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美教育的意义范文

审美教育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美教育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审美教育的意义

第1篇:审美教育的意义范文

(一)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有力手段

在主张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现代教育体系中,提高审美教育迫在眉睫。同时,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感情表达为主的学科,它本身就与审美教育有着各种各样的天然联系。语文虽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但是它拥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的特点。把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进行结合,可以让语文这门学科的优势得以充分的体现,从而更有利于语文教学的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

(二)审美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语文的教学发展

因为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加入美的元素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学生的感情系统的形成来源于审美教育,经过审美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文中美的元素,对美拥有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总之,小学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的。

二、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内容的丰富化、生活化、综合化,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不断凸显,审美教育的发展因为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出现了很多无法避免的问题。

(一)审美教育在语文教育中所处位置不明确

在提倡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夸大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地位的误区,混淆了在提倡审美教育的风潮中什么最重要。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对审美教育高度重视,鼓励教师开展审美教育的应用研究。这样往往会给大家产生错觉与很多的误区,认为现在审美教育是重中之重,颠倒了主次地位。对审美教育的理解产生庸俗化、表面化以及简单化。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本是不可分离的,这样本末倒置的想法,不仅不会促进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的发展,反而会严重影响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效率。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及自身素质的落后和差异

首先,在教学方式上,因为不同教师对审美教育的不同理解,产生理解的偏差,审美教学的形式主义也随之产生,例如滥用课件、滥用多媒体教学等,脱离自身的教学实际,忽视教学的最终目的。其次,教学内容不得当,教师的主体观念太强,严重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忽视学生是课堂主要参与者的事实,没有给学生机会去通过自身的阅读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这种变异的审美素质教育,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阻碍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最后,教师自身的素质差异。在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之前,教师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如果教师的审美素质低下,就没有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必要性了。老师的语言规范性、外表穿着、板书的工整性等方面如果不到位,就直接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开展。

三、解决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出现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作为一门艺术的教学,是非常讲究教学技巧的。小学教育拥有良好的教学对象,外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有力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与艺术性。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对审美教育投身其中。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设计好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学会引导学生去体验语文中的美元素,进行良性互动,注意自身的语言表达,最终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相关的手段来渲染美的氛围,例如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渲染和熏陶。最后,要让学生充分融入所讲内容中的角色里,比如让学生进行扮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美,体验作者的情感。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变传统教学里面的落后理念

良好的教学理念贯穿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里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审美素质是首要任务。首先,教师要改变自身的主体观念,懂得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等硬件措施。然后,教师应该不断地去自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以至可以更好地教学。最后,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语、穿着以及板书的书写等。

四、总结

第2篇:审美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以美启真 体育教学 审美教育

真、善、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天性就对真、善、美有着无限的渴望,而且,真、善、美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驱动力。真是思想的最终目的,善是行为的最终目的,美则是感受的最终目的。体育审美教育对于真、善、美的需要是一种内在的诉求,体育审美教育不是把美和审美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点缀,而是要把审美教育完全地融入到体育活动中,以“美”为纽带,确立“以美启真”的教育理念,使审美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发展。通过审美活动,学生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一、确立“以美启真”的体育审美教育思想

体育审美教育中的“以美启真”指的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遵循美学、审美教育规律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规律,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形式和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方法,深入挖掘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美的因素,让学生感觉到体育中的优美感、崇高感、倾慕感、景仰感、欣慰感等各种美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广泛的审美因素成为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术的先导,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寻找快乐、发现快乐、享受快乐、体验快乐,提高审美情趣。另外,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挑选和组合,教学程序的巧妙设计,把教育内容置于伟大体育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在增强体质、发展运动技能的同时,身心也得到更快的发展。

二、“以美启真”的体育审美教育思想的实现途径

1.利用体育审美教育活动中大量的审美因素,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部动机和学习兴趣。

美的事物具有可以引起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强烈愿望和神奇力量,不论什么事物只要与美联系起来就会引起主体的兴趣。而主体对美的感受可以被引入生活和实践的其他方面,甚至是全方位的,这是因为事物给主体美的感受积累起来的体验是可以“迁移”的。在体育教学中,人的姿态美、造型美、动作的和谐美等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通过对体育运动中的美学要素的分析,可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内部动因,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体育文化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提供良好的动机背景。教师在进行体育审美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用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此可见,学生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多种多样美的感受和体验是他们产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这样的催化剂成分越浓,含量越高,他们的学习动因就会越强烈。

2.借助蕴涵于体育审美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审美活动,发展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所必需的多种心理能力。

