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突发事件急救方法范文

突发事件急救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突发事件急救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突发事件急救方法

第1篇:突发事件急救方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房屋;软土地基

如何对可塑性强、抗荷载弱的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地加固呢?笔者结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的相关实践,针对不同情况应该采用合作施工方法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如下思考与分析。

1、关于深层石灰搅拌桩的分析

这种施工方法是:采用强制搅拌的手段对石灰与地基土进行混合,而地基土与石灰就会产生化学反应而凝固,从而就会使软弱的地基变得坚硬起来,其抗压强度极大地增强,就能够承受上方将要修建的房屋建筑所施加的荷载。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便,施工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沉降。

1.1 材料要求

在深层搅拌桩施工中,对材料有如下的要求:一是严格控制石灰粒径,精选细磨石灰。为了严防桩体中的石灰聚集到某一处,就必须选用细磨石灰,其最大粒径必须控制在2毫米以下。二是保证细磨石灰的高质量。一方面,必须是高纯度石灰。在挑选石灰时,尽可能选择比较纯净的、没有杂质的,纯度要求在99%以上。另一方面,确保各种含量达标。其中的氧化钙在80%以上。尽量选用储存期较短的石灰,最好是在90天之内的,其液性指数以70%以上为宜。

1.2施工准备

一是铺垫砂石。如果地基表层硬壳不够厚时,应先把砂石作为垫层铺填好。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场内施工机械的树立移动及施工。二是准备施工机械及配件。对于施工所需要的钻机、搅拌钻头等必须配足配齐,以便影响正常的施工。三是严格控制各种指标。通过室内试验等方式,严格控制地基土的化学及物理指标,充分了解其力学性能状况,并确定好掺灰量、搅拌范围、桩长、根数等。

1.3施工要点

一是在进行深层石灰搅拌桩施工时,必须根据房屋建筑承载力的要求,初步确定好桩距,然后,计算出搅拌桩的数量,及单位面积内搅拌桩的占地面积。在布设搅拌桩时,一般呈等边三角形或四方形,桩距为1 米左右,桩径为0.5 米—1.5 米。二是严格控制宅压机压力和风量,并在载体上按照好钻机、桅杆,这样就能够严防出现飞粉污染的问题。同时,还能避免其与雨水产生化学反应而对施工人员的皮肤、眼睛等造成伤害。在进行施工时,为确保安全,应将防护眼镜佩戴到位[1]。

2、砂垫层与砂石垫层换填

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利用砂垫层与砂石垫层进行换填的方式,将软土层换掉,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大力增强地基强度,还可以提升承载力,使沉降量得到有效减少,从而可以加快软土层的排水,促进其尽快固结。

2.1材料要求

这种施工方法所要求的砂石垫层都需要级配好、质地坚硬的砂石及工业废料粒。在有的地区,如果没有粗砂、中砂,就可以用细砂。同时,还可以掺入卵石、碎石,必须根据设计规定控制好掺量。因此,在使用砂石材料中,必须清除垃圾、草根等杂质。必须控制好用于排水固结材料的含泥量,必须控制在30%以下。再严格控制好卵石、碎石最大粒径,不要超过50毫米。

2.2施工准备

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做好验槽,将浮土清除处理干净,冰妖确保基槽边坡飞稳定,并要将草地两侧的沟、井等以填实。

2.3施工要点

一是必须确保砂垫层与砂石垫层底面在同一标高上进行铺设。将土面挖成斜坡,做好台阶搭接,并做好搭接处的捣实处理。在进行分段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将接头处做成斜坡,将每层斜坡错开0.5 米—l 米,然后充分地捣实处理到位。二是换填时必须使用碎石垫层。为了保证软土免受局部破坏,应该像将一层砂铺设在基坑底部及四侧,在铺设完砂层后,否则再将碎石垫层铺设好。在进行铺设时,必须做好分层铺垫及压实。从铺设方法来看,主要可以采用插振法、水撼法、平振法及压实法等。在使用平振法进行振捣时,主要使用平板式振捣器,严格控制振捣次数,比达到密实度检测的要求为准。在移动平板式振捣器时,为了严防振捣面积发生不搭接问题,每行必须搭接1/3。三是严格严重要求控制好铺设厚度,一般在200 毫米—250 毫米之间,而含水率应在15%—20%之间。如果含泥量较大,或是用细砂沙铺筑的砂垫层,一般不宜使用这种方法。四是如果采用插振法,在振捣时,必须使用插入式振捣器。一般应该根据振幅大小来确定插入间距。特别是插入式振捣器严禁插入深层的粘性土层,当完成插入振捣后,应用振捣留下孔洞进行填实处理,并根据插入深度以确定每一层铺设的厚度,确保施工最优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3、深层水泥搅拌桩

3.1试桩

一是要做好试桩。为了确保获得最佳的搅拌次数,并确定好泵送时间。按照要求设计好提升速度、水泥浆及泵送压力等,确定好下钻速度、复搅深度等参数,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指导水泥搅拌桩。二是在试桩时,每个标段应在5根以上,而且成功进行试桩之后,才能够进行正式施工。在进行试桩检验时,可在一周之后将试桩直接开挖取出来,对搅拌是否均匀,以及水泥强度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

3.2施工准备

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处理,切实将桩位处的障碍物清除干净。如果场地低洼,必须用粘土进行回填,而不能填上杂土。另外,水泥搅拌桩所使用的水泥必须确保其具有合格的等级,并要进行精确地计量。必须选择那些性能稳定的施工机械,并在钻机开钻之前做好检查验收。

