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经济学与政策范文

环境经济学与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经济学与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经济学与政策

第1篇:环境经济学与政策范文

课题

我们与环境

课型

口语交际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3.讨论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小建议,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克服劝说时的焦躁心理,以文明的举止、诚恳的态度打动对方。

教学

难点

能为保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口语交际中,能够围绕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这些都让我们心旷神怡。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校园里竖起一棵奇怪的“大树”。这棵树是用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做树干,绿叶则是废旧的暖壶壶壳,这棵两米高的筷子“树”“长”得挺茁壮。(出示课件2)

这株筷子树的制作者告诉记者:整个树干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达十万支,这些筷子都是师生们平日在学校的食堂和校园周边的商业街饭店里“捡”回来的。他同时谈及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也仅能制成这样的筷子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环

6000—8000双,他们这棵树虽然只有一米九,但耗费了十万双筷子。他们希望能够警醒大家最终告别一次性筷子。(出示课件3)

师:同学们,听完这则新闻,能否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想法?

师:我们与环境密不可分。(教师板书:我们与环境)

保话题,并为下面的环节蓄势。】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初设情境,共同探讨

1.说一说。(出示课件4)

a.情境一:你和同学吃饭时,他随手拿了几双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边,请你劝劝他。

b.情境二:学校门口的餐馆老板一直未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样去劝阻他?

师:谁来说一说。

生:有些木筷并不卫生,因为每一双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经过树木的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而且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还要经过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双氧水和硫酸钠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抛光。

生:让我们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时尽量自备筷子,或者重复使用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2.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a.小组内交流。

b.每组请代表在全班交流。

生:工厂里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直接排到河里;(课件出示5)

生:人们乱砍乱伐破坏生态环境;(课件出示6)

生:工厂里排出的废气污染大气;(课件出示7)

生:人们的生活垃圾。(课件出示8)

3.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课件出示9)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资料,既是降低本情境的难度,也是为了提醒学生劝说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生:如果堵车时间长,我们可以提醒爸爸妈妈将汽车熄灭。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也可以节省燃料。

生: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要注意关灯,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开“无人灯”。

师:同学们的做法很好。

三、动手实践,从我做起。

1.师引入:爱护环境不仅要认识到,更要会动手做。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刚才交流的内容进行梳理,选出十项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制作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呢?

2.学生合作交流评选出“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预设:

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课件出示10、11)

(1)看见垃圾,主动捡起丢在垃圾桶内,不乱扔垃圾。

(2)要珍惜水资源。可以将淘米水、洗菜水、洗衣服水用来浇灌树木。洗完手后一定要把水龙头拧紧。

(3)如果教室里没有人在或只有几个人的话,要把电灯关上。

(4)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不烧散煤,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5)随身携带环保袋,多使用筷子。因为一个塑料袋要200年来解化,少使用一次性碗筷。

(6)在学校的路边及其他地方多设置一些造型各异的垃圾桶,最好是分类垃圾桶。因为我发现垃圾桶可分为“回收”和“不回收”两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节约能源的观念,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更加整洁。

(7)要多植树造林,不砍伐树木。不践踏草坪。

(8)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

(9)少开车,多骑车。

(10)爱护环境。家中的死鸡死鸭可以密封,然后拿到

垃圾场,让清洁工人处理掉。千万不能丢到河中,因为这样会污染河水。

四、全班汇报,点评鼓励

1.在小组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各小组将意见综合起来,由代表向全班进行汇报。组内同学做补充。

2.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点等方式灵活运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指导思想就是全员参与。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同时又增加挑战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课件出示1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小事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可以结束地球的生命。地球是你的,也是我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拉起我们的手,张开我们的口,检点自己,劝诫他人,共同捍卫我们的家园。(教师板书: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板书设计

我们与环境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口语交际进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交流之中,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能围绕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第2篇:环境经济学与政策范文

 

我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尽管我国设置“环境经济学系”的高校不多,但是几乎所有设置环境科学系、经济学系及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环境经济学或者类似的课程。由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对学生经济学背景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于经济学或者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受过经济学的训练。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多、时间紧的特点也不允许他们做这样的知识准备。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环境经济学的教育和教学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1 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的相关课程有环境经济学概论、环境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导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考虑到环境与资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的环境问题是在自然资源利用中产生的,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且在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自然资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重视环境经济学的教育而忽略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由于总课时的限制,往往很难同时开设环境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两门课程。所以笔者认为,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出发,设置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基础课程为宜。

 

另外,大多数环境管理专业将环境经济学设为选修课,一些学生因害怕该课程难学而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因为没有经过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训练而造成知识的欠缺,提出的一些政策或者政策建议有背经济学常识而被责难。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本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

 

2 教学目标

 

如上文所分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不仅与经济学、环境学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地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法学等学科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总之,其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广。尽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自然科学的背景较好,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比较欠缺。面对这样的学生背景和有限的计划学时,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和学生知识背景的条件下,必须考虑学生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来制定教学目标。根据笔者本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研究经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应该定位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经济学思维三个方面。具体为:(1)掌握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达到“入门”的目的;(2)掌握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掌握环境经济手段的经济学理论基础;(3)培养学生从经济的角度审视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习惯;(4)为相关的课程(如: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打下必备的基础。

