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范文

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第1篇: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范文

  关于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1

 

  为确保幼儿园的安全与稳定,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减少公共财产和幼儿人身、财产的损失。依据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如下:

  一、制定预案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企业治安保卫责任制规定》《北京市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2002年)》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及突发事件的界定

  本预案适用于本园所属范围。突发事件指:幼儿园内部正常工作状态下突然发生的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火灾、爆炸、各类恐吓及由于人员遽然聚集引发的可能致人伤亡的秩序混乱事件。

  三、工作预案的内容:

  (一)幼儿园情况幼儿园情况:

  本园始建于×年,现园长:××,幼儿园园舍建筑面积×㎡;全园教职工50人。幼儿园园舍为三层楼房,每层楼东西两侧各配备消防栓一套,每层的重点部位配备灭火器共4个。幼儿园疏散通道有明显的箭头标志,一层楼的东侧和中间各有一个安全出入口。

  幼儿园上级集团领导部门电话:xxxx。

  (二)组织领导:

  调整好幼儿园自上而下的各级安全责任人:

  组长:××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各班组班长

  (三)机构设置:

  1、指挥部组成:

  幼儿园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成员为指挥部成员,现场总指挥由组长担任,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副组长担任。

  2、指挥部职责:

  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四)指挥部下设五个组

  1、指挥组:

  人员组成:安全组长、副组长基本职责:负责指挥协调;掌握情况,及时报告;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

  2、疏散组:

  人员组成:各班班长;基本职责:在现场指挥组指导下,坚守岗位,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疏散教师与儿童,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

  3、救护组:

  人员组成:幼儿园保健医护人员及班级保教人员基本职责:保健医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进行简单救治后,与社区医院取得联系及时救治。

  班级保教人员安全保护好本班幼儿按指挥部的命令,组织好幼儿安全疏散

  4、外围控制组:

  人员组成:保卫工作人员(门卫、幼儿园领导及消防人员)基本职责:负责维护幼儿园大门,出入口秩序,疏导教师幼儿有序撤离,引导专业部门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处置。

  5、装备保障组:

  人员组成:××

  基本职责:提高保养各种处置突发事件物资准备。

  四、处置原则:

  1、快速反映原则。处置突发事件要坚持一个"快"字,信息上报快;部控制快,预案落实快。

  2、现场指挥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人员要亲临现场,全面掌握情况,准确分析局势,果断做出正确的指挥判断。

  3、设置警戒原则。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要迅速疏散现场周边人员及贵重物品,设置警戒,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降低损失原则。在处置控制方法上要妥当,要以维护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确保幼儿园教职工、幼儿人身、财产安全为工作重点,力求做到尽量减少社会影响、人员伤亡、降低危害。

  5、基本装备原则。指定固定地点,将处置突发事件的一定装备保存好。具体装备器材:应急灯、强光手电、电喇叭、灭火器等。

  6、协调配合原则。幼儿园全体教职工要明确职责、任务,按照预案分工,互相协调,通力配合,对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置。

  7、追究责任原则。根据处置突发事件中指挥部及各组职能任务分工,划清权限职责。突发事件发生后,对未能落实预案有关要求造成幼儿园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应按处置突发事件预案职能任务分工。依据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五、预案启动:

  幼儿园发生恐怖袭击或接到恐吓电话可能造成人员恐慌局面失控时;爆炸或发现爆炸物,火灾或局部发生火灾,人员拥挤踩死踩伤、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等应立即启动预案。

  六、处置措施:

  幼儿园发生启动预案中提到的某种事件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指挥部在接到突发事件警情后,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告(110),再向上级部门领导汇报,并宣布启动处置预案。

  2、全园各部门立即停止案头工作,按各组职责,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立即组织幼儿按疏散路线有秩序地尽快撤离到指定地点,并清点好幼儿人数上报指挥部。

  3、控制所有出入口,立即封闭现场,设置隔离线,组织专人维护现场秩序。不得移动可疑物。

  4、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并为调查取证提供线索。

  5、如发现可疑爆炸物、接到恐吓电话时,要冷静处置,尽可能拖延时间与其周旋,记住其语言特征,有条件时进行录音,为公安机关侦破提供线索。

  6、遇到局部发生可控火情,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情蔓延,迅速扑灭。

  七、工作要求:

  1、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2、全体教工人员在工作中要提高防范意识,发现可疑人、可疑物或可能造成某种事件发生的苗头及时上报。

  3、做好日常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幼儿与全体教职工安全。

 

关于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2

 

  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时控制和有效消除公共饮食服务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危害,预防食物中毒,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及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设立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组长:校长田孝民

  组员:办公室主任——陈国生 总务科科长——房慕钦

  安全办主任——牛自凯 教务科科长——刘俊英

  主要是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对事件的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估,负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负责协调有关方面人力物力的调动,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和对外信息工作。

  (一)应急小组下面设立三个分队:

  1、现场处置小队。由总务科副科长和宿管办主任负责组织现场保护、现场勘察、疏导交通和维护现场秩序,医务室、总务科、食堂管理员协助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取样,2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部门。

  2、医疗救援小队。由教务科负责,组织医务室对中毒人员进行医疗救治。

  3、思想工作小队。由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班主任,负责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学生家长的思想疏导工作。有出现死亡病例时,负责做好中毒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抚恤和善后处理工作。

  二、事故处置步骤

  (一)在食品供应过程中或学生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的,及时上报总务科,经确认后,立即停止出售该类食品并撤收该批全部食品封存。同时由医务室密切观察已食用过该类食品的学生身体的变化情况,若确认为食物中毒,立即上报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小组(或当天值班领导)。

  (二)班主任或课任老师发现本班学生就餐后有类似食物中毒可疑病情后,应立即报告医务室,由医务室人员初步检查确认,做出以下措施:

  1、观察诊断病情,对症处理。

  2、如确认为食物中毒,应做好以下工作

  (1)初步诊断、治疗、护理患病的学生,用“催吐法”协助中毒学生吐出有毒物。校办或当天值班领导立即拨打120及时送医院急救。如中毒学生较多,情况紧急,可向就近医院寻求提供紧急救援。立即报告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小组(或当天值班领导)

  (2)确认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救援小组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并按本预案组成指挥部:组织指挥抢救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抢救,向教育局主管部门报告。做好以下工作:

  1、责令有关部门和人员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政教科长组织班主任进行全校紧急排查,通知有疑似中毒现象的学生紧急集中到校医务室进行临时处理。

  3、总务科科长和医务人员对现场进行取样、检测,分析是否有人为的可能。同时应立即组织急救队伍抢救伤员,并留存病人的吐泻物。严重者,应及时转往就近大医院。办公室主任应及时调配车辆,以最短时间送至医院救治。

  3、由总务科科长负责立即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报告时间距离发病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4、政教科科长组织医务室要深入各班级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病情调查,向中毒人员了解就餐场所、所吃食品、发病人数及所出现的症状,并及时上报。

  5、总务科副主任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提供就餐人数及就餐名单,负责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现场检查就餐场所的卫生状况、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办理情况,分析中毒原因及可能造成中毒的食品,封存现场及可疑食品,追查食品及原料的来源,追缴售出的可疑食品,对病人的吐泻物及可疑食品进行采样,送上级部门检验。

  6、食堂管理人员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7、食堂经营人、食堂管理人员要协助卫生部门做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对发生事故的食堂,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所有人员原地待命,协助调查。

