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与设计的共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民间;工艺设计;审美艺术;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240-01
醇情美意下的民间工艺物品,是劳动人民感情凝聚的化合物,情是创造的动力、美的形式源泉。正因为如此,民间工艺才有着如此特殊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
一、民间工艺设计是美的艺术质的创造品物
民间工艺的创作和生产主体是广大的农民、渔牧民和市民及手工业劳动者。民间工艺设计是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民间艺术是一切艺术的基础和来源,作为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文化和艺术,它广泛地扎根于民众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之中,具有民间劳动者自娱、自用的生活本质。
张道一先生曾将民间工艺分为类:1.衣饰器用;2.环境装点;3.节令风物;4.人生礼仪;5.抒情纪念;6.儿童玩具;7.文体用品;8.劳动工具。这些广泛涉及生活各方面的用品或制品,从养生饰终,从年头到年尾,衣食住行用,四时方物应有尽有,层出不穷。如衣饰器用方面,五十多个不同民族的服装、佩饰,不同个性的挑花、绣花、补花、织花用品;不同风格的蓝印花布、彩印花布、蜡染、线织绵;各种童帽童鞋、绣花小帽;各民族的日用器物如各种陶瓷器、竹木家具、用具;皮、藤、草、柳编织物如筐、篓、席、垫等;作为节令方物的年画、斗方、门笺、泥塑、泥玩、灯彩、五色丝缕、瑞饼果模、灶王纸马等;用于抒情纪念、表达心意的绣荷包、香包、绣球、扇袋、挑花巾、各种织绣包带等;各类泥、木、布玩具、面塑、糖人;为人生礼义所用的剪纸、喜幛、圃婚嫁用具等;还有作为文体用具皮影、龙船、风筝等;各种室内装饰物如窗花、木版年画、农民画等;还有各种铁、木工具,舟船装饰,纺织器具等,几乎在所有民间生活和劳动领域,都能发现那种美的艺术质的创造品物。
二、民间工艺设计是一种美的创造
民间工艺品又总是一种美的创造,在民间工艺中,几乎所有美的创造总有一种真挚的情感在其中闪烁,无论是亲情还是仁爱之情,都率直真挚而热情洋溢,劳动者以美的形式作为表达和寄托情感的最好的方式,即这种对美的理解是通过劳动者自己朴素情感的表达而实现的。
三、民间工艺设计的实用价值源自生活的根本价值
民间工艺的主体是农民,广阔的农村土地和众多的农业人口、数千年积淀承传的农业文化和农业生产结构,形成了民间工艺特定的存在方式,养成了属于自身的艺术形式。民间工艺的首要特征,是它的生活本质。我们发现,众多的民间工艺品几乎都是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产生的,亦是为生活和生产而制作和创造的,在这里,没有为艺术的艺术,没有装腔作势的虚伪与矫饰。民间工艺品以生活用品为主,以满足生活中的需要为目的,因此,实用性成为其基本的属性和价值。
一、充分考虑设计的目的,将设计的目的贯穿于设计工作的始终
“自古以来每当人类面对严酷的自然时,无不痛感自身之渺小、功能器官能力之不足、乃至脆弱。人类躯体不仅难于抵御猛兽的加害,也难以抵御风霜雨雪的侵袭。”[1]此时,“人类在痛感这种不足之余,并不是、也不能悲叹老天的不公,而是萌生了创造某种‘物’来弥补自身功能器官能力不足的想法,以有效地强化自己面对严酷的自然时的能力,或阻挡猛兽或隔绝风霜来袭。于是就想方设法像飞禽一样在树上筑巢、或像走兽一样寄居洞穴,开始了巢居或穴居的生活。这样就既避免了猛兽的加害、也阻挡风霜雨雪的侵袭,终于以自己的创造弥补了自身在这方面能力的不足。”[2]在此,说明了人们之所以创造,即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自身器官的不足,以便抗拒来自猛兽或来自风霜雨雪的侵袭。当然,这也是人类在最为低下的生产力的情况下,做出的最好的“设计”或创造。长期以来,人类为弥补自身器官的不足,在不断地发明、创造,这种无止境地创造与发明,皆是由于人类目的的进一步深化和功能器官需要所驱使的。
因此,人类之所以创造或设计就是出自一个目的,即生理或生存需要。不过,人类生理需要是多方面的,也是不断发展的。它随着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身能力的不断加强而逐渐强化。例如,人类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食物,就必须耕种或养殖。紧接着,为了耕种,就需要耕具。在农业耕作中所使用的“犁”,在最初出现的时候甚是简单;到了西汉时期,犁有了很大变化,因为当时的四牛耕法和耦耕法将犁的结构、造型和功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尤其现代工业化为耕作业带来的机械化将犁的结构、造型和功能推向了极致,拖拉机上安装的犁,完全实现了机械化耕作,犁不再被畜力所牵引。就是这样,人们为了更好地战胜自然,克服自身生理的不足而发明工具,进行劳动以便获得生存的物质条件。这就是人类从一般的目的出发不断进行设计,来获得生存和生活权力而所做的设计工作。
总之,在机械化的今天,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人们将工具和生活用具设计制作的越来越便于实用了。
二、认真分析设计作品,将设计作品和设计目的完整地结合起来
设计作品是设计目的的体现,又是设计过程的完美结果,也是设计历史发展的绝好表白。在设计史上,没有目的的设计是不存在的;同样,没有任何功能的设计也是不存在的。任何设计作品都与设计目的紧密结合在一起。正因为如此,产品设计的目的和功能一定在设计之先就要搞清楚。尤其现代社会,设计早已与制造分离开来,设计更要有未雨绸缪的前瞻性。
一般地,由于设计作品既包含了设计师的劳动,又包含了技术工人和一般工人的劳动,是设计师、技术工人和一般工人共同进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合目的的功能需要设计师、技术工人和一般工人协力合作,才能将设计工作进行到底。进一步讲,设计师的工作实际上是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共同目的和所需要的功能的实现的结果。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要通盘考虑作品的实用功能、使用价值,以及制作完成作品的技术条件和程序等,在此,尤其要研究考虑设计作品的实用功能,考虑对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接受心理和生理功能的需要程度。例如,在汽车设计与制造方面,设计师设计汽车从目的出发,对汽车的造型、色彩、功能,以及人们接受这种汽车的心理与人们需要生理程度如何,甚至设计师还要考虑能否给生产商家带来多少经济利益。换句话说,设计师设计汽车时要对全人类的接受程度进行最大限度的测算。
因此,设计师设计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但是,归根结底他必须注意设计作品的功能,将设计功能贯穿设计工作的始终。
三、加强设计功能和形式的研究,做好设计的每一步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尤其需要将实用功能、审美功能,以及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设计作品。这就打破了传统上的工艺美术时期一般地或特殊地依靠技师或技术工人个别完成产品的制作过程这样的设计生产理念。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功能是首位的,并且,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与改造自然环境为人工环境,越来越使人类适应人工环境而不适应自然环境。设计目的就在于,“为了弥补或延伸人类面对严酷的自然时自身躯体或功能器官能力之不足。”[3]所以,任何设计作品在面对外部世界时,都必须具备强劲的功能。例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尤其要考虑建筑物的强抗震能力,不论建筑物是一般住宅或工厂,还是政府机关或学校,乃至其它功能的场所,都必须具备强抗震功能。因为,现代社会越来越趋向人口密集,在这些场所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一旦强烈地震发生,这些场所必须具备护卫如此众多人口生命的功能。但是,有关建筑设计,强抗震能力不是它唯一功能。作为建筑设计还要根据建筑的文化功能进行大有针对性的设计,一般住宅区和住宅房屋怎样设计,机关怎样设计,学校怎样设计,工厂怎样设计等,要完全符合它们的文化功能。从上面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设计的功能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设计具有的抗自然能力;另一方面是设计的适应社会能力。前者是人类征服自然获得生存权利和生活秩序的必然选择;后者是人类获得前者需要的基础上必须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人类基本解决了抗击自然侵害的问题之后(当然,人类还没有完全走出自然条件的限制与束缚,仍然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还需要长期奋斗),人类比较多的考虑的是社会需要功能方面的策划与设计。因此,设计的文化功能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在现代设计中,人类除了解决实用文化功能之外,还需要考虑设计的审美功能。那是因为人类在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之后,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其实,在人类开始造物之初,就很早将设计的审美功能考虑在人造物之中了――不论这种行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但它的客观存在从原始社会造物时代就早已开始了。在旧石器时代,当人们拿起一块石头打死一只野兔,或拿起一根木棍敲死一头野猪的时候,人们从这块“石头”或这根“木棍”上便看到了造型之美的曙光了。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有意识地制作石器或陶器,更加坚定了人类对人造物的决心,更加富有创造性地“设计”这种有型物质了。当然,这种人造物的审美还是绝对隐藏在其实用功能之后的。然而,就是这种隐藏之美,却越来越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直到现在,人们在设计人造物时,考虑它的审美功能更加主动与强烈。
