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管理基本方法范文

财务管理基本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管理基本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管理基本方法

第1篇:财务管理基本方法范文

一、命题规律总结

(一)试题的设计体现了相关学科的相互联系,即财务成本管理要求有良好的会计基础。侧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财务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同时也重视对财务会计知识的分析、应用、评价和综合能力的测试。如2003年计算分析题分配联产品加工成本要求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分配;2004年综合题要求计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及其项目构成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及其项目构成;2007年计算分析题涉及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杠杆贡献率和权益净利率的计算和分析,2007年综合题涉及编制价值评估所需的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等,要求考生对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报表项目和经济含义熟悉。对于以上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会计基础将很难作答。这一方面体现了今后注册会计师执业方向(除法定业务外的管理咨询);另一方面对非专业人士群体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设置了准入门槛,为注册会计师队伍输送、选拔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合格人才。

(二)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试题主要突出了财务成本管理的重点,如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财务分析、流动资金管理、财务预测、企业价值评估、期权估价和成本计算等。

(三)试题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体现在试题的设计跨章节,知识的融合上具有一定的广泛度,这对非会计专业考生有较大难度。如2005年综合题第1题有关各类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之间的分配和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等融合在一起;2007年综合题第1题把第三章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二章会计报表的改进,第十章企业价值评估中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和经济利润的计算,实体现金流量法、股权现金流量法和经济利润法下的股权价值的计算等结合在一起出题。

(四)试题在考核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测试考核实务操作能力,减少了对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测试,重视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能力的测试。在财务成本管理以及其他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中,试卷上已经出现越来越多根本平时在教材上见不到的陌生题目,表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方向已经越来越贴近考查一种真正的能力,一种从书本提升到实际处理和应用的能力,而不是以往靠背书的能力。

(五)注重考查教材的新增和新变化内容。从财务成本管理考试以往命题的规律来看,凡是新增加的内容,历来是考试出题的重点内容。所以考生应加强对教材新增加和变化部分的理解和运用,这对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考试有很大的影响。如2003年教材第4章新增的关于相关系数的计算和值的计算作为当年的考试重点考了两个计算分析题;2004年教材第10章新增企业价值评估一章中,考了3个计算分析题和3个客观题共计22.5分;2007年教材第2章新增改进的综合财务分析体系,考了1个计算分析题;2007年教材新增第11章期权估价考了2个判断题和1个综合题共计19分。

(六)试题总体难度降低,但主观题题量增加。2007年主观题题量(计算分析题由2006年的4个题增加到2007年的5个题)增加,题量增加要求考生对相关内容的熟悉程度进一步提高,没有非常熟练的答题速度根本做不完。

(七)题目的条件更具有隐蔽性并充满陷阱。近几年的财务成本管理考试,试题中给出的条件,越来越侧重变形,主要是运用一种考生平时未见过的表达方法,将某一考点表示出来,所以大家要跟上出题者的思路,不能学死。这种出题思路,在2003年的考题中能非常充分的体现出来。例如多项选择题中的可持续增长率公式的变形;判断题中的赎回条款的考查;计算分析题第1题的“平均在15天后付款”,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我们假设存货是均匀购入,款项也是均匀支付,所以,当期购货只需付现50%,下月付现50%。这些都是对原来解题思维模式的一种变化,如果学的不灵活就很难适应。大家要充分注意,其关键点还是要基础扎实,各章节内容联系起来学习。

二、学习方法

在我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有朋友问如何学好财务成本管理,我的经验就是要把书本学透,把知识学活,达到一个较高的认知和思考水平。通过考试有3个要素很重要:毅力、方法、智慧。毅力就是强调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累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沉淀靠日积月累,不可一蹴而就,尤其是大家戏称的“注会魔鬼考试”,你一脚迈进魔鬼大门,就要准备打持久战,就要摸着黑一路勇敢坚毅地走下去;方法是强调学习方法要得当,如果方法得当会事半功倍,当然好的方法没有定论,因人而异;智慧是指是否具备注会考试应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或者说你是否适合这种考试,不是说人定可以胜天,你花了8年的时间考过去又有何意义呢?我们考过注会一方面是为了体现自身价值,但考虑更多的是希望把所学知识转化成生产力,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现状。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走适合自己的路,这是一个方向问题,否则会耽误宝贵的时间和青春。

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重要的是把它学活,要从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做过的习题中,概括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见解,能够独立解决财务问题。要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进入到有自己认知的主动状态。不能永远停留在只会做你见过的试题,而要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对。要想获得上述活学活用、应对考卷的能力,最根本最有效的就是刻苦学习。一些合理巧妙并且适合自己的方法与经验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绝不可以本末倒置,所有考生都在苦苦追寻一条最通畅、最快捷、最有效的捷径,但最捷径的路还是脚踏实地地看书、做题和思考。就具体的学习来说,下面的几个环节很关键。

(一)熟知教材内容,排除疑难问题阶段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首先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教材看一遍,不用太记忆,只是把书中内容都看到,不一定都看懂。通过第一遍看书主要是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教材中讲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估计对自己有难度,如果自学而不参加培训是否能够啃下来。这一阶段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有:

1.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在对教材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手头的辅导用书了解本章历年考试情况,对考试重点和相应分值进行把握,将本章在全书中所占的分量做到心中有数,全章内容框架、逻辑架构、总体脉络有个更感性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2.划分层次,以点带面。教材内容中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别,但绝没有考和不考的区别,针对教材中不同的考点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重点采取集中时间彻底攻破,就是在短时间内速战速决;针对难点采取迂回曲折中循序渐进,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针对热点采取反复阅读中慢慢掌握,每次反复中不断加强;在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强化热点的过程中,对于承前启后的基础点已经渐渐渗透,以点带面地将全书的内容串连起来,对全书进行回顾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体知识基本尽收眼底,重点难点层次清晰。

学会做题,众所周知,CPA考试以其题量大、难度高、通过率极低而著称,为更好地适应这一考试现状,平常一定强度的训练必不可少。选择一些质量高、具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进行反复演练是顺利通过考试的一个重要前提。但在不同阶段要分别进行不同层面的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章节同步训练。在复习当中,看书是基础,但要想将本章考点深刻掌握,并在考场上灵活应用,必须做一些习题。看完一章后配合着做一些章节同步习题,在做题中掌握和记忆有关的内容,攻克有关难点,不要成为下一步学习的拦路虎。完成本章节习题后还要有针对性再看一遍书,通过这样的反复,把看书过程中许多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考点具体化。做题既检验了本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又避免了因看书不细造成的漏洞。

