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物医学个人技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兽医外科学;医德教育;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06-02
兽医外科学是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动物医学类本科生临床技能的重要环节,是由单纯的理论学习转变为技能操作的过渡阶段。该阶段的实践教学(兽医外科实验课、兽医外科手术实验课、兽医外科及手术综合大实验及临床毕业实习)直接影响本科生以后的临床诊疗思维、专业观念及职业道德,是执业兽医师的启蒙教育。医德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农业院校兽医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动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兽医教育模式的转变,医德教育在临床兽医学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目前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医德教育水平相对滞后,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轻视职业道德教育,部分院校不重视兽医法规、动物福利及兽医伦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教育,这样使得学生在兽医临床实践及毕业后从事临床诊疗工作中常常发生医患纠纷,甚至有时还出现医疗事故,导致产生法律责任。因此,东北农业大学兽医外科教研室根据本科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在兽医外科实践教学过程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医德教育培养计划,为培养出具有全面知识体系、高超临床技能且医德高尚的动物医学专业高层次兽医人才做出贡献[1,2]。
一、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医术水平与医德是从事动物诊疗工作人员必备的两个要素。医德可正确指导医术的发挥,是其良好作用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诊疗水平的前提。当前国内动物诊疗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兽医外科技能方面),部分从业人员兽医临床专业技能不强且未受过系统的医德教育,在众多的医患纠纷背后,多与医德有密切的关系。在兽医外科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双重的身份,既是教师又是执业兽医,对学生的培养贯穿在兽医外科实践教学的始终,教师的言行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课题组发现在实验课中教师对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相关法规的不重视及在诊疗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并不正确处理后,将会或多或少影响学生对专业的热爱,还可能在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方面产生错误的影响,甚至产生放弃从事临床兽医学专业的念头[3]。因此,在兽医外科临床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诊疗行为及医德表现,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素养,而且关系到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本职工作及综合发展的问题。
二、精湛的医术是医德教育的前提
医德教育的前提是让学生掌握能够正确诊疗动物临床常见病的本领,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医术高超,具有高水平指导学生兽医外科实践教学的能力[4]。目前国内外动物诊疗技术发展迅速,新病、老年病及遗传病等不断地出现,同时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也不断地产生,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深入钻研,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兽医外科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如课题组将激光消声术、裁耳术设计为综合大实验内容,将减少动物痛苦、降低诊疗费用及新技术无私推广应用等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在传授新技术的同时,也开展了医德教育。另外鼓励学生在实践、实验过程中善于发现新问题,勇于提出和独立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外科实践教学中感受到一定的专业成就感,许多学生就是在此阶段热爱上兽医外科专业的。
三、教师应自身医德高尚,做好以身示范作用
关注并解除动物病痛,实行人道救助,为畜主和养殖户排忧解难,促进临床兽医事业发展,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准则。当掌握高超的医术后,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道德取向,是以促进畜牧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治病及解除动物疾患为己任,还是受眼前的利益所驱使,所得到的诊治和服务效果是不一样的。在外科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吃苦耐劳、严谨敬业精神作为教育和影响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为了临床兽医学事业的需要,教师(执业兽医)可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和经济利益等,及时解除动物病痛、正确合理处置动物诊疗工作,为广大畜主和养殖户悉心服务及防控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就是临床兽医价值的最高体现。教师应特别重视自身医德培养,将其作为执业兽医的一项最为重要的人文素质而不断加强,树立正确的医德观。教师的高尚医德,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动物外科诊疗示范、动物术后饲养护理、动物医院医教结合、处理其他动物诊疗机构转诊病例、现场出诊等方面应表现出高尚的医德水准。
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保障医德教育的效果
教师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树立正确的医德观、引入案例分析法、开展多种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医德教育。
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兽医外科实践教学,特别是外科临床毕业实习,诊疗工作较为繁忙,需要完成整个外科诊疗过程(复杂手术和现场出诊),有时影响到正常的作息时间,再有处置很多外科病例比较脏累(严重外科感染、脓皮症、瘫痪及严重创伤病例),另外,动物饲养者的层次和素质也有较大差异,师生在心态上要端正,发扬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在细致、认真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显示出扎实的外科诊疗技能,关爱动物并保障动物福利,最大程度降低动物饲养者经济负担,使畜主感到亲切、值得信任。这就要求教师着重教育学生对待各类病例一视同仁有爱心,对复杂病例有耐心,对动物的痛苦有深切的同情心,对误诊漏诊病例有羞耻心,引导学生努力做到不怕脏累、不辞辛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2.引入案例分析法,强化医德教育。引入案例分析法,采用典型医德案例讨论,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亲自体验医德情感。在案例中,选择与兽医外科实践教学相关的、符合医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理论的、真实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5],70%的案例选择那些对临床兽医学事业无限忠诚和执着追求、废寝忘食、精心探索、勤勤恳恳工作的先进案例,如汪世昌教授、王云鹤教授等先进感人事迹,以激起学生敬岗爱业,将来做一个合格执业兽医师的理想追求,体验到兽医的事业责任情感;列举对兽医外科诊疗工作满腔热忱,一心想着病患,一切以病患为中心,不辞脏累、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案例,使学生热爱兽医外科事业,并对病患具有深切的同情情感。同时,选择30%的反面案例,使学生对那些不精通专业、诊疗不细致甚至马虎、造成医疗纠纷乃至重大医疗事故和对病患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以医谋私、贪财图利的执业兽医进行透彻的案例分析[6],如北京天价藏獒手术死亡事件、松狮犬剖腹产后感染死亡事件等,使学生透过案例的表面现象挖掘其深层次原因,通过这些反面的案例使学生认清其中的问题,对这些不良现象产生厌恶的情感。
3.采用多种途径进行医德培训和相关学术交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补充了职业道德、兽医法规及动物福利与保护方面的内容[7,8]。近年来邀请德国汉洛威大学、日本鸟取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等多名国外知名学者介绍各国的医德教育情况,并进行多场手术示范活动,在展示精湛的医术的同时,也充分展示出他们的外科素养及职业道德。另外,通过观看国内外医德教育及相关案例的视频资料的途径普及此方面的知识,如《兽医无国界》、《妙手兽医日记》等,以提高师生职业道德水准、动物福利及动物保护等法律意识。
一个没有良好医德的学生,不会成为合格的临床兽医学人才。学生在兽医外科实践教学阶段受到良好的医德教育,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兽医学、畜牧学、比较医学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需要教师和临床执业兽医师不断地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陈茂怀,赖纯胜,许龙水,等.医德教育,“服务-学习”新模式之效果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2,11(11):1164-1166.
