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交礼仪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院校 舞蹈教学 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81-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日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满足未来社会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高职学生也必须具备强大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样才能从容面对未来社会工作岗位的挑战。
如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校开设了舞蹈教学,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确实,高职舞蹈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初步培养他们终身锻炼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舞蹈教学集形体训练和音乐熏陶于一体,最终能够达到健身与健心的目的,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高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尝试研究舞蹈教学对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参考意义。
1 舞蹈教学对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毋庸讳言,当今社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高职生普遍认为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人才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事实上,社会越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就越高,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却没有很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舞蹈集休闲娱乐、健身美体、社会交往于一体,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深受高职生的认可与欢迎。实践证明,高职舞蹈教学在培养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
1.1 提高高职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作为一项充满美感的运动项目,舞蹈可以让高职生不断尝试美的内在体验,从而培养起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意识,并逐步塑造美的身体,提升自身气质。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高职生不仅要具有形体美,还要具备行为美与心灵美,方能适应时展的需要。
由于高职舞蹈教学一般在室内进行,教室中配有大镜子和音响设备,可以让高职生直接透过镜子看到自己的舞姿,从而发现自身所潜藏的形体美。而且舞蹈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可以使学生产生或欢快、或愉悦、或哀伤的情绪,从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舞蹈教师要积极鼓励高职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身体美,通过改编与组合舞蹈动作,不断创造美。
1.2 提高高职生的气质与风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所谓气质,是一个人的个性之一。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可以依靠后天培养。风度则指人的行为举止、语言谈吐和外在态度的良好表现。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个人拥有良好的气质和风度至关重要,可以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试想一下,一个人谈吐粗俗、待人接物满是不耐烦的态度,怎么可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所以,高职院校要极力培养高职生的良好气质与风度,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而舞蹈教学就是培养气质与风度的良好手段。因为舞蹈教学自身就隐含着人的气质、风度和精神。在形体训练中,高职生要聚精会神,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落实到自己的动作中,从而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逐渐养成一种高雅的气质。长期坚持舞蹈训练,能使高职生的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3 提高高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基本是集体教学,可以提高高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高职生要学会如何与同伴相互配合舞蹈动作,使之更具有美感。这种协调配合的过程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促使高职生克服胆小腼腆的交往心理障碍,培养起健康的心理。与此同时,在舞蹈过程中,男女舞伴之间进行正常的人际交流,不仅可以促使高职生掌握更多的校园信息和社会信息,还能促使他们掌握一些必备的处世技巧和社交礼仪,为以后走上社会,与别人进行和睦相处夯实一定的基础。而且,在相互配合过程中,高职生还会逐渐形成忍让与互进等品质,这些也是高职生必备的社会适应能力。
1.4 培养高职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高职生所面对的这个社会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想要一个人在社会上单打独斗来获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良好的合作能力已成为高职生未来社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从目前来看,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所在,将自己孤立于一个圈子中,无助于长远发展。高职舞蹈,尤其是队列舞蹈和集体舞蹈,不仅能够有效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使他们的心胸变得更为宽广,更重要的是培养高职生与人为善、平易近人的良好性格,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 结语
作为一项高职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高职舞蹈确实能够有效培养高职生的诸多优秀品质,不仅能增进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自我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高职舞蹈教师要与时俱进,采取先进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使舞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满江红.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尝试[J].美与时代,2003(5).
[2] 艾玲.舞蹈教学应重视非技巧因素的培养和训练[J].江西教育,2004(22).
[3] 张静茹.论舞蹈中的言传身授教学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礼仪教学最终目的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实现“知行统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直接面对着社会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对他们的选择,要使学生在现代竞争中获得良好的职业竞争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待人处事以及择业能力,就必须重视礼仪教育。因此,如何在短期内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优雅的举止,树立较高的职业意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社会,企业所接纳,为交往对象、服务对象所认可,增强中职生职业素质,提高其职业竞争能力,这是礼仪教育工作者需要明确的责任所在,也是礼仪教学的价值所在。
中职学校“礼仪教育”的现状
德育课程中《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开设了一个单元的“习礼仪,讲文明”的教学内容。由于德育课教学的特殊性,虽然是中职生必修文化课之一,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综合高中的学生不可避免地把精力放在单招考试科目上,使得德育课教学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学生眼神茫然被动,教学渐渐变得空洞,单向灌输,学生普遍轻视。职业中专班学生由于课业负担轻,没有升学压力,直接面对就业,他们更关心专业课程,一些礼仪教学内容只具有共性,缺乏未来职业的个性指导。
当今的中职生大多是初中教育阶段的学习后进者,因此,读中职的学生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他们心灵上或多或少存在阴影,他们中有的人对未来悲观失望,对学习缺少信心,上课打瞌睡、玩手机,在公共场所粗口连篇……每学期第一节课进入教室,班长“起立”的发号声后,大部分人起立懒洋洋地说“老师好”,少数分子却正趴桌子、或歪靠墙壁。再细看,你会发现装酷扮靓穿拖鞋者、跷起二郎腿者、甚至屈起一只脚大爷般地聊天者……总之,刚进入职校的学生,因综合素质较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以追求自由和张扬个性为理念,不愿意遵守大众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导致迟到、早退、旷课、打架、夜不归宿、顶撞老师等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
学校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部门有德育教师、学生处、团委、班主任群体,各自承担任务,缺少有效整合,形成合力不够。
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上“公交车上要不要让座”、“老人跌倒要不要扶”等讨论话题一次次冲撞社会道德底线,引起人们对礼仪道德现状的担忧。
针对这些中职生普遍存在的现状,要求我们这些德育工作者要创新方法,教学和管理更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为此,我们针对全校入学的高一1080名学生进行了“习礼仪情况问卷调查”,分交谈、电话、网络、待客、做客、求职面试礼仪六块,每块100题,统计结果所占的百分比确实不容乐观:
从图中可以看出调查的正确率最高的仅为50%,有些方面学生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典型,处于知道皮毛但不会去做或做错的又不愿意主动学的学生有一定比例。这促使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要主动与相关管理部门一起,创设有效情境,营造氛围,来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力争以点带面,创设德育教育的校园小环境,切记要“行百里者半九十”,不断地持之以恒地开展活动,使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蔚然成风,培养出社会欢迎的、懂礼仪的中职生。
1.编写校本教材学习文明礼仪
我校对新入学的高一学生,统一开设了“习礼仪,讲文明”一个单元的公共课。为做好这块内容的教学,德育组全体教师共同备课,力求把这块校本教材与《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礼仪有机结合,把理论分解整合为‘礼仪探究’、‘展示自己仪容仪表’、‘编织美丽的网络形象’、‘职场礼仪规则’四个模块,把每个模块的知识做成学生参与的情景活动课,穿校学生中存在不文明的现象,并通过本校学生演示的形式,把活动课制成视频,在每届学生中不断丰富完善,由于有学生亲身参演,反应本校存在的一些实际,教会正确的礼仪规范,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保留项目沿袭下来。
2.在校园活动中体验文明礼仪
礼仪教育不仅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通过活动来实践强化。“德育为先”的育人观念在校园的细节中体现出来。
除此之外,学校每学期安排一定数量的社会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到敬老院、社区为孤寡老人服务,到街道做青年志愿者。开展我为爸妈、老师做一件事活动,用这些活动来考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程度,不断纠正自己的不到之处,在参与中感受礼仪。一个学年训练下来,老师和外来的家长在‘一声声老师好、老师早,家长您好,需要我帮助吗’礼貌中体会到学生的变化,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些活动的所取得的效果使我们认识到,人文礼仪看似小事,而把小事做好,做成文化,就不是小事。
3.坚持做好“教学做实践周活动”
