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

第1篇: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xx市中小学牢牢抓住这一契机,紧扣“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主题,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突出主题,大力开展校园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学校精心组织,搞好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的宣传普及;充分利用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组织师生开展“2018年防灾减灾日专题学习”活动,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积极宣传贯彻《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突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充分发挥宣传媒介的作用,提高师生对防灾减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提高防灾技能,认真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各学校按照上级安全工作要求,围绕防溺水、防汛抗灾、防震减灾、防风防雷、防御地质灾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安全保卫、饮食卫生等方面,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对全校师生进行培训,明确疏散信号、路线、顺序、场地、时间等,使师生掌握撤离、逃生、自救、互救的方法。演练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针对演练活动暴露出的问题不足,改进细化措施,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的防灾意识和防灾技能。

构筑平安校园,全面排查校园内外安全隐患。学校围绕防震、防汛、防溺水、校舍、安保、消防、饮食卫生、周边治安等方面,集中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主要检查应急预案修订、值守制度、岗位责任、设施设备、抢险准备等方面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建立台账,安排专人督促整改,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对自身难以整改的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书面报告,并采取严密防范措施,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第2篇: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5月12日是“防灾减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减少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根据省、市卫生计生委及健康教育中心文件精神,为做好“防灾减灾日”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大力宣传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参与防灾减灾活动的能力及自觉性,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积极开展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一、领导重视,部署到位

为做好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我市对“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进行早安排、早组织、早动员、早行动,成立了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专人,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宣传周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广泛宣传,氛围浓厚

一是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利用电视、网络、微博等媒体,突出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开展水旱灾害、地震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宣传,宣传报道全市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情况。

二是集中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户外咨询宣传活动。组织单位相关科室成员在单位楼前开展 “防灾减灾日”户外宣传活动,悬挂条幅、设置宣传展板和咨询台向群众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通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等方式集中宣传火灾、地震、洪涝等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办法。

三是开展“五进”活动。“防灾减灾日”宣传周,xx市疾控中心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5月8日至12日,开展应急演练1次,举办防灾减灾专题讲座2场,排查灾害风险隐患2处,制作防灾减灾宣传单500份,发放自然灾害个人防护手册500份,发放健康素养66条500份,其他相关宣传材料600份,参加防灾减灾活动500人(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宣传内容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3篇: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普及;重要作用;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尤其是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山区,十分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气象地质灾害,危害性很大,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防范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要想最大限度的降低气象灾害的损失,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做起,提升人们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当前我国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

一、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作用

1.助于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能够促进人们对气象知识以及气象灾害及其防范措施的了解,与此同时,人们也了解到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自然会提高对气象灾害的警惕,在潜移默化中,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得到增强,在防范和减少气象灾害的时候,能够有效地发挥出他们的作用,毕竟仅仅依靠政府来防灾减灾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政府相关部门不可能在第一现场就刚到灾害发生的现场,信息的传播总是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气象防灾减灾的重在主要在于人们平日里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灾害一旦发生,我们能够做的仅仅是尽最大努力减低灾害的损失。

2.助于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气象灾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而且气象灾害的种类也特别多,比如洪涝、冰雹、干旱、高温、大风、雷电、暴雨、大雾、低温东海、暴风雪等等,这些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干旱灾害使得庄稼在地里被旱死,使得农民颗粒无收,损失巨大,此外,灾害还能导致人们失去生命,损失不可估量。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能够使人们了解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防范措施,并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的知识,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降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3.有助于人们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地形比较复杂,气候也各式各样,加强对气象防灾减灾的普及,能够使人们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点,以便人们根据相应的气候和地形进行农业的生产,这样能够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气象灾害。人们对气象知识一般都知之甚少,面对复杂的气候必须加强人们的认识和理解,做到对气象灾害的了解,这样在气象灾害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气象灾害将会造成的损失,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4.有助于加强气象部门的服务意识

在我国,气象部门主要是服务于人们,为人们提供及时可靠的天气预报和预警,在气象灾害可能发生的地方或是时间,提醒人们注意防范气象灾害。通过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不仅填充了人们的气象知识的空白,也加强了气象部门的服务意识,塑造了气象部门的服务形象。气象部门通过建立相应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体系,积极开展气象减灾防灾知识的普及活动,深化人们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树立良好的气象科普宣传品牌效应,提升气象部门的工作水平和质量,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二、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1.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活动

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相应的活动,走进群众、贴近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比如定期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讲座,邀请气象专家向人们讲解气象灾害发生原因,气象灾害能够造成的损害,以及如何防范气象灾害等等。还可以通过演出的形式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融入到演出活动中,形象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比如排练一些与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的小品、相声等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吸引人们观看,从而在观看节目表演中学得相关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2.通过广播宣传和发小册子等形式进行普及活动