3.3施工要点

一是在进行正式开钻之前,应该用水清洗好整个管道,同时还要对管道的堵塞现象进行彻底地检查,待完全排干净后才能够进行下钻。在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前,必须确保桩体的垂直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要将吊锤悬挂好,加强对吊锤、钻杆的控制,以此确保入桩垂直度的目的。二是确保成型水泥搅拌桩的质量。在进行质量检查时,必须密切关注水泥用量、水泥浆拌制罐、有无断浆及喷浆搅拌提升时间。三是水泥搅拌的水灰比应该为0.45~0.50之间,其水泥掺量应为12%,一般用二喷四搅的施工工艺。在第一次进行下钻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堵管,应该带浆下钻,而不是带水下钻,将下钻时的喷浆量控制在总量以下。严格控制正常成桩时间,一般应在40分钟以上,将喷浆压力控制为0.4兆帕[2]。

4、结语

总之,房屋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施工是一项专业性、复杂性较强的施工工艺。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施工工艺,以质量为目标,确保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到位,以此增强软土地基的抗荷载强度,减少不均匀沉降,确保建筑物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郑军华,斯钟意,刘益民.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231

[2]李江宁.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01:166

第2篇:突发事件急救方法范文

关键词:城建施工;路基土方;开发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由于路基土方的开挖在公路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公路进行后期施工的前提保障,因此对路基土方的开发技术进行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路基土方的开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关系到的环节也很多,必须保证每个步骤的连续性与质量,才能够提高路基开挖的质量。本文将对路基土方施工前的准备,施工时的工艺以及施工时质量的监管等环节进行分析与讨论。

路基土方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在对路基土方进行施工前应该对施工的图纸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图纸对施工的现场进行了解。开挖前测量放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此测量包括对公路的高度以及中线的测量,对水准、导线点的重复测量,并根据测量的结果分析是否需要增设处理,对横断面进行补测以及检查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图纸以及路线的中桩对路基的边线进行确定,对土堆的堆放位置进行确定,最后将路基的大体轮廓确定出来。

路基土方开挖前的技术准备:城建公路的施工图纸发放后,工程的相关技术人员要对图纸进行详细的审查工作;公路项目经理部要对施工过程中需要的人员进行确定,如质量检测人员,监理人员、安全员、施工人员、总工以及每个施工班组的组长;对机械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中的主要环节也要与相应的负责人员进行交底工作;开施工质量以及责任落实会议,让工程中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其中,为提高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路基土方测量工作的准备:施工前相关人员要根据图纸的要求以及施工的要求,对原地面、导线以及水准进行复测工作,并根据其结果对横断面进行绘制。放线人员在进行路基中线与边线放置时,要根据对导线点的控制进行,为路基土方工程奠定测量基础。

开挖工艺

首先,对测量放线工序进行分析。对于建设工程来讲,测量工作是进行工程施工前的重要工作,因此进行土方开挖前,需要对施工面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并且根据测量的结果进行放线,这样可以使机械进行挖掘时更加准确。对路基工程进行放样时,可以采用坐标法,使用全站仪进行,并对道路的中桩以及边桩进行放出,桩的放置要间隔十米,若路基施工时的地形变化较大,则需要加密桩的放置,使得路基的线形平缓进行。对实际的原地面标高计算而放出中线,中线要放置到坡口宽度处。进行开挖时,每一开挖层结束后都要对断面的尺寸进行测量检测。

其次,对路基的施工场地清理工作进行分析。对路基土方进行施工前,工程的相应人员要根据施工图纸的标识位置,对施工时的各类杂物、施工时用到的材料等进行核对,若发现现场与图纸有出入,需要上报到工程监理人员,让工程监理人员进行确认与措施的提出;根据图纸的需求,对路基施工阶段的垃圾、植被等清理,使其远离施工现场,为施工的质量奠定基础;现场施工人员处理的所有垃圾不可以随意放置,要按照施工图纸制定出的位置进行堆放处理。堆放既不要影响施工的进行,也不可以影响到正常的交通,以及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要将杂物摆放整齐,必要时进行密网覆盖,防止因大风天气而使得垃圾以及沙子乱飞;当对施工现场的杂物清理后,要对清理时所造成的坑洞进行填补处理,填补的材料选择要按照工程规定进行,填补后要进行夯实处理。一切都处理结束后,要经过工程相关人员的验收,合格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最后,对工程的开挖工序进行分析。对路基土方进行开挖前,项目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综合的考虑,在坡口位置进行排水处理,设置临时排水沟等排水设施。若工程有需要则可以设置永久性的排水设施,这样可以为雨季时地表水的增多而使得路基的边坡受到影响。

对路基土方进行开挖时,采用的施工方式为渣土车与铲车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土方的施工。这样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铲车可以施工路段进行挖掘工作,并将挖掘出的土方进行装载,然后再由渣土车将挖掘出的土方运送到图纸设计好的位置进行堆放。

