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治教育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素质教育 书法教育 书法现状 实践研究
在互联网时代,科技在高速发展,可以说是无纸化时代,上到大学生、下到小学生,注重的都是升学率、就业率。书写水平更是参差不齐,状况不容乐观。在这样的形势下,素质教育就更要加强,这就需要我们国家的书法教育相关单位给予书法教学的相关单位一定的重视,即对书法教育的重视。
1中小学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电脑以及多媒体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的家里都会有电脑。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学生,很多都是使用电脑来打字,这样就降低了书写的频率,影响了书写水平的提高。而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许多教师的授课方式都是使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学生接触到的学习环境很难离开电脑,这就对书法的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让学生对于书写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也不会勤于练习书写。加上教师偶尔也会给予一些处罚措施,如罚写抄写等,长此以往,学生更会出现逆反心理,降低对书写的热情,更谈不上书法教育。
1.2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书法教育
在现如今的社会形势下,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所以我们的中小学越来越注重升学率,就形成了应试教育。自然而然对学生的书法教育重视程度就会降低。而学生的作业,练习的课业就会增多,负担过大。对于书法教育,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纠学生的书写错误,经过时间的累积,学生的书写习惯就形成了,书写的字体七扭八歪、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
2书法教育的意义
2.1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我们国家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书法方面的成就很伟大。国家在2009年的时候也批准中国书法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名录中。在此之后,张兆年等人大代表也在两会上提出了加强我国书法教育,尤其是写字教育。中小学期间,正是学生的性格养成期,学习书法,可以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将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让自己的意志犹如书法的铿锵,不屈不挠,使自身拥有一个优秀的人格。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审美水平,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定的基础。从学习书法中练出的优秀品格,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洗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由此观之,书法教育应从中小学时期就开始贯彻。
2.2全面弘扬书法精神
说起我国的书法渊源,应追溯到甲骨文时代,距现如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知道书法是一门关于汉字的文字艺术。它记载了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我们古人的创造力。同时也承载着我们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有我们的精神、智慧、内涵在里面。书法教育不仅让学生的汉字写的更规范之外,也让学生学习到了我们书法的精神。在书法的学习之中,使学生在一笔一划间切身体会到我们的书法精神:贵和持中,和而不同。让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会到这种书法精神。使学生有了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就像写字一样,字正腔圆。与此同时也让学生增强了平时的观察能力、思维的跳跃能力、想象能力。
3书法教育的实践研究
3.1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要想成功,不要一味的守旧,要适当的创新。我们的思想也是一样,观念亦是如此。要想使我国的书法教育顺利的开展,就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思想状况,从根本转变思想,积极地落实书法教育。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知道一个学校要想发展地更好,除了有一个好的领导之外,还取决于师资队伍是否强大。在我们的偏远地区,书法师资队伍紧张匮乏。教师队伍不够强大。教师是教育的领头羊,所以在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之中,高校应当开设书法专业,培养更多的书法教师,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书法知识。同时还要加强教师的书法学习能力、教学能力。
3.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即使教师的能力再高,学生也不会接受,因为心不在这里。如果采取强行的态度,就会使学生丧失兴趣,更严重的是逃课。所以书法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即热爱书法,进而更好地研究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以采用强硬的措施,或者是一些死板的规定。将应试教育的一套照搬到书法教育上,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书法的本质是要心无旁骛、凝神静思、专心的书写,体会到书法的本质。具体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在书法课上进行,授课教师如果在黑板上写一个漂亮的字体,就会给予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自然教师的形象就会刻在学生的心中,以后书法课堂上的氛围我们可想而知。学生在老师的板书熏陶下培养着自己的情操,培养着自己对书法的热爱。其次就是教师向学生的宣传。由于学习条件的影响,学生很少有时间将自己的精力停留在查找学习资料上面,这要就通过教师来向学生展示汉字的美丽。教师向学生揭示汉字的美感。通过专家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一旦学习兴趣高涨到一定的程度,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求知欲也就增强。这都是成正比的。“佳贴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法,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这是著名的黄庭坚先生说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神是多么重要,神,即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换言之就是兴趣至上。由此观之,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
4结束语
现如今的书法教育,让我们思考该如何进一步的对中小学进行教学。让中小学生可以学习到书法教育的精髓所在。学生的家长很是支持学生的学习工作,当然也包括学生的书法教育工作。通过文章我们可知,书法在学生的成长历程当中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而我们的国家也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所在,我们的汉字文化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书法教育的开展现在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师资队伍的问题,中小学生书写水平普遍低下的问题,还有就是思想得不到改善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的书法教育就会得到更好的普及。
参考文献:
[1]蔡育坤.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
[2]高玉鹏.书法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河南大学,2011.
[3]孙富民.当今书法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D].河南大学,2011.
