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范文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第1篇: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交叉学科;创新

区域经济体现了国民经济的地域单元或者空间单元的构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关系的协调问题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以及理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运用其独特的视角来看待经济问题,为区域经济问题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得到了广大学者的一致赞同。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国民经济区域规划的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而区域并没有规定一定的具体范围,可以是一个州、一个省或者是几个州、几个省,甚至可以是县级地区,或者是不按行政区域划分,而是在自然地理条件或者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经济地区。因此,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 区域经济学中区域的含义

根据对区域考察对象的一些不同特征,可以把区域分成很多类型,但是最常见的类型有三种:自然区域、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第一,自然区域。自然区域按地理环境划分的,根据不同的地域差异,地表的空间来分区。因此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地表区域划分成不同的系统,然后按照从属关系来总结出一个区域等级系统。而区域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要素都有内在的联系,即使一个要素的区域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第二,行政区域。所谓行政区域就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由于行政区域在进行划分时有一些主观因素,所以与自然区域相比起来,有着可变性和不稳定性。第三,经济区域。经济区域主要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把交通运输作为纽带的经济区域。其划分是客观的,并且相对有稳定性。经济中心、经济网络、经济腹地是其较为重要的几个要素。一个经济区域内的要素都是相互联系却又彼此制约的关系。

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只包含区内经济学,而广义的区域经济学还包括区际经济学。区际经济学主要基础是地域分工理论,区际经济学为制定区域经济协调政策所服务的,它解决的是区域之间的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的问题,通过探讨经济合作的联系,来揭示区际经济的动力机制和分异的过程,而区内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单一区内的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区内经济学是以区情分析为研究的开始,然后把战略、规划等的编制作为其研究的主要部分,把区域经济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实施当做研究的“归宿”。而许多区域经济学的著作却没有对区内和区际、研究的内容做出严格的区分,导致许多著作都没有完整的体系。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学科。

3 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随着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西方的经济学界又出现了新区域经济学,很多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到提到了区域、地理以及空间的问题。

3.1 新区位因素研究

传统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地理位置、生产技术、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等,在研究过程中只重视了劳动成本、运费等因素,却忽视了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随着跨国公司和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兴起,经济学家把新区位因素的研究提高到了新的台阶,并且试图使用数学模型来揭示新区位因素的作用。

3.2 全球区位论的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全球区位理论逐渐兴起。它研究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它把企业的活动范畴从国内引向了全球,所以企业的选择范围也从国内转向了国际。但是对于特定的地域来说,是要根据首位区位因素对地域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

3.3 新地域运动规律研究

新区域经济学形成主要是靠信息技术、跨国公司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此,它们的地域运动规律也就成为了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的是新地域运动的影响因素、空间模式、演化规律以及城市效应。

3.4 新空进集聚研究

第一,对报酬递增和空间集聚的研究,一些使报酬递增的因素的形成是通过区域或地方的经济集聚形成的,而在空间集聚过程中,研究学者强调的只是报酬递增形式不同。第二,对区域成长和空间集聚的研究,一个国家中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因素具有相似性,会导致地区间的集聚比国家间的集聚更简单。

4 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面,而每个层面的研究内容都可以进一步分成许多理论系列和理论层次。

参考文献

[1].李帆;傅劲松.论资源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体系[J].资源与产业.2006(06)

第2篇: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范文

关键词 区位因素 行为区位理论 区位选择

当今各种信息技术和知识等要素的快速发展,使得以地域为限制的某些特征已经不复存在,各种信息的流动甚至超越了地域性的阻碍,它们对以地域为中心的传统区位理论提出了挑战,那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是否已经消失了?企业是否已经没有必要进行区位的选择?区位因素的变化不改变地域选择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区位因素及新形势下区位因素的新变化给予分析。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要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称之为区位因子(Standort Factor),哈特向与格林哈特称之为区位因素(Location Factors)。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的场所用较少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从区位理论的角度看,即特定经济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区位要素对于生产者而言,是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1 传统区位因子及行为区位理论

1.1 传统区位因子简述

区位因素对于区位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影响企业区位的选择和推移。在杜能(J.H.von Thunen)模型中,土地要素对分散的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而在早期工业化阶段,土地因素被原材料距离和一般的运输成本因素所代替,这些因素对工业企业来说十分重要,这反映在韦伯(A.Weber)模型以及新古典模型中。杨吾杨在他的《区位论原理》中,把区位因素概括为:自然因素、运输因素、劳力因素、市场因素、集聚因素等等。

综上所述,把传统的区位因子定义为首次影响因素,或者为直接影响因素。即这些区位因素是先于人们的行动而客观存在的,它们相对于人的行为来说,是既定的不会因为某些人为的变动而发生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问题。比如,传统区位因素大部分是外部因素,如运输成本、原料和市场等。

1.2 行为区位理论介绍

传统经济区位理论都假定从事经济活动行为的主体——人,是完全掌握了环境的一切信息,并且正确地选择所有事物的能力的人,即所谓的“经济人”。而在现实中,无论是经济活动的经营者还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并非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或费用最小化为目标。行为经济(Behavioral Economics) 等新的理论探索都认为,经济行为的特征就是有限理性的动态性,并选择不断的调整过程。在区位决定过程中,行为区位理论未假定理性及合理性的经济人;行为区位理论假定区位选择主体有多样的动机和目标,尤其是行为区位理论重视企业内部区位选择主体的作用,还考虑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英国经济学者邓尼逊(S.Dennison)是最早提出者之一,他在20世纪30年代初对古典区位论提出了批评,认为韦伯等人的区位是一种技术联系的空间分析,而忽视了心理社会联系的另一面。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数量地理学者普赖德(A.Pred),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德影响。他发展了D.史密斯德空间成本曲线和赢利边际理论,感到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优区位。普氏终于发现,这是同企业掌握的信息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的。这使行为问题中行为因素的数量研究成为了可能。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行为区位理论从本质上重视人类的决策结果,而这个结果依赖于决策者对信息量的占有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2 从行为区位理论解析区位因素的新变化

2.1 新的区位因素

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其演化是与特定区域社会经济背景相联系的,受着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子的制约。进入信息时代以来,随着信息、知识等要素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空间结构开始处于一种新的成长环境,并面临着新的影响要素的制约与作用。下面就新形势下的区位要素进行探讨。

2.1.1 信息因素

信息因素包括信息技术和信息本身。技术是决定社会经济区域结构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区域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技术创新的应用与扩散正持续地影响着区域生产结构与模式,从而影响着整个区域空间结构。信息技术对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要依赖于相应的产业、组织、机构或基础设施等。这也正是信息技术对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2.1.2 知识因素

关于知识作为空间经济竞争基础以及新区位因子的重要性已经被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区域所认识。尽管高度复杂的通讯系统使得知识以异常的速度和距离扩散,但Dicken(1998)却认为在特定地区产生的知识常常在相同场所使用最密集,知识也得以在此提高。这也反映了知识在构建本地化区域中的重要作用。

2.1.3 创新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正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进而也成为影响企业成长、公司布局及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硅谷和128公路都曾以技术活力、创业精神和非凡的经济增长著名。创新是社会的过程,体现了技术、社会、制度、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互动。尽管由于远程通讯设施的发展,各产业活动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分散布局,而不考虑地理距离,但是对于创新的追求又促使这些活动向特定空间的集中。

2.2 新的区位因素的解析

从本质上来说,它们如果要发挥作用,这些新的因素必须以人为载体进行运行,因此会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然而,传统的区位因素是客观上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们先于、独立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存在;新的区位要素本身的内容是时刻变化的,它们随着时展和技术变革而更新,并且依附于客观事物产生作用,同时它们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人的个人状况或者或是个人的能力,比如决策者的行为。

