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城文化旅游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平遥古城;历史民居建筑;古建筑保护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晋中地区平遥县内,被誉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是国内至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县城,并在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其在评定报告中指出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社会、文化、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1]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民居建筑3797处,建筑形式多为四合院式,有明确的轴线,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几套院落顺着中轴线方向排列呈“日”字形二进院或“目”布局三进式院,院落和院落多用矮墙或垂花门进行分割。院内正房通常为三间或五间的砖券式窑洞,前部多加筑木结构坡檐,屋顶为平顶,柱廊上覆有瓦屋顶,东西厢房和倒座房均为木结构瓦屋顶,照壁、女儿墙多为砖花栏,街门对面有影壁,宅门外有石狮、拴马桩和登马石。平遥古城历史民居建筑根据保存现状可将其分为四类,保存较好,院落基本完整,主要房屋结构,门窗和屋顶装饰无较大损坏,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的一类院有448处;院落和房屋结构相对完整,但部分地方有损坏但可修缮的为二类院,有1513处;院落房屋损坏严重,或者院内有不协调的后期修建建筑为三类院,有837处;基本上为后期所修建建筑的四类院有999处。当前对于平遥古城历史民居建筑的利用主要由临街的倒座房所改造而成的客栈和商业性铺面。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旅游业的发展,给历史民居建筑保护在资金、技术、环境等方面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随着旅游的经济效应逐步显化,其带来的弊端与危害也随之而来。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对于历史民居建筑的保护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二次伤害”
平遥古城内的历史民居建筑大多有上百年的历史,一方面,建筑的使用时间较长,其许多结构和构件大多已经老化或损坏,同时木构件作为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非常容易发生腐朽、干裂、虫蛀等现象,建筑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急待人们进行修复改善;另一方面,古代民居在建筑体量、功能性上都不能够满足和支撑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与方式,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但随着资金投入、施工工艺、监管力度的有限性,许多历史民居建筑非但没有达到修缮保护的目的,反而对建筑本身进行了“二次伤害”。随意的乱搭乱建、拆旧建新,劣质的建筑材料和彩绘油饰,使原本建筑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遭到了严重破坏,其经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二)新老建筑的不和谐
随着平遥古城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古城内部和周边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新修的建筑物如酒店、剧场、商铺等。但许多新修的建筑物在高度、材料、色彩上都表现的“过新”。为了保护和表现平遥古城内部历史建筑和古城墙的整体风貌,要对平遥古城实行视域控制,尤其是古城周围的建筑在风格上需要协调统一。但这些“过新”的建筑,与古城中的历史建筑相较则显得尤其突兀,极为不协调,影响整体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也影响参观者和游客们的视觉观感。
(三)商业化倾向严重
近些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所有古城都一个样儿。虽然稍显夸张,但也反映出了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古城内部商业化倾向已经越来越严重,已经逐渐的失去了其地域特色。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吸引了很多外来商人来平遥古城从事和经营旅游业或其他相关的商业活动,缺乏对平遥地区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古城内的历史民居建筑很多都被改造成了大同小异、毫无特色的商铺和客栈。本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平遥古城成为了商业贸易的地区,既破坏了古城中蕴含的历史氛围,也损害了历史民居建筑里贮藏的文化内涵。
二、相关的建议
(一)建筑技术
在对平遥古城中的历史民居建筑进行修缮和改造时,应当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但由于监管部门的缺失,建筑产权的混乱以及传统工艺、材料、技术的限制,普通工匠和设计人员很难完整的还原和表达出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反而对其进行了“二次破坏”。为了防范和杜绝此类现象,政府应该做好监控和管理的作用,明确建筑产权,对历史建筑的数据进行测绘存档,再成立一支由专业的古建筑建造技术人员所组成的平遥古建筑修复保护团队,平遥古城内的所有历史建筑修缮和改造必须在专业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形成一套科学的、完善的、操作性强的规范和体系。
(二)地域环境
建筑在设计和改造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其所处的地域环境的独特性。为了完整的保留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古城内部以及周边新修改造的建筑在表现形式、色彩、材料上都应与平遥古城的地域环境相协调。从城墙上俯瞰整个平遥古城,屋顶皆为灰瓦覆盖,平面顶也呈现灰色,墙体则由青砖砌成,门窗多为明度较低的褐色木构件组成,多种材料色彩相互呼应,赋予平遥古城古朴典雅庄严的氛围。但注意和谐并不只是意味着材料色彩上的重复和复古,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感受上与平遥古城的整体氛围趋同。
(三)文化特色
平遥古城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是少有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县城,更重要的是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以平遥票号为代表的晋商文化,镖局文化,诸如平遥剪纸、布老虎、推光漆器等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平遥中路梆子戏曲文化,还有莜面栲姥姥、平遥牛肉等美食文化,都是平遥古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平遥古城中的历史民居建筑无论是在建筑形式上还是装饰上都深受当地的地域文化影响,不可分割,在对其保护和改造的过程中必须将文化融入设计中,在设计中体现文化,在文化中体现设计,相互贯通,展现出平遥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但在借鉴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将新生文化融入进去,做到既有传统的氛围,又有新生的活力。
(四)原真性
原真性是文物遗产保护中最为重要的原则。在对平遥古城历史民居建筑进行保护和改造的过程中,要禁止为了旅游观光而将历史建筑重建,或是修建仿古建筑等行为,这些为了经济效益打着“恢复历史”而出现的“假古董”、“伪文化”严重破坏了平遥古城的真实性和历史价值。只有它的原状才能具有真实的历史价值。对原状的任何改变,不论是好、是坏,都改变了这种文物的历史真实性,也就是它的史料价值[2]。只有客观的看待历史尊重历史,才是对文化遗产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和继承。
三、结论
在对平遥古城历史民居建筑保护和改造的过程中,切记不可只是追求短期利益,要将目光放长远,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够在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中找到平衡点,实现互利共赢,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霍剑莉.关于古城保护的思考[J].丝绸之路,2012,(04).
