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货币政策的缺点范文

货币政策的缺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货币政策的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货币政策的缺点

第1篇:货币政策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产价格持续攀升,物价上涨,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如此特殊的经济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中央银行已多次实行货币政策,但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是否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献综述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著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妨害则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应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多数也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评价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发现货币供应量与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闭。所以本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14%,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著,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五、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影响货币政策的种种原因,本文将从三方面提出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尽量减弱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首先,缩短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能完全消除,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时滞性可以减弱。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对经济情况的预见,制定出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中央银行的调控要适时,避免货币政策在经济情况发生转变时才起作用。而且,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较弱。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没有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要遵照国务院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实行货币政策的时机。此外,还需商业银行的配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深入县级金融机构,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使货币政策得到更有效的传导。

2.改善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

继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市场利率形成。这有利于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而货币市场的完善则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更有效。因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票据,若利率能够市场化,则利率所反映的市场情况更加真实,有助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的货币政策也更有效。

如果财政政策不和货币政策相配合,这也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考虑到现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财政政策似乎比货币政策更有效。通过政府补贴、减免税收、政府限价等措施可降低食品生产的成本,控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过制定对出口的管制,取消部分出口产品的优惠政策,可控制住贸易的持续顺差。财政政策是一种直接调控的政策。所以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会事半功倍。

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现在人民币被低估,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造成较多贸易摩擦,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可考虑放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以缓解通货膨胀问题。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扩大国内供给,而且也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对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有较大帮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美元走弱,升值是人民币必然的趋势。或许要人民币一次升值较多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但政府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让人民币逐步升值,达到人民币真实的价值。

3.提高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

加强金融创新。目前,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但这些工具都有各自的缺陷。现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央银行很应该创造出适合当前情况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冲的力度。

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要考虑到预期因素,每次的货币政策能超出人们的预期之外,将使调控更有效果,也表明中央银行调控的决心,加大了警告作用。

加大货币政策的强度。中央银行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利率都是小幅上调,效果不大,反而使通货膨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增加调控的难度。所以,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调控的次数,但加大调控的强度。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会造成经济的“硬着陆”。但以现在的经济情况,市场能承受得了较强的紧缩政策。相反,现在频繁地使用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对市场的警告作用也不大。当货币政策产生累积效应时,也同样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

中央银行也可以尝试使用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控制,同时督促商业银行承担稳定经济的义务。

六、结语

综上所述,2006到2007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因其自身缺点和环境影响等原因,所以效果不太显著。货币政策有效性偏弱,对宏观调控十分不利。以现在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央银行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稳定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所以,中央银行要根据现时中国经济的情况,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和研究,克服货币政策的缺点,改善金融环境,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只有这样,中央银行才能充分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有效地控制本次的经济过热,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崔建军.金融调控理论[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发展[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X].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共.财政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货币政策的缺点范文

非传统货币政策最早由日本央行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使其陷入长期衰退中,日本央行为刺激经济恢复、提高通胀水平,多次下调政策利率直至“零利率下限”。一般传统经济学都支持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否则人们会选择持有现金资产,陷入“流动性陷阱”,不能有效刺激投资和消费,显然这一观点得到了日本央行的认同。在政策利率触碰“零利率下限”后,日本货币当局开始转向寻求其他货币政策手段,以量化宽松为主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就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

2008年次贷危机后,发达经济体政策利率达到“零利率下限”约束后,借鉴日本经验,纷纷开始求助于非传统货币政策。美国为例,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为主,同时辅助前瞻性指引,维持金融稳定、提供充足流动性和降低长期利率。欧洲央行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实施量化宽松仍不能提振经济,转向求助于负利率政策。日本央行近年来实施的“负利率”政策搭配量化宽松政策,前者重在降低短期利率,后者主要调整长期利率,从而有目的地塑造利率期限结构。

然而,在长期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为主的非传统货币政策下,发达经济体的经济依旧不容乐观,通胀水平也未达到预定目标。此外,非传统货币政策也显现出弊端,一方面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将过剩流动性存入中央银行,另一方面长期利率处于低位及短期利率传导到长期利率效率降低。2012年以来日本、欧元区等国家陆续针对超额准备金实施“负利率”政策。“负利率”这一非传统货币政策的提出,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议,同时也引发了经济学家对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再次思考。

二、 量化宽松政策

伴随着经济衰退与零利率下限的到来,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已无法有效刺激经济,以量化宽松为代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逐渐受到各国的青睐。量化宽松政策通过改变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与结构,改变了未来短期利率路径与通胀预期,降低长期实际利率,改善结构性需求,阻遏经济衰退。这一政策总体来说维持了经济与金融稳定,但不同国家的实施过程与效果也各有差异。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是一个政策目标、操作工具逐渐明晰的过程。在第一轮量化宽松(QE1)中,资产购买的范围不断扩大,由国债到金融机构债,购买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旨在为市场投入充足的流动性,缓解燃眉之需;而第二轮量化宽松(QE2)购买的资产则固定为长期国债,在保持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降低市场长期利率;到了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政策目标则更为明晰,扭转操作与资产购买都是为了进一步降低长期市场利率,并且规模也进一步缩小。最终于2014年10月29日,美联储正式宣布退出量化宽松。

而英国央行的量化宽松计划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2008年9月到2010年2月,这一阶段也是购买标的与规模缓慢扩大的过程。由短期债券到3年~5年期债券,由百亿级体量到千亿级体量,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而第二阶段从2011年6月开始,进一步扩大了购买范围,以及持续提高的购买规模,操作对象加入了商业票据、公司债等私人部门资产,对市场冲击巨大。

日本的量化宽松施行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受到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的影响,自零利率政策施行以来略有起色的日本经济再遭重创,日本当局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为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一政策很好地改善了日本经济低迷的境况,于2006年,第一轮量化宽松也正式宣告结束。而不幸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日本也深受其害,进而开始了第二期的量化宽松与进一步的质化宽松,通过不断扩大资产购买的数量与范围以及期限,试图降低长期利率,缓解通缩,然而目前的结果并不理想,经济并未得到大幅改善。

欧元区的量化宽松政策一开始则比较平缓,欧洲中央银行在2009年仅仅购买了600亿的资产担保债券,但是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为了稳定经济,资产购买规模逐渐增大,长期再融资机制持续施行,但成效不佳,直到2017年1月份,债务/GDP同比只下降1.1%,债务危机依旧严峻。因此,欧洲中央银行决定将量化宽松政策延续到2017年12月,以促进经济进一步回暖(ECB,2017)。

从美、英、日、欧元区等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施行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通点:第一,在政策的施行时间上,各国央行具有一定的同步性(戴金平,2010)。2008年9月,美、英、日、欧元区相继使用了量化宽松政策为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第二,各国的资产负债表都有量上的显著提升与结构上的重大调整。美、英、日、欧元区等发达国家总资产规模在施行量化宽松后均提升了1.5倍以上;第三,创设了各种不同的新型流动性工具。如美联储引入了短期拍?u工具(TAF)、英国的流动性提供特别计划(SLS)、日本的综合货币宽松政策(CME)与欧元区的资产支持证券购买计划(ABSPP)等等均是危机后各国设立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三、 前瞻性指引

前瞻性指引最早由Eggertson和Woodford于2003年提出,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经济指标与利率等前瞻性信息,来引导公众对于未来政策立场的预期。具体的可将其划分为“预测性”与“承诺性”前瞻性指引。其中“承诺性”前瞻性指引是指货币当局对未来政策立场有明确的或隐含的承诺,是各国金融危机后普遍采用的货币政策之一。

关于“承诺性”前瞻性指引,学界一般将其分为三代:第一代定性指引、第二代日期指引、第三代经济状况指引。第一代定性指引是指定性的对未来可能的货币政策路径进行描述,该前瞻性指引方式不确定性较高,为政策施行留下了一定的回旋余地,极大的降低了信誉损失成本,但与此同时,不能明确的塑造公众预期,无法体现货币当局的信息优势。具体代表国家为日本央行、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第二代日期指引是指对未来的政策时间进行明确规定,这种指引方式对央行沟通信息加入了时间约束,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公众预期,但也会造成动态不一致问题,造成一定信誉损失,主要代表国家为美联储。第三代经济状况指引则是央行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施行某一政策的一种央行沟通方式,这一指引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动态不一致问题,十分清晰的塑造了公众预期,但复杂的市场环境与信息冲击很容易导致预期偏差,主要代表国家是英格兰央行,日本央行与美联储。

