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

第1篇: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北京 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3)06-0097-0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微观尺度的典型大都市功能区碳排放过程模拟及优化调控研究(41271186)。

[作者简介] 刘薇(1981 — ),女,河北迁安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一、北京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一)已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

2012年北京的人均GDP已接近1.4万美元,其中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万元,已接近富裕国家水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非单调的线性关系。最初,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生产和消费规模的扩大,污染水平将会上升,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和消费会转变为更为绿色的模式,给政策制定者更多的压力和资源来执行能减少污染的监管政策。研究表明,北京已经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并开始向着环境改善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人们希望当人均GDP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后,城市污染水平能够大幅度下降。

(二)由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向追求经济发展质量转变

经过2001~2007年GDP年均12.6%的高速增长后,自2008年开始,北京经济开始减速,到2012年,北京的GDP增速仅为7.7%,远远落后于天津和重庆(16.4%)。北京通过主动调控,向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转型。虽然经济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但发展质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自实施汽车限购政策以来,北京机动车销量降幅超过四成,2011年比上年减少44.3%;首钢搬迁以后涉钢企业的迁出使北京黑色行业规模大幅收缩,钢材产量由2006年的1016.3万吨下降为2011年的287万吨,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240亿元下降为2011年的仅1.6亿元。

(三)人口持续增长与资源紧缺的矛盾长期存在

到2012年末,北京常住人口已达到206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7万人。其中,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达到773.8万人。可以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北京人口增长的大趋势难以改变。这将加剧人口持续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缺的现实矛盾。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北京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北京属于资源型严重缺水型城市,为缩小水资源的供需差距,北京通过过量开采地下水、使用再生水、南水北调以及应急水等措施,使北京总供水量每年达到35亿立方米,远高于本地实际拥有的水资源,进而使北京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提高了近60%。此种水资源的供需使用方式造成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地下水严重超采。供水量中地下水占到59%左右,是在过量超采的情况下得到的。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陷、地下水资源衰减及地下水污染加剧等恶劣的环境问题。二是从其他地区调取水资源只是变相地增加了北京的人口水资源承载力,总承载力并没有增加,并且这种用水方式并不是可持续的。

二、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几个领域的经济政策

(一)开辟北京绿色领域新经济增长点

北京应积极寻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两者的平衡点,努力提高经济收入,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下降。未来五年北京要实现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的目标,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新的产业路径。

1. 投资政策。投资增速过快,是影响北京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2011年,北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910.6亿元,同比增长13.3%。由于统计分类的原因,并没有关于环保产业或绿色产业投资的确切统计数据,但从北京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来看(图1),北京的投资占比在全国处于上游水平却远低于广东、重庆、山西、内蒙古等地。北京以中关村自主示范园区为依托,加大金融对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尽管初步制定了节能环保产业投资政策,但从投资总额和效果来看,节能环保产业并未获得突出投资额度,也未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也没有发挥出对其他行业的创新带动作用

因此,北京要重点投资节能环保产业研发与创新制造领域,加大对绿色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快其发展速度。北京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目标应是供应全国的节能环保科技研发基地与设备制造基地。充分发挥北京的科技资源优势,重点支持环保设备研发产业、环保服务创新行业。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基地,进而形成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全国的环保产业发展,服务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2. 消费政策。作为资源、能源都极度短缺的特大型城市,北京应多出台倡导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的优惠政策,把绿色消费作为推动全市消费可持续性增长的重要支撑。一是要鼓励出台配合绿色产业发展的消费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热水器、污水循环净化设备、节能省地型住宅及其他可再生利用产品出台税收优惠和销售补贴的鼓励措施。推行强制性产品责任制度和绿色产业的标识管理,明确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处理或销售、售后服务,直至产品回收或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相关责任和义务。此外,消费政策要与其它产业政策相结合。二是强调绿色消费对私人的利益。要积极强调绿色消费的私人利益,而不是一味宣传绿色消费的社会环境效益。强调绿色消费对私人的利益能够较好的解决环保领域的搭便车问题。三是树立绿色消费的社会威望。突出政府绿色采购的导向性,重点选择自主创新产品、环保节能产品、绿色产品,适度提高政府公共支出性消费占全社会消费的比重;通过号召名人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使用绿色产品成为身份和自身优势的独特象征。

3. 出口政策。要把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推动绿色贸易发展。首先,实行有差别化的出口退税政策措施。鼓励绿色企业出口绿色产品,构建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绿色贸易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出口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其次,要积极建设进口商品集散地的绿色物流基地,减少运输过程中汽车尾气、扬尘对大气的污染,噪音、震动对人体的危害,储存过程中物流事故造成有毒物质的渗漏等。物流行业应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的效率化与物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系统。

(二)实现资源价格的合理市场化

价格是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和位置的最基本因素。北京应以资源价格改革为契机,通过资源合理定价,实现全民节能、节水意识的提高,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如科技节水、科技节能业的发展。应加快北京市政公用事业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通过价格手段调控人口规模。尽快实行水、电阶梯价格,对低收入人口进行补贴。提高公共交通运营价格,适度逐步提高地铁和公共交通的票价,并研究对低收入人口和户籍人口的补贴政策。

(三)重视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1. 让企业成为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创造的主体。北京企业应关注产品的环保水平,考虑公共利益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切实将环境保护、自我环境管理自愿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之中,将新产品开发、设计、包装、使用服务等环节都纳入保护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的轨道;不仅要谋求经济效益的最优化,而且要谋求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最佳结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协同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化。

2. 大力培育绿色技术创新市场。首先,要积极培育绿色新兴消费市场,形成绿色技术创新市场的需求方。实现绿色新兴消费市场培育要建立完善信息供给机制。其次,要用政府绿色采购撬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政府作为市场上最大的消费者,在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政府采购清单的制定必须使供应商更加清晰政府对绿色产品的现实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计划和社会变化趋势,以便供应商长期规划企业发展,加大对绿色产品的生产投入,形成有规模的绿色产品供应商群体。

3. 建立北京绿色产业领域的技术路线图。一是要建立绿色产业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的组织体系,通过组织研究队伍、明确节点目标、提出任务要求、提供研究方法、组织集中研讨、进行独立评议、参与研究工作等方式,保证路线图研究制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要明确绿色产业科技发展路线图的基本要求,集中从北京市层面考虑,分近期(2020年前后)、中期(2030年前后)、长期(2050年前后)三个阶段,描绘相关领域对绿色产业科技的需求、目标、任务、途径、预算等问题,重点刻画核心关键科学技术,总体上体现方向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建立绿色产业科技发展路线图评议机制和持续研究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志华,温宗国,闫芳.北京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的验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2):45-45.

[2] 宋马林,王舒鸿.环境库兹涅茨区县的中国拐点:基于分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1(10):168-169.

第2篇: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

【英文摘要】AnewerandhigherdemandforthestudyofChina''''s.economichistoryisaddressedbothbyChina,whotakestheeconomicconstructionashercentraltask,andthecontemporaryworld,whosesocialeconomyhasundergonegreattransformationsafterthenewtechnologicalrevolution.ThestudyofChina''''seconomichistoryfacessomegreattransformationssuchaswideningitsfield,deepeningitscontents,renewingitsmothedandsoon.ScholarsonChina''''seconomichistoryandeconomicsshouldtrytocreateanewaspectinthestudy,enrichanddevelopMarxismbyimprovingtheirowncognitioninordertoproviderighttheoreticalprincipleandbeneficialhistoricalexperiencetochina''''smodernconstruction.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内容/方法/提高认识Chinaeconomichistory/studyfield/contents/mothed/toimprovecognition

【正文】

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中最根本、最深刻、最关键,也是最迫切需要的一环,然而却是最薄弱的一环。这很有必要提醒包括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在内的学术界和有关方面的注意,并给予重视。

改革开放伊始,经济史学界立即抓住新时机,不仅很快恢复了原有的研究机构,还组织成立了中美合作企业史资料中心等新的研究机构开展工作,编辑出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期刊,组织成立全国的经济史研究会和省区经济史研究会,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招收经济史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和中央高级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分别编写出版了十几部质量较高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经济通史等教材,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河北大学等高校联手合作编写九卷本的从先秦到清代的断代经济史专著,傅筑夫等老一辈中国经济史专家都有多部研究专著问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史专著也有十余种出版,东北、山西等省区编写出版本省区的经济史专著,北京、上海合作编辑出版多卷本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宁可主编了从远古到1998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史》,还有其他专题性的经济史专著数以百计、论文数以万计;尤其是国家组织联合攻关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完成,更是意义重大。与此同时,还积极开展中外学术交流(派访问学者出国研究考察、召开有外国学者参加的研讨会、翻译出版国外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论著等)。在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中,经济史获奖比例很高,5部二等奖中占了2部,12部三等奖中也有3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活跃和成绩是前所未有的。

尽管经济史研究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向中国经济史研究提出的要求是远不适应的。尤其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日趋不振,近乎于有气无力。很多高等院校的中国经济史课程被热门的经济学新学科所挤掉,连经济学研究生也不开设中国经济史课程,中国经济史专业出身的教师被迫改教其他课程;经济史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也不愿从事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因经济史研究繁难,出成果不易,时间长,评职称极受影响),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出现危机。

形成这样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本身。当今社会经济伴随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而演变,内容愈来愈丰富,结构愈来愈复杂,给包括中国经济史在内的经济科学提出了愈来愈多的新课题。这本来是中国经济史研究新的历史机遇,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没有抓住这个大好的新机遇,却远远落后于这样的新形势。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

1.研究领域不宽。中国经济史的研究目前仍局限在传统的课题方面,无非还是历史上的所有制(包括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业、手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等),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小农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原始积累,企业史,历史上重大经济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经济活动,历史上各种产品的产量与产值、人口、租税,历史上的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生产力和技术史等等。对这些传统的中国经济史课题进行研究当然是必要的,但当代中国及其发展趋势,尤其是经济建设的各种取向和目标选择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要求,绝不是这些传统课题的研究所能满足和解决得了的。它要求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以新时代的新视角开拓研究的新领域。比如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是现代社会经济的新概念,马克思《资本论》中尚未出现,但不等于古代和近代社会经济中没有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再如“三次产业结构”,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新概念,在中国经济史上“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历史发展的研究,也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课题。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应覆盖整个经济学。经济学有“经济学帝国主义”之称,它的研究领域已扩展到技术、生产力、数理、环境、国土、生物、知识、信息等等领域,并出现了技术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等相应的学科。经济史的研究也应相应地跟进。研究领域狭窄,局限在传统的领域课题中,使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发展受限。

