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者简介
韦康博,知名财经作家,中国商业社资深财经编辑,工业4。0在中国的主要推动者与研究专家,曾发展多篇关于制造业的文章,介绍德国在智能化生产和先进制造业方面的最新学术成果。
内容简介
工业4.0时代的到来给互联网企业、工业生产、商品消费等诸多领域带来了巨大变化。4.0时代产品实现了按订单生产而不再是盲目生产,让企业资源更加优化、能源效率提高、投资回报率也更高。
《工业4.0时代的盈利模式》详细分析和介绍了多家知名企业在4.0时代的经营模式,希望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鉴。本书作者旨希望通过本书可以帮助更多的企业管理人员对4.0工业变革时期的企业赢利模式进行合理地分析,从而提高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把握和定位能力。希望所有的读者都可以通过阅读本书,蓄势待发,迎接工业4.0时代的到来。
目录
第一章工业4.0时代: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3
1.什么是工业4.0?工业4.0具有哪些核心特征?4
2.工业4.0具有怎样的发展战略愿景?7
3.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10
5.重营销轻制造的互联网经济即将落后17
6.创新2.0与工业4.0 20
第二章工业4.0的思维方式:颠覆全球制造业的新思维23
1.发达国家通过第四次工业革命抢占高科技制高点24
2.虚拟全球将与现实全球相融合27
3.人、机器和信息能够互相连接,融为一体30
4. 4.0时代是个性化的生产与消费33
5.重营销轻制造的互联网经济即将落后36
6.预测型制造与工业大数据40
第三章工业4.0进行时:发达经济体的产业革命43
1.从德国开始,新革命将席卷全世界43
2.欧盟开始部署工业复兴战略47
3.美国国家先进制造战略51
4.日本工业振兴战略与日本信息技术发展计划54
第四章工业4.0的内涵:自动控制、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58
1.智能制造主导的产业升级58
2.机器人工业4.0时代的转型升级62
3.在制造业中部署物联网65
4.推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发展69
5.智能生产与智能工厂72
6.未来的智能工厂:零件与机器的交流76
7.产业集成的智能制造体系80
第五章工业4.0战略:智能互联系统引领的强国战略83
1.工业4.0:智能互联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83
2.西门子“三化”战略布局“工业4.0”87
3.领先的供应商战略与领先的市场战略90
4.高标准化、组织先进化与个性化产品战略94
5.让制造业更具创造力、更加本地化和个性化97
6.智能互联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00
第六章工业4.0生态系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生态链104
1.价值网络进行横向整合105
2.横跨整个价值链的端对端工程108
3.垂直整合与网络制造系统112
4.强化信息技术与制造工业的结合116
5.适应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119
6.汇聚优势:人机协作改变工业生态123
第七章工业4.0投资机遇:如何了解并布局工业4.0时代126
1.自动化装备系统集成:高铁与航空的高新技术领域127
2.汽车产业的智能系统集成130
3.机器人系统集成:奋起直追争市场134
4.自动化产业改造和升级138
5.数字化制造,助力工业4.0时代141
6.布局工业4.0:稳中求进,赢在起点144
第八章工业4.0在中国:从3.0向4.0的跨越148
1.工业4.0为中国经济展现一幅全新的工业蓝图149
2.中国工业4.0需要突破软硬“短板”,激活开拓式创新152
3.从厂商制造到用户个性化制造的转变155
4.注重具备独创性的知识产权,拒绝山寨工业159
5.工业4.0时代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反思163
6.“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167
7.工业4.0:全生命周期管理170
后记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机遇和挑战
0.引言
数据是指一切保存在电脑中的信息,包括文本、声音、视频等。“大数据”是一股新的技术浪潮,也是逐步形成的历史现象,其具体是指随着信息存贮量的增多,人类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通过数据的开放、整合和分析,能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从而为社会带来“大科技”、“大利润”、“大智能”和“大发展”等新的机遇。大数据之“大”,并不在于其表面的“大容量”,而在于其潜在的“大价值”。大数据之所以被称为革命性现象的根本原因,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它标志着我们人类社会在从信息时代经由知识时代快速向智能时代迈进,并给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1]。
1.大数据给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使教师面临挑战,使学科专业设置和专业知识结构面临挑战;大数据为大学管理的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工具;大数据给科研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1.1教师面临的挑战
智能学习平台只是大数据大潮在教育领域掀起的一朵浪花。如著名的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已经和普林斯顿、伯克利、杜克、香港理工等全世界30多所大学达成协议,通过其平台免费开放课程。如今这些学校的课程可以实现全球几十万人同步学习。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不仅可以在同一时间听取同一位老师的授课,还和在校生一样,做同样的作业、接受同样的评分和考试[2]。
这种学习平台的崛起,在美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其中的原因,是因为该平台已经不是一个镜头、一段视频那么简单,而能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自动进行提示、诱导和评价,从而弥补没有老师面对面交流指导的不足。例如,通过记录鼠标的点击,计算机能够记录你在一张幻灯片上停留的时间,判别你在答错一道题之后有没有回头复习,发现不同的人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反应,从而总结出哪些知识点需要重复或强调,哪种陈述方式或学习工具在哪种情况下最有效等规律。
