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礼仪中的文化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关于礼仪的著作更是丰富多彩,这些著作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是几千年来规范人们行为和塑造独特价值观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发展的重视逐步弱化,加之西方文化的入侵,人们对礼仪文化的学习也慢慢减少,各高校的礼仪教育流于形式。为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本文以传统文化为内核,加强高校礼仪教育。
一、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高校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江西省十所高校及其他省若干高校关于礼仪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目前最热门的高校慕课平台中有关礼仪的课程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礼仪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对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第一,长期以来,各高校都将礼仪教育归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未单独开设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课程,且未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教师对礼仪教育不重视;第二,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礼仪课程(包括传统文化礼仪),但多数高校都是将其作为选修课开设的,学生可自由决定选修与否,并未将其列为公共必修课。(二)高校礼仪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设置不合理第一,多数学校的礼仪内容主要是西方礼仪及现代礼仪,对中国传统礼仪讲解较少;第二,多数教材虽然涉及部分传统文化礼仪,但仅仅是对传统礼仪的简单介绍,并未将其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进行讲解;第三,由于礼仪教育一般被作为公共课程,因此,多数学校一般为该课程选择一套教材,所有学生共同学习,导致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三)慕课平台中缺乏传统礼仪教育课程通过对慕课平台的调查研究发现,发展相对成熟的慕课平台“爱课程网”上收录的关于礼仪的课程只有两门,一门是湖南大学袁涤非老师的“现代礼仪”,另一门则为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讲授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这两门课程的受众比较广泛,也是时下各礼仪教育和视频课网站中点击率最高的两门课程。此外,超星尔雅通识课程库中关于礼仪的课程只有四门,分别为上海理工大学的“公共关系礼仪实务”,国家行政学院的“女子礼仪”,南开大学的“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以及清华大学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综观慕课平台的这些礼仪课程可以看出,只有清华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彭林教授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将传统礼仪文化与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日常行为相结合,生动讲解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而其他课程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现代礼仪”和“西方礼仪”,对我国传统礼仪的讲解较少。(四)缺乏礼仪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礼仪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社会学科,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但目前,多数高校的礼仪教师并不具备礼仪专业背景,大部分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来的,经过后期的培训和学习,即走上工作岗位。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教师缺乏礼仪教育的专业知识,对传统礼仪研究不够,导致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加强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对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的重视首先,学校要加强对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的重视,将礼仪教育从思政教育中独立出来,开设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或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开设礼仪专业,设置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方向;将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列为公共必须课,并通过考试、论文的形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将考核成绩作为学生的学分任务。其次,教师也要加强对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的重视,在遵循学校教育要求的基础上,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将礼仪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点内容。(二)优化礼仪教育的内容中国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加强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礼仪的发展进程,了解古代文化礼仪及当前礼仪的丰富内涵,了解其功能和作用,使学生对礼仪形成全方位的认识。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将思想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相结合,选择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从礼仪概述、个人礼仪、社交礼仪、服务礼仪、习俗礼仪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归纳,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礼仪知识,了解中国文化。(三)借助高校文化社团传播礼仪文化近年来,高校社团发展迅速,各种文化社团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礼仪教育可充分利用社团这一途径进行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知识的传播。结合学校大学生实践活动周、大学生社团文化节等活动,开展传统礼仪文化实践体验活动,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具体来说,高校校团委应鼓励各院系学生以社团活动为号召开展各种类型的礼仪风采大赛、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大型的传统文化活动,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四)加强礼仪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各高校要提高礼仪教师的选聘标准,引进不仅有礼仪教育专业背景知识,而且有较强实践经验的教师,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各高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礼仪教育的培训和教师交流会,引导教师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教师的礼仪素养,从而不断提升礼仪教学效果。
三、结语
建设以传统礼仪文化为内核的高校礼仪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坚守传统,但更多是为了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高校礼仪教育中,应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丰富礼仪教育的内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周辉艳.谈大学生礼仪教育中传统礼仪文化的渗透[J].文化视点,2015,(12):89-90.
[2]王琳.论高职院校礼仪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8):59-60.
[3]周沫含.高职院校礼仪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72.
摘 要: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沉淀,礼仪是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标志。高职教育不同于纯粹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是以能力的实用性为主要标准。高职教育开设社交礼仪教育,是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本文对高职院校实施礼仪教育的意义及其策略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意义;策略