工业区位选择取决于决策者的拍板定案。因此,应对决策者的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经理作为相对独立的决策者而存在,他们在决定设厂时,要考虑该地已有设施和相关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财政、税收等条件。于是,成本因素影响在逐步的下降,而决策者行为逐渐上升。

普赖德于1967年提出了著名的行为矩阵,便是用来解释决策者行为的宏观规律和发展变化的,并且是以决策者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作为标准:

运 用 信 息 的 能 力

趋 向 于 最 优 解

信 趋 B11 B12 B13………B1n

息 向 B21 B22 B23………B2n

的 于 B31 B32 B33………B3n

数 完 B41 B42 B43………B4n

量 备 ·

·

· …………

和 的 ·

·

·…………

质 知 ·

·

·…………

量 识 ·

·

·………Bnn

普氏矩阵纵轴和横轴分别代表信息量和运用能力,前者可使决策人知识完备,后者可使决策人临场决断。不同决策人,其决策处于矩阵中不同的位置。左上方的B11,是最糊涂决策人的位置,右下方Bnn,是最精明决策人、即经济人的位置。区位理论中的一系列理想模式,也就是行为矩阵中的最优位置。众多决策人掌握了更多更好的信息并能有效的利用它们,于是矩阵中的元素便向右下方集中,趋于优化基础上的竞争。这也就会出现矩阵参数的改变,导致出新的行为矩阵。总之,行为矩阵不是一成不变的,最优的区位也会因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改换,只有在理想状态或偶然情况下,才能达到经济人的最优模式。

普氏研究论证了在解决区位问题时,考虑行为问题的重要性,并且人掌握信息程度以及信息本身是否完善将会对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也说明了不同时间、场合下,区位的最优解是一个客观事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信息等新的区位因素,是一个引致变量,它通过人这个载体而发生作用;同时,由于它自身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并且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限的,人对各种信息的运用能力差异巨大,所以说人的决策就会出现多样化。信息、知识和创新是通过人来间接的影响企业的地域选择的,人在决策的同时首先要对客观环境即传统区位因素作出分析判断,然后再根据不同的信息情况作出决策。也就是说,人的行为首先是建立在对客观环境即传统区位因素的考察之上,接着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信息进行区位选择的。

因此,我们称信息、知识和创新这些新的影响因素是二次影响因素,或者为间接影响因素。这是由于作为信息等新的区位因素,是一个引致变量,它通过人这个载体而发生作用,对区位选择作出判断。

3 小结

从古典区位论到行为区位论,从传统区位因素到新的区位因素的发展,不论区位论怎么发展,区位的重要性却是永久的话题。区位选择对农业、工业或者是第三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意义深远。因此,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联系方式、通讯手段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不断变更,但是,区位有效选择、地域合理定位仍然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从当前中国所处的背景来看,这些新的因素对空间结构的塑造作用还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杨吾杨.区位论原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3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3篇: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范文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影响因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沿海经济区,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区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形成,都给经济区的发展带来了机会,更使其沿海工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抓住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发展的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引导扶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能环保水平、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具体到工业发展和布局是:要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改善环境,加快完善产业布局,在沿海规划建设高起点、高水平的现代加工制造业体系,培育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但是应当看到:工业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不仅取决于正确政策的导向,而且必须与现实的客观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以200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全区、全国GDP比较而言,200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合计为1327.44亿元,占全区的27.49%;四市人均GDP11080元/人,仅比全区平均水平的10232元/人高8.29个百分点,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8.76%。再以第二产业构成对比为例: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平均占GDP的比重为48.9%,广西全区平均占GDP的比重为38.9%,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第二产业平均占GDP的比重只有36.9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5.5%,不但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比全区的平均水平低1.98个百分点。

再通过对比近20年来相关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尽管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构成的桂南特色经济区的第二产业比重与全国一样呈持续稳定的上升态势,但是第二产业上升的幅度并不大,仅相当于全国1969年的构成水平,换句话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工业产业尽管在广西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其目前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而言,则仅相当于全国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平均水平。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国家和广西目前社会经济形势与当年自治区作出五大经济区决策时比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形成、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南宁市行政区划新增了五个县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等。所有这一切都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许多的观念、政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导向的理念问题

该区域产业之所以有可能成为广西乃至整个西部经济的龙头,基本原因是广西所拥有的区位优势——西部唯一的出海通道全部集中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因此围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大通道建设理应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重点。但是,应当以什么样的理念来引导经济区的产业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导向的指导思想是大通道经济观。因为虽然广西在地理位置上拥有西部各省区唯一的海上通道,但是该通道并不一定就是最经济的通道,它还受到广东海路通道和云南陆路通道的挑战。因此,只有建立基于大通道经济(而不是经济大通道)的产业导向理念,才能正确看待本区域所拥有的区位优势,才能依托现有的区位优势来正确地选择和定位产业,并最终促使桂南经济的腾飞,进而带动整个广西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广西物流经济中的作用问题

出海大通道的地理优势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现实和未来广西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问题是怎样使这种优势发挥更有效的作用。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西南经济中的物流最主要集散地之一,其必须注意将吸引性物流的能力转换成吸纳性物流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整合本身及周边优势区域的资源,合理布局本区域内的产业,保证区域内经济运行的长期稳定性。

(三)中心城市在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综观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个区域都会形成一定的组织和指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这些核心一般是具有产业竞争的优势、信息扩散、物流调配、技术创新以及资金融通和管理能力的城市或城市卫星区。中心城市对整个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吸引和辐射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南宁应当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布局中发挥集聚规模效益高、产业发展基础雄厚、主导产业外向化程度高和具有开拓国际市场能力、融资功能强等中心城市的优势作用。目前,南宁作为桂南经济区域中心城市在产业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政资金的创造力较弱;实际能够运用的资金与产业建设布局所需资金的缺口较大;作为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差;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密度小,缺少带动周边城镇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值不高;城市环境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因此,如何提升南宁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

(四)优先发展沿海城市产业经济问题

优先发展沿海城市产业经济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经验,关键是怎样理解和把握沿海城市产业经济的选择和布局,既保证产业经济定位的正确性、效益性,又保证产业经济布局的合理性和发展的持续稳定性。本文认为这需要从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进行考虑,然而这需要进行大量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做到。

(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选择问题

产业布局的正确与否是关系本地区乃至整个广西经济未来发展的大问题,因为本区是广西未来经济发展的龙头,起示范窗口的作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自然生态环境效益比较好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方。由于人口的过分膨胀而加剧的自然生态环境压力,使得该区域在未来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的选择方面必须十分谨慎。否则,经济不仅不能成为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动力,而且会成为相反的桎梏。例如,目前正在拟订实施的沿海城市造纸工业项目和配套准备建设的桂南经济区1000万亩造纸用林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就是有必要认真对待和重新研究定位的产业选择问题。此外,是否应当将重化工作为本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问题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它与造纸工业一样属于高污染且很难进行环保处理和治理的工业项目。

(六)产业布局经济性和经济性产业布局的关系问题

产业布局经济性和经济性产业布局是两个既紧密联系又有着明显区别的经济范畴。就产业布局的经济性而言,它是指产业布局必须讲求效益;而经济性产业布局则是指产业的布局都必须考虑其投入成本问题。不讲效益的产业布局和不讲成本的产业布局同样都是不可取的。在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导向和布局方面值得注意的问题恰恰是忽略了投入成本方面的问题,这是值得反省和注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七)隐性重复建设问题

隐性重复建设是指以牺牲现有产业优势为代价而搞所谓的新产业建设的问题。隐性重复建设给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所造成的资源和资金浪费问题,比显性重复建设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的选择和布局上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加以对待。

(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缺乏先天资源禀赋

这里的资源是指水资源和矿藏资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一个资源相当贫乏的地区,尤其是矿藏资源。先天资源禀赋的不足,使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必须依赖外部资源的供给。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的有效与合理配置所遵循的主要是市场经济规律而非政府干预手段。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未来运行的结果将取决于其适应市场经营机制的能力和市场对其反应的灵敏度。

