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机合成发展史范文

有机合成发展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机合成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机合成发展史

第1篇:有机合成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旅游产业质量;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河南旅游产业发展

一、引言

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增长通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加大旅游要素的投入,二是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且质量较高,旅游开发起步较早,但是河南旅游业的发展长期以来都是依靠适度超前开发来维持发展动力的,随着区域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旅游产业各部门的无序扩张,这种增长方式的盲目性和不可持续性问题越来越突出,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和结构效益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旅游产业加速发展的瓶颈。因此,河南旅游产业要想找到新的、科学有序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必然要从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入手。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和“旅游产业质量”为关键词检索,选取了国内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共20篇。希望通过梳理近年来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找到推动河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旅游业发展质量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的研究基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从地方政府层面提出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发展质量的方法。如孙颖以新闻稿件的形式阐述了全面提升海南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水平的途径。从政府层面提出要想达到“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水平,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和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政府应该从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和强化政策保障力度这几个方面努力。二是对地方旅游产业发展质量进行实证研究。如粟娟则以张家界旅游发展为例,从旅游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旅游经济增长的效率及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贡献这三个维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提出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产业经济增持模式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史灵歌、彭永娟、卢新新运用AHP法从旅游产业的要素质量、产业结构质量、产业运行质量、产品质量、公共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六个方面对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质量进行实证分析,找出了影响河南省旅游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认为提升河南省旅游发展质量关键在于积极培育旅游产业要素,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和强化目的地营销。

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中国的旅游产业发展即将进入速度和质量并重的时代,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产业尚处于最低级的规模扩张阶段,旅游产业发展及收入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旅游人数的增多。这种发展模式显然是无法实现高速度和高效益的。因此,近几年来,国内一部分学者开始尝试通过分析旅游产业结构效益来寻找实现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最佳路径,以期通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来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实现高速高质发展。

三、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研究进展

关于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有关旅游产业结构内涵的研究;二是关于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研究;三是以地方或区域旅游产业为例对旅游产业结构效益进行实证分析。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筛选,最终选取了实证分析的相关文献,根据其模型使用的情况可将文献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地区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的,另一类是将“偏离――份额”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相结合的实证分析。

王昌燕、刘云同、张新焕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新疆国际旅游产业部门的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找到了旅游产业结构中处于优势和劣势的部门,并初步分析了各部门对新疆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的贡献度,提出提升该地区国际旅游产业发展动力的途径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住宿、餐饮部门结构,坚持旅游产品开发创新。而楚新正、李艳红、靳万贵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对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不同的是,他们进一步找到了新疆旅游产业结构中各个部门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提高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对策。汪碧瀛、汪向阳通过“偏离――份额”分析得出陕西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中长途交通部门内部效益相对较优,其他各部门发展缓慢,效益相对底下。根据此结果两人总结出了陕西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竞争劣势,并给出了提高当地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和竞争力的对策。杨志勇认为内蒙古国际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而旅游产业发展实现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在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因此他运用实证分析法找到了优化内蒙古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着力点,指出要推动当地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应从旅游产品、旅游餐饮、景区文化创新、娱乐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这几个方面进行提升。滕琳、傅云新采用2000-2008年广东省国际旅游业的相关数据,基于旅游外汇收入对广东省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运用“偏离――份额”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中处于优势和劣势的各部门,认为从发展速度上看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的总体结构效益较好但旅游产业部门的总体竞争能力较差。张明磊、孟庆红通过分析得出云南省旅游产业结构中交通部门结构效益差缺乏竞争力,住宿、餐饮、娱乐部门竞争力强但对云南旅游收入增长的贡献小,景区旅游和邮电通讯部门结构效益相对最优且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对旅游收入增长的贡献较大;针对这些情况,二人提出了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强旅游行业之间互动发展的优化对策。李辉、阚兴龙以2000年至2007年广东省旅游发展的数据为参照系,同样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广东省旅游创汇部门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各部门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郑钧在山西国内旅游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使用“偏离――份额”模型对山西省国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山西省国内旅游产业结构中,交通、游览、邮电、商品购物和其他部门的结构效益严重落后于全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处于竞争劣势,而娱乐、住宿和餐饮部门的结构效益较好,并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山西省国内旅游应加快观光游向体验游的转变、着力提高旅游餐饮与娱乐部门水平,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对策建议。时隔一年,郑钧再次用同一模型对山西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进行分析,他以2009年山西旅游外汇收入构成分析为依据,得出山西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初步结论。并凭借模型分析找到了山西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中发展相对落后的部门,最后提出优化住宿、餐饮业的产品结构,提高劣势部门的 竞争力,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国际旅游业与各行业关系的建议,以期能提升当地国际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张广海、王斌选取2000年至2011年环渤海地区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多部门经济模型,找到了提升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动力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滨海旅游后续发展的建议,包括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扩大市场规模、建设旅游市场联盟、打破行业壁垒等。陈燕军认为旅游经济的增长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和产业结构优化。而济宁国际旅游业长期以来由资源优势产生的增长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产业结构效益不高的问题。因此,陈燕军通过构建济宁市国际旅游产业的“偏离――份额”模型,找出了严重制约济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部门,提出通过改善旅游要素内部结构,强化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巩固强化优势部门,区别对待劣势部门的方法,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高娅娜以“偏离――份额”分析法计算衡量北京门头沟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状况,得出该地区乡村旅游业和住宿业在全区旅游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在下降,已经成为制约该区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孙波使用区域经济学中“偏离――份额”分析法得出张家界的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低层次以数量的扩张为特点的发展方式,旅游产业各个部门的结构效益低于国内整个旅游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旅游收入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以人数的增长为前提,旅游产业结构中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的结构效益较差。他认为优化张家界旅游产业结构应从三个方面入手:提高旅游餐饮和娱乐水平,挖掘特色旅游产品,改善旅游交通和住宿条件。

四、对河南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目前的研究状况下,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是推动旅游产业良性高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于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聚焦,史灵歌、彭永娟等曾尝试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评价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期望通过提升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来推动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除此以外,鲜少有学者从更加全面宏观的角度探索新形势下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笔者认为河南省旅游产业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新常态下的河南旅游产业发展要找到新的动力和突破点,应该从更加全面角度出发。通过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发展的制约因素,关注产业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发展状况,找到推动河南旅游业发展的新焦点;同时政府应引入“全域旅游”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产业融合,规范政策法规,为河南旅游业高质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孙颖.省旅游委主任孙颖:全面提升海南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水平.今日海南,2015(12)

[2]程军斌,程筱菲.“质量”亮剑,给力发展――婺源县质监局助推婺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质量探索,2012.