在现代人造物当中,设计者选择的对象及其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设计对象是通过一定的意识、思维、逻辑,以及运作手段改造一种或数种物质形态,使其成为另一种或数种物质形态。设计者在设计之初所以制定一个他们能够达到的目的,那就是设计制造该物一定要达到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为此,设计者考虑特定的思维模式、理性的逻辑程序,以及符合理性的运作手段等等,最终,他们又使这种思维对象化。这种思维对象化的结果,包含了符合人们实用的和审美的功能需要。因此,现代设计将人造物上升到一个高度,将形式和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并将他们完全对象化。
四、设计的功能和形式均需符合人文主义精神
人类将人造物完全对象化并极力实现之的目的是:人类有意识地战胜自然,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并实现对象化目的。此时,人类已经将“必然王国”初步改造成“自由王国”,于是,人类开始设计在此看来是最高的对象化目的。这个意向是合乎人文的对象化。
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上走过了漫长艰辛的历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必须合乎规律地建立人文主义秩序,才能够维护人的根本利益。对于人造物的人文化道路远比人与人之间的人文化道路走得艰辛和漫长,这是由人的躯体和功能器官所决定的:人在与自然共同存在之中,与其说是适应自然,还不如说是在不断改造自然而来适应之。因此,人造物的根本目的就是改造自然物为某种相对于人成为对象化的东西,――这种对象化的东西,是最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对象化。这便构主义最核心的内容。
结语
对于人造物而言,它是人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实践的对象化。人类之所以创造这个对象化,就是因为功能或器官对于来自自然环境的威胁不能天然地适应。出自这个原因,人类必须创造对象化物质,使之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服务于人的生存和生活需要。这就决定了人造物从形式到内容统一于人的需要之中。
注释:
[1][2][3] 张宪荣、张宣:《设计美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王万兴: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2-0032-0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发展的动力之源和强国政策。当代中国处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期,需要各方面的改革,特别是教育改革。教育是强国之本,任何国家在经济文化上的崛起,都依赖于这个国家的教育是否成功,是否能够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人才培养的重点时期在于大学本科时期,这一时期是青年塑造自我最重要的转折点。因此,本科人才培养关系到未来国家的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一观点已经是国际上的共识,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改革的重心。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体现多元文化与知识更新的当代复杂性和教学组织管理的新形势。目前全国艺术设计教学课程体系都普遍趋同,特别是综合类大学的艺术设计教育,不能体现出其专业特色。一方面,由于综合性大学存在已有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愿景,其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不适合直接套用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时刻,因此需要重新发现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通过文化创意进行设计再造。西方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也不再适合我国当前强调自身民族文化的需求。
高校学生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实现未来创新创业的可能。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大多选拔自各地文化课成绩优秀的艺术生,他们具有较为全面的文化知识基础,能够适应未来艺术设计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形式,这是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本科学生的优势。因此,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担当着艰巨而重要的任务。目前综合性高校艺术学院需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实现科研与教学融合。其中,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将解决艺术设计教育的最根本问题。2018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特别提出“金课”概念,重新提出课程的核心价值。本研究论述的工作坊(Workshop)教学即具备了“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等特征。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坊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方法,有利于加速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学过程中任何不确定的因素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思维转变。工作坊的教学实践以多樣互动的方式进行,放弃以往既定的教学模式,刺激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的方式,在高校倡导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更好地培养艺术设计学生的创新思维。
目前,从工作坊教学实践的组织模式、系统建设等方面论述的文献有:王雪华在《工作坊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中以团体动力学为理论依据,论述直接改变个体比引起团体变化而导致团体内部个体改变要困难很多。团队具有的动力特征使团队成员在民主式的合作下建立新的团队价值标准,进而改变自我的价值标准。通过价值观的改变达到对过去僵化思维的“解冻”,分享新的资讯,重建新的价值标准,发展创造性的活动[1]。艺术设计工作坊能够很好地引导高校选择合理的系统结构和有效地管理模式,高校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其内部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是系统的自然属性[2]。艺术设计工作坊能够有效地联结综合性大学各个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且,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社会服务职能。设计的根本任务是为大众服务,因此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了工作坊教学系统的生命力。克劳斯·迈因策尔在《复杂性中的思维》中认为,复杂性是物质、生命和人类社会在进化中最显著的特征,我们人类的发展就是大脑思维的复杂化过程,认知能力、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就是人类复杂化的表现,因此,在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方面,也趋于学科的复杂化,通过学科跨界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是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具备的学术环境优势[3]。
1 工作坊的教学创新
1.1 工作坊概念
