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酒店管理的特点范文

酒店管理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店管理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酒店管理的特点

第1篇:酒店管理的特点范文

一、酒店面临新的经营理论的挑战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汉莫博士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重新开始的论文,首次提出了企业再造的概念。1993年汉莫博士与管理咨询专家James Champy合著《再造企业》(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一书,并以管理革命的宣言作为副标题,对企业再造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在二位专家的倡导下,企业再造运动首先兴起于美国,并迅速波及全球,从而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管理革命浪潮。有人认为,该运动是继全面质量管理运动后的第二次工商管理革命。有人甚至认为,这场管理革命对当今企业的影响可以与两个世纪前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理论对当时企业界的影响相提并论。企业再造理论是对分工理论、组织理论的否定,是对酒店经营管理长期实行的部门化、专业化管理的革命。

1.企业再造的含义

企业再造,也可称为企业再造工程或企业重新设计。汉莫等人在《再造企业》一书中作了十分清楚的定义:企业再造就是对企业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做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求在成本、高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各项当代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改善。

根据汉莫的定义,再造企业是从根本上对企业原有的基本信条、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因此企业经营中一直遵循的基本信念,如分工思想、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岗位责任制等,都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对此进行全面的重新考虑。再造企业不是对组织进行修修补补,而是对企业运营方式的重大革命,它要触及到事情的根源,对企业进行彻底改造,而决非是一般的改善或提高。企业再造着眼于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企业以输入各种原料为起点到企业创造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终点的一系列活动。汉莫等人之所以认为应从业务流程着手改造,是因为现行企业业务流程是分工理论的直接产物,不重造业务流程,就不可能实现绩效指标的显著提高。

2.对分工理论的挑战

两个世纪前由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分工理论,一直是企业组织建设的核心理论。一方面,企业制造产品的过程被分为一连串的简单动作,最后由生产线组装完成;另一方面,在组织机构上表现为金字塔式的官僚体制。这种劳动分工、专业化及金字塔式组织体制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当人类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后,价值观念和消费需求发生新的变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分工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企业经营与组织模式已不再是产生高效率的法宝,而已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枷锁,直接影响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员工在生产经营中的只见树木(局部或自己岗位),不见森林(全局或最终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效果)、管理者的本位主义、组织内部的官僚习气、轻视顾客与缺乏革新精神等,都使企业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动摇了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因此,企业再造理论大胆地向主宰了人类两个世纪之久的分工理论提出挑战,它否定专业分工论,主张工序合并,实行团队工作的合工业务流程工作方式;它否定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提倡精兵简政、组织结构扁平化它实行分权管理,彻底消除官僚体制;它广泛、充分地发挥信息在生产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中的作用。

总之,企业再造理论与分工理论不同,其宗旨是通过一场彻底的经营管理革命,建立起高效率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绩效的飞跃式提高。

企业再造理论一经提出,便迅速风靡欧美,继而波及亚洲等其它地区,成为世界企业关注的热点。目前约有70~75%的欧美企业正计划进行企业再造,美国500家大企业中有70%不同程度地正实施着企业再造计划。一些企业通过企业再造,有效地创造了竞争优势,使企业再度迈向辉煌之路。例如,美国波音公司进入90年代后出现不景气,公司为了摆脱困境,决策者确立了以降低成本为突破口,以改革工作流程为出发点的企业再造方案。公司打破传统的分工专业化、顺序化及中央集权的经营管理方式,建立工作整合(进行工序合并,实行综合作业),打破组织界限及讲求平行作业的管理方式,使公司在成本、质量与顾客服务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如1996年生产一架737波音客机的生产周期由原来的13个月减少到6个月,经营成本也降低了20~30%,波音公司终于通过再造挽救了自己,重新走上了繁荣之路。

国外实施企业再造取得成功的经验有下列几点值得借鉴:(1)对企业的整体改造优于局部改造;(2)企业高层主管和各级主管重视并直接参与改造;(3)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作用;(4)变革的时机适宜,如选择企业面临困难、危机时期;(5)团队精神发挥得好;(6)对员工进行高素质的培训,拓开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作业技能。

世界酒店业也正酝酿着与旅行社、航空公司的结合,进行综合改造;根本改革市场调研、预定、交通、接待、服务的作业程序;酒店内部的作业程序合并、工序合并,实现对顾客的一条龙服务、跟踪服务,让顾客感到十分方便和满意。

二、酒店经营管理模式的两大转变

因特网对酒店经营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现代管理理论对酒店经营管理的理念、经营思路产生的支配作用,都导致了酒店经营管理模式必须来一个大的根本性的转变。

1.从制度型经营管理模式向人本型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

制度型模式主要是以工作为中心或以岗位为中心,通过各种规范、规章制度、标准等对酒店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形式,它提高了管理者的权威,有利于制度、法规的制定、执行和任务的完成,有利于管理者制定工作方针、计划、经营目标,在世界酒店业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但它在强调管理者权威性及制度的强制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员工作为人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发挥,缺乏对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引导,忽略了员工间的和谐团结对酒店经营的重大影响,制约了员工个性发挥。

人本型模式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员工自主管理、民主决策、确立团队精神、协作精神、主人翁意识等观念,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潜能,管理者主要起宏观调控和监督作用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必然要引起酒店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工作程序等的重大变化,组织机构要更加精简,更有效能;对现代信息的传递与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

2.从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向以现代营销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

当今酒店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经营观念、经营方式等等方面来一个革新,必须把过去的以理财为重点的管理模式转到以生财为重点的经营管理模式上。客源是酒店的衣食父母。无客源酒店什么都谈不上,也没有财可以理。酒店要有持续的丰富的客源,必须要以现代营销学的理论与实践去开发客源,真正做到时时处处方便客人,处处时时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必须了解市场、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及时调整酒店产品与服务的组合,向公众不断沟通本酒店的服务特色、价格,以及做好即时的跟踪服务和各种信息反馈等等,使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都十分满意,起到良性循环的经营效果。要做到这些,最好的帮手就是借助于因特网与酒店企业内部网的有机结合,为四面八方的客人与酒店之间架起一座方便的桥梁。信息网络技术为现代营销提供了真正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因特网。目前,一般人都可以在公司、家庭、学校等轻易连接上因特网,进行通信,获取资料,消遣娱乐等。他们也希望差旅时可以方便地上网。至于租用酒店办公的商业客户,上网更加是工作和生意上的需要。所以一家没有因特网服务的酒店会减少吸引力,也显得不高档。网络酒店是当今酒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网络酒店就是已经连上因特网的酒店。在网络酒店里,无论是酒店本身,还是入住客户,都可以便捷地连上因特网,进行通信,获取信息等。也可以说网络酒店是酒店通过特有的系统联接上国际互联网,通过网上的主页向全球多姿多彩、声情并茂地展示自己的风貌、特色;向全球亿万的用户分销自己客房和各种服务的酒店;并可依此组成酒店连锁业,以强劲灵活的营销手段向广大市场进军;它可以向众多的客户提供面对面的营销方式;它开拓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平常方式下的人力、物力所无法与之比拟的。它代表了最新和最有效的营销方式,它为酒店开发客源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一般来说,网络酒店可以为世界各地的顾客或公众提供以下的因特功能:

(1)WWW(网站浏览);

(2)电子邮件收发;

(3)文件传输FTP;

(4)用因特网免费打长途电话;

(5)因特网视频会议;

(6)流动商务中心;

(7)网络打印(打印网上获取资料);

(8)因特网培训,等等。

网络酒店还可以为酒店带来新的收入,如:(1)记时上网服务;(2)电子信箱服务;(3)视频会议;(4)出租主机空间,出租PC笔记本电脑服务、(5)网上订房服务;(6)网上订餐、订花、订书等服务;(7)网上广告服务等等。