不难发现,该平台之所以强大,正是因为大数据。单个个体学习行为的数据似乎是杂乱无章的,但当数据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群体的行为就会在数据上呈现一种秩序和规律。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数据,就能总结出这种秩序和规律,然后有的放矢,对不同的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这种智能学习平台将会给教育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学校曾经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好的学校更是异常稀缺,由于这种智能平台的普及,在不远的将来,名校将人人可上,也就是说,如果应对得当,中国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将很快得到有效缓解。对个人来说,随时随地地学习、终身学习都将成为可能,例如,高中生可以尝试大学的课程,离开了校园的人,也可以登录在线平台再和在校生一起听课。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探讨多年、孜孜以求的梦想。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的教育行业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和挑战。过去,是学生争学校;将来,可能是学校在全球范围中争夺学生。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会挤压发展中国家普通大学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普通大学该如何来吸引生源?它们会不会因此衰落?既然最好的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都可以免费获得,教师的角色又需不需要调整?又该如何调整?这些问题,都是大数据时代催生的重大挑战。
1.2学科专业设置和专业知识结构面临的挑战
网络大数据在科学和技术上的突破,将可能诞生出数据服务、数据材料、数据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3].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的突破意味着人们能够理清数据交互连接产生的复杂性,掌握数据冗余与缺失双重特征引起的不确定性,驾驭数据的高速增长与交叉互连引起的涌现性(Emergence),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从网络数据中挖掘出其所蕴含的信息、知识甚至是智慧,最终达到充分利用网络数据价值的目的.涌现性是指由低层次的多个元素构成高层次的系统时展示出的每个单一元素所不具备的性质.网络数据不再是产业环节上产生的副产品,相反地,网络数据已成为联系各个环节的关键纽带.通过对网络数据纽带的分析与掌握,可以降低行业成本、促进行业效率、提升行业生产力.因此,可以预见,在网络数据的驱动下,行业模式的革新将可能催生出数据材料、数据制造、数据能源、数据制药等一系列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使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和专业知识结构面临挑战。
1.3大数据为大学管理的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工具
教育是在生活中实现的,不在生活中实现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学校教育更需要“终极关怀”。华东师范大学一位女生节食减肥,很少在校内用餐,学校通过困难生预警系统察觉到其饭卡消费值较低,便发送了一条短信,询问是否有经济困难,是否需要帮助。这位女生收到短信,感到非常温暖,便发了一条“华师大少女减肥减出人文关怀”微博,结果被网友纷纷转发。网友们称赞学校“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应用,更贴心地服务学生、关爱学生”,“让冰冷的数字有了人性美!”这一事件至少告诉人们,大数据为大学管理的精细化服务提供了工具,有助于学校实现“终极关怀”[4]。
1.4大数据给科研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科技创新实质上是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数据科学带给大家改变探索世界的新方法――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世界运行的规律。新方法体现在大数据的三个特征中。
大数据在舍恩伯格看来,一共具有三个特征:全样而非抽样,效率而非精确,相关而非因果。
第一个特征非常好理解。在过去,由于缺乏获取全体样本的手段,人们发明了“随机调研数据”的方法。理论上,抽取样本越随机,就越能代表整体样本。但问题是获取一个随机样本代价极高,而且很费时。人口调查就是典型一例,一个稍大一点的国家甚至做不到每年都一次人口调查,因为随机调研实在是太耗时耗力了。
但有了云计算和数据库以后,获取足够大的样本数据乃至全体数据,就变得非常容易了。谷歌可以提供谷歌流感趋势的原因就在于它几乎覆盖了7成以上的北美搜索市场,而在这些数据中,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去抽样调查这些数据:数据仓库,所有的记录都在那里躺着等待人们的挖掘和分析。
第二点其实建立在第一点的基础上。过去使用抽样的方法,就需要在具体运算上非常精确,因为所谓“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设想一下,在一个总样本为1亿人口随机抽取1000人,如果在1000人上的运算出现错误的话,那么放大到1亿中会有多大的偏差。但全样本时,有多少偏差就是多少偏差而不会被放大。诺维格,谷歌人工智能专家,在他的论文中写道:大数据基础上的简单算法比小数据基础上的复杂算法更加有效。
数据分析并非目的就是数据分析,而是有其它用途,故而时效性也非常重要。精确的计算是以时间消耗为代价的,但在小数据时代,追求精确是为了避免放大的偏差而不得已为之。但在样本=总体的大数据时代,“快速获得一个大概的轮廓和发展脉络,就要比严格的精确性要重要得多”。
第三个特征则非常有趣。相关性表明变量A和变量B有关,或者说A变量的变化和B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正比(或反比)关系。但相关性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A未必是B的因)。
亚马逊的推荐算法非常有名,它能够根据消费记录来告诉用户你可能会喜欢什么,这些消费记录有可能是别人的,也有可能是该用户历史上的。但它不能说出你为什么会喜欢的原因。难道大家都喜欢购买A和B,就一定等于你买了A之后的果就是买B吗?未必,但的确需要承认,相关性很高或者说,概率很大。
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时代只需要知道是什么,而无需知道为什么,就像亚马逊推荐算法一样,知道喜欢A的人很可能喜欢B但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事物不断的数字化。使得人们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数据将拓展人类的视野。