2.研究内容不深。研究领域的拓展当然也是研究内容的深入。若抛开研究范围说,内容的深入显得举步维艰。中国经济史传统的研究课题之所以必要、有意义,不仅在于还有相当多的内容有待去研究,更在于已经研究的内容还须要深入,不能停留在现有认识层面上。例如一直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热点,却总是在其性质问题上争论不休,相互观点歧异,且又在同一层面上认识。研究不深入恐怕是主要原因。中国原始氏族经济、小农经济、奴隶制经济、地主制经济、封建经济、官府手工业、土地制度等等,与发展成资本主义经济的西欧古代经济,共性与个性各是什么?所有这些课题的研究,对中国社会经济史走势能说明什么样的规律?等等。不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就难以走出低谷。

3.研究方法不新。研究领域拓宽、研究内容深化,既需要研究方法的更新去实现,又提供或包含有新的研究方法。当年马克思曾经说过:“资产阶级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还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1](P108)今天的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作为生产组织,比当年的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更发达、更复杂得多,为经济史的研究不仅提出新领域、新内容,也指出了经济史研究的新方法。不研究现代经济结构和现状,不研究当代经济的所有理论问题,即“人体解剖”,难以更好地研究、理解古代和近代的社会经济,即“猴体解剖”。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风靡于70年代美欧的“新经济史学派”,就是这样。新经济史学派不同于传统经济史学派,根本之点在于研究方法之新:一是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史,二是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并借助于现代计算工具计算机研究经济史。他们自己说他们的方法“产生于历史问题和先进统计分析的结合。在这里,经济理论是女傧相,计算机是男傧相”[2](P492)。经济史作为经济学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仅仅用传统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对史料搜集整理和考证分析、叙述史实、分期和定性等是不行的,必须有经济学及其各门分支学科的范畴、原理等理论分析和经济学的定量研究等各种经济学方法,才有别于政治史、军事史等,才称得上经济史。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更新当然不止这些。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的变革、哲学和自然科学方法论新成果的展示和被运用,都会给中国经济史研究提供新方法。要善于选择和运用新的研究工具、研究方法,使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当今中国的学术界。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其丰富的内涵,这里着重指出一点,这就是列宁非常正确、很有针对性指出的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3](P336)很清楚,经济史研究在通史研究、各专业史研究、现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理论和规律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本身的研究、乃至理论的发展中,处于根本性、基础性的地位,有着关键的意义。

正是因为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理论研究事业中,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领域的扩大,研究课题的具体,就愈感到丰富历史唯物主义和发展他们的学说迫切需要经济史知识。为此,马克思仔细阅读了当时仅有的毛勒、摩尔根、科瓦列夫斯基等人的经济史著作,高度评价研究中世纪马尔克的毛勒著作,说“他的书是非常有意义的”[4](P258);疗养中听科瓦列夫斯基讲述俄国的村社,并对他们的著作都做了详细的摘要和评语,准备写这方面的经济史著作。遗憾的是,组织无产阶级革命和《资本论》写作的急切,他未能如愿以偿。后来恩格斯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一“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5](P43)以作“稍稍补偿”[6](P1)。恩格斯到晚年更是深切地慨叹“经济史还处在襁褓之中呢!”并郑重地提出:“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重点号为引者所加)“这方面,我们需要很大的帮助,这个领域无限广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他对当时那种“只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套语(一切都可能变成套语)来把自己的相当贫乏的历史的知识……尽速构成体系,于是就自以为非常了不起了”的浅薄非常厌恶,对“很少有人下一番功夫去钻研经济学、经济学史、商业史、工业史、农业史和社会形态发展史的。有多少人除知道毛勒的名字之外,还对他有更多的认识呢”[6](P476)的状况感到担忧。七十高龄的恩格斯对于经济史的研究这样谆谆相告、语重心长,是非常值得细细体味的!

恩格斯在《资本论》“英文版序言”中是这样总结马克思的理论研究的:“这个人的全部理论是他毕生研究英国的经济史和经济状况的结果。”[7](P37)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没有经济史的研究,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这里同样地可以说,没有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就没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遵循中国社会经济自身发展的历史趋势,依据中国社会经济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有效和成功。系统、全面、深刻、准确地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历史进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探究中国社会经济历史趋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道路、提供丰富的历史借鉴,这就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同时,通过中国经济史研究,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和,使之在更高层次上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以更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和快速成功。

中国经济史研究要想走出低谷,除了研究者需要提高思想认识、认清研究任务、明确研究目的、开拓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更新研究方法外,有关方面也需要同心协力,真抓实干。

1.端正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这里需要澄清一个糊涂认识,即认为坚持实事求是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相矛盾的。实际上二者完全一致。因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对长期统治人们历史观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思想解放,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实事求是。同现在某些人怀疑、排斥历史唯物主义及其思想指导(所谓“信仰危机”)相反,国外越来越多的学风正派的非历史学者,在他们研究实践的深入中,愈来愈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就开始承认“马克思……首次努力去提出一种一元论的历史观,无论我们是否准备把它作为对一般人类进步的一种充分解释来加以接受,我们全都必须承认它在激励学者们思想和扩展历史学与经济学的观念与概念方面已经起到了有益影响……它将在精神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记录上占有一个尊荣的地位”。1912年美国“新史学派”创始人鲁滨逊更说道:“第一个对于科学的历史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是马克思,“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奇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历史学家研究过去时所应该注意的。他并且对于以前大家所不很了解的事情提供了科学的解释”。随着资本主义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愈来愈证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马克思的历史判断的正确性这时看来得到了证实……这次不是‘否定他对历史思想所作出的贡献’,而是‘用我们逐渐积累起来的而他却完全不知道的关于过去的大量证据’去对他的历史解释‘进行新的分析’”,“到1955年,即使在的反对者中,也很少有历史学家会怀疑聪明睿智的历史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及其挑战”。“新史学派”认为马克思是他们的“先师之一”,如果“建造先贤堂”,马克思“一定会端坐于殿堂之首列的”[8](P263-266)。这些非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些评价足以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是被愈来愈多的历史事实证明了的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研究方法。实事求是所反对的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教条化运用,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

2.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积极吸收国外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研究中国经济史的美、日学者不少,这是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跃研究的外部条件,应主动加以利用。同时,还要大胆地吸收国外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包括新的经济史研究方法)。这方面经济史研究比经济学研究要落后得多。经济学中的宏观与微观、规范与实证、产权、交易成本、公共品、“搭便车”等概念和理论,早已广为使用和运用。经济史研究中仅有计量经济、区域性经济、比较经济等几项。最近有学者提出中国经济史研究有着“融入世界”的研究前景或趋势,这就更加需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

3.扩大研究队伍,增强研究力量。这里首当其冲的是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者。我国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者对经济史的研究兴趣远不如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新经济史学家都是经济学家。蜚声史坛的新经济史学家福格尔(Robert.W.Fogel)和诺思(Douglass.C.North)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另一新经济史学家提出经济史对经济学的价值有5个方面:“(1)更多的经济事实;(2)更好的经济事实;(3)更好的经济理论;(4)更好的经济政策;(5)更好的经济学家。”[9](P39)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说:“历史、统计和‘理论’,三者合起来构成我们的所谓‘经济分析’”,“我愿立即指出,如果我重新开始研究经济学,而在这三门学科中只许任选一种,那么我就选择经济史”[10](P28-29)。国外经济学泰斗这些议论,都是他们成功的经验之谈。如果我国经济学家和经济研究者都能进入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队伍中,不仅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面貌大为改观,中国经济学也一定会步上一个新台阶。

4.加强组织协调领导,发挥研究机构和学会团体的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亟待领导重视和加强组织协调。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课题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规划列在经济学中,但比重极小,2000年49个经济学选题中经济史仅有1个。这样少的课题项目,能申请上的人寥寥无几,研究者们只好自拟自选课题,而且这种无政府状态也浪费人力。要振兴中国经济史研究,国家课题规划应增加列入项目。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部门还应组织经济学、历史学、中国经济史学和外国经济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制订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中、长期规划,争取经费,组织和集中力量积极实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2]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1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9]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10]〔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中国经济史研究要想走出低谷,除了研究者需要提高思想认识、认清研究任务、明确研究目的、开拓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更新研究方法外,有关方面也需要同心协力,真抓实干。

1.端正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这里需要澄清一个糊涂认识,即认为坚持实事求是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相矛盾的。实际上二者完全一致。因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对长期统治人们历史观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思想解放,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实事求是。同现在某些人怀疑、排斥历史唯物主义及其思想指导(所谓“信仰危机”)相反,国外越来越多的学风正派的非历史学者,在他们研究实践的深入中,愈来愈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就开始承认“马克思……首次努力去提出一种一元论的历史观,无论我们是否准备把它作为对一般人类进步的一种充分解释来加以接受,我们全都必须承认它在激励学者们思想和扩展历史学与经济学的观念与概念方面已经起到了有益影响……它将在精神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记录上占有一个尊荣的地位”。1912年美国“新史学派”创始人鲁滨逊更说道:“第一个对于科学的历史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是马克思,“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奇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历史学家研究过去时所应该注意的。他并且对于以前大家所不很了解的事情提供了科学的解释”。随着资本主义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愈来愈证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马克思的历史判断的正确性这时看来得到了证实……这次不是‘否定他对历史思想所作出的贡献’,而是‘用我们逐渐积累起来的而他却完全不知道的关于过去的大量证据’去对他的历史解释‘进行新的分析’”,“到1955年,即使在的反对者中,也很少有历史学家会怀疑聪明睿智的历史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及其挑战”。“新史学派”认为马克思是他们的“先师之一”,如果“建造先贤堂”,马克思“一定会端坐于殿堂之首列的”[8](P263-266)。这些非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些评价足以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是被愈来愈多的历史事实证明了的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研究方法。实事求是所反对的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教条化运用,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

2.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积极吸收国外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研究中国经济史的美、日学者不少,这是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跃研究的外部条件,应主动加以利用。同时,还要大胆地吸收国外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包括新的经济史研究方法)。这方面经济史研究比经济学研究要落后得多。经济学中的宏观与微观、规范与实证、产权、交易成本、公共品、“搭便车”等概念和理论,早已广为使用和运用。经济史研究中仅有计量经济、区域性经济、比较经济等几项。最近有学者提出中国经济史研究有着“融入世界”的研究前景或趋势,这就更加需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

3.扩大研究队伍,增强研究力量。这里首当其冲的是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者。我国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者对经济史的研究兴趣远不如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新经济史学家都是经济学家。蜚声史坛的新经济史学家福格尔(Robert.W.Fogel)和诺思(Douglass.C.North)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另一新经济史学家提出经济史对经济学的价值有5个方面:“(1)更多的经济事实;(2)更好的经济事实;(3)更好的经济理论;(4)更好的经济政策;(5)更好的经济学家。”[9](P39)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说:“历史、统计和‘理论’,三者合起来构成我们的所谓‘经济分析’”,“我愿立即指出,如果我重新开始研究经济学,而在这三门学科中只许任选一种,那么我就选择经济史”[10](P28-29)。国外经济学泰斗这些议论,都是他们成功的经验之谈。如果我国经济学家和经济研究者都能进入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队伍中,不仅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面貌大为改观,中国经济学也一定会步上一个新台阶。

