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急性腰病治疗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骨科;手术;抗菌药物;老年患者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09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488-02抗菌药物的应用范围广,涉及到各个临床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以及提高疗效的关键。抗菌药物自20世纪问世以来就在治疗和预防两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出现了乱用滥用的现象。对过去2009年1月―-8月骨科问题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探讨了骨科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9年1月―-8月本院骨科出院病历,按随机抽样方法,共120例。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9-85岁,平均47岁。
1.2方法对120例骨科手术病例全部进行回顾性调查和总结,填写“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入院时间、出院时间、年龄、体重、诊断、手术起止时间、术前和术中用药时间、手术名称、药品名称、用药起止时间、累计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数和时间、用法用量、治疗结果等。由此依据统计骨科各科室出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同时还有手术患者术中使用情况。所得数据输入Excel表格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通过使用抗菌药物对12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后,痊愈95例,好转21例,无效4例,有效率96.7%。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12例,其中头孢呋辛和阿奇霉素致恶心、上腹不适7例,伊诺沙星导致腹泻1例,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加替沙星致过敏性皮疹3例;停药后2-3天后大多自行消失。
3讨论
3.1根据老年骨病的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点:
3.1.1老年骨病患者多数体质弱,接受能力差,反应迟钝,因此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医生要多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
3.1.2心理治疗由于大多数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尤其那些因外伤致骨折发生的患者,常常因生活环境的改变、惊吓而产生失眠、焦虑等表现;对于那些慢性疾病的骨病患者,因常年饱受疾病的痛苦折磨,导致骨病患者对疾病的预后丧失信心,担心手术及各种医疗措施带来的痛苦,同时担心因为医疗费用额度之大为家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不配合医生治疗,影响病情的痊愈。所以这就要求医生应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根据患者年龄、生活习惯、社会环境、职业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与患者进行沟通,为其讲解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及治疗措施,倾听患者的诉说,并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给予心理疏导,尽量消除其对疾病及其治疗的恐惧感;同时积极做好患者家属额工作,使其在精神上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安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3.1.3饮食治疗个别患者由于卧床带来诸多行动,多以行动不便为主要特征。所以家人为减少患者大小便的次数而限制饮食。医生应向患者说明营养支持对康复的重要性,并鼓励其多饮水、进食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老年患者患有较多的基础病,例如:胃肠道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等,针对此类病症,医生应首先对患者进行个人综合情况的评估,然后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骨折患者初时时的饮食应以易于消化吸收、清淡开胃的食物为主,如蔬菜、蛋类、鱼汤、水果等;骨折后2-3周,医生可逐渐为患者提供适当高营养食物,以利于骨痂的生长和伤口的愈合,建议患者多食用动物肝脏、煲鸡、骨头汤等;骨折4周以上的患者,可向其提供高营养饮食及钙、铁、磷等含量丰富的矿物质食物;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应采取糖尿病患者的专属饮食,医生应让患者规律地服用降糖药或对其进行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既保证患者有丰富的营养支持,也避免患者血糖过高带来的危险。
3.1.4术后应激的治疗老年骨病患者由于身体适应能力差,对手术刺激带来的反应表现灵敏,所以容易引起各器官运转功能失调,因此,医生应详细认真地观察术后3天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尿量及皮肤肿胀的程度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
3.2预防并发症
3.2.1心脑血管并发症医生应对入院的患者进行各项完善的常规检查,尤其对那些骨折患者,应详细认真地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神智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通过相关科室会诊,协助评估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3.2.2预防呼吸道感染由于部分老年患者呼吸功能减退,加上长期卧床不活动,导致抵抗力下降,免疫力低下,致使气管内分泌物不易咳出,容易产生肺部感染,严重的可导致呼吸衰竭。因此应时刻注意室内通风,环境整洁,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室内温度恒定在19-22℃之间,湿度在45%-60%之间。在此期间医生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护士应协助医生对患者勤拍背、翻身,痰液黏稠时应给予雾化吸入,同时给予适量的抗生素以预防肺部感染。
3.2.3预防压疮由于老年骨病患者长期卧床,导致全身血液循环能力差,容易发生压疮。此时医生应仔细观察患者身体受压皮肤,保持干净整洁的床铺,同时应在身体各骨突处放置软枕头或海绵垫。
3.2.4功能锻炼刺激骨细胞生长的关键因素是机械运动。因此,医生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进行刺激骨细胞的功能锻炼,以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对于那些长期卧床的患者,医生应鼓励其进行等长收缩运动,为了肢体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深血栓,3周后医生应鼓励患者做患肢关节活动。4结语
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经是当今社会首要目标,如何通过优质细心的治疗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问题已成为医疗领域的热点课题。所以老年骨病患者大多抵抗力低、体质较弱,加之骨科疾病的影响,普遍丧失对生活的自理能力。因此,对骨病患者的治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后医疗方面更应该深入探讨和进行临床治疗,给患者舒适安逸的治疗环境,以期达到最佳的治愈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光,张燕.骨质疏松骨代谢标志物研究进展[J].广州医药,2006,(01).
