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

第1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饮食文

饮食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极具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日趋普遍,饮食文化也跳脱了厨房和餐桌的限制,成为关乎社会、经济、政治、伦理、艺术的主要元素,延展性很强。本文立足于思维方式差异,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研究,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差异的影响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虽对立,也极为矛盾。东方人和西方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兼备,只是因地域、文化、历史、宗教、生活习惯的差异,使他们各有侧重。纵观西方饮食文化,具有很强烈的理性色彩,而中国饮食则更偏重于柔性和情感性。

(一)营养与美味,各有侧重

理性思维层面下,西方人更讲求饮食的科学性及合理搭配,其饮食文化普遍基于营养的科学论证形成。其通过饮食搭配,实现营养的均衡。他们更善于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进行食物配给。他们更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而不在乎其是否美味、好看。当他们食用牛奶、面包、香肠、蔬菜时,普遍关注食物的脂肪、热量、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以及是否能够对这些营养进行充分吸收,食用之后有无副作用等。相较于营养,中国饮食更讲求美味。无论是食物的原材料、调料,还是菜品、做法等,都极为丰富。例如,中国人善于炸、烤、煎、熘等,采用这些烹饪方法,很容易使食物的营养成分流失,并滋生有害成分,不够健康。但是,因为对色、香、味、形的偏重,使中国饮食更具艺术性、文化性和美感等。

(二)烹饪过程的规范性和随意性

西方人的饮食,讲求科学和营养,其烹调过程极为规范、考究。食物烹调过程中,主料和调料的应用都非常精确,而烹饪时间也有明确的规定。而中国饮食则极具感性特征,无论是食物的搭配,还是调料的使用,都很自由、随意,富有创造性。在中国,川菜、粤菜、东北菜等各大菜系,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味。哪怕是同一菜系中的同一种菜,在配料的使用和搭配上,也会因厨师的习惯和喜好等,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厨师,也会因季节、场合、用餐人特点、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对烹饪过程和材料搭配等进行调整。而中国厨师也会在菜品中,加入自己的想象,给予自身充分的发挥空间,这并不会受到食客的抗议。因为中国人对饮食的评判极为宽容和随意,受个体喜好的影响[1]。

二、综合性与分析性思维差异的影响

综合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的区别在于前者讲求整体性,后者讲求个体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加综合,更倾向于依从整体,对事物的特性进行观察。而西方人更侧重于分析性思维的应用,注重个体特性。因思维层面的差异性,使中西方饮食文化,无论是味道搭配,还是餐具选择和就餐方式,各有不同。中餐的烹饪和食用,更讲求整体性;西餐则是分而治之的搭配型料理。

(一)味在其中和味在其外

中国饮食以味道著称,中国人追求味觉层面的享受,自内向外,进行整体性调和。具体实施方法是食物经加热和烹饪之后,本来的味道、加热之后的熟味、添加调料和辅料之后的调和之味进行融合,互为补充和渗透,实现味道在食物内部的充分融合。西餐则比较简单,其很少将食物混合在一起烹调,而是侧重于对食物搭配组合形式的研究。搭配过程中,更注重原材料的形和色,主要实施方法是对各种食物和配料分开烹调,然后在餐盘中予以搭配。这些原料的味道各有特点,互不干扰,味在其外。多是将各菜品煮熟之后,搭配调味的酱汁。以法式羊排为例,一边放置羊排和土豆泥,另一边搭配煮青豆、番茄和生菜。色彩对比鲜明,味道各有不同。其显示出的是分析式思维特性。

(二)筷子和刀叉

筷子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必备元素。它看似简单,却具备夹、拨、挑、扒、撮、撕等多重功能,极具融合性和包容性。刀叉主要服务于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功能比较多,可用以对牛羊肉进行宰杀、解剖和切割,食物烧熟之后,兼做餐具。与繁杂的西方餐具相比,筷子简单、大方,体现出了“以和为贵”和“综合统揽”的独特韵味。依靠一双简单的筷子,中国人便能够尝遍各类菜式。西方人在餐具的分析和使用过程中,极为具体,各类菜品所应用到的餐具也极为讲究。例如,吃肉时,所用的刀叉略宽,吃凉菜所用的刀叉细长。倘若刀叉横放,表示其是为饭后点心准备的。西方饮食过程中,刀叉类目很多,使用不当,会显得极为失礼。中国饮食,小到日常三餐,大到满汉全席,一双筷子便可解决。餐具的不同,主要是源于中国人讲求综合,西方人注重分析的思维习惯[2]。

(三)分餐制和会餐制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分餐制和会餐制。中国宣扬的是会餐制饮食文化,无关乎人数的多少及何种目的。进餐者围坐在一起,共用一桌,其反映出的是汉民族的大团圆文化。在这样的饮食氛围中,人们相互敬酒、让菜、劝菜,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互相尊重和礼让等,一脉相承。分餐制在西方的盛行,与西方人讲求的个体性思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西方,无论家庭聚餐,还是宾客宴请,都采用该种方法。用餐者依据自己的个体喜好,进行菜品选择。上菜之后,每个的面前摆放一个属于自己的盘子,各吃各的,自己依据喜好,随意添加调料。吃完第一道菜之后,更换第二道。该种饮食方式,干净卫生,但是过于冷清,没有营造出一种温馨欢乐的饮食氛围。当前,西方自助餐,也是变相的分餐制,有助于个体之间的情感交流。西方人讲求的是对个性和自我的尊重。该种饮食方式,与西方以个人为本位,崇尚自由,注重个性的民族特点相一致。

(四)餐桌礼仪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中,餐桌差异主要表现在西方人喜静,中国人喜动。中国人将饮食作为人生一大乐事,讲求排场、热闹和气氛等。无论是主人,还是宾客,在餐桌上都相互劝酒、让菜,滔滔不绝,尽情的享受美味佳肴。以这样的餐饮氛围,来体现主人的热情和好客,而食客的开心和欢快也是源于内心的。该种“闹”的氛围,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温暖、团圆等。西方人之所以在餐桌上比较安静,与他们所秉承的文化礼仪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他们在餐桌上安静的吃自己的盘中餐,无论是喝汤,还是吃菜,都不会发出过大的响声,均细嚼慢咽。进餐过程中,与左右的客人进行交谈,但是也要兼顾餐桌上的其他人。交流的声音不宜过大,也不能太小,要确保对方能够听见。咀嚼食物过程中,禁止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咽下口中食物之后,再做回答。西方人在交往过程中,不同于中国的一团和气,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独立性很强。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交流的意义