1.使教学内容直观化,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效率
在一般的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手段就可以使内容具体化、直观化。比如说:我校是建设类学校,有施工建设,园林栽培等等,以具体到如何挖一个基坑为例,如果直接由老师讲解的话感觉非常抽象,即使老师讲解后再实地挖坑也没有那么顺利,总会有很多问题。那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老师再用课件讲解,然后再在实训基地实地自己动手挖掘,效果会好很多,这样学生就不会忘记这个学习内容了,教学内容就变得直观了。
2.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更加开放
传统的教学内容包括很多章节,每个章节都有理论学习、练习、测验、实验等等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课堂学习更加开放,网络的发展促进了网络课程的发展,网络学习资源越来越多,丰富的网络课程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自主学习,反复观看,巩固所学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开发了很多仿真软件,一些基础的实验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软件上先练习,比如电路接线实验等等,这样等学生熟悉了过程再用真实材料练习,可以节约开支,节约时间,也可以反复练习,不受实验材料和场地的限制了。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从目前情况来看,本人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
1.高速网络化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对网络的应用都极为重视,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早就进入各级各类学校。现在几乎每个学校都建立了教学资源库,集中各种学习资源。现在正在进行的各级精品课程及网络课程项目,就是集中各校优质资源,优秀老师进行课程讲解,可以在线教学,在线批阅作业,在线答疑,远程学习,让学生可以反复学习,认真总结,学到更多,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不局限于普通电脑终端,可以拓展到各种移动设备比如最普遍的手机上,这样完全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了,可以达到全面学习的水平。
2.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它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多传感器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使人能够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中。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很有应用前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实验仿真平台让学习者“亲身体验”实验操作或动手训练,学习者不必真正面对危险的、昂贵的或不可能实地操作的实验项目或环境,这种虚拟现实环境既可满足大部分教学和训练的要求,又可大大减少经费的投入。以我校为例,我校是建设类学校,如果有多专业的仿真设备而不仅仅是仿真软件的话,就可以用这样的设备让学生先体会实际工程的建设过程,安全而且节约成本,等自己真正踏上工作岗位就很快可以投入具体工作了。
3.人工智能
关键词:书法教学 素质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54-01
我国在近些年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教育界的重视,受到我国中国教育学会的不断推动,很多学校已经将写好规范字的要求纳入到素质教育当中,甚至在一些高校当中,书法选修课已经成为必修课,书法也可以看作素质教育的主要突破口。
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书法是我国的国粹源远流长,将我国人民发展的过程中的智慧进行凝聚。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书体和风格,我国具有很多优秀的书法家,他们通常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们的人格魅力影响到当今的学者。例如晋朝王羲之的临池池水尽黑,唐颜真卿为官刚正,具有宁死不屈的精神……这些古代书法家自身的作品和实际作为,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毅力,具有良好的感染力,使学生道德情操培养的有效教材。在书法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习书法艺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书法家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书法的学、练、书可以实现同步,练习古人的名言警句,例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利用这些健康的内容,可以给予学生深刻和直接的心理影响和教化,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德。
二、开发学生的智力
书法在我国属于一门艺术,和其他艺术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学生要想学习书法,需要了解书法发展历史和书法大家,因此就会了解当时书法家的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等。在书法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习和介绍相关的书法知识,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文学知识,使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更好地开发其智力。在书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抛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首先需要明确问题,就是确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可以利用自学参考题作为有效的提示。结合自学参考题,让学生独立地去阅读材料,通过观察和分析,明确具体考题的答案;结合学生自身的不同了解,展开激烈的讨论,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使自身记忆得到加深,从而将知识目标进行解决;让学生进行练习,可以实践自学的知识,采取有效的书法创作;对于具体的作品进行评价,拿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加工自己的评论进行抒发,将其中的优点和缺点找出来;利用标准示范的作用,主要是由教师或者书法成绩好的学生进行示范。将训练进行强化,以学生的作品评价为基础,帮助学生达到熟练的应用,使书写水平目标得到有效的提高;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通过各个方面的训练,使学生自身的观察力和分析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将学生的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当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内心体验就是情感。年级比较低的学生刚学习硬笔写字的时候,这是他们初次对汉字的形体美进行感受。学生在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对于书法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给予关注。对于经典碑帖进行欣赏,对于不同字体的美进行初步的感受。针对其情感体验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结合书写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情感体验的作用。在练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适当地播放一些音乐等,在优美乐声当中,感受到汉字的线条美和结构美,让他们感受到书法创作的乐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书法家的爱国故事,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通过书法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自身的不良情绪。很多书法家都颐养天年,在书法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让人变得静心和专心。这主要是因为书法是比较细腻的,可以有效地融入情感。学生通过书法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静”,可以逐渐将内心的躁动和不安进行沉淀,帮助学生养成恬淡的性格,对于其他课程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五、结语
书法教育,不仅让学生可以写出好看的字,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坚韧品质,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因此重视书法教育,对于我国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行传承,促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符红川,张轩,王富.试析书法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缺失及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1):120-122.
