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范文

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

第1篇: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咖啡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茶和咖啡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主要饮品。茶的清香让人心静神怡,喝茶时清新而淡雅的意境更是让人陶醉;咖啡的香醇令人痴迷,它的滋味更是让人在舌尖回味无穷。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渗入到人们的思想精神领域。同样,咖啡对西方人的重要性也正如茶对中国人一样,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茶和咖啡已经被衍生为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它们都象征着追求优雅、放松、静心享受生活,注重品味的一种生活文化。然而茶与咖啡除了具有这些共性外,还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这些差异更透析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一、茶与咖啡的起源说

1、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这是大家没有疑义的。在中国的饮食中,茶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在这其中,茶就有着自己独立的领域。同时,在我国历史上,有一种说法在谈到富人的生活情境时用“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普通人家则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从中我们可以晓知,不管是富贵还是贫穷,人们都离不开茶,茶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茶究竟来源于何时呢?

中国历史上对于茶的起源有多种传说,包括神农说,西周说,秦汉说,六朝说等,其中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则为神农说。在《史记》、《淮南子》、《本草衍义》、《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均有“神农尝百草而得茶”的相关记载,唐代茶学专家陆羽也曾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1]相传神农在采药时偶然发现一种植物,后来便将其定名为“茶”。此后茶树渐被发掘、采集和引种,被人们用作药物,供作祭品,当作菜食和饮料。 由此,这一偶然的发现使得后人将茶这种饮品不断发展,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后来茶不仅是举国之饮,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2、咖啡的起源

咖啡是西方最受欢迎的饮品,其得到人们接受的程度并不亚于茶在中国的畅行。咖啡的起源也有种种不同的传说故事。其中之一是根据罗马一位语言学家罗士德.奈洛的记载:大约公元六世纪时,有位阿拉伯牧羊人卡尔代某日赶羊到伊索比亚草原放牧时,发现羊群吃了某种红色果实后兴奋不已,卡尔好奇地尝了一些,食后自己确实也觉得精神十分爽朗,从此他就时常赶着羊群一同去吃这种美味果实。后来,一位回教徒经过这里,便顺手将这种不常见的红色果实摘回家,并分给其牡慕逃衙浅裕他们发现这种果子能令他们在祈祷时保持清醒,此后这种具有神奇效力的浆果便广泛地流传开来。据后来研究证实,这些浆果就是咖啡的种子。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食用,这种苦中带甜,又极为醇香的饮品被西方人所欲罢不能,成为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关于起源之说,两者都带有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和神话色彩,为茶与咖啡的文化发展带来了精彩的故事背景,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得到众人的普遍认可。

二、 简述茶与咖啡特征之差异

中国人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而且茶叶被分为多种类型,不同场合还有不同的泡法。喝茶时,需要注意茶叶适当拼配,要随喝随添,水温适宜。同时,配着点心、干果等一起饮用,味道更加。茶有健身,治病等药物疗效,还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功效。

现在比较流行的咖啡种类主要是意式咖啡和美式咖啡。其中意式咖啡,即意式浓缩咖啡,是一种口感强烈的咖啡类型。用意式咖啡作为基底,熟练的咖啡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其与牛奶的交融形成各种精美的拉花图案,使之成为一种拉花审美艺术。同时饮用咖啡还可以振作精神、增强思考能力,恢复肌肉的疲劳,还能帮助消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胆结石等疾病。

茶与咖啡有着各自特定的制作方法和品尝方式,它们带给人们不同的文化享受,同时,人们也可根据二者不同的种类和功效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使其疲惫的身心得到有效的舒缓。

三、茶文化与咖啡文化

1、中国茶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茶最开始是其药用价值在民间流传,随着历史的进展,逐渐转为人们生活中的饮料,后更是成为一种文化。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人们已开始饮茶,文人已与茶结缘。有文字记载曰“吴主礼贤,方闻置茗;晋臣爱客,才有分茶”,即认为在社交活动中以茶待客始于三国时代,而礼仪化、程式化的饮茶一分茶确立于晋代。在晋代茶己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人们在饮用过程中开始赋予茶叶超出物质意义以外的品性。

“茶”蜕变为“茶文化”,就不得不提“茶道”。我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其中“客来敬茶”自古就被尊奉为一则礼仪信条,不言自明,妇孺皆知。 “茶道”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其中云南白族“三道茶”就较为有名,它以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早在明朝时被白家用来敬待客交友之道,并逐渐成为一种礼仪。至于后来斗茶品茗过程中娴熟的手法,典雅的姿态,精美的茶具,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名扬四海,为各国所效仿。 除了上述显在的文化礼仪蕴意外,还不得不提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源头―――儒、释、道。 儒家向来强调一个“和”字,即天、地、人的中庸之道,而茶文化正是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和谐气氛,增进友情等等。 说到佛家,就必须要说禅与茶之间的奇妙关联。 茶之味苦,饮后若甘,而参禅打坐,自明心性,最终也得出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结论。 也就是说,禅和茶都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都是在苦涩中蕴藏着真谛的古朴文明;而老庄的道家思想,其核心是返璞归真,道法自然,超凡脱俗,清静无为,喝茶能使心境变得恬淡自然,仿佛和宇宙万物合为一体,达到忘我、与世无争的境界。[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茶文化是儒、释、道三家的合一,同时也是天地人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高雅与通俗的统一。

而茶文化的兴起则是在盛世唐朝,茶史专家朱自振说道:“在唐代,荼去一划,才有茶字;陆羽作经,才出茶学;茶始收税,才建茶政;茶始边销,才有茶的贸易”,总之,是在唐代,茶叶生产才发展壮大,茶文化才真正形成。

在唐代,刘贞亮概括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驱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精辟地道出了物质及精神文化,使我们充分了解了茶的功用及其所反映出的精神内涵。[3]之后,人们又赋予了茶更多的人文情怀,将茶品与人品,茶德与人德联系起来,以茶的“君子性”来使茶文化与道德文化相联系,用茶和饮茶的礼仪程式来达到使人修身养性的目的。此外,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茶的品饮艺术,使饮茶向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向演进,对茶树、茶叶、茶具及品饮过程都赋予美的意义和形式,使茶文化成为了一种“怡情”文化。

真正使茶文化达到鼎盛的是在宋代,由于茶叶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茶区的不断扩大、茶的种类也逐渐增多,在宋朝名茶的数量就达到200种左右。饮茶风俗在宫廷贵族和文人之间更为流行,而且也深入地传到平民百姓的生活当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王安石《议茶法》记载:“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茶因此成为宋代社会普遍接受的饮品,由此茶肆、茶坊与茶馆也渐渐兴起。茶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了联系,出现了很多与茶有关的社会现象、习俗或观念,使茶文化的内容更为丰满。

茶文化的发展不仅提高了饮食文化的品位,而且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并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制度、道德、伦理、风俗习惯、仪式礼节、修身养性等相对规范的茶文化,进而发展成为人们社会交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