[2]杨叔子.杨叔子教育雏论选[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151-160.
[3]叶云.试论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紧迫性[J].科教文汇,2010,21(1):132-133.
[4]包利荣,袁强,马重阳,等.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1):14-15.
[5]蔡青,衡爱萍,雷光文.病案质量规范化监控的实践效果[J].中国病案,2010,11(8):13-14.
[6]于专宗.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方法探析[D].复旦大学,2005:1-3.
Abstract:General surgery is outs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surgery, experimental animal surger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t. We must train medical students surgical sterile concepts, master basic skills, improve medical students' clinical practice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good habits to benefit from lifelong.
Keywords:experimental animal surgery, experiments, teaching
外科学总论是外科学的基础,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是培养医学生基本技能的必备课程,是从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课,是培养合格外科医生的基本实践性课程。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医学生的外科基本技能和操作水平普遍下降[1],而由于医患关系恶化,医学生在临床操作和动手机会也在减少。如果由于基础手术学技能不扎实,则更难在临床上立足。
实验动物手术学教学是外科学总论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手术基本技能熟练程度的集中检验,对快速提高学生临床能力帮助很大。我们在实验动物手术学教学产生了一些体会,现交流如下:
1、教师队伍建设
按“老、中、青”架构合理配备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为主力,要敬业,医德高尚,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准确娴熟的操作技术,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传授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2]。在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上,要加强学习与管理。考核和评估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与职称晋升挂钩。中青年教师正副高晋升前必须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先对拟脱产教师(脱产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待遇等于或高于科室同级人员)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包括规范化手术操作方面的强化培训,由教学督导和教学相关管理部门对初次参加教学人员先进行试讲时评估。根据结果再组织培训。开课前1周对所有教师进行带教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考核,合格者方能取得授课资格。
其次,每次课前在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进行集体备课、规范教程,统一操作程序,规范手术操作动作。
实验教学课前,主要由教辅人员和教师共同完成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手术器械准备、实验动物的准备、麻醉和抢救用品的准备、其它有关手术基础操作所需物品的准备等。
实验课上,先由带教教师演示手术操作,然后以每小组3~4名学生进行手术操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指出错误。
2、规范学生在实验动物手术学操作
2.1手术技能训练过程中重视细节和习惯的养成
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实验动物手术学是完全陌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规范操作和习惯培养自始至终放在第一位。好习惯一旦养成养成将会受益终身。因此在每一次的实验课教学中,带教老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按无菌术、规范操作手法及程序要求进行操作,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就手术学而言,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为切开、显露、结扎、止血和缝合五大基本要素。而单手打方结是最重要的结扎方法,打结速度的快慢往往影响到手术的时间,打结是否牢靠有时甚至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患者的生命。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规范的打结要点传授给学生,教师与学生同步进行打结操作,再一一纠正学生的错误。打结的教学尽可能少占用正课时间,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规范的打结操作。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化繁为简,先尽量只交简单的单手打结等方法,再循序渐进。
切开、显露、结扎、止血和缝合等基本技术在徒手练习时只能掌握其基本手法。只有在动物手术时学生才能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
教学中老师必须详细交代相关细节,包括口罩的正反、帽带的系法、穿脱洗手衣这些细节问题。发现学生的错误必须立即指出和纠正,坏习惯养成再想纠正就困难得多。
熟练的操作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先决条件,也是手术学教学中的重点。在进行动物手术时,老师要及时纠正错误,适时进行示范,并将其与手术成功与否及术后动物的存活情况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2麻醉
本教学组多使用2.5%戊巴比妥钠溶液, 按lmL/kg注射。戊巴比妥钠是一种适合动物手术教学的中效麻醉剂,它起效快、麻醉时间维持较长。但由于戊巴比妥钠对呼吸和循环系统都有严重的抑制作用,在恢复期也易出现躁动不安、流涎、犬吠等兴奋现象,追加剂量后易在动物体内积蓄导致抑制延脑呼吸中枢,导致动物,所以手术时要求学生协作,1人专职麻醉监护,既进一步深化了麻醉学知识,有使学生懂得的协作的重要性。
2.3 无菌观念培养
无菌技术是贯穿手术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关系到手术成败。老师应以身作则,比如:亲自示范外科洗手法(包括刷手法及7步洗手法等),穿手术衣,戴手套,无菌器械或用品的取用与传递等,边示范边讲解易常犯错误。在手术中要特别强调如无菌区域的范围、相对无菌区和绝对无菌区、器械传递原则、手术人员位置更换方法等。
3、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教师平时收集整理的经验教训,例如在讲解缝合时,要求针不离钳,可举针断后遗留体腔导致严重并发症的真实例子以期加深学生印象。
对于手术细节的培养,可举手术时左右由于不能肯定,又需要去专门确认的例子;还可举纱布遗留体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的例子告诫学生注重细节。
4、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手术心理素质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手术效果与诊断、手术方法、手术前后的处理息息相关。手术是一种集体劳动,手术的成功有赖于参加手术每个人员的密切配合,一个细小的疏漏,就可能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导致手术失败。
外科手术必须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教师要重视这些现象,尽可能模拟真实手术场景,规定每小组3~4名学生,手术时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密切配合。让每个人都有2次左右主术机会,其余的人密切配合手术者操作。然后以进行手术操作[3]。
手术课时教师可指导另一部分学生进行洗手、泡手、穿手术衣、戴手套、备皮等一系列术前准备,以保证动物手术能尽早开始,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手术操作。学生轮流做主刀、第一助手、第二助手、器械护士、巡回护士、麻醉师等,增加了操作机会。
具体教学时, 术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熟悉局部解剖和手术程序; 教师注重在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中指导学生克服信心不足、畏难等心理障碍。着力于培养沉着冷静、处变不惊、敢于坚持、敢于面对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的过硬心理素质。
5、实验小结
【关键词】 校企合作;就业质量;解决措施;高校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64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02
一、校企合作的内容与构建方法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自2005年建院以来,与省内外各大动物生产类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一直坚持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双向参与、良性互动,与企业强强联手,加强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专业教学。校企合作的原则分为服务学生自身、服务企业、服务学院以及服务社会。大学生在企业实习或培养期间做到知识与理论相结合,加强实践工作能力,强化学生学习与工作互赢机制。就企业而言,培养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同时也在为公司培养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做大、做强企业,壮大服务“三农”队伍,最终提高学生就业素质以及工作能力。
作为企业、高校以及学生“三赢”发展载体的校企合作教育班,是在专业教育中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回归,为高校学生的专业教学以及素质教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校企合作教育班围绕“校企合作、双向互动、实现三赢”为主旋律,以专业及课程建设、建立实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等为载体,畅通校企沟通渠道,搭建合作平台。近几年来,学院与正大集团、北京扬翔集团、北京生泰尔集团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教育班。
