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1 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
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进程的迅猛加快,国际通用型人才需求量大增,这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及能力都是一个新的挑战;终身教育的提出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与当今世界成人高等教育呈现出国际化、终身化、社会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成人高等教育中实施有效、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势在必行,这是由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决定的。
1.1 教学内容侧重实践性
由于招生范围广泛,学生的文化基础是不同步的,招生对象的年龄、学历、个人经历都是参差不齐的。对此,在教学内容上,成人高等教育呈现出于普通高等教育与众不同的特征。普通高等教育非常强调理论的基础性,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学好基础知识,侧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①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特殊性,所以它的教学内容侧重实践性,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与时代密切结合,符合国家和市场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为国家输送大批人才,故此,选取以实用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学内容为主。
1.2 学习方式灵活
成人高考主要有函授、夜大学、视听学习、脱产学习和业余学习等学习方式。
(1)函授。函授一般以自学为主,并组织集中面授,面授时间一般在寒暑假和节假日。函授教学的招生范围可遍布全省甚至全国各地。(2)夜大学。夜大学一般在大专院校招收学生,一般选择晚上或双休日上课。(3)视听学习。视听学习,教学点直接渗透到各个市县,方便学生就近学习。(4)业余学习。业余学习上课时间一般也选择在晚上或双休日上课,不过办学范围一般局限在学校周边地区。(5)脱产学习。脱产学习就是参加工作后在校内进行全日制学习的方式,管理方式与普通高校一样,对学生有常规的、相对固定的授课教室和管理要求,有稳定的寒暑假期安排。②不再占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
2 基于信息化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
2.1 教学方式的转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以单向灌输式的信息传递,改变仅仅围绕教材为中心展开教学的教学方式,实现集体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循循诱导,根据每位学员的年龄特征,工作阅历等制定符合学员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相应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的灵活可变性,我们可以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远程教学,满足学员对知识的渴望,同时教师在这方面应加以正确引导,因为网络上的信息丰富多彩,指导学员增强分辨信息的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效借助计算机以适应现代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需求和生活节奏日益加速的需要。借助多媒体,学生随时随地能从网络中查找自己所要学的内容。实现由封闭式教学和“垄断式”的信息传递向开放式教学和跨时空的信息共享的转变。单纯的书本教育将被开放式、多元化的教育所取代,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制作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课件,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立体式的教学模式,增加获取信息量的途径,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过程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的学习过程。③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课堂教学同时要结合成人特点和需要进行教学,打破单一的课堂传授,运用成人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教学。
2.2 教学手段的革新
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学手段也要进行与之相适应的革新。积极倡导和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用图像、文字、影音、音像等方式在向学员传递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生动性,提高学员的学习的积极性,给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和生机。近几年来,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更新多媒体课件,改变传统的以书写教案为唯一备课方式的习惯,这样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 小结
作为一名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学习现代信息化技术,懂得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及时有效地提高学员的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指导他们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辅导他们运用多途径、多种工具辅助学习,从而更快、更全面地提升自己。
注释
① 蒋鼎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J].成都电子机械专科学校学报,2003(6):57.
【关键词】双创教育;高等数学;数学教学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深入,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中,已经逐渐实现学科之间的“双创”教育理念融合.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必须重视高等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因此,在高等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合理转变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高等数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不容易被学生掌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时效性显得更加重要.
一、高等数学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数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需要结合双创教育理念,以探索更加符合现代化教育需求的数学教学方法.双创教育所提出的创新、创业的教育要求,也必须科学地融入高等数学教学中,以不断完善高等数学的基础教学.
(一)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必然需求
传统高等数学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其一,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高等数学的理论应用,不利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二,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缺乏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问题严重,缺乏师生之间的探讨和互动,不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说起.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求,高等数学教学正在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而双创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新方向,必须与其良好地结合,以融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二)促进高等数学实践应用的重要性
对于高等数学教学而言,其学科的综合性较强,尤其是在工科知识领域的应用较为普遍,例如生物、化学等试验课程,这些都是高等数学的实践应用范围,只有注重学生的双创教育,才能够促使高等数学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突破固定的数学思维,进行学科研究与探索,实现高等数学的实践应用.
二、现阶段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
以往教学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职业规划.在传y高等数学的教学理念中,理论教学占主要位置,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很多学生脱离课本知识,无法将所学的理论合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很多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无法及时找到适合自身需求的岗位.其主要原因是,在高等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也就不能够将所学到的高等数学知识运用于创业中.