2、 咖啡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咖啡被认为是消费最多的饮料。至21世纪以来,咖啡在中国也得到了人们普遍的接受。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人们的生活也日益富足,在这片以饮茶为主的土地上兴然而起了对咖啡的热爱,尤其得到了年轻一代的认可,逐渐而兴的便是一股“咖啡文化”之风。在各个城市咖啡馆、咖啡书店成为了人们看书、休息等悠闲生活的好去处。而这种最初只流行于西方国家追求自由、舒适、新颖、实效内涵的咖啡文化是怎样逐渐形成的呢?这值得我们的深入了解,以便将这种文化更好的传递丰富起来。

产生于非洲埃塞尔比亚的咖啡,随着全球交通的发展,信息交流的畅通,逐渐被世人所认识。目前,咖啡的出产地涵盖了中西非、中东、东南亚、印度和太平洋地区等50多个国家。咖啡逐渐流行于整个西方国家,从上流社会的装饰演变成百姓日常的必需品。[4]

而真正开始传播咖啡“力量与热情”文化内涵的则为法国,据说法兰西民族中那种自由、浪漫的气质与咖啡品质中的香甜十分吻合。后又在法国咖啡文化基础上,演变出了定位为“您的邻居”的为我们所熟知的美国星巴克咖啡文化,和在日本兴然而起的“真锅咖啡文化”。这里以美国为例,由于美国咖啡文化追求的是亲切、轻松、休闲和大众化,所以美国人的这种咖啡文化,使其著名品牌星巴克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股咖啡热浪。[5]美国人喝咖啡像进行一场无规则的游戏,随性放任,百无禁忌,咖啡同时也深入到他们的生活而难以分离,影响之深甚至达到没有咖啡就不算生活的地步,常常形成“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的情景。

现今,咖啡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快速的传播,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更适应了咖啡的味道和感觉,更把其看成是时尚的标志,这使得咖啡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让咖啡畅行于世界。

结束语

茶文化有着含蓄内敛又不失高贵的品性,咖啡文化则象征着一种随性浪漫又不失理性的内涵。本文仅从粗略的层面将茶文化与咖啡文化进行了比较,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咖啡文化的无限魅力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两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相信会随着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断交流和文化的相互影响,擦出更为美妙的火花。(作者单位: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晓树.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建萍.浅析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差异[J].上海:科技世界,2014(30).

[3]黄晓琴.茶文化的兴盛及其社会生活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03.

第2篇: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范文

论文摘 要 利用仁爱版英语Project English教材,进行文化知识的导入。增加有关文化意识的介绍,让学生亲自体验来领略异域文化。使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全球化的新浪潮已经来临。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更加频繁、更加密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应该是对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健全人格、文化知识和意识等的全面素质教育,了解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全球意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和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如果我们对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不重视,必然产生语言教学和文化脱节。正如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所说:”采取只知其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仁爱英语Project English突出交际与文化,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同时还要了解语言中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教材在系统编排语言知识的同时,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并由浅入深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注重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对待文化差异的鉴别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在实际的情景中恰当而灵活地运用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外语,学生可以了解异国文化,有利于学生在将来的多元化社会中学会理解他人、互相尊重的同时,寻求合作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语言又是文化的写照,不仅反映文化的形态,而且语言结构部分或全部地决定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英国专家Sir Edward指出:”Culture is that complex whole that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nd mora1,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 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流文化的导入,还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

一、在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一)提高教育者自身文化素养

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广义上,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狭义上,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外国电影,学习外文歌曲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教学的要求。

(二)优化语言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文化的前提是学习语言。因此外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我国中学英语学习的周学时很短,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学习,还应充分为交际提供时间、环境和实践的机会。精讲精练、大信息量的现代英语课堂模式,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模拟语言环境、创设语言氛围方面,现代教学手段如网络等的应用已成为必然。如何将这些手段有机地与课堂结合,如何选择和语言材料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这都是需要我们教师努力的。

(三)充分利用教材,通过日常教学渗透

Project English中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话题。只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随时提供和补充相关知识是完全可行的。比如,七年级下册Unite 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中,出现了Custo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以及不同节日Let’s celebrate的话题。笔者就将风俗习惯以及节日的由来、庆祝时间、庆祝方式、饰物、礼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将中外人士行为习惯以及节日的对比作为重点以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我向学生介绍:In Japan, when you enter someone’s home, you should take off your shoes. In Brazil, people never go out with their hair wet. In Indonesia, you mustn’t point to anything with your foot. Don’t eat with your left hand in Muslim countries, and don’t touch a child on the head in Tailand.Unit 8 Topic 3主要是谈论节日,核心是“Christmas”,讲述了圣诞节前后常做的事。通过与中国春节的对比和谈论,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学会尊重外来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给学生一个表达自我感受的平台。教材中可发掘的素材不胜枚举,只要教师有目的地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就会做到文化和语言并重。

二、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学的实践

(一)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渗透

将词汇的学习与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即 “文化渗透”法来施行词汇教学,也是跨文化教学的一个方法。比如: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发音的区别都能暗示出说话人的文化特征。在拼写方面,美国英语中的center,color, traveled和英国英语centre, colour, travelled中也反映出英语的演变文化。在用词方面,中国人喜欢用”仙逝”来回避”死”,用”发福”来回避”变胖”,和英语中用pass away和 put on weight 来回避这种令人尴尬的词汇又有着同样的文化潜意识。

(二)英语语法文化内涵的渗透

语法主要描述词的曲折变化、词在句子中的相互关系及词法和句法规则。不同的语言有不同语法规则。例如:英语词汇的曲折变化有动词的时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等,但这些在汉语中却没有,因而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种语言的语法不仅有其逻辑形式、结构,而且是通过语言在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必然对语言使用者产生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影响。英语教师在教语法时,应注意英语语法的心理因素,让学生懂得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惯用语。如:汉语说”我想明天不会下雨”,英语中要说:”I don’t think it will rain tomorrow.”而不说:”I think it won’t rain tomorrow.”这就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思维方法不同,语言表达不同,句法结构也随之不同。

(三)英语对话和课文中文化内涵的渗透

在跨文化交流中,谈话的内容、话题的选择是产生交流失误的主要因素。一个文化中人们习惯交流的话题可能是另一个文化中人们设法回避的话题;一种文化人们常常涉及的内容,可能构成对另一个文化中隐私的侵犯。中学的英语阅读教学除了必要的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内创设议题。教师要灵活地掌握好教材的切入点,以利于学生结合文化背景和文化蕴涵来展开活动,进一步增进课堂效果和文化知识的积累。

结束语:

实现跨文化交流是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外语语用能力,是中国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Project English是适应跨文化教学的教材,我们应该利用这一平台展开跨文化教学。提高对跨文化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紧跟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大胆探索跨文化教学,做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流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05-01