二、实施校企合作的良性成果
在近7年,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加强与企业合作,开拓学生第二课堂的学习领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学生专业学习思路,在校企合作教育班的组织下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同时也将动手实践回归到日常专业学习中去。学院近几年的就业率也在不断地攀升,学生对于自己的就业质量也表示很满意,校企合作在指导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企业班经常开展的就业指导等专题讲座强化了学生的职场定位,在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掌握了有关新近行业动态、自我适合的行业以及自我发展的前景。同时,设置企业奖、助学金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支持,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在适当的激励机制下,引导学生有意愿学好专业、有方法学好专业,并在企业提供的诸多便利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成果。
三、校企合作初期存在的弊端
近年,校企合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但由于发展时间不长,也出现了一定的弊端,逐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诸如社会对校企合作的认可不够、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不够明确等问题。
(一)政府监督与管理制度欠缺
校企合作也是近几年新建的一种教育模式,发展程度不够成熟,导致相关管理部门对校企合作的认可度以及关注度不高。目前,政府尚未对校企合作有明确的资金支持、政策保障和监督管理。学校以及企业和师生都是按照固有的模式开展这一教育与发展模式的工作,最终使学校以及企业活动的进展不快、成果缺少制度审核,校企合作的整体质量得不到完好的保障。
(二)校企合作教育班(即企业班)管理过于松懈
企业班是校企合作最具代表性的开展形式,是高校的虚拟班级,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等同于高校“第二课堂”。但由于企业班是由高校以及企业共建、二者之间的管理交流不够全面以及组建时间有限,导致管理的机制过于简单,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够齐全,开展活动的纪律性不够严格。此外,企业班活动计划没有明文规章,内部的奖惩制度虚设,活动开展没有落实到人到点。
(三)师生对校企合作的认同感不强
企业班在学生群体中的宣传工作开展不够,同时社会媒体宣传的忽略使广大师生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度不高。另外,部分企业的动机也呈现单向化,忽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培养。在实际过程中,企业往往为了追求合作的高校数量,以宣传推广自己为主,没有对校企合作的相关内容诠释透彻,对校企合作的宣传重视程度不高,忽视了教育学生的本质,也开始看淡对企业班的优秀人才选拔机制,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充分了解校企合作的真正内容。
(四)校企合作形式单一
校企合作的活动开展形式过于简单,仅围绕合作教育班、奖助学金评定、专题讲座以及企业实践等内容开展教育。各校企合作教育班的各项教学计划没有新颖性,流程简单,教育意义不大,使学生在选择校企合作教育班学习时收益不大,甚至缺乏进入校企合作教育班学习的兴趣。
四、改进与完善“三赢”发展模式的措施
通过详细分析,现阶段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仍旧存在一系列弊端。对目前出现的弊端改进,完善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已迫在眉睫。
(一)政府管理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管理部门对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可以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优惠政策以及投入一定资金,将校企合作做大做强,让企业与高校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保驾护航下,提高高校专业教育水平,让学生能在与企业的互动中在学到硬技术、找到正确的就业方向。
(二)加强高校企业合作教育班管理
落实高校企业合作教育班管理机制,管理责任落实到组织、落实到个人。坚持校企合作实施高校与企业双方管理机制,使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利益与责任高度统一,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细化企业与高校的双方教育工作。此外,高校定期邀请企业高级主管或讲师到高校讲座,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践理论一体化。
(三)丰富校企合作活动形式
在继承校企合作传统活动或教育形式的基础上,企业以及高校须结合专业的具体情况开展特色活动,新设具有教育指导意义的其他各类活动,例如,专业技能竞赛等。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经过大学生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成功开辟出一条兽医人才培养路径——开展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这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此外,校企合作班可以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以校企合作教育班为单位,下达农村或企业进行社会调研或企业实习,培养学生在技术推广、政策宣传、兽药销售、环境保护、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能力,加强专业的运用性。
(四)进一步提高宣传力度宣传企业文化
以“传统媒介宣传为核心、结合新型媒体宣传”对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以及构建模式等信息在高校、企业以及学生群体中进行宣传。高校可建立QQ群、飞信群、微博等新型网络媒介,让高校学生了解行业的新近进展、职场需求以及企业文化等信息。
另外,可以通过网站或者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校企合作的活动动态以及企业班教学活动等内容,提高校企合作的社会认可度,让更多的学生、学校以及高校参与校企合作建设行列中来,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就业的帮扶作用。
五、结语
就目前而言,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也见证了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但仍旧存在一定弊端。为了进一步提升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具举足轻重作用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还需在自身活动形式以及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毅,何伟光.校企互动培养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的学生管理工作配套[J].学理论,2009,(20):239-240.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创新性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50-02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实验动物学在科学研究和相关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与促进作用不断加强,实验动物科学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它是医学、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支撑条件,直接影响着许多生物学、医学研究课题的确立、实施和结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它的提高和发展又把许多领域课题的研究引入新的境地,其发展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所医学院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本文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实验动物专业人才,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的创新性改革总结如下。
一、更新教学理念,体现创新思想
创新教育理念从根本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即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念及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念。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三中心”(课堂、书本、教师)教学观念,将创新教育的思想渗透在教学中。学生在校时间近80%是在课堂教学中渡过的,自然而然,课堂教学就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在实验动物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首先,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行为,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其次,实验动物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新兴学科,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不断产生新技术,不断出现开拓性、前沿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知识,这些知识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涉及学科广泛,如实验动物的居住涉及建造学,空调送风系统涉及到电子信息学,动物的饮水饮食涉及营养学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更加关注本学科最新的科研动态、进展,吸纳最新科研成果,把握专业知识的前沿。或通过自身的学习、或通过进修、或通过实践环节完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教师在课程教学时,才会有最新的视角、最充实的内容,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大大提高课堂的创新性效果。
二、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