礼仪教育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而高职教育模式专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校园人文环境本身还比较薄弱。作为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生,它们的礼仪修养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于此,以下就高职院校实施礼仪教育的意义及其策略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实施礼仪教育的意义
高职院校实施礼仪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1.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仪教育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起效快、传播速度快、学生运用得快。礼仪教育可以有效地将“文明、和谐、公正、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播种在学生心中。大学生思想活跃,易受各种思潮影响。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大学生思想中是大学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普及礼仪教育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2.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但公民道德却出现了滑坡现象,譬如诚信缺失,廉耻观念淡薄等;“拜金主义”和“自私自利”思想泛滥;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公共秩序被扰乱的现象屡见不鲜;国民言谈举止缺乏修养、国际形象不佳等。礼仪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德育教育,礼仪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公民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通过礼仪教育,在小事中培养高职院校学生高尚的情操,养成文明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修养。
3.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一些学生热衷西方文化,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对西方节日礼仪耳熟能详,却不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礼仪文化。大学生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群体,普及礼仪教育十分重要。普及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二、高职院校实施礼仪教育的策略
1.合理构建礼仪课程教学体系。高职院校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修养的弊端。部分高职院校未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少数开设礼仪课的院校只作为选修课,未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扩大开设礼仪课程的范围,建礼仪课程教学体系,并将其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对学生的礼仪修养进行量化考核,制定相应考核制度,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来考核学生的礼仪修养,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2.高职院校的礼仪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制度。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效果最明显的教育途径。在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应该把礼仪教育融入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中。礼仪教育的难点不是掌握礼仪规范,而是将礼仪规范转化为行为习惯。尽管开设礼仪课,学生也明白礼仪规范,但生活中学生不文明礼貌行为时有发生。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手册里大部分强调的是纪律,而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缺乏有力的监督。对于学校来说,纪律固然重要,制定文明礼仪管理制度同样不可忽视。学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日常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来抓,并且落到实处,必然对养成学生习礼、守礼的良好习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丰富礼仪教育形式多样化。传统礼仪教育普遍局限于课堂,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高职学生。因此,礼仪教育应该是理实结合,注重实践。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应通过讲座、校园文化宣传来创造一个礼仪文化氛围。例如,聘请专家定期开展礼仪专题讲座,能让学生吸收大家的思想精华,而且能弥补课堂教学局限;不同阶段的大型仪式,如“开学典礼”、“成人礼”、“毕业典礼”、“庆典仪式”、“颁奖仪式”、“捐赠仪式”等,能让学生在仪式中学习礼仪文化;丰富的社团活动中传播礼仪规范,如职场礼仪大赛、礼仪文化沙龙等,能活跃礼仪学习氛围,达到礼仪教育的效果;一系列礼仪素养测评,如“乘车礼仪”、“服饰礼仪”、“行进礼仪”、“拜访礼仪”、“接待礼仪”、“西餐礼仪”等,能强化学生礼仪修养;用墙体标语、橱窗、校园网来宣传礼仪文化,能营造浓郁的礼仪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知礼、重礼的理念。
4.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礼仪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礼仪的道德内涵,要求礼仪教育必须注重理论讲授。如果礼仪教育仅仅是注重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训练,而不注意礼仪深刻内涵的挖掘,这样的礼仪教育是不完整的。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灵活运用规范,还要让学生从内心理解,明白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礼仪规范。如讲授男士和女士叠放手势时,在生活中一般男士是右手放在左手上面,而女士是左手放在右手上面。在正式场合,女士可把右手置于左手上面,便于指引和持物。学生除了了解这些,还应让学生明白从人体经脉养生的角度,这是最适合男女的叠放手势。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牢牢记住,并好好践行。同时,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礼仪规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以后工作有机联系起来。课堂教学要倡导“教学做合一”,通过形象感知、师生共同示范、学生正确模仿、情景互动模拟等方法,让学生领悟礼仪文化精神,掌握礼仪正确规范。各类的实践环节要精心设计,不能空谈,要多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设计具体内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礼仪的核心是尊敬,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弘扬真善美,维护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构建诚信友爱的价值观。高职院校实施礼仪教育是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实施礼仪教育,对于加强高职学生礼仪修养,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狄.社交礼仪[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朱璇.社交礼仪教学在高职学生教育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
关键词:传统礼仪;价值评判;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5日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礼仪的“礼”字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古人讲“礼仪者敬人也”,实际上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礼仪的“仪”字顾名思义,仪者仪式也,即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我国礼仪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礼仪其实就是行为规范、就是交往艺术、就是待人接物之道。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中国人“把宗教、法律、道德、礼仪都混在一起,这一切都是行善,都是美德。有关这四方面的箴规就是礼教”。“文人之用于育人,官吏之用于说教,生活中的一切细小的举动都包罗在这些礼教里边”。中国传统礼仪的意蕴非常丰富,且具有多重功能。深刻认识传统礼仪的意蕴,充分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的礼仪不同于西方的礼仪。在西方人眼里,礼仪通常是指一种风俗,是依据民族或地域差异来区别的风俗。而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眼里,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含着特殊的意义,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一、礼仪的政治意蕴