 

 3 教学内容

 

环境经济学包括了从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到环境和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问题、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绿色GDP核算(涉及宏观经济学知识),以及最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应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国外高校这门课的课时为54学时(每周2次4课时),并且要求学生有微观经济学基础。即使对非经济学专业开设这门课,课时也为54学时。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本课程只安排了36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显然不可能涵盖环境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的背景来确定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5个模块:

 

(1)导论。导论模块主要介绍当前主要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如污染、资源利用冲突、全球环境问题等),分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由此导入什么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为什么需要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等问题。

 

(2)基本经济学概念和理论。这一模块主要是针对没有微观经济学背景的学生建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包括费用和效益、供给和需求、经济效率、外部性、公共物品、产权等,以及环境质量经济学。

 

(3)分析方法。这一模块主要介绍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两种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Benefit-cost Analysis)。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部分,侧重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与其他财产一样,环境与资源是有价值的,必须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纳入决策过程之中。收益成本分析是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得到的结果纳入到决策过程的有用框架。

 

(4)环境经济政策。这一模块主要介绍国内外现行的和拟议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及其理论基础、这些手段优劣和对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今后在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中的经济学思考。

 

(5)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这一模块主要介绍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在时间上最佳配置的理论。重点介绍渔业资源问题、管理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制定和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以上的5个模块,首先通过导论让学生对环境与自然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从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依次过渡到环境经济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政策,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政策,从而将各章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框架,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内在的逻辑规律。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下,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开发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传统的黑板板书方式,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种教学手段特别重要。

 

(1)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由于本课程具有文理渗透、交叉性质,初学者对一些经济学知识及其在解释环境科学问题上的运用理解较困难。因此,在讲授过程要尽可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基本概念、理论的叙述注重确切和深入浅出、对关键词的讲解力求准确透彻、对分析评价方法及有关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介绍尽量理论结合实际,并通过提问、启发、举例使同学们理解掌握每个知识点。在启发式教学时配以实际案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目前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配合华北地区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消费增加、重工业布局来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启发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从而提出以成本更低的环境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制关闭企业这样高成本的命令-控制性手段。

 

(2)多媒体课件。为了使课堂讲授更加明了、生动,并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首先要完成与原版教材相对应的英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在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充分利用字体、颜色和动画等功能,并通过插入各种图表、与相关网站链接,力求达到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扩大信息量的效果。由于学生在课前课后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或email等方式获得多媒体课件,故上课时不必将精力用于记课堂笔记,从而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相结合的阅读材料和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和透彻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现有中文教材大都从英文教材翻译或者编译而来,无庸讳言,翻译和编译中存在很多晦涩和谬误之处。因此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效果要好于单语教学。而且学生在将来工作中要涉及到大量英文文献,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学科的专业词汇,为学生将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课堂讨论和现场调查。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除了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应用性也是其一大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定期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师生平等参与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同时尽可能安排现场教学活动(包括观看有关录像),或结合教学组的在研课题组织学生参与现场调查。实践证明,这种生动活泼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同学们调动积极思维、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展示才华,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和对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同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第3篇:环境经济学与政策范文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X-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55-01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生态类型多样,然而生态环境基础总体比较差,同时由于人口规模众多而且增长幅度大,因此人均资源占有水平并不高,且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此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比较落后。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和问题就开始引起国家、政府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7年调整研究生专业目录时,在理论经济学的一级学科下设立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并列入研究生专业目录。这一学科的设立,扩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将人口、资源与环境要素共同纳入经济学家的视野中,来重新构建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是一个重大的创举,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设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学科点几乎遍布全国各重点院校,学科队伍迅速壮大,这一切都说明了该学科这些年来的昌盛和繁荣。然而,由于学科建立时间短,学科跨度大等多种原因,到目前为止,许多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础理论、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等还都没有形成共识,尤其是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分支,目前本学科的发展缺乏经济学的范式,也未能得到主流经济学学界的重视和积极参与。这些问题的存在,非常不利于该学科的进一步健康顺利发展。

本文在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和探讨。

一、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统一,且很少体现出经济学的特色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类: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或者研究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总之是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关系中将经济纳入相互关系的研究中。(3)认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还有其他一些表述,不一一详述。

总的看来,目前学科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表述,还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统一的认识,而且严重缺乏经济学特色和范式。

(二)学科体系不严谨且缺乏整体性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材和著作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由于在上述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在其研究内容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背景和基础不同,以及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对象的认识不统一,因此在研究体系构建上差异极大。一些学者建立的体系,绝大多数内容是属于环境经济学或者资源经济学的内容,增加了少量的人口学或人口经济学的内容;也有一些学者是在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之外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更有学者的体系干脆就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体系一致。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体系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缺乏一个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相对统一的学科体系,而是把人口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几门学科硬性捏合在一起,进行简单加总,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一个统一的学科割裂开来。