练习题到底做多少为宜,这是好多朋友关心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基础较好、领悟能力较强、而又报考科目较多没有太多时间的朋友,那只能有选择地做一些综合性和难度较大的题目,以达到以点带面、融会贯通,便于归纳出规律和方法的目的。但在教学中发现至少80%以上的朋友是非会计专业或在职学习的,因此要尽快把握财务成本管理的精髓,必须要保证相当数量的练习,通过强化练习可以增强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把原来没有理解的内容理解了;增加知识点,把原来不了解的内容了解了;增强记忆力,把一些过去没有记忆下来的重点内容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增强归纳总结能力,强化练习有利于系统地归纳和总结题型或专项问题,大部分总结都需要习题来验证;增加熟练性,平时的强化练习临场才会解题迅速,争取时间,适应变化。

通过两遍看书和做题或者通过参加培训以后,将教材中的疑难问题解决了,重点问题明确了,但这仅仅还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这是学习的第1阶段。

(二)总结提高,融会贯通阶段

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学得灵活、擅于变化,要前后各章节联系起来,刻舟求剑肯定是行不通的。对书中内容与基本习题有了基础学习之后,就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程。先看每一章都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总结为几个大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又涉及哪几个公式、哪几种方法、有几大块理论等等。每一块的核心内容又是什么,自己是否已熟知。如果尚有欠缺,就要重新认真阅读此章,直到清楚了解为止,如第4章财务估价涉及投资组合标准差的分析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A、B完全负相关,组合的风险被完全抵消,如果A、B完全正相关,组合的风险不减少也不扩大”,实际上这句话是有前提的,即A、B标准差相同,投资比例相同,如果放在一般情况下,这层意思应这样表述:完全负相关(r=-1)的两只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风险并不是全部抵消,风险(标准差)等于两种证券标准差加权之差的绝对值;完全正相关(r=1)没有任何抵消作用,风险不减少也不扩大,注意这个不减少也不扩大是相对于加权平均标准差来说的(r=1时组合标准差等于加权平均标准差),相对于A、B来讲,并不是不减少也不扩大,而是比低者高,比高者低,这层意思要注意理解。到了这一程度,解题应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应该是对基本知识已有比较熟练的掌握,可以从整体上有自己的处理主张的阶段。这一阶段要从机械地学习书上的知识点转到可以有自己的熟练思考、分析、判断和运用。当然开始很吃力,但慢慢就会好很多,慢慢就能在不断完善之中建立起广阔的思考模式,能够融会贯通。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跨章节习题训练,通过做跨章节综合性大题,将大章化为小节,将一本书当做一章来重新贯穿一下,不断刷新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从整本书以自己灵活的思路来把握每一道题,而不只是以见过的题型往上套。这是学习的第2阶段。

(三)进行模拟测试,考证历年试题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以后,第3阶段就需要进行模拟测试,考证历年试题,然后对专项问题、重点题型进行归纳和总结。这阶段应在把教材内容学透、学扎实、前后融会贯通的基础功底牢固之后,系统而快速地提高学习效率。

1.考前模拟测试。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对全书整体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解题技巧,此时进行考前模拟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模拟测试时要注意:一是闭卷,不借助教材,不翻阅参考答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计时,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卷首做记录;三是完全模拟考试状态,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每一个题目做完;四是记录成绩,通过核对答案和解析对测试进行评分并记录,以便做横向比较;五是测试总结,着重是分析错误找出差距,进行有针对性的拾遗补缺。

2.考证历年考题。为了了解考试的整体要求,包括题量、题型、深度和广度,在对历年试题考证中要注意:(1)关注题型、题量、分值的变化。(2)关注重要考点。统观历年考题,虽各年有变化,但总有些考点是年年必出。(3)列表研究考试趋势。将近4年考题中出现的主观题所涉及的考点通过表格进行列示,结合本年度教材新增变化内容等因素,对考试趋势进行把握。(4)注重解题过程。在对历年考题的考证过程中,要注重积累解题思路、答题路径和思维方式,通过积累,解题方法越来越丰富,思路越来越灵活,通过考试的信心也越来越大。(5)勤于总结。大家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上周做过的题怎么今天又做错了呢,或者说还是没有思路呢,这样的题到底得做多少才能会,才能记住,或者说一合上书就不清楚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非常的无奈。总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勤于总结会大大提高做题效果,如果你勤于总结,你做题时会有这样的感觉:题目摆在面前,不可能一点思路都没有,首先看属于哪方面的问题,然后看已知条件,进而联想自己平时的总结,该用哪种方法、哪个公式来计算,这样有助于快速而准确的解题。总结要因人而异,一般不要总结的问题太多,面面俱到,依人学习的细致程度和基础而定,总结的内容可多可少,只要是有规律性的东西、一些通过做题得到验证的正确结论和某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提炼出来都可以总结。

第2篇:财务管理基本方法范文

(一)培养目标设置上的缺陷

培养目标是现代教育的定向标准,是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课程体系,采用教学方法直至确定教育制度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高校专业指导目录中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不够明确,人才模式定位也不够准确,存在以下缺陷:1.目标设置过于笼统,不便于分层掌握和操作。2.不利于学生树立合理择业观念。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使学生误以为自己经过四年大学学习,就是高级专门人才。选择职业“就高不就低”,使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状态不合理。3.将素质教育目标与专业技术目标相混同。大学是一种素质教育、通才教育,而非职业或成人教育。4.不利于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尽管我国已向市场经济转轨,但培养目标错位,导致教育观念落后,教师素质得不到快速提高。授课内容,不能结合我国企业改革实际,培养出的学生理论水平不高,应用能力更差。

(二)课程体系设计上的缺陷

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寻求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进而做出决策的复杂工作,具有较强的应变性。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他知识与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对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地理与自然状况、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某些文学、艺术知识的了解,品德与修养,人际沟通与交往的能力等。涉及上述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在课程设置上明显不足。

1.重技术教育,轻素质教育,忽视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比例失调,很少有开设“职业责任”之类的课程。2.主干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课程设置缺乏整体规划。3.重实务类课程,轻理论类课程。本科教育是奠定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阶段。要求学生掌握财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较宽的相关专业知识,而基础课相对薄弱,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4.不同层次教学内容衔接差,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抑制了学生的潜能。高校选用教材未能区别本科生与夜校,与研究生的层次;教学方法上是满堂灌”;教学手段上较少用电子化教学设备。这些都抑制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专业课程间内容交叉重复问题突出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均设置会计课程,恰恰财务管理与某些会计课程如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从内容到方法体系存在着边界交叉和内容重复现象。这种局面不利于财务管理学科体系的优化,导致资源浪费,给教学带来困难。降低学生的专业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上过于呆板划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例如,在教学管理上没有将规定性与选择性有机地结合,学分制只是学时制的翻版;在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与现实经济生活脱节,文理知识互不兼容,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极少采用;在教学手段上,仍是“黑板加粉笔”,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十分有限。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深入系统地研究该专业的改革问题是我们作为财务专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基于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基本构想