[2]刘永飞,彭维杰.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的关系[J].实用临床医学,2011,(01).
[3]章振林.骨质疏松诊断与骨密度检查报告的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10,(02).
[4]汪国栋,蔡贤华,刘曦明.继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微创手术治疗[J].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
[5]陈国庆,郑伟涛,胡声宇,王松.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实验性研究[A].第七届全球体育科技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
[6]王昌兴,陈龙,吴建民,林向叶,沈建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A].年浙江省骨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
[7]赵国阳.铁过载对骨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关键词]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麻醉;腰椎退行性疾病;微创;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4(b)-0083-03
腰椎为人体躯干活动的枢纽,过度活动、超负荷承载、年龄增长等因素会促使腰椎老化,继而在外力等作用下引起退行性病变,即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为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等[1-2]。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方式是近年来脊柱外科临床研究的焦点之一[1-4]。深圳市龙岗区横岗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09年9月以来一直在研究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微创改良TLIF术治疗方法,但该术式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中患者俯卧位和耐受性不佳等仍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手术过程的麻醉处理具有其特殊性[4]。本次研究分为初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将研究初期51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优选出合适的麻醉方式后,再将研究后期的158例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全麻),其中一组行血液保护措施,另一组不行血液保护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优劣,旨在探讨更佳麻醉方案。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初期51例病患和研究后期158例病患,分别为2009年9月~2010年3月和2010年4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行微创改良TLIF术治疗,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依研究阶段和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初期1组、初期2组、后期1组和后期2组。其中,25例初期1组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35~65岁,平均(40.3±2.6)岁;26例初期2组患者中,男18例,女8例;年龄36~67岁,平均(41.6±2.5)岁;78例后期1组患者中,男53例,女25例;年龄34~68岁,平均(40.6±2.3)岁;80例后期2组患者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35~66岁,平均(41.8±2.7)岁。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均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初期1组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前30 min使用阿托品(肌注)0.5 mg、苯巴比妥钠100 mg,入室常规监测心电图 (ECG)、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尿量等,开放外周静脉通道。手术台取倾斜(15±2)°的头高脚低位,行两点穿刺:首先选T12~L1或L1~2间隙为硬膜外穿刺点,并向头侧留置硬膜外导管,品选用2%利多卡因;然后选L3~4或L2~3为蛛网膜下腔穿刺点,用腰麻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顺畅注入品(0.5%布比卡因+10%葡萄糖溶液)2 mL,注入时间约30 s,穿刺成功后调整麻醉平面,直至麻醉上界平面达T8水平。给药15 min后,未达T8水平者从硬膜外注药予以完善,仍不佳者改行全麻,但麻醉平面不可高于T8水平。
1.2.2 初期2组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前给药和监测护理同“1.2.1”。麻醉诱导期用药为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2~0.4 μg/kg、维库溴铵0.1~0.2 mg/kg、丙泊酚1~1.5 mg/kg;明视下经口用螺纹钢丝支撑导管行气管插管,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机械通气的参数,术中吸入1%~2%七氟醚,并持续泵注舒芬太尼0.1~0.2 μg/(kg·h),间断予以维库溴铵0.05~0.1 mg/kg维持,从而保证合适的麻醉。
1.2.3 后期1组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具体方法为在“1.2.2”的基础上,术毕前25~35 min经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
1.2.4 后期2组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具体方法为在“1.2.3”的基础上,采取血液保护措施:术中回输自体血和控制性降压。控制性降压措施为:0.01%乌拉地尔静脉滴注,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滴速,将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55~70 mm Hg(1 mm Hg=0.133 kPa)。
