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和艺术的关系范文

文化和艺术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和艺术的关系

第1篇:文化和艺术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大众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056-01

近几年,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投入最大、涉及面最广、内容最为全面、受惠群众最为广泛的文化发展战略工程。也是为适应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大战略步骤。作为一项关系到民族文化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工程,一是要抓住其核心要点;二是要落实在实处。为此,笔者谈几点看法,以供决策者参考。

一、应把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

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了广播、电视、电影、体育、文艺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固然重要,也是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要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巩固社会主义的文化阵地,让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但笔者认为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是一切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的,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繁荣的基石。如果只是为了丰富文化生活和身心愉悦,这种文化建设就会流于形式和表面。

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制约我国社会整体发展进步的主要因素不是经济困难,而是文化滞后。具体而言,就是公民的文化素质与快速的经济增长不协调。甚至经济发展与公民的文化素质呈剪刀差的态势。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几乎都来源于大众的文化素质。从民主法制、食品安全、生活观念、健康意识、社会公德、环保意识,到为人处事、家庭伦理、生活琐事等等无不反映出当前我国公民由文化素质所产生的种种问题。

具体而言,文化素质主要包括道德品质、人文知识和科学素养三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一起构成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大,应该表现为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每个成员的强大。而每个成员的强大,并不是这个成员多么有钱,而主要表现在它的文化素质方面。因为钱只是外在的和有限的,而文化素质是内在的、永远的和决定其前途命运的因素。

而一个人的文化素质怎样才能提高呢?网络、电视、广播、培训、讲座、展览等信息传播媒介和方式固然不可缺少,但读书是永远不可替代的最主要的途径。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文明与进步,就是因为有书籍及其阅读的存在。无论电子媒介如何普及,数字化生存怎样势不可挡,读书永远是吸收知识、开发智力、净化心灵、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放眼全世界,大凡发达国家,没有不重视提高国民阅读普及率,以读书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远的不说,就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就早已制定了多部有关振兴国民阅读的政策和法律。推广阅读、提高国民阅读率已成为他们的基本国策。

综上所述,提高大众文化素养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目的,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宗旨。而提高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是阅读,特别是纸本阅读,它在锤炼思维、净化心灵、感受语言文字之美以及启迪智慧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倡导阅读,促进阅读将永远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标。

二、把图书馆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

图书馆是提供阅读、组织阅读的最主要机构。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它担负着促进社会阅读,保障公民平等获取信息权利的职能。所以把图书馆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也就是把促进社会阅读放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首位上来。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还比较落后,距离每5万人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的国际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而且从设施、馆舍、藏书、人员,到服务方式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阅读的需要。据此,笔者就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加强图书馆建设谈几点看法。

1.加强基层图书馆网点建设

区、县级以下公共图书馆是最贴近大众生活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它的普及程度和功能的发挥直接反映着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和民众对它的感受。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最为薄弱的就是县级以下公共图书馆(室)这一大块。从县、区和旗图书馆来看,我国很多地区都没有达到标准,甚至还没有独立的馆舍,而往往是和文化馆、档案馆、歌舞剧团在一起。因为它们同属于文化部门领导。没有独立馆舍,说明领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也弱化了图书馆的社会形象,起不到宣传、引领阅读文化的示范作用。此外,在馆舍面积、服务设施、藏书建设、服务方式等方面也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起不到促进社会阅读的作用。

如果说区县级图书馆由于数量少而难以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话,那么,乡镇以下,特别是社区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就是覆盖面最广、最贴近民众生活的阅读设施了。从目前看,乡镇一级的图书馆(室)一般都设在乡镇文化站。在馆舍设施、藏书、服务、管理等方面也很难发挥其作用。特别是拆乡并镇后,虽然管辖的面积大了,但文化站里图书馆(室)的规模并没有扩大,而且是越来越离广大村民远了。

社区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建设在我国已有近十年的时间。然而就笔者调查所知,由于缺乏后续支持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也早已名存实亡。

综上所述,加强我国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还任重而道远。而基层公共图书馆是最能发挥促进阅读作用的文化教育设施,它的建设也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

2.探索将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服务模式

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各类型高等学校,其分布已覆盖了地市级以上的行政区划。而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已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展。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其经费充足、藏书丰富、设备先进、规模之大、管理水平之高往往为公共图书馆所望其项背。然而,据调查,高校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仅为20%。这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不能不令人感到惋惜。特别是在资源共享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最大限度地对社会开放,实现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是目前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需要统筹考虑并给予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三、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促进大众阅读方面的功能

把阅读推广作为学校和各级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中心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而且在近啄昀匆讶〉昧艘恍┟飨缘某尚А5我们也应该看到,这项工作仍然存在着口号多于行动、形式大于内容、只为走过场,而缺乏常态化,孤军作战而缺乏统筹,有行动,但收效微的种种问题和现象。如果这些问题不克服,图书馆的阅读促进将永远会停留在表面而难以见到实效。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必须建立由政府参与的图书馆阅读促进工作机制。把促进社会阅读纳入到政府工作目标中。

2.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鼓励各企事业单位都要建立自己的工会图书馆。而且要留出时间鼓励职工读书。

3.倡导良好的休闲习惯,引导民众走近阅读生活。

4.开展信息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人们的读书意识,使大众能正确认识各种媒介的优劣和功能。