工作坊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1960年代美国著名风景园林师劳伦斯-哈普林将“工作坊”的概念引用成为一种鼓励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的手法,使其成为不同立场、族群的人思考、探讨和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4]。艺术设计工作坊重在创新,让设计跨界成为当代重要特征。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自组织演化的过程,工作坊课堂教学包括教师或学生之间以及与其环境之间相互的影响作用。这种相互的影响作用通过创新思维导向和社会服务导向不断加强。工作坊以课堂题目为导向,不同学科的学生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学生在多名不同学科的专业教师与艺术设计行业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指导下,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演讲进行交流,相互促进对问题的理解,并通过创新实践等多种方式共同尝试解决问题。工作坊具有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彻底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相互学习,以跨学科、跨文化的方式开展问题研究,将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紧密结合,放弃固有的认知偏见,通过静观重新解读世界,以不同的视角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1.2 工作坊教学的艺术化创造
中国的创意经济时代已经到来,lP文创产业用个人知识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精神与潜意识资本取代了物质资本与公共知识;世界也从以机械有序的工业时代转向Al机器自我学习更新的有机智能化时代。人才成为当代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人类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教育需要走出学术的象牙塔,以人文关怀的视角承担社会责任,共同研究解决本土以及全球的巨大问题。基于设计伦理和社会责任,工作坊教学试图去组织各界设计力量,团结在一起,为了真实的世界而设计。
哈佛商学院教授罗布-奥斯汀提出从“工业化制造”向“艺术化创造”转变的观点,这是对过去工业时代过度生产和消费的反思,是对犬儒主义价值观的批评。创造而不是制造,艺术化而不是工业化,日常生活需要艺术设计,因为具有审美体验的生活方式才是人类所追求的境界。从物质到精神、从工业到艺术是人类生命的升华。科技与人文结合产生的创新是对世界复杂性发展的呼应,是人类认知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艺术设计工作坊集众人之力探索科技与艺术的结合,通过跨界寻求未来世界生活方式的革新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3 工作坊教学的开放性
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坊坚持开放式教学,欢迎不同学科的教师、社会专业人士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促进各学科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全球化时代,任何组织都无法独立生存;作为具有全球化开放教学模式的艺术设计工作坊更是如此。艺术设计工作坊必须将自己定位在更广阔的全球社会系统之中,利用综合性大学资源的丰富性、研究方向的多元性,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真诚的发现和提出本土以及全球的社会问题,通过有效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大众提供美好的人文环境,创造以人为本的生活方式。
根据赫尔曼-哈肯创立的协同理论,世界由无数复杂的系统组成,这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系统,却都具有深刻的相似性。协同理论设想在跨学科领域内,考察其类似性以探求其规律[6]。因此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坊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在复杂的学科之间寻找内在关系,进行艺术与科技跨学科研究,在高校创造更具活力和创意的新课堂。
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坊通过联结国内和国际不同领域的人才形成动态的的关系网络,创建知识共享的交流环境,通过集体讨论和知识交流,共同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利用与国际院校的合作,以包容的心态理解不同文化历史,跨越文化的界限;利用自身资源形成“集合创意阶层”(creativeclass),让学生与所有对社会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建立联系,培养问题意识和对现实世界敏感的观察力。文艺界、科技界、工匠、文人、实践从业者、创业者所有各行各业专业人士努力形成艺术设计工作坊的开放系统,使学生从过去的知识教育转向素养教育,真正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1.4 工作坊教学的主动性
学习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艺术设计工作坊教学培养艺术设计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习惯。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的巨擘舒尔曼指出,教学是一种学术。他深刻的认识到教学过程就是一种研究过程,通过艺术设计工作坊群体性、动态性的积极活动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研究学习。通过对最新研究课题的共同参与,学生能够主动尝试新的领域,逐渐建立自己的学术方向。因此教育改革应该从最基本的教学观念入手,一是要认识到实践教学学术的过程是和科研一样的,特别是工作坊教学,它不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将教学作为一个探索的过程。二是教学学术的成果也同科研一样,要经过复杂的问题研究。查找与问题有关的资料、确定问题本身就是学术研究过程[7]。整个工作坊教学过程充满挑战和未知,需要学生抛弃过去的认知习惯,主动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各种新的尝试,这种运用于实践的主动性学习与研究成为工作坊教学学术的有力证明。学术应该“以人为本”,这也是设计的宗旨[8]。尊重不同文化、尊重不同的学术思想,坚持人本思想也是主动性学习的内在动力。另外,艺术设计工作坊教学促进每个人通过主动学习建构自己特色化的创业途径。创业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工作坊教学进行有效地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有机会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参与到全球制造者运动当中,并成为全球创意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2 工作坊的教学实践
2.1 “北京胡同主题酒店设计工作坊”主题教学实践
“北京胡同主题酒店设计工作坊”主题教学实践关注北京胡同文化的保护和改造。建筑文化就是城市的根,反映着历史的脉络。这次工作坊的主题是关于“住”,虽然是酒店设计,但思考的是“家”的概念——幫助世界各地的游客建造一个精神的文化故乡。胡同主题酒店基于现有资源又细分为皮影主题酒店、紫檀主题酒店两家,工作坊的学生要通过设计满足酒店创办人的不同需求,由导师带领和酒店创办人一起寻找并采访皮影继承人,包括中国本土的皮影继承人和迷恋皮影艺术的西方人。同时,学生与家具收藏家一起演绎紫檀文化,使居住空间成为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学生们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例如四合院,就名字而言,围合方正,体现着北京人的团结、为人正直的意念,皮影和紫檀又都与北京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艺术设计工作坊通过对北京历史、皮影和紫檀的文化研究、北京人当代生活中的物品与过去生活的情感关联,在现代钢筋水泥的建筑群中寻找发现北京人做人的原则和生活趣味,把过去那些貌似无用之物的皮影和紫檀构成温情脉脉的精神文化符号,延展为文化产品,承续着北京人的“玩”文化,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里寻求超越现实的。通过探讨皮影和紫檀视觉形式以及形式所负载的意义,设计超越功能主义的后现代主义产品,鼓励学生以多元的身份或角色重新理解北京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眼前的现实和内在的精神往往不同,现在无用的往往在过去有着重要的意义,甚至以后还会再有新的价值。工作坊项目想把人们忘记的东西变得与现实世界重新接触,以物恩人,唤起大众的想象。
2.2“荷兰艺术设计”国际工作坊项目
“荷兰艺术设计”国际工作坊项目是由几个荷兰学生共同实现的设计行动。他们在北京前门大街寻找设计对象,前门众多的小店铺引起了他们对店面招牌的关注。这些招牌都很破旧,字体很老,与当代青年文化脱节,造成青年人对这些店铺的忽视与不屑。荷兰设计师敏锐的洞察力与社会责任心使他们观察到问题的内在原因。而北京的本土设计师却忽略了这些问题。荷兰设计师用英语和北京老居民沟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因为设计师的关注,前门店铺的老板们都很激动,他们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与设计师们进行交流。在不断的沟通下,荷兰学生们逐渐理解了他们的想法,并开始主动学习中文,慢慢尝试书写中文,他们使用西方的构成设计方法重新进行招牌汉字的字体设计,并成功的搭建起中国各地年轻人和外国人与当地店铺老板在文化上的相互吸引力。这次项目虽然没有中国学生的参与,但让中国的设计专业学生们看到了现代设计的人文关怀与社会价值。关注世界、关注生活是现代设计的基础,不断将关注点缩小,以小见大的体现对世界的关怀和理解。这次工作坊项目提醒中国学生学习,要主动体验生活,细心感知周遭的环境事物,保护周边的事物,保护当地生活的人。
