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优化;价值观念
引言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历史理解以及简式素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有效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学科教育特色,紧密依托于具体的学科知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之后,形成具有历史特点的思维品质以及关键成就,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思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
一、准确设置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更明朗
由于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的指向标,所以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在历史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沿着教师所设定的教学轨道,积极的进行探索和前进,从而逐步强化学生的目标感,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当中要使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技巧和历史学习技能以及知识转化能力和情感态度进行教育教学的提升。教师在目标设置的过程当中也要根据学生在具体学习中的知识掌握状况和知识掌握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和设计。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唐朝经济发展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开展分层教学引导,强化学生在分层学习中的创造能力和联想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思路,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较强的时间性,需要学生在学习和思考当中养成良好的积极心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且在稳扎稳打当中努力的探索和前进。教师要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读懂历史并且理解历史,思考历史当中的深层次价值,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唐朝经济发展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在网络上搜集优质教育资源,通过PPT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性的教学,教学生展示唐朝城市的布局,并且引导学生了解当时唐朝的经济发展,使学生通过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做唐朝当时的向导,引导其他同学在聆听当中感悟,当时唐代经济发展的盛况。教师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在历史核心素养学习和养成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并且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当中保持自己的观点,逐步的转化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三、加强核心素养宣传力度,提高教学专业性
教师在历史核心素养教育教学当中,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的拓展,由于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需要教师进行深层次意义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蕴含的深层次韵味。教师要在核心素养教学时增强自身的专业性,这位教师在教学当中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才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正确的学习心态,每一名历史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历史教学内涵,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的开拓自身的思维,在历史教学当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了解教材当中每一个细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动态教学当中,强化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在学科探究当中的核心素养养成。只有教师对于历史教材以及学生两方面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才能够在教学当中游刃有余的把握,学生以及教材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掌握扎实的历史学习概念,不断强化学生自身的历史观念,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核心素养 课堂观察 学力
作为教学案例研究团队的一员,近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两年一次的盛会“苏州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现场考核展示活动”的观摩,此次活动以“建构经验涵育核心素养”为聚焦点,引入“课堂学习观察量表”,对师生活动全程检测并做深度的实证式剖析。
活动伊始,组织方分发《课堂学习观察量表》,通过区域合作,分别组成四个重点观察团队。任务情境之下,成员有序分工,零距离深入学生小组中间,对学生的活动表现和活动作品进行系统观察。高新区、相城区、姑苏区组成观察团队,按照学力目标的N个观测视点,对张家港市万红小学黄利锋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研讨课《六顶思考帽》进行细致化评定。我被临时任命为观察团队队长,需要在课后汇总团队观察数据、信息等,有理有据进行实证评析。
下面以黄老师的这堂课为例,谈一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素养视域下“学力”提升的三点思考。
思考一:主观任意思维发散――聚焦认知空白,发散思维空间。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熟悉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能在小组实践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承担自己的职责,有较强的小组荣誉感。但学生在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小组合作讨论方面,存在着思维单一和讨论重复低下的现象,特别是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面急需提高”。看到教学设计简案,黄老师对于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是较为准确的,既认同学生的优势,又指出学生的不足。客观的学情分析有利于活动目标的准确定位。
课前,《六顶思考帽》这样的主题如同打了马赛克的名画吊足了听课师生的胃口。就我而言,在此课之前,对于“六顶思考帽”的认识几乎为零,错误地猜测这堂课是否是“帽子的多样制作方式指导课”,抑或是“思考的六层境界”等。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了课堂,看着黑板上提前张贴好的蓝、黑、红、白、黄、绿六种颜色的帽子,我的探究欲望被彻底激发。为了更好地参与课堂观察,我只好请教百度:“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头脑中的云雾被初步拨开,心里想:有可能不同的帽子颜色代表不同的思考角度。
学生有序进入教室,按照学号到各小组井然坐下,看着他们头顶上带着六色不同的帽子,而且同一组各色的帽子都有,多少不一。我悄悄询问之:“你们的帽子颜色是怎么定的?”学生轻声告诉我:“老师上节课随机发的,然后让我们动手做的。”看来学生对于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义,也是全然不知。真实的课堂让我进一步产生颇高的兴趣。
“同学们,一个冬天的清晨,如果你打开窗户,看到皑皑的白雪,你会想到什么?”黄老师结合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会想到终于可以打雪仗了。”“我会想到大雪会影响交通。”“我会想到下雪了气温会下降”……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从自己的思考习惯出发,产生不同的想法。老师适时引出“六顶思考帽”的六色含义,通过对应分类,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思考角度属于哪一顶颜色的帽子,借助多媒体图文链接,补充“六顶帽子”的含义,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六色思考帽的思考规则,且知晓了自己以往的思维习惯模式单一、简单重复。