(一)确立科学的财务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财务管理本科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反映本科教育特点、适应新形势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为此,财务管理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具有优良品质和素质、广博和精深知识结构及全方位能力结构,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应具备三个特点:其一,提倡全面素质教育;其二,在就业导向上提倡实务工作、教学、科研三者兼顾;其三,在人才培养类型上注重培养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二)正确界定财务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合理设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1.财务管理与经济学的关系。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表现为财务经济学,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社会再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的资本活动和财务关系进行综合性管理。2.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的关系。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会计是对资金运动为主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信息管理。财务管理是一种资本运作活动,会计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3.财务管理与管理学的关系。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表现为企业财务管理学,属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本进行配置和利用的资本运作活动。4.财务管理与财政学的关系。财务管理是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价值管理,而财政学是在国家财政体系中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宏观价值管理,财务管理是价值管理中的基础环节。5.明确界定: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将财务管理分为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三门课,这在各高校基本已形成共识。但是,如何界定这三门课的具体内容,还是没有定论。有关这三门课的教材很少,即使有些学校出了教材,但在内容上也是各式各样。特别是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的内容划分较为模糊,如何既避免相互重复,又要能体现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很难把握。笔者认为,这三门课程之间要有承上启下的关系,又要体现财务管理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具体表现如下: 

(1)初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入门课,应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对财务管理这门学科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为学习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奠定基础。因此,本课程应包括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但不应过于深入和具体,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财务管理概论,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财务管理的任务和原则、财务管理体制等。②财务管理环境,介绍企业组织类别、金融市场一般原理、有效市场假说与信息对称性问题、企业税收制度等。

③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详细介绍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及计算,系统讲解单项资产风险与收益、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④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阐述财务预测、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简单应用。⑤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概括描述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如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筹资类型、资金成本、资本结构;投资环境、投资决策的分类、投资决策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现金流量的计算等。

(2)中级财务管理是在初级财务管理基础上,更深入、系统、全面地介绍财务管理的专门知识,为详细地阐述资金运动全过程的管理,即资金筹集管理、资金运用管理、资金分配管理。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有:①资金筹集管理,详细阐述权益资金筹集、长期负债筹资、租赁筹资、流动负债筹资等各种筹资方式的特征、具体操作过程并对不同筹资方式加以比较和评价。②资产管理,系统介绍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的各种方法。③投资评价,系统讲述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及案例运用,通过计算证券投资价值对证券投资进行评价。④股份公司盈利分配,主要包括:各种股利形式的比较、股利政策、股份分配理论、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等内容。

(3)高级财务管理是在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开设的较高层次的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和新成果,并对财务管理的一些专门问题进行研究。开设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同时,使同学们对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有更深的认识。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形势的需要适时调整和补充,目前情况下,笔者认为高级财务管理应有以下内容:

①资本市场下的财务理论综述,系统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市场条件下的主要财务理论,如有效市场理论、现值分析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学说等;②新形势下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针对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新的理财环境的变化,提出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③财务管理的特殊问题,着重介绍财务管理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如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企业购并财务管理、所有者财务、通货膨胀下的财务管理等。

第3篇:财务管理基本方法范文

[论文摘要]财务管理理论是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基础,构建合理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对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和财务管理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财务管理环境为逻辑起点,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理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和财务管理环境理论等部分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 

 

 

一、引言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人们基于对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对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排列和组合方式所作的界定。国内外财务管理学者对于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有必要构建与现代财务管理发展水平相一致、结构严谨的财务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本文在借鉴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进行整体性探讨。 

 

二、财务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环境决定一切,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切事物都是以时间、地点等环境决定的。财务管理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环境,必然有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理论与之相适应。财务管理本质、目标,他们都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人们对财务管理的一种认识。财务管理环境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本质,进一步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内容与方法。财务管理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赖以生存的土壤,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产生的基础,没有财务管理环境,就无从说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所以,以财务管理环境为出发点来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符合推理逻辑。而且,理财环境还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包含了财务管理实践的全部内容,孕育着财务管理理论要素的全部“胚胎”,以此为起点构建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可以揭示财务管理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客观规律,因而是全面的、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所以,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最符合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要求。 

 

三、以环境为起点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从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选择出发,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主要包括由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程序和方法、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运行、财务管理机制、财务管理组织等内容构成要素。 

1、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企业展开财务管理的舞台,企业的财务决策、财务策略的制定都离不开环境的认识和把握。它主要研究理财环境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对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制约及要求等问题。财务管理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财务管理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的特点,财务管理内外环境息息相通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共同构成研究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发展的整体环境,即理财环境,或称财务管理环境,深刻认识和认真研究理财环境,从理论上讲,有助于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规律,塑造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并围绕该目标确定一套与理财环境相适应的理财观念和制定一套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财原则、程序与方法;从实践上看,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选择和规划企业财务管理行为,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2、财务管理假设 

科学源于种种假设,这是因为对于任何科学的研究产生一系列未被确知难以直接论证的问题,因而科学的产生都要要依赖于某种特定的假设。假设是在两种情况下提出来的:一是现在无法证明这一命题;二是多种命题可供选择时选择其中一种,至于为什么样这样做,或无法证明或现实条件有限。美国学者坎宁在《会计的基本假设》中把会计基本假设看成是会计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坎宁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定义对财务管理同样是适用的。我们可以将财务管理假设定义为,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财务管理假设可以说是人们主观认识作用客观财务环境的结果,它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具有主观性特点,这也是目前对于财务管理假设的认识有不同观点的主要原因;同时,财务管理假设由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因为财务管理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所有研究者都纳入财务管理理论的重要原因。管理财务管理假设可以由若干独立假设共同组成的连贯一致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符合合理性、独立性、非矛盾性、可检验性等条件。 

3、财务管理目标 

目标是一项或一系列活动预期希望达到的境界和结果,目标是人们针对其活动预先设定的,是人们努力的方向,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财务管理目标是人们从事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希望实现的目的,它所回答的问题是财务人员为了什么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揭示财务管理职能如何具体化为财务管理目标,以及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内在规定性,为财务管理系统运行提供一个规范性的概念框架。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作用,有了该层次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才具有整体性和目的性。财务管理目标是构建财务运行机制的方向和标识,是人们赖以选择各种理财手段的依据和标准。它是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导向,是在认真研究财务管理环境和已经确立的财务管理假设的基础上确定的,既对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起导向作用,也对财务管理的通用业务理论和特殊业务理论起导向作用。 

