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校本课程教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普通本科院校;纺织材料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AbstractThrough the reformation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to the subject of textile materials,the inspiration about demand and intension of the ordinary higher engineering regular educational course’s teaching reformation were drew.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educational reformation were provided,and the effects of educational reformation were sumed up. It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 improvement in ordinary regular college wa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apacity of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a problem and innovate.
Key wordsordinary regular college;textile materials;quality of instruction;teaching method;practical experience
普通高等工程本科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1-3]。在举国上下倍加关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背景下,在高等院校大力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条件下,如何提高这类新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研究课题[4-6]。长期以来,笔者一直从事纺织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就此问题拟从一门课程的角度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谈一些认识和学习体会。
1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在备课上狠下功夫
1.1基础性备课
基础性备课包括教研科研和工程实践锻炼2个方面的工作。普通高等工程本科院校搞科研主要是为了教学的需要,靠科研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锻练提高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开展必要的科研活动是教师掌握真才实学的方法之一。几年来,坚持以教学为主、以教学推动科研、以科研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紧密结合教学先后进行了“烘箱法回潮率测试与红外线快速水分测试的比较研究”、“罗拉式棉纤维长度分析仪测试方法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消除了备课中发现的疑点。同时,还开展了“基于纤维排列参数的纱线不匀预测”、“织物识别方法”等系列问题的研究工作,把科研中的新观点、新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在科研过程中,组织并参与了大量的科学试验,翻阅了大量的文献和技术资料,掌握了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使自己的学识水平大为提高,也使教材在内容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作为高等工程本科院校的教师还要按照“双师型”的要求,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工程实际,深入工厂工地、实验室等生产和科研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教师通过下厂下实验室锻练,取得充分的专业实践经验,掌握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成为双师型的教师,这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前提条件。多年来,始终保持与纺织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多次到郑棉一公司、郑棉三公司、郑棉四公司、新乡化纤白鹭集团公司、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河南省纤维检验局、河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单位挂职锻炼,进行业务实习,为企业排忧解难,不仅掌握了纺织材料常规检测技术,而且掌握了纤纱布的感官检验法,以及HVI、AFIS等先进的生产测试技术。2005年组织实验测试分析,为新乡针织厂解决了当时的纱线原料成分疑难问题,为该厂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2007年为洛阳玻璃纤维厂培训了大批技术骨干,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瓶颈难题,受到了厂家好评。经过实践锻炼充实了教学内容,课堂上可以不断结合各种生产事例讲授,学生反映老师讲课理论联系实际,生动具体,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教条,深受欢迎。
1.2日常性备课
一是提前做好学期性备课或全课程备课。这是备好课的基本要求。学期之始,教师除了要写好全学期的授课进度计划,安排好各部分教学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开课之前深入钻研教材、深刻认识和消化所担课程的知识体系,掌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还要弄清工程教学和本科教学特点在本课程上的体现。只有教师懂得深才能把学生教得透,只有教师懂得广才能把课程讲得活。纺织材料学这门课是一门综合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的有关知识,研究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等纺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及其与纺织加工工艺间的关系、规律,为合理使用原料、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技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前置课程,其地位相当重要,与后继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好后继专业课的必要条件,并且在今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中必然会遇到需要用本课程知识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7-8]。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阅读有关参考书,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报告会等。经过几年努力,现在不但对本门课程熟悉,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而且对纺织工艺学、纺织商品学、纺织试验仪器学、纺织标准与计量、纺织温湿度等课程都很熟悉。在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资料后,讲起课来就显得轻松自如、游刃有余,课堂上可以举出大量与本专业有关的典型事例。二是认真做好阶段性备课。这是备好课的重要一环,一般每隔几周进行1次。主要是要认真写好教案或讲课提纲,内容包括课题、授课方式、重点、难点、思路、教具模型、实物样品、应注意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教学小结、作业等。三是细致进行堂前备课。这是备好课的关键。不论是新课还是旧课,每次上课的前一天或当天要抽时间把要讲的内容及教案像放电影似的在脑子里反复思考几遍,反复推敲讲课的条理、顺序及关键地方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走上讲台上课讲起来就会顺畅自如,源源不断,不照本宣科又语言精练,同时适时地配以直观的教具实物、影像图片,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学生听起来感到抑扬顿挫,生动精彩,很具吸引力。
2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是师生间教与学的主要场所。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的要求。本科新生与专科新生相比之下,录取分数上增加了近100分,学生自信心和创新探索意识、独立意识较强,若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目标,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只能是一厢情愿。要搞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掌握教学艺术。对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工科材料教学来说尤为如此。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了解各种教学方法所依据的原理,它们的应用条件和应用步骤,课堂上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听课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如启发式教学方法,其关键是教师善于设计疑问,课堂上不能平铺直叙讲课内容,要经过精心设计让学生产生“该知却不知”的感觉,从而陡生求知欲,要人为制造“该有却没有”的空白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上的冲动。教师讲一个问题时不能完全讲透,而应在讲了问题的大部分概念知识学生有了学习下一步内容的基础之后停顿下来设疑。这样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增添了教学美感,使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3紧密联系实践教学,狠抓学生能力培养
工程教育应面向工程,普通高等工程本科教学既有学科教育的特点,也兼具职业教育的特点,这就需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狠抓实践教学。
在实验教学方面,一是抓实验教材建设问题。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实验教材建设的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河南工程学院纺织材料学实验原先使用的教材仅仅是简单的几页实验指导书,其实并无教材可言,根本满足不了普通高等工程本科实验教学的需要。经过几年的努力,笔者主编出版了2版约60万字的《纺织材料学实验》教材。它分为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纤维实验项目、纱线实验项目、织物实验项目和HVI、AFIS、aParn系统操作等,从每项实验的原理到操作步骤,内容系统、完整,比较全面,侧重于实验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并且一改过去落后老化、涉及面窄、偏重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的弊端,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大实验的项目[9]。二是改善实验条件。针对实验手段比较落后、与现代化脱节、工程特点不明显、致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能迅速适应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的要求的缺点,笔者主持设计制作了各种实验设施,同时提请学校购置解决了一批实验设备和仪器,如电子式单纱强力仪等,使实验条件大为改善,有力地保证了实验教学和改革的正常进行。三是改革实验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独立设置实验课,单独组织实验考核、评定学生实验成绩,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性因素,结合教学教书育人
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育人的过程。教师结合某门课程的教学进行育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在讲课时十分注意发掘蕴藏在教材中的深刻的思想性因素和带有哲理意义的概念和观点,做到在以正确的观点、严密的形式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又能将学科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纺织材料学中时常会遇到对立统一的概念,如纤维纱线有“长”就有“短”,有“粗”就有“细”,长、短、粗、细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在一个试样中同时存在。又如对事物性质产生不同影响的内因、外因问题,在讲解纤维材料的回潮率时,要分清结构因素是内因,是影响其大小的本质因素,是此纤维不同于彼纤维的内在因素;而其他任何因素均是外因,是非本质的外在因素。不仅要说明本质因素和非本质因素对事物的影响确实不同,而且还可说明体现在研究范围不同时的“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的辩证观点。关于矛盾转化的概念,在纺织材料学中是很多的,如在研究纺织材料的强度时,纤维强度的高低是其结构的外在表现、是现象,而在纱线强度的构成中纤维强度却又成了影响纱线强度的内在的本质因素;又如纱线细度的内不匀与外不匀之间,随着考察片段的转移而变化。至于其他方面的思想因素,如在讲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前沿成果时,应注意介绍对本学科贡献较大的科学家的精神财富,如他们爱国主义、造福人类、献身科学的高尚情操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用以唤起学生的思考和仿效。
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因素是结合教学育人的前提。教师只要下功夫,经常深入青年学生中间,关心了解学生,爱护学生,严谨治学,以自己对教学工作严肃认真的态度、对科学严谨求实的学风、创新进取的精神以及各方面的高尚情操去感染学生,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一定能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将德育自然和谐地寓于智育之中,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贡献一份力量,普通高等工程本科教育的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5参考文献
[1] 朱高峰.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3):1-4.