4.加强组织协调领导,发挥研究机构和学会团体的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亟待领导重视和加强组织协调。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课题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规划列在经济学中,但比重极小,2000年49个经济学选题中经济史仅有1个。这样少的课题项目,能申请上的人寥寥无几,研究者们只好自拟自选课题,而且这种无政府状态也浪费人力。要振兴中国经济史研究,国家课题规划应增加列入项目。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部门还应组织经济学、历史学、中国经济史学和外国经济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制订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中、长期规划,争取经费,组织和集中力量积极实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2]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1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9]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10]〔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中国经济

史研究要想走出低谷,除了研究者需要提高思想认识、认清研究任务、明确研究目的、开拓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更新研究方法外,有关方面也需要同心协力,真抓实干。

1.端正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这里需要澄清一个糊涂认识,即认为坚持实事求是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相矛盾的。实际上二者完全一致。因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对长期统治人们历史观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思想解放,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实事求是。同现在某些人怀疑、排斥历史唯物主义及其思想指导(所谓“信仰危机”)相反,国外越来越多的学风正派的非历史学者,在他们研究实践的深入中,愈来愈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就开始承认“马克思……首次努力去提出一种一元论的历史观,无论我们是否准备把它作为对一般人类进步的一种充分解释来加以接受,我们全都必须承认它在激励学者们思想和扩展历史学与经济学的观念与概念方面已经起到了有益影响……它将在精神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记录上占有一个尊荣的地位”。1912年美国“新史学派”创始人鲁滨逊更说道:“第一个对于科学的历史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是马克思,“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奇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历史学家研究过去时所应该注意的。他并且对于以前大家所不很了解的事情提供了科学的解释”。随着资本主义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愈来愈证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马克思的历史判断的正确性这时看来得到了证实……这次不是‘否定他对历史思想所作出的贡献’,而是‘用我们逐渐积累起来的而他却完全不知道的关于过去的大量证据’去对他的历史解释‘进行新的分析’”,“到1955年,即使在的反对者中,也很少有历史学家会怀疑聪明睿智的历史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及其挑战”。“新史学派”认为马克思是他们的“先师之一”,如果“建造先贤堂”,马克思“一定会端坐于殿堂之首列的”[8](P263-266)。这些非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些评价足以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是被愈来愈多的历史事实证明了的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研究方法。实事求是所反对的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教条化运用,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

2.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积极吸收国外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研究中国经济史的美、日学者不少,这是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跃研究的外部条件,应主动加以利用。同时,还要大胆地吸收国外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包括新的经济史研究方法)。这方面经济史研究比经济学研究要落后得多。经济学中的宏观与微观、规范与实证、产权、交易成本、公共品、“搭便车”等概念和理论,早已广为使用和运用。经济史研究中仅有计量经济、区域性经济、比较经济等几项。最近有学者提出中国经济史研究有着“融入世界”的研究前景或趋势,这就更加需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

3.扩大研究队伍,增强研究力量。这里首当其冲的是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者。我国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者对经济史的研究兴趣远不如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新经济史学家都是经济学家。蜚声史坛的新经济史学家福格尔(Robert.W.Fogel)和诺思(Douglass.C.North)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另一新经济史学家提出经济史对经济学的价值有5个方面:“(1)更多的经济事实;(2)更好的经济事实;(3)更好的经济理论;(4)更好的经济政策;(5)更好的经济学家。”[9](P39)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说:“历史、统计和‘理论’,三者合起来构成我们的所谓‘经济分析’”,“我愿立即指出,如果我重新开始研究经济学,而在这三门学科中只许任选一种,那么我就选择经济史”[10](P28-29)。国外经济学泰斗这些议论,都是他们成功的经验之谈。如果我国经济学家和经济研究者都能进入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队伍中,不仅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面貌大为改观,中国经济学也一定会步上一个新台阶。

4.加强组织协调领导,发挥研究机构和学会团体的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亟待领导重视和加强组织协调。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课题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规划列在经济学中,但比重极小,2000年49个经济学选题中经济史仅有1个。这样少的课题项目,能申请上的人寥寥无几,研究者们只好自拟自选课题,而且这种无政府状态也浪费人力。要振兴中国经济史研究,国家课题规划应增加列入项目。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部门还应组织经济学、历史学、中国经济史学和外国经济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制订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中、长期规划,争取经费,组织和集中力量积极实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2]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1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第3篇: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

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

一方面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对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挑战;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实践压抑和刺激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经济理论。而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凯恩斯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自由主义受到了冷落的同时变得更加系统化。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资本主义陷入了“滞涨”的局面,新自由主义将其归结为国家干预过度。此时,在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新自由主义开始占据美英等国家的主流经济学地位。到了70-80年代,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国家由西方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至此,新自由主义已成为美英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性事件即为1990年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召开的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及拉美国家部分学术机构代表参加的会议,最终达成的“华盛顿共识”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新自由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

二、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从新自由主义的主流学派可以看出其基本主张。自由主义经济学有三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即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有如下主要特点:1.认为市场万能,抛弃“公共产品”的理论。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地发挥作用,将一切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商品化,利用价格机制配置资源主张,解放私企,开放国际间自由流动。推行生产资料所有制领域的全面“私有化运动”。

2.完全否定国家计划经济,反对新老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认为充分的经济自由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反对任何形式的计划,反对政府国家干预,倡导政府功能最小化。

3.主张私有化,放松管制。认为应该把公有资产给私人,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充分的自由。新自由主义认为只有私有制才具有内在稳定性和最大优越性。放松国家对经济的管制。主张减少一切形式的、可能会危及企业利润率的政府行为。

4.主张削减政府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弱化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作用和“福利国家”功能。

在削减政府作用的名义下,放弃对铁路、桥梁、供水系统的维护。

三、新自由主义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

新自由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但它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危机。从实践上看,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强制推行,产生了经济增长迟缓,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等消极后果。

(一)美国的新自由主义

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里根政府的上台,美国将新自由主义作为国家经济纲领,进行新经济改革,成为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重要践行者。反映在经济政策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市场化,认为市场是万能的,全部经济运行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自由化,反对一切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让市场放任自由发展,认为自由是效率的前提;私有化,主张全面的私有制。

这段时间新自由主义虽然给美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繁荣,但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后果。比如减少公共开支使得社会购买力降低,导致总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危机—27—货膨胀的危机,美国经济学家大卫.M.科茨也从GDP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两方面证明,新自由主义政策阻碍了经济增长;其导致的泡沫经济使资本主义经济面临了新的危机;加剧了西方社会结构的两极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认为美国当前这次危机是整个近30年来世界经济危机的一个延续。近30年来,无论是拉美各国的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的金融危机,还是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都不过是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所产生的结果。

(二)拉美的新自由主义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很多拉美国家在“华盛顿共识”精神的指导下,已经开始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推行华盛顿共识的结果是拉美国家发生一连串的经济和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平均比80年代下降了一半。

新自由主义模式虽然为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给拉美地区带来了不少经济问题,新自由主义模式通过把拉美地区更大程度地融入全球经济,使拉美各国更加依赖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经济地位变得很脆弱。此外,拉美各国经济相对国际金融繁多的变化也显得更为脆弱。拉美各国推行新自由主义虽然获得了经济增长,但收入不平等现象加剧。民众受到的排斥日益增多,而社会保障也在不断削减,社会贫困现象大量增加。新自由主义并不能解决拉美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虽然缓和了危机,但不能消除危机,甚至积累了矛盾,酿成了更大的危机。总体看来,社会福利机会的不平等性成为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一大特征。拉美无疑是新自由主义的重灾区。

四、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流入中国并传播开来,在学术界对新自由主义的争论和分歧很大,有大力宣扬也有全面否定,也有学者认为应当客观地学习外来的理论与文化,批判地吸收和借鉴新自由主义。

在全球新自由主义一度严重泛滥的大形势下,世界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也不例外。新自由主义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上都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仅从经济角度加以论述。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机制减少政府干预,对我国加速对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转变了政府职能并且提高了政府的效率,但总的来说,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后果。

首先,其私有化的主张使得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短时间内近90%的中小国有企业实现了事实上的私有化,公有制经济比重大幅下降。

其次,“看不见的手”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依据,新自由主义主张市场自由化,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反对新老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造成了我国严重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市场可以推动消费和创造财富,但不能公平地分配财富。

再次,新自由主义排斥政府干预和计划,主张自由化否定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甚至有外国学者认为我国的宏观调控干预过多,认为应该仅实行财政和金融手段,放弃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这对于我国现在的发展状况是不利的。虽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政府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在依赖外资的程度上有所加深。我国为了适应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浪潮,实施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利于民族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

五、其他国家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从2006年春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逐渐席卷全球,占主流地位的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毫无疑问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学思潮和理论已经逐渐在我国传播开来,我国应从其他国家的实践来吸收经验教训,防止新自由主义的悲剧在我国上演。

第一,要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警惕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新自由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用以推动全球自由化进程的工具,它是为西方发达国家服务的。它强调市场化和自由化,主张私有化,既不适应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也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

第二,警惕新自由主义带来的贫富分配不均匀。从实践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及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它加剧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我国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制度,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这样才能达到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的经济目标。

第4篇: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

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家计管理。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论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的管理,这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适应的。

在中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内容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

包括在“经世济民”内的“经济”一词,很早就从中国传到日本。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传入中、日两国。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把economics译为“经济学”,中国的严复则译为“生计学”。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

现代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经济数量关系的分析,这是由于现代经济发展日益错综复杂,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运用这些新的方法进行精确的描述和解释。经济学各门学科依据本身的特点,适当运用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对于增强经济科学的精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学发展简史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以前,对当时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形成了某种经济思想,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

在以历史和文明悠久著称的民族和国家中,以中国、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保存的历史文献最为丰富。它们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在经济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

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了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实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中重农学派都有影响。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子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书中指出,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与其他物品相交换,而且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图、瓦罗等人的著作中。古罗马对经济思想的贡献,主要是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契约和自然法则的思想。

古罗马早期有十二铜表法,以后在帝国时期有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民事法律—市民法,和适用于帝国境内的各族人的万民法。在这些法律中,对于财产权、契约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买卖、借贷、债务等关系都有明确的解释。万民法所依据的普遍性原则和自然合理性,以后逐渐形成自然法则思想,成为资本主义初期的自然法、自然秩序思想的重要来源。

