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范文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第1篇:韩非子的寓言故事范文

1、韩非子寓言故事

2、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

3、译文。

4、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韩非子的寓言故事范文

2、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郑人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3、译文。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第3篇:韩非子的寓言故事范文

一、入情境,懂故事

1.借助朗读入境

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要用眼睛理解文字符号的大意,也要让学生在声音中揣摩言语意蕴。教材中的寓言故事言语生动,学生学起来也是兴趣十足。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朗读,学生才能真正进入故事的文本情境,理解故事。

如在教学《鹬蚌相争》时,教师先是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躯壳,在朗读中走进寓言人物的内心,体会“鹬蚌相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威胁与得意;紧接着,教师引领学生划分角色,感受鹬蚌 “越威胁,越得意”的情感过程;最后,教师让学生在角色的直接对读中,感受两者各不相让的僵持。

正是在教师逐层朗读之下,学生真正走进了故事的情境之中,促进了对故事的深入理解。

2.依托品析入境

寓言虽然篇幅不长,但故事起承转合的脉络非常明晰。教师可以从故事发展处开掘关键性词语,引领学生深入体悟,促进对故事的深入解读。

如在教学《自相矛盾》时,楚国人被问得“张口结舌”,教师抓住这一词语引领学生思考:“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他肯定想怎么解释?为什么又会无言以对?……在教师问题的推动下,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品味了核心词语的丰富意蕴。

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让词语的感知体悟停留在表面的符号式理解上,而是结合故事的前后联系,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揣摩,为之后寓意的揭示提供了认知支点。

二、巧整合,练语用

1.拓展补充

寓言的语言清新易懂,但却能将深奥的道理融入其中,足见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因此,学习寓言不能有悖阅读教学的核心――语言文字的运用。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结合故事的基本情境,进行必要的拓展与创编,从而历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用水平。

如《画龙点睛》中,作者以简练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墙壁上的龙在“点睛”前后不同的状态。教学中,教师则以文本语言为基础,通过“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以及“电闪雷鸣、腾空而去”等感受龙的外形和状态。随后,教师引领学生结合自己在影视中看到的龙的形象,对文本内容进行补充,列分两条线进行随文练笔:一条补充描写静止时龙的外形,另一条补充刻画龙在腾飞时的样子。

这样的拓展基于文本语言,又不限于文本语言。学生在感知品味语言所形成的表达意蕴后,教师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在语言与经验的碰撞下,提升随文练笔的实际效益。

2.文白对照

寓言是经过时间洗礼的文化产物,寓言故事大多可以找到文字记载的源头。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补充对应的文言原文,让学生在教材文本和寓言原文的交互对照中,感受两种不同言语风格的特点,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有效发展。

如在教学《滥竽充数》后,教师出示《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中的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趿,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如此文白比照阅读,为学生从另一个视角感悟故事、明晰道理提供了资源,也让教材文本成为了学生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寓言的支点。

这种切实有效的语言运用,为学生提供了接触文言词汇的机遇,为之后文言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开思路,揭寓意

1.在情节发展中揭示

不少人会认为寓意的揭示应该从故事的结尾处提炼。事实上,寓意蕴藏于故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甚至是细节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引领学生感知故事情节发展的轨迹,紧扣文本的核心词语,在深入体悟的基础上,让学生思维从感性向理性迈进,从而让寓意的揭示水到渠成。

如《鹬蚌相争》中故事的阶段,作者运用了“相持”一词。教师就地引发学生思考:此时,它们共同想到的都是什么?而不会想到的又是什么呢?学生则意识到:它们都想置对方于死地,却忽略了自己已经身处险境。于是,教师顺势点拨,揭示寓意:如此无休止的缠斗,根本就没有胜利者,只能为他人谋取利益。

寓意如此深刻,却在情节发展处对一个核心词语的体悟中迎刃而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颇好。

2.在推向生活中内化

很多教师的寓意揭示,未能依照故事顺应而出,显得较为生硬,学生的所谓“懂得”也是机械的记忆。因此,教师可以将寓意推向生活,对照生活案例与故事的相似点,对寓意进行内化,将寓意融化在学生的生命意识中。

如《滥竽充数》教学完,有的学生说:背书时,少数学生不会背却装模作样跟着背,这就是“滥竽充数”;有的学生说买回一箱苹果,里面有几个烂了,这也是“滥竽充数”……

第4篇:韩非子的寓言故事范文

需提请注意的是,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就可从不同角度作不同理解:①从正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助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挚的感情引导健康的审美意识(爱憎分明)。②从反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任人唯亲、偏信则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乌及屋等。③全面地看,感情有亲有疏,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能受情感亲疏而左右。

就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命制而言,其形式主要有两种:①直接亮出话题,如2001年北京摹拟考题,直接要求以“冷与热”为话题作文。②由具体材料抽象出话题,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先是转述韩非子“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再提出两个问题,而后抽象出话题。

二、要辨明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间的关系。

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第5篇:韩非子的寓言故事范文

成语“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指全新的情况产生新的问题,只能用新的方法解决,只有愚蠢的人才看不到事实的变化。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守株待兔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守株待兔成语解析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原来的经验;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韩非子·五蠹》(chu)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二、守株待兔成语近义词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墨守成规、好逸恶劳、坐享其成、固守成规

三、守株待兔成语造句1、沉湎于希望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

2、所有成功的人都是把握先机,所有失败的人都是守株待兔。

3、守株待兔的作法只会让机会白白溜走。

4、一份勤劳,一份收获,坚决不做守株待兔之人,付出的多得到的将会更多。

5、学习中不可有守株待兔心理,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

6、干警们隐蔽在犯罪嫌疑人寓所周围,守株待兔,只等他出现。

7、我不准备追求幸福,一贯守株待兔。

8、现在我们就来个守株待兔,让歹徒自投罗网。

9、经验固然重要,但却不能守株待兔,不知变通。

10、做有些事不能只知道守株待兔,要主动抓住时机!