(三)缺乏应有的基础理论支持

任何学科的形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除了借用已有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现成理论,没有自己本学科独有的理论。或者在各学者所建立的体系中,有意识地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四)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庞大但质量不高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版了近10本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专门教材或以此冠名的著作。而相关的研究著作与论文无法计数,因为本学科涉及领域特别宽泛,很难分清楚哪些是真正属于本学科的研究成果。总之,围绕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是非常多的。但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对问题和现象的描述多,理论分析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社会学、系统学角度研究的多,经济学角度研究的少。很多相关研究还停留在对一些学科基本问题的研究上,或者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描述性分析上,难以体现出这样一个高度综合,横跨文、理的学科所应该具有的水平。

二、 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浅显分析和探讨

(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必须进一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架将其统一起来,该学科才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经济学、人口学、资源与环境学领域学者来共同协作,将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学科。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加以抽象,以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和矛盾为研究课题,从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共性加以抽象,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而非传统的经济增长)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调配(或配置)的学科”。这样的表述,既符合经济学的惯例,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与问题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并具有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

(三)采用经济学的外部性基本理论,对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与矛盾加以分析,不仅是可行的,也是该学科今后逐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基本分析手段,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与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前景。

当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角度和视角远非这几个方面所能囊括的。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将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视角以及分析方法,借鉴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问题分析中去,这应该是本学科需要做出极大努力的方向。而且,将人口、资源、环境等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共同引入经济系统之中,这不仅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将带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吕红平,王金营.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1.

[3]邓宏兵,张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第4篇:环境经济学与政策范文

关键词:地质环境;经济;和谐社会

0引言

中国的综合实力正在稳定提高,并且社会经济也处速发展的时期,大量的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有效促进了社会建设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但是,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项目增加就会造成自然地质资源被大量的使用和占用,而且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也会造成施工现场周边地质环境的破坏,这种情况就会使国家在地质环境破坏方面的治理资金投入量有所增加,造成国家财政部门的巨大压力,这对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都非常不利。所以说,地质环境问题已经不单单是在地理方面了,其也能够在经济以及社会建设方面造成影响。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就应该针对地理环境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找出两者的共通点,进而不断提高我国地理环境的保护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

1地质环境经济学的内涵

地质环境也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地质环境就是说在岩石圈内影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地质条件的总和。全部的环境条件都有双面性,地质环境也是如此,其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人们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同时也能够对人们的生存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将地理环境通过经济学理念进行分开的话,就能够将对人们具有积极影响作用的地质环境因素称作地质资源环境,将对人们具有消极影响作用的地质环境因素称作地质灾害环境。进入就能够在经济学中将地质环境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地质资源环境经济学,另一种就是地质灾害环境经济学。地质环境经济学主要是针对地质环境的调查、评价、开发、使用、预防和治理之间的经济学联系进行分析。地质资源环境就是说地质环境中对人们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积极作用的地质景观和现象。比如说,因为地壳运动和地质条件变化产生的自然地质景观和现象,这些自然地质景观和现象对人们进行积极的影响,这些自然地质景观和现象能够提高人们对于地球地理环境的认知,并从中不断发现地质变化的主要规律,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地质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分析目标就是人们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地质环境资源调查、评价、开发、使用、预防和治理之间的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地质灾害环境就是说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而出现的不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地质环境。比如说,火山爆发、地震、水土流失、地面坍塌等等。这些地质灾害会对人们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不利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良好构建。因此,地质灾害环境经济学中的主要分析目标就是对各种严重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析、调查、预防和治理之间的经济学联系[1]。人们将地质环境经济学分成地质资源环境经济学以及地质灾害经济学两种。地质资源环境对于人们的发展进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来说都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学联系上就是对经济效益和分配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比如说在对历史地质环境资产以及国家地理公园中的地质环境进行保护的时候,对投资进行有效的调查、评价和报告,能够将历史地质环境资产以及国家地质公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再次的分配。地质灾害环境对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来说有着非常严重的阻碍作用,其中的经济学联系就是对相关损失和责任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比如说,如果出现严重的地质灾害的话,产生的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经济损失情况的主要负责部门的确定等等。在对地质资源环境经济学进行研究的时候运用其他资源经济学已经存在的成果,对其中有用的内容进行借鉴,现阶段,在相关人员的不断研究下,地质资源环境经济学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就。地质灾害环境经济学是一个刚刚兴起的学科,对该学科的研究进度非常缓慢,也没有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在进行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地质灾害环境经济学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其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内容.