[3]粟娟.增长质量视域下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统计与决策,2012(06)

[4]史灵歌,彭永娟,卢新新.基于AHP的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实证研究.江苏商论,2014(03)

第2篇:有机合成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和谐;发展;城市规划;方案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面积增加以及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促使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不断变化。在近年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及人们对于环保的重视,和谐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在许多地市的城市规划中并没有将节约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纳入其中,从而导致在城市建设取得成就的同时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从而加速了城市环境的恶化。为此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遵守和谐发展理念下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同时根据面临的环境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将和谐生态意识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

1.城市规划方案

温州沿海产业带的全面策动,包括新经济开发区的划定,新的高速公路复线的兴起,代表城市未来走向滨海时代。平阳县正大力策动沿海产业基地的发展,包括机械装备、优特钢等临港产业,昆阳——榆垟——宋埠——西湾沿海产业服务带的建设,将会带来平阳县的发展的跨越。

在此引导下,县政府提出了“两轴四片”的发展重点,将平阳县昆阳城东新区作为统筹平阳东部城镇发展的首席运营核心,以未来城市行政中心区的全面开发建设提供城市发展的新契机,带来昆阳镇乃至平阳县建设生态之城、产业之城、文化之城的全新建设理念。

在《平阳县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根据平阳县域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提出了新时期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县域中心确立和加快昆鳌组合城市的形成两大重点。规划中明确提出在新的发展背景下重新审视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发展与结构转变,明确平阳县城市中心,进行重点、集中建设,加快实施。避免建设分散、中心功能不集中、中心辐射能力弱等问题。通过中心的建设,加快中心要素集聚,不断增强城市中心的功能,从而辐射全县,乃至闽东北地区,带动县域整体提升和发展。并且突破自然条件对中心城市形成的影响,构建昆阳和鳌江之间的多通道联系,缩短昆阳和鳌江的地理距离和心里距离,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形成功能完善、结构清晰、协调统一的中心城市。

近几年来,通过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昆阳镇的城市面貌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这些改变还仅限于旧城区的内部优化。相对于目前昆阳镇的发展态势,缺乏必要的支撑点和拓展空间。同时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出现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成为两难的选择问题。此外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忽视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规划,从而出现了重复建设以及重复投资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鉴于以上问题,昆阳镇在进行新城区建设中逐渐探索、总结了如何将和谐理念运用于城市规划方案中。下面就基于和谐发展理念的城市规划的原则一级城市规划方案优化措施展开论述。

2.基于和谐理念的城市规划具体原则

(1)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土地生态是城市生态的重要内容,兼具经济生态与自然生态双重属性。加之我国的人均土地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的30%,为此合理、科学的利用城市土地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要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基于生态学角度分析城市不同土地的最佳利用功能,从而对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以及其他用地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为城市的下一步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2)实施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相结合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基于和谐发展理念的城市所主导的产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及方向,为此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生态产业的建设,从而打造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经济生态和谐统一的局面。

(3)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在仅仅城市规划建设中要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要求对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的城镇布局进行设计,从而确定区域内部成真的等级、规模、作用以及地位等,从而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辐射带动区域内部的各个城镇的发展,促进其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4)融入自然元素。和谐发展理念下的城市规划一定要具有绿色城市、以及山水城市的特色,将绿化、水景等元素进入城市规划建设中。

(5)发展和谐住宅小区。和谐强调“以人为本”,为此要通过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来为市民创建一个整洁、安静、美丽、舒适的居住环境。

(6)建立以法规为核心的城市管理系统。和谐城市的建设作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为此法规在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作用。建立生态城市、和谐城市管理系统要突出立法、司法以及守法三方面的管理。

4.和谐发展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案优化措施

4.1强化城市地域特色规划设计

(1)科学规划

城市规划建设要从全局出发,从整体进行安排部署,从而时间以及空间上进行协调,达到和谐发展。旧城区的改造或者是新区的建均必须纳入城市规划的总体规划,从而结合城市建设的目标、结合城市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最终确定城市地域特色。在进行旧城改造中要注重对地域特色建筑的保护,减少大拆大迁,为后人留下余地。

(2)强化城市规划体现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反应的是一个城市的地域特色以及精神风貌,为此要在城市规划中将城市特色文化融合到规划中,而我国目前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提下除了弱文化趋势。

4.2融入高科技

城镇作为经济以及人动的中心,同时也是污染集中区域。为此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中要通过运用先进的排水、除污以及科学的布局、管理方式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的重心是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控制可能带来的污染。同时在建筑节能、智能交通、新型材料、住宅产业现代化等领域加强科技攻关,加大先进材料、技术的应用,实现规划建设的和谐发展。

此外还要在规划设计中使用绿化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推进节约用水、注重区域规划以及水污染的防治,做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节约、尊重。

结束语: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各地市大中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在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始终贯彻落实和谐发展理念,通过在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避免当下城市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走错出一条低能耗、低污染、凸显人行、区域发展协调的新型城市发展道路。各地市在进行城市规划中要避免盲目的照搬其他地方的建设路线,要发现自身特色,在自身优势上下功夫,从而实现城市环境与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景岩.分析城市规划中的环保节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2] 姜英春.城市规划设计如何体现环保节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23).

[3] 刘宝军,王志东.如何强化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环保理惫.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6).

[4] 寇九贵.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0.

第3篇:有机合成发展史范文

关健词:长三角;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城市集群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2-03 -03

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具有“一极两带”(长三角极核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结构特征。长三角城市集群是中国城市分布密度最大、地域范围最广、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连绵区(左学金等,2006),其沿长江流域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扩延极化与辐射半径,对长三角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的极化与辐射半径扩展效应直接影响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及其增长极核区优势区位提升。因此,研究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的空间联系及优化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是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市化的高级形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具有的区域协调机制,降低区域一体化交易成本,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于城镇空间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有内在的驱动力作用。但是,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的地方政府凭借对所辖区域发展条件的理解,借助一定程度上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替代与补充企业与市场的空间组织能力而形成的地方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的发展战略存在局限性。这样就难免出现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战略的不协调和实施发展战略的困难和问题。