(二)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高校教育水平息息相关,然而从目前我国人才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现代的大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具体而言,其主要原因还是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将学生综合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方面缺乏对数学、生活、技术之间的密切结合,造成“学无所用”;另一方面,缺乏数学技术创新探讨,没有形成交叉式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学术创新能力差;同时教师缺乏对高等数学应用领域的教学,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过于迷茫,缺乏自信心,这些都是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三、基于双创教育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提升对策
(一)加强高等数学中的职业化能力教学
面对人才市场的职业化能力需求,高等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明确市场需求,有计划地进行高等数学职业化教学.
1.提升高等数学教学的双创能力.
具体到高等数学教学的实际中,可以根据高等数学的特点,展开相应的实践数学课题调查,鼓励和引导学生到社会中搜集数学信息,并从课题调查的过程中,接触高等数学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倡学生进行课题创新,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例如高等数学中的“第一换元积分法”以及“第二换元积分法”,可以通过其定义同相关的职业思考结合起来,以定义的基本原理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给学生以启迪,促进高等数学知识同职业的结合.与此同时,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到合作企业中进行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以此合理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
2.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高等数学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课程,每一位大学生都必须扎实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以毕业后应用到工作领域中.具体而言,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教学中,充分结合案例分析,将积分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不断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不断优化高等数学教学结构
随着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结构,充分结合双创教育的理论基础,提升高等数学教学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
1.适当调整高等数学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将双创教育与高等数学教育有机结合,需要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地调整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例如,加强对高等数学“常微分方程”和“积分”知识的教学内容,将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并对这两个方面的高等数学知识点进行不断地归纳和总结,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研究,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加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教学实践.
高等数学教学总体来说,比较枯燥乏味,而且其主要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语言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这就需要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课题探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良好途径.与此同时,积极开展职业能力训练,进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化能力.
3.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
高等数学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情况,进行科学的数学教学设计.例如,重点针对高等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并结合社会实际,将基础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同时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转化成课题研究教学项目,让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提升数学水平,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性能力.并鼓励和引导有能力的学生进行科研深造,鼓励其创业,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四、结论
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双创教育的内容设置,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需求,满足双创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必须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将双创教育科学地融入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孙光辉.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与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8).
(兰州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等院校一直都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必须突出创新性和应用性两大特点。高等数学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它对学生逻辑思维、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美育教学理论相关内容出发,结合普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特点,分析美育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高等院校;高等数学;美育;教学方法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22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048—02
收稿日期:2014—09—05
作者简介:樊瑞宁(1979— ),女,甘肃徽县人。兰州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微分方程。
一、美育教学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一)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要求高等数学中美育的参与
德智体美劳是我国教育机构很早就提出的素质教育基本内容,全面发展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五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只注重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培养。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评价一个教育教学理论是否优秀,主要就是看其是否能够适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是否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普通高等院校在高等数学教育过程中,运用美育教学理论能够不断拓展高等数学教育的应用范围,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普通高等院校实施高等数学美育有利于高等数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义务教育是我国当前在全国教育系统中重点推广的,细化到高等院校高等数学教育教学中,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主要内容:知识与技能培养、高等数学思维方式培养、实际问题处理、情感与态度锻炼。美育教学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性情与智力的开发,该理论更多关注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性情的培养。从本质上说,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在很多方面与美育教学理论有着一定的类似性,更多的是对受教育者思维方式、情绪控制的培养。毕竟高等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在招生类型上有着一定的差别,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学校应该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将美育教学理论渗透其中。