5.以各种形式营造读书风气,开展读书宣传,让民众能切身体会到读书的意义。

第2篇:文化和艺术的关系范文

普通逻辑学知识告诉人们,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与一般的反映形式不同,概念对事物的反映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概念具有抽象性。因为概念不是对事物生动的直观、不是表面现象的反映,而是经过抽象思维的作用、舍弃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第二,概念具有概括性。因为概念不是事物的个别性的反映,而是经过思维的加工,概括了事物共有的、一般的本质属性。?可以说,正因为概念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概念是事物基本特征的凝结点,也就成为人们研究事物的着眼点和逻辑起点。所有的概念,包括艺术概念都具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它有内涵与外延。所谓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属性,也被称为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所谓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总和。外延说明所反映的事物的范围有多大,是指所反映的事物的量的规定性。②由于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这样两个逻辑特征,我们就可以将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这三个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可分辨出它们在内涵上有多少之别、在外延上有大小之分,它们之间的异同及逻辑关系就可显而易见,不至于再混淆不清。

二、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三个概念的内涵

1.民俗艺术的内涵

何为“民俗艺术”?陶思炎教授认为:“‘民俗艺术’,系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或指民间艺术中融人传统风俗的部分。它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③民俗学家叶大兵先生认为:“我国的民俗艺术,是指历代人民在创造、传承、享用的民俗文化事象中,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百度网将“民俗艺术”定义为:是指民间形成的非实用的、可供人们当作文化欣赏的各种技艺,主要包括像说唱一类的口头文艺、舞蹈、民间音乐和戏剧,以及像绘画、雕塑和雕刻等多种造型艺术形式。从以上三种定义可以看出,民俗艺术同民间艺术都是在民间形成的,都是用艺术符号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但二者不同的是,民俗艺术仅指“融入传统风俗的”民间艺术的那一部分,不是指民间艺术的全部。民俗艺术“是指历代人民在创造、传承、享用的民俗文化事象中”形成的艺术形式。在这里,“艺术”和“传统风俗”或“民俗文化事象”的融合表现出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特性,这是它最本质的属性。

2.民间艺术的内涵

何为“民间艺术”?钟敬文先生认为:“民间艺术是在社会中、下层民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艺术创造活动。”⑤崔锦和王鹤先生认为:“民间艺术是民众自己创造的,具有自用的和自娱特点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艺术品和艺术活动。民间艺术的特色与它的创造者的民族特色、民俗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依托,两者是互为表现的媒介。”?《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民间艺术”给出的定义则是: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包括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工艺美术等。纵览以上关于“民间艺术”的定义可以看到,它们都充分肯定民间艺术创作和流传的主体是劳动人民钟敬文先生又明确指出了创作和流传主体身份的层级为“中、下层”劳动人民,因而“民间艺术”相对于“宫廷艺术”、“官府艺术”而言,具有下层性,比较质朴,乡土气息浓厚。关于艺术的层次性,顾希佳先生曾有过生动形象的论述。他认为,艺术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大致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艺术家的艺术,或被称为社会上层艺术;一部分则是仍然在广大民众中间活跃着的艺术,这两种艺术共同构成了艺术的“金字塔”。专家们的艺术位于这个“金字塔”的顶端,它总是代表着这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所能达到的高度,因而受到重视;民间艺术则位于这个“金字塔”的底部,它构成了这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的坚实基础。两者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共同组成所在国家或民族的艺术。?由此,我们可以认定,“下层性”即是民间艺术的特质,是其最本质的属性。

3.民族艺术的内涵

“一般说来,我国学者习惯于在如下两种意义上使用‘民族艺术’这一术语:一是在相对于西方艺术的意义上使用,意指中国的艺术;二是在相对于汉族艺术的意义上使用,用以指称非汉族的或少数民族的艺术。”?这样是否会引起理解上的混乱?应该是不会的,因为只要你看清楚“民族艺术”使用的语境和所涵盖的内容,就可知道它是在哪种意义上运用的。需要指出的是:“民族艺术通常用于国家性的概念,指构成国家的那个单一民族或多个民族的艺术而言。例如中华民族艺术,即指中国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一体的艺术形式及其传统而言。”③本文所讨论的“民族艺术”也是把它作为“国家性的概念”使用的,而非指少数民族的艺术。何为“民族艺术”?金哲先生认为,民族艺术“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整体的已经固有成形的能体现民族特色、传递民族精神的艺术形式”④。杨德鉴先生认为:“具有这个民族、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特色,这类艺术即民族艺术。”⑤百度网给出的定义则是:“民族艺术”是体现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一般是指传统文化中某一项有特色、有历史背景的技艺,可以代表其民族的文化内涵。由以上三个“民族艺术”的定义可知,其内涵表现为:体现了民族文化,运用了民族艺术手法,传递了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艺术”的本质属性是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具有民族性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民族艺术”的民族性内含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整体性,所谓地域性,是指人们在语言交流、社会风尚、审美情趣、物质生活、文化娱乐、心理素养等多方面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将欧美艺术称为“西方艺术”,将亚洲地域的艺术称为“东方艺术”;在建筑艺术上有“欧式”和“中式”之别,在饮食艺术上有“西餐”与“中餐”之分,在服饰艺术上也有“西装”与“中山装”之异。所谓整体性,是指民族艺术是与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相符合,得到广大民族成员认可,能代表整个民族艺术风格的艺术形式。其以整个民族为对象,充分体现一个民族整体的精神面貌。而民俗艺术、民间艺术仅仅是民间的、地方的、大众的艺术形式,不能代表整个民族,因而它们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仅在民间或部分地方的群众中广为流传,并不都能形成统一的民族艺术。①

三、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概念的外延

1.民俗艺术的外延

前文在论述“民俗艺术”的内涵时曾引用过陶思炎教授给“民俗艺术”下的定义,陶教授不但清楚地指出了民俗艺术的适用范围,而且特别指出民俗艺术是“民间艺术中融入了传统风俗的部分”(不是民间艺术的全部)。这是对民俗艺术概念外延的一个清晰界定。张道一先生在谈到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关系时,也同样认为,“与民俗有关的民间美术可以称为‘民俗艺术’,但决非所有的民间艺术都是民俗艺术。现在有一种混乱的看法,以为民间艺术就是民俗艺术,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②。由此,我们认定,民俗艺术的外延小于民间艺术,其全部外延和民间艺术的部分外延相重合,包含于民间艺术的外延之中(如图1所示)。