第3篇: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 中俄差异 社交称谓语 文化透析

2013年对中俄两国来说,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年度。中俄两国签署了数十份协议、备忘录和意向书,这些签署文件表明两国之间的互信水平不断提高,未来各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巩固。同时,2013年是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在此框架下两国举办了约200场活动,特别是“百名俄媒体记者访华”及“百名俄旅行商访华”活动,都对中国旅游资源起到了极为有效的推广宣传作用。

随着俄罗斯游客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两国人民面对面的交往机会日益增多,见面交往如何打招呼成了一大难题,这之间的差异着实让人困惑。本文就中俄社交称谓语进行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称谓语差异形成的原因,有助于人们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一、俄汉社交称谓语的对比

1.姓名称谓语对比

汉语有关姓名的称谓灵活多变,可称呼“姓+名”、“名”、“姓/名/姓名+称谓词”,还可称呼“老+姓”或“姓+老”。如人们可称“王晓红”为“王晓红”、“晓红”、“王女士”、“晓红女士”、“王晓红女士”、“小/老王”。称谓不同,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

俄罗斯人的名字由三部分组成:名+父称+姓。俄语姓名的称谓由于年龄、身份、场合不同而各异。孩子之间用小名,学校的学生之间用“大名”或用“姓”,学生对老师用“名加姓”,同事之间一般用“名+父称”,关系密切可直呼其名,但不用小名+姓。

2.职衔称谓语对比

汉语中一般能够表示职业、职务、职称等社会地位的象征词都可用于称谓。职业称谓如老师、律师、医生等;职务称谓如厂长、部长等;职称称谓如工程师、教授等;头衔称谓如将军、博士等,林林总总,几乎无所不包。除单用外,还常与姓名连用(姓/名/姓名 +职衔),以示认可或尊敬。绝大多数社会中人都有自己相对的定位和特定的职衔称谓。

俄语中职务称谓一般是职务、头衔加姓或职务、头衔加名加父名。如总工伊万诺夫,会计师蒲诺娃。俄语中的正副分得很清楚,如经理叶甫盖尼伊万诺维奇、副厂长瓦西里耶夫。同事之间直接称呼姓,一般社会交往中“名+父称”是比较常用的表示礼貌和尊重的一种称呼[1]。

3.泛称称谓语对比

汉语中的通称有:先生、女士、小姐、朋友、兄弟、姐妹等。根据性别和年龄,以及两者关系加以区分。俄语在前苏联时期称同志居多,男女通用,也可称男公民、女公民。前苏联解体后,人们越来越多倾向于称先生和女士,如伊万诺夫先生、谢尔盖耶娃女士。在俄罗斯,对女性最常用的称呼为姑娘,有趣的是,对象不只限于未婚女性,还可以指已婚妇女,甚至年长的女人也很受用,即对年龄没有特别的限制。

汉语和俄语都有零称呼语。如汉语的“喂,嗨”等,俄语的“阿寥”等。在中国,零称呼语须谨慎使用,这是因为,在大多情况下,零称呼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特别是晚辈对长辈。然而在俄罗斯,交谈中无论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是什么关系,零称呼语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某种程度上,零称呼反倒体现出两人的几分亲密和亲近。

二、透析俄汉社交称谓语差异形成的文化因素

社交称谓语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属于言语礼节范畴,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现象。社交称谓语实际上是本民族的语言现象和民族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外在表现,留下了很深的文化烙印。所以,了解两国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显得尤为重要[2]。

1.宗法观念与法制思想的不同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时代,整个社会是以家庭为基础。由血缘、婚姻纽带关系维系成的宗法性结构,不可避免地,中国已成为一个宗法观念极强的民族。汉语中亲属称谓语使用的泛化现象,把家庭本位向外推衍,以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人员,反映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利用亲属称谓拉近彼此关系 、表现亲密的心理。以积极的态度把家庭本位向外推衍,以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人员。这种称渭可使交际双方有亲近感,从而缩短双方的距离,增强交际效果。

俄罗斯也经历过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存在过农奴制和封建宗法关系,但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俄罗斯法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入人心。受这种法制思想的影响,俄语中的社交称谓语相对简单,人们对家族的标志“姓”没有很深的概念,但对名字和父名很重视。但俄语亲属称谓泛化的现象远没有汉语普遍,在各种社交场合,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非亲属成员很少用亲属称谓互相称呼对方。

2.等级制度与宗教影响的不同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宗法社会,不仅在家族内部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整个社会亦是如此。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官职体系,这必然就有了不同的职衔称谓。因此,中国的这种严格而又复杂的等级制度,使得社交称谓的名目众多,林林总总,形形。

西方社会由于在封建历史时期实施的是宗教政治,而非官僚政治。教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超过了各级宗教组织的势力,甚至远远超过了国王所统治的官僚政府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官衔自然就不像汉族人那样看重,社交称谓中多用首名、教名,姓氏名字多源于《圣经》[3]。

3 .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社交称谓是“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代礼仪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种社会制度。中国封建制度下的礼仪规范强调尊人卑己的礼貌准则[4]。这种社会制度压抑人的天性,导致人们在自我价值评判上对自身才能、天赋做出的有意贬低和压抑的自谦心理 ;喜欢贬己扬人,抬高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这种社会行为准则反映到语言上,就是严格区分敬称和谦称,由此产生的诸如“卑、鄙、敝”等自谦词和“尊、令、贵”等敬他词不胜枚举。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受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讲究谦虚恭敬敬语和谦语仍被称为中华传统美德[4]。

俄罗斯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产阶级追求人人平等、自由。人们在人生的价值取向上注重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形象、自我意识、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他们个性张扬,强调自我独立精神下的平等意识,亲族观念相对淡薄,表现在言语交际的社交称谓语上,敬语、谦称少之又少,称呼相对简单,少规矩。

三、结语

总之,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交称谓语,必然受到社会诸要素的制约。现代社会处于文化多元的新时代,国际交流频繁,任何一个种族、民族或文化群体,不管其自身的文明程度怎样,其都拥有一个固定的文化判定模式,即以自己的文化判定模式为标准,判定不同文化群的行为规范是否正确或恰当。来自不同文化本经的人们走到一起,交际必然会出现故障,人们只有在了解对方文化的前提下,才能精准地使用语言、运用语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促进国际间的文化、政治、经济合作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苏妍.中俄跨文化局交际语言初探[J].咸宁学院学报,2010.9

[2]毕继万.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第4篇: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 文化教学 策略探究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对外汉语教学同样离不开文化传授。那么,如何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如何在语言教学之外开展文化教学以及运用哪些方式、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到底是一个教学策略的问题。“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或教学活动方式。”它重点研究如何教的问题,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系统。下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从文化差异、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层次、文化体验几个方面就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1.文化差异比较法