二、普通高等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内容
(一)奇异美
所谓奇异美就是指该物质有着与其他任何物质都不相同的美。实际上,数学就是这样一门课程,它的变化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奇异所带来的震撼。高等数学教师必须主动引导并帮助学生去发现高等数学中的奇异美,在打牢高等数学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发掘奇异美的能力以及运用到高等数学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对称美
对称美在当前普通高等院校高等数学教材中极为常见。图1所示就是一种常见的对称曲面:
上图所示是圆锥曲面,其对应的方程式取决于其在三维坐标系中顶点及对称轴的选择,对于顶点在坐标原点且对称轴为Z轴的图像,其方程式为:
单从图像来看,其本身就给人以美感,这就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这么美的图像还能用一个具体的方程式表示出来,而且方程式也这么对称、工整,这让学生印象深刻,从而更多地去发现数学中的美,由此更好地掌握高等数学。
(三)简洁美
“简约不简单”是对高等数学简洁美的完美诠释。高等数学符号的使用、高等数学应用问题的解决、高等数学公式的出现等等,无不体现着简洁美。如下面的积分公式:
其中,F(x)是f(x)的原函数,C为常数,∫为积分号。其含义是对f(x)的自变量微元化,然后与其对应的因变量f(x)做乘积求和。此公式在工程应用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一类很复杂的问题的高度抽象。
高等数学发展到今天,其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不管多么复杂的应用问题、多么复杂的表示式、多么怪异的形状,都可以通过高等数学公式或者函数来加以表达。
(四)统一美
基于高等院校招收学生的特点,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基础的教育,同时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数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结合以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加上自身的理解,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这就涉及到对知识的整理与总结。学生只有能从整体上对高等数学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概括,才能够去深入感知高等数学所体现出来的统一美。
三、普通高等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的思路
(一)挖掘美育因子,制订教学方案
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因子表现为一些具有抽象意义的数学符号,通过严谨的运算方法和变换展现给每一个受教育者。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分析不同性格的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美育因子的感知能力,以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帮助不同性格的学生去感悟高等数学,去深入了解这门课程。
(二)优化教学结构,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大学课堂是高等教育实施的重要场所,现阶段很多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针对高等数学美育教学而言,教师应该将现有的教育教学理论与美育教学理论相结合,给学生创造更为全面、更为优越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换言之,就是将教学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高等数学教材也是该课程实际教学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应尽可能地将美育因子与相关理论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高等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教师在实施美育教学时,不可急功近利。长期以来,学生一直接受着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模式已经让学生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美育教学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理论肯定要有一定的适应期,直接拿来生搬硬套未免牵强。作为高等院校一线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帮助并指导学生去自觉发现高等数学中的美育元素,去体会高等数学带来的特殊韵味。
第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帮助学生去发掘不同知识点所体现出来的美育元素,探索出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最佳的教学实施方式。从整体上整合高等数学中的不同知识点,梳理其中存在的逻辑性,从根本上将其与美学理论联系起来。
在很多人看来,高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整体性、复杂度都极高的学科,从表面上看,学生会觉得它枯燥无味,但实际上,在高等数学这门看似枯燥的学科中,却蕴含着太多的美的元素,只是我们还尚未具备去发现它们的能力。高等数学教师应致力于该领域的学习、探索,以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努力把高等数学的魅力全面展示在学生面前。
[
参考文献]
[1]王爱华.新形势下改进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24).
[2]赵艳敏,樊明智.改进高等数学教学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J].教育与职业,2013(33).
[3]吴雪萍.对改进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和实践[J].学习月刊,2010(22).
【关键词】高等数学;建模思想;渗透;思考
高等数学是高职理、工、经济、管理等专业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后继教育,奠定了必要的数学基础。然而各类高职院校学生高等数学的学习情况却不太理想,多数学生反映高等数学太难,数学课枯燥,成绩不理想。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高职院校必须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传统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加以改革,数学建模就是将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和指导现实问题。数学建模对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数学建模的发展历程
近几十年来,数学迅速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渗透,在工程技术、经济建设及金融管理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很多情况下起着举足轻重,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可以实现的关键技术——数学技术,并已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建模日益显示其关键的作用,并已成为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2.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必要性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想办法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非常重要。在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把教学的目标确定在使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的层面上。通常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入相关概念,证明相应定理,推导常用公式,列举典型例题,要求学生记住公式,学会套用公式,在做题中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当然,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这些必不可少,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目前,高等数学的题目都有答案,而将来面对的问题大多预先不知道答案,这就要让学生了解如何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或其他学科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高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建模思想渗透的具体措施