2.民间艺术的外延

对于“民间艺术”的外延,陶思炎教授首先从社会空间的角度进行了概括,即“‘民间艺术’,系相对于宫廷艺术、官府艺术等上层而言的下层艺术”,这既说明了它的本质属性,又划出了它的适用范围。其次,陶教授又具体地阐述了它涵盖的范围:“其类型与作品既包括来自传统的部分,又包括各种民间的新创,甚至还包括庶民中非群体的个人创作。”③我们还可以说,民间艺术既包括与民俗事项融合的民俗艺术的那一部分,又包括与民俗事象没有关系而独立存在的另外一部分。因此,民间艺术是较之民俗艺术更为宽泛的一个概念。有学者将民间艺术涵盖的范围分为8个类别:以实用和物质生活为主题的穿戴服饰类、宅居陈设类、生产劳作类、生活用品类,以审美和精神生活为主题的信仰祭祀类、娱乐教化类、装饰美化类、游戏竞技类。④民间艺术的适用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3.民族艺术的外延

先生认为:“‘民族艺术’是个大概念。”⑤金哲先生在谈到民族艺术与民俗艺术的关系时认为,民族艺术中有民俗的成分,民俗艺术中也有民族艺术的成分,但二者并不相同或相等。它们反映对象的范围不同,民族艺术与民俗艺术相比较,民族艺术范围大于民俗艺术。?陶思炎教授认为,民间艺术是相对于宫廷艺术、官府艺术等上层而言的下层艺术。⑦顾希佳先生认为,艺术在进人阶级社会以后大致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为专门艺术家的艺术,被称为社会上层艺术;一部分为民间艺术,处在社会的底层。这两部分共同组成所在国家或民族的艺术。⑧学者们对于民间艺术为下层艺术在认识上是比较一致的。而对于“上层艺术”含义的解读,有学者认为是“宫廷艺术”(贵族艺术)、“文人士大夫艺术”、“宗教艺术”,有学者认为是“官府艺术”(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还有学者认为是“专业艺术”,等等。为了讨论民族艺术概念外延大小的简便,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哪种说法更为科学,暂将上层艺术称为“官方艺术”。根据上层艺术、下层艺术“两部分共同组成所在国家和民族的艺术”的论述,我们可以认为,民族艺术的外延主要包括官方艺术和民间艺术两大部分,民间艺术的外延显然小于民族艺术,其全部外延和民族艺术的部分外延相重合,包含于民族艺术的外延之中(如图2所示)。

四、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学所指的概念的相容关系包括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和相容并列关系。①由前文分析可知:民俗艺术和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和民族艺术至少部分外延相重合(即相同),因而判定它们之间为相容关系。它们在相容关系中又属于哪种关系,是否为属种关系?逻辑学所指的概念间的属种关系是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相同,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属种关系。②由前文分析可知:民间艺术的部分外延和民俗艺术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相同),民族艺术的部分外延和民间艺术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相同),因而判定它们之间为属种关系。对于属种关系概念来说,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反变关系。所谓反变关系是: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外延越大。③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原理体现在“民族艺术”概念上尤为明显。一方面,民族艺术是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另一方面,“‘民族艺术’是个比较空泛的、不能明确指任何内容的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反变关系原理,我们不妨将三个艺术概念的外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民族艺术一民间艺术一民俗艺术;然后再按内涵的多少由少到多排列为:民族艺术(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一民间艺术(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下层性)一民俗艺术(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下层性、集体性、模式化)。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如水果一苹果一红富士苹果,在这里,水果外延较大,但内涵却是比较空泛的概念;而相对应的红富士苹果概念的外延相对较小,但内涵却比较丰富而具体。属种概念具有相对性。所谓相对性是说,一个概念相对于不同的概念来说,可以是种,也可以是属。⑤例如:工人一甜工一女钳工,其中,“钳工"相对于“工人”来说,是种,相对于“女钳工"来说,又是属。根据概念之间属种关系相对性原理,我们可以将三个艺术概念按照外延的大小排列为:民族艺术一民间艺术一民俗艺术,其中,“民间艺术”相对于“民族艺术”而言是种,相对于“民俗艺术”而言又是属。三个艺术概念间的属种关系如图3所示。从以上分析可知,民族艺术中有民间艺术和民俗艺术的成分,民间艺术中有民俗艺术的成分,而民间艺术和民俗艺术中也有民族艺术的成分,三者相互融合、重叠在一起,形成了逻辑学上的相容关系。又因为它们存在着大概念的外延包含小概念的全部外延的关系,就又形成了相容关系的属种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民俗艺术一定是民间艺术,民俗艺术、民间艺术一定是民族艺术,但不能说民间艺术是民俗艺术,民族艺术是民间艺术和民俗艺术,概念的属种逻辑关系是不能颠倒的

五、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概念易于混淆的原因

1.三个艺术概念有较多的相同、相通之处

(1)相同之处较多。外延和内涵上的部分相同。由于三个艺术概念之间存在着相容的属种关系,因而在外延上存在着部分重合,在内涵上也有部分相同,给人一种十分相似的感觉,而相似的事物是难以辨别、易于混淆的。三者在起源、文化内涵、表现手法上基本相同。三个艺术概念都带有浓厚的“民众”色彩,同属于一个艺术系列。从起源上讲,它们都起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追求完美的诉求,因而创作的主体也多为中、下层劳动人民;从文化内涵上讲,它们都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体现着民族精神;从表现手法上讲,都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包括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这些又使得它们十分相似。(2)相通之处也较多。三种艺术形式的相通不仅表现在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相互包容和相互重叠上,而且表现在相互转化上。民间艺术转向民俗艺术。比如,民间绘画如用在春节的节庆上制作灶王爷、门神画像,本来的民间美术就会转而成为民俗艺术,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民俗艺术、民间艺术一跃成为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邓抒扬先生举过一个例子:1986年10月,贵州黔东南歌舞团侗族大歌合唱团应邀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巴黎艺术节,侗族大歌的演唱使巴黎听众倾倒,受到法国各大报刊的盛赞……优秀的民间艺术跨越国界成为人类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我国历史上,顶级的民间烹调艺术、雕刻艺术、建筑艺术、陶瓷艺术屡屡为历代皇宫所采用,从而成为国宝的例子也并不鲜见。由于三种艺术在形式上可以相互转化,就会使人误以为它们是同质的,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因而将它们混淆起来。