气象部门可以借鉴家电下乡、文化下乡的方式,在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时候进行下乡宣传,这种宣传效果也非常明显,能够广泛地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通过村委会的大喇叭不定期地广播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尤其是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多发的地方,要不断宣传相应的防范措施和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可以事先录制好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磁带或光盘,使得普及工作更容易进行。另外,还可以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印制成小册子下发到人们的手中,为了防止人们将小册子当废纸扔掉,可以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印在日历、扑克牌、小扇子等有用的物品上,这样人们在闲暇之余就能够看到上面的宣传知识。

3.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普及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和途径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有着极好的效果,能够快速、及时、广泛的将相关知识传递给人们。在具体的活动开展中,可以与电视台合作,开辟一个气象防灾减灾的电视栏目,邀请专家进行节目的录制,然后在电视台进行定期播出,还可以设置有奖问答环节,以节目的提高收视率;另外,还可以借助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因为现代社会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能够广泛而直接地达到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的目的。

总结:

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工作还没有普遍开展,让处于起步阶段,仅仅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普及活动,因此必须扩大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的范围,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和普及手段,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广泛而直接地向人们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从而达到防范气象灾害发生,减小气象灾害损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成海民,王跃峰,薛玉敏.谈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J].中国科技信息, 2010(18)

第4篇: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陕西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自然环境优美,你一定很羡慕吧!可是,历史上有许多灾害却频频“光临”这个脆弱的省份。下面就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一种灾害——旱灾。

实例与情况:

从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四年,受灾地区有陕西、河南、直隶(今河北)、山东等。这次大旱灾时间长、范围大、后果特别严重:大早旱不仅使农产绝收,田园荒芜,而且“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竟达一千万以上!

1920年,中国北方大旱。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灾,灾民2000万,死亡50万人。

1928—1929年,中国陕西大旱。陕西全境共940万人受灾,死亡达250万人,逃难者40余万人,。

1959—1961年,历史上称为“时期”。全国连续3年的大范围旱情,

使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剧增加,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就减少1000万人。

原因与联系:

陕西地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我们都知道,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就使得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造成此地区干燥少雨。而且,越趋向内陆,降水量就越少,各月降水量分布就越不平均,气温的年较差也越大。所以,我认为气候是导致陕西旱灾频频的主要原因。

其次地形因素也是旱灾频频的原因之一。陕西地区周围有众多山脉,最为著名的就是秦岭山脉了,而从东南方向来的,携带有大量水汽的夏季风“光临”陕西地区时,刚好受到高耸延绵的秦岭山脉阻挡,使得水汽们在“攀爬”的过程中形成降水(即地形雨),而涉险过关的水汽们以及其他方向汇集来的水汽等也只能形成小范围的降水。所以,这也是陕西地区降水量偏少的原因之一。

另外,还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水利兴修不够,江河污染严重,不重视保护土壤肥力,绿化面积不足,宣传教育力度不大等等。

措施与效果:

出现干旱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那么,怎样在旱灾来临之后积极、有效地去应对,减少旱灾所造成的影响,就成了重中之重。

例如前不久,全国有12个省份受到了旱灾的影响,旱情为50年一遇。2008年11月中旬以来,陕西已经100多天无降水,旱情十分严峻,全省作物受旱面积达114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3.8%。

面对严峻的旱情,陕西省应对十分及时、果断,各级水利部门十分重视,精心调配水利设施投入抗旱,全面开启可用的塘、库、井、站、窖等小型水利设施,尽力扩大灌溉面积,并且立即启动了二级抗旱应急预案了,采取了发射火箭弹人工降雨、普及抗旱知识、稳定市场价格等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把旱灾给人民所带来的损失与影响降到最低。

据统计,全省投入抗旱人数达117万人,开起水利设施6万多处,投入机动抗旱设施1.8万台。发生饮水困难的市、县两级水利部门组织了2000多辆送水车,紧急解决了3.2万人、1.9万头大家畜的临时饮水困难。

建议与设想:

通过2009年的旱灾,我们看的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互助互爱的美好品质,但我们也能看见全国还有不少地区抗旱灾的能力较低,面对随时可能来临的灾害,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应积极的防灾、减灾,这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足。

我认为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的方法有以下9条:

(1)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2)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

(3)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

(4)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滴灌、地膜覆盖;

(5)沙地不种植农作物,种草和树防止土地沙漠化;

(6)多用农家肥,尽量少用无机肥;

(7)以年为单位隔年种植不同作物,保持土壤肥力;

(8)工厂尽量少排放有害气体,少排放工业废渣,使气候不要在进一步恶化;

