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可见,突发事件多是有悖于社会发展的消极事实,具有突发性和危害性,但是突发事件如果能够按照事件发展规律得到及时解决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由此,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犹如“双刃剑”,也赋予了新闻媒体积极的和消极的双重角色。
1.积极角色。新闻媒体强调社会责任,实际上就是新闻媒体服务公共利益的体现,也就是发挥其积极角色的功能。它具有引导社会的舆论方向功能。突发事件是消极的变动,它给大众带来挑战,切身地感到某种危机感和紧迫感。新闻媒体可以激励人们奋起应战、攻克困难、推动发展。舆论监督功能,舆论监督主要是运用新闻媒体的信息公开的特点,实施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对不正之风的监督。由此推动政府总结经验,改进作风,提高控制和处理危机事件的水平。预防功能,突发事件报道是一种舆论监督,也可以防微杜渐,它对社会具有预警之效。危机过去之时,新闻媒体不可忽视灾后总结,总结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以及解决的途径等。
2.消极角色。矛盾可以转化,如果对突发事件新闻媒体角色认识不正确,就会使积极功能在瞬间转为消极影响。第一,破坏性作用。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的精神松懈、意志涣散,它往往能败坏人的情绪、瓦解人的心理防线。也就是说,突发事件的报道一定程度上延伸了它消极作用的空间。因此,突发事件破坏性的大小与事件传播手法、基调方式等密切相关。第二,煽动性作用。从心理学来看,爆炸、杀戮等突发新闻因电视画面刺激性强,容易挑动人的不良情绪,使控制本能的理性逐渐减弱,煽动起一种与社会既定秩序不和谐的情绪与行为。同样,频繁的灾难新闻会让人对现状产生怀疑,以至于生成悲观厌世的情绪。这客观上的警示往往给人夸张的误导,从而人人自危。
二.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1.充分建立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公信力是媒体灵魂,他的基础要素是客观真实。真实性是新闻媒体取信于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媒体的报道应当是公正、客观、真实的,如果事实虚假,就谈不上新闻的可信性,也就会失去新闻应有的作用,失去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
2.保证新闻媒体的时效性。新闻报道与其他表达形式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速度,它最讲究的就是快。快,才能抢占舆论的制高点,快,才能获得“先入为主”的主动权,快,才能把一切歪曲事实的报道和谣言在第一时间加以阻挡。快,才能让受众信任和依赖媒体,从而减少突发事件消极影响的扩大和散播。
3.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素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传播需要高素质人才,媒体内部人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将成为媒体应对外界变迁和挑战的内助力。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业者进行法制法规、新闻伦理、突发事件知识、应急安全技能等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从业者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指导,使记者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时做到临危不乱、高效有序地报道客观真实、富有价值的新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7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145-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例如爆发于美国、日本的大肠杆菌0-157食物中毒事件,在欧洲引起社会恐慌的二恶英污染与疯牛病事件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1988年上海由毛蚶引起的甲肝暴发流行,据当时不完全统计,造成了近10.6亿元的经济损失,2003年的SARS爆发流行,全球经济增长减少2%左右。近年来性病、狂犬病等传染病死灰复燃,禽流感、艾滋病等新的传染病发生,水污染、油污染、氯气泄露、放射源丢失,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大面积暴发流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甚至影响社会安定,引起了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探讨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法律法规依据
自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5年又通过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随着《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2建立快速反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随着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频繁的发生,建立快速反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是市级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关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和严重性的特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处置的时间越早,事态就会控制在最小范围。这就要求市级疾控中心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足以应对该事件的人员、设施、设备,并快速、有效地开展工作。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说“患者及早就诊、医疗机构早发现、信息报告畅通,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3个关键环节”。2001年广安市的霍乱疫情,由于医疗机构疫情报告不及时,结果造成全市暴发流行,经济损失近600万元。2006年广安区浓溪镇红色村130多人亚硝酸盐中毒,死亡2人的事件,如果处置不及时、有效,不知还将有多少人丧失生命。所以建立快速应急反应体系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关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明确指出:突发共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为了确保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够快速、高效应对突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成立由中心主任担任队长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队,分管主任任副队长,下设专家组、现场处置专业组、消杀灭组、采样、检测组、信息组、后勤保障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论证;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不同级别的应急预案;指导并参与辖区内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置;培训本级和下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工作人员;负责突发事件应急人员的合理调配、消杀药品、防护物品、设备的储备。
3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和快速性,应急预案是事前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方案,平时制定有详尽的应急方案,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才不至于乱阵脚。所以,要根据本地的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中毒、环境污染等因素制定适合自己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而不是照搬国家、省和其他市、州的应急预案,并且在应急处置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4加强人才、知识的储备,切实做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
市疾控中心的专业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在传染病防治中,对肝炎、菌痢等常见病,由于目前控制较好,但不能停留在常规工作上,要有创新、要有突破;对本市较少发生或或罕见的传染病,如鼠疫、炭疽、禽流感等,缺乏实践经历和经验,认识不足,应对能力有限;对一些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如乙脑、狂犬病、艾滋病等,缺乏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如何应对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个别专业存在人才缺失,在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等公共卫生领域现场处置能力还很薄弱,监测项目不多,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落后,大多仅停留在一般项目的检测,谈不上突发事件现场的快速检验检测能力,不能及时预测、预警,难以应对突发事件。
4.1应采取多种形式做好人才和知识的储备,纵观市疾控中心现有人员结构,能够承担起各个领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重任的专业人员的确有限,中心每年应有计划的接纳高学历人才,应采取送出去(送出去进修),请进来(请上级专家讲课)等多种方式培养人才,制定专业知识自学,学术讲座计划,使中心每一个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才不至于造成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局面。
关键词:供应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快速恢复;演化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58-05
Study on the Evolution Processes of Supply Chain Disruption Based on Fast Restoration
SUN Qi1, JI Jian-hua2
(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ntemporary Business and Trade Research Center,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2.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52)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pply chain disruption,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supply chain disru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cope of thestudy.Following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es of supply chain disruption, it divides supply chain disruption into three phases、 concluding ex ante phase, middle phase and ex post phase. Finally, based o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pply chain each stage, it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management objective for each stage.