4、财务管理原则 

财务管理原则是管理者在对财务管理环境有了更加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是将已经形成的对财政管理的理性认识在回到财势管理实践中去的过程,是从认识到实践、从精神到物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财务管理的原则将具体地承担起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任务。财务管理原则可以根据财务管理假设和财务管理目标来推演,有效市场假设可以推演出市场中心原则、双方交易原则、信号传递原则、引导原则、交易行为自利原则、比较优势原则等财务管理原则;财务主体假设可以推演出性性理财原则、风险成本与收益均衡原则、货币时间价值原则、资源配置原则等原则;持续理财与财务分期假设可以推演出财务分期原则、可持续理财原则等原则;委托假设可以推演出财务关系协调原则、财务约束和财务激励原则等原则。 

5、财务管理程序和方法 

财务管理方法,也称财务管理工具,它是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完成财务管理任务,在进行理财活动是所采取的各种是手段。财务管理的程序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相互配合、紧密联系、有序的管理环节,包括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五个环节。财务管理程序和言法属于财务实践层次,它受到财务管理原则的指导和约束。 

6、财务管理内容 

在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时,首先应该确定财务管理应该包括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或者说是基本要素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研究的范围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内容要从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本质人手。一般认为,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企业财务活动,而财务活动又分为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日常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和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因此,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企业筹资管理、企业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企业分配管理四个方面。 

第4篇:财务管理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 基本建设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企业要想节约投资成本,建造高质量、高速度、低造价的固定资产,要充分发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作用和优势,必须利用基本建设财务实现对工程建设所需资金流向的全方位控制及对工程概算、预算、决算的全过程监督。目前多数企业由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基础薄弱,管理经验有限,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总体水平不高,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各项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如何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节约基本建设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是各投资主体单位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一、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定位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不是单一孤立的财务管理工作,更不是简单的报报账、付付款等基础性的会计工作,而是一个系统性的、与项目管理密不可分、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财务活动。需要参与立项阶段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概算编制、组织实施阶段预算控制、竣工验收阶段决算审核等全过程。

工作与职责具体包括如下方面:第一,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估分析,从财务管理角度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价,为决策层提供财务数据支撑;第二,配合项目管理部门参与概算编制工作;第三,监督预算执行,对预算执行率进行计算、对年度投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第四,组织工程资金申请、使用、支付工作;第五,完成账务核算,及时进行基建账务处理工作;第六,对工程结算中有关财务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复核;第七,编制月度、季度、年度各类财务报告;第八,制定并完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第九,监督合同执行情况、招投标情况及实物验收情况,及时掌握工程进度。

二、目前企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基建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部分建设单位忽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注重争项目、争建设,不抓内部财务管理;部分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未落实基本建设专帐核算原则,基本建设帐套与企业生产经营帐套混在一起,造成会计核算不规范,工程投资成本计量不准确,甚至无法识别投资成本与企业生产成本;部分建设单位基本建设资金与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交叉使用,互相挪用,严重违背了专款专用原则,监督约束机制失控。

2、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相对滞后

现行的基本建设会计制度是1996年1月1日执行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行制度个别条款不能完全适应基本建设主体投资多元化的需求,在新制度尚未出台前旧制度又不适应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无章可循的被动局面,从而导致管理上的千差万别、参差不齐。

3、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不足

现行多数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单纯依靠一个基建会计来完成,甚至有些企业认为基建财务是临时的,没有必要配备专职的基建会计,而由其他财会人员兼职基建会计。对于已配备基建会计的企业,往往也没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因此基建会计只熟悉财务业务,不懂工程概预算、投资估算等方面的知识;而工程概预算管理人员只懂得工程概预算,不懂财务基础知识。对于既熟悉财务专业又了解工程概预算的复合型人才极其匮乏。随着基本建设行业的发展进步,迫切要求基建财务管理工作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财务知识,还应当了解一些基础的项目概预算知识及工程管理知识,否则无法胜任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概预算监督、项目决算财务数据复核等财务管理工作。此外,基建会计不同于其他会计,基建会计的特殊性在于要经常亲临工程现场,随时掌握工程形象进度,保证工程进度与财务支出的高度吻合。

4、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乏力

部分企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乏力。对合同执行情况监督不严或者存在缺失,未按合同节点支付工程款,未履行招投标程序而签订合同,未履行审批手续及签订补充协议而随意变更合同规模等等。特别是对招投标管控工作尤为重要,部分企业对招投标工作不重视,应招标而不招标或者不按规定招标,都会降低招投标效力,导致投资成本的虚增,甚至可能滋生腐败土壤。

5、可行性研究分析不到位,引起决策失误

可行性研究是决定投资是否上马的必备程序,可行性研究分析不充分往往给决策层错误的信号,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同时个别企业决策层在决策时往往带有个人主观色彩,一人决定,没有通过集体决策,违背“三重一大”制度的精神,更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三、解决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对策

1、发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

越是投资大的项目,基本建设财务监督越显重要。一个基本建设项目从建设到投入使用,需要经过项目规划、项目报建、项目设计和预算、项目的招投标、施工管理、工程结算和工程竣工审计验收等多项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较为严格的审批和操作程序,每一个环节操作的正确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建设的成败,而且每个建设环节都与基建财务的管理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因此,加强对基建项目建设中每个环节的监督和对基建财务的全程监督,都将具有极其重大意义。一旦这样的监督功能失效,基本建设管理中一些不正常的、潜在的问题将会出现,还可能出现违法违纪现象,国家财产将会遭到极大的损失。对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监督控制,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资金支付控制,在日常管理中坚持“六无六不”原则,即无立项批复不付款、无资金计划不付款、无招投标或比价程序不付款、无合同审批签订不付款、无变更补充协议不付款、无工程结算不付款(到结算节点)。对于重点项目可尝试建设资金的统一管理,统一机构人员,统一财务结算和竣工决算。由此形成对企业资金运行控制的统一制约机制,从而规范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安全。

2、加强基本建设财务基础工作

各企业建设单位在注重争项目、争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基本建设财务基础工作,建立独立的基本建设帐套,坚持“专帐核算、专户存储、专人管理”三专原则,规范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提高财务报告编报质量,特别是资金申请表、工程进度表、资金到位情况表、对外付款审批表等报告的编报质量,分离混合在一起的基本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账务处理业务,保证基本建设业务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完整、有序、明晰;同时要建立健全基本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各组织机构之间的职责分工,确保各职能部门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促使财务工作置于项目管理各环节之中,与其他组织管理机构形成一体。