(一)未形成紧密的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经济联系

无论是长三角经济区,还是长三角腹地经济发展都带有明显的行政区经济板块特征。例如,地方政府的调控作用和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之间的矛盾,在涉及跨行政区域要素流动、企业区位选择、产业转移、空间发展战略等方面突出表现出来。从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来看,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于要素价格、技术成熟度等的变化而出现跨行政区域的产业转移时,地方政府在地方财政收益最大化目标推动下,因不愿失去税源往往采取一些限制或变相限制企业转移的行动。在要素流动问题上也是如此。在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下,行政区域经济板块的区域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经济联系。在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其中西部区域的省会经济发展快,例如安徽省会城市合肥、江西省会城市南昌、湖南省会城市长沙、湖北省会城市武汉、河南省会城市郑州、四川省会城市成都、陕西省会城市西安城市经济发展快,从而引致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城市的城市集群发展。但是相邻近的城市集群之间的主要交通干线城镇密集度低于长三角,未形成紧密的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经济联系。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能够找到实现行政区域经济板块共同利益的机制和推动制度创新。这就需要约束地方政府的行政区域利益行为,通过创新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机制,增强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经济联系。

(二)城市集群区的大中小城市空间失衡

大中小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是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大中小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对于推动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从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来看,城市集群对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起到主导推动作用,因而促进大中小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是加强城市合作发展和增强空间集聚经济效益的关键。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是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空间依托及表现形式。在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中,大中小城市空间失衡,甚至在省域经济板块内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也存在多重障碍。虽然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提出了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等城市集群等级体系空间结构优化规划,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城市集群等级体系空间发展方面,缺失城市合作机制和体制,在主导产业选择、高新区建设、吸引外资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严重制约中心-城市之间产业分工和空间联系发展。因此,优化不同等级的大中小城市空间结构,就成为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城镇密集区的空间集聚经济效益不高

中西部与长三角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带”是长江流域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这两条“动力带”的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初具雏形。但是最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带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区域经济联系的通道,更为重要的是引导经济带各区域板块能形成有机的一体化的发展态势,而这正是目前两大“动力带”的弱势所在。无论是长江流域经济带还是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目前仅停留在低层次的交通联系和经济联系上。如何利用优越的交通条件优势,开展区域之间经济合作,是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保障。

(四)缺失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协调机制

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互补性的发展需要。例如,具有一定区域垄断性或不可替代性要素的需求,对基础设施的共同依赖和产业发展形成的纵向产业链联系等,引导着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安徽省的皖江城市带将“东向发展”确立为其核心空间发展战略,积极与长三角实现空间对接,就是基于互补性发展需要的战略选择。但是,由于分权式改革引致地方政府追求行政区域经济利益而出现地方性、短期,从而阻碍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联系和产生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协调机制的制度。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城市集群中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就是例证。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的紧凑度整体偏低,空间差异性大并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分形态势。因此,对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扩展和未来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城市化空间进行前瞻性优化调控,构建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协调机制,是提高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构建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联系体系

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联系体系是城市集群区辐射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内在自组织。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合力推动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市集群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效显著。因此,构建城市空间联系体系对于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协调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一)构建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联系体系的区域空间载体

作为规模巨大的复杂功能体的城市集群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谋划好促进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的核心城市及其相关联的经济轴发展的区域空间载体。无论是长三角还是从长三角经济腹地来看,城市集群总是形成于在区位好,区域条件优良的地点,并且都具有强烈的外向性和鲜明的区域特色。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与区域中心、区域通的发展紧密关联。促进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应大力发展交通轴,构架发展带;构架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体系结构;统筹生态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建设高速公路、轻轨、高速铁路等快速交通系统,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与衔接,使核心城市与城市集群城市之间有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以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促进极核城市及其集群城市空间协调发展。

(二)构筑合理的城市集群城市职能体系,推动城市集群互动发展

在城市集群区域内,不同性质、等级、规模的大中小城市及城镇相互嵌合形成大城市区域、中等城市区域、小城市区域相结合的多层次、开放的、有机联系的城市集群网络体系:城市集群之间相互分工与合作,能够更好地发挥集聚效益、组合效益、相邻效益和规模效益,增强城市集群整体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从而推动集群城市互动发展。统筹考虑城市集群内各类城镇的用地和人口规模,构筑合理的城市集群规模体系。统筹考虑城市集群内各类城镇的空间组织,防止城市连片扩展和效能低下。城市之间、城市组团之间用生态良好的保护区相隔,并统筹考虑大型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构筑合理的城市集群空间体系。有效地促进和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在城市集群区域内,大城市应充分发挥引导功能、枢纽功能、“孵化器”功能、整合功能;中小城市要充分发挥承接大城市的外溢功能;城镇则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农村人口的功能。合理的城市集群城市职能体系能够实现由不同等级城市组成的城市集群协调发展。

(三)推动城市集约发展

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集群发展,有利于集群城市功能的完善和集群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有利于城市集群体之间的基础设施的共享和发挥更大的使用效率,有利于节约有限的土地、水资源和协同解决城市环境保护问题,有利于促进城市集群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发挥城市集群的整体优势和规模效应,是城市集约发展的需要。核心城市是大量信息集聚中心,吸引大批的信息消费群,由此衍生出更多的需求,如此循环发展的结果是引导城市集聚。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传输,经济要素的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流动,使得制造业从城市中分离出来,而高层管理机构则加速向核心城市集中。城市集群发展有助核心城市加强其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信息中心的建设,有助于中小城市与核心城市接轨,接受大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的辐射,从而使城市集群区大中小城市具有创新能力。

(四)构建增强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联系体系的协调机制

城市集群发展的制度创新,能有效地促进区域劳动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形成,是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实现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协调机制具有导引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力。通过制度创新,形成有效的城市集群发展协调机制,可以降低区域一体化交易成本,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而对于优化城市集群空间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特定城市空间的外部性来自于经济因素和空间因素的相互作用,并以区位价值附加与空间资产专用性增强的方式对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结构提出重组要求。但是,地方政府凭借对所辖区域发展条件和区域利益的理解,形成地方的发展战略就难免出现区域之间发展战略的不协调。这就需要进行城市集群发展制度创新,需要构建增强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联系体系的协调机制。

三、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发展的优化调控

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发展模式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空间结构演化与优化的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发展的优化调控,一是要有效地占据经济活动空间,二是保持空间经济收益递增。如果把前者作为空间结构政策导向,那么空间发展的结果就是区域协调增长。如果把后者作为空间结构政策导向,则空间发展应是城市集群发展。如果从长期的空间经济发展角度看,两个目标有一定程度的兼容性。短期的倾斜式的空间发展是为了追求空间经济的收益递增,它所带来的空间极化效应在达到某一临界状态后,便可形成空间扩散效应,它将有利于实现有效地占据经济活动空间的目标。因此,要重点扶持城市集群中相对较弱的城市和城镇发展,以在核心城市带动下实现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协调发展。

