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突发事件应对条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做好街道本级的贯彻落实。以会议形式将《条例》纳入培训、研讨范围;发放《条例》到各居委会;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微信、网站等宣传渠道进行宣传。2、督促各居委会贯彻落实。各居委会要组织干部学习《条例》;要结合实际,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微信、网站等宣传渠道进行宣传。3、配合好县应急办对《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二、进一步充实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领导变动及工作实际的需要,对照街道各项应急预案,调整充实街道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居委会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建立自己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上报街道。街道和各居委会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上报县应急办,加强街道与县应急办的沟通联络。
三、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
1、要绷紧应急值守“严防死守”这根发条,严格24小时值守纪律,做好应急值守排班工作。街道应急值班将以街道现有的值班安排为基础,确保每天都有人值班。2、以“两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为依据,强化第一时间报送,杜绝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现象。建立信息报送的总结评估机制,在完成突发事件首报、续报后,要及时向县应急办报送总结,总结评估信息报送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建立典型案例汇总分析制度,及时汇总、及时总结。今年至少向县应急办报送案例分析、工作调研等2—3篇。
四、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及演练。
1、开展《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学习,切实提高街道应急预案管理水平和运用水平。2、根据街道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街道的各项应急预案;要求各居委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各项应急预案。3、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综合演练,强化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性,进一步规范应急演练程序,强化应急演练总结评估工作,提升应急演练质量。
五、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与建设。
以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为核心,安照“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救援”的要求和思路,街道成立了一支应急救援队伍,并储备有各种应急救援物资。各居委会要依托基层警务室建设、组织一支不少于20人的兼职应急救援小分队,发挥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救援处置作用。并将救援队伍、信息员名单报送街道。
1.1编制目的
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保障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我市的发生,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省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保障工作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高密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人体健康严重损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启动条件
高密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
1.5工作原则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依法处理的原则。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有关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监管队负责人为成员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指挥、协调和日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置应急事件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包括收集、分析和综合有关安全检测信息,提出预警建议。
2.2应急组织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各镇街、区要成立相应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在市政府的领导下,负责领导、指挥本辖区内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械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突发事件的报告
3.1报告主体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及时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药械安全突发事件。各监管站获悉有关疫情信息时,应立即向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3.2报告内容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应急报告分为初次报告、动态报告和总结报告。
初次报告内容: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涉及人数、潜在、影响、发展趋势分析、拟采取的措施等。
动态报告内容: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及时报告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以及采取的应对或处理措施。
总结报告内容:根据突发事件的因果分析和应对处置结果,对今后类似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建议等。
3.3报告程序
各镇街、区食品药品监管站在获悉有关疫情突发信息时,应立即向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不得隐瞒、缓报或谎报。
各镇街、区食品药品监管站在接到辖区内疫情突发信息或报告,应立即报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生重大疫情可越级上报。
4、应急预案的启动
4.1应急反应原则
接到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药械安全突发时间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
4.2应急反应和处置工作流程
当疫情发生后,局立即组织讨论分析,提出解决意见,指导办公室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后,将处置情况形成文字资料,于当日报市政府和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4.3应急反应预案
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应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核实,确认后下达指令,同时报告市政府和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各监管队要立即开展对防控用药械的监督检查,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械及其证据材料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对质量可疑的药械进行抽样检验。
局实行领导在岗、车辆备勤、通讯畅通,有关人员都要服从所在单位的统一调度。
局及有关科室、队,加强应急值班制度,设专门值班室,安排双人24小时值班电话,做好记录。局值班人员中须有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一名,工作日外须由一名局领导带班。加强后勤保障工作,要保障交通工具及其它所需物品的及时提供。
4.4应急反应指令的下达
启动预案由局领导小组组长下达指令,同时报告高密市人民政府。
4.5应急反应的终止
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安全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规定的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第三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申请使用和提供基础测绘成果,应当遵守本办法。
申请用于预防、监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以及灾后重建等所需的基础测绘成果,按照《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基础测绘成果应急提供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时效性:及时提供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的各种基础测绘成果;
(二)安全性: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提供基础测绘成果,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三)可靠性:所提供基础测绘成果的范围、种类、数量等应当与所需一致,各种相关资料应当一致;
(四)无偿性: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的基础测绘成果无偿提供使用。