西欧中世纪虽然经历了千年之久,但封建制度是在十一世纪才真正建立起来。中世纪的学术思想为教会所垄断,形成所谓经院学派。

经院学派主要用哲学形式为宗教的神学作论证,但也包含某些经济思想,用来论证某些经济关系或行为是否合法或是否公平。后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教会不得不回答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贷款利息的正当性问题,一是交换价格的公正性问题。

贷款取息与教义抵触,教会曾一再明令禁止。但后来迫于大量流行的贷款取息的现实,经院学派不得不采取调和态度。

在中世纪神学家中较早论述公平价格的是大阿尔伯特,他认为公平价格是和成本相等的价格,市场价格不能长期低于成本。对这两个问题,在中世纪并未形成有说服力的观点,但为以后的经济学家提出了研究的课题。

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自己的特点。与西方古代的经济思想比较,除在重视农业生产、社会分工思想等方面有些共同之处外,也有它自己的特点。这方面主要有“道法自然”的思想、义利思想、富国思想、赋税思想、平价思想、奢俭思想等。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经济思想。道家从自然哲学出发,主张经济活动应顺从自然法则运行,主张清静无为和“小国寡民”,反对当时儒家所提倡的礼制和法家所主张的刑政。道家这种经济思想后来传到西欧,对17~18世纪在西欧盛行的自然法和自然秩序思想有一定影响。

义利思想是关于人们求利活动与道德规范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利”主要指物质利益,“义”是指人们行动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儒家贵义贱利,成为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僵化教条,妨碍了人们对求利、求富问题的探讨和论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品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使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富强,提出了各种见解或政策。孔子的学生有若就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这是儒家早期的富国思想。以后商鞅在秦国变法,提出了富国强兵和“重本抑末”政策。商鞅和以后的韩非,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战士之源,发展农业生产是国家富强的唯一途径。同时,他们认为工商业是末业,易于牟利,如不加限制,就会使人人避农,危害农业生产,因而主张“禁末”。富国思想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史上具有独特地位,这与中国长期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这一特点有着密切关系。

对土地课征赋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产品的主要分配形式,是中国思想家经常论述的问题之一。自西周的“公田”制消亡后,对农业生产改为按所有田亩课征赋税。因此,中国古代的经书、史籍如《尚书》、《周礼》、《国语》等,常有关于田地分级和贡赋分等的论述。

平价思想,即关于稳定物价的思想。战国时代,李悝、范蠡鉴于谷价大起大落对农民和工商业者都不利,提出国家在丰年购进粮食,在歉年出售粮食的“平籴”、“平粜”政策,使粮价只在一定范围内涨落。这一平价思想也被用于国家储备粮食的常平仓制度,和救济贫民的义仓制度中。

古代王公贵族生活的奢侈或节俭,关系到财用的匮乏或富足,税敛的苛繁和薄简,因此,对待消费应提倡“俭”还是“奢”,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经常论述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黜奢崇俭是中国封建时期占支配地位的经济思想。

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也出现过一些相反的观点。如《管子》一书的《侈靡》篇,就论述过富有者衣食、宫室、墓葬等方面的侈靡性开支,可以使女工、太工、瓦工、农夫有工作可做。即有利于贫民得到就业和生活的门路,也可使商业活跃起来。这在当时确是一个颇不寻常的观点,它从经济活动各方面的相互联系来考察消费问题,提出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卓越见解。

除上述几种主要经济思想外,中国古代思想家还有其他的经济观点,如欲求思想、功利思想、理财思想、田制思想、富民思想、人口思想,以及地尽其利、民尽其力的思想等等。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大都是为维护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但也有些思想是为扩大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道路而提出来的。

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在西欧各国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

重商主义16~17世纪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这一时期商业资本的兴起和发展,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国内市场统一,并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对外贸易的扩张积累了大量资金,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代表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重商主义思想。

重商主义原指国家为获取货币财富而采取的政策。16世纪末以后,在英、法两国出现了不少宣扬重商主义思想的著作。重商主义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通过出超才能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因此,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重商主义已经不适应日益壮大的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资产阶级面临的任务是对封建势力作斗争,这种斗争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怎样使财富迅速增长,探讨财富生产和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由此,产生了由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研究的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的先驱是英国的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配第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流通过程不创造财富,只有农业和畜牧业才是财富的源泉。

出现于18世纪50~70年代初的以魁奈和杜尔戈为主要代表的法国重农学派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他们提出自然秩序的概念,用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业来概括资本主义,用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分析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

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他所著《国富论》一书把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他批判了重商主义只把对外贸易作为财富源泉的错误观点,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

他克服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片面观点,指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他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以及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把它看作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

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他在1817年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严谨的理论体系。他强调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财富在社会各阶级间分配的规律,认为全部价值都是由劳动生产的,工资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润以上的余额。由此,他阐明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对立。此外,李嘉图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的比较成本学说等等。古典经济学到李嘉图时达到了顶峰,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典经济学产生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上升发展的时期,在这种条件下,古典经济学还能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矛盾进行较为客观的探索,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成份。古典经济学员主要的贡献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从而成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的一个重要来源,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他们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包含一些庸俗因素。

历史学派19世纪上半叶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英法。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以国家主义为先驱的德国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分为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两个阶段。以罗雪尔为创始人的旧历史学派活动于19世纪40~70年代。他们反对19世纪中叶以前的英法传统经济学,以历史归纳法反对抽象演绎法;以历史反对理论,否认经济规律的客观存在;以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以生产力的培植反对交换价值的追求;以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

随着19世纪7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出现了以施穆勒、瓦格纳、布伦塔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历史学派,他们在上述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因而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者”。

边际效用学派这是19世纪70年代初出现在西欧几个国家的一个庸俗学派,以倡导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为共同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两大支派:一是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心理学派,其主要代表为奥地利的门格尔、维塞尔和帕姆·巴维克等;一是以数学为分析工具的数理学派或称洛桑学派,其主要代表有英国的杰文斯、法国的瓦尔拉斯和帕雷托。

边际效用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代表是克拉克,他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提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当代经济学家把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出现称为“边际主义革命”,即对古典经济学的革命。这个学派运用的边际分析方法,后来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新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剑桥大学的马歇尔,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继承19世纪以来英国庸俗经济学的传统,兼收并蓄,以折衷主义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相当完整的经济学体系,这是继密尔之后庸俗经济学观点的第二次大调和、大综合。

马歇尔用均衡价格论代替价值论,并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上建立各生产要素均衡价格决定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分配论。他颂扬自由竞争,主张自由放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末起至20世纪30年代,一直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典范。

制度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历史学派变种。它的主要代表有范勃伦、康蒙斯、米切尔等。他们把历史学派的方法具体化为制度演进的研究,否认经济理论的意义,以批判资本主义的姿态出现,提倡改良主义政策。

此外,在北欧出现了以维克塞尔为代表的瑞典学派,提出与马歇尔不同的理论体系,强调投资与储蓄的均衡,提出自己的利息理论,在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中,占有特殊地位。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学

这里主要指经过所谓“凯恩斯革命”迄至今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1929年爆发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状态,失业问题严重。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借助市场自动调节机制,达到充分就业的传统说教彻底破产,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套“医治”失业和危机,以加强垄断资本统治的新理论和政策措施。正是适应这个需要,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

《通论》的出现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震动,把它说成是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抨击“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萨伊定律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总量分析,提出了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的理论。

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它主要由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消费倾向、收益预期、流动偏好和货币供应量决定的。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存在失业和萧条,就是由于这些因素交相作用而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据此,他提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财政金融政策,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凯恩斯这一理论为根据而形成的凯恩斯主义,不仅成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一个流派,而且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重大的影响。

新经济自由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20世纪50~60年代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促成了凯恩斯主义的盛行。但是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国家干预经济不断引起一系列的新问题,特别是70年代以来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局面,使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陷于困境,受到各式新经济自由主义流派的挑战。

各种色彩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具有各自的论点和论证方法,但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鼓吹恢复和加强自由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是他们的共同立场。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面临的问题愈来愈复杂,所研究的范围也愈来愈广泛。不同的流派出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及其有效运行的共同目的,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别性,既相互交叉地研究同一课题,又各有侧重地研究不同的经济领域。因而,不仅在理论上彼此有争论,而且出现了门类繁多的“经济学科”。

经济学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奠立的劳动价值理论,指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剩余价值学说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石。马克思把社会总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并把每一部类产品的价值,分解为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所构成。马克思还考察了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以及相应的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

经济学学科分类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人类经济活动的内容愈来愈复杂、丰富,专业化程度愈来愈细密;同时,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经济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也愈来愈扩展。一方面,从带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经济学中,不断分化出带有应用性和独立的部门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等分支学科;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经济学科内部各个分支相互交叉的学科,以及经济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以至自然科学学科之间彼此联结的边缘学科。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化,对分析的精确性的要求愈来愈高,出现了研究经济数量的分析和计量方法的学科;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系统的历史依据,出现了各种经济史的学科。这样,就在社会科学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门类分支繁多的经济学科体系。

关于现代经济学的学科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门类:

理论经济学论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理论经济学通常称为一般经济理论,它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个分支。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视野,以经济活动总过程为对象,考察国民收入、物价水平等总量的决定和波动。其中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理论又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独立分支。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即生产者(厂商)、消费者(居民)的经济行为,包括供求价格平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不同市场类型下厂商成本分析与产量、价格决定理论、生产要素收入决定即分配理论等。

经济发展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发展演变的具体过程及其特殊规律的学科。它为总结历史经验和预见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也为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经济思想、学说、政策提供历史背景。

经济史按地域范围划分,有国别经济史(如中国经济史、英国经济史等),地区经济史(如欧洲经济史、拉丁美洲经济史等),世界经济史(以世界为整体,研究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按部门或专业来区分,有农业发展史、工业发展史、银行发展史等;按历史分期,有古代经济史、近代经济史、现代经济史之分。关于世界经济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实际上属于现代经济史范围。经济史如同理论经济学一样,要受研究者的阶级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

经济思想史或称经济学说史。它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经济学说及其产生的经济政治背景、所起的影响、所占的历史地位,以及各个人物、各个学派之间的承袭、更替、对立的关系等方面的学科。

经济数量的分析、计量方法包括数理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等学科。

经济学家比较注重各种经济现象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自19世纪70年代起,就有一些经济学家应用数学推导经济理论,建立数理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理经济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广泛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建立了各种静态的、动态的、微观的宏观的经济模型。与之相联系的一个分支是经济数学,它侧重阐述现代经济分析中运用的各种数学方法,这实际上属于应用数学范围。

应用经济学主要指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经济学科。应用经济学大体上可分为:

以国民经济个别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农业经济学、建筑经济学、运输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等;

以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而带有一定综合性的专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计划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政学、货币学、银行学等等;

以地区性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区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等;

以国际间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国际经济学及其分支: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学等等;