大数据给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将对现有的科研和教学体制带来大幅度的变革,对科学与产业之间的关系、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带来大幅度的变革。
事实上,数据科学还带给大家观察世界的新方法――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世界运行的规律。2008 年《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就指出“数据爆炸使所有的科学研究方法都落伍了”,用一系列的因果关系来验证各种假设和猜想的研究范式已经不实用了,如今它已经被无需理论指导的纯粹的相关关系研究所取代。安德森指出:“现在已经是一个有海量数据的时代,应用数据已经取代了其他的所有学科工具。而且只要数据足够多,就能说明问题。如果你有一拍字节的数据,只要掌握了这些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一切就都迎刃而解。
人们在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方面走过的弯路,为安德森的观点提供了有利的证据。20 世纪50 年代,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如果让计算机来充当翻译,就必须像人一样,让他理解词句的含义。于是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让计算机来学习的人类的各种规则。这种方法很快在70 年代走到了尽头。但是基于大量数据、运用概率模型的统计语言学的出现使得自然语言处理柳暗花明。如果没有这些概率统计模型,风靡一时的Siri(个人语音处理)等应用,就不可能实现。
2.结语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对大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管理和应用必将会推动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发展,当然也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利益和创新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国栋,易欢欢,糜万军,鄂维南.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产业变革与数据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互联网;
一、问题引入
1946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计算机时代的开始。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与需求,计算机无论从体积形态、性能还是应用的领域范围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直至今日,它已完全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各个角落,作为我们工作、生活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决定并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乃至社会发展。计算机多元化的发展,带给我们太多的改变与惊喜,于此同时我们对它的要求也在同步增强,从最早的性能需求,到中期的适用领域需求,直至集性能与适用领域需求于一体,并且要随时随地,为此便携式的笔记本电脑乃至今日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智能移动手机终端就出现了。
谈到智能手机,就不得不从2007年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说起。iPhone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手机产业乃至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其优异的工业的设计及硬件性能再搭载上简约时尚的ios手机操作系统,造就了智能手机新时代的“阿凡达”,更是因为它的出现,带领着我国进入了3G网络时代,在它的行业指引下,才有了现在的Andriod智能机,也是因为它的出现,为现在乃至是将来智能手机领域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
二、移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机遇
(一)电信运营商将不再独大,将会打破各自封闭的产业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产业链上的附属企业合作,为相关企业带来发展空间,拓展业务领域和增加收益。
在智能手机之前,以KJAVA为例,软件从上架到下载、收费全部掌握在运营商手里,第三方软件提供商都是以被动的姿态存在着,甚至容忍过分的二八分成,最终好多企业不得不放弃国内市场。相对而言作为运营商来说,“拥兵自大”,忽略了最终的客户需求反馈,第三方开发者支持力度大大减小,市场一度进入冰封期,着实让运营商紧张了一把。与之前相比,现在的智能手机由于本身客观的原因导致,运营商不得不开放合作。
(二)庞大的用户基数,将会给已有产品线的企业带来更多的承载渠道和更快的散播直销平台,并提供多样的营销模式和手段。
以“汽车网站“为例,该网站在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了250万,这一数字已经可以与传统网站的PC活跃用户数第二最高值进行媲美,而且正在以赶超的趋势继续增长着。据联合国有关机构调查显示,在2014年底,世界上移动通信设备用户总数将会超过世界总人口数,有着这样一个庞大的用户基数,无论从传播信息到营销手段,都是给了众多企业一个更好的全新的平台去发展,有了更多的选择,经营模式更加多样化。
(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不仅对信息产业格局带来了变革,也将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全方位的改变,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加快本地化产业飞迅速发展。同之前以往的信息传播比较,移动互联网依托手机这个连接点,组成了一个更大更全的社交网络平台,能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播到尽可能多的人,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图文形式进行信息的传输。综上所述,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不仅只是改变,还有更多的惊喜,孕育着更多的机会,甚至是经济神话。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的先生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涉足移动互联网的人,正经历着这一切。