关键词:古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在1982 年才真正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体系,分别于1982年2月和1986年12月公布了两批共6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自此之后,城市建设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和思维方式,以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保护和宏扬为基点来开发、建设城市,即从文化角度研究城市的生长过程,比单纯地从物质计划原则来规划、建设城市,增加了深层次的、更有益于拓展人类文明成果的精神内涵。这使城市建设从单纯的房屋排列、市政设施计划转向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恰恰体现了城市建设行为的本质意义:城市要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现代化新人提供一个完美的物质环境、一个能促进人类生存文明发展的空间。
1古城保护发展模式
从1982 年确立历史文化名城体系到现在,各个古城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摸索着古城保护与再利用的发展模式。总体看来,“文化旅游”是古城保护与再利用进程中的主旋律,但有不少古城在唱响“文化旅游”主旋律的过程中忽视了自身真正的文化,更有甚者弱化了传承它们古城文化的核心所在——原住民,企图通过改善物质空间手段体现古城的文化特色,实在令人对古城的既有文化堪忧。
1.1“保旧增新”模式
“保旧增新”模式即:一方面完整保留历史文化名城的物质空间结构和维系古城文化延续的原住民,尤其是原住民的生活行为方式;另一方面更新古城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以适应居民现代生活方式。
平遥古城可以说是“保旧增新”模式的典型代表。经过多年的努力,平遥古城的保护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物质遗产得到有效保护。1997年以来,平遥对古城文物的保护基本遵循了世界遗产保护的准则,取得了突出成绩。以2002年为例,平遥县筹资3200万,全面实施文物保护与旅游配套工程。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1997年以来,平遥投资2048万元对古城主要街巷进行改造和上下水配套建设,共改造建设道路4O余条,长度11.9公里,地埋电力、电信、广电“三网”线缆1.2万米,对干字型街道按原貌进行石板铺装,并划定步行区实施管理,有效地改善了古城基础设施,为居民生活和游客旅行提供便利条件,也促进了古城的保护。三、古城环境得到改善为了改善古城环境,县委各部门联合行动,对古城区进行全面整顿,逐步拆除临街橱窗,清理不规范广告牌,对主要街区实行全天候保洁,并实行上门收集清运垃圾制度,初步改善了城市脏、乱、差面貌。四、传统文化受到重视传统文化是平遥古城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地保护古城遗产,有关方面对古城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地挖掘,部分文化艺术、民间传统得到恢复,许多平遥历史文化的信息符号得到适当的体现,如,老字号、老商号、老工艺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平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深了人们对其文化价值的认识。
1.2“完全新建”模式
“完全新建”模式即:历史上曾经繁华过的并具有某种重要意义的,或因自然灾害,或因战争而遭到彻底毁坏的城市,出于某种目的不惜一切代价凭着历史文献将上述城市依原貌重新修建起来的模式。
“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庄便是“完全新建”模式的突出代表。历史上台儿庄的发展繁荣得利于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航道工程,也由此台儿庄成为了傍水而筑、因河而兴的“水旱码头”。在建设第一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契机下,当地政府决定重建台儿庄古城。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台儿庄古城具有千年运河上最完整的运河文化遗产体系。这是运河申遗专家阮仪三教授的团队得出的结论,而且把台儿庄作为大运河上最完整的遗产体系,写进了运河申遗的报告。城内至今仍有一些古街巷、古民居、古商铺等古建筑。第二,台儿庄古城是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壁最典型的城市。台儿庄地处南北过渡带,运河落差大,又是当时华东地区唯一的煤炭供应地、最大的瓜果梨枣集散地和最发达的民间制陶基地,徽商、晋商、浙商、闽商、粤商等各路商贾纷纷云集于此,定居经商,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使台儿庄成为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第三,台儿庄古城能够成为独具特色的东方古水城。台儿庄是低洼地,历史上的洪水走廊,古城区有18个汪,汪渠相连,水巷纵横,居民筑台而居,是标准的水城,老地图上有近百条水街水巷,水网密布。第四,古朴与现代、悠闲与疯狂完美结合的时尚之城。首先是生态古城,充分利用无污染、可循环的能源进行产品设置和开发。第五,建设台儿庄大陆第一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台儿庄与台湾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联系,是改进海峡两岸关系、促进民族统一大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1.3“新旧混合”模式
“新旧混合”模式即:老城区位于城市的重要地段,它往往是城市的发祥地,但由于大搞城市建设,提升现代城市品位,老城区便沦为首要改造的对象,或整体拆除老的社区环境将社区原住民还迁出去,或部分隐约延续老城区的建筑布局肌理而四周便以标榜现代化大城市的高楼大厦相围,这样在建筑空间形态上形成了“锅底状”形态。
天津老城厢地区的开发与保护符合“新旧混合”模式。老城厢是天津城市的发源地,历史上曾经的地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代城市生活中津味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的区域,“是天津最重要的历史遗迹和发展见证”。同时老城厢代表着天津的历史和传统地域文化,是奠定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然而,于2003年6月全面启动的老城厢大规模拆迁改造工程完全漠视了老城厢在天津城市中的特殊地位。很快,时隔一年之后老城厢地区的地产开发项目如火如荼地展开,令人心痛的是新的规划彻底打破了原有道路格局,仅仅对鼓楼十字街予以部分保留,旧时大量的阡陌巷道、大小院落被新的城市路网和现代建筑所取代,最终形成四周高楼林立而中心低矮的“锅底状”天井空间形态。可笑的是,某些领导“灵机一动”称其为“意念中的城墙”而受到市级领导赞许。后来便形成了以媒体为代表的“造福百姓的世纪工程”和以历史文化保护专家为代表的“城市的历史生命一扫而光”两种呼声。
2.古城的经营管理体制
从经营管理来看,我国的世界遗产经营体制大致有两种。一是“政企合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接待、食宿、购物、娱乐等服务项目,由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管理机构直接经营,管理单位既承担政府管理职能,又从事企业经营活动,形成政事合一、事企合一、自收自支的模式。这种政企不分的模式容易造成遗产管理中的衙门作风和旧国有企业的各种弊端,导致文物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以及经营开发的无序低效。二是“政企分开”模式。有些世界遗产地政府为了提高旅游经营效益,克服政企合一模式下的管理经营低效问题,将其管理的世界遗产经营权,通过出租、出让、上市、机构划拨等方式交给旅游企业,推行“政企分开”的模式。但是这些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大多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成立,有的甚至与管理机构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重大经营决策还是政府说了算。这种模式实际上是政府打着遗产管理的旗号进行旅游经营,所谓的“政企分开”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因此,可以看出,这种模式比前一种模式更容易造成旅游经营冲击保护的情况发生。
鉴于上述两种古城保护中经营体制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尝试以下经营模式:古城遗产管理局应作为非营利实体来运营,负责古城遗产本身的经营,它可以取得收入但不分红,而且所取得的收入,只能用于遗产保护事业。而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还应存在,但应与建立的古城遗产管理局彻底分开,作为企业进行商业操作。这样处理的意义在于,遗产管理单位和旅游企业都可以合理、合法、有效地达到各自的目标。
3.小结
不难看出,在古城的保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护传承和延续古城历史文化的核心主体,这个核心主体中原住民及其生活行为方式是重中之重,因为古城中所有的历史环境要素、建筑空间组合布局、历史街道街巷等等要素都是因原住民的活动行为存在而有意义。因此,通过不断优化古城的经营管理体制的目的是去更好地维护古城中原住民及其生活行为方式及其他们生活的环境。那些借着“保护古城”的名义在古城中大搞开发建设,将原住民作为改造对象,并为其“改善生活”使其还迁出去的“善举”,在当下文化逐渐缺失的今天应当引起足够的深思。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S]. 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S]. 1989.