饮食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内容。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能够帮助人们对西方风俗文化特性具备全面的认知,并对自我饮食文化特性进行总结,汲取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优质特性,用以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不足进行补充,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使其得到快速更新和发展[3]。饮食是对社会和文化转变最直观的体现,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各种口味的认同和接受。自古至今,中西方饮食文化都有其各自的发展脉络,且具备各自不同的特性,并借助对外来文化元素的吸收和借鉴,使自身得到不断丰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根源于其思维模式,它不会随着历史的沿袭而发生改变。明确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将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作为主要价值取向,实现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最终创造出相辅相成,互为合作的文化精神,实现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方式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极为明显。中西方的社会背景、文化差异和交际需求等,决定了它们的饮食文化也各有不同。中国人注重感性思维,而西方人则更偏重于理性思维,前者讲求美味,烹饪过程随意,而后者则更注重营养的搭配,烹饪过程极为规范。中国饮食文化中体现出的是综合性思维模式,西方饮食文化则是对分析性思维模式的彰显,这在味道、餐具和用餐制度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明确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交流的影响,以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卜佳.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2(15):50-51.

[2]戴跃侬,陆涓.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之跨文化比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06):77-81.

第2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西差异;菜名英译;归化;异化;饮食文化

一、研究背景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语言特征和饮食特色。中国人的表达委婉、含蓄,讲究菜名的美感与菜品的特色相得益彰。西方人对菜品的认识更加直观,饮食文化也不及东方的细腻丰富。因此,在菜名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翻译理论指导,跨越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实现较好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二、中西菜名反映的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对与饮食在态度上有所不同。中国人追求饮食的美,而西方人追求的是饮食的科学。中西饮食态度的差异自然会导致菜肴命名方式的不同。从食物的内容来看,中华饮食的选材比西方更丰富。中餐的味道是综合的,西餐则强调食材的本味及调料的独立使用。这几个方面都影响着对于菜名的确定。

西方人追求饮食的科学和功用,因此命名的方式比较单一。西式菜名通常会包括菜品的主料、配料和烹饪手法,如由食材命名的Beef Tenderloin in Red Wine(红酒牛腰肉)、Lobster Thermidor(蘑菇龙虾)、Sunshine Pork Ribs(乳猪肋)等;以烹调方式命名的Grilled Summer Lobster(烧烤夏龙虾)、Crispy Oven-Fried Cod(脆炉鳕鱼)等;以味道命名的Sweet and Sour Beef Tenderloin(酸甜牛腰肉)、Sweet&Spicy Pork Tenderloin(甜辣猪腰肉)等。西式菜名主要为写实型,追求简约易懂,重在表现菜肴用料、做法和风格。

与之相对,中国人追求饮食的美。中式菜名独具鲜明的语言特色,以及多样化的表达形式。菜名中常采用省略的方法,如“腌笃鲜”(Bamboo Shoot Soup with Fresh and Pickled Streaky Pork),呈现出简介凝练的特点。另外,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如“琥珀核桃”(Honeyed Walnuts),生动形象地展现菜名特色。最后,引用名人典故丰富了菜肴的文化内涵,如孔家菜“带子上朝”(Braised Pork Belly)。

三、中式菜名英译原则

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几个主要差异后,就要谈谈菜名互译的具体内容。首先要明确菜名的翻译的目的。菜名翻译不仅是为了让译入语读者了解一道食物,更是为了向译入语读者展示源语菜单所代表的饮食文化。作为一种特殊领域的翻译,菜名翻译牵涉了较多的文化翻译。因此,在具体翻译方法上要考虑归化与异化的指导策略。

关于归化和异化的定义,施莱尔马赫(1813年)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翻译含有文化内涵的文本可以通过两种路径:一是尽可能让作者不动,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二是尽可能让读者不动,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把前者概括为异化,后者概括为归化。

归化和异化之争在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存在。实际上,归化和异化二者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互为补充。归化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失真,无法再现源语在结构形式和内容上的本色。异化法似乎是保持原文异域文化特色,但是,在采用异化法的时候,还要注意度的问题,行不通的时候还得借助归化法。只有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对译者来说,重要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庄国卫,2007)。

菜名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要以使菜单读者对一道菜有个基本概念为出发点,尽量使菜名能实际展现出这道菜的实体,其次才是考虑如何能把这道菜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因素翻译出来。这就要求译员在熟悉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归化和异化原则。

四、中菜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很多学者对中式菜名的归化和异化翻译都有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按菜名的形式类别,对归化、异化原则的使用也进行归类。这种僵化的“套公式”法翻译出的菜名会违背真正的归化、异化原则。同一类形式的菜名既可能采取归化又可能采取异化。下面将具体分析小吃类菜名翻译中归化异化结合的译法。

1.音译法

采用音译法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的文化意义。不少人把“饺子”等同于‘dumpling’,其实‘dumpling’的意思是“有馅的面团”。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元宵”也可以叫‘dumpling’,这样的翻译并不精准。“饺子”采用音译‘Jiaozi’,可以保留其文化身份。所以,音译法的异化程度最高。类似的音译还有“馄饨”(Wonton)和“馒头”(Mantou)。

2.音译加注法

知名度稍逊于第一类的小吃通常运用音译加注法。直接的英译很难将信息传递给译入语的读者,因此在音译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解释。这种方法是典型的异化和归化原则并用的体现。比如“咕噜肉”译作‘Gulaorou(Sweet and Sour Pork with Fat)’,“锅贴”译作‘Guotie(Pan-fried Dumpling)’。

五、结论

菜名的翻译应该同时考虑到源语和译入语文化,主要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方式。译者在清楚地将源语信息按照译入语文化习惯传达给读者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保留在文化传播中容易丧失的源语文化。中西菜肴不论在命名方式上,还是在食物内容上都有较大差异。西式菜名单一、功用,中式菜名则独具丰富的内涵。在菜名英译时,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必要的取舍。这就要求译者具有良好的中西饮食文化知识,能够灵活地将归化和异化原则相结合。菜名英译的目的不仅是传达食物信息,更是将博大的中华饮食文化发扬传递。

参考文献

[1]潘.再谈中西菜名翻译[J].黑龙江:北方文学,2011(3).