为把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去,通常应该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关于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3.1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
数学建模中关键的思想方法就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归纳和假设,将其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得到所求的解。但这还只是完成了数学建模的一方面,在实际问题中看能否解释实际问题,能否与实际经验或数据相吻合,若吻合数学建模过程就完成了,否则还需要修正假设并重新提出经修正的数学模型。因此数学建模中数学建模思维能力特别重要,如果不能把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翻译出来,那么,整个数学建模就无法进行。如果不能把数学建模的结果用普通人能懂的语言表述出来,那就可能大大地降低它的应用价值。对于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如何抓住问题的实质进行一定的抽象、简化,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这种翻译能力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是有要求的,从而也是学生易于掌握的。但是对于后一种翻译能力却要求甚少,因此,对应用数学方法推理或计算得到的结果,不仅要重视解释、整理检验、讨论,更重要的是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能结合实际解释其意义。
3.2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
大量的实践表明,人们一旦掌握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将会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如虎添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更应该注重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以及数学方法的介绍。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在高等数学中,涉及其相关内容的教学有:导数的应用、定积分的应用、重积分的应用、曲线与曲面积分的应用、微分方程的应用等。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学中要力求讲清建模的思路及求解方法,使学员感受到数学应用有前景有趣味,从而提高兴趣,增强信心,养成自觉地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3.3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强调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数学概念一般来源于社会实践,概念产生后又反过来为社会实践服务。在介绍概念的含义后,要重视概念与实际结合,突出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导数的概念时,我们提到导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学模型。它虽然由瞬时速度而导入,但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力学的范围,而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这里可以举些简单例子,如:速度、加速度、电流强度、线速度、角速度等。然后可以这样提问:“你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这时,全班同学纷纷举手要求发言。“种群的生长率和死亡率”、“放射性物质的衰变率”、“战争中物质和战斗力的损耗率”、“冷却过程的温度变化率”……同学们想出了许多种不同的例子,显示出思维非常活跃。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出总结——数学上统称为函数的变化率,都与导数有不解之缘。这样学生不仅体会到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与应用价值,同时他们也会为导数的巨大魅力而倾倒。
3.4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和数学建模思想
在教学中融合数学建模的思想,改进教学方式。当前高等院校有些基础理论课程还基本停留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因此,利用数学建模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引导学生掌握“发动机”式的学习方法。在大学教育中融合数学建模的思想,要求教师掌握“发动机”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掌握“发动机”式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摆脱被动学习模式。比如在数学基础理论课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应用型和实践类的课程,例如“运筹学”、“数学模型”、“数学实验”以及“计算方法”等等课程;,从而使教学内容得到更新。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提高大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集体参与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针对当前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深入探析。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进行分析、推理、证明和计算的能力;用数学语言表达实际问题及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语言表达数学结果的能力;应用计算机及相应数学软件的能力;独立查找文献、自学的能力;组织、协调、管理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也已成为当今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面对挑战,从数学建模活动中探求出一条如何调整和改革当前的数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建模(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徐静,耿红梅.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到高等数学的教学中[J].教学改革,2007(2):54~56.
[3]崔春红,刘亚.数学建模思想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J].科技信息,2009(21):9~14.
【关键词】 函授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近年来,成人函授教育招生温度下降,这种局面的产生除了办学点太多及普教扩招的因素外,函授的教学质量滑坡,是生源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函授教学方法探讨,提高函授教育质量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函授生的特点分析
由于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学生来源面广,因此他们具有以下特点:有一定实践经验,理解能力较强,有为求知而学良好动机,乐于思考;具有朴实、吃苦耐劳精神,意志力较强;大部分同时担负工作和家庭重任,干扰因素多自学时间不足,文化知识基础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年龄差距大,有年龄相差一倍的在同一个班学习。这些特点注定了函授教学的困难和复杂性,凸显了加强教学方法探讨的必要性。
二、针对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函授教学环节包括自学、面授、作业、答疑辅导、实习实验等等,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根据矛盾分析法,本人认为指导好学生自学和提高面授实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组织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科学性,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组织指导自学环节
自学是函授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个人学习活动,是主要教学环节和其它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要在自学指导上下功夫。