[2] 朱高峰.谈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1-7.
[3] 朱高峰.关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1-9.
[4] 朱高峰.创新与工程教育——初议建立创新型国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5.
[5] 朱高峰.中国的工程教育——成绩、问题和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1-7.
[6] 朱高峰.创新人才与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1-7.
[7] 张一心,朱进忠,袁传刚.纺织材料[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关键词:生物教学;校本资源;教学研究
生物新课程进一步推广时应注意加强与生物新课程相关资源的建设,即在本校及其他高中学校进行新一轮生物新课程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开发研究,同时意识到需要教师的大量心血,它需要教师的大量积累,从生活中收集材料,从学生中收集材料,从各种报刊、杂志中收集材料,从电脑中收集材料。然后进行加工整理,制成与我们这样学校实际教学相适应的每一节课。
一、问题的提出
1.1生物新课程教材有许多优点,但对于乡镇中学的学生、教师而言,由于教学设备的相对落后,信息量不充分,学生体验不足,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1.2生物新课程教材的问题太侧重于大城市的实际,而偏离了农村;另外,有些例子又过于理想化。
1.3加强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根据学校的适应需要而出发的,是势在必行。
二、策略与实践
2.1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策略。
2.1.1准确理解生物新课程《标准》对模块式的课程和教材设置的要求: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由三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组成。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1.2研究生物教科书内容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生物教科书:建议各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年级备课组要至少备齐5个版本的教材。对比研究不同版本教材对知识内容的选择、编排和呈现方式等,加深理解高中生物新课标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并依据课标优化组合不同教材的课程资源。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年级中心组要组织专门的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并及时地将研究结果通过全市教研活动提供给各校参考。要摒弃过去那种“轻大纲,重教材”、“教学就等于教教材”的旧观念,树立“以课标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的新观念。
2.2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实践――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优化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整合利用得以真正落实的重要保证。
我们备课组通过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的整合利用尽可能地缩小《标准》的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落差,促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稳步地开展。具体实践的理论指导及实际操作如下:
提倡多种教学方式(包括校本教材探究实验的开展)在新课程教材的实际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优化教学过程。
新课程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否定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是要发挥不同学习方式的优势,根据具体的知识内容、课型、学校条件、学生情况等对传统的和新型的学习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2.2.1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高中新课程标准将“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理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备课组成员在生物学科中尝试实施开展了新课程校本教材探究实验――体验制备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制作比赛并在校园进行展览,取得相当好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2.2.2把握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对实际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生成”实质上是“放羊”,是放弃教学的责任和教师的责任,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死气沉沉的,这样的“预设”不仅会严重束缚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成”能力,而且会慢慢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既要切实改变课堂教学中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僵化模式,又要对只求生成忽视预设的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成效与分析
3.1高中新课程教学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3.1.1教育观念滞后的问题:由于传统的习惯势力,部分老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是把知识结构、难点和重点反复掂量,围绕它考虑教学过程如何展开,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的实现.只有对课程目标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才能使教学活动的组织符合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
3.1.2各校的课程资源问题:现在各学校教学硬件还不很足,不少教师过去是仅仅依据一本教科书、一册教参,就年复一年地教下去。现在实行新的课程标准,必须依托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方面教师有责任发掘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但更重要的方面是学校要有相应的投资和建设。各校应尽可能地完善图书资料、实验室及相应的器材,还有网络资源等,至少为各备课组配齐5套不同版本的教材。
3.2对高中新课程教学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寻找有效的策略,扬长避短,尽量把该模块开设模式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一般地说,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应把把宣传和计划做在前,整体安排高中新课程两年教学;
(2)对《标准》和教科书的研究应比实施提早,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和寻找对策;
(3)在新课程教材的实施中适当结合老教材知识;
(4)适时的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想应的校本练习资源;
我国应用型本科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下注重“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相较于传统的研究型本科学校培养的“学术并举、崇学为上”的理念,应用型本科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应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财务管理专业作为经济类学科的热门专业,同时作为财务管理专业中的核心课程,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善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是否符合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在这个大背景下,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这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全面提升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一、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一)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理论性较强,在课程教学中出现大量的公式以及理论定义,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多以理论性的一对一的授课为主,同时实践教学的形式也多以课堂联系为主,这中单项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给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实践的机会很少,这种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目前很多高校广泛的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容易造成学生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了解多存在于理论层面,实际动手能力弱,不能掌握财务管理课程的核心和本质内容。
(二)对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理解不够透彻
对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两种弊端,其中一部份人把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当做单纯的到企业真实环境中去学习,把实践教学与实习等同在一起,没有理解真正的实践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理论教学的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好坏,而把两者脱节的实践教学,起不到全面掌握财务管理课程的效果。另一部份人把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等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传统的课题,只是在课堂中加入习题与课堂发言作为实践教学的内容,这种看似是实践教学改革,实质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起不到把教与学在实践中结合的目的。
(三)实践教学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较单一且枯燥
目前虽然很多学校是采用实践教学来进行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但是教学手段依然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老师授课为中心,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依然是以被动接受为主,主动思考和动手机会少,同时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是单项的教学过程,缺乏双方的互动,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实践教学应有的效果。
(四)授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较弱
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关键的授课教师,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的授课教师自我的实践教学经验较少,同时缺乏相关的企业工作的实战经验,在授课过程中不容易把实践教学的特点与财务管理课程的特色相结合。
(五)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实践平台较少