“教学做实践周活动”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这种“教学做合一”是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践行陶行知的‘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就是教’的理论。“教学做实践周活动”是开学教学秩序正常后,从第二周开始,每个班安排一周时间,该班学生在校园内穿着‘青年志愿者’的红马甲背心,承担学校的门卫和上放学秩序、办公区教学区卫生、食堂纪律维持等事务,这些任务的完成也是自己自觉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以点带面遵守了《中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以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全校同学树立榜样。在此基础上,还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环境管理、规范管理、纪律管理、创业中心管理,它的实施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服务意识和创业意识的一次全面考核提升。是我校开展校园公民教育,进行民主管理的有益尝试,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在事无巨细中学会了人与人交往的各种礼仪,也在礼仪文明中提升了自己内涵。
4.在顶岗实习和求职中应用文明礼仪
一、直接推动和参与社会慈善与公益行动
1.每年推动和参与数百个爱心慈善活动
在中国直销行业推动公益文化与实践的集体行为中,首先值得我们充分关注和肯定的就是直接推动和参与社会慈善与公益活动。在这些参与的活动中,第一方面就是每年中国直销行业各个企业都会参与数百个爱心慈善活动。其次,直销企业涉猎社会公益领域之广,参与项目之多,在众多行业中名列前茅,既有常态化的捐建学校、敬老爱幼,也有建立英烈基金、高考交通问题等。再者,更多的直销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公益慈善基金,每年对相关公益慈善项目进行投放,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工作流程。总之,在今天中国每一个年度的社会公益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现象,即哪里有公益慈善活动哪里就会有直销企业和直销从业人员的身影,直销与公益事业已经成为每个年度中国公益事业中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2. 每年推动和参与国家重大民生公益项目
根据公众传播信息和诸多直销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每一个年度,许多直销企业都要参与和推动国家一些重大民生公益项目。在这些重大公益项目中,涉及内容也非常广泛。其中,如环保公益项目,安利公司十多年始终在该领域内进行公益投入与发展,曾经参与组织的“登峰造极”公益项目在中国环境保护方面就产生了巨大反响;如参与西部救助项目,完美公司多年如一日,始终不遗余力推动“母亲水窖”项目,成为西部公益项目中一个标志;如在关注中国农村留守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公益项目中,三生公司、安利公司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积极参与“放心午餐”“安全校车”等专门公益项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他们充分展示中国直销行业参与中国公益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3. 自然灾害慈善与公益项目的常态明星
在中国直销行业所直接参与和推动的慈善公益活动中,它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在我国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时,各直销企业总是行动快捷。不仅企业参与,更加重要的是,每个企业的直销从业人员都能够积极跟进。在此过程中,他们或者捐钱,或者捐物,或者自动组成志愿者队伍深入灾区,在一线参与各种救灾活动和灾后的各种重建工作。在我们关注到的感人事迹里,天狮集团、新时代公司、隆力奇公司每次灾后一到两天装满救灾物资的专车都是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完美公司、富迪公司、中脉公司的企业负责人胡瑞连、陈怀德、周希俭等每次都是在灾后第一时间冒着生命危险赶往灾区进行一线慰问。可以说,在每次重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每一个直销企业的管理总部和全国的分支机构都是捐赠现场,每一个直销从业人员都是一股救助力量,中国直销行业整个社会责任的正能量在祖国重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比其他行业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让人充满敬意。
二、启蒙公益思想,培育公益习惯
1. 把爱心教育作为所有从业者的必修课
中国的公益文化大规模启动比较晚,在走向成年、独立承担家庭与生活的压力时,我们很少有机会接受纯净的“公益与爱心教育”。公益与关爱等崇高思想教育正逐渐被湮灭在高速运转的现实生活之中。但是,中国直销行业却在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在直销进行的社会化教育中,一直将“关爱他人健康、生命与生活品质”基础上的爱心教育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其次,在所有直销企业中,它们每年都要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各种公益和爱心实践活动,直销企业不仅自己带头,更是每次都呼吁、倡导自己的直销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再次,很多直销企业在企业文化乃至核心价值观方面都把“爱心奉献”作为主要内容,这使直销企业的所有从业人员自然成为这种“爱心与公益文化”的长期接受者和传播者。
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职业能力;实践能力
一、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现状
随着我国高职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我国高职教师队伍规模正不断扩大,社会的变化发展对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不例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素养和多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应具有商业设计实践能力。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往往就职于设计第一线,没有经过专业的实践训练是难以达到企业用人标准的,这就对教师的设计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笔者经调查了解,一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升,存在如下两个方面问题。第一,师资结构有待完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专业,该专业涉及多种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等,这些经验都需要多年的积累才能获得。一些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入职的,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践能力较弱,这就导致其在授课过程中只停留在艺术审美或传授理论知识的层面,而对设计定位、设计实施等诸多方面缺乏考虑,这样的教学脱离实际,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第二,校企合作实施困难,产、学、研深度融合欠缺。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目标和特征决定了其专业发展、师资力量的培养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因此,要提高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校企合作是最佳途径。另外,产、学、研一体化是促进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是由于管理层面诸多条件的制约,很难有实际性的合作。另外,在固有观念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接收企业的设计订单、创建工作室或开办自己的公司,往往被认为会影响教学,这让教师的积极性受挫。种种原因导致部分专业教师离企业一线实践越来越远,久而久之,其专业实践能力与相关知识也会不断退化。
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当前的教育正面临这样的困境: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面临试用期长、低薪甚至找不到工作的局面,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熟练技术工的“用工荒”。为了能够从这种困境中突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建设实训室,建立实习基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等,以期使学生在毕业时就能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高职院校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操能力。对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而言,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有两个:第一,教师有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然而,部分高职院校不支持教师设立自己的工作室,认为教师从事第二职业会不安心于学校的工作,影响教学和科研。第二,深入工作一线,到企业挂职。一方面,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意识到要派教师到企业挂职,但是相关政策不完善,所以教师参与性不足;另一方面,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部分企业由于看不到教师实践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往往不愿意接收教师到企业实践。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最好的方式是与知名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让教师能够长时间深入企业,从而拥有过硬的实践能力。通过深入企业挂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提升。1.开阔知识视野,接触更多的现代设计理念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日新月异,客户需求和设计理念更新迅速。教师深入一线设计现场,可以直接接触设计公司众多职业素养较高、专注于设计行业的人员,通过与他们合作,虚心向他们学习,开阔知识视野,汲取更多的现代设计理念,特别是深入了解大型空间设计的新理念。2.提高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宝贵的从业经验教师通过企业挂职,除了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外,还提升了设计超前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对项目的执行、判断能力,项目设计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实施能力等,熟悉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设计成形的一线工作流程,掌握各类新兴装饰材料的特点和施工工艺方法及技巧。另外,教师通过挂职,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经历了从生疏到熟练、从初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提升过程。通过实践修正、创新理论,使理论与实践融合,正如费尔巴哈所言:“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3.磨炼工作意志,融入企业文化企业往往更讲究效率,一般工作节奏较快、强度大,很多教师刚开始难以适应在企业工作。因此,教师要迅速完成由教师角色向挂职岗位角色的转换,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接受管理、履行职责,以顽强的工作意志克服各种工作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挂职任务。如,要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工艺、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利于教学更贴近实际工作;向有丰富设计实践经验的设计师学习,提高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的能力,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公司的各种活动,通过与企业同仁的广泛交流,掌握行业当前的发展情况和岗位职业能力素养,最大限度地感受企业文化,如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等,从而适应、融入企业文化。
