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旅游创意开发范文

乡村旅游创意开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旅游创意开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旅游创意开发

第1篇:乡村旅游创意开发范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2篇:乡村旅游创意开发范文

乡村旅游的开发,类型多样,其中关联到的因素很多,涉及到主要依托资源及开发主体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开发主体、不同的资源类型,其开发模式也不尽相同,远见主要从资源利用角度将乡村旅游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传统农家乐模式

农家乐是一种乡村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

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

2)休闲农庄模式

休闲农庄模式是以休闲农庄作为经营单位的发展一种乡村旅游的模式。

休闲农庄是指占地有一定的规模,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经营主体。

3)景区依托模式

景区依托模式是指依托旅游景区(点)开展乡村旅游,把附近旅游景区(点)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并融入一些乡情活动,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乡村发展的一种模式。

4)民俗风情模式

民族风情模式是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

5)品牌餐饮模式

品牌餐饮模式是指某一特定乡村旅游地以品牌化的特色餐饮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从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游客对旅游地的深层体验,“从味蕾开始”。特色餐饮,是乡村基于饮食传统文化,投入最少,最易于经营的旅游服务。比如:生态渔村。

6)乡村酒店模式

乡村酒店是指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旅游住宿单位,是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体验的经营主体。乡村酒店的档次介乎于城市酒店和农家住宿之间,让游客能在农村享受到酒店级的服务。

乡村酒店模式是以乡村酒店作为主要旅游接待设施,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种模式。

7)古村聚落模式

古村聚落主要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长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历经年代久远,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

古村聚落模式是指以浓厚的古村聚落文化和特色古村聚落建筑为核心吸引物,以保护为主,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一种模式。

8)创意产业模式

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创意产业模式是指依托乡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创意产业所形成的氛围,开发艺术家社区等具有鲜明创意产业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并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2、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旅游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科学性、规范化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科学规划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开发大都基于业主自己的想法,没有按照科学的规范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致使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安全设施等布局不合理,甚至连最基本的导向指示牌也没有。大部分乡村游客旅游归来后,都在抱怨景区停车难,停车场缺乏安全保卫人员和措施。让游客进入其中就像是无头苍蝇瞎转悠,人流量大的时候特别危险。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开发者没有对科学规划足够的重视引起的。

2)盲目开发,重复建设

有不少的景区是村集体或私营业主自行开发的,由于没有经过对资源条件、市场诉求、周边竞合等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致使开发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开发主导者只是基于自己眼前利益,没有考虑长远的发展,甚至都没有思考开发与周边资源的协调与竞合,重复建设也在所难免。

3)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服务水平偏低,并且观念比较落后,没有统筹安排,提高服务质量的意识,致使管理比较混乱。

随着旅游形式的多样化,乡村旅游形式逐渐成为游客日常休闲的选择,以往较为混乱的服务不在能够满足游客的需要。服务“短腿现象”日渐凸现。

4)缺乏商品意识,产品单一

乡村旅游仍然处在“吃农家、住农家”这样一个基础的接待服务阶段,真正农村的本地文化没有得到挖掘,有的已经在开发乡村文化,但也没有上升到商品的层次,使乡村提供给旅游者的服务形式单一,旅游产业链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真正实现旅游对乡村发展的拉动作用。

5)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不少旅游者比较在进行乡村旅游时,比较热衷于现场宰杀、烹饪还在饲养的羊、鸡、鸭等畜禽。这种做法实际上隐藏着不少问题,现场宰杀的畜禽几乎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疫,其中暗藏的疾病游客和经营者是无法分辨出来的。而乡村的厨房、碗筷也缺乏正规的消毒措施,没有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管,很难达到与城镇餐馆相提并论的消费要求和卫生标准。有的经营点甚至还出售明令禁止销售的保护野生动物,如野猪、蛇类、青蛙等动物。

3、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1)乡村旅游分布的变化与新格局的形成

随着旅游消费意识的成熟,乡村旅游的格局也由观光、餐饮为主的旅游圈向休闲、体验为主的旅游圈转变。

观光、餐饮为主的旅游圈,以城市为中心,大型城市周边50公里,中型城市周边25公里,小型城市周边15公里范围区域。

休闲、体验为主的旅游圈,以城市为中心,大型城市周边250公里,中型城市150公里,小型城市周边80公里范围区域。

2)乡村旅游从依托城市向依托景区发展

乡村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不再以出游距离作为第一选择,而更多考虑的是旅游过程中的得到的服务和体验。

乡村发展旅游要么依托自身资源的吸引力,自身没有资源的只有依靠附近的景区进行联合品牌,打造特有的服务接待。借助景区的客源。

3)乡村旅游从单一观光采摘农业型向休闲、度假、体验乡村型发展

乡村旅游有待产业的升级,随着大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和旅游者消费心理的成熟,单一的观光采摘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乡村旅游者,旅游者到乡村希望得到乡村的生活体验和心灵的安宁,那么乡村旅游必定也应该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体验旅游转型。

4)乡村旅游从自发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

乡村旅游的自发发展是初期市场主导下的一种状态,是一种被动反映,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自发的旅游状态将不再适应旅游者的需求,乡村旅游必须以规范化的姿态主动出击,找到与市场的契合点,这是市场化的必然。

第3篇:乡村旅游创意开发范文

创意乡村

2008年,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来到茅贡地扪,之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地扪的专题报道,配上了资深摄影师林恩・约翰逊拍摄的13幅侗寨生活照片。媒体报道后,地扪受到了国际视野的关注,地扪生态博物馆的理念也吸引了很多高校团队和学者们前来,还有一些零散的游客。

当地政府意识到,必须正面当地人对旅游的需求。2009年开始,黎平大力扶持旅游业,地扪村民也被鼓励经营农家乐。旅游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如何避免旅游对文化的影响,如何在旅游之外寻找新的路径,都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在不断的实践中,当地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发现乡村价值、重估乡村价值、输出乡村价值”是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命题。未来,城市里的年轻人会流动到农村追求乡居生活,如何去促进这种流动?“我们需要创造一种新的生计方式,我们要输出的是中国人的乡居生活。” 他们想到了乡村的文化创意产业――让当地资源和城市创意阶层良性互换,于是有了“创意乡村联盟”的尝试。比起单纯的旅游,他们更倾向于搭建“互联网+创意乡村”的公共平台,“跳出旅游发展旅游”,不应该把旅游当成乡村发展的救命稻草,也不一定非要把旅游作为乡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十字路口

2015年底,贵州到广州的高铁开通,更多的资本看见了这一区域的价值,黎平要做的就是在还未找到发展和保护平衡点的时候,尽力避免随之而来的简单粗暴的旅游开发模式,避免把所有的村寨都变成肇兴,从而失去地方文化的多样性。时值全国正在推行“全域旅游”发展概念,贵州也在发力主打“山地旅游”品牌,黎平县委书记王茂才提出了“百里侗寨”“侗都黎平,颐养圣地”等理念,黎平的侗寨走到了十字路口。在没有成功模式可以复制的情况下,摸索需要极其谨慎,否则就容易陷入“破坏性开发”的泥淖,而村寨旅游的同质化,也看似是难以突破的困境。

2015年5月,左靖因为一次会议来到地扪,当他第一次踏入村庄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出现的是谭恩美那篇文章的开头:

“一千年来,侗族人过着歌声萦绕的生活。现在他们独特的文化依然薪火相传――但还能传承多久?”