  8、班主任负责通知学生家长并协助医务室护理患病学生。

  9、政教科、团委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

  10、办公室主任负责向新闻部门解释工作,负责学生家长的思想疏导工作,协助学校领导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11、总务科科长负责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抢救机动车、药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抢救中心必须品的供应。

  13、安全办主任做好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学校治安秩序。同时,对有关当事人采取监控保护措施,防止逃逸或发生意外。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意见,调查食堂工作人员的平时表现、社会关系以及纠纷情况,控制可疑人员,必要时对中毒现场进行隔离和。

  三、信息保障

  1、事件发生后,设立专门电话:

  2、视情况召开通报会,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学生情绪。

  3、校办公室牵头,总务科、医务室配合,在事故发生后6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食堂名称,食堂负责人姓名,中毒人数;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及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有关事项;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并及时上报指挥部,保障信息畅通和信息的准确性,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4、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限客观如实的逐级上报,不得随意散布消息。

  四、物质保障

  1、学校团委要充分利用广播、校刊等,对广大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食物中毒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提高广大师生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大力开展爱校卫生运动。

  2、医务室平时应做好处理食物中毒事件各项物资(如用于“催吐法”所需的温开水、一次性杯子、脸盆,检查床,被子,枕头等)的储备工作。

  3、事件发生后,总务科应立即采取启用储备物资、集中设备、统一调配、校外调剂等有效措施,组织其他食堂做好食品供应工作,确保学校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行。

  4、应急小组要统筹安排,紧急调用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应急小组的统一指挥和调配。

  五、善后处理

  1、各部门配合学校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待上级部门的检验报告出来以后,确定责任。对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对致残、致病、死亡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助和抚恤;对事故主要责任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理。

  2、事件处理完毕后,学校食物中毒应急小组,要组织各部门认真总结,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强管理,汲取教训,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向上级部门做出书面报告。

 

关于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3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避免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来临时,惊慌失措,造成新的、更大的损失,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紧急疏散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紧急疏散实施的三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

  首先召开领导组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其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广泛宣传发动,进行部署;最后召开教研室会议进行具体分工,班主任召开本班学生会议,进行宣传、布置、落实。其间,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校内广播、网上公告、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动,使学生、全体教职工及家长认识到紧急疏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组织实施阶段

  成立二个小组(指挥组、后勤组)和一个办公室。指挥组负责每个楼层和每个班级的撤离顺序,学校领导决定何时开始实行撤离;后勤组负责校园广播和医疗保障,办公室负责整个疏散演练的相关工作。

  指挥组:

  后勤组:

  办公室:

  说明:

  3、总结提高阶段

  每次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分析会,首先请班主任汇报有关工作,然后分析本次疏散的不足和成功之处,以便使以后的疏散演练,更加科学、合理。

  三、紧急疏散的决定

  紧急疏散是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来临时,为了避险,迅速将人员由危险场所撤往安全地域的行动.实施紧急疏散难度较大,其行动自身也极具危险性,因此,不到紧要关头不可实施,而必须实施时则应当机立断。紧急疏散的决定由校长或副校长做出。

  四、紧急疏散的信号及

  紧急疏散的信号有电铃和哨声两种:在电源和电铃系统可以使用时,宜采用电铃信号,电铃信号为连续的两短一长声;在电源或电铃系统损坏或不便使用时,可采取哨音信号,哨音信号也为连续的两短一长声.信号的由决定紧急疏散的校长或副校长通知信号员、网管教师或体育教师实施,也可随机指定人员实施,紧急疏散信号从开始,应连续不断,直至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场所方可停止。

  五、疏散通道划分

  1、上课班级的学生撤离顺序:

  (1)每班靠近前后门的座位两个学生负责打开前后门。

  (2)班级学生按先从第一组开始最后至最后一组依次离开教室,且分前后两门同时撤离,若座位数为偶数,则一分为二,若座位数为奇数,则靠近楼梯口的多分一个座位,每班安排两名教师,前门为班主任,后门为教师(当堂授课),指挥学生撤离。

  (3)同楼层班级的撤离顺序:(附示意图)

  ①教学楼上:各班所走楼梯通道依次是:每层楼的东边两个教室东楼道,每层楼西边的两个教室走西楼道。班主任、教师跟在本班后面撤离,前一个班撤完后下一个班接着撤离。顺序为从一层到七层依次撤离。(东边杜明刚负责、西边童兴振负责)

  ②实验楼上:从501机房开始撤离,按照从靠近门口的学生依次是:走西楼道。班主任、教师跟在本班后面撤离,前一个班撤完后下一个班接着撤离。(李着江负责)

  ③行政楼上:从行政楼楼梯下(同样先低层,后高层)。(张爱标负责)

  ④一楼班级:直接撤离到达指定场地。(任春华负责)

  (4)对中间楼道,学生靠本班教室近的内侧行走。

  (5)不同楼层班级的撤离顺序:按楼层顺序(一、二、三…)下楼。

  (6)由杜明刚负责在教学楼东楼梯口,指挥学生下楼,童兴振负责在教学楼西楼梯口,指挥学生下楼,李着江老师负责在实训楼楼梯口,指挥学生下楼,二层各班学生撤完,才可让三楼学生下楼,依次进行。

  (7)学生在下楼梯时,必须慢行。不得跑步下楼,防止拥挤、踩踏。

  (8)学工处相关人员(王剑波、张小红)在一楼负责指挥疏散。

  2、课间和自由活动期间疏散通道划分

  课间和自由活动期间紧急疏散通道以学生个体所在位置划分,发生突发事件即在操场或其它安全地带找到所在班级集合。

  六、安全集结地域:(在田径运动场有具置划分)

  学生撤出后,应尽量靠远离建筑物一侧的道路,迅速向田径运动场指定位置集结。撤出教学楼的学生,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或部位,选择路线前往广场集结。到达安全集结地域后,各班应集中,各班班长和体育委员应主动招呼本班同学向一起集中。通过报数统计本班人数和损伤情况,并迅速报给班主任,班主任再报给年级主任,并采取相应措施关照学生。各年级主任报政教处汇总后向校长室报告学生撤离情况。

  七、教职工任务分工

 

关于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4

 

  1、校领导、分工干部带领各班班主任等人员巡视各班级师生撤离情况。

  2、所有教职工在指挥帮助学生撤离后,也要撤离到安全区域。

  3、决定紧急疏散的校领导要全面掌控情况,在命令紧急疏散信号的同时,根据需要应及时拨打“119”、“120”、“110”等相应请求救援电话,并安排学工处一人专责迎接救护人员和车辆的到来。

  4、班主任分别在教学楼上的分布图如下。

  八、疏散要求

  疏散要求依次快速、安全下楼到指定位置集合。

  1、听到警报声后,大家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全校师生应立即有序地进行疏散,学生不在收拾任何物品,及时打开教室门,班主任应在指定位置指挥自己班的学生疏散。

  2、在下楼梯时,学生应保持一路纵队,尽量靠边有序行进,不准相互拥挤,避免跌倒。如有跌倒,后面的一、两名学生应快速将其扶起,其他同学要绕行,不准围观、拥挤。

  3、疏散过程中,发生意外,如出现碰伤、扭伤等情况,应有老师进行救护,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再找校医对其治疗。