三、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通过多层面的锻炼,教师可以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设计实践能力,同时把相关的经验融入设计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专业教育:1.优化教学内容教师通过挂职锻炼,不但可以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商业思维和市场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并将所得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当中。如,将在企业实践期间获得的先进设计理念、一线实践案例和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引入课堂教学,准确把握社会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重建教学内容,使之更加注重面向行业发展,注重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2.提升教学能力教师拥有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后,就可以游刃有余地指导实训教学,以案例带动理论教学和实践项目教学。如,在居住空间、店铺空间、办公空间等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布置恰当的设计题目,让学生完成。让学生完成作业之后依次走上讲台,以设计者的身份推介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以客户的身份提出问题,由设计者回答。这样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如,运用企业实践所获取的真实的设计项目信息,让学生进行“真题假做”,甚至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学生通过“理论—实训—项目设计”教学,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一次真实环境下的全面、综合的实践锻炼。这种实践教学缩短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职业岗位实际环境的距离,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获得职业工作经验和实际设计成果,提升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3.加强校企合作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解决师生的实习、实训问题,学校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联系,并以灵活的模式激发自身与企业合作的动机,对双方利益、合作动机进行深入分析,这有助于为产、学、研结合建立纽带,更好地开展合作、实现双赢。教师实践锻炼结束后,学校可以从新技术学习、课程改革任务、参与企业设计项目、调研报告、设计作品、专业论文、校内外实训基地拓展等方面对教师的社会实践过程进行考核,以达到有效锻炼的目的。4.开展学生工作室的建设教师运用企业挂职经验,结合设计行业特性,参照设计公司真实的工作情景,以公司模式管理学生,建设与公司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学生工作室,使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增强实践能力,了解具体、实用的创意方法和设计流程,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以此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激发其设计才能,帮助他们形成创造性思维模式。成立学生工作室,是现代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之一。工作室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高职设计人才提供了可能,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平台。只有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并且培养出实践能力出众的学生,从而适应社会需求。教师提升实践能力,才能了解设计公司对设计人才职业能力素养、专业课程设置的真实诉求,了解专业岗位群的业务范围、具体需求和发展趋势,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结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符合市场需求。沃韦纳戈说过:“不要担心犯错误,最大的错误是自己没有实践的经验。”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才能受到企业的欢迎。因此,教师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帮助学生加强实践技能的锻炼,确保实训教学取得实效,这是作为一名合格高职教师的基本要求。
作者:陈坎友 方莉玫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教育与职业,2015(30).
一、真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优良的政治、道德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真诚,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真诚,正确认识、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尼泊尔,早年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二、真实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谁也变不了谁,谁也不是谁的应声虫,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纯真的情感,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充满灿烂光华的。虽然社会各界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但老师也是人,同样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没有哪条法律规定老师不能发泄。微笑、慈爱,固然是好,但一味地微笑、慈爱并不代表是对学生的好,反而必将适得其反。当然,整天板着面孔更不是件好事,对生对己都不利。真实地发泄、批评,只会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三、宽容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不可能喜爱班上的每个学生,但我们一定要尊重、宽容每个孩子,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们。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四、虚心好学
关键词:农业补贴;利益;利益机制;利益集团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到人民的温饱、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乃至国家的独立安全的根基产业。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经受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二重影响,其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难预测性。农业的这些自身特点,决定了农业在现实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发展必须依赖于外力的扶持和保护。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于农业的支持与保护是题中之义,而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扶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其目的是保证本国粮食安全、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和保障农民收益。农业补贴是新农村建设中对于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最直接的手段,因为从本质上说,农业补贴是利益的一种让渡和转化,其补贴的内容、形式和目的无不体现出明显的利益属性。本文试图从利益机制的视角对我国农业补贴制度进行分析,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农业补贴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一、制度属性——农业补贴的利益本质
利益是人们为满足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对一定对象的客观需求。[1]从哲学上讲,利益是利益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肯定,它反映客体所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马克思曾经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而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把人与社会连接起来的惟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而“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2]从政治学上看,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一定社会内容和特殊性的需要。从本质上来讲,利益是社会主体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转化形式,它表现了社会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主动关系,构成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3]庞德在论述法的作用和任务时将其界定为“它是人类个别的或在集团社会中谋求得到满足的一种欲望或要求。”[4] 克格尔则认为,利益不仅是“欲望念头”,而是并且主要是隐藏在法律规范背后的 、部分并行、部分对立的、相互增强或抑制的抽象的社会力量,即创制法律的矢量(Vektoren der Rechtsbildung)。[5]
利益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人劳动的最根本的动因就是获取利益。在整个历史的发展中,人们争取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追求利益是人活动的根本目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利益。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的利益实现具有两个层面:一方面,农业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根基产业,其负有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使命;另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其生产活动的最根本动因和目的就是获取经济利益。农民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个体,同样也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而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弱质性,自然风险和市场竞争双重制约使得农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其生产主体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冲突和矛盾,而农业补贴作为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项政策工具和法律制度,说到底都是对这种利益矛盾和冲突进行协调的产物,其内在地体现着各主体之间一定的利益关系,体现着利益的属性。此外,农业补贴的内容、形式和最终目的也都体现出明显的利益属性。从补贴的内容上看,农业补贴主要包括“黄箱”补贴和“绿箱”补贴,“黄箱”补贴主要有国家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固定直接补贴、休耕补贴和反周期补贴等。这些补贴无疑以经济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着国家、农民以及其他市场主体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绿箱”补贴主要包括一般农业服务,如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培训、推广和咨询服务、检验服务、农产品市场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粮食援助补贴;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补贴;收入保险计划;自然灾害救济补贴;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农业资源储备补贴;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农业环境保护补贴和地区援助补贴等。[6]这些补贴主要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性物质产业——农业进行扶持,保证国家、农民长远利益的实现,它们体现的是新农村建设各参与主体之间一种长期的利益关系。从补贴的形式上看,农业补贴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直接补贴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如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等)对农民进行的直接经济补贴。间接补贴主要是通过在流通领域中对农产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支持,以“隐蔽”的方式对农民进行的一种资金补贴。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都使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主体——农民事实上获得了利益,实现了农民的增收。从补贴的目的上看,任何国家的农业补贴都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农业生产者的利益,维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保证本国粮食的安全,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从而最终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由此可见,农业补贴作为一项支持保护农业的法律制度,其制度的本质特征、补贴的内容、形式和目的均体现出明显的利益属性,这就为我们从利益机制的角度分析农业补贴制度提供了条件和依据。