可以说,酒店经营进入网络营销时代,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科技进步的必然。

三、以网络营销为核心的酒店经营模式

具体在四个方面可以得到突破:

第2篇:酒店管理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大专院校;档案管理;特点;问题;对策

引 言

大专院校的不断深入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层次由传统“精英型”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型”教育阶段,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1]。大专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效推动中国教育模式变革以及现代化教育的深入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大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涵盖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基本内容的工作,其管理质量的好坏以及其本身所具备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整个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就大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几点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以发现有效解决措施,从根本上推动大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1、大专院校档案管理特点研究

大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学校的整个发展历程以及教学、科研及管理历程。近些年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大专院校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其教育教学模式与管理的多样性特点,同样档案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形成了其特有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思路。

第一,多样性特点。受大专院校生源范围及教学、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影响,很多大专院校档案材料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受高校档案资料的特殊性因素影响,比如档案内容更多的记录了学生的成绩材料、获奖材料、处分材料、入团入党材料等,还包括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学历状况、资历状况及社会经历等内容,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特点。

第二,真实性特点。大专院校档案材料是对学生、教职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学习、工作、实践等内容的最原始记录,能够反映出其在过去某一段时期及过去所有时间段内的学习状况、工作状况、思想品德状况、身体状况、政治面貌等[2]。这些材料均需要经过学校相关部门的审查,以保证材料内容的真实性与各种手续的完备性,需要符合规定的材料撰写的基本要求,因此档案材料区别于个人私自撰写的材料,也不同于手续不全或者无头有尾等类似的材料。在材料管理过程中,如出现来源不明确或者内容不符合事实的材料,管理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内将其剔除。因此可以说明大专院校档案管理能够真实的反映个体的状况,具备一定的真实性特点。

第三,实用性特点。大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是个体总体状况的最真实记录,相关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档案材料有效了解个体的思想政治状况、学习状况、家庭状况、在校表现及整体素质,因此具备一定的实用性特点。

第四,动态性特点。这种动态性包括学生机教师的学习工作地点、学籍及工作调动等方面的变化对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学生及教师档案是学生及教师表现与精力的重要证明,是其他相关管理的重要基础,因此具备有效的保存价值与参考价值,是评定个体全面发展状况的最原始记录与凭证,对于学生及教职工深造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随着高等院校扩招趋势的发展以及学每年的毕业与择业,使得档案出现不断流动的状况,这种边产生边流动的状况使得学校档案管理出现一定的动态性特点,比如周期相对较短、稳定性相对较差等。

2、大专院校档案管理特点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受大专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多样性与动态性等特点的影响,很多大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档案意识薄弱的状况,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边缘化。随着大专院校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档案工作的基本范围也由传统的日常收集发展到保管、知识管理等层面。长期以来部分大专院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重视,加之档案管理工作相对复杂、多样,且具备较短的周期性与动态性发展的特点,使得档案管理机构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群体档案管理意识相对薄弱,档案管理工作逐渐走向边缘化。

第二,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受档案管理真实性的要求及动态性的发展特点的影响,很多大专院校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应付了事的状况,尤其是针对学生的档案管理,包括档案材料与信息的移交、查阅、归档等环节出现不科学、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状况,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另外,很多大专院校并没有将学生的档案管理工作深入纳入到学校的相关管理日程上,因此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环节与指导考核环节,管理机制不系统。

第三,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关系到学生日后工作与深入发展等问题,而现阶段很多大专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主要靠一些兼职人员组成,其档案管理的业务能力、理论框架等相对薄弱,同时高校也很少组织相应的培训,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同时受到人员编制及人员基本业务素质等的影响,很多档案管理工作均以手工操作,在带来一定质量问题的同时,还影响了工作效率。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在强大的劳动强度压力下,无法有效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与能力,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及其水平的有效提高[3]。

3、如何有效推动大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一,不断加强对档案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强化档案管理意识。从学生自身的利益及未来发展需求出发,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档案管理知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提高学生的档案管理意识,推动档案管理工作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的形成。

第二,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机制。根据学校实际发展状况与发展阶段,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档案管理文件,使学生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业务能力、知识结构、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机会,系统的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其管理水平与知识运用能力,充分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思维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结论

综上所述,有效做好大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能够推动高校自身的持续性建设与发展,同时还能有效保证大学生实现有效择业。大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对复杂多样的工作,但其价值却不可替代。随着国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对毕业生就业择业的相关政策的调整,很多大专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均缺乏一定的规章制度保证。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关于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学生的基本需求为主,突出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力型,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晓庆.高校成人教育学生档案管理的问题及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2(4):44-45.

第3篇:酒店管理的特点范文

近十年来,随时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酒店行业也发展迅猛。为了满足酒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酒店管理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高校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不少高校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把酒店管理专业办好,办出特色,才能更适应行业的发展。本文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为例,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与设想。

一、逐步形成独到的专业教育思想

按照学院“国际视野,目标教育,学生参与,服务行业”的办学特色,我系结合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实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专业教育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关注中外酒店,引进行业标准,技能智能并重,学生全程参与,培养行业中坚。

(一)关注中外酒店

关注中外酒店,是国际视野在该专业的具体化。一方面,我们要高度关注国际酒店集团先进的管理理念、运营机制和企业文化,引进瑞士、法国等各国酒店管理院校先进的教育理念、机制和方法,按国际酒店集团一流的水准制订、调整和修改我们的培养计划。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高度关注中国酒店和餐饮市场的转型与重大变局,关注中国本土酒店管理咨询公司及本土酒店的成长与发展。

1982年,香港半岛集团是第一家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品牌,在北京合资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饭店―北京建国饭店。此后,国际各大品牌通过多种形式入驻中国市场。国际品牌饭店入驻,要求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也必须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根据酒店业国际化的需求,整合教育资源,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增加国际性教学课程,与国外酒店管理学校合作,共享国际先进的教学资源。同时,加大海外实习力度,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二)引进行业标准

引进行业标准,是实施目标教育的重要举措。要逐步把酒店行业实施的各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引入专业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且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和熟悉各酒店实施行业标准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准绳调整自己的知识、智能与技能结构。

(三)技能智能并重

技能智能并重,是目标教育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扎实、过硬,并且要不断提升。学生同时也要了解从基层到高层实施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要求,具备项目策划与组织实施的能力。需要给学生一个未来在实践中继续提升管理能力、策划能力、领导能力、思考能力的基础与平台,为学生高端就业或者就业之后的提升打下一个坚实深厚的基础。

(四)学生全程参与

学生全程参与,是把学生参与的要求贯穿于课堂教学和考试的全过程之中。酒店管理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堂,都要在教师和业内专家的引导下,转化为学生全身心投入、倾注全部热情与活力主动参与的过程。

(五)培养行业中坚力量

培养行业中坚,是服务行业的目标要求。毕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是酒店、烹饪行业的操作能手、技术骨干,也可以是出类拔粹的经营、营销与管理人才,但总体上,我们的毕业生,应该是酒店行业的精英群体,中流砥柱、中坚力量。

二、分步实施五位一体的专业教育模式

要落实上述专业教育思想,我们认为,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实施教学、科研、培训、经营、管理咨询五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以下六个路径:

(一)一体两翼的常规路径

一体是以课堂传统教学为主体。两翼是实践教学的两个方面:一是校内实验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校外实习基地的拓展与完善。学院已与六十余家酒店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如四季酒店集团、希尔顿酒店集团、文华东方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等。我院现有的实习基地资源,能够完全满足学生校外实习、实践的需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得到了行业内的一致好评。

