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范文

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

第1篇: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范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原菌;耐药分析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6.07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 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A计到2020 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成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三位[1]。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 病原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为了解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 指导临床合理进行抗感染治疗, 作者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2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284例, 其中男705例, 女579例, 年龄52~84岁, 平均年龄(68.8±7.5)岁。所有患者留取的合格的下呼吸道痰标本共1835份。

1. 2 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进行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细菌鉴定仪及药敏试验仪、试剂均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通过纸片扩散法(K-B法)以及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参照CLSI2013 版标准判定。质控菌株: 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所有质控菌株由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2 结果

2. 1 病原菌分布 经病原菌分离鉴定发现, 1835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送检标本中, 革兰阴性菌176株(56.8%), 按照分离到的菌株从多到少排序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50株(28.4%)、大肠埃希菌32株(18.2%)、铜绿假单胞菌28株(15.9%)、阴沟肠杆菌24株(13.6%)、洛菲不动杆菌13株(7.4%)、鲍曼不动杆菌12株(6.8%)、催产克雷伯菌5株(2.8%)、弗劳地枸橼酸杆菌3株(1.7%)、其他杂菌9株(5.1%)。革兰阳性菌59株(19.0%), 按照分离到的菌株从多到少排序分别是肺炎链球菌41株(69.5%)、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18.6%)、表皮葡萄球菌4株(6.8%)、粪肠球菌3株(5.1%)。真菌75株(24.2%)。共分离出多药耐药菌35株(11.3%), 按照分离到的菌株从多到少排序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13株(37.1%)、阴沟肠杆菌9株(25.7%)、鲍曼不动杆菌7株(20.0%)、铜绿假单胞菌6株(17.1%)。

2. 2 病原菌的耐药性

2. 2. 1 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 在本院分离到的革兰阴性菌中前三位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阴性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 对左氧氟沙星、P/T、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见表1。

2. 2. 2 常见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率 在本院分离到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其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 分别为85.5%、86.5%、91.3% ;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见表2。

2. 2. 3 真菌的耐药率 在本院分离到的真菌前三位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真菌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相对较低。见表3。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其急性加重多与细菌感染有关,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关键[3]。本文数据显示, 1835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格的下呼吸道送检标本中, 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76株(56.8%), 革兰阳性菌59株(19.0%), 真菌75株(24.2%);分离出多药耐药菌35株(11.3%)。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且多药耐药菌株明显增加, 这与国内近年来的报道基本一致[4]。本文结果显示, 在本院分离到的革兰阴性菌中前三位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阴性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 对左氧氟沙星、P/T、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因此在临床工作中, 如遇革兰阴性菌感染, 可选择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 避免选用头孢菌素, 如遇重症感染应尽早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近年来多重耐药菌逐渐增多, 铜绿假单胞菌单药耐药率均在20%以上, 这与患者入院前应用过同类抗菌药物治疗有关, 工作中应根据药敏结果,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本研究显示, 在本院分离到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这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一致[5]。其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 分别为85.5%、86.5%、91.3% ;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

本研究中检出了真菌75株、占24.2%, 在本院分离到的真菌前三位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真菌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常用抗真菌药菌较敏感, 可能与患者免疫力低下、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糖皮质激素以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有关,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抗细菌治疗效果不理想时, 要警惕真菌感染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细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 临床应制定相关预防措施, 依据不同感染病原菌以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恰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陈亚红, 王辰. 2015 年更新版 GOL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 治疗 和预防的全球策略简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 7(2):34-39.

[2] 叶应妩, 王毓三.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2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7:452-550.

[3] 姜春艳, 杨亚琴, 徐晓光,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分析. 中国临床研究, 2012, 25(1):35-36.