[2]陈怡帆.试析文化交流中中式菜名英译的归化与异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第3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的今天,以饮食为题材的中西影视剧充满了电视荧屏,中西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一直备受关注。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探讨影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中西饮食文化内容,并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蕴。对比注重“味道”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饮食一般强调科学与营养,这种独特的饮食观也深深影响到了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诚然,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饮食所代表的含义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人们对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影视剧、新闻报道、跨国交际等方式了解的,那么我们不妨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日常生活反映出的中西饮食观念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在“吃什么、怎么吃、好吃不”这类问题上非常讲究,比起西方人而言,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更加注重饮食享受,“讲究美感、注重情趣”是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传统。中国的烹饪技术是很精湛的,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对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有一定的要求。中国烹饪还对饭菜点心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典故、菜肴形象、名人食趣、神话传说来命名的,诸如“全家福”、“狮子头”、“鸿门宴”、 “一清二白”等,可谓出神入化、雅俗共赏。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中国饮食对味道的追求和感观的享受也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一致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 [1](P153)而这些也是中国饮食的精妙之处,正好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模糊性特点。

对比注重“美味”与“享受”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饮食一般以科学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消化吸收等,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要的。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却发挥了阻碍作用,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是从美国的东部到西部,牛排大都只有一种味道,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2](P107)这也许正是西方人简单、理性的一种人文品格吧,我们在考量西方饮食观念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先入为主,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很多不适。

二、影视镜像中折射出的中西饮食方式、礼仪及餐具差异

在西方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人们在就餐前后进行简单祈祷的仪式,中国题材的影视剧中,则往往注重的是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等。一系列类似的场景数不胜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信仰上的差异,进而使得中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饮食方式和礼仪。

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普遍进行共餐制,并且比较讲究餐桌用餐礼仪,这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了。通常中国人吃饭的方式是大家共享一桌菜肴,吃饭的时候,大家按照年龄辈份围着圆桌坐下,通常地位高者、主宾或长者坐上坐,主人及其他客人分别落坐。尊贵的客人通常坐在离主人最近的地方,而主人则面朝门而坐。主宾动筷后其它人才开始夹菜,然后大家共同食用桌上的美味佳肴,边聊边吃,常会出现互相夹菜、敬酒的场面。[3](P27)如果是去做客,主人还会想方设法让客人多吃,这是中国人的让食习惯。在餐具使用上,中国人使用筷子,不戳不切,不破坏食物本来的风貌,显得文雅温和,这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一种“和为贵”的文化取向。请客吃饭对于中国人来说,其意义远超出“吃”本身的意义,因为它具有联络感情、人际交往和处理事物的深层功能。通过这种饮食方式,人们可以交流感情,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团结、礼貌、共趣的餐桌氛围。餐桌上长幼有序的饮食礼仪,更可以使人们重视家庭、家族的团结,以及加深血缘、亲戚之间的关系等等。

西方人受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影响,以及基督教等宗教思想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并尊重个人权利的饮食意识,也绝不随便干预他人的隐私。在这种思想意识影响下,西方人在餐桌上个人吃个人的,个人喝个人的。但西方人也极其重视餐桌礼仪。西餐中以越靠近主人者越尊贵,通常男女主人分坐桌子两侧,男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侧。无主宾时,女士且年长者优先。若是男女一同进餐,男士应为女士拉开椅子。两同性进餐,靠墙的位置留给年长者。[3](P28)“女性优先”以及“尊重长者”在餐桌上体现的非常明显。西方人聚餐一般更自由安静,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取所需,很少有让食的习惯。就餐期间交谈也是小声低语,付账多采用AA制,不会造成不便。相比中国,刀和叉则是人们普遍使用的餐具,这也具有一种独特的饮食情怀。

三、中西饮食在内容上的差异表现

关于中西饮食内容的差异,往往和各民族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当然,各自的饮食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饮食内容,这种差异的表现并不能一概而论,下面就扼要举例说明之。

中国的饮食内容风味多样、独具特色。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菜系”早就闻名于世了。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就当地物产和习俗而言,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长于海产品做菜。就各地气候而言形成了多种口味,一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就中国饮食的内容而言,“选料”则是其核心所在。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等,都有很多讲究。这里讲究的就是“精”、“细”二字,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的饮食更讲究养身,食医结合,饮食要四季有别,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这种饮食方式和内容也是中国人延年益寿、享受生活的一种情结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节日岁时的饮食各有不同,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比如除夕、春节吃“团圆”饭,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当然,饮食当中的饮品也不能忽略,“酒”和“茶”是中国饮食内容的精髓,贯穿于日常饮食生活的始终,人们品茶论道、饮酒作乐,可谓别有一番风味。

与中国复杂的饮食内容相比,西方的饮食则显得简单明了了许多。中国人吃饭讲究的是菜,而西方人则多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同时注重的是科学营养的搭配。在西方,著名的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肯德基”、“麦当劳”已然风靡全球,西方的饮食内容给人的印象自然是汉堡、鸡翅、牛排、薯条和奶酪了,吃生食和高热量的食物就是这种饮食文化的特点所在,肉食、冷食和生食也同样被西方人所适应,并且是人们心目中的美食。这种简单明了的饮食,正是体现了西方人的理性逻辑。人们不会再吃上面浪费更多的时间,而是在享受这种饮食的自由感觉,但是又不乏对饮食科学营养的考虑。在西方,值得注意的是饮食中的宗教情结,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就基督教家庭而言,在节日饮食上是遵守一些礼俗的。圣诞节为了纪念耶酥的复活,信徒们要举行斋戒,不吃肉食,不用刀叉进食,减少娱乐。复活节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用小动物形状做成的巧克力糖果,装点的精美甜点,是节日中的重要食物。还有狂欢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除此之外,在家庭聚餐中,人们每次进餐前后都要向上帝祷告,感谢上帝赐予美好的食物。这种具有简单宗教仪式的进餐内容,与中国的饮食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异。当然,葡萄酒、咖啡以及红茶等西方人最爱的饮品,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中西饮食文化上的诸多差异,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然而,中西民族国家之间的偏见与攻击,往往是由很多差异引起的。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的“文化相对论”是值得我们用来反思自我的良药。任何一种行为,比如信仰、习俗(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等,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没有一个对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绝对价值标准。中国拥有的饮食文化并不落后,西方的刀叉饮食文化也不代表野蛮,它是由各自文化圈内的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结果,比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性格等等。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饮食文化从一元向多元发展。各种饮食几乎没有了地域界限,中国饮食也在不断吸收西方饮食理性和科学的特点,西方饮食现在也开始研究美味和烹饪技术。从文化上讲,中西方揭开了饮食差异表面的面纱,看到的是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知识,中西的这种学习和交流,从文化上互相理解和融合,[4](P225)必将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交际共赢。(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2] 王剑晖.从饮食文化中看中西文化差异[J].新西部,2008(24).