2.3 罗彻斯特社区建设工作坊
罗彻斯特是纽约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它曾经是纽约州三大城市之一。但是由于产业革新,城市的支柱产业柯达公司破产,造成城市的衰败。如何唤起当地居民的精神,从颓败中走出来,这是罗彻斯特社区建设工作坊的任务。在罗彻斯特理工学院教师的指引下,提供给学生学习材料,利用美国大学全球化招生的优势,集聚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研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通过研究罗彻斯特城市的历史文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促进学生高度自主的学习意识。创新是一种高度自主的行为,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的学生们和当地居民,包括全球各界专业人士通过设计社区概念形成共同体。最终社区名称起名为“小花社区”。这个名字体现了对环境、生活方式微小而美好的愿景。首先工作坊确定了修缮图书馆的方案。罗彻斯特有几家破败的公共图书馆,通过学生的设计装饰,给灰暗的空间以颜色,提供给当地小孩阅读的美好空间。他们认为幸福来源于衣食住行的细节,因此在“吃”方面,他们在空地种植蔬菜水果,以素食理念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住”方面,他们主张共享空间,提供给那些没钱租房的住客,以劳动的方式作为房租;在“衣”方面,提倡植物染色工艺,设计再造旧衣服,以健康为设计理念,拒绝过度消费,摒弃品牌概念;在“行”方面,他们提倡骑自行车,定期举办自行车环游罗彻斯特城市的活动,保护生态,提高户外活动的健康。这些貌似简单的概念却有着深层次的设计思考。因为经济繁荣与衰败都不能改变幸福的意义。
关键词:园林;功能;艺术;布局;优化
Abstract: Garden belongs to such a product as collects material function and spiritual culture and art rolled into one. In landscape design, we should fully reflect garden land properties and its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o give consideration to both artistic quality and scientific reasonable functionality. In this paper,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functionality and artistic quality in landscape design is studied.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s from various angles.
Keywords: garden; function; art; layout;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园林绿化设计中功能性和艺术性统一的意义
1.1 实现生态与人文环境的统一
在园林设计中因地制宜,通过使用大量富有自然气息的树木花草配合“绿”的理念并进行合理化配置,同时兼顾地方风俗、民间文化、宗教及历史文物等因素,营造出风格多变、独具特色的园林绿化景观,实现为四周环境增添丰富色彩的同时,依靠各种类型的园林景观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现其独有的地方特色的人文、历史及民俗等精神风貌,达到美化生态环境与烘托人文环境的高度统一。
1.2提供适宜居住的生活空间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可通过采用各类树木、花草、建筑小品和园路等元素的合理布局,实现有效增加城市中各类绿地的绿地率,甚至可深入到降噪除尘、分解有害物质、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等方面,充分发挥树木花草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善,为人们创造出一个愉悦、温馨、健康的生活空间。
1.3 促进当地市民的身心健康
园林绿化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营造更适合人类身心健康的环境,对其中的身而言是指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宜居环境来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对其中的心而言是指为人们提供美好的感官享受,或促使人们感受到富于历史或地方特点的人文和民俗风貌,使人们获得心灵上的舒适感。
2 园林绿化设计中功能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
2.1 功能合理,经济适用
园林绿地的功能需要在尽可能的条件下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休息、娱乐的自然空间场所,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优化周围的生态环境,必须以经济条件为基础,以艺术原理为指导,以使用功能为目的进行综合设计,在经济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达到功能的合理性,为实现节约型绿地设计做出努力。如多使用乡土植物,初期为快速达到绿地景观可适度密植,后期间植为其它绿地提供苗木,以绿养绿;少使用外来、新奇植物,减少绿地成本。
2.2多样统一、整体协调
现代园林绿地的素材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树木花草、建筑小品及各类人文景观,其中树木花草作为现代园林绿地内容的观赏主体,地形地貌则作为其生长的载体,建筑、雕塑、水体等小品则会增加灵气,使人产生亲切感,而诗、词、歌、赋、对联等人文景观则使人的精神引起共鸣,园林绿地设计必须将以上内容合理性、艺术性、多变性的结合,将各类素材合理运用,和谐共存。
对于园林绿地内多样变化的植物而言,既要满足丰富多样的变化,又要保证变化有条有理,服从整体绿地的设计风格及布局形式,同时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以功能为主线,布局为骨架,景色为串联的协调统一的整体。
2.3功能为主、精神相辅
人们对空间的要求除了常规的使用功能外尚应在精神上得到满足,需要有恰当的空间比例、合适的空间尺度、和谐的空间形态以及其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等,更为重要的是园林绿地内各素材应能充分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挖掘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园林绿地设计中应将适应人的需要作为最根本的问题,满足人的使用功能需求时,同时将精神融入到园林绿地的设计中,形成有功能、有空间、有内涵的适宜人的使用的园林绿地。如国内广州白天鹅宾馆内中庭里以“故乡水”为题的多层园林空间,使整个宾馆展现出“窗外珠江水千里碧波,内部垂萝掩石、清泉鲜活”交相辉映的景色。
3园林绿地设计中功能性与艺术性统一的方法
3.1 保证功能优先为前提
在园林设计创作中首先应突出其功能,同时又应与形式配合,最终实现形式的统一,通过局部与整体、线条及材料等的统一实现各元素与环境间的协调关系,同时应将园林内的地形地貌、建筑道路及内部植株等各方面作为整体考虑,以免违背园林整体原则,并破坏内部作品的功能要求。
3.2 注重美感形成为手段
该要求主要体现在形式与形体结构、体型、比例色彩等诸多方面的统一,比如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设计中则以汉代石阔、埃及神庙阁门等造型来吸取养分,既突出了历史感又保持了地方特色,同时应保证其与周围建筑等环境相协调。
3.3 运用合适手法为途径
在园林绿地内适度运用相应手法会给游人带来精神放松及舒适的感受,如利用树木花草色彩的对比衬托主景,也可通过形体变化来改变人们游人的空间尺度,亦可通过山小显水大、水小显山高等对比配衬的手段,同时也可通过背景对比、面积大小对比以及虚实和明暗间的对比来提高意境空间。如在建筑小品的处理上可以一个主体建筑或小品作为主景物,以其各类特征作为其它配衬景物设计的基点元素;在水体设计上则可通过比例手法以实现水面辽阔、深远的视觉感受。
4 结语
园林绿地设计不是简单的营造绿色环境,而是在充分满足其使用功能和艺术欣赏目的之时,建立功能合理、景色宜人的绿色空间实体。其中树木花草的优化配置显得尤为关键,应从体现人们对大自然的基本认识入手,进而上升到对大自然的真心尊重和热心保护,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对自然的科学合理的改造,从而获得既能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又可凸显其艺术风格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庭风.广州园林[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第1版.
[2]王准,陈彦霖.园林绿地减噪功能研究[J].浙江: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3]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第2版.
[4]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第1版.