(9)加大抗旱知识宣传力度,普及抗旱知识把抗灾基本知识编入中小学课本。

第5篇: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关键词:防汛抗旱 水旱灾害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人为因素对生态的破坏,防汛抗旱问题日趋严重,虽然,我国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减弱水旱灾害的影响,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却不足以改善全国的整体水旱灾害现状。因此,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努力的改进。争取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一、防汛抗旱能力存在的问题

1、预测预报预警能力与有效应对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洪涝灾害监测站点不足,预测预报能力偏低,预警不够及时。此外,旱情监测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旱情监测评估和预测分析能力比较滞后。

2、防灾减灾基础体系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我国大江大河部分干流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严重滞后,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低,全国还有相当数量的耕地缺少灌溉设施,城乡供水保证率不高,还有2亿多农村人口存在饮用水不安全问题。

3、防汛抗旱保障能力与社会化防灾减灾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我国防汛抗旱经费投入渠道单一,水旱灾害救助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社会化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洪水干旱保险还停留在研究层面。防汛抗旱社会管理相对薄弱,防汛抗旱专业队伍偏弱偏少,抢险和抗旱服务能力普遍不强。

4、防汛抗旱技术水平与现代化防灾减灾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防汛抗旱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程度不高,防汛抗旱工程设备与装备的现代化程度较低,制约了防汛抗旱工作的效率。

二、关于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出现了,这个概念的提出是近些年的事情。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其发展历程。

1、古代人适应水的阶段,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古代的人们适应水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人们属于冷兵器时代,没有先进的生产力,不能构建坚固的水利设施,致使当汛期和旱期来临的时候没有任何办法。对于这个阶段人与水的关系,我国古人有许多论述,大多数的论述内容都是,水是一种变化无常的事物,我们无法控制它,我们只有了解它的习性,然后去适应它生存,因为我们离不开它。在古代也有著名的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案例,那就是大禹治水。总而言之这一阶段,实际上是人类主动并力图将其暴露程度降低为零,回避水旱灾害,从而减小风险。

2、近现代人逐渐控制水的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等到了近现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拥有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大型机械,可以建设一些水利工程,来防治水旱灾害了。同时,人类改造自然的意愿和能力在增强,特别是人口增加后,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长,迫切需要对水进行控制,通过建设水利工程来改造河川、调蓄洪水、发展灌溉和供水等。技术的不断进步,需求的不断增多,使得人们的野心开始不断变大。人类在这个阶段认为大自然是可以战胜的,人类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无限度地改造自然,向大自然索取。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角度看,此时是人类在降低自己易损性的同时,试图通过各种强有力的工程措施,将水旱灾害的危害性减小到零,从而减小水旱灾害风险。

3、现代人和水和谐共存的阶段,人们经过上一个阶段与水的接触,人们开始发现水是不能够征服的,真正的生存之道就是与水共存,一起和谐发展。在这个阶段里,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不可能将水旱灾害风险“危害性”、“暴露程度”、“易损性”的任何一个风险因素减小到零。相反地,应当采取综合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小水旱灾害风险,实现水早灾害管理的最大效益。于是我国人们开始从各国学习先进的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工作,争取早日走上,人水和谐、水旱灾害综合管理的道路。

三、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流程

所有工作都有自己固定的流程,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也是如此。目前主流的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流程主要是以下几个步骤。

1、风险评估,这里所谓的风险评估,指的就是根据某种灾害所导致的损失的历史资料的记载,然后再根据上一步的风险文档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这一工作中,主要利用的工具有概率统计、洪水风险图、资产评估法、水文水力学法、历史洪水类比法、地貌学法、专家调查法等。

2、风险识别,水旱风险管理就是风险识别工作,该工作主要是对潜在的各种威胁进行系统的认真的归纳整理,并分析产生不利事件原因的过程。该步骤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出风险的来源、范围以及特性,然后形成文档报告,以便后面工作的开展。

3、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整个风险管理工作的中间步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工作期间,会对上面的俩个工作内容进行综合的分析整理,然后把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及其他因素的风险指标值,综合成单指标值,以表示该地区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其损失的程度,并与根据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的、可接受的风险标准进行比较,进而确定该地区的风险等级,由此确定是否应该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理。

4、风险处理,风险处理顾名思义,就是指对某种不利事件进行科学的预防,尽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的一个过程,可以说该步骤是整个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风险处理的主要任务是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佳效益的总目标。当面临风险时,主要思路为采取转移、接受、化解、规避和分担等各种风险处理手段,从这些手段中,选择适当内容,形成最优处理方案。

5.风险管理结果评价,风险管理结果评价是整个风险管理工作的最后一步,该过程的主要工作是对以上每个步骤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然后找出每一步骤的可行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档案记录,以便于以后的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一般地说,对于某一地区或流域的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以上工作流程是逐步进行的,但每一步工作之间又是彼此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