第五条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应急服务能力建设,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应的基础测绘成果的应急提供和使用审批。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快速响应,积极做好提供基础测绘成果应急服务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申请基础测绘成果应急服务,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发生突发事件;
(二)申请人为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部门或者单位。
第七条申请基础测绘成果应急服务,采用简化申请程序的方式办理。
申请人可先电话向相应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要求,再以加盖本部门印章的传真形式如实提交应急申请材料,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的概况以及所需测绘成果的范围、种类、数量等。
第八条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4小时内完成基础测绘成果应急服务申请的审核与批复,明确并及时通知相关测绘成果保管单位。
基础测绘成果不能满足应对突发事件需求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予以说明,并提出有关应急解决方案。
第九条基础测绘成果应急提供时,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可无偿调用所缺的基础测绘成果。被调用方接到调用方加盖本机关印章的书面通知(传真)后,应在8小时内(特殊情况不超过24小时)准备好相关基础测绘成果,并及时通知调用方领取。无正当理由,被调用方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或者延迟提供。
第十条测绘成果保管单位负责提供应对突发事件时所需的基础测绘成果。
第十一条测绘成果保管单位应当根据相关批复或者调用通知(情况特别紧急时,可以依据相关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电话通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基础测绘成果应急提供,一般提供期限为8小时,特殊情况不超过24小时。
第十二条被许可使用人应当到指定的测绘成果保管单位领取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的基础测绘成果,并同时按照《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办理领用手续。
情况特别紧急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及时向有关部门送达所需的基础测绘成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也可经网络传输有关数据,以提高应急时效。
第十三条被许可使用人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按照《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有关申请材料,补齐基础测绘成果使用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被许可使用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和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保管和使用基础测绘成果,并向相应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反馈测绘成果应急服务的效用信息。
因应对突发事件领(调)用的基础测绘成果,不得另作他用。
第十五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有关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拒绝或者延迟无偿调用基础测绘成果的,由上一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河鸿书记、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受刘副市长委托,我简要汇报今年由我牵头负责的改革任务的完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体制方面(第14项)。
为完善和规范我市突发事件现场应对处置工作,市应急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现场指挥官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粤府办〔2014〕1号)等规定,结合我市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实际,拟制了《从化区突发事件现场应对处置机制》的初稿,该稿主要从突发事件应对的责任区分、突发事件的分级响应、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的指挥与协调、一般以下(不含一般)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指挥与协调、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的督查反馈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市应急指挥和防灾减灾救灾的工作机制,落实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目前,市应急办准备征求各有关单位对该稿的意见,并拟于正式撤市改区后以区政府名义发文执行。
二、严厉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方面(第15项)。
今年来,我市公安机关继续以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带动警务效能提升。一是因地制宜做实集情报、指挥、巡逻、视频、卡口“五位一体”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于4月份已下发方案全面实施。二是组织开展了“破案会战”、“六大专项”等打击行动,以专项行动、专业队伍主导打击主线,提升打击效能。三是完善公安内部警种合作机制,对团伙案件、系列案件,由刑侦、便衣、情报、网警、派出所实施合成作战,形成打击合力。此外,进一步夯实现场勘查、刑事技术、情报线索搜集等刑侦基础工作,做到信息化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提高精确打击水平。据统计,1-8月份我市刑事治安案件类有效警情同比下降12.5%,其中刑事警情和“两抢”、“两盗”多发性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7.9%、55.9%和21.6%,呈两位数以上降幅。全市共破各类刑事案件817宗,同比上升39.4%,本市本年度案件破案率(15.8%)排名广州市首位。其中命案破案率保持100%。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对策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面对危机,存在着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公德、善后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密切相关的。本文拟通过对我国我盟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现状的分析,查找卫生应急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就建立完善、快速、有效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做初步探讨。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1整体投入严重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据统计,我国卫生投人占全民经济总产值的2.7%,远低于美国的13.7%和德国的10.5%,也明显低于印度的5.2%’,占全国人口不到15.0%的城市人口享受2/3的医疗保障服务,而广大农村人口仅能享受1/3的医疗保障服务,投人结构严重不合理。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快速配送保障能力不足,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建立,现有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物资储备的更新、轮换、补偿机制不健全。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健全。国务院在2003年5月颁发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条例》,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纳入法制化管理。各地方政府,甚至部分企事业单位当时也制订了各自的应急反应预案。但是,这些条例和规章制度基本上是从行政角度对如何协调、落实各部门之间的具体任务进行规定的。行政条例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它不能等同于一个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1.3人才培养及后备人才不足。医学生在校学习应全面兼顾。预防医学生和医疗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在课程设置上给予充分的互补,预防医学生应开设一些必要的临床医学课程,以补充其今后工作中的知识量不足;临床医学生也应该学习预防医学相关课程,毕业后分配到医院传染科,可参与院内控制传染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参与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等工作。就“非典”传播来说,医务人员感染率比较高,尽管到目前,我们对“非典”的认识仍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但该病是呼吸道传染病,传统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完全可以预防其传染,大量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这充分说明,“非典”在一些医院传播,与临床医生普遍缺乏预防医学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差,防护措施不到位密切相关。上述情况充分体现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员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性。