第2篇: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范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脉冲震荡法; 肺通气功能; 呼吸困难评分

Correlations between Airway Resistence and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or Dyspne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DENG Xin-yu,GAN Yu-yan,JIAO Wei-ke,et 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17):007-009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of airway resistance measured with IOS method and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or dyspnea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diagnosis and assessment of the condition in patients with COPD with airway resistance.Methods: From Aug 2010 to Apr 2011,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and IOS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in 69 participants of COPD,assess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breathing with the Borg’s of dyspnea. Correlations between IOS parameters and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or Borg’s of dyspnea were studied.Results:The airway resistance measured with ISO method and the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or Borg’s of dyspnea has good correlation. Zr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arameters of pulmonary ventilation such as FEV1%,PEF%,IC%,X5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EV1%,PEF%,IC%,but X5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EV1/FVC,FEV1%,PEF%.Zrs and Fr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rg Score. Conclusion: The airway resistance measured with ISO method can be used to diagnosis and disease evaluation in COPD.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mpulse osillometry;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Borg’s of dyspnea

First-author’s address:Ningde Municipal Hospital, Ningde 352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7.0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目前全球疾病死亡原因中COPD排第4位,同时COPD也严重消耗全球医疗资源,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COPD诊治经济负担将位居世界疾病的第5位[1]。在我国,COPD同样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钟南山领导的小组对25 627例受试者进行研究,发现我国COPD的发病率平均为8.2%,其中男12.4%,女5.1%[2]。COPD已经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3]。

COPD患者周围气道阻力增加是气流受限的主要原因。气流受限和气道阻力增加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且呈进行性加重。COPD对患者的影响不仅取决于气流受限的程度,还取决于症状(特别是气促和活动能力下降)的严重程度、全身效应以及有无合并症。

当前诊断和评估COPD严重程度都以肺通气功能,特别是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主要指标。在进行通气功能测定时要求患者很好的配合,对于部分COPD患者结果可靠性受到质疑。FEV1的下降与患者实际呼吸困难程度有时不相一致。脉冲震荡法(Impulse Osillometry,IOS)气道阻力测定是近年发展迅速的技术,对患者配合程度要求不高,能很好地达到质量控制要求。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IOS法气道阻力测定与传统肺通气功能测定及患者自身呼吸困难程度的关系,为COPD患者寻找简便易行的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2011年4月本院呼吸科就诊并行肺功能检查的COPD患者165例,选择其中肺功能检查配合较好,质量控制稳定的69例患者入组。 其中男54例,女15例,年龄33~87岁, 平均(64.2±14.8)岁。诊断遵循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3]。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肺功能仪。所有患者都在吸入沙丁胺醇200 μg后15 min行通气功能、气道阻力测定。通气功能分别检测肺活量和用力肺活量,主要观察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FEV1/FVC)、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深吸气量(IC)。气道阻力测定用脉冲震荡法(IOS),主要观察总阻抗( Zrs)、5 Hz及20 Hz的粘性阻力( R5和R20 )、周边弹性阻力( X5 )及共振频率( Fres)。检查方法按仪器说明书进行,质量控制参考郑劲平[4]主编的《肺功能学:基础与临床》,正常值参照全国肺功能正常值汇编[5]。入组病例均由2名呼吸科医师独立判断,肺功能检查配合程度好,结果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呼吸困难程度以患者主观感受为主,没有呼吸困难为0分,呼吸困难最大为10。具体采用改良Borg呼吸困难评分:没有任何呼吸困难;0.5分:非常非常小(最小可觉);1分:极轻微;2分:轻微呼吸困难;3分:中等;4分:有些严重;5分:严重呼吸困难;7分:非常严重的呼吸困难;9分:非常非常严重(几乎最大);10分:最大。由经过专科培训的医师指导,由患者自行评估,评定患者肺功能检查当日的呼吸困难程度,记录为Borg Score。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Excel表格录入,双人交叉校对后导入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双侧检验,P

2 结果

所有165例患者均完成或部分完成肺功能检查,其中69例配合程度好,完成质量高,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纳入统计分析。各统计量描述见表1。

表1 各统计量描述(n=69)

