、村居建设设计等关系百姓衣食住行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农村生活水平。
“十一五”期间,依靠科技支撑邢台新农村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发挥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一是着力组织实施主要农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科技创新与示范、果菜无公害生产技术开发与示范等重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建立起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二是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传播站和星火培训学校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普及,每年对农民进行培训。三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重点抓好国家和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进“科技进村入户”;推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强科技咨询指导和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推进“服务进村入户”。四是实施“科技惠民”行动。实施药物创新引导工程,为提高公民健康水平保驾护航。加强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监测、职业病防治及流行性传染病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以研究控制重大事故发生的预警技术为重点,提高城市与工业企业的安全水平。五是实施新民居建设工程,提高广大农民生活品质。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大力推进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价值管理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leve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design stage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project, quality and safety.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lue management in design practice, it can fully reflect the building products should have a value at the same time, better meet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he value management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design stage of a brief analysis, discussion.
Key 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design stage; valu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0引言
作为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管理理论———价值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我国只有少数学者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而与其相似的价值工程却在国内诸多领域、制造行业中得到了普及与推广。其中,对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价值管理的应用仍处于形式化的理论状态,由此也能看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价值理论、管理方法较为传统、单一、落后。对此,相较于以往传统的设计模式,在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实施价值管理,其主要作用于阐明项目的业主价值体系,并将其作为主要依据,在设计、管理工作中加以体现、评审,以充分体现业主价值。以下,本文就价值管理的概念、特点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房屋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实施价值管理的具体方法、内容。
1价值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作为房屋建筑工程的首要投资者,项目业主应以投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身处未来客户的购买立场来对建筑产品的施工建设、市场运营加以分析。对此,价值管理的应用,作为一种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主要是依据各种价值理念、方法以及专业理论,通过采取各种分析、管理、评估手段,揭示建筑产品的功能,同时针对业主价值体系与产品功能的一直性进行衡量、评估。有鉴于此,价值管理的实施具有以下特点:由相关利益者组成的价值管理团队,具体包括项目的设计师、电气工程师、项目管理部、承包商、业主、结构工程师等;产品功能的驱动,在实施价值管理的过程中,也想业务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产品功能为基础,而目的在于体现业主价值、实现房屋建筑的功能,以促进项目的施工建设、市场营销、长期发展;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活动,自房屋建筑项目的筹建阶段、招标过程到后期的设计、施工、运营以及拆除,价值管理的应用贯穿于建筑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揭示项目业主的价值体系,在实施价值管理的过程中,业主价值体系既是各项管理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整个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