11、我们要积极创造机会,而不是只会守株待兔而已。

12、教官躲在后门守株待兔,犯规的同学根本不知道。

13、"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讥笑那些不想经过努力,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收获的人。

14、守株待兔只会让机会擦身而过,只有不断主动争取,成功才属于自己。

15、有针对性的投递每一份CV,用有效出击代替守株待兔。

16、平时学习不肯用功,考试想取得好成绩,这不是守株待兔吗?

17、这种守株待兔的好事怎么可能那么容易上门。

18、积极的选择就是不要守株待兔等着机会掉到你怀里,而是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

19、与其我们这样守株待兔,不如付出努力做这件事。

20、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守株待兔终究不可靠。

21、你要守株待兔你去守,我可要出去寻找机会了。

22、守株待兔的行为是坐等其成的行为,是愚蠢的行为。

23、想靠乐透彩发财,就像守株待兔,终究不是正常的生活态度。

24、警方守株待兔,埋伏了几天,歹徒始终没有出现。

25、现在社会何等竞争,你若只管守株待兔,迟早会被淘汰的。

26、等待不是守株待兔,也不是坐吃山空。

27、分耕耘一分收穫,守株待兔终究不可靠。

28、我们在这里守株待兔是没有用的,那个小偷不会自投罗网的。

29、守株待兔是一个寓言故事。

30、我们要主动出击,不能守株待兔,否则会让敌人跑掉。

31、这时代做生意,单靠开店守株待兔,等顾客自行上门已不够了。

32、不要在守株待兔了,这是徒劳的。

33、你每天在这儿等她出现,这种守株待兔的做法未免太笨了。

34、干警们隐蔽在罪犯寓所周围,守株待兔,只等罪犯出现。

35、守株待兔可一不可再,人不会永远那么幸运的。

36、要应付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抱持守株待兔的心态是不行的。

37、思想不能太保守,要勇于探索,守株待兔是不会有收获的。

38、要是人人都守株待兔,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有创造发明了。

39、这便是龟兔赛跑守株待兔和拔苗助长。

40、宁在奔跑中留下成长的伤痕,也不静坐成守株待兔的风景。

41、警方守株待兔,歹徒自行落网。

42、你不让我守株待兔吗,故发一堆小白兔。

第6篇:韩非子的寓言故事范文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之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②?”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④,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导读]

本文通过叙述赵人养猫驱鼠的故事,告诫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次,权衡利弊,做到“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尤其是在做出对自己的未来有重要影响的决定时,应该理性思考,反复比较,从而作出明智的选择。

[注释]

①选自刘基《郁离子》。《郁离子》是一部寓言兼议论的笔记体散文集,是刘伯温传世著作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书;是他协助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巨大功勋的思想理论宝库,是治国安邦大智慧的锦囊秘籍;也是待人处世、解决人际关系、交朋结友、革陈图新的镜鉴箴言。 ②诸:“之乎”的合音,即“它(指猫)呢”。③垣墉:墙壁。④已耳:罢了。

[译文]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读后思考 ]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乞猫于中山

中山之人予之猫

盍去诸

去饥寒犹远

二、与“是非若所知也”的“是”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是进亦忧,退亦忧

C.问今是何世 D.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

三、翻译下列句子。

是非若所知也。

不病于无鸡乎?

四、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老鼠的祸患是___________;“其子”的担忧是___________;“其父”不同意赶走猫的理由是___________。

五、这篇寓言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一个道理?你认为“赵人”的取舍选择正确吗?请你以其邻居的身份表明你的观点,并给他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一、求,讨;送给;何不;还。

二、C(表示判断,与现代汉语中的“是”用法相同;其他项是指示代词,意为“这,这里,这个,这样。”)

三、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

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

四、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鼠尽而其鸡亦尽;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五、看问题要分清主次,权衡利弊。第二问:开放性题,对赵人取舍选择的评价,能自圆其说即可。建议示例:如,今后,可在养猫的同时,圈养保护好鸡,以求鼠灭鸡存,两全其美;再如,可以将猫赶走,借助鼠药或老鼠夹子来灭鼠,然后照常养鸡(言之成理即可)。

楚人隐形①

楚人居贫,读《淮南方》②,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④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⑤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⑥,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导读]

“楚人隐形”的故事被后人提炼为一个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

[注释]

①选自邯郸淳《笑林》。三国时代魏人邯郸淳编辑的《笑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笑话集。②《淮南方》一种讲医药的书。③隐形:隐藏形体,别人看不见。④经日:经过一整天(表示时间很长)。⑤赍:携带。⑥受辞:接受了诉讼的状辞。

[译文]

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方》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片树叶,来摘取它。这片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片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得见我不?”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面拿取人家的货物。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县官审问他,听他说了事情的本末后大笑起来,把他放了,没有治罪。

[读后思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螳螂执叶伺蝉

妻始时恒答言

绐云“不见”

吏遂缚诣县

二、请为文中以下句子断句并加上标点。

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三、下列句中哪一项没有通假字?有通假字的请指出来并分别加以解释。

A.螳螂伺蝉自鄣叶 B.螳螂执叶伺蝉

C.汝见我不 D.嘿然大喜

四、翻译下列句子。

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

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五、这则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一叶障目”后成为成语,但意思有所变化,请联系现实说说它的含义。

[参考答案]

一、侦察等候;常是,总是;哄骗;到……去。

二、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 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三、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B;A.鄣,同“障”;C.不,同“否”;D.嘿,同“默”