3、推进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建设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有很多,有地方的、有行业的,也有部门的,总的说来比较繁杂,但无论哪类财务制度都应当在国家最权威的制度框架下制定的。因此,作为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各项基本建设管理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同时在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管理法规和制度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完善、补充适合本单位发展需求的基本建设管理具体规章制度,包括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资金管理、预决算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工程竣工审计管理等制度。鉴于基本建设工作的特殊性,企业还应当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公开制度。对工程的概算、工程招标、工程决算等情况要向群众公开,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4、提高对部门预算和基本建设项目库管理制度的认识

部门预算是杜绝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超预算的有效方法,项目库管理制度是防止基本建设项目滥建设、乱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的首选方法。“没有预算,就没有支出”的理财观念日趋深入人心,科学的、精细的理财理念已初步形成,但旧的理财观念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的领域影响着企业,使当今的人们还没有完全从旧观念的阴影中走出来,去接受全新的观念,去彻底地改变认识。因此,我们应当加大对新制度、新观念的宣传力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对部门预算和基本建设项目库制度的学习和培训,尤其是抓好对财务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的学习和培训,要从理论上、思想上和认识上多下功夫,提高对部门预算和基本建设项目库管理制度的认识,彻底转变观念。

5、重视对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企业应当设立专职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对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对工程概预算基础知识的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培养既懂财务知识又了解工程概预算基础知识的复合型财务人员。若在内部无法调配或者无法通过培训解决的情况下,可尝试从外部进行人才引进;适当时企业也可组织对工程概预算人员进行最基本财务知识的培训。

6、贯彻中央关于”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对于重大投资必须做好项目可行性的充分论证工作,注重投资效益,杜绝不必要的投资或重复性投资。在投资决策程序上,应当推行民主管理,实行集体决策,避免少数人的主观臆断,避免决策失误。

7、实施有效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是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一旦失控,将会给企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是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纳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钊:企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4(28).

第5篇:财务管理基本方法范文

我们认为,传统财务体系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理财主体的缺位、理念不够先进和缺少基本方法论这样三个方面,而这些缺陷共同导致传统财务体系很难成为整体最优的控制系统,当然也使财务管理或控制的效果难以达到最优化。

1.财务管理主体中缺少所有者

传统财务管理的主体在许多情况下都只是企业的经营者,是所谓的经营者财务。如果翻阅随处可见的财务管理教科书,除了在对财务目标的阐释中会比较集中地涉及到所有者以外,在其他部分也就再难觅其踪影了。例如,由詹姆斯。C.范霍恩和小约翰。M.瓦霍维奇合著的、被誉为当代金融名著的第11版《现代财务管理》,就只在公司的目标部分比较集中地谈到公司的目标是使所有者财富最大化,并且根据理论把管理者看成是所有者的人,之后的内容几成CFO们任意驰骋的天地。由此引人思考的一个尚未真正理解的问题是,财务专家们是在假设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财务利益完全一致,还是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不需要再加以细分?我们觉得,如果是第一种理解,那这个假设就显得太过理想化;如果是第二种理解,则显得有些过于简单化。它们共同导致理财主体在理论方面的缺陷,同时也可能误导财务管理实务,使之出现财务管理方面的所有者缺位,而层出不穷的财务造假案则与此直接相关。

2.财务管理的理念不够先进

依照系统科学的观点,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属于企业这一大系统中的支持子系统,而财务管理的主体、目标、客体或对象、管理方式和方法等则是构成它的元素。财务管理的特点,要求理财主体首先必须具有先进的理念并使财务管理系统实现最优化,然后用这一系统指导、约束理财行为,最后达到在一定目标限制下的理财效果最佳化。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传统财务管理在理念上还不够先进,或者说它应用的并不是系统概念和非常强调整体最优的“系统观点”。现有的财务管理著述,大都是平铺它的内容:从总论或导言开始,然后是价值观念及财务分析,再后是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和盈余管理,最后则是一些比较特殊的财务问题。虽然它们在先后顺序和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呈现出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平面结构上却没有什么差异。这里的问题是,传统财务管理体系究竟是按照什么理念构思出来的?如果一个具体的企业不折不扣地或基本按照这样的体系和方法去进行财务管理,那么,它能否使自己的财务系统达到最优化并使财务管理效果也达到最优化?实际情况是,许多企业一方面有着内含财务管理各个要素的制度和措施,另一方面却远未实现这两个最优化,甚至于连优化也谈不到。倘若再进一步说,即便已经是一个最优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在管理效率递减规律的影响下,它能够维持最优的期限也往往会比企业寿命更短。企业及其财务系统难以实现和长期保持最优化的原因,除了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企业显得无力回天以外,更重要的不是缺少现代技术方法,而是缺少可能使企业及其财务管理成为自组织和自适应系统的理念和尝试。关于这方面的理念,下文将作较为具体的探讨。

2.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缺少基本方法论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必须讲求制度成本和制度成效的匹配。由于本文不准备具体研究这里的成本和成效,只想指出对它们的研究必须从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两方面进行,并且最好将它们人格化,因此,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也就无法回避方法论的问题。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难看到传统财务管理体系的孱弱。就笔者读过的财务管理著述而言,似乎没有任何一本教人以设计或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方法论,但具体的技术方法却多得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所教出的学生其中包括高层次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熟悉某些技术方法的“财务操作员”,而很难成为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可能建立适用财务控制系统的“财务设计师”。从财务管理角度说,由于财务管理肯定是在由管理和被管理双方甚至是多方共同构成的关系中进行的,能否正确处理这些往往是非常复杂的关系,既影响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又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效果。再从权利的角度看,任何属于财务范畴的制度安排都是某种“财权”和“财利”的选择与分配,而优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效果只能产生于管理与被管理双方或多方的重复博弈中。所以,离开方法论的财务管理体系至少是不完备的和值得研究改进的。

改进和完善传统财务控制体系的基本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能约略看出传统财务管理体系在管理主体、系统优化理念和建立方法论等方面的缺陷。它们一方面反映出传统财务理论的陈旧,另一方面又反映出财务管理实务的薄弱。如果这些看法可以成立,那将意味着传统财务管理体系在理论和实务两方面都需要加以变革或完善,而基本途经则有以下四个方面:

1.使企业所有者加入理财主体并发挥实际作用

企业是其所有者的企业,而并非是“大家”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风险资本提供者,企业所有者之所以愿意进行风险投资,是因为期望获得风险报酬。因此,企业的所有者没有任何理由不介入所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的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没有任何理由排斥他们的进入。