此前,左靖正在安徽碧山进行“碧山计划”,动员各地的知识分子、艺术家来到碧山,参与文艺乡建实践,并对碧山所在的黟县进行历史遗迹、乡土建筑、聚落文化、民间戏曲和手工艺的普查。2015年,他的伙伴,上海汉室设计管理机构的王勇正在碧山布局“百工工销社”,把这几年所做的 “黟县百工”项目进一步落地,探索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模式。虽然左靖一直强调,自己包括文艺本身,对乡村的作用没有外界期待的那么大,但是,除了传承传统、重建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外,他仍旧尝试把工作成果转化为当地的生产力,为乡村带来新的复兴机会。

地扪生态博物馆对社区文化的理念,以及“创意乡村联盟”平台的愿景,都令左靖感到振奋,认为他们“建构了一个让乡村和城市可以共享自然馈赠和再生设计的系统,恢复并建立了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互信互惠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此后,左靖一年十多次往返于地扪和碧山之间。即便当地交通改善了,但是去地扪的旅程还是十分漫长,左靖说,“途中耗费的时间相当于去了一趟美国”。

茅贡计划

地扪所在的茅贡镇,管辖着15个行政村,其中有10个是传统村落。“从建筑风貌上看,茅贡镇也毫无特点,新旧建筑杂陈,过境公路坎坷不平,汽车颠簸而去,扬起漫天尘土。我想,没有特殊原因,茅贡镇是你不愿意再次造访的一个地方。”左靖坦言。以茅贡镇为中心,大约方圆一百里内,有30多个中国传统村落,这个区域也是黎平“百里侗寨”的范围。这些侗寨大多还因不便的交通保持着传统的侗族生活。如果每个村寨都开发旅游,一来太过分散,二来如何避免同质化,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又是难题。

在这样的现实中,当地政府逐渐碰撞出一个另辟蹊径的解决方法――把旅游服务区前置到茅贡。这是乡镇建设的雏形。

他们这样阐释茅贡文化创意小镇的规划建设:“是居于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及活化利用,应对农村社区保护与发展面临的种种挑战,跳脱目前国内时髦的乡村建设风潮,思考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即,关注并践行立足于乡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型特色小镇建设。”

而乡镇建设的真正用意在于,通过合理规划和培育在地新兴市场,发展壮大村寨集体经济,严格控制不良资本进村,保护好村寨的自然生态和社区文脉,以及乡土文化的承袭与言传。在此基础上,推动发展可持续的艺术形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实现传统村落、生态博物馆、创意乡村(产品输出)和公共艺术的价值叠加,带动当地社区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后来,这个思路被左靖解读为 “茅贡计划”。

2015年年底,茅贡计划开始了初期的酝酿。

左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茅贡。在碧山的尝试让他意识到,在农村工作,如果罔顾中国农村的政治和社会现实,照搬城市的工作方法,注定会失败。而知识分子在农村的工作空间也比他们以前想象得要有限的多。“知识分子进行乡村建设的空间究竟有多大,碧山乡建已经给了一个答案,也许茅贡计划会提供另外一个答案。”对他而言,在某种意义上,茅贡计划是碧山乡建的升级版,是一种“更务实的选择”。

“茅贡计划”包括三个部分:空间生产,文化生产,产品生产。他们设想,一些跨领域的文化工作者,将通过这三个生产形式,开创一种混杂的文化经济模式,使外来的资源在乡镇一级集中和生发,文化和商业功能向周边村寨辐射。同时,使当地的资源不再流失。村寨有条件地接受适度的观光需求,避免过度的旅游开发,最终使乡镇成为物质和文化的生产、消费目的地。

第一步,从镇上的一个粮库空间改造开始,中国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之一梁井宇先生被邀请来主持设计。左靖依旧发挥了他的艺术策展功力,改造后的 “粮库艺术中心”在2016 年8 月28 日迎来开幕展,展览的主题为“1980 年代的侗族乡土建筑”和“百里侗寨风物志”。当天,当地政府、学者和艺术家们参加了开幕式,粮库的改造也因为“花费不多的政府经费”而被官方作为公共事务的推广样板。

第4篇:乡村旅游创意开发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85-02

1.梅州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1.1 博大精深的文化。 梅州历史悠久,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梅州自古为人文秀区,人杰地灵,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造就了丘逢甲、黄遵宪、 宋湘、丁日昌、张弼士、李惠堂、、曾宪梓、林风眠等一大批中国著名人物;孕育了23名梅州籍两院院士、227名大学校长、474名将军。梅州客家历史源远流长,客家文化底蕴深厚 ,梅州是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有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的客家围龙屋、客家山歌、广东汉剧、花环龙、埔寨火龙、席狮舞、五华提线木偶等一批国家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梅州市共申报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381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3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4项;梅州市还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个,"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7个;梅州市申报公布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1个,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29人、市级67人。此外,梅州还有千年古刹灵光寺、万福寺、神光山、千佛塔等著名的宗教文化圣地。

1.2 丰富多彩的客家菜和客家小吃。客家菜属于粤菜的三大流派之一。客家菜的特点是:用料以肉类为主,水产品较少,讲究鲜嫩;突出主料,原汁原味;注重火功,以炖、烤、煲、酿见长,尤以砂锅菜闻名;讲究搭配,讲究效用,多用药材调理阴阳,清降补泻。 梅州客家菜品种丰富,特色名菜有:客家盐h鸡、梅菜扣肉、客家酿豆腐 、酿苦瓜、客家盆菜、、开锅肉丸、客家娘酒鸡、客家咸菜焖猪肉、客家萝卜丸等;梅州客家特色小吃有:客家腌面、蕉岭三及第汤、清明{、、发{、味窖{、百侯薄饼、大埔算盘子、仙人{、笋{、丰顺捆{等。客家美食是吸引外地游客的最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

1.3 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 梅州历史悠久,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客家传统民居类型多样、民间艺术和民间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客家传统民居有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和中西混合的骑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著名的客家民居景点有:南华又庐、故居、长乐学宫、丘逢甲故居、花萼楼、承德楼、石寨土楼和花螺墩围屋等。代表性的客家民间艺术有:客家山歌、广东汉剧、木偶戏、平远船灯、兴宁杯花舞、鲤灯舞、丰顺埔寨火龙、花环龙、席狮舞、大埔广东汉乐等,其中,客家山歌用客家方言演唱,曲调优美,歌词通俗易懂,在客家地区广为传唱。传统节庆活动主要有:元宵节"闹元宵"、正月二十"补天穿"、端午节挂葛藤、六月六敬公王、七月半"扛仙师"和年底入年挂等;现代节庆活动主要有:梅州客家山歌旅游节、梅县金柚节、平远脐橙节、丰顺温泉文化节、大埔汉乐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是发展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

1.4 古村落资源丰富。 古村落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大量古建筑,古村落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村落是乡村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梅州历史悠久,古村落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梅州认定的省级古村落达46个,中国古村落5个。梅州古村落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已开发利用有:梅县南口镇的侨乡村、梅县区水车镇茶山村、梅县区桃尧镇桃源村、梅县区雁洋镇桥溪村、蕉岭县南礤镇石寨村和兴宁市罗岗镇柿子枰村等。

1.5 创建了一批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梅州市创建了一批乡村旅游特色品牌。目前,梅州市拥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个:大埔县百侯镇和丰顺县八乡山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6个:大埔县百侯镇、大埔县茶阳镇、大埔县三河镇、梅县区松口镇、梅县区水车镇茶山村和蕉岭县南w镇石寨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梅县水车镇茶山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有:梅县松口镇、大埔县茶阳镇、大埔县三河镇、梅县南口镇侨乡村、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蕉岭县南礤镇石寨村、兴宁市石马镇刁田村等。这些名镇名村都富有较好的历史风貌和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是展示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的重要窗口,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

1.6 根据各地特色打造旅游主题小镇。 最近,梅州市《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正式定稿。未来15年梅州将依托生态资源和客家文化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为特色,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具有强大集聚能力、带动能力和文化感染力的国家养生休闲产业创新区,《规划》中明确了重点项目的分布,根据各地特色打造旅游主题小镇。五华横陂镇老楼村建设足球运动小镇、平远差干镇围绕五指石景区建设地质观光小镇、大埔高陂建设陶瓷文化小镇、梅县松口规划丝路文化小镇等。通过打造旅游主题小镇,使梅州乡村旅游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提升和完善,形成种类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