急性腰扭伤是指各种突然刺激造成腰部软组织损伤,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俗称 “腰岔气”“闪腰”。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的体力劳动者、运动员或偶尔参加体力劳动的人,男性多于女性。以起病急、疼痛明显、活动受限为主要特点,应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即方便又见效快。笔者在两年内采集60位急性腰扭伤患者对比治疗,总结一些经验,具体治疗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门诊及住院病人。两组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6~65岁,发病时间1~5天。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6岁,发病时间1~7天。两组病人以青壮年居多,有闪腰病史,均表现为腰痛难忍,活动受限。经腰椎CT或MR检查排除腰椎间盘突出、骨折等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腰痛。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应用运动针刺法,选用1.0寸毫针,沿人中穴(水沟)45°向上斜刺,进针得气后,在施泻法同时,嘱病人活动患处。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行针时令患者继续不停地活动患处,2次为一个疗程。
1.2.2 对照组:应用局部取穴法,取肾俞、大肠俞、阿是穴2个,选用1.5寸毫针,患者取俯卧位,采用常规针刺进针方式,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5次为一个疗程。
1.3 治疗结果
1.3.1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动正常。
好转:腰部疼痛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正常。
无效:症状无改善。
1.3.2 结果
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
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
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4 讨论:急性腰扭伤发病急,疼痛剧烈,活动受限,甚则不能配合影像学检查。在现代医学中属于小关节功能紊乱和韧带肌肉损伤范畴。中医认为是因腰部急剧扭闪,致筋脉经络损伤,血脉凝滞,使人卒痛,不能转侧。人中穴是督脉经穴,督脉起于胞中,沿后背正中上行,并有膀胱经汇入,总揽一身阳气。利用动针法针刺人中穴,可以振奋阳气积聚于腰部,气血通畅,经络壅塞得解,通则不痛。
【关键词】神经阻滞;急性腰部痛
急性腰部痛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也常见于老年人,由各种腰部急性损伤引起,疼痛剧烈,难于忍受,病人渴望疼痛得以迅速解除。本观察旨在观察痛点神经阻滞在急性要部痛治疗中的作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各种急性腰部痛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T、B两组,每组30例。年龄25-73岁,男性38例,女性22例。病程最短6d、最长51d。其中急性腰扭伤37例,腰椎滑脱综合征5例,棘间劳损8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0例。
1.2治疗方法T组采用传统的口服维生素B1、B6片(aa10mg,tid)、布洛芬胶囊(200mg,tid)及外敷壮骨麝香止痛膏;B组口服上述药物治疗并痛点神经阻滞。镇痛液组成: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5mg/(次・48h))、维生素B6100mg,维生素B12500u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ml;阻滞次数按病人疼痛程度实行按需阻滞,1-4次/d不等。另外,两组共1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人及年龄大于55岁患者均予与葡萄糖酸钙片(1g,tid)治疗。
1.3观察指标根据VAS法测定治疗开始后7d内病人的疼痛程度。VAS法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严重疼痛。≤4分表示治疗有效、疼痛明显减轻并记录显效时间,否则表示无效。观察2组病人的胃肠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P
2结果
2.1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效果评定见表1。其中T组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均无治疗效果,而B组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例无效。
2.3并发症T组有5例、B组有6例病人出现胃涨、胃痛、消化不良的胃肠不适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疼痛对病人不仅造成肉体的痛苦也对社会造成了经济损失,甚至有人提出把它当作一种独立的疾病来治疗[1]。根据解剖学特点及生物力学的特殊性,腰部是身体重负荷最大的部位,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2]。各种伤害性刺激(如急性腰扭伤、腰椎压缩性骨折等)使腰部受损组织释放致痛物质(如K+、H+、缓激肽、5-羟色胺等)而引起。青壮年是主要体力劳动者、老年人由于生理性退变,使他们成为主要的发病人群。他们的发病不仅造成肉体的痛苦,由于劳动率(或劳动力)下降,也造成了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
T组是典型的口服、外敷药物传统治疗法:维生素B族具有维持神经正常功能和消除神经炎症作用,特别是处于疼痛应激状态时消耗和需求量均增加,需及时补充而一直用于疼痛的治疗[3]。布洛芬[3]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类药物,有抑制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合成而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是多种疼痛的主要治疗剂。壮骨麝香止痛具有活血化淤瘀止痛作用而长期用于各种非开放性损伤疼痛的治疗。传统治疗方法虽然有效率高达53.33%,但较之B组的平衡镇痛治疗法差、显效时间长,这是因为药物分布范围广,病灶浓度相对低所致。