2.摒弃单纯财务观点,更新财务控制理念

不论对财务管理作如何定义,它本质上肯定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价值管理。如果考虑到资金流和物流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非人为和人为的背离,单纯的财务观点应是一个非常危险且又有害的导向。摒弃单纯的财务观点,同时意味着更新财务控制的理念。鉴于管理效率递减规律的普遍存在和经常发生负面效应,企业及其财务控制应以自组织和自适应系统作为追求的目标,我们主张以下文阐述的耗散结构理论作为构建财务控制系统的指导性理念。尽管将物理学和系统科学的知识融进财务管理还只是一种尝试,但我们相信这样做对摒弃单纯财务观点和更新财务控制理念,构建更加科学有用的财务控制系统还是十分有益的。

第6篇:财务管理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等学校;财务管理;功能拓展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中等学校财务风险的控制,而且关系到学校管理成本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在中等学校遭遇生源减少、就业压力大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更好的发挥财务管理功能,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中等学校财务管理功能应用的基本现状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在中等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时代的发展对财务管理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当前的财务管理功能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进一步的拓展。

1.财务管理在中等学校的基本应用

总体来看,目前中等学校财务管理功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三个方面,这些功能为中等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首先,从财务计划来看,当前中等学校积极推行预算管理制度,通过财务预算强化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其次,从财务控制来看,中等学校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资金的流动有完善的管理流程,同时财务管理各岗位有着明确的职责划分,从而形成了较为健全的财务控制体系。再次,从财务分析来看,中等学校在会计年度末期都会对一年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以供学校领导、上级主管部门查阅。

2.财务管理在中等学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等学校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规模分别减少56.55、17.04万人,生源的减少不仅加大了竞争,而且可能导致资产闲置,增大了办学成本。这就更加要求发挥财务管理功能,但从当前中等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现状来看,其财务管理功能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学校对财务管理功能的拓展重视程度还不够,财务部门更多的是一个执行部门,在学校重大决策中没有起到参谋和助手的作用,也缺乏相应的渠道发挥这一作用。其次,财务管理的功能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财务预测等功能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再次,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表现在信息化程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数学工具对财务信息进行挖掘,从而制约了财务功能的拓展。

二、中等学校财务管理功能拓展的基本趋势

从会计信息化以及中等学校发展等因素来看,未来财务管理将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分析预测功能、辅助决策功能、成本控制功能等将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1.财务分析预测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首先,从财务分析功能来看,由于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中等学校内部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开展核算工作,这就使得可以利用这些基础数据对学校资金的流动规律等进行挖掘,对各专业资金使用效率等进行分析,从而加大了分析的力度。其次,从预测来看,由于大量的数学工具、软件程序的应用,可以通过对中等学校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学校某一项建设或者整体运营所需要的成本,为学校提前做好资金安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2.财务辅助决策功能得到全面应用

首先,从辅助决策的渠道来看,随着学校信息系统建设的推进,财务部门可以利用学校内部网络将财务信息及时传递给各单位,而各单位也可以利用信息系统查询财务数据,与财务部门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从而在决策中可以方便而快捷的获取各种财务信息。其次,由于信息化条件下财务信息更为真实、可靠,为财务部门参与学校各项决策提供了基础数据,从而可以改变财务部门在学校决策中的地位,为引起学校决策者的重视,发挥财务管理功能提供了便利。

3.成本控制功能得到强化

在信息化条件下,财务部门可以利用财务软件动态的监测各系(行政部门)财务资金收入与使用情况,并通过学校内部信息网络将监测结果反馈给相关的责任主体,帮助各单位掌握资金使用情况,为成本节约提供便利。特别是,由于财务部门可以便利的掌握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从而可以对某些经济活动采取惩戒性的举措,如对于超过预算部分的资金不予以核报等,这就可以避免资金的浪费。

三、推动中等学校财务管理功能拓展的对策建议

财务管理对于中等学校而言意义重大,拓展其功能,必须有强大的人才支持体系,并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强化对财务体系的管理,这样才能夯实功能拓展的基础,提升功能拓展的水平。

1.加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

首先,要加大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力度,中等学校要立足于现有的财务会计人才,筛选出专门的人才从事财务分析、预测等管理工作,并对这些人才进行专门的培训,帮助其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能。其次,要积极引进综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除引进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外,还可以引入数据挖掘与处理方面的专门人才,通过这些人才构建一个高水平的团队,利用这些人才挖掘、提炼财务管理方面的经验,提高财务管理功能拓展的能力。

2.积极引入现代财务管理方法

首先,要积极引进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不断完善学校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如将财务管理软件与学校内部系统进行对接,以方便两者进行信息传输,同时利用软件编程的方法,自动的汇总各系(部门)的财务数据,帮助每一个系(部门)设置一个专门的登陆界面,以便于其进行信息查询,以此推动财务管理的应用。其次,要积极引进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分析方法,财务部门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要积极借鉴经济学领域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管理学领域的流程管理等方法,完善财务管理功能拓展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强化对财务功能拓展的管理

首先,要强化对财务报告的管理,财务部门拓展财务功能,无可避免是通过提供财务数据、提供财务报告来辅助决策,这就要求加强对这些数据的审计,并建立一套对外信息的流程,避免出现数据错误、报告质量低等方面的问题,树立财务数据真实可靠的良好形象。其次,要强化对数据分析等的管理,由于财务预测等过程中需要利用数学模型甚至编制各种计算机程序,这就要对其方法的可行性、运算过程的准确性等进行审核,避免由于财务人员个人的失误导致财务管理出现差错。

参考文献:

第7篇:财务管理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教学方法;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时往往束手无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在经济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已经不能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要求。

一、当前财务管理教学中的问题

当前的财务管理的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知识的记忆、公式的推导和数字的计算等,其主要学习工具是教材、纸及笔,基本不需要实验实训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财务管理课程实训设备严重不足,实训课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来完成,案例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教师课堂上的案例大部分缺乏典型性和时效性,有的甚至只是教材的延伸,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使学生系统完整的掌握专业技能。

另外,当前的财务管理教学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部分高校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授、课后习题巩固等方式,这就使教师一直处于主动的讲授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对教学的内容没有系统的理解,也没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学生对知识不能进行透彻的理解,更不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如何对财务管理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