[2]邓建民.书法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有效路径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9):112-115.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17-01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离不开健康教育。为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要求人们懂得实施预防控制措施的必要性和最佳时机及方法,也要求人们了解影响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有一定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职能之一。在美国,健康教育与公共卫生监测、疾病调查等一道成为传染病控制的主要措施。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取得的显著的成果 ,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1 传染病健康教育的作用
1.1 提高人们的卫生防病知识,改变人们的不良行为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掌握基本卫生防病知识,改变不卫生行为和习惯,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2 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 我国于2000年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在这项工作中,健康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得到了领导层的重视,把消灭脊髓灰质炎作为一项政府的工作目标,在人、财、物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其次是协调了各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再次是提高了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在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中,得到了家长的密切配合。艾滋病在目前还没有特效的预防手段 ,但是通过切断传播途径知识的教育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儿童腹泻病主要是由病毒、细菌等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在我国 5岁以下儿童每年有2亿人次感染急性腹泻。没有疫苗之前 ,主要是通过健康教育 ,提高儿童和家长的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来预防。事实证明健康教育 ,在儿童腹泻预防控制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 降低发病率,提高就诊率和治疗率 有文献表明通过健康教育,5岁以下儿童两周腹泻患病率由12・49%降到3・33%健康教育能提高结核病的发现率,健康教育后实验室直接涂片检查人数增加64%,新发现的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数增加52%。Angelillo IF等报道,通过对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可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健康教育是控制医院内血源性病毒如艾滋病和乙肝病毒等在患者和医生之间传播的主要措施之一。
1.4 减轻社会经济负担 我国开展的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计划免疫工作,通过对麻疹、脊髓灰质炎和百日咳等6种传染病的预防,在过去的20年里,减少发病2・8亿人,减少死亡324万人,仅直接减少住院治疗费用达364亿元人民币,成功地保护了儿童的生命与健康,提高了我国儿童的生存质量,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5 消除恐慌,维护社会秩序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中,良好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社会动荡的出现。在事件刚出现时,健康教育能及时地让公众了解相关信息,起到预警作用,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健康教育可以使公众对于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正确信息,了解预防和自我保护的知识,有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起群防群治的社会机制;在事件结束或接近尾声时,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受到冲击和影响的人群从疾病、伤害或其他特殊状态下尽快恢复过来,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2003年“非典”流行初期,由于人们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曾出现了过度的恐慌。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并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空前的健康教育,恐慌现象及时得到了消除,维护了社会稳定。
2 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即各种传染病的一般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危害,必要的疫情和预测预报情况,使大家对传染病引起警觉且具备必要的预防知识。了解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控制知识。要教育公众正确对待传染病患者,防止对常见、多发传染病患者隔离的轻视和麻痹,而对病死率高、少见传染病和感染者的恐惧倾向。如对待痢疾患者,隔离意识差;而对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恐惧害怕,这方面应该加以引导和教育。针对不同类型传染病传播途径,教给大家相应的预防知识。
2.2 公共卫生道德及改变不良风俗习惯教育 很多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与不良的卫生行为及风俗习惯有关。因此,这两方面的教育也十分重要,通过教育逐步使大家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道德,改变不卫生行为和习惯,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2.3 消毒隔离和治疗用药基本知识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一是有病原体;二是有传染性。传染期患者必须采取隔离措施。消毒隔离是管理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之一。
2.4 生活技能教育 传授知识和生活技巧而预防传染病病毒感染,宣扬安全的生活。
一、变被动为主动,就是要用好政策,据理力争,开足课程
这是发挥中学地理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作用的前提。当前,部分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由于受“升学教育”指挥棒的严重干扰,对地理教育极不重视,地理课常常被所谓的“主科”课程占用,或把地理课改为自学课,甚至取消地理课,最基本的课时都保证不了,严重违反了国家教委对中学课程安排的有关规定。因此,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要据理力争,用好国家教委对中学课程安排的有关政策规定,开足课时。只有这样,发挥中学地理教育在我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才有最基本的保证,否则就无从谈起如何发挥中学地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了。
二、变被动为主动,就是要不断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
既重视地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地理智能的培养,即知识教育和智能教育二位一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是发挥中学地理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立足点。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地理教育的主要方式,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1.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要切实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法,采用开放的启发式的教学法,教学中要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初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动眼,要学生活动与教师辅导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
2.重视读图、填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初中地理新教材,还是高中地理教材,都有大量的地理图表,并配有地图册和填充图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表提出问题,分析图表解决问题,读图填图巩固知识,养成学生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联系乡土实际,充实教学内容
在进行国情教育的同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联系乡情,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和亲切感,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要遵循“二分论”的教学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既要使学生对我国国情的优势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有足够的认识,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又要明确指出不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并联系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建设规划,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光明的前景,教育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献身,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紧迫感,树立建设祖国和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4.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直观教学,就是利用挂图、标本、模型、投影、幻灯、录像、电影乃至电脑等媒体,将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优化组合而成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其图、形、声、色吸引学生,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等优点,极大地活跃课堂教学活动,以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立地理专用教室和地理园。
5.注意成功教育和愉快教育手段的应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进度,考试题目难度要适中,教学语言要直观、幽默诙谐,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得会、听得进,使学生经常有成功感。
三、变被动为主动,就是地理工作者要自珍自重,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
加强宣传,大胆实践,积极开拓,须知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才能引起人们对地理教育的重视,为地理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是发挥中学地理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作用的基础和催化剂。