对路基土方的开挖顺序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以随便为之,要自上而下的进行。路基施工时,可以先用挖掘机挖出一条临时的施工通道,位置选在路段的中心位置,这样可以使得渣土车能够自由进出施工现场。对施工的通道进行挖掘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这样可以使得放坡在安全下进行。施工时要根据路堑深度进行施工方式的选择,若路堑的深度在四米以下,施工的方法要选择一次施工成型;若路堑的深度在四米以上时,则要进行分层分块的开挖。开挖层的厚度要在两米到四米之间,这样才可以确保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方便施工。开挖到路基与边坡的接茬时要特别注意,应该在接茬处预留出土方,此土方的厚度要在五十公分,当路基的整体施工结束后,再由人工对接茬处进行开挖处理,这样可以避免机器挖掘时不好控制,出现超挖的现象。

路基土方施工过程中,对开挖好的路面进行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坡度的放置,并要设置排水设施,路基表面的坡向要朝向排水沟,这样可以避免大雨天气对路基造成的损坏。与此同时,路基土方开挖过程中,挖掘人员要与测量放线人员积极配合,测量人员要时刻对开挖的深度进行控制,避免出现超挖或者是欠挖的现象出现;开挖到路床部位时,要对机械的开挖尺度进行控制,对路床的保护层预留三十公分的深度,防止因机械难以控制而造成路槽的破坏;若施工的场地在居民楼附近,则要降低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并设置临时的通道,供行人行走。

路基开挖的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并将管理落实到施工的实处;内部管理体系要将管理分为两级,一是项目部的管理,另一个是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并配合外部的监理人员管理体系。

其次,对施工技术进行交底。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的图纸以及施工的规范进行,认真落实施工工艺,根据质量标准的要求,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施工前,管理人员要将施工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工作,从而使得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

最后,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力度。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要对顶面的标高进行控制,边坡要确保有一定的顺直度,使得路基的表面平整度满足工程的需求。开挖时,要对每一个开挖层进行高度的核对与测量,对不符合标准的及时更改。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基土方的开挖质量直接关系着公路投入时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性能,在对公路的路基土方进行施工时,必须对整个工程进行质量的把关,按照国家的相应公路施工规范进行,不可以随意为之。本文对路基土方开挖技术进行探讨时,通过从上到下、逐步开挖的施工方式,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工程的成本投资,还提高了城建中公路的施工质量,使得城建工作顺利进行。由于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土地资源分布广泛,因此各个地域的土质会有所不同,此时进行路基土方施工时,要根据土质特点选择相应的工艺,只有这样进行有针对性的施工,才能够确保公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杰,郭丹.浅谈路基土石方开挖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1( 26) : 375 -405.

[2]黄森.浅谈路基土石方开挖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2) : 28 -29.

第3篇:突发事件急救方法范文

[关键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低碳生态城市 绿色产业 绿色交通

目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已经和正在产生的影响严重威胁着自然界和人类的安全。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城市首当其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另外,在城市化进程中,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同样也遭遇了城市无序蔓延扩张、空气质量恶化、水资源供应短缺、交通拥堵等问题,不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也严重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因此,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城市发展就必须解决经济、环境和能源协调发展的问题,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

“低碳生态城市”这种发展的模式在“2009年国际会议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上提出的,是基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主要目的事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建立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随着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得更加严重,为了减少碳的排放,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就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只有城市采取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这样才能带动国家,社会走上可持续展的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须要经过的选择是建立一个低碳生态城市,也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让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民心工程

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范围包括长春市城区及所属九台市、德惠市、农安县,吉林市城区及所属永吉县、蛟河市,延边州全境。区域总面积7.3万平方公里,人口1090万人。2009年8月,吉林市被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第一个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城市。2010年,吉林市已根据社科院牵头完成的《吉林市低碳发展计划》,初步制定《吉林市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为吉林市低碳城市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和实践基础。2009年, 第五届东北四城市市长峰会在长春市举行,会议以“加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型宜居城市”为主题,与兄弟城市共同签署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联合宣言》,全面开展生态恢复与保护合作,打造东北地区生态功能圈。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重拳出击开展节能减排综治行动,加强净月潭国家森林保护,启动石头口门水库上游湿地保护工程,蓝天惠民工程、保护母亲河工程等保护生态环境工程,全力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饮用水安全、江河污染、河道整治、生态恢复等问题,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低碳生态城市理念尚未被市民广泛认知;城市过境河流污染较重,大部分湖库呈富营养化状态;城乡结合部自然环境尚待进一步优化,部分区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未达标,特别是固体废弃物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

三、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

(1)提高公众低碳生态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只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忽视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无序扩张、碳排放超标、空气质量恶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更应引人深思。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宣传低碳环保意识,提倡低碳生态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气氛,使市民深知低碳生态带来的好处以及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增强市民的忧患意识、危机感、责任感,使可持续发展思想、低碳生态意识深入人心。

(2)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

绿色产业是指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长吉图地区应以绿色建筑为契机,规划并引导绿色产业技术的转化,加大对绿色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可再生性能源建筑一体化的大规模应用,如太阳能、地热能等的广泛应用。

(3)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绿色交通是指采用低污染、低能耗且适合都市环境的运输工具,以此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模式。将绿色交通理念注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之中,用合理的交通方式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行,减少城市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以建立全方位可持续交通系统为途径,合理引导合理的居民出行方式和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设施。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实践证明,现行的鼓励城市政府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方式以及考核制度,它的作用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在建设长吉图区域低碳生态城市中,相关部门必须逐步建立激励机制是适合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性的。同时,要尽快在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节约能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指标,从而为各级地方政府执政提供明确的指导方针,并逐步形成一种长效的可操作的制度措施。

参考文献:

[1]冒冉,宋凡.长春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中国环境管理,2010(6):9-10.