(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仍然需要完善

规划是经济运行的前提,没有规划经济运行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但是规划又不是经济运行本身,它作为经济运行的蓝图尽管对经济运行前景做出了描述,但是其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即便是已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本身,同样也存在着不合理或不实际的地方,比如说空间布局中三类地区用地的平衡问题、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选择与定位问题、以火电为重点的能源发展战略问题和污染防治手段的可行性问题等。上述问题并非如现在规划上讲的那么简单。它不仅需要开放的思想,更需要缜密的计划,依赖于积极的合作、利益的分配、多方的互动、产业的选择等条件,取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另外,其他有关的国际政治环境问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所濒临的北部湾是一个国际性的海域,再往南是我国的南沙群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种国际性政治环境可能存在的潜在性影响在地区产业的选择和布局上应当加以考虑。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区位、国家政策、地区国内GDP、科技水平、港口吞吐量、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都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沿海工业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区域合作虽然在过去对工业发展无显著的影响,但是从国家的政策和现在不断发展的对外合作上来看,无疑将会是以后经济区沿海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建设成为以港口为依托,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为支撑,以港口经济、海洋经济、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群,形成中国西南部国际贸易和运输中心以及商业、信息中心的目标,本文结合国内外发达地区沿海工业发展的经验以及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对北部湾经济区的沿海工业发展建设提出以下策略:

合理确定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及时了解工业产品市场的变化;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合理定位及确定发展规模;加强港口的配套设施建设,多方面吸取货源;扩大对外贸易优惠范围,扩宽融资渠道;提高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监督管理,确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英虎.树立正确的区位优势观和大通道观[J].广西经济,1998(2)

第4篇: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范文

【关键词】蓝色经济 蓝色经济区 重要性 措施

蓝色经济,是依托于海洋资源的新型经济产业,也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强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创新发展,大力发挥海洋资源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国家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同时,能够有效促进国际经济发展。蓝色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蓝色经济的发展,对沿海地区的环境和生态达到污染的最小化,突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格局正在不断完善,是我国蓝色经济发展的有效体现。

一、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我国能源资源的逐渐匮乏,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强蓝色经济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海洋资源的开发效率和开发速度,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目前,海洋探查结果表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多金属核资源等多种能源物质的储量非常丰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能源物质的有效开采和应用,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现状,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避免能源危机的发生。

(二)有利于新型资源的发现和发展

海洋中蕴藏着数目可观的物质资源,加强蓝色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新型资源的发现和发展,为国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解决经济发展同环境污染问题的巨大矛盾。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人类生存空间的不断缩小,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蓝色经济的合理发展,有效加快了新资源的发现和利用,带动了一批新型产业的兴起和壮大,如海洋药物工程、深海基因工程、海水淡化工程,为相关产品的加工和生产开辟了全新的途径,海洋资源的发展和利用,预示着海洋世纪即将到来。

(三)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蓝色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提供丰厚的经济利润,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逐渐低迷,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是确保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蓝色经济的开发和发展,能够有效的提升蓝色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中的比重和地位,调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提高我国经济实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蓝色经济的开发和发展,促进了我国海洋劳动就业队伍的扩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劳动就业问题,对我国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蓝色经济区的相关发展建议

蓝色经济区,就是基于经济、科技、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状态等相关因素所建立的蓝色经济发展体系,能够确保区域经济的统一、协调发展,缩短区域经济社会的空间距离,促进我国蓝色经济的快速发展。蓝色经济区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区域空间和创新域,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体系,依托天然的地理优势,规范产业布局,从而实现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在建设过程中,良好的发展现状,保证了我国蓝色经济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做好产业布局和产业规划

发展蓝色经济,首先要根据区位优势,加强对蓝色经济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规划,加强产业带的建立,激发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集合地区经济优势,促进蓝色经济区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在进行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交通等相关重要因素,使产业布局同企业发展相结合,调整产业布局结构,为蓝色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提出特色经济,打造发展支柱

蓝色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必须要重视特色经济的发展,落实蓝色经济区主导产业,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支持蓝色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可靠的产业支持,也就无法发挥经济优势,会影响到蓝色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特色经济的发掘和定位,集中力量重点培养,打造发展支柱,提高蓝色经济区域发展的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确保蓝色经济区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

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和建设,必须要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整合人力资源,加强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实现蓝色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工作,同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保证人才的培养和供应,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可靠动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工作,及时了解先进的技术信息,帮助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我国蓝色经济区建设和蓝色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总结

蓝色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蓝色经济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有效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持,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落实。目前,我国蓝色经济的发展形势较好,在此基础上,必须要做好产业布局和产业规划,发展特色经济,加强人才培养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以实现我国蓝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姜旭朝,张继华,林强.蓝色经济研究动态[J].山东社会科学,2010(1).

第5篇: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范文

关键词:宏微观经济学;居住空间分异;西安;房地产市场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251-03

一、相关概念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西方经济学形成了按研究对象不同分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分配的;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1)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是随着城市的诞生出现的,居住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2)城市居住空间变迁总体上呈现与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相对应的特征。城市的发展与居住空间分异相互作用,城市的发展导致了居住空间的分异,而反过来,居住分异也影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二、宏微观经济学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它们共同组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分析社会经济制度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它们都把市场经济制度作为一个既定的存在,分析这一制度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

(二)区别

1.基本假设不同

经济学的研究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条件有以下三点:(1)市场出清。这就是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2)完全理性。这一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只有在这一假设之下,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才是可能的。(3)完全信息。完全信息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基于两个假设:(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2.基本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1)均衡价格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理论。(4)分配理论。(5)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实现,以及社会经济福利的实现等问题。(6)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等。其中主要有:(1)收入决定理论。(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4)开放经济理论。(5)宏观经济政策。

三、从经济学角度谈居住空间分异

对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最早源于20世纪初的古典人文区位学的空间理论,但真正将其纳入主流经济学研究框架的还是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空间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主义学派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城市土地使用的空间模式,代表人物有W.Alonso (1964)、E.S.Mill (1967)及R.F.Muth(1969)。其中,阿隆索的研究最有影响,他运用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解析了区位、地租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对城市土地在不同活动中进行分配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大规模扩展,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分异已然成为不争的客观事实。

目前,中国很多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西安可以算是一个强有力的代表。以住宅开发项目的档次和价格在空间的分化为有力代表的居住空间分异的格局在西安越来越明显,而这种分异格局和市政府大力开发建设各经济开发区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开发区“特区”运作机制及其影响

开发区与一般性区域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其“特区”性质一即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特别管理体制的区域。其殊经济政策主要是一些相对优惠、激励性的政策,而开发区明确划定的地域界线则将这些相对优越的政策、体制、观念、方法、服务、设施等集中限定在城市特定区段内,使良好的硬环境与优越的软环境在特定局部空间相加在一起,可令开发区内部“小环境”相当鲜明地异于及优于周围“大环境”,乃至形成制度、产业、功能、设施、甚至心理意义上的所谓“孤岛效应”。开发区这类“特区”的设立与运行,等于在城市空间人为地制造出“开发区”与“非开发区”或谓“特区”与“普区”之分割对比,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境遇可导致不平衡的发展,从而可能制造或加剧城市内部经济一社会空间极化分异。