审美活动必然是人的各种心理因素积极、全面参与的过程,离不开感知、想象、理解,它是融合了精神的兴奋和身体感官感受能力的全身心的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审美活动,这些审美活动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把学生的心理体验导向更高层次和境界。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体育审美教育中的审美因素,促进学生多种心理能力的协调发展,用美的丰富性和自由性激发学生某些潜在的或是被不正确教育方式所压抑了的心理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利用这种完备的心理结构更好地完成认知活动。

3.在适当的条件下,让审美因素成为学生掌握真理的特殊工具。

“以美启真”就是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育环境中的美的深入挖掘,让学生了解体育美、感受体育美、创造体育美,从而建立一种具有丰富情感性的审美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教学内容同质构,让学生在美的感受和创造中学习体育文化知识,掌握体育技术、技能,进而得到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在体育审美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以美启真”就会凸显它的育人价值,通过丰富的体育审美因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和愿望,也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学习。

4.借助丰富的审美因素改善体育中的束缚性和强迫性,增强其自由性和活力,从而使学生乐于自愿接受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世界观。

体育教学中包含许多“以美启真”的因素,其中,竞争精神、规则意识、合作精神、责任感、意志品质等都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道德观与世界观。在长期的实践中,忽视了对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世界观的培养,或是通过灌输形式进行的,带有过多的强制性,学生很难在认识活动中做出细腻的情感反应。因此,在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世界观时,必须同时引导他们从情感、美感的角度细致地进行体验。体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直观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规范,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意识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为建立良好的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世界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可能,使对学生行为、道德意识的培养,变为对自由意志的培养,这样的体育教学就具有了“以美启真”的美学意义。

5.利用体育审美教育课程与审美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从而树立美好的生活理想。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能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审美性的情感体验将能够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而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又将必然地影响到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帮助他们确立美好的生活理想,使他们的生活目标变得更加高尚。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那样:“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的教育形式借助理性的审美感与道德感,把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律,进而推动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一种主动积极的行为自由选择,从而化解道德理性与个体感求矛盾引起的焦虑和不安,既使个体行为中感性冲动的盲目性得以净化,走向理性自觉,又使行为中理性冲动的强制性得以弱化,心灵得到进一步净化,这就是“以美启真”的体育教学的真谛。马斯洛认为,人自身越完美,他知觉的世界就越完美,而人知觉到的世界越完美,世界就会变得越完美,因为二者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能动关系。这正是对真、善、美的深刻表达。

参考文献:

[1]杜文.大学体育文化中的审美教育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66-76.

第3篇:审美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 键 词:美容医学 审美 审美教育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们对美的执著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社会在进步,人们对美的追求就不会停歇,这对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审美教育在美容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很好的范例。

人类传统的医学范畴是以生物医学概念的“病”为依托,分为预防医学、临床(治疗)医学和康复医学。预防医学面对的是健康人,目的是预防疾病的发生;临床医学面对的是疾病状态人,目的在于诊断已经发生了疾病的人;康复医学面对的则是第三状态人,目的在于帮助病伤治愈后仍有功能障碍的人尽可能地恢复和接近于正常。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健康观念的更新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更多的人希望借助高科技的医学技术和全新的医学理念帮助其矫正、完善容貌和形体,从而获得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认同,使其生命美感和生命质量得到最佳体现。美容医学这一被称为“第四医学”的新兴医学因此孕育而生了,其宗旨体现了在新的健康观念作用下的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即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在解决传统医学上的生老病死问题的基础上,向着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心理和社会的需求方面努力,这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美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共同的审美追求。

随着美容医学的发展,美容医学的内涵也在不断完善。其定义为一门以人体审美理论为指导,采取手术和非手术的医学手段来直接维护、修复和再塑人体美,以增强人的生命活力美感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新兴交叉学科。从中我们知道审美是美容医学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前提指导条件,从事美容医学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这是一名优秀的美容医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而一名优秀的美容医师必须经过系统、正规、专业的学习。我校作为我国第一家创办美容医学专业的高等学府,历经了近二十年的历程,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目的就是顺应时展的需要,培养优秀的美容医师来帮助更多的爱美人士达成愿望,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针对美容医学的特点和美容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学院教学模式框架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美容医学专业课程组成。即包含医疗通科的大部分课目基础上设置了美容医学的专业课程,其中包括审美教育的课程,主要有美容心理学、绘画与雕塑、艺术造型、服饰美学等课目。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针对性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使之以后能够更好地胜任美容医师的工作。