2.没有着重关注三个艺术概念的相异之处

第3篇:文化和艺术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艺术的民族性;艺术的世界性;辩证统一关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77-01

一、艺术的世界性的含义与内容

艺术的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就艺术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

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并且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正如所说:“有没有人性这东西?当然是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

二、艺术的民族性的含义与内容

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而不同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灵魂和核心。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是要表达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艺术活动的民族性根源于民族生活的特殊性。世界各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民族的特殊性,艺术活动的民族性是其集中体现。

三、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一)两者之间的统一关系

其一认为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的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

(二)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其二认为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持这种观点

的人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民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

我认为: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联系就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事实证明,为世界各国所共赏的中国艺术作品,绝不是亦步亦趋模仿洋人的作品,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而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差别就在于: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就是深刻地表现人类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只有这样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共赏的艺术。

譬如,日本的和服是最具有民族性的,日本人从小参拜神社时就开始穿和服,以后每当遇到节庆等节日都要穿和服,和服是西化后的日本至今都保留着的民族服饰,但它并不具有世界性。谁都知道:世界上只有日本人才穿和服。这一事实得出的结论:“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

也可以说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相互包容又相互制约着彼此,这种辩证统一的原理对于发展当代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4篇:文化和艺术的关系范文

1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中的公共空间

(1)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设置。一般来说,在城市中,通过建筑物界限划定的除了私人空间之外,都可以算做公共空间。因此,公共空间包括城市道路、绿地、公园、公共建筑、广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对于在公共场所或者说公共空间之内的艺术品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及艺术品设置都属于公共艺术的范围,这也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视觉传达的效果不同造成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的艺术品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建筑小品,城市雕塑等。

(2)公共空间的艺术化传达。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解释道: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化传达通常是以视觉传达的方式来实现的,其艺术化的载体即为环境艺术。环境艺术为公共艺术的艺术化传达提供公共空间和视觉传达的艺术环境。

2环境艺术与公共艺术在视觉传达上的交集

(1)鲜明的精神指向。二者的艺术表现都带有鲜明的精神指向,无论是环境艺术还是公共艺术当中的艺术品也都具有鲜明的风格指向。不同的风格指向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环境艺术强调通过对整体环境的设计来达到空间环境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相统一。公共艺术中的艺术品更强调公众对艺术品风格的精神指向和精神感受。二者在视觉传达上一个明显针对环境体验,一个针对人的主观感受。

(2)鲜明的环境载体。如果说环境艺术涵盖了公共艺术,那么环境艺术中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则包括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等,与公共艺术存在一定的交集。因为二者都需要以环境和空间为艺术创作的前提条件,二者的创作与传播都需要一个鲜明的环境载体。

(3)相似的呈现状态。公共艺术强调艺术作品在公共空间的呈现。公共艺术的艺术品也更重视艺术的公众性和大众性,其艺术价值要在实用价值和环境价值之上。与公共艺术相比,环境艺术更强调构思与布局、均衡与对称、尺度与比例、色彩与光影,其重点在于空间与环境的融合,更重视环境中的实用价值且兼顾艺术价值。

(4)共同的公共属性。与环境艺术相比,公共艺术更强调空间的公共属性,与环境艺术一般统归于城市规划不同,公共艺术更为强调城市文化当中公共艺术创造者的公共属性,公共艺术既可以是艺术家的个人创作,也可以是群众的集体参与或是社会资本的主观投入。无论哪种构成方式都注定公共艺术在视觉传达上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和公众性。环境艺术虽然是对环境改造的艺术,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美化环境,但总体目的依然是强调艺术的公众性和开放性,与公共艺术在一个地域形成特定的文化精神不同,环境艺术可以无处不在地发挥作用。

3公共艺术与环境艺术在视觉传达上的社会评论和文化组成

(1)从视觉传达的角度。仔细研究公共艺术的设计过程,可以清晰地发现,其艺术品创作中对公共艺术的阐释会在视觉上对公众形成一种美学上的心理感受,对公众形成一种特定的影响。与环境艺术由艺术家特定的设计改造不同,公众在公共艺术的参与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特定场所中,公共艺术往往起到精神文化的凝聚作用,它会引起公众的屈从或反叛心理,这取决于公众的文化教育和生活背景。其中,公众的态度往往会决定公众对公共艺术的总体评价。而环境艺术的整个评价却更多是决定于公众使用者的视觉感受和使用感受。

(2)从文化组成的角度。具有文化组成的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是城市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空间内公众对与艺术性和实用性进行社会评论依据的具体体现方式。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是一种互为表里的关系。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的精神和灵魂所在,它依托于环境,鲜明、充分地展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政治的倾向性。环境艺术则体现出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与环境艺术相比,公共艺术更具有社会性和公众性,需要公众的参与,受市民社会的基本要素、艺术创作自由与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艺术审美能力与公民教育平等、公民的艺术需求与社会公平意识、公共艺术的主题选择与公共空间的话语权等影响。