1.开发区与“非开发区”之间的经济异速增长

开发区“特区”机制及其“孤岛效应”影响作用卜的城市极化分异首先体现在开发区显著高于“非开发区”的经济异速增长过程中,这在各地较高等级开发区中尤为突出普遍。西安市经2003—2004年最新一轮开发区清理整顿后现共存有各级各类“开发区”18个,其中等级最高、规模最大者依次分别为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西安高新区”)、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西安经开区”)、省级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开发区(又称“西安曲江新区”)。这几个主要开发区的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增速连年在30%以上、有些甚至达70%或更高,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一般“非开发区”,已成为西安市有目共储的经济发展最活跃区域。虽然由于开发区并非一级行政区,且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而可能跨涉不止一个区县,其经济社会统计数值也相应地被分解纳入到不止一个区县,因而不易进行开发区与各区县发展指标之间的直接比较,但从开发区经济社会数值占全市总值比重快速提高的事实,可以间接反映出开发区的“异军突起”以及一般“非开发区”的相对弱势化。表1显示西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投资吸引(以实际利用外资额反映)、经济增长(以GDP、工业增加值反映)、开发建设(以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反映)、收益回馈(对地方则政收入及就业增长贡献)能力都快速提高,占全市总量的比重也不断扩大,是拉动西安GDP增长的绝对主力。下面以2007—2009年度西安市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和最具有西安开发区代表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经济状况的对比,对西安“经济区”在西安经济的地位进行说明:

2.开发区配套商品住宅开发及其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来,上地市场的建立以及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改革,使地价和上地竞标机制以及市民个人住房消费意愿与消费水平等市场力机制开始发挥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调控功能,基于经济收入差异的不同社会阶层居住空间分异隔离开始在中国城市显现,并成为新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化重构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各地开发区大都配置有30%~40%的居住用地。开发区作为各地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区,形成一种比较纯粹的“全产权私有住房拥有者”聚集区,凸显加剧基于经济收入差异的居住分异隔离。

目前西安居住分异格局基本上是“高收入者多居于开发区新城、低收入者多居于老城旧区、而中等收入阶层居住相对分散均匀”。在开发区较优质住宅和住区环境吸引及其较高房价的过滤筛选机制作用下,拥有最强住房购买力和“迁移力”的较富裕人口率先离开旧城而移居开发区新城,从此拉动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空间分化。再结合上述有关开发区从业者职业、学历、收入特征分析,不难看出几个主要开发区正趋于成为西安市较高学历较高收入阶层工作、居住、活动的主要空间,这自然会对相应区段文化、消费、形象、社会服务种类档次、社会活动形式形态等产生影响,继而造成城市经济一社会空间的更深层次分化。

我们可以看到开发区的经济对西安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开发区”建设,导致城市经济一社会空间的总体发展态势是:开发区/新城/新经济区正成为各种发展要素资源辐合汇集的区域极化中心,因而局部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显著高于非开发区/老城/旧工业区。这表明开发区建设发展不仅如一些海外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因设立时间及政策力度的差异而成为中国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的具体机制之一,而且也以其一套特有开发运作机制及内在结构特性而成为强化凸显当代中国城市内部空间极化分异的机制之一。(2)“开发区”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策略的基木思维其实就是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石的“不平衡发展战略”。虽说依据该区域发展理论,增长极核与周边区域差距扩大的空间极化效应属于阶段性的正常现象、会随着“溢出效应”的增强而逐渐消失,但山于增长极理论在世界各地实践应用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所期望的区域整体发展结果并非总能如愿实现,而极化效应的持续强化则可能蕴蓄区域经济社会诸多矛盾和隐患,所以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对增长极理论的批评与反思越来越多。开发区实践对于区域之间及城市内部极化分异的强化凸显效应尤其是其中“政策力”因素的影响作用,同样值得决策者和研究者反思。

(二)从市场失灵角度看此现象

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那么,对于“新经济区”和“非经济区”来说,似乎是宏观经济调控下的政府优先发展经济特区,市场分配不均导致的,形成了“市场失灵”的表象;但是,政府优先发展经济特区后,使经济特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及房地产业快速发展,虽然形成了“孤岛效应”,但是这个效应是暂时性的,是会向四周蔓延的,进而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引入,那么形成居住空间分异格局的居住圈层则是在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所以,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出发,经济特区所导致的似乎是资源的大部分都流向经济特区的现象是正常的,其实质并不是“市场失灵”。

从微观经济学来考虑这一现象,研究资源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是由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决定的。那么在政府优先发展的经济特区的情况下,必然会出一些优惠性政策吸引开发商前去投资,这也形成了社会资源流向经济特区的现象。

2.建议

那么通过以上的讨论,可能缓和、消弭开发区/新城/新经济区与非开发区/老城/旧工业区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一社会差距的措施包括:(1)合理规划平衡投资项目的空间布局,引导和鼓励适宜项目向老城/老工业区的分流;(2)建立开发区与非开发区之间利益平衡补偿机制;(3)大力促进开发区第二产业的全面发展,此举不仅有利于扩大开发区税源、提升开发区整体经济水平、完善开发区产业结构、改善开发区工作环境与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扩大开发区就业而、使开发区发展能够惠及更多领域史广泛阶层的劳动者;(4)增强开发区住宅价格与房型的多样性和“广谱性”,使多处于不同收入阶层、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者有机会共享开发区较优越的软硬生活环境,也有利于创建出独具活力、结构更为丰满健康的开发区新社区。

参考文献:

[1] 蔡汉冲.宏微观经济学比较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2] 李志刚,吴缚龙,等.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倡导还是控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4,(6).

[3] 丁蕾.济南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Alonso W.Location and Land Use: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Land Rent[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y,Mass,1964.

[5] Mill E S.An Aggregate Model of Resourse Allocation in a metropolitian Area[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6,(57).

[6] Muth R F.Cities and Housing[M].Chicago University Press,Chicago,1969.

[7] 徐晓军,沈新坤.城市贫富分区与社区的阶层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第6篇: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范文

《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之一就是“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 海峡西岸经济区迅速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

一、海西概述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是指位于台湾海峡西岸,面对台湾,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预计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000亿元以上。

提“海峡西岸”是因为还有“海峡东岸”——台湾。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不能忽略台湾。海西经济区的实质,就是对台经济特区,两岸交流合作先试先行区。

二、发展历史

长期以来,由于两岸特殊的政治地缘关系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及,海峡西岸沿海地区被划分为国防一线,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在投资、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海西经济发展滞后,成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凹地,这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

在20世纪80年代“开放华南”、90年代“发展华东”、20世纪末“开发西部”、21世纪初“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的发展步骤之下,在新的台海形势下,国家决定大力支持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决策,符合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际要求。

三、发展区位

1.自然区位

海西区东与台湾一水相隔,厦门与台湾的金门之间最近距离不到2000米。《台湾府志》所载:“台郡与厦门如鸟之两翼,土俗谓厦即台,台即厦。”金厦关系密切,不可言喻,只是过去政治扭曲了地理接近性,使得海西与台湾咫尺相隔,其经济、政治距离远远大于地理上的空间距离。

海西与台湾的气候同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海西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0~70%,为我国四大林区之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生态环境良好。

海西地区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拥有众多天然港湾。

2.经济区位

福建省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台湾面积不及福建省的三分之一,土地承载强度(平均每平方公里承载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福建省15倍,土地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福建沿海有大量台地和海湾围垦滩地,适宜于作为工业用地。福建目前的工业地价与台湾相比要低十几倍,能够为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海西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其沿海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

市场广阔,潜力巨大。

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素质较高。台湾地区的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价格的迅速上升已成为其国际竞争力降低、阻碍其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福建在接受台湾企业转移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

3.社会区位

闽台之间有着其他地区不可比拟、不可替代的“五缘”优势,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台湾同胞大都是明末清初从闽南、粤东移民而去的,80%以上祖籍是福建,因此台湾文化深受福建影响,在语言、民俗、节庆、建筑、民间信仰、戏曲艺术等许多方面都与福建同根同源同宗,构成闽台血缘相亲的重要基础,这也促进了闽台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增强了两岸同胞的了解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一个多世纪的政治分裂和将近一个世纪的经济疏离,使两岸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距离越走越远,但台湾并没有因此而从祖国分裂出去。其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政治,也非经济,而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稳定性不仅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维护祖国统一的基础。