B组采用平衡镇痛治疗法取得了较好疗效:是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痛点,浓度高,且利多卡因的阻断疼痛传导路、阻断疼痛恶性循环、抗炎等作用,使大部分病人的疼痛获得解除[4],神经阻滞由于疗效显著已成为目前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的主要治疗方法[2]。利多卡因半衰期适中90-120min,代谢快,药浓度低(0.5%),剂量小100mg/次,不易引起体内蓄积中毒,本实验虽实行1-4次/d的按需阻滞,未观察到毒副作用的发生。地塞米松[5]的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水肿作用,大大加强了利多卡因、维生素B族的疗效、延长作用时间。48h5mg的地塞米松不但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而且大大减少了其副反应,本治疗亦未观察到其明显不良反应。两组病人均出现了胃涨、胃痛、消化不良的胃肠不适反应是布洛芬直接刺激胃肠所致。
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发现,T组为无创性保守治疗法,B组为创性治疗法,但利多卡因痛点注射后立即起效,疼痛得以很快消除且能维持一定时间的镇痛作用,无持续性疼痛存在而被患者乐于接受。按需痛点神经阻滞,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治疗效应、避免了副作用,使治疗期间欲再发的疼痛控制于萌芽状态,阻断、避免了疼痛的恶性循环和反弹,缩短了疼痛期,解除了病人的痛苦,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另外,比较两组的无效病例发现,传统的治疗方法对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不大,阻滞治疗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但本治疗病例有限,有待进一步的临床探讨。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2-0086-01
腰腿疼痛是部队的常见疾病,其中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疼痛中占有较高比例的疾病。由于部队的训练强度大,运动中以腰部的运动量最大,其承受着一定的体重,若用力不当则会发生急性腰部扭伤,若不及时治疗继续进行长时间训练,导致腰部肌肉、筋膜等损伤,随着疾病的累积可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1],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部队急性腰扭伤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为男性,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60例,年龄17~45岁,平均年龄(26.8±3.6)岁;治疗组60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28.3±4.2)岁;2组病程均为3 h~2 d,2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采用近端推拿,远端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放血治疗。
1.2.1针刺所有患者选取俯卧位,主穴:肾俞、腰阳关、环跳、委中、昆仑、太冲、双侧夹脊穴、阿是穴,捻转提插补泻,留针20 min,每天进行1次,针刺后休息10 min再进行推拿治疗。
1.2.2推拿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在患侧,由胸背部向腰部进行推法,并以掌按揉对腰背肌肉进行放松,反复20次;对腰部疼痛点进行点按法,力度由轻到重,进行5min;用手背和掌指关节在患者的背部沿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由上至下进行滚法,连续3次;患者取侧卧位,让患者上侧下肢髋部屈曲,术者一手按肩前侧,另一手在大腿近端外侧,反方向同时斜扳,对侧再进行1次,在急性斜扳时可听见声音。所有患者要注意腰部保暖,尽量避免弯腰和腰部震颤的动作。
1.2.3放血在患者的双侧委中穴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约5 mL,或是采用梅花针点刺后采用拔罐法进行放血,时间约3~5 min,日1次。所有患者均进行2个疗程,10d为1个疗程。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3]痊愈:治疗后患者临床体征全部消失,活动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活动基本可以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活动有所进步;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2.2治疗结果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1n1痊愈1显效1有效1无效1总有效率/%对照组160115112121112180治疗组16012411711514193.3*注:与对照组比较,*P
3体会
急性腰扭伤是部队常见病之一,会出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腰痛”范畴[3],跌扑损伤而腰痛均伤在筋骨,患者突然扭伤若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日积月累反复损伤,会形成慢性腰肌劳损,最终形成椎间盘突出,为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所以发生急性腰扭伤后应该及时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近端按摩和远端针刺加上放血疗法进行治疗。针刺配合推拿是常规的治疗方法,能够调和气血,舒经活络,活血化瘀[4]。患者症状缓解,但并不能得到治愈,本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放血疗法,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刺络放血能够对局部和全身的微循环有显著的改善效果[5],通过针刺放血将瘀血放出,还能够刺激微血管管壁的神经,提高了其调节的作用,微循环得到有效的改善,机体各个部位的供血同时也得到改善。很多研究显示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但是腰部周围的炎症、水肿仍然存在,所以刺络放血改善微循环能够改善水肿,促进炎症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刘孝斐,刘金鹏,李云,等.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3,20(25):134-137.