四、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

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面拿取人家的货物。

五、讽刺了那些利欲熏心,想不劳而获,自欺欺人的蠢人。一叶障目:现一般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是说人们的认识犯了片面性的错误。可是这个楚人,以一叶障目,“对面取人物”,就不仅是认识上的片面性,而且是行动上的贪心和不道德了。

鹬蚌相争①

赵且伐燕,苏代②为燕谓惠王③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④方出曝,而鹬⑤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⑥。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导读]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燕策二》。②苏代:苏秦的弟弟,洛阳人,战国时有名的说客。③惠王:赵国国君,即赵惠文王,名何。④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类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形的外壳。⑤鹬(yù):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⑥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译文]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就会有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读后思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赵且伐燕

蚌方出曝

不肯相舍

得而并禽之

二、下列句中哪两项有通假字?请指出来并分别加以解释。

A.而鹬啄其肉 B.蚌合而箝其喙

C.两者不肯相舍 D.渔者得而并禽之

三、下列句中哪两项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找出来并分别加以解释。

A.蚌方出曝 B.今日不雨

C.不肯相舍 D.以弊大众

四、翻译下列句子。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

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后人从本文中提炼出来的一个成语。请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说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还与哪个成语的意思相似?

[参考答案]

一、将要;晒太阳;放弃;一起,一齐,一同。

二、B.箝(qián):同“钳”,夹住;D.禽:同“擒”,捕捉,抓住。

三、B.雨 (yù):名词用作动词,下雨。D.弊:本义是名词“弊病,害处”,这里活用为使动用法,是“使……疲弊”的意思。

四、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

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

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寓意:告诫人们不要自相残杀,要宽容,不然会使他人得利。其寓意与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些相,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

曾子杀猪①

曾子②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④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⑤也。”遂烹彘也。

[导读]

这个故事谈论的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文中的曾子非常看重诚信的价值,对孩子言而有信,是十分明智的。而他的妻子随意欺骗孩子,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本文告诫我们:为人做事要讲信用、讲原则,即使是面对年幼的孩子,也不能欺骗。

[注释]

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②曾子:即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③彘(zhì):猪。④婴儿:小孩子。⑤成教:教育有成效。

[译文]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她便骗孩子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了给你杀猪吃。”不一会她回来了,看到丈夫正要捉住猪杀掉它,她赶忙阻止丈夫说:“我只不过是同小孩子开个玩笑罢了!”曾子说:“对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小孩子不明事理,希望跟着父母学习(做人的道理),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这样欺骗他,那是在教孩子学会欺骗啊!母亲欺骗了儿子,儿子就会不相信他的母亲。这可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读后思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妻适市来

特与婴儿戏耳

婴儿非有知也

遂烹彘也

二、下列句子中的“顾”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顾反,为女杀彘 B.元方入门,不顾

C.顾野有麦场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三、翻译下列句子。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四、如果换作是你,你将如何更好地来处理“杀猪”这件事?试作简要地分析。

[参考答案]

一、适逢,正好;只不过;是非判断能力;于是,最终。

二、D

三、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第7篇:韩非子的寓言故事范文

印度擅长寓言譬喻,《庄子》是中国寓言早熟的奇葩,二者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尊足、轮、珠和客尘烦恼常常出现在印度的寓言譬喻中,《庄子》中也同样出现了这些物象;印度直接促成了动物寓言的发展,《庄子》中也具有丰富的动物寓言;印度文学和《庄子》都以镜和水来比喻心性;“梦”是印度的常用譬喻意象,《庄子》则揭开了中国梦文学的历史;未亲历过海洋的庄子却与印度人一样常将“海”纳入自己的寓言譬喻中。不容置疑《庄子》与印度的寓言譬喻存在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庄子》是否真受印度的影响,有待历史性的证明。

关键词: 《庄子》;印度;寓言;譬喻;梦文学

中图分类号: B2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87(2013)02-0117-06

司马迁说《庄子》一书,“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寓言》篇开宗明义称“寓言十九”。可见,寓言在《庄子》中所占比重之大。不但比重大,它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是庄子思想的主要载体。庄子创作的这些寓言思想深刻独特,想象瑰丽丰富,描写细腻传神,代表了中国古代寓言的最高成就,也是全世界的古代寓言故事中的扛鼎之作。战国时期,寓言较春秋时期有很大的发展,诸子百家皆运用寓言。但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的散文所运用的寓言,已经把寓言从说理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来而成为相对独立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既不同于《墨子》、《孟子》散文中寓言只是一个信手拈来的比喻,也不同于《荀子》、《韩非子》散文中寓言缺少形象的塑造。可以说,《庄子》寓言的出现,在整个战国时展期的寓言中,它是一朵早熟的奇葩。”[1]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这样一种一枝独秀的文学现象,是否是受到印度民族擅长譬喻的影响?虽然《老子》中也常用譬喻,但它是比喻推理,就是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或通过联想表达难以言传的思想,最后达到“舍象取义”的结果。尽管《老子》第七十四章中用替代木匠伐木的人难免会伤到自己的手的现象比喻司杀者必定没有好结果的比喻推理已经接近于《庄子》的寓言了,但是“从比喻推理到寓言说理或故事说理,从思想史的传承上看似乎只是一步之隔,但其真正的实现和完成却是足足跨越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2]所以,很可能庄子的思想有外来思想即印度思想的介入,使庄子完成了这次飞跃。

印度具有和中国同样丰富的文化、富有创造性的想象、睿智和幽默,林语堂先生认为印度在宗教和想象文学方面是中国的老师。印度是寓言的故乡,寓言的形式和技巧可以在印度追溯到其极为遥远的源头。寓言在上古印度佛教和非佛教文学中都非常丰富。如佛陀继承印度民族擅长譬喻的传统,所以佛经的中寓言更是数不胜数,《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中佛对舍利弗说:“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法华经》中“火宅四车之喻”、“长者穷子之喻”、“药草之喻”、“化城之喻”、“衣珠之喻”、“髻中明珠之喻”、“医师救子之喻”的法华七喻是非常优秀的寓言。

一、尊足、轮、珠与客尘烦恼

《庄子》何以成为中国战国时期寓言早熟的奇葩,仅仅《庄子》一书中就有大约200篇寓言,这不能不让我们怀疑是受到印度寓言的影响。数量如此巨大的寓言,我们不可能一一去讲解,这里只选取三则我认为受佛学影响非常明显且非常有意思的寓言。第一则在《德充符》中: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惟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徳之人乎!”