实验动物学学科特点在于专业性强、应用性强,但系统性较差,理论课的教学往往比较枯燥和晦涩。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修订,对实验动物学传统理论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及压缩,围绕学习目标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兴趣和疑问,并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解惑。
我们开设本课程的专业学生在其他基础课如生理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中,都已经使用到部分实验动物。但我们的调查表明,这些学生对实验动物理解并不是很透彻,对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实验大、小鼠必须在屏障环境中饲养,操作很不方便,费用也大,不就是用个老鼠做实验,需要那么复杂吗?”我们在教学中将这样的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归纳分析实验动物使用清洁级或SPF级的必要性,配合多媒体课件展现不同等级实验动物对于饲料、垫料、生活环境等的差别,最后再总结实验动物微生物等级分类。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一系列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学生均反映这种教学方法使“教条化”的理论变得生动,贴合实际,易于接受。“动物实验很残忍,是不是应该终止动物实验?”“终止动物实验医学发展会不会停滞不前?”对此开展一个实验动物伦理专题,通过实例论证动物实验的重要性、动物实验和动物福利的辩证关系,或者让同学分为正、反方,分别查阅相关资料,利用课堂进行辩论,这样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动物伦理道德教育,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合理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还需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实验动物环境控制这一部分,涉及空调温湿度调节系统、通风净化系统、消毒隔离系统,录像监控系统以及屏障系统中的人员流动、物品流动、动物流动等知识。纯粹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既抽象又枯燥。我们根据教学目的采取“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对屏障设施、普通设施、隔离设施进行实地观察,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整个环节,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材建设总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难以反映当代科技发展的现状。在基因敲除动物、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胚胎移植、ENU诱变技术等前沿知识学习过程中,我们单纯以传统的讲授方式,学生会觉得既抽象又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引导学生对本章节相关内容进行文献检索和查询,慢慢过渡到由学生自主阅读医学、生物学发展史中与实验动物相关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文献或最新文献的方式,真正把学生带到实验动物学发展的前沿,加强对学习本学科意义的认识,了解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概念和最新进展。
三、转变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书面成绩优秀,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传统的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多采用注入式,大部分实验是遵循传统的教师实验前准备、讲解操作步骤并进行示范、学生实验、形成实验报告的模式。因此学生仅需机械性、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进行模仿,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这样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动物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学生提供从事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2],需要学生不断动手操作积累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出于恐惧心理或觉得动物实验很残忍,只是在旁边观察同组另外同学的操作,自己却不动手;甚至还有学生听完老师讲解不做实验就开始急于写实验报告了。而对于一些大动物,只能在老师和几个学生的操作下完成,大部分同学只能是旁观者,只记下实验数据,这完全是实验的“大锅饭”,学生做这种实验自然无趣。机械、呆板、不够贴近真实过程的实验教学就不能与理论教学很好地结合互动,限制了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通过对学校的办学定位、本科生教学目标、毕业生就业方向等问题的系统性分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基础验证型实验进行“示范式教学”,如大、小鼠、豚鼠、兔、犬等常用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雌雄鉴别、编号标记、常用给药及取血方法等,鼓励学生参与到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强调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术的操作要点,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实验原理、适用范围、影响因素等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触觉”、“视觉”,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此部分实验内容不仅要考虑到其经典性,更应注重科学的设计和周密的组织,在实验开始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扎实的实验基础,对今后综合设计实验及研究创新型实验的完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逐步形成。
2.针对综合设计型实验进行“开放式教学”,通过实验项目的实施,使得学生主动地获取信息、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做好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将实验结果通过小论文的方式总结出来,成为自己的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学生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筛选、思考,寻找研究的创新点,设计出有效可行的设计方案,并将自己的设想及时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变主动学习为创造性学习。
3.针对研究创新型实验进行“自主式教学”,借助本中心江苏省开放性动物实验中心及南通市动物实验公共服务技术平台等有利条件,为学生搭建参与创新型实验的平台。针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支持其参与课外科研训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个人兴趣、发展方向、今后从事专业等),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和时间主动学习。一方面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又可“反哺”教师科研,促进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相关课题。
以上综述了本教研室近年来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创新的具体内容与取得的效果,供同行评议、参考。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不断完善理论知识和创新实验技能,发挥好医学实验动物学支撑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的学科职能,使学生深入领会实验动物学在生命科学、医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培养更多具有较高动手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当然,我们的探索还处于初步阶段,通过什么途径、方式、策略进一步完善实验动物学创新教育内容和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还有待实验动物科学教育者们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医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外科临床,必须经过外科学严谨有序的基础操作培养。由于初次接触外科手术学这种以操作培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学员难以从纯理论学习中转变思想,甚至出现了“看了懂,看完忘”的现象,更谈不上掌握基础操作的手术学意义和创造性地学习基础操作。为了使学员科学地掌握基础操作,作者从一名学员的角度总结了组织学员学习基础操作的经验。
1打好理论
基础首先,要让学员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这不仅要求教员以学员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基础理论,还需要让学员感受到学习基础理论的价值。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是人类最高级的需要,由此产生的成就感必然让学员产生巨大的兴趣[1]。例如,在课堂上联系与手术相关的病例及各手术产生的巨大成就。其次,学员需要在教材、课件、动画、解剖标本、解剖模型中汲取营养,查漏补缺。这不仅需要学员自发的学习,要需要教员有目的的启发。例如在作者学习基操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十分喜欢提问,随时随地的提问给了学员极大的压力,迫使学员不得不在术前查阅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并且老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给学员构架思维的框架,使学员能有的放矢,科学地构筑知识结构。
2严格示教
在手术过程中,细节最能反映一个人手术水平的高低,细节也是学员迫切想掌握的部分。例如弯钳止血法的镊子角度、缝合皮肤进针手法、选择几号线结扎、寻找出血点、缝合进针的配合等,这些细节只能由老师言传身教[1]。此时教员要求必须严格,学员的基操学习必须严谨。例如缝合皮肤操作是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最常用的操作,但在动物手术中经常出现主刀将三角针弄弯也未能做到顺利出针、进针的情况。此时作者的带教老师不厌其烦的手把手教,并总结出了“垂直进针、抖腕出针”等口诀。经作者对动物术后的皮肤伤口愈合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掌握了正确逢合方法的施术者所做的皮肤伤口愈合良好,而其他的施术者则出现不同程度的积脓、皮肤坏死、切口破裂等情况。另外,在打结的过程中,滑结始终是一个安全隐患。经过老师在粗绳上演示滑结和方结的不断转换,使学员们恍然大悟,滑结概率就大大降低。