1、教师根据函授特点编写包括自学辅导大纲、自学进度表等在内的自学指导书。自学辅导大纲要紧密联系教材、面授提纲、教学进度,与习题、阶段测验的指导紧密结合,体现课程基本要求。辅导大纲内容应包括:课程在专业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每一章节的学习目的及要求,使函授生一目了然;自学内容及方法指导;提出各章节的重点及难点;习题指导;复习思考题。
2、指导学生自学,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要求函授生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学辅导大纲等文件的指导下,按自学辅导大纲提供的内容,根据自学进度表制订自学计划,有计划地安排好时间,按顺序、有计划、系统深入地钻研教材,掌握其基本内容与要求,认真阅读参考资料,深入思考,并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摘录不懂的问题和疑点,利用网络交流或书面联系请教教师,教师及时疑难解惑。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自学辅导大纲的思考题及作业习题。
(二)开展课堂教学创新
教师开展课堂创新,就是要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探索成人教育教学规律,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
1、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函授生基础不太扎实,所以在教学时,教学内容要“少而精”,做到突出实用性,不能过深过专。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繁琐的证明和过多的运算技巧训练,要重点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应用和发展中掌握知识和提高素质。教师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学计划,即使是对于曾经多次讲授的课程,也尽量克服一成不变,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个性,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到结合实际,常讲常新,始终保持课程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2、实施因材施教法
(1)以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兴趣为原则
在教学中一是改变授课方式,加强针对性,增加互动性,函授学生大多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他们更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授课中结合实际例子把理论知识融入进去,同时留出足够的时间与学生互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水平;二是多与学生交流研讨,交流研讨既可与学生交流感情,加深友谊,同时能多了解他们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三是利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入他们的QQ群,随时解决他们面授时间之外碰到的学习疑问。
(2)以层次分明为支柱
课堂讲授中做到主次得当,泾渭分明,帮助学生尽快抓住关键,达到学习时事半功倍的目的。在理论教学中,在重视概念阐述和逻辑推理的同时,加强讲解的形象化和生动性,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及时解答各种疑问和难点;在实践操作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演示和任务驱动模式,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互动性,使教学过程得以即时掌控,教学效果得到有效保证。
(3)以“可适应性教学”为理念
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区分作业等级、个别答疑解惑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分别进行系统归类,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教学信息平台“开小灶”,既能达到不耽误教学进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一箭双雕的解决方案。
3、引入直观式教学模式
讲授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等抽象难懂的课程时可引入直观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生动形象的比喻。汉语言丰富多彩,很具说服力、诱惑力,引人入胜诱人联想。
(2)利用挂图、曲线图象、图表降低概念、公式抽象度,便于启发思维理解、记忆。
(3)利用实物模型、实物演示、现场参观等等,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兴趣。
4、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积极引入、运用投影幻灯、电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教学过程是由感知事物,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四个环节顺序连续地组成的,而先进教育技术则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合为一体,有形有声,直观地引导学生直接揭开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传统的教学过程强调教学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进教育技术可以改变这个顺序,可以把远方的东西移到学生眼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可以把时空放大或缩小,怎样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就怎样运用;改变某些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通过先进教育技术,可以将许多不容易理解的新科技内容增加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现代化;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应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可以把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都调动起来,改变课程教学固有模式。教师的角色从单纯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材,学生从单纯接受知识转变为自我学习,自我发现。
参考文献
[1]乔炳臣.课堂教学新境界.《教学研究》[J].2009.2
关键词: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本科教育
近几年,双语教学在国内蓬勃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有限,中英思维切换能力较差,多数学生对双语教学不是很适应,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担[1].开展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对于培养化学类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提高学生国际化程度是十分有益的.针对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新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良好的双语学习效果.
1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课双语教学还处于规划和建设的初期阶段[2-4],河南农业大学的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也是近几年刚刚开课,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由于双语课程在我国开设的时间还很短,双语课程所用的教材就是一个大问题.因为高等有机化学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反应机理研究,若用原版英文教材,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因此,根据所讲内容编写了更适合学生应用的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材.其次,是教学师资方面的问题.从事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高等有机化学基础之外,还要具备流利的英文口语能力.学校从事英文教育的教师具有流利的英文表达能力,但不具备应有的化学功底;化学专业的教师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却没有流利的英文表达能力,此两方面如何协调,成了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所在.再次,因为高等有机化学双语课的教学过程中既有复杂的化学反应机理,还有许多陌生的英文专业名词,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理解起来困难重重.针对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双语教学过程中的新方法.