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中的实践平台多来源于企业,而企业由于企业的特殊性,以及相关信息的保密性等因素,企业在提供实践教学平台上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企业只把学生实践当成一项业务活动处理,多数考虑的收费问题,而很少考虑到学生是否真的能从实践教学平台中得到课程知识的运用,还有一些企业在对待学生实践中不给予相应的指导,导致学生只是做一些与会计实训类似的实践活动,接触不到财务管理课程相关的内容。
二、完善应用型本科学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
从总体上来说希望达到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阶段,能达到准备掌握财务管理课程的核心思想,学习如何学习课本知识的方法,学习如何认识事务的方法,以达到很好的认识社会的效果,以此完善自我,是自我与社会的需求的一致,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从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应该达到每个具体的实践环节的目的
(二)从实践教学内容上完善
首先,改善传统的单项的授课教学模式,试图建立能开发学生实践能力的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模拟式的实践教学方式,同时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多啊加入视频、音频等多元素的教学材料,使教学内容更加立体,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模拟接近真实的情形的学习环境。
其次,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设立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在实践教学课程中,根据课程中每个知识重点,找到与其相符合的实践教学模块,制定出小的实验大纲,并且在实验结束时要求学生根据实训的结果给出相关的实践心得,根据学生实践心得得出修改大纲的建议。
再次,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多多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希望从深度合作中形成战略关系,学校为其提供优秀的工作人员,同时企业为学校提供好的实训平台,通过这增加学生的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以及处理社会关系的方法。
最后,提高实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多培养“双师型”教师,此外多组织学校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给相关理论课老师一个运用和学习的平台,让教师在具备理论的同时也获得实训的平台。同时鼓励在企业具有资深经验的员工参与理论教学活动。
【关键词】校本课程 校本教材 文化重建 学生发展 教师成长
校本课程就是学校自主决定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其核心是“校本”。对于“校本”的概念界定,人们一般都理解为“以校为本”,这种理解似乎言简意赅,但因其表述过于笼统,学术界更倾向于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Change(1998:130)对其所作的解释,即“有关课程的设计、内容、组织和呈现以及教学、学业评定等主要的决策都必须在学校这个层面上进行。”
“从学校课程发展历史来考察,校本课程的历史和学校教育的历史几乎一样悠久。古代学校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或私塾教师自己决定的,那时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校本课程。但是所谓现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则是作为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形态。”(王国华等,2013)作为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形态的校本课程,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的一次课程改革运动。“由于它代表了课程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向,所以影响非常广泛。”(刘世民、张永军,2013)
我国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建设也在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国家教育部明确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方面构成的,同时还明确规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到12%,这就从国家行政层面对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课程政策保障;另一方面,不少地区的中小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已经相继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毋庸讳言,不少地方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也程度不同地暴露了一些诸如因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貌合神离的问题、因课程灵魂的缺失而导致课程体系支离破碎的问题、因诸多环节的省略而徒留校本教材形式的问题、因课程开发孤军奋战而致使课程建设质量低下的问题。(郭继东,2004)其实,现在看来,校本课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远远不止这些。这些问题都是校本课程建设中产生的具有探索和发展性质的问题,这些问题本身只是表现为现象,而只有研究和解决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才具有理论研究的价值和实践纠偏的意义。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在这里试就如何正确处理校本课程建设的诸方面的关系展开讨论,以期对从根本上破解校本教材建设中的难题有所裨益。
一、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
我国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是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保障与支持下、主要依赖于学校内部驱动进行的,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正确处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
国家课程,一方面体现了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课程观,其统一性要求远远大于学校实施教育的个性化需要,另一方面,国家课程永远都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校本课程只能是对国家课程的个性化补充、拓展和延伸。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各有优势,是不能相互取代的。以国家课程为主,加强二者之间的整合与互补,应该成为处理这两者之间关系的基调。
以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贯穿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国家课程为例,其四大板块之一的“研究性学习”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就大有文章可做。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学到的科学知识与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学到的尊重、理解、包容、合作等文明礼仪的道理,在语文课程中学到的语言文字与表达方法,在数学课程中学到的计算、作图与数理统计、分析等知识与方法,均可共同作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这一板块的实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课程基本解决了知识的建构与传授的问题,但是不足以解决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运用问题,至少可以说,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空间还是很大的。针对这一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校本课程建设就有了自己的空间和课程实施的价值。
事实上,由于国家课程的教材编写总是表现为分学科进行的“各自为战”,因此,多门学科教材之间不仅存在课程目标上的相互重复,而且也存在内容上的彼此交叉。如: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等等。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均有这些目标。“统计显示,3至6年级的国家课程科学、品德与社会,与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的交叉重复率达到48%至61%。”(崔秀梅,2013)因此,通过对国家课程的适度整合,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无疑对更好地促进国家课程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自身建设是极其有益的。
二、校本课程的多样化与学生的个性化的关系
从教育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校本课程的起因来看,校本课程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乃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建设上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必须承认,国家课程更多强调和突出的是统一性和普适性,没有可能做到考虑到每一个学生作为学习个体的差异,也没有可能照顾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潜能、特长、志向、理想等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因此,在校本课程建设上,必须坚持多样化,而不能满足于一所学校开发一两门或仅仅几门校本课程,因为只有做到了多样化,校本课程才有可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内在需求。
要做到校本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就必须“构建课程领导共同体”,让校长、教师、专家、学生、家长和社区各方面力量参与其中;要做到校本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必须“倡导校长、教师、学生共享课程权力,共同领导课程变革之观点”;(杨四耕,2013)要做到校本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在技术路径上,就必须切实保证作为教育服务对象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激发、保护他们参与领导课程开发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主要地通过教师、学生自主申报校本课程主题,对其从科学性、可行性及实施的主客观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认真而充分的调研和甄别、筛选和评估论证,将最终确定校本课程以菜单形式供师生双方进行双向自由选择。(刘滨雄,2013)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板块的实践操作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这一实践路径。
三、校本课程的前瞻性与社会的发展性的关系
与学校其他一切工作一样,校本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谓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利于社会生存和参与社会竞争、促进社会进步的人。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必须处理好校本课程的前瞻性与社会的发展性的关系。
现在,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处于低水平的、没有多少课程含金量的、消极应付的运行状态,没有真正考虑到校本课程建设本身能否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养、专业素质的要求相契合。把一些简单的、完全停留于模仿层次的手工劳动与制作作为校本课程,就是当下校本课程建设中司空见惯的一种做法。这种徒有虚名的校本课程,已经从根本上背离了设置这门课程的初衷!