1.4应急药品、物品的生产能力和储备不足。据调查个别省、市应急药品的调拨和储备情况,认为应急药品储备品种缺漏较多,药品储备品种和数量不足,针对性不强;药品生产企业科研力量薄弱,没有应急开发能力;药品生产不均衡,药品生产存在盲目性,没有及时根据人群疾病种类和数量的改变调整药品品种结构;我国虽然有中央、省级药品储备制度,但相互之间缺乏信息沟通,难以形成联动;储备资金不到位,承储企业损失较大,加重了药品储备的匮乏。
1.5紧急医疗救援基地网络和应急实验室检测网络尚未有效建立。全国尚未建立起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功能明确、装备完善的省区、地市盟、旗县、乡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基地网络,尤其缺乏能够承担巨灾等大规模人员伤亡事件医疗救援任务的区域性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难以满足各类突发事件伤病员应急医疗救治的需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应急检测功能还不到位,盟市级实验室尚不完全具备“一锤定音”的检测能力,旗县级实验室应急检测能力尚不能满足早期识别和初步鉴定的需要。
1.6卫生应急信息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应急工作。信息为先信息管理是做好应急工作的生命线。目前,各地卫生应急信息报送工作很不平衡,良莠不齐,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还有待提高。部分地区不能按照相关要求报送非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医疗卫生救援的工作信息,存在该类信息报告不及时,甚至不报告的现象。各类信息的分析利用和事件趋势研究工作相对薄弱,在工作意识、专家队伍和工作机制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2对策和建议
加强公共卫生防病体系的建设应着眼于目前已经存在的机构的调整、整合和人员职业培训,加强危机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建设。结合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2.1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的应急联动机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重视是根本保证,政府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可回避性以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紧迫性,要求政府在事件发生后,在不同职能管理部门之间实现协同运作,明晰政府职能部门与机构的相关职能,优化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发挥整体功效,最大可能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2.2加大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做好卫生应急储备。合理优化的应急资源对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研究指出,卫生指标与政府财政之间存在正相关系,而且对人均财政支出更为敏感。因而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职责及经费投入比例,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指标体系,针对公共卫生的重点领域,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共卫生事业经费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人员经费、经常性公务费、业务费、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等,设立应急专用机动财政预算,保证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卫生行政部门要抓住机遇,主动协调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通过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卫生应急储备能力。
2.3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有力的卫生应急综合机制,大力推进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设立卫生应急管理科室,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评估与触发启动,实现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专家组随时跟进,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并对趋势做出预测;建立基层信息检测系统,完善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体系,准确掌握相关信息的最新进展;建立专业的应急队伍,把握好现场救治、收容救治、隔离救治三个环节的有机衔接。
2.4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应具备应急管理的基本意识和协调能力。面对公共卫生人才不足的局面,首先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培训频度,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培训及演练,提高现有人员的能力;其次要制订人才引进计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进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
2.5健全完善、落实应急预案体系和制度建设。预案编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制度的建立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有效的应急处置的根本保证。
2.6扎实推进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1)重点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核辐射、中毒、反恐和自然灾害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建设,明确各级各类专业队伍功能定位,加强队伍管理,有效保障运行,从而形成平时“无形”、战时“有形”,“备之于常、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的卫生应急专业技术网络和队伍;(2)研究制定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应急队伍的管理、保障和派出机制,确保卫生应急处置队伍训练有素、有效准备,快速反应;(3)按照卫生部《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要求,配备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加快实现全盟卫生应急队伍装备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高卫生应急队伍机动性和自我保障能力;(4)加强应急实验室建设,省区、盟市级要具备实验室检测和事件判定的“一锤定音”能力和高层次、高水平的咨询指导能力,设旗县要具备实验室初步检测鉴定、事件初步评估判定的能力和及时支援苏木、乡基层开展卫生应急调查处置的能力。县、乡两级要具备发现、识别和及时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与及时开展初期的、一线的基本调查处置工作的能力,尤其要强化报告意识和能力条件建设。
2.7开创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格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卫生应急科普宣传工作,扩大卫生应急知识与法规科普宣教工作覆盖面,动员并争取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开创全社会参与卫生应急工作的新格局。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高校 应急管理文化
0 引言
随着国家公共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校作为公共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和结果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关注。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不断涌现,各高校也纷纷出台相应的应急管理规则。但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使得普通的管理手段和规则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本文将从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出发,论证在高校管理范畴内单一管理规则的局限,从而从新的管理文化理念出发,力图建立一种实用软规则有力辅助高校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构建。
1 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
高校内由于人员的聚集度非常高,而且人群特殊,是知识或技能的高度密集体,加之高校一直以来是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其动向反映着新生代知识分子和学科前沿研究者的行为和心理。本文将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总结如下:
1.1 时段性 高校在上课期间人口高度密集,而且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或一年中的某些时段都会有人员聚集某处或人群集体流动的情况,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乃至社会热点事件等在学校管辖范围内或周边区域发生都会对学校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这些人口密集的时间段极易伤害到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而在放假期间,突发事件就明显减少,其影响范围和危害性也相应减小。