2双语教学的新方法
2.1双语高等有机化学教材
有机化学发展迅速,更新较快,一些新的成果与技术大多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采用双语教学来学习高等有机化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英语环境下学习化学的思维模式.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教材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材选择不当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针对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没有合适教材的问题,根据本校高等有机化学教学的需要,广泛吸纳外文原版教材和国内相关双语教材的精华,结合化学教学特点和需求,编写适合学生使用的双语教学教材,并制作适合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课件.这样一来,自己所编写教材的优势就比较明显和突出.首先,与原版英文教材相比,自己所编教材的价格便宜很多,减轻了学生的经济压力.而且教材内容是经过加工提炼过的,使用时更容易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其次,和国内其它兄弟院校的双语教材相比,自己编写的教材更适合学生和教师,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2.2双语教学的师资问题
双语课教师需要有广博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具有很好的英语听、说、读和写的能力,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专业知识和英语进行融会贯通.在一般的高等院校,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国内读书然后工作,虽然在外语应试方面会表现突出,但是,大部分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还是比较有限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如果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双语教师队伍,要取得理想的双语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在我国,鉴于双语教师自身的外语水平有限,再加上双语教学近些年来在全国各大高校发展迅猛,教师外语水平和教师的迫切需求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针对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师资问题,应该采取措施尽量的缓解矛盾问题.针对大部分教师口语水平不高的现状,学校组织同一学科双语教师集体观看国外原版课程录像,之后,教师集体讨论,交流观看心得和听课感受.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双语课教师轮流到国外参观学习,锻炼任课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定期利用假期或周末邀请有经验的外教对任课教师进行口语培训[5].另外,双语教学模式对双语教学效果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课题组双语教师之间要经常交流上课心得和体会,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或现场对兄弟院校本学科双语课程的教学进行观摩,学习别人合理的教学模式和宝贵经验,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3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只关注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上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英语水平是有难度的.应该在课堂以外的外部环境中营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语境和思维模式转换的能力.对于普通的本科生来说,高等有机化学双语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性,这是因为高等有机化学涉及到很多化学反应机理,再加上是外文的,就更难理解了.对于这种现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首先,对于高等有机化学复杂的反应机理,要求学生在上课前,用中文高等有机化学教材进行预习,先掌握反应的机理和基本情况,这样,双语课上就降低了对复杂反应机理的理解难度,教师上课的重点就可以从复杂的反应机理的解释中解脱出来,重点放在外语在课堂上的应用方面.对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也相对轻松很多.其次,高等有机化学双语课讲授过程中的重点除了化学反应本身以外,一些新的专业词汇或短语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这些专业词汇或短语是学生平时在大学英语里接触不到的.教师在课前就应该要求学生对这些短语或单词进行预习,这样大大减轻了学生上课时的理解难度和教师的教学压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再次,为了督促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教师每次上课前应该提前来到教室里,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认真检查;上课过程中要经常提问,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平时成绩登记.这样做对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是非常有利的.
3结语
为了提高学生有机化学专业课的外语学习水平,对在校本科生进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高等有机化学双语课程对于化学专业本科生来说也同样重要.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必须兼顾课程特点和学生英文水平,因为双语课程学习过程中既涉及到专业知识又涉及到外语应用的特殊性,为了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编写适合学生使用的、通俗易懂的双语教材,既节约了教学成本,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其次,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外语水平也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尤其是教师的外语口语水平.因此,要提高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再次,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为学生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英语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海珠,张剑飞,李大辉.构建网络工程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体系[J].高师理科学刊,2015,35(6):90-92
[2]许晓毅,胡碧波,阳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双语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4):97-100
[3]朱红耕,杨生.高校本科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2):72-74
[4]李晶.植物学双语教学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165-166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众所周知,高等数学教育是高校工科类主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等数学具备非常强的逻辑性,在学习中难度比较大,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乏味,对于刚刚步入高校的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不知所措以及无从下手的现象[1]。因此,教师在整个高等数学教育中,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将高等数学教育中所出现的重点内容以及教学目标作为教育基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进一步推动高等数学教育的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执教经验,对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摸索与实践,期望能够为同行之人提供理论基础。
一、需重视高等数学中的趣味教育
一般而言,在高等数学教育中,对大学生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从本质上决定了整个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率,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等数学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推动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质量。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往往为学生布置过多的学习任务,会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觉到压力[2]。针对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进行整合,首先,需要对学生积极讲解数学史、知名的数学家、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的地位以及数学中所涉及的各种内容,让学生能够迈入历史的场合,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地位与作用,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比如,数学教师在讲解微积分的时候,可以将微积分的重要作用为学生进行讲解,并且将微积分中所涉及到的:曲线的长度、区域的面积、物体的体积、曲线的切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告知学生,让学生能够对微积分有所认识并且产生学习兴趣,这种模式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高等数学教育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氛围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整个教学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需积极参与其中,将学生学习的气氛充分调动起来。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高等数学的重要性,能够高等数学在日后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然后,需要积极开展各种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对优秀作业进行展览,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竞赛之中,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对高等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此外,在整个高等数学教育体系中,对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状况有所了解,要遵循学生认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信心。
三、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观念是高等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观念关系到了高等数学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只会死记硬背,对于需要理解与记忆的东西并没有真正做到举一反三,除此之外,学生还缺乏独立思考,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不经过思考便向老师询问。教师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内容,要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特点进行改革,只有如此,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教学效率[4]。此外,在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中,网络的运用范围得到扩大,网络中的资源也变得等价丰富,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数学的学习,形成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当然,在利用这种模式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并且还要促使教师与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在积极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四、要实现换位思考,满足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
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与推广中,高等数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机遇,要想充分融入到新课改的要求之中,则需要遵循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实现换位思考。虽然换位思考看似比较简单,但是笔者认为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换位思考,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认识与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自己思维中所存在的误区,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所了解与认识。从某一个角度分析,在高等数学教育中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有所欠缺,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要积极顺应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方式,培养学生选择切实可行的接替方法。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能够树立坚韧、不屈不饶的学习意识[5]。因此,在高校数学教育中,要积极实施换位思考,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五、要积极采取激励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围绕高等数学教育的关键,正与上文所言,教师要将学生主体地位进行凸显,可以采取激励的方式,让学生内在的潜能进行发挥。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建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要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教师还要采取树立榜样的形式鼓励学习学习[6]。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所了解,为学生寻找到一个适合学习的有效途径。最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课堂教学中所牵扯的内容非常多,其中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本文针对性的对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其中包括营造课堂气氛、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等,只有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才能进一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才能实现高等数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苇. 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数学,2007,06:6-10.