中国的礼仪源起于政治。古人认为,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依据,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倘若没有礼,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四方。可见,中国古人是从治国、行政的视角来倡导与推行礼和礼仪的,将其作为治理国家的方略、统治天下的手段。
儒家强调教化,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礼和礼仪的教化,达到政令畅通、政治稳定的目标。周公制礼,其所设计改造的一些礼仪与分封制、宗法制相辅而行,作为周王朝最根本的国家制度,对政治稳定产生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礼、礼仪对于治国、行政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各种礼仪、礼节被整合为系统化的礼制,成为一种行为规范。特别是《周礼》、《仪礼》、《礼记》等礼书的出现,使礼和礼仪具有系统的文本形态,从而用来教化人民。由此可以看出,礼仪的政治意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它是一种政治秩序,这种秩序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它是一种政治手段,这种手段有利于保证政令畅通。
二、礼仪的道德意蕴
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也说过:“礼兴人和、谦恭礼让、宽容待人、以人为善。” “立于礼”是为人之善,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事之善,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古人具体阐述了礼与德的关系:一方面礼是德的基础。“礼者,德之基也”,“人而无礼,焉以为德”。礼的观念和意识应该是道德行为发生的基础;另一方面礼是德的规范。“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身有礼则身修”。礼可以端正人的行为,懂得和遵守礼就可以使人的行为符合礼仪的规范,从而保证德的实现。可以说,礼是一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礼仪则是这种意识和规范的外显形式。礼仪属于行为活动的范畴,是一种行为道德,它通过行为来表现礼所蕴含的道德。离开礼所蕴含的道德,礼仪只能是繁文缛节。但是,离开礼仪的行为活动,礼所蕴含的道德又将缺乏实现的载体。
三、礼仪的社会意蕴
在中国历史上,礼仪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礼仪调控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主要是通过礼仪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和价值评判功能来调节人的情感和意识,约束人的行为。通过价值导向功能,礼仪引导人们实施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通过价值评判功能,礼仪对人们的行为作出评判,矫正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
人通过礼和礼仪,可以增强对自身情感和行为的约束力;人学习礼和礼仪的过程,就是人格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在中国历史上,当儒家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之后,礼和礼仪就从贵族社会的原则演变为大众生活的准则,从政治统治和思想统治的领域逐步延伸到社会治理等领域,成为实现社会调节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礼仪属于社会控制中的文化控制手段和非正式制度,具有非直接强制性的特征。礼仪调节和控制社会主要是通过社会评价和内心反省来实现的,并由此达到群体行为协同和整个社会和谐的目标。
四、礼仪促进社会更和谐
从本质上看,中国传统礼仪属于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附带着一种雅致的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汲取传统礼仪中合理的、有益的因素,并且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新的内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可以使传统礼仪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中国传统礼仪的现代价值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当前,可以重点发挥其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改善社会调控方面的作用。通过礼仪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中国传统礼仪是与道德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虽然当前道德建设的内涵与传统道德的内涵有本质区别,但挖掘传统道德中一些有益的思想和做法,对于加强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大有裨益。
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列为基本道德规范,把文明礼貌列为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这都要求我们把传统礼仪中的积极因素同现代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创新公民道德建设形式。
目前,尤其可以利用传统礼仪来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社会公德的礼仪,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共领域和谐秩序的道德要求,主要是协调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作为职业道德的礼仪,体现了特定职业的道德要求,主要是协调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我们应该发掘传统礼仪中的道德规范,教育广大公民讲礼貌、重礼节,以礼待人;教育各行各业人员爱岗敬业,尊重服务对象,遵守职业道德,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通过礼仪改善社会调控方式。社会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体现为社会相对稳定而协调的存在状态。制度是约束社会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种类型,而礼仪就属于非正式制度的范畴。从社会调控方式来看,正式制度采用强制性的调控方式,非正式制度则采用非直接强制性的调控方式。礼仪对社会秩序的调控,往往是通过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文化认同等来实现的,在某些时候这是一种更加有效的调控方式。礼仪强调行为的规范、有序和协调。规范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有序是要求人们的行为有条不紊地进行,协调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协调一致。这些要求有利于形成严格的秩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深入研究传统礼仪对社会秩序的调控作用,高度重视礼仪在实现社会安定有序中的意义,充分发挥礼仪作为社会关系的剂、人际交往的纽带和化解矛盾的手段作用,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主要参考文献:
[1]于混奇,花菊香主编.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姜汝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传统礼仪 消费社会 礼服造型设计
一、 社交礼仪与礼服是社会沟通的重要手段
礼服是指在某些特殊、重大或特定场合上参与者所穿着的服装。它源于近代西方上层社会的宫宴、家庭聚会、仪式庆典等社交礼仪活动时所穿的服装。礼仪服饰的穿着在西方国家历史上较为久远,划分较细,较为完善,这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多元文化蓬勃兴起,人们参与会务宴席、节目表演、仪式典礼等一些社交礼仪场合的活动越来越多。其场合下穿着的礼服越来越突显其重要地位。人们希望沟通,乐与交流,参与礼仪活动的兴趣越发的增强,民众接受了西方礼仪文化,尊重礼仪的同时也认同了西式礼服礼服。
与传统礼服相比,现代礼服不仅继承了传统礼服的华美、绚丽,更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状况下,发展为时尚文化的代表,风格或简约大气或盛大华丽。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礼仪服饰语言独特,最具服装文化艺术与技术的代表性,需求面越来越广泛。纵观礼服的发展,其经历了时装化、平民化、休闲化、个性化等多方位的演变,发展的今天成为服装类别中最为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礼仪文化的差异
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服装审美存在很多差异。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服装文化,突出以人为本。西方文化崇尚人体美,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不忌讳表现性感。如在设计女装时,露颈、露肩、露背、半胸,以紧缩腰围和垫臀来表现女性胴体曲线。在一些舞会、酒会的社交活动中参加者以站立为主的活动方式进行,使得礼服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现穿着者的着装魅力。