1.2 敏感性 高校是知识和人才的高度密集体,该群体对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非常关注,而且能够进行达到一定深度的分析和预测,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热情敏感,对非常态的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而且高校内年轻人多,有社会参与的激情,同时情绪容易冲动,易被煽动,从众心理很强,思想和行为容易相互传染。在互联网和信息笼罩的今日,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波及整个校园,甚至快速传至校外,影响社会的安定,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则往往会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1.3 连带性 高校背后有复杂的相关联的社会网络,简单的可以联系到家长群体、校友群体、校董群体、友邻单位、合作单位等等,在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常常会在这些群体中产生强大的反响。尤其是当学校自身成为突发事件的制造者或当事方时,通过这些社会网络传播而聚集起来的能量不容小觑。
1.4 原发性和伴发性并存 大部分社会上的突发事件多有一定原因引起,在某一特定范围内发生,对周遭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区域内环境和文化以及条件的改变其伴发性并不是很明显。而高校内则不同,不仅存在突发事件的原发因素,还由于高校内聚集人群的高密度和高敏感性,常常会对社会中的突发事件做出一定的反应,可能小范围内,也可能大范围发生。尤其是非自然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对高校人员影响较大,伴发性明显。
1.5 责任先定性 在高校内,学校管理人员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危机来临的时候高校行政人员和教师有义务保护学生,领导学生摆脱危机,即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教师预先设定了承担有应对危机的责任。这种责任先定性是在高校这个特殊的公共事业机构实施应急管理需要特别重视的。在其他公共区域,如居民区、商业区、道路等,发生危机时在这些场所中的人群相互之间的先定义务一般是不存在的。
2 普通管理规则对高校应急管理的局限性
由于高校突发事件具有上述五个特殊性,所以在处理方式上如果采用普通的管理规则和方法对待,一般来说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普通管理规则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应措施和相应规则来达到有序管理的目的,这对于程序性的管理是比较适宜的,而应急管理是非程序性管理,其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高。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方面显然有较大局限,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管理范围的狭隘性 管理范围狭隘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空间上的狭隘:高校内部如果有突发事件发生,其控制和处理还在高校的管辖范围之内,但高校是一个开放的社区,师生和管理人员可能在高校所在地方的任何地点活动,如此时有突发事件发生,则处置和管理都不在高校的管辖范围内,给应急事件的处理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个是时间上的狭隘:高校的寒暑假期间,大部分学生都不在校园内,而如果此时有涉及高校的突发事件发生,或在校内或在校外,都给处置带来极大的难度。而且,很明显这是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障碍。
2.2 对突发事件控制和处理的滞后性 综观近些年来高校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和方法,不难发现很多高校的管理和控制严重滞后,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新闻的速度大大超过高校发言人的申明;第二,网络上的流言得不到及时的控制;第三,调查速度迟缓,处理结果不对外公布。笔者认为:产生滞后的根源还是在于管理规则制定的程序性和突发事件处理的非程序之间的冲突。正因为高校突发事件性质特殊,其处理就更应该慎之又慎,仅凭几张纸质规则和条例是无法达到妥善处理的目的。同时,还由于管理人员会按照高校制定的规则去对照处理,而固定的规则却无法对照多变的突发事件,增加了处理的难度和决策的速度,使得对事件控制大大滞后,导致让管理更为被动,困难重重。
2.3 处理规则在应用中的非程序性 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长期处于相对社会较为封闭的状态,教学、科研、生活作息一切按常规程序进行。加上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高校整体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缺乏防范意识,事故处理能力欠缺,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所以一旦危机发生,管理者和决策者由于处理危机的时间有限、人力有限、资源有限、信息有限,往往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和有效的处置,从而陷于慌乱被动的局面,在非常情况下,规则不能派上用场,错误处理、不妥当处理时常出现。
3 建设高校应急管理文化的对策
针对前文的分析,可见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和常规处理的局限性让当今高校管理人员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对应急情况进行有效的管控。笔者建议,在非常规问题的处理中,应该采取管理文化渗透的方法:即通过一段时期的应急管理文化建设,以达到对应急问题的提前预防、提前管控和妥善处理。因为文化经济是社会生活中的软实力,是一种习得行为,只要人在一个社会中、一个团体中活动就会遵从该社会、团体的文化习惯,而这种遵从不需要规则的束缚,是自然而然主动行动,在应对危急情况、突发事件时不需要翻阅所谓的“守则”而自动发挥作用。高校应急文化建设不是一两天的行为,也不是简单纸面说明的文字,与规则制定也有所不同,主要应该从如下几个基本方面入手:
3.1 管理体系的注入 首先,应急管理文化的建设应该纳入校园管理体系,并且作为一个重要的条款,书面明确下来。其具体明确方式可根据各个学校管理方式的不同而异,如写入校园管理守则,确立为中高层领导日常管理重要方面均可。其次,在管理体系中不仅要将应急管理文化作为一个条款,更需要在日常校园管理中实践,这类实践应结合各个高校所处不同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校园文化等逐步有序展开。高校在将各类突况进行分类和分析的同时,根据自身所需结合管理体系中有关应急情况处理条款在每个学年、每个学期创造时间和空间开展相应突况的全校或部分人员的模拟演习,将注入管理体系的应急管理条款变成一种实践中习得的行为,也就是说打造成为一种校园文化。
3.2 日常应急管理理念的文化输入 一种文化的建立并非朝夕之间,它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最适合当代和特定区域行为方式的不成文规矩,它的有效性常常比法律条文强。这是笔者强调在高校应急情况管理中运用文化渗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面对突况的时刻,仅凭规则和条例不能主导人们的行为,但文化可以,它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人的内在主动性,达到需要的效果。高校应急管理文化在建立过程当中不仅需要书面文字、口头演说的强调,更需要通过培训和实际事例展示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员工。也就是说,不是单纯的告诉校园内的行为者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实际的训练或演习形成一种连锁行为,即发生某情况,使用某规则,通过某途径,达到某效果的连贯实际操作,使当事人明白具体的行为方式。同时也应该强调,如果在实际情况发生的时候,没有按照这套规则行为,发生某后果应该由某具体部门或具体人来承担,这样在强调行为过程的同时也暗示了责任负责人,无形中增加了人们对应急处置规则的重视和责任的承担感。
3.3 预警机制的建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高校突况管理中,只有做到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突况并非是无端发生的,很多事故发生前都有其预兆,普通管理规则不能将这类预兆纳入管理体系中,延误了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机,而应急管理文化可以。只要在应急管理文化的指引下总结经验,仔细观察,做到见微知著,培养机警的危机意识,及时采取有力的控制措施,就可以把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化险为夷。预警机制的建立主要在于三方面:第一,在高校中要培养全体师生的危机意识,如编制安全教育手册,主办相关讲座,普及救险脱困尝试,识别突发事件警讯进行相关演练等,提高广大在校师生的防范意识。第二,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校园思想动态进行了解和预测,对在校师生的思想活动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从年龄、性别、政治面貌、知识结构和相关经历等方面入手,分析研究他们之间思想活动的特点和差异,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三,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这是预防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内容应该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决策机构、预警机制、应急响应、信息、安全措施、后勤保障、具体负责人等,做到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应对。而预警机制的建立,根植于应急文化的渗透,如果只是应急预案一纸空文,在突发事件真实发生的时候,是无法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的。
3.4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 领导的重视是一种上层主导文化能否在一个区域内成功建立的最关键点,高校应急管理文化亦是如此。高校的中高层领导应该在这个时代中敏锐的意识到,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已经成为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要议题,单纯的应急管理体系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校的校园环境的全然无忧,从更深层次中去看,应急管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实践,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办校理念,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的有机结合,克服只存在于文件中的,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实行问责制。把应急管理文化落实到行动当中,形成文化和实践相结合的软实力,这样才能建立起无形但有效的高校应急管理文化体系。