(二)教学酒店现场教学路径

这是国际酒店教育界多数酒店管理专业通行的做法。一是把课堂放到教学酒店里去;二是一学期上课、一学期实习。可以解决常规路径中在校外实习时学生缺乏轮岗机会的问题。把酒店交给酒店管理专业的师生去经营、管理,面对市场竞争。

(三)国际合作,优势互补的叠加路径

学院拟与各大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合作,采取3+2,2+2,3×2,4×2等模式共同培养学生,有近百名学生出国实习、学习、进修。国际化的教育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学生国外就业,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四)学历教育与行业培训互促共生的路径

行业培训既可以了解行业最新的动态、趋势、问题,又可以扩展学院的影响。国家西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授牌学院为“国家西部宾馆饭店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示范单位”,以此为契机,可以大力拓展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行业培训市场,增强学院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五)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路径

教学是专业发展的基础,科研是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源。科研的最新成果可以尽快应用于教学,教学的过程又可以为科研提供新的选题,两者的相辅相成才能为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通过科研,能够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从而使学生最终受益。

(六)教学与管理咨询相结合的路径

国外各大酒店管理集团,都是以酒店管理咨询公司的形式入驻市场的。我们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酒店管理专业,需把酒店管理专业办成酒店管理咨询公司,做成品牌。学院不仅仅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场所,也同样是酒店管理咨询公司,可以在酒店行业中担起管理咨询的重任。这是我们酒店管理专业未来发展的中国梦。

三、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三线互补,四师共舞

要培养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的教师。首先要有掌握中、英文两种语言,受到过国际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具有国际化教学水准的专业教师。目前,我系已引进了4名海外留学归国教师,能够基本满足师资国际化的需求。其次,为了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还需进行国际性的师资交流活动,学院正有计划、分批次地派送教师赴国外访问、进修、学习。同时,也在引进国外酒店管理学院教师来院考查、访问。

目前,我们酒店管理专业现有师资已基本满足教学需求,已基本形成了“三线互补、四师共舞”的师资结构。三线,指专职教师、兼职教师、辅导员。三者共同的任务都是教书育人,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三者要多沟通、多交流,共同培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四师,指行业精英、青年海归、资深教授、双师教员。酒店管理专业不仅需要资深教授,还需有青年海归老师;不仅需要行业精英,还需有双师型教师(具有行业经验的优秀教师)。不同类型的教师发挥其各自的作用,共同学习,共同为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四、坚持酒店文化的5个理念

在建设酒店管理特色专业和教育培养创意应用型、复合应用型和技能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酒店文化的5个理念:时尚、严谨、人本、服务、创造。

(一)时尚

就是要前卫、先锋、引领时尚、崇尚个性。时尚不是模仿,而是当弄潮儿。就酒店行业而言,时尚方能吸引眼球,方能开拓市场。

(二)严谨

就是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注重传承文化,继承传统,注重标准化与个性化、制度化与智能化的结合。但严谨并不意味着脱离时尚,时尚与严谨的结合,也是时尚与传统的融和与碰撞,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三)人本

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可供选择的空间。就是要重视学生参与,学生可以参与到高校管理中,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动力,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可供选择的空间。

(四)服务

是学院“服务养成,知行相济”校训的核心。既强调服务行业,也提倡回报社会。既强调服务他人,也提倡提升自己。自己的发展、变化与提升不仅是短时间的变化,而是持续的、长久的,最终达到服务他人就是服务自己的目标。

(五)创造

就是要鼓励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开拓奋进的精神,开创新格局。面对在国际化(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方面日新月异的酒店行业,我们的学生既要有一双灵巧的手,更要有一颗玲珑剔透,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心。

五、培养复合型酒店管理人才

所谓复合型酒店管理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酒店管理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相关专业知识、较高的个人素质等一专多能的实用性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这一特征决定了我们需要培养多层次、多元化、高素质、有后劲、受欢迎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

随着外资酒店入驻中国,学生都需掌握至少中、英文两种语言,并且需要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除了语言沟通能力,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素质。酒店行业十分看重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素质过硬是学生踏入酒店行业的基础。除了需要拥有夯实的技能,还需要有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等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能力、再学习能力,鼓励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开拓奋进的精神。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将带动酒店行业整体水平的改善与提升。

目前,我系学生从第五学期开始实施分方向教学,分别为:酒店策划与管理方向,酒店市场营销方向,国际管家方向。

六、住机遇,迎接挑战

目前,中国酒店业面临着挑战、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营业额下降、入住率降低,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能解决现今面临的问题。我们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须要能够解决现实问题。

第4篇:酒店管理的特点范文

【摘要】儿科病人,由于自身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特点,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生理、心理表现,加上当今社会一对夫妇一个孩子,使孩子的心理变化更加复杂,加重了心理护理的任务。随着现代化建试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对儿科护士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为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掌握病儿的心理特点,注意病儿的心理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工作,使之配合医疗,促进康复。随着医学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心理护理已占据护理工作的重要地位,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科患者因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其心理护理在儿科治疗护理工作中显得更加重要;笔者从事儿科护理十余年,对患儿心理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根据儿童与成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运用自创的心理护理,配合治疗和护理颇有心得,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贏得了患者及家长的好评。

 

1.儿科病人的心理特点

 

1.1耐受力低,反应性强

 

三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处在生长发育初期,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耐受力低,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十分敏感,稍有不适或有疼痛,表现出急躁不安。哭叫不宁,婴幼儿的哭声是一种生理需求的反应,应当引起父、母亲和护理人员的重视。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迅速,表现出兴奋性明显高于抑制性的特点。因此。常表现为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等。护士应注意观察,多接触婴幼病儿,仔细分析微小的变化,掌握其心理需要和变化,做好针对性的护理。

 

学龄前期儿童,脑神经发育接近完好,并大至接近成年人。由于依恋父、母亲或者其他亲人的心理十分明显,对陌生的医院、疾病的痛苦会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有的儿童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依赖性还是很明显的。所以当他们生病,特别是住院时,由于离开家、离开亲人、离开熟悉的环境,常表现为哭叫不安。情感不能自控,往往会出现要回家、要爸爸、^妈、发脾气、乱骂人等现象。为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有一颗慈母之心,关心、爱护他们,新近他们,给病儿以亲切的安慰和良好的照顾。

 

1.2恐惧和不安

 

住院病孩的心理变化是十分繁杂的,由于小孩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表现为兴奋过程占优质,因而易于激动、注意力集中不持久、转移快。对外界的刺激耐受力低,使病儿处于一种急躁不安的状态。常表现为愤怒、惊骇、烦闷、不安等。并影响病儿的生理、神经体液等一系列变化,甚至发生夜惊、尿床等。

 

1.3独立感和自尊心

 

孩子生病,常常受到家长和护士的格外关怀,表现出分外的同情和。因此,放弃了正确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很不利的。学龄前期学龄期的孩子,独立性逐渐增强,自控能力也逐渐增强,这就在护理工作与病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之间产生了心理冲突,应当引起护理人员的注意。同时少年儿童的成人感,要积极支持这种心理因素。这部分孩子往往不愿别人把他们当成小孩看待。对各种限制往往产生反感和抵制,要求有独立的权利,护理人员在面对这些病孩时,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要,对他们表现出尊重、热情、体贴和爱护,要以理说服,而不能强迫、恐吓。否则会加重病儿的恐惧感。

 

2.儿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2.1关心和

 