三、移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挑战
(一)随着iPhone、Andriod的异军突起,数以万计的开发者陆续进入这个领域,尤其是一些传统大型网络公司也涌入其中,使得行业竞争白热化,也使得整个行业纽带复杂起来。在2009年初,全国从事ios技术人员不过2000人,可到如今,这个人数已经无法统计,虽然大量涌入人员这是个行业趋势,但是由于中国技术人员和用人单位的价值观念取向问题,使得原本在国外受宠的新兴技术,逐渐随着人潮的涌入变得不再稀有,最为重要的是,直接影响了外包市场的价格,这样间接的导致了好多中小企业入不敷出,因为缺乏资金基础的他们,前期需要通过大量的外包来锻炼团队和积累资本;另外,在看到无数创造经济神话的产品后,大量的传统型大型网络公司开始涌入,其中包括:制作魔兽世界的暴雪公司和国内的盛大这样的巨型公司,使得中小企业在夹缝中求生,相反他们也没得到他们想要的神迹。
(二)绝大多数开发团队,受到《愤怒的小鸟》、《切西瓜》等一批经典小游戏创造的神话所吸引,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模仿、追风,丢弃了自己的想法,过于被动的去开发产品,没有自我想法,最终导致产品失败。
(三)国内市场越发混乱,破解、盗版随处可见,唯有与大的平台和推广商进行合作,但对于中小企业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要么没渠道,要么没钱。
(四)目前核心技术都源于国外,对于国内开发者来说,相对都比较被动,一直是被人牵着走,只是在开发,相对主动性偏弱,技术更新迭代快速,对研发人员要求很高,并且需具备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
目前我国国内技术力相对国外来说比较廉价,一定程度也取决于核心技术都来源于国外,一定程度上都在从事一些被动的开发工作,从开发工具到语言,从硬件到软件商城都是国外的,包括研习的资料也都是英文的,所以在信息技术时代,我们也更应该鼓励国内开发团队,尽量多的创造和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同时,我个人觉得在大学期间,应该多开设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课程,让我们的学生有一个更高的起点,而不是总在学老的、旧的、落伍的东西,一来有利于进入社会找到好的工作,二来对国家整体技术研新也是有很大帮助。
四、结论
由此可见,其实移动互联网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到处是陷阱,充满了挑战,并非如外界一致所想。正在这个行业拼搏的需要时刻清醒、谨慎,正准备前往的,更需要保持冷静,一定要能够客观的看到自己的产品方向,坚持做自己的,不随波逐流,相信在这样一个大好时机下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在此,也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中国也可以在这些新兴领域领导世界,永远走在技术创新的前沿!
参考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客户互动方式的改变,呼叫中心作为基本的客户交互平台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运营日益精益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已经从早期单纯的语音服务通道发展成为集语音和非语音客户互动渠道为一体的整合化客户中心。相关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也正在遵循着呼叫、接触、互动这样一个过程发生深刻的演化。呼叫中心行业正在从单一的语音服务渠道进化成为多介质的复合服务渠道体,并最终将发展为整合服务、营销、销售为一体的互动中心的机制架构。
作为企业电子商务中信息流的接入平台和整合载体,客户中心正在成为传统呼叫中心的升级版,将会快速、大规模地在国内得到新的应用和发展。
刘俊彦总结了互联网+时代的客户中心的三大机遇和挑战:1.互联网+时代,随着O2O、移动电商、互联网教育金融等行业的爆发,导致客服需求暴增,客户服务中心开始重新崛起。2.客户服务中心角色正逐渐从成本中心向营销中心转换,而移动客服产品正是加速这一转化的催化剂。3.2015年北美客户服务软件的采购金额是96亿美元,随着中国互联网+不断深化,国内将开启千亿市场规模的客服软件市场,开始一个新的软件行业春天。
当机遇来了,应该怎样抓住呢?首先必须了解互联网+时代客户服务的三个特点:1.移动为王,移动为先。数据显示2015年6・18大促淘宝、京东移动端订单均已超过50%。APP内置客服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和保持品牌一致性已经逐渐成为APP主流。客户去哪了客户服务就要跟到哪。2.全媒体和全渠道。来自于 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网页和呼叫中心的全渠道全媒体接入将成为客服行业标配。3.智能机器人。没有机器人是万万不能的,但机器人也不是万能的,“机器人+人工”是现阶段最适合的客服形式。
关键词:人工智能;传统会计;影响分析;对策
引言
“人工智能”这个词,在很久之前也许还只是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甚至根本不敢想象它的实现,而自2016年谷歌智能系统“阿尔法狗”战胜韩国著名围棋棋手李世石后[1],引发了全球对人工智能的思考。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逐步运用人工智能这一技术,在会计这一领域,突出表现的是财务机器人的出现,这意味着从事着简单重复性工作的传统会计从业人员将面临被替代的风险。根据财政部最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累计有722万余人通过考试取得了初、中级会计资格或高级会计师评审资格。其中,初级510万余人,中级196万余人,高级16万余人。换句话说,在全国2000万同行中,每4个会计中就有人持有一本初级会计证书;10个会计中就有一位持有中级会计职称证书。这样的数字显得有些可怕,因此,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下,会计职能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人员只有不断改变自己,适应新时代的大浪潮,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双赢,将人工智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人工智能时代下会计行业的发展背景
(一)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的现状