笔者以为,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应当在全面体现素质教育诸要求与内涵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人格和批判、质疑精神的培养,突出对学生进行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笔者还认为,当今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教育都显得更为迫切,而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家课程本身都是很难做到促进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发展的。因此,在这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空间很大。
那么,什么是跨学科能力?对此,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颁布的《定义学科能力:转变课程与评价观》做出了这样的阐述,“跨学科能力包括思考能力、个人与社会能力、交际能力等3种具有内在联系的能力。”(康叶钦、李洁梅,2013)对跨学科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把握这三种能力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将这三种能力割裂开来、分散于多门校本课程之中,即绝不可以在某一门校本课程中培养这一种能力,在另一门校本课程中培养那一种能力,而必须将这三种能力的培养统一于校本课程实施整个过程,尽管在实施课程的具体环节中会对某一种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有所侧重。
四、校本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重建的关系
“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肉关系。”(郝德永,2002)最近十年差不多是我国教育史上中小学校长最为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十年。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社会的浮躁情绪的弥漫使得中小学教育也难以置身其外。一些学校为了搞学校文化建设而搞学校文化建设,结果难免走上“形而上学”的道路。殊不知,“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陈树生、李建军,2010)离开了课程文化这个核心,学校的文化建设这个“毛”就会因为课程文化的“皮之不存”而无处附着!
“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是再生产主流文化的工具,而校本课程则是再生产亚文化的工具。”(刘世民、张永军,2013)与具有严格统一规定性的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建设中的亚文化对于学校文化的重建更具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和魅力,其优势和魅力集中而显著地表现在因校本课程的“校本化”而必然带来的学校文化的鲜明个性化。与那些由学校领导们刻意标新立异、主观上人为干预并强势推进的具有标签性质的学校文化特性不同的是,基于校本课程建设而逐步实现的学校文化重建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由里向外的、能够体现师生共同信念和学校文化价值追求的循序渐进的建构过程,而不是一个近乎运动式的、为了追求“标签”效应而人为“打造”的学校文化的怪胎。
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重建的关系主要地是在如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上体现出来。就一所学校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究竟是校长或学校领导班子说了算,还是校长、教师、学生、专家、家长、社区代表等多元决策;在若干校本课程中,哪些被确定为选修性校本课程,哪些被确定为必修性校本课程;哪些校本课程被确定为覆盖全员、一以贯之的长期课程,哪些校本课程被确定为个性化选择的短期课程;具体某一门校本课程的实施最终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等等,这些无不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学校的文化。试想,如果教师或学生,或者教师和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连最基本的话语权都没有,人们就很难想象这个学校所声称的学校文化中的“民主”究竟为何物!如果学校不能够保障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修按照其真实意愿进行自主选择,而是被教师“抓壮丁”般地拉过去上课,人们就无法相信这个学校所声称的学校文化中的“弘扬个性”真的存在。
五、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关系
在对待中小学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关系上,现在普遍地存在着一个误区,似乎只要编写出一本校本教材,校本课程的建设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课程就是课程,而不是教材,教材只是为课程的实施而服务的教与学的若干材料中的其中一种材料。更何况,对一所学校的那么多个性差异迥然的学生而言,某一种校本教材是没有任何可能去满足那么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的。
为了规范和方便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当然可以组织力量编写为之服务的校本教材,但是,这样的校本教材往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例如,张家港市第二中学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世纪的公民,他们就组织开发了《责任文化》校本教材(顾逸飞,2013)。由于这门校本课程涉及到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等方方面面的教学内容,又是面向该校全体学生的,只有通过初一至初三年级连续三年的学习才能完成使用周期,因此编写这本校本教材无疑是必要的。
在处理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关系时,必须注意两点:第一,校本教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更多的校本课程的教材是隐性的,非具象性的、非物化的。例如,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的其中一门校本课程《职场模拟》,就不可能采用物化的校本教材形式去组织教学;第二,校本教材有预设与生成之分。尽管任何教材的预设到了投入教学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生成的现象,但是确有一些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地依赖于创生,而较低程度地依赖预设。例如,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小学的其中一门校本课程《凤凰文化》是专门研究学校所处的福永街道凤凰村民风、民俗、民歌、民谣,这门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搜集、整理和研究这一主题的资料信息,课程目标实现的其中一个物化结果就是形成《凤凰文化》专著。当然,这样的专著将来有可能反过来又会成为未来该校学生的校本教材。
由此可见,校本课程的时效性、灵活性、动态发展性等特点和校本教材开发的使用范围、周期、效率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等因素决定了并非所有校本课程都得拥有相应的校本教材。实践表明,既不需要、也没有可能为每一门校本课程都研发校本教材,且决定校本课程实施水平的根本因素也不在于其是否拥有相应的校本教材。
六、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英国课程学家劳顿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技术的变化、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开发还会促使教师在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上的自我超越,激发教师的专业进取精神和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其自然结果就是引发教师专业发展。(傅建明,2002)
然而,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一些中学校长和中学教师的身上散发着一股不屑一顾的浓烈情绪,他们固执地认为校本课程建设有碍学生对升学考试学科的学习,分散教师的精力,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主观臆断是极其有害的!
实践和研究表明,校本课程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改变对知识本质的看法,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变提供可能,并不断增长其实践性知识。张家港市第八中学教师朱成,原本是一位英语教师,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很有限。就是这样一位英语教师,自从十年前接受了学校的《建模·车模·海模·航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任务后,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仅把这门校本课程开得越来越好,而且在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建模、车模、海模、航模大赛频频获得大奖的同时,他本人也获得了许多殊荣。如今,他已经成为全省屈指可数的金牌中学科技辅导员之一。
无独有偶,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教授Shoshana Keiny(1993:86)对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作了多年的实证研究,其所跟踪研究的三个案例无不表明,在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的过程中,老师们通过合作互助,沉醉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不断审视和修订课程目标,确确实实经历了一个专业成长过程。
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中值得关注和认真对待的方方面面的关系还有很多,课程的选题与策划、课时的整合与安排、国家课程的学科性知识如何在校本课程中加以跨学科综合运用等,还有待广大同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抓住了校本课程的“校本”这两个关键词,只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确确实实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内在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校本课程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最终都将是能够迎刃而解的。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学校和谐教育研究”(项目编号:FFB050989)的子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Hargreaves Andy, Lieberman A, Fullan M, Hopkins D W.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Change: Part One[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1998.
[2]王国华等. “131”校本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施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13(3):92-97.
[3]刘世民,张永军. 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重要价值取向[J]. 中国教育学刊,2013(4):44-47.
[4]郭继东.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误区探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04(8):18-19.
[5]崔秀梅. 课程整合:给学校课程做做减法[JN]. 中国教育报,2013-06-12:(9).
[6]杨四耕. 提升课程领导力是学校课程变革的核心[JN]. 中国教育报,2013-05-20:(11).