  4、到达安全点集合完毕,各班应由班长报告本班的学生人数,是否有受伤等情况。

  5、疏散撤离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由总指挥宣布本次紧急疏散演练结束后,各班学生有序列队回教室。

 

关于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5

    为确保校园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身心健康的火灾、地震、洪灾、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以及人为的破坏等重大安全事件。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科室、教研组主要负责人组成,校长任组长。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案,并根据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年段)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监测与报告

  (一)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值周教师、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学校安全门卫等教师更有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职责,一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向学校领导汇报。

  (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三)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善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四)突发事件向外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临时停课、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五)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四、应急预防监控措施

  (一)火灾

  学校全体师生发现校园火灾均应及时报警,迅速向学校领导汇报。发生在教育场所的火灾,教育活动必须立即停止,并对人员进行安全转移或疏散。如果有伤员,及时抢救。涉火人员必须提交火灾原因的书面报告。补充如下:

  1、火势比较大,靠学校自己的力量难以扑灭,应立即拨“119”报警。

  2、重点部位或其邻近发生火灾,靠学校自己力量无把握短时扑灭,可能危及重点部位,应立即直接拨“119”报警。同时采取自救措施,转移物品,打开消防通道,疏散人员,隔离电源。

  3、一般火灾情况(火势较小、火势发展慢、损失小、靠学校自己力量可以扑灭)应立即组织自行扑火,事后将火灾发生时间、地点、情况、扑火经过、采取的灭火方式和起火原因与后果等以书面形式报学生处。

  (二)恶性伤亡事故

  当学校内发生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时,应立即保护现场,并报告学校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对未死亡人员学校应采取现场急救,无法或无能力救治、或者无法判断伤亡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xx门、医疗救治中心等)报警。

  对恶性伤害事故的原因要进行及时调查,实事求是,配合各部门提供相应证据证件。事故的处理根据调查结果以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处理。

  (三)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

  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等待医疗部门治疗。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1、对全校师生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2、所有师生居所、工作室、人群聚集场所要增加通风的时间和强度。教育师生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勤晒衣被。

  3、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4、一旦发生疫情,严控外来人员进入,教育学生自我保护,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对我校外出工作人员、学生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才能复学。

  5、学校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学校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学。对影响师生安全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及时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学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或在路上护送,也可以报警。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等,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事后应及时施救,并向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1、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配合环保部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维护好师生的秩序。

  2、平时对全校师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五)人为破坏

  1、加强校园保卫和巡逻,阻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内。

  2、发生爆炸、投毒等恶性事故,及时报警。学校应保护生者,进行人员安全疏散,对伤员进行救治。

第2篇: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范文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前提是要有爱心和耐心,其次是要讲究艺术和方法。教师不要轻易认定学生是故意捣乱,更不要动不动发脾气,采取简单化地呵斥之类简单的处理办法。那样去维持课堂教学秩序,收效不大,而且对课堂气氛、师生情绪的影响也很大,对教育教学效果也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因而是不可取的。

例如:体育课上我正全神贯注地给学生讲解示范动作,突然,几声窃笑打破了那美好的课堂环境氛围。我寻声望去,两个学生正在那儿你一拳我一拳地打着玩呢。怎么办?

当出现了突发事件和问题时,我若是停下来疾言厉色地训斥他们一顿,势必会破坏刚刚营造好的课堂氛围;若不管吧,眼看他们那样,真影响情绪,同时也会影响整个教学氛围。于是,我决定冷静处理。我一边镇静地继续讲下去,一边往他们身边走去。看到他们抬起头注意到我,我便用严厉的眼神瞪了瞪他们。他们也立刻注意到了自己的错误,忙分开并低下头,安静了下来。这种冷处理法,不用多说什么,而用眼神示意或用手语暗示,一般来说是挺奏效的,而且不会引起正面冲突,破坏课堂氛围。

再如:上课了,学生们站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操场,这时体育委员来到我的面前说:“老师,他们不站队,在打球。”我向篮球场一看,呵!又是他们四个,正在篮球场上奋勇拼搏呢。我连吹了几次口哨,他们才极不情愿地抱着篮球慢悠悠的来到我的面前。我问:“你们为什么不站队?”他们其中一个说:“在打球啊。”我问:“谁让你们去打球的,把球放一边去。”他们抬头看了看我说:“我们喜欢,同时抗议性地把球仍出了很远很远。”看到这些,我火冒三丈地扬起了手,然而,不经意间我看到全班的同学都看向这边。于是我举起的手变成了挥手,示意他们归队。接下来的过程中,我装做什么也没发生,继续上课。下课后,我让他们到办公室同他做了一番交流。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很喜欢篮球,很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通过谈话,我告诉他我当时的想法,让他感受到我在为他们想,照顾了他的自尊心,是在尊重他;同时让他感觉到他也应该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上课不遵守纪律势必会影响他人的学习,对班级的学习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通过这一番交流,他们对自己的错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明白了老师的立场:老师是在帮助他们,他们表示我在课堂上对他的处理方式感到很意外。当时,他认为我会当场狠狠地批评他们,之后,他们真诚的向我道歉,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情况。

一堂体育课,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因而不可能花很多的时间去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有些突发事件处理不能急于表态和下结论,过于草率和盲目,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还往往使自己陷于被动。回顾当初,所幸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是当场扬手打了他们可能给学生造成不能弥补的伤害,事态可能就得不到后面的圆满解决。其实,学生在课堂上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行为。教师在发现时,应及时制止,但不能立即当场给予学生毫无情面的批评,使其以后无法在其他同学面前抬起头来,而要给孩子留一定的自我反省、思考的时间。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如遇到其他突发事件,应本着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原则来处理这些意外的事件。冲动时,情绪不太理智,容易激化矛盾并影响正常教学。所以在我们的情绪冲动时,我们何不来个“冷”处理,使老师、学生都降降温。等课后学生的情绪冷静下来以后,教师再去处理这些问题,学生能更快地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也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接受老师的批评与教育。

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要有耐心、爱心,要具有博大的胸怀,包容孩子的错误。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其能力所限,在教学过程中很可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自然的、正常的,作为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予理解与宽恕,再帮助其分析出错原因,给出正确地指导。事后,我从中得到了一个重要启示:相信孩子,认可孩子的能力!这能让他们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练习、比赛中去。

第3篇: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范文

一、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增强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紧迫感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近年来,我园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开创了全新的应急管理工作局面,同时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定期检查、不断完善防火设施,绿色通道标志明显,每班配有紧急疏散图。工作人员做到会使用灭火器。结合教育内容进行防火演习,使幼儿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技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以来,我园各方面的总体形势较好。全园围绕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一案三制”的有关要求,着力抓了各方面的工作:中心园根据大王教育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师幼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主管领导和分管园长,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园所园长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班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我们还围绕地震、火灾、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的高危领域,组织开展预案演练。通过开展预案演练,既熟悉并宣传了应急预案知识,检验了预案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防止了应急预案成为一纸空文,还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和本领。应急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园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差距。应急预案的制订还不够全面、系统,所制定的预案不够全面,或不够实用。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对近几年来应急管理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契机,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认真查找不足,全面完善应急预案,努力促使我园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积极组织安全教育活动,营造安全和谐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教育氛围

我园在此项活动的开展中,加强了老师精心组织,认真抓好了宣传、学习和培训,确保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真正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保障人民权益的依据和准绳。