关键词:典型工作岗位;理实一体化教室;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2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目的。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主要面向民用机场、通航机场及航空公司生产、服务、建设与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和较强的安全检查实际操作能力,从事机场、航空公司及各类生产服务型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优良专业技能与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按照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了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专业课程,实践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即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为了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建设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的意义
传统高职教学注重的是专业理论的传授,虽然也有技能实训,但实训项目的设计脱离企业工作岗位实践,对课程设计的内涵和本质缺乏真正了解,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课程授课过程通常先由专业教师在理论教室课堂上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再在实训场所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操作步骤进行机械式地练习,实训操作基本只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而没有真正遵循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导致教学中容易出现专业知识理论和岗位工作实践脱节的现象。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以学生为本,把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相结合,鼓励在学生在完成岗位工作项目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生的自主思维,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工作过程的反思。把真实岗位工作项目引进课堂,按“任务布置、实施、评估、信息反馈”一个完整的过程进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岗位工作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得良好的职业行动能力。课程岗位工作项目设计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深入机场,回归岗位服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变成实践经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培养合格的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课程教学必需遵循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模拟的实训项目融为一体,采用任务驱动,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形成理实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于同一教学场所,教、学、做合一。目前高职院校中普通的多媒体教室及实训室都功能单一,多媒体教室用于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训室单纯进行操作演练,不能很好的满足理实一体化授课的需要。建设科学规范的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性决定了它必须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服务于特定工作岗位,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以本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为依据来设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主要是验证检查岗位、人身检查岗位、开箱(包)检查岗位及X射线机操作岗位。
证检查岗位的主要岗位职责为:查验旅客证件,核对其相貌与乘机有效证件的相片是否相符。将旅客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并核对有效乘机证件姓名是否与登机牌或电脑显示的姓名一致。检查无误后在登机牌规定位置加盖验讫章,严禁涂改、伪造、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或登机手续不全的旅客进入隔离区。注意观察旅客动态,发现可疑对象时,要及时将重点检查的信息使用暗语手势通知到前传岗位。发现布控人员按预定处置方案处置,防止嫌疑人逃走。
人身检查岗位的主要岗位职责为:密切注意安全门报警情况,防止漏检、错判,同时使用规范动作和文明用语对经过安全门后需要接受检查的旅客进行手工或仪器检查。对经过安全门检查时存在可疑的或前传检查员告知应重点检查的旅客要进行严格检查,必要时请示领导实施人身手工检查。对查出的违禁物品和限制物品及时交领导处理。及时提醒旅客拿走自己放在托盘内的各种物品和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
开箱(包)检查岗位的主要岗位职责为:负责根据X光机操作员指示的位置,对旅客的行李实施开箱(包)手工检查。掌握各种物品反映在X光机显示器荧屏上图像的形状和颜色深浅程度及其在箱(包)内的位置,以便检查时能准确地、迅速地查出可疑物品。对查出的违禁物品和限制物品及时交领导处理,同时负责需要办理暂存物品的旅客移交内勤的工作。认真检查箱(包)内X光机操作员指示的位置的每件物品,直到排除疑点,同时将检查的情况及时回馈给X光机操作员。
X射线机操作岗位的主要岗位职责为:负责对进入候机隔离区的所有行李进行安全检查,禁止危害航空安全的物品进入隔离区或被带上航空器。集中精力认真观察X光机荧屏,仔细分辨物品图像,对图像模糊不清或有怀疑的物品进行重新检查或告知开(箱)包检查员实施手工检查,并向开包(箱)检查员指出可疑物品的位置,及时了解可疑物品的性质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三、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实践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取得民航安检员职业资格。目前,我们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安检站合作开展这项职业资格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发现,最佳的培训模式是教学演示区和实训区融为一体。理实一体化教室能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互动,边教、边学、边做,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而这符合民航安全技术管理这种不需要复杂设备,更加强调意识、要领、沟通的专业的教学需求。目前已建的民航安全技术管理实训室有全套安检设备,将作为进阶实训场地,满足更高层次的实训需求。到机场的顶岗锻炼、工学交替,是最高层次的实践教学。理实一体教室、专业实训室、机场三者组合实现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全体系教学。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主要承担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安检实务》等课程的教学,同时作为民航安全检查员职业技能鉴定与考核的场地。利用金属探测门、X射线机、手持金属探测器等安检仪器设备,模拟民航安全技术检查的真实环境,让学生熟悉民航安检业务的流程,熟练掌握证件检查操作、人身检查操作、X射线机操作、开箱(包)检查操作岗位的基本岗位职责。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既要便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又要保证学生进行典型工作岗位的实践操作,因此其功能区域的布局必须科学合理。理实一体化教室需80平方(10m*8m)教室一间,可开展40人规模的相关课程教学,满足民航安全检查员职业技能鉴定及考核的场地与设备要求。多媒体教学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前二分之一区域,配置教师演示操作台、学生移动座椅、全套多媒体设备。实训区分设教室后二分之一区域,共布置两条旅客安检通道,安检通道配置通过式金属探测门、X射线机、验证台、手持金属探测器、行李箱(包)、开箱包检查台以及常见的违禁物品和生活物品等。
基于典型工作岗位的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的建设,结合了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际需要,能确保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从而更好满足民航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俊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因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5(59).