极小值 极大值 均值 标准差

身高(cm)  141.00  175.00 160.78  6.05

体重(kg)   41.00  86.00  56.92  9.49

FEV1/FVC  34.73  69.54  56.9852  9.68130

FEV1%    0.22  0.98  0.5082  0.16240

PEF%    0.16  1.02  0.4014  0.15509

IC%    0.40  2.03  1.2369  0.37642

Borg Score    0.00  9.00  5.3623  1.64470

Zrs[kPa/(L·s)]    1.79  15.55  6.2078  2.66304

R5[kPa/(L·s)]    1.76  12.97  5.2272  2.09121

R20[kPa/(L·s)]    1.28  5.53  2.6845  0.79408

X5[kPa/(L·s)]  -8.59 -0.08  -3.1725  1.96957

Fres(L/s)    1.64  29.90  20.8288  5.10316

对纳入分析的69例行相关行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呼吸总阻抗(Zrs)与通气功能中FEV1%、IC%、PEF%呈负相关,与呼吸困难程度呈正相关。反应中心气道阻力的R5与上述指标相关性不大。代表周边弹性阻力X5与FEV1%、IC%、PEF%呈正相关,但与呼吸困难的程度呈负相关。响应频率Fres与FEV1/FVC、FEV1%、PEF%呈负相关,与呼吸困难程度呈正相关。

3 讨论

脉冲震荡法( IOS)气道阻力测定是在强迫振荡技术( FOT)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测定呼吸阻力的一种新方法,可以测出气道的粘性阻力( R) 、弹性阻力( C) 和慢性阻力( I ),同时了解大小气道的阻力和肺组织的功能状态。脉冲震荡肺功能(IOS)测定技术是集脉冲强迫震荡和计算机频谱分析技术于一体的新仪器设备,优点是受试者可以自主呼吸,无需配合,测试过程更符合生理,重复性好,结果更能反映患者呼吸生理的动力学特征[6]。IOS主要参数 :(1)Zrs代表呼吸总阻抗,正常一般小于0.5 kPa/(L·s)。(2)R代表呼吸阻抗中的黏性阻力部分。R5代表气道总阻力,R20 代表中心气道阻力,其值正常应在预计值的150%以内;健康人两者非常接近,也就是说周边气道阻力很小,用R5-R20代表。(3)X代表呼吸阻抗中弹性阻力和惯性阻力之和。X5代表周边弹性阻力,其预计值与实测值之差不大于0.2 kPa/(L·s)为正常。(4)Fres代表响应频率(即共振点),该点表示弹性阻力与惯性阻力相等。它是支气管功能检查中最为敏感的指标,其敏感度为FEV1的2倍。正常人Fres不超过10 Hz[4]。

传统COPD 患者气道阻塞程度评估是根据1秒钟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或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来判断。但常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和1 秒钟用力肺活量检查需患者做最大呼吸动作,患者配合良好是检测准确的关键因素,而部分患者( 老年人、儿童、重病患者等) 不能或不会用力呼吸,配合不好,测量误差较大,不能准确反映肺功能的情况。而IOS 检测与常规肺功能检查相比有检查方法简便、不需要患者特殊配合的优点,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儿童及重病患者[7]。本研究显示,IOS气道阻力测定与传统肺通气功能测定对评估COPD患者气流受限有良好的相关性,R20、Fres与FEV1/FVC,X5、Fres与FEV1%均有良好的相关性。这与俞朝贤[8]的研究基本一致,但相关系数差别很大,可能与本研究中入组病例要求严格,剔除病例较多有关。

虽然FEV1%预计值可反映COPD严重程度、健康状况及病死率,但FEV1并不能完全反映COPD复杂的严重情况,除FEV1以外,呼吸困难分级在预测COPD生存率等方面有意义。如果将FEV1作为反映气流阻塞(obstruction)的指标,呼吸困难(dyspnea)分级作为症状的指标,BMI作为反映营养状况的指标,再加上6 min步行距离作为运动耐力(exercise)的指标,将这四方面综合起来建立一个多因素分级系统(BODE),被认为可比FEV1更好地反映COPD的预后[3]。Haruna等[9]的研究显示IOS与圣乔治生活质量评分(SGRQ)相关,但SGRQ评分复杂,很难在临床推广。本研究显示Zrs、R5、X5、Fres与Borg Score有很好的相关性,提示气道阻力,特别是周边气道阻力与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也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综合评估COPD患者病情的指标。同时Borg Score在临床运用简便,方便推广使用。

IOS监测对COPD患者的配合要求不高,能很好地满足临床质量控制要求,并且与传统的肺功能监测、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有很好的相关,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Rabe K F, Hurd S.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GOLD executive summar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532-555.

[2] Zhong N, Wang C.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urve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176(8):753-760.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 30(1):25-28.

[4] 郑劲平.肺功能学:基础与临床[M].广州:广州科技出版社,2007.