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封闭,在服装上具有固执的“原体”意识,传统服装形制几千年来地位稳定,吸收异域服装相对困难。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在歌舞宴会上,一般都是表演者站立,宾客坐立,很难展现参加者着装全貌。
随着全球一体化时代的来临,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民众接受了西洋礼仪、礼服,同时却忽略东方礼仪与服饰。近年来很多学者和服装界人士开始关注传统礼仪与现代礼服设计问题。
三、礼仪与礼服的研究现状
尽管礼仪与礼服相伴已久,但是20世纪以前的历史文献中却并无对于礼服的专门著述。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艾米丽・坡斯特在她编著《礼仪指南》中对礼仪、礼服中做了一些阐述,以社交礼仪为主,论述在何等场合上应穿何等样式的服装,也仅限于对现代商务礼仪做出的引导。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内礼仪、礼服的发展几乎是停滞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礼服的研究逐渐增多,鲍璐在2008年发表了《浅析影响我国晚礼服设计因素》,她从市场前景,服装的设计要素,礼服的制作手法等方面来谈影响我国礼服设计发展问题。刘雪花也在2009年广西纺织科技上发表了对礼服设计分析。它主要是从服装的廓形设计,细节设计,和装饰设计等角度来谈礼服的,郭在《浅析女性礼服穿着文化》中谈到礼服、礼仪的发展是以西方礼仪及礼服的角度去谈。
在众家所言中,对礼服的现状研究多是以西式礼服样式为主,大家关心的问题也是以礼服设计的角度去研究礼服,而忽略了传统礼仪对礼服的重要作用。我国自古就是衣冠王国、礼仪之邦,事实上礼服根植于礼仪文化之上,礼服的穿法与用途要以不同的场合来进行。对于面料、款式、色彩要求不能求简单的统一。在传统礼仪中,礼服的穿着,实际上更是一种文化穿着体现。而传统礼仪和现代消费社会的礼服之间应该达成一种融合,形成一种新的默契。才利于我国的礼服发展,走有东方文化特色的礼服之路。在融于世界的同时,表现出我国礼服文化韵味。
四、传统礼仪与现代消费社会礼服消费出现的差异研究
现代的礼服,多以西洋样式为主,在我国消费社会中,如何将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礼服融合,既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又能与西式的礼服融会贯通走向世界,以下是从几个方面来思考研究的。
1.传统礼仪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礼制精神的体现的问题
中国的服装制度形成于夏商时期,完备于周朝,服装制度等级森严,各阶层服饰严禁混穿,是阶级地位的象征。在礼仪活动中,不同时节、场合的穿着更是有严格规定。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帝国清朝将千百年来的华夏衣冠丢去了,但是礼仪制度,依然很好的保持着,近现代社会的历史变革使汉装迷失了方向,但传统礼仪依然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依附在礼仪制度之上的礼服,没有了具体的传统样式,在西风东进中全盘吸收了西洋礼服之后,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礼仪习俗又与之不能完全相融。服装没有了外在的型,但是礼制精神依然存在。它所表现在色彩、面料、装饰纹样上,他们之间的差异、用法及和现代社会的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2.消费社会礼服市场的供需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的提高,礼服正以极快的速度推广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有待发掘的固定消费群与目前的晚礼服设计缺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空缺。由于中国人比较保守、含蓄,若直接按西方的样式设计晚礼服,一定很难为人们所接受,所以要考虑到中国的社会环境和风俗习惯,融人中国的服装元素多元化成为消费者的共同追求, 晚礼服生产厂商应针对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依年龄、身份、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等各种要素设计生产出适合各阶层穿着的晚礼服。
3.现代礼服版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款式设计是外在的表象,能引起人们注意力;版型设计是服装内在的结构处理,好的版型能够使穿着者从视觉到知觉均能感受到舒适、美观。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终引起消费欲望的关键是服装版型式样是否能恰到好处的烘托自己完美的一面。可以说只有好的版型设计,才能制作出美观、时尚的礼服。
礼服版型设计作为礼服制作过程中的首道工序,以服装效果图或服装成品为依据,是用来指导服装裁剪和生产及确定最终的穿着效果。在礼服板型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两类板型设计构成,即平面版型设计与立体版型设计。目前,国内企业常用制版方法以平面制版方法为主。
现在的版型师一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他们出身多数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工人,大都停留在单纯的技师阶段,缺少创作创新能力,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表现的过于墨守陈规,对于新事物、新理论表现的不够热情,难以在版型制作上取得突破。
人们在选择服装时,已不仅停留在衣服是否整洁、长短是否合适上,更多考虑的是服装的款式、版型、装饰等。总体来讲,就是对服装风格的认同度如何。服饰看起来是否时尚、穿起来是否舒适、,是否适合自己的气质,是关注的重点。对版型风格的认同与否,影响着穿着者的消费心里。一件服装,能否吸引人们目光,在于款式设计;但是穿着是否舒适、与人体结合是否美观,则归属于版型设计范畴。
版型风格是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一个重要保证,是商家和消费者不容忽视的,所以研究版型风格和风格延续对企业和消费者来讲,都具有更实际的价值,好的版型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而风格的延续则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障。
影响版型风格设计与发展的原因有很多种方面,如设计师、制版师的素质、使用的技术与手段、服装的号型、生产加工等。国内服装企业多数处于发展阶段,一些企业比较重视设计风格,而忽略版型设计。对服装品牌而言,没有确立板型风格的服装,其品牌就会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五、结束语
目前,代表东方文化特色的礼服―旗袍、唐装等在市场上的销售份额远低于西洋礼服的销量,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中西服饰文化融合趋势也空前加强。开发传统文化,提升现代礼服设计水平,摆脱礼服全盘西化的设计现象,走一条时尚加民族的特色道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融入东方设计元素,让中国元素也跻身于国际时装界的发展。
对现代礼服版型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在版型创新过程中将服装结构设计、装饰、图案,色彩等进行实际应用,开发具有本土文化底蕴的礼服版型设计,势在必行。科技的进步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服装本身就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应用学科,完善服装产学结合化进程,让服装教育与技术结合,创造价值,是我们教育界中服装人的责任,也是服装产业的期盼。
参考文献: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儒家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和个人修养,对中国社会生活作用巨大。在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往日益扩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逐渐成为外国学生的热门选择。为了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之精华,不但对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汉语教学,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播和理解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礼仪 儒家 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一. 礼仪定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著称,礼仪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什么是礼仪,想必大多数人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自古以来,由于古代文字深奥艰涩,礼学就被认为是难治之学,只能吸引少数学者的目光。然而,基于礼学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仍为历代学者所重视。产生于先秦和西汉的《周礼》《仪礼》《礼记》,后称为“三礼”,是我国最早的礼仪研究成果,一直流传至今,并成为后人研究礼仪的经典文献。
一般认为,礼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风俗习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礼被引申为宗法制度中的行为规范准则,以此区分尊卑、贵贱、亲疏。随后,礼从宗族内部扩展到国家政治范畴,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西周以后,礼被进一步发展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手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关于礼的界定,由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外延的宽泛性,古今学者都未能给礼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礼的本质。其一,礼是祭神求福的行为;其二,礼是最高的自然法则;其三,礼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是立身的根本;其四,礼是国家政治的根本准则。