孩子一旦生病,不论是离开母亲来住院,还是由母亲陪伴来医疗,护理人员都要以高尚的护理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病孩,去关怀病孩,对孩子要有和善、亲切、微笑的面孔。在护理操作中,动作要轻巧、敏捷、熟练。以减少对病孩的不良刺激。护士要创造条件,使小病人尽快地适应住院环境,同小病友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以增强病孩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对大一点的病孩,给他们一定的监督医疗护理权,尊重他们对护理的意见,密切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2.2细心观察,耐心解释

 

护理小孩可不能像护理成人那样,等待病人的主动反应,必须仔细检査病儿的系列生理、病理变化,收集病情资料,以利正确估计病情,作出护理诊断和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大一点的病孩,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力。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做到细心观察,耐心解答。护士要努力树立好自己的职业形象,对病孩热情安慰和解释。通过语言或非语言交往,增加双方的信息交流。护士应把患儿当做朋友,在接触交往中应使用礼貌性语言,并注意语言的温柔和亲切,使患儿在陌生的医_环境中感到心情安定,达到配合治疗护理,取得疗效的目的,有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

 

2.3人性化的服务

 

在儿科治疗及护理中,药物治疗是疾病康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造成患儿痛苦;恐惧的主要原因。如输液、注射等均可给患儿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恐惧和肉体上的痛苦,导致患儿产生反抗行为。因此,在治疗护理中要抓住患儿的心理特点,巧妙地使用亲近的动作,鼓励、暗示的语言,排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争取患儿的合作。消除患儿见医生就哭、谈针色变的畏惧心理。治疗时要用娴熟的操作技术,稳、准、轻、快地完成治疗及护理工作。让患儿顺利完成从不愿接受治疗到主动配合治疗的心理转变。

 

2.4特色化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引导与教育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的一种教育过程。在对儿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我们采取了符合患儿特色化的健康教育,因其健康教育对象是患儿家长及患儿,我们首先针对患儿疾病特点,指出其发病的原因、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及预后等,开展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患儿,则按不同年龄而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如运用儿童喜欢的图案、积木等作教具,结合本次的病情,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患儿喜听、易记、容易接受的语言形式进行讲解和诱导。

 

3.结论

 

满意的治疗和护理质量首先源于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技巧来源于对儿科患者及家长心理的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去认真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且很好地与儿科临床相结合。儿科护理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娴熟的医疗技术为前提和基础的。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超的专业技能。要经得住委屈,以极大的爱心去接纳他们。

第5篇:酒店管理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对策

连锁企业具有统一经营、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商品价格、统一核算、统一标识、统一营销策略等特点,在采购、服务、管理等各方面有着统一的内在要求。这使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连锁企业组织结构的复杂性、门店管理的可复制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超前性和管理技术的复合性等多个方面。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目前我国连锁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总结得出连锁企业不同于非连锁企业的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如下。

一、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应具有更长的超前性。几乎每家连锁企业都有大量的网点和门店,并且在不断扩张之中。每个新店开店后都需要店长等管理人员,也需要大量的基层员工。目前许多企业都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人才需求量很大,而且呈多样化的趋势。同时,连锁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例如,2008年连锁店店长的流动率达到50%,近几年来中餐连锁企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流失率达到了33.7%,而消费品零售行业2010年员工离职率达20.5%。由于连锁企业布点往往需要提前很长时间准备,而人力资源准备也需要时间,因此连锁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上必须超前,可能需要超前2~4年开始规划。绝不能缺乏事前规划,人员流失多少便招聘补充多少。

2.模式化要求工作分析的规范化。连锁企业员工人数众多,门店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各门店人员岗位类别、任职条件、招聘渠道和方法等都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合乎规范的工作分析为连锁企业人员招聘、配置、绩效考评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可以收到比非连锁企业更好的效果。而目前许多连锁企业缺少规范的工作分析,使连锁企业的招聘、培训、绩效考评等环节失去了基本的标准。此外,连锁企业的工作分析还需要有人执行和监督,其结果需要作为一个标准加以运用,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作用。

3.根据职务特点配置人员。连锁企业人力资源计划需要依据企业总部、配送中心、门店等不同层级的职务特点来配置各类人员,还需要根据连锁企业特有的职务特点来配置人员。例如,连锁企业总部、分中心或子公司、门店都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但各层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务特点是不一样的,任职要求也不一样,需要分别确定所需人员的质量和数量,从而配置人员。连锁企业具有不同的岗位设置和同一岗位不同的工作特点,工作内容与也需要专门研究和规划。

二、员工招聘

1.招聘层级、主体可多样化。连锁企业分企业总部、配送中心、子公司、各区域中心、门店等多个层级,人员选聘计划应包括不同层级的人员需求。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经营信誉、规模优势、网络资源以及行业影响力吸引高素质人才,提高招聘的效率。连锁企业各分店招聘主体不同,直营店一般执行总公司的统一用人计划和招聘策略。加盟店自负盈亏,人员招募主体多样化,可以主要由分店自行招募人员,少数由总部或分中心统一招聘人员。

2.突出规范化。连锁企业招聘需要规范化的准备、规范化的面试、规范化的评估工具等。可以由各分店自行招聘,也可以由子公司、地区或区域中心,甚至总部人力资源部统一实施招聘,招到合适的人后再分到各用人部门。

3.建立更加科学的招聘模式。由于员工高流失率、属劳动密集型行业等原因,大多数连锁企业人员招聘频率一般较高,对基层员工招聘的频率尤其高。许多零售企业招聘按周计算,有的每周安排1次招聘,有的每周安排2~3次。考虑成本等原因,能招聘到的员工与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也有一定差距。连锁企业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招聘模式,更加重视员工能力的测验和性格、志趣等方面的选拔。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应与岗位要求对接,招聘到具有一定技能和经验,更加适应岗位要求的员工,使员工能够完成较高的工作指标,增加工作积极性,减少流失率,适当降低招聘频率。

三、员工培训

1.建立可移植的培训标准和内容。连锁企业需要建立可移植的培训标准和内容,提高培训的标准化和适用性。包括对各类人员的培训目标、培训方法、达到的标准、评价的机制、培训后的保持与激励等。对于各不同门店的人员培训,都需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内容进行,以达到整个连锁企业的协调统一发展的要求。连锁企业总部人力资源部都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甚至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确保培训标准和内容的一致性。

2.管理人员突出在岗培训。连锁企业需要先进的经营理念,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管理水平的管理者。经过多年实践,许多本土连锁企业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营运体系,积累了许多经验,培养了一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可以在这部分管理人才的带领和指导下,通过实际岗位工作积累经验,迅速成长。也可以跟高校合作开展定制班,并要求定制班的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实施在岗培训,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定制班毕业生比零散毕业生的稳定性高、适用性好、成材率高。高校专业教育、各类培训机构的人才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岗培训仍是目前我国连锁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3.基层人员突出短而频繁的特点。连锁企业基层员工工作量大,上班时间固定,很难抽出大块的时间用于培训,时间短、实用而又频繁的培训适用性更好。由于连锁企业地域分散的特点,连锁企业可以借助远程培训等新型的培训方法,实施在岗培训。例如:网络培训、电视电话培训等。

总之,连锁企业应该本着持续开发和保持的理念,建立完备的培训机制,不能因为担心培训后的人才外流给企业造成损失就因噎废食。要有专门的培训部门、专项资金、设备和师资支持。避免出现把培训了仅两、三个星期的新员工当作老员工使用,直接面对客户的现象。