[3]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9.
[4] 李雄飞. 历史文化名村建设的再思考[B]. 2005
1 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保护及利用的意义与现状
文脉以民族地域性为前提,它是每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本民族文化中的体现和反映。并在民族成员的意识或潜意识中表现,支配着民族成员的日常生活。[1]名人故居蕴含着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映射出一座城市的人文记忆,并借助名人的影响力以及故居所特有的文化气息,成为城市的人文坐标,从而有力地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很多名人故居还是当地的优秀建筑传统的体现,如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艺术。近年来,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已经成为旅游经济开发的一个热点,城市要处理好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将历史文化的内在价值与旅游开发的现实性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城市名片。
据统计,目前在苏州古城区具有一定文物价值的古宅超过200处,其中名人故居占了很大的比重。例如:较著名的有钮家巷的潘世恩故居、南石子街的潘祖荫故居、悬桥巷的洪钧故居等。近代各界名人或任职或治学或创业或寓居或游历丰富了苏州古城的历史足迹,也为苏州古城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1.1 古城区名人故居基本现状
苏州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发达,因此苏州具有很好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但是,由于传统原因和体制局限,在现实中的名人故居过于开发轻视保护,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轻视文化影响。一批一批的名人故居被提名保护,实地却是令人担忧的形象工程,当地市民也缺乏对于名人故居保护的意识,名人故居存在的本身的意义正在淡化。
从建筑类型看,故居建筑多为明、清、以及近现代时期的建筑。现存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大部分都经过迁改修缮或部分拆除,近现代时期的建筑大多保存完好或小范围的修缮。从名人故居的产权状况看,有的是祖宅私产,如方嘉谟故居;有的是租赁房屋,如汪鸣銮故居;有的是单位所有的宿舍、公寓或会馆,如李根源故居;有的荒废严重,处于闲置状态,如陆润庠故居。苏州古城的名人类型很多,50%的名人属于文化类型,15%的名人属于政治类型,还有35%是属于其他如社会名流、商人等类型。名人的类型是与城市的历史以及城市的性质相关的。名为“东方威尼斯”的苏州是江南名城,江南文人多出风流倜傥的文人子弟,因此文化气息更加浓厚。从地理位置看,古城区的名人故居多散落在街道小巷中,不能形成大范围的规模效应,但是交通条件相对来说都是可达到的地区。
1.2 古城区名人故居保护基本情况
在实际调查中,苏州古城区名人故居的保护现状分为较好、一般、年久失修、私搭乱建、部分拆除和特殊6种情况(见表1)。其中,保护较好的故居占21.1%,主要是纪念馆、博物馆、单位办公用房和名人后代居住的独户住宅。保护较好和一般的故居超过半数,也就是说还有半数的名人故居保护状况是令人担忧的。由于缺少科学的管理、到位的保护和修缮,大多数名人故居原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正在下降,许多名人故居的院落房屋年久失修,还有私搭乱建的现象。总体上看,古城区的中心地带名人故居保护状况较好,城区外围的名人故居保护状况较差。
在名人故居保护的层面,政府的支持是最有力的措施。在文物保护主管单位的努力下,许多名人故居得以保存和完善。苏州古城区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和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占近10%,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市控制保护单位占了近70%,可见国家对于苏州古城区的名人故居保护作了非常大的努力,大部分已经挂牌,非保护单位的不是非常多。但是根据走访调查,许多就算是已经挂牌的名人故居也只是名为“挂牌”而已,实际的情况却是年久失修,荒废闲置而已,更有甚者,散为民居的故居已经被严重破坏。(见表2)
1.3 古城区名人故居利用基本情况
根据名人故居的开发应用模式,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该名人故居的利用情况。如今,名人故居的开发应用模式多为以下三方面:浅尝辄止模式、展览馆纪念馆模式、古今结合模式。[2]浅尝辄止模式是仅限于观光游览外貌,或者欣赏该名人故居的建筑艺术美,如拙政园。还有是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等,如:许乃钊故居。展览纪念馆模式是通过展出,通过展出故居主人的生平、作品等,以博物馆、纪念馆的形式供人参观,如桂荫堂。古今结合模式是混合经营双赢型是对名人故居的一种再利用方式。一些城市、风景名胜区将其区域内的名人故居建筑改造为宾馆、饭店、游客接待中心、景区管理用房等旅游设施,如李根源故居。[3]
调查分析,苏州古城区的名人故居保存和开发的现状有待完善,笔者认为苏州古城区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没有足够的重视;欠缺具体的管理办法和相应的运营资金;管理状况混乱,缺乏明确的管理部门;名人故居经营现状不佳,没有产生旅游需求的吸引点。
2 与国外名人故居的对比研究
多年来,苏州政府陆陆续续修复了一些名人故居,卓有成效,但在名人故居保护及发展的决策思路上仍有很多方面值得深思。国外在名人故居保护方面,成熟的保护经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老舍生前在伦敦詹姆斯花园的故居是一处被英国遗产委员会保护的遗产,是英国第一个被保护的外国名人故居,也是中国名人故居在国外被保护完好的范例。[4]国外很多国家,名人故居及其展品的保护在国家层面得到高度重视,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严格制约,政府的相关工作必须接受民众的监督。除此之外,国外大部分国家保护名人故居的重点是保持名人故居的原貌,力求展现名人当时的生活情景。
2.1 苏州古城区与国外名人故居SWOT模型对比分析
Strengths(优势):中国园林建筑师法自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8世纪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传至欧洲,仿建中国自然式园林在当时欧洲成为一种时尚。因此,在园林建筑艺术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拥有不容争辩的重要地位。苏州古城历史悠久,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众多以园林艺术闻名于世的名人故居。苏州古典园林以中国园林代表的身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任何国外名人故居都无法取代的。
Weaknesses(劣势):苏州古城名人故居两极分化严重,很多名人故居一直无人问津且破败不堪、入不敷出与拙政园、网师园等闻名中外的名人故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古城区还有很多产权混乱、至今仍有各色居民杂居的名人故居。另一方面名人故居保护的责任落实一直不清不楚,法律对名人故居立法保护的条文仍属于空白。此外,几个著名的名人故居并没有带给游客真切的生活气息,可以说名人故居更像一个陈列馆。而这些正是国外名人故居保护经验值得我国学习的地方,法国从1913年起就设立专门机构对纪念性建筑进行分类管理,登记造册。1990年,法国文化部对全国范围内的名人故居展开调查。通过缜密的调查研究得出的报告提出,应确定文学家故居的特殊性和历史地位,并对故居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5]早在140多年前英国就开始认识到了历史文化的价值,对名人故居实行的是“蓝牌制”。蓝牌由颇具权威的英国遗产委员会下属的蓝牌委员会发放,使那些值得享此殊荣的名人故居得到应有的保护与尊重。[6]