幼儿园常年坚持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同时,加大了参与社区活动实践,积极营造安全、祥和的社会氛围。我园积极将安全宣传工作送入社区,利用门口宣传栏、安全知识现场表演、安全竞赛活动等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还利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对家长、周围居民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营造平安和谐氛围。由于宣传教育深得人心,全员教职工、幼儿、家长、社区居民法制、安全观念大大加强。切实抓好了学习培训。我园的主要负责同志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并通过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认真组织了学习活动,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多方式、多渠道进行宣传普及,使得《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知识走进班级、走进家庭。

三、加强安全检查,抓住重点,切实将《突发事件应对法》落到了实处,及时整治整改。

幼儿园经常联系镇派出所、工商所、城管执法大队、卫生院等部门不定期的对幼儿园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能够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采取切实可行的得力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我园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园所食堂、饮水卫生进行检查。且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向社区反映,及时整改。但请有关领导协助解决园所外的小卖部。

学习、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最终目的,是要确保认真贯彻实施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而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切实把贯彻实施好《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了当前幼儿园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和依法应对的水平。

在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把握好了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如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事故灾难,如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重大卫生传染事故等;社会安全事件,也叫,如、恐怖安全事件、重大刑事案件等。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前期工作很重要,但按照《突发性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应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故。二是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目标,努力控制了的的发生,在矛盾纠纷刚刚显现的时候,就平息消除。第三,把握了应对管理的“四个特点”。一是时间的紧迫性。二是协作的服从性。三是措施的非常规性。四是处置的强制性。第四,把握好了处理突发性事件的“三条原则”。一是要坚持“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二是要坚持软处理放在首位、硬手段适用恰当的原则。三是要坚持高度警惕、高度敏锐的原则。

二是努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继续推进了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了预案、健全了体制、建立了机制、加强了法制,确保《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得以执行。理顺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并进一步完善了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各项工作机制。

三是深入开展了必要的应急演练。我园分别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应急演练,比较成功、效果很好。通过必要的应急演练,能够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四是完善了信息报告与通报机制。《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的规定,不管是各级政府、各部门,还是其他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的义务,并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地报告突发事件信息,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这就要求:首先,我园高度重视信息报告工作。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要求,不断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研判、处置、和评估工作。其次,我园向政府部门直报重大事故、事件信息的同时,要及时报镇教育办,确保园所获知信息不落后于政府部门。

第4篇: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范文

(一)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妥善处置全区学校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稳定和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市编制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基础教育各中、小学及幼儿园。所称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及生活秩序的重大安全事故。

(四)工作原则

1.“统一指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及各直属单位若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应及时向区教育局报告。区教育局要按照规定时间向区委、区政府、市教育局报告。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处置由区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妥善处置。各相关责任单位派专人迅速赶赴现场,积极协助指导处置工作。

2.“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原则

学校发生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后,区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要立即深入现场开展工作,各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中小学、幼儿园的党政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紧急行动,各年级、各班级负责同志要按照学校应急预案的要求深入一线,积极做好事件、事故的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各种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安全隐患,要立足防范,抓小、抓早、以快制快。一旦发生重大事件,要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应对,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校内。

4.“措施得力、救人第一”的原则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采取一切得力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发生火灾、地震、校舍坍塌等事故,在迅速报警的同时,应紧急组织师生安全有序地疏散,救护受伤学生;发生食物中毒、卫生防疫等事故,在迅速报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同时,应紧急将受伤、中毒学生送往医院抢救;要坚持“救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在组织抢险救灾时,严禁中小学生参加。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领导机构。区政府成立区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和局长任副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安监局、区食品药监局、区政府新闻办、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和当地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

主要职责:

1.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全区教育系统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2.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做出决策,根据突发事件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统一部署实施应急救援,并协调解决应急救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负责定期召开应急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做好校园安全稳定的有关工作。

4.监督、检查各成员单位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

5.负责对事故的原因、责任组织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并经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审查后适时予以公布。

6.完成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办事机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主任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和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副局长和区政府总督学、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担任,成员由教育局各科室科长组成。

办公室主要职责:

1.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具体负责督促、检查各学校的预防和处置方案,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2.负责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

3.当事故发生时,负责做好校园的秩序维护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4.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5.负责全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总结、报告及信息工作。

6.完成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四个工作组:值班管理与信息报送工作组、校舍安全检查工作组、学生及教师管理工作组及应急抢险队。

1.值班管理与信息报送工作组

组长由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党办、行办、电教中心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党办、行办、电教中心等科室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安排局机关安全值班工作,加强对值班的管理与监督,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迅速传达安全工作有关部署和工作要求,向区委、区政府及市教育局及时报送学校突发事件、紧急险情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对突发性安全事件的处理情况等。

2.校舍安全安排检查工作组

组长由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计财科、安保科、勤俭办负责人担任,成员由计财科、安保科、勤俭办等科室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全面排查突发性安全事件后学校校舍出现的安全隐患,认真登记、统计房屋、围墙等校舍受损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对校舍安全隐患进行勘察、鉴定、分析评估;加强陈旧房屋及损伤教室的管理,及时拆除存在严重险情的校舍,彻底消除校舍安全隐患;进行受损校舍修复、重建等工作。

3.学生及教师管理工作组

组长由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基教科、人事科、成职科、督导室等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基教科、人事科、成职科、督导室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引导师生正确面对学校突发性安全事件,做到提高警惕不慌乱,有力有序保安全;指导学校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完善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适时开展疏散演练和自护、自救能力训练;当发生突发事件影响学校正常工作时,组织学生分流,统筹调配师资力量,在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恢复上课,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4.应急抢险队

(三)成员单位职责

三、预警与报告

(一)加强监测预警。区教育局要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影响因素进行有计划、系统地长期观察,积累第一手资料,认真研究随时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对出现可能影响校园及社会稳定的言论、动向或事态,做到早发现、早布置、早处理,力争把事态平息在萌芽状态。

(二)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区教育局要在各学校确定信息联络员,发生突发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由学校汇总各方面信息,及时报告区教育局,并随时保持密切联系。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突发紧急情况应当坚持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防止事态蔓延扩大。

四、实施步骤

(一)突发性

1.信息报告

若发现学校有突发性的苗头,学校应立即向区教育局报告。区教育局接到报告后,要加强对事件的严密监控,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情况通报工作,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在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做到快速反应,妥善处理。在此期间,区教育局要处于戒备状态,保证联络畅通。加强校园网络管理,防止有害信息传播,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未经上级批准,不得离校出差。

2.应急处置

若校内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时,区教育局要及时深入事发学校,采取措施,有效处置,化解矛盾,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同时,要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信息,并要防止不实有害信息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在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及时报请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各学校要严格门卫管理,防止学生串联和外出集会、游行,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学校;学校党政领导、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

若突发事件已出现在部分学校且已激化,有串联、集会、到校外示威、游行的迹象时,区教育局要迅速深入事发学校,了解情况,靠前指挥,果断处置,并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及时反馈给区委、区政府。一旦学生走出校门上街集会,游行时,要派人劝阻和随队维持秩序,防止学生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各学校要进一步发挥党政工团组织及党政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学生会以及学生党团员骨干队伍的作用,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校不漏班、班不漏人。同时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二)突发性安全事故

突发性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突发性校舍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安全事故、食物中毒等各种校园群体性伤亡事故。