四、绩效考评与薪酬

(1)把软指标的考核放到重要位置。连锁企业竞争激烈,绩效考评主要针对硬性指标,例如:营业额、利润、成本、员工离职率、促销费的比例、单店成长比率等,而软性指标较少。但从留住员工、确保企业长期发展等角度考虑,软性指标起到很大作用。这就要求连锁企业把团队合作、员工发展、人文关怀、企业文化建设等软指标的考核放到重要位置,软硬指标结合,以利形成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2)提高薪酬水平。连锁企业员工工作时间较长,工作量大,节假日经常加班,而薪酬水平及福利待遇教低,在薪酬支付和社保基金缴纳等方面还不够及时和足额。例如,某餐饮连锁企业成渝地区的店长2011年平均能拿到约6万元,而普通服务人员则平均只能拿到20400元。近年来,提高薪酬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激烈竞争以及通货膨胀下必然的选择。2010年3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连锁百强数据显示,连锁企业人工平均上涨15%,近两年仍持续上涨。(3)建立更科学的考评体系和薪酬制度。连锁企业需要科学、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全方位激励。利用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精细化的业务流程、科学化的绩效管理体系、企业独特的奖罚体制或晋升机制等方法来来提高员工效率。合理制定有竞争力的薪酬体制,对外尽力使本企业的薪酬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对内根据工作内容的难易、工作量的大小、工作的复杂性等适当拉开差距,体现劳动力价值,降低员工流动率。2010年3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连锁百强数据显示,续约房租成本平均上涨约30%。运营成本持续上升,必然要求连锁企业科学管理、提高效率,稀释成本上涨的压力,以免直接转嫁给消费者。

五、劳动关系管理

(1)改善劳资关系、提高员工认同感。连锁企业往往采用较严格的员工管理制度,劳资双方关系不易融洽。企业沟通机制不完善,缺乏对员工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不重视员工的劳动权利保护。例如,有的零售企业员工工作的时间一般是从上午8点到晚上8点,周六周日照常营业;有的美容院的美容师一个月只有四天的休息时间,收入也很低。连锁企业应实施“以人为本”的员工关系管理,特别注重融洽劳资关系,关注员工个人发展,使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使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2)保障员工利益、提高员工福利。连锁企业一般在基层集中了大量年轻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因为这些员工知识、阅历的不足轻视他们,甚至利用这些不足侵害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严重违背了劳动关系管理的要求。连锁企业应当给予员工应有的福利,从基本的“五险一金”、休息休假、带薪年假到帮助解决员工住、行以及子女上学等具体问题,应立足长远搞好劳动关系。

目前,连锁企业的选人和留人成为两大关键任务,人员流失严重已成为连锁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一些企业在此情况下,为了留住员工出尽奇招,例如有的企业提前公布优厚的业绩奖励政策,有的外企甚至签订保薪合同来留住人才等。此外,连锁企业还具有人员可在广泛的地域内调配、员工升迁机会多等特点和优势,但也有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滞后等问题,需要连锁企业注意到这些特点,充分利用优势、克服劣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参 考 文 献

[1]黄芳.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D].硕士学位论文.2009(2):13~16

[2]苗国庆.我国连锁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2):56~58

[3]刘子龙等.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0):

20~25

[4]邵丽蓉.如何降低员工高流失率——连锁企业HR畅谈管理心得[N].人才市场报.2009-11-14.A18版

[5]邢妍,王薇.浅析中式餐饮连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J].企业经济(总第

358期).2010(6)82~84

[6]蔡影妮.珠江三角洲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7:106~107

[7]陶宇.中国零售连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中国商贸.2009:86~

87

[8]宋之苓.连锁经营与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及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3)

[9]零售业一线员工流失率高薪酬涨幅过低[N].第一财经日报.2010-

第6篇:酒店管理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企业行政;行政管理;功能;特点;要求

content abstract: enterprise's administration system, may say that is enterprise'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t is take general manager as the highest leadership, by the administration vice-total labor division with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organizes by th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to implement, the operation, its antenna penetrates into enterprise's each department and a branch office's aspects complete system, the network.

key word: enterprise administration; administration; function; characteristic; request

前言

行政管理体系担负着企业的管理工作;企业中除行政管理之外的工作,都是某个方面的"业务"。行政管理体系推动和保证着企业的技术(设计)、生产(施工)、资金(财务)、经营(销售)、发展(开发)几大块业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的协调。

企业的行政管理如此重要,然而却几乎没有人去研究它;这是现今企业普遍感到最头痛的是行政管理,而改进它又不知如何下手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就其中的二、三问题作一探讨,期望引起讨论。

一个较大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其本身往往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小企业。行政工作在其广度、深度、重要性及敏感性等方面都不同于企业各方面?quot;业务"。行政工作涉及到企业内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里里外外的沟通和协调。行政管理的广度,涉及到一个企业的全部运作过程;行政管理的深度,又涉及到许多局外人难以想象的细微末节;行政管理的重要,是因为它是领导和各部门、众员工之间的桥梁;行政芾淼拿舾校且蛭婕暗矫扛鋈说那猩砝妗?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及其要求

行政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企业行政人员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琐碎的、不起眼的事务。但是,这些事务只不过是行政管理这棵大树上的枝枝叶叶而已。概括起来说,行政管理在企业中主要有管理、协调、服务三大功能;其中管理是主干,协调是核心,服务是根本。究而言之,行政管理的实质就是服务。

专门的行政管理部门(通常称为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行政人事部之类)担负着企业行政管理的组织实施、具体操作,是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是整个行政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

行政部门应该兢兢业业、认真细致地做好种种行政事务工作,把领导和员工从繁重、琐碎的行政事务和生活琐事中解脱出来,可以集中精力、轻装上阵,研究国内外市场形势,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探讨公司的组织架构,任用公司的各级干部,实施公司的经营方针,解决公司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专心做好每一笔重要业务等等。为了做好纷繁复杂的行政工作,行政部门的领导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茫无头绪地整天瞎忙;或是被领导一会儿支到东,一会儿支到西;结果村村起火,处处冒烟,吃力不讨好,不知道自己整天都忙了些什么。行政部门的领导应该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性,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有自己的主见,能够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好安排,指挥若定。为了能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行政人员队伍;同时要搞好科学分工、管理层次和合理授权。一旦行政系统的一系列硬件(如办公设施、生活设施)、软件(如规章制度、工作程序)、人员队伍、分工协作和管理层次等等建立健全起来,整个行政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就会象一部自动机器一样运转,只在较少的场合才需要部门领导和上级领导辅以"人治"。一个行政部门的的管理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可以算是有一定水平了。

然而,行政部门如果仅仅满足于这样一种管理水平,那还是不够的。行政部门还必须在"管理"、"协调"和"服务"三方面再上一个档次,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者。

从"管理"方面来说,行政部门不能满足于在日常事务的层次上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还必须在公司的经营理念、管理策略、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用人政策等重大问题上有自己的思考,并且高屋建瓴地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成为领导不可缺少的"高参和臂膀"。这就要求行政部门的领导者不能满足于做一个事务主义者,而是要做一个有思想、敢创新、有冲力的领导者;换句话说,他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好一个战术家,还要努力做好一个战略家。很显然,也只有一个有思想、懂战略、敢创新、有冲力的人,才能把行政工作做得更好,做得再上一个档次。

从"协调"方面来说,行政管理者不能简单地以传达领导的命令、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为满足;也不能凭借自己在企业的独特地位对各个部门颐指气使,以权压人。行政部门应主动做好上与下、左与右、里与外的沟通,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做好协调。没有充分沟通的协调不成为真正的协调。