[2]姚岚,叶琦.高职院校“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建设刍议[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依据;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评价依据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供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空间公共性是指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公开交流及其精神共同体形成的历程中物质空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属性。可见,空间公共性是公共生活和物质空间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体现。按照空间公共性的基本表述,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评价依据主要包括物质空间、公共生活以及社会意义三个方面。
公共性与物质空间的位置条件、规模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城市公共空间所处的空间位置与该空间位置的交通便利状况直接关系到其公共性的强弱。城市市民到达此空间位置的交通越便捷,路程越短,耗时就越少,则越有利于人们在该公共空间进行社会活动,空间公共性的性能越强。空间的规模决定了空间能够容纳的人数,空间的规模越大,可以容纳的人数越多,越有利于大规模社会公共活动的进行,公共性也会更强。
公共生活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与空间的相互作用使空间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从这公共生活角度去评价空间公共性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是时间元素,根据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与管理方法,决定公共空间何时向公众开放以及开放时间的多少,显而易见,全天候、全时段开放的空间公共性最强。其次是身份元素,一些公共空间会有凭票进入、着装等条件规定,这些条件规定是对进入空间公众的身份预设,而这些条件规定的要求程度会造成空间公共性的强弱差异。最后是行为元素,对在空间中发生的、与空间自身功能从属相异的多元化行为采取的限制、激励、不作为等不同的应对策略,会产生不同的公共性效应。
从社会意义角度出发,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评价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经管者、可达性以及利益。经管者是指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说,该空间是为公众服务还是为自身利益服务,其管理行为会为其他人带来何种影响;可达性是指访问和接近的权力,对物质空间来说,其表示为进入和使用的权力;利益是指空间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最终为谁服务。社会意义角度上的评价依据提供了与建筑学科不同的评价思路,带给了更有意义的关于空间公共性评价的思考。
二、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公共性问题
1.城市街道
城市街道是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其不仅具有交通的功能,还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汽车迅速占据了街道的主导,曾经处于街道主到底为的“人”被不断弱化,“街”和“道”的联系被割裂开来,原本完整的“街道”被分割为“街”和“道”,城市街道的公共性问题也浮现出来。例如,按照道路后退红线规定,为保障道路两侧应具有合适的绿化活动空间,但由于管理不善而沦为停车场,同时建筑后退又导致了空间尺度失调,使两侧商业无法有效互动,影响了行为活动的积极性。
2.城市广场
城市广场是最具艺术性和公共性的城市公共空间。根据其功能和作用,城市广场主要分为四种类型:政治性广场、纪念性广场、日常商业性广场、其他小广场。而城市广场的公共性问题主要存在于政治性广场和纪念性广场。
对于多数政治性广场的设计,广场与政治性建筑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主体建筑的严肃和冷峻以及封闭的表皮拉开了与广场交往行为之间的距离,虽然强化了广场和政治性建筑对公众的展示效果,但是降低了与市民互动的参与感。纪念性广场及其附属建筑物或构筑物具有浓厚的国家色彩,纪念性意义非常突出,但是,这种纪念性主要是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递,不能充分考虑与市民的互动理解,表现为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对广场公共性的垄断表述。
3.公共机构和建筑
一些公共机构面对的对象并非所有城市市民,这些机构看似距我们只有咫尺之遥,实际上又遥不可及,人们无从了解它们的运作过程,长期下去,这些机构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它们要么表现得盛气凌人、拒绝与公众接近,要么表现得离群索居、逃避公众的接近和参与。如果市政、银行、邮政等公共机构办公空间能够少一些衙门做派,给公众预留更多公共活动空间,把公共机构展示和公众的公共活动相结合,形成一个和谐的公共空间,从而获得社会和公众的普遍性认同。而机场、车站、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建筑,则存在着人际交往活动弱化和重视功能理性空间的公共性问题。例如,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建筑单纯以展品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为功能依据,没有充足的非展览性的公共空间,使观看展品成为唯一可做的活动。在这类公共建筑空间中,如果能够增加适当的与功能活动不相关公共空间,将有助于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设计策略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多专业、多学科的协同,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其中,城市设计主要进行城市空间中具象的空间三维形态塑造;建筑设计主要是配合营造优质的室内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主要从微观角度出发,在环境层面上运用非建筑的环境要素配合营造优质的城市景观。
1.城市设计——塑造并维护优质的公共空间环境
首先,在保证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上进行场地适应性设计。进行设计时,针对不同气候条件下各自的场地特征,把气候资源和自然系统相适应的综合考虑到进场地设计中,保证场地内气候与生态的可持续性,营造出更加舒适和高效的公共空间,进而提高城市居民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和参加城市公共生活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城市空间的公共性。
其次,构建开放复合的建筑空间体系。当前,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建筑空间开始突破自身封闭的状态,而城市空间也在向建筑空间渗透。运用分离、穿插、串联、并联、层叠等方式使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空间相结合,不仅会使建筑空间融入城市空间,而且能促进整个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和公共性,带来更多关于城市空间公共性构建的新思路。
最后,确保交通组织的合理与便捷。合理便捷的交通组织能使公众出行成为令人激动和愉悦的体验,从而保障城市空间的公共性状态。因此,交通组织应能够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以便于实现公共空间承载公共生活的功能。同时,交通组织应支持活动空间使用的步行交通,步行线路应设置在公共空间区域或边缘,以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
2. 建筑设计——创造“房间中的城市”
建筑设计中,空间公共性的体现是公众在建筑内仿佛置身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为实现目标,需要把广场、街道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元素引进建筑设计中,成为建筑空间的有机组成元素,是建筑空间的公共性与城市空间的公共性相融合,创造出“房间中的城市”。为此,要重视城市景观的引进,把城市的自然生态景观引进到城市公共空间,使城市的自然生态景观在行为和视线上都能得到连续性的发展,也能加深人们对城市景观的印象。
另外,对建筑边界进行复合化处理,对公共空间的垂直面进行特殊化处理,使其成为建筑和城市的结合部和室内外进行互动的媒介。可以通过底层架空和创造开敞式边庭空间的方法来进行。
3.环境设计——塑造赏心悦目的公共艺术景观
公共艺术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公共设施以及城市雕塑三类。相对于人工环境景观,自然景观具有视觉统一性,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人的视觉神经处于相对松弛的休息状态。因此,设置自然景观时,应从环境设计的视觉概念出发,将人工环境的视觉调整到接近于自然的状态,既不感到视觉饥渴,也不感到视觉疲劳。座椅、指示牌、路灯等公共设施是保障公共空间功能正常运行所不可或缺的元素,微观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场所中公共设施的位置和体量。由于公共设施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使用功能决定了形体尺寸,因此,环境设计时,对公共设施的设计、选型、放置和安装要综合考虑,不能随意处置。
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既有宏伟庄严的纪念碑,也有情调优美寓意深刻的小品雕塑,它记录着时代文化与政治的变换和沉浮,与建筑一起见证了城市没落和辉煌,因此,城市雕塑在公共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城市雕塑的位置设置应充分考虑作品类型和所处环境,保证外空间结构和内在思想涵义两者都与城市公共空间紧密联系,才能全面展示雕塑的艺术感染力,塑造出赏心悦目的公共艺术景观。
参考文献
[1]徐刚.浅析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设计诉求[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4).