国家政策支持,《意见》的通过,使海西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四、发展机遇

首先,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台湾的出口额大幅下降,并且岛内的民间消费、民间投资都出现了负增长。整个经济形势非常不乐观,当然最主要原因还是出口冲击过大。对于台商来说,福建市场是台湾厂商最重要的市场,台商应该以福建作为内需的主要市场,并由福建向内地市场辐射。因此海西建设,对于金融危机下,亟须寻求市场和发展的广大台商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其次,在如何摆脱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大陆所展现出来的魄力和潜力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大陆经济的增长可以直接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台湾经济搭上大陆这个直通车会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再次,台湾生产的转移也给海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目前,台湾正在进行第四波产业转移,即生产服务行业向大陆转移。海西区则可凭借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具有互补性的资源、区位、人文优势,主动承接台湾产业的转移,在精致农业、医疗服务业、造船业、休闲健身业的合作开发、观光与文化活动、金融业等方面加强合作。

五、迅猛崛起

“海西”战略尽管才提出短短六年多时间,但其风起云涌的发展势头已显现出令人期待的前景,台商继续西进登陆海西,海西区有望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成为第三波台商投资大陆的重点区域。

统计显示,福建2009年GDP增长率约13%。福建与台湾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它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两岸和谐共荣方面也已初见成效。打造两岸交流合作先试先行区,并以一贯之地推进海峡西岸经济特区的发展战略,必将给世人带来更多的惊喜。

六、意义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着多方面意义:

(1)海西利用其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区位优势和同根同源的宗教、历史、文化渊源,积极搭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两岸民众实现更广泛更直接的交流,增进彼此文化共融。

(2)有利于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海西区经济逐步繁荣,将与台湾共同形成“通道顺畅、产业循环、经济一体、文化融合、制度趋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一个两岸的“共同家园”。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的增长是关键,只有经济增长了才能促进一体化,为双方的社会乃至政治整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3)海西将补齐东部沿海最后一块经济“凹地”,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

第7篇: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范文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主体功能区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090-02

在各省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如火如荼的编制本省主体功能区划,最大限度的发展本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情况下,利用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使空间规划真正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以其能够对区域内的主体功能区划具有科学指导作用。

1 主体功能区概述

1.1 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

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1.2 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

1.2.1 优化开发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这类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优化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通过着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促进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建设成为提升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全国(或地区)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域,带动全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区域。

1.2.2 重点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这类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发挥区域综合优势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促进人口和要素集聚,进一步壮大经济规模,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实现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成为全国(或地区)集聚经济和人口的重要区域,支撑全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2.3 限制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这类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政策支持和加大保护力度,通过促进超载人口有序外迁和适度开发,加强生态修复保护与扶贫开发,建设成为保障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全国(或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1.2.4 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这类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现强制性保护,控制人物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加强管理,通过严格禁止人为活动对自然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和实施强制性保护,有限度发展与禁止开发区功能相容的相关产业,切实保证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保护,建设成为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区域。

2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理论基础

2.1 地域分异规律理论

区域之间各种要素存在差异,这些自然环境要素、经济发展水平、人文景观所表现出来的地区差异性,称之为地域分异。所谓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

地域分异规律理论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前提,主体功能区划分主要基于这三个方面:自然、经济和人文,三个方面均存在地域分异。主体功能区划分是对区域诸多要素客观存在区域分异规律的揭示,地域分异的因素为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也基本奠定了地域主体功能区的空间格局。

2.2 生态经济理论

区域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也包括环境的改善,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经济理论为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的选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生态经济理论是探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共生演进规律的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提供理论指导,这主要表现在:为科学选择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在推进区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中提供理论依据。区域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符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思想,为主体功能区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3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产生于本世纪30-40 年代,以区位论为基础,并且沿用了区位论学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的最佳区位,而是研究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因此把一定范围内的有关客体看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体。

空间结构理论阐述区域各种要素的各种空间组织模式及其空间运行机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首先是一种空间单元划分,划分依据主要是区域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空间结构理论关于空间组织及其运行的研究,为我们识别特定区域的空间组织形式提供了理论支撑。这些区域空间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提出来的,是基于对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的思索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重在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即要求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经济学角度看,超越增长理论和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由经济增长理论、社会公平理论、生态服务与限制性原理及人地关系原理构成。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目的主要是综合协调社会、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而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社会、环境每一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更取决于三个子系统及其整体系统之间的协同演进。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目标追求,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设计、功能区单元划分以及发展方向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体功能区区划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简称“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于2006年3月,地处中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由于北部湾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市城区、北海市城区、防城港港口区、防城区、钦南区、钦北区都属于重点开发区。其中下属县级行政区5个,包括横县、武鸣县、、合浦县、东兴市、灵山县占全区重点开发区域的33.3%,面积比重占35.3%。

(1)人口集聚能力较强。2007年,经济区的重点开发区域人口931.4万,占全区重点开发区域总人口2271.7万的41%;人口集聚度321,比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19.3%。

(2)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007年,经济区重点开发区GDP1562.3万元,占全区重点开发区域GDP3808.6万元的41%;人均GDP16937元,比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0.1%。

(3)土地资源丰富。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的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0.74亩,比重的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5.7%;但人均可利用水资源939m3,虽然属于较丰富等级,但与全区平均水平相比相差较大,特别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淡水资源的供应问题将更为突出。

(4) 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的剩余大气环境容量占大气环境容量的66.2%,比全区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28.8个百分点。剩余水环境容量占水环境容量的33.5%,比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0.3各个百分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沿海发展新的增长极,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的基础比较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口比较密集,土地承载能力较强,环境容量较大,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承接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强,刘红梅,韩桐魁.农业产业化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论研究[J].江西农业经济,1997,(05):5-6.

第8篇: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范文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服务业;集聚度;区位熵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5-0064-07

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和辽宁省的经济核心地带,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个城市。作为涉及8个城市的区域经济改革试点,沈阳经济区各市原有的服务业集聚水平各异。本文以区位熵为测算工具,分析沈阳经济区服务业的集聚现状,探讨沈阳经济区服务业改革的方向。

一、理论与文献回顾

产业集聚是指某一领域内的相关产业在一定的地理区域集中发展,形成相对竞争优势的现象。其基本特点是基于地理、行业、技术的交往,在竞争和合作中获得相对于分散发展而产生的比较优势;本质是产业的合作与竞争对于企业在地理上集聚的需求。

Krugman等人开创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把经济活动的区位因素纳入经济理论中,研究产业在空间的集聚与分散原理,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提供了新的方向。Engelmann和Walz首次将新经济地理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相融合,基于克鲁格曼创立的“中心―”模型,研究了区际经济增长差异逐步拉大的内在机制。总的来讲,大部分国外研究都认为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但也有部分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Brülhart和Sbergami以105个国家1960-2000年的数据和欧盟国家1975-2000年的数据为样本,以每平方公里人口数为集聚的工具变量,分析了1994-2000年墨西哥32个州的集聚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了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的结论。

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外理论探析我国实际情况。安虎森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区域内经济活动发生集聚的驱动力,提出经济主体的信息生产效率与区域竞争力的正相关关系。周兵和蒲勇健通过对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进行比较,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构造了产业集聚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并结合模型分析结果从理论上解释了西部地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范剑勇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考察了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发现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突出表现在产业集聚的整体性积累上,但其主要的着力点集中在探讨产业集聚的变化及其背后的机制上。