那么,什么是审美,怎样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传授、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呢?首先,我们要先明确何谓审美,从最直接的含义上来讲,审美就是感受、感知和创造美,是人类一种主动追求美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感性认识范畴,审美以对事物审美特性的直觉判断为心理特征,不同于对世界的纯科学的理性认识。要想把握审美作为感性认识活动的本质特征,就要认识到审美过程总是与特定的感性活动领域密切相关,而审美教育必须尊重感性活动的规律。例如,音乐是人类付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而美容医学是人类诉诸于视觉的感性活动。比如说,作为一名优秀的美容医师就必须要有一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因为,其面对的是人的容颜与躯体,对于个体的容颜各部位和躯体各部分的比例和外形的维护、修复和再塑是在参考标准值基础之上因人而异的。举个例子,如果对象是棱角分明、具有骨感特征的欧式气质脸形,那么在做双眼皮手术的时候,从审美角度来讲,就适合做成欧式造型。相反,如果把欧式型双眼皮做在一张林黛玉式的脸上,效果可想而知了。所以审美观的正确与否对于优秀的美容医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和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

“审美”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主体全身心投入的体验过程。德国教育家、美学家狄尔泰就曾强调了“体验”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审美教育即是一种关于如何去参与体验的教育,是培养人感知、感受和创造美的教育,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教育。狄尔泰指出,我们必须使自己的知识适应于我们的研究对象的本性。强调要研究“人这一整体”。既然是整体就要求必须达到和谐的状态才是完美的。第一个将审美教育作为独立范畴提出来的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就说过,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因而,优秀的美容医师必须具有整体的、和谐的审美观念,包括外在美与内在美、容颜美与躯体美、形体美与仪态美、个体美与群体美及肌体美与服饰美等。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应该始终以正确的审美观来指导技术的实施,实施的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感知、感受、创造美的过程,而应是一种所有心理因素都完全激活、参与其中的总体生命的投入活动,是通过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而达到生命和谐的过程,是一种生命的塑造。现在盛行的“人造美女”工程就是很好的例证。一位人造美女就曾说过:“眼睛大了,鼻子挺了,胸部丰满了,感觉非常满意。但通过这些手术,我发现变化最大的是自信心和心态。我发现自己更自信了,心态更平和了。”

因此,对于美容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要想成就一名优秀的美容医师的梦想,掌握过硬的“医疗技术”是必需的,但“审美”同样也是成就梦想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技术”与“审美”是互容共存的,二者缺一不可。因而,审美教育对于美容医学专业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邱琳枝 彭庆星主编《医学美容》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年

[2]王小舒 编《审美艺术教育论》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年

第4篇:审美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歌唱审美;艺术教学;声乐教育

【作者简介】施焦(1980~),男,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学(声乐教育)

歌唱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表现形式,在歌唱时人们才可以切实的对歌唱艺术给予欣赏,但这并不表示人们可以对当中的审美与教育活动中的所有内容有所体会。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歌唱过程中,可以忘我的表现,别人对自身的评价也不会过多的在意。但歌唱作为一种审美活动,要求人们可以积极的融入自身的精神,这样才可以使自身对声乐艺术的渴望切实的体现。

一、歌唱审美艺术的深刻感悟与具体表现

人们从出生开始,都受到音乐的感染与熏陶。部分人在唱歌时会出现五音不全的问题,这不是因为嗓音导致的,而是由于声乐感性在累积过程中由于音准与音高感念的不正确导致的。因为没有产生较好的音乐感知力,导致后期的音乐艺术实践十分困难,因此,在声乐教育的过程中,声乐观念的认知与感悟十分必要。例如,在听到《青藏高原》前奏的过程中,学生在脑海中极易涌现高原的茫茫辽阔的景象,其表现出的感悟与想象就是对声乐的理解与认知,同时,歌曲歌词多数都存在韵律,主要有呼应等手法,极易使人出现不一样的想象。对于音乐爱好者而言,有歌词的歌曲更能表达情感,同时,还可以培养联想能力与感悟能力。另外,经历与心境的不同,对歌曲的感悟与理解也不同,歌曲表现的感知与形式也会由于表达情绪的不同出现变化。

二、美育在声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育在声乐教育中具有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作用,而歌唱的具体过程中,其充分表现了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审美属于一种人类对社会实践的感知,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完整形态。对一般人来说,生命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虽然存在平衡也都是短暂的。人们长时间以来都在追求生命的平衡以及和谐,但在审美时,人们才可以对生命的自由与和谐切实的体验。高校学生需要将自由以及和谐为存在的意义,进而建立丰富的情感与较好的意识。其除了能够促使学生的道德和理智得到较好的发展以外,还能够促使学生在日后的声乐实践和审美活动的真正的实施。学生在认识世界的途径各不相同,声乐教育活动必须对学生的思想与知识进行教育,从而指导学生通过审美对生命与社会有所认识,与此同时,还能够对真理有所掌握,不断开阔视野,对自身的审美理想与修养不断培养,不断早就完善的人格。音乐作品在声乐教学中与歌声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未存在一定的审美的状态下,必须通过审美教育为学生营造丰富的声乐背景以及环境。例如,在对歌曲《牧歌》演唱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因为没有切实感受过内蒙古的生活,对歌曲的艺术表达方式不是很准确。但借助审美教育,对有关的音像制品给予欣赏,另外,对歌词的表达意义给予掌握,对语言的丰富内涵给予掌握,促使学生在脑海中涌现大草原的美丽景象,将歌曲表达具体内容切实的感受到,并对本身对审美艺术的表达与认知真正的激发。