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企业管理、企业财务、会计学、市场(销售)学等等;

与非经济学科交叉联结的边缘经济学科,如与人口学相交叉的人口经济学;与教育学相交叉的教育经济学;与法学相交叉的经济法学;与生态学相交叉的生态经济学或环境经济学;与社会学相交叉的社会经济学;与自然地理学相交叉的经济地理学、国土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等。

这些边缘经济学科主要研究这些非经济领域发展变化的经济含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中找出它们的规律性。

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扩展、不断充实的。应用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实践,离不开理论经济学的指导,但它们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了理论经济学的内容,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活动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理论和历史的多种学科的总称。经济活动是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经济关系也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物质基础。因而,除了哲学之外,经济学,特别是作为理沦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就成为社会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成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必先掌握的思想武器。

第5篇: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复苏期;经济环境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在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开始呈现起伏上升的复苏特征,但总体基础仍然较脆弱,复苏过程将缓慢曲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都在经济政策特别是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外贸和能源政策上有所调整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危机重重。同时,中国经济的内生环境也出现了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自然灾害频仍、房地产市场进入宏观调控期,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流动性下降;固有的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地阻碍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复苏期,对中国经济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深刻认识内外部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一、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征

从目前情况分析,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将有所改善,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1年世界经济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为3.1%,发达国家平均增长为1.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将高达5.1%。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调控方面,通过各个国家通力合作,金融机构房贷信心和市场融资功能得到了有效地恢复。通过采取政府主体投资、政府入股银行等等模式和手段,外贸企业流动性瓶颈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尽管如此,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间社会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相互交错,旧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新的利益的博弈开始显现,促成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新的演化趋势:

1.主要经济体寻求自我发展倾向增加,体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缓慢走向复苏,各经济体经济外部化程度不一样因此受危机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导致缺乏国际间合作基础,经济体之间利益很难协调。在国内就业压力和政治力量博弈下,主要的经济体(国家)自主发展趋势明显,各国或经济体将解决自身体内就业、社会稳定、基础产业的发展等问题作为首要问题,陆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

2.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进入者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口面临更大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将重振制造业作为就业出路之一,不惜进入一些能效低、规模大、利润薄的低端领域,希望通过扩大出口规模来缓解国内就业率低迷和总体贸易赤字的问题。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逐渐提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有可能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加速争夺低端产品领域的国际市场。未来,中国将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在低端产业领域同时面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

3.能源价格可能再次攀升,国内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数据预测,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回升,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多采取为低利率等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和主要货币汇率走低,能源类大宗商品作为保值和投资的渠道之一,交易价格可能再次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将带动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大中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霍达等,2009)。另外,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将被消弱,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4.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全球经济力量博弈的重要手段。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还有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或试验程序,从而形成事实上的贸易障碍。随着世界贸易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传统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措施在当前已经相对采取的较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从1995―2007年,各成员方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达23 897件,这其中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的事件达到16 794件,占总量的71%。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环境的新特征

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时,伴随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体现出来。

1.经济增长对政策拉动形成依赖,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今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线性增长特征。政策拉动的外部效果就是透过政府的投资,国有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竞争性领域,从而挤出了社会投资。社会投资受到对市场信心降低、国外需求不足、融资门槛过高、相关市场准入性限制措施等影响无法实现有效地增长机制。体制环境内缺乏从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研究甚至表明,投资过快增长对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产生的是抑制作用(吕冰洋、余丹林,2009)。另外,国内消费增长也同样是靠政策引导和补贴,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多数国民可支配收入没有显著的改善,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就很难形成。还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拉动的机制下,政府体系的投融资平台贷款将积累大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出于融资和保障基础性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建立了各种政府投融资平台,后者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之后再将贷款转贷给相关的企业或项目,使债务转而信贷化,债务风险隐藏于贷款中。近两年来的新增贷款的增量就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2.环境性约束持续刚性、自然灾害增加,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在人口压力和粗放型经济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目前中国生态安全形势已十分严峻。加之,自然灾害频仍,经济增长的资源支撑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收缩。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造成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的经济损失,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和工业等损失严重。两次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 516亿元和8 451亿元。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 000亿元~3 0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3%。

3.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劳动力流动性下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促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劳动力传统输出大省,现在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本地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与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竞争局面。2009年有7个省已经对最低工资标准作出了调整,其中最高档平均调整幅度达到17%左右。还有20个省计划将在2010年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希望借助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人力资源的供给来看,劳动力的流动性意愿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比重明显增大。而“80后”、“90后”出生的所谓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工多是独生子女,较父辈所受教育水平更高,对工资回报和个人发展空间更为重视,就业选择往往集中在几个较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今年年初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矛盾再度尖锐的同时内地企业招工也出现困难。

4.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发展结构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深化,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依然与结构性问题相伴随(高帆,2010)。需求方面,国内消费增长长期处于启而不动、后劲不足的尴尬中。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是影响消费后劲的根本性因素。数据来看,中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处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家中的最低水平。供给方面,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复杂性增加。受金融危机和外贸需求降低的冲击,以制造出口为导向的产业链条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明显。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近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约5亿吨,铝化工、造船业、煤化工等等行业也均存在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受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意愿增加的拉动,各地新材料、新能源及相关制造设备等新兴产业项目密集上马,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已经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产业产能过剩调整的具体实施还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规划、附属企业的生存、区域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因素。

三、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路径

应对经济复苏期内外部环境新的变化趋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项关键性任务:

1.逐步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心,建立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双动力增长引擎。把经济增长的基础放在内需即潜在庞大的国内消费需求上,同时坚持稳定外需、增强经济的外向性,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为辅的经济增长双驱动。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结构质态上的演进(刘伟,2006)。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质的突破,创造性地利用结构调整这一契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后发优势,通过精细发展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以创新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狠抓改革转机制增活力,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2.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改善民生环境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通过增加就业渠道、调低国民税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为国民消费创造动力源泉。通过政策带动性消费和激发居民自主性消费,双管齐下。应对消费结构升级的特点和趋势,促进产业投资的高端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约化、市场经济的有效化,从而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系统发展的理念出发,增强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密切关注,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加大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降低国民的消费不确定预期。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研究表明,新兴产业将成为影响中国今后十年的产业发展方向(厉以宁,2009)。如何有针对性的推动新兴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实现突破,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主要的增长动力,就必须下更大力气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明确发展的重心。从未来发展的整体战略的考虑,服务业的发展应分为三个重心:以服务生产为重心,集中在现代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系统等等产业;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重心,集中发展现代旅游业、创意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方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以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和降低能耗、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来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公共系统的支撑能力,同时降低其能耗水平。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有利趋势,以城市群为中心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区域合理布局。

在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优化方面则要做好:(1)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积极调控好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各种阻碍农民工流动的体制,建立以工作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城镇化和发展小城市,吸引农民工落户成为真正的市民。(2)区域经济统一布局的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为主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重视发掘各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统一区域要素市场,通过不断缩小国内的区域差距和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提升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3)优化农村经济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农村科研方面的投入,优化农村经济的要素资源配置,保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4)消费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整顿消费市场秩序,加强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培育信贷消费和绿色消费,让人们有能力消费、放心消费、健康消费。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向[N].经济参考报,2009-11-17.

[2]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3]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4]霍达,李芸珊,王建东.能源价格与国民经济成长[J].中国软科学,2009,(1).

[5]高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何以成为可能[J].探索与争鸣,2010,(1).

第6篇: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创新;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最具发展活力的企业,它创新企业发展方式,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因此显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活力;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机制转型的条件下,小微企业出现了融资难问题,这一融资难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小微企业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和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为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规定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扎实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金配置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放,探索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的方式和途径,把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精细化。同时,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综合评估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实施效果,促进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有效传导,提升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效果。中央政府和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这些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银行业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8.5%,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2.6个百分点。然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没有系统性的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本文就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进行探讨。

当代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创新经济学理论的兴起。20世纪50~60年代,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经济创新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创新引入金融领域,金融领域的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金融创新才真正成为金融领域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并形成。到了21世纪,由于市场的变动剧烈,科技变化的加快,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金融创新理论和实践迅猛发展,给整个金融体宏观调节及世界经济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金融创新,概括的说,是指金融领域的各种新发明,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等。金融创新可使金融管理者利用不同的金融工具达到他们的经营目的,它冲破传统的金融管制、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对银行的自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到政府,又涉及到银行和小微企业,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现状和小微企业发展的特点,我们认为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应该实行政府和银行联动,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金融创新。

一、建立国家小微企业政策银行

我们要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和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各地方政府要真正打发展小微企业落到实处。因此,建议成立国家政策性小微企业银行,专门为小微企业经营发展进行融资服务。根据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众多,融资难是普遍现象,所以建立国家政策小微企业银行,应采取总部下辖分支行制度模式。即在设立国家政策性小微企业银行总部后,再根据全国各个地区小微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及其融资需求分别设立分行和支行机构,总部分支行是垂直隶属关系,最终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国家政策性小微企业银行网络体系。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国家政策性小企业银行都采用这种结构模式。

总分部的国家政策性小微企业银行结构模式,最大的优势是适应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的特点,同时统分结合,既有利于提高业务活动的时效性和效率,又有利于政策贯彻落实和业务的管理。由于这种政策性的银行量大面广,一下子铺开难度较大,可以先开展试点,然后逐步展开。同时可以引入社会力量经营和管理这种政策银行。

二、鼓励各类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实现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多样化