从"服务"上说,行政部门要甘当幕后英雄的角色。因为行政服务干得再出色,毕竟是服务于企业的最终目的的。行政部门的工作,特别是后勤服务工作,永远不要奢望成为企业关注的"中心"。不但不可能,而且不应该。因为如果一个企业的关注点不幸竟在于行政部门,那只能说明一点,即行政工作做得实在太糟糕,影响了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影响了企业最终目的的实现,以致于引起大家的关注。行政管理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润物细无声"。行政部门最忌讳处处显示自己的存在,与其它部门抢镜头,争荣誉。行政部门应该象一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器,这头原料(任务)进去,那头成品(结果)出来;其中的许许多多曲曲折折,都消化在行政体系之内,切忌为自己评功摆好,四处张扬,浪费别人的时间、精力和感情。要反对利用自己对公司资源的支配权只顾为自己谋取私利或便利的行为,特别要反对把行政部门变成"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府衙门。管理是要执行制度的;但执行制度也是一门艺术,并不一定要搞得剑拔弩张,刀光剑影。特别是在高素质人才集中的地方,更要注意对人的尊重。行政工作要做得有人情味。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及其要求

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管理、协调和服务三方面的功能;究而言之,行政管理就是服务。就这一点而言,企业的行政管理与政府机关大体相同。 但是企业的行政管理与政府机关仍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在我看来,归根结底就在于它是企业的行政管理。企业的行政管理至少有以下特点:

第7篇:酒店管理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19-03

后危机时代,国内和国际的金融局势动荡,货币政策也在激进和扩张之间徘徊。很多企业由于内外交困的原因,造成了资金链的断裂,所以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的进行反思和重构,已经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性因素。后危机时代对于企业的运营和投资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万德咨询显示,虽然2011年国内中小企业的利润增长达到30%,但是资金流却出现了负值。此种现象已经非常令人担忧,因为在目前国家经济调控偏紧的背景下,国内企业的经济面普遍不容乐观。因为经济预期的问题,资金紧张的问题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说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方法,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

从目前我国企业所处的整体环境来看,基本上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在此时期企业获得了自主经营的自由,但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冲击之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和方法,已经明显难以适应目前动荡变化的竞争形势。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重新认识和评估财务管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具有积极地意义。对于目前的企业来说加强财务管理,改进相应的策略,可以明显的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在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面对的考验

随着经济的转轨和金融危机爆发对于企业形成巨大的压力,企业如何应对危机,以怎么样的财务管理模式才可以轻松地让企业渡过难关,成为了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管理体制的变革

虽然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以市场调控经济流向的问题并没有有效地解决。对于企业来说在灵敏度,以及作为市场的主体方面,并没有有效地实现自我的有效理财,适应日趋增多的外部经济联系,面对复杂和多变的财务管理内容。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力,一定程度上是来自于财务管理的力度和成效,所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就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问题,有效面对体制变革带来的挑战。

(二)企业财务管理面临辐射面扩大的考验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牵涉到的管理面越来越大,在企业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都产生联系。财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有效地实现节约资金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对于各部门来说均应该接受财务部门的监督和约束,接受财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其次财务部门为企业的管理、营销、质控和人力资源部门提供了有效地财务数据支撑。最后财务部门还需要得到企业外部关系的支持和帮助。财务部门对于企业的投资和融资,对于企业的收益分配,以及股东权益,债权,金融机构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客户和供应商的维护也需要财务部门的鼎力支持。

(三)企业财务管理面对内容和领域的调整

知识化和信息化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在改变着财务管理。知识经济像一根魔术棒有效地调整着经济的流向。在企业的资源机构中,知识型资源已经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以及人才在其中占有的位置越来越重,尤其是对于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了企业竞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了企业的重要资本,人才不仅仅在分担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在享受着企业的经营利润,所以需要有效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对于财务的管理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如何的将信息化的管理有效地融合于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了财务管理需要面对的重要考验。让知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资源,让知识资本进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让信息助推企业的发展已经达成了共识。

(四)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素质问题

目前国内的企业大多数以公有制作为主导的体制,所以在财务部门的设置上依然属于金字塔机构,也就是在财务设计的层级上中间层次多,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因为机构设置的原因,财务管理人员的效率极其低下。因为财务管理知识的缺乏,所以管理理念落后,管理的观念明显老化。因为管理体制的原因,一味的听从领导的安排,不能成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其中主动性和创新性很难有效地展现。现代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的管理模式在这里很难有效的应用。因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所以很难适应目前专家理财的财务管理模式,阻碍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的进程。

二、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融资难和资金的短缺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国内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融资的问题,目前国内很多的民营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就是因为资金链条的断裂,老板无奈跑路。甚至于一些国内的知名大企业集团,也因为资金的问题而举步维艰。目前制约企业最大的问题还是融资和担保难。目前国内企业的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是银行和其他的一些金融机构,所以一些企业因为信用的原因,进行融资和借款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风险性的问题,企业即使可以得到贷款,但是在贷款的利率和融资的成本方面也非常的高昂。因为金融危机和国家对于信贷的调控,很多的金融机构对于放贷更加的谨慎。

国家的金融政策目前对于国内的企业解决融资的问题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虽然在金融危机之后国家积极的进行投资,拉动国内的需求,以求快速的度过金融危机。但是基本上大量的投资进入少数大企业,对于国内的中小企业度过金融危机和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在国家政策支持不明显的条件下,不得不进行民间的融资,但是民间融资成本高昂,对于企业的压力非常大,对于企业的资金链来说无益于雪上加霜。暂时可以度过危机,但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危害更大。

目前我国的企业的信用等级普遍不高,所以给融资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目前国内的很多的企业存在对于财务账目进行修饰的惯性。也就是编制虚假的财务的报表,以此种方式来赢得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任。较普遍的情况就是编制多本财务账目,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活动中分别使用。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掺杂有太多的人为的因素。因为企业的信用普遍缺失给企业进行融资的担保带来了困境。

(二)管理风险大,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目前市场普遍的需求比较弱,而且企业对于市场开拓的成本加大,不管是对于国内市场,还是对于海外市场。外贸型企业与内贸性企业进行竞争的压力很大。竞争的最后结果往往就是明显的降低了利润,并且很有可能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对于企业来说进行投资的根本性因素就是盈利,但是随着后金融危机经济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进行投资的盈利已经非常困难。

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本身一般都缺少资金,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于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借贷的情况,所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钱,而且借到钱也比较困难。在资金不足的困境下,对于企业来说明显的问题就是投资不足,甚至于开工不足。在企业的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企业千方百计进行投资,以便于最大程度上获得盈利,但是在普遍的经济环境低迷的情况下。往往最后的结果就是明显陷入盲目投资的境地,没有明确地投资方向,对于投资的盈利性没有一个明确地把握,盲目投资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失败。

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中投资更多的偏向于短期利益。因为金融大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资金的规模不大,所以很多的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风险大,所以希望可以尽快的收回投资的成本,所以很难进行投资综合效益的分析,更不可能有效的进行投资规模的扩大。对于投资缺少评估,没有有效的程序和方法,所以仅仅凭借运气成分和简单的估算进行投资,造成普遍的国内投资的成功率不高。

(三)财务意识缺乏,现金管理薄弱

目前困扰国内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人员素质的低下,因为人员素质的低下,所以造成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对于资金的管理不严格。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现金越多,对于企业越安全,越有利,其实现金没有有效的进行周转,造成严重的闲置。另外一些企业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度的负债。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过度的负债,造成其企业的负担过重,甚至于对于企业的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这也是很多企业造成财务危机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受到危机的影响,一般企业产品的市场萎缩,营业成本明显的增加,但是营业额收入不明显,所以造成公司的盈利能力降低,而库存和应收帐增加。应收帐难以有效地回笼的直接的后果就是资金的回收困难。因为销售的问题,一般存货比较多,造成资金的呆滞,一些企业库存占用的资金明显的高于营业额,所以造成资金的周转不灵。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企业对于现金流的关注比较强烈,没有明显的大局观,不少企业的账目混乱不清,信息严重失真。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进行行贿受贿,所以一般设置有企业账外账,弄虚作假,形成一般情况下的浮盈实亏。