地理教育工作者要面对现实,虽“身处逆境”,但切不可自暴自弃。要在大力加强地理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对地理教育重要性的宣传,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如举办地理科普讲座,自然地理知识竞赛,进行天文和气象观测,并通过地理游戏、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宣传,地理小制作、小论文,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和环境监测以及为校园绿化、美化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一方面让学生感知环境,接触社会,以达到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地理行为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努力做出成绩,创出地理课外活动的经验、特色和成果,赢得人们对地理教育的重视,让中学地理教学在学校也占有一席之地,争取对地理教学投入的增加,不断改善地理教学条件,优化地理教育氛围。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中职英语;优势作用
[DOI]10.13939/ki.zgsc.2016.35.201
英语课是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长期以来,由于中职学校生源素质限制,加之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师放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升,不能有效开展学习活动。对此,笔者认为通过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1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浅析
“行动导向教学法”源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即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这一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从性质上说,行动导向教学并非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创新的职业教学理念。它是在具体的职业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设计来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进行学习的模式。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产品引导着教学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体现了一种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态势。
2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概述
2.1 专业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各行各业的国际流日趋增多,英语更成为了各行业专门人才必须掌握的通用技能之一。作为中职生,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外,还应培养英语综合能力。
2.2 传统教学弊端
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教学硬件逐步更新,但外语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依然较深,课堂教学依然只是借助先进教学设备用于传授和解决语法结构、词汇知识等,缺乏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应用语言能力的提高,应尽快改进以适应时代需求。
2.3 应对学生特点
现阶段中职生大多崇尚个人主义, 喜欢突出自我, 标新立异, 不愿受人管束,也不愿按照规定好的路线行走, 信息来源渠道的增多使他们喜欢去探究事情的前因后果。针对这样的心理特点,必须采取更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般类型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由多种教学技术、手段、方法结合而成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内核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主要包括:媒体使用技术、图示思维、卡片展示、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引导课文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替使用等。在此简单列举一般类型。
(1)角色扮演法。以不同角色的身份去参与不同的活动,使参与者在具体的情景或假设的状态中亲身体验角色的心理、态度和情境,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并深刻了解到学习要求。
(2)头脑风暴法。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性进行任何评价,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多思想和观点,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相互讨论。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对此特殊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重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案例使其以更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
(4)模拟教学法。围绕学生所学专业营造相关职业环境或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真实的职业氛围中学习职业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4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优势作用
4.1 教学目的――传授学习方法
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去学习不同于我们母语的另一种词汇及语法,而这种学习的初级阶段意味着需要不断地跟读及背诵,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英语学习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而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时候只是充当一个知识的教授者,只让学生机械地重复来达到记忆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导致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厌烦的原因之一。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不应该只顾着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会学习,以适应今后工作中所遇到的状况。
4.2 教学特点――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教育当中的主要模式。如果英语课仍只以知识点的教授作为上课的中心,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更会导致大量的学生更加无心向学。行动导向教学法则了我们惯用的“满堂灌”形式,采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行动导向法中的具体教学方法,给学生以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自己确定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让学生有更大的课堂参与空间,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有目的可循,有问题可想,有事情可做,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在课堂上无所事事、东想西想。以此达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课堂学习方式。特别针对英语课,我们可以适当地加进英语活动,比如说:学习动词可以通过让学生说出已学过的动词,让另外的学生根据单词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样更符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质。
4.3 教学优势――有效提高学生素质能力
在中职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大前提下,我们在平常的教学当中,可以选择性地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能取得的结果不只是大幅度地使学生喜欢学习英语。我们可以把枯燥的听、说、读、写、译用一种更适合学生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使用,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习到英语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素质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政府作用 宿迁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宿迁市建市较晚,目前正处在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时期,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技术的进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都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从宿迁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来看,基础弱、起点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的扩招,普高已经成为家长和学生的集中目标,因而使职业教育处于市场需求旺盛而自身发展困难的尴尬境地之中,职业教育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当前宿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处在关键的时刻,政府无论是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还是从满足人们对不同层次教育的需求,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来看,在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都负有重要的职责。
一、宿迁市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建市16年,宿迁市职业教育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基础薄弱,缓慢发展阶段(1996—2001年)
1996年建市时,宿迁没有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省合格职教中心,各项指标都是全省倒数第一,宿迁职业教育的规模对全省而言可以忽略不计。职业教育得不到重视,群众不认可,学生不选择,事业规模小得可怜,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全市职业学校占地面积只有1049亩,建筑面积只有9.45万平方米,实习设备总值只有136万元;文化课教师只有272人,学历达标率仅为17%,专业课教师只有253人,学历达标率仅为11%;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有33%,职教年招生只有4264人,职普比例仅为1:2.2,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只有9526人。到2001年,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宿迁的职业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变化很小。全市职业学校占地面积仅增加242亩;建筑面积仅增加6.15万平方米;实习设备总值仅增加1082万元;文化课教师仅增加101人,专业课教师仅增加129人;职教年招生仅增加537人;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仅增加3593人;职普比例仅增加到1:1.9。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达37%。职业教育在等、靠、要中维持,发展十分缓慢。
(二)改革创新、探索发展阶段(2002—2007年)
1.办学体制改革创新
从2002年开始,宿迁从特殊的市情出发,发挥政府主导和统筹作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发展民办职业学校,努力构建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多元共办职业教育的格局。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五年连跨五大步。中等职业学校从14所增加到35所,其中公办11所,部门办学5所,正式设立的民办职业学校10所,批准筹建的民办职业学校有10所。另加市联合职业技术学校的20个分校,参加职业教育招生的办学机构增加到56个。