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文化的差异影响着语言的习得,学生的母语文化对目的语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吕必松指出:“文化差异不但要反映到语言本身的特点上来,而且要反映到语言的使用上来。因此,人们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外文化差异加以比较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所学的知识。比如在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多含有贬意,如“走狗”、“落水狗”、“狐朋狗友”之类;而在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最忠诚的朋友,人们常以狗的形象来喻人的行为,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学生明白了文化上的这种差异,便能有效提高语言理解与表达的准确性。再如,汉民族世代在亚洲大陆繁衍,英语民族多靠海而居,比喻大手大脚花钱时,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则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中国文化氛围中,“东风”指春天的风,而英国地处西半球,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所作《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总之,中外文化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社会交际。因此,在学习一种语言时不进行文化差异比较,就难以真正掌握该语言。

2.语言镜射法

“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汇内容或词汇上。”因此,文化教学可以语言来镜射文化,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目的语的同时习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教师可将文化教学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各个层面,既让学生学会使用课程中的词句,又能以语言教学内容为依托,让其掌握语用规则和文化意义。

首先,重视字、词的镜射。在文化教学中,如遇到“背景意义的词”,除了讲清其概念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镜射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讲成语“望子成龙”时,可介绍“龙”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形象和文化含义。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是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具有至尊至上的色彩,以至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因此,“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神圣、至尊、吉祥、非凡等各种褒义。再如,从“仁、信”二字可见古代的道德标准;从”贵、贱、货、贷”等偏旁的“贝”字可见古代的钱币制度等。

再次,重视作品语言的镜射。作品语言常是最规范的现代汉语,也是最得体的交际语言,词语的搭配、语法的典范均能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中国文化的内容、中国人的心态、社会生活的面貌、风俗习惯的特点等,也都能从作品语言这面“镜子”中看得分明。如,《博雅汉语 初级起步篇Ⅰ》第二十二课《我喝了半斤白酒》中的一段对话:

玛丽:你怎么喝那么多酒呢?

大卫:昨天我去一个中国朋友家吃饭,他们太热情,一直不停地给我倒酒。

玛丽:有的中国人请客的时候喜欢劝酒,你不知道吗?

此段对话很好地反应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宴请礼仪习惯和文化心态。因此,以作品语言来透视文化可极大地促进语言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意义,又能使学生习得该目的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谓相得益彰。

3.分段教学法

中国文化有显性与隐性之分,也有“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之分,而留学生本身亦有年龄、教育水平、经历、工作经验等的区别,所以在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时考虑到中国文化的层次和可接受性是解决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关键问题。对留学生的文化教学(尤其是初级阶段)应首先注重交际文化教学而后才是知识文化教学,分层次、分阶段地展开。

在基础阶段,学生刚接触汉语,对中国文化也知之甚少。此时,文化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日常用语及一些常识性的文化知识上。比如问好、问路、询问时间、乘车、道谢、购物用语(“多少钱”、“便宜点吧”…)、中国饮食文化(饺子、包子、筷子…)等,以解决学生基本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在中级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文化知识,可逐步增加国情文化知识的内容。比如,中国的人口、民族、地理形势、各地风光、风俗习惯等,这一阶段的学习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在高级阶段,学生已基本克服语言方面的障碍,且具有一定层次的文化知识,可开设专门系统的中国文化知识课程。此时文化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一些历史的、传统的、政治的、信仰的、审美趣味等较深层次的文化知识层面上。

值得注意的是,分阶段教学文化内容时,也要注意适度和适量的原则,不可贪多。

4.文化体验法

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由课内到课外,让学生以亲身经历去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使其于潜移默化中习得文化。体验法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极大地调动其学习热情,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4.1校内活动

首先,应充分利用图片、电影、电视等直观媒介开展活动。图片、电影、电视节目等媒介提供的场面多,信息量大,语言材料丰富而有变化,同时还是观察姿态、表情、符号、动作等非语言交际手段十分有用的材料。通过视觉、听觉的极大冲击易使学生形成一种较为直观的印象,易于构筑学生的文化认知图式。在此基础上,如能结合“文化表演”或“文化讨论”则能收到“更上一层楼”的效果。

其次,定期开展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活动。如,定期举办“文化讲座、文艺汇演、诗歌朗诵、普通话大赛”等,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民族乐器、音乐、戏曲、相声、小品、舞蹈、太极、武术等众种艺术或武术样式中选择一至两种加以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重要的是能领悟到中国文化的丰富、精妙和精深。

4.2文化参观

文化参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某个文化专题为学习任务,以参加统一观摩活动的方式来实现预期效果的一种文化学习方式。实地参观的范围很广,可以是名胜古迹、城市建筑、园林景观或展览会、博物馆等,也可以进行实地的访问或调查,娱乐性和趣味性较强。文化参观一般都在比较宽松和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动地观察、研究和总结,不断丰富文化知识。文化参观比较适合作为一种辅的教学策略,而不宜作为常规的教学策略使用。

4.3文化品悟

文化品悟是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品味、尝试等方式,在所获得的最大体验基础上去感悟文化的魅力和精彩,从而丰富其文化图式的一种习得法。比如,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中式聚餐,让学生从中餐上菜的程序到中餐的口味、做法再到中国人的餐饮礼仪,最后到中餐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等进行品悟,借此加深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再如外出购物,让学生从观察现代人的穿着到接触各类服装款式、花纹、颜色再到设计特点、民族特色、穿着效果等进行体验,进而感悟由此体现出的中国服饰文化与民族传统等。

此外,学校也应重视文化氛围的创造,积极为留学生创建文化品鉴的场所(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如中餐厅、品茗轩、文化长廊等,重视教室的装饰与布置、文化因素的铺排与渲染等,尽量为留学生创设一个富于人文性和精神性的文化品悟环境。

总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策略多种多样,本文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存在着一些争议和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需要广大对外汉语教师和学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共同探讨,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思源,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赵永新.语言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5.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4]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6).

第5篇: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 语用能力 语用失误 英语教育 涉外企业员工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奥成功和2010年在上海将召开的世博会,作为国际性语言的英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涉外企业员工在涉外交际中常有语用失误现象,导致交际失败,这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英语教育中加强涉外企业员工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得体地使用英语,减少语用失误现象,促进企业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涉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所谓“语用失误”指的是“在言语交际中导致交际者本人未能取得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说话方式不妥,或者不符合特定语言和文化社区的表达习惯,或者说话不合时宜等。涉外企业员工涉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具体表现在员工用英语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交际过程中不了解语境以及他们的文化习惯而造成误解或谈话中断,致使交际失败而达不到预期效果。请看下面几组情景对话。

例1.一位中外合资企业的经理称赞中方女秘书做了出色的工作,对她说:“Thanks a lot. That’s a great help.”可是女秘书立即回答:“Never mind.”其实,“Never mind.”常用于对方表示道歉,而自己不予介意的场合,是安慰对方的套语。这位女秘书想表达的是“没关系”、“不用谢”之类的话,显然是没有弄清“Never mind.”的使用场合,用错了表达式,导致了语言-语用失误。

例2.中国代表到机场接外国谈判代表时说:“I’m afraid you must have had a tiring journey.”而这位外国代表却无言以对,显得很尴尬。这位中国代表套用了汉语的思维方式,但却不合英语的文化背景,使英美人士听起来很不自然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这种情形下,英语中习惯说How was the trip/flight?Did you have a good/pleasant trip/flight?