这样的选题有效地聚焦了学生认知上的空白,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进一步发展其“创造性学力”。这节课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自己的世界,不墨守成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究,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
思考二:客观限制思维发散――关注内化途径,注重能力广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有很多是需要学生分组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学习活动过程的始终。接着,黄老师要求相同颜色帽子的同学集中同一小组。此次我观察发现,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乐呵呵的,觉得所戴帽子颜色的思考角度符合自己的思考习惯的,如一位头戴红色帽子的女生轻声嘀咕:“我就是一个习惯直觉表达的人。”也有愁眉苦脸的,如一位头戴黑色帽子的男生边换组边说:“我做事从来不喜欢谨慎批判,我喜欢各种创意与改进。”从他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想进入“创意帽――绿色”组。此时我就在想,这位男生的思S广度一定能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得到有益提升,那位女生的思维深度也许会更深。
“一次语文考试,我考了不及格!”针对这样耳熟能详的生活情境,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民主平等地参与研讨,组员能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结合自己的思考帽提出看法,气氛热烈,场面生动。我走进黄色帽子小组,一位组员说:“我想这次完了,老爸答应的迪斯尼乐园计划泡汤了。”小组成员立马反对:“我们组是黄色帽,应该积极乐观。”那位组员立即改之:“这次考不好,还有下次呢,失败是成功之母!”组员微笑点赞。我认为,老师不妨要求学生将颜色含义写在帽子上,以强化概念化认识。就这样,各小组经过热烈的讨论,依照指定的思考角度,产生了丰富的思考答案,派代表一一上台进行汇报。“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等许多富有个性的回答不时在台上闪现。台下的学生听得异常认真,有纠错的,有补充的。
此时有些遗憾,黄老师没能及时给予点拨。如一位孩子说:“出去转一转,看看世界有多大。”这种类似于离家出走的想法尽管属于指定颜色的思考范畴,但老师应予以及时“拉回”。我认为,思维的发散并不是毫无节制,应该强调“好习惯保持,坏习惯改善”的科学评判。另外,对于各小组的回答并不能以一言而概之,需要做出及时恰当的回应,多一些鼓励性评价,譬如既然学生戴的是各色的帽子,代表的是思考的一种角度,教师可以设置“彩色的帽子”用于各小组的综合评价,类似于“加星”、“竖大拇指”等。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尤其适合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重实验、重探究、重过程、重体验的特点,在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思考三:全面网络思维发散――侧重应用方式,强调素养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课程,强调“从做中学”,主要采用操作、表现的方式,重点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道了多少,更是学生能做多少,立足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能力的提升。课堂最后,老师让各位同学回到原始上课时的位置,再次并组,整合不同颜色小组的思考角度,思考“放假了,父母不让玩电脑”这一情境,动手制作“思维导图”,训练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出示他班的优秀范例,在一定程度上既唤起本班学生“赶超欲望”,又巧妙降低设计、制作思维导图的难度。
教师出示“陈述事实、直觉判断、列举优点、列举缺点、提出建议、归纳总结”六个要求,为各小组制作思维导图明晰了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深入探究思考纬度,并懂得分享收获,拓展应用范围。
或许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黄老师惜缺小组成果展示,哪怕一个小组的也可。其实回顾整堂课,时间可以从单一的颜色帽汇报环节节省,并不一定要求六色颜色思考帽的小组均上台交流,“借”点时间给最后的综合汇报,这样课堂的结构或许更为完整。再者可以将最大的“彩色帽”(老师参与活动前,可以头戴彩色帽)赠予综合优胜组。
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社会能力;关注人的完整性;关注教育的情境性,旨在改善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的适应性。黄利峰老师的这堂课整体来说注重了这几个方面,尤其最后的课堂拓展环节,正是检测与提高了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应用,强调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通过这次别开生面的“课堂观察”,我l现学生的“学力”永无止境,教师的“学力”也永无止境,综合实践活动再不可简单地认为“儿戏”课程。借助这样高效的教研方式,我坚信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将从感性的课程热情逐步转向理性的课程执行,苏州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将烹饪出更具特色、更显实力的“苏州味道”,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会有品、有趣、有爱地培育,积累、冶情、涵育地发展。
关键词:探究实验;核心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4-0004-5
1 问题的提出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培育学生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但现实物理实验课却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种基本形态:
(1)教师按常规教学,实施传授性讲解――“讲实验”;
(2)教师彻底不管,学生毫无头绪地“探索”――“放羊课”;
(3)教师讲流程,学生按部就班完成操作――“程序课”;
(4)少数学生做实验,大多无所事事,闲聊玩耍――“玩耍课”。
以上4种(可能还更多)课程形态显然完全偏离了高中物理探究实验课的根本目的,浪费了学校非常有限的物理实验资源。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设定的物理实验项目不多,如何在有限的学生实验中,让学生“探出”物理味道,“探出”物理本质,“探出”物理规律,“探出”物理的“魅力与乐趣”,进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并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是物理教师应努力探索并积极实践的急迫问题。
2 主要内容与观点
高中物理实验究竟要探究些什么才能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呢?
2.1 探原理
探究实验原理如同追寻解决问题的根源,而巧妙设计探究问题是揭示实验原理的关键,教师应调动学习小组通过对问题的探讨、追问、追究,广泛交流,集思广益,达到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的目的。
案例1:“测量伏特表的内阻”
【探究问题】
如图1所示:
①伏特表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②用“伏安法”直接测量其内阻行吗?
③能否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设计测量电路?
④与伏特表串联一个电阻箱,保持串联电路总电压不变,当电阻箱分去一半电压时,电阻箱与伏特表阻值有怎样的关系?
4个问题中,前3个是基础,第4个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要满足伏特表与电阻箱电路两端电压恒定,需要一个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与电压表、电阻箱支路并联。在满足RV>>RL的情况下(图2),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支路并联后的电压近似恒定。
实验原理:串联电路电压恒定时,等值电阻均分电压。
案例2:“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
【探究问题】
①怎样建立油膜分子形体模型?
②如何将单分子体积与宏观液滴体积相联系?
③怎样将分子排成单分子油膜?
④分子油膜的总体积怎样计算?
⑤如何计算一滴油膜的体积?
只有完成了油膜分子形体建模(球形),才能探寻出单分子排列后的几何模型(图3),才能得出分子油膜体积与宏观液滴体积计算的数学模型,即通过一滴油膜分子体积的无边界扩散,通过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分子直径。
实验原理:
将油膜液滴扩散为单分子薄膜,d=
案例3:“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需要学生严密的数学推算,这一过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理能力。
【探究问题】
①光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什么?