三、声乐教育在歌唱审美艺术教学的作用

高校声乐教育通常设有《歌剧欣赏》课程,教师通过赏析指导与实践指导,能够将声乐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作用充分发挥。《歌剧欣赏》课程一般包括存在较多的歌剧形式,如舞台美术、管弦乐以及集声乐等。丰富艺术材料在歌唱审美艺术的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与声乐美学知识深入了解与掌握,而借助有关基础音乐理论的学习,能够对学生的乐感给予有效的培养,促使学生对声乐的领悟能力明显提高。对于嗓音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指导其参与高校的合唱团,高校还可以开设合唱表演有关课程。根据演出、排练等多种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对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与音乐表现能力。在具体的演出活动中,根据团队的合作与体验,充分表达歌唱审美,将学生自身的人声美与和谐美更充分展现出来。同时,一些学生拥有较好的歌唱技能,高校可针对此类学生借助声乐艺术课程的学习,在全面的声乐学习过程中,达到对声乐理论与发声方法的充分掌握,培养独唱与重唱水平。同时,此类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在校歌咏活动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借助不同平台的利用,绝大多数学生在活动与表演过程中,对声乐学习与表演给予充分实践。而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使声乐爱好者拥有了一定发展与学习平台。总结由此可见,声乐教育在歌唱审美艺术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需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声乐审美能力,使其根据声乐教育场所的利用与实践,对本身的声乐表现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不断培养,另外,还可以推动高校声乐教育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高军强.高校声乐教学汇总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黄河之声,2015,(6):26.

[2]杨喜丽.浅论高校大学生声乐教学中歌唱审美能力的培养[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5,1(1):34.

第5篇:审美教育的意义范文

【摘 要】语文是美的教育,学会审美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要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必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注重语文课堂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意义 运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审美教育,这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精髓在于美。具有教学艺术的教,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和听课是一种负担,而觉得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的享受。中国古人讲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也是强调审美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学生的心灵如果缺乏审美的清泉浸润和美化,就不可能成为现代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三、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根据初中语文的整体性和文学性进行教学,让学生品味“美”

品味美,主要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给学生以美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让学生品味“美”,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为了防止学生出现重复阅读的厌烦性和盲目性,教师可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教学,比如可以采用富有魅力的范读、朗读技巧的指导,阅读与分析有机的结合等多种方式方法。比如教朱自清的《春》一文,可通过配乐范读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春光美景中。学生自己在掌握朗读技巧以后,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男女轮读,既能避免学生产生厌读情绪,又能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2.欣赏作品的文学性

如《散步》一文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阅读这种语言的感受像是背着花篮和作者一同散步,一边交谈,在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花朵。文章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其乐融融散步的画面,如同一杯清茶,越品越觉得有味,越读越觉得温馨。

(二)发挥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感受“美”

学生的个性深浅各异,审美经验的多寡不同,审美的情趣也不一样。因此,教师需要用简洁准确优美的语言一语道破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对形象的最初层次的观察进入对深层意蕴的把握。比如《秋思》中没有一个“思”字,更没有游子的心理描写,作者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极具典型萧瑟秋天特色而又富有独特感情内涵的审美意象的巧妙叠加,再加上“断肠人”远离故乡流落“天涯”这一孤独痛苦心情的诉说,从而创造了一种既含蓄深沉又悲怆欲绝的艺术审美意境,寄寓了作者极其深邃的“秋思”之情。这里就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学生才能通过这首小令想象作者见到的各种景物,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产生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意境悠远而深邃。

(三)发挥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解读“美”

让学生与课文进行零距离对话,以自己的认知水平,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和感悟文章的内涵,与作品、作者进行精神交流。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给予鼓励,让学生主动去解读“美”。

在探究文章的主题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受美,不但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而且有的文章还可以作深化延伸的探究,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大多数学生认为小说反映了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认为小说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但有的学生却认为这部作品表现了小人物的辛酸,于勒其实不过是灰色人物菲利普夫妇灰色人生的一抹亮色,于勒的潦倒则是灰色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还有的学生认为作者通过几件琐细的小事揭示了菲利普夫妇的那种虚荣得近似滑稽的丑态。也有的学生持“同情”一说,即小说通过对下层人物被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与怜悯。如果没有学生在教学前或教学中的主体思考,那么课堂便成了空中楼阁;学生的思维训练受到限制,课堂上便放射不出这么多的思想碰撞的火花,美感更无从谈起。