1.事故报警

各学校若发生事故要及时报警并传递事故信息,通报事故状态,为果断处置事故赢得最佳时机,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应引导教育每个师生在发现事故的第一时间及时、正确报警。在学校内部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在积极做好师生自身保护和救护工作的同时,立即报警并向学校领导及区教育局报告。

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危险程度、师生伤亡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2.紧急疏散和现场急救

事故发生后,学校应立即根据现场事故发生情况,设立事故现场警戒区,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将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控制事态发展,抢救受伤师生;现场救助人员在施救前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施救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措施进行。

3.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及时启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即刻赶到事故第一现场,指挥或指导、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各工作组应结合本小组业务特点,稳定师生情绪,做好财务保障、人力和车辆保障,以及信息报送工作,科学、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

(三)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

1.信息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学校要迅速向区教育局报告信息。区教育局要同时向区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2.应急处置

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预案,指挥、部署应急处置工作,防止疫情蔓延、控制事态发展。卫生主管部门要迅速联系和配合医疗机构开展对中毒、患病师生的救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进一步扩大。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封锁和保护现场,排查致病因素,消毒污染区,隔离接触者,做好对中毒或患病人员的救治。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配合教职工做好安抚慰问工作。

(四)应急结束

在实施应急救援后,险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或清除,事发地人员和遇险对象已全部脱离险境,由应急领导小组确定应急响应结束。

五、总体要求

(一)各单位、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落实本预案所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各学校要不断完善维护学校稳定、确保学校安全的工作机制,健全制度,落实措施,按照突发性事件处置程序制定详细的应急反应工作流程。要做好处置学校应急突发事件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及时有效。

(三)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根据本预案,制订本学校、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报区教育局备案。同时,区教育局要督促区属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管理。

六、奖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市区总体应急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对本预案实施中的行为进行奖惩。对参加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者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附则

(一)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区教育局负责牵头编制,经区政府批准后实施。

本预案由区教育局负责解释。

(二)预案修订和管理

区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本预案确定的工作职责制定本部门的部门预案,并报区政府备案。

根据《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暂行)》的规定,本预案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若本预案出现不能与上级或者同级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应急指挥体系或者职责调整;相关单位或者人员发生变化;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或者应急演练结束后,发现应急预案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等情况,由牵头编制单位及时进行修订。

第5篇: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范文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安全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安全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安全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杜绝校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安全事件预防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安全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安全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安全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安全事件的各项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突发事件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应该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寝室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3、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常见传染病教育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安全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5、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四、突发事件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一)传染病应急预案

1、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须报市教育局批准。

2、建立自下而上的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传染病突发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3、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安全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该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向本校突发安全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如学校停课放假,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1、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发现少量(5人以下)轻度症状(如腹泻)及时向学校校长报告,由学校校长同时报市教育局和卫生部门;发现较严重食品卫生事故(指出现严重食物中毒症状者或出现相同症状的群体发病5人以上的情况,下同),应该立即向学校校长报告,由校长向市教育局和卫生部门及当地政府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卫生院)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3、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4、立即封存食堂菜肴样品、小店食品、矿泉水等,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5、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三)学生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1、凡组织集体活动的班级要向分管校长报《安全预案》,全校性活动,申报的《安全预案》要经校长审批。未经审批的活动不准进行,谁违章组织活动谁负全责。

2、《安全预案》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目的、人数、组织者、安全措施、疏散方案等。

3、 活动组织者要对活动的安全工作全权负责,要向参加活动的师生,讲明具体的安全措施及疏散方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4、 凡大型活动应该安排医务人员到场,以便紧急救护,并要求班主任跟班,维持活动的秩序。

(四)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1、发生火险时应该及时采取扑灭措施,使火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如不能及时扑灭,要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并通知周围的教职员工共同救火。并尽快向上级部门报告。

2、 楼内发生火灾时应该立即打开所有大门、电灯或应急灯。

3、值班人员和各部门负责人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组织学生疏散,并视情况决定是否拨打119。

4、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火情,发现老师要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并负责组织做好疏散等工作,还要马上组织人力抢救;要及时切断电源和火源,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5、消灭火险后,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对直接责任人要根据责任大小给予批评、记过、解聘等处分,并在全校通报,以便吸取教训。

(五)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各班主任要经常在班内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醒学生进出校园和经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特别是对走读生经过马路要经常提醒,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2、学生在校外马路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拨打电话110报警,对发生伤害的学生进行紧急处置,对肇事车辆进行记录,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校医和120医院,派车将受伤学生送往最近医院救治,还要报告给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家长。同时要保护好现场,电话报警,通知交通警察到现场勘察。

3、学校门卫要对学生进出校门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对违反交通安全规定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不听从教育的学生及时报告给相关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进行处理。

(六)校园治安保卫工作应急预案

1、学校定期召开学生、职工大会,对安全提出要求,邀请公安部门讲法制课,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

2、经常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发现棍棒、管制刀具的给予没收,并查明原因,严肃处理。

3、发生斗殴事件后,班主任、教师、护校队和政教人员要立即制止,并报告学校值班领导,学校值班领导要迅速到达现场并及时通知家长。无法制止的,学校值班领导要立即拨打110报案。

4、及时送被打伤的学生到校医室治疗。校医室不能治疗的,及时送市人民医院或中医院或拨打120。

5、发生重大打架事件,造成严重伤亡的,立即报市教育局和公安机关。

六、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保障

第6篇: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范文

一、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总 指挥:xx

副总指挥:xx xx

组 员:xx xx xx 各班主任

2、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发生突发事件时,总指挥迅速做出决策,全面指挥。副总指挥分工负责指挥,各组员到师生中具体组织。

3、学生上下楼梯,由每层教学楼的楼层办公室负责人和当天值岗老师进行督促、看护,值班人员及时检查。班主任老师要在本班学生队伍旁进行护导。

4、若学生发生拥挤踩伤事件,看护教师立即制止全体学生原地不动,通知值周教师、值日教师、总务处、班主任救护踩伤学生。总务处派人把受伤学生送往医院,体育教师、班主任教师负责疏散楼梯内学生。

5、各班选出一名安全监督员,每日在教室、班级门口楼道内检查,制止不安全行为。

二、日常教育和措施。

(一)学校应做到

1、加强师生的日常安全、行为规范、法制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

2、在过道及楼梯明显位置张贴“靠右行走”、“请勿拥挤”等提醒标志,保持楼梯及过道通畅无杂物堆积,雨雪天时在过道及楼梯设立防滑物质和防滑标志。

3、保证过道宽度、楼梯坡度及栏杆、扶手的高度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保证楼梯及过道的照明设施完好,在重要通道装应急灯以防停电。

4、定期对学校建筑物、电器线路进行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限时解决。

5、适时进行意外事故紧急撤离演习,提高学校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对能力。

6、加强对学校走廊及楼梯的日常卫生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

(二)教师应做到

1、在学生大型集会、做操前后上下楼梯时,各楼层课间管理教师要到本楼层过道、楼梯维护秩序,管理学生,防止学生拥挤。

2、在学生大型集会、做操前后上下楼梯时,班主任老师要在本班学生队伍旁进行护导。

(三)学生应做到

1、在大型集会、做操前后上下楼梯时,应以班级为单位,排队行走。

2、靠右行走,不拥挤打闹,不追逐起哄,不骑跨栏杆、扶手,不将身体过多探出栏杆。

3、集合、做操、放学时学生按就近原则从相应的楼梯上下楼,不打闹,不拥挤,不逗留。

(四)家长应做到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子女文明守纪,不做拥挤打闹等不文明行为和骑跨扶手、将身体过多探出栏杆等危险行为。