例3.一位外商见到一位女员工带着一顶漂亮的帽子,很好看,便高兴地说:“Oh, you’ve got a very beautiful hat.” 这位女员工却不好意思地说:“No, no. It’s not beautiful. This is an ordinary hat.”外商听了心里不快,认为这位女员工不尊重他的意见,导致社交-语用失误。其实,按英美人的习惯,说一句Thank you 就可以了。

上述例子中,中方人士的话语中没有哪句出现语法错误,但与英语国家人士的交流却在很不愉快的情况下就中断了。由于中方人士受母语的语用规则及母语文化的干扰;缺乏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认识;缺乏语用意识在涉外交际中或用词不准确,或语言不得体,出现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失败。

二、涉外企业员工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从上述例子可以说明丰富的语言知识并不一定会确保使用得当,因为语法的可接受性不等同于语用的可接受性。语言教学不是也不应是单一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教学。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外语教学应该以语用知识的传授为重心,以语用能力的培养为宗旨。

语用能力是指有效利用语言来实现某种目的或意图的能力。语用能力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语用能力的根本是针对特定语境,正确得体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以达到良好交际的目的。外语教学中,语用表达的得体性比准确性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语言交际尤其是在跨文化的语言交际中,人们对操非本族语者的语法错误往往持比较宽容的态度,而对他们的语言表达得不得体则往往耿耿于怀。操非本族语的外语说得越流利,语法错误越少,而语用上的不得体却不时地出现,这样就越会让操本族语的人觉得你冒失、无礼或不怀善意,因而会影响整个交际。毋容置疑,语言表达准确固然重要,表达得体更是关键。不同文化之间,必然存在语用差异甚至冲突。涉外企业员工在涉外交际时对英语文化中介绍、感谢、道歉、邀请、提供帮助、拒绝、求助、告别、问候、安慰、称呼、请求、预约、姓名知识、餐桌礼仪、电话用语、接受礼物等交际知识的理解和使用常存在一些问题,虽然他们语法使用正确,但不符合语言使用规则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出现语用失误,结果导致交际失败,这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英语教育中加强涉外企业员工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得体地使用英语,减少语用失误现象,促进企业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涉外企业员工语用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语用能力是交际成功的关键。涉外企业员工由于受母语的语用规则及母语文化的干扰;缺乏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认识;缺乏语用意识;只注意语法规则,不了解语言的使用规则,不遵循语言的社会规则得体使用语言。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入语用知识,培养员工语用意识。如向员工介绍什么是语用能力,语用能力的重要性,使员工对所学的一些英、汉语言知识从语用层次上重新认识、辨析、比较。其次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员工灌输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员工重视文化差异、尊重西方礼仪的意识。汉语和英语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上都存在巨大差异,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语用差异尤为显著,突出表现在由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所引发的语用差异及其在语言使用中的表现。如日常交际中,西方人直率而东方人谦让,因而在对待称赞方面,东西民族的反映互不相同。在西方,人们能大方地接受赞扬。由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中国人养成了谦虚谨慎的秉性,对待恭维赞扬采取自谦或自否的态度,不然就有骄傲自大之嫌。在称谓用语上,中西方差异较大。在日常交往中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一般是先称呼,后讲话。根据对方的身份及其与自己关系的亲蔬按照亲属称谓或社交称谓称呼对方。除了对身份、辈份低于自己的人外,很少直呼对方的姓名。然而,在西方,人际间的称谓比较随便。在同等熟人之间,不论长幼,一般直呼其名而没有失礼之嫌。甚至在家庭成员中也不例外。追求人人平等是西方人的理想。英美国家人们这种不拘泥于形式的传统和讲究“平等”的观念与中国人崇尚礼节、尊老爱幼、师道尊严的文化是格格不入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汉英语用对比分析,帮助员工从深层次上了解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使员工能在不同的场合下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总之,在英语教育中引入语用知识,加强涉外企业员工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的培养,对企业的经济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68

第6篇: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生 课程设置 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64

Abstract Cultural courses for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should embody the two important points including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sets up a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culture cognition and skills. At the same time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curriculum and culture.

Key words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culture

汉语国际教育是在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的基础上整合设立的专业。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要求该类本科生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国家汉办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认为此类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师综合素质。

根据教师标准,我们认为设置课程要围绕三个板块:汉语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文化、现代教育。其中第一个板块为主,第二、三个板块为辅。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口语交际课程的地位非常重要。除此之外,我们认为:第一,要尽力挖掘语言类课程文化内涵;第二,要建立文化类课程体系。

1 尽力挖掘语言学课程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在学习中国语言过程中,将自然接触中国文化。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是干巴巴的语言本体教学。为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与文化关系,本专业语言学课程要注意与文化理论认知相联系。

1.1 汉语基础课的文化内涵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课程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其中古代汉语课程尤其需要体现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目标的差异性。

比如文选要注意加强中国文化知识方面的讲解。如《之战》要突出中国姓氏文化。“邴夏御齐侯”,邴夏是齐国大夫,邴是氏,夏是名。上古时代,姓与氏不同,姓是族号,氏是族的分支。一般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明贵贱,姓别婚姻。战国以后,姓与氏逐渐合二为一,汉以后姓氏不分,且百姓也有姓氏了。这些知识对学生探索中国人种起源与发展很有帮助。

再比如古代汉语文字学部分,选取字形分析结构时,应注意选取与中国文化元素有关的例子。如“赤”,《说文》云:南方色也。从大,从火。火盛则色赤,故“赤”从大火会意,表示火盛。古代五行说,以五行配五方之色,南方属火,所以许慎说“南方色也”,即红色。阴阳五行,反映了中国传统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尽管可能学生通过本课程了解的只是零星不成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化,但总是能使他们对文化的理解更深一层。如果把精力过多集中于文选细读以及文意涵咏上,着意强调培养文言文语感,则会偏离汉语国际教育培养目标。

1.2 汉语选修课的文化内涵

这一板块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而设,核心课程为:语音学、文字学、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

其中文字学应该设置汉字与中国文化专章。主要内容应该涉及汉字维护国家统一的文化功能;汉字与汉字文化圈;汉字书法与中国审美文化;汉字形体记录的中国古文化等内容。

由于汉字认知付之于视觉,因此不管哪个人用何种方言说都无关紧要。只要写出来,双方就达到了交流的目的。正是汉字的这种超方言性,在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过程中,才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汉字最强大的文化功能。

汉语和汉文化对周边国家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辐射。主要表现为越南、韩国、日本等文字中保留大量汉字。汉字书法讲究疏密相映的形态美,气韵流动的线条美,富有感情的意境美。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文化:楷书多儒家严谨济世精神;草书多道家放浪自由精神。