2.梅州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1 开发形式单调,丰富度不够,还停留在浅层次开发阶段。 目前,梅州乡村旅游的开发形式主要有梯田、农家乐、休闲农庄(农场)、观光花果园等,缺乏高端乡村旅游俱乐部;缺乏富有文化内涵的农家乐;缺乏高端的乡村意境体验旅游产品,跟北京怀柔区"虹鳟鱼一条沟"的农家乐的创意还有很大差距。现在,梅州乡村旅游主要还是利用乡村自然美景吸引游客,对于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还不够深入,各级政府还不够重视,对客家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挖掘、整合和宣传包装还远远不够,要搞好乡村旅游,应做到文化、乡情、景观三者的和谐统一。因此,今后梅州乡村旅游应重视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还要重视客家文化景观的设计和布局。

2.2 缺乏整体规划,乡村旅游资源处于散点开发状态。 梅州乡村旅游点大多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形成的,发展乡村旅游的自觉行动还未全面形成,目前,梅州市大部分乡村旅游点还没有编制规划,更缺乏主题形象鲜明的乡村旅游策划,还没有形成片区状态。今后,从大的层面讲,梅州市应大力推进粤赣闽"千里客家文化长廊"的旅游合作品牌建设,打破行政区域界线,根据市场需要灵活组合多种旅游产品,精心设计客家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把粤赣闽客家地区各镇(村)旅游点组合到一起进行旅游开发。从小的层面讲,梅州市各县(区)、各镇(村)应该做好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编制规划,还要做好主题鲜明的乡村旅游策划。目前,国内乡村旅游片区开发比较成功的有黄山乡村旅游、宏村、婺源和皖南乡村旅游等,梅州乡村旅游可以向上述这些乡村学习借鉴。

2.3 旅游产品趋于雷同,缺乏特色。 目前,梅州市各镇(村)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大同小异,旅游产品趋于雷同,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影响了梅州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客源地主要是城市,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旅游产品对城市居民最有吸引力,因此,应该寻求和开发具有浓郁地方乡村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尽量做到"一村一特色",避免雷同,避免各镇(村)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2.4 旅游产品缺乏创新与创意 目前,梅州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一些传统的旅游产品,在创新与创意方面还远远不够。在创新方面梅州市可以向浙江省永康市中山村学习取经,永康市中山村,依托全市最高的五指岩,每年在重阳节举办农民艺术节,连续举办了18年,但是一直没有获得很好的旅游经济效益,直到2003年,中山村改变招数,请专业攀岩队伍表演攀岩,让游客体验攀岩,吸引了大量青年游客,这年重阳节门票收入增加了一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可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此外,梅州乡村旅游还要大力开发富有创意的旅游产品,例如,开心农场、瓜果花卉节、捕鱼节、采摘节等,让游客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学习知识和开阔眼界。

3.结语

梅州市是广东省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市,旅游业是梅州市重点打造的产业,梅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梅州广大乡村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文化资源 ,但目前,梅州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梅州乡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CCTV《致富经》栏目组.专家指点乡村文化旅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7.

[2] 谢小康.梅州旅游研究文集[C].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1.8.

[3] 庄伟光,邹开敏,符永寿.论广东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J].新经济时代,2012(5).

第5篇:乡村旅游创意开发范文

关键词:泉州;休闲农业;转型升级;路径

中图分类号:F3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5)02-0046-05

休闲农业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产物。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背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和农村环境,以农林牧副渔生产和农村文化生活为依托,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具有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生态保育、生命教育“四生一体”和一、二、三产业功能特性的新型产业型态。

1.泉州休闲农业发展亟待转型升级

1.1 休闲农业呈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休闲农业发展需要相关产业支撑,同时需要突出“农”字,贴近自然,除了提供优质农产品外,还提供观光、体验、餐饮、娱乐等服务。目前,全国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已超过180万家,年接待游客9亿人次,营业收入2700亿元,带动900万农民受益,接待人数、经营收入均保持年均15%的增速,发展呈“井喷”之势。休闲农业正从农民自发发展向规划引导转变,经营规模已从零星分布、分散经营向集群分布、集约经营转变,而且呈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全产业链发展包括以农产品延伸、以农民延伸、以农业自身和农村自身延伸等方面发展。以农产品延伸主要是在对农产品品种进行拓展、丰富,对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农产品的多种消费利用途径,将生产、销售、服务连结为一体,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特别是满足休闲消费的需要。以农民工延伸主要是充分发挥和利用农村丰富的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在对农民工培训和教育的基础上,将农民工从农业生产领域延伸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和休闲服务行业。以农业自身延伸主要是充分发挥和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特有的生产经营方式,创造优美的绿色生态休闲环境,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养生、生产体验、娱乐教育等多种休闲服务、以农村自身延伸主要是利用农村的传统文化、生活起居、自然生态等资源,为人们提供特有的休闲服务。从而形成高科技主导型、旅游产业带动型、文化产业主导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型、工业产业反哺型休闲农业等等,具有独特的产业功能和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

1.2泉州休闲农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从需求上看。按照国际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人们的旅游模式就进入了休闲时代,开始讲旅游品质,注重幸福指数,其中就包括休闲指数。2013年,泉州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城镇化率为61.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也持续下降为36.5%。泉州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大大增加。我国已与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其中的服务贸易包括休闲旅游的需求会大大扩张。泉州经济较为发达,又是文化名古城,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包括本市、邻近市县、周边省市乃至海外游客渴望了解泉州风土人情、乡村美景佳肴。近几年,来泉州旅游人数大幅增长(如表1),尤其对休闲农业的业态类型需求日益增多。同时,休闲农业发展也是农民的需求。相比之下,泉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还较低,如果能通过休闲农业转型升级的价值外溢,获得创业或就业,那么,这是增加城乡居民接触,提高收入水平,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一个很好且有效的渠道。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有天然的优势。

通过调查发现,对休闲农业的需求明显有别于其他旅游。从游客的偏好和体验看,消费者主要是受过教育的成年人,对休闲农业点的忠诚度高并有乡村旅游体验亲朋好友的意见是其主要的信息来源,主要动机足暂时远离日常生活,放松肌体和心情。但调查表明,旅游者感知质量与其满意度之间缺乏相关性,喜欢农村景观的游客停留时间长于那些体验型游客。对休闲农业的游客细分发现,其中约57.1%关注自然、环境和宁静,有约28.6%为乡村旅游活动所吸引,如户外和文化活动,典型的乡村生活:一小部分约14.3%是与朋友共度时光。总之,休闲农业成为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实现游憩体验的重要载体之一。

从供给上看,泉州的休闲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泉州的休闲农业的规模、质量、效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如表2)。目前全市已有各类休闲农业点137个,其中较大规模的有70多个。全市休闲农业点经营面积共计11413.33 hm2,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l家,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16家,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乡镇6个,泉州市休闲农业示范点30个。休闲农业大大拓展了农业的功能,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创业和就业、增加收入、文化传承提供新的途径。

现在,泉州进入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福厦高速铁路贯穿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15500km,居福建省第一位,公路密度达1.423 km/km-,分别是全国和全省的3.5倍和1.76倍,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交通通达性良好。中心城市面积扩展到98 km2,海湾型大城市框架逐步形成,极大促进泉州与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加之泉州拥有“东亚文化之都”等城市名片,有“ 金改区”、“综改区”的政策利好外溢,这些都能有力促进泉州休闲农业转型升级,并把泉州建设成为“都市型休闲农业聚集中心区”。泉州休闲农业已有休闲农场、生态农业观光农园、现代农业示范园、教育农园、民俗文化村、度假山庄、农家乐、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等基本形式。泉州休闲农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是乡村旅游住宿,包括住宿类型、服务质量、住宿状况。多样化的住宿规模和类型有利于吸引对旅游地具有不同印象的旅游者。二是乡村农、景观,这是构成乡村旅游的吸引物主体 三是乡村交通,通过调查发现乡村休闲旅游者很注重适当的交通方式。四是农产品开发,这既是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的关键环节,也是给游客更多特色消费选择。

