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循环经济事例范文

循环经济事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循环经济事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循环经济事例

第1篇:循环经济事例范文

1.1有利于节约地球资源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所以其人均占有量相对较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资源开发能力的不断增大,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不注重节约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面临着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极大程度地减轻了资源供给压力,有效地缓解了我国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

1.2有利于保护地球环境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且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在日益加深。环境问题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循环经济的提出能够从根本上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有效地降低了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和谐发展。

1.3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在于降低投入,减少生产生成,从而保证产出最大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资源在产出率、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较大。循环经济能够保证低投入,同时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使资源能够尽量发挥出其最大的使用价值,尽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1.4有利于经济的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循环经济更注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于循环经济污染少、效益高、资源再生利用率高,它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2构建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建议

2.1不断完善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为了保证循环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依据,所以要对与其相关的法律规章进行不断的完善,构建健全的循环经济体系,使其在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达到对企业行为进行规范的目的。可以通过加大废弃称排放收费制度的执行力度,提高监管水平等手段,使企业在发展过程能够自觉坚持以低投入、加强环境保护、资源再生利用为前提,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同时还有昨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2构建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技术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是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做到低投入、零污染、提高资源的再生利用率,这些都是需要通过较高的技术作保障的,所以需要提高技术的创新力度,同时要注意开发共性与实用性技术,最终构建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技术支撑体系。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要大开发与循环利用和能源节约方面相关的关键技术。在资源节约方面要加强废物回收利用、替代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方面技术的开发工作,使循环经济理念渗透于企业的计划、生产、运用和管理一系列过程之中,交将其纳入到国家中长期科技计划之中,加大力度去开发污染少、经济效益好、低消耗的共性技术。同时为了提高产品的使用期限,提高资源的使用价值,还在不断探索不同企业间产品间的链接技术、加大生态工业园区设计技术的研发力度,以实现资源合理、充分的利用,有利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利用有效的经济发展激励机制

第2篇:循环经济事例范文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构建的一种生态经济。它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组织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等经济活动,将清洁生产、生态设计、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使物质和能量能够在不断进行的循环和流动中得到充分合理和持久地利用。循环经济提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应当主要依靠人的智力来推动科技进步,合理的循环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非和谐”行为,力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相辅。简言之,它追求的是一种高效益、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有一个“3R”原则需要遵循,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它所要求的并不只是资源的简单循环利用,它最根本的目标是在经济活动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与破坏,并要求制定相应的合理的资源开发计划及保护措施,并尽可能使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尽量避免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2我国旅游经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2.1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旅游经济管理体制

旅游经济管理涉及财政、物价、交通等许多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许多方面要求必须通过政府牵引、部门联合行动,但是由于目前国内旅游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旅游行业内存在主管部门职能不明确、行权薄弱、执行力差、执业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对旅游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旅游环境的有效改善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也间接降低了旅游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效率。

2.2旅游经费投入不合理,旅游基本设施的落后

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我国对旅游管理方面及各项设施的投入不合理,导致旅游设施的不全与落后,造成旅游经济管理许多方面的无意义重复与滞后,许多天然优良旅游资源遭到严重浪费和闲置,旅游设施不配套与景区环境和现代旅游的发展不协调,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迟滞,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旅游经济开发,以致经济与环境的恶性此消彼长,严重违背了循环经济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

2.3缺乏长远的旅游经济发展眼光,地区旅游开发不合理

很多旅游景点对资源只开发、不保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基于经济利益,只顾眼前利益,急功近利,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破坏与减少,可再利用资源的循环再生滞后。比如,在某些地区旅游景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以牺牲生态和谐系统为代价,盲目开发旅游资源,导致景区环境失调,影响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这种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是极度不科学的,严重违背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2.4缺乏创新理念,旅游产品陈旧无特色

经济开放型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产品供需错位,缺乏新颖的旅游资源和个性化的产品设计,游客需求无法满足,激烈竞争下自然会被市场所淘汰。某些景区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而盲目投资导致旅游资源与产品的重复低水平建设与恶性的市场价格竞争,使行业信誉严重受损,自然与社会难以和谐共处,这完全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