[5] 穆魁津,刘世琬.全国肺功能正常值汇编[C].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0.

[6] 魏萍,鱼宝萍.脉冲震荡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力的测定[J].陕西医学杂志,2002, 31(3):212-214.

[7] 黄美杏, 陈斯宁. 脉冲震荡法测定4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力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 8(2):24-25.

[8] 俞朝贤,陈飞鹏.脉冲振荡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阻抗与常规肺功能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广东医学,2007, 28 (5):709-711.

第3篇: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范文

【关键词】 冬病夏治;慢性呼吸道疾病;疗效观察

冬病夏治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一大特色疗法,主要是针对在冬天易急性发作的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夏季三伏天缓解期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起到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笔者自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从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中选196例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冬病夏治疗法,进行为期3年的治疗与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2007年住院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196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172例,支气管哮喘24例。男112例,女84例,年龄28~75岁,平均(50±10.6)岁,病程3~30年。

1.2 诊断标准 ①196例患者诊断均属合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内科学》之“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证属:内有寒饮和/或肺脾肾虚寒型。

1.3 方法

1.3.1 对196例患者治疗前一年急性发作次数登记,并在治疗后满一年、二年、三年时对急性发作次数进行逐一登记。

1.3.2 敷贴药物研制,组成:生白芥子、细辛、生甘遂、清半夏、、元胡,比例为1:1:1:2:2,制作:优质的白芥子、元胡、生甘遂、清半夏、细辛,按比例混合粉碎,过200目筛,然后加入生姜汁调和,做成直径为2 cm,厚度为0.5 cm的药饼,密封放冷藏室备用。

1.3.3 选穴,双侧肺俞、脾俞、肾俞、隔俞,支气管哮喘患者加定喘及大椎穴。

1.3.4 治疗时间,每年夏季三伏中每伏的第一天。

1.3.5 敷贴方法 将患者背部皮肤用温开水擦洗干净,将敷贴药饼,按规定的穴位用纱布固定,平卧休息6~8 h后,去除药饼及纱布,最长敷贴时间不超过8 h,部分皮肤对药物敏感者可将时间缩短到4~6 h。

1.3.6 疗效判定 以每年急性发作次数是否减少做为疗效判定标准。统计如下表1。

Chi-Square Tests给出 χ2=219.339,双侧P=0.000,由Symmetric Measures给出Pearson列联系数P=.491,可以认为低度相关:Ordinal by Ordinal Spearman Correlation (有序对有序等级相关系数)=0.493,近似概率=0.000,可以认为随访时间和发作次数两个变量存在线性关系,随访时间越长,发作次数越少。

2 结论

针对慢性呼吸道疾病,冬病夏治疗法,随着治疗次数和治疗时间的延长,可有效的减少其急性发作次数。

第4篇: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范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硫酸沙丁胺醇;肺功能;临床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限,病症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秒内的用力呼气容积降低。临床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很多,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效果。近年来,关于噻托溴铵治疗该病症的文献报道较多。本文以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5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50-78岁,平均(62.31±1.06)岁;无慢性心理衰竭、急性呼吸衰竭、肿瘤等病症,所有患者均确诊>2年,近1年内无发作;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规定的相关标准[1]。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61.32±1.23)岁;观察组31例,男性15例,女性16例,年龄(62.15±1.32)岁;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每日3次,每次3-4喷;观察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每次1粒胶囊,使用吸入装置吸入治疗,每日1次。治疗期间,对病情变化危急的患者行常规正规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按照本方案继续进行[2]。

1.3检测指标

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6个月分别检测患者的肺功能,与用力肺活量的比例,6分钟步行试验等。

1.4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发生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病群体广泛,且病死率高,病情发展缓慢,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等具有严重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急性发作期过后,虽然临床症状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是患者的肺功能仍没有停止恶化,并会由于患者的免疫能力减弱和防御能力降低而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引起病情的反复发作,进而产生各种肺部并发症[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迷走神经具有较高的张力,神经末端所释放的乙酰胆碱能够激活患者呼吸道平滑肌和腺体上的毒蕈碱性乙酰胆碱受体,进而引起纤体分泌和支气管收缩[4]。