[7]刘滨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获突破[JN]. 南方教育时报,2013-05-31:(22-23).
[8]康叶钦、李洁梅. 加拿大:课程改革走向“个性化”[JN]. 中国教育报,2013-06-21:(7).
[9]郝德永. 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
[10]陈树生、李建军. 课程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J]. 教育发展研究,2010(2):84-87.
[11]顾逸飞. 责任文化[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12]傅建明.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2002(9).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理念;动机;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校本课程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策略的缺陷,是国家课程开发的必要补充。目前,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仍有一些学校和老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价值不明确,甚至将校本课程开发当作校本教材编写了。因此,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校本开发理念存在偏差、开发动机存在功利化、开发能力存在欠缺这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开发理念存在偏差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课程改革走向多元化的开始。不少学校正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一些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存在偏差,许多人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何在、校本课程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的运行机制和条件、如何建立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等等,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有的学校、有的教师把校本课程开发看成了“例行公事”的课改或一般教研活动,摆不正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程的关系,忽略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有的学校甚至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出现校长说了算或个别教师说了算的现象,蔑视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章法,忽视了课程开发的过程性。有的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换汤不换药,徒有虚名,为开发而开发,把开发校本课程,看做是编写教材,将开发的教材品种作为工作进展的指标,似乎非“物化”为教材并让学生“人手一册”,就不能叫做校本课程,就足以显示其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态度、实力和水平,应当说这是对校本课程的片面理解,甚至是误解。一些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往往没有完整的过程,其中环境分析、课程评价等环节被不恰当地忽略了,只凸显出“课程组织”的地位与作用,但即使是这几个环节也没能被完整地对待,许多内容也被有意无意地简化了,只关注知识的最终成果——教科书。于是,在经过一系列简化手段后,校本课程开发就等同于校本教材编写了。影响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没有进行补充,无法起到优化的作用。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定要有的,它旨在保证课程在基础性、统一性的基础上更适应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差异与个性,能够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策略的缺陷,是国家课程开发的必要补充。校本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的教育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一方面,是课程决策权的下放,从而使学校课程结构调整、变化;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平等、自由、个性、开放课程观与学生观的内在要求。校本课程的开设体现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促进学生有个性、有创建地成长为宗旨。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拥有了自我完善与发展的空间,使学校课程真正实现了走向“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从宏观上来说,对于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从微观上来说,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不仅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形成教师个性,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与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开发动机存在功利化
在时尚和竞争利益的驱使下,校本课程不仅被严重片面化地理解为“校本教材”,而且被打上了鲜明的功利主义的烙印。例如,有些学校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是迫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压力,为了应对当地教育部门的考核和评定,他们不是出于满足学生需求的考虑,而是被动、无奈地执行上级布置的任务,带有明显的“为校本课程而校本课程”的色彩;有些学校把并没有什么教育价值的课程标榜为自己学校的“特色菜”,借此扬名,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校本课程沦为这些学校扩大自身知名度的“面子工程”;有的学校编写校本教材不仅追求品种和数量,而且在印刷和装帧上也颇费苦心,这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无谓消耗,也会加重学校和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功利化”和“跟风”的现象。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形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学校教育有“课程”,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学校教育也是最容不得带有丝毫功利性的教育,唯工具理性而开发的校本课程,根本就不具备教育的价值,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和教师工作的压力。开发校本课程要切忌急功近利,而应该扎扎实实地从学生状况调查和需求分析入手,使校本课程从开发伊始就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之上,而不应成为学校的“招牌”或“装饰品”。
因此,要消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由工具理性所带来的功利主义倾向,让其开发的价值目标真正走向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满足不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条道路上来。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开发过程中要清除功利主义倾向、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的“独立性”,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使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需要,有利于学习和教学。例如,立足于本土文化和学校实际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开发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开展“特色活动”,概括地说,即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以及学校整体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这方面的不足,在促进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更好地实施的同时彰显了学校自己的特色文化。
三、开发能力存在欠缺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而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要靠教师导之以行、化之以能。但是,教师的整体素质并不乐观,有的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存在欠缺,以致一些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设提出质疑,出现疑问、彷徨甚至是反对的意见;有的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态度是消极的或者说是极端抵触的,把校本课程开发看成了“例行公事”的课改或一般教研活动。由于个别教师的能力有限,因此,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存在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说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上起课来却是“涛声依旧”;或是追求形式上“花样百出”,细细品之却“空洞乏味”,这种课堂的有效性和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对准确把握校本课程的内涵以及有效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理解还不到位,致使旧有的传统观念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着强大的反差和矛盾,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一定的阻力。在教学中,教师普遍只关心和考试有关的内容,较少关注学科知识之外的问题。教师教育中存在着重教学轻课程的现象,学校、教师习惯于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过分“拘泥于统编教材”,缺少自主开发课程的意识。因此,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技能存在缺失。
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教师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最终要落到学校教师身上,要靠教师去具体推进,教师从原来国家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校本课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包括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和方法在内的素质结构的优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让每个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师都具备课程的开发能力,教师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教师要多维度地学习,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总之,教师是校本课程最主要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没有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校本课程开发中除存在这三方面的问题外,还存在其他的问题。例如,校本课程缺乏完善配套的课程评价体系,许多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表现在评价的目的不明确,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手段缺乏定量分析等方面。此外,缺少权威部门有针对性的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与管理,对校本课程使用的实效性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只关心是否有校本课程,没有考虑适用性。学校管理层课程改革意识淡薄,改革力度小等等问题都有待今后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梁柏明.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陕西教育:教学版,2007(05).
[2]周辉兵.综合课的整合创新教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3.
[3]杭海.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主体性探析.教育科研,2001(20).