三、可能出现的事故及一般事故处理方法

1、可能出现的事故有扭伤、骨折、挤伤、踩伤、坠楼、楼层倒塌或楼道拥挤造成伤害事故等。

2、当出现扭伤、骨折等情况时,在场者应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

3、发生拥挤、混乱等情况时,在场的其他老师应立即制止拥挤局面,组织人员并迅速将伤者送往医院,同时迅速疏散学生。

4、班主任立即报告学校有关部门,并及时通知学生监护人。

四、校内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1、发生楼层倒塌等需迅速撤离的。迅速发出报警铃声,铃声为连续短促的电铃声,直至全体师生安全撤离。

领导小组成员迅速各就各位:

xx(校长)负责教学楼左楼梯

xx(教导主任)负责教学楼右楼梯

班主任 负责各班秩序,指挥学生按指定路线逃生

2、楼层倒塌或楼道拥挤造成伤害事故。应在第一时间做好以下几点:

(1)领导小组总指挥立即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指挥,各副总指挥立即组织学生撤离至安全地点。

(2)立即打“120”“110”急救电话,请求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救护。

(3)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于组织抢救伤员。

3、疏散应急方案

(1)每日在学生到校前和学生放学前,值班教师(门卫、保安、宿管理员)应及时开启教学楼或宿舍楼大门,以免造成学生拥挤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2)课间操、集会及(中午、傍晚、晚上)三个放学时间段应依次离开本班教室,先由低到高,由两边到中间依次离开,避免一轰而上,造成楼道堵塞。

(3)晚自习期间发生停电等情况,管理老师应稳定学生情绪,维护本楼层秩序,不要让本楼层学生离开教室。

(4)总务处应长期对各教学楼、宿舍楼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晚间照明灯光的正常使用。

(5)一旦发生楼道拥挤堵塞现象,在场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疏散,撤离人员密集的地点,并迅速让已通过楼道的学生向学校值班领导报告,以便学校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

(6)学校值班领导要亲临第一现场,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教师做好疏散学生、抢救受伤者、报告上级领导等工作。学校值班领导和教师要团结协作、冷静处理、沉着应对,确保把事故处理在始发阶段,把人员伤害降低到最底程度。要及时联系家长,正确通报情况,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第7篇: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发动广大师生,消除火灾隐患,预防和遏制群死群伤事故,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确保学校区域教师与学生的安全,进一步明确责任,逐步实现学校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各部门及全体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疏散。

三、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反应迅速、措施落实、安全有序”的原则,开展在校师生的应急疏散工作。

四、启动条件

学校周边地区和校园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疏散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五、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学校现有教职工13人,在校生185人,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人员密集地带,属于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

六、学校安全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疏散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应急状态下,转为应急疏散指挥部)全面负责学校应急疏散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疏散引导组、抢险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等。应急疏散总指挥不在位时,副总指挥代行总指挥职责。

(一)领导小组组长(应急疏散总指挥):王洪兵

副组长(应急疏散副总指挥):、

成员:全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疏散引导组组长:

组员:班主任

抢险救护组组长:

组员:

后勤保障组组长:

组员:

(二)、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疏散工作,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认真做好应急疏散工作;

3.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制定明确的应急疏散信号,设立应急疏散指示标牌,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预案;

4.接到预警时,负责对学生进行应急避险知识的强化宣传,组织学校师生安全有序疏散;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分工和职责,迅速开展应急抢险和疏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及时调查、统计和报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

6.妥善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

(三)领导小组下设各组职责:

(一)办公室职责:

1.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2.制定(修订)学校应急疏散预案、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和工作程序;3.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工作;4.负责组织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应急疏散演练;5.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6.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疏散引导组职责:

1.负责组织师生快速、安全、有序疏散;

2.结合学校应急避险场所、应急疏散通道,编制张贴学校来源于贵/州学习网应急疏散平面图、各班级疏散路线等;

3.做好残疾学生疏散工作,并妥善安置受伤师生。

(三)抢险救护组职责:

1.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

2.视情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

3.负责轻伤员临时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伤员;

4.负责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四)后勤保障组职责:

1.负责学校治安保卫工作,维护应急疏散秩序;

2.妥善安排学生生活保障等工作;

3.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4.及时调度应急物资和资金;

5.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次生灾害处置工作。

(五)善后工作组职责:

1.及时调查、统计和报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

2.妥善处理伤亡师生的善后工作。

七、应急疏散准备

1.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和载体宣传应急知识,使全体师生熟悉应急疏散预案,掌握应急避险技能。

2.领导小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各项应急疏散准备工作。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重点部位、设施、路线等安全检查。

3.在校园内显要位置张贴应急疏散路线图、避险场地示意图,设立疏散指示标识等。

4.明确各楼层、各班级、各学生小组的具体负责人,熟知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路线和其他相关注意事项。疏散路线及各类标识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

八、应急疏散反应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疏散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师生疏散、抢险救护、后勤保障、善后处置等应急处置工作。

1.应急疏散指挥部立即部署、协调和开展应急疏散工作。

2.疏散引导组立即组织师生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域。到达指定区域后,清点人数,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

3.抢险救护组应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组织校区内搜救工作,并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协助专业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援。

4.后勤保障组检查并排除安全隐患,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协助专业救援队伍保护校内重点资料、重要设施。及时调度应急物资和资金,妥善安排师生的生活。协助加强治安管理,维护应急疏散秩序。

5.善后工作组及时调查、统计和报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妥善处理伤亡师生的善后工作。

6.应急疏散工作结束后,应急疏散指挥部应采取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的学校秩序。

九、学校紧急疏散出口示意图

十、学生紧急疏散要求:

1、各疏散出口疏散顺序:

一号出口疏散顺序:幼儿大班——幼儿中班

二号出口疏散顺序:一年级

三号出口疏散顺序:三年级—二年级—四年级二班——无年级—六年级五号出口疏散顺序:三年级三班——五年级三班——五年级二班

2、疏散演习时各班班主任老师带队,带领学生走预案设定路线,学生两路纵队路中间行进,一个班一个班按顺序走,不允许赶超前边的班级。班主任老师走在学生队列前。组织好撤离的纪律,避免学生摔倒或者踩踏的发生,及时调整撤离速度,保证演习的有序性。

3、学生在疏散过程中双手抱头弯腰慢速撤离。集合地点为操场。到达集合地点后学生双手抱头蹲在地上,教师清点学生数,上报演指挥。

十二、紧急疏散预案教师安排及职责:

一号出口:、二号出口:

三号出口:

教师职责:

1、各紧急疏散出口教师职责:协助学生快速有秩序的撤离教学楼,及时救助摔倒的学生,防止在紧急出口的拥堵现象和踩踏现象的发生。

2、班主任负责教师在门口出负责学生的疏散,掌握好学生的疏散速度,及时救助摔倒的学生,严防出现拥堵现象和踩踏事故的发生。

3、操场集合指挥人员及职责(班级由北向南依次排列)

幼儿班:、

一年级级:

二年级级:

三年级级:

四年级级:

五年级级:

第8篇: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范文

【关键词】例外原则 辅导员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21-02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学生管理部门及辅导员都面临着一种尴尬的情况:辅导员整日忙忙碌碌,为学生管理尽心尽职,被越来越多的事务性工作纠缠而抽身不得,但管理效率较低,对自身职业发展茫然。面对如此困境,必须寻找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以攻克此难题,而科学管理创始人泰罗提出的例外原则对改进辅导员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 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辅导员角色定位不准确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为高校辅导员的三重角色做出了明确规定:一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二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三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辅导员只把自己看做是一名“管理者”,习惯用行政方式进行班级管理。相对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关于“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出现的“帮助”、“引导”“指导”“协调”等关键词来说,多数辅导员更多地强调自身的“权威”和学生的“服从”,一方面,抱怨事务性工作缠身;另一面,却因其定位不准,导致对工作职责理解不全面、履行不到位。

2.部分辅导员漠视学生的个性发挥

准确把握学生群体共性特征及单一学生的个性,是辅导员顺利开展班级管理的基础。相对于具体学生的个性而言,辅导员更重视班级的共性特征,甚至以班级合力、团队精神、整体利益等为借口要求学生“牺牲小我,换取大我,放弃个性,追求趋同”,其结果必然导致班级成员的个性创造和个性发挥被扭曲和湮没。而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本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社会活动,如果漠视学生的个性表现,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的要点和重点就无处着手,即使整日忙忙碌碌,但工作无的放矢,只是徒费精力而已。基于此认识,可以说对学生个性的把握程度,决定了班级管理质量的优劣和辅导员管理水平的高低。

3.部分辅导员对班级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辅导员只满足于做一个上传下达的“桥梁”,表面上完成了学校规定的事务工作,但缺乏对班级情况的深入分析及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二是部分辅导员为了职称评定和经济利益承担了较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导致精力分散,疏于班级管理,对学生放任自流;三是部分辅导员根本就不热爱这份职业,只是将它视为事业跳板,甚至想通过“不作为”实现早日转岗;四是频繁的人员更换造成管理脱节,新进辅导员在工作中磕磕碰碰,虽然工作热情较高,但离“全面、准确、深入、积极地履行工作职责”还有较大距离。

4.辅导员职业倦怠情况较严重

不仅是辅导员自身,学校领导和行政管理部门也对辅导员角色理解模糊。后者认为班级的任何事都是辅导员的责任,而且要求“管好学生,不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包揽了从学生的思想引导到生活指导,从入学教育到毕业离校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在如此负荷高、压力大的状况下,辅导员极易产生倦怠情绪,逐渐对工作丧失热情和兴趣,不再尽心尽责,表现为情绪衰竭、情感疲惫、内心焦虑、精神消沉,对工作和生活持否定、消极和偏激的态度,喜欢冷嘲热讽和唱反调。

二 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施行例外原则的必要性

例外原则指的是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把一般的日常事务(例行工作)拟就处理意见,使之程序化和标准化,然后授权给下级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这是科学管理应用最广泛的原则,目前这一原则不只是适用于企业管理,已深入到各种形式的组织管理行为中。针对辅导员的种种困惑,我们有必要将例外原则引入班级管理中。

1.有利于辅导员推动班级管理规范化

管理的真谛可以通俗表述为“事情做得好,事情做得少”。处理好其中的“好”与“少”的关系,正是例外原则的精髓体现。辅导员在运用例外原则过程中必先明确班级管理的程序化工作和非程序化工作的分类。凡是班级管理中经常、反复出现的工作内容都可归纳为程序化工作。这些事项应该通过相应的制度来管理。而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环境改变的适应等非程序化工作,则通过辅导员的管理决策来完成。这样,既可避免辅导员工作事无巨细所带来的焦头烂额,又能清晰地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和处理班级大事,从而推动班级管理的规范化。

2.有利于培养学生骨干管理能力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对高校班级管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辅导员好比集团企业的董事长,各班班长就像分公司的经理,其他班团干部和学生党员则像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对于班级程序化工作,辅导员要敢于授权和善于授权,让学生骨干依据制度设计管理目标、管理计划及实施管理,自己则做好一个导师、参谋和监督员。如此,才能充分锻炼学生骨干的组织管理能力,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3.有利于落实学生“三自教育”要求

班级管理的要义在于“管”在程序化工作,“理”在例外事项,“理”通则“管”顺。基于此,大学班级管理的思路可以简要地归纳为学生自我重“管”,辅导员用心在“理”。辅导员的“理”重在理清思路、理顺关系和处理好突发事件。这对学生能否顺利进行自我的“管”起到决定作用,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对自己行为的主动负责精神,使班级成员的潜力发挥出来,共同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 对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落实例外原则的建议

1.正确认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教育部关于高校辅导员的三重角色定位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职能明确的状况相比较,仍是一个比较虚的概念,只能对辅导员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无法使辅导员对自己形成明确的预期。受此影响,在工作实践中,辅导员自身的定位容易出现偏差,往往只关注于班级事务的处理,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咨询服务这两块内容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辅导员在定位自己工作角色的过程中,要提高两个认识:第一,“管”是基础,“导”显功夫。班级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基础抓起,这个基础就是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到位,但当代大学生更渴望辅导员成为他们的“辅导者”,希望辅导员从他们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活过程中能够提供良好的思想引导和咨询服务。这正是辅导员核心业务发展的趋势,也是辅导员业绩提升的关键。第二,在班级建设中,辅导员工作重要,但学生自我管理更重要。当代大学生普遍带有个性释放、自主意识强烈的特征,他们抵触事无巨细、包办代替的管理方式。辅导员应顺势而为,积极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针对学生心智发育尚未健全和社会认识缺乏等方面。

2.善于将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程序化

辅导员的工作往往被形容为“千条线,一根针”,在千头万绪的繁杂事务中,若不能做一个清醒的管理者,则可能导致辅导员只能埋头“处理”事情,而不是在“管理”。辅导员有必要根据例外原则,对班级事务进行合理分类,可以将学生课堂考勤、寝室卫生、文明规范、学业档案、作息管理、安全教育、文体活动等一系列常规工作程序化,并制定明确的书面规章和程序以确定标准和指导行为。此项任务的关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程序化工作必须是班级日常管理中反复、经常出现的事务,且主要依靠学生骨干牵头完成;二是班级建设目标的明确和班级配套制度的制定,在班级制度的建设中,可能难以全面或精细,但必须要将制度内化为学生公认的处事方法和准则,体现班级的核心文化;三是所有依靠学生骨干完成的程序化工作必须能接受学生的监督和辅导员的掌控。这样,既能将辅导员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又能体现班级建设公平高效的原则。

3.积极掌握和运用授权艺术

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例外原则,其主要手段之一就是要敢于和善于授权给学生(尤其是学生骨干)。辅导员的权力不是体现在行政力量,其本质是责任、资源和服务。辅导员的授权就是要形成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强化责任意识、共享校园资源、以相互服务实现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在对学生骨干授权过程中,辅导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学生骨干明确的内容主要是责、权、利。“责”体现在学生骨干对班级程序化工作的充分落实;“权”意味着学生骨干依据制度履行程序化工作的管理权和决定权;“利”是学生骨干在班级管理中得到锻炼,班级管理质量明显提升。二是与学生骨干共同规划班级建设方案,设定班级建设目标,使学生骨干充分明确自己的权限与责任,激发他们的热情和责任感。三是加强对学生骨干的指导和培训,在学生骨干实施目标计划时要进行方向性指导,在其实施任务、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其偏差。四是要给予学生骨干支持和信任,用心关爱他们,使之发挥潜力,不断地鼓励学生骨干提出合理建议并放手让其行动。