第4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不期而遇 发现快乐

1987年,杜莉从四川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毕业,来到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任教。从一名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到烹饪学校的教师,其间的跨度很大,刚开始她难免有些彷徨和迷茫。但是,在当时四川烹专领导和老教师尤其是熊四智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杜莉很快理解了“民以食为天”的深刻含义,认识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饮食早已不仅是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还满足着人类的心理需求,越来越拥有丰富的社会属性,形成了一种文化。于是,她从古典文化、历史学视角找到了一个进入烹饪教育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饮食文化,由衷地热爱上了饮食文化教育和研究工作,并从中发现和享受着快乐。

教书育人 融合创新

自从到了四川烹专,杜莉就一直担任《中国烹饪概论》的主讲教师。20多年来,她不断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以烹饪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为依据,始终站在饮食文化学科的前沿,将餐饮业发展的新知识、新动态融入教学:在讲授过程中坚持“条理清晰、讲解透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风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互动等教学方法,将教、学、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餐逐渐成为中国餐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西餐、西点的企业不断涌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杜莉教授又组织教学团队开发了《西方饮食文化》课程,并与餐饮企业共同设计课程。而与课程建设相伴的是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杜莉及其教学团队在这项工作上一直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由杜莉主编的教材《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烹饪概论》分别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和高等职业教育教改教材,《西方饮食文化》和《川菜文化概论》更是全国首创。

教学认真负责、信息量大、互动性强,是学生对杜莉教授上课最直接的感受。如她在上《西方饮食文化》中的“西方饮食习俗”一节时,会穿插一些中国饮食习俗,还会拿出珍藏的餐具、茶具做展示,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教书必须育人。她常用“先做人后做事”的古训与学生和青年教师共勉,既传道授业解惑,又讨论做人原则和职业道德,邀请全国餐饮界著名学者、大师来校讲学、现身说法,引导学生和青年教师热爱餐饮事业,鼓励他们奋发图强、追逐梦想。

孜孜求索 服务社会

除了承担教学任务,杜莉教授在学校还从事饮食文化的研究工作。20多年来,她潜心钻研、上下求索,先后撰写出版了《中西饮食文化比较》《中国川菜》(中英文标准对照版)《巴蜀饮食文化纵横》等20余部专著和教材,在国内外刊物上百余篇,主持完成了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在饮食文化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如专著《中西饮食文化比较》填补了我国在饮食文化领域研究的空白;参与撰写的《奥运餐饮培训教程》成为奥运史上第一本餐饮培训教材。主编的《中国川菜》(中英文标准对照版)首次创造性地解决了川菜翻译难题,为赢得川菜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标准制定权奠定了基础,是川菜的重大标志性图书。该书已成为四川省及成都市对外交流宣传的常备礼物,对促进川菜国际化发展、加强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5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文化伦理;饮食男女;李安

从文化视域来评论《饮食男女》这部影片,无非是三个大的方面:一是饮食,二是家庭,三是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两个要素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事物。

一、《饮食男女》中的饮食文化

饮食在最早的时候是满足人的生存的必要事物,所以说饮食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离开了各种水和食物,人们根本无法生存下去,更遑论其他任何了。所以在世界范围内,饮食都是基础性的食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饮食已经从传统的果腹发展为一种文化,特别是中国,饮食自古以来就不仅仅是果腹的工具,而是深深映射出中国社会层面的重要载体。在《饮食男女》影片中,饮食文化的传扬和描述是直接又具体的。李安将主角老朱身份设置为一个大厨,自然在影片中就会充斥着关于做菜的画面。在电影中,老朱做菜的画面没有任何的画外音,做菜在这一刻不是表演,也不是演绎,而是真正地做菜。此时,观众的感官随着老朱的各种做菜细节,将精神与影片融为一体。真正将影片升华的并不是做菜本身,而是以一桌菜为叙事的铺垫和见证者。在影片前两次的家庭聚会中,老朱做了满满当当当的一桌饭菜,这些饭菜都是老朱精心准备的,无疑是美味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家都无心真正将关注点放在饭菜上。二女儿宣布搬离这个家庭立马让一桌饭菜营造出的团圆气氛消失殆尽。影片中我们可以通过导演的细节设置---屋内的照片看出二女儿在老朱心目中有多重要,二女儿的离开标志着整个家庭牢不可破的情感关系开始岌岌可危,丧失味觉的老朱本就已经失去了一部分的功能,女儿的离去更加剥夺了老朱在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饮食男女》中的家庭伦理

饮食二字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也就是家庭,而男女则并不特别指代的是亲情,这里的男女指的是超出老朱和女儿亲情之外的其他人的男女爱情。老朱的大女儿是一个老姑娘,表面上她是因为大学时候受到的感情伤害而将自己封闭起来,事实上这只不过是她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她将自己封闭起来,其实与自己的父亲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的。老朱丧失的是味觉,实则是将自己的情感封存起来,大女儿亦是如此。直到她遇见了合适的人,所有的伪装全部粉碎,她在家庭聚会上宣布了喜讯并离开了老朱。二女儿是最离经叛道的,她从小就想要当大厨却被父亲极力阻止,却在最后整个家庭都分崩离析之后向父亲大展身手。她的感情生活同样充斥着不可思议,她不仅跟前男友保持着暧昧的男女关系,还跟同事也发生着不清不楚的感情。她是整个家庭走向崩塌的始作俑者,也正是她的离开,让满桌饭菜所代表的其乐融融彻底毁灭,将深层次的不满与裂纹暴露出来。三女儿的情感则相对简单得多,爱情观也简单直接,有喜欢的人就抢到手并毫不犹豫地准备结婚。