叔山无趾去见孔子,孔子见其无趾形体不全,所以讥其不谨慎而有失趾之患。叔山无趾说,虽然他形体上亡足,但是有“尊足”存,而且务全它。尊足,历来解释为“性也”,这并没有不妥。庄子采用形体亡趾但“尊足”存有这样的寓言,我认为这跟释迦牟尼佛有关系。两足尊,又作无上两足尊、二足尊,是佛的尊号,佛弟子常顶礼佛足以表示对佛的敬仰,顶礼是印度最上的敬礼,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承接所礼者双足,例如在法会中佛弟子常“瞻仰佛足尊”。

印度发明车轮大概和中国同样早,或许更早。季羡林先生认为,印度的重商文化,“车轮可以满世界转动”,才使“轮”(cakra)和“转”(vartin)合起来,产生“大皇帝”(转轮王)的概念。印度佛教就用这“轮”(cakra)的象征符号来形容佛法的传播,因此有“”和“转轮王”等概念。佛经中把佛法比作“轮”的形容词也非常之多,比如有“妙”、“大”、“正”、“无上”、“妙梵轮”、“光轮”、“智风轮”、“无碍”、“无上清净梵轮”等。请佛住世讲法常被说成“转”。再有,鸠摩罗什翻译的《佛说首楞严三昧经》把佛的莲花座形容为“大转座”,他翻译的《佛说华手经》有“又以七宝珠轮上佛请转”、“又以众宝珠轮上佛请转”、“又以香轮上佛请转”,真可谓是“轮”上加“轮”。这些概念传到中国,影响了《庄子》,于是便有了“轮扁斫轮”的寓言,这也是“轮”上加“轮”。《天道》篇: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桓公:“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圣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之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轮扁以做轮为喻,告诉齐桓公书与义的关系,并让齐桓公信服。一个做轮子的匠人能给齐桓公讲大道理,甚为不可思议。轮扁是转轮王,斫轮之事喻“法”,轮扁斫轮就是转轮王转,也是“轮”上加“轮”。

《天地》中有黄帝索“珠”的寓言: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玄珠,喻道也。庄子以珠喻道似受佛学影响,释迦牟尼也常以此为喻,著名的有法华七喻之一的“髻中明珠”之喻。这个寓言的内容为:转轮圣王讨伐小国,论功行赏之时,对有功者随意赐予田宅、珍宝、象马车乘、奴婢等,只有髻中明珠没有随意相赐,后来才将它赐给有大功的人。这里的转轮圣王喻如来;转轮王所赐除明珠外诸物喻如来在四众中说的方便法,如禅定、解脱、无漏根力、有余涅槃等等方便教法;髻中明珠则喻《法华经》,佛说此经无量劫中难得一闻,能得见、受持、读诵甚为稀有,末后将明珠赐给大功者喻机缘成熟,将《法华经》的无上秘密之藏,赐予众生,令得入究竟一佛乘。

烦恼能扰乱身心,障碍菩提,因为这种能染污心性的无明是外来的,所以在佛经中常用客尘与之连用。也单称客尘,盖烦恼非心性本有之物,乃由外缘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心性,犹如尘埃之污染万物,故称为尘。《庚桑楚》中有一段话,用后来禅宗的话来说的话,就相当于“如胸中正闹也”的意思,也就是烦恼魔在作怪,扰乱身心:

南荣趎赢粮,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老子曰:“子自楚之所来乎?”南荣趎曰:“唯。”老子曰:“子何与人偕来之众也?”南荣趎惧然顾其后。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谓乎?”南荣趎俯而惭,仰而叹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问。”老子曰:“何谓也?”南荣趎曰:“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已。安逃此而可?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愿因楚而问之。”老子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汝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无由入,可怜哉!”

南荣趎独来谒见老子,但老子说他是与众人一起来的,南荣趎惊惧的顾看他的后方并无一人,老子说他不知道这话中的意思,也就是南荣趎心中有万千烦恼,也就是清净心沾染甚多客尘烦恼,如同众人一般。果不其然,之后南荣趎对老子说的三言皆是因烦恼而起,证实了老子第一眼就看准了他的心中有万千烦恼,“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

