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主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利用互联网对价值观体系进行大众化传播,由于互联网的跨越性、开放性、兼容性及网民互动性,可以形成信息传播的互联优势,但同时也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众化传播的互联网模式与机制创新。
(一)传播素材转换和web2.0互动沟通模式
网络区别于传统媒体交流的特性,主要在于其随时随地的互动,并且具有信息原创的普遍性。近年来web2.0的发展及其应用,全面打破了原先单点、单向的大众媒体交流特性限制,新生网路传媒工具不断诞生并逐步升级,诸如即时新闻、个人主页或博客、微博、推特(TWITTER)、社区(SNS)、电子杂志等形式,为互联网使用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交换方式选择,也为互联网使用者的条件或背景网聚提供了可能。其中的网络互动性虽有别于现实互动,但其内容信息交流载体多元丰富背景下的实践,实质却是人们生活或学习以及工作实践。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价值判断标准和生活实践价值观念必然会渗入人们的网际交流和相应的活动中。笔者认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众化传播,必须首先实现有别于以往传统课本教育或社会宣传的素材转变,迅速地将其融入人们的生活实践,使其不仅通俗化,而且形象化、生活化,从而获得网络条件下的大众化传播的互联网接驳准备。另一方面,应快速从传播和反馈上建立匹配于现实互联网传播的模式。教育传播工作者,应积极将经典理论和应用形式化,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构建大众化传播模块,不仅要有定点传播,更要有集合各种网民群聚的社会化互联网平台模块,其中内含批判、沟通的社区或现代网络移动应用平台素材,从而为在互联网的大众化传播形成共鸣基础。最后,要建立有效的大众化传播的反复探讨反馈机制,特别是以web2.0技术构建诸如微博、互动空间、社区等工具平台,为广大网民构建大众化传播的理解和互动反馈的基础平台。
(二)大众化传播的民主、开放的民议模式
互联网作为崭新传播工具的自由交流机制和公共沟通场域,有利于拓展大众网民虚拟交流的内容涉及领域,有助于一国信息特别是政治和行政信息进行广泛传播及其贴近民众生活化的实现。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来说,更需要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和受益主体的一致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的规定等形式确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但要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还必须有宣传普及载体,必须转化为大众话语权。”[3]为此,可以构建基于大众化传播的行政治理的互联网传播交流模式机制。因为在互联网的平台传播,不仅可以促成广大民众的双向沟通交流,更能实现网民参政议政的民主主动性和参与积极性,获得执政理念的广泛民众价值认同,这也是我国在进行民主治国过程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民众社会生活实践,以及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具体要求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在此过程中,要适当放宽网民参与权限,降低言论约束限制,以利于政府与民间的意见沟通反馈;同时,开发基于上述web2.0平台的行政民议模式机制,并配套建设好网民隐私保护机制,从而形成民主文明和开放的议政环境;最后,要注意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化传播在这一民议模式下的谏策落实效率,特别对是的热点问题,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回应,以鼓励民议模式平台的后续积极性、主动性。“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4]。在民议模式平台基础上,应注重人主体性发展趋势,不断还原经典理论的实践意义,将其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民主参政议政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参与过程中体现人们对于价值观体系的感知、认同与内化,并至最终的网络大众自由自觉的行为主体选择外化。因而,应在民议模式的网络传播应用基础上,加以引导控制,不仅促进更深意义的大众传播,更将民议落到实处。
(三)基于共同关注的传播沟通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电子乌托邦
互联网作为当今沟通全球信息的快捷有效的传播形态,日益在人类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1]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的数字化、多媒体、超文本的技术特征以及交互性、开放性、海量性、实时性等传播特征,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工具意义。互联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层面越来越受到青睐,并出现了将互联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观点。[2]我们认为,这些观点的出现,可能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信息传播特征的误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局限性。从传播学视角对互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并以此厘清此两者之间的正确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分析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信息传播特征。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3]根据施拉姆的理论,传播至少具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思想政治教育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用自身的思想理论体系、价值观念系统、社会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的活动。”[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信息传播的三个要素,即“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信源——传播者)、“自身的思想理论体系、价值观念系统、社会道德规范”(讯息——传播内容)、“社会成员”(信宿——受众),而“教育活动”即为“传递(运行)”的过程。
其次,作为信息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宣传。所谓宣传,就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5]其与思政教育的耦合性在于:(1)都是以特定的思想、理论、观念为内容;(2)都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强调统一思想,强调现实性、针对性;(3)信源都是特定思想或理论的传播者(宣传者),信宿都是社会成员(社会大众)。因此,决定宣传效益的七个因素,即宣传者、被宣传者、宣传内容、宣传场合、宣传时机、宣传动机、宣传方法,也就成为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7个环节。其中,“宣传者不仅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的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毫无疑问,受众相信的人就不会被怀疑;受众怀疑的人就不会被相信。”[6]
第三,作为信息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发生的双向互动的动态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7]。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都是传播总系统的子系统之一。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方式和方法,人内传播则是被教育者将教育内容进行内化并由此表现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环节。
因此,从传播学视角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宣传特征的系统工程。
二、互联网络信息传播的局限性
尽管互联网络信息传播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基于反思的需要,我们要进一步分析其传播的局限性及成因。
(一)互联网络传播的公信力问题
根据2009年7月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显示:尽管有高达84.3%的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重要的信息渠道,但仅有不到半数(48%)的网民认为互联网信息的可信度高于传统媒介电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的比例高达90.5%,但对互联网信息的信任度却又仅为37.1%。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网络中个体匿名性特质使得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最小化,因此基本不具有现实社会中摆脱不了的各种群体影响。也就是说,他们进入网络传播环境进行“听传活动”的时候,是在由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中,所以没有了现实中的那种面对面的环境约束——这就使得互联网络传播的公信力问题尤为凸现出来。