从时间上来看,日本是较早使用前瞻性指引的国家,从1999年施行零利率政策以来,政府一直定期公布核心CPI等数据,并承诺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直到通缩消失,物价稳定。引导长期利率持续降低。而美国在最近十几年也频繁使用了前瞻性指引政策,自2003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政策声明中指出“将会维持一段时间的宽松货币政策”即拉开了美国前瞻性指引政策的序幕,金融危机爆发了后,美联储陆续发声,对货币政策施行的时间、效果,长期利率走势做了详尽的阐述,引导公众预期。英格兰银行则是在2013年8月正式提出了多重经济指标的前瞻性指引,通货膨胀率接近2%,失业率低于7%,并且保持0.5%的基准利率水平与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指标来表明货币政策立场与未来预期。而欧洲央行则更多的施行定性指引与经济状况指引,如2013年7月,ECB提出“预计基准利率将长期低于当前水平”;2015年推出一万亿资产购买计划,直到通胀接近2%。这些都是定性或经济状况指引的典型代表。

从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各国的前瞻性指引有以下共同点:第一,定期公布与货币政策立场、未来利率走势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尤其是通货膨胀、失业率等指标;第二,注重对未来利率路径与长期利率预期的塑造,强调长期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与实施中的重要性;第三,对各种“承诺”施加限制,或是时间上的,或是条件上的,旨在正确、有效的引导公众预期。

四、 负利率政策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不得不解决需求疲软和低于通胀目标这两个问题,在“零利率下限”配合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效果不佳甚至背离初衷时,各国央行纷纷推出“负利率”政策。2012年以来,丹麦、日本、欧元区等九个国家为提高通胀水平,防止资本流入,先后实施“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政策的提出,引起了全球的热议。2012年7月,丹麦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控制避险资金流入,首次实施负利率,将金融机构央行定期存款利率下调至-0.2%。2014年6月欧洲央行为防止虚弱的经济增长和低通胀,将隔夜存款工具利率下调至-0.1%。2016年2月,日本央行为价格稳定、提高通货膨胀预期,将存在存款利率下调至-0.1%。

一般传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都认为,一旦现金货币比其他资产的收益率更好,那么人们将选择持有。正如凯恩斯指出的:如果资金持有成本可以忽略,利率不大于零时,持有现金永远是有利可图的。因此,利率必须是正的。在这种传统基本理论的逻辑下,以及Keynes提到的“流动性陷阱”存在,所以经济学界一般都认为负利率是不可行。货币政策降低利率真正有效能刺激需求和提振经济,实施负利率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就是要能抑制人们囤积现金的行为。格赛尔是被广泛认为第一个提出实施负利率可行的人,他的办法是对货币征收“携带税”,这样人们持有现金货币时就存在成本,就不会囤积货币,提升货币的流动速度和有效需求。他对当前发生的经济危机进行了解释,在没有通货紧缩和通缩预期时,货币供给才会影响总需求。在经济危机时,资本存量上涨,价格开始下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降低,这时会发生通货紧缩。因为通货紧缩提高了货币的实际利率,降低了实际资本收益,投资会减少,从而降低了总产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将发现越来越难偿还债务,这时会发生费雪所说的通货紧缩螺旋效应:一旦通缩发生,有效需求将减少,将进一步降低价格。如果货币当局为了刺激需求和低通货紧缩,增加货币供应,这时额外的货币将会被囤积,不能真正刺激?需求。通过税收的方式恢复货币供给的有效性,货币不会再被囤积,提升流通速度,刺激需求。独立的货币政策这将使得货币当局通过指导货币总量确保价格稳定。此外,当资本存量扩张到边际效率为零时,利息和食利者将消失,提高产出和就业。

在经济衰退期,负利率的使用也是有条件的:一是只有当经济很弱,而且中央银行的利率已经达到零利率下限并且对货币政策制约时才有用。不然负利率可以理解为对银行征税,而在量化宽松时期征税可能是不合适的。二是一系列其他政策受到限制并且实施效果逐渐减弱时,货币政策才应该更加的积极。短期来看,负利率有助于刺激经济,而长期来说,存在潜在的不利因素。负利率主要通过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利率渠道的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利率降低能减少融资的成本和储蓄的利息,这样投资将会增加。信贷渠道包括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贷款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的观点是利率的降低,一方面企业和居民支付的利息就会减少,另一方面他们资产的价值也会升值,从而增加了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能力。不利因素主要包括:第一,扭曲资产价格。负利率的实施一方面使得金融资产的定价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也会使投资者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资产,推高资产价格,为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第二,流动性陷阱的出现。如果人们预期负利率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那么负利率可能传导到银行存款利率,这样人们可能会选择持有更多的现金,从而任何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不会刺激需求。第三,削弱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结构的稳健性。长期的负利率通过净息差的缩小减少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同时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资产收益的下降,将严重挑战他们的商业模式。

五、 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操作正处于数量型向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转型当中。国外非传统的不断实施、创新和突破,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是低利率下货币政策操作的问题。零利率下限的存在使得金融危机后众多发达国家惊慌失措,在传统货币穷途末路时,开始求助于非传统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量化宽松和负利率这三个典型非传统货币政策推出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较大争议。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不可能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就能解决问题,不能将经济无好转的迹象归因于非传统货币政策的无效。但同时,在经济不景气、全球缺乏优质投资资产时,宽松货币政策注入的流动性,可能会“脱实向虚”,从而推高资产泡沫,带来金融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利率接近“零利率下限”时,货币政策的操作应该要相当的谨慎。“零利率下限”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降低长期利率、提高短期实际利率或突破零下限,最终摆脱零利率下限的约束。

第一,提高通胀目标。提出通胀目标使得人们预期未来通胀水平较高,降低未来可预期的实际利率,增加投资,以此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目标。这一方法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认同,包括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现任副主席。布兰查德(2010)建议主要经济体应该把通货膨胀目标从原来的2%提高到4%。但这一方法的缺点是可以会来带来通货膨胀率的更大波动,负面影响较大(Fisher,2016)。比如变动的通胀水平下,家庭和企业将更难做长期决策。

第二,提高供求平衡的实际利率。一个根本解决“零利率下限”约束的措施,就是恢复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而提高供求平衡的实际利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助于提高均衡的实际利率,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减税,以及增加对人力资本、教育的投入。此外,许多研究表明美联储的资产购买计划能减少期限溢价这一决定长期利率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降低期限溢价,同时采用补偿性措施提高短期利率,就能达到保持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一致的长期利率。比如财政部缩短美国国债的平均期限,同时美联储继续持有大量长期资产。

第3篇:货币政策的缺点范文

纽约联储在美国联储系统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纽约联储是12个地区性储备银行中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其资产甚至超过其他11个储备银行的资产总和。应对金融危机期间,在实行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过程中,纽约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实现了比美联储更快速度的扩张,其资产规模目前已达到整个美联储的60%以上。

第二,纽约联储是美国“政府的银行”,负责财政部存款账户的日常维护及协助财政部融资。美国财政部存款100%存放在纽约联储。纽约联储还一直负责销售美国的政府债券,是财政部发行短期票据或长期债券的唯一指定的营销机构。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财政部的存款账户为纽约联储在危机期间发挥积极灵活的救助作用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第三,纽约联储在货币政策制定执行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上高瞻远瞩。其一,纽约联储的核心职能之一就是执行公开市场操作,贯彻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危机期间为向市场注入充足流动性,纽约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实现了资产负债表的大规模扩张。在规模上,纽约联储的总资产年均增长率高达38.7%,远高于美联储27.9%的扩张速度;在结构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新增了许多新的货币政策工具,而这些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几乎都是由纽约联储负责研究推出和市场操作的。其二,纽约联储在危机期间的流动性供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贴现窗口和定期拍卖信贷(TAC)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占整个美联储的80%左右,另一方面,独创一级交易商贷款工具、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和“对AIG贷款”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其三,由于传统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具有指向性的缺点,而金融危机定金融机构亟须专项救助,针对这种现象,纽约联储实施了创新多样的直接救助措施。在美联储的授权下,纽约联储成立了多个可变利益实体对“大而不倒”金融机构进行了直接的救助。其四,纽约联储行长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永久会员,享有终身投票权,在货币政策的研究制定中也起到关键作用。

第四,纽约联储在金融监管领域扮演领导角色。纽约联储管理着整个联储系统三分之二以上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纽约联储负责监管的“联储二号区”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州北部的12个郡、康涅狄格州的Fairfield郡、波多黎各以及美属维京群岛,这些机构均需要接受纽约联储的监管并在纽约联储开立准备金账户,将其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放在纽约联储。

第4篇:货币政策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区域非对称性效应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1-0099-07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有关货币政策统一性和差异性的争论由来已久。统一或单一货币政策的理论前提是经济的均质化(Homogeneity)和经济周期的一致性(synchroniza-tion),货币政策在货币区内有着一致性的效应。但是货币政策传导是一个有着众多环节、渠道和因素构成的复杂过程,各个地区由于在经济和金融结构等方面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导致单一的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产生区域非对称性效应。如何协调货币政策的统一性及其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性,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面对的难题。

一、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一)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的内涵