第6篇:审美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艺术审美;精神内涵;感性方式;弹奏技巧;文献修养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18-01

艺术审美在钢琴弹奏中是体现钢琴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是钢琴演奏的灵魂之笔。在钢琴教育中,笔者发现在结合钢琴“技术”与“艺术”的教育审美要求上,许多学生未能正确地把握技艺结合,只一味注重“技术”的弹奏而忽略了艺术审美在钢琴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钢琴弹奏中,出现了音乐表现上的不科学处理,使得赋有诗情画意的莫扎特式音阶苍白无力,潇洒飘逸的肖邦式音阶粗糙生硬……因此,探析艺术审美在钢琴教育中的音乐处理,是将钢琴教育从技术转化为艺术的重要实现过程。

一、艺术审美在钢琴教育中的重要性

钢琴作为有300年历史的西洋乐器,以其音域宽广,声音丰富而著称,自19世纪传入中国后,因具有较强的模拟性而被广泛运用到各类音乐作品的弹奏中。在近年来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中,钢琴作为主要的教育工具,不仅帮助人们完善了在艺术上的明确追求,更重要的是使得人们在艺术感知的手段上变得更为感性和灵敏。这种“感性和灵敏”是以钢琴的声音为基础的,这种声音所缔造出来的能量蕴藏着人们对音乐语言更为细腻、深刻的理解和分析,饱含了人们对艺术、文学、历史、极其哲学等多文化领域的向往,从而使得钢琴弹奏极具艺术审美价值。

艺术作为一门需要用心灵和情感共同感知的美学,其本质就是一种美。艺术与审美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在钢琴教育中,精湛的弹奏技巧和独到的艺术审美两者缺一不可,精湛的弹奏技巧能让钢琴声音逼真动听,独到的艺术审美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在音乐作品里,一切音乐表现都是为了达到美的要求,美既是感知的基础,又是艺术的境界,艺术审美一方面包含着对客观生活的反应,另一方面又涵盖了对真善美的审美理想和情感夙愿。在钢琴弹奏中,弹奏技巧是客观因素,能给人直接的听觉享受,艺术审美则是带有主观情感的主要感知,能使音乐作品充满灵魂,给观众带来心灵冲击,是实现音乐艺术美的重要手段。

二、艺术审美在钢琴教育中的主要体现

钢琴的艺术审美不是一项技艺,而是渗透在钢琴弹奏里的一种精神内涵。在钢琴教育中,让学生在感悟美、享受美的过程中去提炼美、进修美是培养钢琴演奏中艺术审美的良好方法之一。

(一)良好的感性样式

在钢琴教育中,良好的感性样式是教师对学生的重点训练之一,但在追求良好的感性样式上,教师要从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需求出发,去引导学生对声音进行科学的审美分辨,通过联系作品内涵去加强对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的方向去理解钢琴、弹奏钢琴,从而培养良好的感性样式。1.通过听辨能力去实现情感体验。在钢琴教育里,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性样式之前,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良好的听辨能力能保证音乐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从而使演奏者形成持续而稳定的情绪,获得更为统一而强烈的情感体验。2.通过内心听觉去实现音乐的艺术性。在钢琴教育中,良好的听觉感性样式结合微妙的情感体验,能给演奏者的内心听觉带来细腻、具体的艺术内涵,使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更好的呈现出具有音乐性的乐谱,帮助学生实现钢琴演奏的艺术审美要求。

(二)充满内涵的弹奏技巧

在钢琴弹奏中,技巧相当于绘画过程中的调色板,对钢琴演奏起着自由调度和灵感发挥的重要意义。因此,从手指技巧到手腕、手臂乃至整个身体的演奏技巧都随着钢琴艺术作品的内涵而变化多端,在钢琴教育里,充满内涵的弹奏技巧视钢琴的艺术审美而自由发挥,它直接反映了艺术作品的感性和生动。

(三)赋予作品意义的文献修养

文献修养在钢琴教育中不仅是表现钢琴艺术审美的方式之一,也是实现钢琴作品意义的必要过程。比如在钢琴曲《牧童短笛》中,首尾对应的两段轻声与中间部分活泼的舞曲相比较,犹如空谷回音,演奏者在演奏这首曲目之时,可借助水墨画中留白的艺术效果,寻求淡泊的手指弹奏感,从而找到中国古典乐曲中的朴素质感,获得作品情境所带来的强烈艺术感,赋予作品真正的艺术审美和内涵修养。

在钢琴教育里,艺术审美是体现钢琴教育的本质目的,在追求钢琴的艺术审美中,能激发说学生对艺术的追求,最终在美的琴声里修养美的胸怀,成就美的人生,促进美的文明,美的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俊松编译.当代钢琴艺术的一些问题[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志成.音乐审美本质研究[J].艺术百家,2002(01).