②同一光源同时发出的光具有什么特点?
③如何得到频率相同的两束相干光?
④相干光的波峰同时传播到某位置会产生什么现象?
⑤相干光的波峰和波谷同时传播到某位置会产生什么现象?
⑥通过几何关系推导波长计算公式。
光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频率必须相等。由于同一光源同一时刻发出的光频率相同,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将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双缝分解,巧妙得到两束相干光。当这两束光的波峰同时到达某一区域,该区域光振动加强,出现亮条纹,而当这两束光的波峰和波谷同时传播到另一区域,该区域光振动减弱,出现暗条纹,此即光的干涉现象。
如图4,设双缝之间的距离为d,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为D,某亮条纹到光屏中心的距离为x,∠POO'=θ,则缝S1、S2发出的光到P点的光程差为:δ=PS1-PS2≈dsinθ≈dtanθ=d
当δ=kλ,光振动加强,形成亮条纹,当δ=(2k+1)λ/2,即为暗条纹。相邻亮条纹和暗条纹之间的间距:Δx=xk+1-xk=λ
这样:λ=Δx
以上即是本验的基本原理。
2.2 探设计
“探究实验设计”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实验模型和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设计一个好的设备组合、好的实验电路等,其核心是要在众多的方案中进行优化组合,排除实验精度不高、不安全、不可靠的实验设计。
案例4:“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教材在安排学生做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给出了3个电路(如图5),究竟用哪一个更好呢?
【探究问题】
①三个电路的实验原理是否相同?
②三个电路的实验测量数据哪个最丰富?
③三个电路数据处理方法哪个最简单?
④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哪个精度最高?
三个电路的核心实验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根据电源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建立基础数理方程。但线性化处理后方程变化很大。忽略伏安表分流、分压,电路1为:U=E-Ir,电路2为:=+R,电路3为:=+・。这样,必然导致数据处理的简易程度以及数据处理的精度不同。电流及电压测量数据不可能是很规范的整数,倒数处理后,必然扩大相对误差,而电路1避免了这一问题。如果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数据仍不及函数图像更能反映其变化规律。从实验数据收集来讲,通过伏特表和安培表更能全面反映电路的电学特征,数据采集更全面,准确性更好。所以,大多采取了电路1的实验设计。但设计电路2和设计电路3本身并没错。
2.3 探过程
“探究实验过程”对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否则培养学生非常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实践能力”就无法达成,而且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会大打折扣,致使得出错误结论。
案例5:“验证机械能守恒”(如图6)
验证机械能守恒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很容易得不到验证的结论。
【探究问题】
①应选用怎样的重锤做实验?
②重锤的质量是否需要测量?
③先放纸带?还是先接通电源?
④为什么选第1~2点间距为2 mm的纸带计算数据?
[电火花
如果选用大而轻的重锤,阻力做功比例必然很大。测量重锤质量的过程可以省略。为了使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且打出最准确的原点,务必先接通电源,此过程不能颠倒。选择1~2计数点间距接近2 mm的纸带,表明重锤受阻力很小且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案例6:“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如图7)
该实验由于测量几种数据误差几率大,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探究问题】
①选用怎样的摆线和摆球做实验?
②测量中,单摆摆幅应在怎样的范围之内?
③怎样测量摆球的直径和摆长?
④怎样避免出现圆锥摆?
⑤摆球运动到什么位置计时好?
应选用细而伸缩性小的轻绳,否则摆长及摆球重心无法确定,根据数理原理,摆幅角θ
2.4 探数据
用什么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这是能否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
案例7:“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如图8)
该实验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深入探究物理量之间数理关系的经典物理实验。
【探究问题】
① 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r,应采取怎样的数学方法?
② 用哪些数据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③ 怎样处理数据才能更好地判断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④ 怎样处理数据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采取控制变量法“一对一”研究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是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为得到准确的加速度。采取逐差法用公式计算,a=,每5个点为时间计数点。要判断加速度与力的线性关系,最好用图像法。通过多组数据描点看是否能得到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9)。由于在力恒定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用a-m图像不好准确判断加速度与质量是否成反比,所以,通过图像a-将曲线化为直线更能准确判断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在其他物理实验中还会经常用到。
案例8:“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如图10)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是新教材为了初步得到外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关系而设计的一个重要实验,实验采用探究倍率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方法来研究,很独特。
【探究问题】
①用成倍橡皮筋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②是否需要测量橡皮筋的弹力及伸长?
③用纸带上哪些点计算速度?
④作怎样的函数图像能直接判断功与速度的关系?
采用成倍橡皮筋做实验简化了功的计算方法,因而不必测量橡皮筋的弹力及伸长。当橡皮筋松开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应用纸带上间距相等的点计算小车的运动速度。为了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可分别作v-W、v2-W等图像进行判断,发现v2-W是一条线性直线,即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5 探误差
要让学生探出实验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才能真正提高实验水平。进而培育学生“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核心素养。
案例9:“测量导体的电阻率”
测量导体的电阻率涉及诸多物理量的测定,有各种误差,通过探究这个实验中误差的产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精准实验的能力。
【探究问题】
①本实验测量哪些数据时会产生偶然误差?
②怎样减少偶然误差?
③本实验测量哪些数据时会产生系统误差?