3.5 加强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 高校中,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内的任何活动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高校应急管理文化的建设也应该从学生群体中找适合的切入点,快速、准确的将应急管理文化理念输入学生群体,通过各类形式的校园活动、实际训练、考察、讲座等在学生建立对校园内部情况变动的敏感度;同时应该在有导向性的学生群体(如学生干部、高年级学生)中有计划的总结学校处理应急情况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应急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将这类文化的灌输很快落入实际行动。加之高校学生行动能力强而且敏感度高,能够敏锐觉察校园动向,自觉维护校园安全。
参考文献:
[1]高小平,彭涛.高校应急管理:特点、机制和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2011-09.
[2]王凡.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05.
面对应急管理的严峻形势,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下,各地区、各部门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紧密结合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深入推进“一案三制”为抓手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狠抓应急管理各项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妥善处置近些年发生的各类各级突发事件,自治区的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公共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
(一)注重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强化工作基础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要求,着力加强全区应急管理机构的建设。2005年12月人民政府在总值班室的基础上,成立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与原有的政府总值班室合并,机构升格为办公厅内设的正处级行政机构,主要职责包括应急管理工作和总值班工作。2011年4月,为加强自治区应急管理工作,自治区编委又批准成立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应急指挥服务中心,为正处级事业单位。在此基础上,12个盟(市)及2个单列市分别建立了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部分旗县也根据当地的实际,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进一步规范了各类机构的工作职责。
(二)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制度保障近些年按照“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要求,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应急预警、信息报送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并严格执行主要领导现场组织指挥重特大突发事件制度,提高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建设水平,健全突发事件报送系统、广泛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与周边省市区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建成自治区应急指挥平台一期工程等。
(三)深入开展风险防控工作,强化预防准备工作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近些年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大力加强风险防控工作,不断做实做细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从数量、质量各方面逐步深化。截至目前,全区共编制各类预案2.8万余件,全面覆盖了常见的各类突发事件。从2013年开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对正在实施的应急预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注重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卫生、气象、地震、水利、地质灾害、环境、森林防火、传染病疫情、农林病虫害、煤矿瓦斯等专业监测预警系统基本建成。
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2014年4月2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切实守好祖国边疆要强化应急处突准备,按照实战实用实效的原则细化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处置力量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指挥、联动处置、舆论引导一体化的应急处突机制,强化综合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尽快平息事态,控制局面。”为自治区下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与问题导向,不断做实做细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一)要突出共同参与,加强应急处置力量体系建设通过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政府、社会、公民的共治,已成为当代重要的社会治理模式。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力量体系建设就是要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系统推进,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和各层各级的作用,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军地协同、条块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要强化军地协调机制,完善军地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体系,加强物资储备、信息共享、指挥体系、救援队伍的军地沟通协调机制,实现良好对接。要根据我区的实际,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模式,全面落实与强化政府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领导作用,理顺应急委与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关系,理顺应急办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特别要适当提升办事机构规格,增加应急管理人员编制和经费,提升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组织协调的力度。在大力整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同时,组织规范志愿者队伍,鼓励社会各类主体的参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应当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协助人民政府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二)要突出依法治理,着力提高应急管理的法治化水平现代治理的核心是依法治理,应急管理也要实现依法进行,下一步要将法律规定和地方民情相结合,对《突发事件应对法》条文中的原则性规定进一步明确并细化,加强该法的可操作性。应及时制定该法的实施细则或出台相关条例,将应急法制落到实处。要更加明确权利主体、内容以及细化责任,要对突发事件应对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做出明确规定,要明确应急处置和救助分工,要加强事后责任追究,要对应急处置和救助措施方面进行细化和完善,如细化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和风险评估的标准、应急资金的调配与使用、应急机构的设置与职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应急责任的归属、信息报送的时限等。
(三)要构建一体化的应急处突机制,完善突发事件联动处置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不是单兵做战,要建立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有效汇聚合力,力求快速高效做好现场处置工作。应急管理工作要进一步立足“大应急”,构建“大联动”的工作格局,健全应急管理责任体系,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分析机制,实现预警预测工作常态化,对可能引发社会稳定的风险因素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狠抓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应急信息报送网络的建设,按照标准与规划先行的原则加强应急信息平台建设,明确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处置职责。要完善应急会商机制,提升合成作战的能力。要以应急政务信息公开创新为要求,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尊重和保障公众知情权,及时向公众最大限度地提供各类真实可靠的信息。要立足地区联动机制,实现突发事件的联防联控机制,在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通报、跨界处置、联合演练、资源共享方面切实开展合作。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体系