2房屋建筑产品的功能分析
在房屋建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于价值管理的应用,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理念加以实施,而价值管理团队的组建、项目业主价值体系的确定不仅是开展具体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一个动态过程,针对不同的阶段、环节,有着不同的管理方法、目标内容。对此,随着价值管理在我国制造行业内的普及与应用,在管理方式上已趋于标准化发展。为充分体现业主价值,在实施价值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针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进行功能分析,以此保证建筑产品的功能足以体现业主的价值体系,并将其作为主要依据、核心目标来进行具体的图纸、方案设计。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功能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于建设任务的战略性分析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可将其视为一种在预定的周期内,为实现项目总体的预期目标所进行的一项投资活动,而这种投资行为、活动将进一步加大组织商业活动的价值。在实际的项目实施中,对于设计阶段的价值管理,首先需要进行战略分析,其具体包括:分析、研究项目实施前期阶段存在的不足、问题以及各种能够获取的信息资源;揭示项目业主的价值体系;针对建筑产品功能的定义,用最为清晰、简洁、直接的语言加以体现、描述。在具体的分析工作中,各项信息资源通常是由项目的价值管理小组负责收集、整理,应先行制定项目的实际完工时间、市场运营时间、长期使用时间等各项时间基准,利用REDReSS 方法对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时间、政策、变化、业主组织、财务等诸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加以分析并确定其优先性,在此基础上定义工程任务。
2.2分析、制定建筑室内空间的功能图
所谓的空间功能图,其不仅是以不同的内容、形式来体现、描述建筑产品室内空间的规定,同时也是编制、设计各项技术性、概念性任务书的主要依据。对此,为获得最大的室内空间效率,应最大限度的发挥、使用独立空间内的功能,而工程设计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尽可能地保证无功能性的流通空间与组织效率的具体要求的一致。由此可见,所谓的组织效率,其主要是指最大化的空间分配,以业主价值体系和业主的组织结构表述的工程项目价值。在分析、确定建筑项目的空间功能时,首先需要调查、分析建筑产品的未来客户,有针对性的设计、绘制出使用空间功能时的流程图,再分析、确定各个空间的尺寸要求、通风标准、供暖条件等具体规定,最后进行空间规定表中内容的设计、编撰并比对各空间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待所有分析、设计工作完成后,应进行总体的方案优化。
2.3分项部分成本计划与成本控制
功能分析必然要分析分项部分成本和制定成本计划,分项部分的定义为:一个组成部分履行了规定的功能,而没考虑设计、规格和施工。建筑成本分配到分项部分的功能中,分项成本计划是一种基于参数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必须建立一种把建筑物成本分解为分项部分成本的数据库。成本分析必须准备一系列的分项部分成本,以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分项部分成本或每平方米分项成本表示。这是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时间、通货膨胀、市场价格、风险和区位等差别进行调整后得出的。
3项目设计阶段实施价值管理的具体方法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价值管理,应以分阶段的方式展开具体工作,同时分析、确定各阶段活动中的管理方法、业务内容。首先,应做好价值管理工作的前期准备,以价值管理团队为首,组织项目的业主、主管人员、承包者以及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商讨、会谈,主要针对有关的会谈记录、文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而负责执行价值管理的全体工作人员则需要分析、研究建筑产品的组织价值、实施方式、竞争性价值问题等,并深入研讨具备一定可行性的应对、解决方案,针对后续的研讨会阶段,预先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法、日程等
事项。基于此种业务程序,可将其视为价值方向和诊断阶段。待全部准备完毕后,便进入研讨会阶段,其主要是针对相互补充的观点、所有的待选方案,以讨论、提意、研究等方式加以对比、筛选,倘若全部意见达成一致,便可进行研讨会报告的编制。对于执行阶段的各项业务活动,其主要是通过采取各种方法、措施,最大限度的发挥价值管理工作的应有作用,通常可以在前期的准备阶段,由价值管理者、项目业主协同完成具体执行策略的设计、编制,针对相关的责任人、执行人,以邀请面谈的方式确定出席者。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国内各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越发频繁,从而直接加大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筹建数量、施工规模,以至于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为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与自身综合竞争力,多数企业加强了对建筑产品的价值管理,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没能充分体现出项目的业主价值,导致建筑产品的造价过高、功能不足。在实际工程中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实保证好质量。
参考文献:
[1]葛仲枢,郑恺.建筑工程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及实施[J].科技资讯,2009(30).