(一)改革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

高校要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来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在教材的选用上也不要墨守成规,要根据学校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来选用可以使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的教材。在教材中可以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融入其教学特色,让学生在枯燥的理论知识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只是按照教材来固定地给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这样不但老师比较累,学生的接受效果也不好。所以,应该更新财务管理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会更多的财务管理技能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大胆探求知识的能力,并使他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相互启发,大胆质疑,并可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根据国际和国内市场行情的变化作出决策,使学生的模拟操作更具实际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财务管理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重点介绍企业理财的基本理论,然后根据这些理论去寻找一些日常生活的典型的案例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将几个案例进行仔细的对比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去搜集一些具体得案例,并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搜集资料以及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具体得案例思考中对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有着更深一步的了解,可以提高学生对事情的认知程度,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法,这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都有积极的影响,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角色的扮演,对自己进行职场角色的定位,在具体的协作中提前感受到职场中沟通和配合的重要性,教师指导学生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的发展前景、竞争对手情况、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资金来源情况等方面对小组协作的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理解,可以增强学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能力,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自己接受的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以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方式来取代了,在互相的帮助和合作中可以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有一种共同进步的团体意识,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二)增加财务管理教学的实践活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使对理论知识的教授也过于呆板,教师没有形象的表达与举例,学生对其缺乏直观的感受,对高深的理论知识缺乏到位的理解。所以,要将财务管理知识用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使课堂理论日常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财务管理知识源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但其理论及方法又高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有限,又缺乏一定的实践经历,对企业的日常的经营运用缺乏直观的感受,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自然也不能得心应手,老师如果直接将企业生产中的具体得例子举出来不但不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反而会造成学生的困惑,不利于实践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举一些比较常见的接近其生活的例子,用一种比较形象和直观的方式来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对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可以更轻松地掌握和使用。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水平。

传统的财务管理的教学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眼高手低的缺陷。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活动能力,要强化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对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现针对具体得知识点来进行训练,提高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牢固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综合的训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串到一块,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和把握,并对其有着熟练的应用能力。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有着大致的了解,还逐步掌握了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可以学生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也可让学生全面检验自已的决策能力。

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践的训练一方面是校内的实践训练场地,更主要的是校外的实习基地。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签订长期的职业实践协议,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定期向企业输送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为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接受锻炼创造了条件,也为企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可使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掌握实习单位的核算方式,具备独立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岗位技能,为学生将来适应财务管理岗位打下扎实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专业素养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占据主导的位置,很少关注学生的具体感受,这样的方法教学效率比较低,也容易使学生失去教学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该首先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把以教师“教”为主变成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教与学是双向活动,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在学习中的策划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才能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教与学的良性沟通并产生质的飞跃。由被动教学到主动教学,有主动教学到互动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除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外,还要从学生未来的就业出发,注重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的培训,在财务管理课程之外,要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教师要结合当前社会及职场中的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讲解,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职业道德在其以后的就业中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给其讲解一些财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对其有着充分的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使用这些法规来约束自己,能够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该行业的需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改革。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能够进行相关的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自身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让学生能够知法守法,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具体得法规来约束自己,增强自身的职业操守,提高学生的就业机率,为企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军.试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09).

[2]曹艳红.高职高专《财务管理》教学方法改革[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3]张春萍.高职高专《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J].文化建设,2006(09).

[4]郑申,林淑理,王雪美,魏幼文,陈菊霞,陈萍萍.以就业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以莆田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2010(32).

第8篇:财务管理基本方法范文

论文关键词:财务管理学,地位,作用,存在问题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了满足企业对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会计专业,甚至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但从现有情况来看,将财务管理置于会计专业中更为普遍,这是由于财务管理与会计二者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财务管理是在会计的基础上,强调对资金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分配活动中的运用。但无论是财务管理专业还是会计专业,都将《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作为重要课程之一加以教学。下面,本文将对《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

二、《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首先,《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会计专业的基本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这是由于该课程以企业的财务活动为基础,研究企业的投资、筹资、资金运营和分配活动等。这些基本内容,都可以在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得以体现。从企业实际的情况来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教育论文,这一中心地位是由财务管理的作用所决定的,准确把握和应用其作用,是管理者管理企业事务的必要手段和方式[2]。学生通过学习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理财和资本运营的能力。

其次,《财务管理学》作为核心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决定和引领作用。《财务管理学》研究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是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尤其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能力也在企业核心能力中具有重要性[3],因而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决定作用。

最后,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离不开财务制度,财务制度健全又离不开掌握财务管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因此《财务管理学》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在会计、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等专业课程设置中,《财务管理学》已经成为必修课,已经显示出其自身的地位,只有掌握了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才能够向实现财务管理的高层次人才迈进。

三、《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完善学科建设。无论是会计学专业,还是财务管理专业,甚至是金融专业,《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都是必修课,其研究的核心内容都需要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并加以研究。学科建设需要完善学科课程教学,如果没有《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金融专业与会计专业之间的纽带将变得十分脆弱,不利于学科之间的建设及未来交叉发展。

其次,提高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财务的兴趣,活学活用。《财务管理学》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非常明确,其理论知识点比较容易理解,加上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方法实现,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调查研究等,弥补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方式,将学生融入教学之中,教与学并重,提高了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财务的兴趣。此外,学生通过对企业的研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这为今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教育论文,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再次,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财务管理学》,为将来从事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从事财务工作,不仅需要掌握会计知识,也需要掌握财务管理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财务管理,是由企业的宗旨和性质决定的。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的企业,其实现是以良好的财务管理为基础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要求企业不仅重视资本的盈利性,即尽可能多地获得长期、稳定、实在的利润,而且要重视资本的流动性,即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利用率和资本利润率[4]。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财务管理学》,可以说已经初步对财务管理工作入门,再加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必定能够为将来顺利从事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最后,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众所周知,高层次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也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达到如火纯清的境界。在专业知识方面,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学》知识,而且也需要掌握其它专业知识,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将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在教学模式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培养高层次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就这个问题,不同高校采取了不同的培养模式。但其中都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到企业中进行实习等手段。在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部分高校走国际化、区域化和民族化特色,对会计专业以及金融专业的学生采用“3+1”教学模式(即对全日制本科生3年在国内教学,1年到东盟国家语言对象国学习),这种模式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国内国际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的面向东盟国家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

四、《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明显,但在具体的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大量问题,具体如下:

首先,《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体现。现今,尽管大量高校都已经开设了相关专业,并开设《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但对这门课程的研究不够教育论文,其自身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体现,这不仅使得教师在教学时忽视教学质量,没有体会到课程的重要性,也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疲劳。因此,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之前,就需要特别强调《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在未来从事相关工作以及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在《财务管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通过提问知识的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跃课堂上的教学气氛。在现代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中,教师通过不断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结果导致学生不仅厌倦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甚至严重影响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保持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如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讨论问题。这样,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学习到知识,在上课的时候不至于对知识的不理解而厌倦课堂,甚至逃课。

再次,传统教学模式制约学生学习《财务管理学》的积极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在黑板上板书讲授,学生则记录下教师的板书笔记中国。在知识化时代,知识的信息量大,各种体现财务管理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内容日益增加,这就需要将教学案例和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多媒体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教师在互联网上寻找到相关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可以及时通过电子邮件传达给学生。然而,由于多媒体教学中的信息量大,导致无法正确处理教师的信息“传达”与学生的信息“接收”之间的矛盾。因此,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现代教学模式需要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解决由于教学模式带来的制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5]。