宋旺、钟正生(2006)认为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是指对于以地区经济发展有差距,尤其是地区差距比较大的国家而言,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会在政策效果上产生差异,甚至会对部分地区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而损害整体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是从货币政策非对称内涵中分离出来的。Cover(、1992)在其发表的论文《正向和负向的货币冲击的非对称性效应》中最早提出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概念,之后为理论界所普遍接受。随着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深入,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逐渐丰富。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主要表现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不一致,具体细分为三方面:其一,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asymmetric effect)――经济衰退阶段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小于经济过热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减速作用);其二,货币政策效应的时间非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在政府与公众的动态博弈过程中,由于公众行为导致政策环境改变,政府最初制定出的最优政策,在执行阶段可能会失去最优性,为了避免损失,政府不会真正执行原来的政策,而是采取相机抉择的策略,重新选择最优的政策);其三,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效应(Re-onal Effects),或称空间非一致性,与时间非一致性相对应,主要是指同一货币政策作用于不同经济区域会产生的不同政策效果。

在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中,前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的时间相对较长,而第三个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正式开始,这一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一些成果,但也仅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的评述主要针对第三方面即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来展开的。

(二)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理论基础

1.最优货币区理论

一直以来,欧洲经济运行结果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在最优货币区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所以对加入货币区后单一货币政策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中的非对称效应研究也采用了同样的理论基础。

(1)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蒙代尔(Robea Mundell)于1961年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Theory of Optimal Currency Area)。根据《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一个最优货币区可以定义为“有不同国家或地区组成的货币联盟,区域内实行单一的共同货币,或者虽有几种货币但相互之间具有可兑换性,其汇率在对内进行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盯住,对外则统一浮动,以求在总体上达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最优效果,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但是,如何判断最优货币区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强调单一标准。蒙代尔(Mundell,1961)提出以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划分最优货币区的标准;麦金农(Mckinnon,1963)提出以经济开放度,即一国生产消费中可贸易商品对非贸易商品的比重,作为决定衡量最优货币区的评价标准;凯南(Kenen 1969)提出了产品多样化作标准;英格拉姆(Ingram,1973)提出金融市场一体化标准;哈伯勒(Haberler,1970)和弗莱明(Fleming,1971)提出通货膨胀的相似性标准。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受时代的经济环境特征影响,也就可能带有难以避免的时代局限性。其基于工资的“货币幻觉”和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假设前提,反映出鲜明的凯恩斯主义特征。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理性预期被应用到最优货币区理论研究中,为最优货币区理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从政策可信度、时间非一致性和政策规则等方面对货币联盟可能带来的收益和成本进行了重新评价。格劳威(De Grauwe,2004)将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巴罗――戈登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分析各国是否选择加入货币联盟。该模型采用了理性预期假定,认为只有不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才会影响失业率。理性预期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张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实行统一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2)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缺陷

首先,就蒙代尔的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划分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来说,早有学者指出这种标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就连蒙代尔本人后来也承认这一点。麦金农等一批经济学家在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判断标准,但是这些评判标准除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外,而且某些标准之间还有相互替代彼此矛盾或存在交叉和因果关系以及内生性的问题,所以我国学者张晶(2007)认为最优货币区本身评判标准存在问题,与最优货币区理论所强调的货币区内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可以抵消冲击的观点不符合。

其次,最优货币区理论明显的是建立在货币非中性、货币供给外生性的二分法的前提条件下的。而国内学者(陈宇峰,王有光)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货币供给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于是以这样的理论为基础来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就会存在现实性和前提性的不足。

因此,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存在现实性和前提性的不足,地区经济结构差异不能有力地解释我国货币政策产生的区域效应差异问题。

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一定的货币政策手段,通过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传递过程。简而言之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到实现货币政

策最终目标的中间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传导,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构成要素很多。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伴随着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货币政策实践的日益丰富,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依据货币政策的不同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分为利率传导机制、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信用传导机制(主要指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渠道)和汇率传导机制等。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利率渠道、汇率渠道、信贷渠道。

(1)利率渠道

利率传递机制是最古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维克塞尔的累计过程论中就有所涉及。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资本费用说(1935)使得利率传导理论成为整个西方现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的信贷传导机制、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汇率传导机制等都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所以利率传导机制在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最直接的利率渠道理论是凯恩斯学派的利率渠道传导机制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的传导过程是经由利率和有效需求的变动完成的。其基本机理是:在一定程度的价格黏性条件下,货币供给量的下降导致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上升,实际利率的上升使资本的使用成本增加,由此减少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从而使总需求下降(M -r-IY)。

产业的很多因素都会对利率弹性构成影响,如产业发展阶段、规模报酬因子、技术水平、市场结构、产品的需求因素、要素密集度等。因此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渠道产生区域效应的非对称性,体现在各区域产业结构对利率敏感性的不同。戴金平(2005)从基于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两部门例子出发,说明了由于行业自身的异质性,每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各异。接着利用E-G两步法、ADL模型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95年后中国六个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房地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因此,如果一个区域具有较高利率敏感性的产业(主要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例较大,则货币政策冲击对该区域的影响就相对较大。此外,如果一个地区有较高的资本产出比,那么货币政策在该地区具有相对较强的影响力。因为高投资地区对于利率的变化更加敏感,即使微小的利率变动都将较大地影响到投资进而总需求的变动。

(2)汇率渠道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汇率这种特殊的资产价格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麦金农(1985),奥伯斯特费尔德(1996)等逐渐将汇率因素纳入了货币传导研究中。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是货币政策变动引起资产收益率变动进而影响实际产出的又一渠道。未预期的名义货币增长率上升(下降)首先导致短期实际利率的下降(上升),总需求的上升(下降)导致资产账户及经常账户的恶化(改善)。这种变化会引起名义汇率(E)的上升(下降)。本币贬值(升值)刺激(抑制)出口(Nx),抑制(刺激)进口,导致产出和就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下降)。汇率变动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强化货币政策效应取决于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与外国实际利率差异的敏感程度。以未预期的名义货币增长率上升为例的传导机制可表示如下:MrENXY。由于出口额占地区产值的百分比反映出该地区出口部门的重要程度,所以出口部门在各区域重要性的差异就是产生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具体表现,即如果各地区出口部门重要性不同,货币政策通过汇率渠道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就会不同。

(3)信贷渠道

信贷渠道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银行信贷渠道(The Bank Lending Channel)和资产负债渠道(TheBalance Sheet Channel)。

银行信贷渠道强调银行信贷的特殊性和银行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的作用。Kashyap和Stein强调了银行规模的重要性,认为银行的规模可以很好地解释它们的融资能力。当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小银行寻找替代资金来源所受到的限制要比大银行所受到的限制更大,因而小银行提供贷款的能力更小。因此,小银行提供的资金比重较高的地区,受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冲击比较大。

资产负债表渠道也被称为金融加速器,它强调借款人获得贷款的数量受制于它可以抵押资产的价值。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了利率,企业的资产价值就会下降,那么企业的借款能力也下降了。与大企业相比,由于信贷市场的不完美性,小企业和银行打交道时会被认为具有较高的信息成本f Informa-tion Cost)和交易成本(Transanction Cost),因此它们在进行外部融资时的成本更高。而大企业除了银行贷款渠道以外,还有其他的外部融资渠道,所以受到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就小。因此,小企业比重较高的地区受到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比较大。

3.货币主义学派关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的观点

货币学派从货币供应量这个总量出发,通过研究货币量对收入的影响,进而收入对需求的不同影响来分析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效应。货币学派主要是运用圣・路易斯方程的简约式模型进行研究,试图证明的是国家内部的各个地区和整个国家一样,其商业周期的波动也是由货币和货币政策直接导致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献就是Beare(1976)的文章;圣・路易斯方程的简约式模型如下:

其中,Y代表名义国民收入;M代表恰当货币总量的过去值和现在名义值的向量;G代表恰当财量的过去值和现在值的向量;z代表其他自变量的向量。但是,圣・路易斯方程简约式模型依然存在以下缺陷:一是难以反映货币与产出之间的因果关系;二是由于同时存在许多关于同一问题的竞争性经济理论,因此模型选择具有一定程度的随机性;三是模型中变量关系是单向的,模型无法反映货币与产出之间的动态互动反馈关系。

国内外有关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研究在规范和经验研究两方面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尽管不同的学派采用了不同的理论基础,但是所有的研究都表明货币政策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不对称效应,而且对其中的原因分析都集中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

二、货币政策区域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研究主要侧重两方面:一是否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二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非对称性。而研究这两个方面的常用方法是有两种:一种是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脉冲响应函数(IRF);另一种是结构向量自回归模(sVAR)。

(一)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Model,VAR)和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IRF)