2地质灾害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2.1地质灾害的预防阶段

依据调查成果实施对灾害体的监测,依据监测成果适时提出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时采取措施将灾害发生损失减到最少。所以预防地质灾害发生是社会的共同责任,是国家赋予政府的职能,是一种社会公益性工作[2]。

2.2地质灾害的治理阶段

多数地质灾害由自然因素所引发,其威力之大是人类目前无法防治的。常通过预防、避让而使其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也有一些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而目前人类又没有能力进行治理的地质灾害[3]。

3地质灾害与和谐社会

理想中的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法律法规非常健全,社会中个任何事物都是平等和公正的,并且社会中时时刻刻都弥漫着友爱的气息,并且治安也非常好,人们的生活也非常有序。想要建设这样的和谐社会就应该先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是人们在进行社会发展和建设的时候对自然环境进行严重的破坏,自然环境也会不断地报复人类,这样就不能够进行和谐社会的构建了。在处理任何自然的具体关系的过程中,应该用客观的思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理解和认知,其中包括,人类应该在进行任何活动的时候,将自然环境进行首要考虑,并对其进行保护,再就是自然环境是瞬息万变的,有时候就算人类不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其也会因为自身的因素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破坏,导致人与自然不能够和谐共处。所以,想要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就应该对人类的各种活动进行限制,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进行严重惩罚。再者就是人们应该针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预防自然灾害对人类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人们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进行预测和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进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构建和谐社会[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和谐社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不应该将一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都建立在破坏自然地质环境的基础上,这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所以,在进行和谐社会构建的时候,应该对自然的发展进行良好的调查和分析,防止各种人类活动造成自然界中的不和谐因素。上文针对地质环境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阐述了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并对各种地质环境灾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地质环境对人们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而促进和谐社会更好、更快、更加文明的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宇霖.环境经济学客观方面初探[J].吉林财贸学院学报.2011(04):189-191.

[2]李静云.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现状与发展建议[J].中国环保产业.2012(02):201-202.

[3]庄大昌,董明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内外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205-206.

第5篇:环境经济学与政策范文

关键词:环境经济手段;庇古手段;科斯手段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大多数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同样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而我国的环境问题又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中以新疆的环境问题最为严重。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使新疆原本脆弱的生态和自然环境变得更加恶化。这就提出了如何用环境经济手段来保证新疆乃至全国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发展。为了促进新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环境经济手段保护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根据新疆环境问题的具体特点,研究适合新疆特殊环境问题的环境经济手段和环境经济政策。

二、环境经济手段的涵义和分类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简称环境经济手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看,一种政策手段只要同时对环境与经济有影响,就可以称之为环境经济手段。但环境经济手段一般是从狭义的校对进行界定的。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观点,当某种手段的应用足以影响到经济当事人(污染者)对可选择的行动(如安装治污设施以减少污染排放、缴纳排污费以获准污染、与其他厂商协商以取得许可等)的费用进行评估时,该手段之前便可以冠之以“经济”之名。这就是说,环境经济手段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环境经济手段可以大体上分为两个大类,一类侧重通过“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称之为庇古手段,另一类侧重通过“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称之为科斯手段。每一类又包括若干种具体的手段。所谓庇古手段,就是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所表述的政策措施,即由于环境问题的重要经济根源是外部效应,为了消除这种外部效应,就应该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单位收费或征税,对产生正外部效应的单位给以补贴。所谓科斯手段,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所表明的内容,只要能把外部效应的影响作为一种产权明确下来,而且谈判的费用不大,那么外部效应的问题可以通过当事人之间的自愿交易而达到内部化。其方法是由排污者和该污染的受害者谈判(自愿协商)解决污染问题,其实质是通过明确产权制度消除外部性影响,从而使市场机制有效运作,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

三、新疆环境经济手段实施现状

新疆的环境保护事业是在1972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开始发展起来的。自七十代成立自治区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来,到1995年,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全区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监测体系,培养了一支环境保护专业队伍。1996年7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条例的第三十二条中就提到: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执行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按照审查批准的《排放许可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浓度等排放污染物。这是新疆环境保护中首次应用环境经济手段。从2005年8月1日起,新疆对全区的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开展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以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管理,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进而改善环境质量。为此,自治区环保局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自治区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据了解,将要实施的许可证由自治区环保局统一印发,是排污企业必须具备的生产资质,而且每年审核一次。柯坪县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境内的排污企业要进行申报登记。该县向各排污单位下发《关于开展2007年度排污申报登记工作的通知》,对申报对象、申报部门、申报时间、申报内容等方面作出专门规定,全面落实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及审核工作,对逾期不报及虚报、谎报的单位,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2008年和田地区也推行了该制度。

四、完善新疆环境经济手段

新疆的环境问题既具有全球和中国环境问题普遍性的特征,又有明显的特殊性。解决新疆环境问题,要有以下主要思路:

(一)利用财政手段保护新疆环境。由于新疆地区工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该区万元工业产值的“三废”排放量大大超过发达地区,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可以看到,从八十年代中期起,随着价格体系改革的深化,我国逐步减少对能源的补贴,能源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由市场调节,通过放开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在提高国有能源企业效率的同时,也达到了减缓环境恶化的目的,即使这样,仍需进一步降低能源补贴,以实现改善环境的目的。建立资源输出与受惠地区的补偿机制,如“西气东输”过程中,新疆一些地区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这当中既包括天然气开发的破坏又包括铺设管道对环境的破坏损失,应由东部予以补偿;建立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下游地区资源开发的环境补偿制度,上游地区为下游地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上游地区限制自身发展,为环境保护投入的人力、物力下游应给予补偿,对从事有益环境或无害的生产活动,如使用不影响环境的生产技术、原料生产的产品,或从事环境科技研究、开发,建设污染处理设施等,给予经济上的补贴和优惠。