二、动物寓言

印度人因寓言而著称,非常擅长譬喻,他们直接促进动物寓言题裁的发展。非佛教文学中最优秀的寓言集当属《五卷书》,它大概编成于公元1世纪,由古代劳动人民创作的故事、寓言、童话编写而成,它是古代印度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除前面的《楔子》外, 共5卷: 《绝交篇》、《结交篇》、《鸦枭篇》、《得而复失篇》和《轻举妄动篇》。《五卷书》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伊索寓言》可能都受其影响。《五卷书》还是动物寓言集,《庄子》中也颇多动物寓言。《庄子》中的动物寓言有《逍遥游》中的鲲鹏、蜩与鷽鸠、斥鷃、狸狌;《养生主》中的泽雉;《人间世》中的螳螂挡车;《德充符》中的豚子食于死母;《骈拇》中的凫鹤胫短长;《天运》猨狙衣周公服;《秋水》篇中的夔蛇蚿风、坎井之蛙、鹓鶵与鸱;《山木》篇中腾猿;《徐无鬼》篇中的吴王射狙;《则阳》篇中的蜗角上的战争;《外物》篇中的涸辙之鲋。印度民族如此擅长譬喻,创造如此大量的杰出寓言,对世界的寓言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我认为庄子很可能也受其影响,古印度的寓言想象丰富,睿智幽默,庄子的寓言也一样,想象奇特,恢诡谲怪。还有一个相同之处,印度民族非常富于幻想,在他们的幻想世界里,一切鸟兽虫鱼都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能说会道,那些黄牛、狮子、老虎、豺狼、猴子、乌鸦、猫头鹰、老鼠、乌龟、鸽子、鳄鱼等等,与人无异,这样的寓言表面上是鸟兽虫鱼的故事,但实际上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反映,受此影响是《庄子》中有如此多的动物寓言的原因之一。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猴子在中国并不多见,但是《庄子》中却出现了大量的猨狙。《庄子》中出现大量有关猨狙的寓言,这可能也和印度寓言譬喻有关。因为印度不但是世界上猴子最多的国家,所以猴子成为文学形象理所当然,而且有一个最突出的猴王神话,那就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罗摩的随从哈奴曼。哈奴曼受到狂热的崇拜,印度人民广泛流行猴子崇拜可能跟这有关。猿猴自然也会成为譬喻的对象,如佛经中的“躁动不安,如猿猴”(《楞伽经》),《六度集经》中有“鳖鱼与猕猴”的故事。

三、以镜和水喻心性

我认为《庄子》中还有一种譬喻深受佛学的影响,那就是以镜、水喻心性。这种譬喻在佛经中举不胜举。例如,《四十二章经》第十三章:“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当得宿命。’”《四十二章经》第十六章:“佛言:‘人怀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垢尽,道可见矣。’”《圆觉经》中的“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和“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水中月、镜中花这些都是佛经用语,是以水、镜喻心性。

《德充符》中有一句话:“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对于这句话,林希逸这样解释,流水和止水都是喻心,其对“唯止能止众止”的解释更是精妙,“众人以欲止之心就其求止焉,惟斯人则能之,故曰惟止能止众止。此一句盖言未能安其心之人而求教于彼,彼乃能教之而使之安。”[3]其实我们只看字面意思也能理解,“唯止能止众止”,犹如《四十二章经》第十三章佛说的一样,澄净的水是清净的,能够成相,这就是止水能止众止,众止可以理解成众人的影相,当用手去搅拌澄水后,水不再静止,即使众人共相照临,也没有一个能够照见影子。《德充符》还说“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这也就是“垢尽明现”。《德充符》中还有“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这跟止水是一个意思。《德充符》:“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刻意》篇中说:“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山木》篇中说:“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

说到《德充符》的“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很自然的让我们将它与《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联系起来,这样的语句还有“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说到这个,必须得了解一下“般若经”。般若经的经典有玄奘所译的《大般若经》,《金刚经》和《心经》则是般若经的浓缩本,在各类小本般若经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金刚经》和《心经》都有“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思想。《金刚经》的对外扫相思想集中体现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偈上,对内破执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点睛之笔。《心经》则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之身,以“心无罣碍”来对内破心执。《庄子》也存在“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这两方面。《庄子》的对外扫相主要表现在《德充符》中塑造的一系列的形体不全或极度丑陋的人物形象的寓言上。鲁国的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孔子亦自愧不如;兀者申徒嘉讥讽郑子产;与孔子论辩的鲁国兀者叔山无趾;卫国恶骇天下的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妇人见之,请于父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数十而未止也”,并令鲁哀公愿“传国焉”;“其豆肩肩”的闉跂支离无脤等。虽然他们形体不全或者相貌丑陋,但是他们都是有德之人,庄子通过这样的寓言来对外扫相,这在申徒嘉和郑子产的对话中表现的很明显。申徒嘉和和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郑子产对申徒嘉说:“如果我先出去,那你就先停止;如果你先出去,那么我停止。”意思是郑子产以自己执政的地位不愿与兀者申徒嘉为伍。申徒嘉反驳说,以前笑我足不全的人很多,我也会对此勃然发怒,但当我来到伯昏无人先生这里时,就再没有发过怒了,正是先生和我一起游学十九年了却不知道我是兀者的行为感化了我吧。“吾与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尝知吾兀者也”就是典型的对外扫相。叔山无趾亡足但有尊足者存,还有《大宗师》中子祀、子舆、子犁和子来相与友说的“孰能以无为首”和子桑户、孟子反和子琴张相与友说的“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与无相焉”,这也是对外扫相。鲁哀公问孔子何为才全时,孔子回答说“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徐无鬼》中有“君若勿失已矣,修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撄”,这与“无所住而生其心”义无不同。

四、梦文学与“海”

先秦诸子著作中除了《庄子》大量出现“梦”字外,其他诸子很少甚至没有言及“梦”。比《庄子》早的,《老子》中没有“梦”;《论语》中只有“子曰:‘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墨子》倒是出现了五个“梦”字,但其中两个是云梦泽的“梦”,所以实际上只能算三个,分别是“武王践功,梦见三神”(《非攻中第十八》)、“梦卧而以为然也”(《经上第四十》)、“卧梦平淡” (《经上第四十》)。和庄子同时的孟子没有言及“梦”。比庄子稍晚一点的荀子只有“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解蔽篇第二十一》)。比庄子晚的韩非子言及的“梦”虽然比上述的多,但还是远远不及庄子,只有《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观听不恭则诚不闻,听有门户则臣壅塞,其说在侏儒之梦见龟……卫灵公之时,弥子瑕有宠,专于卫国。侏儒有见公者曰:‘臣之梦贱矣。’公曰:‘何梦?’对曰:‘梦见灶为见公也。’公怒曰:‘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对曰:‘夫日兼烛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烛一国人,一人不能拥也。故将见人主者梦见日。夫灶一人炀焉则后人无从见矣,今或者一人有炀君者乎?则臣虽梦见灶不亦可乎?’”《右经》:“欲发天下之大事,未尝不独寝,恐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昭侯必独,卧惟恐梦言泄于妻妾。”《难四第三十九》与《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内容一样,只多一句“或曰侏儒善假於梦以见主道矣”。