汉字中还包含很多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比如《说文・玉部》共214个汉字,涉及玉石形状、加工方式、品质、功能等多方面内容。如“璧”、“瑗”、“环”为玉石形状差异;“琢”、“h”、“理”为玉石加工方式差异;“珍”、“g”、“瑶”为玉石品质差异;“琥(用于发兵)”、“珥(耳中玉)”、“H(死人口中玉)”为功能差异等。这些字能反映中国玉石文化开始得很早,远古时代玉石具有祭祀鬼神、充当礼仪、美身、殓葬等文化功能。后来成为权力、品德、财富的象征。

汉语词汇学也应该设置词汇学与中国文化专章,内容涉及词汇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如华表、月饼、花轿、旗袍等;词汇与中国古代精神文明,如避讳、禅让、八卦、比兴等;词汇与中国古代自然地理,如梅雨、梯田等;词汇与中国风俗习惯,如清明、作揖、乞巧等;词汇与中外文化交流,如葡萄(来自西域)、世界(来自佛教)、胡同(来自蒙古语)、沙发(来自西欧)、物理(来自日本)等。

语言类课程虽然可以贯彻传播文化的意图,却不能太多,以免妨碍学生认知语言本体。

2 文化课程

在本专业中,文化课程应包括文化素养课、文化理论课、文化技能课三类。相对于语言理论课难度不大,应于低年级开设。教学应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特征的认知能力为目标。

2.1 文化素养课

这一板块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这些课程要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区别,简化文学史,弱化文学性批评研究,强化风土人情与文化价值研究。比如诗人笔下的秋,往往与离别相联系,因此常常传达悲伤凄凉的感情。秋天之景已经具有中国文化符号价值。比如王维作品,多与中国佛教相联系,于景物描写之中展现禅宗机理。再如张爱玲、钱钟书作品,总是与现代都市相联系,传达着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城市的发展与繁荣,记载着民族的沧桑与耻辱。本专业文化素养课与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文化学等文化理论课相联系,而不是像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样,与文学概论、美学等课程联系,因此教学重点应有明显差异。学时也应该大大缩短,有些高校将中国古代文学设置为255学时,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完全相同,这就无法使该课程真正为培养国际汉语教师服务。

另外还可以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与中国文化解读,中国现当代经典文学与中国文化解读等选修课,加强学生对中国古代、现代文化的感性认识。

2.2 文化理论课

这一板块在本专业文化课中应具有核心地位。包括核心课程: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程: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佛教与国际文化交流、国别文化、国外汉学研究。

中国文化概论主要讲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儒家文化、中国宗教、礼俗、衣食、中国科技、教育、语言、中国艺术、中外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等内容,其中尤以儒家文化以及中国宗教为重点。儒家文化在维护中国封建统治秩序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汉书・艺文志》云:“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中国儒家学术思想与中国社会思潮紧密相关,儒家的道德准则也是历代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这些文化还深刻地影响了韩国、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除了在本课程中重点讲解,还可以开设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选修课,以便加深学生对中国儒家思想的认识。

另外一个重点是佛教文化。佛教开始传播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以后南到斯里兰卡、印度支那半岛,北到中亚西亚。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发,于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佛教自汉代开始本土化过程,最早翻译的佛经《四十二章经》,带有中国本土黄老思想痕迹。到唐代产生禅宗思想,算是完成宗教本土化过程。禅的本意是思维修养、静虑定心,本为印度佛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传入中国以后产生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修行体系,成为佛教中国化的最典型的产物。这些内容除了在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讲解,还可以开设佛教与国际文化交流选修课,以便于学生理解中国与东南亚诸国在宗教思想上的联系与差异,为将来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西方文化概论主要概括性介绍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法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成就、自然科学成就等内容。为进一步拓展本课程,还可以开设国别文化选修课,主要讲解基督教与西方社会、东正教与俄罗斯、伊斯兰教与中东国家、犹太教与以色列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风俗,特别要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计划,关注一带一路国家宗教文化,为汉语国际推广与传播开拓道路。

国外汉学研究也值得关注,这一课程将为学生展示西方人如何认识中国,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他们的研究哪些符合中国事实,哪些扭曲了历史,使学生了解被派往地区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以及可能存在的认识误区,帮助他们提前准备相关交际策略。

2.3 文化技能课

国际汉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化技能,比如书法、国画、中国乐器、传统手工艺、中国茶道等。这些技能课的开设要配合文化理论课同步进行。使学生理解中国书法与中国思想、国画艺术以及民族乐器与中国式审美、传统手工艺中国结与中国式情感表达方式、扎染与中国纺织技术、茶与中国古诗等的内在联系。这些技能可以帮助他们在与国外学生交流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念。一个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自然真诚交际过程中,有效传播中国文化;若在课堂上不顾教学目标,大谈中华文明,极有可能引起所派国家人民的警惕甚至抵触情绪。从这一点上说,文化技能课虽小,但功能强大。

第7篇: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电影英语学习者意识

一、英语原声电影是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工具

古今中外的语言教育者都纷纷强调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育同时也是文化教育。《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电影是一种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表演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综合艺术形式,深受大众喜爱。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英语原声电影教学资源相当丰富且易于获取,英语原声电影成为英语教学中实施语言与文化并教的常用工具。一方面,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原声电影真实再现英语交际场景,语言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于变化,能增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另一方面,电影以动态形式真实展现目标文化,允许学习者深入细致地观察目标文化。通过观看英语原声电影,学习者能直观地了解到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习俗、行为和思维模式、价值观等。由此可见,利用英语原声电影进行教学是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途径。

然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并不是观看一两部英语原声电影就能立刻实现的,需要教师长期在使用原声电影的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二、利用英语原声电影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五个步骤

利用原声电影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可通过以下五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辨识文化形象与标志,深入了解交际模式,观察文化行为模式,探讨文化观念,交流文化体验。

1 辩识文化形象与标志

Tomalin和Stempleski认为通过电影可以拓展学生确认目标文化中可被观察到的文化特征的能力。文化冰山最容易被观察到的山尖部分包含了具有文化特征的地理风貌、建筑、艺术、服饰、食物、甚至人种特征等物质文化成品与部分非物质文化,这些文化形象与标志在电影画面中被真实而完整地展现出来,有利于学习者从中进行辨认、识别。

例如,使用Kung Fu Panda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首先找出电影中哪些是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形象与标志、哪些形象与标志具有美国文化特征。学生通常很容易就辨认出熊猫、武术、玉宫、阴阳池、面馆、烟花爆竹、书法等等中国元素和关押雪豹的监狱、犀牛狱卒等具有美国文化特征,再仔细一点的话还能发现熊猫的绿眼睛这一糅合在中国文化形象里的美国文化元素。

2 了解文化交际模式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离不开在特定的交际场合里使用恰当的语言与合适的非言语符号,这就要求学习者深入掌握英语表达式的文化内涵、所适用的语域和相关的非言语交际形式。