[2]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3]陈恒娟,罗聪.推拿结合刺络拔管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8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5):2044-204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指腰椎,尤其是L4-5、L5-S1、L3-L4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和双侧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L4-L5、L5-S1突出占90%以上,年龄以20-50岁多发,随年龄增大,L3-L4、L2-L3发生突出的危险性增加。诱发因素有退行性变,职业、吸烟、心理因素、医源性损伤,体育活动以及寒冷、肥胖等。
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1非手术治疗
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者能收到满意效果。尤其是初次发作,症状较轻者效果更好。非手术治疗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可以多种方法联合使用。
1.1最简单的方法卧硬板床休息,这样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缓解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局部的压迫,使疼痛减轻或消除。允许在床上翻身,不允许坐起或站立,即使是进餐和大便,也不能坐起。3周以后,可以戴一腰围起床,戴腰围至少3个月。6个月内不做弯腰动作,不从事中等体力劳动。可配合口服镇静止痛剂、维生素B族、无菌消炎药物。急性期可短期服用激素。非甾体类镇痛药如消炎痛、布洛芬等,有镇痛消炎抗风湿作用。但一般消炎镇痛类药物不能长时间服用,尤其是对于同时患有肝肾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禁忌,一般消炎镇痛类药物需饭后服用,以免引发新的不适症。中枢性肌肉松弛剂,对缓解肌肉疼痛有一定作用。
1.2物理治疗可采用中频电疗、超短波、磁疗(如腰痛治疗带)、激光等。理疗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炎症消退,止痛效果较好。几种物理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效果比较好。
1.3牵引治疗
1.3.1慢速牵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变引起的腰腿痛,急性腰扭伤,腰椎小关节疾患。禁忌症:慢速牵引由于牵引重量小,作用缓慢,其不良发应比快速牵引少,但由于牵引时间长,胸腹部压迫重,呼吸运动受到明显的限制,所以对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应特别谨慎,另外慢速牵引重量过大也可造成神经根刺激或损伤。
1.3.2快速牵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假性滑脱、早期强直性脊髓炎。禁忌症:重度腰椎间盘突出,腰脊柱结核和肿瘤、骶髂关节结核、马尾肿瘤、脊髓化脓性脊柱炎、椎弓崩裂、重度骨质疏松突出、孕妇、腰脊柱畸形、较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另外,对于后纵韧带骨化和突出椎间盘的骨化以及髓核摘除术后的患者都应慎用。牵引方法:快速牵引以中医的“人工拉压复位”法最为典型。牵引重量约为体重的2-3倍,牵引的持续时间1-3秒,每次重复3次。多方位牵引床或称三维牵引,牵引距离45-60mm,屈曲10°-15°,旋转角度13°-16°,保持时间1秒,每次重复2-4次,多数患者牵引1次即可,若需再次牵引,一般间隔5-7天。
1.4输液治疗对处于急性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静点类固醇类药物,辅以脱水剂,以消除神经根水肿。急性期患者,脱水药20ā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3-35天,或β-七叶皂甙钠15mg静点,连用两周,加地塞米松10毫克,连用3天,脱水消肿。静点活血化淤中药以改善微循环,或静点能量合剂,每日一次,连用15天一个疗程,促进组织代谢,加速病变部位水肿消退。
1.5神经阻滞疗法是将局麻药物以注射方式进行神经根、椎管内、骶管内封闭等,起到消除神经根水肿和炎症作用,对于疼痛剧烈的急性期患者,止痛效果相当好。每周2-3次,5次1个疗程。①局部痛点阻滞:找到患侧椎旁及下肢屈侧肌群软组织压痛点,选择性或各点交替使用0.25%利多卡因或0.125%布比卡因,内含维生素B12液500μg,急性期加入地塞米松5mg,每点2-5mL予以阻滞。②硬膜外阻滞: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0.5%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20-30mL,内含维生素B1液200mg,维生素B12液1000μg,地塞米松10mg,然后行牵引按摩治疗。③骶管阻滞:此术对腰4以下椎间盘突出最适宜。骶管穿刺成功后,注入硬膜外阻滞液。骶管阻滞术,大剂量(30-50mL)较小剂量(20-40mL)效果好。大剂量给药有液体剥离作用,使神经根与周围粘连分离松解;激素有改善微循环作用,消炎减轻水肿;骶管容量平均为25mL,大剂量可以扩充到高位,骶神经根可以得到广泛浸泡,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大剂量给药,吸收缓慢,作用时间延长。