噻托溴铵是一种抗胆碱药物,能够经过与人体气道平滑肌中的毒蕈碱受体相结合,产生抗胆碱的作用,特别是可以与M3受体解离半衰期时间长达39.7小时左右。故临床使用噻托溴铵,只要每日用药治疗1次就能够使药效持续24小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够起到持久扩张支气管和减少腺体分泌的作用[5]。与此同时,噻托溴铵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气道炎症,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保持患者气道的24小时开放,很大程度上避免气道的开放、塌陷,以及组织之间的摩擦,进而起到组织气道炎症的作用,达到改善肺功能的目的。

经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噻托溴铵能够有效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减少病情加重的次数。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1个月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善,胆治疗6个月后,发生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第5篇: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范文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138-02

2013年 1 ~ 6 月,我们为 80 例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 160 例呼吸科住院患者。将80 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 52 例,女 28 例; 年龄 42 ~70 岁,平均( 52. 6 ± 11. 8) 岁;慢性支气管炎 20 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9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4 例,支气管哮喘 11 例,肺炎16 例。将80 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54例,女 26 例; 年龄 40 ~ 72 岁,平均( 54. 3 ± 12. 5) 岁;慢性支气管炎 23 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5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6例,气管哮喘 12 例,肺炎 1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1.3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

根据呼吸科实际工作情况和本研究目的,在调查的基础上制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环境满意度、态度满意度、技术满意度、咨询满意度、尊重满意度、信任满意度、综合满意度 7 个方面,答案为满意或不满意。于患者出院前进行调查,调查前向患者说明调查目的,并积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不能填写的患者可由家属或护士代替填写。

2.综合护理干预

2.1 做好病情评估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注意有无生命体征异常,如血压下降、体温升高或下降等。准确观察并记录咳嗽、咳痰的程度和性质,同时注意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全身酸痛、恶心、呕吐及食欲下降。

2.2 对症护理 ①呼吸困难: 指导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及时给予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注意患者的 T、P、R、BP、意识变化。根据病情备好抢救仪器、物品、药物等。②高热: 嘱患者卧床休息,对出现谵妄、意识障碍者及时使用床档或约束带。为体温 > 37.2 ℃者每日测 4 次体温; 为体温 >39 ℃者每 4 h 测体温 1 次,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或采用物理降温措施,如酒精擦浴、冰袋、冰帽等。

2.3 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干预

患者应卧床休息,保证充分休息,促进心肺功能恢复。呼吸困难严重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活动应量力而行,以不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

2.4 饮食干预

为肺炎患者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为高热者提供清淡、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 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为食欲缺乏者提供半流质或流质饮食,注意食物的色、味; 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提供低盐饮食,水肿、少尿患者应限制水与钠的摄入;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不宜饱餐,限制钠盐摄入;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宜进营养丰富、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忌食过敏性食物,少食油腻食物; 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

2.5 环境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注意避免着凉。冬季应有取暖设备,避免受凉感冒加重病情。保持室温为 18 ~22 ℃、湿度为 50% ~70%。不宜在室内放置花草,不宜用羽绒枕头和被褥,以免吸入刺激性物质引发哮喘。

2.6 氧疗护理

遵医嘱给予氧疗,对 COPD 患者提倡长期家庭氧疗。呼吸衰竭者应持续低流量( 1 ~ 2 L/min) 、低浓度( 25% ~29%) 吸氧。

2.7 用药护理

第6篇: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范文

【关键词】小剂量缓释茶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较高,目前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抗胆碱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和茶碱类药物 [1]。有研究报道小剂量茶碱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炎的作用[2],但是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仍然未知,本文就此问题展开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背景资料

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为56岁至66岁,平均年龄为61.7岁。入选标准参考以下原则,年龄大于40岁;患者经过诊断符合全球COPD防治协议的相关诊断标准,并且第一秒的用力呼吸容积占据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应该大于30%;患者的扩张试验呈现阴性,即扩张后的第一秒内用力呼吸的容积增量应该小于基线的15%并且增加的绝对值要低于0.2L;患者整个的生理状况处于稳定期,即近5周内没有呼吸道感染和各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现象等。所有患者均被告知试验的各项细节并表示自愿参加,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了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长期进行家庭氧疗;病情有急性加重现象或需要服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对试验药物过敏的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酗酒倾向或滥用药物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各方面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的患者每2日服用缓释茶碱(广州迈特兴华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的患者每2日服用安慰剂,计量均为每次1片(0.1g),服药时间为期1年。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做相应的应急治疗。记录整个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事件,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2个月1次,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评估其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情况、用药、满意度、生活质量、不良事件等综合情况。