3循环经济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意义

3.1是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旅游业是资源依托型产业,景区环境质量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是一种尊重生态自然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循环经济模式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运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趋势与要求。

3.2是从根本上防治旅游环境污染、遏制资源浪费与保持旅游生态和谐的重要途径

目前,各旅游景区环境问题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相当严重,更有旅游景区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闲置旅游资源的现象存在。循环经济“3R”原则可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比如在旅游景区内尽可能多置分类垃圾箱,在回收垃圾并利用的同时也解决了游客因找不到垃圾桶而随地乱扔垃圾的问题。再比如,用过的废水可通过自置净化系统再处理再用来绿化景区等,这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污水大量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3.3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确保旅游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

循环利用资源,并合理的再处理利用垃圾废弃物,这在无形之中就为旅游经济节省了资金成本,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有益于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增强了旅游资源的生命力与发展力,这同时也提高了旅游的经济效益,确保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循环经济模式适用于旅游经济管理的措施与对策要扭转现在旅游经济扭曲而无序的发展模式,贯彻循环经济理念于实际,实现旅游经济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适当的措施与良好的对策是确保循环经济模式顺利被执行的前提条件。

4.1加强技术支持

循环经济在旅游景区的贯彻执行少不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在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如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运用环保技术净化后的水可作为景区绿化用水、卫生用水等。此外,良好的技术支持可保证管理措施的有力实施,如在人员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大幅度调动,在旅游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开发、配置、保护等复杂环节等。

4.2建立健全教育宣传与经济奖惩机制

一种政策的贯彻执行离不开良好的宣传与鼓动。通过教育与宣传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认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流程与方法,灌输人们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使更多的人能够自觉地身体力行打造和谐生态自然。具体方法,比如可以在旅游景区做一些相关的宣传教育标识牌,在景区设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场表演等,以让游客与管理人员引起重视,打造强大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品牌。另外,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制度则可以保证教育宣传的效果与落实,这主要是针对景区旅游经济的人员管理问题。

4.3系统整合旅游资源,贯彻以政府为主导与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开发旅游经济的政策

旅游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地区环境与文化资源差异。以政府为主导,强调宏观调控,并因各地区环境资源与文化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与发展,才能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及其所依存的环境与文化条件进行长远规划和综合高效利用。

4.4强调旅游产品创新,理性旅游消费

第3篇:循环经济事例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途径

最近几年,在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下,各级水利部门坚持转轨变型、加强经营管理、追求经济效益,成功转变了水利事业的发展战略。但要想促进水利经济的良吐循环,还有很多问题函待解决,值得深人讨论和探究。

一、水利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水污染日益严重,水利经济体系已经与水资源状况不符,水利经济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利工程自身在过去长期存在轻管重建的现象,经济收人很少,经济意识淡薄,加上水利产业的回报率非常高,水管单位很少补偿自己,而是将大部分效益都给了社会,自身包袱沉重,导致水利经济迟迟无法实现良吐循环;二是水利经济的发展缺乏特色,价格收费体系、法制体系、服务体系等的不完善,导致水利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缺乏支撑,而缺乏市场机制更是阻碍水利经济体制改革最关键的因素;三是没能正确认识水利综合经营的重要作用,没能针对综合经营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且水利职工待遇问题的解决不力,导致人员缺乏水利综合经营的积极性,制约水利经济实现良吐循环。