3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员对繁琐的基础操作产生兴趣,是基础操作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在作者基础操作的学习过程中,教研室组织了手术基础操作比赛,引起大家极大的热情去练习基础操作,并且在练习中创造性的改进方法,以使自己的基础操作更快、更好。兴趣的培养也可以体现在日常教学和考试中,例如在课程学习末期在动物手术中适时创造手术意外来培养学员的应变能力,考试以团体成绩综合性评价个人动手能力来培养学员们的团队意识[23]。
4讨论
从学员的角度讲,我们仍然有很多潜力尚未挖掘出来。例如,在动物手术后可以建立动物的管理制度,由主刀记录自己所施手术动物的生命体征及愈合情况,这样不仅能了解自己所施手术的不足以便以后改善,而且也有利于施术者对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方面的学习。另外,不同手术小组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案,例如在疝修补手术中可以让同一手术间的三组分别采取Bassini氏法、Halsted氏法、Mcvay氏法,以便在术后交流不同经验。总之,在基础操作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和学员的共同努力。通过教员的言传身教和对学员兴趣的培养,培养学员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意识及创新意识,使学员学到正确的外科基本操作,为今后的临床实习打好基础[4]。
参考文献
1] 蒋登金,郭光金,余汇洋,等.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教学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3,12(4):280.
[2] 吴波以.外科实验教学中手术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之我见[J].医学教育,2000,8(4):48.
[3] 李红.在手术学教学中注重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4,25(6):73.
[4] 徐浩.外科学术学实验教学需注意的问题[J].医学教育,2008,46(15):221
4讨论
从学员的角度讲,我们仍然有很多潜力尚未挖掘出来。例如,在动物手术后可以建立动物的管理制度,由主刀记录自己所施手术动物的生命体征及愈合情况,这样不仅能了解自己所施手术的不足以便以后改善,而且也有利于施术者对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方面的学习。另外,不同手术小组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案,例如在疝修补手术中可以让同一手术间的三组分别采取Bassini氏法、Halsted氏法、Mcvay氏法,以便在术后交流不同经验。总之,在基础操作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和学员的共同努力。通过教员的言传身教和对学员兴趣的培养,培养学员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意识及创新意识,使学员学到正确的外科基本操作,为今后的临床实习打好基础[4]。
参考文献
1] 蒋登金,郭光金,余汇洋,等.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教学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3,12(4):280.
[2] 吴波以.外科实验教学中手术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之我见[J].医学教育,2000,8(4):48.
关键词 兽医专业学生;轮岗实训;意义;问题;改革成效;华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S8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331-02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由精英型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必须进行适当改革,以便与转变了的培养模式相适应。高校在人才专业培养和课程设置上,必须将实践教学列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以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1]。高等农业院校兽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兽医,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有较强的兽医临床技能,能解决动物生产或小动物临床的实际问题[2]。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一直以来相当重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依托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病例数量多的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动物医院)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或临床操作基本技能实训,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兽医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兽医行业社会认可程度逐步提高,为全面提升兽医从业人员的能力,建立高素质的兽医队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职业兽医制度,这对兽医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与时俱进地对现有培养方案尤其是实训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或创新,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缩短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适应期。
1 兽医专业学生在动物医院轮岗实训的意义
兽医专业学生在动物医院进行临床实训是提高其动手能力,联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环节,动物医院也应成为兽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从事实训活动的首选平台[3-4]。学校能否让学生真正把握住在动物医院进行临床实训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兽医专业毕业生的临床技术水平,关系到其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兽医。在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学生在动物医院进行临床实训是学院培养兽医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如在华南农业大学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明确规定动物医学专业及小动物疾病方向的学生均必须到动物医院进行实训,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训4周(分2年进行,每个学期连续1周),小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训8周(分2年进行,每个学期连续2周)。近几年,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估局组织世界各发达国家的专家对大陆几所重点农业院校的兽医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评审过程中,各评审专家十分关注学生在动物医院实训后,动物医院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及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实操能力,对学生在动物医院实训环节相当重视,作为他们比较研究的重要考察点。
2 兽医专业学生在动物医院轮岗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依据学院的教学方案,学生的动物医院实训是从大三开始,在全年级范围内施行轮流制,每批学生实训1周。近几年,由于招生人数的扩大,每批前来动物医院实训的学生人数较多。学生在实训期内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在动物医院观摩和当帮手,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仅偶有单独接触病例的机会,临床技术水平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达不到学校的要求和实训的真正目的。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为:一是每批实训学生人数较多,很难做到医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临摹;二是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加之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这势必造成学生不敢甚至不愿动手;三是学生实训前缺乏系统的动物医院整个操作流程讲解和操作示范,致使学生来到动物医院后茫茫然不知所措,想干活却不知从何干起,白白浪费了时间;四是动物医院就诊病例量具有随机性、实践性、季节性的特点,许多病例或实际操作可能随时会遇到,也有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遇不到,这样对每批实训学生而言,所见病例局限性和随机性很大,势必影响学生的见识面;五是学生实训结束时,考核方式为提交一份病例报告和个人实训总结,缺乏完善的动手操作能力考核体系办法。
3 动物医院轮岗实训模式的改革措施及成效
为了让每批学生在有限的实训期间内,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快适应和掌握动物医院的各种操作流程和操作要领,认识鉴别尽可能多的病例,使学生能达到真正实训的目的,从2011年起,动物医院轮岗实训模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1)制作动物医院就诊流程和日常临床操作要领规范光盘,每批前来实训的学生到动物医院的第1天首先观看光盘,使学生明确在动物医院实训期间各个实训岗位(前台、实验室,药房、影像室、手术室、输液室、住院部)的具体职责,以及不同岗位的操作规程,并了解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慎重留意,如何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如何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对不同种类的动物如何进行保定等。这样学生在实训期间能够很快进行角色转换,并协助医院兽医助理处理许多日常事务,知道如何与医生一起对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掌握不同病例的诊治要领,大大缩短适应期,提高学生实训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以课件及光盘形式建立一套动物医院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库,病例库内收集的每个病例均较详细的记录有病畜就诊原因、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鉴别诊断结果、用药情况、疾病转归情况等一系列资料。实训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每次实训期结束前的1~2 d,与学生一起自由生动地分析讨论实训过程中没有接触到而病例库内已收录了的真实病例,以扩宽学生的视野。学生在实训期间所接触的病例具有随机性、实践性特点,许多类型的典型病例尤其是发病率低的病例实际操作可能随时会遇到,也可能在某些学生的整个实训期都遇不到,这样病例库的建立就起到了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作用。