结束语

近年来,在防汛抗旱和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实践中,各地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工程建设,完善非工程措施,防汛、抗旱、防台风等各项工作取得不少新突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因此,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思路,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实施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实现人水和谐,开创防汛抗旱工作新局面,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宁.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与水旱灾害管理工程[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2)。

[2]刘宁.进一步提高科学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J].求是,2010(08)。

[3]刘宁.堰塞湖应急处置实践与认识[J].水科学进展,2010,21(04)。

[4]刘宁.舟曲白龙江堰塞排险与应急疏通减灾工程管理认知[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01)。

[5]刘宁.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与水旱灾害管理工程[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2)。

第6篇: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和有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注重打基础促规范。形成联动运行机制,构建齐抓共管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做好抗震救灾应急准备,切实推动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凡在我镇发生的:(1)重大水旱灾害,冰雹、雪、等气象灾害;(2)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森林、民房、学校、商店发生火灾和重大动物疫情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性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三、工作规则

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求镇政府、镇属各单位、各村委会全体干部职工应做到:(一)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要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做好防御自然灾害的各项工作。(二)要落实责任,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三)要严明纪律,凡因不听指挥调配,工作不落实,人员、措施不到位,出现因灾害造成群众伤亡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触犯刑律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四)各村要高度重视灾害排查工作,将本村的每个山体滑坡点,每户危房户都要做好登记并建立档案;凡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及时向镇政府报告。

四、灾害风险

我镇辖区有自然资源局标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0个,如发生灾害,需紧急转移安置。

五、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一)发生洪涝、暴雨、干旱、冰雹、雪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启动本预案。(二)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六、指挥机构和职责

镇政府成立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镇长熊雪宇同志任组长,各村包村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各村支部书记、镇武装部、党政办、国土办、卫生院、司法所、派出所等机构组成。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协调各职能部门统一救灾,负责整个救灾工作的灾情收集、整理,负责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民政办是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在镇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各类灾害的救助、救济工作,指导灾区开展灾后倒塌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参与镇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防灾减灾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其组成单位和职能为:办公室组成单位:镇党政办、镇民政办、镇财政所、镇国土办、镇武装部等。(一)镇应急办、镇党政办主要职责:负责传达救灾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负责全镇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协调、监督各部门和自然灾害发生地域的应急工作;收集汇总和上报抗灾救灾的有关情况,负责编辑灾情简报与对外工作;负责灾区抗灾工作的宣传报道。(二)镇国土办主要职责:负责做好灾害趋势的协商与预测;负责组织自然灾害评估,确定灾害等级。(三)派出所、镇民政办、镇财政所、镇司法所、镇卫生院、镇武装部主要职责:负责灾民的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工作;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治安防范及保障工作;负责救灾应急所需的交通、通讯、医疗救护、救援物资的调度、下拨和供应工作;负责救灾资金的分配和管理;负责救灾捐赠活动的组织和捐赠物的接收与发放。负责灾区灾后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措、使用和管理;负责制定灾民倒房重建总体方案;负责组织指导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和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四)镇财政所、镇纪检办主要职责:负责对各级、各部门安排的救灾资金、物资进行审计、监督,及时纠正、查处违规违规行为。

七、应急准备

(一)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需的救灾设备和装备,完善民政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健全与公安、消防、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二)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根据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年应根据灾害发生特点,适时组织民兵应急分队演练习,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八、灾害预警

(一)根据水利、水文、地质灾害、林业、森林火险、有害生物灾害、农作物病虫害草鼠害、动物疫情等部门预警预报信息,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全镇预警预报。(二)民政办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进行分析,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地区和人口数量及时提出灾情评估意见,向镇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向有关部门上报、向村上通报。(三)镇有关部门和各村应根据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预警预报,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九、会议制度

为了加强平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调度,建立我镇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一)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全镇防震减灾工作;(二)研究、审议防震减灾工作重大政策和措施;(三)协调各村、各科室涉及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事项;(四)通报重要震情和防震减灾工作情况。联席会议建立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由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主持(根据情况需要,经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同意也可临时召开会议),主要是总结交流工作情况,研究部署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协调解决全镇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困难问题。

第7篇: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一、全省现有农机抗旱能力现状

(一)近几年湖南气候特征

主要调查分析湖南地区旱灾的发生频率,旱灾的强度;耕地面积、其中旱土、水田各多少,常年需灌溉面积,其中自动灌溉面积,需机电灌溉面积多少,需一级提灌、二级提灌、三级提灌面积分别为多少;常年旱灾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减产和绝收面积和产量,受旱率、成灾率持续的时间,涉及的人口和家属。