二、新时期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途径

(一)增强经济意识,徒进水管单位发展

水管单位为促进自身发展,需积极转变传统轻管重建的观念,不断增强经济意识,这是建立水利经济良吐循环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1j[。一是改变水利工程设计缺乏正规经济评价的状况,注重对水利工程建设开展经济分析和评价工作。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严格依据国家规范要求来进行,由专业的经济评估人员负责落实经济分析和评价,没有正规经济评价的水利工程设计文件将不能参与审查。在水利工程的经济分析评价环节,不仅要落实经济分析工作,还要评价财务、研究执行方案,为水管单位今后开展水利经营提供法律依据。二是改变轻配套、重主体的状态,着力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需对配套工程与主体工程进行共同的运用,把配套与主体作为有机的整体,搞好规划与设计,并保持同步施工,确保能全面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三是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完善建立水管单位经济目标责任制,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来增强改革意识与经济意识,打破以往花钱就找国家要的不良习惯,从而促进水管单位自身的有序发展,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

(二)建设三大体系,指导水利经济发展

推进建设三大体系是建立水利经济良吐循环机制的一个关键环节。一是建设价格收费体系,也就是科学制定价格,规范各项收费。水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需要价格杠杆的调节,有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供水目前已经形成卖方市场,对改革水价极为不利,新的价格收费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它能使每一个水利工程都实现以水养水、以库养库、以堤养堤,从而实现良吐循环。如充分利用各个供水区域需要水资源的时间差来开发需水市场,使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二是建设法制体系,按照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在水资源行政管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水利经济等方面建立健全法制体系,从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通过加强宣传、加大执法力度等方式落实水法律、水法规的普及工作,为水利经济的循环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建设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服务意识。现行机构设置大多都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前提的,偏重于专业技术,这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符,对营造建立水利经济良吐循环机制的软环境不利,需严格遵循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基本原则,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为发展水利经济服务的意识,通过宏观调控以及市场机制的合理运用来指导水利经济取得良吐循环发展。

(三)加强综合经管,实现水利经济循环

水利综合经营的加强不仅是水利部门减少政府负担、社会负担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建立水利经济良吐循环机制的必要辅助措施。一是对水利综合经营在发展水利经济中具备的重要作用应有正确的认识。水利队伍内部应积极认识至日提高建立水利经济良心循环机制与提高水利综合经营之间的关系,由上而下注重多种经营,有机结合水利综合经营的开展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优化。同时,各级领导部门也应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强综合经营,才能使水利工程达到自我完善与发展的目的,从而实现良吐循环。这就需要水利部门摆正副业与主业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扶持水管单位加强综合经营,还要重视水利工程的管护,从而扩大再生产投资。二是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为水利综合经营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各级部门不仅要积极支持水利经济的发展,还要坚持完善制定优惠政策,如对既有的多种经营项目可适当延长综合经营的免税期限,尚未发展的多种经营项目应给予低息贷款、减税免税等扶持,为综合经营提供条件。三是及时解决好水利职工的工资待遇问题,将他们加强水利综合经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水利工程大多都地处农村,不仅单位分散,且制约条件很多,基层水利职工的工资待遇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影响他们促进水利经济良吐循环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可从医疗、子女人学、子女就业等方面人手,各级水利职工要一视同仁,为建立水利经济良吐循环机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结束语

水利经济良吐循环机制的建立需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结合水利经济面临的问题,不仅水管单位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增强经济意识,国家也应注重建设价格收费、法制、服务三大体系,并积极加强综合经营,以促进水利经济真正实现良吐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许志英.关于建立准公益性水库补偿机制的思考[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12):67一68

第4篇:循环经济事例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激励相容;利益共生

引言

以“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的循环经济,是集约化的增长模式,能够克服以“资源—产品—废弃”为表现形式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所导致的诸多问题,比如,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污染、垃圾废弃物的排放等。近些年来,随着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人类逐步意识到要改变以往的增长模式,应该将经济活动纳入到循环经济模式下。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来构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增长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

固然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但是为了取得发展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破坏,造成了对资源和环境的沉重压力,激化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正如马克思所言: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能带来灾难[1]。高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逐渐增加,从1995年的355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363亿元[2]257;同时新的污染在旧的污染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就迅速增加,如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有机合成材料的生产和广泛应用中产生的硫酸盐、硝酸盐等污染物[2]261。经济快速增长进程中的生态危机,唤醒了我们的危机与警觉,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克服人对自然界的破坏性,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历史的统一,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无疑是必要的,唯有此才有可能践行“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