例如。电影Forrest Gump中。医生在给Forrest戴腿箍矫正弯背时对他母亲说“…his back is as crooked as a politician”。只有了解politician在西方社会是带有贬义的“政客”,学习者才能体会出医生这句话的讽刺意味。而且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不会犯把政治家译成politician这样的错误。又如,The Pursuit of Happyness里有一个片断是父亲告诉儿子possibly与probably的区别。前者表达的可能性为一半对一半,后者是“很有可能”之意。通过观看这部电影,学习者对这两个词的印象非常深刻,有助于将来在交际中选择正确的措辞。

再如,What a Girl Wants这部电影里有许多社交场景,Daphne在青年旅社里初识lan两人的相互介绍用语和Daphne参加上流社会活动的自我介绍用语截然不同,这让学习者对正式与非正式场合下的自我介绍有了直观对比。此外,这部影片中Lord Dashwood的竞选片断里有支持者高举口号牌的镜头,口号牌上在“vote”的旁边打了一个叉,即“Vote×”。学习者如果不知道在欧洲许多国家是用符号叉“×”而非钩“对”来表示选择项的话,会误以为口号牌的意思是“不选Dashwood”。

3 观察文化行为模式

Patrick R.Moran提出电影有利于展现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际活动,该社会环境反映了某种文化下的生活方式。在原声电影中可观察到各种各样的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日常生活模式和社交礼节等。诸如餐桌礼仪、婚礼习俗、约会、客套、禁忌等文化行为场景在电影中比比皆是,通过观察这些场景可以增强学习者对受英语文化影响的行为方式的敏感性,并帮助学习者了解这些行为模式背后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电影C rash的最后,年轻的警察为什么误杀了黑人青年呢?回放警察与黑人青年起争执产生误会的画面:警察一再要求黑人青年把手放在他能够看到的地方,后者却急于澄清误会而坚持要从裤兜里取出小人像,结果惹得警察开枪。学习者在细致观察之后了解到悲剧是由当事双方对对方行为的误解所造成的,由此产生对美国执法行为模式的批判认识。

4 探讨文化价值观

价值观是隐蔽在言语、行为下的深层文化意识与观念。帮助学习者了解目标文化的价值观体系是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核心内容,也正正是教学难点,因为价值观具有隐蔽性,不可能直接被观察到。学习者想要进一步探索文化价值观,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对之前所观察到的文化交际模式与文化行为模式进行总结、分析、思考、讨论。

例如,The Pursuit of Happyness里男主角向朋友追债而朋友认为自己帮他搬家已经抵去所欠债款、公司老板借了雇员1美元也偿还清楚、男主角遭遇经济危机却绝不向别人请求资助等情节反映了美国社会对于金钱和独立的价值观念。学习者在对比自身文化价值观后通过提出问题、发表看法、集体讨论等一系列探讨价值观的活动能够发现自身文化观念与目标文化观念之问的差异,增强对自身文化与价值观的认识,同时加深对目标文化的诸多理解。

5交流文化体验

Toma№和Stempleski指出文化意识应该包含三个层面对受自身文化影响的行为的意识,对他人受自身文化影响的行为的意识,对自身文化观点作解释的能力。根据这样的观点,英语学习者之间、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之间对各自从电影内获得的文化体验或者由电影而联系到自身曾经历过的文化体验进行观影后的交流是深化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必要阶段。

观看完英语原声电影之后进行文化体验交流,有助于学习者进一步思索、讨论并归纳目标文化与自身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从而使跨文化交际意识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

第8篇: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范文

一、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宗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吸引游客,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各种宗教信徒总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以朝圣、做弥撤和烧香拜佛、考察研究为主要内容,因为虔诚的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都会转化为旅游动机,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伊斯兰教克尔白圣殿)、耶路撒冷(基督教耶稣圣墓教堂、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犹太教所罗门圣殴)、伯利恒(犹太教古以色列大卫王的故乡、传说中耶稣降生之所)、意大利罗马、梵蒂冈(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都成了国际旅游业发达的地方。

中国宗教种类齐全,既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如道教;也有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更有受外来宗教影响而产生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如明教、白莲教等。仅国务院公布的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各种宗教名胜古迹就有150多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宗教有关的名胜古迹共有3000多处。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吸引了海内外信徒、专家学者和一般游客。佛教文化对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佛教教规、礼仪和宗派,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寺院、石窟和佛塔,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历史之久是中外驰名的。1987年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就有142座。丰富的佛教文化具有同一性中的差异性、特殊性:如同是佛寺,五台山的宏伟建筑与九华山的民舍构造就各具一格;同为雕塑,山西云冈的石雕和天水麦积山的泥雕、泥塑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艺术技巧。如果进一步分析的话,则会发现佛教的三大建筑都会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宗派和不同的地区而显示出不同的风采。

再以被奉为道教崇拜的神--妈祖为例,每逢妈祖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湄洲祖庙内外人山人海,香火鼎盛,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以台湾最为突出,总要抬着妈祖像回来探亲、进香还愿。

当然,由于的不同,宗教派别的差异,全世界的宗教信徒都有自己向往的圣地,在宣传招徕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据宗教文化的特点,丰富旅游商品,增收创汇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如出售各种宗教纪念品,佛教的木鱼、进香袋、数珠、雕像,提供斋饭;道教的“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画幅、介绍宗教名胜古迹的书籍。以佛教胜地普陀山为例,其针对游客的类型、特点,结合本地的实际,出售各种各样反映普陀山风貌的图像和以观音菩萨为主的佛像,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宗教节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宗教文化的传播一些宗教节日,由于符合人们心理要求,不仅是信徒的节日,也成了民间流行的节日。基督教的圣诞节、复活节等流行全球,傣族的浴佛节(泼水节)、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新奇感和神秘感颇具魅力。

宗教音乐艺术以其深邃淡泊的旋律、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人们,特别是佛教音乐、基督教的圣歌圣乐都深受信徒的欣赏,成为举行宗教仪式和欢庆宗教节日必不可少的内容。

宗教文化也可以通过间接的形式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宗教文化中的许多人物、故事和传说非常生动,被搬上了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并广为传播。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唐僧取经的故事和一些风景名胜如火焰山等,《八仙过海》中的道教名山、故事都随着电视、小说的传播而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激起一些潜在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电影《少林寺》的上映,使其成为广大武术爱好者和旅游者必到的地方。

宗教文化对旅游饭店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显示出准备投资的饭店以某一国家或某一者占到相当大的比重时,那么投资的饭店必须有相适应的设施及膳食供应,绝对不能对客人的和风俗匀惯有所违反和触犯。所以,在一些有宗教名胜古迹的地区应投资建造符合宗教规定的饭店或房间。如果在清真寺附近投资建饭店接待伊斯兰教信徒,而饭店没有专门供应牛羊肉的膳食设施,也会引起客人的不满。总之,针对不同的游客,应提供相应的接待服务。如对穆斯林来说就不能提供由猪肉制作的菜肴;对佛教信徒就应设斋饭;逢“佛成道节”应提供腊人粥;基督教圣诞节时应制作圣诞树,举办圣诞晚会,分送圣诞贸卡等小礼物等等。