Key words: supply chain disruption; disruption management; fast restoration; evolution
一、引言
应急管理(Disruption Management)的名称最先是由Causen等人提出的[1],而供应链应急管理的研究思想则是来自Thengvall对航空公司应急管理系统的研究[2]。随后,世界各地的政府、学者和企业领导者们开始认识到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性,并引起对供应链突发事件的关注。不少学者对突发事件的类型进行了研究[3~6]。一些学者们在分析供应链脆弱性的成因时提出:供应网络天生就对中断极其脆弱,而随着供应网络复杂性的不断增加,任何一个因素受到突发事件的冲击后都有可能导致部分网络失效甚至扩散到整个网络直至崩溃[7~9]。同时供应链日趋精益、灵活敏捷,这样的趋势也加剧了供应网络的脆弱性。
从很多案例都可以看出供应链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对快速恢复的要求。如,2001年飞利浦公司一生产车间因雷电引起的一场持续不到10分钟的火灾,诺基亚和爱立信的管理者对出现问题的反应时间不同,结果出现了巨大的差别。对于发生自然灾害类的事件,对快速反应的要求就更高。2008年中国南方出现的冰冻,国家对电力行业明确指示要求2008年春节以前要全面通电,等等。因此,对供应链应急管理的研究中,很多学者考虑如何快速恢复供应链系统正常运作的问题。
从预防的角度出发,A Michael等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对多样化的灾难性风险事件有关的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开发一个积极计划来预防供应链突发事件[10]。Tomlin研究了公司具有预见供应中断风险的预警系统下的应对策略[11]。孙琦等人提出建立联盟库存来应对供应链突发事件,建立了联盟应急准备库存,分析建立联盟库存的优缺点[12]。盛方正研究了基于风险规避的供应链突发事件管理[13]。刘仁辉构建了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恢复与处理为内容的,面向决策层、职能管理层、执行管理层、操作层的应急管理程序,从而实现了有效的应急管理目的,为企业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14]。张菊亮考虑利用库存来应对供应链突发事件[15]。从控制的角度考虑,许明辉提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预警功能和解决方法的基本思路[16]。于辉、盛方正研究管理者面对突发事件应该何时启动应急预案的问题[17,18]。从应对的角度分析,有相当多的学者针对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Yu 研究了突发事件造成随机需求分布变化下供应链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发现回购契约下的供应链具有很强的鲁棒性[19]。滕春贤等人研究了随机需求下的供应链突发事件[20]。于辉、张欢从回购契约、协调供应链、数量折扣合同和第三方控制等背景下分析供应链的应对策略[21~24]。盛方正等人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下发生突发事件[25],基于极值理论和自组织临界特征的供应链突发事件协调[26]。
但是,系统地以快速恢复为目的对供应链突发事件演化分析的研究仍然很少。因此,本文结合供应链突发事件的特点,以快速恢复为目的分析供应链突发事件的管理目标。针对供应链突发事件演化进行了分析,以快速恢复为目的将供应链突发事件划分为预防阶段、控制阶段和应对阶段。针对每个阶段供应链突发事件对企业造成损失最小的演化过程。最后,以快速恢复为目的对供应链突发事件的整个演化过程进行了总结。
二、触发事件和供应链突发事件
(一)触发事件
触发事件是指所有对供应链造成冲击,引起供应链突发事件的事件。触发事件包括日常事件和突发事件,但都会破坏供应链的正常运作,造成供应链系统的损失,并引起供应链突发事件。
在触发事件发生之后或者是发生过程中,引起供应链系统内部的供应风险、运营/过程风险、需求风险和连接风险等,从而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是破坏,导致供应链的运作不能正常进行。
(二)供应链突发事件
由于触发事件的发生而引起供应链风险、甚至是供应链中断,供应链从受到严重影响直到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全过程称为供应链突发事件。供应链突发事件的特点是小概率,大影响。一方面,根据触发事件发生概率小的特点和供应链突发事件发生是由于触发事件所引起的,供应链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会小于等于触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一部分触发事件的发生必然会导致供应链突发事件,而另一部分触发事件发生不一定会导致供应链突发事件,这是由触发事件和供应链的关系(包括供应链系统整体抗御风险的能力、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企业类型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三)触发事件和供应链突发事件的关系
不同触发事件对供应链的冲击程度是不同的。一方面,不同的触发事件会影响不同的供应链。比如说发生恐怖袭击对麦当劳的冲击不会很大,但是如果发生疯牛病或者禽流感对麦当劳的冲击就会很大。因为麦当劳是快速消费品,对消费者来说即使是麦当劳发生了恐怖袭击,让自己遇到的概率还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发生疯牛病或者禽流感,那么麦当劳就必然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消费者就会减少消费麦当劳的食品。因此,触发事件对不同的供应链的冲击是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供应链突发事件。另一方面,触发事件不同特点对供应链的冲击程度也不相同。比如说发生在城市的地震对供应链的影响是巨大的,发生在无人区的地震对供应链几乎是没有影响的。
触发事件和供应链突发事件具有如下关系。一方面,对触发事件发生概率是否可以预测来讲,将触发事件划分为:概率可预测和概率不可预测两类。如,自然灾害类触发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可以预测的,而社会安全事件的概率是不可预测的。另一方面,从人们对触发事件认知的角度看,可以将触发事件划分为:可判断供应链受到影响和不可判断供应链受到影响。可判断供应链受到影响是指可以判断触发事件的发生必然导致供应链突发事件。如,地震发生一定会对该地区供应链造成严重破坏,禽流感发生一定会对肯德基造成影响。而不可判断供应链受到影响是指不知道触发事件的发生是否会导致供应链突发事件。如:宁夏银川市出台了两个关于出租车营运的新文件,而这两个文件恰恰与《行政许可法》相抵触,导致银川市出租车司机全体罢工,银川市交通运输陷入瘫痪。这对涉及到运输的供应链系统来说是不可能判断的供应链突发事件。
三、快速恢复下供应链突发事件全过程演化
由于供应链突发事件对供应链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因此企业希望尽快从供应链突发事件中解脱出来,快速使企业运作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根据快速恢复的目标和Sheffi 的研究[27],本文将供应链突发事件划分为三个阶段,预防阶段、控制阶段和应对阶段。
(一)预防阶段
预防阶段指在触发事件发生之前,供应链系统处于正常运作过程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应急管理开始对供应链进行准备,来预防和规避供应链突发事件发生的阶段。考虑在供应链突发事件没有发生之前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杜绝和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包括一旦供应链突发事件发生,如何建立适合的应急预案,有效地处理触发事件对供应链及各个节点企业造成的冲击。通过事前的预防来缓解触发事件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的影响,或者推迟突发事件发生对供应链的影响提供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因此,这一阶段的管理目标是准备应对和预防供应链突发事件。
第一,如何保持这样的平稳状态,使得系统保持相对的平衡。
第二,以整个供应链及其节点企业目前的状况可以抗御多么严重的供应链突发事件,如果整个供应链及其节点企业希望抗御更高级别的供应链突发事件,整个供应链及其节点企业需要做些什么,如何减少潜在的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规模。