(二)信息过载与信息驻留的短期化和浅表性
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在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正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互联网作为目前最新的传播媒介,正以其海量的信息和强大的搜索功能使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对如此宏大规模的信息的支配权。然而,网络信息的快速更新带来的负面效果也不容忽视。在网络传播中,信息的快速更新(刷新)造成的信息过载主要表现在信息驻留时间的减少上。
这种负面效果与人类认知规律中的“注意”、“记忆”和“遗忘”等规律有关。根据心理学常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单位时间内呈现的信息总量越大、信息的构成越复杂、信息的区分度越低(单调和雷同)、信息的主题变换越快,学习者对信息的注意就越会被分散,而信息的注意度越低,识记和保持的效果就越差,记忆效果就越差,遗忘的就会越快越多。[8]
(三)机器媒介系统的天然屏障和人的素质与条件的制约
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完全是通过机器媒介系统来实现的。根据哈特的理论,机器传播系统中的所有媒介,不但要求传播的一方需要使用机器,而且接受的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作为依赖最新技术而产生和发展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其所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同样也成为制约其信息传播向更广泛和更深入境地延伸的天然屏障,它必须要依赖许多基本的物质条件的支持或存在。因此,通过网络流传的信息,其所要依赖的硬件成本要大得多。
人的知识素质和经济条件也是制约网络信息进一步传播的重要因素。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必须自发,即有能力发出去;网络上的信息必须自取,即有能力“拉”过来。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都要具有操作电脑和上网的技术能力、知识水平以及经济承受能力。而人的这种能力的个体差异在现实中是巨大的,并且由这种差异造成的数字鸿沟是难以逾越的。就我国而言,这就是目前互联网络发展地区间、人群间差异巨大的重要原因。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悖论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特征与网络信息传播的局限性之间产生了悖论。
首先,作为具有宣传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具有效益的前提是传、受者之间的信任。无论是基于经验的“策略信任”,还是基于乐观主义世界观的“道德主义信任”[9],这种信任是必须的。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信任和彼此的熟悉了解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彼此信任的程度实际上与交流者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有很大关系。就网民之间以及网民与网络之间的关系而言,由于处于一种匿名性和间接性的松散的交往模式中,导致各方面彼此无法真正了解对方和控制对方,因此很难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机制。由此得知,可信度低的媒体很难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以互联网络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必然会受到这种低可信度的影响,教育效果很难达到最佳。这是悖论之一。
其次,作为具有宣传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大的目标是能够持续、稳固地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而根据“注意”、“记忆”和“遗忘”的规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互联网信息的海量和快速更新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利于受教育者对信息的“注意”和“记忆”,相反是利于“遗忘”的。由于上述若干因素的相互作用,受教育者对思政教育信息原本应有的关注和记忆遭到一定程度的弱化,遗忘的几率相对增加。这种易于遗忘的特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人心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这是悖论之二。
第三,作为具有宣传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在教育过程中人为地造成“知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本着有教无类的态度,力争将思想、理论等传递到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头脑中。然而,互联网络的传播特点使得通过其进行传播的信息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平等和差异,而这种不平等和差异是造成“知识鸿沟”的重要原因。这种差异和不平等的存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无疑是失败的。这是悖论之三。
四、悖论给予我们的提醒
上述三个悖论的出现,对于传播学视角下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具有重要意义,也发出这样的提醒:谨防“电子乌托邦”(teletopia)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出现和蔓延。
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标志着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的诞生;威廉·米切尔在其所著的《电子乌托邦》一书中,将全新的都市生活建构于虚拟的数字化网络基础上。基于技术至上观点的“电子乌托邦”思想是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乌托邦式期待。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电子乌托邦”思想是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上的。”“但是,单纯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而是需要更加复杂的社会条件。”[10]同时,有学者认为,“电子乌托邦”思想是一种对网络文化权力的“异化的‘去中心’”思想,其在深层次上“隐蕴着话语和文化霸权的集中”。[1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本质是人与人的思想交流与沟通。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深刻感是互联网技术无法达到的,也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作为现代化媒介传播技术,互联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但我们认为,媒介技术作为工具的本质以及其中性的特征,使其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它仅仅是一个载体,是手段和方法之一。媒介是人创造和使用的,是用来传播人的思想的。因此,在互联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益,在本质上,应取决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基于“电子乌托邦”思想的互联网络传播技术决定论和“去中心化”的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被高度警惕和防范。
参考文献:
[1]2012年10月3日,在南京地区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得出2396条结果。
[2]如郝湛秋.让网络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N].报,2012-4-29.李李.浅谈如何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J].才智,2011(18).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
[4]杨威.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1):61.
[5]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9.
[6]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9.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
[8]南京师范大学,主编.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55-143.
[9][美]埃里克·尤斯拉纳,著.张敦敏,译.信任的道德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6-29.