[2]宁彩娟.价值管理在住宅建设项目开发决策中的应用[J].陕西建筑,2010(04).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基于我国幅员辽阔并且水系状况复杂多样的现状,水利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水利工程能够保障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安全,还能够对环境进行保护,具有多重意义和效益。同时,其它工程与生态效益的发挥同样需要水利工程的配合,从而解决对人民生活影响最大、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水利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是施工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管理,做好水利工程施工建设。
一、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质量管理上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项目的使用效益,甚至有时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时,要注重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以防上述问题的出现。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巨大,建设条件复杂,而且在发挥作用时的周期较长。由此,工程质量的管理问题对水利项目建设显得尤其重要。我们的水利项目管理单位必须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此来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水利项目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基础和条件。高质量的管理有助整个水利项目的建设和后期作用的发挥,所以要重视对水利项目的质量把关。
二、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1、工程老化现象严重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很多水利工程老化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一些农村落后欠发达地区,在经历了常年的运行之后,有关部门并没能进行及时的维修和管理,导致很多水利工程出现了安全隐患。另外因为大多数水利工程并没有建设有关的配套设施,让水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给地区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建设施工过程不严格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的质量检测标准不是非常严格,所以如果施工过程出现问题的话,对于水利工程总体的质量产生影响。一些施工企业在建造坝体以及坝基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严格的选择原材料,甚至有些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偷工减料,没有严格地控制施工程序,结果导致水利工程在验收时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3、施工制度的不健全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还是在施工管理制度上出现了大量的问题,诸多问题明显阻碍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技术人员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质量控制较差,施工企业自身发展受限,相当数量的施工企业的管理理念非常滞后,没有健全的监督体制,施工设备和技术处于滞后的状态,这些上述的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质量,进而让水利工程质量很难符合技术要求。所以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水利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运行效率。
4、施工过程中的设计管理以及设备不健全
在水利工程的前期设计过程中,工程设计人员经常对图纸,设计方案没有进行全面的估量,通常容易忽视其中关键的因素。这可能是因为在前期没有进行充足的准备,一些工程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的影响。另外在水利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严格经常使得工程质量事故接连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图纸的具体要求严格的进行施工,工作态度消极,有的时候甚至随意更改图纸的内容。最后就是有关部门对于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没有做到位,当前有关部门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没有产生足够的认识,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在于没有强制性,对于水利工程的监督力度以及质量问题没有产生充分的认识。
三、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
1、对于水利工程建筑秩序进行规范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都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秩序混乱引发的。因此必须对承包方的管理和工程项目制定严格具体的标准,对其相关的市场制度进行健全。对于水利工程设施中的施工设备设施加强管理力度,防止质量不达标的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另外应该建立相应的项目法人负责制度,以及工程建立制度,同时还要确保这些制度发挥实际的作用和效果,进而提升工程质量。
2、确立法律规范,加强安全意识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该根据国家有关方面的法律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另外还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有关的招投标活动,水利工程的不同方面的合约应该满足客观的情形,挑选综合素质较强的施工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同时还要强化现场施工管理力度,减少分包行为的发生概率。最后是对水利工程的验收工作,必须严格的根据有关的标准和要求对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进行验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施工的科学性以及施工效率。
3、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技术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控制中的技术管理是指要进行技术施工责任制度以确保每一个施工参与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施工工作权限与职权范围,真正实现分工明确与各司其职,落实施工技术责任制度。同时,工作负责人员要专门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记录,详细的记录水利施工单位每天进行的施工具体状况,以便于在工程竣工时能够有用于验收施工状况以及工程质量的书面依据,进行进一步的工程质量验收与详细评定。此外,要做好施工图纸的质量会审,尽量避免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失误,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或高水平建设。做好技术的交底工作也是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务必做好的技术管理,以便于施工建设的具体工作人员对施工任务与其特点有全面充分的了解。技术复核的详细工作也是能够避免人为施工质量原因的出现,还包括施工原材料的累计检验工作,以保障工程施工的技术质量。在水利工程进行建设与施工的全部过程中,技术施工管理的良好控制也是保障水利工程能够得到合理建设的重要依据,技术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每一步的技术管理工作,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效果。
4、做好安全监督检查