近年来,**县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春季低温干旱,夏旱和秋旱,特别是2007年的夏旱最为严重,全县受灾面积192.6万亩,其中严重干旱面积104.2亩,濒临绝产面积13.4万亩。县委、县政府通过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抗旱资金投入、组织科技人员下村指导、抢修灌溉工程、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等措施,集中全县力量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全省现有农机抗旱能力现状强悍,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县的抗旱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粮食总产达到58.4万吨,实现了受灾不减产的工作目标。

(二)现有农机抗旱能力情况

1、40千瓦以下机电提灌机埠108座,中小型流动提灌机具保有量50,小型、微型提灌机具保有量60;

2、从事抗旱服务的农机合作组织、农机服务队有20支,其中人员情况,设备情况不够理想;

3、从事抗旱应急的小分队有10支,其中人员情况,设备情况不够理想;

4、抗旱机具维修保养方面情况还可以,维修保养人员和零配件供应基本能满足需要;

5、抗旱用柴油供应基本能满足需要。

(三)加强抗旱减灾能力建设情况

1、需维修老机埠、提灌机具40台,需要资金投入1百万;

2、需新建机埠、新增提灌机具50台,需投入资金2百万;

3、需组建应急小分队10支,需投入购机、人员培训资金1百万;

4、机埠建设与农渠建设配套情况不够理想。

二、开展农机抗旱减灾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粮食安全生产的影响

需研究解决的有关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制约粮食生产发展

近年来,由于村集体和农民投入能力严重不足,搞水利工程建设筹资难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导致水利工程欠帐较多,遇有灾害农民损失惨重。

(二)农机装备落后,缺少大型农机具,耕作水平较低

目前农民使用的农用拖拉机大部分是在30马力以下,在整地上缺少大机械,现有大机械马力不足,达不到标准化深松整地要求,影响到整地效果。

(三)农民素质差,种田水平低,先进技术没有实施到位

部分农民仍然沿袭陈旧的耕作方式,虽然县、乡多次举办培训班、电视技术讲座。但是有些农民就是不接受,有些应用了但是因为到位率较低,没有发挥出先进技术增产增收的作用。在推广水稻大棚育秧和深松整地上,有些农民就有抵触情绪,不接受。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1、加强农机化建设。以国家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大力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服务公司。通过发展农机化,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加快现代农业作业区建设,抓好北岗现代化农业试点工作,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2009年农机合作社要发展到10个,农机作业率达到95%以上,完成秋耕整地90万亩,其中深松整地60万亩。同时,扎实推进水稻育秧大棚建设,增加育秧总量,扩大机插面积,提高耕作水平。

五、几点建议

当前正是春播的关键时期,现就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春季田间管理

要及时组织各级农技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查苗情、查墒性、查病虫情的“三查”活动,区分不同地区、不同苗情、不同墒情、不同地段,有针对性地制定田间管理方案,做好肥水管理,促使苗情转化升级,增强抗病抗灾能力,为全年农业丰收打好基础。

2、全力抓好春播生产

当前已进入春播旺期,要把落实春播面积作为搞好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一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精心组织,具体指导。在保证春播顺利进行的同时,继续抓好农资调供和市场监管,加强种子、化肥、地膜、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

3、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吸取近年特大冻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深刻教训,加强与气象、抗旱防汛等部门的联系,加强业务交流和信息沟通,准确把握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认真做好干旱、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尽力降低灾害损失。

4、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

各级领导和各涉农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结构调整为中心,将春耕生产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农业部门要派出技术干部,包乡蹲点,协同各乡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农民春耕生产。

5、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

各级领导和各涉农部门要尽力想办法,为广大群众提供贴息或低息贷款,加强资金投入。

6、机埠管理采取科学管理机制,运作正常

7、以农业为重点,采取农业优先机制,保证抗旱柴油供应

8、抗旱减灾保障体系采取科学方式构建,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保障模式、运行机制采取严格的首问制度

第8篇: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落实近期省召开的几个会议精神,布置相关工作。省委、省政府把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列为“十项民心工程”以来,我市各级党委、人大和政府更加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把做好水利工作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取得良好成效。我讲完话后,市水利局***局长将传达省有关会议精神,并就今后我市进一步贯彻落实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和做好我市三防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各县(市、区)回去后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做好我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作问题。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首先,各县(市、区)要把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当成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农村饮水工程是广东省十项民心工程之一。认真抓好抓实这项工程建设,是各级政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稳定社会的一件政治任务。各县(市、区)要明确任务,加快全省农村饮水民心工程实施进程,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的原则,优先解决农村饮用水困难问题,逐步改善农村饮水条件。今明两年重点解决农村***万人饮水困难问题;2004年~2008年全面改善***万人的饮水条件,达到饮用上清洁卫生水,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生活用水的质量和供水保证率,力争到2010年按省的要求,让有条件的广大农村群众基本用上自来水。