(一)促进具有收益递增性的城市集群发展

在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结构优化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择具有收益递增性质的城市集群进行重点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城市集群的培育与建设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在核心城市的选择上要以经济实力为基础。在城市集群地域构成的确定上,要遵循核心城市的辐射半径及经济联系规律。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市集群中的具有收益递增性的城市集群主要有:长三角城市群(世界第六大城市集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重庆城市群、成都城市群、东陇海地区城市群、郑州城市群、西安城市群和南十襄(南阳、十堰、襄阳)城市群。通过国家扶持和区域合作建设,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市集群集聚规模经济效应会得到快速增加,从而对于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促进长三角经济腹地“两带”城镇密集区发展

优化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空间结构,应促进长三角经济腹地“两带”城镇密集区发展。长江流域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是长三角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一级经济带,是长三角经济向中西部极化与辐射的“动力带”。“两带”通过经济社会要素与机制的耦合,是资源和产业集聚带,是城镇密集和城市集群发展带。但是,“两带”发展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城市集群形成且经济实力提升快,但城市集群之间区域的城镇密集度不高;行政区域经济板块中的城镇密集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互动性不强。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的南桥经济带整体实力较弱,除去长三角城市集群外,南桥经济带经过的安徽、河南、陕西等省域经济板块的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其城镇密集度不高。以宁西铁路为骨架,南桥经济带的培育为中西部省域经济实现与长三角经济空间对接提供了重要的极化和辐射通道,应着力促进其城镇密集区发展。长三角经济腹地“两带”城镇密集区在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市集群空间结构优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区位,应科学规划,区域协调,统筹发展。

(三)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政府(城市联盟)

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政府可以协调集群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的行政区域经济种类结构,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集群发展的阻碍力是客观存在的。在行政区划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跨行政区的区域政府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城市集群发展协调机构,是对城市集群发展的区域治理和空间管治的行政发展形态。跨行政区的区域政府可以是城市联盟。组建跨行政区的城市联盟组织形式有三个层次:组建省辖市范围内的市县城市城镇联盟(相邻市县城市城镇之间的联盟);组建省辖市之间的城市联盟;跨省之间的城市城镇联盟。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政府的重点是增强城市集群区范围内城市经济联系,从而通过城市集群区范围内城市经济联系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市集群空间发展。

(四)推动集群城市有序发展。推动集群城市有序发展应着力做好城市集群有序发展规划

促使单个城市发展向集群城市有序发展转化,应根据城市集群区的区位选择主导产业空间组织模式,即区域外向度高、经济基础较好、智力资源(高校、科研)丰富、信息化程度高、市场机制相对成熟等条件的城市集群区,可选择以外向加工型产业集群模式、高技术创新型集群模式、市场辐射型集群模式等为主的空间组织模式;自然资源较丰富、重工业基础较好等条件的城市集群区,可选择以资源指向型集群模式、多核心非紧密联系型集群模式、单核心紧密联系型集群模式等为主的空间组织模式。选好主导产业要培育带动型的龙头企业,以形成中小企业为网络的产业集群区。推动集群城市有序发展,要进行城市集群有序发展规划,在进行具有强劲增长型的核心城市发展规划的同时,要确立次级增长型城市,以承接强劲增长型的核心城市发展的辐射,还要对弱增长型城市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对接邻近城市发展规划。要做好集群城市扩展和连绵方向规划,即规划城市集群区的核心城市、次级中心城市有序发展以及与集群城市连接的城镇密集区发展。

(五)构建支撑和引导城市集群区发展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要依托“一极两带”交通战略通道,使“一极两带”的强劲增长型城市的枢纽作用和城市之间的联系通过交通战略通道得到增强,以推动连绵型城市集群区发展。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市集群快速交通束(高速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网络体系),促进“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结构优化。依托省域经济板块经济要素交流纽带,构建支撑和引导城市集群发展的跨行政区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宁西铁路营运技术等级和战略通道地位,发挥其连接长三角城市集群和长三角经济腹地城市集群之间的极化和辐射经济带作用。通过构建支撑和引导城市集群区发展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促进长三角产业向长三角经济腹地转移、长三角经济腹地资源向长三角集聚,增强长三角城市集群与长三角经济腹地城市集群之间的经济联系,使长三角经济腹地城市集群成为长三角城市集群产业转移的接纳基地、主导产业的配套基地和基础产业的供应基地,实现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区的互惠互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舜,高丽娜等.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胡彬.长江流域板块结构分异的制度成因与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06) .

[3]罗静,曾菊新.基于空间结构的宏观经济政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05).

[4]符小洪,林岭,张木生.海峡西岸经济区崛起过程中城市集群化探讨[J].热带地理,2007,(02).

[5]罗蓉,刘乃全.城市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演进的影响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6]朱舜,高丽娜.“一极两带”极化与辐射效应: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05).

[7]朱舜,高丽娜,等.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8]彭聊,顾朝林.城市化进程下中国城市群空间运行及其机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朱舜,男,重庆市万州人,教授,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区域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社会科学基金及横向项目10余项,出版《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县域经济学》、《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等学术著作。

第4篇:有机合成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有机化学 教学研究 教学设计

一、有机化学教学研究现状

1.对有机物内在规律的研究

目前,有些文章总结了脱水反应常见的几种类型及其存在的规律;也有一些文章总结了有机物燃烧存在的规律及应用。例如,潘伟巧妙地将有机化学的反应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歌诀,希望能够提高学生有机化学的学习效率;周利斌指出有机物结构十分复杂,一定要掌握好有机物的命名,他对有机物的命名作了一些具体分析,希望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惑。

2.对有机化学实验的研究

邝代治等人讨论了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绿色化学”的理念,对有机化学实验开始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并探讨了“绿色化学”理念下,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课件进行创新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冯银富针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分别运用了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比能力、观察能力和缺乏必要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同时教师自身的问题也对实验功能的发挥存在一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相关策略。

3.对有机化学学习方法的研究

白成娥等指出作为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有机物也是高考的重点,她总结了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以及显色反应,希望可以帮助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高志农等人指出在有机化学中,取代基效应与化合物自身的物理性质、反应活性、酸碱性以及反应的类型、速度等有密切关系,如果熟知官能团的特性,就可以利用取代基效应将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利于学习和掌握。