关键词:网络媒体;信息传播;视觉表达;技巧
21世纪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普及,这对传统社会生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网络形成了新的媒体形式,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网络媒体传播下的视觉表达技巧也成为行业内的热点话题,尤其是作为互联网运营企业,对于网络媒体传播方式下的视觉表达技巧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能有效帮助其开展效果更好的营销活动。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网络媒体形式不断增加,不同网络媒体形式的视觉表达技巧和效果也不相同,这就需要对每种网络媒体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更好地运用视觉表达技巧。
1网络媒体的视觉表达特征
网络媒体具有信息量大、操作简单、智能化、自动化、搜索快捷、图文并茂等多方面的特点,网络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存储空间大,一定意义上是无限量的,同时没有实体介质,节省了流通环节,对于媒体行业来说,大大节省了生产和流通成本。对于媒体从业人员来说,网络媒体只有人工成本和营销成本,这一点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互联网兴起之后,许多传统媒体转向了网络媒体领域。网络媒体的视觉表达特征与网络媒体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才使得网络媒体的视觉表达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
2.1传播速度快
网络媒体是通过数字网络来实现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信息传播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进行传播。而传统的报纸和杂志则会因为出版发行的工序产生时间差。电视和广播等媒体形式也只是周期性的来进行信息传播。网路媒体的信息传播即时性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接受信息,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信息的时效性大大增强,也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
2.2信息内容多样性
网络媒体的信息以数字形式来传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随着网络传输技术和硬件设备的不断优化,网络媒体信息不仅可以以图文的形式进行传播,甚至在短时间内也能传播数据加大的视频和其他文件。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对网络媒体的发展产生了根本的改变,网络媒体从最初的单纯的资讯信息功能,逐渐增加了娱乐性和艺术性,也为视觉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形式。
2.3传播范围广
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全球同步性、开放性的状态,互联网不受地域的限制,也使得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比较广泛。用户使用互联网可以搜索和获取世界任何地区的公开信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全球的同步直播。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为网络媒体的商业营销提供了便利,网络媒体也借助网络营销模式开展了多种商业化的技术和功能,而视觉表达技巧也是网络媒体营销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3网络媒体视觉认知分析
视觉与认知是每个人每天在接触到新的对象与现象之间得到的,视觉是一种对构造的描述,从真实的图像中获取外部环节的结构、地点。认知是对视觉信息的处理结果,但是并不仅仅是视觉的信息,而是对知觉、感觉、触觉、听觉、记忆、思维、表现和概念等有机结合的信息处理过程。网络媒体信息是以视觉画面的形式呈现在用户的显示屏上,用户通过显示屏上的视觉信息来了解信息,此外,用户通过这些视觉信息来理解并且产生一定的心理上的微妙变化。研究表明,人类视觉仅有10%属于物理层面,而90%属于精神层面,虽然在获取视觉的认知过程中,感觉是以物体中的光反射进入人眼球而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而形成有意义的图像,但是在此过程中,人的个人经验、知识储备和对周围环境等将对图像信息进行诠释。简单来说,人通过眼睛来看到图像并通过大脑来认识图像。从看到到认识是一个具有推理性质及决策意义的过程。网络媒体中的信息存在多种形式,文字、图片或视频,这些信息本身及展现过程中的排版形式,都会使视觉认知产生不同的效果。除此之外,信息展现的载体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一定影响。网络媒体信息大多是以电子屏幕的形式来呈现,而能够实现信息展现的电子屏幕硬件也有很多,按照尺寸来说,有户外大型电子屏幕、室内大型显示屏、中等型号的有家庭电视机、电子计算机。小型的显示屏有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功能性设备,也具有显示功能。如户外专门设立的广告展示屏、银行自动存取款机、火车或地铁中的宣传屏幕等。不同形式的电子显示屏所展现的信息形式不同,视觉表达的效果也不同,网络媒体运营者应根据不同的载体形式来进行视觉表达技巧的创意。
4网络媒体传播方式下的视觉表达技巧
按照信息载体来说,不同的载体在视觉表达上有很大不同。比如: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显示屏观看信息时,用户离屏幕的距离较近,能观察到元素也较多,因此,在进行信息的展示时,要尽可能详细和具体。在一些商品的营销上,可以采用图文的形式,图片可以尽可能地展示商品的细节,文字可以对商品的详情进行标注。用户通过标准的计算机显示屏来详细了解,并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选择和处理。若是户外的电子显示屏,受众群体是在户外进行活动的城镇居民,受众距离屏幕较远,电子屏幕很大,但是用户所获取的信息内容十分有限。所以在这样的显示屏中进行信息展示时,最好选用单一的色彩和形式,内容元素也尽量较少,所表达的信息也不能太复杂,尽量使用一种信息展示形式。按照信息形式来说,图片的视觉效果更优于文字。文字需要大脑的一个认知过程,对于主体商品,还需要通过图片的形式来实现。在图片的视觉表达中,图形和元素之间的层次感,可以在干扰视觉的同时,突出主题,这种表现方式往往是比较直接、有效的。这种视觉干扰是在分散欣赏者多余视线的同时,更能注意到设计主题,为这种干扰方式所产生的图形是这个主题的辅助图形。除了辅助图形的干扰之外,色彩、明暗、构图等形式,都是实现突出主体商品的重要手段。按照信息内容来说,网络媒体的视觉表达有很大不同。比如,商品的网络营销信息,信息的表达主要以吸引用户产生购买欲望为主,如果是提供服务的信息,则要将服务内容表达清楚。另外,对于活动、艺术宣传类的媒体信息,要注意艺术形式的表达,以提升受众群体的感性认识。如电影、电视、图书宣传海报,在对这些元素进行视觉表达时,可以根据活动的主题来适当进行艺术加工,使受众能够在平面海报中感受活动所要表现的内容。尤其是电影海报在创作中,完全可以将电影的内容化成简单的元素融合进海报中,以实现有效的视觉表达及后期的商业效益。
从“门户中心”范式到SFO再到web2.0 因素的发展,互联网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电话网的全球第二大通讯网络,它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由无数局域网络联结起来的世界性信息传输电子网络。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完美结合,网络信息传播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一、开放性
互联网是一个四通八达,没有边界,没有中心的分散式结构,体现的是自由开放的理念。得益于手机终端的快速普及、通信网络设施建设的日臻完善,即使不坐在电脑前也可以轻松地和获取信息。互联网带来了全新的交流方式,在网上,几乎所有的信息资源都是公开的,任何个人和机构都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与接受信息。并且,信息的往往不需要有大规模、有组织的专业审查和审核程序。广大网民拥有信息采集和的权利,他们可以向全世界发言,享受着高度自由的信息传播权。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同时送达时间极短,但其影响却不可低估,有时甚至能起到改变人的观念和态度的作用。网络让每一个网民都具有充当“把关人”的可能,社会上的很多事件就这样进入了公共舆论空间。
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就像一把“双刃剑”,海量的信息内容、开放的传播环境也导致把关难度加大。海量的信息常常混淆受众的视听,使其目不暇接。由于传播迅速,网络“把关人”,如论坛的“版主”可能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一些可能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帖子就出现在了网络上。2003年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在显耀的位置打出了三个醒目的字:木子美。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有关木子美的网站点击率急剧攀升,木子美“用身体写作”的行为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至2003年11月11日零时30分,其日记《遗情书》的访问量已达162682次,成为当时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人网页之一。其“大胆露骨的,令成年人都作呕”的细节描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一位母亲在网上呼吁:“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我们是人,我们不是动物!是人,就要遵守社会道德。我女儿正在读高中,她说同学中有不少女生每天都看木子美,有的女生甚至很崇拜她。这不能不令我担忧!”这段肺腑之言无疑给轰轰烈烈、沸沸扬扬的木子美事件浇了盆冷水。