第三,如何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应急管理,预防为上。预防的精髓在于采取有序的措施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第四,如何节约成本。应急管理者用最经济的手段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准备,运用最合适的、最佳的技术手段降低管理成本。
(二)控制阶段
控制阶段指从出现了一些可能引起供应链突发事件的触发事件到引起供应链突发事件的全过程。这些触发事件可能对整个供应链系统或者供应链的某个节点企业造成冲击,引起供应链系统的损失,导致供应链突发事件发生。
这一阶段,在供应链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需要快速地感知到触发事件会引起供应链突发事件,并发出预警信号,给管理者应对供应链突发事件提供信息和时间。以下将这一阶段划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从触发事件开始发生到感知的过程,定义为感知层;第二层级从感知到预警的过程称为准备预警层;第三层级从开始预警到供应链突发事件发生的阶段成为I期准备层,如图 1所示。
[PS,BP#]
能够让管理者快速地感知触发事件将会对(或者已经)对供应链系统造成冲击,并及时地发出预警信号,这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触发事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触发事件强度较弱,那么,供应链在触发事件发生后有一定的感知时间,对触发事件可以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应急管理意识及综合实力等抗御供应链突发事件的意识较强,或者触发事件和供应链的直接相关性等,使得供应链及其节点企业在供应链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认识到触发事件会对供应链系统造成影响。
因此,在控制阶段,触发事件已经发生,这一阶段的管理目标有两个:一是快速地感知触发事件对整个供应链及其节点企业的影响;二是及时启动预警并发出预警信号。
第一,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感知到触发事件对整个供应链及其节点企业的影响,并能够判断影响的速度和时间;
第二,如何给出一个相对精确的预警时间,及时启动预警,快速通知整个供应链系统;
第三,如何在预警后合理安排整个供应链及其节点企业的资源,为后续应对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准备。
由于触发事件发生的强度、企业自身的情况及管理者对待供应链应急管理的态度等不同,控制阶段的三个层级不一定可以清晰地划分。但是,如果三个层级都可以出现将会对应对供应链突发事件的快速恢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应对阶段
应对阶段指供应链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恢复到供应链企业正常水平的过程。这一阶段供应链突发事件开始发生,为了尽量地减少供应链突发事件对供应链企业造成的损失,加快系统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因此,这一阶段的管理目标有两个:一是降低供应链突发事件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二是以最小的代价使得供应链及其节点企业恢复到正常水平。
第一,如何降低供应链突发事件对整个供应链及其节点企业造成的损失,这里需要包括时间、空间和成本三个方面的影响;
第二,基于已经取得的供应链突发事件的信息,如何判断供应链突发事件进一步恶化或扩散的概率有多大,分析利益相关者未来可能对企业做出何种反应,其变数如何;
第三,在抑制供应链突发事件对整个供应链及其节点企业的影响后,考虑如何将整个供应链及其节点企业的运行状况恢复到正常状态,并能够保持平稳。突发事件可能给供应链上各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后遗症,其影响程度如何。
在供应链突发事件的应对阶段,如果控制阶段已经有在I期准备层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企业现有的资源设施等,对降低供应链突发事件给企业造成的冲击采取应对措施做准备,称这一阶段为II期准备层。如果控制阶段没有I期准备层,那么II期准备层就需要包括I期准备层。接下来是减灾层和恢复层,对供应链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实施准备阶段提出的应对措施,尽快地减缓供应链突发事件对企业造成的冲击,并将逐步使企业的运作性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如图 2所示。
(四)供应链突发事件全过程演化
供应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快速恢复,因此,快速恢复供应链突发事件对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影响就是供应链应急管理的研究内容。结合以上对供应链突发事件三个阶段的演化分析,可以得到供应链突发事件全过程的演化如图 3所示。
基于快速恢复的供应链突发事件全过程的演化包括三个阶段:预防阶段、控制阶段和应对阶段。每个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的,上一个阶段处理的好坏对下一个阶段会有很大的影响。如,在预防阶段管理者非常重视供应链应急管理,在企业进行应急管理的教育,并做出一些应对供应链突发事件的预案,这将对控制阶段和应对阶段做出很重要的铺垫。控制阶段及时的感知和预警会对应对阶段提供信息和时间。应对阶段的经验为今后的预防提供更多的依据。
四、研究总结
本文针对供应链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了以快速恢复为目的下供应链突发事件演化的全过程,这有助于研究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对供应链突发事件更深入全面地认识,并对供应链突发事件的管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供应链突发事件是由触发事件引起的。从触发事件对供应链的影响来说,触发事件对供应链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都有所不同。
第二,对供应链突发事件的管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包括预防阶段、控制阶段和应对阶段。供应链突发事件在各个阶段的管理目标不同。预防阶段的管理目的是准备应对和预防;控制阶段的管理目的是感知和预警;应对阶段的管理目的是减灾和恢复。
第三,各个阶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上一个阶段处理的好坏对下一个阶段会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ausen J, Hansen J, Larsen J, et al. Disruption Management[J]. ORMS Today, 2001, 28(5): 40-43.
[2]Thengvall B G, Bard J F, Yu G. Balanc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Aircraft Schedule Recovery during Irregular Operations[J].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4, 32(3): 181-193.
[3]Tang C S. Perspectives in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of Journal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5, 103: 451-488.
[4]Mitroff I I, Alpasan M C. Preparing for the Evil[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3, 81(4): 109-124.
[5]Chapman P, Christopher M, Juttner U, et al. Identifying and Managing Supply Chain Vulnerability[J]. Focus, 2002, 5: 59-64.
[6]Sheffi Y, Rice Jr J B, Fleck J M, et al. Supply Chain Response to Global Terrorism: A Situation Scan[C]. Europe OMA-POMS Conference, 2003.
[7]Harland C, Brenchley R, Walker H. Risk in Supply Networks[J].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2003, 9: 51-62.