(3)从精神建设的角度。公共艺术的设置往往体现出鲜明的精神建设特征,公共艺术的建设发展与公共精神建设发展和私人特定的精神建设发展密不可分,体现了明显的政府主导意志、公共意志和个人意志。这种意志一般会通过艺术作品的题材、风格、语言等体现出来。对艺术品而言,它和空间发生关系的方式,往往会决定艺术的传播力量和速度。公共空间在城市中主要以公共性质存在,而以表现公共艺术情感的艺术作品与公共空间发生关系时,就会引起公众普遍的感受。表现公共理想化、浪漫化的公共历史题材事件与公共空间发生关系时,往往会起到凝聚公众精神力量的作用。表现个人情绪主题的公共艺术作品会带给公众作者的情绪感染。公共艺术的核心是公共性,只有公众参与进来,有感染力的作品才真正符合公共艺术。在城市中如果仅仅是满足精神文明建设做的宣传而忽略公共感受,那这种公共作品其意义和城市广告也差不多。环境艺术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在视觉上很难兼顾到公共艺术性,更多的是为民众提供舒适和便利的公共设施和环境美化,在精神建设上也更注重环境的美化而不是公共的艺术共鸣。不同的城市、地域的历史文脉不同,特别是市民文化各不相同,因此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的表达方式也会因此不同。

4结论

第5篇:文化和艺术的关系范文

    公共艺术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物,要能够体现一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功能。例如:1979年9月落成的,由张仃先生主持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型工笔重彩壁画《哪吒闹海》和袁运甫先生创作的《泼水节》大型壁画群,标志着一个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创作人文精神新时代的到来,是公共艺术感应社会脉搏并影响时代进程的一次集中体现。艺术家在面对国家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和变迁背景下,用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示了一个国家新文化时代的复苏,激活了文化的社会功能,发挥着独特的社会作用。体现了一批艺术工作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的文化自觉意识。改革开放后,公共艺术创作逐渐展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文化寻求开放,努力探索创新,逐渐确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进程。随着国家的迅速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艺术与生活、与大众的关系也日渐紧密起来,公共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例如:2000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为“东方绿舟”创作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东方绿舟”公共艺术创作更注重环境、建筑与城市化生活的紧密联系。无论从表现手段到制造工艺,都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和产业化的趋势。也体现了上海作为代表中国经济、文化、科技“领航”城市,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次全新的探索,为城市文化建设和青少年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开拓和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公共艺术发展,反映了中国文化寻求开放,努力探索创新,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文化秩序。逐渐确立本土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进程。

    2公共艺术的城市文化建设

    当今的公共艺术活动,应该建立一个体系。要以文化艺术的角度来叙述中国人对现代社会的认识,应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从而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自由体现出对文化的自觉。始于2006年的上海“现场张江”大型公共艺术活动,目的在于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公共艺术的现场,将公共艺术的概念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致力于开展都市公共艺术为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城市人文环境品位,打造城市区域特色文化。2006年“城市进行式?现场张江”活动选取的是城市发展的课题,集结中国两岸四地(内地、港、澳、台)当代文化界跨学科领域多股重要力量,共同撰写艺术与科学间有意味的对话。2007年以“诗意的停?流”为主题的公共艺术活动则十分注重艺术作品的“实用性”、材料的“永久性”和参与艺术家的“国际性”。2008年“现场张江”的主题为“悬浮特快”,不仅与上海双年展的主题“快城快客”相衔接,还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呼应,更体现出当地高科技园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对于人的生存和“人的城市化”双重的深切关怀。其指导思想是“立足张江、表现上海、宣传中国”和“服务社区、营建家园、塑造城市”。作为城市文化建设内容之一的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种十分重要的当代文化现象,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公众、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促进社区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作为中间人的城市管理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公共艺术的宣传,在社区、公众、艺术家之间进行组织、斡旋、调和。特别是公共机构更应为公众与艺术家创造有利的条件,否则,公共艺术就不称其为公共艺术,艺术也就发挥不了它对公众应有的作用。艺术与文化从来都是整个社会完整系统的一部分,从不孤立存在于社会系统之外。因此,现代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信息时代,纯艺术与纯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即设计艺术化、艺术设计化,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正是这种趋势的集中体现。首先,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就为在提升公共空间艺术、文化品位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次,国民文化教育水平与民主意识的不断提升,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功能和文化需求得到提高。

第6篇:文化和艺术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空间艺术;哲学原理;渗透

传统文化与空间艺术有着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紧密关系,人在自己的生活环境里思维和行动潜移默化的被这二者左右和支配。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借助现代空间设计的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怎样更好的应用于现代的空间设计之中,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1中西方传统文化对空间艺术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空间艺术的影响主要有以下表现:影响空间艺术的设计的原则;影响设计师的思考方式和受众的审美取向;影响空间艺术的形式体系。不单是空间艺术,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时无处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设计师与受众的思维方式也无时无刻不被隐性传统文化所影响。东西方的不同艺术形式都是在本国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尽管各国的审美标准与文化元素各有不同,都有其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然而它们又都同属于世界艺术中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现代空间设计应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正视传统的前提下,用创新的设计语言延续传统文化的精华。

1.1中国传统文化对空间艺术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强大的包容力,它崇尚“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思想境界,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和包容,用协调、沟通的方式达到“以和为贵”的审美境界。具有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特色的空间设计在现代设计体系中别具一格,它给空间设计领域带来了独特的而充满意境的设计风格。

在我国,人们对“高雅”、“别具一格”的空间环境的审美追求和向往,是受传统老庄美学思想“恬静淡泊”的影响。遵循老庄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为创作之道,能够有效的与受众的审美意象产生共鸣。这种“审美”与“创造美”的对应关系体现的正是传统文化与空间设计相互渗透的现象。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整体意识、生态意识、人文导向、雅俗观、多元论倾向等,都对现代空间艺术有着不可或缺的启示作用。