二、虚拟性
虚拟性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一大特性,网络用户是在网络这一虚拟环境下和接受信息的,网络给他们提供了可以充分放开自己的环境。互联网的存在状态是无形的,传播者与接受者都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存在。网上交流,使文字、形象和声音都变成了数字的终端显现,形成了另外一个时空概念。网络是一个布满幻想的虚拟世界,除非你告诉对方或对方告诉你,否则对方的一切真实信息,你无从知道。虚拟不等于虚假,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大都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空间里再现现实生活的图景。在“匿名”的状况下,受众的需求,与他在物理世界的需求会发生一些偏离,或者说,他们会更加追求在物理世界里得不到的需求。以众多人气飙涨的网络美女微博自拍为例,看看成为网络美女的必备条件:化妆品和各种修容工具,一部数码照相机,一台安装了图片处理软件的可以上网的电脑。这些现实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物件,让网络美女的造就成为可能,许多平凡女孩的明星梦就这样在网络上上演了。有的网友会把那些光彩照人的网络美女当做明星,去关注她们的动向,与她们交流感情。要知道在现实世界里别说是那些高不可攀的明星,就算是真正的美女也都会有几分拒人于千里之外。美女们也因为网友的举动而人气大增。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虚拟世界里明星与“粉丝”的关系。
当然,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传播中的信息者大多处于匿名状态,传统的传播规范、传播公德在网络上难以推行,缺乏保障。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在网络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另类美女”的奇谈怪论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芙蓉姐姐”、“凤姐”在网络迅速蹿红,直白露骨的袒露,惊世骇俗的大胆举动,有的人看后若无其事地走开;有的人心存邪念地摇旗助威;更多的人是嗤之以鼻,甚或唾弃,鄙视;只有少数的人表示认同她们的行为。
三、自主性
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和选择都变得空前自由。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自我表露,也可以任意评价网络上的信息,嬉笑怒骂,无所顾忌。网络传播意义上的“受众”,不再是一个只有一种性格的整体(单数),而是无数个个体的相加(复数)。人们的心中往往存在某种“唯一”的意识,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网络用户广泛且陌生,数以百万计、亿万计的网民,背景各异,出身、年龄、文化程度、兴趣、职业也各不相同,他们此时是处于主动的位置,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各种信息,也可以对信息进行选择,或拒绝接受。
四、交互性
网络信息传播的又一特点便是其交互性。互联网的实时互动和异步传输并举的技术结构彻底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关系,并实现了信息交流的实时互动。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出版;流程优化
一、负面效应:互联网对图书出版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我国信息传播的媒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纸质媒介在文字传播和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而这也是互联网给我国图书出版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传播主体多元化,出版行业竞争更为激烈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网民数量快速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7.3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3%。正是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网民在文字阅读方面的选择更为便利,可以不再依靠传统的纸质媒介进行文字阅读,而是依靠互联网和手机就可以完成文字阅读。由此,图书的传播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出版社,互联网网站、网民、微信、微博等等,都可以成为图书传播的载体。
在传统出版格局之中,国有出版社一直在图书出版发行过程中扮演着主导性的角色,国有出版社在图书出版的定价、发行渠道、回款速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在互联网的影响之下,图书出版已经不再需要传统的出版和发行流程,这实际上大大降低了图书出版的门槛,使得更多的中小型民营出版社开始介入图书出版行业,大大增加了图书出版产业的经营主体,这使得出版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
(二)传播内容可复制性更强,版权和著作权保护困难
传统图书出版是以“纸”作为主要媒介的,纸质媒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复制性较差,这对于图书版权和著作权的保护较为有利。但在互联网时代,图书出版不再依赖于纸质媒介,数字化出版逐渐成为了图书出版的重要方式。但在数字化出版的过程中,图书的很多资料都会在互联网上公布,这就给图书内容的复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任何人通过互联网,都可以对图书的相关内容进行复制,这导致各种盗版图书作品泛滥,直接侵害了版权人和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不仅如此,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这导致互联网图书版权和著作权侵权的取证十分困难,这给图书版权和著作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二、正面效应:互联网给图书出版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带给给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的同时,也给我国图书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图书具有内容源头优势
在丹・席勒出版的《传播理论史》一书中,他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互联网的优势在于信息储存、信息传播以及信息资源共享,但从媒介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并不能带来新的思想”。丹・席勒的观点实际上说明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与其他传统媒介相比,其也有自身的缺陷不不足。图书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形式,其往往是各种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重要来源。但在互联网环境之下,虽然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之快,但互联网在传播内容过程中却缺少相应的信息筛选和过滤机制,不利于网民把握信息的源头。但就图书出版而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多维立体地开发好优质内容资源,将成为业界各大竞争者追求{溢价权的主要手段,对于内容这一重要资源的争夺尤为关键。出版社作为内容源头,可以把握住这一优势,有很大的机会做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产业领导者。
(二)出版公信力凸显
霍夫兰在其说服论模型中认为:“最可能改变传播效果的方法之一,是改变传播者在受众也目中的形象。”他将传播分为四类,即:传播者、信息、阅听人、反应。经过实验发现,阅听人对于自认为可信任程度不{的信息,对于其来源往往也认为是非正常和不可信的。他同时还发现,信源对于信息可信任程度的影响能力,与时间成反方向。简单来讲,在短期内,信源的信誉影响信息的信誉;在长期内,信息的可信任程度取决于本身。从这一传播学角度而言,出版社具备了天然优势。这是因为在信息浩若银河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迅速、内容鱼龙混杂,阅听人在短期内将更愿意接受可信任程度高的信源信息,而出版社则具有送样难得的公信力优势。换句话说,拥有社会公信力、优质内容资源的出版社将得到信赖,在网络时代优势凸虽。
(三)便于图书检索与互动
互联网出版吸收了多种现代技术,有丰富的检索能力,能进行关键词信息检索,并能进行信息筛选。对信息统计、排序、分析可以出具新的结论。在文化产业领域,己经有利用互联网检索取得巨大成功的先例,这对于提{出版选题效率而言,是一个比较好的工具。