(二)加强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持,增加环保投入。环保科研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开展环境法制、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环境管理与政策、环境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标准、突出环境问题与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思路等环境战略和理论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开展新疆环境本地情况调查、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毒化学品污染与防治、环境容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安全监管及风险防范、农业面源污染和食品环境安全、城市大气污染治理、辐射环境安全等重大环境问题的研究,提高环境管理现代化水平。

各级政府要把环保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正常支出科目,并保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幅度。要充分利用民族区域政策,简化社会资金投资环保产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向环保项目。鼓励社会广泛投入,对资助环境建设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自治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加大环境执法和宣传教育力度。未来一段时期,新疆的环境法制工作要做好:一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既符合新疆环境实际,又满足新疆境内各民族生活习俗的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定;二是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三是完善环境标准体系。要根据新疆实际,翻译出版一批民族语言文字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知识宣传材料,努力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倡导绿色文明,推行绿色消费,树立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经济学(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17-219.

[2]厉以宁等.西方福利经济学述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第6篇:环境经济学与政策范文

随着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资源能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之一,解决环境问题变得刻不容缓,环境经济政策在各国得到了的普遍重视,成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法。

1环境经济政策的历史和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现状

环境经济政策是环境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积极倡导运用环境经济手段,1972年国际经合组织首次提出“污染者付费原则”,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要求各国把环境费用纳入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中,我国政府在《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和《中国2l世纪议程》当中提出要更好地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市场价格能够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代价。2007年7月总理提出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等经济杠杆和法律、行政手段,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

2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所谓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综合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保险等经济方式,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是政府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的人类在环境活动中的行为准则。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环境政策的七项内容,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从七个方面很好地使环境保护与财政税收、国际贸易、市场机制、保险市场、金融机构等联系起来,主要内容有下:

(1)绿色税收。通过税收来调整环境污染水平,对于环境友好行为给予鼓励,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环境不友好行为则利用税收来控制,建立以污染排放量为依据的直接污染税,以间接污染为依据的产品环境税,以及针对水、气、固体废弃物等各种污染物为对象的环境税。

(2)环境收费。环境收费的目的是要彻底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状,目前我国的排污收费水平偏低,排污者或排污企业认为他们排放污染物的收费要比治理成本要少的多,对他们不能造成压力,所以应加大环境收费力度。

(3)绿色资本市场。绿色资本市场的目的就是要从源头上断绝污染者的资金来源,保护环境友好项目的投入,对环境友好型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且实施优惠性低利率,而对污染性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

(4)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是以改善或恢复生态功能为目的,以调整保护或破坏环境的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分配关系为对象,具有经济激励作用的一种制度,即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城市对乡村、富裕人群对贫困人群、上游对下游、受益方对受损方、“两高”产业对环保产业进行以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为主的生态补偿政策。

(5)排污权交易市场。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在特定的市场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6)绿色贸易。绿色贸易主要是做好进出和出口的工作,对于出口要严格限制能源产品,低附加值和野生生物的出口,对于进口要加强废物进口监管,从而协调好进出口贸易与国内外环保的利益关系。

(7)绿色保险。绿色保险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保险制度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的一种经济政策,最具代表性的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参加环境保险,如果有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以后,由保险公司给被害者提供赔偿。

3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

(1)环境收费项目较多,起到环境保护作用的税种少,从而使环境经济政策的规范性不强,效率较低。

(2)我国目前排污收费主要的问题是收费标准过低,企业在选择排污和交费两者之间更倾向于选择交费。

(3)生态补偿费方面也存在不足,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对象不够完善,生态补偿费的征收对象不仅有资源的直接开发者和利用者,还应包括生态服务功能的受益者。(4)环保产业融资存在问题,一些具有成长性、效益可观的中小环保企业贷款难、担保难。

4完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几点建议

第7篇:环境经济学与政策范文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破坏 环境政策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几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飞速发展,但伴随经济发展的是生态环境逐年恶化,人与自然矛盾凸显,环境的破坏也在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生态改善和环境保护日益成为改革发展的重点。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片面追求GDP,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导致环境经济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也从侧面反映出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已经迫在眉睫。

1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1.1环境经济政策的内容

环境经济政策是以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手段,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综合利用财政、税收等工具,对环境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一类综合性政策体系。环境经济政策属于通过经济手段进行的行为激励,它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使外部不经济的成本费用内部化,改变生产和消费领域原有的经济刺激模式,改善环境状况的行为。环境经济政策有两种基本形式:

(1)调节市场型。又称命令控制型,其环境经济政策主要是通过“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其核心是由政府给外部不经济性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格,由外部不经济性的制造者承担全部外部费用。

(2)建立市场型。主要是通过“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

1.2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环境经济政策调节、控制、和引导经济主体行为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实施各种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来实现的。采用的经济手段主要有排污收费、绿色信贷、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政策等。这些经济手段适用于污染控制、自然保护、资源利用、流域、区域综合环境管理、国际和全球环境问题以及生产、消费等领域。