[8]Rice J B, Caniato F. Building a Secure and Resilient Supply Network[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 2003, 7(5): 22-30.
[9]宁钟. 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原则[J]. 中国流通经济, 2004, 18(4): 13-16.
[10]A Michael K, Walter Z, Cuneyt E. Proactive Planning for Catastrophic Events in Supply Chains[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9, 27: 141–153.
[11]Tomlin B. On the Value of Mitigation and Contingency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Supply Chain Disruption Risk[J]. Management Science, 2006, 52(5): 639-657.
[12]孙琦, 陈娟, 季建华. 供应网络横向联合应急战略库存策略研究[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9, 14(2): 16-20.
[13]盛方正, 季建华. 基于风险规避的供应链突发事件管理[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8a, 13(3): 7-11.
[14]刘仁辉, 安实. 面对突发事件企业应急管理策略[J]. 管理世界, 2008, 5: 180-181.
[15]张菊亮, 陈剑. 供应商管理库存应对突发事件[J]. 中国管理科学, 2008, 16(5): 71-76.
[16]许明辉. 供应链中的应急管理[C]. 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年.
[17]于辉, 陈剑. 突发事件下何时启动应急预案[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8: 27-32.
[18]盛方正, 季建华, 周娜.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应急预案启动时间研究[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8b, 13(6): 1-5.
[19]Yu H, Chen J, Yu G.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under Demand Disruption with Quantity Discount Contract[J]. IEEE, 2005, 712-715.
[20]滕春贤, 胡引霞, 周艳山. 具有随机需求的供应链网络均衡应对突发事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 29(3): 16-20.
[21]于辉, 陈剑,于刚. 协调供应链如何应对突发事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a, 7: 9-16.
[22]于辉, 陈剑, 于刚. 回购契约下供应链对突发事件的协调应对[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b, 8: 38-43.
[23]于辉, 陈剑, 于刚. 批发价契约下的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 8: 33-41.
[24]张欢, 汪贤裕. 虚拟第三方控制下供应链对突发事件的协调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0, 18(1): 66-71.
[25]盛方正, 季建华, 周娜. 信息不对称时发生突发事件供应链的协调[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8c, 13(4): 6-10.
突发事件后往往很容易受到媒体聚焦和网民关注,特别是与民利益相关的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关注度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暴增,此时政府的一举一动都处在舆论聚光灯下,迅速成为公共热点。此时,如果政府事件处置不当,就会再生舆情,推波助澜,让自己陷入舆论漩涡。而舆情应对失误,则会平添质疑,助长谣言,干扰事件处置,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那么,当遭遇突发事件,政府该如何应对化解舆情危机呢?总结过去众多实例我们不难发现,要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工作,需要遵循“及时准确、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科学适度”四个方面原则。
一、 及时准确,争夺舆情引导先机。
有研究表明,突发事件舆情处置讲求黄金4小时原则,事件发生4小时内可能被大量转发,24小时内就能成为舆论焦点。如果此时政府部门不及时权威信息,争夺舆情引导先机,正确有效引导舆情,那各种谣言、虚假就会在公众质疑声中不断被放大传播,误导社会公众,导致事态扩大,把舆情危机推向。
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了解事件情况,第一时间跟踪研判舆情,设置传播议程,组织权威评论,坦诚对待公众,回应社会关切和质疑,与公众展开平等对话互动,及时展开调查,进行问责处理。只有在事件处理整个过程中,政府部门都做到了快速反应,及时行动,坦诚处置,才能稳定公众不满情绪,避免谣言虚假信息流传,控制事件处置的话语权,赢得舆情引导主动权。
二、 公开透明,用事实回应舆论质疑
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往往非常关系事件发生的原因、造成的损失、涉及哪些责任等等消息,并基于社会监督的热情容易对事件进展发出质疑,这时如果政府部门不及时公开相关情况,一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就有了生存的土壤,谣言和虚假信息就会充斥网络,给突发事件处置和政府声誉、公信力带来负面影响。
事实上,一些害怕家丑外扬的地方官员,却总是喜欢千方百计压制媒体报道突发事件,删除网友言论,甚至采取威胁、恐吓、殴打拘捕等暴力手段阻止公众和媒体显示监督职能。而其结果则往往是,越大压,就会吸引越多的媒体和公众参与监督曝光,事件关注度越高,而暴力应对手段则招来更多的批评,舆情危机出现二次爆发。因此,遭遇突发事件,政府要做的不是打压,而是主动、全面、高频次、多渠道把事件信息出去,才能满足媒体报道需求和公众知望,赢得舆情引导主动权。
三、 规范有序,避免负面舆情再生
在突发事件中,政府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行事,树立自身良好的公信力;另一方面,还要坚持有序引导的原则,以客观理性的处置方式,回应社会上特别是网络上出现的虚假、不实信息和传闻,引导舆情朝着正面、理性、平和的方向发展,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因此,在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时,必须考虑普通民众的心理认知,依据社会常识常理对事件进行妥善处置。一旦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冲突,应当充分考虑公众的情绪化和心理承受能力,在不损害法律权威的情况下,灵活安抚舆论情绪,避免随意定性引发舆情危机再生。
四、 科学适度,维护政府公信力
在突发事件舆情引导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注意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持科学适度的引导原则。首先,回应舆论话不要说的太绝。突发事件后,在面对媒体表态时说话要留余地,以免授人以柄,陷入舆论被动。其次,面对民意要求,不应过度承诺。有些情况下,为了安抚公众情绪,一些官员在与公众互动中容易对媒体做出过度承诺,而一旦承诺无法兑现,结果使自己陷入被动,承受更大舆论压力,付出更大代价。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校园危机事件 ;应对能力;研究
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影响高校的稳定发展,阻碍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合力应对。辅导员担任着组织和实施的基础工作,是高校各个环节的纽带和桥梁,在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前预防、发生中处理和发生后的恢复工作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高校学生危机事件概念
高校学生危机事件是指高等院校学生在短时间内骤然发生的,严重影响大学生集体或个体切身利益、身心健康或生命安全的事件。如学生自杀、学生罢餐、宿舍发生火灾、打架斗殴、还有校外伤害、参与社会恶性事件、自然灾害等。大学生危机事件给学校的正常秩序、安全稳定造成威胁,给高校师生带来精神上的伤害,严重影响高校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损害了高校声誉。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大致类别
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尚不稳定,思想观念正处于逐步成型阶段,接触面广,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易受外界事物干扰,一旦遇到不良的因素极易发生突发事件。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突发事件:(1)政治类突发事件。(2)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3)校园安全类突发事件。(4)对学校管理不满类事件。(5)心理问题类突发事件。(6)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7)学生个人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