互联网带来的互动功能,在生产端,将会使出版社与作者沟通更加便利;在消费端,将会使出版社与读者沟通更加便利。例如,编辑用手机或电脑软件通过微信等形式输送稿件、关注进度,大大提高了审稿效率;营销人员可以利用语音推送和读者群体建立良好关系,做好线上、线下互动工作。@对于提高出版编辑效率、提{书籍营销推广能力是很好的工具。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发展,网站、论坛、博客、手机终端上的信息形式多种多样,手机和网络出版物大量增加。手机和网络出版是拉动数字出版业务收入的主力军。新型技术已经在出版领域取得良好发展,况且电子书速很快,这意味着大量出版物将更多的依赖手机和网络得到传播,出版物的传播渠道发生重大改变。移动传播工具的诞生,对于提升出版编辑、营销能力是很好的工具。
三、模式优化:“互联网+”背景下图书出版的新思路
(一)选题优化
虽然出版行业目前己经基本具备了实现数据出版的资源基础――即海量的各种介质的出版物,它们体现为可供运算数据的价值,但将书籍资源转换成数据的成本还是太高,非一两个出版社能够独立承担。在现阶段,出版商主要可以利用“网络数据分析”功能做好出版内容策划工作。出版单位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其数据资源进行合理搜集、分析,经过分析用户以往购买书籍的类型、喜欢的作者、喜欢长篇或者短篇、每个地区不同种类图书的发行比例,甚至是购买人数最多的图书价格区间等数据,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读者信息,市场关键信息。主要有:通过互联网调查图书市场情况、查找相关书籍内容设置侧重及编写水平、查询信息时效性等,根据送些信息,能够协助我们分析读者想读什么,了解读者的需求,从而充分论证该选题立项运作的必要性,有针对性的开发出版物,确定选题及初版印数,利于准确抓住选题与出版时机的契合度,超前捕捉和挖掘读者潜在需求,使选题策划具备前瞻性,并进行精准投放。
(二)组稿优化
互联网具备的开放属性,使有创作欲望和能力的人都在借互联网来表达,涌现出很多原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者,很多新作者通过网络作品体现了自身才能和价值,拥有大量读者和粉丝。作为出版社而言,注重利用互联网平台找到好的作家,累计作者资源,为书籍出版寻找源头活水,将是出版工作的重要方面。这一策略的运用,将对提升书籍策划、组稿效率、减少成本起到重要作用。
以往出版组稿工作是预估市场形势,先约好作者,再写作品。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对网络人气、口碑的合理利化给这一传统工作形式带了新的发展思路,即可以先有市场反应良好的作品、再有作者进巧后续创作。即:通过网络发现人气曰碑好的网络作品或初步作品,再轻松联系到作者约稿,继续进行后续创作。这种反向精准切入市场的形式,缩短了冗长的选题论证期、写作出版周期,减少了市场风险。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送种模式将逐步发展,最终或可形成用网络检验作品市场认可度的新常态。
一是利用网络沟通,提升沟通效率。例如:在现阶段,某些书籍、杂志每年都会组织编委会在某城市举办讨会,对争议较大地问题集中会议讨论,促进沟通和联系,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人为、物力。而通过微信平台成立编辑群,设立沟通制度,每月或每半月进行审稿沟通,汇总意见,便于后期的会议讨论,大大节约了财力成本;同时可将更多的编委声音和建议,以文字、声音的形式记录下来,再以“作品缘起”或者“审稿故事”的形式,推广给读者,形成有效互动,提升品牌效应。
二是运用平台进行组稿进度管理。编辑可策划的形式,邀请专家或作者人群,定期通过平台了解组稿完成程度,协调各阶段遇到的问题;建立专题群、多平台管理,时刻关注作品推进进度。
三是时刻保持沟通,拉近作者、编者、读者的距离。微信平台等互联网工具带来的沟通及时性,可大大提{组稿的效率和质量,紧密联系编辑和作者。出版社应注重网络平台的建设,出版社可以使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的策划方案,以集约、高效的途径在网络上实施。例如目前阶段,出版社可利用微信,由编辑主要负责,利用语音推送祝福,利用线上平台活动等形式加强与作者、编者、读者的联系。
(三)营销优化
读者在W络留下的信息足迹将为网络分析提供大力支持,对精准定位读者用户信息、区分读者群、做好图书推荐、图书广告工作等提升助推力。互联网为出版社和读者建立了更加快速的链接,方便出版社运用该手段,从而加强与读者的联络。
我们应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数据分析积累读者信息,主要是通过这一平台与读者深入互动,从而真正征求到、搜集到读者建议和意见,注重每一个读者体验的改善,在图书出版工作中予以改进。例如,读者认为开本太大,我们应对版本设计予以改良,使读者在旅途中便于携带阅读;年长读者认为字体太小,我们应设计字体适应;多绘画,少文字;家长反应孩子阅读时的安全,我们应当把童书的边角设计成圆弧形。对于这些细节的搜集,以往不可能调查取得,而现在通过在图书中设计二维码,直接使读者链接到出版社平台中,从而迅速取得读者阅读体验的信息反馈,树立这种读者即用户的思维,其效果一定是增强了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约翰.维维安.大众传播媒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从上文对网络舆论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中可以看出,网络舆论是一个具有突出普遍性的舆论形态,而网络信息作为网络舆论的重要因素,其对校园文化的建构也具有深刻的作用和影响。从网络舆论的视野观察,校园文化更倾向于一种现代化、信息化校园文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在高校的广泛应用,我国高校校园逐渐呈现出了信息化校园的特点,这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这种网络环境促使高校校园文化向着信息化校园文化转变[5]。在信息化校园文化逐渐发展并成为当今大学校园文化重要环境特征的时候,网络舆论作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因素,也随着信息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不断深入而对校园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网络舆论与校园文化产生越来越多的关联;其次,随着校园文化参与者对网络信息逐步加深的依赖,网络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文化重要的来源,或者说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校园文化的缔造者之一。
1.1网络舆论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关联网络舆论作为一个社会舆论现象,有其自身独特的主体,也就是舆论的参与者。在社会舆论的一般研究中,舆论的主体被认为是对舆论话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言论、观点、态度的人。对于网络舆论而言,舆论的主体则是参与舆论形成过程,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表达自己意见和态度的网民,以及受到网络舆论中优势声音影响的互联网使用者。对于校园文化而言,校园文化的实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特定范围内的文化环境。这个特定的范围就是校园文化产生和存在的环境,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依附于高校这个载体,通过高校这一载体反映和传播的文化。从广义理解,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从狭义上理解,校园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是指除了教育、教学、管理以外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主要内容是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校风学风建设、文化艺术活动。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看出,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参与校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其他校园活动的人。而校园文化的主体,则由校园中的教师、职工、学生等共同构成。校园文化的主体与网络舆论的主体,虽然是分属两个范畴的概念,但网络与校园的紧密联系,网络信息在校园中的广泛传播,则在这两个不同范畴的主体之间建立了关联。从网络信息传播的参与者来看,在校的大学生是我国网民数量最为集中的群体,同时也是活跃在网络上最为引人注目的群体。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习惯、网络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网络信息或者说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更为明显。大学教师作为在知识掌握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的社会群体,其发出的声音往往成为社会中的优势声音,这也就决定了大学教师群体在互联网上声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舆论的主体更多地集中在大学这一特定环境中,而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则受到网络舆论的较大影响。