《饮食男女》中与其说在塑造一个走向破碎的家庭,不如说是在刻画一个家庭伦常中最为重要的角色---老朱。他是一个老人,他是一个父亲,他是一个单身的老父亲。老朱的性格是含蓄的、内敛的。一方面,这肯定与老朱的工作有关系,作为大厨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只需要做就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家庭情况,他需要把三个女儿拉扯大,岁月磨去了老人的言语。老朱的形象与中国大多数老父亲没有什么区别,默默奉献,默默地为子女准备一桌的饭菜甚至是生活,却不知道子女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却总得不到子女的理解。

三、《饮食男女》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李安作为中西合璧的导演,自然在其影片中不可避免地会提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饮食男女》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潜移默化的,是不太明显的。老朱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慈祥的中国老父亲形象,但是最终他却跟与女儿差不多年纪的锦荣相爱。这既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一次挑战,也是对整个人性的一次挑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纲常中,相互结合的两个人可以有年龄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不能太大,否则就会乱了辈分。而在西方的文化中,情感是最重要的,西方人并不在乎人的真实身份,而在意的只是个人的本心。我们不能够去断定哪种文化是正确的,因为两种文化都是在悠久的历史积淀中才形成的,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李安将这部影片的主角放置到中国,就是为了突出着一种对传统伦理纲常的挑战,给人们以深思。

影片中,老朱作为一个大厨,具体做了松鼠鳜鱼、蒸腊肉、小笼包等极具中国特色的菜肴,其向西方的观众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在西方人看来,饮食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填饱肚子,而对于中国人来说,饮食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化。所以西方都是大块吃肉,各种简单食材的简单料理和混搭就行;中国的饮食需要经过煎煮烹炸各种不同的方式,还讲究色香味等多重的要素,不啻是一种文化特征的体现。并且上文已经说了,在中国,饮食是具备深刻的含义的,一大桌的团圆饭映射的是亲情。这也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大的差别。

【参考文献】

第6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西方文化;渗透

文化是语言的载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很多小学生反映英语学习较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理解西方文化。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运用语言得体的需要

文化是语言的载体,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语言更加得体,必须要掌握该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由于中西方国家宗教、社会、物质、生态等环境不同,导致语言习惯也不尽相同。为了防止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误会,人们在交流之前必须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譬如中国人见面总喜欢问对方是否吃饭,以此作为打招呼的方式,但是这对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人们会认为自己的隐私被侵犯。因此,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西方文化,可以让学生运用的语言更加得体,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培养语言思维的需要

语言和文化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语言离开了文化就变得毫无意义,同样,文化若是离开了语言就无法体现。文化背景对语言思维方式具有极大的影响。语言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生想要学好英语并且有较强的运用能力,必须要有良好的英语思维。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掌握英语技能、学习英语知识与熟悉西方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方式。

(三)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人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宽广。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无论是从商、从政还是就业,外语能力都是一项必备技能,与外国人打交道更是家常便饭。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可以提高学生未来的竞争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方式

(一)通过文化差异的比较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文化差异的比较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首先,对饮食文化差异的比较。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是酒桌文化,中国人吃饭喜欢大家坐在一起,点一桌菜摆在中间,相互敬菜敬酒。但是西方则不同,西方人忌讳敬菜,喜欢各点各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比较讲究群体性,而西方人更偏向于追求个体性。其次,礼仪文化差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是握手,而西方人更喜欢拥抱和接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讲究内敛和谦逊,而西方文化更多的是直接和外向。除了饮食文化和礼仪文化,还有姓名差异、节日文化差异等。英语老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直接进行比较,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二)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西方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要求,英语教材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新教材中有很多的英美文化知识,英语老师可以对教材中西方文化知识进行充分的挖掘,以此渗透西方文化,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能力。例如,“Let’sgotothepark”这篇课文中出现了中国的秦陵兵马俑。这是我国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英语老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给学生讲解世界其他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比如悉尼的歌剧院OperaHouse、日本的富士山FujiMountains以及英国的大本钟BigBen等。通过这些西方文化知识的渗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创建真实性的语言交际环境,培养学生西方思维习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英语老师可以通过创建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受西方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西方思维习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人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导致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误会。老师可以根据Ben’sbirthday这篇课文的内容,创设如下的场景:中国人一般收到礼物后不会当着对方的面拆开,但是西方则不一样,西方人在收到礼物后更喜欢当着对方的面打开礼物,再表达自己的谢意。通过这样的交流情境,培养学生西方思维习惯。综上所述,文化和语言是一个密不可分的载体,小学英语老师要意识到西方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认真研究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再选择合适的渗透方式有效渗透西方文化,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式面点;发展;创新

面点制作是中国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烹饪事业的飞速发展,面点制作也出现了十分可喜的势头。各地面点工艺和风味特色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出现了大量南北风味结合、中西风味结合、古今风味结合的精细面点新品种,推动了我国面点工艺的发展。在面点供应的规模和层次上,也由低档次的零售小吃,发展到中、高档次的专门点心宴会以及点心筵席等形式,以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新的饮食需求。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式面点发展之路。

一、合理利用原料,开发新的面点品种

中式面点品种极为丰富、琳琅满目,其经常使用的原料与中、西餐相比有明显的侧重,每一种原料所体现的工艺性能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它们在加工工艺中的作用有时也有很大的差异,但若合理地选择和利用,中西餐的某些原料,会对中式面点的创新和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面点新品种的开发可以从新型原辅料的开发与利用、营养面点的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

1.新型原辅料的开发与利用

作为面点的皮坯原料,可以在继承传统选料的基础上,注意选用中、西式新型原料,如:芋艿、山药、杂粮、巧克力、咖啡、干酪、炼乳、淡奶、酸奶等,以提高面团的质量,不但会使产品的色泽更诱人,在风味和营养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赋予创新面点品种以特殊的风味和质量特征。