[2]曹李恒.基于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公共空间艺术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3).
关键字:公共艺术、城市公共空间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
所谓公共艺术,是指建立于公共空间且具有某种公共性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方式。它是一种具有当代文化意义并且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艺术。公共艺术代表的是所有社会主体能共同享有具有“公共性” 的艺术观念。同时公共艺术也是用一种观念探讨着城市空间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
公共艺术和其他形式艺术不具有可比性,原因是这一艺术形式来源于雕塑、建筑等传统艺术形式,但又超越于这些艺术形 式而具有独特之处。公共艺术包括雕塑、壁画、装置、景观小品 等。就近几年的发展来看,表现形式逐渐扩展到水景、灯光、动 态装置、烟雾、多媒体、水泊和山体边坡的保护与装饰等造型。
而所谓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是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 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 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舞台,是城市的客 厅,它为城市带来了活力与色彩,它为城市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性。
二、公共艺术的功能及特点
公共艺术有四种社会功能:第一,它能提高公众的艺术审美。公共艺术作为地域公共文化的象征和公共信息的传播媒介,以视觉形象及视觉符号体系构成了与地域环境公共关系沟通的平台,公众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创造性想象,加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第二,它能够提高公众的艺术审美和修养。同一个艺术作品给不同人的感受固然是不同的,同一个公共艺术作品可以让公众感受到它存在的意义,能让公众领悟到作品与人自身之间存在的意义;第三,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公共艺术是矗立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的标志物,它不仅要具有自身的功能,还具有装饰的作用,因此公共艺术的创作和视觉意向直接影响到公共空间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品质。第四,地域性的标示。公共艺术作品有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依附时代人文背景而存在,并具有一定的纪念性和鲜明的视觉特征, 公共艺术就成为了其所在地的地域性的标示。
除此之外,公共艺术还有两种与众不同的特点:第一,公共艺术具有公共性与艺术性。 公共艺术是存在于不属于个人空间的艺术作品,人们的认同与接受在长期传播过程被化为公众审美意趣的东西,形成了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就需要带有独特艺术形式,设计师或者是艺术家在设计作品的时候都是带有情感并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而创作的作品,所以它同样具有艺术性;第二,公共艺术具有开放性。公共艺术作品往往都是安放在人流不息、车辆往来、视域开阔的开放性空间中。所以其形式上与视觉上都应具有其开放性。这种形式独特的艺术作品必须要有多角度视觉上的观赏方式及公众介入等特征并且要与时代同步,体现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位
现代化的社会和城市,应该创造人性化、多样化的公共艺术作品,使空间为公众所使用和享受。要倡导城市以“人”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设计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这应该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导思想。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及生理的需要。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构筑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所有的设计应针对人的现实需要而展开。要通过提高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人类与自然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表现的重要场所。因此,公共艺术要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及趣味性。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化规划、艺术化设计应为城市居民的物质需求、信息传播、公共审美等提供有效的服务。
四、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结合
现实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几乎不可能存在只作为纯观赏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前提,是去辅助完整的环境形态的构成,去实现和传递场所中的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对话关系。
在人流不息的地方就会有公共艺术的存在,但不同的公共艺术起到的功能作用也是不同的。在重庆四川美术学院的那一条生动有趣的涂鸦街上,其中有一面墙是留给人们自由 发挥的涂鸦墙,每隔一段时间走过去都会发现上面的涂鸦会有一 些变化,那正是人们与这种公共艺术形式的作品发生着互动的关系,这也是公众与公共艺术最好的互动方式体现。让公众亲身参 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体验新感觉。在国外也有许多著名的标志性公 共艺术作品,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她所承载的是美国人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的体现。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法国工程师埃菲尔为庆祝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和在巴黎举行世 界博览会而设计建造,被视为巴黎的象征。新加坡的“鱼尾狮”是由一个传说得来,新加坡城也被称为狮城,这个标志性建筑被 视为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特色的艺 术作品,公共艺术都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公众所建立的一道桥梁, 它不仅是城市的象征,同时也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 活需求。
五、公共艺术要符合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公共艺术作品不是单纯的像是艺术家在工作室或者展览馆里所创作的作品一样,这种艺 术作品必须要融入公众的审美要求并满足于公共空间的综合性要 求才有意义和价值。
由于现在人口密集,城市空间被慢慢吞噬,那么矗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就更应该具有人性化,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公众的审美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不浪费城市公共空间的 资源去建设那些没有意义的作品。我们要提倡在我们城市公共空间中矗立具有公共性、艺术性、开放性的公共艺术作品,从“城 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角度提出公共艺术的出现代表了艺术与社 会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公共艺术是为人的审美,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所设计的,它就要满足公众的意愿,违背了公众的意愿, 这种公共艺术作品只能说是一种浪费城市公共空间的摆设,没有起到任何意义不说,反而却影响了公众对于公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所谓公共艺术,是指建立于公共空间且具有某种公共性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方式。它是一种具有当代文化意义并且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艺术。公共艺术代表的是所有社会主体能共同享有具有“公共性” 的艺术观念。同时公共艺术也是用一种观念探讨着城市空间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