1.2网络舆论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信息关联网络舆论的重要存在方式是基于网络产生或扩散的信息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传播,而这一信息被关注和传播的过程,在大学校园中则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一方面,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校园网络平台正逐渐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逐渐成为网络舆论生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广泛关注也使得网络信息越来越多地被转化为网民和非网民共同关注的社会信息,从而促成网络舆论向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舆论的发展。网络舆论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信息关联,就是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大学校园对网络信息的接纳和再传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今天,在我国大学校园中,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大众媒介就是互联网。在广播影响日益下降、电视在大学校园中无法被大多数学生经常接触使用,而计算机在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学校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的情况下,网络也就成为了大学校园中最具普遍意义的大众媒介和信息传播工具。互联网搭建起的既是一个社会信息向大学校园传播的渠道,同时也是一个校园中信息、共享的平台。网络舆论的信息传播过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渠道和平台,才得以在校园文化中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信息,同时,校园文化中的原发信息也得以通过这样的渠道,成为网络舆论和社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网络舆论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缔造作用网络舆论对校园文化的缔造作用主要表现在其对校园文化内容的丰富以及对校园文化发展的导向作用两个方面。(1)网络舆论有很强的流行性特征,这一特征将网络舆论的观点和议题与流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网络舆论逐渐成为流行文化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也逐渐成为了引导流行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网络舆论与流行文化的这种紧密联系,也使得网络舆论能够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丰富校园文化。一方面,网络舆论直接吸引校园文化的主体积极参与,并直接为校园文化提供信息素材;另一方面,网络舆论通过对流行文化的重大影响,促使流行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不断渗透,从而间接影响和丰富校园文化。如今我国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网络流行语、大学生日益依赖互联网的生活方式、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信息平台,都说明了网络舆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的构成这一事实和发展趋势。(2)校园文化究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气氛建立在校园文化主体共同倾向和倡导的行为范式以及价值倾向之上。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和人们对网络工具的过度依赖,改变了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主体的大学师生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倾向。网络舆论日渐深入的影响,也使得舆论的观点、倾向和态度越来越多地转化为校园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甚至主导地位的态度和倾向。校园文化的走向,也在这种网络舆论观点的渗透过程中,逐渐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并越来越多地趋同于网络舆论的观点和走向。
2网络舆论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方式
2.1从议题角度形成关联网络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舆论形态,在其日渐扩大的影响力推动下,逐渐占据了中国社会舆论形态最重要的位置。从网络舆论的生发过程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的主要形态也从简单的网络流行语,逐渐转化为网络热点事件,进而发展为网络意见和态度。从互联网技术平台来看,网络舆论的生发空间,也从过去的论坛、QQ群、贴吧,逐渐丰富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对于大学校园文化而言,构成校园文化主体的核心成员是大学生,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接触大众媒介信息的过程中,网络信息占据了主导性的优势地位。大学生的信息主要来自于互联网,这就决定了网络信息在大学生的信息环境中承担了主要构成要素的角色。2009年以后,自媒体时代逐渐到来,大学生也就成为了自媒体时代的“原住民”,在自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变革中,来自互联网的信息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信息的主要议题,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声音和观点的渠道。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和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大学校园的议题与网络舆论的热点呈现出了高度关联的态势,同时,由于学生缺乏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介的接触渠道,网络舆论对校园议题的设置作用凸显。这种对校园议题的设置直接影响,是网络舆论对校园文化影响的最突出表现。
2.2从价值观角度形成关联网络舆论通过直接影响校园议题的方式,将网络舆论的对象直接延伸到校园文化议程当中,这一过程一方面是网络舆论将舆论热点过渡到校园话题的过程,另一方面还是网络舆论引导和影响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念的过程。由于在生发过程中,网络舆论处于互联网的相对封闭的范围内,而网络舆论产生的环境又是基于互联网某一平台的小众传播,因此,群体意见和群体价值观念就会在舆论事件和观点的传播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这是传统大众媒体信息经过媒介机构把关后的传播过程中所不会出现的问题。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舆论产生中起到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群体被直接拉入了网络舆论相对群体化的价值规范中。
3结语
在2002年增补本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所谓“民主”,是“指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这样的定义,只是从国家事务的范围内,去解释了民主的定义,显然还不能完全涵括互联网中所表征的“民主”概念。其实,如果从大的范围上讲,互联网时代让每个个体都可以成为建构人类社会与文化的有机力量。尼尔波兹曼曾经说过:“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的议程,都是等待被揭示的一种隐喻”,因为,“在它物质外壳下,它常常表现出要派何种用场的倾向”。这种揭示告诉我们,一种在新的技术支持下形成新的媒介,在被社会所采用时,将为人类某种能力的开发和进行新的人化行为,提供物质支持。以符合技术发展阶段应有的姿态,以符合宇宙运行规律的发展样式,以符合人化行为为人类谋福祉的终极宗旨,互联网呈现出这样的特质:“任意设计的网络是多样的,其结构是开放的”,“平等分散的网络形态,显示出一种多中心化的自由精神”。这种媒介形态,既是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向生命自由状态努力靠近的结果,同时,由于互联网是人类于新的人文时代启用的信息传播工具,因此,它自然而然地体现出了人类社会得以长期运行的基本规则:人的民主与平等。作为一种媒介,互联网就这样首先从其技术的规定性中,为人类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提供的物质保证。
社会的进步,从来都应该是物质与精神的共同进步。从传播方面来说,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物质载体与工具,它在人类借助这种载体、工具中的互动、互为,建构起人类不同时代的媒介生活及这种媒介表征的社会文化。因为物质决定精神,媒介的特性进而规定了其迁延、构设出的社会文化的面貌。互联网“是一种:人际传播媒介;互动操作媒介;资讯搜寻媒介;集体参与式的媒介”。互联网作为“人际传播媒介”,它使人类社会文化呈现为更加人性化;作为“互动操作媒介”,它讲求传受主体的自主与对等性:作为“资讯搜寻媒介”。它尽量地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作为“集体参与式媒介”,它表明了运用互联网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是众多平等的个体。正由于互联网有如此的特性,让人们看到了“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麦克卢汉语)的全球化社会新的建构,“网络传播的全球化理念所体现出的社会精神实质是:分散权利,平等民主”。在互联网的平台上,每个人都能实现关于文化建设和社会事务的表达与交流――这里并不是指理论中所说的“历史合力”的概念,而表明的是在社会文化表达与结构层面上,每个个体的声音都是必要的元组成。那种过去主要以团体或某种权威力量有意识建构社会和文化面貌的样态,因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成每个个体意识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与力量,从而能主动参与和担当建设社会和文化的使命。这是互联网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精神保证。