关键词 电子技术基础、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
现代电子工业发展很快,一方面电子产品中大量使用了新的电子元器件,另一方面在电路设计中也广泛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而现行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中很少涉及这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学生毕业后很难与现代电子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轨。如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我们积极探索的一个新问题。从我国现阶段中职教育的研究发展来看,采用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对中职学生的培养。
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在教学中紧紧围绕项目工作任务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工作任务,在任务的引领下学习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职业岗位能力。
在职业教育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内容、形式与实践技能教学、训练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中职《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1)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推动了校本教材的建设。中职学生面临的是就业上岗问题,以“满足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为前提开发校本教材、以“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为宗旨编制校本教材,使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很快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够学有所用。
(2)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加快了中职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步伐。一体化的教学促进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学生一边学理论一边练习技能,用理论指导技能的学习、在练技能的同时理解理论知识。
(3)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大大调动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在一体化的实训教室上课,教师一边传授理论知识一边向学生演示实践操作技能,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操作中吸收并消化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既减轻了老师上课的压力,也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
二、校本教材《电子技术基础》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教学设计
校本教材《电子技术基础》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设计是坚持以“行动导向”为原则,以电子装接与调试实际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各种技能大赛为指导,形成“课程项目化、教学一体化、安排灵活化、学习小组化、考试全程化、实践职业化、评价多样化”模式和相应的体系。针对《电子技术基础》校本教材并结合相关实践的特点,采用模块化、项目式教学,并在多媒体实验室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完成教学的。如:集成运算放大器模块中,先引出中级职业资格考证项目——声光合控开关制作与调试。由其工作特点引申到相关工作元器件、工作电路和工作原理。学习到相关元器件
2.项目课程设置构建
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一样,没有现成的教材与样板,项目课程的设置有它自身的原则。首先:项目应该能把知识与技能相串起来,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其次:项目应来自企业生产或人们生活的实践,能反映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选用的电路与集成电路芯片应该跟上当前社会的发展。另外:项目要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有些知识虽然已学过,但不会运用,而通过一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充分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的项目的训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定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的课题项目才能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项目要涵盖本专业工种的鉴定标准,并着重体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将校本教材《电子技术基础》项目课程分为二大模块:数电和模电。把这两个定为核心模块。在这两个模块下开发相应的理实一体化课题和项目如下:
课题项目框架:整合了原学科体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本内容,模拟电路共设置为五个课题、五个项目、十九个任务。数字电路设置为四个课题、四个项目、二十一个任务。每个课题项目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知识技能要求,同时各个课题与项目之间又是分层递进的,前一个课题是后一个课题的基础,后一个课题又综合了前一个课题的内容。数字电路的四个项目只要通过接插件将前面的项目一个个组合起来,即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第四个项目——数字钟,可以有效利用仿真软件和实习器材,大大节约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益。
3.理实一体化实施原则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实施时应在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都应保证其实施的可行性:
3.1 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的一体性,以保证在课题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指导作用的有效性。
3.2 教学环境的一致性,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室,教室里除了有台凳桌椅之外,还增添了多媒体装置,常用电子仪表,常用测量焊接工具,让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既能满足项目的实践要求,又能满足项目的理论知识学习要求。
3.3 教学时间的统一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已经融为一体了,每周8节课,一个半天连排,每个半天可以完成一个或几个小任务。
3.4 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对学生的评价不是一张试卷能定夺的,对学生在项目完成的各个方面都有过程性的评价。
4.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实施过程
在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学习的形式,分组的依据为: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男女搭配等,其中主要的是以互补的形式为主,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性格内向的与外向的搭配等。每组人员为3—4名。每组设立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讨论和落实项目的安排。小组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在组长的指挥下,对各成员进行分工。例如:成绩好的负责“一对一”辅导成绩差的,理论强的负责电路的设计,动手能力强的负责电路的焊接,共同对电路进行调试与测量。成员努力的成果与全体成员共同分享。
5.学习成果评价方式
在项目教学中追求的不是学习成果的唯一正确性,因为评价解决问题方案的标准并不是“对”与“错”,而是“好”与“更好”。因此,在项目教学中,学习的成果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
在评价方式上,项目教学不仅用传统的笔试、口试的方式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更强调运用完成项目的方式,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标准上,灵活运用绝对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项目教学的目标要求,关注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进步程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评价主体上,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通过相互评价,促进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知识评价、技能评价、质量评价、素质评价、团队合作评价五种评价方式。下面是对手提式扩音器制作与调试项目的评价表。
三、结束语
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不是理论和实习的机械叠加,而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升华。只有教师真正地更新了教学理念,真正转变了教师角色,真正找到了一种具体的、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了理
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振源,《电子技术基础》,人民邮电出版式;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本教材;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课程。它对有效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由于农村小学受师资质量、教育资源的制约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困难更多,需付出的更大努力。我校通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成功地开发出了校本课程《可爱昭化》。现将工作体会赘述于后供同行指正。
一、立足本土,找准课程开发方向
我校地处有着2300多年建县史的昭化古城,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奇特的自然风光、古色古香的建筑、闻名全国的特产……。2006年以来,市区两级政府着力打造这座“三国古城”,全力发展昭化旅游,“川北明珠”昭化已享誉海内外,如今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环境优美乡镇”。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昭化的历史文化缺少了解和宣传,就连生活在昭化的“本地人”对昭化的历史也知之甚少,这样就形成了人与文化的强烈不对等,制约了昭化旅游发展。挖掘昭化特色资源,以其为载体传承和弘扬昭化文化,是每一个昭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教育引导每一个昭化人从我做起,弘扬地方文化,促进昭化的发展已刻不容缓。作为昭化的教育基地,理当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让昭化人从小了解昭化、宣传昭化、热爱昭化。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课题“弘扬昭化文化,创办特色教育——《可爱昭化》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就应运而生了。
二、多方参与,营造课程开发氛围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校课程的开发,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家长的配合、社区的支持,才能有效展开。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缺乏学生的合作、参与,则开发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我们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启动前,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网络以及“可爱的昭化”系列主题报告会,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宣传昭化历史文化。在校园内播放关于昭化的宣传片(《昭化印象》、《昭化恋歌》、《昭化流韵》、《昭化古镇》等),张贴昭化古城的宣传图片,悬挂关于昭化的诗词等,激发学生的昭化情。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通过家长了解昭化的历史,邀请对昭化历史比较了解的家长代表、关心昭化发展的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座谈,听取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运作的意见。这些措施有效的促进了学校师生、家长及热心人士主动参与课程的开发,充分调动了校内外各种有利因素,形成了良好的课程开发氛围。
三、团结协作,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它需要实验者既要有高度责任感,又要有强烈的团结协作意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使用,一方面需要有统一的领导,有序的运作体系。同时还需要全体教师在开发过程中积极创新,需要教师之间加强合作,更需要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教材的开发之中。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领悟课改精神,明确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同时引导教师深入分析昭化的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当好昭化的主人、做昭化教育人能做的事”。然后通过学校教代会、行政会确定把“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并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小组。学校先后制定了开发方案、活动计划、评价方法以及教育科研奖励办法等,切实保障了课程开发的有效实施。在学校课题组的组织下,发起以教学区为单位的众多教师参与的课标、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的编写工作。一是组织教师在学习国家课程改革理论的基础上编写了《课程标准》;二是动员全体教师查阅资料、调查走访,收集整理后编写了关于昭化地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人物、民俗文化、地方特产、民间传说等方面的文章79篇共计十余万字;三是组织教师编写了校本课程《可爱的昭化》的教学建议一书,对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四是根据时间顺序设置编纂体系,我们兼顾不同年代、不同诗人风格,考虑山水、人情、言志、叙事等不同内容,精选历代名人关于昭化的诗词,编注了《昭化诗词选》作为阅读欣赏教材。编纂过程中,还组织美术教师绘插图、设计封面;语文教师给诗文标注了拼音,文后附上了作者生平简介,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总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老师们或推荐诗词,或上网查找资料,或搭配图片、或调查走访……主动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自己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并乐意为之竭尽所能。
【关键词】校本课程;小学;整体规划;实践摸索;反思完善。
[Abstract] the elementary school collated and corrected copy curriculum develops, should by the school collective power primarily, have to practice while consummates. Builds between one kind of school mutually to exchange the study, mutually supervises the advance the good atmosphere is the region whole advancement effective policing method. The establishment appraisal feedback mechanism can unceasingly move towards for the collated and corrected copy curriculum maturely provides the system safeguard.