1.3 评价指标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发作的次数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量(PEF)、治疗满意度、AECOPD首次发作时间、AECOPD持续时间程度等。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3.0进行处理,统计分析方法使用t检验,p

2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扩张前FEV1下降比较明显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从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AECOPD发作次数和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下降比较明显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常见的疾病,患者呼吸时气流会受到限制,还会随着气道的炎症或其他有害因素导致的炎症加剧而恶化[3]。引发该病的因素多样,一般为个人因素(如遗传)和环境因素(如吸烟、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空气污染、感染、职业性质等)有关。茶碱在临床上起到使三线支气管扩张的作用,并且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比较接近。研究发现小剂量的茶碱有免疫调节、抑制支气管炎症等作用,对于将小剂量茶碱应用到慢性阻塞性腹部疾病的治疗中仍然缺乏大量相关的临床支持[4,5]。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小剂量的茶碱具有缓解呼吸抑制的作用,患者使用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并且其临床应用显示不良反应少,患者的整体满意率较高,说明其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红见.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短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10.

[2]周玉民,王小平,曾祥毅,丘蓉,谢俊芬,刘升明,郑劲平,钟南山,冉丕鑫.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09:577-582.

[3]李洪梅.清气化痰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型)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第7篇: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范文

一氧化氮NO:夜间久咳不止,难以入睡,该如何选用药物?

白春学:首先需要明确病因,排除哮喘、胃食管反流等疾病。若有必要,还需进行胸部CT、肺功能和气道激发试验等相关检查。

张蓉180:咳嗽已有1个多月,胸片无异常,服用抗生素已三周,川贝吃了一周,还是有咳嗽,这是怎么回事?

白春学:如果你没有服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抗高血压药物,需进行肺功能、支气管舒张激发试验、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检查,排除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引起的咳嗽。

简单Dsimple:患过两次气胸的患者,如何预防第三次发作?谢谢!

白春学:已发生过两次气胸的患者需要做一次胸部高分辨CT检查和肺功能检查,还需做哮喘的相关检查,以便发现气胸的危险因素。治疗方面,首先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辅以支气管舒张剂和化痰药物,防止肺大疱进行性加重。若肺大疱再次破裂,可以行胸膜固定术。

幽闭公主smn:请问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有什么区别?

白春学: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哮喘是过敏原诱发引起,喘息性支气管炎可以与过敏原无关,但两者症状相似。支气管舒张试验、过敏原测定和气道激发试验有助于鉴别诊断。

新晴微微:我的一个亲戚患支气管扩张多年,时常发作,不知这病治得好吗?

白春学: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器质性病变,主要依靠内科治疗,如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等。如果病情反复发作,症状较重,且病变局限在一个肺段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大众医学杂志:若想深入了解呼吸病防治相关知识,欢迎登录《大众医学》官方网站,搜索关键词“慢阻肺”“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关键词,可阅读近年来在《大众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相关文章。

caixiafe:我最近1个月反复声音嘶哑,晨起有痰,咳嗽一两声,有时鼻塞。近两天,咳嗽加重、少痰,夜间和晨起明显,影响睡眠,但没有发热、气促等,胸片未见明显病变。我现在口服清咽利喉颗粒,不知我这种情况该怎么治疗,有必要服用抗生素吗?

白春学:反复咳嗽、声音嘶哑,偶有痰的情况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你应去医院就诊,行进一步检查(如胸部CT、过敏原检测等),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治疗,千万不能盲目治疗。

鸿音:有感冒征兆,吃什么药可以预防?

白春学:感冒症状主要包括:发热、流涕、咳嗽等,若伴有全身肌肉疼痛,还要排除流行性感冒。预防感冒的最好方法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如加强体育锻炼等。免疫力较弱者,如老年人,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天生爱户外de狗狗:吸烟、吸二手烟和感冒有关系吗?