第7篇:审美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审美能力 培养

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们的生活的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审美能力就是能从美的事物或从事物中发现美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素质。审美能力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实践劳动养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心理功能,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一种心理能力,因此艺术的审美能力也是通过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来培养形成的。如何使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一直是艺术教育经常重要探讨的话题。本文认为,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艺术审美感知能力、艺术审美想象能力和艺术审美创造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艺术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艺术感知是艺术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所谓艺术感知,就是主体从感官上对艺术作品的形式进行直观的整体感受。艺术总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的载体呈现于现实中,艺术作品便是艺术存在的物化形态。艺术作品的物态化结构可以从两方面划分:一方面是艺术品的感性材料,如形状、颜色、声音、文字等因素,另一方面是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如对称、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等。艺术审美感知就是对艺术作品感性材料和表现形式统一起来直觉关照的过程,也是审美感知主体接受审美客体感性形象的动态过程。“感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意义中牢牢地把握住那些已成为知识的东西,并且以这种方式创造出一个始终变化着、始终丰富着的意义。这个意义在持续的感知过程中增大,从而成为那个所谓在切身性中被把握的对象本身”。也就是说,在艺术审美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主体感知与被感知对象的相互作用。

艺术审美知觉不是知识的逻辑判断,而是透过艺术品形式达到对它们情感表现性的把握。艺术审美知觉在表面上是直觉迅速地完成的,但在它的后面却隐藏着观察者的全部生活经验。“审美知觉是一种主动的探索性活动,也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活动,它既涉及外在形式与内在心理结构的契合,也包含着一定的理解和解释。审美知觉的最终目标就是创造和引向一个独立的审美世界,这就是丰富浩瀚的外部世界与曲折深幽的内部世界融为一体的世界”,也即主体审美情感的发展变化是与艺术形式相互影响与生成的。

艺术作品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艺术形式的价值就在于让人们通过欣赏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在这一感觉的过程中产生审美。艺术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对受教育者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当然人的感知能力有时候和一个人的先天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系,但是归根结底它主要是由后天的实践和学习而习得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类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在“从对象上展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的同时,“人的主观感受的丰富性”也随之发展起来。因此人的审美感知能力也是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在艺术教育中,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感知能力,就要经常让受教育者接触到大量的艺术作品,反复感受、体验,不断激起他们对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不断地积累艺术审美感知经验,从而在亲身感受、耳濡目染之中提高和丰富艺术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审美敏锐性。

二、艺术审美想象能力的培养

在艺术审美欣赏中,艺术审美感知只是艺术活动的一个前奏,艺术审美欣赏能够进行主要还是借助艺术想象。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活动和艺术欣赏活动。艺术欣赏活动中想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德国美学家莱辛所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

人们在欣赏艺术美时,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审美想象过程。从审美客体看,它潜藏着一种感染、诱发的情感力量,可激发起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从审美主体看,他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为依据,受主观情感的驱使,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在对象中不断地发现和补充些什么,丰富和发展些什么,从而赋予它以新的活力、新的生命,也不断地丰富自身的艺术经验和审美感受。因此审美想象力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那么,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想象能力呢?黑格尔曾说过:“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观念的富裕。在艺术里不像在哲学里,创造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形象。所以,艺术家必须置身于这种材料里,跟它建立亲切的关系;他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得多。”艺术审美想象能力的提高要经过大量的艺术感知经验,形成丰富的经验,有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想象之花有了营养丰富的土壤,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视通万里,浮想联翩,创造出新的形象。

其次,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积累生活经历。一个足不出户、孤陋寡闻、头脑闭塞的人,是很难具有生动丰富的想象力的。因此,做一个真正爱美的人,首先应当热爱生活,怀着纯真的感情去亲近自然和人生,留神观察,细心体验生活,丰富的生活经历会使审美想象更具有丰富内涵。

最后,增加记忆储备,因为艺术想象的发生和展开都是以主体的记忆内容为基础的。艺术审美想象就是主体的情感被艺术作品激发,从而推动艺术欣赏主体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新的艺术形象,这些都是以记忆储备的原料为前提的,所以原有的艺术形象记忆愈生动,情感记忆愈真切,想象就愈活跃,审美享受就愈强烈。

三、艺术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于让受教育者对艺术作静观的欣赏,而是培养具有艺术创造能力的人,并且艺术审美创造力也是艺术教育的最终旨归。艺术创造能力,主要是指通过参与艺术创作或表演而迅速形成的一种创意或意象,并通过特定媒介材料把它们体现出来的能力。要想具备这种能力,必须有大量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情的体验,同时对艺术的材料、元素、法则、规律有所认识。只有在经过了充分的艺术外感知和进行丰富的想象活动,并把这种想象转化成具体的艺术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造。