我们经常说安全检查必须常抓不懈,并不单单指的是流于表面。不确定因素太多,使得安全检查变为一项复杂性工作。检查内容包括原材料、土料填筑、浆砌石、灌浆工程等等,综合考虑安全指标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检查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定人,由专人负责对问题进行跟踪管理,设置安全监理专人。其次要定期,按规定检查周期,在规定期限内,发现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在确保工程安全处于受控状态下整改完毕,确立安全监理职责,约束机制。了解情况,确定重点。主要单位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均为监督检查工作的内容和重点。检查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与质量行为。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检查的重点应放在质量管理体制是否健全,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检查工程项目划分、质量评定与工程验收情况。检查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项目划分与质量评定是否满足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检查工程验收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各单位提供的工作报告是否规范;工程验收鉴定书内容是否齐全、签字完整。
结束语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要做到加强人员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质控体系,严格物料管理,严把材料质量,严格技术管理,强化技术培训。只有严格把握好工程质量,才能在以后投入使用后安全顺利地运作,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做好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管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刘辉.国内外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现状评述.华章,2011(36).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是指由建设工程中各参加主体和管理主体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的组织实施方式,也就是建筑市场中,政府主管部门、业主、承包商、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咨询单位、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在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中各自的控制职能和作用。这种组织实施方式是由构成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制度所决定的。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有控制,保证达到预定目标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任务之一。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现阶段,政府监管体系和社会监控体系这两大体系已成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有利保障。但是,尽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却未能和社会监督力量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二,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我国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仍有相当数量设立在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或与有行政隶属关系,客观上极易产生行败,不利于工程质量责任的落实。
第三,政府监督工作陷于微观。传统的工程质量监督偏重于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而建筑工程相对于工业流水线产品特点的区别在于产品工期长,多专业、多工种、材料设备多品种。单纯依靠质量监督机构的几次到位,难免使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受到约束,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正确的核验评定和控制。
第四,政府质量监督方式过于具体。工程质量监督内容要求三部到位,即地基基础、主体、装饰等三个分部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必须到位核验。重点是隐蔽工程检查、分项工程验收及综合验收。为保证质量,一些质量监督机构甚至规定每月定期、定次到工地核查,施工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质量监督人员都要到位。这种过于具体的管理模式使工程建设规模和有限的监督力量间产生较大矛盾,从而影响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第五,工程质量监督范围过于狭窄。当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范围主要局限在施工阶段,仅仅依靠在施工阶段对建设工程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只能对施工质量起到监督作用。而对于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监督力度不够,这不利于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宏观的、全面的监督控制。
第六,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模式过于单一。原有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模式,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工程均实施单一的,无区别的质量监督模式,不能起到扬优治劣的作用。
第七,监理单位存在违规行为。目前,监理单位常见的违规行为有:越级监理,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单位名义承担监理业务,将监理业务转手给其他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虚假合同,卖图章,只收费,不监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推销建筑材料、介绍施工队伍,谋取非法利益;监理人员执业资格不规范,人员素质不高;监理资料不齐全、混乱,关键过程、重要部位、隐蔽工程未及时到位检查,签证不齐全;不严格按规范、标准及有关规定对基础、主体工程进行评定、对竣工工程质量进行初验和评估。
第八,质量监督机构定位不明确。大多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受政府委托,实施质量监督管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个别机构是企业性质。因此,造成社会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执法地位认同度不高。
二、应当完善的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完善措施:
第一,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熟练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熟悉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了解建设工程经济知识,具有发现质量问题、鉴别质量问题和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专业基础教育和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把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放在首位,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把知识丰富、水平高、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吸引到监督管理工作岗位上来,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第二,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社会保障能力,实现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国际化和法制化。