Opportunities(机会):苏州古城众多的名人故居散落在城区各个地方,大多数的名人故居都是隐藏在不起眼的街角巷弄里,它们存在于周围街坊的人文环境,因此,街坊和名人故居的完美融合,加上名人故居的免费参观,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吸引无数游人。更重要的是,苏州古城目前已经有几处发展较好的历史街区,如平江路、山塘街、石路等,这就给名人故居的发展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英国,莎士比亚故居的开发给苏州古城名人故居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斯特拉特福镇因莎士比亚故居而闻名遐迩,一共有五栋莎士比亚故居,分布在小镇内和周围,分别是莎士比亚出生地、安妮?海瑟薇小屋、玛丽?阿登之屋、莎士比亚乡村博物馆、霍尔小院和纳什之屋及新宫,每一处故居都是一座赏心悦目的花园。[7]深度挖掘名人故居的文化价值,整体上营造回归历史的特殊氛围,创造一种“穿越”的独特体验。
Threats(威胁):游览名人故居类景点,因其资源属性,产品多为观赏性,旅游参与性和趣味性不强,很难满足现代游客对旅游市场新奇、好玩、刺激的需求,游客更愿意尝试惊险刺激的游乐设施和旅游项目。另外,很多名人故居入不敷出,政府投资无法收回,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这些名人故居不得不面临着拆迁的命运。未来的名人故居在开发道路上要注重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创新旅游项目增加活动的趣味。政府在名人故居的保护上应该推陈出新,打破原来翻新修复的做法,借鉴国外的杰出范例。众所周知,意大利的特点就是“破烂美”,在佛罗伦萨历史遗迹处处可见,尤其是在古罗马斗兽场,巨大而残破景象更能带给人一种强大的震撼量。
苏州古城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虽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国外也存在着一些差距,但是其自身无可替代的优势地位和尚未开发的潜在机会使得苏州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3 苏州古城区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开发建议
根据苏州古城名人故居的基本现状以及与国外名人故居的保护经验不难看出,目前名人故居的保护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任何形式的文化旅游的开发设计,必须考虑诸多的相关因素,综合上文的现状分析和利用SWOT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笔者总结出以下五点建议。
(1)以房养房;古城区存在着很多的“门庭冷落”的名人故居,这其中一些是本身就未被修缮,而另一些就是虽然政府实施了修复工程但是仍然终日无人参观。在全国,名人故居的利用方式主要有纪念馆、住宅、教育机构等,针对苏州古城的具体现状,政府可以改变思路将一些名人故居发展为宾馆类住宿用房,或者吸引剧组在此拍摄影视作品。这样一来,名人故居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能够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改变用途后的名人故居不需要太刻意的修复,只要重点体现出名人在这里生活时的意境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有很高的要求。
(2)力求名人生活原貌的再现;名人故居的修复工作的重点应该落在保持原貌、体现生活意趣,而不是如何将名人故居修葺一新。要知道来参观名人故居的游人不是为看展览而来的,他们的到来都是出于一种走近名人生活的心态。因此,名人故居的姿态不能只是一种束之高阁的展览,而是一种重温历史、体验名人生活方式的机会。
(3)明确责任,利用民众参与监督,完善立法;随着历史的变迁名人故居也几经易主,政府需要尽快明确名人故居的产权、落实管理权,将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变成“大家的事”,与周边居民息息相关的事,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主动监督政府工作。建立相应法律条文保护名人故居,体现人民监督对名人故居保护工作的制约作用,并且设立专门机构管理保护名人故居的各项事宜,明确各个层面关于名人故居的界定。
古运河在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流淌,因其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而发挥着促进交通,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运河沿岸汇集了众多历史人文景观:扬州古港、东关古渡双瓮城、帝王巡视扬州的瓜洲古渡锦春园、高曼寺行宫御园和龙衣庵;隋代佛教的高F寺、宋代的伊斯兰教圣地普哈丁墓园和清代天主教的天主教堂;“富比王侯”的扬州盐商住宅群落;更有大量历史人文资源,唐代扬州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启航地文峰塔、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等经典诗篇、现代文学家朱自清的佳作;还有古纤道及田野风情景观,竹西公园至茱英湾段和自然生态景观凤凰岛等。
结合扬州运河生态旅游的调查报告,目前扬州在运河生态文化旅游方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开发力度。
一、改善旅游交通与旅游产品结合起来的设想
扬州市内以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乾隆水上游览线虽名声在外,但仅靠瘦西湖不足以支撑扬州旅游的区域化、国际化和持续增长。通过问卷调查,部分游客还会有流露出交通不便的感受,扬州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高铁、杨泰机场的建设和开发,早就摆脱交通不便的历史面貌,但游客更向往一种舒适的交通方式。细分旅游中人群,不难看出,如今品质游的游客大多钟情于自驾游和自由行。不同于团队游的经济实惠,旅游的方便舒适是首选。扬州是一座适合人居的城市,慢生活才是她的文化特质:百年早茶要慢慢品,沐浴、按摩、足疗更需慢慢享受,乘坐黄包车穿梭于古巷之间,可以停下来听一听扬州书场的评话也需要静心赏析。如果弃古城建筑的整体美而不顾,过度开发停车场,最多能满足一些外地游客一日游甚至半日游,这些游客也体会不到扬州城特有的慢生活。
不妨尝试邮轮游览的思路,利用运河发达的水系,将交通与旅游结合,把运河沿岸的古迹游览可以串联起来,形成以运河水文化为特征的区域化甚至国际化。将传统的扬州木偶表演、扬州漆器玉器雕刻、扬州剪纸等传统文化和技艺在邮轮上展示,使其别具一格。扬州目前有来自苏北沿海和长江流域其他城市;以及港澳台、东南亚、 北美、西欧及大洋洲等国家的巨大客源潜力,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水域的交通方式,让游客一踏上旅途就能感受扬州舒缓的慢生活气息。
二、从形成更多的宗教文化与水系历史渊源出发,开拓旅游市场
扬州运河沿岸以大明寺、高F寺为代表的众多寺庙园林。以四古著称的伊斯兰普哈丁墓、清真寺院共筑了宗教文化旅游基础。游客对于这些知之甚少,甚至没有接触过。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开发宗教文化旅游线路也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项目。让钟情于城市慢生活的游客能充分体验到宗教文化的魅力,品禅茶,看寺庙建筑,听高僧讲学,体味宗教的深邃内涵,放松心情,品味人生,使其不由自主地产生不虚此行的旅游体验。运河城市恰好可以利用水系的优势,沿运河沿岸开发宗教游览的船只线路,采取画舫式、摆渡式长短途的内河交通使游客能饱揽城市风光,选择想观赏的宗教圣地。
三、从古巷游发展到盐商遗址、特色民居开发开放的多文化旅游结合
扬州丰富的人文历史古迹,使得旅游资源信手拈来,东关古渡、东关街,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扬州繁华,集中了逸圃、汪氏小苑和个园,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等。古巷游俨然成为扬州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项。而扬州园林小巧玲珑,精细中显智慧,平淡中显神奇,兼具皇家园林金碧辉煌与高大壮丽,在江南园林中自成一派。扬州文化像水,包容、贯通、融汇。游客在欣赏了古巷和盐商遗址后,有机会解扬州普通人的生活历史,才是一种深度的资源开发,旅游形式的丰满。如果能开发更多的扬州特色民居,这些民居大都建于明清时期遗存至今的古城区,城内400多条老街古巷纵横交错,50万平方的传统民居保持良好,是扬州八怪、扬州漆器、扬州学派、扬州雕版、扬州美食众多文化形态中的一种,具有旅游开发的价值。不管是以客栈还是旅游参观形式,都有古巷游览和盐商遗址游览中难以弥补的旅游价值。
四、从沿运河的历史发展与开发生态旅游结合的设想
运河旅游顺着水系的发展,不能单从一座城,一条河流的孤立地开发旅游,应以运河为主线,与邵伯湖、高邮湖、宝应湖等水系资源,和古镇秦汉文化区、淮楚生态旅游度假区、淮安水利枢纽区、环高邮湖生态区、凤凰岛-邵波湖生态旅游区以及饮水思源风景区,构成网络状的游览区,以运河水上交通为媒介,大力开发生态旅游形式,如垂钓、野炊、露营、采摘、农业基地游览、农家乐,渔家乐等多形式多种类的旅游业态,将一日游拓展为多日游;甚至选择性地放养一些观赏性的动物,如孔雀、大雁等等,投入资金整顿周边的环境,打造纯生态的环境,吸引野生动物的回归,创设和谐的自然生态,多角度展现运河水带来的美丽风光。并依托运河的历史资源,挖据因河而生的饮食、漕运、民俗、桥梁文化,并整合到沿岸的文化生态旅游中去。