2.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迅速改善
到2007年,全市职业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实习设备总值、年招生、在校生比2002年分别扩大3.5、5、8、7和8倍。全市建成16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省实训基地;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万多人次,建成省级社区教育中心8个。建成一批骨干职业学校和示范专业。建成5个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5所省级合格职业教育中心;建成10个省级示范专业。
3.职业学校年招生人数迅速增长
市内职业学校招生从大职教年招生从8021人增加到53498人,2003—2007年职业教育招生连跨五大步,每年增长7000人以上;职普比例由3.4:6.6提高到年的5.4:4.6,平均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市内职业学校在校生从16373人增加到10.6万人。职业教育撑起普及高中教育大半边天。
4.创造性地实施“两后双百”工程
从2003年开始,宿迁率先开展对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培训“两后生”48787人,输出43339人。城乡劳动力技术培训成效显著。年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万多人,年培训失地农民6000多人,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次以上,年培训待岗、转岗职工7000人以上。
(三)资源整合,优化布局阶段(2008—2010年)
为保持职业教育持续发展、规范发展、优质发展。宿迁市认真落实省教育厅[2008]1号文件精神,扎实做好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通过设立宿迁市联合职业学校带动分校发展,限期整改、限期达标、年检淘汰等方式,利用三年时间,先后关闭小规模职业学校37所。目前,全市现有独立设置的职业学校18所,其中公办11所,民办7所。加上泽达学院中专部、外事学校、农民培训学院,全市共有21个中职学历教育办学机构。
(四)内涵提升,优质发展阶段(2011年—)
工作的重点从外延拓展转向内涵提升,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高,从规模效益转向品牌效应,即从“办大、办多”转向“办强、办优”。
二、宿迁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的核心是寻找“出口”,以“出口”带“入口”。寻找“出口”的过程也就是探索定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过程。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因此,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进行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各级政府应有的职能。
目前,宿迁市政府充分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促进本地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
(一)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制度保障
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市政府多次召开职教工作会议,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2006年3月15日,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宿迁市政府出台了《宿迁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内容涵盖了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为宿迁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同年,宿迁市教育局制定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十一五”培训规划》,重申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2009年宿迁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
2007年,为不断提高全市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宿迁市教育局印发《宿迁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为全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2008年,为切实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并指出围绕这一目标,政府应强化自身职能,创新工作举措。如要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落实职教奖励补助政策;加大职业教育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制定职业院校学生人均经费标准等。明确规定设奖鼓励民办职校发展,分别设立民办职业院校发展规模奖和民办职业院校创建奖。根据规定,对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在校生人数达到2000人、3000人、4000人以上的职业院校,每年同级财政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50万元的奖励。这一政策促进了民办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实现一个大的飞跃。
同年,出于提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质量,培养和选拔技能人才,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本地人力资源优势的考虑,市政府办公室又出台《关于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意见》。此后,为加强市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提高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基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全市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宿迁市政府设立了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并制定《宿迁市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2010年出台了《宿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职业教育发展上提出了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优化职业教育布局;促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优质发展目标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教育督导制度等保障措施。
2011年9月出台了《关于推进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宿发[2011]15号),对职业教育的保障和投入作出了具体规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当地就业、技能大赛要给予奖励,对创建省高水平示范基地、品牌特色专业等要给予1∶1配套奖励,资金由同级财政支付。
以上各项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宿迁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利于促进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整合职教资源,优化教育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这是推动职业教育自身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早在2006年,为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提升职教服务经济发展和创业的能力,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全省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和星级职业学校创建的有关文件精神,宿迁市教育局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制定了《宿迁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市现有的职业学校及学历教育办学机构进行资源重组,通过“关、停、并、转”等形式,撤并一些规模偏小、办学条件简陋、质量不高的职业学校。同时宿迁市委、市政府号召“要像大办普通教育那样大办职业教育,要像大办工业园区那样大办职教园区”,坚持把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作为对县区的考核指标。从根本上保障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在校生己从1996年的9526人发展到2010年的12.7万人。
(三)强化政府统筹,推进多元办学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宿迁,民力投入更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民力投入的关键是在政府统筹下,致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平台。“十五”期间,宿迁市委、市政府针对宿迁职业教育基础薄弱的实际状况,从特殊的市情出发,在集中做大、做强、做优县区职业教育中心的同时,积极推行“一保三放开”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办职业学校。
由于政府推动、领导重视、社会力量参与,近几年,宿迁市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了公办与公办、民办与民办、公办与民办竞争发展的良好态势,壮大了职教事业规模。截止2009年,全市民办教育投入累计达到26.9亿元,共举办民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3所,占该市职业教育总量的一半以上。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学校招生数、在校生数的不断增加,大大优化了该市教育结构体系,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四)重视师资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在宿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教育系统确立“以人为本,教育为先,成才为根,创业为要”的教育发展理念,围绕“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的目标,开拓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教育事业初步实现了质量的改善、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高,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首先,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基本调整到位。全市相继将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各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统一规划,教育发展责任进一步明确,教师工资纳入了县级财政统一预算,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按时统一发放,教师工资待遇得到保障并逐年提高,职业学校校长、教师队伍全部做到了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配管理,教师队伍管理体制不断规范和完善。
其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逐渐提高。一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发挥职称评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职教领军人物评选等杠杆作用,促进教师学习提高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出国培训、省级骨干教师以及市级专业教师培训、教师教干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五)制定人才规划,指明发展方向