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经验,加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社会咨询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建设监理行为,实施建设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有效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强制性担保和保险制度,培育有效的建设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并加强对市场主体要素的监督管理,推动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和监理咨询市场的规范有效运转,充分发挥工程担保、保险和建设监理在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社会保障作用,全方位挖掘各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从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智能潜力,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第三,转变角色,恢复执法地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监督。转变角色就是要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的转变:由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由实体质量的环环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由“看、问”式现场检查向采用科学仪器,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的权威性监督转变;由直接审验工程质量等级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转变;由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改变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行政职能,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以经济和法律相结合为主要手段对建设工程质量所有参与者实施执法监督。
龙江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不断完善管理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和谐执法环境,实现城管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规范化执法是依法、文明、公正执法的必经之路,是城管执法工作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必然要求,他们始终坚持不断提高队员素质,提升队伍形象,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以打造执法人员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为重点,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为手段,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为载体,时刻注意体现“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出效益”的工作理念,不断推进队伍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龙江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保障市民生存权的前提下实施有效的城市管理,在促进经济繁荣的过程中保持市容的整洁有序,在满足弱势群体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妥善化解城市矛盾。由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没有为弱势群体留下足够的市场空间,即便有市场成本又太高,面对市民生存权与城市管理权的矛盾,他们牢固树立依靠人、围绕人、为了人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融入“人本主义”的理念,构建起新型的管理模式。他们采取“人性化”管理政策,寓执法于服务之中,正确处理执法与教育、执法与服务、执法与处罚的关系。如:牌匾审批工作中,在坚持统一规划审批,区域规格一致,向高档次、高标准、高材质发展的同时,坚持上门服务,谁家要挂牌匾,只要一个电话,执法人员就会到现场帮助设计图案、规格、形状等,并现场办理审批手续,给业户提供方便,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龙江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尊重管理相对人的权益,推进文明执法,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和“服务为本”的理念,遵循“一教育、二警告、三疏导”的工作程序,在纠正违章时先敬礼,问您好,再出示证件,说明违章事实及依据,做耐心地说服教育工作。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主动“示弱”而不“逞强”,开展与业户谈心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被管理对象感受到文明服务,认识到接受管理是为了维护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广大市民的利益,培养他们自觉守法意识,从源头上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他们在为民服务上做到“四个一把”,即“老人扶一把,小孩领一把,自行车摆放理一把,为民服务帮一把”。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等问题上做到“四一”、“四心”,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接待群众热心、听取申诉耐心、答复询问细心、处理问题用心”,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操作规范,奠定了依法行政的基础,树立了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
龙江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宣传为手段,引导民众自觉参与,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他们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公益广告宣传、专题专访、街头宣传、社区宣传、志愿者活动、广场演出签名活动等多种形式,通过城管法规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等途径深入临街店铺、社区、学校,大力开展城管法规知识和城管执法工作职能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在城区主要街路显著位置悬挂了《人人遵守城市管理法规,让龙江市容更靓丽》等10余个条幅,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城管法规教育,进而不断增强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城市管理,维护周边环境的自主意识。
关键词: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功能整合;价值工程;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as part of the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plays a important rol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business,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st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roject, how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 laboratories, to reduce the cumbersome process become needs of research.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urpose is guaranteed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normal operation conditions,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link, improve efficiency. This paper before the material and exampl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posed projects testing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integration, again use value engineering method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 of choice, and finally determined that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function scheme, for the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al integration; Value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本文是针对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分析研究。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成为目前实验室业务大增的情况下,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而如何有效的整合和评价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相关功能却一直是薄弱环节。