(3)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特色,制定一套动物医院完整的动手操作能力考核办法。动手操作能力考核范围包括动物医院前台工作程序及诊室工作程序、药房管理与配药技巧、常用的治疗技术、手术室的工作、实验室基本技能、影像诊断技术、住院病例护理等多个方面,使学生在实训期间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实训结束时,指导教师或兽医助理可依据考核要求对每个考核内容给出客观公正的实训成绩。
(4)加强对学生实训期的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学生轮岗制度且严格考勤。为了使轮岗实训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学院专门成立了临床实训管理小组,由专门教师负责管理和考勤,实训指导教师和动物医院的员工也在繁忙的工作中为学生的实训创造了一流的条件。学生整个实训阶段(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训4周,小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训8周)结束时,召开动物医院轮岗实训报告答辩会,让学生选择自己临床实训期间经历的5个不同病例,从病例记录、临床症状、化验、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完整地叙述病例及体会。答辩不仅可很好地考察每个学生的临床实训效果,也可提高其表达能力与综合应用各科知识的能力。通过答辩过程,学生可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利于其今后增加有针对性的训练。
4 参考文献
[1] 张海棠,王自良,刘长忠.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8):179-181.
[2] 王荣梅,闫文龙,陈建荣,等.动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3):158-159.
To carry out laboratory bio-safety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CAO Er-long1 DENG Dan-ni1 TAN Xiao1 XIAO Fei2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422000, China; 2.Shunan College, Chenzhou, Hunan 423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many laboratory biosafety accidents, elaborates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biosafe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methods to carry out biosafety education: using 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ethods to enhance lab work Personnel safety awareness and operational skills to cultivate good health habits of medical students, to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bio-safety education activities; with a view to cultivating qualified primary health care workers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 Laboratory biosafety; Biosafety education
0 引言
近些年,实验室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医学界的严重关注。如,2003年,“非典”在我国呈现大面积爆发的态势。在众多的“非典”患者当中,有两名患者身份十分特殊:他们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所实验室的研究生;2007年3月,广州市一所高校也发生了实验室感染事件,感染者为该校的实验动物中心工作人员,感染的病毒为 HFRS,其原因是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缺乏,没有做好防护措施所致[1];2011 年,在哈尔滨农业大学同样发生了一起动物实验感染事件,感染人数众多,该校有近30名的师生感染了布鲁氏杆菌传染病[2]。与普通的感染事件相比,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危害性更大,除了给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带来程度不同的危害,还往往导致病毒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甚至引发大面积的安全事件,损害全体公众的人身安全,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危害[3]。从对历次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分析看,归根结底,缺乏安全意识与安全知识是主要原因。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实验室工作人员不重视自身的实验安全防护,其中包括科研工作者以及医学专科的学生。这与院校平时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而导致实验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
1 高校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各级各地的疾控中心和医院也开展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90% 以上的医院医学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正确理解生物安全的概念,但?ψ魑?这些部门后备力量的医学生们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却显得十分不足。从高等院校的教育内容来看,2005年之前,学校只在研究生课程中设置了生物安全教育内容。即使是目前,本科生生物安全教育也还远没有普及。长期以来,国内的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重科研、轻安全现象。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实验的重要性很强,学校的学生是实验室的“常客”,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无法避免和各种病原微生物等毒害物质接触。据调查[4],在各个行业当中,医务人员和病毒生物的接触率最高,约每7名患者中就有一位患有各种传播性疾病。在实验室当中存在着大量患者的阳性标本,包括人体的粪便以及各种体液,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将各种实验标本看作普通东西,没有看到潜在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动物实验,其不安全的因素更高,如动物接种的病原体会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外,从而感染饲养人员和实验人员。有报道称[5],是某医学院校在进行以此伤寒杆菌示教实验时,由于学生参与人数过多,现场混乱,从而导致标本试管破碎的事件。这件安全事件从侧面反映出院校对于实验室的管理不善,时间和人数的安排不够科学的问题。当下,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对于医学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传统的只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变为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这就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动物实验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为了确保实验安全,学生应树立生物安全观念,并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
2 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应采取的方法
学校应对医学课程中增加生物安全知识内容,通过专门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树立起生物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增加实验安全知识,提升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以避免损失。
2.1 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
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其一,要首先要求实验教学教师以及工作人员具备实验室安全知识,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工作,使他们能够准确了解和掌握关于实验室工作的规章制度,使其在授课中更加注重学生生物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其二,要确保生物实验的安全性,只有安全意识显然不够,高水平的操作能力是确保实验安全的基础,因此,要加大对全体医疗卫生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实验技能培训,培训主体应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行业学会协助配合,两者共同承担;其三,为了确保技能培育的成效,应对培训的成绩进行考试,并将成绩和职称评定挂钩,以发挥其激励作用[6];其四,加大行业学术交流,尤其是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展开积极的研讨,以掌握更多的感染控制知识,实时把控生物安全方面的科研动态以及相关成果。
2.2 积极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