倒是《周易》、《左传》和《诗经》较多出现梦。《周易》中的都是占梦文字。据傅正谷先生的统计,《左传》中有二十七条记梦的条文。《诗经》中对梦的记载和写梦的片段的作品也比较多,其中主要有《小雅·斯干》和《无羊》,还有一些爱情诗如《周南·关雎》、《秦风·蒹葭》也有记一些相思、相恋的梦幻。“上述作品对于梦的记述大多是上天之命、鬼神之意、祈祷之愿的一种体现,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不高,不足以称为梦文学。只有到了《庄子》,才开创了风格奇异、文学色彩浓厚的梦文学——写梦的寓言,从而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梦文学的开山鼻祖。于是,中国梦文学的历史从此揭开了第一页。”[4]这段话揭示了正式将梦纳入文学范畴还是从庄子开始的。

《庄子》全书共有28个“梦”字,分别出现在《齐物论》、《人间世》、《大宗师》、《天运》、《刻意》、《至乐》、《田子方》、《外物》和《列御寇》中,而且庄子笔下的“梦”主要不再是生理现象与之后的占梦,而是跳出了生理层面,作为梦幻的寓言,也将它视为非觉悟的表象。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

在庄子之前、同时和之后的诸子都没能像庄子那样大量言及“梦”,庄子的“梦”也不再是占梦之梦,而是成为梦文学,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庄子》一书中大量出现这样的“梦”是否是受印度常以“梦”作譬喻的影响呢?印度早期哲学大著《奥义书》中“梦”非常常见,如“他在梦中游乐,看到善行和恶行,有按原路返回原来的出发点,进入觉醒。”佛家认为人生如梦,所以梦的譬喻在佛经中更是常见。《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法华经》:“……常有是好梦。又梦作国王……”《圆觉经》:“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维摩诘经》:“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楞伽经》:“世间恒如梦,远离于断常。”这些例子只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还不如百千万那由他分之一。研究印度神话梦幻经验及表达方式的奥弗拉赫蒂指出印度神话最引人注目的经验之一是使我们疑惑自己是真实的也是不真实的这种确定性的事件的经验。在印度人的思维中,人类经验的基本状况是幻觉状况,当我们在醒觉的时候会抵制和排斥这种幻觉,但在睡眠时就会放开幻觉之梦的运作,梦见事物从一种样式转变为另一种样式,《庄子》中的梦中饮酒醒时哭泣、梦中哭泣醒时田猎和庄周梦蝶,正是幻觉之梦的运作,“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就是认为人类经验的基本状态是幻觉状态。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庄子》书中大量出现“海”字,这可能也是来自印度的影响。《庄子》中一共有49个“海”字(包括“冥”和“洋”),数量比“梦”多一倍,出现在《逍遥游》、《齐物论》、《应帝王》、《天地》、《天道》、《刻意》、《秋水》、《至乐》、《山木》、《知北游》、《庚桑楚》、《徐无鬼》、《外物》、《让王》、《说剑》、《天下》。先秦诸子几乎没有提到除表示“天下”意思的“四海”、“海内”之外的海,孔子只一次提及,“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相比之下,庄子说到的“海”绝大部分并不是表示“天下”意义的“四海”与“海内”。庄子一生并未到过海边,更不必说能像海边鲁国的孔子一样“乘桴浮于海”了。为什么庄子在没见过“海”并且当时诸子也很少提及“海”的情况下会对“海”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并大量使用“海”呢?“顾颉刚先生……还根据《山木》中‘涉于江而浮于海’之说,参照《逍遥游》开篇的海阔天空之想象,推测作者‘一定是亲历海洋生活的人。’”[5]也许庄子并没有亲历过海洋生活,但是他一定接触过从海上而来的人。当时庄子已经接触到印度哲学,特别是佛学,这可以是一个比较可靠的答案。《奥义书》和佛经大量出现“海”跟古印度的时代背景有关,古印度的商业往来频繁,对外贸易十分活跃,并且古印度的造船业十分发达,所以古印度民族对海的认识比较深刻。《歌者奥义书》中说:“它们出自大海,又返回大海。确实,这就是大海。”《法华经》中说“其心安如海,我闻疑网断”、“佛以此喻,方便开示,种种言辞,演说一法,于佛智慧,如海一滴”和“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和“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维摩诘经》中有“集众法宝,如海导师”、“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住佛威仪,心大如海”、“而彼大海本性如故”、“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圆觉经》中有“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寂灭海,终不能至”、“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若于所求别生爱憎,则不能入清净觉海”、“譬如大海,不让小流”。《楞伽经》中说“心海不起,转识波浪”。

除了上述的寓言譬喻外,《庄子》中还有非常多的与印度相似的寓言譬喻。释德清认为《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譬喻唯佛经有之,世典绝无仅有。佛经中还常常用眼睛有疾病不能明见事物譬喻众生的迷惑,如《圆觉经》曰:“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庄子》中亦常常有此譬喻。《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一章中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还有,我们都知道印度的口传文学对重要的事件总会重复叙述,这可能是口传需要记忆的需要才出现这种形式,除此之外很难再找到更合理的解释。“《庄子》中有许多话语都是不止一次出现在各篇之中,包括假托古人之口的某些重言;还有许多寓言好像似曾相识,讲了又讲,角色常变而主旨不变,有如‘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6]庄子可能也借用这种重复的形式表现其重要性。