2鄂尔多斯存在的环境问题

鄂尔多斯深居祖国内陆,全年降雨200-400毫米,属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过渡地带,植被也呈现出荒漠和草原共生的特点。东部地区地表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中部有毛乌素和库布其两大沙漠,占全市总面积40%。鄂尔多斯探明的煤炭储量1700亿吨,占全国的1/6,预测远景储量一万亿吨。随着近年来对地下煤炭和天然气的开采,生态破坏日益加剧。地表塌陷是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目前当地已探明老空区面积为300平方公里,塌陷区面积10平方公里,据统计鄂尔多斯每年因开采煤炭造成的地表塌陷接近0.4公顷。在煤炭开采的同时造成大片土地产生积水和盐碱化,由于对表土的破坏,使得草原自身的恢复能力大大降低。煤炭在开采、装卸和运输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细小的粉尘和固体颗粒物,会对矿区周边的空气造成污染。不断燃烧煤炭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一些其他工业废气,PM2.5和烟尘排放量在近年都有明显上升。同时,煤炭的开采以及煤化工,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水,由于当地水资源有限,造成鄂尔多斯水位的不断下降。而且工厂排放的废水又会加速地表水和地下水体的污染,更加威胁到用水安全。

生态环境的破坏,笔者认为原因在于国民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分析污染源来看,它们主要来自于那些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工业。与农业和服务业相比,工业在鄂尔多斯的产业结构占比中显得尤为突出。2014年,鄂尔多斯市三大产业比例为2.1:60.5:37.4,工业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中以“三高”为代表的重工业又占据绝对优势,煤炭、电力、天然气这三大部门的规模以上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70%以上。重工业部门是当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传统经济模式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外部性。从投资结构来看,一二三产业投资占比为4.2:67.4:28.4,一三产业相对有所增长,但仍旧难以撼动工业的主导地位。政府为了让企业具有竞争力,往往给予政策扶持,比较典型的就是降低收取排污费,而政府对污染的治理停留在表面,这就导致治污的速度远赶不上排污的速度。这种片面追求GDP的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正是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木症结所在。

3环境经济政策存在的弊端

还未形成科学完备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目前我国仅构造了一个基础的环境经济政策框架,包括财政收支、环境税费、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环境金融等。除财政、环境税费发展相对完善外,其他几个方面还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环境经济政策的结构安排与分工,哪些是主要政策需要优先考虑,哪些是次要政策需要辅助执行,面对现实复杂的问题,如何打出科学、有效又迅速的政策“组合拳”,都需要在环境经济政策的不断发展中逐步明晰。

环境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在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中,环保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职责权限划分不清和互相博弈,是环境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最复杂的问题。涉及鄂尔多斯市环保管理工作的机构主要包括环保局、税务局、发改委、国资委、财政局、农牧局、卫生局等。政府的各个部门虽有工作的分工,但多部门共同管理,必会出现多个执法主体,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工作协调难度大,宏观调控和监管效率不高,很容易出现越位管理、互相“踢皮球”、监管不力的现象。有些环保机构身份定位也存在模糊不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部分机构不仅为环保项目开展环评工作,同时还对环保项目建设实施审批,把原本归属于两个机构的职责范围,统归于一个部门。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脱节。长期以来,衡量一地区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是GDP,在“以GDP为宗旨”的思想下,GDP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领导干部的仕途。鄂尔多斯市部分地区为了完成既定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不断增加对“三高”企业的投资,普遍秉承“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优先建设主体工程,环保措施严重滞后,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压力和治理成本也在逐年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在官员政绩考核中,集中反映于GDP的各主要经济指标处于绝对优势,而环保工作处于次要地位,不受重视。官员政绩考核维度不全面,考核内容有限,尤其对环保工作的成绩考察没能和官员的政绩产生有效关联,激励效果不足。

4鄂尔多斯环境经济政策的发展方向

如今的生态环境问题,早已超过一区一域而成为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难题。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公平问题,而解决社会公平的唯一途径就是发展。制定科学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将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首先要进行体制改革,改变“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局面,统一交由环保部门管理;其次以市场经济为依托,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理念;最后加强监管,对违法单位或个人要严厉查处。

4.1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能

在环境管理过程屮,鄂尔多斯的各级政府都要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明确划分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并设立统一的协调机构,及时掌握工作情况。整个管理体系中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牵头协调其他部门的工作,其他协管部门处于辅助地位和补充地位。在管理范围上,环境问题的所有管理工作由主管部门来解决,本区域的工作由下辖分管部门解决,不得超过自己的职能区域行使权限。环境保护的监管工作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分管部门要进行自我管理,主管部门要定期审核分管部门的工作,对监管不力的集体或个人进行问责。出台相应的环保法律法规,保障执法人员有法可依,对违法者追究法律责任。

4.2合理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环境经济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市场机制如何体现,关键在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二者关系的核心问题又在于政府的角色定位。环境经济政策要求政府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做法,转而运用间接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要求政府改革管理创新,有效释放市场活力,建立服务型政府,这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转变政府职能的任务一致。环境经济政策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典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且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也体现了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要求。