艺术创造不仅需要创造主体想象中的审美形象,而且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创造技巧和方法。技巧和方法的运用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是完成艺术的创造的一种实际能力,在艺术创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乎着主体脑中的审美意象是否能顺利转化为现实中的艺术品。如果我们把想象中美的意象变成现实中的艺术品的创造过程比作过河,那么艺术创造方法、技巧就是船或桥,只有有了船或桥,艺术意象才能从想象的天国顺利地达到现实的人间。

艺术的审美创造能力是建立在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熟练的艺术表现技法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在具有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运用艺术创造技法的能力。艺术创造技法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操作,它需要亲自动手实践,并且对艺术创造技法掌握的是一个艰苦训练的过程。想要掌握熟练的艺术创造技法,那就要向前人的名作学习,不断研磨,反复思考。同时也要向大自然学习,因为那也是前人的老师,细心观察,用心感受,这样才能达到“得于心,应于手”,完美地表达和创造出心中的审美意象。

可见,在艺术活动中,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艺术创造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艺术审美感知是艺术审美想象的前提,艺术审美想象又是艺术创造的基础,反过来,艺术创造又增强了艺术审美感知的敏锐性,提高了艺术审美想象的质量。因此,艺术教育要统筹兼顾艺术审美活动中的这三个重要方面,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的审美能力,达到艺术教育中审美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塞尔著.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2]滕守尧著.审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第8篇:审美教育的意义范文

一、个体的必然之与时代的必需

首先,我们的语文教学目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为此应重视“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对正在成长的中小学生,加强审美教育,选择适合他们智力的内容,诱导青年学生广泛地接触文艺,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正当的寄托和健康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发掘古典文学中美的因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为健康的审美教育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何况,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孕育着、乃至冲涌着的审美倾向与道德理想,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融成中华民族的审美道德精神。

其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气质与道德精神。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价值观念、道德伦理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表现在当代青少年中,由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欠成熟,自控力较差,审美道德精神不稳固,因而导致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教育个体的必然要求与时展的客观需要,向我们提出了一项新的历史性课题,即如何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审美倾向,道德规范,对新世纪青年进行教育。

第三,中国古典文学冲涌着激越的审美道德巨浪,贤哲圣思们在他们至今令人折服的论述中,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人格理想和人伦哲理。他们所倡导的自强不息的意志力量,摆脱物役、哲理思辨的智慧力量,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也成为古典文学的主要内容。所以,在教学时要寓以教育,让其悠久的精神明珠,在新时代更放异彩。

二、审美的历程之与道德的构成

统观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具有审美道德精神的中国古典文学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整体至上的道德精神

突出表现为中华民族以小我成全大我,牺牲个人利益去维护整体利益的独特品质,从而形成整体至上的价值取向。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司马迁给后人塑造的廉颇和蔺相如两个典型,蔺相如在强敌面前临危不惧,不辱使命,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在内,他不以显位自傲,面对廉颇的讥辱,表示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显示了为国义弃己利的君子气度。蔺相如的“不战”而胜与廉颇后来的“肉袒负荆”,而结成的“刎颈之交”是整体至上的道德准则。还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对这种道德精神的弘扬,会使那些“勇于私斗,怯于公战”者自惭形秽,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还有如《东周列国》中高人弦高的形象,他的壮举显示了中华民族历史弥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为上的道统美德。

2.仁爱合谐的道德精神

远古的原始歌舞(乐)和巫术礼仪(礼)是合而为一的,后来逐渐分化为“乐”――文学艺术,“礼”――典章制度。在先秦儒学中,除强调“礼”,还注重“仁”。孔子讲:“仁者爱人”、“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仁”的解释,说明“仁”至少要反映二人以上的和谐关系。到孟子要求统治者“与民同乐”;墨子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庄子主张“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其中由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发展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是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对于和平共处,和谐互爱的向往。

3.伦理纲常的道德精神

传统的中国文明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周易・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揭示了人类自下而上的的内在本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从《尚书》中最早提出的“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孔子的“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舆”,再到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都是对“厚德载物”的具体阐述。

“孝”,儒家作为一切道德理想的根本,在家能孝,于国而忠,汉代更是以“孝”治天下。而我们要抛弃芜杂,取其精华,孝敬父母长辈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应得到提倡。推而广之,人伦纲常还表现为交友接物之道,如《红楼梦》中所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明“和”是处友的基本标准,和舟共济,明辨是非,而不同流合污。

4.崇德修身的道德精神

《左传》里说古有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这是中国人价值意识的宣言。崇德重义,追求理想境界;注重修身,向往理想人格。从孔子对民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士可杀不可辱”“君子谋道不谋食”,强调“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贫溅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这种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但在几千年来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庄子追求人格独立,崇高绝对的精神自由,首开了“隐世”的先河,这可谓是“持义”的壮举,长期以来,他同儒家的舍利取义(如孟子的“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结合在一起,构成中国人特有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精神,且一直激励着仁人志士发愤向上。