【参考文献】

[1][4]蒋振华:《〈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4-195页。

第8篇:韩非子的寓言故事范文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述评

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就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关键,就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应该说,对于千差万别的考生,作统一的命题,本身就带着对于个性的限制性,命题针对的只能是考生智能的最大公约数,一定程度的限制性,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改革前的命题,把限制性推向极端,变成了主题的严酷封闭,把命题和主题混为一谈,强行规定唯一合法主题,既扼杀考生个性,也窒息了多元话语空间,与高考检验考生素质的任务背道而驰。改革以来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代表),最大的成就就是把限定主题转化为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主题的独特建构、深化,成为写作的前提,这无疑有利于显示考生在知、情、意、文四个方面的区分度。故在一个时期,此等命题,横空出世,风行天下。然而,不久之后,某些此类命题,却暴露了某种内在的悖论。一些话题材料作文,表面上是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但隐含的潜在取向成为不言而喻的选择,潜在主题篡夺了有待建构的主题,开放主题又变成了封闭主题。这样的情况,早在改革之初,就屡见不鲜,如以“诚信”、“求人”的寓言故事为题,尽管题面上还标明了“选择”的词语,可一旦涉及某种共识,开放性变成了聋子的耳朵――摆饰。显性的题面(多元化)就为隐性价值的一元化所窒息,选择性变成别无选择。

本以为此等矛盾在改革初期,为经验匮乏所致,但是,连续十年,此等弊端如挥之不去的幽灵,直到今年,不止一个省仍然未能免俗,不过程度和水平有异而已。宁夏和海南同题:从关鸟于笼中到放飞小鸟的故事,再加上“放生活动”的邀请,环保主题的硬性封闭,昭然若揭,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伪开放性命题。当然这样粗糙的封闭性,是很罕见的,另一种封闭性则是以优雅的语言掩盖着的:湖南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题,本来思维的空间是比较空阔的,可是命题者似乎不准备让考生有太大的自由,紧接着就来了严酷的规定:“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用这样优美严密的语言把主题加以限定,无异于将天鹅绒套着锁链,不但有极大的片面性和遮蔽性,而且降低了对考生抽象理性挑战,从开放性的角度来说,还不如山东的《春来草自青》和安徽的《带着感动出发》那样朴素的题目富于多角度、多层次的暗示。同样,广东的《不要轻易说不》,就相对的开放性而言,也比它广阔,甚至深邃得多。

高考作文命题之盲区

命题者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以抽象观念来命题。

命题之要义就是在自由度的纷纭与统一性的矛盾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张驰有度为上:过张,过紧,则僵化,过宽,则茫无头绪。值得注意的是,过窄,并不一定窄在表面的题义上,而是窄在内在的价值观念上。就现状来看,共同的倾向就是,单纯的、过多的诗意、抒情,情感价值潜在价值,有时简直是唯一的选择。为了把问题说得比较清楚,请允许我以江苏近年命题为例。今年江苏以好奇心为题,可以说是一大突破。首先突破了江苏省历年偏于诗情画意的模式。自主命题的第一年的“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表面上是开放的,实际是把一种风格的诗意当成封闭的限制。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以静止的、固定的眼光看事物,是形而上学的。就是从审美价值观念来说,根本不存在固定的沉稳的山。越是超越沉稳越有审美价值:王安石笔下的山就是动态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阳先生壁》)山都冲进门来了,还沉稳吗?辛弃疾眼中的山肯定是与沉稳无关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贺新郎》)。至于说水的灵秀,则更是坐井观天,完全不顾大江的奔腾,大海的浩淼、瀑布的飞流。所失在于,以一种诗意风格作为唯一的立意准则。和前年的以“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相比,二者虽命意有殊,但是思想方法却如出一辙,那就是以诗意的片面性的美化遮蔽复杂的矛盾的现实和人生。把为文立意的理想境界,和人生命运的复杂曲折混为一谈。古典诗意的思维定势显然控制着命题者的潜意识。今年,则突破古典审美思维,比较尊重心灵和生活现实的多元化的矛盾和错综。诗意价值仅仅是命意的一个方面。好奇不但与积极的、诗意的心绪(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有关,而且与消极的情思(烦恼、平庸)相联系,更有深度的是,还和智性的“质疑”发生联系。突破还在于,对于这样纷繁错综的现象和好奇心的关联,并没有作明确统一的定性,只是用了一个浮动性很强的比喻“影子”,如影随形:这样,就为多元价值留下了空间。从为文来说,提高了从无序中提炼出有序的思绪的难度。

当然,从创意来说,当然是上海卷更有水平,“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为文。”这样的题目至少没有被局限在诗意、审美价值方面。“他们”所提示的,不仅仅是感性的抒情,而且是智性的思考:还多多少少隐含着“他者”的含义,似乎具有哲学的、智性的内涵。这里还显示高考命题的另一种追求的萌芽,那就是把感性的审美抒情和智性的分析结合起来。这种倾向不仅在上海卷中有,在全国卷2“老鹰和海龟”,山东的“春来草自青”,湖南的“草色遥看近却无”,重庆的关于“自然”的三种解释以及北京卷的填满杯子中表现出来。所有这一切,似乎有一种共同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把智性的思考隐含在感性的话语材料之中。好像有一个无声的命令,使命题者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以抽象观念来命题。在高考作文中,这是唯一的法门吗?抽象的命题难道就不适合高三学生的思维特点吗?