1.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管理功能整合
根据一般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的所有功能,把文件管理、组织基本信息、方法标准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质量活动管理、资质申报管理、内审管评管理、业务管理、质量监控、质量改进功能结合到一起,并根据一般实验室质量体系职能分配情况和实验室本身质量体系岗位职能权限来设置本站质量体系信息系统中各功能涉及人员的权限。【1】
2.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管理功能评价选择
(1)确定功能系数
对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系统功能整合后,在本建设工程实验室范围内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对所有功能设置权重,对所有功能进行评价选择。
根据询问总经理、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研究所所长、设备管理员等关键岗位人员,通过两两比较对所有功能的重要性作出设置各功能权重,如“文件管理”比“组织基本信息”重要,就“文件管理”得1分,“组织基本信息”得零分,各功能得分累计加1得出修正值,得出各功能项目的权重和排名。
在全公司相关人员范围内发放问卷调查,评价考虑因素参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DBJ/T15-45-2005的评价原则:
A科学性:该功能是否简化目前纸质程序;该功能是否使得岗位职责设置是否更为清晰;该功能是否方便任务传达;该功能是否必要,对本站来说是否经济合理;该功能是否安全保密。
B先进性:该功能是否使得过程受到监控,可随时抽样监督;该功能是否具有持续改进的质量体系;
C开放性:该功能是否适合现代化市场的需要,有扩展空间;该功能是否增强了资源共享、合理搭配。
根据评价平均分和权重的乘积,对建设工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系统功能进行排名,此排名正是每个功能对实验室的重要程度和适应性,此功能系数可以作为功能选择的重要评价。
(2)确定成本系数
根据软件公司对每个功能给出了报价,比如:“文件管理功能报价1500元占总成本2.5%,0.025就是此功能的成本系数”。依次确定各功能的成本系数。
(3)确定价值系数
运用价值工程分析:V=F/C,如果价值系数V接近于1,说明功能和成本在比重上是比配的;如果V小于1说明,成本比重大于功能比重,作为考虑首先削减的功能;如果V大于1要具体分析,看其是否存在不需要的功能,应去除,或者功能比较重要,考虑是否适当增加成本来;也许本身成本低廉,就不需要考虑增加成本。
运用最合理区域法分析价值系数,对于那些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较大的功能,由于它们改善功能或降低成本的潜力大,对全局的影响大,从严控制,不应偏离价值系数标准线(V = 1)太远;而对于那些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较小的零件,因其对全局影响小,功能改善或成本降低的潜力不大,可从宽控制,允许偏离V = 1的价值系数标准线远一些。
到此,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完成构建。
3.总结
希望通过本文对建设工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功能整合和评价的研究,能给建设工程实验室和建设工程行业管理机构以参考。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信息化工程研究还有很多研究空间,如何提升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效率,提高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是研究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杨海鹰 潘华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毛义华 《建筑工程经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孙玉澄 《简谈实验室、检查机构的评定工作》 现代侧来那个与实验室管理 2009年第3期
管建华《信息管理系统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中的开发应用》科技咨询2008.32
胡家群 《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检测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科技信息 2009.5期91
一、现状分析
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有很多方面不能适应职业所需。近几年,通过研究职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课程体系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期教学内容更适应职业起步和发展所需。而所有改革的前提,是要制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轴中心线,才能制定课程安排计划的总思路。目前,我校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轴中心线并没有明确,很多专业的课程安排思路不清晰,有的授课计划的制定还是今年抄去年,去年照搬前年,甚至还是几十年前的旧东西。课程的安排和取舍,不依据职业的需要进行分析论证,盲目取舍,不符合职业发展需要。
二、本研究范围的界定
课程体系构建与职业适应度的合理性研究,从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两个典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入手,职业适应度定量指标从口腔修复工考试大纲、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以及职业工作所需进行研究,以期达到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要求的契合。整体思路就是课程体系构建应该合理的适应职业工作要求。
本研究从三个维度进行论证:第一个维度是确定整体课程安排的主轴中心线,也就是依据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和职业工作所需进行专业课程安排的取舍;第二个维度是对一门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应职业所需的具体设计编排;第三个维度是对一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实施,改革的着手点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都应该为使学生能直接进入职业工作服务。
三、研究基础
第一个维度:“确定整体课程安排的主轴中心线”的研究基础
本维度主要研究人员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团队,主持人主管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几年来,团队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建立了吉林省《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教研课题获得了第七届吉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本专业的职业技能资格“口腔修复工”辅导与考试已经进行了三轮,通过率96%以上。本专业的学生只要主观愿意,就业率100%,供不应求,深受企业的青睐和欢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课程构建已经走向了结合技能资格考试和职业工作所需的轨道,这两者成为技术专业课程构建的主轴中心线,可以证明是确实可行的。
第二个维度:“对一门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应职业所需的具体设计编排”的研究基础