5.修养践行的道德精神

孔子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做抽象的玄想。这就是说不仅要有崇高的目标,更要有实现这一目标的人生途径――“知行合一”,切磋实践,随时反省,方能造就理想人格。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倡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敏于事而慎于行,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等等,都无不重视理性的实践精神,来真正揭起民族精神的不朽大旗。

第9篇:审美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中学教学;审美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53

“美好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是美好的,班主任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让学生在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中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一、培养创造美的环境

作为班主任,笔者平时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但从不空洞说教,而是为学生创造美妙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体验。如在讲台上放置两盆兰草,在教室的窗台上摆放太阳花和几盆吊兰,并抽空余时间修剪、浇水、冲洗。此后学生们有了细微的变化:课桌椅摆得比原来整齐了,桌上的物品摆放利索了,校园里、教室里的纸屑有人主动捡起来了;教室前的花圈,有人主动浇水除草了……从学生的行为中,笔者感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对美的热爱。

二、感受美好的生活

我们要引导学生到“蓝天下的学校”阅读“生活的教科书”,去寻找生活中的美。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眼、耳、手、脑多种感官参与,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使其审美情趣得到熏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每年笔者都会利用活动课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夏、秋、冬的色彩,然后让学生用彩笔画四季,用文章赞美四季。学生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双眼睛是班主任带领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通过寻找美、感受美而逐渐练就的。

三、提高欣赏美的水平

爱因斯坦说过,在科学研究中碰到多种方案可供选择的时候,他倾向选择“最美的”,他的许多科学成就就是受音乐启发而来的。美育能引人向善,使学生认识人生的价值,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净化、丰富自己的思想感情,使生活变得更充实、更丰富、更有乐趣、更有意义。在如今功利文化和浮躁之风漫天飞舞之际,我们要注重美的鉴别和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素养。

音乐是人类独特的、优美的高雅爵言,人们天生具有一种爱好音乐的本能。目前,流行歌曲风靡全社会,在中学生中有一批“追星族”。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好听,我们愿学流行歌曲。”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用优美的音乐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高雅审美情趣。比如:学生欣赏《国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欣赏《我们的田野》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教唱《好大一棵树》时,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教育。

总之,我们要正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性,选择健康的、有教育意义的歌曲,使学生增强审美意识,树立审美观念,陶冶美的情操,铸造美的灵魂。

四、培养审美情趣

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用文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声情并茂的文章俯拾皆是。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细读内容丰富的初中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它蕴含着美、充满了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审美天地,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在优美音乐的衬托下,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多媒体课件,立刻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仿佛自己置身于济南冬天的画图中,领略着大自然的美。这时让学生试着有表情朗读,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地方,然后有表情的朗读,与同学分享美感,这样他们在朗读中发现了自然的美,也发现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与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于不知不觉间受到美的濡染。我们要着力发掘这些优美课文中的审美因素,揭示文章蕴含的情感内容,让学生为情所动,从而进入审美境界,在美的感受中提高欣赏美的水平。

五、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1. 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塑造美的心灵

赞科夫指出:“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对于正在长身体、长知识、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来说,创造美的需要就更强烈、更迫切。班主任需要紧密抓住学生这种爱美、惜美的心理,让他们在充分感受美的同时,发挥创造美的热情和动力,以而构建美的环境和美的心灵。

2. 自己动手创造自然质朴的美

七年级的女生方红很爱美,她学着社会女青年的样子着装艳丽,或戴项链或化妆,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怎样提升孩子审美的品味?怎样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于是,笔者从裁缝师傅那里搜集了一些零碎的布头,利用劳技课时间,和学生们一起精心设计,用碎布巧接、巧搭配,做成了一件蓝白相间的百褶裙,然后笔者提议由方红试穿一下,看效果怎么样。当上身穿白色衬衣、下身穿兰白百褶裙的方红登上讲台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笔者趁机让学生谈自己对美的认识,他们的答案丰富多彩:“朴素大方才是真正的美”、“劳动才能创造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充满物质诱惑的社会中,让学生拥有一颗高雅的审美之心,让他们学会去创造美,学会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去享受美。

3. 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创造美

春天的校园充满了生机,柳条摇曳,丁香开放,月季吐蕾。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笔者带领学生在花圃中劳作,有的翻土、有的挖土、有的播种……大家争先恐后,装扮着校园,劳动场面热火朝天。2008年的春天,笔者还带领学生每人种下一棵奥运树,让学生在这个美好的时刻,看到美丽的校园,也享受着用自己劳动创造出来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