摘 要: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要符合时代特点。随着新课改的普及,历史学科的课程结构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其中,历史学科素养成为历史课堂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如何将历史学科素养真正融入历史教学实践中,本文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学科素养;历史教学;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学科素养和课程设置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学科素养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科改革的一般原则,又要联系各个中学的实际情况,从教育、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笔者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就历史学科素养谈三点思考。
一、提升历史学科的教育地位是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根基
我国历史课程的演进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历史教授法阶段、历史教学法阶段、历史教育学阶段和历史课程与教学论阶段。在这四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历史学科经历了重大变革。新课程改革开始后,历史学科的教育地位随着其真实性和稳定性逐步上升,相较于之前只注重分数教学来说,一些中学开始倾向于引导学生将历史学科作为一种“必修兴趣”,也就是在必修学科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将历史知识、历史史实和学习历史的方法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历史学科的教育地位。
二、高水平的历史学科教学队伍与人才培养的系统化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整合中学教育系统的重要方面。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保障,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队伍是中学改革发展的课题,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能力,建立团队合作和互助合作机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有着很好的带动作用。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即启动中学教育的老中青结合系统。中学教育摒弃了以前的书本教育,将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融合到了学生教育中。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机动灵活。历史学科自身固有的真实性、恒久性与稳定性,使教师只能按图索骥,导致历史学科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因此,中学历史教育要建立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教育体系,老一辈的教师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是整个体系中的宝贵财富,可以保证教育教学的准确性,是队伍中的“学科标尺”;中年教师是历史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三代队伍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队伍中的“学科砥柱”;青年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是能够深入到学生内部,了解学生的内心诉求,利用自己的年轻优势活跃课堂氛围,是队伍的“学科活力”。老中青队伍相结合,以老带青,以青偕老,对提高教学水平和建设系统化人才队伍有着重要意义。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历史教学队伍是中学教育的必修课,进行系统的人才培养是为这支队伍输送新鲜血液的有效途径,两者密不可分。结合新时代下的教育特点,提升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历史学科素养得以良性发展的有效方式。
三、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
历史课堂与探究历史问题一样,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历史研究具有问题意识,它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分析和解决问题、检验问题解决效果等内容。这种问题意识,在新课程中强调‘过程与方法’学习目标之际,应成为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核心内容。”因此,将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课堂相结合,使教师和学生更加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历史学科素养的五个方面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与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与中学历史课程紧密相关,书本上的历史知识都是通过史料证实的,具有科学价值和科学依据。将书本中的知识带入课堂,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真正融入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中学生学好历史这一学科的基本。历史解释则要通过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呈现给学生,使之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将历史知识融合到生活中去。历史价值观则是从宏观的层面统筹教师和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学环节上。教师首先要掌握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课堂结合的基本方法,在完成知识传接的过程中,将历史价值观渗透给学生。
通过对历史学科素养的研究,中学历史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学理念的输出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探索出有特色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学科素养是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在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过程中,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方法是历史教师的必修课。将历史学科素养的整体价值带入到课堂中,学生充分掌握其内在的完整体系,不仅能够使课堂更加生动,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互助学习能力。科学、精准、恰当地掌握历史知识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规范,将历史学科素养融入历史教育教学中是中学历史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2012(21).
关键词:学科素养;历史教学;建构主义;复习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复习课的地位尤为重要。历史新授课内容多而散,时间跨度长,每周也只有两节课,所以,历史教师常常苦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遗忘。多数教师会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前上复习课。然而,在实践中,初中历史复习课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型陈旧。教师经常把复习课设计成练习课。为了夯实基础,复习课教学环节安排极为陈旧,主要环节多为整理提纲+练习,甚至采取背诵默写的方式,复习课沦为新授课内容的复制。二是学生参与度低。这样的复习课,枯燥而无趣,学生只要“抄”、“背”,缺乏思考的机会。这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复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非常普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看上去像是教师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没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其实,奋斗在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有苦难言。近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中学历史教学要培养的五个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既然新课改提出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也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然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忽略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反而是出于对学情的考量。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重点常常放在史实的普及。因为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思维能力弱,部分初一初二的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尚不具备完整阅读教材的能力。此时,初中历史教学便自觉降低能力的要求,回避历史解释,甚至不要求学生理解历史。在新授课时便减少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复习课时更加做不到将独立的知识连贯起来,让学生融会贯通。表面看去,这种难度的降低似乎是对学情的正确认识,是给初中学生“减负”。然而,在笔者实践教学中,降低难度后反而常有学生产生种种困惑。比如,学生学商鞅变法时,得出认知“重农抑商”是好的政策。为什么到了清朝,重农抑商变成危机了呢?实践证明,如果只普及缺乏理解和解释基础上的史实,非但没给学生减轻负担,反而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从历史学科本身来说,想要学好历史,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不可能原样重复。要探究历史,需要历史学家从各种史料入手,去考证、理解、解释。学科素养本就是基于历史学科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我们的学生终有一天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他们不可能人人都从事历史工作,他们从中学历史教学中能学到的就是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避重就轻”,是教育教学的本末倒置。综上,夯实基础只是最简单的第一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科素养上。其实,在初中教学阶段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并非那么困难。无数优秀教师已经用他们精巧的教学设计证明了成功。而笔者认为,比起新授课,复习课更适合初中阶段学科素养的培养。
(一)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初中教学
近年,“建构主义对教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建构主义理论学生观认为,学生在学习前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和经验,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而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自己在已有的认知经验上整合新知识,主动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理论上,初中历史教师对学情的苦恼问题在复习课上会得到削弱。因为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复习课内容学生已有初步的印象,即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已有经验”。无论这个“已有经验”合适与否,复习课都要比新授课更适合拓展。在复习课上安排思维含量更高、理论水平更深的教学环节,成功率肯定比新授课高。