危机事件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危机事件的一种,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是直接的、重大的,甚至是无法消除的。近年来,三鹿奶粉事件、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爆发等突发事件,均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的范畴,其造成的后果有目共睹。对于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应该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应该成为政府治理领域的一大学术研究课题。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论阐释
国内学术界对于政府应机管理的相关研究大致是从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才开始,虽然起步相对于国外来说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十年来,在这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多的理论成果,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美国学者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C.F.赫尔曼(Hermann,1972)基于危机所处的情境状态这一维度来下的定义,“危机是威胁决策集团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势,是一种情景状态,决策改变所获得的反应时间非常有限,其形势改变也往往出乎意料”。国内学者薛兰、张强、钟开斌从危机的诸多构成要素的角度来分析,认为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景的汇聚。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危机事件具备内外两方面的特征:内在面是指危机的发生会破坏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秩序,导致社会运行的停滞甚至倒退;外在面是指危机的发生具有突然性、破坏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损害公众健康的危机事件。我国于2003年5月公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条例》,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作为危机事件中的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具有危机事件的一般性特征,一是时间上的突然性和偶发性;二是空间上的波及面广和破坏性大。共性之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有某些个性特征:一是公众健康成为主要的影响对象。二是政府联动成为主要的应对方式。
二、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实证研究
之所以选择地方政府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是因为地方政府其相较于中央政府而言与民众联系联系更加密切,且制定的决策更加具有微观上的可操作性,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成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体。
(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分析
资料显示,20世纪以来,国际上影响范围较广、后果较严重的200多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核辐射10起、食品中毒32起、药物中毒7起、化学品泄漏造成污染42起、毒气泄漏和煤矿爆炸60起、有毒生物引发的29起、利用毒物制造的恐怖事件8起、利用毒物自杀或释放毒气伤害他人的8起。建国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体系建设上作出了很多应有的工作,虽然迄今为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但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高发态势,非典、猪流感、禽流感、霍乱等,一次次地威胁着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考验着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1.流行性疾病爆发成为主要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类型来划分,可分为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自然灾害导致的伤亡等等。重大传染病疫情被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首位。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及死亡数为3237558例,报告死亡病例为15246例。传染病发病数位居前五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淋病,占总发病数的94.41%。位列死亡病例前五位的是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占总死亡病例的97.68%。
2.粗放型经济增长成为根本原因。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的主要经济体制后,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但是,这种经济的增长却是以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状况的极度恶化,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物,严重破坏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3.地方政府成为应对的唯一主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上,地方政府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这客观上是由突发事件的紧急性所致,若是应对主体多元,会造成协调上的困难和决策上的迟缓,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及时解决;但是,应对主体的单一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信息不完全和政府自身的自利倾向会使得政府凭借自身的公权力过滤和歪曲一些重要信息,以此来维护社会的“刚性稳定”,如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实际伤亡人数。
(二)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取得的主要成就
1.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一案”是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三制”为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指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政令畅通的指挥机构;运行机制主要指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而法制建设方面,主要通过依法行政,努力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2.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我国的政府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属于条块结合、上下统一型。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省、市、县、乡)形成的纵向管理体系和中央各部、委、司、局与地方各管理局形成的横向管理纵横结合形成的法律法规网络治理体系。
3.公民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危机事件的管理向来就不是政府一方的事,政府应该成为主导,但是仍需要公众掌握相关的应急技能和知识,公众能第一时间展开自救往往比政府救援更加及时和有效。在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强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后,国家加大了对公众的危机事件应急教育和培训,安全教育也已经进入学校课堂和街道社区,我国公民的应急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4.社会参与程度持续加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力量不仅包括作为个体的社会大众的参与,还,需要有组织的公众参与,因为个体之间自身能力和素质存在较大差异,组织化程度也不高,盲目地参与应急救援容易出现“帮倒忙”的情况,因此,一支组织化程度高、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就可以弥补个体救援的劣势,另外,民间组织也成为了危机管理的重要力量。
(三)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政府内部管理不善。政府的内部管理主要是针对横向各职能部门和纵向各层级政府之间的管理,目的是使政府组织的日常运行能做到条块结合、形成合力。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成立临时的专门工作小组,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运作,这种方式有助于整合各方面资源,比较灵动,节省经费开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是政府预警能力不足。危机预警是指通过对收集到的相关情报信息、疫情监测等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是对未来短期内或中长期可能发生的危机或灾害的地域空间、程度大小、后果轻重等做出研判和预测,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减灾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灾害发生对社会的影响程度。我国地方政府大多是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才进行应急预案制定的,事前并未有相关工作的开展。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较强的传播性特征,若不及时预防处置,传染病病毒会随着人员的流动而发生大面积的扩散。