尽管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研究者都纷纷强调循环经济模式所能够带来的好处,比如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但是不难发现,循环经济在中国的推进仍然不尽如人意,法律法规规定的生态型经济行为仍然难以有效落实、监督机制不健全,统一的基本法律《循环经济法》仍尚未出台,地方政府继续热衷于gdp。循环经济在中国之所以距离成熟期尚远,是因为没有有效地解决激励相容问题。

一、以激励相容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作为发展模式的演变,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制度变迁的过程。若要实现因制度变迁所设定的绩效,就应当发挥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利益实现的可能性。否则,冲突式的过程会影响绩效的可获得性。途径与方式的选择影响到问题的解决,能否实现把激励搞对是解决诸多问题的关键症结。循环经济作为时代中的人类对发展模式反思的思想,其推进应当遵循利益激励相容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地构建循环型社会。

(一)解决好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循环经济的推进,是为了降低经济发展的代价,以低代价谋得高的经济效益,当然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循环经济模式固然是解决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方式,但是其终极目标还是为了发展,环境保护必须能够较传统的增长方式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否则就缺乏足够的动力促使各主体去践行循环经济模式。中国长期以来在分权体制下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标准就是gdp,如果让地方政府因为实践循环经济模式而看不到发展绩效的可获得性,就会让地方官员仍然选择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所以,应当改变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走出物质gdp,步入绿色gdp;改变经济发展的单一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目标。以协调方式促进利益的相容性,激励地方政府主动地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建设性而非破坏性。

(二)处理好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要么是成本既定下的产量最大化,要么是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最小化。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不可避免地涉及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成本与收益的冲突,能够阻碍循环经济的践行。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相比,循环经济模式使企业的成本显著增加,使得企业在有限的经营周期内减少了利润空间。如何创造出成本与利益的共生,是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关键。特别是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新建企业(增量企业)因为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而选择“管端预防”,门槛的抬高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而原有企业(存量企业)虽然因污染和废弃物处置的设立而选择“末端治理”,但是新建企业更高的运行成本,容易造成新旧企业利益分割的不平等,导致在完全利润导向的机制下,产生逆向选择,淘汰新企业[4]。这种劣币驱逐良币式的竞争显然是不利于循环经济模式推进的。因此,必须权衡处理好经营成本和社会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借助有效的财政制度来实现成本与利益的协调。

(三)协调好微观、中观和宏观主体间的关系

循环经济的推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微观层面的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模式,消费者遵循绿色消费模式;中观层面的中间组织采取社会投资推进循环经济;宏观层面的政府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监管体制。目前虽然我们以战略性的角度强调了循环经济模式对于未来发展的意义,但是企业寻找不到循环经济模式对利润空间提升的贡献。不同层面主体的利益无法实现协调,利益的冲突必然成为了循环经济模式推进的限制因素。因此,实现利益的共生,让企业、居民、中间组织和政府形成共同的利益链条,可以减缓循环经济模式的限制因素而增加促进因素。这就要求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时候,更加关注企业的即期利益与远期利益,居民的绿色消费与幸福指数,营造出类似于日本的广泛参与的循环型社会氛围。

(四)有效解决不同区域间的合作关系

选择循环经济模式能够以显著的正外部性影响到不同的区域。选择循环经济模式的地区固然享受到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益处,但是该地区不得不付出更高的选择成本。而循环型社会的益处也能够被其他区域所享受到,利益和成本的不均衡性有可能影响到区域间的合作。所以,应该从制度设计方面权衡处理好跨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尽管循环经济说到底是发展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发展的公平性问题。不能因为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剥夺了发展的平等性,目前看来,生态补偿机制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在涉及与发达国家就循环经济问题谈判的时候,必须从全球性发展的义务承担角度,促使发达国家承担起节能减排的义务,有针对性地设计好排污权交易制度。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才能促使不同区域甚至不同国家间的合作,进而推进循环经济的实施。

二、结束语

人类能够做的并非是应当做的[5]。人类应当从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客观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寻求实践过程中的人化自然,正确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将社会本身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毕竟“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也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6]。循环经济模式就是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途径。把激励搞对,实现利益相容就是推进循环经济应当把握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51.