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在我国会计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萌芽阶段[7],财务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中一个具体的应用。传统会计有两项基本职能:核算与监督,目前已问世的财务机器人,它们的功能都几乎以会计核算为主,解放了手工账,财务机器人在设定好程序后可以自动录入数据、凭证,完成以前需要人工一步步烦琐的工作,解放了会计最低层的劳动力,满足了企业的日常会计信息需求,但是在会计系统中一些主观的行为如审计、判断等依然需要财务人员手动操作。会计核算的程序和七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相互关系见图1[5]。据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为236亿元,同比增长40.5%,人工智能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而2017年正是人工智能运用于会计行业的一大历史里程碑。
(二)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对传统会计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从积极影响来看,首先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6]。在会计工作中,传统的手工核算消耗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而人工智能拥有数据库的支撑,能够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帮助企业降低了风险和成本,促使工作高效率地完成。此外,人工智能可以降低信息失误和失真,人工完成烦琐复杂的工作,难免会导致一些错误,例如登记手工账出现笔误,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人工智能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和遏制了这一现象。从消极方面来看,主要影响是传统会计人员将面临失业的风险[2],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的应用,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取代了大量的简单重复的工作,因而对传统的会计从业人员需求减少,同时势必会造成对会计人员能力要求的提高,那些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会计人员便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同时,会计信息存在安全隐患[2],人工智能技术的复杂性和高要求性将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企业会计信息安全风险,如果企业缺少相应的专业人员或系统维护不及时,很可能存在企业财务数据甚至商业机密泄漏的风险,对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人工智能与传统会计对比分析人工智能与传统会计相比在不同层面上存在着差异。见表1。
人工智能时代会计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在繁琐的基础性核算工作逐渐被人工智能替代后,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型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会计人员不仅要帮助企业制作报表等财物方面的事宜,更多的是要将财务知识结合企业各个部门现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同时利用自身积累的经验,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全面预算、成本控制、风险评判等支持,积极参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在此背景下,虽然传统的会计功能被取代,但是管理会计反而能利用智能化,能够对基础的财务数据做出进一步分析,为企业的管理出谋划策。面对目前瞬息万变的市场,通过分析各项财务数据做出管理决策,整个过程都需要会计人员的参与,未来传统会计也必向管理会计转型,会计人员也不再仅仅记录和核算过去的业务,更应该为企业未来的管理和发展出谋划策。
(二)会计与人工智能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未来智能化将是时代的发展趋势,会计应该与人工智能更加深度融合,取长补短。一方面,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加入人工智能知识的学习,注重培养综合型的管理会计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会计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能松懈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也要培养会计人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工具,把握大局的还是会计工作者,企业不能过于依赖人工智能。
(三)会计从业人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在这一严峻的背景下,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转变传统的会计职能,达到能够兼顾财务会计、财务审计和管理会计等多种工作,能够完成人工智能无法实现的工作的程度,同时积极学习新领域的知识,例如现代的智能软件,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本文研究,笔者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在未来是必然的,会计人员只有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优化自身的职业水准,提高管理决策的水平,才能立于时展之巅。
参考文献
[1]何苹.人工智能背景下传统会计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经济管理文摘,2020(14):128-129.
[2]郭昌荣,程永鹏.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会计师,2020(15):1-2.
[3]李怡.会计人工智能存在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20(28):96-97.
[4]朱石玉.人工智能发展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江苏商论,2020(08):37-40.
[5]吴钟山,焦栋.浅谈“人工智能”背景下对传统会计实务的影响[J].大众投资指南,2019(02):162-163+165.
[6]刘洁.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财会研究,2018(06):33-35.