目前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单一,远远不能满足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金融机构要更多地了解、研究小微企业的特点,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小微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创新出更多量身定制的融资产品,从而实现小微企业融资产品的多样化。如初创期的小微企业由于本身没有什么资产,又最需要融资,可以办理股东个人或第三方财产担保融资,小微企业联保贷款,专利技术、特殊财产质押融资;而处在成长期的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可以其库存商品办理商品融资,还可以就应收账款可办理以应收账款为还贷来源的专户监督贷款;成熟期的小微企业由于银企之间已有了相当的互信,除了资产抵押贷款外,还可以办理保证贷款、信用加担保等各种组合贷款等。近两年来各地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据浙江银监局统计,为减少企业“短贷长用”并依靠民间融资临时周转向银行“还旧借新”的问题,2011年到2012年初浙江辖内已有21家银行创新推出了40多款还款方式创新产品,降低小微企业融资负担。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许多商业银行努力创新探索“小微金融”,在经济增速下行背景下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例如广发银行推出了十项措施,从建设特色支行“小企业金融中心”、配备专门团队、设立专项信贷额度、创新产品、提高贷款不良容忍度、构建快速审批流程、启动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申报发行工作等方面推动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目前,广发银行已建成小企业金融中心53家,配备专职人员357人,并陆续推出了“快融通”、“市场贷”等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初步搭建起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三、建立网络化的融资渠道平台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效率一直是既困扰小微企业又困扰商业银行的一大难题,银行要把控风险,就得按规定的业务操作流程进行审查审批,不能逆流程操作。但是如果按照传统的操作模式,就很难符合小微企业融资的“短、急、快”特点。在信息化环境下,商业银行可以采用网络融资业务来解决小微企业对融资审批效率的要求。具体就是小微企业可以利用银行网络融资平台,事先办妥授信(包括抵押、质押、符合要求的保证等),一次审批后可在一定期限内随用随贷,随贷随还,循环使用。从理论上讲,借款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银行的网络系统在运行,就可以办理融资业务,既可以办理贷款业务,也可以办理还款业务。借助网络和改变融资流程的做法,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大大方便了小微企业。例如中行陕西省分行借助网络设立了“信贷工厂”,建立工厂式、流水线化的授信审批模式,从授信业务发起到审批,实行一条龙式的高效服务;把小微企业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职能合并,实现前后台对客户的判断和业务的判断相一致,从而缩短贷款审批流程;同时针对小微企业不同的业务类型、行业特点和担保方式,制订专门的信贷准入标准和评价办法,他们树立以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的全新理念,实施差别化的风险定价政策。又例如招商银行西安分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实行双签制,除中小企业长期及固定资产贷款的审批按照大企业相似的流程审批外,大部分小微企业贷款只需要两名审贷官双签即可完成,不需要通过专业审贷会审议通过。这种网络化的融资渠道平台还可以从政府的角度来建立,例如上海多部门拟将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区(县)将依托现有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搭建区(县)一级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

四、建立和发展小微企业风险投资资金

抵押物不足,风险较大是小微企业融资的最大风险。因此,建议政府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发展小微企业风险投资基金。这一投资基金,既可以由各级政府单独出资设立小微企业风险投资资金,也可以由各级政府与其他机构或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小微企业风险投资资金,还可以者由政府向已有经营效益效果较好的小微企业风险投资资金注入资金共同经营该小微企业风险投资资金,然后由这些政府发挥独资或重要作用的小微企业风险投资资金,选择符合投资条件要求的小微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建立和发展以上形式的小微企业风险投资基金,为符合条件要求的小微企业的创业经营提供风险投资,也是对小微企业政府金融支持的一种形式。

政府要鼓励商业银行建立类似的风险投资基金机制。抵押物不足是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重大瓶颈。例如针对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的情况,广发银行研发了“市场贷”产品,它面向专业市场、行业协会、产业集群的优质中小企业客户推出的以联保为主要担保方式融资性产品,该产品最高授信总额可达5000万元。据悉,除以上产品外,广发银行还针对客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通过运用多种授信担保方式和产品,为核心企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电子交易平台内的集群客户提供供应链融资、现金管理、资产托管等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贴心、周到金融服务。

五、政府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小微企业金融创新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建议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台政策,以建立系统化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机制。一是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规范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条件,强化银行加大内部管理与控制、风险防范与损失分担机制、行业自律与监管等,引导担保行业健康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政府采购安排一定比例专门面向小微企业,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延长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时限,并扩大范围;三是政府制定经济激励措施,引导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使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活动能获得经济政策优惠和经费补偿等。另一方面政府制定整治激励措施,引导商业银行把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当做自己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使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行动能够获得政府的奖励从而能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四是在加强监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放开市场准入,鼓励地方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稳步发展。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参股设立小型金融机构的条件,比如放松持股比例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商业银行。坚持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和规范发展并重,支持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李清春,陈斌.创新服务,政策金融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新渠道[OL].中国经济网,2012年06月08日.

[2]郭新明.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更好地服务于小微企业发展[N].金融时报,2012-03-12.

[3]王信川.经济日报时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需要不折不扣[OL].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2-08-26.

第7篇: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成因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表现

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一是经合组织(OECD)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跨国商品及服务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三是法国学者雅克阿达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世界的支配和控制。尽管这些观点对经济全球化含义的表述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点还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强调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客观事实。基于上述观点,结合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的认识,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在生产高度社会化基础上各国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

a)生产的全球化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以分工和协作的方式进行的,市场则起着分工媒介的作用。分工深化的程度反映着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一种垂直型分工,即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按照不同的产业进行,其主要特征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生产,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和采掘业活动,然后发达国家拿工业制成品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和原材料(煤、木材、矿石等)初级产品进行交换。垂直型国际分工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落后的农业国从事农业生产及初级产品的生产,先进的工业国从事工业制成品生产,由此形成国际分工合作体系,其特点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的生产分别属于两个不同产业。第二阶段是发展中国家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发达国家从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从而在同一产业的不同部门间形成垂直型国际分工,如玩具、鞋帽等生产属于加工制造业,它同汽车、电子等同属第二产业,但前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后者则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垂直型国际分工虽然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但是,在这种依赖关系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由于作为分工基础的产业本身在产业发展顺序中的重要程度不同,使得不同国家在分工链条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存在很大差异。从事加工制造业和技术及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达国家往往对从事农业和采掘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优势并构成控制。再者,垂直型是以生产要素的相对凝固为前提,流动的只是商品,因而无法实现各国经济的融和,经济一体化程度处于较低层次,不可能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水平型国际分工则是高层次的生产专业化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分工在同一产业的同一部门之内,按照产品生产的不同工艺环节,或按照产品零部件或按照产品型号进行。这种分工以资本、技术、劳动、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美国波音“747”喷气式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它们由分布在8个国家的1100个大型企业和15000个中小企业协作生产,最后由美国组装而成。美国“朋蒂亚克?莱曼”牌小汽车,在德国设计,由澳大利亚制造发动机,美国、加拿大合作生产变压器,日本生产车身薄板,新加坡提供无线电设备,而韩国供应电器设备和轮胎,是名副其实的“万国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形成为生产全球化奠定了基础,为每个国家平等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也为经济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显现了机遇。国际水平分工使各国成为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整个地球俨然是一个大工厂。

贸易的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迅速扩大的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19的?1995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世界服务贸易额1985年仅为3809亿美元,19%年急增至12300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商品和服务)中的比重从16.3%跃升到18_8%。1998年,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额为54U8亿美元,按现价计算,比1950年增加了100多倍。此外,在1950年还可忽略不计的服务贸易,到1998年已增至13263亿美元。1998年的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占该年世界GDP总额288622亿美元的23_4%,这意味着世界各国每年平均有近1/4的GDP不经过国际贸易就无法实现。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密。一个包括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一体化贸易体系即将建立,没有歧视和强硬贸易保护主义的全球市场将形成,一句话,贸易的全球化正在成为现实。

金融的全球化基于生产和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也在大大加快。首先,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1973年,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融资和债券发行在内的国际融资额为622亿美元,1979年则为1450亿美元,增长了2.3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5%。进人八九十年代,这一势头仍然持续,1990年与1996年上述三项融资的规模分别达到4276亿美元与15139亿美元水平,年均增长率为23.5%。其次,国际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迅速发展。国际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国际性市场,近十年来该市场呈现快速成长之势。1994年全球股票市场的资本总额为151240亿美元,到1998年跃升至274621亿美元,增加了81.6%;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力。基金市场是一种机构投资者取代个人投资者成为主体的集体性投资市场。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基金市场一直呈现扩大态势,到90年代中期,上市交易的基金数量在纽约与伦敦已分别达到5300个和1935个,其所管理的基金资产额,美国与英国已分别达到21000亿美元与1450亿英磅。从国际基金市场金融资产的增长情况看,1990年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总金融资产为139500亿美元,到1995年上升为23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3%。其中,投资基金类公司在1990年拥有的金融资产为27000亿美元,到1995年进一步上升到5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5.7%,居各类机构投资者增长速度之首。再次,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随着各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全球各类金融市场正在向连成一片的方向发展。目前美国、欧洲与亚洲三大区域的外汇市场已连为一体,其运作方式、交易品种与手段基本保持一致,投资者可以在一天24小时内的任何时间进行操作。只要投资者在计算机上敲几个键,大量的资金就可以瞬间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现在,国际金融市场年交易量500万亿美元,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据统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跨国公司母公司已达到6万家,附属机构已有30多万家,它们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跨国公司从事和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转移及民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的80%,以及90%以上的海外直接投资。1994年国际间的直接投资额约为2260亿美元,1996年达到3492亿美元,1999年超过了7000亿美元,2000年接近10000亿美元。此外,跨国公司的规模也大得惊人。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约90%的总产值低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销售额。若将国家实体与跨国公司放在一起排队,世界上最大的100个经济实体中,有近一半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全球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它已经把所有国家都吸纳到自己的运行轨道了。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了经济全球化呢?是什么原因使经济全球化得以实现的呢?具体来讲,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起就已经开始,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则是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以微处理机进入办公室和家庭、超级计算机问世、卫星通讯与光导通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为标志。这次科技革命以最便捷的方式沟通了各国、各地区、各企业、各团体以及个人之间的联系,并且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先进的信息传送手段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送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送的成本,使生产要素以更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3]。

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人类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与特定的经济组织形式相联系的,与其他经济组织形式相比,跨国公司是与经济全球化联系最为密切的经济组织形式。跨国公司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以来,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超越了原先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信贷资本流动以及国际人力资源的运动,是一种综合了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众多要素的、整个生产行业的跨国转移。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投资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它们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所占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也曰益明显。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商品和资本在全球的流通,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在国际间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正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开展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应地带动了资本、技术、商品、人力、服务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才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经济全球化赖以存在的资源配置机制是市场经济。从80年代初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不断减弱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同时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在国际社会,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民族国家对本国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成为时代潮流,同时世界各国均把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外国的资本、技术及其他资源以实现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基本国策。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条件,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但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其影响的程度又有所不同。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是积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发源地,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是大量的利益。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追求最优配置,这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但对于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来说,全球经济仍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状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同时,国际通行的制度和惯例是由它们主导的,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这样,当这些国家的政府、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在不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它们也可以利用在国内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来应对国际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竞争力。

目前,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新兴的金融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其主导产业。发达国家可以利用由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凭借其垄断性竞争优势扩展市场份额,从而获取更大收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往往把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作为制定规则的基本原则,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是极不对称的,它们作为不同的市场主体,在进入市场以前的资源禀赋差异极大。从这种不对等的实力状况出发,在市场上进行自由贸易和所谓的“公平竞争”,其结果只能是弱肉强食,导致事实上的不自由和不公平。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资源在全球加速流动,为发展中国家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提供了机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资本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利用这一机会吸引资本、技术,接手外来的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外来的资本、技术有助于改善国内的资源供给结构,使得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此外,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人较低,市场容量相对较小,经济全球化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目前的国际经济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政策协调的结果,大多数的国际规则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或者干脆就由发达国家制定出来而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和服从的。如在国际贸易规则中加进环境和劳工条款,借口发展中国家不顾环境污染,限制其产品进人本国,扬言发展中国家不使用“人道主义”的劳工标准就要遭到报复;在国际组织中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超越自己水平和能力的责任等。可以说,在公平的旗号下实行不合理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借执行国际规则之名行维护自身利益之实,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以在经济上长期控制、剥削发展中国家。