用VAR方法估计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是由西姆斯(sims,1972,1980]首开先河的。从二元(西姆斯,1972)到三元(西姆斯,1980),再到越来越大的系统,利拍、西姆斯和查(1996)对该方法的发展,以及理论文献中所给出的经验发现进行了总结。对于一个n维随机向量服从P1阶向量自回归过程,记为VARfP),其数学表达式为:

yt=A1yt-1+A2y1-2+……+Apy1-p+Btxt-1+……+Brxt-r+εt。

其中,yt是m维内生变量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A1,…Ap和B1,…Br是待估的参数矩阵,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分别有P和T’阶滞后期。εt是随机扰动项,其同时刻的变量可以彼此相关,但不能与自身滞后期和模型右边的变量相关。同时,为了保证模型的有效性,在做VAR模型前,一般首先要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方法有ADF(Augmented Dickey Fuller)检验法和PP(Phil-lips-Perron)检验法。实证研究中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保证模型中的变量是同阶单整(Itergration)。

VAR模型的显著优点是:1.避开了结构建模中需要对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关于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函数的建模问题。应用样本可以确定一个多变量VAR系统的参数,从而得到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因而VAR模型是分析多变量时间序列的有力工具。2.VAR模型不需要相关理论假设条件,无需区分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与宏观结构模型相比,VAR模型在数据使用上比较节省,只需要研究相关变量的数据。

而脉冲响应函数是检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性的核心工具。它是建立在VAR模型基础上的,是VAR模型检验中的一种。它不分析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而是用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值的动态影响。如何从脉冲响应函数来判断货币政策是否存在区域效应呢?研究文献中一般通过观察脉冲响应产生的驼峰曲线的差异来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变量对冲击的灵敏程度、最大的响应效应出现的时间、累计响应效应的大小、冲击的长期影响等。

但是,VAR模型及其脉冲响应函数的缺点在于模型中变量顺序的不同会导致分析结果出现较大的差异。为弥补VAR模型的缺点,可以先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哪些变量对其他的变量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依据变量对其他变量影响力的大小作为VAR模型中变量的排列依据。此外,还可以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GIRF)。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最早由Pesaran和Shin(1996,1998)等人提出的,这种方法消除了VAR模型中变量排序对分析结果的干扰,而且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可以不考虑变量的排序问题而得出唯一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这种方法在其他研究领域被广泛使用,因此,也可以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

(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tructural VectorAutoregression Model,SVAR)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是为了解决VAR模型中存在的没有给出变量间的当期关系且模型参数过多等问题而被提出来的。SVAR是一种通过对参数空间施加约束条件从而减少所估计参数的一种方法,并能有效地消除模型中的干扰。可以根据经济理论中经济变量和结构冲击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关系,从而建立模型的短期约束和长期约束。一种常用的短期约束方法是由Sim提出的,又名Cholesky分解法。Carlino和DeFina(1998,1999),陈安平(2007),杨晓等(2007)等的做法就是通过假设变量当期之间的关系矩阵为下三角矩阵来识别模型。由于Cholesky因子的决定与VAR模型的变量次序有关,因此模型中变量顺序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分析结果。长期约束的方法最早由Blanchard和Quah于1989年提出,通过对VAR模型施加基于经济理论的长期限制性条件,从而减少了模型的待估参数。曹永琴(2007)基于货币政策不影响长期真实产出的假设,对SVAR模型施加了一个长期约束以识别模型。

三、国内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欧洲和美国等大国。在这里,本文列举一些近几年有代表性的文献以供参考。

1.对欧元区的研究

Elbouren和Haan(2004)对欧元区各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所使用的各种VAR方法进行了回顾,估计了10个欧元区国家的43个VAR模型,并对价格和产出的反应大小进行了稳健性排序。认为这些VAR模型估计结果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样本期间的选用、额外变量的加入、递归、长期以及结构性识别方法的采用所导致的。证实了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存在。Barran,Couclea和Moion(1996)的研究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德国对产出的影响时间长,而在法国的时间短。Huchet(.2003)的研究特色在于区分了两类货币政策冲击的非对称性效应:预期到的和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国产出水平的非对称性影响和积极与消极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国产出水平的非对称性影响;Toolsema et aI(2002)的实证研究显示六国在货币政策冲击的初始效应和长期效应上存在着重要的差异,而且没有指标显示这种差异有缩小的趋势。同时,随着加入欧元区的国家越来越多,特别是经济和金融结构差异更大的中东欧国家(CEEC)的加入,单一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效应也有可能进一步放大(Paczynski,2006)o

2.对美国及一些大国的研究

Caflifio和DeFina(1998)采用VAR方法分析了在1958年到1992年间货币政策对美国48个州个人真实收入的影响,其中有两篇关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方面的重要文献。并且还从SVAR估计结果进一步得出的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表明:联邦基金利率在预期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州人均真实收入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收入水平的最大化效应发生在政策冲击后的第8个季度,各个州对于货币政策的反应有差异甚至一些情况下存在巨大差异;在此之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基本采用了VAR模型、SVAR模型以及对VAR进行其他形式修改后的模型。Giacinto(2002)对VAR模型进行专门

的改良,建立SVAR模型并通过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技术把地理信息纳入到了模型形式中;Ivo J.M.Arnold和Even B.Vrugt运用VAR模型和IFR实证检验了德国1970-2000年利率冲击对地区产出的影响,他们发现:在德国货币政策不同的区域效应与产业的组成结构相关,而和企业规模和银行规模不相关;Webe(2004)分析了澳大利亚的地区经济差异,发现作为小型开放经济的澳大利亚,汇率渠道是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

(二)国内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研究现状

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实证研究,很多学者主要采用的计量模型是VAR和SVAR这两种。而研究的内容也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的:一是否存在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二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本文将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对近几年有代表性的文献作一总结:

宋旺、钟正生(2006)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基础,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并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角度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最后得出:从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来看,目前我国还不是最优货币区。当前我国应该减少对劳动力流动的制约,改变银行信贷资金纵向管理和条块分割的状况,实现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同时应该引导生产要素流动向中西部地区适当倾斜;应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产品多样化;应该鼓励中西部地区发展对外贸易,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放度;同时对目前单一货币政策对扩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潜在不利影响要及早防范,有效化解。经济同质性的提高将使我国实行单一货币政策的合意性相应提高。

张晶(2006)采用2004年4月至2005年12月期间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通过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监管货币政策对三大经济区域的影响方向相同,但是在影响程度以及滞后期的表现上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的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及产值构成等方面的差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丁文丽(2006)基于菲利普斯――罗利坦的动态滞后模型,并运用协助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两种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货币政策效力的区域非对称性进行了检验。其检验结果证实中国货币政策效力存在区域非对称性,并指出其根源在于各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的非对称性。强调为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须实现区域之间货币政策效应的协调,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与金融的发展。

杨晓,杨开忠(2007)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高于中部、西部。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可以在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行某种程度的灵活的区域货币政策;王满仓,王里(2006)同样指出,为降低区域差异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就必须实行货币政策区域化策略,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特质确定哪些货币工具可以进行区域化操作,从而熨平区域间经济差异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实现统一的货币政策目标。

胡振华,胡绪红(2007)运用VAR模型从进入结构差异的角度,结合我国中部六省金融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结果显示中部六省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其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的差异,并提出为促进中部六省经济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在中部地区建立区域证券交易中心。

蒋益民,陈璋(2009)运用SVAR模型及其脉冲响应函数对经济区的实证检验表明,存在明显的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而区域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是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长期因素。生产力水平越高的区域,可能收到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越大,并指出区域金融结构相对于区域产业结构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力更有实际意义。

耿识博,谢士强,董军(2005)以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为基础(乘数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理论),在乘数不对称和经济非均质性条件下,通过构建和比较货币区内不对称效应和区间不对称效应模型,推导出地区i在t时期权重为∞货币政策产出的平均乘数:K*it=pi[(ωi1-ωi3)Kmit+ωi2Krit],揭示了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而何晓夏(2010)在该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金融结构因素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影响,首先用我国区域金融机构主题指标(金融相关率(FIR)和金融市场化指标(REMR),实证分析金融结构因素对pi(表示对地区i货币政策产出乘数的调节系数)值的影响;其次,作者在不同视角(上市公司数量,股票市值,银行贷款期限结构,证券机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和股本结构,居民资产)比较我国各区域的金融结构差异的基础上,进而分析其对Kmit(i地区t时期的货币量乘数)和Krit(i地区t时期的利率乘数)的影响。作者强调实行差异化地区货币政策的同时,更应该致力于不断优化落后地区的金融结构,不断缩小区域金融差距来缓和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