“食无定味,适口者珍”。面点馅心口味的变化,也是中式面点创新的关键环节。如今,面点大师们已经打破传统的甜馅和咸馅面点品种的规律,将更多的风味赋予面点的馅心之中,如咖喱牛肉馅、咖啡馅、糯米馅、冰淇淋馅、黑豆馅、木瓜馅、榴莲馅等。例如,上海元祖食品推出的巧克力月饼、咖啡月饼、冰淇淋月饼等已经引领了国内面点馅心品种创新的潮流;而扬州的食品企业也正在如火如荼地研究以仙人掌、芦荟等为馅心的包子,意在创新扬州包子,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

2.灵活运用科学知识,开发更具营养的面点品种

“营养”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已为众人所习用,但对它的确切定义却未必准确了解。“营”在汉字里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或养身,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应当是“谋求养生”的意思。确切地说,应当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对于面点而言,中西方又有不同的观念:洋人不明“味道”,华人未闻“营养”。例如中国人吃西餐,仍会习惯地把面包看成主食,而肉是副食;而洋人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也认为面包和肉有本质上的区别,可是他们会断言,那差异不是“味”上的,只是“营养”上的。“味”与“营养”的差异,可以说是中西文化差异的象征。

正当我们吃的主食由粗变精之际,西方国家却大踏步走上回头路:在俄罗斯、东欧,主妇们热衷于黑面包;在德国,全麦面包销路大畅;在新西兰,“主食吃杂一些,配以豌豆、蚕豆等”已成为政府的号召;美国则把粗粮和蔬菜列为“食物指南金字塔”的基座,这与我国“粗茶淡饭保平安”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与西方国家在饮食习惯和观念上的逆向变化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提醒我们:在追求美味的同时,还要注意均衡的营养!例如,利用生物发酵方法生产出的面点制品要比传统的老肥发酵方法制品营养价值高很多;另外,可充分利用我国的现有资源,开发一系列的功能性面点、食疗面点、药膳面点等等,对消费者的健康会有相当的益处。

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灵活进行洋为中用的面点开发

目前从面点的消费对象来看,大众化是其主要特点。因此面点作为商品,必须从市场出发,以解决大众基本生活奢求为目的。可以说,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借鉴西式餐饮的成功经验发展中式面点已成必然趋势。

面点行业在西方通常被称为“烘焙业“,在欧美国家十分发达。西点不仅是西式烹饪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独立于西餐烹调之外的一种庞大的食品加工行业,成为西方食品工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欧美各国如瑞士、美国等国家均设置有烘焙培训及研究中心,其谷物化工、食品工程、食物科学和营养学方面的专家也较多,他们既注意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又注重突出本国的特色,坚持不懈地在各款西式面点的用料、生产过程等方面进行探索、改良,从而使得西式面点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三、不断扩大规模,使中式面点的生产现代化、标准化、机械化

中国面点是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吸取国外现代餐饮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经验,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经营方式和管理办法,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丰富多彩的、能适应国内外消费需求的面点品种,是中国面点今后的发展趋势。

第8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衣食住行 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 价值观差异

Abstract: When all people are creating a new civilization world on the earth, the collision of their different world views and valu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in all respects of their life. Generally, the collectivism reflects the nature of eastern culture, especially, the Chinese culture is a typical one. But, in the west, individualism is widely accepted by people. Thi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mpedes the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nations. However, by contrasting the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two cultures reflected in food, clothing, housing and traveling, it becomes easier to make people from different nations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tter, which can be helpful to create a more inclusive and harmonious world.

Keywords: culture differences; food, clothing, housing and traveling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221

一、引言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不同族裔、不同语言共存的多元文化结构已是当今普遍现象。然而,由于地域的差异、阻隔以及交流上的障碍,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习俗传统,在价值观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标准,这些常常使得跨文化的交流变得复杂、困难。人们习惯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去衡量他民族的交际行为,这种经由文化的影响所产生的主观性,往往会造成个人的偏见。因此,在沟通中常常遇到各种文化障碍,难以实现相互的理解。而要改变这一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异域文化,开展两者间的和平对话,以理解与包容的心态对待对方,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理解基础上的沟通,从而共建一个和谐的跨文化交际环境。而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行为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对中西方人们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进而亦可以解读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各种障碍,以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中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的建构

在人们沟通过程中,符号语言或行为常常被用于反映交际者内在的动机,但如何表达则取决于人们自己所拥有的价值体系[1]。而价值体系则是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由于世界上各个民族所处地域的不同以及习俗宗教的差异使得文化价值取向也各不相同。 Hofstede(1983)在其National Cultures in Four Dimentions一书中就提出了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理论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维度论说[2]。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这一维度里,各民族都可找到自己不同的价值观特点。这一研究方法让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一)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观的建构

就集体主义而言,东方特别是亚洲地区较为典型,而其中中国文化表现得尤为突出。几千年的儒家伦理文化对中国人稳定的群体意识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儒家所要求的三纲五常、君臣父子、贫富贵贱使得整个社会等级制度根深蒂固,使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形成一种意识:群体利益始终高于个体利益。人们也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遵守一定的礼节和仪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服从群体的要求。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给群体文化中的每个成员打下了无形的烙印。因此,集体主义文化观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让人们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中都更加关注人际关系的维系和和谐,认为只有有了集体才会保障个体存在的安全;只有融入了集体个体的利益才能有保障。这也就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渐变成不知不觉的习惯,无论是在精神世界还是物质世界,集体主义发展成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西方个体主义文化观的建构

相对集体主义而言的另一极端是个体主义。个体主义是西方文化发展到近代的产物。十六世纪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个体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人本主义、人权主义思想在西方得以确立和深入人心,之后美利坚的形成更是将此发挥到极致。这种文化认为个体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出发点,人必须为自己个体利益而奋斗,为自己奋斗才能为他人和社会奋斗,有个体才会有社会整体,个体高于社会整体。这种文化观强调了自然权利、平等和自由的思想。这也正如美国《独立宣言》中写到的:所有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也正是这种价值观让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个体的一切利益和行为,张扬个性,尊重个体也就成了西方社会的流行价值观。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不仅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使得中西方在衣、食、住、行等各层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了解了价值取向的成因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们在日常中的不同行为举止,价值判断标准,才能能去包容不同于自己的异文化,成功地实现跨文化的交际。