宿迁市政府在面向市场,立足地方经济原则的指导下,联合发改、人社、教育和企业等部门、单位,客观估算人才需求数量,为宿迁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为实现经济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规划同步、经济结构调整与职业教育教育调整同步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宿迁市政府对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人才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及主要任务都做出了明确的阐述,在人才发展的奋斗目标中对人才的总量目标和人才分类目标及产业分布目标进行了详细规划。宿迁市教育局则在《宿迁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中详细分析了宿迁未来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并对该市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及全市人才需求的数量和层次结构、专业结构都做出了合理可靠的分析。
(六)加强校企合作,服务本土经济
宿迁市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校企合作方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双方共赢发展。首先是健全合作机制,规范校企合作行为。该市教育局和市开发区密切合作,成立校企合作领导机构,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建立激励机制。在全社会努力营造法律有规定、执行有规范、政府有责任、企业有需求、学校有要求、学生有追求的浓厚的校企合作氛围。宿迁市教育局通过举行校企合作“手拉手”活动,把本地知名企业负责人和职业学校校长请到一起,让合作双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话,探讨合作方式,交流合作内容。举办职业教育服务重点企业活动周,让学校与企业走得更近、贴得更紧,更好的服务地方企业,让企业走进学校深入学生、引导学生在本地顶岗实习和就业,让企业和职业学校双向介入,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促使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在校企合作方式方面,该市教育局积极加强引导,要求职业教育要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教产结合、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和总结改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做法;改革创新教育评价模式,改变过去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高不高、能力强不强,用人单位说了算的状态。积极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联手,深入展开校企合作。
(七)构建资助体系,实现和谐发展
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四多”家庭贫困的多、初中成绩低的多、单亲家庭的多、难管理的多。由于职校的生源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经济上相对困难的农村和单亲家庭,对于昂贵的职业教育费用许多家庭不得不选择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为了使这一部分学生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该市在实行义务教育免收杂费的基础上扩大受助覆盖面,实施包括助学金制度、奖学金制度、特殊专业免除学费制度、工学结合制度、社会资助制度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建立起以励志奖学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形成形式多样、功能完善的职业教育资助体系。这不仅使困难学生能够享有平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而且也为职业学校吸引了一部分生源。
三、宿迁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截止“十一五”末,宿迁市职业教育发展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学校建设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五年来,全市10所公办职校异地新建,累计投入20多亿元,宿迁中专、沭阳中专、泗阳中专、泗洪中专、宿豫中专、宿迁经贸高职校、宿城区中专、宿迁卫校8所学校先后创建成省四星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市劳动技校创建成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7所民办职校,有3所创成省三星级(泗阳霞飞中专,泗洪宿迁工业、宿城信息中专),有4所正在创建省三星级职业学校。全市四星级、三星级职业学校数位居全省第六。
(二)职教招生和事业规模跃居全省前列。2006—2010年,全市累计完成大职教招生315970人,从2007年开始年招生超过5万人,一直位居全省第二;市内职业学校累计招生207632人,从2008年开始年招生超过4万人,录入国家中职学生信息系统人数连续位居全省第一;市内职校在籍生总数从83008人增加到127077人,占全省中职在籍生总数的11%,位居全省第一。
(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快速提升。全市创建成省级示范专业30个、省级课改实验学校5所、课改实验点11个、实训基地11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一轮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全省立项150个,宿迁16个,全省第二。
(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大大改善。与2005年相比,全市职校占地面积从3460亩增到4472亩;校舍建筑面积从76.08万平方米增到145万平方米;实习设备总值从7850万元增到2.47亿元。
(五)职业教育教科研队伍明显增强。目前,全市职校专任教师总数2824人,文化课教师学历达标率92%,专业课教师学历达标率75%,专任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41.2%。市直职业学校、县区职教中心专任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超过50%;职校教师培训人数逐年增加,有132人出国培训、235人参加国家级培训、1400多人参加省“四新”培训。课题研究上有1个国家级立项课题结题,并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有35个省级立项课题,10个结题;有41个市级立项课题,正在开题研究。
(六)职业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5%以上,就业层次逐年提升,就业满意度逐年提高;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成绩有较大突破,2008年,取得省财会专业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在省第二届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以上19个,居全省第五;在2010省技能大赛中,有3个项目实现了一等奖突破;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组织工作有序进行,对口单招成绩逐年提高,全市有9556个中职毕业生报名参加技能考核,8667人通过技能考核,合格率为90.7%。8274人参加全省文化课统一考试,共向普通高校输送本科生868人、专科生5112人。
(七)短期培训工作扎实推进。职业学校积极面向城镇转岗、待岗工人、城乡失地农民、返乡农民工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就业52300多人;积极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培训退役军人3796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5-11-01.
[2]吴巧荣.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中的政府职能——基于S市的调查[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10).
[3]陈晓芬.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
[4]朱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5]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EB/OL]..
[关键词] 政府 职业教育 发展 作用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的行政权力始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推进器,职业教育的各项改革都有赖于政府的行政力量来启动和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的诸多矛盾也需要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来处理和协调。政府所拥有的行政权力决定了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一、实行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规范职业教育发展
政策就其本来意义是一种行动指南或准则,它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方式。从世界范围看,从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到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都时刻没有离开职业教育的立法。
1.建立健全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被人们视为职业教育制度建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认识到了如果只有经济发展的需要,没有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实难成为现实,无疑,要使职业教育持续地、规范地发展,只有通过职业教育立法。为此,各国先后通过立法把职业教育纳入教育系统,使它成为正规教育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大大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所以举世闻名,其法律基础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发达国家完善的法律体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体现在办学资质、师资、经费、职业资格、就业准入等等。立法成了后工业国家加强对职业教育干预度的重要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工业国家加快了教育标准制定和证书制度建设的步伐。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在后工业国家内部或之间推行,而且已经辐射到工业国家。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强化和国际化,成为后工业社会职业教育贴近市场、具有高竞争力的保障。
2.建立严格的职业教育执法制度
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对已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律实行有效的监督,是国外许多国家职业教育法在保障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德国的《职业训练条例》和《职业培训规章》都明文规定违反职业培训条例就是违法,可“判处关押”或“处以不超过一万马克的罚金”。日本颁布的《学校教育法》明确规定应设置监督部门,并且专门设有“罚则”一章来论述监督和惩罚。在奥地利,其教育部设立了法律局,各州的教育部一般也都设有法律局或法律顾问,从而对已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实施宣传、审查、咨询和监督。
此外,各国的教育审议制度也充分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监督,如法国的全国教育审议会,德国的联邦及各州教育计划委员会,美国的联邦职业教育审议会,英国的中央教育审议会等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及法规的实施效果,都进行全面、及时、有效的监督与调节。
二、设立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用行政的手段管理职业教育
1.依法设立职业教育管理机构