旨在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并提高农业高效功能[2]的生态园发展势头很好,在农业发展和城乡旅游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赋予了显著的中国特色[3]。但总体来讲,我国华北大部分地区生态园发展规模很小,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以自然修复为原则并为人们提供游憩环境的生态系统;生态园内产业规模单一,未能系统地对生态园进行专项配套规划,无法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文化特色;未与市政、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高效衔接,导致生态园后期产业升级时问题重重。现从园林景观方面就生态园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配套设施不到位规划设计破碎化
发展休闲农业,创建生态园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农民品味,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因此涉及到生态园建设的相关问题,各部门之间应积极配合;在规划设计中要有总体规划思路,对生态园功能分区和主要建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政府指导、各部门配合、市场化运作、商业化管理”的发展模式,以生态农业、文明旅游、绿色餐饮、文化旅馆、科普教育为实体,根据当地的自然景观条件进行地势、水体设计和空间上功能分区,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绿色能源,突出资源综合利用,使产、学、研、游、居相结合,建立具有当代特色的现代农业多功能生态园。
三、对各年龄段使用人群定位模糊
由于人们厌倦了城市之中的快节奏生活,很多人利用节假日观光旅游,体验美丽大自然赋予生命的价值。在这里他们可以采摘体会丰收的乐趣;可以垂钓品味悠闲的生活;可以踏青寻找大自然的空灵……生态园的建设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如为儿童建立科普教育,提高儿童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年轻人可以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针对其独有的乡野情怀,建立户外休闲、果品采摘等特定区域,缓解压力,由感官初级体验上升到高级体验,再到浑然融合的终极体验[4],层层递进,流连忘返;老年人由于长期在“水泥立方体”中生活,加上城市污染雾霾天气的影响,久而久之,导致心理和生理出现问题。生态园在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如为其设计步行、坐息空间、交流空间和养生保健疗养空间,在植物造景和色彩搭配上要满足安全性、可识别性等原则,改善在长期居住封闭城市中造成的情绪失落、焦虑恐惧。总之,针对不同的人群,设立适宜的活动空间或建立几个园中之园是很有必要的。
四、缺乏地方特色 文化承载力弱
近几年来,很多地区都在努力发展文化产业。十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白云生态园依托广府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有的赵国文化,凝炼成“志成通天”的企业文化;邯郸市邯山区在建的“第一高科技生态休闲园区”,以赵国廉颇蔺相如“将相和”文化为依托,修建主题公园、廉颇祠和雕像等,在体现其主题文化的同时,弘扬古城邯郸悠久的历史文化,实现了生态园多功能兼顾。生态园有了文化承载力和创意特色,表现的主题也就显得鲜活了。生态园作为陶冶情操、拥抱自然、保健疗养、消除疲劳的景观长廊,兼具多种功能。在其规划设计中应注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功能模式多样化、管理维护明确化、选址建设科学化、产品服务人性化”的宗旨实现生态园绿色健康发展。
五、结语
市旅游局:
__景区被誉为“老__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天堂里的街市”。近年来,山塘旅游蓬勃发展,20__年,山塘街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并顺利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山塘旅游迈向了新的高度,也逐渐成为__古城旅游的靓丽名片。
作为旅游的重要元素,我们始终坚持将旅游品的研发建设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目前,景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建设越来越彰显出浓郁的山塘旅游特色,成为__旅游文化的重要承载体。
1.大力培育,研发基地渐成规模。山塘拥有邹英姿刺绣展示馆、钟锦德紫檀木雕刻、石艺斋等一批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__刺绣、姑苏刻纸、紫檀木雕刻等传统文化样式在山塘得到传承和展示。目前,我区正利用原山塘小学(岭南会馆)3000多平方米面积,与__瑞富祥纺织品公司积极洽谈,将建设高端旅游品研发基地。同时,景区还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山塘特色、深受游客喜爱的中低端旅游产品,包括海棠糕、梅花糕等系列小吃,皮老虎、九连环等传统手工艺品,松鹤楼、五芳斋(等一批老字号,为游客提供了丰富选择。
2.文旅结合,注重节庆产品开发。围绕打造“吴文化的窗口”,充分做好节庆文化的文章,旅游产品的设计推广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山塘“轧神仙”已成为__人的狂欢节,每年参与的游客达数十万人次。山塘风情节、山塘中秋祭月、打连厢等参与性旅游项目深受游客喜爱。20__年,通过市场化运作,开发出了40多个品种的“轧神仙”旅游产品,“轧神仙”活动品质和山塘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3.积极招商,优化扶持政策。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操作,制订相应的扶持政策,吸引了不同档次、不同种类的企业进驻和人气集聚。目前山塘景区共有商家100多家,为旅游品的研发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也具备成为旅游品研发基地的能力。
地热资源带动优势旅游产业
在原平大营这一片平静的土地下,蕴藏着华北地区最大的温泉资源,热田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热水层厚度158米,其面积之广、水层之厚带来充足的热水补给,专家报告中这样写到――“可视无限量开采利用”。大营温泉无色透明,富含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氡、锶含量属全国之首,基础温度为95℃,出口水温高达57℃。
在这样优质的地热资源基础上,大营温泉度假区慢慢成型了。在大营温泉区内,已征用面积328亩,建成大中型旅游馆4座,别墅70座,宾馆3座。这只是度假区的雏形,在当地的旅游规划报告中,描绘出了一个控制面积为3万亩的综合度假景区前景:在大运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带动下,建立商务会务区、休闲度假区、生态观光区、文化旅游区“四区”。
意趣多元的乡村体验
大营温泉周边40公里内无工矿厂区,基本无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环境噪声为0类区,森林覆盖率35%,真可谓群峰迭翠,绿阴连绵。在这片优山美地中,掩藏着不同风格的其他观光区。
“数字化”+“艺术化”的水果基地:紧邻度假区有一座国家级高科技生态示范园,占地1000余亩,30多座大棚整齐排列,走进自韩国进口的六连栋“巨无霸”大棚,上千株植物像士兵一样整齐划一,一样的间距、一样的高度,甚至在一样的位置结出一样大小的果实。我们小心翼翼地翻开盖在果实上的遮光纸,看到一个个漂亮得如同工艺品般的“日本网纹甜瓜”,每一个瓜上都挂着编号牌,原来种水果也可以种得如此“数字化”,如此“艺术化”!
柳军辉
广州商贸旅游业一直比较繁荣,与制造业、加工业并列为三大中心。作为广州城发祥地的越秀区,总面积仅9·16平方公里,但一直是商家必争的黄金地段,向有“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越秀商贾”之称。有鉴于此,越秀区把“商旅富区”列为四大发展战略之首,做好“商旅互动”大文章。去年11月,组织上安排我到广州市越秀区大新街道办事处跟班学习。借此机会,我对全区商贸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有所感悟。