(二)复习课教学的特点
如前文所言,如果复习课仅停留在普及历史常识的层面上,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趣,从而参与度降低。换言之,学生本身其实也希望复习课上教师能提供给他们新的挑战,让他们去构建新的知识经验。新的思维高度和能力训练,比枯燥的练习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所以,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就应致力于能力的提升和学科素养的落实,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进而达到解释历史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他们对史实的记忆反比背诵更加深刻。综上,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阶段,要更加注重复习课所起的作用。比起新授课,复习课更有利于学科素养的落实。从这一设想出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一堂复习课,课题《先秦秦汉史复习》。先秦史是初中历史教学较难理解的一段。在这一段中,学生困惑较多,比如周朝分封诸侯怎么就能巩固统治?既然分封制巩固统治又为何被秦朝中央集权制代替?有鉴于此,我将重难点定位生产工具的变革促进历史演变和发展。第一目佐证传说与文物。从人类起源开始,展出几组材料,让学生分辨哪个是神话传说,哪个是考古文物。从神话传说和考古文物中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如何辨析可信度等。有了第一单元的基础,学生在这一环节迅速了解研究历史的两种史料来源,并辩证看待两种来源的历史价值。从文物的角度过渡第二目工具的进步。给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器和铁器的图片。请同学大致介绍每个工具的使用时期,使用效果。分析工具的进步给经济带来的影响。这就避免了给初一学生灌输生产力的概念,但同学已经有初步的印象。此时再进一步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领域。通过第二目,学生已经了解聚落的融合、国家的诞生、分封制的产生和奔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诞生等重大历史线索。整堂课节奏紧凑,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讨论发言、课堂效果极佳,学生牢记并理解分封制、商鞅变法、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等重要知识点,并辩证分析史料、史实,构建历史解释的能力,学科素养培养到位。实践的成功佐证了笔者的想法。在信息化时代,在新课改的今天,初中历史教学与其徒劳地让学生记知识点,更应让学生学会历史学科方法,提高历史学科思维,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只要教学环节设计得当,复习课比起新授课,在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更看重复习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善亮.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12,2.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5版初稿〉.
[3]江建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J].丽水学院学报,2004,26(6):106-109.
一、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历史学科的认可。学生只有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才能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主动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历史学科,那么他们在学习中就会表现出消极的学习行为。可见兴趣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基础,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容小视。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核心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呢?
1.以教师良好的形象来感染学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他所任教的学科的态度。学生喜爱老师,自然会把对老师的喜爱转移到他所任教的学科上来,正所谓“爱屋及乌”。教师在平时要外塑形象,内修品质,赢得学生的喜爱、尊重与信任。外塑形象:要注意自身的外在形象,做到衣着整洁、举止大方、语言得体、礼貌待人,要从外在形象上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至少不能让学生产生反感。内修品质:要做一个学识型教师,以渊博的知识来赢得学生的尊重;要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将爱的阳光雨露洒向全体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教师,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品德来吸引学生,这也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格魅力。
2.以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多媒体图文并茂、形神兼备,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呈现教学内容,具有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的特点。历史讲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人与事,学生学起来感到具有一定的距离性,不易理解,采用多媒体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再现历史事实,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所难以达到的,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历史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由所具备的人文精神而形成的内在品质,是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这是现代综合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学生的人文精神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历史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重任,这也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摒弃以往只重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教学模式,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了解更多的人类文化遗产,更多的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平时教师要加强人文教育的理论学习,勤于实践,将人文教育有机地贯穿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首先我们需要弄清人文教育的内涵,这样才能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人文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我们不能以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来进行人文教育,而是要以教师自身的激情来感染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要让学生学会用心体验,站在古人的角度,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体验古代的人文知识,将所隐含的人文特质内化与提升为自己的道德品行,融入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中。其次,要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落实人文教育。现在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吃洋快餐,过西方节日,而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历史学科高度重视,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文化遗产有更多的了解,真正将人文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在人的智力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广大教师永恒的追求目标。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新课改提出的重要目标。问题是思维的窗口,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强大动力。通过设计富有艺术性与探索性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自主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富有探索性与艺术性的问题,以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要把准教学时机,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将学生的学习推向。在导入阶段以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入新课;在教学中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化学生的学习;在结束阶段以问题来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
关键词:历史教育;人文主义;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一、人文精神与历史教育
1.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源于“人文”和“人文主义”。何谓“人文”,中西方都有对它的解释。就中国而言,在《易・贲・巽》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程颐解释说:“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第80页) 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人文”的解释是相对于“天文”而言,从而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就西方而言,“人文”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发展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其核心是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文精神的主旨没变。就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教育状况而言,我认为周国平先生的阐释对我们更具启发意义,周国平先生说:“人文精神就是说一个人活着,他活得要有尊严,同时他要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灵魂。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灵魂去安排自己的人生。”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出版,第47页)从“尊严、自由、独立”等方面理解人文精神,不仅是社会发展在思想上的深层内涵,也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