2.制约泉州休闲农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因素

2.1缺信任

泉州仍存在化肥、农药、激素、工业污染等符种污染造成农产品安全问题,如激素猪肉、速成鸡、果蔬的农药残留等。多数土壤板结、酸性增加、活性降低,若不改良将无法长出高质量的农产品。 农产品良莠不齐、以次充好的现象仍然存在。而多数消费者缺乏分辨能力,不信任由此产生。从而引发休闲农业发展两大矛盾:一是城市人群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逐步增长与当前农业生产方式带来农产品安全危机间的矛盾;二是普遍存在的地域性结构性农产品供需失衡带来的农产品滞销的矛盾。从产业链纵深发展看,还存在工商资本对投资休闲农业缺乏信任。休闲农业与工商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不足。泉州还没有允分利用其他产业优势来支撑发展休闲农业。短期内休闲农业的产业链延伸不够,以传统农家乐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项目。

2.2缺特色

游客多样化休闲需求,与泉州休闲农业点散落分布、配套服务设施落后形成较大矛盾。目前,泉州休闲农业形式的内容仍很单一。仅停留在观赏乡村田园风光、农家餐饮,缺乏深度参与性的活动,很快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游客停留时间短,往往是“一日游、过境游”。而且,产品功能单一,文化内涵欠缺。由于进入门槛较低,一户农家就可以开办一个小型的农家乐,当一个案例成功时,很容易吸引经营者“群起仿之”,同质化竞争激烈。创意设计欠缺,未体现地方特色,更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提炼和包装。许多乡村和文化景观及栖息地正在丧失,景观的创造性破坏仍在继续,并在乡村空间变化的亚文化之中产生“遗产景观”。

2.3缺规划

泉州市已制定休闲农业与乡村休闲产业发展规划,但规划落实水平较低。一是各白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缺乏全产业链安排。二是休闲农业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滞后,缺乏制度导向。三是基础没施建设还有“短板”。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基础设施特别是城郊高速公路、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及休闲农业的水利设施落后等不能有效地提高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因为休闲农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显著的相关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个数和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和城镇居民数呈正相关,和公路里程数呈负相关。四是缺乏对本地需求的细致调研分析。忽视休闲农业发展巾业主融资贷款难,土地流转难等问题。

2.4缺资金

休闲农业投资的来源主要来自农村集体、农户、财政、农商行等,这些渠道的资金获得都受到诸多限制。项目初始投资往往是农民一部分现金投入和村集体土地使用权、集体资产投入。财政投入相对有限,资金扶持大部分仍是支农资金,基硎;没施等公共品的供给仍欠缺。巾小休闲农业企业争取金融贷款难度大,融资渠道还不够通畅。农户单一经营抗风险能力差,农业政策性保险还没有覆盖到休闲农业,险种设计不能满足休闲农业企业和农户的需求。同时,资本市场的资金还没有大规模进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

2.5缺培训

泉州休闲农业几乎没有专业人员的生产指导多数休闲农业点为家族式经营,没有专门的经营管理团队与专业技术人才。休闲农业缺乏对产业上游、中游和下游进行系统性开发管理。真正集提供餐饮、住宿、农事体验、科技示范、度假、会议、娱乐、购物等多功能为一体,规模较大的综合性休闲农业点仍然很少。农户整体素质与服务水平一般化,服务内容、质量及卫生条件等都不尽如人意。从表二看,休闲农业营业收入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占70%,其他环节包括住宿服务,仅占一小部分。另外,农产品缺乏精细开发,而农产品开发是需要技术和创意的。加之工资待遇低,频繁的人员变动使休闲农业企业要承担很高的人力培训成本,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培训是不能满足休闲农业发展需求的。

2.6缺品牌

休闲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就是销售难。多数休闲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管理水平不高,宣传力度不够。市场竞争是品牌竞争,没有品牌,就没有好的市场和好的效益。泉州的休闲农业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还缺少大品牌、知识品牌、这和泉州发达制造业涌现“安踏、匹克”等众多知名品牌形成鲜明埘比,壁垒森严,甚至毫不相干。没有依托本地制造业品牌资源优势,包括客源、营销渠道、广告宣传等,没有很好地整合特色产业基地,组成产业联盟或组成合作企业,培育出休闲农业品牌。泉州有9个特色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如铁观音、老醋、芦柑、篾香、漆篮等,却没有挖掘既有本地优势的农产品,培育一批在全省、全国都有知名度的品牌休闲农业产业。

3.泉州休闲农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泉州的休闲农业转型升级须引入现代休闲度假发展思维,延长产业链条,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以“农”为基础,又超越“农”,在经营上充分结合工、商、贸及服务,把差异化与优质化发展作为竞争策略来促进休闲农业转型。

3.1 统筹规划,注重休闲农业前后向关联

要把休闲农业纳入整体规划,并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很好衔接,引导适宜发展的地区有序推进。合作下的竞争才能使得各个休闲农业点彼此间的关注度加强。区域内休闲农业资源的合作有利于构建多样化的乡村旅游线路产品及差异化的休闲农业体验产品。这种合作也使得科技、文化、创意、生态等方面对休闲农业的支撑力度形成合力,使休闲农业的发展环境不断完善,推动休闲农业的转型。因此,要围绕构建区域休闲农业产业链,组建区域休闲农业企业集群,以现有的休闲农业点为支撑,打造泉州的三大休闲农业带:一是沿海大通道滨海休闲渔业带;二是沿G72滨江休闲农业带;三是沿G324生态休闲农业带。

休闲农业的多样化发展须打通“任督”二脉。一是从生鲜农产品精细供应服务到农产品深度加工,直至文化创意产品。随着保鲜技术的发展,农场与电商及社区配送结合起来,形成连锁产销体系。对农产品精心研发,从日常烹饪,到花样翻新的各种食谱;从各种饮料糕点食品,到日常生活系列用品,要兼容并包。同时,将旅游产品及农产品用整体形象设计与艺文意涵包装,提升产品价值,带动消费。将3D引入稻田画、花园画等种植中,通过人工技术控制稻秧、花草的株高,让图案呈现出凹凸有致的立体画面,形成观赏效果“稻梦空间”、“花花世界”。二是拓展休闲农业的体验环节。在产前、产中、产后开发更多更好的体验环节让游客去玩去做。“四生一体”更多的是服务.服务品质已成为休闲农业吸引游客的关键,尤其是要把生命教育放进去,针对不同需求消费者推出:教育农场、生态养老、养生茶吧、养生泥浴、药浴等,休闲农业产品将融人更多的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古镇文化、自然遗产,如剪纸、灯谜、南音、小偶戏、闽南歌、拍胸舞、“打桂花”节等,将节庆活动的文化性与体验性,娱乐性与趣味性充分揉合。

3.2 市场主导,政府和行业组织两翼推动

当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项目将会成为工商资本进入的优先选择项目之一。在符合规划和川地管制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休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股联营等方式与工商资本共同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新的休闲农业形式不断涌现。如围绕老龄化社会特征显现,泉州要大力开发以接待老人到农家异地养老为主的养老型休闲农业等。

要充分发挥政府推进作用。一是出台扩大休闲农业消费需求的激励政策。国务院近期出台扶持六大类消费项目政策,推进“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养老健康家政消费”等。 泉州可以每年开展“泉州人游泉州”的活动,有计划发放“旅游券”促进休闲农业产品的消费。二是承担公共品建设。梯度推进道路、水利、信息化等基础没施建设。具备优势条件的地区要加大财政倾斜度,做好路线规划,提高出发地与休闲农业点之间的通达性,完善配套道路指引和照明,随着电子商务不断兴起,提高与中国休闲农业网、福建村游网、海峡旅游网、福建森林旅游网等的合作,对接泉州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完成世纪之村一农产品追溯服务平台、龙付通支付平台等开发,开展在线咨询、网络预定等服务。三是在产业链关键点制定标准和规范。乡村旅游的“住”“吃”显然是有别于景区旅游的。休闲农业项目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表演场所服务规范、体验项目服务规范、安全规范等需要进行立法规范。