三是政府信息沟通不畅。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是政府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政府的信息流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内部的信息交流,二是政府与外界社会之间的信息沟通。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应急信息处理上存在三个问题:首先是政府内部横向和纵向之间的条块分割的现状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其次是应急工作缺乏专家智囊的专业信息作为指导;三是政府对外界的信息披露工作不到位。
三、构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的价值分析
在以“制度真空”和“道德失范”为主要特征的历史转型时期,构建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体系,科学有效地处理好突发事件,对于我国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重大而深刻的作用。
首先,消弭危机影响,维持社会正常发展秩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发生时间的突然性、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和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等基本特征,它的出现会给社会正常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会造成民众情绪的极度恐慌。过渡时期,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工作重点。另外,从危机发生的周期上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有其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因此,构建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从源头上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风险,危机事件发生后,又能在第一时间在最大限度上消弭其所带来的社会危害,减少民众心中的恐慌,同时也能在危机后调动一切社会资源来开展善后恢复工作。
其次,完善政府职能,推动构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不仅要存在于常态社会下,同时,在非常态型社会――即出现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发展的正常模式被打破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中也需要服务型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体系的建构是对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是对非常态社会下如何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积极探索。
最后,减少经济损失,确保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通常会造成一系列恶性连锁反应,如禽流感发生后,有些地方政府大规模扑杀家禽,造成鸡鸭类供需失衡,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商品物价上涨,比如,由于受到年初禽流感疫情的影响,造成2013年底羽绒服价格普遍上涨。构建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危机事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建构的现实路径探索
(一)完善政府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系统
1.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警子系统。地方政府必须要强化对危机事件的预防和警示意识。预警子系统的建立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一方面,地方政府要依靠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起预警子系统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要建立一支能熟练操作和利用这一系统的人才队伍。
2.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决策子系统。决策是管理活动的核心环节,决策活动贯穿于整个管理工作的始终。一方面,从机构设置上看,地方政府要建立常态化的危机决策机构。横向上,该机构行政级别应高于政府各职能部门,赋予其充分的调动各个部门的行政权威;纵向上,不仅要在省一级设立该机构,市、县、乡等基层政府也要相应地设置,因为危机事件大多发生在基层,基层政府对事件的信息掌握更加充分,要赋予基层政府更大的决策自来应对危机事件。另一方面,从人员配置上看,危机决策机构的人员编制应该要扩大专家学者的比例,因为危机应对工作的专业性较强,特别是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多。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危机应对的决策工作中来,可以使危机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3.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善后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善后工作,即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对受影响的公众进行及时救治,对未受影响的群体及时保护,同时,尽可能消弭危机带来的影响,使中断了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得以继续。善后子系统是以充足的资源储备为基础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资、技术等诸多方面,地方政府应针对该地区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做好相应的资源储备。
(二)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子系统
1.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进程。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一大目标,就是健全基层医疗体系。对于基层的医疗机构要予以一定的财政补贴,同时建立医生的多点执业制度,鼓励优秀的医疗人才跨区域流动,支援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在城市,在农村则需要政府构建起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只有基层的医疗体系完善了,才能增强抵御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优势。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非盈利机构,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虽然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是,来自社会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非政府组织一方面可以起到发动、号召社会大众参与到事件应对中来,另一方面,通过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可以分担政府的救援处置工作,另外,还能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社会财富。
3.运用新媒体完善沟通渠道。以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为主的新媒体正在迅速发展,并一点一滴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政府危机管理工作中,新媒体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政府要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利用新媒体及时向社会突发事件的救援进展情况,以消除社会大众的恐慌心理,并遏制谣言的传播;另外,由于新媒体在社会中的受众面较广,地方政府可以将此作为宣传、教育大众的手段加以利用,对其宣传疾病预防、控制的相关知识,提升民众的自救能力。
(三)建立公民公共卫生知识普及教育子系统
社会大众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这一体系建设的根本之所在。因此,要想打牢这一防线,最重要的是依靠群众的力量。第一是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的力度,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等;二是卫生部门、疾控部门、医院等要加强对公众健康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因为发生突发事件后,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急救技能,第一时间展开救援是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三是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或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对工作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监督,督促政府更好地完成工作。
参考文献
[1] Rosenthal Uriel, Charles Michael T. , ed. Coping with Crises: 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 Riots and Terrorism. 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Ltd, 1989:10.