2.历史学科的本质是人文学科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承载者是各门人文学科。所谓人文学科,是相对于自然学科而言的,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这些学科设立的目的是通过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之间关系的探讨,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内化成一个人的人格、品质与修养,从而达到发展人性、健全人格、完善素养的目的。
历史学科无论是从其渊源还是主旨功能来看都是典型的人文学科,其核心是文化素养的养成,而不是一门实用性的应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它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因为历史就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就是用人对人自身发展的认识去教育后人,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传承文化上具有特殊的优势。
所以,人文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最本质的属性,人格教育是历史课程的最重要的目标。所有背离了这一属性和目标的教育行为都不是真正的历史教育。
二、历史教育的现状
1.历史学科在学生中的窘境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专家曾对北京市2000多位学生课程的学习状况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其中学生对历史课程有以下反映:在“最不愿学的课”的排序中,历史课排第3位;在学生对15门中学课程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课排第2位;历史课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赵亚夫教授曾进行过“关于学生和教师的历史教育观念”的调查,学生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看法是:①历史就是时间、地点、人名和事实的代名词;②学习历史要死记硬背,所以历史课是一门令人生厌的课程;③历史课上学习的东西往往不切实际,距离现实生活太远,而且不能有自己的看法;④历史就是教科书上写的东西,既不是故事,也不是史实;⑤我们的历史观点经常是被强迫接受的。(赵亚夫:《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兼论历史课程标准的功能》,《课程・教法・教材》2004年第3期)
我也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学生中进行过类似的调查,结果大同小异。我们曾经认为最有意思、最吸引学生的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低,这令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震惊,我们到了必须深刻反思的时候了。
2.历史课堂的普遍教学模式与人文精神的背离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有两种普遍的背离人文主义教育的功利教学的行为。一种是“唯知识论”,这种教学模式就教学内容而言,考试考什么我就教什么、练什么;就教学方法而言,历史就是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就评价方式而言,学生考高分就是历史学得好。虽然在理论上我们都知道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在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是在遮蔽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很多历史教师仍然奉行不逾。另一种则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唯能力论”,这种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和相应的高考进行后,教师针对高考对“新材料”“新情境”的重视,片面崇尚对史料的概括、提炼、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标准化、机械化和统一化,从而将丰富人文内涵的历史教学转变为纯技术性纯理性的历史史料教学。就历史教学的本质而言,这种教学模式的危害更甚于前一种,因为人文教育的价值就是在于对一味强调“技术理性”“唯智教育”等非人性化教育的否定,就是在于对情感、人格的陶冶,而“唯能力论”恰恰又将我们带回了人文主义教育所要否定的那些东西。
三、在具体教学中加强人文主义教学的实践
1.在学习目标设计上注意突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设计学习目标的宗旨是让学生通过教学发生变化并获得进步。作为培养人文素养的核心学科,历史要求学生的变化与进步是人格的健全与完善。因此,历史学习目标的重心应该在塑造学生的人格、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上。我们要充分利用历史丰富的素材,如用优秀的历史人物、富有人文内涵和值得深刻反思的历史事件等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在历史环境中理解历史、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碰撞,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情感体验内化的过程中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魅力、反思人性的弱点。随着情感体验的积累,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增长。
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人文的教学方法
人文的教学知识与人文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 。人文的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个体的历史感悟。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战场,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打造富有人文精神的课堂,这就需要从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手段的改变等多方面入手。
3.采用富有人文精神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但是应试教育下的评价机制就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这种评价机制只关注学习的结果,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只关注量化成绩,忽视对其他素质的考查。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体现人文精神的评价机制,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作为根本。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每一个个性各异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历史学作为典型的人文科学,其教学的核心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在人格上的完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评价机制等方面)改变陈旧落后的理念和方法,发掘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并通过人文的教学手段使历史学真正成为一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历史课程改革的人文取向分析――历史课程改革解读之一[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Z1).
[2]张汉林,马金星,赵亚夫主编.高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历史学科的《考试大纲》开宗明义,明确了历史考试的性质。对考试性质的正确理解,也会使我们遇到的某些困惑迎刃而解。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从上述《考试大纲》规定的高考的考试性质看,它是择优录取下的选拔性考试,也是应当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考试。①
“选拔性考试”,测量学上称为常模参照性测验,它是根据考试集体的常模(如平均数、标准差以及相对地位量数等)来解释分数的考试。选拔性考试与水平性考试(目标性考试,测量学上称为标准参照性测验)不同,前者的目的是在学业水平与能力上选拔人才和测试学能倾向,强调区分考生之间的差异;无论考生人数多少、成绩优劣,都根据招生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②因此,《考试大纲》中要求,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就顺理成章了。这四个“度”架构起高考选拔的“量尺”,为实现其区分与选拔功能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其中关于“区分度”与“难度”的规定,值得注意。无论是“必要的区分度”还是“适当的难度”,简单地说,都是要让所有考生在统一的量尺下“排队”,得到一个成绩位置,以便于高等院校按照招生计划,根据专业所需要的文化素质进行选择。从另一个角度说,具有一定区分度和难度的试卷试题也是用来检验不同考生能力的“门槛”,能迈过多高的门槛由考生自己的能力决定。当然也会有部分考生被“挡在”高等院校大门之外。
择优录取中的“优”是指什么?从字面上看,应该包括“考生成绩”,但又不是完全根据成绩来确定选拔结果,还要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这里的成绩主要是指正式高考时考生总的卷面成绩,①是“智”的集中体现,也是目前给考生“排队”的主要依据。但是,“德”和“体”也并非仅仅是一种陪衬和摆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融入社会生活,愈来愈积极地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的情况下,高等院校为表现出较高道德水准的考生特别敞开大门的事例不断出现。同时,对“体”的要求也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这都说明,就考试与录取的关系而言,卷面成绩固然是很重要的录入参考量尺,但毕竟不是唯一量尺。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它,同时也不能把它绝对化。
在考试内容上,《考试大纲》也做出明确规定。它由两个自然段构成。这些规定中蕴含着丰富信息,读懂其中的内容,至少会使我们的复习备考少走很多弯路。
第一自然段: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从第一自然段里至少可以得到三个明确的信息点:第一,考试内容确定的依据之一是根据高等院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第二,教育部的两个重要文件,特别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内容划定了考试内容的基本范围;第三,提出了“历史学科”的概念。
第一个信息点传达出的要求非常重要,它说明了高等院校在高考中所占的位置,绝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而是拥有对高考提出要求的主动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科的高考不是简单的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检查,也不是完全依照对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来选拔考生,而是有自己的文化素质要求。高校的文化素质要求具体是什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可以明确的是,它会更看重专业属性,会在专业上有较高要求。这就提示我们需要思考,完成了高中历史教学任务之后,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和备考,是仅仅回归高中教材,还是应该把目标定的高一些,站在高等院校的角度,思考和研究它们“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都有哪些,我们能帮助学生向这个要求靠近多少。一些老师在复习备考时觉得找不准方向,其实方向在《考试大纲》中已经明确了。还有的老师习惯于按照以往的惯例回归教材,围绕着教材做文章,这对于夯实基础、强化知识是必要的,问题是面对高校的文化素质要求,仅有此点是不是足够?