关键词:新技术 传媒业 发展
技术对于传媒领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的传媒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与技术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传媒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技术运用定位与对内的服务上,实际上,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对于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下,移动办公技术、移动采编技术、全媒体采编技术等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新技术的发展必然对传媒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影响。近几年来,网络的快速发展赋予传媒业一种新的角色,个人实时通讯工具的不断演进也在极大程度上拉近了媒体与人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关的专家学者也提出,技术的变革已然成为新媒体时代媒体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新技术发展为传媒业带来的机遇
1、宽带技术为传媒业带来的机遇
随着宽带技术的大力改善,数字视频的质量以及运营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据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未来两年内将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改善宽带技术的环境,因此,我国的宽带网络在未来两年之内还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相关的数字网络视频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普及,视频的精度、清晰度也将得到全面的改善。宽带技术的进步将大量的用户由传统的广播、报纸、电视媒体带入到网络媒体中,这就给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开放式平台为传媒业带来的机遇
在现阶段下,开放式平台已经渐渐成为主流,用户由传统意义上的接受者变为主角,传媒的互动应用以及社会化朝着纵向深化的方向发展,微博、微信等个人实时通讯工具的发展让用户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变得简单化和直接化,此外,网络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媒体在策划、选题等方面的进步,基于开放化平台的发展,信息的互动和传播的速度也更快,互动技术和社会化在传媒中的应用也将不断的深化。
3、智能化终端的发展为传媒业带来的机遇
智能化终端在近两年内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各种与区域、位置相关的贴身服务和咨询模式也不断的涌现出来,随着Android和ios两种移动操作平台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视的终端也表现出多媒体的特性,也衍生出了互动性强、表现力丰富的媒介服务和媒介产品,在智能化终端的发展之下,传媒业在未来必会创造出新的应用产品。
4、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传媒业带来的机遇
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下,现阶段已经形成一种桌面互联网媒体、传统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三足鼎立的局势,媒介的应用也逐渐由传统媒体切换至移动互联网平台之中,因此,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结合也必将在下一阶段给传媒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新技术的发展对于传媒产业内容、流程、媒介、模式等方面的影响
技术的发展推动这传媒业角色和定位的变革,传媒已经由起初的信息传递者,逐渐的转化为信息服务者,同时,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传媒业的盈利渠道,使传媒业朝着新的商业模式发展,在未来阶段下,传媒产业将会朝着以下的方向发展:
1、传媒行业将会朝着全媒体的方向发展
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之下,传媒行业也逐渐实现其产品内同的全媒体化,同时,国家各种政策的出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广告客户以及视频的内容逐渐转移到互联网平台中,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下,网络视频产品逐渐会成为传统媒体的标准配置,此外,随着视频网站竞争的加剧,网络媒体也会逐渐加强与节目制作公司、电视台的合作,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视频内容的创新化发展,即传媒行业将会进入一个全媒体时代。
2、在未来阶段下,传统媒体将会开发多样化的终端产品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新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之下,传媒业也会将终端产品的开发重视起来,并不断的挖掘具有深度的内容。在智能终端的普及之下,传媒行业也可节约诸如油墨、纸张、发行等一些固定的成本,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下,传媒业的生产流程也将会发生大的变化,可以进行分众化产品的开发,这也成为现阶段下传统媒体达成的共识之一。
3、个性化新闻聚合服务的发展
目前,人们已经全面进入信息碎片化时代,在现阶段下人们对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便捷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模式下的黄金时段已经不复存在,用户的消费时间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也呈现出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当然,用户希望获得的也是一种经过筛选、处理和整合之后的信息。在这些需求的推动之下,个性化的新闻聚合服务方式也应用而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之下,传媒业也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格局,技术的发展为传媒业带来了比之以往更多的可能性,也为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传媒业来说,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改革的迫切性,解放思想观念、改革经营模式、完善管理体制、引进专业人才,积极的迎接新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开拓出一条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梁泉.新技术趋势下的传媒业发展思考[期刊论文],中国记者,2012;01
人工智能语音也成为智能家电重要的突破口,无论是传统电视厂商还是互联网电视企业都对此给予关注,作为互联网企业的暴风集团也是如此。
5月10日,暴风TV在京召开新品会,推出首款可实现远场语音交互的人工智能电视X5 ECHO。同时,暴风TV还将与科大讯飞联合成立人工智能服务实验室。
值得注意的是,暴风集团公布的一季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4.5亿元,同比增长136%,净利润为-1648万元,同比下降585%。为何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也快速下降?与科大讯飞成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将具体关注人工智能的哪些方面?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家电企业都在人工智能电视,暴风TV的智能电视与其有何区别?暴风TV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带着这些疑问,《投资者报》记者来到暴风TV新品会现场,并采访到暴风集团CEO冯鑫,得到较为详细的答复。
暴风TV尚处发展期
在收入越来越多的同时,净利润下滑幅度却越来越大。这是暴风集团一季度的业绩写照。
根据暴风集团一季度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为4.5亿元,同比增长136%,净利润为-1648万元,同比下降585%。针对净利润亏损原因,暴风集团归结于暴风TV目前的硬件尚处于发展时期,又处于市场扩张期,在此期间的营销推广费用增加所致。
具体营销推广费用增加了多少,目前尚o详细数据。不过,该数据归属于销售费用(包含职工薪酬、广告费和市场开拓费),一季报的销售费用为7961万元,同比增长48%。
除了费用增加以外,暴风集团的营业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一季报数据显示,其营业成本为4.1亿元,同比增长297%,其增速远高于收入的增速。
另外今年一季度,暴风TV电视收入同比增长297%,销量23.5万台,同比增长344%。其中线下销量达到16万台,占总销量的69%,同比增长323%,销量增长的同时,第一季度平均获客成本为321元,较上年平均获客成本下降20%;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比同期增长374%。渠道方面,重点布局了线下渠道,截至一季度末,渠道建设达6000余家,并且在2017年目标扩充到10000家。
2016年投资者策略会上,冯鑫曾提到暴风TV将在2019年实现全面盈利。逻辑是基于获客成本的下降和ARPU值的上升,2017年也在被定义为入轨阶段。那么,目前暴风TV获客成本和ARPU值情况如何?