1.6中医治疗按摩推拿(也有叫手法复位的),对于椎间盘膨出和轻度突出的患者,手法正骨配合牵引、中药局部热敷。推拿方法很多,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的经验选用,手法和力量应适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也可口服一些活血化淤、舒筋活络作用的中药,如腰痛宁、根痛平等,减轻神经根水肿。针灸、火罐、电针等也可应用。近几年的“小针刀”疗法,对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梨状肌粘连等,效果很好。
2手术治疗
有10%-20%的患者需手术治疗。病史超过半年,经系统的非手术治疗无效,反复发作或因突出的髓核粘连严重,不能缓解神经根受压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又无其它手术禁忌证者,可以手术治疗。
2.1微创手术治疗胶原酶溶解术、臭氧髓核消融术、射频靶点热凝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椎间盘镜等。其他微创技术:美国水刀、超低温消融等技术在临床中均受到广泛应用。微创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脊柱后部结构的完整,使其在彻底减压和尽量减少破坏引起不稳定性之间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具有无切口、创伤小、出血少、综合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而为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微创治疗有很严格的禁忌证,首先需要进行精确的诊断,了解间盘突出的具置以及突出情况,确定是否属于微创的适应证,以此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舒血宁注射液;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5-0043-02
急性腰扭伤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多发于青壮年,通常指劳动或运动时腰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等急性损伤,引起腰部急性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的综合症。通常需要休息制动1~3周,部分患者演变为慢性腰背痛。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法很多,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中草药的内服外用、中成药的运用、针灸、推拿、理疗等。本文采用舒血宁注射液痛点注射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骨伤科门诊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急性腰扭伤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有腰部突然用力或抬重物等病史,且出现腰部突然剧痛、活动障碍,体查见腰肌僵硬、紧张,活动障碍,有明显压痛部位,腰椎X线片检查无明显骨质异常。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男20例,女9例;年龄17~65岁,平均34.2岁;发病时间1h~3 d,平均病程1.3 d。对照组:男21例,女8例;年龄16~66岁,平均35.6岁;发病时间1 h~3 d,平均病程1.4 d。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②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③有腰肌或臀肌痉挛,大多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骨折等;②有腰背部皮肤感染等疾病;③对药物过敏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测,膝关节疗效比较均用秩和检验。P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寻找腰部压痛点或扳机点,采用舒血宁注射液和利多卡因混合液进行腰部痛点注射,具体采用5 mL注射器抽取舒血宁注射液(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3022003)2.5 mL和2%利多卡因0.5 mL组成的混合液,取患者俯卧位,寻找患者腰部压痛点或扳机点,作为穿刺点,在穿刺点周围用碘伏常规消毒,将药物注射痛点或扳机点部位,4 d后仍有疼痛者再注射1次。