这是值得怀疑的。我们还是来看看法国高考作文的命题:

文科: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3.试分析休谟《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2.“给与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的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2. 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的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跟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再来看美国的“高考作文”(SAT)命题:

1.“如果我们不满意环境,就设法改变它,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最重要最有效的改变很少发生,这就是说,我们不必为改善身边的环境焦虑,而是应该考虑改变自我,使之更适合环境。”改变自己的态度比改变环境更有利吗?(2007年1月)

2.“媒体不仅仅传播消息和文化,而且决定什么消息是重要的,这样,他们就帮助形成文化价值”。(柏恩斯坦)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电影、互联网等等,能够决定多数人意识中什么是重要的吗?(2005年1月)

3.在某些情境中,奉承是不可或缺的,新娘永远是美丽的。注视某人的艺术作品,我们总是说些敬意有加的话语,访问有孩子的人家,我们有义务说孩子是聪明伶俐的。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也不说,是粗鲁的。我们互相抬举,因为我们知道奉承可以使生活顺畅发展。称赞他人,明知过度:这也是生活的一个必要部分吗?(2005年11月)

4.“每一项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于耐心、坚持和专注,有时候,甚至要长年累月地专注于一个问题,为了发现新的真理就要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吸引,就要对任何与此无关的问题漠不关心。”(圣地亚哥・罗曼・卡赫罗)所有的重要发现都是对一个问题的长期专注的结果吗?(2006年1月)

5.出名带来幸福,似乎这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我们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是一种自我证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气是一种可怕的负担。实际上把出名当做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代价。(科拉考夫斯基)是出名的人幸福还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

对比法国、美国和中国的高考作文题的区别是很有趣的。中国的高考作文题,具有明显的抒情的、诗意的、审美的倾向,基本不涉及理性的抽象,即使蕴含着某种智性的内涵,也总是竭力以感性语言和生活现象为题干。而美国和法国的高考作文题却并不追求任何诗意,往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理性的问题,即使涉及某种现象也常常是概括的,而不是具体特殊的感性场景,抒情的诗句出现在作文题目中,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考核的重点,并不在感情感觉的审美价值,而是提示一种观念(往往是权威的)或没有结论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观点来。他们的评分标准是:是不是具有批判性思维,能不能发展自己的论点,用逻辑和恰当、清晰的例证支持自己的观念,能不能在首尾一贯的推演中,使之深化。文章是否组织得有序,论题是不是统一在焦点,是不是自如地演进,语词是不是丰富而句法结构是不是有变化。他们的题目不叫命题,而是提示,他们的要求,不是按题为文,而是讨论和评论;很明显,这些要求,和抒情审美散文毫无关系,从文类来说,这些都是议论文的要求。

教育观念中培养目标的缺失

这样的缺失长期存在,是因为有一种视而不见的势力在顽强拒斥。

为什么出现这样巨大的差异呢?当然,可以用欧美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来解释,例如,我们是一个诗歌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家(“不学诗无以言”,以诗取士),但是这种解释并不有力,因为即使像新加坡这样受到大中华文化圈巨大影响的国家,他们的高考作文题,也是理性的议论为纲的:如“科学提倡怀疑精神,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为什么学习它?”“海外留学是一项被高估的经历,你认为呢?”“阅读幻想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除此没任何其他意义,你同意吗?”“全球暖化会如何影响今后的政治?”“外国人对你的国家带来的问题比他们带来的利益多?”“讨论一下生活中自我约束的价值”“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只会一种语言绝对是一项劣势”“我们崇拜年轻人而嘲笑老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新加坡规定,高考作文只能写议论文,但考生可以在这些考题中选择其一。网上有人称赞这样的考题:“对比我国2008年高考试题,感到主题更深沉,含量更丰富,论域更宏大。过细看,这些题其实分别包括政治、科学、艺术、人文和社会几大类,每类两道题左右。”作为一种导向,显然是要让学生在重大的社会问题面前拿出理性的见解来。

也许我们也不应该妄自菲薄,我们的考题自有不可忽略的优势,例如,比较贴近学生的感性经验诗化的追求也有利于审美价值的熏陶,但是,这种审美思维占优势的倾向,有一利必有一弊,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诱导和规训却不能不严重忽略。新加坡方面认为,高中生与初中生不一样,必须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当年强调,初中生着重演讲,高中生则应该在辩论中提高智慧,二者可谓殊途同归。

这样的缺失长期存在,是因为有一种视而不见的势力在顽强拒斥。有一年全国考题用了韩非子上的“智子疑邻”为题干,同样的墙壁倒塌,同样的可能有小偷的警告,由于儿子和邻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引发了相反的判断。却引起一些中学特级教师的反对,说是“脱离学生实际”。其实,说到高中生的“实际”,首先,他们的理性思维在数理化课程上已经训练得相当精深,许多对成人都有难度的原理和习题,合格的高中生对付起来得心应手。其次,高考是为大学选拔人才的。高校课程绝大部分是系统的理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别无选择的途径就是去适应大学这种“实际”。如果以美国式的批判性思维来衡量,湖南省命题中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阐释,就是可疑的:“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这是有道理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是,这种所谓的道理是片面的。事实上草色遥看近却无,是早春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在正常情况下,草色常是远看则无,近察则有。俗语说,远看一朵花,近看一个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因为是远看,就看走了眼,把梅花看成是雪花。如果没有香气的提示,就弄错了。这样的错误,并不是没有价值,而是富有审美的情感价值,可是没有理性价值。“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这并不完全,应该加以批判:有时就不能远离,显微镜的功能就是彻底近观。从这个意义上看,今年全国大部分作文题都有挑战的余地,就是今年最高水准的上海题,也是经不起真正彻底的分析,“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为文。 ”这是从主体性的极端走另一主体性的极端,从哲学上来说,解决此等问题的法门乃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这叫做主体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