实证研究显示,无论建立不同的实证模型,或选取不同的代表变量,还是采用不同的区域划分方式,都证实了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非对称性,主要结论认为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的作用强于中、西部。而在引起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因素的分析中,主要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渠道、汇率渠道、信贷渠道)的差异,金融结构差异,以及经济结构差异等研究角度出发的。就我国而言,国内学者更多地沿袭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角度展开研究的,而从金融结构地区差异,经济结构差异角度研究也呈逐年增多趋势。分析货币政策对银行、企业、居民等微观主体的影响将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四、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计量模型及检验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VAR模型是目前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的常用计量方法,虽然优点显著,但是其依然存在缺陷:其一,VAR模型分析结果受模型中变量顺序的不同而导致分析结果差异较大;其二,VAR模型忽略了变量间的当期关系。针对上诉缺陷,专家学者通过对参数空间施加约束条件(长期和短期约束)来建立模型。由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不考虑变量的顺序问题,因此还可以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GIRF),消除了VAR模型中变量排序对分析结果的干扰。

(二)区域划分问题

从国内文献可以看出我国区域划分标准并不确定,有把中国区域粗略地划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也有把中国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八个综合经济区)的。由于区域划分标准的不确定最终导致VAR和IRF的检验结果出现大的偏差,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区域划分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三)货币政策指标的选择问题

理论上,准备金总量、货币供给量、利率等都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衡量指标。从统计角度看,货币政策指标选择的差异本身就会造成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效应。国外学者通常采用利率作为衡量货币政策的指标,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也没有市场化,因此信贷或者货币供给量更适合我国货币政策的衡量指标。

五、综述总结

第5篇:货币政策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8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1-0055-04收稿日期:2007-10-20

一、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的理论基础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在我国央行和理论界都推崇的是利率和货币供应量,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为什么要选货币供应量而不选利率呢?这要从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3个标准来判断,首先解释一下3个判断标准的概念:(1)可测性,即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和准确地获得它所选定的中介指标的各种资料,并且能被社会各方面理解、判断与预测;(2)可控性,即中央银行能够有效地控制,并且不会遇到太多的麻烦和障碍;(3)相关性,即中介指标应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再来看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原因:(1)我国利率种类多种多样而且还经常变化,对央行来说利率的可测性不如货币供应量,而且对于再贷款利率,央行只能影响而不能强行干预,只有货币供应量央行可以直接操纵。所以从可控性上看,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变量的作用更为直接。从相关性上看,我国经济与货币供应量相关性较强;(2)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有一定的优越性: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可以明确的区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较强。当然选择货币供应量也有其缺点:中央银行对其控制不是绝对的;中央银行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有一定的时滞。

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有效性的分析

现在我们来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否有效,这要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3个标准来判断。

1.可测性

可测性就是央行根据货币供给函数预测未来短期内货币的需求量,这种预测只是名义货币,而不是实际货币需求量,再加上这种预测函数是建立在对过去货币需求量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的,其函数本身就有一定的缺陷:(1)对未来货币需求量有一定的时滞性。货币供应量是在经济发展表现出紧与松后才实施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目前国内有一些巨型超市自己发行优惠卡,其实质已执行着货币的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职能,还有一些电子货币的“流通”如校园卡、大型单位的电子卡、地下金融活动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央行对货币统计的难度;(3)从货币供应函数中求得的货币量与实际货币需求量肯定存在差距,未来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很难掌握;(4)随着我国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创新及金融融资渠道增多,一些流动性非常强的货币工具的使用,使得货币当局对货币统计的准确性存在偏差。

2.可控性

理论上货币供给量是可以控制的,这是因为:

其中,C/D:通货―存款比率;R/D:准备―存款比率。总体来看,在决定货币供给的3个基本因素即C/D:通货-存款比率;R/D:准备-存款比率和基础货币B中,通货-存款比率的大小特别是超额准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但中央银行对此有很大的影响。基础货币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央行根据货币供给意向,应用政策工具直接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如果对上面的货币供给公式作更细致的划分,结果也是如此。由于存款准备金率是由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构成,所以有:R=(r+e)D其中,r=法定准备金率;e=超额准备金率。

全部存款D是由活期存款F、定期存款T和储蓄存款S构成,所以有:

这样,现金比率C(C=C/D)、活期存款比率f(f=F/D)、定期存款比率t(t=T/D)、储蓄存款比率s(s=S/D)、法定准备率r、超额准备率e等6个因素,再加上基础货币B,这7个因素决定货币供给总量。其中r由央行决定,央行对B控制也很强;e由存款货币银行控制。但央行对其有很大影响力,c、f、t、s这4个因素取决于公众,但受央行各种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的影响。从公式上看,央行对货币的供给基本上是可以控制的。(以上公式和主要解释来自王广谦主编《中央银行学》)。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请看表一。

从1996年中国正式确定M1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0和M2为观测目标开始,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就几乎没有实现过。在M1上,1998年,实际值比目标值低5.1个百分点(约差1776亿元);1999年,实际值比目标值高3.7个百分点(约差1441亿元)。在M2上,1997年实际值比目标值低5.7个百分点(约差4166亿元),后目标值改为区间值,1998年实际值比区间值上限低2.7个百分点(约差2457亿元),2000年实际值比目标值低1.7个百分点(约差2038亿元)。从1994年到2000年7年间,仅1996年实际值与目标值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从2002年到2006年间M1和M2的目标值与实际值之间差距最大的达到将近4个百分点,在这5年间仅M2在2005年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有两个:

1、货币供应量本身不好控制。(1)基础货币投放难以控制和货币乘数不稳定,中国货币投放忽快忽慢,很不稳定,如1997年基础货币比1996年增长14%,到1998年增长率急剧下降为2.3%,而1999年又升到7.3%。其中2002年至2003年表现最明显。这一现象是由中国汇率决定的。中国名义上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因“管制有余而浮动不足”,实质上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2)中国的邮政储蓄全额转存制度。其起因是20世纪80年代高通货膨胀的压力环境下,为央行向财政融资提供资金来源。时至今日,一方面货币当局意图增加基础货币以扩张货币供应,另一方面不断增长的邮政储蓄存款却不断的从商业银行分流存款,间接导致基础货币减少;(3)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有一定的时滞性,是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包括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外部时滞包括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

2、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是导致中国货币供应量目标效果不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之所以与物价、就业增长等宏观目标相关性不强,甚至出现货币供应量增长和物价下跌并存的局面,除经济自身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外,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是导致这种背离,尤其是与物价走势背离的重要原因。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货币持有成本的变化,持币成本不仅影响通货比率,而且也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意愿。1996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率急剧下降,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持有货币资产的机会成本随之迅速下降。2003年后又出现了一定的通胀,给居民的预期造成了不确定的影响。受其影响,居民持币待购的心理不断增强,货币流通速度难免下降。二是受社会福利体制改革和就业压力加大的双重影响,居民普遍感到未来经济走势和个人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增加。出于预防性动机,居民的货币需求函数向右移动,使得实现同样的GDP规模需要更多的货币存量,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三是由于我国的货币进程尚未结束,大量货币作为给不断扩张的市场领域提供的必要的交易媒介而被经济所吸收。关于改革以来出现的货币高速增长,一般认同所谓的经济货币化进程的解释。实际上受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影响,我国的经济货币化进程不但没有停滞反而加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近年来的货币扩张效应。

综上分析,决定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效应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众多又不易预测与控制,决定货币供应量与物价、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

3、相关性

在计量经济学中我们把R-squared称为可决系数,用它可以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的,也就是说被解释变量中有多少是解释变量解释的。它的取值范围是0到1之间,越靠近1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解释的程度越高,越靠近0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解释的程度越低。把被解释变量设为GDP;以M0、M1、M2、CPI的增长率为解释变量。利用Eviews5.0系统对1985-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R-squared=0.379,即在此区间GDP中37.9%的变化是由M0、M1、M2的变化引起的。可知货币供应量与GDP的相关性非常低。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中介目标的作用不仅是充当货币政策操作的信息提供者,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名义锚的作用。在没有找到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中介目标时应采用多个指标同时监测,如同时将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物价指数、经济景气度等多个可行的重要经济指标共同监测,其中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更好一些。通货膨胀率的优点在于:其可测性和相关性非常出色,便于公众准确理解和形成稳定合理的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再次要努力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加强对股市的监管力度,使得中央银行能更准确高效地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问题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郑建明.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有效性[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 王广谦.中央银行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6篇:货币政策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欧债危机,区域一体化,亚元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进入到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阶段。从拉美债务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到爆发于本世纪的次贷危机、美国债务危机以及欧债危机来看,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政府债务规模是治理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关键所在[1]。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国家普遍出现了高额的公共债务和财政赤字,以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和希腊四国尤为严重,其中希腊于2009年12月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一场波及多个欧元区国家的债务危机开始不断的发酵和蔓延。目前,欧债危机问题就成为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焦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关于在亚洲成立最优货币区以及亚元的呼声不断高涨,甚至在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以前,许多金融专家和学者认为欧洲是亚洲可以借鉴的模式,这次爆发于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来欧元货币体系的一系列缺点,为亚元的构建提供了借鉴意义。