第二个信息点提示了课标在考试中的作用。对大多数老师来说,这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问题,因为课标所规定的三维目标不仅是对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科培养的要求,当然也就是选拔性考试所要检查、检验的重要方面。如果有的老师在复习备考时,没有首先想到课标,不是以课标为纲,先把课标的要求吃透,忽略了从课标的高度设计练习,这样的备考多半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思考以下问题:如何把课标的要求与高考的考试方式、考试要求接轨?说的更直接一点,就是如何把课标的要求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体现在复习备考的练习题中。做过这种尝试的老师都有体会,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不易就不易在,课标的要求很多是抽象的,而试题却都是具体的;既要把抽象的要求用具体的试题体现出来,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好难度和区分度。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明确,即“依据……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这个“内容”是指什么?如果把它理解成就是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或者更直接地说就是一系列知识点,这是一回事;而要把它理解为除了知识点以外,还有课标对这些课程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的指定与要求,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笔者赞同第二种理解。只有把知识点与培养目标结合起来,考生的能力、素养才能顺理成章地纳入考查范围。知识点考查如果缺失了课程目标和要求,很容易变成考“死知识”,这是历史的倒退,与今天的选拔要求格格不入。在理解考试内容的确定上,我们要把视野放宽,领会《考试大纲》有关考试内容规定的真正含义,不可望文生义,简单化理解。
第三个信息点涉及一个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备考中都非常重要的概念――历史学科。这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它的理解和认识现在仍然存在着很多误读。这里强调的是历史学科,而不是“历史”、更不是“历史课程”的考试内容。这三者之间有着毋庸置疑的差别,不是一个含义,也不能相互替代。历史学科既是指某一类的知识范围,同时也是指一种特有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包括了对历史内容的分类与排列,对历史过程的概括与解释,对历史规律的提炼与把握。它使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不再是杂乱、零散的堆积,而是相互联结,形成有机的整体。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历史事件,或者说历史元素,一方面确定了自己的位置,这就使它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与别的历史元素发生关联;另一方面,这种关联又赋予历史元素一种解释和被解释的功能――它可以用作例证去说明某种历史现象,也可以被其他历史元素证明它存在的历史逻辑、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可以这样说,只有在历史学科之内,零散的、孤立的历史元素才能成为“活的”,也因此才具有意义。由此可见,“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中的“内容”,不是随意的、零散的、孤立的内容,而一定是能够反映、代表学科体系的内容。
上述三方面归结到一点,实际上就是高考历史试题总体立意的依据所在。作为国家级考试的一部分,历史考试总体立意应该是基于中学历史教育水平又高于中学教育水平。基于中学教育主要体现在肯定了课标在高考中的地位作用,高于中学教育水平体现在“高校的文化素质要求”和“历史学科”体系上。这几年,一些试卷整体上难如人意,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命制的全国卷差距明显,除了命题技术的差距外,可能还与整体立意上没有达到高考所应该具有的高度,试卷的整体水平难以跳出平时教学和测试模式的窠臼,有着很大关系。
如果说第一自然段明确了命制试卷试题的总体立意,第二自然段说的就是整体要求。或者换个角度看,就是高考考试要考查的几个重要方面: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历史学科的要求上,高考考查首先当然不能忽视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学科尤为注重史料与史实,可以说这是历史学科的生命之源和立足之本。无论是专门的历史研究,还是初级的历史学习,基本史实的掌握都至关重要,而基本的历史知识,应该是基本史实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通俗性的描述。历史学科在高考中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相对应,这项要求不难把握。很多老师或学生,看到“掌握程度”这四个字,很容易理解成识记程度,也就是记忆的牢固程度,背书的熟练程度。是不是想到了,这里还包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运用程度以及挖掘程度。任何历史知识,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同时也是一个知识体系或系统中的一环,除了本身知识含义外,它还可以挖掘出很多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折射、说明、印证……其他知识。对一个“知识点”你是“平面”掌握,还是“立体”掌握,结果大不相同,反映的是程度上的差别。现在的历史试题,对知识点的“平面”考查已经越来越少,而是趋向于考查知识点的运用和活用。
“考查学科素养”的规定尤为值得重视。“学科素养”的提法,可以说超越了现行高中历史课标的要求。课标只是提出培养“人文素养”,而这里的“学科素养”指向更加具体。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即历史素养是什么?怎么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应该怎么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面对《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不能无视这些问题了。有研究者把“历史素养”定义和解释为:“具体到历史学科,它所呈现的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①尽管这样的定义还不尽如人意,至少它指出了历史素养的两个特质:综合性和心理品质。历史素养表现的是历史学科知识、能力、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水平,是在处理问题中表现出的心理活动。也正是由于它是某方面的心理品质和心理活动,所以才可以借助特别设计的试卷试题,让学生通过作答留下心理活动的印迹,展现其心理品质。明白了这个要求,在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就要从关注个别试题考查内容、与教材的关系、超不超考试范围等细枝末节,转到关注和引导学生答卷解题时的心理活动上,也就是他们心理活动与历史学科要求的常规心理活动方式,是不是相符,相符的地方怎样保持强化,不相符的地方怎样引导纠正。至于历史素养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是怎样呈现的,笔者会在后文中结合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用实例说明。
《考试大纲》提出的“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这是对历史素养的重要内容的进一步明确和突出。“科学历史观指导”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都是学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前者实际上考查的仍然是心理活动,即在答卷解题时,学生是不是“会想”“有思路”“对路子”“头脑清楚”等。这里的“会”“有”“对”“清楚”的标准,就是要符合历史学科常规和基本规范。这就是学科方法的要求了。每一个学科都有本学科的基本方法,在解决本学科问题时,是不是运用这些方法,也能反映出学科素养的程度。需要提醒的是,“符合历史学科的常规和基本规范”的字样,不会出现在试题题干或者试题要求中,它属于一种“默认”式要求,就像长跑比赛,规则中不会列入要求比赛者合理调整呼吸一项。如果教学和复习备考中教师没有予以强调,用各种试题强化学生接受这些常规和按照这些基本规范作答,很可能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欲善其事而用错其器的现象。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绝大多数教师早已耳熟能详,不足为奇了,以至于一些教师提出了“问题导向”的教学和复习备考思路,并把教材内容归纳出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供学生复习和思考。无疑,考试就是考查考生会不会解决问题,每一道试题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强调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既有考查解决“旧”问题的能力――在教材范围内已知问题,也有考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笔者看来,后一种问题更为主要。既然是考生没有见过、没有练习过的“新问题”,那么他们只能凭借已有能力去应对了。因此,对这里的“能力”的理解,应该包含两个层次:通过平时培养和训练积累的已有能力,灵活自如地运用已有能力的能力。有的考生,前一种能力不差但后一种能力欠缺,结果成绩不理想;相反,具有一定的前种能力但后种能力更强的考生,可能成绩更为理想。这就是提示我们,应处理好两种能力的兼顾与侧重。