其次,要认识到我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的紧迫性。就全省来说,通过近20年的努力,我省共解决了949万人吃水困难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1.1%,高于全国56.6%,但相对滞后于浙江、江苏等省市80%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我市目前形势看,截止到2002年,我市农村仍有***万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食水困难问题,其别困难人数有***万人。这部分人主要分布在偏远乡镇,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方便,经济较落后,人员居住较分散,十分不利于我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的实施。总书记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绝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全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建设将从今年开始逐步展开,计划用5年时间(2004~2008)解决全市***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我们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这项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作的契机,创造性地做好我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建设。

最后,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建设也是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省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如果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我市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都在共同努力,建设粤北经济强市,争当全省山区发展排头兵。我市是个农业大市,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农业的稳定和发展是基础,只有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农业,才能使农业和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农民才能过上小康的日子。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建设,是关系到我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我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二)落实措施,把我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建设推上新台阶。

按照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我市已完成的《韶关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规划》和《韶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近期实施规划》。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全力以赴,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全社会动员,全民共建的巨大合力,认真做好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按省市的有关要求,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把我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1.加强领导。各县(市、区)要成立由计划、财政、水利、扶贫、环保、卫生等职能部门共同参加的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严格按省市制定的目标、任务、要求,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和技术责任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到完成一宗,销号一宗,发挥效益一宗,把好事办实,把利益真正落实到群众身上。

2.抓住重点,由点带面。各县(市、区)要抓住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逐个突破,扎扎实实推进我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作。

3.加强工程建设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农村饮水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工程建设中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科技含量;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程序进行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工程建成后,一方面要及时组织验收,及时移交手续,尽快投入使用,发挥工程效益;另一方面,要建设好工程的管理机构,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明晰工程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实行有偿供水,形成以水养水的新机制,使农村供水工程真正走上长期受益、良性循环的轨道。

4.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机制。农村饮水工程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又是一项民心工程。资金问题是我们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各县(市、区)要按照当地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总体规划所需资金投入,加大政府投入,安排好配套资金;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在上级的专项资金引导和补助下,利用“政府推动、政策带动、社会联动”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明确目标,加快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一)充分认识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达标建设、用水困难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等。***书记要求除***水利枢纽外的其他***宗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要在***年底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必须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关系到我市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我市水资源比较丰富,也是水患灾害较为频繁的山区市。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把水安全问题作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来抓。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我市的洪涝、旱灾频繁。在去年历史罕见的旱情面前,我市各地的水利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缓解各地旱情、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起着重要的作用。市区及各县(市、区)近年建成的城市防洪堤,都经历了多次洪水的考验,为保障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水安全保障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意见》,以进一步推进全市水利建设,增强防灾抗灾的能力。这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各级人民政府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落实。

2.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是关系到我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事。我市是个农业大市,要进一步发展我市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水利建设必须先行。只有全面提高水利防灾减灾能力,才能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可以这样说,没有可靠的水利工程,就没有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没有现代化的水利设施,就没有水利的现代化,就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抢抓机遇,切实把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抓出成果、抓出成效。

3.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有利于我市社会环境的稳定和发展环境的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患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近几年来,全市发生的洪涝灾害,经济损失都以数千万元、数亿元计算,甚至出现死人伤人的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要消除水安全隐患,就必须把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提供安全的水环境,也是优化我市投资环境,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内在需要。

(二)认真、扎实地抓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目标是:建立符合市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和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运行机制。各县(市、区)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高起点抓好规划。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要在充分论证,认真搞好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从规划设计到施工验收都要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制订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的建设规划。规划要有超前意识,注意借鉴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把工程建设与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治理与保护环境、保护历史人文特色等方面相结合。

2.加强工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决定着工程命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项目,都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进行,必须把每宗工程都建成优质工程。严格落实好“四制”(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切实把好质量管理和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高标准建好每一宗工程。

3.改革与创新投资机制。预计要如期完成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约需投入资金***亿元,投资大,时间紧,任务重。要如期完成工程任务,需要多渠道解决资金。水利建设要实行分级负责和分类管理,落实好事权和责任。一是要进一步增加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二是要利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争取中央水利资金和国债资金。三是要严格执行国家、省的有关规定,足额征收水利规费。落实水利建设基金专款用于水利建设和管理。也可以水利规费预期收益作担保,向银行贷款。四是通过开发资源来筹措建设资金,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五是要大力吸收民间和社会资金。村级的农水工程建设、维护可按照农村税费改革中政策允许的每年“一事一议”制度抓好落实,既不违反政策,又能集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村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