    一、欧债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于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国家高额的财政赤字是欧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余永定(2010)认为,欧元区国家之所以会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主要是源自欧元起国家长期以来比较僵化的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福利体制导致的财政赤字过高,同时当这些国家发生财政问题时,由于欧元区内部的经济治理机制不完善,并缺乏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再加上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比如德国和法国迟迟不愿伸出援手,最终导致了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2]。

    (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下调欧元区国家信用评级是欧债危机起着助推作用

    据imf统计,美国、日本以及英国的财政赤字率均和希腊12.8%的财政赤字率水平相当。但是为何仅有希腊爆发债务危机?我们认为正是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降低了欧元区国家的信用评级,导致这些国的融资能力下降和融资成本上升,最终导致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徐明祺(2010)认为,正是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调低希腊的信用评级,导致希腊市场融资能力的降低,才引起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3]。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难以形成科学合理和客观公正的信用评级,助长了全球信用风险的积累和资源的严重错配,由此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

    (三)欧元区经济制度缺陷与欧元区内部经济结构不平衡是欧债危机爆发的内部原因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许多学者认为欧元区经济制度的缺陷是主要原因,即货币政策统一,财政政策不统一。费尔德斯坦曾经预言,欧元区的这种缺陷有利于长期处于财政赤字的国家,但最终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其内在逻辑是:欧元区内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统一,财政政策归各个成员国所有,货币政策归欧洲央行所有。但是,在当前的国际经济中,不管是经济主权完全独立的国家,还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国家的最基本利益仍是民族利益[4]。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首要目标,但在欧元区,欧洲央行的首要目标是维持物价和汇率稳定。因此,当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不一致的状况时,部分成员国必定会出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错配。

    此外,欧元区内部的经济结构不平衡也是欧债危机爆发的主要内部原因。这主要体现在:首先,欧元区并不具备蒙代尔(1961)所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条件。蒙代尔(1961)认为,在一些商品、劳动力和资本一体化,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经济政策比较一致的国家和地区可以组成独立的货币区。在这个货币区内,各个成员国可以实行统一的货币和货币政策,对内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对外采取浮动汇率制度,这样可以实现各个成员国的内外部均衡。但目前,欧元区各个国家之间的通货膨胀率、经济结构、经济周期以及劳动力成本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欧盟各个成员国也具有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们对原材料的进口和依赖程度也有所不同,再加上各个国家之间具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国家之间的劳务和产品

价格竞争趋势依然存在。其次,欧元区各个成员国的经济实力呈两极分化的态势[5]。主要体现在欧元区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的经济体系差距不断拉大以及经济结构明显失衡,同时核心国家不断向外围国家出口并输出贷款,外围国家的负债比较严重。

    (四)僵化的劳动力市场以及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欧债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首先,欧洲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缺乏必要的弹性。虽然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建立促进了国家之间商品和资本的流动,但由于文化和语言方面的障碍,以及社会和教育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流动性,再加上欧盟内部普遍存在的工资刚性也限制了劳动力自由流动。此外,劳动力在工会组织强大的保护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比较困难。其次,欧洲国家相继建立了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扩大了财政支出,也推高了政府的债务,并使其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逐渐丧失了区位优势。

    二、欧债危机对区域一体化的经验借鉴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而言,如果说欧元区处于金字塔的顶部,那么北美自由贸易区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而东亚地区仅处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因此,从欧债危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得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借鉴,从而对亚洲地区货币金融的合作前景进行分析。

    (一)建立区域范围内的金融监管和救助退出机制从而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

    在目前的“清迈协议”框架下,各国财长在同意建立共同基金的同时,还倡导成立一个对各国经济金融形势进行监测的支付系统。但东亚地区内各个国家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也有可能出现类似欧元区的“道德风险”。因此在建立这种监管与救助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建立一种退出机制。

    (二)扩大共同基金的规模,积极推动区域间货币与金融合作

    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演进可以看出现有的国际经济组织和货币体系不足以有效地解决东南亚的区域性问题。从欧债危机、迪拜以及冰岛的债务危机可以看出,在区域间建立共同货币基金才是有效的解决区域间金融风险的途径。在欧债危机爆发以后,由于区域内缺乏共同基金,而基于各个国家独自的利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区域内的德国等成员国未能实施及时救助,从而导致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扩大。因此,加强区域内的货币金融合作,利用区域内共有的金融资源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可能产生的金融危机。

    (三)加强经济合作和政治对话,稳步推进区域间货币金融合作

    目前,货币合作共有两种模式:一是美元化;二是类似欧元区的共同货币。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欧元区的货币合作模式更像是政治合作的产物,而美元化才是市场化的结果,正是由于欧元区的这种非市场化的合作方式才导致目前危机的产生。因此对于东亚区域一体化而言,如果强行通过政治合作来推动,区域内各个成员国经济条件和经济政策的差别可能会给区域一体化乃至货币区的稳定带来重大挑战。

    (四)建立独立的信用评级体系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美国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一直扮演着推波助澜作用。美国正是通过对国际评级长期话语垄断权来保持自身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因此在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建立属于自己区域内的信用评级体系,有利于维护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金融稳定。

    三、欧债危机对建立

    亚元的启示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关于推出“亚元”的呼声不断,但亚洲各国的政治合作意愿、经济发展水平等差距预示着推出亚元的道路还比较漫长。欧债危机的爆发更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亚元的前景,并为构建亚元蓝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要统一欧元区统一

    的货币政策和独立的财政政策是欧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亚洲,由于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亚洲各国间的隔阂和差异更多,对主权看得更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施一体化的货币政策,在缺乏必要配套措施的情况下,当类似欧债危机的事件发生时,亚洲各国面临的压力和威胁将更大。所以,如果要推行亚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统一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二)政治和经济要相辅相成

    虽然超主权货币是一种革命性的创建,但欧洲货币联盟毕竟是在缺乏政治联盟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导致危机爆发后,救助措施寸步难行。这要求亚洲各国在推行亚元时,必须首先考虑政治联盟。虽然亚洲的历史发展表明,在亚洲实行政治联盟是一件非常困哪的事情,但这次欧债危机充分说明,只有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相辅相成,才能有利于陷入危机的国家迅速恢复经济。

    (三)构建亚元要稳定推进

    在亚元的推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最优货币区的理论条件,即只有各个国家在要素流动性、经济互补性、市场一体化、经济开放度以及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趋同的情况下,组建最优货币区才能带来最大的市场红利。如果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勉强加入,就有可能得不偿失。亚洲各国应以欧债危机为借鉴,循序渐进地推进亚元,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决不能强行推出亚元,否则就会陷入比欧元区更加严重的危机中。

    (四)增加货币金融合作的透明度

    相对于欧元区,亚洲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要求亚元必须要在一个货币金融合作更加透明的环境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投机者的供给。同时也要建立一个具有更多话语权、信息高度透明以及交易比较便利的金融稳定组织。这个组织的建立也需亚洲各国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总之,当前欧债危机还没有完全结束,欧元未来的命运也很难判断。亚洲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欧元的动态,积极研究欧元在运行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吸取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为区域一体化及亚元的构建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安国俊.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的反思[j].中国金融,2011(18).

    [2]余永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及中国面临的挑战[n].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月报,2010(6).

第7篇:货币政策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制度;中西方比较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述

(一)基本概念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提取的准备金,由自存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三部分组成。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以达到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其与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共同构成了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二)政策工具的特点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直接改变货币乘数的大小,从而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规模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改变货币供应量。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还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结构,改变超额准备金与法定准备金的相对比例。因而,该政策工具有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影响均等,调节货币供应量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的优点。但其缺点也同样显著,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微调就会通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对货币供应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该政策的运用会加大经济的波动,甚至引发经济的强烈震荡。同时,也正是由于该政策工具对各存款货币银行影响均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高可能导致超额准备金比率较低的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容易造成小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引发金融的动荡。

二、中西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相关对比

(一)功能作用比较

西方国家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衷,并非将其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而是作为商业银行清偿力的保证,即在于保障客户存款的安全,避免流动性危机。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到70年代末,法定准备金制度则更多地被用来控制银行的信贷扩张及货币供给。但近几年来,随着金融经济形势的变化,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技术日益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调节货币供给的功能大大减弱,其作用更多侧重于稳定储备需求,辅助央行调控利率水平。

自从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中央银行金融调控中的功能可分为三个:一是作为支付准备;二是进行信用控制;三是进行结构调整。其中前两项与西方国家前期阶段相同,第三项则具有中国特色。

(二)准备资产的结构比较

所谓准备资产的结构,是指存款机构的资产中可充当准备金的范围,一般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央行的存款。据英格兰银行的规定,英国的合格准备资产除了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及库存现金外,还包括对贴现市场的通知存款、国库券、商业票据和一年期以下的公债等。法国将一些具有高度流动性的资产,例如,国库券、地方政府债券、可以在中央银行贴现的商业票据等,也列入存款准备金项目。从存款准备金的构成来说,我国的准备资产构成比较单一。目前,只有在人民银行的存款才能作为存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而把存款机构的库存现金、支付准备金排除在外,存款机构持有的国库券等优质流动性资产更被排除在外。