职业教育管理机构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组织保证,英国在制定职业教育法规时,非常注重依法设立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如1964年颁布的《产业训练法》中规定,设置“产业训练委员会”,该机构由劳资双方代表和教育专家代表按一定比例组成,成员由政府就业大臣任命。这在法律上确保了政府对产业训练的宏观控制,保障了产业训练的有关各方在组织上的协调统一。1973年颁布的《就业与训练法》规定,设立由劳资双方代表、地方教育局代表、教育界代表按一定比例组成的“人力服务委员会”,该机构的设立把英国训练和就业的管理权统一了起来。
韩国政府于2001年1月将原教育部改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部,并由一位副总理统管。同时,成立由11个政府部门组成的人力资源开发委员会,各级地方政府也成立了相应机构,以加强教育与经济、劳动就业等方面政策的协调工作。
2.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国家在确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许多国家加强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原来政府不能干预职业教育的国家也相继将其纳入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而由政府管理职业教育的国家,则进一步加强了对其指导与协调的职能。
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的管理上,在政府的协调下,由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工业部门、雇主组织等通力合作,教育不再是教育管理部门独有的领地,就业部门、经济部门、雇主组织等越来越多地参与教育的管理和决策。客观地说,发达国家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来自教育部门,而是来自经济部门和就业部门。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经济部门、雇主组织的密切合作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如通过扩大由国家教育部领导的职业教育咨询委员会的作用、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一起制订职业资格、推行统一的国家专业证书和普通国家专业证书、教育部与就业部合并而成立教育就业部、全面沟通学校管理机构、教育机构和雇主之间的联系等措施,使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统一的合力,从而使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状态。
三、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用经济的手段来发展职业教育
各国政府都很重视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从各国(地区)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经验看,经费不仅是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基础,而且也体现了国家政府发展职业教育培训的理念、指导思想和政策定位,如果从大处着眼,就是国家经济战略的决策。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都很重视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资金过剩,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美国的每一次职业教育立法,都有一次政府的大笔资金投入。按1990年《卡尔•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每年向各州提供16亿美元的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以提高美国经济和技术的竞争能力。在美国职业教育主体社区学院发展过程中,政府是办学主体,各级政府拨款是经费主渠道。根据美国联邦教育部1997年度统计资料,美国社区学院的总经费中,州政府拨款占39.8%,地方政府拨款占17.3%,学生学费占20.5%,联邦政府占12.3%,其他占10.1%。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所需资金则主要由州政府提供,联邦政府给予适当补充。澳大利亚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经费投入。2004~2005年,政府用于澳大利亚培训总署的专项总拨款是11.98亿澳元。澳大利亚政府承诺在2005~2008年期间向各州、领地提供约50亿澳元以支持他们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与2004年相比,每年的平均实际增长率为4.1%,新的经费主要用于建设128,000个新的训练场所。
参考文献:
[1]夏昱,凌慧义.关于教育公平与政府行为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7,(2):223-225.
[2]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关键词】高职 应用写作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18-03
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都属于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世界职业教学理论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它以能力为本位,以行动为导向,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成为我国职业教学改革所推崇的重要方面,被广泛运用于职业教学中。在应用写作教学方面也不例外。不少职业院校的教师为了改变传统应用写作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应用写作教学的实效性,都尝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其中备受推崇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都属于同一范畴的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某一对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因此导致不少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分辨不清这两种教学方法,更有甚者将这两种教学方法混为一谈,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造成一些偏差,进而影响教学改革的效果。因此,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如何区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共通之处
(一)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首先,从以学生为主体方面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先设计出某项渗透着学习内容的任务,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即是设计为某种文体在具体工作或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学生设想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然后由学生运用该种文体的写作知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该项任务。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先按教学要求将课程设计为模拟实际工作情景的若干个项目,再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际工作的步骤,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具体的项目。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即是将应用写作教程设计为若干个写作技能的单元,将每个技能单元当做一个学习项目,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共同完成每一个模拟实际工作情景的项目。由此可知,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是以任务或项目作为驱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行为,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演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应用,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其次,从以教师为引导方面来看,这两种教学方法并不是“放羊式”的教法,而是由教师掌控全局,具体是由教师设计教学情境,提出学习任务和学习项目,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掌控学生的学习方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以指导,教师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方法的引导者。
(二)都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具体文种的写作知识和方法,还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而言,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收获的不只是相关的写作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会学”、“会做”的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在为人处世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都是将“教、学、做”融为一体,重点强调在“做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学习过程都可以有一个共同合作最终完成任务和项目的过程。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学习过程可以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学生在写作或处理某些文体的行文程序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有创造性地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各抒己见,为完成某一任务和项目出谋划策。同一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共同讨论、合作,互相之间取长补短,最后制订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小组之间又可以交流意见,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恰如其分地加以引导和点拨,并适当地予以点评和肯定,使学生的认知得到交流、促进、提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差异之处
(一)设计的目的不同。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个任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要传授的理论知识,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计划的写作教学中,可设计结合具体工作事务为某企业部门拟写一份年初的工作计划。要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必须认真地学习计划这部分的写作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运用写作知识写出符合要求的工作计划。因此,通过这一任务的实施,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要用上的知识,增强了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能使知识的掌握更具方向性,因而掌握得更透彻、更牢固,与此同时,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项目教学法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完成设定的项目,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全方位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系统的项目训练具有能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专业知识和处理实际工作问题的技能和本领。如在公文写作方面,根据学习的目标可设计出如下三个项目:一是实地调查当地政府和市委各部门的组织机构,了解各部门的隶属关系。通过实施这一项目,学生能具体地了解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准确地把握各种部门之间的行文方向和行文关系。这一方面为学生能更好地写出切合工作实际的行政公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完成这一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公关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为他们将来从事部门工作作了很好的铺垫。二是某行政单位办公室为解决具体工作事务拟写上行文(报告、请示)、平行文(函)和下行文(命令、通知、批复)。通过实施这一项目,一方面使学生真正掌握常用的几种不同种类的公文的实际运用,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如何上情下达和如何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反映问题,如何和平级单位互通信息、商洽问题、互相沟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三是结合具体公务情况进行学习,即某行政单位办公室完成收文办理和发文办理等公文处理程序。通过实施这一项目,学生掌握收发文全过程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理解和运用了公文管理知识,还提高了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