二、制度反思——我国农业补贴利益机制的运行现状
利益是相对于一定的利益主体而言的,利益机制是对利益带有原动性的有机系统。没有好的利益机制,利益是无法真正实现和保护的。[7]新农村建设是对现有利益以及未来增量利益的格局重构,在建设过程中,农业补贴将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和利益中介(人的活动)等三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利益机制,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中利益分配的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从利益机制的角度对我国农业补贴制度进行透视,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是一条科学的思路。笔者认为,影响农业补贴的利益机制主要有:利益的产生机制、利益的分配机制、利益的代表机制和利益的保障机制。
(一)利益产生机制
利益的产生问题是利益机制的核心问题。农业补贴中的利益产生机制是指利用相关制度依法促使可持续农业利益补贴的产生,源源不断地为扶持农业生产和实现农民的增收提供增量利益补贴。简而言之就是主要指农业补贴的来源和生成问题。而农业补贴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自身效益低社会效益高。对于这样的准公共产品,国家应该成为主要的供给主体。因而,农业补贴的产生问题主要取决于国家的政策价值取向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社会团体、组织和企业也可以并且应该成为农业补贴的主体,如扶贫慈善机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它们对农业补贴的产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现行的农业补贴制度缺乏引导社会团体、组织和企业等参与农业补贴的机制,补贴几乎由国家财政一力承担,资金来源单一,而且补贴的力度明显不足。总的来看,我国对农业的补贴支出总量较低,绝大多数年份农业支出并未超过财政支出增长比例,财政的实际补贴比率只在2%—3%,递增速度缓慢。具体来看,据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的数据统计,我国对属于“绿箱”政策补贴支出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很低,属于“黄箱”政策补贴范围的农业补贴支出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23%[8],离WTO要求中国的8.5%国内支持微量允许标准仍有一定的差距。而美国在2002年《农场安全和农村投资法案》中,计划在2002 年至2011年这10年间向农业提供1900亿美元的巨额补贴,欧盟和日本也都通过国内立法对农业实施高额补贴。相比之下,我国在农业补贴政策上的态度仍有待转变,财政支持的力度亟需进一步的加大,应积极采取措施拓宽补贴资金的来源渠道,充分利用“黄箱”补贴的空间,用好“绿箱”政策,以保证农业补贴源源不断地快速产生。
(二)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是与利益产生机制密切联系的。农业补贴利益分配机制的中心是依法合理地对补贴的利益在农民与农民之间、农业组织与农业组织之间以及农民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有限的农业补贴在各主体之间分配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补贴的实际效果及其作用的发挥。从农业补贴的目的性价值看来,补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的稳定。从这个目的出发,补贴的利益应该多用在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上。而我国目前农业补贴的结构不科学,导致了补贴利益分配不合理。分析整个农业补贴额的构成,可以看到,我国大量财政补贴用于弥合购销差价、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贴息贷款等流通领域方面,对于农民的脱钩直接补贴、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补贴很少,而这些方面却正是改造传统农业,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发达国家长期实践也表明,流通领域支持措施(如价格支持等)的补贴效率一直较低,在保障农民收入方面,国家拿出了很多钱,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能够流到农民手中,大部分都在中间环节被其它市场主体所侵蚀。据经合组织测算,发达国家的价格政策的补贴效率仅仅为25%,即国家补贴1元钱,农民得到的只有0.25元。[9]但这并不意味着流通领域的补贴措施不重要,国家对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支持等措施对农业的稳定发展仍然是必需的,但投入的比例可以适当减少。补贴利益的分配应向直接补贴措施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等方面适度倾斜,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恰当的地方,以提高补贴的效率。
(三)利益代表机制
在利益关系日益明显化的当代社会,重大利益关系已经构成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与此同时,也构成了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危机的基础。原有的利益关系均衡被打破,利益群体的形态由隐变显,利益冲突由暗变明,利益差距和矛盾更加明朗,利益群体的利益观逐渐变强,利益冲突亦日益突出。[10]在处理和协调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有制度保障的利益代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并完善农民在农业补贴中的利益代表机制,就是要通过制度安排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能代表农民利益,反映农民意愿的合作组织或利益集团。在西方,利益集团又称利益团体、压力团体、院外活动集团等。Jeffery Berry 认为,利益集团是由抱有某些共同目标并且努力去影响公共政策的个人组成的团体。[11]David Truman也指出,利益集团是一种在其成员所持的共同态度的基础上,对社会上其他集团提出某种要求的集团,如果它向政府的任何机构提出其要求,它就变成了一个政治性的利益集团。[12] 当今社会,利益集团的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利益博弈和政策博弈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农业补贴的过程中,农民的权益之所以在某些方面得不到保护,农民利益之所以存在丧失和被侵蚀的现象,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民利益代表主体缺失。没有能代表自己利益的农业利益集团,单个分散的农民在其他市场主体面前无力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利益冲突中往往陷于不利的境地。一些国有粮食部门、企业与广大分散的小农户在争取财政补贴的博弈中处于上风的原因,就是这些部门、企业相对于广大分散的小农户而言,是一个组织性较强、利益比较一致的集团。相反,农民则是一个人数众多、组织性弱、利益不太一致、比较松散的群体,缺乏自己的利益集团来改变对己不利的补贴政策,在政策博弈上处于劣势的地位。此外,利益代表主体的缺失还影响着农业补贴的成本和效率。中国农民人口众多,利益代表主体的缺失使国家与农民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中介桥梁,信息传导不充分,许多针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其运行成本都比较高昂,从而降低了补贴资金的运行效率。可见,通过立法赋予农业行业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农民利益代表主体(利益集团)一定的法律地位,充分发挥它们在农业补贴中的积极作用,对补贴过程中农民权益的维护和补贴效率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利益保障机制
法是调整利益关系的,法更是保障和实现利益的重要手段。法以规范的形式将各利益主体的各种社会利益联系起来,通过调整人们的权利与义务而实现对利益的规制,从而保护各利益主体自身合法利益的实现,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利益保障机制。[13]农业补贴中利益保障机制的中心是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农民利益的实现,主要包括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威胁和其他市场主体的侵害。当前我国对农业补贴的立法相对滞后,目前为止尚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农业补贴法》,对补贴过程中农民合法利益的界定比较模糊,以至于当农民的某些利益受到其他市场主体的侵害时往往得不到法律很好的保障。当务之急应加快对农业补贴的专门立法,完善好各项配套法律制度,以保障补贴过程中的农民权益不受侵犯。对于防范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农业保险是一项很好的制度安排。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农业作为一个弱质性、低效益、高风险的产业,尤其在加入WTO以后以及我国农业外部环境不断恶化的条件下,农业生产面临着更多的自然和非自然性的风险,农民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保险在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规避农业风险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4]农业保险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自身效益低、社会效益高,因此需要国家的财政予以支持。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是国家对农业保险扶持的制度载体,是农业补贴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和农民的利益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而在我国当前的农业补贴制度中,农业保险的补贴制度仍然缺失,从而使农业保险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农业的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规避。为此,尽快建立起农业保险的补贴制度,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快速健康发展,是我国农业补贴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三、制度重构——我国农业补贴的改革进路为了适应国际社会的新环境,提高本国农业生产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现阶段,我国应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探索适应新时代的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现行农业补贴制度,充分发挥其支持和保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民权益的功能。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重构。
(一)利益拓源:加大补贴力度,拓宽资源渠道