本人认为,礼仪是礼节和仪式,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二. 儒家礼仪精神
对儒家礼仪精神的探求,直以来都是礼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将礼的精神概括为“仁”“礼”“敬”和“诚”。这里主要分析“仁”和“礼”。
1.仁
“仁”作为儒家礼仪精神之一,主要表现在仁是礼的根本内核。在儒家礼仪思想体系中,“仁”是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从理论卜讲“仁”是“礼”的核心,是“礼”的内在道德依据,失去了“仁”的精神,“礼”也就不能称其为“礼”。“仁”又可以概括为仁者爱人、仁者立人、仁者恕人等几个方面。孔子没有把“仁”看作一个固定的德行或者限定于某一种德行,而是把一切德行都看作“仁”,看做是“仁”所显现出的恭敬辞让、谨慎勤俭、廉直义勇、宽恕惠敏等的德行。因此“仁”是统摄一切德行的根本和道德创造的根源。
在儒家礼仪思想体系中,仁是内在的道德范畴,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里而礼外”。礼以仁为根本,是仁的外在性规范;仁以礼为形式,是礼的内在性原则。孔子首先引仁入礼,并将“仁”视为内在的道德原则,将“礼”视为外在的行为规范。所以,他发出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感叹。正是说人之仁德是施行礼乐的前提,倘若没有仁德,礼乐便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依仁以成礼”是要求各类礼仪制度、行为规范的制定应以仁为依据,符合仁的精神。“设礼以显仁”就是要通过外在的“礼”来显现内在的“仁”。所以说,无仁,礼则失去本源;无礼,仁则难以显现。因此,守礼即为行仁、践仁,是仁的体现和展开。
2.礼
据历史定献记载,礼最旱出现在夏代,夏礼较为简朴,经过夏、商、周三代,礼的发展更为成熟、完备。历代统治者和儒学思想家都重视礼的道德功能,不仅包括秩序性制度,而且包括伦理道德规范,以礼制规范人们的行为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秩序,通过各类伦理规则制约人的行为,使人能够明辨是非曲直,遵守社会规则秩序,保持社会的稳定。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此处所讲的“规矩”,就是礼,就是规范与制度。
孔子非常重视礼的作用,他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又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爱表现出来就是礼,礼是人们交往的行为规范,父子、长幼、师生、朋友、君巨等之间依靠礼来维系,没有礼,人们的行为就会失去规范。在孔子看来,礼并非一种单纯的规范、形式,而是具有象征性的意义。礼乐仪式不仅表达和唤起人内在的情感,而且培养人的职责和使命意识,因而孔子特别强调礼乐的教化陶冶作用,通过“礼”来控制、规范人的言行举止,通过“乐”来调整、提升人的内在德性,故而有“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之说。礼发挥作用的途径是由外而内,从外部来约束人性,防止行为不端,规范人的行为举止,让人们在行礼过程中去领悟礼的内在真谛,使德行内化,这也就是礼作为外在形式的价值所在。
三. 儒家礼仪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
儒家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和个人修养,对中国社会生活作用巨大。
在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往日益扩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逐渐成为外国学生的热门选择。为了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
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之精华,不但对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汉语教学,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播和理解有重要作用。
1.将儒家礼仪精华融入课堂
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精华,融入课堂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树立中国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正确印象。很多老师反映留学生来了中国都学坏了,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中国社会中一些不太好的方面,而忽略了好的方面。
儒家礼仪精神强调在与人交往中要“仁厚”“诚信”“谦让”,《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孟子也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强调的是人们在交往中要宽仁厚道、友爱互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克己谦让之风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所要倡导的。
因此,我们应将礼仪教育融入到课堂之中,帮助学生树立对中国的正确印象和自身礼仪修养的提升。
2.用“礼乐思想”营造课堂氛围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除了将礼仪常识和规范理论融入课堂教育外,构建良好的校园礼仪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让同学们处处感受到礼的存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熏陶。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展示中国礼仪风范。例如,举办各类与文明礼仪相关的展览、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促进校园崇尚礼仪风气,在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实施礼仪教育,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规范和思想认识。
3.发挥“身教示范”作用
儒家不仅重视道德教育和个人的自我修养,且提出了一整套身教示范的思想。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苟正其身矣,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就是说,要正人,先正己,己不正,如何能正人。孟尹也指出:“舒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意思就是,自己不正,是不能正人的。儒家身教示范虽然多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其提倡身教示范的思想对教育者无疑是有益的,值得我们汉语教师汲取。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关键。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礼仪教育的传播者,教师的言行举止以及礼仪礼貌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务必先正己的道理,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效仿的榜样。因此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要用自身的行动为学生作出表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文化史上,“礼”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儒家礼仪作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范畴广泛、影响深远的民族文化载体,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含了许多值得我们吸收和继承的超越时代、超越国度的永恒的普遍价值。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不能舍弃也不能盲从,而应该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积极成分。所以,对儒家礼仪文化的研究和学习,特别是深入挖掘其思想的现代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今天,儒家礼仪为人们提供了一系列不同于法律制度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人们通过对礼的自觉信守和实践,主动地去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社会氛围,这种态势不但将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也会给世界展现一个以“仁”“礼”为核心的,礼仪之邦的大国形象。
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之精华,不但对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汉语教学,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播和理解有重要作用。作为汉语国际教师,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者,要在不断提升自身礼仪修养的同时,向学生展现中国礼仪文化,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邹昌林.中国礼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唐贤秋.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白华.儒家礼学价值观研究:[博士学位沦文].郑州大学,2004