三、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方法

在新形势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宏观经济因素的问题,以及目前企业发展中自身造成的问题。所以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在增加预警能力,以及进行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现金流的管理方面下大力气。

(一)建立预警机制,保证融投资

建立预警机制需要有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尤其是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一般情况下,财务管理混乱,融资和投资领导一句话,很有可能造成投资的失误。目前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以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为依据的,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更是如此。一般企业需要进行有效地平衡实现利润,盈利和安全性的有效结合。其实不管是美债危机还是欧债危机已经给国内的企业提出了严峻的问题,就是对于资金流放弃安全性和流动性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可怕的。

对于企业来说对于宏观的经济形势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测,例如最近的一次5月18日降低存款准备金,对于企业的资金流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税收政策,对于利率的变化,对于行业财务的变化都需要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其对于企业财务的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快速的发现问题,并有效的解决问题。对于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预警的同时,对于可能引起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

发挥信息流和知识流的作用,采用高科技对于财务风险进行把控,有效地促进建立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软件,通过自动化的管理实现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尤其是融资和投资的风险把控。对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企业财务风险的可防和可控。在企业的投资决策中将安全性,盈利性和风险性进行有效地评估,高度重视稳健性原则,对资金回收进行风险因素的控制。

(二)全面性和科学性控制成本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对于成本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在目前收入减少的环境下,有效的消减开支,可以缓解市场的压力。财务管理部门需要牵头对于职工进行成本意识和成本考核的教育,加强对于费用的控制,尤其是非生产经营性费用的控制,控制招待费和差旅费。

采用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在能源节约和减少消耗上下功夫。积极的引入外包,构建稳固和有效的供应链,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在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上下功夫,实现危机时代的有效转化和升级。

有效的降低库存,盘活存量资产,这对于企业也是非常关键的。一般对于企业有效的把握自己的家底,才可以针对性的应对危机,对于库存的货物进行全面的清点。在盘点的过程中对于积压的劣质资产进行有效的清理和变卖,对于优质的资产,有效地降低占用,加速周转。

(三)有效的进行风险的调控

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随着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风险,给企业的盈利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企业的风险主要就是一下的几个方面。

对于企业来说进行短期和中长期投资都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大。因为对于未来的不了解,或者是因为生产经营的问题,造成企业的资金没有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使企业盈利能力降低,甚至于造成企业的出现亏损都是有可能的。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可能存在诸多的经济、政治和自然的因素,主客观上对于决策者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避免投资的风险是很难得。因为危机的爆发让很多的债务人失去了偿还债务的能力,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有效和积极地向外部的债务人核对债权,并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催缴。避免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给企业造成坏账的风险。建立有效地跟踪管理的机制,在加大催收力度的基础上减少坏账。

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对于企业来说有短期的短期和长期的财务风险,因为一般在支付一定的资金成本时,经常存在着还款的风险,可能会危及到企业偿债的能力。企业一般要求流动资产多余流动负债,对于企业来说一旦失衡就有可能失去获利的机会。长期的财务风险就是企业长期的债务风险,如果企业进行转化升级,或者进行深层次开发,都有可能使企业的资金发生困境,财务恶化,难以有效的还本付息,也有可能招致破产的危险。此时企业应该进行有效的负债管理,控制好负债的资金,以便于以良性的资金结构控制财务风险。

(四)保证企业具有足够的现金流

金融危机之后国内适应经济形势进行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的调控,从适度的宽松到从紧,再到今年渐进性宽松。但是因为国家整体性的考虑,货币政策并没有明显的放松,对于企业来说进行融资,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银行信贷稍有放松,但是企业资金的困境还是在短期内难以有效的缓解。

对于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来说依然存在多重的风险,国际金融动荡虽然已经过去,但并没有完全走出低谷,国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其实想稳步的发展壮大是很不容易的,目前对于企业来说采取更加稳健的财务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一定企业的现金比例,使企业有进一步的抵御风险能力。在投资中将安全性放置于重要的地位,努力降低投资风险。科学和有效的选择投资的战略组合,保证企业的投资具有一定的利润性。

四、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财务管理是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相互结合的,财务管理在特定的环境下才可以最佳地发挥作用,所以随着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后危机时代,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财务管理在内涵方面和目标方面,以及在价值管理方面都需要进行必要的创新。

首先是财务预算的创新。财务的预算职能是一项主要的职能之一,通过对于未来的财务情况进行有效的预测,形成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情况,以及现金流量的预测。目前的提出的一个新的观点就是对于企业进行全面的预测包括全部的经营活动,以及目标和价值观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层级化分析报表,全面形成战略的支撑前景,战略的销售前景,以及市场和生产经营前景。

第8篇:酒店管理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 金融管理 金融机构

一、引言

新时期的金融管理不仅要符合新时期的特点还要能够合理的应用于金融机构中,与服务完美的结合,在监督和控制金融机构的同时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使金融机构在新时期中长远的发展,推动金融行业安全、平稳的发展。为了促使新时期金融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应当明确新时期金融管理所具备的特点,详细的分析和思考如何合理的应用新时期金融管理。笔者在文中就新时期金融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展开思考,希望能够探索出合理应用新时期我国金融管理的方法。

二、新时期我国金融管理的特点

在新时期中我国金融行业中依旧存在很多风险,威胁着金融行业的发展。针对此种情况,优化和调整金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合理而有效的运用金融管理,使其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控制,降低金融机构存在的潜在风险,为整个金融市场创造良好环境,促使金融行业更好的发展。我国金融管理在新时期中表现的特点主要有:

(一)制定适用于新时期的金融管理制度

金融管理能否合理的、有效的应用与金融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有很大关系。在新时期中构建完善的金融管理制度,使金融管理在新时期中与服务完美的结合,进而提高金融机构整体水平,增加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金融管理部门的建设

具有较强实施能力的金融管理部门能够对金融管理进行约束和监控,促使金融管理在金融机构中合理而有效的应用。在新时期中,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建设主要就管理观念、工作方针、管理原则、工作人员等方面展开。结合新时期的特点,重新确立金融管理部门的管理观念,做到与时俱进,符合国家发展需求;针对当前金融行业的整体环境,制定有效的、规范的、合理的工作方针,对金融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管;保证金融管理部门所开展的各项工作符合审慎的原则、市场淘汰原则、国家法制的原则,促使金融管理部门开展的工作有意义;通过培训、教育、宣传等手段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更好完成工作。

(三)将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作为重点工作

新时期中,金融行业中依旧存在非法集中集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等情况,给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威胁。因此,对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能够规范金融机构,促使金融机构进行正规的金融活动,推动整个金融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就新时期我国金融管理展开的思考

在新时期中,我国金融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时时刻刻受很多潜在风险的威胁。为了推动我国的金融行业平稳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不断提高,加强金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认为应当加强新时期金融管理体系的建设,使其更加的完善和健全,以此保证金融管理规范的、合理的、有效的应用,才能够保证金融行业及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构建完善的健全的新时期金融管理体系的措施是:

(一)优化金融监管的相关管理制度

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金融行业不仅受国内金融机构的影响还受国外金融环境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需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健全的金融管理体系对金融管理的应用进行约束和控制,使金融管理合理的应用于金融机构中,对金融机构中所开展的各种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金融活动合理的开展,这将降低金融机构受不良因素影响的可能,创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然而,要想构建完善的金融管理体系需要对金融监管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使金融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有效的控制金融行业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为金融市场创建一个硬性的保护政策,促使金融行业稳定,安全的发展。