一、越秀区发展商贸旅游业的历程和现状
早在90年代初期,越秀区按“工商并举”发展战略,注重抓项目、抓投入,基本形成了“一路五区三带十街”的商贸旅游经济格局,即:一条既具现代时尚、又有岭南风情的商业步行街,五个以服装商贸、经济会展、休闲旅游、金融商业服务、政务中心为主的功能区,三条汇集文化史迹、宗教文化、城市传统中轴线景观的游览带,十条专营批发业务的专业街。1997年,适时将发展战略调整为“商旅富区”,从抓具体经济项目转变到抓营造环境,从搞“马路经济”到注重环境效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以商贸业、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08亿元,年均增长1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48亿元,年均增长15.47%。全区工业与商贸旅游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从1997年的25:75调整到2003年的7:93,基本形成了与现代化中心城区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二、越秀区发展商贸旅游业的主要做法
1、多层规划,准确定位。1999年,越秀区以建设商旅中心城区为目标,开展全区性的调研,形成了三个层面的规划方案:一是区级宏观规划。出台了《越秀区商贸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10)》。围绕“古城商都发祥地”的形象定位,贯穿“构筑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条主线,确定了“经济与文化并举、商贸与旅游互动”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产业布局和行业规划,确定了商圈拓展和古城遗迹、历史文物的保护范围。按照居住区与商业区相对分离的原则,明确不在居住区内开发新的专业街、专业市场。二是商圈详细规划。对大的商贸区、主要旅游点进行调研定位,细化了大型商圈的业态与功能、商圈内部行业和层次的布局与规模,规划了道路、停车场、绿化广场等配套设施。如北京路步行街,以“一路阅尽千年沧桑”为主题,定位为“最能代表广州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现代文明融汇发展的趋势、充满时尚活力和集聚力、辐射力的国际商贸区”。改变以往拆旧建新的规划,保留有特色的东西,特别是千年文化景观,实行差异化发展。商贸综合区定位为“山水城市特色、岭南建筑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和传统商业特色”,发挥交通便捷、产业配套的优势,着力引导大商号加盟,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充分融合。三是专业街专题规划。10条专业街所属街道,按照总体要求,以巩固特色、发展特色为主题,对经营状况、街区环境、管理构架、文化特色进行了详细规划,力求挖掘文化资源,重构历史风貌,完善配套服务,提高经营档次。规划的制定中,始终坚持政府主持、专家主言、公众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政府把调研课题交给专业院所,经专家调研形成方案后,通过越秀区政务网、公众网,甚至广州日报等传媒征求意见,反复研讨形成。准确的定位,为大型民营企业进驻起到引航、导向作用。1999年至2002年间,引进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民营商贸企业210家。
2、多管齐下,打造品牌。越秀区积极挖掘潜在资源,打造两张商贸旅游品牌。一是历史文化品牌。通过发掘整合历史资源,形成了8个国家级、9个省级、26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着力保护、开发和利用,凸显“南越文化”特色,展示“古城商都”风貌,促进商旅经济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如北京路步行街以千年水闸、千年古道为历史文脉,改造大佛寺广场,越秀书院群及其他景观,构筑主题购物公园,提升历史文化和商业文化品位,日均人流量超过30万人次,节假日高达90万人次;商铺面积由1997年的2.68万m2发展到2002年的10.8万m2;商铺价值平均每年递增8%,1995年以前200多万元购买的商铺现已接近2000万元。二是城市景观品牌。越秀区打造品牌的三条措施值得借鉴:①健全机构抓协调。成立了分管区长牵头,经济、商贸、旅游、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辖内商会、大型商厦和旅行社等负责人组成的商旅发展协调委员会。定期协调解决问题,落实规划和相关措施。②多方宣传重推广。公开发行《越秀区导游全览图》、《越秀区美食购物攻略》、《越秀区导游词(中英文版)》、《越秀区投资服务指南》等平面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借项目建设、升级改造之机,举办专题研讨会。如2003年举办的北京路建设高峰论坛、越秀区商贸旅游与民俗文化研讨会、光明广场室内设计研讨会,吸引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知名人士2000多人参加,国内媒体广为报道,引进项目3个,资金2000多万元。借几大历史遗址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机,举办万众欢娱北京路活动,日均人流超100万,日均营业额10多亿元。③政府引导促发展。如大新街在1999年引进4个皮革经营大户,免费提供停车场所,免费代办一切手续。通过大户带动,3年后商户由1000户发展到4000户,形成一条皮革批发专业街,年交易额1.2亿元,上交税收800万元。
3、市场运作,筑巢引凤。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深度挖掘和打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一是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中介招商。越秀区出台了《鼓励引进内、外资投资项目和新办企业试行办法》、《鼓励新办企业暂行措施》两个文件,明确以归区所有的地税额为奖励依据,以50万元为起点,奖励中介组织。近两年,引进项目20多个,奖励金额2000多万元。二是建立投资服务中心抓好协调服务。区设立了投资服务中心,街道建立了工贸公司,分别全程全权大中型、小型项目的风险分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行政审批等手续。区委政府要求各部门给予极大支持和配合,使投资者通过区投资服务中心或工贸公司这个窗口,切实感受到“一站式”服务的便捷和高效。三是强化服务理念树越秀口碑。越秀区提出:“能提供的东西要最好,不能提供的要服务好。”如全球最大的物流企业--伯灵顿公司总部引进越秀区后,为满足企业仓储用地的需要,积极与花都区洽谈共建一个几千亩的物流仓储园区,园区税收按比例分成,优势互补,联盟发展。四是重视协会和商会抓沟通联络。
三、加强商贸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借鉴越秀区的做法,学习珠三角的经验,我认为加强湘潭商贸旅游业的发展,要坚持四个方面:
1、坚持规划先行。组织专家学者和行业部门按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着力挖掘丰厚的历史底蕴,结合市场群体建设和当前人居情况,商贸布局现状,城市规划要求,编制好商贸旅游业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中,注意把建设、改造与保护结合起来,使独有的古城文化遗迹和风貌通过科学规划与现代风格相融合,科学规划和调整城区功能布局。既规划好各大“商圈”各自的业态与功能,又重视“商圈”内部各行业、各层次的布局,规模适度,功能互补,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既重视“商圈”内部主业的发展,又重视发展配套服务;既重视“商圈”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又重视“商圈”内部的环境建设,改善“商圈”内部的文化与生态环境,走商贸业与旅游业、经济与文化互动之路,增强“商圈”的文化氛围。坚持以城区经营理念推动“商圈”的建设,注意运用利益导向机制动员社会力量按照政府的规划参与建设,构筑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现代化商贸旅游中心区的格局,实现共建双赢。