[5]马国华.孔子的礼治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5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礼仪;高校学风建设;个人修养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学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学风就是学习风气,主要体现在学习上,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习惯的具体体现。学风问题不仅涉及学生获取知识和学习技能的能力,还涉及学生的品格和素养。学风对于培养学生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学生在校期间,更影响到他的一生,使他在毕业后具有主动、开创性的学习精神,进一步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成功的成才之路。
加强学风建设,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学习,不但要通过学习发掘自己的智力和潜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树立积极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意识和精神,而且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公益服务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高校学风的现状,结合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探索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并希望以此寻求一种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新途径。
一、目前高校学风的现状
1.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从学生上课的认真程度和出勤情况来分析,目前高校内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的人数比例在逐渐下降,而“及格万岁”和“混日子”的人数比例都在呈上升趋势。
2.学生对于参加学习的动机的认识
不同的人会因为不同的生活阅历和对事物观点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学习动机,但无论如何,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这对于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如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未来立足社会做准备、完善自我等)的人数比例相比以前在减少,而学习动机不明确的学生人数比例在上升。
二、中国传统礼仪对学生学风的积极影响
通过对学风问题不断思考和针对该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实践和总结,我们尝试将中国传统礼仪知识引入到学生的日常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发现中国传统礼仪对学风有以下积极的影响。
1.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端正学习态度
礼仪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和认同对待任何事、任何人都要“以礼相待”,都能做到“自卑而敬人”,当学生懂得这些之后就会明白:在课堂上,要尊敬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身边每一位前来学习的同学,因此,必须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早退、不影响老师讲课、不影响周围同学听课。在校园生活中,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不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我们都要做到“谦让”,因此,在与人发生冲突时不可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在仪礼的影响下,学生对于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作为子女的责任的认识不再简单地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而是在心灵深处有了某种具有震撼效果的理解,责任意识的加强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确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
目前高校当中有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当谈到学习动机时显得茫然。经过研究发现,这部分学生往往生活圈子很小,不善于与人交往。这种生活圈子的狭小又会导致他们对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得不全面,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比较片面。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讲究人际关系,只有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环境中时,我们对生活才是充满激情的,才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传统礼仪强调“做事先做人”,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就可以在对生活充满激情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确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 三、通过中国传统礼仪加强学风建设的探索
1.筛选授课内容,每项内容都需要结合现实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经历了数千年,这些内容几乎都流传了下来。但是其中有些礼节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消失了或者已经很少能见到了。我们需要结合现代文明,对于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礼节要在讲课时不再提倡,只需要学生知道这种礼节为什么会诞生、在那个历史时期它有其存在的理由就可以了。而对于适合现代社会的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内容,我们需要详细地向学生介绍它的意义、什么场合下用、怎样用、行礼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
另外,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除了《周礼》、《礼记》等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礼学名著之外,现代很多学者大多都是以“考古”的角度进行研究,所著著作也大多是以介绍为主,仿佛这些都与我们现代人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认为,给学生讲解的内容应该是实用的。因此,必须对选定的内容进行扩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大量真实、鲜活的例子,并将他们贯穿在讲课内容当中。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觉得这些内容距离自己太远而失去学习的热情,还会让学生感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仍然不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各种与传统礼仪文化有关的活动
个人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也不是通过一段时间“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课程的学习就能够完成的。课程内容的讲授,是让学生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对与学生有关的部分礼仪进行学习。因此,更多的工作需要在一个大环境下去做,需要这个大环境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需要这个大环境引导学生去行礼。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环境,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付诸实践,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失落感和对知识的怀疑,那这些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就只能表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而不能波及整个校园生活以及更广的范围。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行与传统礼仪有关的各种活动。例如,定期评选学风榜样、个人修养标兵,对学风、修养、礼仪方面表现出众的学生予以表彰。这样做,一则肯定他们的表现和成绩,二则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此外,还可以不定期地请一些专家、学者做与礼仪有关的讲座,让更多的相关知识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我们的生活。通过上述活动,在整个校园营造一种知礼、懂礼、崇礼、行礼的氛围。
四、研究启示