白春学:有关,香烟烟雾中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会影响呼吸道纤毛功能,影响人体免疫功能。无论吸烟者,还是吸二手烟者,都容易罹患感冒、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部肿瘤。

病人毛大大:我一位朋友的父亲今年60多岁,前段时间被查出患有阻塞性肺气肿。请问肺气肿患者平时该如何保养,有哪些注意事项?

第8篇: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范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克拉霉素 基础治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098

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多发性呼吸道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该病的特点之一是气流受限,患者的病情多呈现进行性发展,与呼吸道炎性反应之间存在关联。临床实践证明,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着积极的效果,因而进行了此次研究。为分析小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作用,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分析治疗后两组的SGRQ与FEV1%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63~74岁,平均68.3岁。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19例Ⅱ级,17例Ⅲ级;患者均排除过敏性鼻炎、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上升、色甘酸钠使用史、支气管哮喘等重度合并症的可能;病程16~23年,平均病程17.6年。将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方法: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治疗人员提供吸氧,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要求患者口服茶碱,不应用激素类、组胺拮抗剂、大环内酯类药物[1]。研究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用药剂量250mg/次,频率1次/日[2]。两组均持续接受15周的治疗。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SGRQ与FEV1%指标,对比本组变化,并分析两组的不同。

统计学处理:选取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P

结 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85天的治疗,肝功均正常,仅出现1例胃肠道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对照组/研究组的SGRQ与FEV1%指标均出现一定改善,比较差异,P

讨 论

医学研究证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肺部的炎性反应,一般表现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毒性T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显著增加,从而引发一系列氧化应激反应,促使细胞释放炎性介质[3]。当炎性反应波及到肺血管、肺泡壁与气道时,会导致肺动脉高压、气流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因而,临床治疗的重点之一在于控制炎性反应。目前,针对该病,尚未找到疗效绝对确切的治疗手段。医学界常应用SGRQ与FEV1%进行评价,前者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后者表示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的容积在预计值中占有的比例。选取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分析克拉霉素的临床疗效。经过研究,得出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适于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杜洋,施广霞.趋化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9(11):109-113.

2 李钰燕,李斌,李云.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9,9:117-121.

3 徐伟芳.小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15:109-113.

第9篇: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范文

[关键词] 流行病学;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 R56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a)-17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目前最常见、症状比较严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病情迁移者或治愈不及时,可演变成阻塞性肺气肿,严重者可发展成为肺源性心脏病,导致肺功能障碍。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对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2006年5月~2009年5月本社区居民服务点收治的80名老年COPD患者,随机选取其中40例COPD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综合干预治疗,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男60例,女20例,年龄60~82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气促、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排除标准[1]:①长期卧床;②语言沟通障碍;③患有特殊疾病,如肺癌、肺结核等;④心肺功能严重衰竭者;⑤肺功能康复锻炼反对者。

1.2方法

1.2.1分组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实行综合干预治疗,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61~80岁,平均68岁。对照组维持一般治疗,其中,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60~82岁,平均66岁。

1.2.2防治措施观察组:①宣传工作。通过开展讲座、咨询及单独交谈沟通等方法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②氧疗干预。对低氧血症者行家庭氧疗并电话随访和家庭随访;③生理干预。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反应给予饮食及营养支持方面的指导,还尽可能动员其家属为患者营造一个无烟雾、粉尘刺激,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的生活环境,指导患者安心静养,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并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劳逸结合,注意锻炼尺度。对照组:不给予综合干预措施,沿袭以往的生活习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并评测治疗后生活质量总均分、日常生活分、抑郁分及焦虑分。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字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施行2年综合干预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临床上以药物治疗和肺功能康复锻炼相结合,及早发现,及早施行综合干预治疗,早期阻止疾病进展。

本文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生命质量测定表评分,对40例COPD缓解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治疗,积极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消除抑郁、焦虑、绝望等不良心理状况。因此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管理对提高患者的认识并配合疾病治疗,加强预防措施有重要意义,可减少患者病情的反复,提高生活质量[2-4]。

吸烟是引发COPD发生的重要诱因,戒烟则显得至关重要。给予营养支持,根据疾病的发展调整饮食,增加营养。治疗期间给予优质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和适宜脂肪饮食,同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向患者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鼓励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锻炼,消除消极思想,以培养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2]葛云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11):28.

[3]褚姣芙.论COPD老年患者缓解期“通下为补”[J].中国医药导报,2009, 6(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