利用行业协会还可推动产学研结合依托农林专业的旅游专业的高校和职业巾专联合休闲农业研究所、福建乡村休闲发展协会以及相关龙头企业,建立高校储备人才和在职从业人员的培育系统,满足休闲农业对规划没计、经营管理、服务等各种需求。

3.3创意营销,营造休闲农业品牌

①借助网络平台消除泉州休闲农业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中间环节为零。可与Google、百度等合作,把实景街拍图运用3D技术带米的体感游戏,让更多游客在You-tube上体验泉州乡村休闲农业景区美景。同时利用新业态发展带动休闲农业。 “途家网”是中高端度假公寓在线平台,是依托国际领先的分散式酒店管理经验和专业服务标准,紧密结合线下旅游地不动产存量以及线中优质的呼叫中心服务的新型平台。日前“途家网”与福建多地签约客房总套数为1.4万套。

②创新休闲农业的经营方式。GSA农场模式,即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rpport Agriculture),农场提供给消费者有机农产品,同时还有小块土地,一般面积40-60m2租给客户种植,农场提供技术指导。这种体验模式展示了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体验农业收获乐趣并和客户建立起信任度和忠诚度。休闲农业要设计出更多的体验活动,除采摘外,还可以有制作、酿造等。通过游客体验与消费,将农产品由初级的产品转变为商品,进而转变成礼品甚至艺术品、作品

③区域休闲农业的联合营销。区域内各休闲农业点资源互补,共同拥有一定客源,联合营销是通过合作将区域内各个休闲农业点作为一个整体来联合组织旅游线路开发和旅游宣传,有效整合区域间休闲农业资源。泉州可在“东亚文化之都”的统筹下,充分挖掘泉州主要的农业节庆活动,每年举办一次较大型的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参与性强的节庆活动,如“市民农园嘉年华”,扩大泉州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增强吸引力,并逐渐汇聚吸收来自全国的文化创意、园区创意、包装创意和设计创意。

3.4规范管理,提升环境和服务质量

可面向国内外进行托管招商,借助专业投资管理公司,引入更专业更科学的综合经营管理模式。好的环境和服务质量可以使游客身心愉悦,提高休闲农业点的形象,也可以使游客转变为区域旅游的“义务宣传员”。2014年4月1日,我国出台《有机农业生产管理办法》。加强对休闲农业的生产过程、生产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的嘛测。泉州需完善休闲农业示范点的评级体系,重视游客体验和意见。对已获得休闲农业示范点按照标准进行动态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业环境质量、药物残留等综合性监督检测体系建设,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呵追溯管理平台建设二同时要保护休闲农业资源。用经济、法律手段引导休闲农业摒弃那种高农药、高化肥、高残留、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在生产过程大力推广有机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形成测、配、加工、指导一条龙服务,因地制宜地指导农民科学用肥,把住土地投入关。

3.5 财金支持,重视休闲农业创新和人才培养

加大对休闲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做好相关政策衔接给予税收优惠支持,“农家乐”经营户给予减免营业税政策,休闲农业场所销售自产的初级农产品及初级加工品享受免税政策。把休闲农业场所纳入政府采购体系。要逐步建立休闲农业发展基会,专项支持休闲农业的规划制订、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介和产业促进等工作。从2009年起,泉州市每年安排支农资金100万元,用于扶持鼓励10家休闲农业示范企业。

创新休闲农业的金融服务模式。提供财政贴息贷款或政策性免息贷款,增加授信额度、落实农户生产性贷款担保风险补偿政策,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扩大农业保险品种范同,把休闲农业纳入险种范围,健全农业保险与农业救灾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农业风险保障和补偿机制。鼓励民营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市场。但要做大做强需要创新发展模式。 PPP模式(Publir-Private-Partnership)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可与外资、民资合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公共服务性质义能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公共品的供给,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明确财政补贴额度,为PPP创造条件。如休闲农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及从业农民的培训。要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机会,让相关人员掌握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接受最新的服务标准和法规要求,

第6篇:乡村旅游创意开发范文

(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地区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发挥民族村寨资源优势,利用特色产业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是一个意义重大且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对湘西州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入寨调查,以期了解民族地区民族村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特色产业;民族特色;产业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155

1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的现状

吉首市高度重视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着力打好文化旅游品牌。注重特色村寨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同步,2010年,根据《湘西自治州“百千万”特色民居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州办发〔2010〕12号),全面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产业发展工作,市委、市政府先后11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工作,基本形成了“三点、四线、一面”的特色村寨格局。“三点”即中黄村、小溪村和齐心村;“四线”即指S229线、吉怀高速、吉茶高速和长吉高速吉首段沿线;“一面”即峒河流域风光带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在注重特色村寨保护的同时,加大对特色民居的改造,积极开发特色村寨旅游精品路线和旅游品牌,先后投入资金1?84亿元,成功打造了旅游名村德夯、历史文化名村小溪和中国传统村落中黄等品牌特色村寨,齐心、清明和家庭等6个特色村寨,大力推进特色村寨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助推了吉首市文化旅游产业的“井喷”式增长。2013年共接待中外游客7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28?55%。此外,吉首市还建立了矮寨、丹青为基地窗口的两个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编制完成了吉首市国家级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吉首市在发展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具体做法如下:

1?1坚持三项原则,促进特色村寨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双向互动

1?1?1坚持规划先行,强化顶层设计

按照“山区特点、民族特征、时代特色”要求,突出抓好特色村寨空间布局规划、用地布局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规划。编制了《吉首市特色民居保护规划实施方案》,制定了《吉首市特色产业培育计划和民族文化保护规划》,以高速公路以及国道319、209线走向为依托,确定南北纵行和东西横穿两条主线;以矮寨景区、峒河流域、S229线可视面为基点,打造东西横线和南北纵线两条特色民居带。

1?1?2坚持政府引导,建立激励机制

制定将特色村寨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纳入新农村规划,实施以奖代补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入等政策,并组织市、乡镇(街道)、村组三级精干人员对全市的特色村寨基本情况及民居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13个特色村寨实行编号、建档、挂牌保护。把特色民居的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和村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政府引导、村民自愿的良好格局。

1?1?3坚持科学发展,保护传承并举

以特色民居改造为突破口,按照“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的办法,对2692栋传统特色民居进行改造,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特色民居改造2621栋,促进特色村寨的保护与传承。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创建品牌,提升乡村游的文化品位,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实现经济发展。通过保护传承加快发展,通过发展促进保护传承,促使特色村寨优势产业更具发展后劲。

1?2夯实三项工作,促进特色村寨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1?2?1夯实基础设施,推进特色村寨与旅游景区同步建设

吉首市启动“美丽村寨、生态村寨、文化村寨”工程。一是注重特色村寨和景区生态同步建设。开展“谷韵吉首”城乡同建同治工作,启动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建设,绿化、美化、亮化村寨中心巷道;二是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户户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信号的目标;三是加大乡村公路建设力度,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同时,还积极开展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品牌创建工作。一是德夯苗寨启动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湖南省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工作;二是齐心村、中黄村和小溪村启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工作,各种评审材料已经通过州初评。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1?2?2夯实产业基础,推进特色村寨与文化旅游产业同步发展

把特色村寨建设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名村、生态名村、文化名村,拉动全市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景区旁边的乡镇村建设成特色民族风情示范区。加快乡村旅游景点建设,打造“生态之乡、名人之乡、山歌之乡、诗画之乡”,启动太平司马河流域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已经完成初步规划设计,其中司马溪村农家乐项目即将完工。同时,还注重加快特色村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八品村寨、八景山庄,大力发展特色村寨休闲农业,促进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推特色村寨乡村游。