二、有机化学中的科学观念

1.实验观

1828年,德国著名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经过艰辛探索,最终发表了《论尿素的人工合成》,维勒认为这是借助人力从无机物中制造出有机物的一项成功范例,对当时占据重要统治地位的“生命力论”产生了重要冲击,成功动摇了“生命力论”的根基。他指出不论是在氰与氨的反应、氰酸与氨的反应或氰酸银与氯化铵的反应中,氰酸最终都在实验室里变成了尿素。维勒合成尿素的成功范例表明探究一切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的最科学合理有效方法就是进行实验。

2.分类观

化学研究基本观念之一就是分类的思想,在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历程中,分类的观念最初体现在“基团”的学说中,基的学说就是物质分类观的具体体现,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复杂有机化合物的认识,而且简化了处理方法。如果再深入研究,可以根据各种原子团之间的异同与亲疏关系,在族与族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建立起井然有序的联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有机化学能够成为具有科学体系的学科,也就是从这时起步的。

3.转化观

化学实质上是一门研究物质转化的科学,物质的存在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转化的。有机化合物的碳与碳之间是以共价键相连的,因此有机合成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常常要用加热、加催化剂、光照、加压等反应条件。19世纪20年代起,化学家不断合成各种功能各异、性能卓越的有机物,有机合成化学飞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机合成的新领域开始迅速发展,一些新的方法与理论如反应机理、构象分析以及各种物理方法等方面的进展,对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科学观念为本的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1.充分应用教材,发挥知识优势

教师首先要对本学科的知识结构有很好的了解与掌握,知识结构的构建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的重要基础,学科知识结构中都隐含着重要的科学观念。有机化学的学习主线就是官能团及其转化,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很好地领会知识结构,还要引申并强化“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这一化学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现行的有机化学知识与有机化学发展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等,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2.设计合理教学方式,增加科学体验活动

在科学观念的形成过程中,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积极倡导探究学习,重视实验,只有在实验中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有机化学反应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只有通过对反应生成物的分析、实验条件的控制,才能使学生摆脱真正摆脱“理想实验”造成的狭隘的物质转化观,学会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宽渠道,用好各种教学资源

现代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渠道也变得更加通畅,教学中多多借助于网络资源,可实现有机化学教学置于生产、生活中,可以变抽象为形象,还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空间与时间限制。此外,有机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可把具体的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参与交流与表达的机会,增强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第5篇:有机合成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药物化学;课程群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106-03

1 前言

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2014年3月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紧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及核心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制备方法及作用和用途[1],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整个药学领域的“带头学科”,课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素质[2]。要在有限学时内更有效地深化理论知识学习和提高实践综合能力,就更多地需要考虑到专业基础课程――药物化学与专业课程在实验和理论教学过程中的衔接、优化和提高等问题,因此,打破以单一理论课程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三维并重的课程体系,紧紧围绕“药物研发与生产”这一主线开展药物化学课程群建设。

药物化学课程群包括传统理论课程,如有机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制药工艺学等[3],注重各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与深化,更突出理论结合实践,将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合成反应实验、制药工艺专业实验及制药工艺综合实验等相应的实践课程也纳入其中,旨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 改革药物化学课程群体系内容,通过重构专业知识结构,实现知识体系的完备互融

药物化学课程涉及面较广,本身具有一定难度。而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不可能详细讲解基础化学知识,这样往往会出现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4]。因此,整合课程群教学内容,注重药物化学教学内容与其他上下游课程交叉融合[5],帮助学生理清学科交叉脉络是十分必要的。

夯实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有机化学是本课程群的专业基础课程,重点讲解酸、醇、醛、酯、杂环等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同时适当举例讲解常见药物,在增加课堂趣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药物化学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脱离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学生仅依赖于死记硬背,学习效果必然欠佳[3]。因此,在药物化学教学中注意联系相关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以药物结构为核心,联系基本官能团推导药物的理化性质;通过药物分子结构逆合成分析,获得合成方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易记忆,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3-6]。

强化药物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 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是有机化学课程的深化和延续,是完成药物化学合成理论和技能训练的主要课程。它在说明有机药物骨架的构建和基团相互转换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有关药物合成单元反应的机理、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及其应用[7]。改革注重教材内容的更新,选取最新的教材――闻韧主编的《药物合成反应》(第三版),同时简化叙述性内容,强化官能团转化规律,结合单元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实例进行讲解,紧密结合有机合成的知识点来加深学生对药物合成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注重化学制药工艺学的实际应用 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化学在实际药物生产中的深化和延续。改革后的新课程着重介绍典型化学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制备方法,在教学中补充现代制药技术中最新理论及最新技术,如手性制药技术、半合成抗生素制备技术、心血管疾病治疗药制备技术等,强化药物工艺路线设计评价、工业生产中的可行性分析,培养学生的生产观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8]。

3 强化药物化学课程群实验环节,通过优化各类实验方式,实现实践与创新同生共进

优选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 对药物合成部分实验进行调整,选取环境友好、多步药物合成实验代替环境污染大、反应类型单一的实验[3],增加手性药物中间体的不对称合成等,既包含之前有机合成基础操作,又加强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分析、柱层析等实验操作技能训练,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各项能力[9]。

开设新型的综合性实验 比如将药物合成、药物制剂和药物分析等实验有机整合在一起,开设综合性实验“盐酸普萘洛尔片剂的处方设计及质量检查的制备”。该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合成盐酸普萘洛尔原料药,之后对原料药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鉴别、纯度检查、含量测定等,最后通过处方筛选、制剂工艺选择,确定最佳处方,工艺制备出盐酸普萘洛尔口服片。实验体现了药物化学与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析、药剂学的交叉融合[5],通过此类综合性实验,既让学生熟悉药物从原料药合成、制剂生产到药物质量控制的整个过程,又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对于学生就业后从事制药生产或研发工作都大有益处。从近三届实验开展情况来看,实验教学效果与反映很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注重实验教学与药学文献与专业外语课程的结合 如药物合成反应实验重新编写全英文讲义,教师进行双语实验教学,学生提交英文实验报告。化学制药工艺实验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改进传统药物落后合成工艺,能培养学生从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到实验结果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目的。

结合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从2010年开始,每年大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省级、院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学生进入到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实现学生直接参与到科研和创新环节。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强化,学生的制药专业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多位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发表科研论文,在毕设工作期间申报专利。