(1)学风建设的目的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学风建设其目的是通过各种举措,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遵守校纪校规,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礼仪知识,做到知礼、懂礼、行礼、守礼,知道要尊师重道、尊重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知道无以规矩则不成方圆,校纪校规就如同校园中的礼仪一样,需要严格遵守;知道在生活中要怀有恻隐之心、敬畏之心、宽容之心。学礼、行礼能够提高一个人的个人修养,修养提高了,学生对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作为子女的责任、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都会有一个深刻且清醒的认识,这样校园里的各种违纪和不道德事件就会很少发生,校纪校规也不再是惩罚违纪学生的标准,而会变成学生校园生活的礼仪准则。
(2)礼仪教育要从大一新生入学阶段开始抓起。大一新生步入大学之初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换言之就是礼仪。只有将礼仪的基础打好了、打坚实了,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大学生活里,通过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和个人修养。
(3)对学生的礼仪教育需要教师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俗话说,上行下效,在学校里,“上”就是教师,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言行的榜样和回答问题时旁征博引的例证。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同时,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言辞举止都应当合乎礼仪要求。这样,学生在敬佩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的同时,也会对教师的授课倍加重视,对教师的教导铭记于心。
关键词:拱手礼;基本形式;内涵
中图分类号:K8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60-01
我国是礼仪之邦,在我国的古代就非常推崇礼仪,礼仪规定社会秩序,并且形成约定俗成的社会准则。拱手礼仪在我国的传统礼仪中非常重要,而且应用频率高。
一、拱手礼的考辨
(一)拱手礼与揖礼
有很多理论认为,拱手礼就是揖礼,这种看法传播范围最广,在学界也将拱手礼与揖礼互相使用。在古代,揖礼的动作主要是拱手,二者的手法差不多,在行礼的对象方面差别也不大。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拱手礼与揖礼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礼仪,但是二者联系密切。拱手也是揖礼的一部分。作揖的动作是两手并拢,而且身体稍微前倾。作揖是在拱手礼的前提下,外加上举的动作。作揖的过程中,人们的双手是在胸前叠合,作揖礼比拱手礼的形式稍微复杂,是在拱手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且二者都需要弯腰。二者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并不是完全相同,作揖比拱手礼更正式。
(二)拱手礼与叉手礼
叉手指的是人们的双手在胸前,是佛教常用的行礼形式。在普通的文献中,拱手就是叉手。叉手礼在佛教的礼仪中是将双手并拢,放于胸前,然后十指微微交叉。佛教中金刚合掌的叉手礼仪传入中国,与中国的礼仪相得益彰,渐渐其差别越来越小。
(三)拱手礼与鞠躬
拱手礼在行礼的过程中,其动作不同,身形也不同,通常情况下,都是人们的双脚正立,然后双手在胸前。其动作与鞠躬也有相似之处,二者在行礼的过程中身体都要前倾。
二、中国传统拱手礼的基本形式
拱手礼的主要动作就是双手并拢,然后十指交叉,手型一般是拱手,体现出敬佩的意思,或者通过抱拳的形式。在行拱手礼的过程中,人们的身体前倾。
三、敬天和敬人的拱手礼文化内涵
我国礼仪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中产生。远古时期,人们对宇宙产生敬畏之心,而且会进行各类祭祀活动。这些礼仪是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并且通过礼仪可以更好地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处于平衡的状态,也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约束。
拱手礼的内涵首先体现在人们对天的敬畏之情,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以及对天的膜拜。拱手礼最初的动作是人们伸出双手,然后将双手捆绑,表示把自己作为天的祭祀品。随着拱手礼仪的不断发展,拱手礼也可以体现对人的尊敬。拱手礼是对社会价值的承载,也是对人际关系的表现,对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进行维系,从而促进人们思维的转变,形成各类文化形态。中国传统的社会阶级之间在行拱手礼时其规则也有很大的差别,以此显示出不同阶层的尊卑。拱手礼包含着人们对宇宙的敬畏之情,而且包含着对美好的追求,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对人们审美情趣的培养,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善了社会秩序。拱手礼的核心在于精神层面,尊崇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性,人应该尊重自然,而且应该尊重他人,这种礼仪的精髓在于对人的尊重和对天的敬重。
在礼仪层面,拱手礼的行为规范也比较全面。在行礼的过程中,人们的双手应该在胸前,而且左手在外,右手在内。这些礼仪看似比较繁琐,却是对天的尊重,体现了人们对天的敬意。
四、拱手礼在构建现代礼仪体系中的作用
礼是在人情的基础上建立,而且也对人们起到制约和教化的作用。人情是礼产生的根本,也被礼克制,在现代社会礼仪体系的建设中,礼仪的构建不能束缚人们的自由,但是也不能越过道德底线。
在中国近代社会,传统礼仪与西方的礼仪融合,甚至出现了弱化的现象。传统的拱手礼也受到西方礼仪的冲击。目前西方的握手礼比较流行,因其非常的方便,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拱手礼要在特定的场合进行,才能实现其传承的意义。国人在使用拱手礼时,对于特定的场合非常注重,如在特色的节日庆典上使用就非常恰当。我国的礼仪根基非常深厚,在我国的经济实力日渐强大后被唤醒。如在春节,晚辈要向长辈行传统的礼仪,就是对中国传统礼仪的传承。这说明拱手礼也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完善,而且更加规范,具有浓厚的民族性特征。中国的民族特色在拱手礼中得以体现,传统礼仪也实现了现代的构建。
五、结语
拱手礼具有其自身的特征,而且用途比较广泛,可以表示问候、致歉等。在当今社会中,可以在西方礼仪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的礼仪能够进行挖掘,体现出民族特色。并且在有民族特色的场合使用传统礼仪,能够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使现代礼仪的构建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丽娟.中国传统拱手礼及其对现代礼仪体系构建的作用[J]. 甘肃高师学报,2016,05:87-90.
关键词:汉族服饰;民俗礼仪;节日礼俗;传承;发展
一、汉族服饰是民俗礼仪的载体
民俗礼仪的存在表现在直接现实和精神寄托两个方面。而汉族服饰作为民俗中有形的物质载体,自然也将中华民族传统汉文化的民俗中所寄托的千古意蕴和万种风情通过服饰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汉族服饰是民俗礼仪的直接现实,表现在人们的一生中,如汉族的成年礼、婚丧嫁娶等服饰都是具有标志作用的;在节日礼仪中,也会有一些特定的仪式服饰和歌舞服饰等,也起到以一定的烘托气氛的作用。
另一方面,汉族服饰还是一种心意民俗的寄托。在很多的祭祀祭神、祈福求祥、辟邪驱魔的主观意图中,也都通过了民俗的一些表现来得以实现。百姓的心愿通过这些形式得以寄托和释放,这便是民俗仪式所能取得的成效。
二、汉族服饰是民俗礼仪的直接现实
中国谚语中,有“入乡随俗”的说法,这个“俗”即当地的民俗。这是通过当地的房屋建筑和服装服饰的风格特色,便能让人一目了然的直观感受到这个地方的特色。这或许就是直接现实的直观表现了。民俗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中,衣,也是首当其冲的物质性的现实。
对于汉族服饰而言,由于汉族民间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应用地域广泛,作为独立的服饰体系,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背景和风貌。同样的,汉民族也有着很多的民俗传统,每当节日盛典和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就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习尚。
从一个人到来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最初的服饰便得到了郑重的关注。新生儿降生时的民俗活动被新生儿的长辈视为关乎孩子一生的福祸吉凶的大事。中国自古以来便形成了有关诞生的服饰民俗。《诗经・小雅・斯干》中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这与中国传统观念上的重男轻女的观点是一致的。一个生下来放在床上给他玉器玩弄,一个生下来放在地上给她纺轮纺锤把玩,这是有所不同的。在服饰上,给男孩穿着衣装,给女孩仅裹上包被,也足以证明传统的观念礼仪。但服俗流传到现在,性别的界定已经愈加模糊,但长辈对于为小孩子准备衫、裤、裙以及项圈、手镯脚镯这些服饰的心意却有增无减,而赋予服饰的吉祥寓意也愈加浓厚。
再者,“成年礼”也是一生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种礼仪。在我国古代关乎成年礼仪的规定中,服饰是礼仪中最为完备的。在儒家著作中,于两汉时期编纂的《礼记》便有多处文字记载。如《礼记・曲礼上》有:“男子二十而冠。女子许嫁而笄”,并称二十岁为“弱冠”之年。所谓冠,便是在服饰上同成年人一样,其中冠戴为主要的标志。男子“加冠”,女子则盘发插簪,举行“加笄礼”。