[2]刘本炬.论实践生态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83.

[4]刘学敏,中国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层障碍[j],经济纵横,2005,(7):15-17.

第5篇:循环经济事例范文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论述生态经济时提出的,它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而言。它要求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将清洁生产、生态设计、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使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使物质和能量能够在不断进行的循环和流动中得到充分合理和持久地利用。简言之,它追求的是一种高效益、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一)减量化原则

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管理技术的改进,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因而也称之为减物质化。换言之,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为使这种增长具有持续的和与环境相容的特性,人们必须学会在生产源头的输入端就充分考虑节省资源,提高单位生产产品对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废物的产生,而不是把眼光放在产生废物后的治理上。

(二)绿色消费原则

旅游绿色消费要求以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促进一次性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再利用。一些发达国家还以循环经济的思想为指导,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用具。

(三)资源化原则

指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要求尽可能地通过对“废物”的再加工处理(再生)使其成为资源,再次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四)高科技化原则

目前高新技术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及管理科学技术等都是以大大减少物质和能量等自然资源投入为基本特征的。国外目前提倡生产的“非物质化”,即尽可能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如利用互联网替代大量相应物质产品的生产。饭店利用计算机网络预定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旅游景点使用计算机网络或者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人员预警,饭店运用高新材料建设以延长饭店的经营时间,使已投入的物质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旅游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旅游业是资源依托型产业,景区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在旅游景区管理中实现循环经济,遵循生态理论发展,可以减少旅游投入及垃圾产出量,避免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增强旅游景区的生命力,使旅游业能够持续性地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是适合旅游景区管理的,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和必定的趋势。

(二)是防治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目前各旅游景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废弃物增加、水电资源浪费、植被破坏、白色污染等,如何防止环境污染是各景区都着重考虑的问题。而目前我国采用的末端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一方面投资大、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另一方面,末端治理往往使污染物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废水治理产生污泥、固体废物治理产生废气等,不能根除污染。而从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开展工作,可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

(三)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在旅游管理中采用循环经济可以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如合理利用及再利用水资源、回收废弃物、节约电资源等,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减少资源使用量,减少景区经营成本。此外,循环经济的使用有益于景区环境保护,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从长远角度看,增强景区生命力的同时也就是增加了其经济效益。

四、循环经济理念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宣传教育具有信息传递、舆论导向和监督、规范公共行为和普及知识的功能,是实现公众参与的前提。旅游循环经济需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和社会文化建设,树立旅游循环经济的理念,才能使政府、企业和社区公众提高对规划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并将有关规定落到实处。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及各种文学艺术等多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加强舆论监督;将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科学原理等基础知识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教育,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最终增强全社会的循环经济法制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使社会各阶层人群了解并认可旅游循环经济,在旅游区建立各种标识系统和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等,教育引导游客进行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等。

(二)转变发展经济理念

旅游循环经济要按照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知识经济、体验经济、技术经济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环境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充分考虑旅游资源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社区承载力、旅游者心理承载力等旅游承载力体系,以保证旅游业科学、有效地发展。要做到旅游区域管理与环境容量相结合,既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旅游需求,又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条件下,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这是旅游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以免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利用,实现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不能有效地控制游客数量,就可能发生游客过分拥挤,破坏生物栖息环境和天然植被的局面。

(三)提升环境伦理观念

旅游循环经济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树立新的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的核心,是建立真正平等、公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1]应认识到人类应与自然保持和谐相处、协调进化的关系,人以外其他生物、物种、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界所有的存在物具有其内在价值,生态系统和自然界还有其系统价值,有继续存在下去的权利;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对其他生命和生命支持系统负有伦理责任。实施旅游循环经济应培养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育环境的伦理情操,并将环境伦理运用于节约资源、生态恢复、环境整治、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绿色消费、护育自然等之中。遵循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尽量开发不影响或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特别要根据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不同类型来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