宗教文化不仅对硬件--饭店设施有影响,而且对软件--管理与服务也有要求。在承担接待宗教信徒任务的饭店中,员工应具备丰富的宗教文化知识,这样管理者才能针对不同的客人采取、制定正确的接待方案;服务员才能对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导游也才能为客人作更好的导游讲解。

二、旅游业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新的旅游市场的开拓,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前来游览、朝圣和学术考察交流,这些都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对宗教文物古迹也起着保护、修缮的作用。

发展旅游业,就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其中对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过去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及有关文物保护法规的颁布执行,许多宗教文物古迹都得到了恢复和维修。如承德避暑山庄、敦煌莫高窟等都置于国家的保护之下;云南的筇竹寺、承德的外八庙、北京的潭柘寺等也修缮一新;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泉州也被列为中国第一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许多宗教组织恢复了活动,宗教文化遗产得以整理、传播,文物古迹也得到保护和修缮,重现昔日的风采。由于党和人民政府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许多濒临消失或年久失修的宗教文物古迹得以保护和修复,重新发挥了作用,而旅游业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对宗教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和开发,经过恢复和修缮的宗教。文化遗产如寺庙宫观,使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欣赏各种宗教的文化艺术,增长各种宗教知识,使宗教这一人类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而随着海外各种宗教旅游团的到来,为中外宗教界人士提供了许多加强联系互相交流的机会,对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随着信徒和游客的不断增多,许多人捐赠钱款,为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修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当然,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不只是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由于旅游人数的增多,带来了一些人为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如游客在宗教旅游区内乱涂乱刻乱扔东西,大声喧哗,破坏了宗教名胜古迹独有的宁静和超凡的气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会给宗教文物古迹造成一定的损害。如峨嵋山金顶,198l年旺季时游客蜂涌而上,一些年轻人竞劈床板,扯草垫来烤火;食堂的饭碗也被搞得一个不剩,三天之内,仅金顶一处就造成直接损失一万元。游客造成的火灾使峨嵋金顶被焚于一炬。再如驰名中外的佛教石窟敦煌壁画也由于人数的大量增多,游客的呼吸和汗水所起的化学作用而引起大量剥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遗产不只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利的东西,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有的宗教名胜古迹已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条例,如在宗教旅游区范围内禁止乱扔乱涂乱刻行为;禁止游客烧烤、野炊、砍伐树木;禁止燃放爆竹、烟花;禁止对各种宗教雕塑、壁画摄影;限制游客人数等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总之,不能“保”了旅游,而“丢”了宗教文化遗产。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都起到促进的作用。旅游活动是人们需求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通过旅游可以增长人们的宗教文化知识,陶冶性情、修心养性。到宗教名胜古迹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不仅有一般游客,更有朝圣者、宗教信徒和专家学者。因此旅游活动的发展也是人们传播了解、探讨和研究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古代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明代外国传教土利玛窦来华传播基督教。现代旅游更是一座沟通各种宗教文化交流、研究的桥梁。如来华的游客中,就有大量的宗教信徒、朝圣者和专家学者;有的更组成了宗教文化考察团,而国际上还有专事宗教旅游的旅行社。1991年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他们所到之处,就提出对宗教名胜考察和学术交流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国际上最新的宗教文化信息。通过游览、考察和研讨等活动,促进了各国各地宗教文化的交流和研究。

再者,旅游活动的发展也使得一些宗教节日、仪式、用品、教规、音乐和饮食逐渐地传播开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当然,旅游活动的发展对宗教文化也有一些冲击,如一些宗教独有的教规、仪式等慢馒地失去了神秘感和特性,有的甚至变成一种纯商业性的娱乐活动。

三、旅游业与宗教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我们知道,宗教名胜古迹的开发具有保护传插宗教文化和发展旅游业双重意义,对此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认真执行,严格区分正当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活动的性质,不能让非法宗教活动在宗教名胜古迹区内得以进行。

第9篇: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语言文化 民族地区 大学英语教学 少数民族文化一、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的特殊意义

首先,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地位的不断提高,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英语热”在我国悄然兴起。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英语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被摆在了突出位置。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如,英语教学就更显得尤其重要。虽然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网络以及各种通讯手段的普及。但是,由于内蒙古改革开放起步较晚,城市发展较沿海及一线城市缓慢,英语教育的起步就更晚了。其次,高校学生又大都来自本地区,其中很多来自农村或牧区贫困家庭的学生还负担不起电脑的费用。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起点低,底子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差、缺乏对电脑操作的基本常识,加之内蒙古的整体师资力量、水平与教学实力不够强,这些使学生接受信息多元化的渠道和速度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文化导入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通过学习逐步熟悉该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才是掌握该文化的语言最直接的途径。国家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外,同时应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以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1999年)中也明确提出:“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人类用语言创造并传递着文化,文化又丰富了语言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 Edward:1884-1939)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从语言角度看文化,语言首先是作为交际工具,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近年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学习一门外语时,首先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因为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政治家洪堡特指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学习一种外语就意味着在业已形成的世界观的领域里赢得一个新的立足点。语言尤其是外语的学习更多的是对词汇,语法等基本功的反复机械性的操练,虽然能够达到独立完成相关的水平测试及简单的交流,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如果语言教学中忽略了文化背景的导入,导致学生们很难用外语观念及思维模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往往会对于同一事物或社交礼仪存在误解,从而无法进行交际。例如,《新视界大学英语I》Unit 2的主题是饮食,文章中提到外国友人吃火锅并且对其吃法与食材都有些不理解,还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笑料。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讲解语言点,做练习,那么文章中外国友人对中国饮食文化存在的疑问也会让很多同学难以理解。如果在课文讲解中渗透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例如在中国,无论是盘子、碗、桌子都是圆形的,任何一个宴席,大家都喜欢团团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让菜,虽然从卫生的角度来看,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体现了中华民族向往团圆,美满,和谐的美好愿望,而吃火锅也正是这种文化的体现。从口感上来讲,由于西方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喜欢吃容易咀嚼的食物,既节省时间又方便快捷,所以出现了fast food等。通过这种饮食文化的冲突,引发学生对中西方社会文化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中外国友人引发的笑料。让语言学习的过程也变成了社会文化的学习体验,既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又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三、增强民族地区英语教师自身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修养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承担着对民族文化传播的义务。尤其是工作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更应与时俱进并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特点培养少数民族文化素养,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以及必备的多元文化知识和能力。此外,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还应树立正确的族群文化观,能够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差异,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尊重民族文化的教师形象。同时,还要采取适合的文化适宜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同时也能接受到文化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而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在民族地区的语言教学中树立文化意识,少数民族文化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