[2]李长青,吴伟志,张野芳.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索与实践[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269-274.
[3]刘开军. 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探索与实践[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174-175.
[4]黎薇. 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 黑龙江科学,2014,09:146+139.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业教育;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等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伴随着各学科的快速发展,其所产生的影响必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只有提出高等数学教学的新方法,才能够更加有力的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革命性转变,推动“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这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法的新模式――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
1.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的本质
改革教学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对其相应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型教学能够基于创新性教育的要求之上,展开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种教学模式突出了对于学生创新性教育的培养,将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换为学生,教师更多的参与引导过程,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等新的教学模式,指引学生建立起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发挥动手实践能力.研究式的教学方法突出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育过程的主导权交给学生.
2.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的特点
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其主要特征就是对于过程的重视.同传统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的目的不同,对于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而言整个教学的过程相较于结果更加重要.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侧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点关注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以及对于学生思维水平能力的培养.
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注重应用.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生活中是其一大特点,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重点关注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同一班的教学方法相较而言,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
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注重体验.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不只关注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内容的掌握,同时还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之后,还能够亲自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强化体验的过程.
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注重团队合作.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在各个合作小团队之中,每一个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性格特征,制定出合适的学习计划,从而实现自我的学习目标.在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中,团队合作既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同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团队合作,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弥补自身的不足,发挥自身的长处,进而促进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二、创业教育与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融合实例与分析
笔者通过对于《高等数学》中多元函数的极值和具体算法进行讲解之后,组织了一场研究型教学同创新创业相互整合的实践课程,课程将“创业、极值”作为整体指导的要求题目.限定时间为两周,要求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来研究一次具体的创业过程中存在的任一极值问题.依据学生意愿,自行组织本次创业极值研究的分组,小组成员可以利用QQ群组或是手机微信等社交通讯软件进行创业项目的讨论和选择,全组成员互相表达自己的建议及意见,最终综合考虑确定出相应的课题,确定创业极值研究的课题之后,采用实地调查,再进行结合利用互联网、学校图书馆等信息资源进行相关的极值研究,最终撰写出相应的研究报告,(以小论文的形式进行阐述),最终再配以相应的PPT丰富图文说明.在完成之后的成果展示中,同学们积极踊跃,其中有8组同学展示了本组的研究成果.创业项目内容各不相同,这之中有三组同学的研究成果显著,第一组学生的研究项目是创立一家校内的学生便利店,调查了便利店的前期宣传费用及其效应问题,针对性的构建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制定出了开店第一个月的最佳宣传策略.第二组同学想创立一家出租自行车的公司,向同学们提供自行车出租服务,他们通过走访学生宿舍调查了同学们的租车需求,建立了相应的需求和供给的数学模型,测算出了创立一年之内的收益浮动情况.最后一组同学想创立一家校内的饮品店,并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环境,他们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校内学生的整体消费能力,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饮品定价和相应的选址问题.
数学的建模思想能够充分的体现并应用于在高等数学教育与创业教育之中,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而也在日常生活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于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客观、辩证的看待并分析问题,最终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创业能力.