4 提升药物化学课程群教学模式,通过采用多元教学元素,实现知识形态的重生再现

激发学生求学兴趣,全程引入教学“系统案例” 为使枯燥的理论教学更加生动,顾军[10]等人提出“系统案例教学法”,包括药物化学发展史案例、明星药物案例、全新药物设计案例、焦点事件案例、生活中合理用药案例等。在上述已有传统案例的基础上,每个基础单元都会列举专业实习基地生产上或学校科研、毕设中的多个实例,通过使用实例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灵活应用所学内容的能力。

发挥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实现信息化互动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化解传统教学的不足,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处理功能[11],以用形象、动态的方式表达药物的复杂结构、抽象概念、枯燥内容,让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和学习效果显著增强。师生共建药物化学网络教学平台,拓展教学时空,动态交互。利用网络平台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参考书籍、制药前沿等学习资源在网上免费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自主安排学习,同时有效克服个体差异带来的学习困难。网站建设过程中,学生参与资料收集、资料分类、探索新知识、学习重构,激发自信心和荣誉感及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同时拓宽网络师生交流渠道,方便沟通,及时答疑解惑,教学也得到更好的反馈。

此外,积极开发新型微课程,拓展新型教学资源,以多样化互动提升学习兴趣,取得较好成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展项目教学模式 选取十多个市场前景较好的药物为项目,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综述报告。几年来,项目教学的实施情况表明,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课题,不仅增加了对药物化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制药技术发展现状的了解,而且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5 完善药物化学课程群考核方式,通过实行立体考核手段,实现教学质量的可控提升

建立合理的、全面的考核方法,药物化学、化学制药工艺学等理论课程成绩均由平时考核、期中检查及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以上课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项目综述报告等综合情况为考核依据。

实验课不再将结果作为评定成绩的唯一标准,同时全面考查平时整个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实验态度、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加入期末实验考查作为综合评定标准[9]。期末考查实验要求完成指定实验后当场交实验报告,有完整的实验记录,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参考省级实验竞赛标准制定实验操作评分表,实行现场给分,取得很好效果。

6 结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化学课程群的建设改革时间虽不长,但成效显著。例如:药物化学微课作品获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江苏省赛区二等奖;2名学生参与红斑狼疮新药研发,获国家专利1项;1名学生在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中获一等奖。毕业生以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职业素养、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赢得社会良好的反响。今后建设的重点是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制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加强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同时建立一种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能力的指标体系,培养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凤志,朱小东,张海娟,等.我院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药房,2014,25(12):1146-1147.

[2]徐进宜,尤启冬,姚其正.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J].药学教育,2005,21(2):23-26.

[3]张玲,刘毅.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构建与改革[J].科技视界,2013(30):43-44.

[4]昌盛.提高药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4):103-104.

[5]陈未,邢晓玲,冯艺.多课程交叉融合法在高校《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3(12):10-11.

[6]曹洪玉,冯宝民,牟红梅.以药物结构为核心的药物化学教学设计[J].广州化工,2014(17):204-206.

[7]孙然锋.基于问题式学习(PBL)在“药物合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3,41(1):186-187.

[8]王亚楼.化学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2003,19(4):23-25.

[9]黄健军,邓刚,蒋才武.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3(1):105-106.

第6篇:有机合成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风格;倪瓒;逸气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021-01

一、平淡天真的质朴画风

在元代绘画体系中以山水画最为兴盛,主要代表是 “元四家”,即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他们的画大多表现隐居、高隐、小隐、渔隐,以“出世成仙”的态度表达一种士大夫阶层的孤傲、空虚的情感。他们在艺术上提倡“高雅”、 “天真幽淡”,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等。

倪瓒,其生长地隔着太湖正对着赵孟\的故乡吴兴,所以他受到了赵孟\的某些影响。然而倪、赵两者的艺术风格,从心理意义与社会意义两个方面都显示出泾渭分明的不同方式。但可以确定的是倪瓒怀着对黄公望的敬意作画,其著名作品《六君子图》用笔很像黄公望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图》,两图画石方法都是学董源的披麻皴。松灵的皴笔一层压一层积筑,直到石形显现。用黄公望的话来说,个性化用笔就是“糊突其笔”,用以提示空间的氤氲气象;树枝与苔点都是以三维式进退的。十分写实的树木与斜坡,写实的空间结构:远近因子构成的视像都沿着一个连续后退的地面伸展。倪瓒用中锋“写出的”树石形象就好似篆书和草书。与赵孟\的《双松平远图》相比,倪瓒的中锋用笔“平淡天真”。他那种徐缓平静的草书笔画,却饱含着感情和内心激情,与保持外在的静态与平衡相对峙,执著地体现出一个信念:“屋里须教有主人”。

所以,倪瓒的绘画风格貌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无从模仿。沈周(1427-1509)毕生服膺倪瓒,但是根据一则故事说,他每次提笔仿倪,他的老师就在一边呼叫:“又过矣又过矣!”倪瓒的画每一笔都能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均衡和张力,传达给他人的是内心自足的感觉与毫无夸张的真诚交流。

二、聊以写胸中逸气

倪瓒的山水画面貌不仅在元代,就是在整个山水画发展史上也是比较奇特的。后世鉴赏家阮元对倪瓒的山水画评价为:“他人画山水使真有其地皆可游赏。其画面给人以静谧、空旷、萧索、荒寒的感受。这种画面构成和笔墨情调被反复运用,形成了一种倪瓒所特有的模式。所谓“有意无意,若淡若疏”,形成了荒疏萧条一派。但就是这样一种看似平淡无奇、简之不能再简的艺术样式,不但使倪瓒在生前就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而且折服了明清两代众多的画家。

倪瓒的创作在某种意义上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有意味的形式,使一向以刻画为能事,习惯于表现和欣赏丘壑之美的人们在倪瓒的简淡至极的风格样式面前,既感到新奇又感到玄奥。而蕴涵于倪瓒作品的形式中的意味,又使惟知在笔墨上逞强使气、急功近利的画家,无论怎么努力却总是把握不住倪瓒画中的精髓。

三、小结

总而言之, “华林散清月,寒水淡无波……”这些诗句我们从儿时便背的朗朗上口,而诗中所写之景正是我们所熟悉的屡屡出现在倪瓒画幅中的那种萧寥简淡之景。其画面效果所呈现的萧寥简淡的意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探索,在艺术道路上,从早期到晚期所走过的历程,由繁到简,由实到虚,有执着到超脱的历程。他只想用简单的墨,通过简练的形象,寄寓无限的意趣。