2.2 对照组 患者痛处涂擦扶他林软膏,每日2~3次,连续涂擦1周。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活动自如;好转:症状基本消失,腰部活动正常;无效:治疗后症状、功能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9例,好转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祖国医学无“急性腰扭伤”这一病名,但其症状与“闪腰”极其相似。古曰:“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古人已指出急性腰扭伤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症状,腰部闪挫或者强力举重等用力过猛或动作不协调时,导致腰部周围软组织的急性损伤。这些软组织损伤导致局部肌肉紧张痉挛,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粘连等,炎性因子分泌,导致腰部组织的疼痛,活动受限。笔者运用舒血宁注射液和利多卡因混合液局部疼痛部位和扳机点注射法,取得了满意疗效。
急性腰扭伤从中医学病机来分析,主要由于外伤导致筋脉损伤,气血运行不畅,瘀滞经络所致。因此治疗方面以活血行气化瘀为法,舒血宁是由银杏叶中提取黄酮类和银杏叶内酯制成的注射液,银杏叶具有活血化瘀、行气之功效,采用舒血宁注射液直接注射到痛点或扳机点,使药物直达病所,改善病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解除痉挛,消除水肿、松解粘连,解除压迫,缓解疼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舒血宁能清除多种氧自由基,并有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分解超氧阴离子,稳定细胞膜作用。故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保护脑神经元作用, 对缺血-再灌注神经元凋亡具有拮抗作用[2]。辅以利多卡因注射,利多卡因为物,可以减轻注射疼痛,同时可以解除局部痉挛,改善腰部的活动度,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目的。本疗法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只要定位准确,费用低廉,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关键词] 自凝刀; 射频; 宫颈糜烂
[中图分类号] R713.4[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宫颈糜烂是妇科最常见病,也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白带增多,有异味,腰骶部及下腹坠痛,不孕等。目前治疗方法很多,如激光、微波、药物等治疗。我站自2008年4月-2010年4月采用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10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4月-2010年4月在本站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自愿接受自凝刀治疗的105例,均已婚,病人年龄在21-49岁,其中宫颈糜烂轻度7例,中度66例,重度32例,诊断依据为高等院校妇产科学教材宫颈糜烂诊断标准。105例患者中合并有宫颈纳氏囊肿23例,宫颈息肉5例。
1.2 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做宫颈刮片行细胞学检查。有急性生殖器官炎症,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者为禁忌症。施术时间在月经干净3-7天内。采用武汉半边天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治疗功率视宫颈糜烂程度而定,宫颈糜烂轻度可用功率25W,重度者可用功率20W。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将电极板置于患者腰骶部,紧贴皮肤,常规碘伏消毒外阴及阴道,充分暴露宫颈,清净宫颈糜烂面分泌物,把自凝刀刀头倾斜面接触于宫颈糜烂面,将手柄治疗开关开启,由宫颈口内往外环绕治疗,对宫颈粘膜外翻者,可将治疗刀伸入颈管内约0.5左右治疗[1],治疗时要不断清理治疗面的坏死组织,治疗刀紧贴糜烂面缓缓往外环绕治疗,直至糜烂面全部凝固至淡黄色或乳白色为宜。治疗完毕,创面用碘伏消毒并擦除坏死组织,涂上红梅素软膏即可。
1.3 治疗后处理 术后2个月禁止性生活,禁盆浴,保持外阴清洁,治疗后近期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红或黄水样排液,属正常现象。给予抗感染治疗3-5天。
2 结果 105例病人术后2-3个月门诊复查,分泌物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宫颈糜烂面痊愈,宫颈光滑呈粉红色,质软,宫口圆如未产型,合并有宫颈纳氏囊肿、宫颈息肉者也全部治愈,无感染及颈管粘连等现象,治愈率达100%。