2、全力打造品牌。一个品牌,可以支撑一个城市、一片市场。打造品牌至关重要。一是商业化包装。在当前品牌时代,专业市场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营销、运作手段,对行业市场的结构进行优化,把同行业中零乱、信息不对称的经销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集中交易的平台,为广大零售商提供一个进货渠道,也为终端客户提供良好的购买场所。比如说一个酒店用品博览城,其实就是一个酒店用品的批发市场。通过专业化的运作,达到使买卖双方共赢的批发市场,“新专业市场”之说也因此诞生。二是专业化管理。包装后,通过专业化管理,为入驻市场的商家做好配套服务、统一品牌宣传以及售后管理等工作。比如虎门国际布料交易中心,其股东就专门筹备了2000万元的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费,交由某市场策划营销公司运作。三是政策的引导。专业市场要提高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必须要有政府的引导。如虎门富民时装城、黄河时装城,厚街几个家具市场等,都是有了政府的规范、引导和扶持,其运作才比较成功。政府打造产业集群的努力为专业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些专业市场作为会展的场馆,形成了“永不落幕的交易会”,带动专业市场的发展。另外,政府提供配套设施如物流体系和便利的工商、税务服务,为专业化市场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实施四大战略。一是点轴发展战略。即在各商圈内重选取一到两个具有一定规模,性质符合该商圈规划定位,特色鲜明,能够起龙头示范作用的大型商业项目或商业街,作为政府着力扶持的对象,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配合政府推出的该点/轴所处商圈的整体发展规划,引导和带动其他商业网点项目和商业街的开发建设,从而推动整个商圈的建设发展。二是规模经济政策。要积极实施规模经济政策,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扶优扶强,鼓励大型的品牌商业企业或集团公司,实施规模扩张的发展策略,兼并小型、零散的商铺,实现经营上档升级。三是税源经济策略。通过统筹规划,引导商圈内的商业网点进行改造升级,使其向展销、电子商务等高级贸易形态转变,实现市场升级换代。四是部门大合唱。要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着力改善商业区的道路交通、停车场、街区环境等。建立区内写字楼和在湘大公司、品牌企业的资料库,有针对性地提供必要的服务,尽力吸引国内或区域内的知名大型商业企业的总部或分部到本区安家落户。
一、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高起点统筹空间规划布局
一是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启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召开全市动员会,印发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完成前期基础资料收集和调研、双评估报告初稿和生态保护红线调整评估初步方案,基本完成总规相关的九个专题和五个专项报告。
二是完善规划体系建设。利用信息化大数据优势,牵头推进了越城柯桥交界处融合规划研究、钱杨区块规划研究、兰亭旅游度假区总体概念规划等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的规划研究,同步推进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修编,开展市区社区生活圈划和轨道1号线2号线周边地块规划编制工作。分类指导控规编制工作,共审核和上报控规40多个。
三是加强古城设计成果转化。按照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和古城总体城市设计要求,完成了古城北入口、广场、阳明故里、绍兴饭店二期、震元堂改造等重要节点规划研究及相关地块的控规编制工作。认真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开展古城内国有资产、资源更新利用方案研究工作,对古城内的办公房等空置情况进行了初步摸排。完成传统民居修缮导则(图则)编制和古城宣传资料及视频汇编。
(二)高质量提供要素资源保障
一是助推投资项目落地见效。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市政府城交口2019年市级投资项目涉土涉规工作的通知》,对47个市级投资项目建立局领导挂联督办工作机制。除因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等政策壁垒原因近期难以推进的5个项目外,销号项目已达15个,主要问题得以解决进入正常审批流程项目4个,其余项目都得到有序推进。2019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报自然资源部审核,共上报总用地面积3887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3129亩(耕地2911亩)。2018年中心城区6个实施方案和市本级4个跨省增减挂钩指标实施方案均获批准。
二是加强资源要素精准配置。全年共争取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6万亩(耕地1.6万亩)。同时,针对“占补平衡”短板,累计争取国家统筹、省内调剂数量指标7114亩、水田指标6616亩、粮食产能指标471.4696万公斤,市内共享标准农田指标12000亩,补充耕地数量指标1272亩、水田指标1000亩、产能76.4213万公斤,全面保障了今年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各类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用地占补平衡需求,连续第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三是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全市完成闲置土地处置1429亩,完成率316%,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550亩,完成率149%,完成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9472亩,完成率114%,消化批而未供土地6935亩,完成率105%。全面推行“标准地”制度,全市已完成“标准地”出让231宗,面积8413亩,省级以上开发区等重点平台实现投资项目100%“标准地”出让。与经信部门开展了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僵尸企业清理、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倒逼企业提高土地厂房利用率、产出率和贡献率。
四是维护土地市场平稳运行。通过编制年度计划、加大做地考核、合理安排出让时序等措施,维护全市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全年共完成经营性用地出让1.35万亩,出让金总额达到828.98亿元,争取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达到53亿元。
(三)高标准提升资源保护力度
一是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全域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进展顺利,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复评动态监测自查,新增省级森林城镇5个、市级森林城镇4个,“一村万树”示范村39个。持续高质量推进造林绿化,严格保护全市9.2万株古树名木,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完成造林更新1.65万亩,新植珍贵树161万株,建设珍贵树种示范林14片、示范点14个、示范单位15个。浙江绍兴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顺利获批。
二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02个;新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0个,上虞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列入省级试点。落实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任务,通过召开全市矿山生态修复现场会,加强督察通报和检查指导力度,全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新开工数量和交工数量分别达到省定任务的300%和150%。
三是推进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进一步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块和责任网格,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实现保护责任全覆盖。目前,越城区已在全市首先公布了二级、三级“田长”、网格长、网格员名单,并率先在富盛镇凤旺村树立第一块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标志牌。其他各区、县(市)正在结合乡镇村撤扩并工作进行人员名单调查确定工作。