对现行《考试大纲》的理解和解读,还要与当前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的原则和方向联系起来,否则,对《考试大纲》的解读就难免失去现实意义。2010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在健全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方面,提出:“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2011年,有的省首次探索把高中会考成绩和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并作为报考条件,将考生的高中会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试成绩、高考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实行“校长教师轮岗制”,并“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年,教育部提出了当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有关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任务有:做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完善高校招生考试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研究提出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实施办法等。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规定的总体目标是,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在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中就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上,都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背景的教育理念下,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单一教学目标还大量流行,那是因为它具有短期效应,是一种急功近利、为了高考而进行的教育。而真正的素质教育和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长期效应,有利于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高中学生在学习中更具有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与老师之间更能进行语言、思想、情感的沟通。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激情,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更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几年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对广大历史教师有所帮助。
一、课堂教学中,结合历史故事
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故事可以让人发生思考,产生共鸣。而高中历史首先是事实,历史不管怎么考,首先必须记住事实。在历史课堂教学上,我们可以引入相关的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将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点借用一定的手段具体化、形象化、感情化,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然后教师再进行生动的讲述和理性的分析,把重难点给学生分析清楚,再通过习题的练习去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还要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这样会使得历史课堂生动且充满活力,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要想在课堂上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地创造良好的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就必须全情投入。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一些体会:如果我们始终以同一种(平和的)语调或带着某种情绪上课,这节课肯定是哈欠声不断,不一会儿,班上的学生就“倒下一大片”了。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身就必须保证在每节课上都充满激情,不论碰到什么烦恼,都要暂时无条件地抛开,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我们激昂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及丰富的身体语言,使学生深受感染,进入学习角色,这样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容易就营造出来了,也意味着这一节课成功了一半。
二、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式要多样化、新鲜化。让学生多参与且主动参与到历史的教学和学习中,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撒手让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行探究、自主、合作性学习。发挥学生活泼好动、求新好奇的特点。比如:讲古代史两宋时期的文化,让同学了解了基础知识后,结合初中历史的讲解,请同学们自编自演一场宋朝人的市民生活场景剧,从中活灵活现,身临其景地领会和感受到两宋的文化水准从中感受宋文化的繁荣和在今天生活中的影子,找出与今天的差距。学生都有表现欲,参与度极高。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学生一个展现的空间,并适时收网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重视教学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运用于生活中,而大多数人认为学习历史知识为了高考,历史不像数学、物理、化学更具有实用性,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源于历史,以史为鉴,用于实践,服务社会。学习历史要加强爱国主义、人生观、世界观的情感教育。例如:唐王李世民善于用人、敢于纳谏、虚怀若谷。用于感化我们的同学构建今天的和谐社会,需要我们以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心去融化别人的错误,那不是放纵而是原谅,在潜移默化中改正别人的错误。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当代中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学习历史要与现实相结合,做到社会化实用化,既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又关注高考热点难点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从成就感和责任感中去增加兴趣。
四、巧设疑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合理设置问题,让学生以小组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可以使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其中,而且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完全相同,通过讨论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还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历史知识有机的紧紧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学科的有用性,这样的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非常有帮助。
五、深刻挖掘教材,加强学科间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