观赏倪瓒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不仅描写的是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色,更是描绘了他胸中的风景,他把微妙的墨调变化与简略的构图融为一体。用“斫冰”、浊中取净,以及“寒”、“瘦”、“清”、“情”和“珊瑚铁网”、“仙草斋房”等比喻解读倪瓒的画,多少道出了倪瓒画的一些特质。但倪瓒的艺术又不仅仅是这些,或者说实际上是这些特质的有机合成,而这种合成的最终体现是“如燕舞花飞,揣摸不得,又如美人横波微盼,光彩四射,观者神惊意丧,不知其所以然”。正是这一艺术品格使人感到“无处着笔,觉矜才使气一辈,未免有惭德”,这才是倪瓒用“平淡”、“素净”、“逸气”、亦即个人的生命体验和审美追求所铸就的艺术风格之所在。

第7篇:有机合成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化学教学 中考题 基础知识 核心观念 学科特点

一、重视化学的基础知识

该层次学习主要是对知识的再认或回忆,要求学生能够记住所学知识的要点,说出大意,描述出基本特征;能够在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辨认出它们,能够举出同类事物的例子。如:记住所学过的重要化学概念、原理、定律、规律;知道重要的化学史实;说出重要物质的名称、组成、性质、用途、制取方法;能说出常用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等。

本题考查的是生活小常识,考生只要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就能轻松、正确解答此题。【解析】A.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该选项错误。B.苹果中富含有维生素,故该选项正确。C.蛋糕是以面粉、鸡蛋、白糖、油脂等为原料,富含糖类、蛋白质、油脂等,故该选项错误。D.大馍中富含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该选项错误。

二、关注化学的核心观念

该层次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较深入地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如:能对所学的重要化学概念、原理、定律、规律的本质进行说明;能从组成或结构的角度对有关物质进行区分;能对一些化学变现象进行解释;能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对一些化学变化过程进行推断;能解释化学实验的过程、方法、条件及实验原理;能判断实验现象或解释所得实验数据的意义等。

【解析】“干水”一词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专家审定入选2010年年度新词语,并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本题以“干水”为情境,体现了化学物质的利用方式产生革命性变化。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和水的组成、分子的性质,以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由一个情境进行分散,对多个考点进行考查,覆盖面广,这也是化学学科命题的一个特点。本题起点貌似很高,但落点低,难度适中,以陌生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化学核心知识的理解,体现了化学学习中概念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让学生在不同的变式中自主建构科学的化学核心观念,一味地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是得不到高分的。

三、突出化学的学科特点

【例】(2011·安徽·14)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解析】本题以学生已经学过的铁丝燃烧和日常蜡烛燃烧现象为情景,提出问题,探究物质的状态与燃烧的关系;进一步通过具体的数据说明在燃烧时的温度下,不同的物质状态不同,再用事实说明,物质的状态与产生火焰的关系。本题突出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出化学的学科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化学用语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引领教师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方法的素材。此题让平时没有经历过实验设计、分析、探究的学生束手无策,却给平常经常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新思维发挥空间。

四、体现化学的生活价值

【解析】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史。研究材料,制造新材料是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的水管为情境,选材来源于生活,兼顾全体考生的认知经验,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研究身边的物质,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化学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题考查了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铁锈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怎样防止金属锈蚀,以及化学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等内容。较全面地体现了化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同时要求学生会写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

五、彰显化学的时代气息

第8篇:有机合成发展史范文

关键字:手机媒体 新媒体 大众文化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进行各种媒体内容的传播。最早是由移动运营商针对手机信息传输的技术特点和传播功能提出手机是媒体的概念。随后,有学者开始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关注手机媒介。学者匡文波直接将手机媒体定义为:通过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通信业学者项立刚认为,手机与其他媒体相比已有很多根本性、革命性的改变。 学者赵占波则归纳认为: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手机己具有便携性、移动性、个性化、多媒体融合、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传播效果好等媒体优势和特点。目前,有些研究者则明确将手机列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之外的"第五媒体",认为手机早已超越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络。学者朱海松在《第五媒体》一书中则首次为"第五媒体"手机媒体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即"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1]

一、手机媒介的兴起

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上,每一次新媒体的出现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仅是知识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更是人类思想、行为、观念、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的革新。有学者指出: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话,这是手机最初被发明出来时的基本功能,也是其被大众接受的基础,现在随着其功能的增强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机还可以读新闻、看电视、写博客、玩游戏、炒股票……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资讯的重要载体。[2]

(一)手机的媒体化过程

对于手机的媒体化过程也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并指出手机作为无线通讯工具,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开始在中国出现,90年代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迅速普及,虽然那时候价格相对昂贵,手机只能作为部分贵族人群的通信工具。后来慢慢在 90 年代末,手机已经慢慢普及了人们的大众生活。但是作为一种信息交往的媒介,手机媒体近几年才在中国初现了端倪。手机作为一种微型媒体最初的信息传递和接收形式或者载体真是介于是短信的形式。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出现并迅速普及的短信的这种功能,最初只是用于手机用户之间互相问候的一种方式或者闲暇之余聊天的一种工具手段,后来慢慢的逐渐才发展成为传递即时新闻、大众娱乐、生活服务消息比如天气预报、生活小资讯等信息的承载载体和媒介。

(二)手机媒体在现阶段重要的存在形式--手机短信

据中国移动提供的数据,有学者进行统计后发现:2000年,中国移动的短信量是10亿条;2001年中国移动的短信量是159亿条,加上中国联通短信量为189亿;2002年中国移动的短信量超过750亿条,加上中国联通的150多亿条短信,短信量总共达到了900亿条。据2003年2月13日北京日报报导,2003年中国春节发送拜年短信达70亿条,平均每人在节日期间发送了30多条短信。方便、低资费的短信已经成为许多手机用户常用的沟通方式。结合已逾2亿人的手机用户的规模,中国短信增值服务市场是一个巨大市场。有人预测,2003年中国短信发送将超过1500亿~2000亿条,由此产生的直接利润将达到150~200亿元人民币。[3] 手机短信的兴起则被看做是传播媒体开始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将手机短信带入多彩世界--多媒体信息