根据笔者的了解,目前,国内的高等院校以及职业类学校中,大部分都缺乏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教学。而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和实验频繁打交道的行业,因此,医学生掌握该类知识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认为,无论是高校还是职业培训学院都应开设本课程,作为医学生的必修科目,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提升他们的操作技能水平[7]。对于非医学专业,学校应依据实验的要求情况,适当地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我校结合实验室具体情况及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科学的筛选,主要关注实验室安全操作、常见病原微生物的防护知识以及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生物安全设备的使用、实验室废弃物的正确处理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梳理汇总,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The Manual of Laboratory Biosafety》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8],最终编制成教学材料,要求授课教师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并采用试讲的形式进行考核,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突发的生物安全事件进行导入式教学。
2.3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安全习惯
教师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在自身熟练掌握实验操作安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操作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养成标准的操作手法;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安全知识的讲解,强调安全的重要性,灌输实验安全理念,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安全”行为,使他们通过实践不断训练自己的操作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进实验室时不穿拖鞋、凉鞋, 不带饮料、食物,将随身带的与实验无关物品一律存放指定储存柜内,不随意出人实验室;不随意抛掷实验用品,置于指定的器皿内;实验过程中禁止用口移液,使用自动加样器,酒精灯烧灼接种针或接种环先内焰后外焰,尽量避免产生气溶胶,带手套、口罩,遵守实验室的“三区分布”规定;首先,要准备好面部防护工具,防止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体液喷溅的现象。还可以选择在生物柜内操作;其次,工作结束后及时消毒、实脸室垃圾分类处理并谨慎处理锐利物。按照实验规定,实验结束后要采用“六步洗手法”,即先取下手套,脱下实验服反折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在感应水龙头下进行手部的冲洗,洗完后烘干双手。如果实验服受到了污染,要在清洗之前先进行消毒;最后,加强身体锻炼,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
2.4 开展各种形式的生物安全教育活动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教学;职业素养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来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医药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医药学人才的需求,就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来培养医药人才,进而推动适应药理学的发展。实验是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与学生的专业素养息息相关,更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所以高校要认识到药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一、动手操作
药理学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导致整个实验失败,甚至所有的前期工作都功亏一篑,所以学生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来提高实验技能水平[1]。因此,在教师讲解和示范之后,学生要亲自操作实验内容。例如在动物实验中,首先是要选择所要实验的动物,并为动物设置不同的编号,便于区分不同的实验内容所产生的实验结果。其次是按照实验的要求来给药,并详细记录不同编号的动物在不同的时间所产生的反应,并将其作为实验结果判断的依据。再次是在实验完成之后要擦洗实验设备,清理实验用品,将实验的动物放到指定的地点。最后是书写实验报告,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梳理,并且与药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验证或者是发展药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每一个实验环节中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加深学生的印象,进而为临床医药工作提供依据。
二、重视团队分工
药理学实验是一个繁复的过程,需要多个环节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更加精确,更加接近于临床应用水平。为了让多名学生参与到实验环节中来,并保证实验数据的有效性,需要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明确分工[2]。同时在分工的过程中要兼顾学生的特点,组合搭配学生,例如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动手能力弱的分为一组,让动手能力弱的学生亲自操作整个实验环节,并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给予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知识掌握较为牢固和理论知识掌握水平较低的分为一组,能够用强有力的理论知识作为依据,指导实验操作内容的开展,并且也避免了理论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在实验中出现差错。通过采用不同的分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实验中各取所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优点,并弥补学生的缺点。最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明确划分工作内容,并让学生参与到药理学实验环节中来,这样不仅增强了实验探究的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合作能力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能力,此种能力将贯穿并伴随医护人员终生。因此,在药理学实验的课堂上要灌输团队合作的意识,并提供团队合作的条件。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医学只有不断进步才能攻克一种又一种疾病,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疾病的困扰,所以对医护人员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医药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医护从业人员,需要走上工作岗位治疗疾病,就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造性的应用药物和治疗方式,进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3]。在药理学实验环节中,为了验证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并且更好地应用到疾病治疗中,学生可以搜索大量的资料,并制定出不同的用药方式,进而将其应用到实验动物上,通过观察实验的动物来判断其所创造性应用药物的方式是否正确,是否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学生在实验之后,可能在该理论或者课题上有所突破,或者是完全没有结果,但学生要不畏失败,认识到实验就是验证失败的过程,明确实验环节虽然取得了失败,但是在实验中提高了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用创造性思维来完善药理学的相关知识。学生将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来,能够创新治疗方式和用药方法,进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有利于推动医药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利他理论;利他行为;高校培养;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87-02
一、 学界对利他行为的认识
随着各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对于利他概念的认识趋于全面和成熟。“利他”一词源于拉丁语,它最先由被后世誉为社会学鼻祖的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提出,主要是用于说明个体对其他个体无私的行为。随着这一概念的提出,不同领域的学者陆续针对“利他行为”给出了多样化的解释。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汉密尔顿通过对多种动物的行为分析总结得出了“亲缘选择说”,汉密尔顿认为,动物通过识别和自身亲缘度高的个体或集体,有针对性地表达利他行为。行为生态学家道金斯对亲缘选择理论做出了扩展,得出了基因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动物选择和自己有亲缘关系的对象实施利他行为,其目的是使自己的基因更好地生存下去;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弗斯从博弈论的角度,利用囚徒困境模型解释了个体向与自身不存在血缘关系的其他个体提供帮助的现象,并指出实施利他行为的个体这样做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处于同样的窘境时能够得到相同的回报,即互惠利他理论;心理学界对利他行为的理解更多偏向“移情”,心理学家对产生利他行为的主流认识为,实施行为的主体能够识别和认知行为对象的情绪情感状态,能够通过换位,站在行为对象的立场上进行思考,进而达到情感共鸣,促使利他行为的发生;在经济学领域,经济学家通过“合作剩余”和“生物演化稳定策略”对利他行为的表达做出了解释。