三、辅导员在校园危机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校园危机事件管理机构的组成者和预防者。辅导员参与整个事件管理机制、体制的制定和执行,承担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责任。辅导员直接与学生接触,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识别危机的前期征兆,排除危机隐患。要做好校园危机事件预防者的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异常行为,采取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二)是校园危机事件的直接面对者和决策者。校园危机事件爆发时,辅导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由于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处置的紧急性,需要辅导员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和现有条件作出准确的判断,快速做出反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处理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三)是校园危机事件的沟通者和舆论的引导者。危机事件发生后,信息以非正规渠道在校园中蔓延,传播过程中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任其发展会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辅导员要在上级领导同意的情况下,以科学、负责、严谨的态度,通过各种方式准确及时地向学生传递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四)是大学生危机事件善后的安抚者和评估者。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后,辅导员要及时安抚学生及家属的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和善后工作。事件平息后还要对危机事件管理制度与实践作出评估,收集相关信息,总结、报告事件发生的原因及产生的结果,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校园危机事件的管理工作。
四、高校辅导员校园突发事件危机处理能力现状
首先,缺乏与时俱进意识,安全维稳理念不强。辅导员校园安全维稳理念亟需更新,面对突发事件心理承受能力差,自身能力不足工作被动,无法有效引导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不能第一时间投入到事件的解决当中,造成决策不当等情况,延误了最佳处理时机。
其次,突发事件的预防意识有待加强。思想意识重视不到位,防范意识差,由于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繁杂,加之突发事件只是非常规性的个别事件,使得辅导员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不会针对突发事件的防范,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实施相应的预防机制。
再次,突发事件的事中处置能力较差。当突发事件发生,辅导员往往会慌了手脚乱了方寸、不知该如何应对,没有起到现场组织、有效缓解状况的作用,导致错失处理事件的最佳时机,甚至可能导致事态恶化,对于处理突发事件缺乏实践经验和应对机制。
最后,突发事件的善后恢复能力不足。很多辅导员将突发事件处理结束作为整件事情的终结,而忽视了事件结束后的相关善后恢复、总结、反思工作。突发事件的善后修复工作主要包括:对事件相关学生情绪平复和心理重建工作、网络舆情控制工作、以突发事件为契机的教育工作。
五、提升高校辅导员校园突发事件危机处理能力的措施与方法
(一)增强突发事件预防能力。辅导员应增强突发事件防范意识,着重预防,树立预防为先的理念,尽量避免高校突发摩件的发生,减小因突发事件给学生、学校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提升突发事件预防能力。事前主动预防,高校辅导员在突发事件预防工作中做足准备,提升突发事件教育能力。
(二)立足服务,快速反应,强化能力。辅导员应加强对心理特殊群体的观察和研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树立正确的交友、学习和择业观。辅导员必须具有忧患与危机意识,注意特别时段学生心理异常期的辅导,如毕业前后,考试前后,节假日前后,各类评先评优前后等。辅导员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三)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处理突发事件。辅导员在处理高校突发事件时要谨记依法行事。应该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可以从容地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明确事故责任,理顺学生和学校的法律关系,对突发事件进行客观公正、及时妥善的处理。
(四)提升心理能力,学习心理学知识。对于高校辅导员,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其面对突发事件泰然处之,有条不紊。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心理往往会遭受一定的创伤或者引发一些心理问题,辅导员需要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安抚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五)用心积累,提高辅导员的应对能力。一是做好积累,摸索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锻炼问题处理能力。二是多做调查研究,增强敏感性。辅导员深入学生进行调研,全面掌握突发事件的源起因素,提出应对之策。三是应强化学习掌握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提升理论修养,善于从大局出发,把握方向。四是组织辅导员团队学习,分析和探讨疑难问题,提升整体协作能力,加强培训,提高反思能力。
(六)善后恢复,善于总结。高校辅导员需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做好突发事件的事后教育和善后工作,建立突发事件的事后评估机制、事后恢复机制建立、事后总结机制。高校辅导员要及时分析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检查、发现、反思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到善于总结.做好高校突发事件的事后教育者,同时注重突发事件恢复阶段对学生心理的重塑。
参考文献:
[1]林伟叁.高校辅导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2. 09
一次“突发事情”的应对
在笔者所教的八年级思品课上就发生过一次“突发事情”,不过细品一下整个处理的过程,觉得对自己今后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有很大的帮助。事情是这样的:
这堂课要讲授八年级思品课下册中第五课第一框题:隐私和隐私权。隐私方面的知识正是学生似懂非懂的一个问题。按照备课设计的内容,这堂课正顺利进行着,谁料想,南排的一名学生竟然隐约地笑出声来,细一看,同桌的那个学生脸红红地正躲开。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此中定有原因,这并非大事,属于开小差的一种。以往对于这样的事情,笔者定然大声给予批评。不过笔者和这个学生发生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笔者问:“能告诉老师,你刚才做了什么吗?”这名学生很顽皮:“我什么都没有做。”笔者追问:“那你是什么也不想说了?”他默不作声。其他同学一阵窃笑。有的同学议论着:“犯了错误还不承认。”笔者接着问到:“你不想说,是不是觉得这是你的隐私,不想让老师知道?” 他抬头看了看,低声说:“是的。”然后又低下头,站在那里不说话了。
笔者不再和这个学生说话,而是大声地和全班同学说:“这位同学不想告诉我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他的隐私,到底是不是?如果是,我不再追问;如果不是,他要就他的错误要对我们大家进行道歉。”同学们大声地回答:“好!”笔者开始请大家进行讨论:“这是不是隐私?”
同学们给出的答案并不一致: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说是的同学一致认为,隐私是不想让大家知道的事;说不是的同学只是凭感觉不是,但是讲不出道理来。那个犯错误的同学左看右看,很焦急,也很得意。
笔者停止了大家的讨论,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看来今天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这个知识,想知道吗?”立时班级安静下来,大家齐刷刷地看着笔者,说:“想!”
此时,向同学介绍说:“隐私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隐私是不愿为人所知,不想为人侵扰的秘密;第二,隐私的内容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是纯个人的私事……”
看到同学们的表情在变化,又趁热打铁:“同学们说,这位同学不想告诉我的这件他个人的私事,还是不是他的隐私?”