[Key word]collated and corrected copy curriculum; Elementary school; Whole plan; The practice tried to find out; Reconsidering consummation.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是体现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发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建设中的主动积极性,展示学校办学特色,实现教师学生个性化教学追求的一门课程。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施,对提升学校办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我区从2002年秋季开始,在全面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同时,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当作课改实验的一项重要任务,展开了全面尝试探索实践。
1总结已有经验,研究区情实际,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总体思路
在2002年以前,我区个别学校在创建学校办学特色,开展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中,已经初步进行了课程教材的开发编写尝试,如城区10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在2001年就开发编写出一册教材。还有城区40校的“消防教育”活动,也是开展多年,且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计划安排和教学设计。由此,我们在决定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之后,马上就组织教研室精干力量,联系有关学校人员,进行调研讨论,总结已有经验,研究我区学校、教师实际,最后形成三点基本认识:①我区所属全部为小学,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中师毕业,个人设计课程体系,开发编写教学纲要、教材能力不够。同时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学校在设施、经费、教学资源、人力资源等的全方位支持,因此学校集体力量应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②开发校本课程对于我区广大学校、教师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项工作只能是一个边摸索、边总结、边完善的过程。③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和困难,为保证学校开发研究工作能够坚持下去,需要全区性的有效管理指导。在此基础上,最后我们确定全区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为:学校整体规划为主,教师个人开发为辅,先计划,后实施,先课时内容安排,后具体教学活动设计。而后,我们制定了《大同市城区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决定区教研室组织学识水平比较高的教研员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指导组,各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组和开发组,并拟定每学年全区召开一次校本课程开发汇报交流会。这些,为我区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制定出了明确的整体工作规划和步骤安排。
2集中培训,安排任务,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前的思想认识准备
之后,我们随之组织召开了校本课程开发培训会,各校选派分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培训。会上,我们讲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开发过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还给大家介绍了城区10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开发的初步经验,让大家明白我们完全有能力进行课程教材开发工作,从而克服畏难情绪。会议另外安排了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任务:①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组带领开发组成员,按照全区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思路步骤,认真研究学生需要,研究学校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实际,研究本地及学校附近社区资源情况,集体讨论,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及教学计划;②学校根据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具体分配任务给任课教师设计课时教学内容;③组织任课教师互相交流讨论教学设计,最后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组成员集体确定形成教案;④学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课程教案,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可编印教学用书。经过培训及任务安排,各校领导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认识,由此使我区学校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参与教师干劲十足的良好校本课程开发氛围。
3汇报交流,个别指导,做好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方法研究与工作督促
为了交流经验,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也为了能够督促各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我区每学年举行一次校本课程开发汇报交流研讨会。会上,要求各学校汇报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进展情况,提出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大家共同讨论,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寻找不足,研究解决办法。通过汇报交流活动,工作开展好的学校,其成果得到展示,工作开展较差的学校,其差距也被暴露。这样,在大家互相学习借鉴的同时,也起到了互相监督,鞭策后进的作用。通过汇报交流活动,大家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各种问题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化,不断明确。
比如在开始阶段,相当一部分学校认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乡土特色为主,以本地风土人情为主,经过反复实践讨论,大家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如果仅仅局限在一个领域,不仅反映不出学校特色,更限制了教师课程开发的多样化个性特长,限制了学生课程学习的多样化个性发展。因此,在明确了这一认识之后,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现在我区各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不仅有风土人情教育,文化历史教育,有环境教育,礼仪行为养成教育,也有食品卫生教育,生活常识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还有学科教学的延伸补充内容,如书法教育,诗文赏读教育,学习方法教育等等,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学校特色越来越鲜明。在教案设计和教材编写方面,开始大多数学校采用选用选编方式,形式以文字叙述为主,经过不断摸索,大家牢牢把握为学生服务,着眼于学生发展这个中心,从学生的需要着想,不断改进校本课程教材的呈现方式,目前各学校所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教材更加适应小学生的心理水平,图文并茂,卡通画、漫画、拼音,形象生动,好读易认,其中有好几所学校的校本课程教材也完全是自己独立开发编写出来的,如城区10校的《健康成长》系列教材,城区30校的认识学校、认识周围环境《校本课程教材》,城区32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城区38校的《交通安全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疾病预防知识》、《饮食保健知识》、《养成教育》、《自理能力》教材,城区40校的《消防教育综合实践》教材。校本课程教学方式也灵活多样,既有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如城区14校的《科技》,城区18校的《饮食与健康》,城区25校的《古诗文赏读》,城区43校的《口语交际》;也有以学生调查为主的,如城区1校的《街道历史》,城区7校的《名人名街名店》;也有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如城区40校的《消防教育综合实践》,城区41校的《航模》,《种植》。各学校在校本课程教学方面,能够注重使学生动脑动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主动发展的空间。
几年来,在不断实践,不断摸索,不断交流讨论,不断反思中,使我区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能够始终沿着一个比较正确的轨道前进,不断成熟,不断完善。平时,教研室人员还随时与学校沟通联系,进行个别指导和个案研究讨论,这些都有效保证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良性发展。
4检查评价,展示表彰,做好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及经验的认定推广