公共艺术和其他形式艺术不具有可比性,原因是这一艺术形式来源于雕塑、建筑等传统艺术形式,但又超越于这些艺术形 式而具有独特之处。公共艺术包括雕塑、壁画、装置、景观小品 等。就近几年的发展来看,表现形式逐渐扩展到水景、灯光、动 态装置、烟雾、多媒体、水泊和山体边坡的保护与装饰等造型。
而所谓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是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 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 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舞台,是城市的客 厅,它为城市带来了活力与色彩,它为城市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性。
二、公共艺术的功能及特点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众性艺术性公众艺术家
中图分类号:J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公共艺术公共化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和问题是公共性与艺术性的矛盾——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时的个人自由及兴趣爱好与大众审美的矛盾。很多公共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内涵及和一些艺术家的大胆创新尝试都难以让公众接受,虽然它们在一些人看来生动、新颖,但很难进入大众的审美层次,被公众视为“不懂、不理解”,从而牵绊了公共艺术发展的脚步。究其原因是,公共空间中人流不息,他们来自不同社会层次,不同的民族或国家,有不同教育背景和。让所有人对同一件公共艺术作品都有相同的享受程度是几乎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为了迎合公众而一味按照大众趣味来创作的话,那么长此以往这样的公共艺术作品又有什么进步性与大胆创意性可言呢?正因为艺术性是所有艺术创意的共同要求与准则,唯有艺术性才能真正地实现公共空间的艺术文化创新。在这里,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艺术性的课题是把握和认识公共艺术作品的一个关键。
一、公众性的难点
公众性是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而公众性首先表现在,它与纯粹的个人创作不同;其次,它应该让大部分的社会成员对它有兴趣,进而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其三,它可以以艺术的方式与公民进行互动,让大众有参与和交流的平台。
①在政府的角度,公共艺术作为由政府或社会集团提供的公共产品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课题,但是,在进行实施之时却很少针对这种公共产品的特殊性设计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对公共艺术的社会选择的艰难性也缺乏深入的认识与分析。
②在公众的角度,公共艺术的公共使用性是以主观价值的认可和感受为依据,怎样找到普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感受的某种形式,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标准的评价模式。
③在艺术家的角度,几乎所有的艺术创作者们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要向旧习俗和俗套挑战。由于任何公共艺术作品都是由一小部分人群或个别人创作的,不可能由民众爱好的百分比决定,否则就会面临公共选择的“中值选民是王”的危险。面对社会大众这样一个审美观点参差不齐的特殊群体,想要获得他们中大多数的成员对自己艺术创意的认可又谈何容易?
二、艺术家角度看公共艺术的艺术性
美国大地艺术家、雕塑家和摄影师丹尼斯·奥本海姆被问到:“公共艺术真是公共的吗?或者是大众的吗?”时的观点是这样的:“事情总在变化。我过去总认为如果要做公共艺术我就不得不妥协,我得要做那种对艺术有意思的作品,那可能意味着这些作品会是难以捉摸的,那会意味着我在愚弄观众。 如果我不那么做,我就做些让他们感到高兴的东西。我觉得一个艺术家如果收回拳头抚慰观众,那是在愚弄他们,因为他给他们的不是前进的艺术。为公众做的事情最好就是要为他们贡献你最好的艺术——我过去是这样想的。而现在当我坐下来,思考着下一步的时候,思考着我的这些繁杂,以及这些非精神的东西的时候,那就非常不实际了。”在奥本海姆看来(至少有一部分艺术家也是这样认为):当他们冒出一些富有感染力和独具匠心的灵感时却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这样的艺术方案是不是能得到公众的首肯,如果持怀疑态度的话,只能一次次地放弃。而这样很多艺术家面临的担忧是:他们的创造性还有没有发挥的余地?难道艺术家在做公共艺术时仅仅是做“命题作文”吗?
三、政府、艺术家、公众三方的沟通
个人认为解决目前公共性与艺术性矛盾的较为合理有效的途径是促成政府、艺术家、公众三方最大限度的沟通与交流。
1、政府方面
首先是设立专项基金。为普及与推广公共艺术提供长期财力保障,现今世界上不少国家都采用“百分比艺术建设”的措施,即政府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制定出在公共工程建设的总额预算中提取若干百分比作为转向公共艺术的建设基金,用于城市环境艺术的建设。目前美国的“百分比”是1%-1.5%,台湾、香港都是2%,而城市雕塑其中的重要部分。
其次是制定公共文化政策,将发展公共文化艺术纳入政府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之一。包括公共文化投入政策、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政策、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政策和公共艺术普及政策。
2、艺术家方面
作为一个公共艺术工作者,首先他是为社会服务,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与在室内做纯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他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家,他需要有社会学的方法论意识和训练。纯艺术是自我的个性追求,可以与生活实践毫无关联,而公共艺术恰恰强调的是对公众生活的体现和社会现状的折射,这就使公共性经验处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公共艺术是与公众紧密联系的一种特殊文化方式,需要艺术家对社会以及社会的艺术政策与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应该努力实现让公众来参与的公共艺术作品,并且要掌握了解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的意见的具体可行的方法,例如公众投票、媒体舆论、民意调查问卷等形式。总之,艺术家应适当克制以往自我创作的随意性而站在社会与大众的立场上审视自己的公共艺术作品是否可以被大众接受并喜爱。
3、公众方面
首先我们应尊重艺术家的劳动与创造成果,公平公正的欣赏与理解艺术家想传达给大众的文化语言与艺术内涵。
其次提升自己的审美层次和丰富自己的艺术内涵,真正的艺术带给我们的是享受。正如“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威廉·莫里斯所言:“要不是人人都能享受艺术的话,那艺术跟我们究竟有什么关系?”
四、结论
公共艺术的创作既要期待“美”这么一个古典艺术所遵循的原则,又要考虑到人们生活的环境是否舒适。总之,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艺术性二者需要我们统筹兼顾,这个“无解的矛盾性”值得我们设计师去关注与考量。
参考文献
[1]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 中国电力出版.2008
[2]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章晴方.公共艺术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4]孙明胜.公共艺术教程[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