[2] 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 城市发展研究,2009(8):1-6.

第4篇:突发事件急救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48-01

一、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项目组通过调研32家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1251名大学生、18家市人保局、322家企业,发现对于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起着很重要作用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主要承担教育教学功能。

在32家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中,28家主要承担教育教学兼具培训功能,占87.5%;4家主要承担创业孵化功能,占12.5%。教育教学形式主要是一体化教学,不仅仅包括创业技术课程,而且包括创业教育文化课、活动课、拓展课在内的所有类型的分立课程。这14家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也都设有创业孵化场地,但是只有牌子,没有实际运营。主要承担创业孵化功能的4家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里面就是若干家公司在实际运营,孵化程度比较好的公司已经开始雇佣在校大学生。

2.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包括资金、个人能力、技术、兴趣等。

通过调研,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资金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46.2%;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个人能力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32.3%;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技术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9.7%;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兴趣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2.3%;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其他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9.5%。

3.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创业精神、风险承担倾向、吃苦耐劳、诚信等。

通过调研,认为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素质创业精神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45.7%;认为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素质风险承担倾向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18.8%;认为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素质吃苦耐劳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12.2%;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诚信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9.8%;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其他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13.5%。

4.政府在创业教育实践中作用十分重大,但是也存在支持大学生生创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有效规避创业风险的机制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通过调研,认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是第一位问题的占调研总人数的34.2%;认为有效规避创业风险的机制不健全是第一位问题的占调研总人数的22.9%;认为服务不到位是第一位问题的占调研总人数的39.7%;其他的占调研总人数的3.2%。

5.高校响应政府倡导积极参与创业教育实践,但是也存在创业实践经验不足、经费不足、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创业实践环节形式单一等问题。

通过调研,认为高校创业实践经验不足是第一位问题的占调研总人数的35.8%;认为高校创业实践经费不足是第一位问题的占调研总人数的13.2%;认为高校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是第一位问题的占调研总人数的31.8%;认为高校创业实践环节形式单一的占;其他的占调研总人数的19.2%。

6.企业对于给大学生创业项目投资热情不高,但是愿意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地和实习岗位、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组织和评审、在学生模拟创业和企业管理实务等环节提供指导等方面提供帮助。

通过调研,认为企业最愿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帮助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地和实习岗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58.9%;认为企业最愿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帮助是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组织和评审的占调研总人数的15.3%;认为企业最愿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帮助是在学生模拟创业和企业管理实务等环节提供指导占调研总人数的14.4%;其他的占调研总人数的11.4%。

二、对策

1.整合高校创新创业实训资源,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

(1)为创新创业实训提供训练场所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中心所辖的各种校内实训基地,整合资源,直接为创新创业实训提供训练场所。

(2)为创新创业实战提供实战场所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模拟公司实训室、沙盘模拟经营实训室、网上创业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整合资源,通过创造创业活动的仿真环境,学生在其中可经历从企业创办到经营的全部业务操作过程,增加学生的实战机会,使学生在实战中提升创业能力。

(3)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实践场所

在创业教师指导下,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为有创业实践意愿的大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定期举办校园创业大集,校园小推车创业活动,为高职大学生提供校园的实践机会。

2.新建多功能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

(1)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和指导

结合创业导师制度,开展创业咨询服务,聘请行业专家和成功创业者,包括创业成功的校友,对在校的创业团队进行针对性指导,并贯穿创业过程暨企业发展的始终;使创业团队的创业能力和技能得到提高、创业项目不断完善、创业方案付诸实践,创办的企业或实施的项目健康发展。

(2)提供创业教育培训

主要针对创业团队开展创业政策、工商、税务、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和实践。培训专家由“企业家创业导师团”成员担任。

(3)帮助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开发与对接

举办、承办、参加各类全国性、全省性、全院性大学生创业比赛,征集大学生创业项目,特别是通过向在校学生征集创业项目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兴趣,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

第5篇:突发事件急救方法范文

【关键词】技术;推广;绩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02-02

Performance nalysis of echnology promotion on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on-site control t for sudden chemical poisoning

WANG Chao-ying, LI Hai-hong, GE Xian-min

乡镇化学中毒时有发生,特别是农村口服自杀者甚多,因此对基层医务人员推广学化学中毒的救治知识和技术、及时诊断和抢救中毒患者是十分必要和有很大的作用。 “广西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与现场防控技术”是一项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从预防控制到中毒应急救治、从研究到管理的综合性技术研究成果,通过向基层推广,可使基层医务人员掌握处置急性化学中毒事件方法,救治救活更多的中毒患者[1]。本项目为广西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课题之一,我们选择广西某一示范县进行“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与现场防控技术”推广,现对推广情况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广西马山县医疗技术人员,包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综合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部分村卫生所共140个医疗机构301人。

1.2 推广方法 2008年~2010年实施广西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与现场防控技术的应用示范性研究。现场调查当地的卫生基本情况,每年进行突发化学中毒知识培训和技术推广,针对不同的单位发放相关书籍,如发放给马山县疾控中心《职业病危害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及应急救援》和《职业卫生检测技术》,发放给县直综合及专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及应急救。援》等,我院医生亲临部分乡镇医疗机构指导工作。

1.3 推广内容:常见化学中毒事故识别、应急处理和控制,常见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综合疗法,常见突发化学中毒事件现场防控应急救援措施,急性有机磷和常见毒蕈中毒诊断与救治等。