为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我们也按规定结合课改工作制定了《大同市城区校本课程评审制度》,成立了大同市城区校本课程评审委员会。但考虑到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开创摸索特点,特别是起步阶段,应以鼓励大胆探索为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审议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不进行预先立项审批,只作结果认定评价。在这种工作思路指导下,我们每学期结合校本课程开发汇报交流研讨会,推选出几所工作比较好的学校在会上作重点发言,给大家介绍经验,展示成果,以示表彰。两年来,先后做过经验介绍和成果展示的学校有城区10校、38校、39校、25校、24校、7校、45校、14校、18校等。另外,我区教研室每年集中组织一次课改工作检查,其中也包括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情况检查,对此,我区教研室人员通过看教案、听课、访问学生等,了解各学校校本课程实际教学情况,及对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情况。每年年终,召开全区教学工作总结表彰会,在此期间,我们对学校上报的校本课程开发成果进行集中审议评价,并结合了解到的日常教学工作情况,给予认定总结,对于开发成果有价值,平时教学比较好的学校,在大会表彰,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同时,我们积极推选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参加省、市评选,其中城区10校、38校的校本课程获得2003年大同市课改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等这些,都极大地鼓励激发了学校、教师投身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工作的积极性。2005年底统计,我区各学校共开发校本课程100多种。
5研究新情况,制定新策略,使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不断前进
关键词: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社区资源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逐渐受到广泛认可,中小学校掀起了地方特色课程、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热潮。基于学校所在区域的特色文化,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势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广州市海珠区金影小学依托“珠影”社区资源,开发“星影”德育校本课程。
一、明确方向:挖掘“珠影”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
学校作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区有着互补的关系。一方面,学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良好的社区环境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许多学校都十分注重社区资源的运用,如利用社区资源开发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结合社区活动开发课程资源,组织师生走进社区、了解社区等。金影小学与中外闻名的珠江电影制片厂仅一墙之隔,一直以来都是睦邻友好的共建单位。珠江电影集团不仅是华南地区影视文化产业龙头,名声口碑享誉各地,而且拥有丰富的影视拍摄资源。同时,“珠影”社区有专职社工,定期开展社区活动。另外,学校学生绝大部分为“珠影”职工子弟,因此“珠影”与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有着紧密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长在电影艺术领域是行家能手,学生也深受家庭氛围的影响,从小就对影视、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面对得天独厚的社区资源,金影小学着力打造“星文化”办学特色。借助“珠影”社区的人文氛围和珠江电影制片厂丰富的影视资源,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关联性、校本性、可选择性中进行了从优选择[1],整合优势资源,明确了校本课程的内容方向———以“星影”为校本课程载体。我们以“星闪亮、心健康”为办学理念,以“亮星”为教学目标,鼓励学生既要有“影”,更要脱“影”,既有教师育人“亮星”的关怀,也有学生实现“星梦”的追求。
二、逐步探索:设计与开发特色“星影”校本课程
“珠影”社区特色影视资源非常丰富,影视名人云集,如名导演、名编辑、名演员;拍摄基地独具一格,影视作品优良精美。在校本课程内容开发中,学校按照小学学段设计了六个主题:讲故事、演故事、影视观赏、影视评析、寻根珠影、微电影制作(如表1)。根据学段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细化校本课程教学目标,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培养其故事理解、语言表达、简单分析的能力;三、四年级的学生主要培养其故事分析、故事评价、建立简单情感价值联系的能力;五、六年级的学生主要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故事创编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定期向学生、家长、授课教师收集意见,根据各方的反馈,完善整合了原有的校本课程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的实效。从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我们对校本课程进行了多轮的实施与完善,并形成了六本教材初稿。在“珠影”社区专家、海珠区教研人员和金影小学授课教师三方思维碰撞、反复修改下,完善优化汇编工作,最终形成了六本具有学校特色、紧紧围绕“珠影”社区资源而设计开发的校本课程配套教材:《故事园地》(上、下册)、《影视欣赏手册》(上、下册)和《寻根珠影》(上、下册).
三、有效开展:“星影”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为了有效实施与管理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中,我们遵循三大原则:趣味、开放、实践。1.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孩子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星影”校本课程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增加了不同的趣味活动。如低年级有大量讲童话故事、改编演故事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的活动中。在表演童话剧《龟兔赛跑》时,学生穿戴上自己设计与动手制作的动物服装与道具,在老师优美的话外音下表演得淋漓尽致;在表演《乌鸦与狐狸》时,个别学生的动作、眼神、神态和一些有趣的细节,使得其他学生纷纷模仿学习,并相互评价“小表演者们”哪个表现的角色更生活化、更出色。2.开放式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校本课程关注学习效果,更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开放式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如在中年级,学生评论电影时,教师并不设计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找出电影作品的欣赏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评析日本经典动画大片《龙猫》时,学生可以从电影借助异想天开的情境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绿色生命的热爱的角度展开,也可以对比动画大国美国和日本的动画作品风格,更可以从影片卡通的形象、特点、印象深刻的情节等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3.综合实践任务有助于学生加深学习体验杜威的“做中学”理论提倡学生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星影”校本课程以丰富的社区资源为依托,以实践任务为驱动,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的体验和观察的体验。我们组织高年级学生到珠江电影制片厂开展“寻根珠影”的实践活动,如调查、访谈、参观等。五年级学生的校本课程综合活动是“名人名家访谈”,鼓励学生充当小记者,拜访名人名家,撰写访谈。六年级学生在毕业之际,开展“送给母校的一份礼物”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的形式设计、拍摄一段微视频留给母校。
四、总结提炼:凸显与丰富金影小学办学特色
经历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改进、总结等多个阶段,金影小学总结了基于“珠影”社区资源开发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三个关键策略。
1.开展基于社区资源的校本课程实践需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基于“珠影”社区的影视资源开发的校本课程,从课程框架搭建到实施,其间需要多个领域专家与授课老师的大力支持。金影小学多次邀请社区影视领域的权威人士、区教育局德育指导专家和校内编写教材的老师、授课老师进行座谈,为校本课程提供专家意见。学校授课老师定期观摩同类学校的校本课程,学习与吸取他人的优秀经验,不断优化校本课程的活动设计。
2.开展基于社区资源的校本课程实践需要有“大胆尝试,小心求证”的态度
开发与实践基于“珠影”社区的影视资源的校本课程,此前并无相关成功经验和案例。我们一方面依靠校内教材编写老师等对“珠影”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深度挖掘,大胆探索,不惧试错,最终才能找到社区资源与学校德育文化最为贴合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依靠授课老师等对校本课程教学目标逐步理解,积极实践和小心求证,将影视故事的手段转变为教书育人的目标。3.开展基于社区资源的校本课程实践需要编教同心、合理分工、通力合作“星影”校本课程的开发,覆盖了语文、品德、英语、综合、数学等学科。同时,每个年级的校本课程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教材编写与修订,专门的老师负责进行每周一次的活动授课。教材编写者与教材使用者紧密合作,相互切磋,互通有无,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星影”校本课程的高效实施。“星影”校本课程在内容设计上依托“珠影”社区影视资源,活动设计上结合“珠影”社区影视特色。其一,这凸显了金影小学“星文化”的办学特色,通过特色德育校本课程体现学校“星闪亮、心健康”的办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信乐群,学有所长。其二,这充实和丰富了“星文化”的办学内涵,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新颖的教学活动也为学生快乐、开心地学习提供基础。如此,实现了“彰显学生个性风采,促进校内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学校办学发展”三赢的美好局面。
作者:赖卫红 单位:广州市海珠区金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