[2] 万国民,王成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1.
[3] 薛兰,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5.
[关键词] 疾控中心; 应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322-0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我们经历了“非典”事件、禽流感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大型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还时有发生,惨痛的付出,震撼性的引起各级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有针对性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颁布实施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调查处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管理轨道。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流程和预案,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于受到物质条件和人力资源限制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些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与同行们商榷。
1 现状 我们梅河口市地处长白山腹地,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半山区,人口62万,交通比较便利,是省内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市,商贸和人口流动比较活跃,与我国东西部许多省份基层疾控中心一样,几年来,在应对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明显暴露出诸多严重缺陷,引起笔者关注,表现为:
1.1 基础条件差,事业发展受限 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中西部卫生事业的投入,但由于基础条件太差,地方经济严重滞后,仅仅改善了房舍和水、电、气等基本条件,临近市县大多与我们一样在房屋建设后都存在负债情况,地方财政难以提供除工资外的经济支持和保证。微薄的有偿收入难以解决经费的不足,导致事业发展举步维艰。这种情况严重制约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2 人力资源匮乏,业务水平不高 由于政策和体制的原因 ,人员相对臃肿,且学历和专业水平偏低,从事日常工作尚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经验明显不足,短期内亟待提高。外出学习的机会少,范围窄,费用高,使人员能力建设受限。
1.3 仪器设备短缺,检测手段滞后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现场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和装备。基层疾控中心现有的技术装备和检验条件与国家推荐标准存在相当大的距离,硬件设施严重缺乏,虽然近几年国家予以调整和补充,但仍然存在设备陈旧,方法手段落后,无法保证在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快速反应,并使事件得到快速妥善处理,极易造成事态扩大。
1.4 专项物质储备不足,应对突发事件两手空空 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需要储备防控各种生物、化学、放射等因素所需的人员防护、现场处理的装备和药品,这些物质品种繁杂,数量不好掌握,购入和保管需要一定的财力和房舍条件,基层疾控中心目前尚不具备。
1.5 缺乏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应急反应速度慢 先进技术的应用必将提高和完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效果和速度,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发达国家和其他行业已经得到了验证。在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也需要完善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基层疾控中心也多与上级业务部门建立了疫情报告网,但与行政部门之间,与疾控中心之间,与医疗机构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平台,使疫情预警报告不及时,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率先应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报告、疫情监测和信息,并建立完善的事件处理指挥信息系统是当务之急,也是势在必行。
2 对策 尽快扭转当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上存在滞后的局面,迅速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反应速度和应急处理能力,担负起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职责,提出如下建议:
2.1 立足当前,考虑长远,依法推行基层疾控中心建设 把加强基层控制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纳入依法、科学、规范的轨道。《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定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人员保障的原则和要求,但没有具体的标准。基层疾控中心承担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责任,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制定短期和中长期投入和建设规划,确定人员和装备等方面配置标准和要求,制定和落实考核考评措施。使基层疾控中心应急能力建设稳步推进。
2.2 应对突发事件推行规范化运作,确定统一标准和规范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因人、因地相同的事件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不尽相同,政府重视程度,相关部门之间配合都会给事件处理带来较大影响。“非典”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府的支持和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规范化的运作等都是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败的关键,因此,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工作规范。
2.3 应急物质实行国家或省内区域储备制、调配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需应急物质数量大、质量高、品种杂,以县区为单位储备极易造成人力、物力和才力的巨大浪费,又难以把握备品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实行国家或省内区域储备、调配制度,可以节约资源,保证质量,避免浪费,周转应对及时,同时也有利于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
2.4 加强专项培训工作,打造一流应急队伍
2.4.1 培训方式多样,培训内容实用 狭小的视野和空间,难以造就一支精练的队伍,尤其是少见和新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层缺乏经验难以应对处理,上级相关部门应将培训和演练工作下移,借鉴消防工作作法,示范和演练经常搞,把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到基层,开展演练练兵活动,不断总结推广工作经验,使基层疾控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发挥其应有作用。
2.4.2 强化培训考评机制,培养专家型人才 基层疾控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在强化整体培训的基础上,宜注重重点人才的培养,成立专家库(组),对这些人提高待遇,送上级业务部门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定期进行考评和优化选择,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队伍,让有限的人力资源取得效益最大化。
2.5 注重信息化建设,构筑完善网络系统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快速获取疫情信息资料和快速反应是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妥善处理的前提,实施网上沟通是交流经验共享有限资源的佳径。在卫生行政部门,疾控部门之间,与医疗部门之间建立疫情监测报告系统、公共卫生服务沟通系统、实验室检测网络服务系统、现场调查处理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等,在相关部门之间设置统一快速联系方式方法,构筑完善的网络化平台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基层疾控中心始终处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线,担负着流行病学调查和疫区处理工作,其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危,也关系到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基层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关系到国计民生,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S].国务院,2003,5,9.
[2]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S].国务院,200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