班里同学的表情在变化,很快变得豁然开朗,继而一片掌声到来。掌声过后,有的小声说明白了,有的在轻轻指责那个同学,班级中的几位班级干部则对那个犯错误的同学大声说:“你这是什么隐私,你的行为侵犯了班级的利益,影响了课堂纪律,影响了我们大家的学习。”更有人竟然直接要求那个同学道歉。那个同学顿时脸通红通红的,他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对笔者说,“老师,我错了。”之后的事情很顺利,解决课堂矛盾的这一灵感竟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巧妙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多方面提升处理能力
不过细想这件事,其实,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在这次“较量”中是险中获胜。笔者这堂课的处理方式或许是一种解决课堂突发事件的正确做法,但如果能更好地掌握处理学生课堂突发事件的方法和艺术,那么这样的事情处理起来就一定会得心应手,取得更大的效果。所以,觉得应该认真总结一下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方法,积累成为自己今后教学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以此为契机,笔者进行了反思,今后要在以下几方面提升自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因势利导、理智处理 作为一名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切不可丧失理智,大发雷霆之怒。即使有学生犯错误,教师也应该因势利导、理智处理,不要马上就轻易认定学生是在故意捣乱,采取简单化地打骂、找班任来处理或者直接驱逐出教室之类的办法。
这样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办法看似“有效”,但对课堂气氛、师生情绪的影响很大,而且对教育教学效果也有直接的负面影响,所以这不是一种最好的方法,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运用一定的策略,因势利导,巧妙地处理这些课堂突发事件,要学会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巧妙地在交流中将矛盾行为转化为有益的教育因素,使全体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比较幸运,在这堂课中发生的关于“隐私”的突发事件,笔者抓住了契机,顺势解决课堂矛盾,不仅增强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而且还使这堂课的知识得以落实,或许这一生学生都会记得什么是“隐私”,受益终生。
关键词:大学生;实发事件;应对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207-01
一、国内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校应急救援工作,更多的集中在针对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治安案件类事件以及心理疾病类事件的管控处置方面,这个分配格局与调查结果匹配程度较高,说明我国的普通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还是比较符合当下学生的实际需求,但工作开展的细致程度与全面程度却仍然有待商榷。
(一)大学生校园安全管理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亦是学生突发事件自我保护能力研究的主要课题。大学校园内人员流动量大,青年聚集,活力有余,沉稳不足,加之安全意识一般较为薄弱,极易突发盗窃、打架斗殴等突发状况,因此针对治安问题引发的突然性偶发事件,已经逐渐被各大高校管理部门所重视,相应的应急管理条例也应运而生。据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建立的应急预案一般遵循以下几大原则:一是有专门领导负责,统一指挥,快速反应;二是依靠保卫、学工、公安等部门联合,形成联动机制;三是坚持教育为主,处罚并重的手段进行突发事件后续保障处置;四是确立奖惩制度,奖罚分明,将事故责任落实到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众所周知,高校突发事件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生理反应、行为反应、情绪反应和认知反应等。这些反应容易诱发潜在的心理危机,形成应激性心理障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力度,已经成为近年各大高校达成的普遍共识。但由于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起步较晚,工作经验摸索不足,因此,干预的时间紧迫性和干预的效果都不太理想。如:SARS 爆发时大学生中出现了过度恐慌、逃离学校的现象。很多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名存实亡、反应迟缓、应急能力差,丧失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机。
二、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
(一)教育先行,重在预防
首先,高校应加强入学教育,严肃校纪校规。其次,高校应严格执行值勤制度。在学校门口、校园、教学楼和宿舍楼等处进行经常性的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患于未然。第三,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如线路、水管、门窗等,尤其在冬季电力需求大的时候,及时发现线路问题,以防宿舍电线短路发生火灾。第四,学校还可通过新生体检,为个别身体状况出现异常的同学建立健康档案,以避免在教学或学生活动时发生意外。如患有心脏病的同学,不能参加如长跑、跳高、跳远类的过于激烈的运动,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第五,学校还可通过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等活动,及时发现学生异常心理。如抑郁、自杀倾向等,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另外,学校要编制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合理编制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预防的重要内容,高校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由不同的部门编制不同的应急预案,由学校最高决策机构研究,预案制定后,学校还应组织师生进行演练,从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修改,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立即启动预案。
(二)把握思想动态,及时疏导
首先,辅导员应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大学校园里与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教师就是辅导员,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他们最能及时掌握第一信息,最能把握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也最能熟知学生的要求,所以一旦出了问题,学生一般都会首先向辅导员寻求帮助。因此,辅导员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效地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是摆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辅导员应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如电话、短信、QQ、飞信、微博、邮箱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并通过学生干部、班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问题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减少人为因素的突发事件的发生,保证学校的正常秩序。其次,开展“我与校领导面对面”活动。学校领导与学生一般都很少见面,这样一来,学生会认为领导高高在上,不关心学生。通过组织“我与校领导面对面”的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和领导面对面地进行座谈,将心中的疑惑和困难向领导进行反映,既能有效地解决困难,又能感受到校领导的关心,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学生的思想。最后,注重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学校的学生工作人员,通过开展座谈会、讲座等方式,能及时、有效地排解学生的心理忧虑,还能减少学生自杀、自虐、杀人等事件的发生。
(三)增强学生的自防自救能力
关键词:辅导员 心理危机突发事件 案例处理 思考
自1999年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地扩大,各类突发事件也频繁发生,资料显示大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达到退学总人数的50%以上,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①。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如何应对大学身心理危机突发事件成为当下高校教育队伍的一大热点。通过对亲身经历的案例分析,思考如何积极有效地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
一、 案例回顾及处理过程。