我国的农业补贴对于扶持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相对于弱势的农业产业来说仍远远不足,因此需要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农业补贴资金的绝对量,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这里要克服“少数人补贴多数人”的错误观点。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我国城市化率较低,城市人口少于农村人口,由少数城市人来补贴多数农村人十分吃力,因此,财政转移的力度要严格限制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以保证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权益。然而,一个国家能否对农业实现补贴以及补贴的力度大小,主要取决于非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国民财富贡献和财政收入贡献能力是否明显超过了农业,需要补贴的农业劳动力数量或土地等生产资料有多少,并不是简单地按照城乡人口比例来衡量。目前我国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的发展极不平衡,农业的发展明显滞后,非农部门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赶超农业。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农业占GDP份额已下降到15%以下,税收几百亿元,不足财政收入的10%。[15]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的发展裂痕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农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大力扶持,而不是限制财政补贴的力度。此外,针对我国农业补贴资金来源单一的状况,目前应采取措施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可以通过立法逐渐引导一些社会团体、组织和企业等参与到农业补贴的中来,给予它们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充分发挥它们在补贴中的积极作用。还可以将财政补贴和银行信贷支持结合起来,积极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为广大农户提供信贷支持。
(二)结构调整:改进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
我国目前针对农业的补贴多在流通领域进行,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高效的配置,补贴利益往往被中间环节的其他市场主体所侵蚀,补贴效率低下。必须要对补贴方式进行改进,变“暗补”为“明补”。应将流通领域的部分补贴转移到直接生产领域,或直接补贴农产品保护价及与之相关联的仓储建设、保管费用等,将以“暗补”为主的补贴方式逐渐转化为以“明补”为主的补贴格局,让农业生产者直接受益获利,使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更直接更具体,更能发挥财政对农业补贴的政策功效,提高补贴的政策效率。此外,要明确农业补贴不应是一种“应急措施”,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作远景规划是确保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财政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的促进农业发展和保障农民收益。应在明确农业补贴的目标的基础上调整农业补贴的结构,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说来应该按照WTO规则,减少或逐步取消“黄色补贴”,选择以“绿色补贴”为主的补贴措施。应重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补贴,加强以水利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等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重视农业科技补贴,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加强对农民的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通过科技活动,提高我国农产品科技含量,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另外,在补贴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还可以缩小补贴的范围,减少中间环节,有侧重点地对农业进行补贴和扶持,集中发挥财政补贴的政策效益。
(三)组织促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创建利益代表机制
在我国,农民人口多而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缺乏共同利益的驱动,以至农民利益常常存在丧失和被侵蚀的现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创建农民的利益代表主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保护农民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在农业补贴过程中创建农民的利益代表主体,搭建农民与国家之间的中间桥梁,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改变广大农民在利益博弈和政策博弈中的劣势地位;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降低补贴制度运行的成本,提高补贴的效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民行业组织在农业补贴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国家的成功实践表明,农业补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农民利益代表主体的参与。我国目前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利益代表主体,一些政策制定着对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尚存顾虑,认为9亿多农民一旦形成利益集团是件可怕的事情,将会对国家的稳定构成威胁。其实,这是不相信农民的表现,这种观点片面地夸大了农民组织化的制度风险而忽视了它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对农民组织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以发掘和认识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和优点。在农业补贴中,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法律上保证农业行业组织开展活动,在立法上赋予了农业行业组织一定的法律地位,明确了行业组织的性质、业务范围,给予农业行业组织必要的经营、民事主体资格,并应在补贴制度中将行业组织作为农业补贴的受益主体,充分发挥其在农业补贴中的积极作用。
(四)风险防范:完善保险补贴,强化利益保障
农业保险作为绿色补贴允许行使的承载措施,已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政策工具之一。将农业补贴的部分资金用于农业保险补贴,从长远目标和可持续的发展眼光看,更加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权益的保障。因此,构建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是当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架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补贴体系。在中央单独设立一个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管理机构,主管农业保险的补贴工作及其与之相关的工作。对于由地方政府自己建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由中央和省两级共同提供经营管理费和保险费补贴;(2)区域性补贴和差别性补贴齐头并进。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应采取不同的补贴策略,主要是针对区域选择有梯度的保险保障水平;(3)直补农民与补贴企业双向投入。在农业保险的补贴中,可以直接向农民提供补贴保费,对企业的补贴主要体现在管理补贴,对管理保险业务的支出费用予以补贴。[16](4)鼓励地方或农户成立互助保险合作组织,建立农业保险专项风险基金,通过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优惠办法,扶持其发展。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是农业补贴过程中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保障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对完善补贴的利益保障机制起到巨大的作用。此外,在补贴中为了防范农民的权益受到其他市场主体的侵害,可以通过加强对农业补贴立法,制定一部专门的《农业补贴法》,进一步明确补贴过程中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侵害行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为农民的利益提供法律的保障。
结 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利用好农业补贴制度所蕴含的利益机制,在最大的限度内对我国的农业进行支持与保护,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在利益分配层面达到最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相信在良性的利益机制作用下,农业补贴制度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制度作用。 The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subsidy system i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interests mechanism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a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build up the agricultural subsidy policy progressively in our country, keep the rational level of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set up the agricultural protection system progressively. The weak quality of agriculture has determined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agricultural subsidy. The essence of the agriculture subsidy is the subsidies of interests, its content, form and purpose to replenish embody obvious interests attribute invariably. We can analyze the system of agricultural subsidy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visual angle of the interests, and construct the benign interests mechanism.
Keywords: Agricultural subsidy ;Interests ;Interests mechanism; Interest group
参考文献
[1] 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6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88.
[3] 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5.
[4] 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义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1—82.
[5] Kegel. Schuring. Iinternational Privatrecht, 8. Auflage, verlag C. H. Beck Munchen, 2000: 116.
[6] 刘汉成.中外农业补贴的比较及中国的政策调整[J].世界农业,2002,(10):10.
[7] 李长健.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J].中国法学,2005,(3):123.[8] 王 莉.喻佑云.我国农业补贴制度改革与现代农业的发展[J].特区经济,2004,(5):36.
[9] 韩宏华.高红峰.发达国家农民直接补贴的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4,(7):15.
[10] 李长健.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J].中国法学,2005,(3):122.
[11] Jeffery Berry . Lobbying for the People : The Political Behavior of Public Interest Group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77: 95.
[12] David B. Truman .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Opinion, 2nd ed.,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51: 64.
[13] 李长健.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J].中国法学,2005,(3):122.
[14] 李长健,王悦.WTO环境下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9):8.
[15] 蓝海涛.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热点问题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5):13.