(二)提高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从业水平

在我国经济蓬勃的当下,市场竞争机制越演越烈,金融机构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将会出现很大的波动,直接影响其长远发展。构建完善金融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其能够对金融管理进行约束,金融机构开展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各种金融活动,避免金融机构进行不正当的活动,给其他金融机构带来风险或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威胁。构建完善的金融管理体系除了需要优化金融监管的相关管理制度外还需对提高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从业水平,保证金融从业人员能够合理的、正规的、规范的执行金融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管理体系的作用。提高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从业水平需要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其一,对金融管理从业人员进行素质培训。重点指导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熟知员工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使金融管理从业人员能够在工作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行为,符合相关金融管理制度。

其二,建立合理的金融管理制度,以此来约束金融管理人员,促使管理从业人员在进行具体的工作过程按照正确的做法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控制。

其三,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运用金融管理从业人员,促使金融管理人员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进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结束语

金融行业整体的发展情况直接牵动着中国经济发展。保证金融行业安全、平稳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新时期背景下,金融行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安全、平稳的发展,依旧受很多潜在风险的威胁。此种情况下需要合理的利用新时期中金融管理,使其有效的与服务结合,以此来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保证金融行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保证新时期的金融管理合理应用成为关键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应当通过优化金融监管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从业水平等措施构建完善的、健全的金融管理体系,对金融管理进行约束,促使金融管理合理的应用于金融机构中。

参考文献

[1]孙颖.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合理性及改革完善的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1(09).

[2]张海梅.广东政府金融管理改革与创新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

第9篇:酒店管理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特点;建议

一、引言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财务管理都是重要内容,对企业的运营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企业的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伴随着互联网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众多互联网企业得以普及,并且这些企业正在向着年轻化、注重体验以及颠覆式创新等方向发展。这些互联网企业才财务管理也是呈现出一些典型特征,例如:轻资产运营、权益融资为主、收入结构量大额小、产品周期短、迭代快,盈利模式不断变化等。我们要想促进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必须对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的这些特征进行研究,并找出促进其管理效率提升之道。

二、互联网企业的财务管理特点

1.轻资产运营

对互联网企业而言,由于其流动资产比重较大,特别是现金比较多,也就使得现金的流动比率较高,从而降低了固定资产的比重。其主要的资源要素一般为技术、人才以及虚拟存货等。

2.权益融资为主

互联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般不高。其主要的融资形式为通过股东和核心员工的权益形式入股融资。

3.收入结构量大额小

互联网企业拥有的用户群体较为庞大,尽管成交量较多,但是单笔成交金额普遍不高。

4.产品周期短、迭代快,盈利模式不断变化

现代互联W环境下,有着比传统更快速的产品迭代速度,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他们的盈利模式都在不断调整。

5.现金流量关系到企业存亡

对互联网企业而言,他们的现金流量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些企业的发展之初,目的在于扩大用户范围,增加用户数量,产品研发和推广工作都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展开的,并没有现金流入。到用户变现期间,企业的产品迭代和盈利模式都在不断调整,此时的主要目标在于提升用户粘性,为了充分吸引和留住用户,企业必须不断投入新内容,建造与完善生态链。因此,互联网企业的现金流量表现出以下特征:经营与投资现金净流量均为负数,筹资现金净流量为正数。

三、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

根据互联网企业的运营策略和财务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互联网企业的核心工作必须是现金流量管理,其财务管理的重点将会转移到融资、上市以及上市后的持续资本运营、为战略和运营服务的数据分析以及内部控制等活动中来。首先,财务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便是融资。对互联网企业而言,自成立之初便要树立较强的资金流意识,为了确保企业资金供应充足,互联网企业要逐渐开展创业融资、VC与PE融资等融资活动,并且要控制好融资成本。其次,努力做好融资以及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互联网企业的融资及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确保财务规范。例如,对发票进行严格审核,对销售发票的开立及采购发票的获取都要做好检查,保证企业资产的收入真实,这一工作是确保吸引外部投资、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2)利用资产业务重组为企业融资与上市清理障碍。对于证券监管部门比较敏感的问题要尽量避免,例如关联交易以及同业竞争等;(3)重新设计股权架构。这些主要是针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的,他们往往在上市之前要进行股改工作,从而对股权架构重新设计,在这一工作中,要对控制权的设计、未来股权变现的避税以及管理层激励等多种因素;(4)做好税务筹划工作。例如企业注册时可以选择有税收优惠的地方,采取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定价降低税负等办法;(5)做好投融资过程中的估值以及谈判技巧工作。注意到在估值方面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不同之处,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尽可能说服对方选取对自身有力的方式进行融资;(6)处理好项目路演工作。再次,互联网企业上市后要做好其在资本市场持续开展的资本运营行为,例如转股与送股、兼并收购、资产重组以及其他各种市值管理行为等等。第四,做好为战略及业务运营需要进行服务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数据挖掘和经营分析工作。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对客户、业务、部门和同行业等进行分析,做好改进产品服务、运营效率以及经营决策等工作。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或者拓展企业价值链;(2)预算管理工作。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战略规划,必须做好预算工作,把预算和部门以及员工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尤其是互联网企业,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必须提升业务、技术研发及市场推广等工作的预算科学性;(3)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互联网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双重风险的威胁。其中,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风险属于外部风险。技术、人力资源、运营等方面的风险属于内部风险。要想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必须通过环境、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内部监督以及控制措施这几个方面来进行,不断完善互联网企业的内部框架体系,从而来不断降低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四、提升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建议

1.积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

要想真正提升互联网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就必须从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做起,做到与时俱进。全面了解互联网环境,由于互联网环境的不同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广大互联网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互联网环境的要求,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此外,互联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与企业的中的其他工作相结合,避免财务管理工作的孤立存在,不断推动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

2.不断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较高的信息化水平是互联网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效率提升的必备保障,要想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必须要从硬件以及软件两方面来努力。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必须从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角度去完善硬件设施的配备,例如服务器、智能终端等,确保财务信息能够得以有效传输与处理;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必须从自身财务管理的需求出发,选取合适的财务管理软件,确保所选取的财务软件各方面功能能够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而且能够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3.做好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引进工作

互联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人才是实现所有工作的关键,只有保证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更上一个台阶。为此,互联网企业必须对人才培训和引进工作提高重视,不断改善财务管理人员结构,提升其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必须根据自身财务管理的需要来进行人才的引进,确保引入的人才能够掌握充足的财务管理技能与知识。企业方面也要提高对高素质人才的待遇,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针对互联网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要对其定期展开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引入竞争机制,增强财务人员的危机感与责任感。

4.构建全新的财务管理架构

在新的形势下,互联网企业必须注重新财务管理架构的构建,彻底改革现有的不能满足互联网要求的财务管理架构,促进新的财务管理架构向着扁平化、无边界模式发展,删除不必要的财务管理层级,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高效传递,保证财务信息能够快速到达企业的决策中枢。通过这种形式,不仅使得财务会计效率大幅提升,也避免了由于信息的逐级传输带来的损失,提升了财务会计决策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刘子健.互联网企业战略并购与财务协同效应研究--基于百度并购去哪儿网的案例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6):47-54.

[2]邵安.互联网企业的多元化与组织弹复力关系研究--以财务柔性为调节变量[J].北方经贸,2015,(6):111-115.

[3]高春会.互联网企业的财务会计创新策略分析[J].商,2015,(20):141-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