冯鑫对此表示,当前ARPU值的变化不是特别大,ARPU值是向用户收费,未有明确的变化。下一步ARPU值的上升,主要是源于新的广告、电商、游戏发行等方面。
“针对获客成本,一季度比去年平均下降了1/3,接近一半,已经下降的非常多。”冯鑫说。
谈及获客成本下降的原因,冯鑫称,获客成本主要取决于硬件的盈利情况和渠道、市场的费用。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电视竞争激烈、各企业均未提价,恰逢上游原材料电视面板大幅涨价,导致硬件销售亏损。目前这一情况随着行业整体的涨价已经改善。
布局人工智能
在此次新品会上,暴风TV提出要把电视变成能够主动提供服务的家庭人工智能助手,这一思路的主要特点,是把电视变成“免遥控、远讲语音、随时触发和随时待命”。用户通过与暴风人工智能助手――暴风大耳朵的语音交互,可以实现无遥控器操控。
冯鑫认为,互联网正在走向下半场,随着人口和市场红利消失,传统入口饱和,总量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挑战的本质在于效率和创新能力。同互联网下半场对应的是,人工智能电视正进入上半场。
暴风TVCEO刘耀平在会上表示,智能电视旨在解决用户三个痛点:随时触发、多任务切换、个性化需求。他指出,此次与科大讯飞的合作,是基于暴风TV在产品创新、渠道和服务、开放内容架构等方面的优势,以及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方面的优势。
据了解,暴风TV还与科大讯飞联合成立“人工智能服务实验室”。那这个实验室具体关注人工智能的哪些方面?双方的合作模式又是怎样的?
冯鑫告诉记者说:“科大讯飞主要是做基础技术的,这些基础技术需要在不同的垂直领域里打磨。他们需要垂直领域的应用环境和应用的基础数据来源,我们需要它的基础技术,所以我们在电视垂直领域当中一块打磨语音识别、自然语音识别、交互这些语音和大数据技术。”
目前,无论是传统的电视厂商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在布局人工智能家电,暴风TV与之有何区别?
暴风TV副总裁侯光敏对记者表示:“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人工智能是自然语音识别。而暴风TV的则不一样,暴风大耳朵的对话不是单一性指令,而是带有上下文的基础对话。”
当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的属性甚至已经发生改变,可以满足用户更多样化的需求,比如访问网络、在线搜索、网络购物、视频点播等。因此,智能化的数字电视是更具吸引力的电视,也更具“高智商”,而这一切都是智能化技术带给数字电视的改变,也必然在无形中增强数字电视的竞争力。显然,智能化技术将电视媒介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同时辅以高清的视觉享受,无边界的观赏体验与家庭影院式的立体观感,从而彻底颠覆传统电视的概念,带给消费者、用户最佳的享受和体验。一旦智能化技术逐步成熟并大面积推广到数字电视领域,那么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发展也会面临一次重组,其结果是数字电视产业的成熟与市场的稳定,背后蕴藏的经济利益无可估量。所以,数字电视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是必然趋势,也是改变数字电视产业的需求之所在。
2、智能化技术应用推动“智能电视”产生,引发全新电视市场变革
数字电视需要用户购买机顶盒方能管控电视节目,而智能化技术一旦在数字电视上广泛应用,那么电视的运作与技术形态都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国际上对数字电视的发展已经呈现出热度下降的趋势,而众多互联网智能电视的出现则进一步冲击着数字电视的堡垒,“智能电视”呼之欲出,引发了消费者和市场的高度关注。例如,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三网融合”产业发展,这将改变有线数字电视的单一服务模式。内容格式的多样性、服务种类的多样性、接入方式的多样性将成为三网融合环境下的数字电视新特点。电视整机正从平板时代向互联网时代甚至向目前的智能时代跨越,电视机巨头也一直在酝酿着向技术平台等内容产业链扩张,避免在数字家庭中的核心地位被智能机顶盒取代。所以,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数字电视领域将推动智能电视的出现,而其间的竞争也将不可避免,这对电视市场而言或许又是一次大的变革。
在这个正在到来的“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成为企业战略资产,市场竞争要求越来越多的数据被长期保存。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每天都会从网络管道、业务平台、支撑系统中产生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的商业智能应用,将是比传统基础电信业务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社会信息化发展,大数据正成为企业最为值得关注的领域之一。”6月5日,在第六届上海通信发展年会上,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思伟表示。此次年会的主题正是“通信与大数据”,这也释放出一个信号:上海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上海电信方面认为,大数据这一技术概念的发展和应用,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其终将形成变革之力。中国电信三年前已提出了新的转型目标: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以及内容应用的参与者。大数据无疑将在中国电信“新三者”的转型上发挥重要作用。