(三)准备金率的水平及差别比较

1.存款准备金率水平

从西方国家准备金率平均水平的演变趋势看,随着经济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从总体上,西方国家的准备金水平呈逐步下调趋势。我国自1984年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存款准备金已进行多次调整。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削弱或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收缩与扩张。

2.存款准备金率的差别

西方国家大都采用差别准备金率,即不同的存款类型、不同规模的存款机构实行不同的准备金率。而我国现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虽也是差别准备金率,不过是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

(四)准备金付息情况比较

法定准备金是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媒介,具有强制性。基于其特点和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原则,西方各国央行都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不予付息,使之成为商业银行的一种机会成本,故又被称为“准备金收入税”。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且利率较高。

三、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未来走向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操作环境具有特殊性,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的区别。

(一)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

我国仍处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央行所规定的一定时期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可非常明确的向公众表明货币市场利率的底线,对于防止利率过度"降调"具有其他政策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金融体系内流动性过剩

2008年以来中央银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是由中国货币金融制度、货币政策操作环境与内在操作框架决定的。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在货币政策体系中的功能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都基本上实现了其所赋予的功能。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任务和过程的长期性特征与金融体系存在较多过剩流动性的基本事实,此政策工具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将是有效的操作工具。至于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与国际接轨至少需要达到以下条件:外部经济失衡问题明显好转,国际收支基本达到平衡,公开市场操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得到明显缓解;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存款准备金担负的金融稳定功能下降;形成能反映市场基本供求状况的基准利率,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提高,形成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等等。

在上述这些条件具备后,我国才可及时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使之适应变化后的经济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童适平.中央银行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第8篇:货币政策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国民经济;行政管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供求平衡

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行政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国家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不断完善,国家执行经济的行政管理职能的方法也由过去的行政指令转变为宏观调控。历史证明,过去一些西方国家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只会使经济危机愈演愈烈,而我国过去所奉行的计划经济体质也会打击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快速发展,阻碍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而我国当今的经济体制通过市场灵活反映价格的变化,使国民经济能够通过市场自主运行,当市场运行出现故障时,政府能及时出台合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样的经济体制相对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市场调节更能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本文将分别介绍与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它们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一、宏观调控

(一)何为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对国民经济实行的调节与控制的过程,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经济行政管理的职能。由于只有中央政府才能反映运行总的经济需求,所以宏观调控的权利只能属于国务院。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动态平衡。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制度来调节这种总的平衡。一旦市场因为供求关系失调等原因发生问题或者产生了混乱,政府就能够通过出台相关的专门针对该类问题的经济政策来在宏观上调节市场的运行,稳定经济的发展趋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均衡增长。

(二)为什么要宏观调控。

1.市场不能够调节所有的经济领域。

像枪支弹药等武器,公共产品等涉及到国家人民切身利益的领域就不能让市场去按照市场的规律调节,而应该根据有关情形,由政府来调节。

2.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点,市场也会失灵。

如:外部效应,公共产品,市场垄断,不完全市场,不完全信息,收入分配不公平,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等。

3.宏观调控有利于帮助人们认识市场的弱点和缺陷。

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进而维持经济稳定增长,最终使社会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宏观调控的手段一共有三种。分别是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一般是通过经济政策来实现。而行政手段一般通过政府的有关命令实现;法律手段则主要指政府制定的相关法规。宏观调控,要将这三种手段综合运用,要使这三种手段之间达到相互适应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坚持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调节方法,并以间接调节为主。直接调控一般是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实现,比较生硬而不缓和。而间接调控则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相应的经济目标,一般会利用价值规律,并且顺应了市场规律,更为缓和,更容易被受众接受。直接调控可能见效更快,有利于快速解决当前问题,但却很有可能治标不治本,而间接调控恰好弥补了直接调控的缺点,尽管间接调控产生效果会慢一些,到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远来看,对解决问题更为有利。因此,要将这三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运用,发挥出宏观经济调控的最大功能。

二、财政政策

(一)何为财政政策。

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为完成社会经济稳定,促进公平和效率相协调的任务,通过税收、公共支出等方法来分配社会财富,而制定的财政政策和策略。另外,要注意财政政策有阶段性和相对稳定性,有导向,协调,稳定的功能。

(二)财政政策的分类。

财政政策由于其分类标准的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由于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不同,可以把财政政策划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二是依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这样就又可以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是根据财政政策发挥调节作用的地方不同,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

(三)财政政策的应用。

如果供大于求,可以选择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样就能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赤字来拉动社会总需求,刺激消费,进而消费掉多出的社会产品。但如果当供小于求时,就可以使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赤字,增加国债发行,减少投资需求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刺激生产,适当减少社会总需求,这样就可以缓和社会总供给不足所造成的矛盾。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可以搭配使用积极和消极这两种财政政策,要增加财政补贴减少国债发行等政策刺激总需求增长。另外,还要抑制社会总需求,使二者逐渐趋于平衡。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也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战略。通过缩减财政开支,缩减财政赤字,增发国债,减少居民消费补贴等方式来缩小社会总需求。另外,也要刺激社会总供给的增加。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仍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三、货币政策

(一)何为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来调节货币的总量和利率以实现某些特定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管理的基本准则。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不是绝对的,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经济运行态势作出合理的搭配和选择。一般情况下,当经济过热,总需求又过于旺盛时,应该采用双紧政策。在当市场疲软,经济过冷时,要采用双松政策。在结构失调但是经济又有一定热度时,应采取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在经济下滑时,应采取松货币,紧财政的政策。

四、结语

当前要更好地通过宏观调控这双有形的手辅助市场这个无形的手,使市场与政府协调平衡,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持续发展;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遵循并利用价值规律,综合运用计划、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来维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进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1]耿剑锋.论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调节[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

[2]韦奇松.浅析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现状[J].房地产导刊,2014,18

[3]李晓亮,杜艳春,葛察忠.推动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制定构建环境友好国民经济体系[J].环境经济,2012,6

[4]李敏昌,张穗成,吴淑娴.党在建国初期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11,3

第9篇:货币政策的缺点范文

一、欧元区的基准利率体系概况

(一)欧洲央行基准利率。自欧元诞生以来,欧元区政策性基准利率(ECB interest rate)是由欧洲央行直接制定与调控。在欧洲央行众多的利率指标中,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MRO)、边际贷款便利利率(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 rate)和存款便利利率(deposit facility rate) 被视作欧洲央行基准利率水平的衡量标准,其中,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通常又被称为政策性基准利率,边际贷款便利利率和存款便利利率则由常设便利产生,分别代表隔夜市场利率的上下限。这三种利率均从欧洲央行系统ESCB(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 的货币政策工具中相应产生。

(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在货币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则是欧元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EURIBOR)、欧元区隔夜借款平均利率(EONIA)和欧元回购参考利率(EUREPO)。

EURIBOR是欧元区内一级银行之间的欧元定期存款报价利率,反映了欧元区银行(包含各种性质与规模)存款批发业务行情。由欧洲银行业协会和金融市场协会联合发起,期限共15个,长度从1周到1年不等。每个交易日上午10:45之前,各报价银行通过欧洲自动实时结算传递系统报出自己的拆借价格;10:45 至11:00可以修正其报价;11:00,授权路透将所有报价去掉各个期限的最高和最低的15%个报价,通过算术平均计算后公布EURIBOR。

EONIA是欧元区内指定银行的欧元隔夜拆借利率的交易量加权值,它由欧洲央行根据EURIBOR和相关金融衍生品市场指数制定,是针对欧元衍生品市场的有效基准利率。由于EONIA较好地跟踪了隔夜拆借利率,央行利率调整将直接影响其价格,非常适合投资者利用基于EURIBOR的投机或套期保值,也便于指导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上的资产负债管理。

EUREPO与EURIBOR和EONIA不同,它是基于有担保的回购市场而形成的,随着全球债券回购交易量的增加,债券回购已经成为货币市场以及银行间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之一,也是欧洲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主要适应固定收益率证券的做市商和一级交易机构对于回购工具的大规模使用、证券化和脱媒进程的推进、信用风险暴露的降低以及资本充足率的提高等环境变迁而产生。

二、欧元区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利率角色

(一)政策性基准利率的制定。欧洲央行(ECB)的职能是“维护货币的稳定,管理政策性基准利率、货币储备和货币发行以及制定欧洲货币政策”。其中,政策性基准利率的制定必须完全服从于欧元区货币政策战略,即一个量化目标和两个分析支柱。