互联网技术,还是能够将“信息的五大特性:可压缩性、可代替性、可传输性、可扩散性、可分享性”,“最为充分、彻底的实现”的一种媒介技术。它以“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为特点,使得人类的传播活动,能够“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这就意味着参与互联网行为的人们,能随时、随地、随需要地占有或使用海量信息,并在平等的位置上,和任何人进行信息的传受。这必然带来互联网参与者主体意识的加强,“媒介即讯息”,说明的是“媒介是积极能动的,它一方面对讯息的清晰度和构成方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再一方面能对讯息的接受者进行塑造和控制”。
互联网所塑造出来的人主体将更加地特立独行,有着强烈的个人意识,这是互联网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行为保证。
但是,互联网上所出现的不和谐音,如网上漫骂、诽谤等现象却不是社会民主的表达。互联网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客观现实,并不表明在互联网媒介上个体的所有表达都应该无条件地支持。虽然自由地表达与交流,是社会民主的一种表现,但社会民主中的“自由”从来就是“带着镣铐的跳舞”。网上随意的漫骂和诽谤行为,却在没有节制中,妨碍了社会民主的健康实现。
作为社会化的高等智慧动物,每个人的社会化生存都必然处在与他人组成的社会环境中,所以,任何人的个体表达需要有度的把握和节制。延伸开去论,有“度”的“自由”才使社会民主得到更好的实现。因为对于生物和社会性兼备的人来说,每个个体都有基于自身利益而产生的私欲,但如果每个个体都只知道向外界索取,无限度地追求对私欲的满足,那么人类社会便永远没有安宁,社会化生存的模式当然不可能长久。所以,从一定的角度上说,社会民主理念的核心,是要让每个个体都相应获得自己所需的满足,在媒介行为中能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声音。在此,“自由”的实质是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举起拳头,但当拳头落下时,却不能砸到别人的身体上。为了实现这样的“自由”,就要求社会(民主社会也同样如此)中每个_人对自己的私欲有所收敛,允许别人得到欲望的满足,以达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对的平衡。只有当你尊重了别人的利益,你才能在社会中得到同样的尊重,社会也才能于和谐处存在、延续,人类才能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从而得到面对自然与社会双重环境中的生存支持。这才是社会民主应该具有的面貌和样式。
【关键词】手机媒体 传统媒体 互动融合
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我国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
受3G业务的影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数的60.8%,手机上网随身化、便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手机媒体也正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将相应的传媒产品推向市场。
一、手机媒体的定义及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将手机媒体定义为: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信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综合其特点如下:
1、传受主体的交互性――实现了信息传播的5W。
2、极强的便携性――摆脱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
3、信息传播个性化――内容个性化、灵活、参与性较强。
4、与传统媒体的优劣互补――补偿了传统媒体 “移动性不足”, “时效性不强”等缺陷。
5、丰富的多媒体功能――图文并茂、音画俱备。
6、集即时传播与延时传播于一体――可随时获取,查阅信息。
二、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
(一)手机媒体与报纸的互动融合――手机报
手机报与手机媒体融合的原因有如下四点:
1、报业的竞争压力
如今,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报业单一的经营模式,报纸内容的同质化的影响,使报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2、受众阅读方式的改变
受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影响,受众的阅读习惯也在逐渐改变。人们获取资讯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等新媒体,这导致报纸的读者呈现结构分化进而影响到报业发展。
3、手机技术迅速发展
今天,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短信、彩信、蓝牙、WAP等越来越成熟,手机有文字、声音、图像、摄像等多种媒体形式,也能无线接入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为手机报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4、传统报业与手机优势互补
在数字化时代,报纸吸纳互联网、手机媒体等数字化的传播手段,发挥报业在内容和终端营销方面的优势,使手机报成为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产物之一。
(二)手机媒体与广播的互动融合――手机广播
广播受到了来自电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冲击。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可以说其收听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1、广电、电信、互联网的融合
有关资料显示, 2010年末,全世界将有1.2亿用户收听收看手机广播电视节目,而中国将成为“手机广播”服务最为普及的国家之一。而且,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合并”已开始,这为手机广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手机广播”将步入大众生活
随着3G时代的来临,在“手机广播”从技术到内容的完善过程中,传统广播必将找到与“手机广播”结合的优化模式,正如BBC的克里斯・韦斯科特所说: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
“手机广播”将会越来越深入大众生活,成为人们的贴身媒体。在传统广播媒体不断改革,寻求突破的同时,“手机广播”必将促进传统广播的发展。
(三)手机媒体与电视的互动融合――手机电视
手机与电视的结合,是媒介融合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独特的传播特点、便捷的反馈方式、强大的受众资源、潜在的巨额经济效益等已经引起广播电视部门、移动运营商等机构的极大兴趣。
1、手机电视的发展前景
手机电视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传播渠道,它具备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其发展潜力巨大。
2、手机电视的发展障碍
(1)费用较高
手机电视昂贵的业务资费把大部分潜在用户挡在门外。如果采用包月的方式,资费太高用户不会接受,资费太低运营商又承受不了,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资费模式将是一个难题。
(2)节目画面质量不高
这是一个网络技术问题,手机电视业务不论是声音还是图像效果,均无法与普通电视相提并论,传输也不流畅。如果使用手机电视业务的用户数量增多,网络阻塞将更加明显。
(3)手机耗电量大
使用手机收看手机电视,手机的电池电量使用时间会缩短,这样既无法尽兴观看节目,又无法发挥手机最基本的通信功能,用户定制手机电视业务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
三、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融合的优势
1、资源共享
手机媒体的信息来源,除了传统媒体之外,互联网是重要的信息渠道,采编人员可以在大量信息中发现新闻线索,及时获取受众的需求,寻找报道思路。
2、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手机媒体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使之成为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体,实现了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受众可以主动地获取信息,既是传递者也是者。
3、培养新媒体人才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使新闻报道形式多样化,同时也意味着传媒从业者要成为具备多方面技能的新媒体人才。
4、互动融合中实现双赢
传统媒体虽然存在一些传播劣势,但其内容优势短期内是不可替代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既延续了传统媒体的生命力,自身的优势也在不断发展,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结 语