(四)高品质提升民生服务
一是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推广“浙里办”“浙政钉”。提前实现不动产登记事项100%网上申请,达到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一般商品房交易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探索“不动产+”服务,推进不动产登记与户籍联办、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延伸和与公证协同办理等。
二是开展“多审合一”改革。落实“三减”,助推提速增效,将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合并办理,优化一套办理流程、整合一张申请表单、统一一套申报材料,并将两个事项办理时限由法定的40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创新制定出台森林植物检疫证核发与木材运输许可联办事项,强化“一网申报”,实现“一同发证”,并将两个事项联办时限缩减到不超过5个工作日。
三是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稳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增加20个项目列入省级试点,涉及31个行政村、17.25万亩土地,计划新垦造耕地1226亩、农村建设用地复垦1336亩,计划总投资4.84亿元。推进《绍兴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有效保障了美丽乡村建设、五星3A村庄建设、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村个人建房等“三农”事业的推进。加快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培育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人家;加快推进森林旅游和疗养地建设,申报推荐5家基地参评全省森林旅游地和疗养地。
四是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森林消防暨矿山生态修复现场会,系统部署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年度任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项目回头看,市、县两级共完成检查351点次,查明问题143个,已整改到位79个;累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不稳定斜坡272处、已核销隐患点220处、其它上报点34处,成功应对了“利奇马”“玲玲”“米娜”等台风威胁。今年全市共发生灾情3起,转移群众1438人,成功避险1起9人,无人员伤亡。
(五)高速度推进数据资源基础建设
一是全面展开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已完成内业数据处理、外业调查举证及数据建库等全部县级调查工作和市级核查工作,并通过省三调办核查向全国三调办报送五批次初步调查成果,根据全国三调办国家级核查反馈意见和省三调办整改方案要求,对问题图斑进行全面梳理,积极有序组织全面整改及补充举证工作,集中力量保障全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国家级核查整改成果分两批于9月24日和10月8日按时提交省三调办。
二是加强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建设。完成绍兴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项目一期建设;提升改造市级“一窗云”平台统一建设,实现全市云平台统一办理;联合公安、银监等多部门,提高登记信息共享水平。在上虞区率先开展不动产登记材料归档电子化试点工作。
三是提升基础测绘信息服务保障。绍兴市GNSS控制网及水准网复测、绍兴市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制作更新2个项目技术设计书已通过评审,进入实施阶段,其余6个基础测绘项目正稳步推进。积极参与杭绍台高速公路镜湖互通兴越路连接线改建工程、越东路快速路工程等测绘工作,为市重点工程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2020年工作思路
1.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国土空间保护、空间要素配置、生态整治修复、文化传承发展、城市风貌提升等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完成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报批稿,建立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平台,推进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
2.加强资源规划服务,开展袍江三江口区域空间规划研究,为大湾区四大平台之滨海新区做好资源摸底、存量利用、生态修复、优化产业布局等研究。深化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全力保障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优化中心城区格局,强化中心城区蓝绿空间、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等结构性管控,划分分区规划单元,组织编制分区规划,推动古城新城联动发展。推进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用地规划许可与用地批准合并办理实施;加强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查和批后监管工作,优化营商环境。
3.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推进“152”耕地生态保护工程,完成补充耕地(含垦造耕地、农村建设用地复垦)1.04万亩、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2100亩。再启动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1个,新创建4个绿色矿山。
4.加快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行动,全市完成造林更新2.3万亩,新植珍贵树137万株,新建“一村万树”示范村35个,创建国家森林乡村60个;启动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开展绍兴市植物园建设前期研究。
5.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不少于9200亩,完成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不少于5000亩,完成省下达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
6.全面推行投资项目“标准地”出让,除负面清单外,省级以上平台等重点区域企业投资项目100%“标准地”方式供地,省级以下平台原则上全部以“标准地”供地。
7.全面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以此为基础先行开展浙江五泄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建立登记制度,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主体;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林权统一登记,建立全面完整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体系。
8.加大基础测绘投入力度,组织全市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完成绍兴市GNSS控制网及水准网复测,提升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9.推进建设森林公安专业派出所,其中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派出所2020年一季度动工建设;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派出所2020年三季度动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