最后,高校培养高层次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的目标难以实现。一方面,我国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大体上保持雷同并且过于陈旧,加上任课教师等自身的原因,往往忽视国际上的先进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因此,财务管理中的一些教学内容需要修改,教学案例也需要不断更新。另一方面教育论文,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开展业务活动,他们带来了更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这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难以立即进入到我国的财务管理教科书中。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高校高层次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目标的实现。

五、主要结论及启示

本文研究表明,《财务管理学》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决定着专业中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其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也非常明显。然而,当前《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此,需要制定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方面,需要重视《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从战略高度加以看待。另一方面,需要解决《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营造能刺激学生参与实践的思维环境。财务管理的理论来源于企业的理财实践,财务管理的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方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培养高层次人才做好自己应尽的义务。对于学生而言,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多角度分析,并尽可能通过实践深入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积累自己更多的知识,力争成为高层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红梅.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企业导报,2011(03):85-86.

[2]彭贤玲.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10(06):63-64.

[3]李文军.浅谈财务管理能力在企业核心能力中的重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231.

[4]赵路春.试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J].东北煤炭技术,2000(01):45-48.

[5]刘志雄.财务管理教学的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J].才智,2009(32):248-249.

第9篇:财务管理基本方法范文

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在高等院校教学中与理论教学居于同等重要地位,它既是理论教学学习的继续、补充和深化,也是传授学习方法、技能与经验的教与学的过程;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目前,部分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尽合理。基本上都是先上理论课程,再上实践课程,实践课程仅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和验证,学时少,内容老,多数安排在理论课之中,大多是以实训室、教室为主要场所进行的实训、操作。在实践教学中认知实验、验证实验过多,体现知识综合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偏少。考核方法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实践知识,也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实习、实训方面,我国尚未形成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氛围和机制,实践教学条件尚不充足,通过关系依托少数企业来安排学生的实习,难以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被认为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好坏的关键要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只有以就业为导向,以未来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才能保证就业渠道的畅通。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竞争的加剧,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期间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锻炼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在毕业找工作时不被录用的现象屡见不鲜。

1.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由于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对高校的实践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更加重视经济效益,导致企业对高校的学生实习和实训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不愿让学生真正深入生产一线,介入企业生产运行的核心过程。尤其是近几年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招生数量迅速增长,对实践教学场所和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企业不愿接纳学生去实习。另外生产实习、毕业实都安排在大四年级进行,学生由于考研、就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学生对实习投入缩水,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受到影响。

2.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实习是通过深入生产企业实际进行观察和学习,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来完成的。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很难及时准确地对所指导的学生逐一跟踪检查,学生实践成绩的评定一般根据出勤情况、实习中的表现,最后上交实训报告或小论文判断,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忽视了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的培养。

3“.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不足。

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对指导教师要求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各高校从事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过去绝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从校门进校门,没有参加过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对企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不足。

案例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并具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能力。而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没有在企业真正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因此对案例的现实性缺乏把握,在指导实践实习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三、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训(财务基本技能实训、纳税筹划模拟实训、公司理财综合模拟)、ERP综合模拟实训及毕业论文四大块。财务管理专业应构建以现场形式进行的实习与实训,以财务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的模拟实训,以目标实现形式进行的毕业论文等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1.校内基础实训。

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校内基础实训一般安排在大一、大二学年相关课程结束后进行。具体包括有:

(1)会计基本技能实训。

安排在初级会计课程结束后。实训内容有账户的设置方法,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薄和基本的财务报表编制等。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际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加深学生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熟练掌握财务工作的基本技能;掌握有关企业基本的账务处理和报表的编制,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财务管理基本技能实训。

安排在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结束后2周时间。实训内容主要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衡量以及财务基本函数的计算机操作。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利用电脑系统地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财务计划模型设计、财务预测模型设计、财务分析模型设计等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财务分析实训。

安排在财务分析课程结束后或在课程中进行。分析内容有资产负债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业绩评价等。通过实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报表中的各项数据所代表的意义,用全面正确的财务分析方法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经营能力的高低及企业发展前景,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4)财务信息系统操作实训。

安排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结束后。通过本实训,使学生能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和网络工具,熟练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单位财务日常业务工作,并能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财务信息的录入、信息存储、财务数据分析和报表编制等。

2.专业模拟实训。

(1)纳税筹划模拟实训。

安排在税法、税收筹划等课程结束后进行。通过本项实训,使学生掌握各税种的税法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以及纳税申报的全过程。站在纳税筹划师的角度,为指定的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使学生对纳税筹划的全过程有亲身的感受和了解,具备一个企业的纳税申报与涉税事物的处理能力。

(2)公司理财实训。

公司理财实训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实训,主要包括资本结构决策、筹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证券投资分析、营运资金、利润分配、全面预算、财务分析、并购与重组等内容。通过该实训,使学生将已学过的理财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财务管理实际工作,巩固已学知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

(3)ERP沙盘模拟综合实训。

ERP沙盘模拟融角色扮演、情景分析和决策判断于一体,实训的内容模拟企业实战,会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通过实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专业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扮演一个财务管理师的角色,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从而提高学生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判读与应用能力。

3.校外实习及毕业论文。

校外实习主要有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生产实习,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巩固、深化的过程。通过生产实习,学生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掌握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业务的能力和技巧;以扩大视野、增强认识,为今后较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理论课程和规定的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性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实习是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适应能力。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重要教学和实践环节,是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通过毕业论文让学生结合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评价,探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案,特别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4.社会调研和实践。

通过社会调研和实践,可以加深理解有关专业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财务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理论发展前沿,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综述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解答问题能力。

四、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具体做法

1.树立新的实践教学理念。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培养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一个合格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企业财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具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有较强的运筹帷幄能力。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途径,需要按照学生技能形成与发展的自身规律,并根据技能形成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和技能逐步养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2.重视对实践成果的考评。

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是量的积累过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不仅要重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在实践及实习的过程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对学生既要有量化考核,如实践报告或小论文的字数,是否准时完成实践项目等;又要有质的考核,如实践内容的真实性、实践报告或小论文的完成质量等。考评可以多种方式进行。如可以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形式进行;可采用以学生取得的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国家及省级证书折算成学分,代替相关课程;也可采用现场演示、让学生进行实践成果的介绍及现场答辩等方式,全面考查实践教学的情况。

3.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质量。

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要求较高,既应具有丰富的财务理论知识,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解决实践教学师资问题,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调研或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或在相关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兼职;建立实践教学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质量和水平。

4.充分、恰当地利用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