1.4 绩效分析方法 (1)对被培训人员进行培训问卷调查,了解培训效果。(2)对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服务问卷调查,了解经培训后服务层面是否扩大。(3) 从广西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收集每年马山县化学中毒数据,了解当地生产性急性化学中毒发生情况,分析基层医务人员预防控制和诊断救治急性化学中毒的水平。

2 结果

2.1 技术推广能力

马山县直医疗卫生机构及乡镇卫生机构培训覆盖率达100%,村卫生所培训覆盖率达80%以上,人员的培训覆盖率达县直医疗机构达187.8%、卫生院达124%、村卫生所达86.6%(见表1),完成了100%以上的乡级卫生机构和80%以上的村级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接受培训的指标。

**应培训人员数是指从事职业卫生和防保工作人员和放射科医师、门诊医师,实际培训人员除了职业卫生和防保工作人员、门诊医师、急诊科医生外,还包括了一些临床医师及其他人员。

2.2 技术推广效果

2.2.1 培训效果:为了检验和巩固培训效果,在培训结束后对受训人员进行了理论考试,参加培训考试的合格率达99.7%。通过问卷调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60%以上的人员在培训之前,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突发化学中毒应急救治技术,88%的人认为通过培训学习,收获很大:从未学习过的医生对常见化学中毒救治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前了解过的医生对常见化学中毒救治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加深和提高;一致认为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今后继续举行类似的活动(见表2)。

2.2.2 服务层面:马山县医务人员在了解和掌握化学中毒救治知识和技术后,不仅能在工作中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而且在社会上成为化学中毒防治的宣传员(见表3):80.2%的人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开展系列的化学中毒防治技术服务,包括向群众宣传化学中毒救治知识、向群众提供化学中毒救治技术咨询、为群众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或诊疗、为企业管理人员和/或劳动者和/或下级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开展化学中毒救治知识培训等。

2.2.3 化学中毒发生情况:自2008年开始培训后,马山县每年发生的生产性农药中毒事件基本得到控制,见表4。同时我院每年接到马山县发生化学中毒事件救援的电话有所减少,2007年8次、2008年8次、2009年6次、2010年2次,2011年无。

4 讨论

通过向基层推广“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治与现场防控技术”,可以使基层医务人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常见急性化学中毒的识别、诊断和应急处置技术,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降低急性中毒患者的死亡率,把危害和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避免中毒事件的蔓延和恶化;同时培养基层医务人员为预防控制化学中毒的宣传员,向广大农民宣传在喷洒农药时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减少急性化学中毒的发生。

本次短短三年的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使马山县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了广西常见的化学中毒救治知识和技术,在工作中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迅速诊断和抢救中毒患者,有效地减少和降低急性中毒患者的死亡率;而且在社会上成为化学中毒防治的宣传员,有效控制了马山县生产性化学中毒的发生。

但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乡镇卫生院的抢救设施(如血透机)比较缺乏,使推广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障碍,没有配套的器械和药品是适宜技术未被使用的主要原因[2]。因经费、人力等因素制约,技术推广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集中培训的方式上,仅对部分乡镇卫生院亲临指导工作。在今后的推广技术过程中,应投入足够的推广经费,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并进一步探索推广摸式,真正使所有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得到收获。

参考文献:

[1] 葛宪民,耿文奎,李勇强,等.广西常见突发化学中毒事件现场防控应急救援措施的研究[J].应用预防医学,2007,13(2):76-79.

[2] 茹淞,胡尚英,刘元强,等.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7):776-777.

作者简介:

王超英,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诊断工作

第6篇:突发事件急救方法范文

一、微观社会资本缺失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微观社会资本是行动者通过自己的个人社会网络可以获得的嵌入性资源,形成于某一行动者外部的社会关系[1],主要内容是社会参与网络、信任以及互惠性规范。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参与人员众多的爆发于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政府之间或者群体与企事业单位等之间的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安全事件。它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其根源在于利益的均衡状态被打破。微观社会资本三个方面的内容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二者存在着紧密地联系。由于缺乏足够的联系和沟通,规范和制度不完善、不被遵循,社会信任缺失,公众之间、公众与政府之间、公众于企事业单位之间产生矛盾并不断加深,在外界刺激之下,爆发了群体性的突发事件。

(一)社会参与网络的缺失。

人是社会的人,需要在社会参与沟通中认识自己和他人。当社会参与网络缺失或不足时,这种渠道不畅,个人情感和需求的表达受阻,人与人之间难以相互理解,容易产生意见和行为方向的不一致。一旦这种不一致对原有的利益稳定状态产生破坏,就会引发冲突,爆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1.群体与群体之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渐减弱,尤其是在城市生活当中,人们的居住环境逐渐高层化、独立化,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核心是家庭与单位。加之如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价值追求泛经济化,不仅是城市也包括农村,人情逐渐冷漠,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大多数人尤其是青中年人的社会集体活动参与积极性极低。人们的社交网络越来越局限于家族血亲或者是对自己有力的业缘、学缘、地缘等以个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当中。在这个格局当中,彼此是利益和价值观趋同的微观社会关系,这样的关系往往具有更强的联系作用。在格局之外,是缺乏沟通以及同理心的陌生关系。但是微观社会关系是嵌入在一个宏观的社会结构之中的,群体与群体之间会不断地进行利益或观念碰撞,一旦出现冲突,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就很可能爆发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