1.2西方传统文化的优势对空间艺术发展的影响

西方传统文化在艺术领域的理念有别于中国,它崇尚个性、竞争、自由的思想境界,推崇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体现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利益。西方艺术追求对自然的模仿,要求在理解自然、把握自然的基础上,按照理性的思路发展。随着西方近现代社会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激起了人们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精神诉求,人们对于自然和一切客观事物不再满足于摹仿和再现,而开始强化自我感受和思想情绪的表达,有着希望驾驭与征服自然的思想特征,因而西方的空间艺术表现出个性、自由和夸张的风格。西方的空间艺术在其不断变革与探索过程中,渐渐面向世界,并对东方近现代空间艺术产生极大影响,然而西方新时期艺术的追求从东方艺术得到启示,开始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也是中西方传统文化相互渗透、中西方空间艺术理念相互渗透的现象。

2中国古代园林中的空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相渗透的艺术表现

中国古代园林中的空间艺术是中国空间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的典范,堪称世界园林之巅的中国古典园林,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精神和文人审美思想,以山水为主的独特风格和灵活多变的布局,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容的最高审美境界的典范。中国古典园林中空间艺术的营造理念包含了古人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深刻表达,寄托了古人对美的精神诉求。

3现代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相渗透的表现

现代空间艺术设计在完成人的功能需求基础上,更加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引入到现代空间艺术之中,演绎出空间艺术中的生态理念、绿色理念、仿生理念等尊重“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设计理念,这些理念的兴起说明了现代空间艺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一样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而各国的空间艺术又有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即民族特色,具有民族特色的空间艺术风格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社会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各国的空间艺术可以从不同层面体现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求。从中西方的建筑、文学、戏剧、音乐、绘画等各个层面的类比中,可以得出不同艺术风格源自不同文化基础的结论。总之,空间艺术的设计风格是基于本民族的人文环境、历史环境等传统文化因子,辅之民族的文化、风俗和习惯,最终通过艺术手段呈现出民族的审美理想和美学传统的艺术风格。

4创新意识如何在现代设计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前提下无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空间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空间艺术也在时刻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心理在艺术设计中的体现形成了强烈的地域性特色,空间艺术从功能到审美、从技术到艺术,都体现出鲜明民族风格。我国的空间艺术必须兼具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应当借鉴传统空间艺术中的意境表达引用于现代空间设计中,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继承与创新的目的。在现代空间艺术设计中,考虑设计师个人审美理想的同时考虑到受众的审美特点,有意识地从传统审美韵味中吸取其精粹,合理应用在现代设计思维中,才能营造出具有民族精神、意境深邃的空间。

5结论

传统文化的精粹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汲之不竭的源泉,关键是我们如何正视传统,在充满创新意识的同时寻求现代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如何借助空间设计的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古老的东方魅力,创造出新而不旧,旧而不老的中国风格,更多的吸引人们缅怀于中国特有的东方文化,同时又不失时代特征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实现这样的审美标准必然要求设计师深掘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避免简单的叠加引用,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解与融合;用饱含中国传统思想的设计手法与改造方式,诉说东方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2002.

第7篇:文化和艺术的关系范文

艺术创造总是艺术家个人的思想观念与时代文化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时代文化情境中,比较直接地作用于视觉艺术创造的因素又是时代的图像生态。马克思曾说:“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任何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恩格斯也说道:“现代社会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揭示了人类创造活动在受到经济政治的事实规定的同时,也受到已发生和积累起来的思想性材料的规定,而具体到艺术上,就是受到艺术的历史和不断发生的艺术现象的影响。艺术社会学的一般理论往往将艺术社会性内容的价值与艺术本体内容的意义分割开来,使我们在分析艺术的进程特别是艺术形态变更进程时,忽略了影响和作用于艺术创造的图像生态,而图像生态却正好是思想观念与形式语言两方面都能够同时影响和作用于艺术创造的一种外部因素。换言之,从图像生态角度看艺术变革与发展的特征,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艺术的动态进程,更何况30年的中国艺术处于前所未有的文化开放格局之中。

大致可以把30年来中国艺术所处的图像生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始到80年代末。我们都记得当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办的“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1978)、“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美国名画原作展”(1981)、“美国哈默藏画500年名作展”(1982)以及“法国250年绘画展”(1982)等一系列来自西方的大型艺术展。这些展览,包括在同一时期来华的“澳大利亚风景画展”(1980)、“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展”(1982)、“毕加索绘画展”(1983)、“法国现代艺术(1870-1920)”(1985)、“劳申柏”(1985)等专题展览,对走出“”美术模式的中国艺术界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打开思想认识和研究艺术形式技巧两方面都同时发生了作用。当时艺术界的一句流行话语是:来自西方的艺术“打开了眼界”。这个“眼界”实际就是对艺术史和艺术经典的认识,从原来的狭隘的世界艺术史视野进入到对人类艺术发展的全面的认识,例如对西方油画,看到了其艺术复兴的源头和不同国家的特色,还看到了现代的转型与流派的分野。我们不能简单说外来艺术是推动了中国艺术的主要动力,但可以说,在短时间内引进的外来艺术丰富的内容在思想解放的过程中给予了几代中国艺术家许多直接的启益,中国美术获得了一个艺术史图像的生态,也通过对外来艺术的研究和吸收形成了一个艺术史图像的生态――在现实主义观念的拓展和多种形成的探索中,可以看到艺术史图像的作用和与艺术史图像的对话。同样,在本土艺术中,随着80年代考古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经典作品的开放展示,中国画的创作也获得了大量新的图像资源,对传统追溯的目光不断向历史纵深推进,从中得到有力的支持。