纵观国内外已有文献,除了对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外,研究服务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观点也有所差别。如,陈立泰和张祖妞采用1995-200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计算区位熵和H指数,分析了服务业集聚与区域增长的关系,提出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的观点。李文秀、谭力文通过对集聚动力机制的经济学分析,比较了传统制造企业集聚与服务企业集聚的不同,提出了从行业的区域集聚和行业内企业集聚分别评价的二维评价模型,认为单一的区域集聚分析无法反映服务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然而,对于以制造业集聚为主的沈阳经济区,尚缺乏专门针对其服务业集聚的个案研究。所以,沈阳经济区所涉及的8个城市服务业集聚的情况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仍然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

二、沈阳经济区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测算与分析

由于产业集聚具有不稳定和多重均衡的特征,对产业集聚度的度量就显得比较复杂。目前对产业集聚度的测算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区位熵,通过对整个区域特定产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测算,便于使用我国的统计数据;第二,行业集中度,测定产业内主要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程度以反映产业市场的集中水平,易受大企业影响,与样本的选取关系较大;第三,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测定某一区域某种产业的绝对集聚程度以反映市场垄断和竞争程度的变化,但取决于企业数量和规模的离散程度,受市场占有率影响较大;第四,空间基尼系数,以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关系为基础以反映产业在地区分布的均衡程度,将全部产业的地理分布作为比较基础,使得不同产业间集聚程度具有可比性,易于计算。

基于对行业区域集聚概念的理解和横向比较沈阳经济区各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现实需要,本文选择区位熵作为研究其集聚程度的评价指标。区位熵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的大小,所反映的只是区域专业化的相对程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区域的实际专业化程度。但由于在本文中所要研究是沈阳经济区8城市服务业在整个沈阳经济区内的情况,通过比较某一城市各行业的区位熵也可以考察该城市服务业各行业的多样化程度,因此选择区位熵作为评价指标是可以接受的。

根据区位熵的计算公式, 。 和 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其较高层次区域某同一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b1和b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较高层次区域就业人数。当 时,研究区域的某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大于其较高层次区域平均水平,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和产品的输出部门。 ,则该产业部门不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 值的大小与所研究区域的产业集聚程度正相关。以辽宁省作为沈阳经济区及其所含城市的较高层次区域,分别计算2009年沈阳经济区及其所含8城市服务业区位熵和2009年沈阳经济区及其所含各市服务业城镇单位分行业区位熵,分别得到表1和表2的结果。

在分析集聚程度时需要考虑集聚的因素。集聚因素包括特殊的集聚因素和一般的集聚因素。特殊的集聚因素是指对象区域的交通、资源等自然禀赋,不具有理论研究的一般性。但针对沈阳经济区这一特定区域进行研究时,就必须考虑集聚的特殊因素,以期为政策指导提供依据。一般集聚因素是指企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和企业集群化效应的扩大为企业带来利润增值,即马歇尔提出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但鉴于服务业内各行业的不同特性,在相对于国家层面的宏观分析中适用的一般集聚因素分析并不适合例如沈阳经济区这类较低层次的区域。因此,本文在分析中并不强调这类一般集聚因素在服务业整体中发挥的作用,仅在服务业的个别行业分析中对这一因素进行考虑。

(一)沈阳经济区及所含各市服务业专业化程度分析

分析表1的数据可发现:第一,沈阳经济区整体服务业 值只是略高于1,说明沈阳经济区服务业已经产生集聚,但专业化优势并不明显;第二,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阜新市、辽阳市和铁岭市的 值均小于1,这些城市的服务业整体专业化程度不高;第三,营口市、沈阳市的 值大于1,表明这两个城市的服务业具有专业化优势,且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

(二)沈阳经济区及所含各市服务业分行业专业化程度分析

按行业分析表2的数据可知:

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方面:沈阳经济区的

值略高于1,其专业化在辽宁省表现的尚不明显。沈阳经济区所属各市中,除沈阳市、本溪市、营口市的 值大于1,其他城市该行业集聚程度均低于辽宁省平均水平。作为辽宁省的省会,沈阳市在本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是由于其特殊的城市区位;本溪市作为连接辽宁沿海地带和内陆地区的枢纽,因此在本行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营口市是沈阳经济区内唯一的沿海城市,故其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专业化水平是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最高的。沈阳经济区内各市在本行业内的集聚体现出专业化分布不均的状况,但沈阳经济区整体体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效应。

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方面:作为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本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与技术人才的构成密切相关。在专业技术人员密度大的地区,本行业专业化优势越明显。本行业沈阳经济区的 值低于1,说明其在本行业的专业化优势缺失。在沈阳经济区所含各市中,除沈阳市外,其他城市本行业的 值均小于1,这些城市在本行业的集聚水平较低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基础造成的。与沈阳经济区内其他各市相比,沈阳市是辽宁省科技中心,是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对集中的城市,具有较高的专业人才基础和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因此在本行业存在一定的专业化优势。沈阳经济区各市在本行业内的集聚体现出较为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这种不均最终影响到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整体集聚程度,造成本行业在沈阳经济区的弱势产业地位。

3.批发和零售业方面:作为提供密切接触的行业,批发零售业要为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其服务提供点也就尽可能靠近服务对象,因此本行业分布较为平均,从业人员数量较大。从数据来看,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本行业的集聚程度也比较低,说明沈阳经济区整体在本行业缺乏足够的专业化水平。沈阳经济区内除沈阳外各市在本行业的集聚程度也比较低,无法形成规模优势。需要注意的是,沈阳市是沈阳经济区内唯一一个本行业 值大于1的城市,这是由于沈阳市作为省会在批发零售业方面集中程度高,其中批发业例如著名的五爱市场,零售业例如北京华联、家乐福、沃尔玛等也在沈阳大范围集聚。

4.住宿和餐饮业方面:本行业为沈阳经济区服务业中集聚程度最低的行业。作为密切接触型服务行业,本行业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关联。作为买方市场,本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同时考虑到消费者的旅行成本,其在区域上分布的均匀就使其区域集聚程度较低。除了沈阳经济区整体情况外,其所含各市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但沈阳市因其作为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的原因,在本行业体现出了专业化趋势,这说明沈阳市的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展已经有了规模化、连锁化的趋势。从总体来说,本行业在沈阳经济区和区内大部分城市由于行业特点和相关配套行业的深度开发不够,导致沈阳经济区和除沈阳市外的其他区内城市在本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过低。但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本行业提供的服务附加值较低,消费规模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沈阳市的消费规模趋于饱和之后,周边城市便成为本行业发展的首选辐射地区。

5.金融业方面:沈阳经济区本行业的 值略低于1,说明本行业在沈阳经济区的集聚程度不高。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除沈阳市、营口市、阜新市三个城市的 值略高于1,其他各市的 值和沈阳经济区的平均集聚水平差距不大。这是由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提供的服务业特别是前台服务大多无法用非接触式服务代替接触式服务,增加服务网点是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随着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金融业的区域集聚度会越来越高。同时需要看到沈阳市、营口市、阜新市的金融业产生了较高程度的集聚,这说明金融业中的证券和保险服务业和主流商务机构的结合更为紧密,表现出中心区位特征。因此,作为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沈阳市也会成为沈阳经济区的金融中心。

6.房地产业方面:本行业提供的不动产服务具有较强的区位特征,重点城市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导致本行业的高回报率促使行业资本向这些地区集中。因此,在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本行业的专业化趋势更强。此外,越是人口数量大、密度高的城市,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的支出越大,这就使得地方财政对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性越强。因此,本行业也在这些地区集聚。在本行业的 值中,沈阳经济区整体低于1,这说明沈阳经济区整体的房地产发展水平相对合理,资本集聚度处于正常的水平。但是也需要看到,沈阳市和本溪市的房地产集聚水平已经远远大于地区平均水平,具有了较强的专业化水平。在分析这两个城市在本行业的集聚情况时,结合2009年度两市的房地产实际销售情况进行分析。根据《2010年辽宁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09年末,沈阳市商品房销售额6843606万元、总面积1532.9万平方米,居沈阳经济区之首,其中住房面积占89.33%(含经济适用房25.7万平方米,占商品房总面积1.68%);本溪市商品房销售额540874万元、总面积173.1万平方米,其中住房面积占86.14%(含经济适用房38万平方米,占商品房总面积21.95%)。同样作为行业集聚度较高的地区,沈阳市的房地产集聚重点体现在非政策性商品住房上,本溪市的房地产集聚重点体现在政策性商品住房上。这说明,在分析房地产行业的集聚度时需要考虑其发生集聚的具体原因,而不能单纯的从集聚度上对行业专业化程度进行分析。