4.3改变传统观念

鄂尔多斯要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不仅要加快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还要在培育产业新优势上下足功夫,特别是以节能环保、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国家煤制燃料储备基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指出:不以GDP论英雄。要改变传统的政绩观念,不是说废除GDP考核,而是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不仅要加强宣传教育扭转思想,还要在体制方面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首先,建立一个更加科学的指标体系。降低GDP考核的比重,加入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产出的税收等指标,综合反映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并将环保工作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中;再次,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问责机制。对既定的环保政策和目标要予以坚定的贯彻执行,对执行不力的人员要严格追究其责任。

4.4创新公众参与机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众参与机制起步较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也仅仅是在政府的倡导下进行,参与人数较少,流于形式,而且广大群众缺乏参与意识和参与渠道。由宏观来看,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今后的主要动力,只有民众发扬“主人翁”精神,保障公众知情权,把个人利益融于集体利益,环境才能得到改善。鄂尔多斯市地方政府应该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建立公众参与试点,掀起示范效应。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在制定环保政策时,应事先充分调查民众意见,举办研讨会、听证会等形式,并在主要媒体平台进行数据公布和政策解读,这是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同时大力发展环保的非政府组织,能充分集中民间力量,调动公众积极性,有效补充政府工作的不足。

5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事关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环境经济政策又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要内容,是非基本制度的改革,通过政策手段的主动调节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它符合人类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也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环境经济政策只是一种工具,它能否发挥预期的作用,关键还在于政府各部门、社会各阶层对环境重要性的判定,以及在环境管理过程中能否协调一致。环境经济政策在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乃至政府职能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社会文明转型中都是一个重要环节,在社会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朝飞,王金南,等.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框架[M].北京:中国环境科W出版社,2010.

[2] 潘岳.7项环境经济政策当先行[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5).

[3] 程宇航.发达国家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J].老区建设,2011(21).

第8篇:环境经济学与政策范文

1 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 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 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 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 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 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 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 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 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 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 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 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 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

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 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第9篇:环境经济学与政策范文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为了达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从而解决环境问题,日本企业及政府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并取得的显著成效。本文旨在研究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并探讨其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资源环境;环境经济政策;启示

一、日本的资源环境概况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依靠以矿业、冶金、造船、化学工业等为主的基础工业带动经济发展,成为日本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础,同时也使得日本社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

1960年以前,日本主要能源是煤炭,约占总能源的40~50%,煤炭的大量燃用产生许多粉尘与废气,日本各大工业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烟型大气污染,造成了公害。1960年后石油取代煤炭成为日本最主要的能源,石油的使用减少了粉尘排放。然而,石油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硫化物,造成大规模大气污染,即四日市型烟雾(Yokkachi Type Smog)。70年代以后,汽车开始在日本社会普及,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氮氧化合物,其通过高温作用同大气中的碳水化合物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力非常强的化合物,污染大气,即洛杉基型烟雾(Los Angeles Type Smog)在日本各大都市频繁发生,这是日本当前最主要的大气污染问题。

2.水质污染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大量企业将工业有毒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造成了严重的水质污染,引起很多大范围的水质污染公害事件。其中比较严重的是,1956年熊本县水俣病、1965年富山县疼痛病、濑户内海严重而频繁的赤潮等。

3.固体废弃物

日本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高生产、高消费、高废弃的“三高”现象,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环境污染频频发生,日本企业和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解决环境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政府开始制定环保法律法规,1970年设立了日本环境厅,建立完善了环保管理、执法、研究、监测机构,采取法律手段等强制性措施,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环境的破坏,从而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13年《日本统计年鉴》中公布了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关数据,如表1所示。2011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3.1亿吨,比上年增长4%,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41,占总排放量的95%。

*京都议定书基准年(CO2、CH4以及N2O为1990年,PFCs和SF6为1995年)

资料来源:2013年《日本统计年鉴》

根据表1还可以得到,2005年至2011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由2005年的135亿吨下降到2010年的1258亿吨,由于2011年日本大地震,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的发生,2011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到131亿吨。

二、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

日本环境经济政策的建立和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1945-1975年,污染及治理阶段;(2)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全球环境治理阶段;(3)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环境可持续发展阶段;(4)21世纪至今为环境战略立国与全民参与阶段。

1.日本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PPP理论与实践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PPP理论,是一项国际性的政策,其意为Polluter Pays Principle(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日本的PPP理论并没有拘谨的仅仅在市场机制中运用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以环境污染对策的正义和公平为原则,对于公害的防治将其放在整个环境对策领域来考虑,不是停留在所谓的最优污染水平上,而是在整个环境领域考虑问题。日本依靠着严格追究污染者的责任,其PPP原则取得了明显成效。

(2)签订公害防止协定

公害防止协定主要包括两方面:公害赔偿以及公害税。其中,公害赔偿是居民或者NGO同企业签订的,有关公害赔偿方面的协议;公害税则指地方政府同企业签订的企业为防止公害应采取的措施的协议。日本1975年颁布《公害防止事业企业负担法》,是世界范围内通过“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使得消除积累型环境污染制度化的首次尝试。在此基础上,日本从2007年1月开始,开始征收环境税。