作为信息交往的一种媒介,手机媒体的表现形式及表达方式远远不止手机短消息这一种。多媒体短信突破文本的限制,具有丰富的内容,直观的视觉效果。彩色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的应用,使手机短信进入一个多彩的世界。有研究者认为,手机媒体不仅引领时尚生活,而且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以及获取信息、娱乐、交往等整体生活方式。[4] 新华社2002年12月19日报道,中国大陆移动WAP用户突破百万户,中国移动2002年推出以图像、声音、文本的多媒体为特征的彩信业务,中国移动的彩信用户在2002年末超过5万。足以看到多媒体信息已把手机短信带入多彩世界。

二、手机媒介的发展

学者崔明伍在《新闻传播法》中指到:手机在最初发明的时候,是为了能让用户能够语音通话传达信息,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更多的与手机结合,使手机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国内已经在尝试把一些新闻实事的传播还有出版活动等的传播用手机媒体来进行,积极的实践,做到手机真正的媒体化。[5]

(一) 手机成为交互式大众媒体的标志--3G时代

3G 手机指的是提供全面数字服务并连接高速无线移动网络系统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第三代手机。许多研究者认为,在移动通讯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3G"杀手级"应用将会是一个业务体系或多样化业务的组合。[6] 也有学者聚焦手机媒体舆论影响力的研究,认为在3G时代,手机媒体通过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方式,构建起中国民众更广阔的舆论空间,推动了民主进程。[7] 其影响力日渐渗透公共社会生活,并推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学者提出:伴随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手机与互联网的联姻,手机已从单纯的通话工具蜕变成为具备媒体特性的新兴传播媒介,并以其独特优势成为适宜传播公共信息的新型平台。[8]

(二) 手机媒体的信息与技术整合--第五媒体

有些研究者则明确将手机列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之外的"第五媒体",认为手机早已超越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络,其特点:1.无线通信技术使其信自、链打破了时空的障碍;2.多媒体技术使得其能以各种不同文本形态消息。[9] 手机向用户提供语音通话、文字短信、图铃彩信、音视频收听和无线网络通信等服务,因此手机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另外,有学者分别从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角度,解读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传播特点,指出乎机媒体对传统传播方式有四大突破:1.把关隐性化:手机媒介的"去中心"化是对传统媒体传播主体身份的颠覆;2.渠道系统化:社会信息不再沿着某一单一方向运动,而是在立体网状结构中多方向流动;3.符号差异化:手机媒体成功实现了大众传播的小众化、个性化;4.传播效果:"手机媒体实现了大众传播化的人际传播与人际化的大众传播。"但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提法从理论到实践或是从宏观到微观都还处于初级尝试阶段,八方此处都传来了对其的怀疑态度。但无可厚非的是,手机媒体--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从无线短信服务到彩信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前进、突破与无线网络的平台支持让手机真正具备了媒体的特征。[10]

三、手机媒体的未来

曾有学者总结,纵观手机的发展历程,短信的出现使手机有了第一媒体(报纸)的功能;彩信的出现使手机更加全面地接近第一媒体,并有了第二媒体(广播)的功能;手机电视的出现使手机有了影响力更大的第三媒体(电视)的功能;WAP和宽带网络使手机有了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功能。在这些功能逐渐完备的基础上,手机的"媒体"地位也逐渐得以体现,已经开始通过手机报、手机博客、手机支付等形式展开了大范围的商用。由于手机短信可以随时随地发送,因而在社会新闻的传播中,往往能够抢先传统媒体一步,容易使其成为新闻传播的首选媒介,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有关部门选择的第一信息方式越来越多的是手机。手机在功能上已经具备了媒体应有的潜质,并在实际中发挥了媒体的作用。

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使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见,但是,相关各种问题也明显存在,并形成瓶须制约着手机媒体更好地发展。有学者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移动互联网自身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与困扰。例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受日益紧张的频率资源限制,加之手机固有的一些缺陷特点,如屏幕小、文字输人难、储量有限、处理能力低等。有研究者从成本的角度分析.认为尽管3G时代带来了高速上网和运营商纷纷下调手机上网资费,但资费价格仍然相对较高,高收费令人望而生畏;[11] 此外,有研究者研究提出手机媒体发展还受制于行业壁垒、标准之争、手机产业规范尚不成熟的困扰。[12] 目前,受后台数据服务接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双寡头垄断地位薄弱;行业垄断,造成市场准入困难;[13] 国内对手机新兴媒体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管理细则没有出台。[14]总之,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对现行的产业政策和监管方式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15]

学者钟倩在《手机媒体发展探析》一文中指出:由于互联网有广播的速度与方便、电视的图像与声音的有机合成、报纸的详尽深入与可保存的优势,再加上互动、即时、延展和融合之特征 ,很快就对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体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不过, 网络媒体虽然具有互动即时、迅捷、多媒体化等众多优点, 但同时也有接受时随意性不强,便携性差的缺点。手机媒体则进一步融合了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优点, 不仅能直接搜索互联网上的所有内容, 而且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进行服务。另外,手机用户的普及率也远远高于电脑。手机媒体是在电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科技的产物, 将互联网的力量从电脑转移到了手机上,从而形成了一种更方便、更强大的媒介方式。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手机媒体的未来,就是将一个互联网的终端随身携带,它不仅完全继承了互联网所有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将互联网的终端从有线变为了无线,这才是手机媒体未来发展的方向。[16]

参考文献:

[1]朱海松.第五媒体[J].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9

[2]李建伟,王克茹.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新闻界,2009,2

[3]匡文波.论手机媒介[J].国际新闻界,2003,3

[4]匡文波.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J].2008,9

[5]崔明伍.新闻传播法[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6]刘伟."融合"是3G下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J].通信世界网,2009,11

[7]郭小平.论视听新嫌体传播的社会影响[J].中国电视,2009.(3)

[8]李玉晓.杨想中国3G手机时代[J].新闻爱好者,2009.(15)

[9]张敏强.新媒体:威胁还是机遇[J].中国记者,2005.(8)

[10]张燕.释放创意:平衡数字技术的手机媒体--手机媒体前景展望[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7.(4)

[11]匡文波,王权.试论三网融合背景下手机媒体发展的三大趋势[J].传媒杂志,2010,06

[12]陆平.3G时代新媒体人才的培养[J].新闻爱好者,2009.(18)

[13]姜妍,于燕枝.手机电视能成为新嫌体主角吗?[J].传媒杂志,2009.(3)

[14]郝振省.中国手机出版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与出版,2008,1

[15]周廷勇.手机电视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时策建议[J].中国传媒科技,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