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方面:本行业与第一、二、三产业中许多行业相关,其集聚水平与这些行业的集聚水平具有较强的关联度。一般在物流行业和金融业专业化程度明显的地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专业化优势也较为明显。作为提供非公共服务的行业,本行业的集聚程度越高,行业间的合作和竞争越明显,其利益越大。从数据来看,沈阳经济区整体在本行业的集聚水平不高,说明沈阳经济区尚不具备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专业化优势。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沈阳市、营口市、铁岭市的 值大于1,其他各市小于1。这说明沈阳、营口、铁岭三市在本行业形成了一定的行业集聚,具备了区域内一定的专业化优势。沈阳、营口在金融业和物流业的共同集聚特征带动了本行业在这两个城市的规模化发展。铁岭市本行业集聚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

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方面: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 值大于1,说明其整体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区内各市的数据表现出行业集聚程度严重不均的情况,沈阳市在本行业集聚程度极高,表现出强劲的专业化优势;铁岭市在本行业的 值略大于1,专业化优势不明显;其他各市均未体现出集聚现象。本行业的主体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其布局受到行政因素影响较大。在沈阳经济区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要集中在沈阳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布也主要依托科研单位,因此沈阳市体现出本行业的高度集聚和专业化特征,对于整个沈阳经济区具有优势带动作用。

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方面:本行业的集聚程度取决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布局,受自然环境因素和政府行政导向影响很大。从数据来看,沈阳经济区整体本行业聚集程度较高,其中6个城市的 值大于1,本溪市、阜新市也只是略小于1。这说明在沈阳经济区,本行业专业化程度比较平均。因此,整个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处于较为合理的行业集聚,具有普遍的专业化优势,发展较好。

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方面:本行业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活性的劳动密集型服务。相对于其他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本行业的集聚程度与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密切。例如,家政服务业就集聚在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从本行业 值分析,沈阳经济区略大于1,其所辖各市中沈阳市、鞍山市、本溪市大于1,其他各市小于1。从《2010年辽宁统计年鉴》提供的各地区城市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总支出中可以看出,沈阳经济区各市家庭总支出排名前三的城市为沈阳市、本溪市、鞍山市。故而,一方面,只有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才能促进本行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只有提升本行业的专业化程度才能促进行业内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本地区居民生活水平。

11.教育方面:根据我国的国情,本行业存在着二元性的特点:本行业内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和半公共产品,而各类的培训和辅导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又属于非公共产品。作为公共事业性的教育服务,强调布局点的中心性与平均性相结合。一方面需要考虑高等院校所在地集中于中心城市、中小学集中于中心城区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顾及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分配的充分性和效率性。作为盈利性的教育服务,强调布局点的重点性,与区域内教育水平相关。从数据可知,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集聚程度略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具备一定的专业化趋势;区内各市中,除鞍山、抚顺、本溪三市外,其他各市的专业化程度都较高;鞍山市、抚顺市和本溪市虽然专业化程度不高,但仍然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差距不大。这说明作为教育主体的公共事业性教育服务在行政主导下的发展具有平均性特点,本行业在沈阳经济区的发展较好。

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方面:本行业提供的是半公共产品和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特性。因此在区位选择上因尽量追求公平、效率、充分、经济的原则。所谓公平和充分,强调本行业应尽可能为全体居民提供服务,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设施的供给规模和数量应依据人口的空间分布、构成、规模和密度来确定。所谓效率和经济,强调本行业的布局还需要满足设施利用率的最大化与交通时间成本的最小化原则。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本行业在空间的分布应该趋于均匀,其集聚程度也应较低。然而从数据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集聚度已经较高,而其所含各市中除抚顺市和辽阳市外,其他各市均达到较高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辽阳市的 值也只略低于1。因此,整个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发展并不充分,居民享受这类服务的空间有待加深。

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方面:本行业提供的是满足消费者生存需求以外更高层次的需求。由于面对面提供服务是其主要方式,因此尽可能接近消费者和消费市场是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利润的主要途径。同时,文化、体育和娱乐需求度的提高又会导致行业内的竞争,使本行业布局点增加,进而导致其区域集聚度的下降。从数据中看,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 值略大于1,具有一定的专业化优势。区内各市中,沈阳、营口、阜新三市的本行业 值大于1,其他各市小于1。这说明在沈阳经济区内,本行业发展和布局不均,潜在用户群仍有扩展空间。其中,沈阳市本行业集聚程度较高,体现出了较强的区位中心优势,在本行业的发展中沈阳市将体现出强劲的带动作用。

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方面:本行业属于行政主导型的公共服务行业,其服务并不直接创造利润,而是通过协调社会内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保障。本行业的集聚程度直接与社会稳定程度相关联。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其履行社会管理的能力就越强,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期就越乐观。从数据看,沈阳经济区的 值略大于1,说明沈阳经济区整体在本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完成社会管理工作的能力较强。沈阳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在本行业的集聚程度较低,专业化程度较差。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铁岭市在本行业的专业化水平较高。这表明,由于受到各市实际情况的限制,沈阳经济区内各市社会管理能力差距较大,本行业发展水平不平衡,这将对沈阳经济区整体未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起负面影响。

(三)沈阳经济区及所含各市服务业多样化程度分析

按城市分析表2可知:

1.沈阳经济区:作为由8个城市组成的区域,沈阳经济区服务业多样化程度是整个区域的平均水平。从数据来看,沈阳经济区服务业内14个行业中, 值大于1的行业有8个。沈阳经济区整体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体现出了集聚优势。而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集聚度较低。沈阳经济区服务业内各行业的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未形成专业化优势的行业占行业总数的43%。因此,沈阳经济区服务业的多样化发展程度较低。

2.沈阳市:沈阳作为辽宁省会和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其服务业内各行业的集聚程度普遍较高。服务业中,除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外,其他各行业的

值均大于1。形成专业化优势的行业占行业总数的93%,集聚度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的占93%。特别是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更体现了极高的专业化水平。在服务业14个行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个行业的集聚度在沈阳经济区各市中排名第一。因此,沈阳市服务业的多样化程度较高,且具有一定的行业带动力。但也需要看到,沈阳市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专业化程度较低,从长远看不利于沈阳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鞍山市:鞍山服务业各行业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三个行业的 值大于1,占服务业行业总数的21%。其中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的行业占14%。鞍山市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集聚度为沈阳经济区各市中第一。可见,鞍山市的服务业多样化程度很低,且集聚在政府行政主导的公共服务型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中。其结构不利于服务业整体的升级发展。

4.抚顺市:抚顺服务业中仅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 值大于1,没有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集聚水平的行业。因此,抚顺市服务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程度均很低,制约了抚顺的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5.本溪市:本溪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四个行业的 值大于1,占服务业行业总数的29%。其中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的行业占21%。因此,本溪市的服务业多样化程度不足,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程度较低,对经济和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6.营口市:营口的服务业色优势较强,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四个行业集聚度位列沈阳经济区同行业首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集聚度也较高。营口市服务业各行业 值大于1的占57%,高于沈阳经济区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占64%。虽然营口市服务业多样化程度相比沈阳市仍然不足,但从其发生集聚的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高附加值行业集聚度较高;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型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这说明营口的服务业整体结构较为合理,但仍需要加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7.阜新市:阜新服务业中金融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五个行业的 值大于1,占行业总数的36%;服务业中集聚度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的行业占43%。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集聚度为沈阳经济区同行业集聚度之首。这表明,阜新市在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务型服务业上投入较大,但在服务业的多样化程度上较为欠缺。特别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行业上的集聚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阜新的产业结构平衡。