(四)改变消费行为

旅游循环经济要求人们改变消费观念,提倡旅游的精神文化消费、适度的物质消费,尽力做到消费文明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提倡合理、健康、有限量的消费行为,努力使旅游消费行为不破坏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旅游绿色消费要求以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促进一次性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再利用。完善“产、学、研、官、民”的合作体制、产品的标示制度,鼓励公众购买旅游循环经济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确定购买旅游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推动政府绿色采购等。“3R”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改善要求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体,鼓励支持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社区参与,促使全社会关注旅游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结论

循环经济是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而采取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面对旅游业现存的种种弊端,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适合我国的国情,也是构建环境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旅游循环经济制度建设是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增强国家旅游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郑度.人地关系与环境伦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第6篇:循环经济事例范文

宁夏锦绣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研、科、工、贸”为一体的工业固废综合治理公司,是2012年浙江―宁夏经济推介会上,自治区就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而招商引资的重点示范项目。公司主要有建材、化工、矿业三个板块业务,针对不同的电厂区域环境,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动态治理。凭借先进的工艺技术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先后针对华电中宁电厂、大唐大坝电厂和华能大坝电厂排放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实施综合治理,同时投资建设年总产量超过240万吨的超细粉煤灰生产线项目,总投资超过5.4亿元。

自2012年9月以来,锦绣公司与华电宁夏中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就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进行深入合作,截至目前,中宁公司每年所产生的共计约60万吨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已经全部由锦绣公司承包并进行综合利用,实现了中宁电厂固体废弃物零排放的目标要求,真正起到了自治区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方面的示范作用。

2013年,其下属子公司――宁夏锦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大唐大坝电厂年产120万吨矿渣微粉项目,并于当年投产。目前,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利用率已超过70%,稳步的向零排放迈进。同时,该项目被列为2013年自治区政府重点项目,自治区经信委重点项目。

2013年,锦绣公司又积极与华电宁夏分公司配合,所推荐制定的关于永利电厂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物零排放的方案,顺利通过项目评审,同时双方达成永利电厂与治理项目同步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

近年来,公司在宁夏多地持续投资建设固废综合治理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十二五”规划及自治区就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等相关政策的要求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宁夏党委、政府的热情感召下,公司深深体会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高度重视,公司有信心也有决心再一次就宁东电厂集群区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投资建设年产300万吨的超细粉煤灰项目,充分发挥锦绣公司矿业和化工板块治理业务在宁东的广泛应用,同时公司也有信心和决心为宁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作出新的贡献;为自治区的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增砖添瓦,从而使公司自身的各项先进工艺得到进一步地推广,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文图由宁夏锦绣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第7篇:循环经济事例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型;水资源;节约利用

水资源是人们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然而,当前水资源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水资源的短缺、水资源的缺乏都给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循环经济型水资源的利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1循环经济型水资源节约利用的概述

所谓的循环经济型主要针对的是对人经济行为的一种约束,这是生态学给与的基本概念。循环和高效是循环经济型的核心内容,低污染和低能耗是其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实现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的举措。要想实现循环经济型水资源节约利用,就应当从实际的水资源情况和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出发,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维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增长的平衡,使得水资源遭受破坏的面积达到最小,真正意义上实现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2如何建立循环经济型水资源节约利用模式

2.1在水资源开发环节的措施

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在水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虽然水资源总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但是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所用的淡水资源来说依然不容乐观。再加上淡水资源的分布及其不均匀,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目前,在我国经常用的水资源开发模式有四大类:跨流域调水、雨水收集、海水淡化、微咸水的利用,这四种利用方式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受众人群。对于跨流域调水来说,这一途径主要是通过改变河流的流向或者是挖掘河道引水,来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引向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其中,我国目前正在实行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代表工程。雨水收集工程,主要是通过进行各种集雨的装置来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再利用,通过这一方式收集到的雨水主要用于浇灌、洗车等对于水质量要求不高的用水。海水淡化是靠近海边的人群得到淡水资源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借助于海水脱盐的方式进而得到淡水资源,满足其日常生活的需求。最后通过对于微咸水的利用,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使用量,微咸水的利用一般主要是农业灌溉。这四个途径都是水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2.2在水资源保护环节的措施