3 讨论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因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的,其治疗方法很多,药物治疗效果都不令人满意,物理治疗是治疗宫颈糜烂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有热灼原理如电灼术、激光、微波治疗等,均有较好的效果。而我认为利用自凝刀射频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更为确切,且能治疗宫颈纳氏囊肿,宫颈息肉等。自凝刀射频治疗仪作用于人体神经肌肉时不引起任何兴奋,不引起神经肌肉收缩反应,而同时对人体组织有较强的穿透力,比较安全,以欧姆损耗和介质损耗两种方式使电能被组织吸收并产生高热,使组织蛋白凝固,血栓形成,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其治疗效果与治疗深度有关,射频消融治疗可通过延长局部停留时间而加深治疗深度,对重度糜烂者有利。而且自凝刀倾斜面与病变接触面积大,缩短平均治疗时间,局部受热均匀,不焦化,作用部位形成一层乳白组织变性坏死,甚至当即可脱落,有出血者可将刀具局部停留数秒即可止血,在治疗过程中无烟雾,不影响术野,无明显异味[2],患者无异常感觉,仅有轻微坠胀。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创伤小,无病苦,对重度宫颈糜烂也能一次治愈,有效率达100%,费用低,患者易接受,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聚焦超声 宫颈炎 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08年度进行妇女病普查4099例,慢性宫颈炎2040例(检出率498%),诊断为慢性宫颈炎194例,年龄25~60岁,均已婚育。其中,宫颈重度糜烂23例,中度43例,轻度128例。术前均做分泌物涂片排除滴虫霉菌感染,宫颈细胞学检查Ⅰ~Ⅱ,阴道镜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例,有急性阴道炎和急性宫颈炎者先用药物治疗。
治疗方法:采用CZF海极星聚焦超声治疗仪及宫颈炎治疗探头,设置功率35W,脉冲1000Hz,频率99MHz,时间17秒~9分20秒等。术前无需麻醉,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充分暴露宫颈,用碘伏消毒宫颈及阴道,并用无菌干棉球擦干。治疗区局部涂超声治疗专用耦合剂,保持治疗头与治疗区贴紧。按环形和弧形的扫描方式,扫描速率5~10mm/秒,需保持一定的间距2mm,每点停留≤2秒。扫描范围一般需超过病变部位2mm。对宫颈腺体囊肿采取点打,使能量沉积均匀,直至宫颈治疗面出现凹陷,增生组织变平,或治疗面颜色改变,失去治疗前鲜红的光泽度和治疗区质地较治疗前略硬。治疗面出现50%发白的凝固性坏死表现即停止治疗,并在超声治疗的创面涂甲硝唑粉。
术后的不良情况:术后1周左右,阴道分泌物稍多,呈淡黄和淡红色,阴道出血多的2例经抗生素及止血治疗,局部填塞纱布压迫止血后好转。腰骶坠胀18例,经抗生素治疗及休息后好转。
疗效的判定标准:①痊愈:糜烂面消失,宫颈碘试验全部着色,宫颈光滑,症状消失,宫颈质地中等或软;②显效:糜烂面缩小
结 果
本组194例按国内标准,依病变范围分为轻度128例,中度43例,重度23例;既往未经治疗者106例,局部曾用药物治疗者71例,曾行电熨2例,激光5例,波姆光治疗10例。
10例重度者1个月后复诊,糜烂面明显缩小,碘试验着色面缩小,呈轻度改变,并加强治疗1次;轻中度者3个月后复诊,询问白带量,腰骶疼痛等症状改善并进行临床检查,观察白带清洁度、糜烂面积是否愈合或缩小,并进行碘试验,判定治疗效果。
结果:显效154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951%。重度者10例,经2次治疗后复查全部治愈。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恶化和不良反应。总之,轻度糜烂治愈率高于中度重度,中度糜烂的一次性治愈率高于重度,三者之间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
讨 论
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很多,有电熨、激光、冷冻、微波等,但往往出现大量的阴道排液,常持续4~5周,均有结痂脱落的过程。结痂脱落时常伴有渗血,少数患者甚至发现大出血。同时,由于治疗强度不够,术后复发率高,容易形成瘢痕。对未孕的妇女不适宜。
超声治疗是一种由内向外改变疾病病灶的全新治疗模式。定位准确,治疗彻底,复发率低。治疗后仅有一过性充血水肿,表层组织可保持完整,不良反应小,术后恢复更符合慢性病的生理转归特点。通常不影响宫颈的正常生理结构,没有瘢痕形成(组织穿透性良好,可经过表皮在病变部位发挥效应,因而没有表皮的损伤与结痂的过程);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电离辐射及污龊烟尘,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是一种绿色的治疗方法。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郭逢春.宫颈炎的治疗与预防.中国社区医师,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