关键词:人本主义德育 高校 核心价值观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25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德育学说。它脱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其心理学的研究中结合道德教育实践阐发的一系列教育见解。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中叶,是重视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的心理学研究,代表人物有卡尔・罗杰斯,戈登・奥尔波特,亚伯拉罕・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德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很有启迪意义。
1 重视人的自我发展与健康人格的价值追求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注重人的内在价值,主张人性向善,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注重人性潜能的发掘。“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最核心概念。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原为哲学和伦理学中的概念。在哲学上主要指实现人自己的本质;在伦理学上则主要指人的德行在个人行为中的实现,以达到“内在的我”与外在事物的完美统一。最早自我实现概念是由德国医生哥尔德斯坦在他的《机体论》中提出的。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各自都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自我实现心理学是由人性观(性善论)、价值观(潜能论)和动力观(动机论)三大理论支柱。性善论说明人性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乐观的;潜能论说明人的价值是内在的、固有的、有倾向的;动机论则说明人的活动是有追求的、有动因的并有内驱力的。三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的直接基础是他的动机理论。他把人类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指个体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要;一类是成长需要,指由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他认为如果人的生理需要基本满足之后,更高一级需要将会起主导作用,作为主要动机支配人的行为。马斯洛为了揭示这种自我实现的机制,把人的需要自下而上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增加了认知和审美两种需要,将这两种需要安插在尊重需要之后,自我实现需要之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许多情况下不仅某些需要的先后顺序会出现逆转,几种需要会同时起作用。自我实现在马斯洛看来就是完满人性的充分实现。罗杰斯提出了人类有机体最基本的动机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的观点。他认为自我实现倾向不仅是人类所具有的本性,在更具普遍性的意义上,是一切生物都具备的基本倾向,是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的生物特性,人的各种不同需要的满足也是自我实现需要的部分满足。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知觉世界,自我概念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个体直接的机体经验,另一方面取决于别人的评价,所以说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直觉、态度等实际上是一个人自己的集体经验和别人对他的行为评价相结合的产物。自我概念直接影响个人对世界和自己行为的认知。一个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越接近,他就越感到幸福与满足,这是人格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罗杰斯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即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也就是知情合一的人。这种“完整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价值”,它是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客体的存在、属性、作用及其变化与主体需要相一致、相适应的性质和程度。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主体在不同的阶段和状态下也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因此价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客体固有的属性对价值起着客观的决定作用之外,主体的需要往往影响其对客体价值的判断。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对客体价值的认识、态度和观点,它支配和影响着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决策过程和行为选择。在高校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不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多完善,如果把教育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价值影响的过程,所灌输的价值内容和方法缺失人性的本质内涵,把价值观教育的“理解”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忽视了德育“它还要经由人的自我意识建构才得以凝聚形成个体的德性”,那么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就流于形式。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既不能把它单纯地看做外在的施加影响的过程,也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仅仅是内在的需求而引发的动机而致,应该把它放在人性的维度或者说人的发展角度去理解。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启示我们,重视个人的需求、满足合理的需求、引导高级的需求是价值观教育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方法。“高层次需要是教育对象在社会实践、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中形成的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需要系统,它具有相对稳定性、持久性、不变性,不断地向上向前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我们在分层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有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纵向有机整体,也需要从横向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引发学生的高级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把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起来,要把个人的需要和利益融入到社会要求和利益中,在满足社会要求的过程中满足个人需要,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 主张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外在的价值观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观认识,再由个体内在的价值观认识转化为个体外在的行为,然后再作用于社会的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在价值观的内化形成过程中,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主体的认知因素,二是主体的情绪因素。认知因素强调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接受能力,而情绪因素则是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这种需要直接关系到主体对价值观接受的意愿程度及行为取向,因此是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有效的关键和难点。价值观教育要促使个体形成一种稳定的价值观,不仅要重视其理性层面的提高,更应加强其情感层面的认同,唤起其情感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首先从感情上关心或者关注某一事物,才有可能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才能把价值判断变为自己的行动。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增强实效性,就必须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倡导的正是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结合,发展出人本主义的课程,主张开设“并行课程”,包括:一是学术性课程,是指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知识的课程。二是情感课程,是指健康、伦理及游戏这一类旨在发展人的非认知能力的课程。三是体验课程,是指通过人事与情感的统一旨在唤起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以实现整体人格发展的课程。主张认知学习必须与情意、情感相结合,心智发展必须同情绪发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态度、品德、价值观念等。同时在教育中建立一种接受气氛,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中表达自我情感,教育者接受并理解各种情感。然后,组织受教育者鉴别和追求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实践中实现情感参与和渗透。最后,受教育者主动探索自己所爱的事物,并做出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要把握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对于割裂或忽视某一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把握大学生的情感的特点与表现,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愉快、信任、感激、热情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将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融入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中,意识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行事,能为自己成长成才起到指引和推动作用时,大学生才会在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并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因此,我们要遵循大学生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倾向和状态,才可能启动其情感,才可能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使自身政治认知和道德认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升华为相应的政治信念和道德信念,同时外化为政治行动和道德行为,避免出现因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出现认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情绪抵制的现象。
3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促进作用
人本主义德育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教育者的促进作用。罗杰斯认为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动力,教育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压抑,就好比给予求知的种子以自由舒展的土壤、阳光和空气,一旦条件具备,就会自主地发芽生长,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营造这种促进学习的气氛。教师不是专家,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不取决于教师“教”的水平,也不取决于教学的客观条件,而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态度特征,其中最核心的几条态度就是真诚、关注和同理心。真诚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间的以诚相待,对方都应将其真实的思想、情感坦率地显露出来,促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即对他人的理解)。关注意味着教师必须对学生有根本的信任和认可,教师对“作为具有他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的学生的完整性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同理心意味着教师不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品性作判断,不对学生作定性评价,而只表示同情、理解和尊重。在创造这种新型的气氛和人际关系中,还要有一套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是:第一,主动倾听。对学生表达思想或情感作出积极的反馈,使学生觉得教师正在倾听、关心、理解着他的感受。第二,理解和把握教育过程。教师必须设法保持教育过程的自然性,从而使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为仿佛是碰巧发生的事,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作出过分的指导和过分地作出概括、总结和结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有着丰富内容的价值体系,如果直接照搬这种“非指导性”的教育主张,缺失了价值内容,必将会陷入道德相对主义。那么这种模式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何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更重要的影响体现在关于人的行为、教育目的、学习过程、师生作用、师生关系等一系列新观念中。罗杰斯曾指出,“非指导性”教育“不是一种方法或教学技巧”,它代表的是一些普遍原则,是“一些并不那么容易获得的价值观念。它强调个人尊严、个人选择以及责任的意义和创造的乐趣。它是建立在民主和个人权力基础上的哲学”。因此,人本主义德育对于我们的启示在于要积极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知识信息爆炸、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学生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知识,主体性在日益增强,教育者的权威感正在日益受到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该与这种民主平等的时代特征要求相呼应,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需要教育者成为“促进者”而不是“道德执法官”,建立一种真诚、关注、理解的人际关系。罗杰斯认为,在教育中坚持这样的关系是十分困难的,但教师如果坚持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襟怀坦白,真诚相待,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出现珍贵难忘的心灵交融。教师借情感的基础,以完整的人格、整体的精神,参与到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之中。这样,教育的力量才能真正地作用到学生精神的整体发展上,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到发挥,有助于完整的人的培养。
4 结束语
当然,对于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并不是主张对其理论的回归和追随,而是在可操作的范围内,汲取营养以发展当下的教育。因此我们在对人本主义德育的借鉴中也要认清它理论流派的不足之处,如它以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作为理论依据,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过分强调个体,难免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自由化的教育,忽视计划性和领导性,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等。因此,我们在价值观教育中借鉴西方教育模式应该要有选择性。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论评[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3.
[2]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24.
[3]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
[5]许平.当代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对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
[6]何齐宗.现代外国教育理论流派述评[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59-64.