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吸收新的艺术资源而形成新的艺术生态,在历史上有过法国17世纪向意大利学习、俄罗斯18世纪束向西欧学习以及日本、中国于20世纪初向西方学习等历史现象。这种状况反映了一种集体性的文化心理,其结果不是使本土文化成为被“适应”的文化客体,而是将外来文化内化为新的文化形态。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社会的进一步转型,中国艺术出现了以“当代”为主题的整体变革。在这个时期,中国画坛与世界的连接点从80年代的艺术史图像迅速转变为当代艺术的图像,来自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大展以及各类国际当代艺术的信息成为新的图像资源,特别在观念和方法上影响了新一代的艺术家,整个艺术成为当代性图像生态的组成部分。都市发展的新现实成为艺术创作的题材,艺术形式的跨媒介试验也大量涌现出来。相比起80年代中国艺术主要着力于社会的启蒙,90年代的艺术更多地表现出艺术家对现实的个人感受和语言风格的个性表现,由此形成当代艺术的图像生态。第三个阶段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更加进入了全球化的文化语境,其特点是一个真正的图像信息时代的到来。诸如电影、电视、摄影、建筑环境艺术以及各种设计艺术形成了新的视觉文化氛围,极大地影响了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尤其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艺术的接受、欣赏与评判使艺术从原先的精英层面迅速进入大窳层面,新鲜活泼的大众文化图像在多元的媒体平台上成为主角,可以说,中国艺术处在了大众视觉图像的生态之中,甚至构成艺术家感受外部世界的主要经验与直觉的定势。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创造一方面要与各种媒介产生的图像世界相抗衡,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依靠和借助图像世界提供的视觉经验,二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的关系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艺术新的特征。

简要地勾勒中国艺术所遭遇的图像生态变迁,是为了提示在一个不断开放的文化情境中,艺术的创造总是受到整个图像生态的影响和制约,从而表现出阶段性的文化特征。固然我们可以在理论上对艺术的现代“进化”保持警惕,但是,我们在考察艺术创造的基本规律时,也不能不重视图像生态乃是构成一个时期艺术文化特点的主要因素,在艺术家那里甚至是直接的动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中国艺术面临的图像生态变化看到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交流与交汇过程中文化特征同一性的趋势。实际上,当我们把视点放在西方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西方艺术从80年代开始也进入了-_‘个新的图像生态系统。在西方现代主义发展时期,各种形式流派看上去是对传统艺术形态的反叛和极端化的语言探索,但是,西方现代艺术总体上仍然是在一个封闭的艺术本体世界中谋求发展。而随着80年代“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到来,西方艺术也进入了新的文化情境,那就是在“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所产生的图像的转型与文本的变迁。可以说,新的图像生态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使得艺术创作的思想观念与语言方式都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超文化的表现形态。

第8篇:文化和艺术的关系范文

(一)当代艺术的抽象风格现代社会是以信息科技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简约、时尚成为当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风尚,当代艺术作品也显示了当下的时代元素,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当代艺术作品无论从文字还是图像方面,都具有极高的抽象性,符号的使用是当代艺术作品表现中最常用的一种,将复杂的事物采用艺术加工,抽象成艺术作品,是当代艺术的主要风格。

(二)当代艺术中的复古元素很多当代艺术家对当代艺术作品中过多的抽象和过于超前的创造性进行了反思,于是,当代艺术作品在抽象风格的基础上显示出许多复古元素,也表达了当代艺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乃至服装设计,到处都可以见到以色彩、图案为主的复古元素的出现。

(三)当代艺术的社会文化价值艺术是社会文化的升华,因此当代艺术也极具现代社会文化价值。传统艺术在表现形式和艺术价值方面极具两极性,民间艺术和高雅艺术的区分十分明显,而在当代艺术中,艺术的层级界限模糊了,艺术成为民众精神文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另外,当代艺术的经济价值越来越明显,各种专门为艺术作品而诞生的经济实体越来越多。

二、当代艺术与动画设计的关系

动画设计是动画片制作的基础,包括动画人物形象设计、场景设计、音乐设计等多个环节。动画设计按照其工作特征来讲属于艺术设计中的一部分,为动画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又与美术作品和影视作品类似,可以说动画设计是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探讨当代艺术与动画设计的关系,对丰富当代艺术作品、发展动画设计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动画设计中体现了当代艺术的特点动画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制作动画作品,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资源。动画片是儿童所喜爱的电视作品,因此,动画设计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模式,即动画设计作品力求简洁而色彩丰富,易于儿童理解。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分析出,动画设计体现了当代艺术的“抽象风格”,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作品中,懒羊羊的头部以螺旋形代表了丰厚的羊毛,突出了懒羊羊“爱吃”、“小胖子”的特点,在这部动画作品中,无论是动画形象还是动画场景设计,都具有极高的抽象性,却将羊和狼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动画设计是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艺术作品有众多的表现形式,并且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展现出不同的魅力。在信息时代,艺术创作也受到加工处理手段的影响,除了传统的以文学、美术、音乐等为代表的艺术作品外,电影和电视剧也成为艺术作品的主要形式。而在动画设计中,也不乏当代艺术的元素使用,例如,宫崎骏的动画电影诞生于动画手稿的创作,其中对动画场景的设计无不是借用了许多日本明治时期的绘画风格和社会元素,并通过服装设计的细节和色彩展现了绘画艺术之美,同时,也介由绘画艺术,使得动画片制作更加丰富,深受青年们喜爱。由此可见,动画设计作品不仅应用了许多当代艺术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当代艺术作品的展示提供基础,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讲,动画设计是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

(三)动画设计与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同性动画设计与当代艺术除了在艺术表达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展现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之外,动画设计与当代艺术发展还展现出相同的脉络。当代艺术的一大特点就是艺术作品具有十分有影响力的社会文化价值,一方面,艺术作品服务于大众而非专门的某个人群;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价值。而动画设计正是当代艺术社会文化价值的表现,很多动画电影不仅对儿童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也为成年人所喜爱,例如《功夫熊猫》、《驯龙高手》等,另外,以动画设计为中心的动画产业链也逐渐发展起来。动画设计将遵循着大众的审美口味和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发展,这与当代艺术的发展模式是相同的。