三、中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在

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分析

不同价值观的取向决定了人们不同的沟通方式和生活模式,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层面无不彰显着中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文化差异[3]。从这些层面的对比中可清晰地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沟通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相互间的认识与理解,构建和谐化的国际环境。

(一)服饰文化:中国服饰“天人合一”的宽衣博带对西方服饰“人体之美”的个性张扬

中国人的“群体”“整体”意识随处可见。服饰是衣、食、住、行中最能直观体现中西价值观差异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服饰最初的功能是为了防寒保暖、遮蔽身体。但在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外,它也是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政治、经济、心理、习俗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4]。在中国服饰文化中常常可以体会“群体”“合一”的概念。中国传统服饰追求写意,重在表现人的“气质”“神韵”,以宽衣博带体现“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力求社会伦理规范与个性心理欲求交融统一,服装的社会功能也因此被无限放大,个人审美则被逐渐摈弃。中国服饰要求呈现色彩的和谐,款式的整体呼应。服饰文化的色彩以等级标志为主体,青蓝,赤红,黄,白,黑乃尊贵之色,与五行相对应,构成五方正色的图式,被用来别上下,名贵贱,成为等级差别的象征。而其宽体式造型上的领襟,滚边则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谐与统一,其集体主义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其中。

然而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对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崇也使得服饰文化更有别于东方文化。在这里人们把自己看成是自然世界的主人,以自我为中心,张扬个性。立体紧身的服饰强调、夸张的人体之美,个性突出对胸、腰、臀等形体的显露,充分体现个体中心论,显示了写实的服饰风格。

因此,从服饰中不难看出,中国“天人合一”的宽衣博带写意服饰观正体现了集体主义“合”的思想,而西方体型显露裹身窄衣的服饰写意风格也印证了个体主义文化的特性。

(二)饮食文化:中餐“合”(集体)对 西餐“分”(个体)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不仅体现在服饰上,就是在饮食文化中,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文化不仅在服饰上体现了“合”的理念,在饮食文化中也讲究“全”的思想。集体主义无不深入人心。从菜的名称,就餐座次的安排,美食的享用方式到餐后的付账处处都体现着集体主义观念,突显一个“合”或“全”字。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都是共享的方式,而且聚餐是人们寻求集体温暖和归属感的日常社交行为。单从菜名“全家福”“烧全鱼”“四喜丸子”“桃园三结义”等我们就不难看出这种群体意识的存在。其次,在就餐座位的安排上,更是突出了群体与等级的概念。中国人常用的餐桌是圆形的,这使得就餐的人很容易向中心凝聚并有归属某个集体的感觉,并且在座次上也是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群体的结构非常稳固。用餐时更是讲究通力合作,共享美味佳肴,绝不吃独食,甚至吃完付账时也不忘对这个集体的忠心,个个争先恐后地去付账。正是因为这种聚餐方式,一个又一个群体才得以建立巩固,个体才得以生存[5]。

然而在西方饮食中,虽同是聚会聚餐,却另有一番感受,完全不同与这种群体行为。首先,西餐文化中所使用的餐桌是长方形的,这种几何图形很难给人有向心凝聚的吸引力。就餐座位的安排也不重长幼之序,更无男女有别,即使在这种聚会中他们也要体现人人平等的精神,张扬个性。进餐时更是冷冷清清,个人端上一盘“自扫门前雪”。吃完之后在中国人看来也更显尴尬,他们各付其账,恐有占他人便宜和被占之嫌。可即便这样你清我楚,大家也还相处泰然。充分保障个体的独立性。

从以上不难看出,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价值观即使是在普通的日常饮食上在中西方也完全有别。

(三)居住文化:中式的“天人合一”房包院(群体)对西式的“独立 宏伟”院包房(个体)

在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使人们时时刻刻都需维护与捍卫。本着个人服从集体,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就连我们用以遮风避雨的房屋也印上了“群体” “合一”的色彩[6]。中国传统思想的“儒、释、道”精髓也渗透到了中国建筑的设计理念中。由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大多都为庭院式或花园式的。所有窗子皆向院内,外面则全封闭形成一个整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无论是北京皇宫的紫禁城,普通百姓的四合院还是福建民众的圆形围屋,处处让人感觉集体是个体存在的基础,整个建筑显得沉稳,柔顺,含蓄,形成一个合体,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西方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建筑常常给人傲然屹立,与自然对立的感觉。住宅居中,所有窗子向四面开放的“院包房”尽显个性的张扬与宏伟壮观,更能加强个性的力量之势,与中国的房包院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建筑的“集体”性与西方的“个体”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出行文化: 中式出行重人际网络维系与构建对西式出行求个体体验与享受

在衣、食、住、行中过去最为人忽略的算是出行了。传统不发达的经济自然使得人们还无暇顾及这一层面。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现在人们对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中西方就此方面的认识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其对出行的认识也依然受制于其固有的文化价值观。出外旅行时,人们所要面临的是去适应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异地文化环境。在中国向来视“家庭”“集体”为生存之本的人们会突感不适,尤为安全性感到不安。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此处的父母和朋友实指个体所期依赖的某个群体。外出行游一时脱离了原有群体,致使中国人在出行中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更重视“集体主义”的各种规范,并积极发现能融入其中的新的集体。人们通常认为游玩并不重要,关键是和什么样的团体一起出行。一方面是体验出行的快乐,而更大程度上是在随行中结交好友,建立巩固群体基础。而西方人在出行时,要么旨在完成所负重任,要么完全融自身到行程的体验之中去。与谁交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体在体验中得到了极大的生活享受,个体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一切以个体的经历感受为主,与中国人的出行相比似乎更简单明了。个体主义精神再一次得到充分体现。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的过程。但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各种行为起着制约的作用。由此所产生的误解与冲突常常影响了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因此,通过对人们衣、食、住、行中所反映出的不同生活模式的了解,分析其认识的差异可有利于不同民族的人们了解相互交际中所产生的文化冲击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创造出一个更宽容、更自由、更民主、更平等的国际对话平台,丰富地球文化,创造和谐的全球生活。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

[2]Hofstede, G. National Cultures in Four Dimentions[J].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1983: 46-74.