1 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院校数已逾千所,在校生人数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一半,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崭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念。然而目前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所存在的问题恰恰是因技术与艺术的脱离而表现出的对社会和市场的不适应性问题。具体表现为:
(1)教学内容陈旧:沿用普通教育强调学科知识体统化的静态课程结构,教学内容重艺术表现,轻技能操作和专业实践;缺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项目课程。(2)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任占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之间缺少合作,学习主动性差,缺乏创造性。即使采用了“做中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也因为缺乏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任务而无法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市场需要的技术实践能力。(3)人才培养观落实不到位:技能型人才培养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为落实技能型人才培养观,许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表面看是技能型人才培养观的体现,但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在校期间缺少了相当重要的实训环节。仅依靠1年的顶岗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类似“甩包袱”的做法,无法真正培养技能型人才。
综上所述,就我院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来说,技术能力的培养还是一个空泛的口号。
2 包豪斯的教学理念
对于正处在探索阶段的我院艺术设计教育来说,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自身特点加以创新,探索适合自身、社会、市场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技艺型人才的紧迫任务。
在欧洲设计艺术教育发展史中不得不提的一座丰碑,就是20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它是20世纪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及实践的中心。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教育理念。
设计教育中贯彻了一整套全新的理念、方针和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倡实践和创新,反对墨守成规。格罗皮乌斯在1919年发表的《德国革命》的“自由民主国家的建筑”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和强权政治使我们这一种族变得无比沉闷,生活的艺术更是被中产阶级的俗人们所压抑。古老王国的资产阶级――漠不关心、懒惰而傲慢――已经没有能力维护德国文化……,我们无法通过政治革命而获得’解放’,只有通过精神上的革命正式在这种批判和创新精神的鼓舞下,格罗皮乌斯希望通过包豪斯来实现关于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2)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强调技艺统一。包豪斯高度强调工艺、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所有学生必须在作坊或其他实验场所接受全面的工艺训练,作为所有创作工作的必要基础。早期的包豪斯采取了“双轨制”教学制度采取实习课与理论课并重的教学方针,使学生能够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教育。(3)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包豪斯的校长格罗皮乌斯在对包豪斯的教学试总结评论时指出:“把设计付诸应用”是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包豪斯训练的全部制度显示出以现实问题为依托的教育价值观,这样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把他们的工作付诸实践。事实证明,在作坊中完成一系列实际委托任务的过程,是真正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理念落到实处的过程,教与学的成果直接以产品的方式展现出来,真正使学生们具备了市场需求的技术能力。(4)重视知识互通性。包豪斯的教学理念主张学科间的融汇互通,包豪斯在办学期间陆续创办了家具、金工、印刷和广告、剧场、纺织等十多个作坊,但作坊间的界限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导师也有跨门类负责作坊教学的经历,比如朱斯特?斯密特曾经负责过印刷与广告作坊和雕塑与绘画作坊,而奥斯卡?施莱姆则先后负责过壁画、雕塑和剧场作坊,导师在作坊间的相互流动给学生带来了设计相通性的感受,同时,这些导师也把关于最新的形式语言的思考带到教学中,这直接促使包豪斯的学生具有设计的前瞻性。
3 包豪斯教学理念对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介绍,笔者认为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可在传承包豪斯教育理念的突出特点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改革。
3.1 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
将教学环节放在模拟公司情景的教室中,以社会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活动,打破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壁垒。以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
我院可依据现有专业方向确定工作室的方向,各工作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但主要承担三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项目的教学任务。工作室导师的结构可由我院专业水平及实践经验突出的教师和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专家、熟练的技术工人共同组成。
3.2 模块化项目教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基于人文素质、专业能力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将原有学科体系课程进行模块化整合,分成专业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实践实习模块。
以下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将教学模块、项目内容等加以介绍见表1。
3.3 强化工作室之间的联系,尝试“综合设计”教学方针
这里所说的“综合设计”是指各门类艺术设计围绕同一主题展开各自艺术设计活动。艺术本身具备相通性,而且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艺术设计意义的诠释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变化,跨门类的综合性主题设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常见,艺术设计教育提倡综合设计观念是适应时展需要的。
各工作室应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引入企业大型综合项目,如酒店整体装修项目。该项目不仅涉及到硬装设计,同时涉及到软装设计。建装工作室可将硬装以外的项目转包给产品工作室、陶艺工作室和广告设计工作室。各工作室围绕同一主题将项目设计制作融入教学全过程,共同按照企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和实训计划,各工作室既有独立的研究方向,又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将使课程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有利于专业群的建设。各项目团队围绕同一主题在企业专家和项目负责人的共同指导下,展开各自产品化的设计,既有个性化的成果,又有思维创意上的碰撞交流,有利于学生跨专业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3.4 利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需求分析;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多元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2-0066-04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议题之一,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这也是高职教育应有的承诺与责任担当。
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利益相关者辨析
美国学者米切尔(Mitchell)和伍德(Wood)采用多维细分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认为可以从合法性、权力性和紧急性三大方面来对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分,并按得分的高低将其划分为三类或三级:处于第一层次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即处于权威地位、最重要、最核心的,同时拥有企业合法性、权力性和紧急性三个利益特征的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雇员和顾客等;处于第二层次的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即处于重要地位并拥有上述三项属性中的两项的利益相关者;处于第三层次的潜在型利益相关者,即处于边缘地位的且只拥有三项特性中一项的蛰伏型利益相关者[1]。在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确定与层次划分中,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院长罗索夫斯基根据“与大学关系密切程度”的原则,将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最重要群体、重要群体、部分拥有者和次要群体四个层次[2]。在国内,李福华也根据这一原则,将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四个层次[3]。潘海生则根据利益相关者获得控制权的多寡将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关键利益相关者、紧密利益相关者和一般利益相关者[4]。综合学界已有的几种分类法,并结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特性,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用人单位、合作企业、政府、校友、捐赠者、家长、其他社会群体或组织等。
与他人的分类方法有所不同的是,笔者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利益相关者进一步划分为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者。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校学生、授课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是内部利益相关者,同时作为教学过程的直接参与或辅助参与者,他们也是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具体见表1。而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施行者与受教者,教学对他们而言其意义重大,因此他们是重大利益相关者。而学校教辅人员与行政人员是学校教育得以正常运转的内在保障,是仅次于教师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作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用人单位和校企合作单位对高职教育有重要影响,同时作为毕业生的接收单位,他们是毕业生学习所形成人力资本的购买者,教育教学的成效对他们影响最大,因此他们是教育教学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也是重大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校企合作单位,他们还要担负着高职教育过程参与者的角色,更是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的盟友。政府部门、毕业校友、捐赠人员等由于与学校教学没有直接关联,其对教学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而除了政府部门以外,他们作为的利益相关者,其相关程度一般。政府作为高职院校(公立)的举办者、出资者和监管者,他们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和管理权,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程度较高。
如果对以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加以整合与归类,可以将其进一步精简为四类:一是作为人力资本形态的在校学生或课程学习者;二是以授课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实施者,包括学校行政人员与教辅人员;三是与学校进行人才联合培养的合作企业以及作为毕业生主要接收单位的企业,可简称为企业;四是以政府为统领的其他社会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学校的举办者、出资者、监管者或间接影响者。这四大类型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成为了影响高职院校学科教学的主体。