2.群体与政府之间。我国拥有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官本位思想到如今还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体地位。虽然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目前绝大部分政府工作人员高高在上,缺乏与民众的联系和沟通;公众缺乏公民意识和志愿意识,习惯于对政府权力的依附和服从。政府与公众的联系弱化甚至断裂,缺乏产生感情的不断互动,二者很难达成谅解。当公众对政府的政策、行为不满时,往往会采取攻击党政机关、静坐、游行示威等措施来宣泄,以期引起政府注意,处理不善就会造成事态扩大。

3.群体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近年来,由于下岗、退休、拖欠工资、社会保障以及环境等原因引发的公众与企事业单位的冲突明显增加。不仅如此,公众与红十字会等一系列的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加深,得不到有效化解,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二者之间的冲突。

(二)互惠规范的缺失或者不完善。

互惠规范是微观社会资本中的约束要素和保障要素,他一方面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蕴含着人们处理社会关系、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2]。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规范,在群体与群体之间,起作用的互惠性规范资本往往是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心理契约,例如礼仪教化,心理期望等;在群体和政府之间,群体和企事业单位之间主要表现为正式的制度和规范。由于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公众生活中表现出道德败坏、唯利是图,社会道德规范机制尚未建立;政治生活中,权力寻租、、、不作为等现象时常发生,民众的政治参与机制不健全,官民沟通机制不完善;市场环境中,存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企业家为追求盈利,不惜一切。这一系列的因素都可能诱发群体性的突发事件,威胁社会稳定。

(三)社会信任缺失。

在彼此彼此信任的社会互动中才能有合作,社会信任缺失,很容易导致矛盾产生,冲突加剧,最终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1.群体与群体之间。由于社会生存压力增大,联系沟通减少,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勾心斗角。社会两极分化,穷人仇视富人,优势群体漠视弱势群体,这种不信任的社会人际关系往往成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深层次诱因。

2.群体与政府之间。由于现存的制度规范基本是由政府来制定,执行主动权在政府,公众往往只是被动的参与和服从,规范未达成共识,群众与政府之间缺少足够的沟通交流。这往往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甚至对政府的政策措施产生本能的怀疑和抵触,不信任导致不合作,加深公众与政府的对立。

3.群体与企事业单位之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发展,企业专注于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包括事业单位在内,也不得不面对越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过程中,劳资纠纷、环境破坏;企业家丧失公德心,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等问题频发,公众对企事业单位逐渐丧失信心,爆发工人围攻工厂、群众游行抗议、下岗职工冲击单位等一系列的突发性事件。

二、培育微观社会资本,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

预防是应对危机的最好方式。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可以避免危机带来的损失和对人们情感造成的伤害。在分析了微观社会资本缺失会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之后,我们需要培育社会资本,预防事件发生。微观社会资本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切入点主要是社会参与网络、信任和互惠性规范三个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社会参与网络资本,加强社会联系。微观社会资本的产生和维持离不开持续的互动沟通,因此培育社会资本首先是要培育社区参与网络。

1.加强公众之间的联系。这主要依靠社区等社会组织来实现。在城市,社区是居民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组织,社区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通过居民参与增进居民感情,例如播放社区电影,开展社区文化节和社区晚会,社区志愿者以及社区兴趣小组等。在农村,社区表现为生产小组。总体来讲,农村人及联系较密切,但是由于本身素质的局限,居民会因为一些邻里小事起争执,又倾向于采取激进措施解决问题。因此在农村培育社会参与网络除了采取与城市社区类似的措施外,还应注重居民的教育和劝导。为培养社区之上的更大范围的参与网络,可以通过社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会来加强不同社区公众之间的联系。

第7篇:突发事件急救方法范文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概念欲探索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就必须弄清楚“突发事件”的概念,《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事件定义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有些学者将突发事件定义为:社会活动中一类事前难以预测、作用范围广泛且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的公共事件。高职院校突发事件指在高职院校中,由于自然、人为等原因引发在校园内部的突发性重大事件,对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造成一定危害性和影响。

(二)应急体适能的概念体适能(Physicalfitness)最早来源于美国健康、体育、休闲协会,它是指人们所具有的或者获得的与其完成体力活动能力有关的一组身体要素。应急体适能是指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人们为了克服和应对重大事件所具有的应急知识和体能。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主要通过书报杂志、学校宣传、广播电视等方式来获得相关知识和应急措施。与学生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得出,4所高职院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停留在书面教育和口头宣传,从未开展过类似于安全演习形式的体验式教育。调查发现,92.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针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当问及“突发事件降临时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选择了自救互救,其余学生则选择报警求助、逃离现场、依据学校制定方案执行。

(二)大学生对急救措施了解程度通过调查,得出被试者对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和技能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各种突发事件(包括地震、火灾、溺水、交通事故、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昏迷)的基本知识和应急技能的了解程度并不理想。选择“了解一点”的大学生的比例最高,选择“一般了解”、“不了解”的比例不高,选择“非常了解”的比例最低。这说明大学生对应急技能的理解只达到“一知半解”的程度。

(三)大学生对应急体适能的需求程度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大学生是否应具备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2.4%的人觉得不一定要具备,97.6%的人回答是肯定的,而无人作完全否定的回答。应对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综合素质。