[3]杜学曾.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王维堤.中国服饰文化衣冠古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易中天.闲话中国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23.

第9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英美文化;导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96-02

语言这一门技能,需要学习者拥有严谨而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积淀文化知识底蕴,大学英语的学习同样需要这一过程。英语主要是欧美国家体系的语言形态,存在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社会发展背景,我们在对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英语的学习兴趣,就需要脱离原有的学习方法,不只是要从语言表面形式进行生硬的学习,还要用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去带动英语互动式学习,使学生接触到纯正的英语的文化底蕴,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能。

一、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大学英语的互动式教学,其主旨是要创造一个多元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平等地进行交流与探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交流过程中,可以表现出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观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不同的观点产生碰撞,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能力。而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正是创建这种多元化的学习氛围的有效路径和手段。

二、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导入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可以有效提升大学英语的互动式教学效果,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机融合。其必要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全球经济化和文化一体化的融合背景下,高水平的英语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因而,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教育也日益在高等教育中体现出其与时代接轨的重要意义。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不但要传授语言的基础语法知识等内容,还要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用世界的、全语境范围的视角去探寻文化和了解背景内涵。

2.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视角,审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英语语言的认知和了解,可以深入到英语这一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在对英美文化知识了解的前提下,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避免出现用语错误的文化触犯现象。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和影响着文化的传播,语言的运用一旦不合理,则会给文化造成迟滞或阻碍的作用,同时,文化的进步又会产生新的词语和新的表达方式。这些,都体现了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承的关系,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进行教学的合理运用。

3.英美文化外部氛围与内部教学课堂可以实现有机融合。在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倡导多元化的教学状态,注重教学过程中个性化的、互动和协作,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禁锢,创设自由、平等、合作的英语学习氛围。而英美文化则恰恰契合了这一内部课堂教学形态,可以很好地介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如对英美国家的婚礼习俗、英美教学文化、英美传统礼仪习惯等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和分析,实现内部课堂教学与英美文化知识的完美契合,有助于提升学习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全面提升英语口语应用能力。

三、英美文化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原则把握

文化是一个泛义的概念,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考虑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以下原则的把握。

1.兴趣性原则。英美文化导入的目标是要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语言氛围和环境,教师运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就是创设语言情境,寓教于乐;同时,引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让学生感觉置身于一个生动、陌生而有趣的语言交际环境之中,从而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英美文化中的许多成语、谚语等背景知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扩大知识面,在各种活动中,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2.相关性原则。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涵盖诸多内容,在大学英语互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选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英美文化知识,而不要脱离教材,要以原文材料为蓝本,进行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的结合性练习和理解。

(三)渐进性原则

英美文化的导入与语言教学一样,都要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理解能力的不同,进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教学进程,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英美文化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再根据课文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导入。例如:《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中的College Life为例,在进行互动式教学之前,可以播放视频,展现出西方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等文化背景内容,引发学生思考中西方高校教育的差异性,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英语互动式教学的模式。

(四)实效性原则

英美文化的知识导入,可与学生的语言内容紧密相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还要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未来的职业导向为着眼点,进行英美文化实效内容的导入,这样,才能在学生在职业主流交际导向下,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

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导入在大学互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注重英美文化材料原汁原味的导入,创设互动式英语教学氛围

在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中,文章的选材有一定的变化,引入英美文化背景的原汁原味的材料,可以使学生感觉置身于一个相对真实的文化环境之中,学生的视野会更加宽阔,也在这一文化情境中产生自己个性化的观点。这些材料可以包括英文电影、新闻、电视节目、照片、杂志、旅游手册等,通过这些真实文化背景的导入,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例如,以《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的“Noble Prize Winners”为例,教师在互动式教学之前,可以引入英美文化知识,可以展现与西方诺贝尔奖相关的背景材料,通过播放视频、电影画面等材料内容,向学生讲解与西方诺贝尔奖相关的创立时间、颁发的时间、奖项类别等知识,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英美文化讲解中,了解到英语相关知识,增加课堂的互动氛围。又如:在《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Women,Half the Sky”一课中,教师可以先导入英美西方文化中关于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的背景知识,并且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和讨论,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展开课堂的互动式学习。

(二)中西文化比较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

在中西方交际的过程中,文化的冲击和碰撞是在所难免的,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式教学,通过中西文化的背景知识比较,学生可以对比分析文化差异,从而预料会在什么情况下引发文化冲突和误解,这种比较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异同观念,有助于提升学习英语目标的效能。

如在《新编大学英语》的“Food and Culture”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讲解英美饮食文化背景知识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关联,通过比较的、探究的讨论互动,学生可以轻松地辨析不同交际环境下,应当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从而有效地避免文化冲突,拓展知识面。

(三)以情境为手段导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开展互动式教学

在英美文化知识导入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角色扮演和英文短剧表演等形式,开展不同情境之下的文化导入互动。学生在模拟的日常交际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教师要注意引导并观察学生的参与方式,指导学生的行为及目标语的正确使用。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英文短剧表演,通过幽默短剧、英语故事、童话、小说等英美人士日常的生活情景,展现英美文化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学生在掌握相应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注重以词汇作为载体,导入英美文化知识

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即是词汇的记忆和学习。每一个句式或语法,都应当以丰富的词汇量为基础。因此,互动式英语教学要以词汇为载体,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和学习词汇的基本能力。将单词注入英美文化背景环境之中,可以用具体的、情境化的英美文化再现形式,使学生融入背景环境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所应用的具体场景,从而增强记忆。例如:在进行饮食词汇方面的讲解时,可以导入英美饮食文化知识,向学生介绍英美流行的英式下午茶文化,在良好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互动之下,可以丰富学生词汇的累积,促进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

大学英语的学习需要累积和知识的沉淀,需要英语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融合,学生不仅要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还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强关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融入语言学习之中去,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语言交际能力和水平,意识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在英语学习和运用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英语知识和文化素养,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提升互动式英语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冬丽.大学英语课堂沟通式互动实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郭继荣,戴炜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评价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