1?2?3夯实民族文化,推进特色村寨与文化旅游产业同步转型

将特色村寨的保护与节庆活动紧密结合,每年都定期举办中国国际鼓文化节、苗族四月八、丹青清明歌会、乾州春会等传统节会活动。重点打造了德夯景区《德夯玛汝》和乾州古城《太阳树》两台民族风情表演。提升和完善以湘菜、湘酒、湘茶、石、湘西银饰等为代表的具有湘西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承载体系,推出一批有创意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着力打造“湘西坊”文化旅游商品品牌。

1?3确保三个到位,促进特色村寨保护与优产业发展深度拓展

1?3?1领导办点到位

从首批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着手,加大领导力度,精心谋划,成立特色村寨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协调小组,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乡镇街道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明确职责,细化责任。

1?3?2资金整合到位

坚持“统筹协调,统一安排,捆绑使用”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把特色村寨的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峒河流域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土地整理、环境治理、农开项目、小流域治理和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已整合投入使用到位7425万元,并对峒河流域民居保护改造项目采用BT模式组织推进。

1?3?3示范推进到位

对于特色民居改造采取示范带动方式,以德夯、坪郎、新寨等八个村为示范点,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筑风格,集中修建,结合各乡镇实际,分期推进;特色产业培育实行“一村一品”,优势互补。

2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优势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发展缺乏创意。特色村寨居于偏僻的农村,以传统农业为主,发展农耕文化是特色村寨的资源优势,但是由于人才缺乏,技术落后无法实现类似日本那样发展创意农业。由于农耕文化缺乏创意,致使乡村旅游产业优势不明显。二是民族文化挖掘不够。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吉首市少数民族的服饰、头饰、银饰、传统的手工艺术品、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及少数民族的语言、歌舞、大山里清清的山泉、新鲜的空气、苗家的吊脚楼、世外桃源般的仙境、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等等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目前挖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具有感染力的文化特色项目。三是人才资源缺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离不开智慧型人才,开发具有创意的旅游产品需要创新型人才,因为只有找出差异性才凸显优势。由于人才管理机制不完善,吉首面临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在特色村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严重缺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的创意人才、经营人才和领军人物,尤其是缺乏既熟悉历史文化,又懂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难以形成从策划、引导、管理层面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

2?2产业结构层次低不协调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首先表现为层次普遍低和不协调。一是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特色创意农业尚待发展;第二产业中资源密集型产业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型产业较少,产业结构的资源特征明显;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体系。二是传统发展方式下的产业结构特征,即“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多”的传统产业结构特征明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任务艰巨。三是产业竞争力不强,支柱产业选择具有明显的趋同化倾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前提,要充分利用特色村寨的优势资源和要素,形成特色村寨经济增长的优势,增强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3特色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够

少数民族地区大居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滞后,财政困难,地方政府欠债严重。而资本投入是优势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调查显示,吉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资本投入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吉首市财政是“吃饭财政”,资本缺乏严重制约了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二是国家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不够。尽管目前国家对中小企业、农户及农业发展有小额贷款,但金额过少。小额贷款对小规模农业种养殖上能起些作用,但对有工业生产性质的产业化生产,则杯水车薪。三是经营主体自身资本量不足。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往往是农村发展中小型企业或农村能人。这些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是地方政府扶持的,目前地方政府普遍负债严重,而经营主体自身资本量不足,无法为较大额借贷提供抵押,国家金融机构通常不敢也不愿提供贷款。至于民间贷款,如果利息高则违反国家的金融政策,如果利息与国家金融机构相当,则往往会因其风险大也难以获得。例如,吉首市德夯景区推出的《德夯玛汝》演艺节目,普遍反映规模小、影响力不大,针对此情况,虽然已经启动幻境乾城和矮寨大桥山水实景晚会节目的策划,但存在启动资金等方面问题,真正实施难度不小。

2?4优势产业商品开发缺乏创意

优势产业商品开发缺乏创新。一是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缺乏创意。二是生态农业体念产品开发缺乏创意。直接导致:第一,优势产业难于形成产业优势。吉首市文化旅游市场尚处于起步开发阶段,对文化内涵较深、地域特色较强的文物古迹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等重点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不够,造成这些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的闲置。第二,制约优势产业的溢出效应。长期以来,吉首市旅游发展只看重景点门票收入,对旅游商品重视不够,运作不力,旅游商品开发严重落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比例严重偏低。各景区的纪念品档次低、同质化严重,对能体现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可视性旅游商品、民间工艺品、生态农业创意商品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开发,没有配合旅游进行规模开发,直接影响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量,制约了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出。

3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优势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当地特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而形成的产业。优势产业发展不但需要发挥资源先天禀赋的作用,还要注重后天的生产、营销及创意过程,如果能把现有资源的特色显露出来,把特色经济效应发挥出来,做强做大,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就会显现。

3?1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要凸显差异性

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要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突出差异性。优势产业布局要突出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具体到村就要凸显“一村一业、一村一品”,通过这种差异性把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落到实处。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的差异性:一是自然资源与区位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差异性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最容易找出资源比较优势,根据所处的区位可酌情确定优势产业;二是文化因素的差异性。经济与文化的互为嵌入性关系,地域文化特色是形成优势产业的一个深层次因素;三是市场需求的差异性。优势产业的发展要视市场需求状况而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四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差异性。国家对特定时期鼓励发展的产业会采取倾斜政策予以扶持,特色村寨特色产业的发展要顺势而动,借势发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五是传统产业受众的差异性。传统产业是当地人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出来的,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也往往是当地的优势产业。以有根基的传统产业为依托,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对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六是与周边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要与周边地区的优势产业协调衔接而不宜趋同,尤其是周边地区已有经济辐射能力相当强的优势产业时,更须从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优势产业。

3?2创新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机制

创新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机制。一是实施优势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带动战略及城市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实施部门联动机制。转变观念,要认识到特色村寨优势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民族部门的工作,更是全社会的工作,必须由政府牵头,整合相关部门及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每年争取财政安排一定资金投入支持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完善奖扶政策。三是完善优势产业发展村民利益保障机制。第一,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第二,完善征地、拆迁补偿制度;第三,明确特色村寨村民优势资源产权;第四,完善优势产业发展村民的利益分配机制。

3?3加快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品牌建设

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的品牌建设机制是关键。遵循规划引领和品牌营销的原则。吉首市应按照《吉首市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实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谷韵吉首,带您走进神秘湘西”城市品牌为引领,以乾州古城和德夯大景区建设为依托,加快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和特色村寨,通过特色村寨文化旅游品牌建设,逐步提高特色村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做响品牌。依托优势资源,融入文化元素,以做精吉文化、湘西坊系列旅游商品为重点,加强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等的创意研发,并形成品牌化、系列化、规模化。二是加大投资。强化政府主导,加大扶持力度,落实扶持资金,加快旅游商品生产,鼓励研发创新。三是强化宣传。强化旅游宣传,加强旅游品牌促销推广,打造购物平台,制定《2014年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计划》,利用列车电视、电视媒体、报刊媒体和网络媒体及户外广告牌、“D屏”等,以“世界十大‘非去不可’新地标”——矮寨大桥为吸引物,顺应全媒体营销时代的需求,瞄准网络终端、广电终端和手机终端,在三网融合的利好背景下向更加多元化的渠道和媒体形式上拓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四是深化联合促销。打破行业壁垒和行政区划的限制,开辟区域旅游发展绿色通道,充分利用四省市边区旅游资源,策划出多条旅游线路和系列旅游套餐,通过与周边景区线路对接、产品对接,有效提升“谷韵吉首”城市品牌和旅游品牌美誉度、影响力。开拓客源市场。开设吉首旅游宣传营销窗口,构建吉首旅游营销网络。着力推动吉首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商品的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促进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品牌的形成。

3?4强化项目助推民族村寨优势产业发展

强化项目建设,加快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形成产业链,增强旅游产业的灵性和生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拉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吉首市应加快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要素,以吉首国际鼓文化节和一系列民族节会展演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强劲生命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增强特色村寨接待服务功能。充分挖掘整理湘西特色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实一批知名文化产业,加快民族工艺品和民族特色饮食的研发推广,推动吉首市特色乡村游向纵深发展。一是加快特色村寨生态农庄项目建设。着力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和本土历史文化,讲究因地制宜、顺其自然,提出不同的建设方案,有的特色村寨建议种花,有的特色村寨建议种植药材,有的特色村寨建议养殖,在建设上尽量就地取材,科学利用,用最小的代价发掘、彰显出当地的个性和特色。二是加快特色村寨生态产品体念项目建设。引导生态农业创意发展,比如采用不同农作物品种在栽培时进行创意培育,达到观赏体念,满足游客的视觉感及体念感;引导农庄引进果蔬新品种项目,比如番茄、甜椒、水果玉米等特色果蔬,让游客一次就可观赏、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果蔬,优势产业的发展因为创意而彰显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晖?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1):59-63?