(3)加强国土规划与产业调整

日本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国土规划、产业布局等放在一起进行统一规划。《日本国土综合开发法》规定,国土综合开发规划自然资源的利用;火灾等灾害的预防;城市、乡村等格局;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的有效配置等五项内容。日本在国土资源发展利用中充分考虑了环境污染的防治问题,通过统一规划,优化产业空间结构,改善产业区域布局,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有效范围内,防止环境恶化。

(4)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

目前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环境保护产业与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据有关数据显示,包括垃圾回收和处理在内的日本环保产业市场总额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总额将达到60万亿日元。最近几年日本的环境方针与环境措施不断加强,在日本本土环境产业、绿色消费的热度不断升级。目前日本环境产业从污染型产业转向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在7年后年达到60万亿日元。

2.日本环境经济政策的几个特点

从二战结束到新世纪七十年的时间里,日本政府适应国内外环境问题的潮流和方向,在政府与公众的高度重视下,推行严格的环境立法和执法,积极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总体来说,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的特点有一下几点:

(1)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的概念是日本最先提出的,日本在循环型经济方面的思想与政策体现在日本颁布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根据自身国情的特点,目前循环经济在日本本土已取得良好成果。二十一世纪初,日本政府制订了多个关于循环经济的环境政策,其中主要包含了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废弃物利用、资源再生等两个方面。在资源开发方面,日本注重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废弃物排放与资源循环利用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在能源再生与利用方面,日本采取了废物发电与用废物进行燃料制造,利用生物发电与研发生物热的利用方式。目前日本的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水循环、物质循环与能源的高效利用,这些是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

(2)立法与经济手段并重、教育宣传与科学研究并重

日本通过教育宣传与公众参与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环境管环境,这是日本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日本通过一些措施的实施推进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在某些环境科学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在短期内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并且在此过程中发展了新型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创造了一支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竞争力的环境保护生产企业链条。日本在消除环境污染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框架体系并有严格的机制确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同时日本在经济方面牺牲了一部分经济发展的成果,采取了严厉措施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环境治理体现在社会各个产业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污染的源头方面,日本在生产环节严格控制了废弃物的排放,对可能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进行治理。在居民消费方面,生活垃圾的分类是日本环境治理的一个具体体现,日本根据不同城市的情况,采取了不同方法。其中以五分法为主。五分法除了二分法的可燃、不可燃垃圾之外,还分出可回收、大件垃圾与有害垃圾三类。目前使用这个方法的日本城市已经超过了60%,并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

(4)环境规划与整体产业布局的调整,土地资源规划组成三位一体的经济发展规划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年以后,日本的经济结构追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高科技产品与高技术领域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这不仅减轻了环境污染对社会发展的压力,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新的增长点。日本做到了环境保护与土地规划的协调发展,日本的灵活产业调整政策与产业布局是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控制的重要原因,目前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日本环境经济政策给我国带来的经验以及启示

日本通过一系列的环境经济政策,在其经济高速发展并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的同时,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取得了显著的环境保护成果,如今日本的的人均寿命与森林覆盖率遥遥领先于其他工业大国,并且形成了拥有世界竞争力的环保产业。总的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日本迅速从环境公害严重的国家转变为公害治理的先进国家,其环境经济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日本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的优化,消除了能源的低利用效率问题,并且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研究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可以使我国调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践活动从中得到启示:

(1)市场机制与地方政府的作用。我国要找到合理的方法发挥保护环境方面的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力度。在政府这一方面,中国应学习日本,中央先主动进行政策导向并通过地方对当地情况的了解,积极调动地方政府处理环境问题。

(2)政策的实施力度。我国目前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虽然已经有对污染控制的大量的政策措施,但在整体行业追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使保护环境的政策难以得到充分实施,环境问题日益加深。因此,中国应加大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其在环境政策执行中的主导地位,这样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

(3)环境保护相关的科技进步。我国目前的环保技术的水平相对落后,为了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高科技力量不可忽视,新的环保科技的运用可以提高我国的环境保护效率与成果。我们可以先在引进国外环保科技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从而促进环保事业的长足进步;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对环境保护的主导作用。

(4)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面对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我国制定的环境政策的实施力度与效果不尽人意,主要因为国民的缺乏保护意识,其次我国环境政策并不能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想匹配。

四、结论

自从日本遭受了许多环境问题后,其选择了新的举措改善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其他国家在此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日本环境经济政策的施行的原因有其健全的立法与执法体系,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宏观政策调整和全体公民亲自参与的绿色运动密不可分。我国现在虽然已经取得了经济的长足进步,但我国最近环境污染与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阶段。现阶段我国要实行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我们要通过了解日本的经历避免我国在今后道路上可能面临的环境问题,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来使我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骨干教师(2013),项目代码00491362340122

参考文献

[1]袁刚.典型环境公共政策的经济学比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8卷第4期:107-110

[2]吴雪平,梁锐.公共政策与生态环境问题关系探析.[J].生态经济.2013年第11期:185-188

[3]李永东.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现代日本经济.2007年第6期:12-16

[4]于博.日本环境政策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10年

[5]马向军.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效果评价.[D].河海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