本研究的主持人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前训练》课程教学工作,以前这门课程没有教材和教学大纲,内容安排比较随意。2011年为此课程主编完成《医学生临床技能和素质训练》教材,是根据助理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大纲和临床医生工作流程编写,填补了临床医学专业原有课程体系的不足,已开课5轮,对学生参加临床工作实践和助理执业医师实践考试帮助很大,《实习前训练》课程也更名为《临床技能和素质训练》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实施和后续分析,证明“专业课程的具体设计和编排应为适应职业所需”是应该牢牢把握的理念,每门课程都应该在适应职业所需上下功夫,但具体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第三个维度:“教学实施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应为学生能直接进入职业工作服务”的研究基础
以“诊断学”教学为例。“诊断学”是主持人本学期的授课学科,讲授22年。重点内容病史采集和检体诊断是医生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与职业活动直接相关。旧的授课模式都是先理论,后实践,实践课以示教为主,学生分组练习,但时有学生得过且过。这也是所有临床操作课程的通病。主持人已经在两个教学轮次进行“课堂即病房模式”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全班分成八个小组,体格检查课程全部在实训室进行,训练用的诊床成为“病床”,学生围着“病床”而坐,随时有学生充当模拟病人,理实结合,学做一体。教学准备和学生准备都与传统不同,尝试的结果证明学习效果的提升很大,本学期末将进行整体的评估和完善。
四、研究目标及理论假设
总的目标:确定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分层目标:确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轴中心线,由此确定课程安排的主体内容,决定课程内容的取舍,进行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适应职业需要。
理论假设:以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所需为出发点,临床医学专业的职业适应度的定量指标为助理临床执业医师的考核大纲,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轴中心线应围绕助理执业医师的考核大纲来确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职业适应度的定量指标是三级口腔修复工的考核大纲,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轴中心线应围绕三级口腔修复工的考核大纲来确定。
五、研究内容
一是研究助理执业医师和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口腔修复工考试大纲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轴中心线。
二是以主轴中心线为准绳,提出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案,新旧对比,分析新方案在职业适应度方面的合理性。
三是以三个维度的论证结果作为依据,为确定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模式等等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更好的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
六、研究方法
实例研究,分析对比。
七、实施步骤
第一步:以最新版的助理临床执业医师考核大纲和三级口腔修复工职业资格考核大纲为课程构建的主轴中心线,分析两个典型专业所包含各门课程之间的支撑关系及所占的比重,列出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和所需的学时,制定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第二步: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案与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案相比较,从职业工作所需为职业适应性的定量指标,论证新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第三步:从职业适应度的角度,以一门课程《临床技能和素质训练》课的设计和内容取舍、后续影响为例,对课程重新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合理的学时分配提出建议;针对考核大纲,对课程体系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新编教材和新开课程的建议。
第四步:从契合职业工作所需出发,以《诊断学》课程的具体实施为例,试用“课堂即病房模式”探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理实结合,学做一体,试图解决临床操作课程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第五步:形成研究报告。一是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报告,完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报告。以及对这两个专业新课程体系构建报告与职业适应度的合理性分析。二是完成《关于“临床技能与素质训练”课程的设计思考》的研究报告,作为新开课程的建议报告。三是以《诊断学“课堂即病房”的教学模式改革探讨》为题,研究理实一体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以期课堂所学更加契合职业工作所需。
本研究探讨从职业起步所需出发,以职业适应性为定量指标,确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轴中心线。根据主轴中心线,制定课程安排计划的总思路。使学生校内学习内容和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和职业起步及所要求的技能、条件所匹配。本研究对搭建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均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2016
[2]口腔修复工考试大纲,2014
[3]全国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诊断学》,主编魏武、许有华,2014-08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师除了要有教育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高职院校要依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素质以及特征,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外,更必须具有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一是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应取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学能力。其次,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还应该具有本专业在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际工作经历,具有指导本专业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能力。
具体地说,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具有这样几方面的素质川:(1)应了解并掌握所授专业相对应行业的应用技术动态,能够通过专业授课、实验、实训、实习,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2)应具备“三动手”—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操作习惯和实践修养,引领学生走“从书本到实践,再从实践到书本”的技能提升之路。(3)能够教育学生形成相关行业的职业素养,如操作人员的“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维修人员的“不怕苦、不怕脏”的品质等。(4)能够通过应用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技术革新意识和能力。
二、“双师型”教师的特征
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三个方面(1)知识结构。高职教育的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技术、技能外,还要熟悉相关专业、行业的知识、技术、技能,并能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2)素质结构。作为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必须具有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必须具有敬业精神。(3)能力结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教学能力、操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