机遇与挑战并存
虽然大数据给运营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但国内运营商对数据应用的新技术研究普遍起步较晚,在创新意识方面相对于移动互联网企业有所欠缺。王思伟称,“由于数据采集不足、数据分析不足、数据应用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大数据的价值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据业内专家分析,运营商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在内部硬件上,目前运营商的各类系统数据吞吐能力尚有所欠缺。事实上,目前运营商对类似升级改造项目的投资,在优先级上要低于网络质量和计费系统等核心系统的水平。
在内部软件上,运营商作为大型的国企,企业组织在地域、业务和IT等维度的条块分割比较严重,地域上划分为全国、省(直辖市)和地市(区)三个层级,业务部门划分为政企客户、公众客户、市场营销、客服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之间的互相沟通协作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而大数据应用往往要求从客户的角度综合统筹各种信息,对运营商而言管理成本巨大。
在外部关系上,运营商还存在着如何界定和规避用户隐私、如何解决用户数据安全,以及如何应对部分互联网企业已捷足先登提供的主机云、数据库云等服务的问题。
总体而言,大数据背景下通信运营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更多的是机遇。运营商在大数据技术研究和应用已被互联网行业抛离的趋势下,正在紧抓有限的时间窗口奋起直追,避免彻底沦为管道的尴尬,真正转型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发力大数据相关业务
上海电信目前正主要从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挖掘和开放等两个层次发展大数据相关业务。
上海电信高级经理傅志仁在第六届上海通信发展年会上表示,大数据需要传输网络提供高速的传输能力,也需要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提供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能力。运营商大数据的价值来源于管道,反过来,要发挥大数据的价值,运营商需要建设一个高质量的管道,进行海量数据的存储和传输。
在基础设施方面,上海电信除建设城市光网等基础设施外,更加关注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计算设施的建设,包括IDC服务器托管和云产品。这为大数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的资源。
据他介绍,上海电信一直在通过基础资源的建设来助力大数据的发展。上海电信积极推进城市光网和无线城市建设,截至今年1月,全市光网覆盖能力已达680万户,光网用户突破 260万户、平均带宽达到16兆。光网用户占宽带用户比例达70%。到今年年底,全市光网覆盖能力将达780万万户,光网用户将达360万户、平均带宽将到32兆。至2013年年初,上海电信已建成无线宽带热点超过9000个(约5.2万个AP)。 3G网络实现全市覆盖,3G网络质量同城最佳。
同时,截止去年年底,上海电信已拥有各星级标准数据中心32个,机架超过1.6万个。并规划形成东、南、西、北四个核心节点和分布上海市不同区域的若干边缘节点的下一代数据中心布局。在云计算方面,以基础、应用云产品为基础,积木搭建满足行业和目标客户群的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云、管、端的统一服务模式。
据悉,上海电信将以建设国家云计算试点城市为契机,继续实施“云海计划”,集聚国内外大型互联网企业,在金融、健康、文化等领域,探索建立云计算商业模式,打造亚太云计算中心。将以市场化为导向,重点建设“金融云”、“中小企业云”、“健康云”等,向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同时进一步重视行业解决方案,包括:一是在云计算服务器、云安全、云管理平台、桌面虚拟化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云计算关键技术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二是深入智慧城市应用,进一步加强物联网公共平台建设和推广智能车辆监控、电子校徽、智能制造、社区安防等行业应用。
大数据与“新三者”
中国电信希望能够成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以及内容应用的参与者。这一转型目标也充分体现了其在大数据时代的战略诉求和企业定位。
傅志仁表示,建设智能管道的目标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和业务体验,实现流量经营。运营商通过采集和分析网络数据,可以优化网络资源的调度,同时实现识别用户,从而根据用户类别按需提供网络资源的差异化服务。
在综合平台层面,运营商通过实施数据能力开放,提升用户群统计信息等企业数据应用的开放能力,为更多的企业运营提供决策参考。
而作为内容应用的参与者,运营商可以基于用户状态、位置、终端和喜好等,直接将大数据产品化,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