(三)加强领导,确保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城乡水利防灾减灾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任务光荣而艰巨,必须加强领导,协调各方,落实责任,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水利部门要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职能部门的责任,认真做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的各项主要工作。发展计划、财政、建设、国土、交通、环保、林业、审计、监察、农业等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全力合作。对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的项目,要从大局出发,全力支持,协同作战,密切配合,打好这次水利建设大会战。要急工程建设之所急,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绝不允许推诿塞责现象的发生。同时积极发挥各种社会团体的优势和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投身到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去。

三、进一步落实措施,加强督查,确保我市安全度汛

目前我市防汛工作已进入主汛期,市三防指挥部总指挥、市长***同志来到市三防综合指挥调度大楼,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防汛工作表示满意,对水利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敬业精神表示感谢,对我市今后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度汛安全做了重要指示,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安全度汛。

(一)以人为本,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由于自然因素、地理位置的关系,我市极易发生旱涝等自然灾害,三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市历届党委、政府对三防工作都高度重视,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把水安全作为我市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在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要克服以下一些不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

1.“等、靠、要”思想。有些县(市、区)在强调安全生产的时候,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安全工作拖拉,没有落实到实处。

2.无所作为的思想。有个别基层领导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得过且过,对安全工作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这种消极倾向是一种最大的隐患。

3.厌烦、畏难情绪和侥幸心理。水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反复抓、抓反复,有人对此产生厌烦心理,觉得年年都是这样,次次都是这些,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不良情绪极易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使一些小隐患变成了大问题。安全工作中所涉及的工程措施等,都需要投入,有的地方以经济不发达为理由,逃避畏惧,对困难不是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而是一拖再拖,不利于安全制度的贯彻落实。还有个别地方存在侥幸心理,觉得“我这不会有事”、“今年不会有事”,省市布置的安全措施得不到很好的执行,一到出事就后悔不及。

(二)明确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制度。

三防工作是做好水安全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省有许多相关的规定、市也有具体落实的措施,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三防工作责任制已成一体系,逐步完善。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没有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省市有关规定,这些制度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是发生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工作制度要落实,就必须落实防汛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建立责任监督机制和追究制度,把责任落实到防汛行政责任人、具体部门和技术责任人,明确职责,严格实行。对落实责任制我们绝不能手软,不管是谁违反,都要严格地、坚决地依法追究责任,以保证制度的落实,工作取得实效。

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职责,也要明确,市三防办要加强检查,督促落实。只有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合作,相互协调,三防工作才能做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才有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才可持续。

(三)加强检查,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汛前各地都要对辖区内的水工程进行检查。***水库出险后,各地以“两小”工程为重点对辖区内的水工程进行了地毯式的检查,从各地的汇报材料来看,许多小水电站、水库和山塘仍有或大或小的隐患,不能达到省规定的有关标准,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排除各类安全隐患,责令有关单位部门限期整改,并逐宗逐项跟踪落实,确保度汛安全。

(四)固本强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防工作以防为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是提升三防综合防护能力的根本所在。近期,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1.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是提升我市防灾减灾能力的基础,也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和发展后劲的基础。去年我市成立了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并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责任书》;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加快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意见》,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抓紧时间,确保在年底完成我市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和水资源供给保证。

2.加快我市三防仓库建设,做好三防物资储备工作。三防物资储备是做好抢险工作,把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所受灾害损失减到最少的有力保障。我市三防仓库目前还处于规划阶段,各部门要加强合作,推进我市三防仓库的建设进程,做好我市三防物资储备工作,奠定抢险救灾的基础。

3.加快三防队伍建设。一是提高三防办公人员素质,改善三防办办公条件,逐步实现三防信息化办公;二是做好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的培训工作,提高有关责任人的安全意识和抢险技术;三是建立专业抢险队伍,加强培训,配好装备,提高抢险队伍的战斗力。

4.加大投入,保障三防经费的落实。三防工作是保一方平安的社会公共事业,各县(市、区)要做好预算,加大对三防工作的投入,对上级下拨的三防经费,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保障三防经费的落实,推动三防工作的进程。

(五)严抓落实,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第9篇: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

【关键词】气象预报;作用;趋势;展望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077-02

前言

气象预报是对于一个给定的位置,应用科学和技术来预测大气状态。天气预报是通过当前大气状态的收集定量数据的一种科学认识。气象预报有很多种最终的用途。对天气的预测和警告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是用来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农业根据气温来预测降水是重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天气预报来决定在某一天穿什么衣服。由于大雨,雪,风的影响,寒冷的户外活动就会受到严重限制。本文将对气象预报的作用进行探讨,阐述如何做好气象预报工作,最后将对气象预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 气象预报的作用