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诉求虽然有所不同,并呈现出一个动态博弈过程,但彼此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关系,其博弈也随着各主体利益需求的变化以及对利益认知的变化而改变。在整个社会体系中,任何一个组织群体的存在都是因为符合了某一些利益群体的需求,反之也成立。因此,属于同一个体系中的各利益相关者往往形成一种双向价值互动的关系,而其中的若干个利益主体又共同组成了利益共同体。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四大利益相关者是一个相互联结的有机统一体,具体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到,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四大利益主体的关系构建中,学校和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其教学必须面向学生需求和企业对实践型人才的要求。而作为高职毕业生的主要接受单位,企业必须将自己所需的人才类型和规格及时反馈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师的教学趋向自身的需求。同时,为了更加契合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学习必须以企业的实践型人才标准为导向,这要求学生加强与企业或行业进行交流,形成对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正确认知。作为毕业生的接受单位,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能力的培养质量具有最重要的判定权。因此,企业应及时将高职人才培养中发现的问题,向作为外部质量监督的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和沟通,并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影响和改变学校与教师的相关教育教学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四大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在根本上都是密切关联的。那么,在高职英语教学的现实中,这四大主体双向或多边价值互动的状况到底如何,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满足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就成为要首先明确的问题。
二、高职英语教学对利益相关者需求满足的现状
由以上分析可知,高职英语教学至少应满足四大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而大量的事实表明,当下高职英语教学更多的是考虑教师(学校)和政府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对学生与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没有能够较好地满足。在高职英语教学上,只要教学内容相对合理,教学活动得以正常开展,政府和教师(学校)的利益诉求一般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而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学生能学到其在工作岗位上真正能用得上的英语,他们非常关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问题。而作为人力资本集结的学生,他们自然希望学有所用,希望能学到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用得上的英语技能。因此,从学生和企业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教学是一个必然选择。
然而,现实中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仍然是以进行基础能力培养的通用英语教学为主,面向企业、行业需求的专业英语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且由于我国外语应用环境缺乏等方面的原因,加之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在校学习时间偏少等客观实际,期望学生自发进行专业领域英语学习和应用的初衷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因此,从本质上而言,学生这一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实际上的满足。从图1中各利益者的逻辑关系构建来看,该结果主要是由于几大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互动不畅所致。一是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技能的需求及其满足现状没有通过有效的途径向政府形成反馈机制,抑或是政府接收企业反馈平台或途径的缺乏,从而导致企业对毕业生英语技能需求没有直接的反馈途径,也缺乏反馈的主动性。二是企业对学生英语技能的诉求与高职院校或教师之间的反馈和沟通渠道不畅通,抑或双方的沟通、交流不够深入,以致于企业没能很好地表达自身的困惑,而高校也难以完全清楚英语教学“症结”所在,更不知道如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三是学生缺乏有效的途径来了解企业对毕业生英语技能的需求,从而不能真正的感知什么样的英语知识是具有针对性的,因此他们的英语学习没有能够做到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学生要真正理解企业的英语需求,往往需要深入实际工作场景中进行自我体验,而这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是非常缺乏的。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需求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考
(一)改革实施主体
从现实出发,高职英语教学要更好地满足学生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就必须进行积极的改革。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施者终究是教师(学校),从改革的层面而论,教师(学校)必然处于学科教学利益相关者层次结构中的核心,是平衡各利益相关者需求的主导者。
(二)教学内容改革
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设置务必做到精简与灵活。高职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普遍较差,其在校英语学习时间比较短(一般为一年,总课时在100~150学时)。这就决定了高职英语必须大量精简教学内容,并提高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把教学内容与毕业生日后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掌握毕业后实际需要的英语技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以管用’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毕业生英语技能的岗位适应能力”[5]。为此,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设置可做如下转变:
一是明确地以企业需求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首先要打通学校与企业、企业与学生、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渠道,并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政府要起到政策制定和保障、渠道开通与平台搭建的重要作用。同时,学校必须加强对企业需求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设置教学内容。此外,高职英语教学应加强与企业用人单位的合作,根据企业对毕业生英语技能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甚至与企业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和进行课程开发。
二是加强英语教学内容的职业或岗位针对性。高职人才培养的职业或岗位导向性特征要求高职英语也必须面向企业需求进行教学。因此,教学内容和教材选择应具针对性和多样化。2009年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33%受调查的高职毕业生在其岗位上经常接触的英文资料为产品说明书和操作手册,19%的调查对象要阅读专业期刊或专业书籍[6]。大多数的高职毕业生都会在企业一线从事基础性工作。因此,根据针对性和灵活多样的原则,教师可以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将典型企业的机械操作说明书、产品说明书等的英文材料汇编成英语教材或阅读材料,或者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以及不同行业的需求,精选出适量的行业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核心技能”汇编成册,进行针对性教学。
三是增加实践型教学内容或环节。高职教育的应用性特征使很多学科教学都具有实训实习环节,而当下高职英语的实践教学往往被忽略。高职英语教学应适当地增加英语应用实景模拟训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针对岗位英语应用的实训基地建设或安排学生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工作岗位英语应用的见习或体验,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性学习的意识。
(三)课程评价革新
一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考核,即“教什么,就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的灵活多样性必然要求其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比如,对于以企业相应岗位工作所需英语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企业订单班的英语课程考核、对于主要以导游英语为主要授课内容的导游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考核等,必须突显考核内容的教学针对性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高职英语课程的考核内容应具有专业差异性,甚至同一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也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的偏向而在考核上有所不同。英语基础能力对高职学生而言还是非常重要,基础能力可以作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但不应作为主要部分。
二是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工作岗位英语技能的应用特征设置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不同的专业岗位对英语技能及其应用方式的要求有所不同。有的工作类型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有的行业则更侧重于学生英语读写能力。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工作岗位往往对计算机软、硬件产品英文说明书以及计算机英文编程语言解读、编写能力要求比较高;而涉外电子商务专业岗位则对国际商贸英语口语交流能力以及一般的国际商务信函读写能力要求比较多。针对将来学生在工作中最可能用到的专业英语及其应用方式,在高职英语课程考核中可以设置基于工作情景的英语应用能力考核模式,或对学生在模拟工作场景中应用英语完成预定任务的能力进行考核。
三是加强对不同行业、专业英语“核心技能”等级考试制度的建设。高职英语教学应淡化学生对四、六级考试通过率的追求,取而代之的应是执行更加适合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具有行业和专业针对性的专门用途英语“核心技能”等级考试制度。比如,从整个高职教育的角度出发,开设适应高职学生需求的计算机英语、导游英语、护理英语、商务英语、会计英语、酒店英语等各种应用性专门用途英语等级考试,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具目标性、认可性和主动性。部分专业的高职英语课程考核甚至可以用“核心技能”等级考试的成绩来加以替代或作为参考。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进一步规范高职英语教学,提高其教学与学习的职业导向性。
参 考 文 献
[1][2]胡赤弟.教育产权与现代大学制度构建[M].广州:光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0.
[3]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7(7):36-39.
[4]潘海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治理理论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5):17-20.
[5]徐伟成、向前进、陈孝宗.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能力岗位要求的调查报告[J].教育与职业,2009(14):183-185.
[6]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职英语需求状况及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研究[J].中国外语,2009(2):11-19.
Reform of English Course Provision and the Diversified Eval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 Demands
Wei Jian
Abstract The core stakeholder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clude of four main bodies students, teachers,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s, both of them presenting two-way valu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At present, the lack of effectiv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different bodies resulted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ttached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demands of teachers (schools) and governments, while ignored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enterprises. From the angle of meeting and balancing the needs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the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ust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assessment way. The teaching contents should be set up center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job and with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added. In curriculum eval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the diversified assessment ways according to post English application mode while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rank appraisal system for core skills of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