二)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扩大,不但改变着各国经济活动的方式和范围,也在改变着各国控制自己经济活动的手段和方法。但是,也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带给当代世界积极变化的同时,其迅速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伴随和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跨国公司主导的过程产业结构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主体,一国经济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因此,为了增强经济竞争力,各国都十分重视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说,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一种带有浓厚民族国家色彩的经济活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巳不再纯粹是个别国家的事情了。实际情形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及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开展,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已在更大程度上受到跨国公司的影响,相应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超出民族国家的界限,成为立足于全球的世界性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积极主动地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使之服务于本国产业结构调整,这有助于增强本国经济的安全度,提髙国际竞争力。但是,如果政策运用不得当,任凭本国产业遭受跨国公司的激烈冲击,则会使本国经济的独立性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

第二,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国家主权是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象征,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但是,如今经济全球化已冲破了国家界限,摆脱了国家疆域的束缚,原来完全为一国所独立拥有的权利却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体拥有的权利,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条例来运作。这样一来,国家主权,特别是经济主权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甚至是冲击。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只是局部受到约束,而不是完全消亡,恰恰相反,国家主权是经济独立的根本保证。削弱乃至取消国家主权,既不符合当代世界各国所共同遵循的“主权至上”的原则,又会导致世界经济秩序陷人混乱,阻碍各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第三,“数字鸿沟”出现,国家间贫富差别扩大与经济全球化直接相关的问题是全球经济的两极分化。由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而在市场经济体系中通行的是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法则,所以客观上就存在着导致两极分化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出现并在经济生活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但是,发达国家以因特网技术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远远大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数字技术给投资者和技术拥有者带来了巨额“数字红利”,而与此同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却与数字技术无缘,这就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与低收人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1980年为32.8:1,1990年为51.3:1,1995年又扩大到59.0:1。世界上最富有的20%和最穷的20%的人的收人之比,1991年为61:1,1995年为81:1。目前世界上仍有30亿人,即占人类的一半生活在严重贫困之中。

第四,“新经济”与“旧经济”相脱节,加剧了虚拟经济与实质经济的背离新经济指建立在数字信息技术等基础上的经济,旧经济指非信息的实质经济或者建立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经济。在新经济条件下,髙科技产业,包括电脑、通讯、网络、生物工程等相关行业成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它们不但直接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通过向传统产业提供新技术而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生产力,进一步增加了社会财富。但是,“新”经济在“丨日”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则中运作,它给人一种可以持续带来滚滚财源的幻觉,其表现是髙科技产业的股价一再高涨,这意味着高科技产业在通过创新改造旧经济,形成一种面向全球市场的知识经济的同时,又使其自身泡沫化,走向与实质经济相脱节的道路,从而加剧了发达国家业已存在的虚拟经济与实质经济的失衡。

第五,环境退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工业化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的追求目标,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从表面上看,发达国家已专注于高附加值的非污染的知识产业,但实际上,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年间的工业化过程中,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环境,现在第三世界成了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密集实物产品的主要产地,同时也成为发达国家全球环境代价的主要承受者。当前,发达国家以仅占世界25%的人口,消费着全球能源总量的75%,排放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5%。同时发达国家还通过各种手段转移污染。经济全球化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峻挑战。

第六,经济全球化存在着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而市场经济原本就具有二重性,它除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的优点外,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等缺陷,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把市场经济的优点和缺点也全球化了。在一国范围内,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可以靠政府干预来纠正,而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缺乏这样的调节机构和机制,这样,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在全球范围内就可能引发经济波动,甚至危机。实际情况正是如此。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震动全世界,接着巴林银行倒闭,1997年7月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接着1998年俄罗斯、巴西又先后陷人金融危机。现在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受到危机和衰退的困扰。这一切表明,一个缺乏有效防范和监控体制和机制的全球经济,必然是危机四伏的。

三、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它与当代资本主义息息相关。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全球化,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全球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如果从18世纪中期发生在英国的产业革命算起,至今已有两个半世纪。在这个过程中,它经历了若干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逐步向经济全球化阶段过渡,到80年代中期,进入了经济全球化阶段。当代世界经济是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在当前世界近3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及近6万亿的出口贸易中,美、欧、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70%以上;在世界6400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1998年)中,它们占90%以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力量雄厚,高科技产业水平高,它们的跨国公司在世界生产和世界市场上占据巨大的优势地位,它们在国际经济组织中起着支配作用,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规则基本上是由它们制定的。

其次,经济全球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空前密切,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大大加强,在这个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都离不开谁。但是,在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全球经济中,又充满了矛盾和竞争。这是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资本的本性是不断地增值,追逐最大利润。在这种强烈欲望的驱使下,资本的对外扩张大大加强。经济全球化,为资本的全球扩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而这又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扩大到全球。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在全球化经济中取得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各国经济的可调节性与全球经济的无计划性之间的矛盾、跨国公司的严密组织和科学管理与世界市场的盲目扩张和无序运行之间的矛盾、全球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尖锐化,导致全球经济总量和结构及世界经济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失调,进而导致全球经济的起伏不定、动荡和危机。

最后,经济全球化使贫富差别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间加强经济协调和合作,从而缓解经济发展中的重重困难;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有可能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有效的配置,有利于各国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全球范围的专业化协作,有利于各国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速度经济的优势。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全球经济和各国经济都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但是,各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相同,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存在巨大差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强大,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可以获得最大利益。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竞争力较弱,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利益则非常有限。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众多贫困人口的存在,也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现象,是资本积累规律起作用的必然结果。

第8篇: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

关键词:企业工商管理;能力;晋升途径

工商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帮助公司制定接下来的经营战略及公司内部管理方案。其应用性和包容性较强,需要对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心理学等领域知识与应用自如。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能够帮助工商管理人员分析当前市场的经济态势,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帮助工商管理工作人员在分配任务时,妥善处理好与不同部门之间沟通时遇到的问题。企业工商管理作为企业经营领域的支撑性组成部分,相关工作能够有效地、顺利地开展,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引导作用。这就需要从事工商管理的人员,明确应具备的素质和提升途径,学习国内外优秀工商管理模式和经验,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一)岗位职责不明确

具体表现为:首先,企业对工商管理人员的定位过高,持有理想化的态度,未设定符合岗位职能的考核标准,易使工商管理人员失去工作的方向,降低工商管理工作的效率;其次,企业缺乏对工商管理人员进行企业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培训,在未对公司整体管理现状和运营模式了解深刻的情况下,工商管理人才由于急于做出符合公司期望的成绩,照搬照抄国内外优秀的工商管理模式,导致理论模式与实际工作流程不匹配的情况,冲击了原本正常运转的管理运作模式,使企业管理混乱层次不清;最后,企业工商管理的职能划分不清晰,虽然定位是高端管理层,但企业工商管理人才时常要去处理一些与本身职责无关的工作,以致于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效率与激情。

(二)缺乏创新动力

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革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成效,易让企业负责对工商管理人员的能力产生质疑。其次,企业管理模式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当员工适应了旧有的管理模式时,对新变更的管理框架是存在一定的消极和抵抗情绪,不利于工作的正常运动。加之,不同管理人员持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工商管理人在推行公司管理模式的创新上缺乏一定的动力。

(三)培训缺乏实践性

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在开展培训时,需要着重培养他们利用理论进行实践的能力。但企业在对从事工商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时,通常是较为浅显和粗略浮于理论表面的,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除公司之外的培训机构,也仅能作为扩展交际人脉的平台,并无法提供真实案例的模拟和实践,仍旧需要从事工商管理的人员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探索和将理论化为实际。

(一)信息处理的能力

为企业制定发展策略时,通常是需要建立在专业市场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因此,工商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信息处理的能力。信息化时代,信息数据的公开方便了人们的获取,也加大了人们对信息进行挑选整合的难度。因此工商管理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具体包括,从海量信息中选择对企业发展有效用有价值信息的能力,集结信息并妥善利用信息规律的能力以及根据总结的信息规律预测未来企业发展导向的能力等。

(二)交际能力

工商管理人员制定公司战略、协调内部管理时,需要与公司不同部门的人发生交集产生沟通。因此,交际能力也是工商管理人员必备的能力之一。具体包括:①组织能力,在确定公司战略方案之后,需要将工作细化,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和能力,组织不同部门的人员落实实施;②协调能力,部门与部门在实施落实方案时,彼此之间由于利益和观点不同,难免会发生摩擦,需要工商管理人员对他们进行协调和交流,以确保方案的顺利进行。

(三)创新的能力

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是企业蓬勃良性发展的基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建、人员逐渐复杂,企业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过去那套传统的管理模式渐渐与现实企业运转不够协调。此时就需要工商管理人员利用所学和经验并结合企业发展的特性,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制定企业发展策略时,除了要横向比较的同时,也需要有纵向发展的眼光,新旧结合创新企业发展战略。

(四)决策能力

在竞争激烈、行业发展瞬息万变的当下,企业工商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下决策的能力。该能力具体是指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具有冷静的头脑,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避免企业陷入经济漩涡。另外,还能够帮助企业在复杂的环境下,寻找到发展的道路。该能力与前文提到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具备分不开。无论是制定战略发展方案还是下达重大的公司决策都需要建立在对信息进行准确分析的基础上。

(五)工作执行力

战略方案的活力在于执行,因此工行管理人员在根据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的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及时分配下去执行,否则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下,战略方案的寿命较短,执行力不够的情况下,易出现努力付诸东流的情况。保证方案实施的执行力度,除了要把握时机,还要保证工作执行的效率和力度。一般工商管理人员會将具体的考核措施也一并制定出来,以确保方案高效的执行。

工商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其依附现实而生。企业高层要重视起对工商管理人员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为他们提供资源、条件、场所的支持,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其培训的具体内容要涉及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创新意识、决策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对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等市场经济大环境有所了解,保证培训体系的完整和科学。

对于工商管理人员自身来说,除了跟随企业的培训外,还需要根据自己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养成主动进步的意识。如,在对信息进行处理时,不少先进技术的使用,需要工商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学习和掌握,以便高效地分析出信息的价值,从而达到使制定的方案更为科学和客观的目的;又如在给不同部门下达任务时,时常会出现负责人心口不一的情况,需要工商管人员对相关部门负责的性格有所了解提高自己与人交际的能力和注意说话的方式,才能使工作变得更为高效。这既是对公司的负责,也是对自己业务能力严格要求的表现。

企业工商管理工作既要有大局观又要注重细节,既要在决策时“快、准、狠”又要在分配任务时照顾到不同部门的特殊性,因此对从事工商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目前我国工商管理工作还存在职能划分不明确、人员缺乏创新动力、培训内容浮于表面等问题,严重限制了企业工商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发展,十分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确立。因此,可以从工商管理人员必备的能力入手,通过开展培训和引导工商管理人员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帮助企业工商管理事业良性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建芝.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经济师,2020(04):281-282.