(四)体育教育是否增设应急体适能课程调查得出,高达84.7%的大学生认为体育体育教育应该增设应急体适能课程,认为没必要或者不一定要增设的大学生比较少,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具备急救意识。在内容的选择上的调查情况详见表2,从选择的频度并累加的结果看出:自救、互救技能、逃生技巧、应对突发事件的身体素质、伤后处理措施所选择的频度都超过了60%。

三、结论与建议

(一)目前大学生应急体适能知识、技能缺失当代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急救技能匮乏,亟待提高。造成目前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低与多种因素有关,高职院校在大学生中开展必要的急救知识技能教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足,所有高职院并未把应急体适能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多数大学生仅有的急救知识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零散地被动获取的。这势必导致学生应急体适能的不系统、不完整、不规范,更缺乏实践和操作。

(二)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应急体适能课程需求很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有必要掌握相应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了急救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体育教育应增设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课程。

(三)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技能的培养,缺乏体验性、实际操作性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对措施两个方面,对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大学生进一步调查当问及“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时,只有6.3%的大学生回答“能”而有66.3%的大学生回答“能,但不熟练”。具备运用能力的大学生比例过低。

第8篇:突发事件急救方法范文

1.1目的

做好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系统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工作,确保在星沙范围内发生供水突发事件时,能够严密组织、协同作战,及时有效地调集社会各方面的救援力量,最大程度地减少供水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供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2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对供水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城镇供水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实行分级管理。在区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机构的作用。

(3)健全防范体系。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发生的供水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对已发生的供水突发事件迅速处置,尽快恢复正常供水。

1.3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长沙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星沙供水区域范围内发生的下列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1)供水水源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

(2)取水外河、内河、取水管涵等发生垮塌、断裂致使城市水源枯竭;

(3)地震、洪灾、滑坡、泥石流等导致取水受阻,泵房(站)淹没,机电设备毁损;

(4)消毒、输配电、净水构筑物等发生火灾、爆炸、倒塌、严重泄漏;

(5)主要输供水干管和配水系统管网发生大面积爆管或突发性灾害影响大面积及区域供水;

(6)调度、自控、营业等城镇供水计算机系统遭受入侵、失控、毁坏;

(7)传染性疾病暴发;

(8)破坏、恐怖活动等突发公共事件导致水厂停产、供水区域减压等;

(9)供水水源严重污染、供水水质出现问题,影响城市正常供水。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区供水应急指挥部

区管委会成立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区供水应急指挥部),由区管委会分管副主任担任指挥长,星沙供水公司经理担任副指挥长,区建设发展局、产业环保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社会事业局、财政局、消防大队、总值班室,县城管局、发改局、交通局、卫生局、水利局、公安局、安监局、民政局、电信局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

2.2区供水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1)指导和协调星沙范围内供水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2)拟定、修改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负责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究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4)负责供水突发事件信息的接受、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

(5)指导建立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

(6)完成区管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2.3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区办公室:负责供水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

区总值班室:接收、、上报供水突发事件报警、预警信息,指导和督查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区产业环保局:负责供水突发事件的环境污染监测及排查工作。

区人力资源局:依法协助做好供水突发事件因工伤亡人员的有关善后工作。

区社会事业局:负责供水突发事件社会救助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保障城镇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资金,并监督使用。

区、县消防大队:协助停水后的城镇紧急供水工作。

县城管局:接收城镇供水突发事件报警、预警信息,组织协调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行动;组织开展供水突发事件调查工作。

县电力局:负责供水突发事件电力保障工作。

县环保局:协助供水突发事件的环境污染监测及排查工作,做好水源污染的应急处置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协调供水突发事件医疗救援物质的交通运输。

县卫生局:迅速组织和指挥医疗救援队伍开展供水突发事件伤员抢救工作,及时向区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紧急调派医务人员、医药物资、医疗设备,协调使用急救场所。

县水利局:负责对水污染事故进行供水水源紧急调度,尽快消除水污染影响,在非正常供水情况下,负责统一调配城镇自备水源。

县公安局:负责供水突发事件安全保卫、交通疏导、人员疏散等工作。

县安监局:参与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置。

县电信局:保障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通信畅通。

2.4区供水应急办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区供水应急办),办公室设在星沙供水公司,由星沙供水公司经理易美奇兼任主任。

2.5区供水应急办职责

(1)贯彻落实区供水应急指挥部的各项工作部署,组织编制和实施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指导、监督供水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2)负责供水突发事件日常监管工作及供水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处理工作;

(3)检查督促区县有关部门(单位)和专业技术机构的供水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工作情况,研究、协调解决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4)向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区应急办、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报送城镇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5)根据区供水应急指挥部的要求,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相关的通讯、交通、物资等保障。

(6)完成区供水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6专家组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下设专家组,作为指挥部的咨询机构。专家组由供水工程、卫生防疫、水质检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2.7专家组主要职责

(1)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建议;

(2)参与供水突发事件评估调查,对事故处理提出咨询意见;

(3)受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指派,对事故发生地实施技术支援。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监测系统与日常监管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供水安全状况调查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供水质量安全监测信息。

区产业、县城管、卫生、安监、水利、星沙供水公司等部门(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供水水源、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日常监管,建立健全供水安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报告系统,对可能发生供水突发事件的,应及时向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报告。

3.2预警预防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对有关可能导致供水突发事件的信息,应密切关注,及时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应对措施,并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单位)。必要时召开会议,听取有关专家意见,研究防控措施。事态严重时及时报告区管委会,并向区县有关部门(单位)、应急救援机构和专家通报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3预警级别