一个量化目标:中长期通货膨胀率(欧元区消费物价协调指数(HICP))年增长低于但接近2%。一方面,量化目标给公众明确了欧央行的责任,也提供了预期未来价格变化的指南。另一方面,这目标是中长期目标,货币政策没必要微调以应对短期价格变动,对前瞻性要求较高,以避免对现实经济产生过多的反应和不必要的波动。

两个分析支柱:在政策性利率决策时,欧央行需要进行经济分析和货币分析。其中,经济分析的目的在于确认和识别各种驱动经济波动的经济冲击,并对通胀的周期性动态变化进行评估。货币分析的对象是中长期价格变化趋势。欧洲央行经常选择两种分析方法综合判断,特别是当货币分析信号模糊的时候,经济分析往往能起到影响决策的关键作用。为了提供评估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基准,欧洲央行给M3年增长率提出了一个参考值,但并不是机械地对M3偏离参考值做出政策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注重两点分析:一是M3的组成部分(即负债的结构)和M3的对应项目(资产的结构)分析,区分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还是资产结构的转换,特别是M1受到特殊的关注,因为它们更能反映持有货币的交易动机,与总体消费关系最密切。二是如果货币和信用的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需要,但是却没有引起通货膨胀,十分强调金融不平衡分析,因为金融不平衡或投机类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都会动摇经济活动和中长期价格变化趋势的稳定性。

(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调控模式――利率走廊。欧洲央行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调控的实质是利率走廊模式,即由政策性基准利率确定走廊中心,以边际贷款便利利率和存款便利利率为走廊上下限。这种制度安排有三大优点,一是利率走廊可使央行严格地将拆借市场利率控制在走廊内目标利率附近,拆借市场利率波动较小。二是使利率政策与流动性政策相分离。虽然对银行间通过拆借市场进行交易激励有限,但是央行仍能独立地控制市场利率与超额准备金水平。关键弱点在于在目标利率附近,准备金需求曲线的弹性极小,这势必会影响央行利用利率走廊系统实施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

实际上,欧洲的银行体系也适合利率走廊式的调控,这是由欧洲的全能银行体系造成的。以德国为例,全能金融是德国自1983年以来逐渐兴起和正在形成的一种新金融体制。其优点在于,一是德国全能性银行能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有超强的应变能力,而且密布的银行网点,也会便利中小企业各项业务的办理,避免了银行间的过度竞争。二是由于全能银行的业务多样化和收人来源多元化,银行的一部分业务亏损可由其他部分业务活动的盈利来补偿,即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稳定利润收入,这就可以降低经营风险,使银行经营活动更加稳健,有利于整个银行体系保持稳定。三是全能银行以商业银行为依托,涉足各个不同领域,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开拓国际市场时,资金融通可以比较顺畅,从而可以施展自己的拳脚。四是该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德国农民在资本市场上享有特殊地位,其能较容易的获得银行中长期贷款,且贷款利率低于其他贷款项目。其最大的缺点是全能银行战略相似,业务强项不够突出,但也稳定了各项基准利率之间的利差。

(三)维持货币市场利率走廊的方式――注重数量型工具的运用。常规情况下,欧洲央行维持货币市场利率走廊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有五种具体操作工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储备交易,该交易以回购协议或有担保的贷款为基础,其它四种为直接交易(outright transaction)、发行债券、外汇互换和吸收定期存款。公开市场操作由欧洲央行进行,并由它决定使用何种工具和交易条件。公开市场操作采取标准招标、快速招标和担保交易方式。二是常设信贷。有两类常设信贷――边际贷款便利和存款便利,都采取非集中的形式,由成员国中央银行管理,合格的交易对象可自主决定是否参与交易。三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如果信贷金融机构没有满足最低准备金要求,欧洲央行可以征收惩罚性利息或进行其他的惩罚。但是金融危机后,各环节传导由于道德风险而中断,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维持货币市场利率稳定有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率承诺。自2008年10月起,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欧元区连续下调其基准利率(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至2009年5月,欧元区基准利率降低到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连续22个月保持在该水平低位运行。2011年4月,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攀升至2.8%,超过了央行设置的2%的警戒线,并且有潜在抬高的趋势。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欧洲央行在保持22个月的低利率水平(1%)后,重新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达到1.25%;三个月后,又再一次上调25个基点。2012年7月,欧洲央行迫于沉重的债务危机压力,将欧元区利率水平降到了0.75%的史上最低水平,几乎接近零利率。

第二,强化信贷支持。欧洲央行推出的强化信贷支持计划主要是通过信贷支持,为金融市场提供充分的流动性,该计划主要是通过对主要再融资操作(MRO)和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两项措施的延伸。2009年5月,欧洲央行开始实施强化信贷支持计划,首先是继续延迟LTRO期限,在原有1个月和6个月期限基础上,增加1年期LTRO;其次是央行增设参与再融资操作的参与方数量,包括欧洲投资银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获得了参与央行再融资操作的资格;再次是进一步扩大再融资操作中抵押资产的范围;最后是继续实行固定利率全额分配政策。2009年底,欧元区经济好转,欧洲央行宣布将逐步退出强化信贷支持计划。然而欧债危机随后迅速出现,欧洲央行迫不得已再次恢复强化信贷支持计划,相继在2011年末和2012年初分别推出两轮三年期的长期再融资操作。

第三,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2009年7月,欧洲央行正式推出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CBPP)。欧洲央行和各成员国央行直接购买在欧元区内发行的以欧元计价的资产担保债券,并希望通过CBPP为资产担保债券市场提供有力支持,以此增加私人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活跃和改善融资环境,促进信用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到2012年10月末,仅完成了该计划额度的不到一半。主要原因是由于欧洲央行在推出CBPP2后,又连续推出了两轮三年期的长期再融资操作,使得CBPP2的执行变得无关紧要。

第四,证券市场计划。2010年5月,欧洲央行启动了证券市场计划(SMP),即欧洲央行直接购买政府和私人的债券。证券市场计划启动后,截至2011年2月底,欧洲央行已经从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重债国购买了共计740亿欧元的政府债券。2011年8月,面对严重的欧债危机态势,为了稳定债券市场,欧洲央行又重启证券市场计划,主要以西班牙和意大利等重债国的政府债券为主。2012年9月,欧洲央行推出“直接货币交易”新国债购买计划,证券市场计划便同时终止。

第五,三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欧洲央行于2011年12月宣布启动两轮三年期的长期再融资操作( LTRO)。欧洲央行推出此次长期再融资操作的目的是通过为欧元区银行提供固定利率为1%、期限长达三年的全额低息贷款,并且可以欧元区成员国的国债作为抵押的方式,来激励获得贷款的银行购买欧元区成员国债务。但该计划最大的问题在于,欧元区银行在获得低息贷款后,并不一定按照欧洲央行的预期购买重债国的债券,从而使该政策效果有所削弱。

第六,直接货币交易。欧洲央行为继续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于2012年9月推出直接货币交易(OMT)。从客观上讲,在一定程度上,欧洲央行推出的OMT是对SMP的取代。OMT的推出主要有以下优点,其一,将购债与欧洲稳定机制(ESM)的救助条件绑定。其二,承诺无限量购买国债,有利于降低私人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其三,没有优先偿还权,欧洲央行明确表示放弃优先偿还权,这有利于引导私人投资者增加对国债资产的稳定需求。

从上述特点看,作为管理超主权货币的中央银行,欧洲央行创新引用货币政策工具维持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稳定具有三项特点;第一,以固定利率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的信贷支持,稳定长期预期。第二,以传统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为主,在贷款期限、抵押资产范围等进行有效拓展,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第三,为清理货币政策在各主体及市场间的传导障碍,直接介入传统做法不允许的领域。第四,欧洲央行只能从政策上加以引导,而无法直接决定购买资产的结构和数量,由银行的自主性决定,完全根据银行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资金的流向。

三、欧洲利率调控体系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启示

(一)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应与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紧密联系。从欧洲央行发展历程来看,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应当由市场自主决定,而在实际操作中,并非全由市场自主决定,只是加大了由市场决定的比重。此时的央行不应直接干涉利率价格水平的形成,而应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及利率水平,从而体现政府的调控意愿和政策导向。目前,我国央行创造性的推出SLO和SLF,就是稳定短期利率的稳定性,维护流动性的重要工具,已经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与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建立了紧密联系。

(二)维护基准利率的稳定应有明确的货币政策战略框架。借鉴欧央行经验,维护基准利率稳定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可供借鉴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明确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结合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分析确定货币供应量等重要的参考目标,最终落实到基准利率水平的操作目标的制定上,保证良好的透明性和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合理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并保证货币政策制定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政策的连续性。二是将创新丰富公开市场操作作为维护基准利率稳定的主要工具。及时有效地抵消随机因素的冲击和传导障碍,确保基准利率的稳定。三是定期讨论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注重货币分析和经济分析,对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纠偏,对基准利率目标的合理性进行有效的评判和调整,以确保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