在水资源的保护环节,可以通过两个重要的方面来实现循环经济型。第一是控制水源地的开采规模,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农业取水,由于农业取水量一般较大,而且在农业取水的过程有很大的浪费,因此,应当尽力避免浪费的现象,对农业取水加以适当的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水源地的持续利用。第二就是防治水资源,在这个环节中,应当建立合适的水资源监督立法体系,来对污染水资源的企业或者是个人进行威慑,提升全民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意识,严格的监督相关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杜绝不法企业排放污染物污染水源现象的发生,法律的监督是避免此现象的重要措施。

2.3在水资源节约环节的措施

水资源的节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再多的水资源只要不懂得节约,终究会枯竭。生活节水、工业节水和农业灌溉节水是节水的重要方式。在生活节水方面,主要是日常用水的节约。比如,洗菜水和淘米水可以浇灌花草,洗澡水可以用来冲洗马桶,洗澡时不要一直开着水龙头等,这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手可以做到的。在工业用水方面,节水主要是在控制用水的力度方面,工业生产中应当尽量使用节水的设备以及采用节水的工艺等。农业灌溉用水方面主要是通过改变灌溉的方式,比如将漫灌改为滴灌或者是滴灌的方式,通过这些改变来实现农业的节水。

2.4在水资源的再生方面的措施

水资源再生问题是建立循环经济型水资源利用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即达到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又完成了循环经济型的创建。对于污水的处理,从其的性质上考虑在处理方式上一般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对污水中的较大的固体悬浮物的过滤;第二级的处理是将污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和胶体状的物质进行一定的处理;第三极的处理主要是将其中的有毒有害难降解的有机物和溶解性的有机物的处理。在这其中用到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炭的吸附、离子交换法以及电渗析法。污水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才能再利用,真正到达再生目的。

3结语

总而言之,循环经济型的水资源利用是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矛盾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节水措施和节水工艺使用是达成循环经济型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有效的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合理运用。面对当前紧张的水资源现状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循环经济型的水资源利用模式是十分紧迫的,既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又符合人们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李婉琦.循环经济型水资源节约利用模式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534-535.

[2]闫肃.节水技术在内蒙古火电厂的应用探讨[J].节能,2014,(6):192-193.

第8篇:循环经济事例范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其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改革开放的要求,不断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处理好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而环境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不明确,发展方式不当引起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不平衡的物质交换关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式,它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的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污染控制,从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单纯的科技管理转向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从多部门分兵治理转向国家统一部属,与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文化目标的有机结合,通过人文社会伦理教育、法律制度建设和科技创新,整合和优化经济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日益尖锐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突出的环境压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实现由依靠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依靠智力资源为主,由生态环境破坏型转向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历史型转变;是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乃至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积极成果。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其运行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基本原则。“减量化”原则是指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污染物的产生,采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生产者应通过减少产品原材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群体应选用包装简易、结实耐用的产品。“再利用”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后继续使用,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成为垃圾,从而节约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投入。要求消费群体改变产品使用方式,有效延长产品的寿命和产品的服务效能,如纸板箱、玻璃瓶、塑料袋的包装材料的再利用,有时甚至可以多达数十次循环。生产者应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加大产品到废弃物的转化周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再循环”原则是指使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变成资源,变废为宝,变害为利。通过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和再利用,促进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针对整个经济运行系统,通过对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重组、升级和转型,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生态化结合,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西方一些国家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而我国只处在试点阶段,就我国目前状况,急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匮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资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预计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资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资源供给也有很大困难,如果再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为了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以往在发展经济时,不仅高消耗,而且高污染,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悬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产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产品质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资源利用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以及开发区的盲目发展。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开发区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第9篇:循环经济事例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绿色发展