[2]刘春济?关于西部旅游与民族文化生态的几点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2002(3):39-41?

第7篇:乡村旅游创意开发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对策探究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年平均气温22~26℃,长夏无冬,光温充足,雨量充沛。文化旅游创意作为新兴现象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但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蓬勃发展的进程中,目前学术界提高了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重视程度,有人认为外部动力机制与产业自身动力体制是促进两者融合发展的要素,故对促进两者有效融合、长足发展的对策进行探究。

一、概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含义

在特殊的条件下,众多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企业以及有关部门空间或者是功能聚集的区域,其空间(园区、基地)是特定的、丰富的,文化创意构成了旅游景区重要的吸引物,以达到游客“一站式体验”为基准,从而塑造出完整化的旅游以及有关产业链条。

二、分析海南省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与国内主要城市相比较,过去海南省文化创意发展的局势不尽人意,产品加工的原料一般是由岛外供应的,以快速成型技术为依托。而如果使岛内创意设计理念与旅游前瞻性的制造资源融合在一起,把市场衔接、金融孵化、专利转化、品牌营销等增值服务内容提供给服务企业,其能够有效的弥补海南省创意设计服务体系上的缺口。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是多样化的,例如软件开发、广告、电影、动漫等可以被视为推动国民经济有效运行的支柱性产业。海南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渗透,为该省相关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开辟新纪元。正如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提及“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品牌价值,增加物质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附加值和文化含量。”总之,海南省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将是促进我国国有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有智增长”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引导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彰显出“拓展产业链”、“延伸空间链”、“秀出主题链”的发展风格。

三、探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对策

1.资源转化对策

所谓的资源转化,实质上就是指借助对方的优势资源,在创意理念的引导下使其转型为促进自身发展的资源,最终达到使两大产业共同发展的目标。众所周知,文化创意产业的游戏、产业园、艺术开发等环节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以突破传统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观的局限性,上述那些能够吸引游客眼球的文化创意环节可以被看做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有效途径。

海南省可以借助科学技术与文化创意两大行径,使大规模的人文资源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坚固性基石,尤其是文化科技产业园、文化场馆、工业遗址、文艺产品等。例如南山文化旅游区中的南山寺作为三亚礼佛必经之处, 游客在此还能观赏到造型雄伟的“南山海上观音”。总之,这些具有文化创意与旅游价值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遗址场馆等在高端科技的辅助下,可以激发游客参与和观赏的欲望,当然提升旅游景区观赏价值也是无可非议的事实。可见,借助资源转化这一策略,能够加速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速率,最终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创意资源体系。

2.节事重组对策

首先节事重组模式的构建,要求旅游产业以旅游的需求作为节事活动开展的基础,而节事重组最大的目标就是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在此基础上为其创造预期的经济效益。因此各项旅游事件要以文艺活动开展的原则彰显创意性、互动性、参与性的特色,强化自体的魅力。

在信息化时代中,互联网传播的快捷性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契机。旅游产业只有在创意理念与公众参与力量的辅助下,才能够使节事重组活动产生品牌效应,为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铺路垫石。海南省要使各类节事活动达到有机重组的目标,可以参考以下行径:一是深入挖掘并提取出节事活动特有的文化内涵,并对其做出特有的标识设计为传播做准备;二是参照各类节事活动的主题创造出有关的创意活动;三是利用各种途径把公众导入各节事活动中,借助提升公众感受程度以及表演者之间互动性的方式,达到节事重组的目的,最终落实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

例如,海南国际创意港是海南省委省政府于2010年赴两广考察第一个落地的项目,其被列为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将国内最大的创意设计产业链运营服务商深圳灵狮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引进来,主要会专注于海南高端旅游产业研发、创意农业开发,成为了海南第一个以产业创新、品牌创新、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3.建立健全“一站式体验”模式的对策

“一站式体验”是以产业聚落理论为依托,其强调的是集聚溢出效应或区位适宜效应,此期间旅游产业、旅游景区、管理部门、服务企业、开发商等之间形成密切的关联。之所以认为“一站式体验”模式能够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主要是因为体验式经济“以服务为平台、以商品为模型、以消费者为核心,从而创造出激发消费者参与兴致、让消费者有流连忘返的创意活动。”总之,“一站式体验”是产业园区内旅游景区、管理部门以及各个企业高效合作的成果,此时消费者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的一切需求均被满足。其实,“一站式体验”凸显的是游客消费行为方式的特点,以及消费心理变化的形式。那么,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要想实现融合发展的目标,就应该以产业聚落理论为根基、以“一站式”服务理念为背景去研究旅游体验的形式,从而为游客提供别具特色而愉快的文化创意感受,建立健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使文化创意产业在旅游领域中得到传承,并实现壮大发展的目标。此外,“一站式体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在促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园区旅游经济集约型增长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文化创意产业犹如一瓶催化剂,能够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征程,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为了使两大产业有机融合并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应该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究,不但使资源转化对策、节事重组等对策的实效性彰显出来,还要基于旅游体验与文化创意产品之间的互融性,使两大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

第8篇:乡村旅游创意开发范文

把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建放在一起调研,主要是考虑到两者联系很紧密,发展全域旅游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全域旅游的必然选择,没有美丽乡村的建成,旅游就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域”。刚才,通过实地调研,对我区全域旅游及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有了更为直观、详细的了解。应该说,近年来,特别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以来,旅游委、农办、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积极作为,大力实施“旅游+农业”“旅游+乡村”工程,不断推进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建设现代化健康美丽新城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在推进过程中,也碰到一些难点,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要素保障力还有待强化。相对城区,农村旅游交通通达性不高,旅游配套设施较差;专业人才缺乏,从业者年龄偏大,整体文化层次较低,导致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土地制约严重,造成部分农场、农庄突破用地用途管制,以农业设施用地方式办餐饮、搞休闲。二是产品供给力还有待增强。我区乡村旅游点多面广,但特色挖掘不深,总体层次不高,大部分以观光旅游、蔬果采摘为主,既符合自身特色,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业态不多,导致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一、坚持全景化打造,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颜值”。全域旅游,不仅城区要美,乡村也要美。要把一个村作为一个景点、一个镇(街道)作为一个景区来规划发展,统筹好旅游资源要素的衔接与布局,实现村正景中、景在村中。一要注重规划引领。加快推进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多规融合”理念,促进全域旅游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农业、水利等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和融合,做到旅游元素、景点标准、游客需求与其他项目建设统一规划、统筹实施。二要完善基础设施。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强势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推动城乡面貌和卫生环境有根本性改变。加快“桃花盛开”“四季花香”“海韵渔歌”等美丽风景线建设,实施旅游道路沿线的美化绿化和改造提升工程,强化对乡村旅游景点交通、绿道慢行系统、停车场、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域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三要营造特色风貌。杜绝简单复制、粗暴克隆现象,紧扣地方特色,找准主攻方向,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旅游风情小镇、美丽宜居乡村,探索各具特质的发展路径。