由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情感认知水平不一,这就必然产生了影响利他行为实施的不同因素,每一种理论独立地去解释利他行为时都会有自身的局限性,只有综合多层面的科学理论,才能对利他行为有更全面地认识,这对于准确把握当代医学生实施利他行为的心理特点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 基于利他理论对医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社会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接受的教育决定着对社会事物的理解和认知。高等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适用人才的重任,作用至关重要。在针对医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背景下对医学类人才的要求,结合学界对利他行为的理解和认识,把利他理论的精髓贯穿到针对医学生接受的高等教育中,寻求新的培养思路和培养方法,便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加强医学生理论实践教育,提高利他行为主观能力
医生是通过给病人提供针对性的医疗服务为其祛除痛苦,即利用掌握的特殊技能帮助他们,同时也获得自身合理合法的利益。医生给病人治病这一过程正是利他行为的具体表达,体现了罗伯特・特里弗斯互惠利他理论的中心思想。医学生将来从事职业救死扶伤的特殊性必然要求他们具备高深的医学理论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这即是其执业之本,亦是其保持较强利他行为主观能力的前提。高校在针对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大其掌握知识理论、专业技能的力度。在加强医学生理论实践教育、提高利他行为主观能力方面,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强化传统医学理论知识的教育,并将其作为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考核内容。
2.高校通过定期开展医疗理论、技术革新研讨交流会保障医学生对医学前沿信息的了解,同时亦可激发医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增强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校际联合培养。采取“取众之长,补己之短”的思想,一所院校拥有的优秀课程、专业有限,校际间的联合培养方式便能有效扬长避短。为培养出更优秀的医学类人才,高校可以评选出综合表现优秀的医学生作为交换生,送往合作院校进行更全面的培养。
4.高校――医院合作培养。在此培养模式下,一方面,医学生通过在医院里实习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高校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归类总结医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把反馈回来的信息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形成“教用一体”,全面地提高医学生从业技能。
(二)针对医学生实施“亲情教育”
时下,看病难、看好病更难的现象屡见不鲜,医护人员态度冷漠、人情淡薄司空见惯,由此造成的民生问题已成为热点。生物学家汉密尔顿的“亲缘选择说”认为个体更倾向于对和自身有亲缘关系的其他个体或群体实施帮助。这一观点给了我们思考,如果高校能够通过有效的亲情教育提高医学生亲情认知水平,那么,医学生针对与自身没有亲缘关系的其他人的利他行为发生概率便会提高。为提高医学生亲情认知水平,高校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具体的行为内容,道德水平高的人,往往行为更具有“正能量”,即这个行为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对他人亦是有益的。相反,如果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低下,其利他行为的表达能力则较缺乏。高校在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说教层面,单一、守旧的教育方式会让学生对意义重大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认识疲劳,不会引起充分重视,因此,高校对于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用新的培养方法启发其对道德规范的基本认识。高校提高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关键在于引导,加强对教育成果的落实。
2.提高医学生职业责任感。
对责任感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可见,一个人责任感越强,往往能给自己行为对象的帮助越多。医生作为医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具备着特殊的利他作用和利他意义。医生的执业过程体现着利他理论的内涵,通过实施行为给予病人帮助,同时得到自己合理合法的权益。提高医学生对于将来从事职业的责任感意义重大,首先,可以加深其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热爱程度,其次,可以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取得病人信赖,再次,可以提高利他行为实施能力,同时也可以实现个人价值。
(三)培养医学生“移情”能力
移情是对他人情感的知觉、体验和分享,同时把自身投射到他人的心理活动中,并跟随他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力。当个体能够设身处地站在需要帮助对象的立场去体会其情境和痛苦时,他便能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实施帮助行为。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个体“移情”能力的大小影响着其利他行为的表达。这一思想给高校在针对医学生利他行为培养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1.提高医学生沟通和交流水平。
如今,由于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作业和考试上,加之激烈的升学和就业压力,长期作用下,导致他们缺乏和他人沟通,使得其更关注自我,从而造成“移情弱化”的现状。有效的沟通是体会他人内心情境的重要条件,是和利他行为对象达到情感共鸣的开始。高校针对医学生利他行为培养应该加入提高其沟通交流能力的课程,这不仅有利于正确把握他人情感、判断是非,也有利于利他行为的表达。
2.培养医学生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个体对具体事物反应的强弱程度。良好的感知能力可以使个体对简单事物有深层次的理解,通过感知他人的思想和处境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促进利他行为的发生。提高医学生的感知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其倾听、换位思考的能力。倾听既是个体素质的表现,也是一种思维习惯,更是尊重他人和关爱他人的行为。学会倾听,能够使个体充分了解他人境遇,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感受和体验,达到情感上的沟通并能增进理解,利于利他行为的健康表达。
3.实行“榜样教育”。
心理学家伯曼在针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研究实验中发现,大学生在看到他人的利他行为后更容易产生助人行为。榜样的作用就像标杆一样,给他人指示着积极的方向。高校的“榜样教育”重点在有效地发挥榜样效益,通过合理表彰具有代表性的利他行为先进个人和事件鼓励更多的学生效仿。“榜样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引导医学生正确表达利他行为,还在于通过给他人提供帮助并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三、 结合时代背景谈医学生利他行为培养
一种行为的健康表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围环境为其提供的生存条件,利他行为也如此。如若利他行为所处的环境提供不了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利他行为的发生就会出现阻力。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进步的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改革开放以后,各种外来思想涌入具有特殊国情且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我国社会各个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西方发达国家价值观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变得畸形,他们更强调个人至上、自身收益、以自我为中心。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很多大学生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如何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过分强调自身,便造成大学生对利他概念的疏离,淡化了对利他行为的认知,进而使“移情”能力下降,利他行为的发生受到了阻碍。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学界对利他行为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改变,更强调健康的利他行为是“在行为上有利于社会和他人,又能保障自身的合理合法利益”。真正的利他行为涉及的两个方面都必须具备,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造成“病态利他”。医学生将来从事职业治病救人的特殊性便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更高水平的利他意识、利他认知以及实施利他行为的能力。因此,提高医学生利他行为的能力,在加强高校培养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社会对利他行为的正确引导。只有在社会大环境中创造出利他行为生存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利他行为的健康表达才能得到保证。
基金项目:内蒙古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NJSY13431。
参考文献:
[1]张志祥.析当代青年利他行为弱化现象[N].中国青年报,2006,(2).
[2]谭浩.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J].医学与社会,2009,(5).
[3]马向真.道德心理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4]彭茹静.利他主义行为的理论发展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3,(7).
[5]郑也夫.利他行为的根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4).
[6]张旭昆.试析利他行为的不同类型及其原因[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7]叶航.利他主义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学家,2005,(3).
[8]李梅.利他行为的社会认知分析[J].冀东学刊,1996,(4).
[9]郑显亮,顾海根.国外利他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