1.循环经济的形成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可持续发展又是建立在生态、社会及经济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这也要求了循环经济必须从生态、社会及经济这三个方面来提供理论基础。

1.1生态规模的选择。生态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本质,这也就是说循环经济的根本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在工业化的今天,人力资源已经不再短缺,相对而言,自然资源已经成为稀缺资源,这样经济增长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较大,循环经济则是研究如何在自然资源影响下的经济增长。生态规模具体是指人均可使用的资源数乘积度量。它主要是说人均财富在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时能保证最小化的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就是说可持续的人均资源消耗及排放必须要小于国家的生态承载能力。而生态规模有最佳规模与最大规模两种,最佳规模则是评价生态规模的第一原则。

1.2经济效率的选择。经济的发展受技术及资源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人类的需求必须在满足技术及资源的条件下才能考虑到经济效率。在工业化时代,为了发展经济,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来降低劳动力成本,进而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技术创新并没有节约自然成本,导致自然生产率其实没有多少实质的提高。循环经济的指标还包括了生态效率的提高,生态效率可以体现出经济增长的价值量与资源环境消耗量的比值。生态效率具有这两方面的意义:1.2.1提高生态效率能够使单位经济产出的物质强度降低;1.2.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及自然资源的消耗。生态效率的指标由输入端及输出端来进行划分。输入端主要是指自然资源的生产效率;输出端则是指环境生产效率,主要是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生态效率的计算就能获得我们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时的生态效率情况。

1.3生态规模下的社会分布。经济效率主要是对资源的配置进行考虑,考虑资源在不同产品生产时如何进行分配。但是社会工作则是考虑的产品如何进行社会分配,如何在不同的人群中间来分配。

2.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指将经济活动组成成一个自然资源到产品,然后从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一个过程,它能够将物质及资源能在经济循环的工程中形成最合理的利用,把经济发展对环境及资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循环经济主要是要进行资源资产以及污染管理,它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以最小的输入获得最大的利用,并且要产生最小的污染。循环经济主要有以下的三种模式:

2.1起步模式;它是指从末端的治理到废物循环,通过技术手段将生产及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及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

2.2深化模式;它是指废物循环到产品循环的一个过程,我们将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来降低物质的消耗,实现了规模控制。

2.3目标模式;它是指从产品经济发展到服务经济,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要将工业化的形式向服务经济时展。

3.市场经济下的循环经济

我们国家实施循环经济,必须要有配套的战略创新、科技创新以及体制创新,这也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他的发达国家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

3.1战略创新。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压力,这也要求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站在减物质化的战略发展,这是与我们国情相符合的发展方向。我们国家在2020年要实现小康社会,这也要求国家的必须要满足供应规模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3.2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技术更新来提高资源的生产效率,主要是对生产环节进行调整,同时要进行结构强化来实现。而提高资源的技术生产率需要下面的四个阶段来实现:3.2.1过程创新;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过程更加合理。3.2.2产品创新;通过几刷更新来降低生产成本。3.2.3替代产品;通过不同种类的产品来为人民提供相同用途的服务。3.2.4系统创新;它主要是指通过结构的变革来实现产品经济转换为功能经济的一个过程。通过科技创新才能更好的调节发展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3制度选择。我国的循环经济的实施主要强调的是政府作用,忽视了制度的作用。政府制定的循环经济规划很难被市场经济来接受,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这种单一政府主体的形式,通过市场、政府及企业等联合机制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实施时可以参考以下三种措施:3.3.1制定法规标准来改进以为的政府管理形式;3.3.2以市场为基础进行环境管理;3.3.3推动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环境管理过程中来。总结我们国家的循环经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启发,但是我们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色,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循环经济也必将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全面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赫尔曼.E.戴利等编,马杰等译.《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诸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