此外,婚丧嫁娶也都各自有不同的风俗和服饰。成婚仪式寄托着幸福喜悦,所用服饰俗称“婚服”,在色彩上多以喜庆的红色为主色调。而丧葬服饰,是寄托对逝者的尊重与哀思。“死”字属于民俗中的禁忌,很多地方则将这种服饰俗称为“寿衣”。虽然葬俗并不是喜庆的,人们却在礼仪规矩上更加的重视,而这些礼仪也都缺少不了服饰。
三、汉族服饰是民俗礼仪的精神寄托
如果说之前,我们考虑到的是服饰通过民俗而产生的现实性,那么人们在满足自我心愿的同时,也赋予了某种超物质的精神功能,从而使服饰成为寄托某种社会或宗教的物件。在这一方面,通常,人们会利用自己发明的服饰并定义为某种神权和威严的象征进行一些仪式和风俗的用途,例如,祭神祀祖、祈福求祥、辟邪驱魔、免灾去病、招魂厌胜等。
在我国汉民族中自古就有祭雨神的习俗,每逢天旱时,就有道士或德高望重者召集男性来祈求雨神眷顾。最早的风俗是将杨柳枝扎成“凉帽”,匍匐在地上,祈求一场大雨的到来。既然万物有灵,神的名目也多的数不胜数,祭神的服饰也是五花八门的。我国四川各地,曾相传有蚕丛国,这里的人文面为纵目之形,身着青色衣服,椎髻左衽。还有宋元时的神o“万回哥哥”,蓬头笑面,身着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也被人们唤为和合之神。一般来说,神在民俗中的服饰发式可以随意的塑造和想象,祭神者的服饰则要洁净庄重,以求不亵渎神灵。
四、服饰民俗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要民族的国家,如今与传统汉文化相关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正在逐渐消失,现在的年轻人更是从小就没有见过多少的传统服饰,对于汉族传统服饰与民俗的关系可谓之少之甚少,更别说去了解了,而我国辉煌的服装历史和丰富而有内涵的民俗文化却在那等待着有人能来弘扬、继承和发展。这些如同活化石一般的历史文化,与人类的发展联系极为紧密,更可以说与人的一生都密不可分。然而,在现代文明的驱使下传统的制作技艺和民间服饰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让许多人为之惋惜。张一道教授曾提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礼仪之邦,要拥有自己的服饰。汉民族的服饰和风俗则需要我们共同的维护和传承发扬。一个民族想要强调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就应该将本民族服饰升华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汉族民间服饰文化与风俗礼仪亦是如此。(作者单位: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时尚艺术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2]《神话与民族精神》谢选骏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3]《中华全国风俗志》胡朴安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4]《服装学概论》李当岐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中国服装史》华梅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4
[6]《服饰心理学》华梅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7
[7]《服饰民俗学》华梅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10
[8]《中国民俗文化》云中天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东亚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起着越来重要的影响作用,两个国家在千百的历史中不断交流,互通有无,有着许多相似的文化特点和相同的传统礼仪修养。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者和未来的建设者,对其礼仪修养的研究和调查有着十分重要的开拓作用,特别是对比研究中日两个国家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发现两个国家在礼仪修养方面的异同,在差异中学习,在对比中提高,为中日两国大学生的交流和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也为中日两国的一衣带水的友谊作出贡献。
关键词:中日 大学生 礼仪修养 调查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研究中日大学生礼仪修养的背景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拥有着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儒雅的秉性修养,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修养作为文明、进步的象征,始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广泛而且深远的影响。在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中,处处体现了古人对礼仪和修养的心的与体会。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日本的文化则是从古代中国流传进入的。考古学和人类学观点认为日本民族是主要由古代中国汉族、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融合而来,逐渐迁移到日本融合衍变而来,其文化有着和古代中国相似相同的地方[1]。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日本的大河民族不断学习和发展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礼仪特点。在世界范围内,日本人以其独特的礼仪修养,代表了东亚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2、研究中日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目的
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个最重要的国家,在东亚乃至世界上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示范效应,两国在历史上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交流,汉朝时,日本和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唐朝时候的鉴真东渡更为中日之间的交流交往添上了浓墨重笔。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说过:“中国是日本的邻国,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关系,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哺育,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中日两国就是在这样的联系中生活过来的。”[2]。此次作者以交流考察的身份前往日本,对中日大学生在礼仪修养的差异做了方方面面调查和对比,期间发现两国大学生在很多方面的确存在差异,而重要的是,发现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方面,这就是研究中日两国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目的。
研究中日礼仪修养,特别是中日大学生之间的礼仪修养的异同,探究中日礼仪现状和原因,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现有的情况,在思考中研究中日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对比,有利于我们在加强认识的同时,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和对策。
二、中日两国大学生礼仪修养的表现
1、语言词汇表达方面
礼仪修养最外在和最直接的形式就是语言词汇的表达,虽然日本的汉语是从中国引进的,经过一千多年的使用和改良发展,部分词汇已有了歧义或者不同的用法。例如,“先生”一词 , 在中国古代时指“文兄”和“老师”,后来用作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也被妇女用来称自己的丈夫。而在当今中国,无论对方是谁,身份如何 ,许多人都爱以“先生”敬称 ,特别是服务行业用来称呼客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日语却保持了国内部分语言“内涵修养”的部分,日语中的“先生”一词却不能泛指任何人 ,一般指教师、医生、律师以及国会议员等具有身份的人,和古代中国的用法范围基本一致。一些表示动作的词 , 虽字形一样 ,但随历史的变迁 , 却各具其意,如“走”,在古代汉语中有“疾趋”即“跑”的意思 ,但现在汉语中的“走”已成为“步行的通称”,但在日语使用上,仍是疾跑的意思。[3]。虽然词语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日本大学生在对老师、兄长,甚至是我们中国的交流访问生的语言敬意。
在日本的交流期间,作者感觉最深的就是日本大学生对敬语的使用,无论是ありがとう还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日语,两个均是“谢谢”的意思,后者是敬体形式,它是日语文言文在现代日语中的残留,是十分尊敬而且正式的用法)。
人类的语言行为是礼仪修养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探索到很多文化的奥秘,不同文化对相同的问题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但是其内在的含义和意义却有着相似相同的地方,礼仪修养最直接,最外在的体现就是谈吐和言行举止,而国内大学生,在许多的地方还有不足,在作者之前做的《90后大学生礼仪修养调查研究报告》中,当问及“哪些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时,其中发现17.3%的国内大学生说话带脏字,有14.3%的国内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听电话,有6.9%的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中日两国的大学生在语言词汇的使用和表达上体现了不小的差异。
2、行为举止方面
(1)社交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