[2]樊育红.浅析工商管理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20(01):68-69.

[3]刘伟阳.如何提升石油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能力[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8):73-74.

[4]张馨宇.加强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思考与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4):45.

[5]雷鸿聚.管理者职务晋升的四维品格探秘[J].领导科学,2019(09):14-16.

[6]梁竣淇.基于经济结构转型下的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9(06):13.

第9篇: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范文

生产力进一步解放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2003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党的十六大和"十届人大"产生的党和国家新一届领导集体将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2003年的经济发展动力首先来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十六大精神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有利于市场机制引导的内生经济增长成分不断扩大,经济自主增长的亮点有望形成关联增长效应。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都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务实政策将促进民营经济更趋活跃。中国经济国际化为2003年的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将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允许跨国公司和国内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购并将为国有企业带来新的生机。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浪潮中,制造业正向我国转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这种转移。外商一致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增加对我国的直接投资,无论对提升我国经济增长景气,还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都是长期有利因素。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也是2003年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由于我国过去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没有同步推进,留下了城市化发展的巨大空间,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引发新一轮城市开发热潮,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首都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开发如火如荼。新一轮城市开发热潮正在从几大经济增长极圈向全国扩散,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我国政府的电子政务工程和企业信息化工程将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为2003年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当然,2003年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一是由于企业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使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城镇登记失业率可能继续上升,影响消费者信心的进一步提升。二是在商业银行贷款增幅上升、企业间接融资形势有所好转的同时,证券市场持续低迷,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萎缩,2002年1月~9月,证券市场累计筹资690.65亿元,同比下降34.07%,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下降影响到2003年社会资金总供给规模的扩大。三是连续5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使财政赤字规模较大,进一步加大财政调控力度的政策空间缩小。

纵观全球,2003年世界经济及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均将好于2002年,我国经济运行的国际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但世界经济还存在许多新的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动荡造成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在世界贸易战中无疑要受到更大的冲击。另外,一旦发生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将会引起全世界石油价格波动。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2003年我国经济将承接2002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只要国内外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保持必要的国债投资建设规模,适当提高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加快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顺势而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有望增长8%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4%。

投资需求增长快速 民间投资有望启动

经过数年努力,扩大内需政策对投资需求自主性内在增长动力的引导、培育逐见成效,累积政策效应在2002年开始明显释放。从多方调查看,国债投资项目的建设不仅拉动了直接用于工程建设的建材设备需求,其拉动的需求产业链比预想的更长,对促进社会投资有明显积极作用。目前,投资领域由前一阶段政府投资拉动为主开始向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阶段转变,出现了居民购房热潮与房地产投资、居民购买家用汽车与汽车工业投资、民营企业出口高增长与企业设备更新、外资企业出口高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高增长等多方面的需求与投资之间的良性循环。

根据"十五"计划安排,2003年将有南水北调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开工。从体制改革看,党的"十六大"将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许多投资领域将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开放,2002年经济景气回升也改善了投资回报预期,2003年民间投资对全社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将产生积极作用。2002年合同利用外资额大幅度增长,反映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商进入中国的信心在逐步提升。从2002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将增长30%左右的发展趋势判断,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可望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长,这对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十分有利。但是2002年投资增长基数较高,将影响2003年投资增幅的进一步提高。综合判断,如果积极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不变,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预计全年全社会投资将达到50900亿元,增长16%左右,比2002年增幅有所下降。

出口环境有所改善 外贸需求保持强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认为,2002年世界贸易额仅增长2.1%,2003年可望大幅度提高到6.1%,比2002年提高4个百分点;另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2003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8.6%,增幅高于2002年5.3个百分点。总体看,世界贸易整体环境2003年好于2002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出口环境也能有所改善,出口配额额度增加,长期困扰我国产品出口的非关税障碍得以部分消除。我国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由于国际对我国这类产品的非关税障碍设置较少,再加上这些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因此未来几年内这类产品出口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加入世贸组织改善了我国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出口增长将稳步提升。从进口来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逐步降低,市场准入放宽,贸易壁垒减少,有利于进口加快增长。随着外资规模的扩大,外资企业进口的设备、物品以及原材料进口的增长也较快。从经验看,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的增速依赖加工贸易进口的增速。当前加工贸易进口增长速度不断回升,将有利于2003年加工贸易出口增长的进一步加快。由于外资企业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对国际惯例更加熟悉,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美元贬值对我国出口的积极影响在2003年继续存在。我国出口商品本来就大多具有价格性能比优势,随着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相对贬值将使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进一步上升,有利于出口的扩大。另外,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获得自营进出口权,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出口会持续快速增长,成为我国外贸进出口中的最活跃因素。初步预计,200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全年出口增长10%左右,进口增长9.5%左右,增幅均比2002年略有下降,对外贸易顺差略有扩大,外贸净出口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持续上升。

城镇消费结构升级 农村市场难以启动

由于我国在扩大内需过程中,坚持投资、消费双向启动,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积极培育消费购买力,并通过国债投资项目较大规模改造了与城乡居民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为消费升级创造条件。2002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93元,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2%,增幅高于去年同期9.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721元,实际增长5.3%,比去年略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高增长为扩大消费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住房、汽车、通讯、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逐步成熟,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成为消费需求扩张的主要支撑力,也大大增强了经济自主性增长动力。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提高有利于2003年消费需求的增长。经济增长加快使城乡居民收入预期也有所改善,消费者信心指数二季度逐月回升,三季度保持历史高位。经过近10年的积累,我国城镇部分居民已具备从万元级消费向十万或几十万元级消费过渡的能力,消费结构升级要求比较强烈。

但2003年消费需求增长仍面临农村市场迟迟不能启动的难题。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一直存在城高乡低的差距,但2002年的差距比往年更大,消费品市场的直接反应是城乡零售额增幅差距进一步扩大,前三季度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仅增长6.8%,比城市低3个百分点。农民增收难和农村消费市场不活跃成为我国扩大内需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政策难点。

总体上看,2003年消费增长的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预计2003年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率可达到10.3%左右,增速快于2002年1.5个百分点。

物价水平继续走低 涨幅有望由负转正

2002年以来,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虽有所缓解,生产资料价格水平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降幅2002年下半年开始逐步缩小,但2003年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压力依然较大,部分行业新出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可能进一步加剧供求矛盾。从具体商品价格走势对消费价格影响看,2003年国内市场农产品价格保持平稳,工业品价格稳中略降,服务类价格除政府定价的药品价格继续下降外,供水、供电、医疗服务价格将有所上升,教育收费基本保持稳定。根据社会总供求关系、货币供应量和具体商品价格走势综合因素考虑,预计2003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有望由负转正,微涨0.5%;商品零售价格下降幅度逐步缩小,全年零售价格水平基本与上年持平。

工业保持强势增长 粗放增长必须警惕

2002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24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增长速度超过前4年。2002年工业增长的突出特点是发展均衡性增强。首先,各种所有制工业全面增长。其次,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发展差距缩小,前几年受新经济热潮拉动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一枝独秀的局面明显改观。再次,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继续加快,与投资、消费、出口3大需求衔接较好,工业产销率为97.6%,比上年同期提高0.4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增幅高于生产增幅。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8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12.2%的增幅。2003年经济增长的3大需求仍然保持对工业的强劲拉动,预计2003年全社会工业增加值接近33000亿元,实际增长9.7%。

2002年我国传统工业部门生产增速加快,在看到其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的积极影响一面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由此引起的能源消耗水平随之上升的负面影响。1月~9月能源生产总量达到86407.65万吨,增长13.3%,增速比2000年同期的1.2%和2001年同期的7.8%明显上升,生产每亿元GDP消耗能源由2000年和2001年的1.1万吨上升到2002年前三季度的1.2万吨。生产每亿元GDP消耗电能由2000年的1381万度和2001年的1603万度上升到2002年前三季度的1640万度。从每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平变化可以察觉,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又有重新抬头迹象,必须引起警惕。

第三产业增速回升 就业压力仍然严重

第三产业是我国目前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体产业。2002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仅增长6.6%,慢于GDP的增长速度1.3个百分点,慢于第二产业增长速度3.4个百分点,与GDP和第二产业的增速差距之大为历年之最。在此背景下,2002年在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就业压力却不减反增。去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80万,2002年6月末人数已经增加到了730万左右,第三季度进一步增加到752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年初有515万人,到9月份仍有439万人,再就业比例仅15%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8个百分点。2001年底,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比2000年年末上升0.5个百分点,2002年9月末进一步上升到3.9%,但随着再就业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望控制在4.5%左右。

针对当前第三产业增速减慢和就业压力增大的突出问题,2002年中央召开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电视电话会议和中央再就业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2002年下半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升,各地都在落实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预计200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有望回升到7.4%,比2002年提高0.6个百分点。但是我国作为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9亿劳动年龄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加上改革开放前30年遗留下来的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转移到城镇来的历史欠账,以及近几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长期以来的隐性失业正在逐步显性化,使我国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不仅成为当前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也将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难题。2003年由于下岗人员都要走出再就业服务中心,统计上采用抽样调查新方法,受此影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将有所上升。

积极财政政策不变 支出方向有所调整

积极财政政策已实行5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成效显著。2002年赤字、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约为3%和18%。考虑到2003年国际经济环境变数较多,国内自主性恢复还不稳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投资仍需要继续诱导等因素,2003年仍要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预测仍将发行不超过1500亿元的建设国债,在国债投资方向上将作适当的调整,突出以下四个方向:一是有利于经济均衡和长期发展的项目。将适当开工一批有利于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等。二是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消费条件的项目。2003年将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和义务教育等投资,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是继续做好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三是增加对社会保障和城乡低收入群众的支出。四是增加对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电子政务工程和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企业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货币政策促进经济 积极影响继续加大

2002年以来,我国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前三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速不断加快。由于商业银行贷款增加较快,2002年国债投资建设项目的集中收尾得到了国内贷款配套资金的较大支持。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增长了27.9%,比去年同期高出10个百分点,大大加快了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进度。货币供应量的提高使全社会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也促进了企业效益回升和税收增幅回升。总体上,2003年货币政策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与财政政策的搭配更趋向协调。继续增加货币供应量,中短期内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而且还有利于缓解目前通货紧缩趋势。预测2003年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7%,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16%,流通中现金M0同比增长11%。

宏观调控能力增强 经济运行更加平稳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