(二)设计的依据不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根据本章节的知识点来设计任务的,这种教学方法是遵循原有的知识结构关系来开展教学,如为某公司制作一份规章制度,就是根据教材本章节要掌握规章制度的特点和一般写法的知识点来设计的。项目教学法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来设计教学项目的,从而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关系,是以工作需要作为出发点,例如针对教学的对象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采用项目教学法时,结合学生将来的创业需要和实际工作需要来设计企业管理常用应用文写作项目,如设计创办一个新公司这样一个项目就涉及可行性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商业计划书、会议文书、委托书、公司章程、公司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启事、广告等应用文写作,其中不仅有财经文书写作,还有传播文稿、事务文书的写作,打破了原有的知识结构,使知识的传授显现实用性、综合性的特点。
(三)设计的场面和规模不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小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兴趣,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其任务可以是收发文的一个程序、为某公司制定一份规章制度、为某部门撰写一份简报、为某单位写一份工作总结,等等,设计的场面和规模比较小。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将整学期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完整的工作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分组完成各个项目,从材料和相关信息的收集、项目总体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具体实施以及实施项目后的评价,都由学生亲自操作,教师只作为一个课程教学的管理者、引导者和协调者,设计的场面和规模比较大。
(四)完成的期限不同。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一节课内完成一个任务或几个任务,完成的期限比较短。而项目教学法可以是一节课完成一个项目,也可以是几节课分阶段完成同一个项目,完成的期限比较长。
(五)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难易度不同。为了更具体地了解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际,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考察访谈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本人所教的两个对照的实验班和教学团队所教的班级为主,区内其他几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辅,对在读的高职学生进行了集体问卷调查和个别考察访谈。问卷设计见表1。
表1 问卷设计
序号 问题 选项 选答
教学法 A B C D E
一 对表中所列的两种教学方法,你的喜欢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喜欢 比较喜欢 一般 较不喜欢 不喜欢
项目教学法
二 表中所列的两种教学方法,调动你的学习积极性的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差
项目教学法
三 运用表中所列的两种教学方法,你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全面深入 比较全面深入 一般 较不全面深入 不全面深入
项目教学法
四 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你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透彻 比较透彻 一般 较不透彻 不透彻
项目教学法
五 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你对写作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好 较好 一般 比较差 较差
项目教学法
六 这两种教学方法所涉及的问题的情况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新 较新 一般 不够新 不新
项目教学法
七 参与这两种教学方法所组织的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容易 比较容易 一般 比较难 难
项目教学法
发下问卷800份,收回答卷800份,从参与答卷的学生中各抽出六个问题都答全的答卷200份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表中统计结果的数字指的是被调查的该种类200名学生对某问题某选项的选答人数。
表2 问卷统计结果
序号 问 题 选 答
教学法 A B C D E
一 对表中所列的两种教学方法,你的喜欢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158 25 12 3 2
项目教学法 161 28 8 2 1
二 表中所列的两种教学方法,调动你的学习积极性的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174 19 5 1 2
项目教学法 176 16 4 2 2
三 运用表中所列的两种教学方法,你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54 67 72 7 0
项目教学法 171 21 5 3 0
四 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你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151 32 13 2 2
项目教学法 149 30 17 1 3
五 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你对写作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162 27 10 1 0
项目教学法 170 23 6 1 0
六 这两种教学方法所涉及的问题的情况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2 3 12 20 163
项目教学法 178 11 4 5 2
七 参与这两种教学方法所组织的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143 24 25 5 3
项目教学法 5 7 13 21 154
结合个别考察访谈所了解的情况和教学过程中的考核情况,对问卷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情况作具体的分析说明和总结。问题一、二调查了解的是学生对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喜好情况,着重了解这两种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调查结果表明,这两种教学方法受欢迎的程度相差不大。相对来说,项目教学法受欢迎的程度略优一些,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反映了由于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实际操作性强,符合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喜欢实操的特点,他们能通过完成任务或项目这个动态的过程获得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因此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受学生的欢迎。问题三、四、五调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问题四、五的结果看,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在理解概念和具体的写作方法的掌握方面差别不大。差别大的是问题三,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深入,而运用项目教学法,学生能较全面深入(下转第134页)(上接第119页)地掌握知识。问题六、七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程度。调查结果表明,项目教学法涉及的问题都比较新,相对来说,任务教学法涉及的问题不够新,因此,参与项目教学法所组织的教学活动难度比较大,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新的挑战。
三、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是两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而又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当前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将这两种教学方法混为一谈,导致实施起来界限不清,似是而非,把握不到位,影响了教学的实效。二是将这两种教学方法孤立起来,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达不到教学的理想效果。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考虑以下两种做法。
(一)分清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实质,有区别地加以运用。首先,要分清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实质,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有区别地加以运用。具体来说,在教材单元设计比较合理的情况下,可以依照教材的编排,在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开展教学。如果教材单元设计不够合理,那就应考虑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重新设计教学项目,运用项目教学法来开展教学。
(二)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周期里,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交叉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如设置组织校运会,学生作为校运会组委会工作处的工作人员开展文秘工作这一项目,具体实施这个项目过程中又将该工作项目分解为多个工作任务,分别为:向学院领导呈送召开运动会的申请(请示);学院发文同意举行运动会(批复);向各部门发出召开运动会的通知(通知);向学院递交校运会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为校运会报道比赛信息(消息);向学院递交校运会总结(工作总结)。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是两种相关联而又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地、灵活地加以运用,这将能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德]迈尔.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童加斌.高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3]周光明.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孙玉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 (6)
[5]吴静.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异同比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