4.主动掌控和处理学生突发事件

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是辅导员工作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也是辅导员例外管理的难点。虽然高校非常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对校园危机事件采取了严密的预防措施,但正如一些研究所指出的:“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已有所形成,而在这个阶段,不恰当、不科学,甚至是糟糕透顶的家庭教育给学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不良后果。”学生中如果出现什么变动,与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辅导员肯定是事件的直接处理者,这种角色他人无法替代。为此,辅导员应主动思考,系统谋划班级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在常规工作中,实施“安全知识教育”。辅导员可以利用班会和周末晚点名的机会开展法制校规、专业思想、恋爱观念、心理维护、生活安全等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危机应变能力;在特殊时期和针对特殊学生启用“危机预防制度”。辅导员要通过班团干部和信息员两个渠道及时掌控班级信息,建立心理问题学生档案,在关爱学生的前提下有效实施干预;当学生紧急事件发生时,辅导员要严格遵守学校所制定的“危机处理办法”,镇静应对,控制事态,果断处理,做好善后工作,努力将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转变为凝聚班级人心的良机。

5.将主要精力用于班级的品牌项目和特色建设上

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程序化后,辅导员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总结班级建设经验,提炼班级核心文化,构思班级持续发展的思路。一个先进集体的形成不只是具有扎实的基础工作,更需体现在重点工作的突破和特色工作的创新。因此,班级的品牌项目和特色建设越来越引起高校管理层的重视,是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重要课题。对班级来说,品牌和特色是凝聚人心的一面旗帜,代表着这个集体的核心竞争力和精神风貌;对辅导员来说,班级的品牌和特色是一种事业追求和管理理念,是辅导员价值实现和业绩提升的关键;对学生来说,班级的品牌和特色是一个磁场,吸引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班级建设中。作为班级管理的灵魂人物,辅导员应抓住工作重心,做好班级的品牌项目和特色建设,力求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事务管理和辅导咨询服务三大职能的均衡实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康斌.大学班级管理与建设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第9篇: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突发事件;对策

1 背景与意义分析

1.1 辅导员介绍

近几年来高校的扩招导致环境的变异,凸显了高校学生人数与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大学生本身心志尚未成熟,因此自己的意志力与判断力较为薄弱,需要做一个正确的引导,从而高校辅导员担任了这个角色。但是辅导员可能自身素质与专业技能不高,无法担任此重任。这就导致了大学生被暴露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之下。 因此,如何有效的、快速的预防与解决突发公共事件引起了广泛的注意。高校辅导员特殊的身份,注定了他们在面对突发发公共事件时必须担负起责任。

1.2 高校辅导员层面分析突发性事件产生的原因

1.2.1 辅导员自身素质不够高

高校辅导员需要承担许多的职责,由于工作繁杂,事事参与,这就导致辅导员疲惫不堪。碰到突发公共事件显得疲于应付,以至于造成工作的失误或者无法完成。再者,高校辅导员的待遇与工作量不符,导致辅导员更加关注怎样增加收入或者怎样可以提高职称等问题,降低了责任意识。通过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在辅导员应当如何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上的专业培训较少,这就造成了高校辅导员对于怎样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缺乏技能与知识。同时在应急管理中,比较迟钝,疲于应付,只注重眼前,不注重预防,做事被动,善后工作不进行。

1.2.2 缺乏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

从新的导师制、选课制、学分制等新制度的颁布,导致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弱化,出现许多的新型学生组织,造成高校辅导员依赖班干部来传达信息,间接的沟通途径,会使辅导员工作效率不高。很多的辅导员只注重执行学校所规定的各项制度,不积极的了解大学生的新状态,导致产生了隔阂。

1.2.3 辅导员自身缺乏危机意识

当前,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很多的高校辅导员,一般是被动的状况,很少会有主动出击的情况。只有少数的高校开展了高校危机教育,因为不重视所以导致了辅导员自身缺乏危机意识。

1.2.4 辅导员缺乏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很多的突发公共事件都是由于大学生本身的心理问题造成的,但是,多数的辅导员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怎么注重他们心理需求。

1.2.5 辅导员与相关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缺乏

一旦发生了突发公共事件之后,辅导员与相关部门、单位之间的合作不流畅。无法传递真实信息,会引发更大的惶恐。无法把握正确的舆论走向会让事态升级。

1.3 突发性事件的分类与特性分析

根据国务院,2006 年1 月8 日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可以划分为社会安全事件、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四大类,同时结合教育的特点,突发公共事件具体可以分为六种:

1.3.1 社会安全类突发公共事件

1.3.2 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

1.3.3 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

1.3.4 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

1.3.5 网络和信息安全类突发公共事件

1.3.6 考试泄密和违规类突发公共事件

根据事件的发生的形成规模、紧迫程度、激烈程度与行为方式等多种准则,可以从低到高分为四级:一般事件(Ⅳ级)、重大事件(Ⅱ)、级较大事件(Ⅲ级特)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高校公共突发性事件具有以下特性,即为产生的不良影响:

(1)突然性

突发事件是由一定的诱因导致的,而且很难掌握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无法准且掌握今后的走向。

(2)危害性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发生都会破坏高校自身的基本价值与行为准则,一定会对学校产生破坏。随着事态的发展,危害性也许会加大。

(3)扩散性

高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它与社会是联系在一起的,突发公共事件会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4)敏感性

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成熟,对于危机防范意识与危机处理能力还十分的薄弱,所以他们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会显得特别的弱小。

(5)情绪性

一旦,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大学生们的情绪容易互相感染,造成不理智。

(6)群体性

由于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模仿心理,容易引发从众心理,并且容易冲动。所以很容易演变成。

2 辅导员因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对策探讨

2.1 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坚持原则

高校辅导员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领导,以人为本、兼顾全局。需要坚持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2)信息公开的原则;(3)迅速快捷的原则;(4)明辨是非的原则;(5)预防为主的原则; (6) 整合联动的原则。

2.2 具体措施探讨

2.2.1 坚持预防为主

事先需要主动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其次,需要构建畅通的信息渠道,这样辅导员可以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动态。

2.2.2 关键注意上报,辅导员应该加强与群众的策联动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是突然间的,很难做好防范。所以要靠个人的能力去解决,是很困难的,因此,这时辅导员需要及时的向上级报告事态,一起应急处理。要注重学校与家长,与社会的各方面的联通。

2.2.3 注重突发公共事件的后续处理。

即使事件已经结束了,但是辅导员还需要做好后续工作。对于与事件有关系的人大多都需要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创伤治疗。突发公共事件可以是一个契机,从中可以传达出许多的教育意义。并且可以从中归纳与总结一些经验,以供参考。

当今,我国高校的突发公共事件数量剧增,这给高校的工作送来了很大的挑战。这也相应的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是可以预防的。只要采取了正确的应急策略,是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唐焕. 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策略探析[J].管理学家.2012(11).

[2] 张立荣,王健. 数字化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升[J].江苏高教2012(05).

[3] 高翔云. 高校辅导员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研究[D].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