只有具备了“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胜任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重任。
三、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1“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
目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原来主要从事开放本、专科和普通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都是毕业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研究生占83%,都具备讲师以上职称,还有教授和副教授,具有较强的理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学院成立之初,已意识到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的要求,及时选派教师赴国外进修学习,或到国内示范性高职院校学习提高。经过几年的努力,部分教师基本具备了“双师型”教师的素质,但还有不少教师未达到要求,他们所缺乏的主要是实践经验与动手操作能力,这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也将影响“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形成,对学生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2.“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如何建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尽快地帮助教师丰富实践经验,提高相关的动手操作能力,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师,除了要具有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设计与制造、信息技术与控制等三个方面的理论学术水平外,还应具有较为丰富的机电设备、机电产品、机电一体化系统等动手操作能力。
针对目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现状,笔者提出建设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议。
(1)鼓励更多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层次
虽然“双师型”教师要注重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但教师的理论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这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尤为重要。学院应在政策上更加宽松,鼓励并支持更多的在职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促进教师学历水平和学术水平全面提高,使教师学历结构更加合理,提升“双师型”的含金量。
(2)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同类学校进修学习
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方向,选派骨干教师去发达国家或国内示范性同类学校对口专业进修学习,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学习如何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进而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
(3)加强岗前培训,积极推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理论素质是必备的条件之一,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等作为高校教师必修的四门课程的岗前培训,以便具有一套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教书育人的工作要求。同时,“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实践工作经历或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建议新招聘来的应届毕业生,必须到有一定规模的机床厂、自动化生产企业等对口基层实习锻炼一年以上,以积累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并在两年内取得相应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把获证与实际技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
(4)直接到企业锻炼,提高实践能力
对未经过基层实践锻炼的在职青年教师,也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方案,安排他们到有一定规模的机床厂、自动化生产企业等对口基层单位进行锻炼。要求他们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一道,直接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研制和老产品的技术改造,在生产一线进行锻炼与培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必须取得相应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
(5)利用实习、实训机会,进行传、帮、带
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而言,实践性环节较多,教研室可以安排已达“双师型”要求的教师帮助未达“双师型”要求的教师,利用实习、实训等操作机会进行传、帮、带。
(6)加强校企合作,聘请工程技术、管理等一线兼职教师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与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合作已成为共识。通过校企合作,使教师在合作中获取企业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直接聘请企业中的工程技术、管理等一线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为用人单位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目前正在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商谈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室事宜,这为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了积极的准备。
(7)在分配制度上给予政策倾斜
对于具备“双师型”要求的教师,在分配制度上给予政策倾斜,如增加校内津贴等。
(8)尽快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
目前,学院还没有较为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系列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职称仍用“普通本科标准”。其实,这仅仅适合于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评价,对高职教师怎样才算具有较高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却没有一个令大家满意的标准。如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势必影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学院可以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做出的许多相关指示和规定,从经济发展趋势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组织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可操作的“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标准。
(9)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培训的理念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变化。高等职业院校要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经济、技术不断发展要求的合格学生,教师必须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升能力,掌握最新实践技能,不断拓宽知识面,保证知识的先进性、前瞻性。而要实现和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培训的理念,当专业课程发生变化时,才能胜任新任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