田同学,男,2011年入学。该生之前属于学生当中比较内敛的学生,2012年3月开学辅导员与该生无意交谈中发现该生表现异常兴奋,行为动作夸张,整体着装打扮与往常对该生的认识相差极大,已有所警觉。2012年3月25中午接到保卫处通知该生被保卫处带走,理由骚扰女生,并且在公共场合使用危险物品。接到通知第一时间通告分管学生的领导赶到现场向其了解情况该生是为了看美女而逃课,在女生买东西的附近坐着自言自语,说些带有骚扰性质的话,女生害怕躲避,该生用小刀向女生离开方向的树上扎了几刀,女生受到惊吓而报校警将该生带走。了解情况时该生不认为公共场合玩飞刀是一个危险行为,并基于该生之前的反常向保卫处反应,后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认定该生为心理异常,建议到专业机构治疗,未给与处分。通知该生父母,父母配合工作第二天一早便到达。该生害怕父亲知道他被保卫处带走一度想要离校出走,辅导员及时安抚并安排学生陪同。
案例处理过程:
1.事出有因,通过各种途径对该生情况进行了解。
关注该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与之前变化很大。通过与该生的聊天,班委同学谈话,与家长沟通,得知该生上一学期学习比较认真与同学相处尚正常,但是性格偏内向不主动与同学沟通,对一起上课的一个漂亮女孩情有独钟。依赖母亲很害怕自己父亲,在假期间向父母反应渴望与女生交往被父母制止,在练画过程中情绪暴躁踢打画架。这学期到校后该生倾慕的女生拒绝对此同学之后便花费很多钱打扮,并且通过夸张行为吸引人注意特别漂亮女生,在生活中遇到漂亮女性会走进女生直勾勾的盯着看,还会伸手触摸女性身体,并且在谈话当中抱怨自己个子不高长得不帅,没有人会喜欢,说话中自相矛盾,思维跳跃性很大。
2.及时出现给予安抚,寻求多方帮忙协助。
该生是由于不愿意主动与人沟通,并且受到感情因素困扰,不能够发泄,以至于其行为产生异常。辅导员在轻松的环境下通过谈心引导该生倾诉感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当该生被保卫处带走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向领导反应情况,分管学生领导及时赶到与辅导员一同安抚该生情绪了解事情原因。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心理老师给予进行心理疏导于测评,认为该生情绪不能自我控制,对危险没有认知,虽然现在情绪稍有平复但是不能保证接下来的是否会发生类似事件或者伤害自身的情况出现,已属心理异常建议与家长联系并且需要及时就医并且给与治疗。在父母赶到期间安排学生陪同。
3.与家长取得联系,得到家长积极配合。
由于该生惧怕父亲,担心该生惧怕父亲对其责骂而离开学校,事先与家长沟通不要责怪该生,让该生以一个相对放松的态度接受父母到来,避免情绪激动。第二天上午该生父母就赶到学校,辅导员陪同了解情况后准备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4.及时跟踪,后续工作跟进。
该生治疗期价,主动与其父母联系了解该生情况,帮该生办理相关缓考手续。在该生治疗4个月后返校上课,学院老师与同学做好陪同和监护工作,主动与该生谈心,帮助该生专业学习,对其精神思想状况私下了解掌握,现已基本恢复,可正常完成学业。
二、对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分析。
心理危机突发事件普遍存在于高校并且影响广泛的突发事件。它的发生有着一定社会根源。
1、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是成因之一。
90后大学生是新兴时代体验者,信息和知识丰富很早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思维、行为和认知方式,他们具有“早熟、独立、张扬、自信”的特点,但是他们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弱“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② 。面对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独立与依赖、交往与闭锁、个人意愿与客观现实诸多矛盾,大学生极容易产生挫折感,在情绪和行为上表现为紧张、焦虑、沮丧、抑郁等。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普遍包括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压力、经济压力和恋爱压力等,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③。此案例中就存在,该生在受到感情困扰后不懂得如何舒缓压力,不懂与人表达沟通,性格内向、忧郁、敏感等等综合因素而引发突发性心理危机。
2、社会与家庭因素的影响。
日益发展的经济给我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处,但是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引发的譬如分配不公,道德缺失等负面影响,造成大学生相互攀比,自私自利等一些列问题。而家庭教育在经济水平提高同时给孩子带来了丰厚的物质生活但是却忽视了对孩子心理方面的健康与培养。对独生子女只重视学习的独断家长式教育愈加让孩子远离群体,不善交际甚至不愿与父母沟通,缺乏历练而几乎没有心理承受能力。在本案例中存在学生父母对其独断家长的教育致使孩子有了思想变化却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父母也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与培养。
3、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固化。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局限,只是以授课方式机械地传授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对存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未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针对群体教育,缺乏对个体学生的辅导。沟通交流平台单一,老师专家面对面与学生沟通的方式难免让学生放不下思想包袱,有所隐瞒有所顾忌而隐藏了自身心理问题所在。案例中学生心理突发事件并不是偶然的是具有普遍性的,它的存在严重影响学生自身发展和学校稳定,也反映了课堂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有待思考。
三、处理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引发的思考
对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处理,辅导员必须从日常工作中入手,防患于未然。从基本工作着手,畅通信息渠道,提高危机处理意识,从学生自身入手,与学生们一同努力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1、 掌握学生基本资料,建立资料库。
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有助于及时发现一些小端倪,从而让辅导员在心理危机突发事件中拥有主动性。对学生的了解除了平时日常工作多走进寝室,进入课堂,多与学生谈心的方式之外可以建立学生的基本信息库,比如民族家庭人口数,家长联系方式,是否贫困生,新生入学心理调查结果等等。在做这些功课的同时不仅加深每个学生在辅导员心中的印象,同时对于重点学生予以更多关注,分类别予以不同的方式手段做好预防工作。
2、 建立融洽关系,畅通消息渠道。
师生间的良好沟通建立畅通的消息渠道,需要学生自主自愿主动与辅导员沟通,不仅是在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后抓住解决问题关键时刻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关键。现今对90后大学生的管理方式已经告别传统辅导员管理方式,而是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人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情感沟通、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机干预等活动,帮助他人解决日常遇到的心理困扰,推动周围群体的互助、关怀、支持,实现“自助式”成长的模式④。
3、 提高危机处理意识,以少数人带动多数人。
危机处理重在防患于未然,不仅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以上两点,还需提高学生对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除了加强对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宣传,更需要在学生中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并且建立基层心理健康教育组织设立心理委员。抓住寝室长以“一拖三”的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寝室,组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以案例给学生予以警示。这样营造一种良好氛围实现以少数人带动多数人,每个人都能提高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丰富危机预警的途径和联合家长及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老师等多方资源提高对危机发生反映效率。
4、 培养积极人生观,以内驱力减少突发事件。
积极人生观从根本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采取怎样行为方式应对各种问题,例如自我认同与接纳;生活学习的效率;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和应对以及对情绪的调控能力等等。90后的大学生大多抗压能力差,敏感,易产生挫败感,那么他们拥有一个积极人生观不仅对他们自身有益,更对日益紧迫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一种内在驱动力。学生工作中除了课堂教授形式更应该提供实践类活动让学生亲身体自我反省中成长,协助指引学生自我完善,以内驱力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发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心理危机突发事件重在防患于未然,辅导员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更需要联合多方资源帮助学生成长,并且这种成长不是只讲求效果而是更注重学生内心人格健全的过程。(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及影响因素[N].光明日报,2006-09-23(6).