新媒体的崛起引发传统媒体的危机感,因此有人把传统媒体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归咎于新媒体的发展,将它们对立起来,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因为新媒体是利用传统媒体的某些特性和优势发展而来,也只是一种功能性延伸。
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超越要建立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价值的基础上。手机媒体虽有一定的缺陷,但已经建立起有效的赢利模式,而传统媒体也充分利用了新技术显示自身的价值。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取长补短,正是未来媒体市场发展的一条新路径。
参考文献
①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②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③陈飞,《手机报研究――以广东手机报为例》.广州:暨南大学,2007
④廖志慧,《手机电视初探》.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60
⑤陈力丹,《试看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从古登堡到“第五媒体”》,《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6期
⑥熊国荣、衫木,《手机:最有资格成为第五媒体》,《新闻与写作》,2005年第3期
⑦胡颖、周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依存度分析》,《新闻传播》,2007年第5期
⑧李晓莉,《新媒体的互动对传统媒体作业方式的变革》,《中国传媒科技》,2003年第1期
⑨《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1月15日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
一、引言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各个方面都能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进步性和开放性。现如今,网络已经覆盖到各大高校的各个区域,并且智能手机、平板以及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非常的普及,高校师生学习和生活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而高校后勤服务是确保高等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其管理模式逐渐凸显出多元化、社会化以及市场化的发展特征。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位越来越高,管理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
二、现阶段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概况
就业务范围而言,高校后勤服务的管理涉及到物业管理、学生宿舍管理以及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等方面。以往的管理模式在获取信息方面的能力比较有限,不仅信息传播的速度比较慢,并且相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其能够获得的信息也非常的有限。在此背景下,更加需要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紧随时代步伐,加快信息化建设,才能确保服务质量。而很多高校后勤服务人员并没有对后勤服务信息化形成清晰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还比较缺乏主动性,无法合理的利用信息化的方式来处理日常工作。总体而言,目前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比较低,对于后勤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极为不利。当前时期,信息媒介发展非常迅速,尤以微信和微博发展的最为突出。很多高校在后勤服务工作方面已经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利用其来开展日常工作,然而还存在大量的高校不能有效的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相关资源,无法做到高效的开展后勤工作,并且也存在一些高校后勤服务功能模块不完善的情况。
三、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原因分析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方式。就近些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网民的规模在日益的扩大,而这其中高校学生所占的比重最大,约为25%。由此可见,学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群体,其主要的交流工具包括微信和QQ以及微博等。而这些工具也是高校一些官方信息比较常用的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信息传递的通畅性,并且可以覆盖到大多数的学生,使得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互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管是高校还是其他主体,其对外展示所使用的平台都是多种多样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所以,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需要及时的转变思维观念,合理的使用新媒体,才有可能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以真正满足师生需求。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关系到高校师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而该项工作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能够使得师生更好的了解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状况,并及时的处理与自身有关的事宜。因此,加快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的建设对于高校师生和后勤服务管理人员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1.合理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近年来的使用主体越来越多,其影响力与日俱增。对于高校后勤服务而言,应当积极的利用这种宣传形式,构建并推广微信公众平台,鼓励师生关注后勤服务微信公众号。完善菜单等功能的建设,不仅要实时的向师生推送一些常规的信息,还要具备查询以及报修等多种功能。对于服务信息和报告要重点进行推送,在做好校内后勤服务工作的基础上还可以增添一些校外信息的传递功能,促使师生更加便捷的了解校外信息。同时还要增添与师生进行互动的功能完善投诉渠道的建立,及时的与师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促进后勤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后勤管理部门还要设置专门的岗位来负责运营微信公众号,并且不断的进行升级,还要及时的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等。2.完善后勤服务网站平台的建设。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后勤服务网站,通过高校官网可以直接进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还需进一步对功能模块进行完善,同时重视菜单功能的建设,不仅要及时的展示与宣传后勤服务工作,还要在网站平台上明确各部门的管辖范围和负责人以及联系方式等,如果师生存在任何疑问或者困难都可以直接同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及时的反映各类问题。此外,后勤服务网站平台还应当能够为师生提供诸如网上报修和网上投诉等一系列便捷的服务,师生也都可以利用自己的工号和学号等登录系统,如实的反映问题,对后勤服务人员的工作及时的提出改进建议,后勤服务人员也要及时的对此进行回复和解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服务应当合理的利益现有的资源,对微信公众平台与服务网站进行整合,统一二者的数据,促使二者数据库能够实现统一,以提升后勤管理服务的效率。
五、结语
高校后勤服务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加快信息化建设,需要合理的使用信息传播的平台,充分整合微信和微博等平台的资源,丰富信息传播的途径,完善各平台的模块建设,才能有效提升后勤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此外,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做好信息安全工作,切实维护师生利益,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任用,并积极的开展培训工作,确保信息化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郭颖颖,刘丽云.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0):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