1.1 气象预报在抗旱中的作用

旱灾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气象灾害,一直以来都严重影响世界各地的农业、种植业等。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在有些地区,由于干旱少雨,农作物大量的枯死,甚至绝收,给当地的居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贫穷的国家和地区,如果发生严重的干旱,还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那么,我们如何通过努力改变这种情况,尽量减轻干旱灾害带来的损失呢?大量的实践表明,根据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情报预先采取有效措施来做好防灾准备,可以取得很好的抗旱效果,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例如:某市2011年35月期间出现了连续80多天的大旱。该市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气象预报,每次都预报了有旱情,建议政府部门和群众一定要做好抗旱的准备工作,积极采取抗旱保收的有效措施,更好的应对旱情。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根据气象预报,制订了全市应对旱情的解决方案,严格要求水利部门、抗旱部门落实好方案要求,恪尽职守,动员广大的群众做好抗旱准备;派驻领导干部深入到农村的田间地头知道抗旱工作,充分利用水库、沟、塘的蓄水功能和电灌站的作用。在多项措施的结合下,该市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抢插水稻50000公顷;抢种经济作物33000公顷,使全市抗旱保丰收粮食作物23000公顷,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保证了居民用水和畜禽的用水。

1.2 气象预报在水库调度中的作用

气象预报在水库调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水库的建设是为了灌溉和防洪,对保障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水库的调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积极有效的开展水库的调度工作,水文气象预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利用气象预报的成果进行洪水预报调度,可以确保水库的调度安全,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和安全利用,有效的调节水量和水位,为农业灌溉、发电、防洪等保驾护航,并且提高水库的综合利用率。

1.3 气象预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气象条件对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农作物需要气象条件为其提供生存的能量和物质,所以,一个地区保持何种耕作制度、当地种植何种作物以及会发生何种病虫害,这些都是当地的气象、气候条件所决定的。科学而精确的天气预报能对农业地区的光、热、水、气等条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预报,这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精细气象预报以当地主要农业生产生活为基础,结合气象预报,向农村用户提供专业的农业气象预报服务,方便农民生活,助农增产,促农增收。另外,农家气象还将及时高温、干旱、暴风、大雾、暴雨、急剧降温等突发灾害预警信息,结合当地农业况增加防御指南措施、防灾减灾生产建议等,增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成效。

2 做好气象预报工作的措施

2.1 科学预测与有效宣传

在进行气象预报时,要认真分析大气云图,一定要提高科学预测的水平,增加预测的准确性。在预测之后要进行有效的宣传工作,特别是有关地方的气象预报部门,要严格执行关于气象预报预警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等进行有效的宣传,确保灾害性的天气不会影响到大众的生活,减少经济损失。

2.2 抓好科学的人才制度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气象预报专业人才

气象预报工作具有技术性、专业性强等特征,一般的人员是不可能完成好这项工作的,因此,必须抓好科学的人才制度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气象预报人才,同时还要对这些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使得这些人员的才能发挥好,在气象预报方面有所创新,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好。

2.3 重视气候及环境预报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臭氧不断减少,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非常之大,并且呈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增加了25%左右,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也十分严峻,海平面不断地升高,由18,19世纪的湿润气候转为20世纪的干燥气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准确的天气预报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还需要由天气预报延伸制作的其他要素预报,进行气象变化和气象灾害预测的后效评估;要重视气候及环境预报的重要性,加大对环境方面的服务,如城市气象服务、大气污染预报、水资源、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沙漠化问题及紧急污染事故发生时有害物质的传输有关的专项预报;加大力度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有重大影响的突发性、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监测;重大政治、社会、军事科学实验等大型活动对气象预报的需求日益扩大和提高。

2.4 继续完善好气象预报业务体系

在天气预报方面,通过了很多年的努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预报业务体系,建立了适应我国天气特点有限区域台风、暴雨预报业务系统,并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如在2006年全年有7个台风和强热带风暴在我国登陆,登陆时间早,时段集中,移动路径复杂,而且影响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灾情重,为历史罕见。面对极为复杂的台风,中央气象台和有关气象部门严密监视、精心预报、强化服务,对台风移动路径、登陆地点和时间、影响范围及强度都做出了较准确的预报预警。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气象信息,科学组织防灾减灾,有效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取得了良好的防灾减灾效益。为更好的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需要继续完善好气象预报业务体系。

2.5 加强和国外研究机构的沟通和联系,借鉴其先进的研究成果

在气象预报研究方面,很多发达国家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他们在提高预报的准确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我国的气象预报研究工作起步比较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缩小这种差距,实现高水平的气象预报目标,在防灾减灾方面有所创新,就需要我们的气象预报研究人员和这些国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借鉴其先进的研究经验,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一些实际的合作,主要是不断的完善和总结经验,扎实有效的做好气象预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