3.3.1预警分级

供水突发事件按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标示。

(1)一般供水突发事件(Ⅳ级):造成1-2人死亡,或造成1万户以下城市居民连续停止供水24小时以上的。

(2)较大供水突发事件(Ⅲ级):造成3-9人死亡,或造成1万户以上2万户以下居民连续停止供水24小时以上的。

(3)重大供水突发事件(Ⅱ级):造成10-29人死亡,或造成2万户以上3万户以下居民连续停止供水24小时以上的。

(4)特别重大供水突发事件(Ⅰ级):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造成3万户以上居民连续停止供水24小时以上的。

3.3.2预警确定和

Ⅳ级预警由区管委会确定和,并报告市人民政府,Ⅰ、Ⅱ、Ⅲ级预警由区管委会报请上级政府确定和。

4.应急响应

4.1事发单位报告

供水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或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或区应急办,30分钟内口头报告,2小时内简要书面报告。

报告供水突发事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供水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供水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供水突发事件的简要经过;供水突发事件原因的初步分析判断;供水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供水突发事件报告单位和报告时间。

4.2启动应急响应

(1)接到供水突发事件信息后,区供水应急办立即核实其真实性,无法核实其真实性的应在30分钟内指令相关人员前往现场核实。

(2)事故一经确认,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向区管委会报告,由区管委会视情况启动应急响应或报请市政府处理。高级别应急响应启动时,低级别应急响应同时启动。

(3)区供水应急办迅速通知专家组和专业抢险队做好集结准备,并根据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指令赶赴事故现场。

4.3指挥和协调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指挥或指导现场救援工作,所有参与单位应当按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和本预案的要求做好各项处置工作。

当供水应急力量不足时,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可向区管委会提出支援申请,经批准后,由区应急办通知被调用单位,组织实施支援。应急支援力量应服从区供水应急指挥部的统一调度。

4.4紧急处置

供水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及归口管理部门应做好先期紧急处置工作。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水污染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恢复生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

迹、物证。

(3)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证据收集工作。

(4)服从政府统一部署和指挥,了解掌握事件情况,协调组织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报告事态趋势及状况。

4.5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供水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故发生的级别,由现场指挥部确定社会力量的动员范围,按规定的组织程序、决策程序进行动员。

4.6事件的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按国家相关程序成立的事故调查组对已发生的供水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检测和后果评估。

4.7新闻报道

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供水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对供水突发事件和应急响应的信息实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信息渠道、信息分类、新闻保密和新闻等应符合中办发〔2003〕22号文件和《关

于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

4.8应急结束

Ⅰ、Ⅱ、Ⅲ级应急状态的结束由区管委会报请上级政府决定并,Ⅳ级应急状态的结束由区管委会决定并。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理

5.1.1应急结束后,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应:

(1)整理和审查所有的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

(2)总结和评价导致应急状态的事故情况和在应急期间采取的主要行动。

(3)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并报送区管委会和应急办。

供水突发事件调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查明的事实;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据;得出事故结论;提供各种必要的附件;调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经验教训和安全建议。

5.1.2区管委会对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依法征用的物资、劳务等予以补偿。具体由受损单位或个人报告,经有关征用部门证明、区应急办和财政部门审核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后,报区管委会审批。

5.2社会救助

由区社会事业局归口管理。

5.3保险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指定专人负责为事件影响人员及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保险和衔接理赔工作。

6.应急保障

6.1医疗卫生保障

供水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害的,县卫生局应组织医疗卫生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6.2队伍保障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单位)的专业人员、专家参加城镇供水突发事件处置。

6.3技术保障

供水突发事件技术鉴定工作应由有资质的安监检测机构承担。供水突发事件发生后,安监检测机构受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或区应急办委托,立即按有关标准要求实施检测,为供水突发事件定性提供科学依

据。

6.4物资财力保障

区消防大队、县药监局、星沙供水公司应保障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所需设施、设备和药品、医疗器械等应急物资储备;区财政局负责保障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资金。

6.5通讯保障

应急响应期间,区供水应急办应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保证随时接收上级的指示和事故发生地的事故信息;区供水应急指挥部成员及其相关人员应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

应急响应通信能力不足时,由区供水应急指挥部通知县电信局、移动公司根据有关方面提出的要求,采取临时紧急措施加以解决。

7.监督管理

7.1宣传与培训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应加强对供水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并负责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工作。

7.2预案演练

区供水应急指挥部应组织开展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有关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本单位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7.3奖励与责任

区管委会对在城镇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且造成严重损失的,有关部门(单位)依法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9篇:突发事件急救方法范文

为了尊重生命、维护顾客的生命安全,在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前提下,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为落实游泳馆的属地责任制,更科学有效地处理泳馆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特制定应急预案。

 

一、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联络员: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

 

1.紧急处理并报案

 

在场的救生员及安全员应在第一时间实施抢救措施,并向120急救中心、应急小组负责人报告;

 

2.处理

 

游泳馆接到安全事故突发事件报告,应迅速派人赶到事故现场,立即进行专业处理,应急小组负责人应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指挥解决问题,并及时上报董事会。

 

3.联系电话

 

处理溺水的应急小组电话:

 

处理受伤、突发疾病等事故电话:

 

急救中心:120

 

安全事故:110报警,

 

4.处理事件原则"迅速、快捷、高效,以人为本,保护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