第9篇:乡村旅游创意开发范文

当前正处于旅游旺季,大家都很忙,在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我们见缝拖针,召开这样的会议,也是当务之急。因为江苏的乡村旅游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层次,产品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品质,是我们江苏乡村旅游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有关问题我再补充说明三点意见:

一、关于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问题。

这次会议是面临我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候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周局长作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他在讲话中,对全省的乡村旅游,从改变现有状况,不断提升层次;顺应时代潮流,提高生活品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市场复苏,实现旅游振兴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推动乡村旅游建设和全面提档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对下一步全省乡村旅游如何上台阶、上层次,全面提档升级,促进升级转型,不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七点具体意见,讲得非常好,指导性、针对性都很强,具有很实际的指导作用,对我省乡村旅游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周局长的讲话精神,是我省今后一段时期内乡村旅游工作的具体指导性意见。对周局长的讲话精神,请同志们回去后及时向各地方的领导同志汇报,并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同时也希望同志们回去后能尽快召开各地的相关会议,一方面贯彻这次会议的精神,特别是周局长的讲话精神;另一方面研究并提出推进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全面提档升级的指导意见。建议同志们在向各地领导汇报的同时,应尽快取得政府在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推进乡村旅游上台阶、上层次、上水平,全面提档升级。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政府主导必不可少,没有政府的组织领导,单纯靠市场自然发展,靠农民自发行为,乡村旅游很难有大的作为,这一点很重要,对此,我们一定要形成共识。目前,在旅游行业的具体抓手中,最能迎合和牵动党委政府的抓手就是“创优”“创强”和乡村旅游,因为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相联。

二、关于我省乡村旅游全面提档升级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经过对我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现状、基础、总体水平、在全国所处的位次、市场需求和发展规律等客观全面的分析、研究、判断,并广泛深入地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的基础上而提出来的。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五年的发展,我省乡村旅游产品不仅在“量”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在“质”上也有了重点突破。目前,全省各种形态的乡村旅游点1700多家,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24家,年接待量已突破四千万人次。本世纪以来,特别是04年全国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会议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建一处景点,保一片生态,富一方百姓。2004年以来,省政府已连续两次召开全省乡村旅游工作会议,省旅游局先后四次召开现场会和观摩会。全省各地各级旅游部门为发展乡村旅游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全省涌现出了蒋巷村、旺山村、鸿山生态园、吴楚农耕文化园、傅家边生态园、翠谷庄园、大石山休闲农庄、世外桃源、星期九农庄、沭阳苏北花卉园,以及当时的江心洲农业旅游示范点等一大批在江苏,乃至在华东地区,甚至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认知度与美誉度的乡村旅游产品。江苏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省旅游产业中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极。

国家旅游局领导曾多次赞扬江苏的乡村旅游工作,国家旅游局曾邀请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专程视察江苏省的乡村旅游工作,并向国务院提交视察报告,国务院将此报告批转给了江苏省委省政府。视察报告对江苏的乡村旅游产品,及乡村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家旅游局认为,江苏乡村旅游总体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明确要求在新一轮乡村旅游发展中,江苏的乡村旅游产品在提档升级方面,在全国应率先突破,尽快打造一批精品,塑造一批品牌,在全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也多次指示我们,江苏的乡村旅游现在不仅要注重量的发展,更要注重品质的提高。

应该看到,当前我省的乡村旅游产品,在数量繁荣的背后,还存在着质量不高、低档次、低水平重复,以及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不长等问题。已推出的众多产品中,有突破性、示范性的精品并不多,更多的产品在刚刚推出、密集推销的当时热闹一阵,过后就归于沉寂,具备可持续吸引力的产品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

尽管江苏的乡村旅游产品还存在着众多方面的品质差异,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着众多不平衡性,但总体来说,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层面,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次会议实际上是江苏乡村旅游发展与转型升级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一次重要会议。

事实表明,消费者需要我们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市场迫使我们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要求我们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推动我们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乡村旅游产品的内生力也需要突破传统产品的模式转型升级。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和高端产品,比如像国外的庄园和乡村俱乐部等等。好的乡村旅游产品应该给人以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曲、梦幻情的感觉和意境。

促进我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我省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是我省乡村旅游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和迫切需要。如果说前一阶段我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是注重“量”的扩张和规模效应,那么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注重“质”的提高和产品品味的提升,实现更加集约化、品质化、科学化的经营和管理。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工作是基层做的,经验是基层创造的,成功的经验来自于基层。在新一轮的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地旅游部门要加强指导,并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实践,总结,创新,突破。对一些品质高,市场化程度高的产品,我们要重点关心、支持和培育。明年我们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创建“江苏十大乡村旅游精品”活动,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一些富有潜力、可塑性大的产品,我们各级旅游部门要重点支持,省里的乡村旅游引导资金及乡村旅游点道路连接线资金,在照顾“面”的同时,将会有所侧重的进行调剂和倾斜。

三、关于乡村旅游规划和单体产品的策划问题。

规划更多的是区域性的,是政府层面的。而对单体产品而言,策划与创意更为重要。

对于一个地区或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科学规划,高起点规划,以规划来统筹和协调本地区或本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这是非常必要的。要不然就会乱套,就会一哄而上,产品就会出现更多的更为严重的雷同化和同质化现象。同一区域或近区域内,必须坚持乡村旅游的错位发展,必须努力打造各自产品的特色,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

对单体乡村旅游产品,要精心策划和创意,一个好的创意或策划,对产品的市场认知度、美誉度、影响力、市场占有率,以及产品的品质、品味和生命力,是至关重要的。

乡村旅游产品,缘于乡村,高于乡村。乡村旅游,应该具备“乡”的特色,“村”的感觉,“旅”的便捷,“游”的功能。全面提档升级,并不是一味地去讲究设施的豪华,其核心与本质是要讲求产品的品质和品味,高品位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当前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品质欠缺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产品的规划或策划者们是以一种简化和僵化的模式来开发的,规划或策划理念既不来自对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也不来自对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的深切感受。而是在规划或策划之前就设立了套路,然后按照这些套路拼凑,甚至伪造资源,这就造成了许多乡村旅游产品的形式类形化、体验表面化、项目同一化。

西方国家的乡村旅游已经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其中的一些经典产品经久不衰。走遍世界,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些经典的乡村旅游产品,美不胜收,令人留连往返。富有经典品质品味的乡村旅游产品,不仅生命力顽强,而且在市场上能始终保持旺盛状态。这就是精美的策划与创意的成果。

在规划中应构建乡村旅游布局模式,产品开发一般应选择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把握区位优势,寻找自身依托。乡村旅游业态有它的特殊性,乡村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普通旅游产品注重的是游览性,而乡村旅游产品更多的是体现休闲、放松、参与和体验。要适应现代都市人日益渴望摆脱快节奏、繁杂、喧嚣、污染严重等都市环境的需求,为都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后花园”,借助于与现代城市截然迥异的田园、村落等,以观光、参与、休闲、体验等活动吸引都市居民来度假、休息,给市民提供短期休憩度假的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主要是集中在城市,其半径距离在90公里左右,基本上在一小时城市圈内。乡村旅游产品的功能要求不一样,消费群体不同,所以它的品质品味要求也不一样。城市是乡村旅游的市场主体,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处于长三角的核心地带,长三角是世界五大城市集群之一,客源市场旺盛,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巨大。

在提档升级的过程中,各地应该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做出特色,打出品牌,营造精品,讲求效益。对现有产品中产品化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品质品味也较高的产品,应该进行再润色,做到锦上添花,进一步创新突破,做到好中创优,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对一些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或不太成熟的产品,应该充分挖掘潜力,集思广益,好好谋划,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发展,高品质建设,后来居上。

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强乡村旅游规划人才与产品策划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努力培育一支有水准的人才队伍。同时,要加强对各级旅游部门的相关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我们还将组织第四期专门培训班。计划明年适当时候组织人员第三期赴境外或国外学习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