结束语
随着我国各高等院校每年大学生的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逐年增加,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就愈发凸显重要.高等数学的创新教育对于我国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意义非凡,高等数学的创新教育同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是统一的,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要改变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传统高等数学创新教育的问题,首要目标是做好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业决策和创新能力等,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创业教育与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融合的实例与分析,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祁玉海.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4,(5).
[2]李月凤,郭强.创业型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36).
【关键词】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这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思想文化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面对新形势,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研究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一、当今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1.自主学习能力
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把终生学习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自主学习展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育观念,摒弃了以往学习的被动性、依赖性、盲目性,它让学生时常有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效果。
2.创新能力
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坚持教育创新”,“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高等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心理素质,强调实践训练,全面锻炼创造能力。要注重培养创新的主体――大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注重由获取知识向掌握方法转变[1]。
3.合作精神
每一个人都是其所在集体中的一份子,其个人行为对集体利益的影响很大。如今大企业工作上的分工很细,员工与员工、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集体观念较差,学习过程中很少与同学沟通和共同探讨问题。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团队意识、集体精神和合作能力。
二、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高等教育中联系教学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它决定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至少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等待解决。
1.传统教学方法、手段滞后,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这句话强调了教师知识渊博的重要性,同时也说了另一层隐义:教学的过程只不过是像水管一样,由教师完成从自己头脑向学生头脑传递和灌输的任务。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意识受到严重制约,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徒弟难以取得超越师傅的成就。一些高校由于财力有限,教学手段、设备落后或陈旧,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未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应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浪费时间,也易让学生产生视觉上的厌倦,更没有电脑化、网络化教学能开阔学生视野的优势,更没法谈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2.课外实践环节的缺乏,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认识世界的必然规律,从书本到书本是不会产生智慧的火花的[2]。多数高校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安排学生课外实践锻炼,或者要求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加上很多学生忙于应付英语四、六级及校内各科考试而意识不到实践锻炼的重要性,从而造成高校普遍对实践环节缺乏重视。使得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的能力欠缺,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限制,高校产出的很多“高分低能”的产品并不受社会和企业的欢迎。
3.单一的考核制度,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
目前很多高校考试制度存在较多弊端。一是期末考试的成绩决定学生的毕业证书,使得学生过分看重考试成绩,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考试内容紧扣教材,甚至圈重点、划范围,学生出现平时不认真,考前抱佛脚的现象,影响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三是考试多以笔试、闭卷方式进行,而较少采取开放式、口试式、开卷式等方式,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以体现。由于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考核,所以普遍在高校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情况。
三、高校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探讨
1.课堂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
高校教育中应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要尽量克服经费的困难,采用多媒体授课,将视频、音频、纸质、板书等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增加信息量,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节省了时间,教学效率更加提高。网络化教学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手段。将电子课件、习题、参考书目、优秀论文等学习资料均可以整理上网,还可以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答疑,这种全天候的网络教学服务,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必不可少
高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如暑期社会实践、市场调研可以分组进行,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调研目标,设计调研表,最后由学生撰写实践、调研报告,分析预测市场形势,让学生逐渐地熟悉这个社会,了解市场的发展现状。就某个社会热点问题,组织一场专题讨论或辩论活动,讨论的题目一定要有知识性、前瞻性,教师和学生一定要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有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活动给了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毕业设计的题目一定要有现实性、应用性,否则失去了研究的意义,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和撰写毕业论文,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3.考试制度多样化
要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除了考核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包括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考试的形式不再局限于卷面考试形式,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要求,还应包括平时的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实践锻炼、专题讨论、参考书目的阅读情况等其他多种形式。通过这样的考试制度的改革,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给学生较大的自我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顺利实施的保障建设
1.增加对教学经费的投入
高校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进行硬件设施的改善,这需要经费的支持。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网络计算机房、校外实践等环节要改革,必须有足够的经费做保障,否则一切只是空谈。
2.重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为高校教师,应不断上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掌握前沿信息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教改效果,教师应互相多交流学习,积极接受各项培训。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教师更好地掌握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同时进行
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考试。考试改革的顺利开展必然要求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如期末考试成绩不能单一地以期末卷面成绩来决定,应由平时多样化的练习和期末卷面成绩来综合计入,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那么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也就必须同时进行。另外在学籍管理制度中涉及教学改革的相关规定也就需要改革,需要探索新的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精神形成的人才质量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贺晓光.创新教育:高等教育的使命[J].学术交流,2006(11):183-186.
[2]亓爱收.论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