8.辽阳市:辽阳服务业中仅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个行业的

值大于1,高于沈阳经济区同行业集聚水平的行业仅占14%。辽阳市的服务业多样化严重失衡,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均为政府行政主导的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服务行业普遍竞争力不足。

9.铁岭市:铁岭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六个行业的 值大于1,占服务业行业总数的43%。其中高于沈阳经济区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占36%。铁岭市虽然在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属于服务业多样程度稍高的城市,但其行业集聚也主要体现出行政主导的行业,服务业整体偏向公共服务型,也同样凸显出其服务业结构的失调。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1.服务业内各行业具有不同的经济属性,集聚特征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为了便于对服务业各行业进行分析,将服务业分为以进行公共服务为目的的公共服务型服务业和以营利为目的的营利型服务业。其中营利型服务业又可以按照该行业主要依靠的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三种。第一类是公共服务型服务业,包括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此类行业的均衡分布与从业人员的数量直接相关,区位熵只能反映这类服务业的整体专业化能力,与行业的特性无关,因此在以区位熵分析集聚程度时区位熵与公共服务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正相关。第二类是营利型服务业,这类服务业中各行业主要依靠的生产要素不同,也就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集聚路径。首先是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以资本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服务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类行业的主要特征是以资本作为行业的基本生产要素,资本是这类行业的主要壁垒。资本的逐利特征往往使资本密集型服务业行业内企业的集聚程度较高,容易形成垄断。其次是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以技术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服务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技术是这类行业的主要壁垒。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嵌入程度较高,服务半径较大,在某一较高层次区域范围内往往集中于某一较低层次区域,其区域集聚程度较高。再次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以劳动力集聚为主要特征的服务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壁垒较低,区位选择和管理对其发展影响较大,区域集聚程度较高。从区位熵进行研究时,营利型服务业各种行业的值都表现出与其发展水平正相关的关系。但这种分析是基于专业化程度的集聚,而不是竞争和协作的集聚。

2.区域服务业集聚优势由服务业专业化程度和行业的多样化程度共同决定。从行业集聚来看,某一行业在这一区域内的区位熵越高,其专业化程度越高,进而该行业在这一区域就形成了区位优势。从地区集聚来看,某一地区在服务业内具备专业化优势的行业越多,其服务业多样化程度越高,进而该地区在服务业就形成了产业优势。因此,区域服务业的集聚优势体现在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共同发展上。

3.沈阳经济区服务业总体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多样化程度较低,集聚优势大多体现在公共服务型服务业,高附加值、高就业率行业不具备集聚优势;沈阳市服务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程度较高,区域服务业集聚优势明显;营口市服务业特色行业专业化强,一些行业体现出较强的集聚优势,但整体多样化不足;其他各市服务业整体不具备集聚优势,多样化程度差,特色行业明显不足。在沈阳经济区中,沈阳市服务业对于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带动辐射作用。

(二)政策建议

1.在沈阳经济区服务业的发展中应采取提升专业化水平和区内各市服务业行业互补的策略。以提升专业化水平促进效率和就业率的提高,带动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主导向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以区内各市服务业特色行业互补,提高沈阳经济区整体多样化水平,实现行业差异化定位,促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

2.在差异化定位的过程中,应将公共服务型服务业和营利型服务业区分对待。在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同时提高公共服务型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为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将服务业行业的差异化定位与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布局结合起来,以工业的发展带动相关服务业行业提升。在发展沈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沈阳航空制造产业集群、沈阳浑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鞍山达道湾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抚顺新材料产业集群、本溪生物制药产业集群、营口仙人岛石化产业集群、辽阳芳烃及化纤原料产业集群、铁岭专用车产业集群、阜新彰武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同时,在集群内加大与服务业相关行业的政策扶植力度,促进与新型工业产业集群相配套的服务业形成。

参考文献:

[1]Krugman P R.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3).

[2]Engelmann F C,U Walz.Industrial Centers and Regional Growth in the Presence of Local Input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5,35(1).

[3]Brülhart M,F Sbergami.Aggolmeration and growth:Cross-country evidence[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9,(65).

[4]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周兵,蒲永健.一个基于产业集聚的西部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8).

[6]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6).

第9篇: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范文

从命题角度来看:常以最新典型案例、柱状图、结构图等为背景,考查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以统计图表、区域分布图等为载体,考查工业区位影响因素的变化;以地理事物相互联系示意图、演变示意图和生产地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工业地域的相关知识。题型表现为选择题和综合题并举。

从考查能力来看:侧重于考查从材料、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规律、原理的灵活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论证能力。由此,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仍是各地高考考查的重点,且主要考查考生迁移、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高考目标导航】

【知识网络构建】

【主干知识梳理】

一、工业区位选择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策等。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友情提醒:

A.工业的布局主要考虑经济效益,应力求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B.在分析和判断工业主导区位因素时,一定要注意工业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所以要以一种动态变化的眼光来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进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社会生产力发展

科技水平提高

市场需求变化

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

位的影响减弱(因交通条件改善

和运输能力提高;工业生产机械

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市场、劳动

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

强;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影响工业区

位选择的新的因素(工业生产对

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二)工业区位分析方法

1.一般思路

注意:分析要全面,不能顾此失彼,要综合思考,全面分析。

(1)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构建思维模式。①自然区位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②经济区位因素:资源、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等;③社会区位因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国家政策、国防等。

(2)辩证的分析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如评价类的题目,考生一定要从正反两方面分别作答。

2.宏观、微观分析

工业区位选择在宏观上侧重于社会效益,微观上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需考虑的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国防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国家政策的影响、厂商的个人偏好,以及工业惯性的影响等。

3.主导因素分析

确定主导因素时,首先要看工业部门的性质,然后结合具体的区域,从各方面全面分析、比较,找出决定性因素。另外,工业区位因素又是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因此,工业区位因素的评价更要侧重于对其发展变化的评价与分析,具体来讲就是要因地、因时制宜。

二、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的形成机理如下图所示。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转移和工业区域的关系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区域,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现代工业空间联系是为了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另外,工厂之间还有信息的联系,如计算机网络。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促使工业地域形成,并可能形成工业地带。但是,工业地域的分布并不是越集中越好,过度集中会出现人口剧增,用地、用水、用气紧张,原料、能源和农产品供应不足,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而过度分散又会使企业间协调不便,难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使投资增加,运营费用提高。因此工业区既要在较大地域内适当分散,又要在适宜的地点相对集中。

工业集聚的好处:①相关产业集中,便于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②降低运输成本及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③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缺点:环境污染严重、能源供应紧张。

工业分散,实际指有联系的工业部门在地域空间上的分散,这些工业往往受交通运费的影响较小,而受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较大。原有的老工业区工业密集,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都会促使企业迁移到其他条件比较合适的地区发展,这样可以缓解工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提高经济效益。跨国公司的出现与发展就是工业分散的结果,它有利于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便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优区位,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典型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比较

三、工业生产与环境

几乎所有的工厂都产生废弃物,不同的工厂所产生的废弃物在性状上有很大不同。环境质量是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污染的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厂的经营效率,因而成为工业区位因素之一。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如下表所示。

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在选址时不仅要考虑水污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还要考虑风向,避免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根据不同区域,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一般有以下四种选址要求:

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下图中A处。

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由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地区最小风频是西风,最大风频是东北风,则该企业应布局在A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