三、对动画设计的几点建议

(一)在动画设计过程中重视艺术手法的使用当代艺术与动画设计的联系,使得动画设计工作者们必须重视在设计过程中有规律的使用某种艺术手法,以展现动画设计的艺术价值,使动画设计成为动画影视和动画周边作品创作的基础,使动画设计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能够更加完整的履行艺术对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责任。

(二)在动画设计中展现艺术精神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提炼和升华,其中蕴含了巨大的社会文化价值,从艺术作品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当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并且经由艺术作品欣赏产生审美感受,通过评论艺术作品抒发内心的想法,这就是艺术精神的体现。因此,在进行动画设计的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如何展现动画设计和动画作品的艺术精神,这也是提升动画设计作品质量的根本。

四、总结

第9篇:文化和艺术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波普艺术;大众文化;影响与融合

波普艺术源自英文Popular Art,译为大众艺术、流行艺术、通俗艺术,由于其大量运用色块进行复制,图案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译为波普。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形象以一种全新的面貌重新呈现到大众的面前。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创立一种现成品组合的艺术思维视角。这种艺术形式从出现之日起引起轰动,并逐渐发展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在波普艺术盛行的年代,其通过大量复制的方式使得精英和大众审美之间鸿沟逐渐消失,艺术不再是精英社会的独享品,直至今天,波普艺术仍然能成为大众文化的风向标,并且已从单一的艺术形式转变成一种广泛的文化,成为一种艺术与大众化的象征。波普艺术虽然被称之为艺术,但是在其发展的中后期,在商品社会广泛运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商业社会的符号,常态化高于艺术化,大众审美日渐疲劳,波普艺术也随之瓦解,尽管如此,当代社会仍然还会看到波普艺术的身影,其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之深远,传播之广泛几乎没有任何艺术形式与之比拟,因而波普艺术仍是艺术史上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波普艺术的出现恰逢二战后期百业待兴、工业发展进入时期。这一时期战后的严肃、悲观色彩逐渐淡化,抽象表现主义在艺术潮流中被人们主义。波普艺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商业包装、影视封面等等,因而迅速被大众接受,成为当时的主流艺术形式,对西方艺术潮流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波普艺术与以往细分艺术不同之处在于深深扎根大众文化,创作内容紧贴大众生活,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与融合,相互吸收艺术元素,因而至今为止波普艺术仍常见于现代艺术当中,这与其深入大众文化不可分割。

二、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及融合

(一)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

波普艺术对大众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在当代可以说颠覆了大众审美,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商品经济社会,波普艺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商品包装、装饰、产品设计当中,这就使得波普艺术随着商品消费迅速在大众社会当中传播,并得到认可,形成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艺术不在如同以往一样是上层社会的特权,而是形成了一种文化在社会各个群体之间传播,同时大众文化也不再拘泥于原有的低俗、肤浅的内容,波普艺术使得文化表达更加优雅。在波普艺术出现之前,艺术品当中较少出现大众生活,而贵族生活较多,以印象派作品 “草地上的午餐”和“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来展现精英生活方式和文化状态,而波普艺术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经营生活得以改变,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也产生变化,大众文化中艺术表达形成了一种与商品捆绑在一起的传播方式,其实质意味着波普艺术在大众生活当中开始形成稳固的艺术基础。随着这种艺术基础的深入,与大众生活相关的一切文化事物几乎都广泛的出现在波普艺术中,艺术家们大量运用粘贴、印制的方式来包装商品,波普艺术的意义甚至变得不在于原创,而在于对原创的作品的复制和挪用。

大众文化同样对波普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波普艺术得以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传播媒介为当代文化商品。这些文化商品即是大众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又具有非常大的流通能力,其不断生产的过程为波普艺术复制和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大众文化本身成为波普艺术的成长土壤。因而大众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新型传媒使得波普艺术的传播速度和受众群体远胜于曾经精英社会的艺术作品传播,因而大众文化也是波普艺术发展的根基,二者在需求和途径相匹配的过程中得到双方的满足与发展。

(二)二者融合以及波普艺术的解体

可以说,波普艺术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在于改变了社会艺术审美,而大众社会则在兼济包容的社会胸怀下反过来促进了波普艺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社会商品、传媒和艺术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大众传播推动波普艺术迅速发展。波普艺术在商业传媒的领域中传播飞速,是波普艺术能迅速被大众接受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尽管商业传媒途径成为波普艺术传播最为有利的推动力,但是波普艺术的解体也因商业传媒而生。波普艺术发展的中后期,波普艺术创作者开始意识到创作的创新性,开始强调采取不同的创作观念,融入新的制作过程,但是波普艺术在过度商业化背景下,逐渐成为商业常B,社会大众在常态消费情境下对艺术的敏感度大幅度降低,因而波普艺术的社会活力和文化活力逐步降低。在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的互动关系中,一个最具讽刺意味的事实是,波普艺术大量引用了广告和其他商业艺术形式,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视觉图像,而在波普艺术的风格样式形成后,又不可避免地被吸收到新的商业广告设计中,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波普艺术逐渐解体。

三、结语

波普艺术的发展与流行依赖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其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也在时代背景下深刻形成。商品社会使得艺术家逐渐认识到生活内容融进了艺术的必要性,因而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深度融合,相互影响。波普艺术得力于大众文化的 传播,并且在艺术与生活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了推动大众文化快速发展的催化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欣欣,刘冀翔.波普艺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颠覆[J].大众文艺,2015(24).

[2]欧阳沐尧.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J].美术教育研究,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