[2] 戴长澜.中国首份“90 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08-11-12(6).
[3] 陈秀敏.我国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评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134-136.
[4] 杨思帆.“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心理辅导中的效能型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132-134
[5] 李霞云.积极人生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2
[6] 黄海群.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案例分析及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9
注解
①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及影响因素[N].光明日报,2006-09-23(6).
② 戴长澜.中国首份“90 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08-11-12(6).
【关键词】应急能力;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06-02
护士应急能力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的能力[1] 。在不断增加的医疗纠纷中,护理安全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涉及护士在临床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方面的问题占了较大的比例[2]。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由于其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相对不足,将其界定为低年资护士[3]。低年资护士最易发生护理缺陷, 有文献报道, 工作时间≤6 年的低年资护士护理缺陷比例占所有护士的54%[4] ,而其中应急能力缺乏所导致的护理缺陷占了相当的比例。近几年,我院由于新病房大楼的启用、住院病床增加、病区规模扩大等原因,低年资护士已经成为医院护理人员中不可缺少的力量。而护理应急技能在学校及实习时受培训较少,因此,我院护理部把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作为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于 2006 年 7月起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了系统化的应急能力培训,提高了他们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低年资护士存在问题
1.1 缺乏临床工作经验,综合应急能力有限。由于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特别是专科理论知识相对欠缺,临床工作经验不足,护理观察能力及业务能力有限,心理素质较差,对病房突发事件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危机意识弱,易引发护理差错风险及医疗纠纷。
1.2 普遍缺乏病房突发事件的应急知识及能力。通过临床多年的观察,发现低年资护士普遍缺乏病房突发事件的应急知识,面对突发事件及紧急护理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应对,易导致护理安全隐患。
1.3 个人自律性差,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严谨,工作中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低年资护士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对患者病情观察走马观花,对疾病进展与转归、预后的判断力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很少主动去学习应急知识及应急能力技巧,只有在事情发生了才进行被动的学习及应对。
2 培训方法
2.1 实施分层次培训 由护理部制定规范化培训方案,随同规范化培训手册一同下发到各科。实行护理部—危重症护理专业学组—科室培训3级培训模式。护理部由专人分管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负责培训计划和培训评价标准的制订;同时在授课中加强对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案例分析,使低年资护士自觉地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法律与服务意识。专业学组由危重症及急诊急救资深护士长及相应专科护士3-5名组成,负责临床护理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内容、常见病房突发事件应急理论知识、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常用急救仪器的操作规程和常用抢救药品的剂型、药理作用、注意事项、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等的培训;科室培训小组由科室护师以上职称的技术骨干 2-3名组成,护士长任组长,重点培训病情观察能力(主动巡视、耐心倾听、观察要点掌握、观察方法正确、病情评估准确、发现问题及时请示报告及处理、记录及时准确)抢救的配合能力(急救物品准备齐全、操作规范迅速、急救药品剂量用法准确、急救过程中情绪稳定、沉着应对、抢救程序化、配合主动迅速、口头医嘱复核后执行)等[5]。同时负责各专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应急流程、专科理论知识的培训、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等。
2.2 培训形式
2.2.1 采取集中授课分步骤、分阶段培训的方法,情景演示、模拟训练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在护理示教室,让每一位低年资护士来担任演练主角,进行对病房突发事件的应急流程(程序)进行分组情景演示、模拟训练等,亲身体验抢救过程的每个环节,加深印象,加深感性认识,增强责任感,以此提高对护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处理能力以及自我安全保护能力。
2.2.2 分期分批进入急诊室、ICU 轮转,提高分析判断、抢救技能 急诊室、ICU 是急、危、重病人集中的场所,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快,各种抢救仪器、设备齐全,让低年资护士分批进入急诊室或ICU进行轮转,使低年资护士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掌握疾病的抢救程序, 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在配合抢救时, 老师给予适时指导,在实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中提高急救时协作配合能力和积极反应能力。每次参与抢救后,要求其对照抢救流程回顾细节,寻找不足,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 对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由带教老师进行讲解。同时组织危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通过抢救的参与和反思,不断积累经验。轮转结束前,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组织考核,达标后方可出科。通过急诊室、ICU 轮转,逐步提高低年资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考核方法
2.3.1 制定统一的标准、细则。护理部和专业学组采取情景模拟考核,抽签决定考核模拟场景,主要考核护士的应变能力、流程的掌握程度和急救配合能力及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考核分值大于90 分以上为合格,考核不达标者,由科室应急培训小组加强培训后进行补考,要求人人过关。
2.3.2 科室护士长通过晨会提问来复习巩固应急知识,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应急知识。同时组织低年资护士进行床边护理查房,结合提出启发性问题,使其掌握重点及全面综合观察能力。有效提高现场应急处理能力。
3 结论
护士应急能力是衡量护理内涵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6]。防范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控制或减少纠纷的发生也是体现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7]。王思琛等对 288 名初级职称护士进行培训内容需求的调查显示:初级职称护士对培训内容的认可程度最高的是护理应急技能的培训,占83.7%[8]。由此可见低年资护士自身对应急能力的培训也有着相当大的渴求。我院护理部通过采取有效的培训途径,加强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培养,帮助其分析应急配合中存在的不足,增强低年资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其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及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士了在应急环境下的分析判断、果断决策处理的能力,得到了低年资护士及临床医生的认可,保障了临床护理工作安全,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肖顺贞. 护理学研究[M] .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 56 .
[2] 徐同巧,强化急诊护生法律与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 (12):65—66
[3] 李春玉,李玉肖,李瑛. 低年资护士医嘱处理情况调查分析[J ] .南方护理学报,2005 ,12 (11) :13-15.
[4] 来鸣, 泮淑慧, 杨明丽, 等. 临床护理缺陷分析与危机管理[ J] .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2 ) :922- 923.
[5] 谭丽萍,蒋银芬. 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评估及提高途径[ J].护士进修杂志2009 ,23(17) :15611- 1562.
[6] 王靖霞,崔丽琴.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