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观财政政策范文

微观财政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财政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观财政政策

第1篇:微观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管理;财政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2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由于金融资产流动性较强的特点,金融危机主要是指涉及金融领域的危机。引发经融危机的原因有很多,任何国家的经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市场下的产品都可能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1.货币危机。货币危机可以就其爆发原因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货币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货币之间汇率的影响。即一个国家原先所采取的是固定汇率制度,但由于各种经济原因(经济走势低迷、经济环境恶化等原因),致使一个国家不得不改变原有的固定汇率制转而采取浮动汇率制。而浮动汇率制的变化往往难以得到控制,市场所决定的实际汇率也一般与官方制定的汇率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这就导致了狭义货币危机的爆发。

而广义的货币危机是指又到国际经济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汇率被动的开始出现大幅度的活动,致使一个国家的经济难以忍受这种变动最终爆发的货币危机。

2.债务危机。债务危机是指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不均衡而导致的金融危机。主要变现为一个国家在国际借贷的过程中,所借的债务已经远远超过其自身的偿还能力,导致一个国家为了偿还债务而不得不改变自身的汇率来减少所还贷款,又或者采取大量印钞的方式来偿还债务。债务危机可以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自身经济,往往不顾债务的衡量指标,向国际之间大量借贷,最终导致其经济崩溃,完全丧失偿还能力,也给其他国家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3.银行危机。银行可以说是一个国家重要的金融机构。银行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一个国家的银行过度的涉足房地产、股票等高风险行业,产生了泡沫经济,致使借贷方无法偿还所欠贷款,最终导致泡沫经济破碎,而从爆发全面的银行危机。

4.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全称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是一场由美国因此的金融危机,其影响范围迅速从美国本土蔓延到欧洲如日本,对亚洲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次贷危机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发展而引起的。美国为了让一些不具偿还能力的人也能购买到住房而采取一种次级抵押政策。而次级抵押政策在发展过程中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发生。

二、金融危机的危害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可以说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整体。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要一个国家之中出现了危机现象,危机就会迅速的蔓延到其他发达国家中去,给国家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与世界各国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在发展过程中做到防微杜渐,居安思危。以下本论点将具体探讨金融危机的危害。

1.影响国家出口贸易。在金融危机的爆发过程中,首先危及到的就是我国的出口行业。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后,美元在国际中的地位进一步开始弱化,加速了美元的贬值与人民币的升值。与此同时,中国是出口大国。许多国家都在进口“Madeinchina”的产品。美元的贬值与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产品的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致使中国所出口的产品的盈利降低,大量中国知道的产品无法出口,造成中国出口额逐渐下降。一些中国出口企业的信用额逐渐降低,造成出口企业增长率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现象。与此同时,一些海外企业的违约率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出增长趋势,金融危机致使中国出口产品的损坏率增加,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影响国内具体行业发展。金融危机在影响到我国出口行业之后,会对我国经济产生进一步的恶化影响。首先受到冲击的国内行业就是保险业、汽车制造业与房地产等涉及大量流动资产的高风险行业。与此同时,由于出口受到影响,我国的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也受到严重影响。以我国江浙一带的手工企业的发展为例。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江浙地区的纺织业发展每年程23%的速率进行增长,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由于出口出现问题。我国的防止也呈现出低迷势头,增长率逐年下降,甚至出现了亏损现象。汽车制造业也是我国另一中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随着发达国家的发展,在上世纪末许多发达国家的汽车公司开始逐渐进行产业转移,将汽车的加工制造企业迁移至中国,目的在于用廉价的劳动力来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收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汽车制造行业明显出现亏损现象,汽车销售量直线下降。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于我国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3.加重社会危机。金融危机除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之外,还会进一步影响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秩序。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我国各行各业呈现出的亏损趋势,我国的失业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而企业倒闭、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等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致使人们的支付能力进一步下降。由此在心理上给我国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导致人们的安全感下降,生活的幸福感降低。从而导致犯罪率上升,造成社会秩序紊乱,非常不利于我国的安定与繁荣。

三、金融危机管理中的具体财政政策研究

通过以上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金融危机的类型及爆发原因以及金融危机对于我国各行各业以及人民生活的影响。由此,本论点将具体讨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在管理过程中所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

首先,国家应该加强财政支出与投资政策。一方面,国家应该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在应对金融风暴的时候,国家首先应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将发展农业放在首要位置。在各个方面推动农村的改革,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进行,努力改善经济危机对于我国农民的影响,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国家对于房地产业应该实行有效地控制。就目前来讲我国房价除以一个居高不下的状态,房地产行业中泡沫现象严重,对于金融危机的抵抗能力非常弱。因此,国家应该采取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建设,通过廉价房以及保障性住房来降低房地产业的热度,减少由于金融危机而给人民带来的恐慌现象。综上,国家在进行金融危机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采取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完善社会基础设施,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

其次,国家应该减少税收。税收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而在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中,高额的税收会使人民的生活更加紧张,给人民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给社会秩序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国家应该转变原有的税收政策,进行税收改革。实行税收改革的意义就在于增加人民的收入,让人们用更多的钱去刺激消费,拉动社会经济的增长,增加内需。同时,对于企业来讲,进行税收改革意味着可以增加企业的资金,让更多的钱投入到过大企业规模、增加投资、扩大生产上面去。与此同时国家应该进一步的促进社会成产的发展,通过解放生产力来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最后,对于出口企业国家也应该采取积极地财政政策。一方面对于出口企业和对外经济,应该完善我国的退税政策,采用鼓励对外贸易发展的财政政策来减少美元贬值对于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另外国家应该积极的采取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将我国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过度发展。

结束语

通过以上文章的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我国在面对金融危机时应该采取的管理政策与财政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着,在国际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我们要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与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做到防患于未然。如今的国际形势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逐渐在被削弱,然我们仍然不能小看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地位。由此,我们应该在发展的同时时刻关注着世界经济市场的走势,保证我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健康发展,同时我国应该积极完善社会福利政策,拉动内需,提供社会岗位,完善法律制度,把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相信随着我国相关部门及领导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中国防范与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会更加完善,我国的经济地位会在国际社会中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果.金融危机下财政风险的法律防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6).

第2篇:微观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组织的重要类型,其主要职责是服务群众,传达贯彻党的各项方针路线。而财务会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能够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对现阶段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现状分析

1.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

相较于企业来讲,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没有获得足够重视,依然依据传统形式开展管理工作。如没有合理设置岗位,不相容职务的分设要求没有真正落实,没有明确划分职责等,缺乏相互制约的财务监督机制。没有规范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不能够严谨设置账目,这样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就很容易出现。

2.对财务会计管理不够重视

因为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属性限制,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充分重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人民,国家财政直接下拨运行经费,因此,一些领导、基层人员就不够重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且行政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很多会计人员没有发挥财务管理职能,将会计记账、报账作为全部工作内容,不能及时创新工作方法,造成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3.使用单位预算控制不足

经济活动的顺利实施要以预算管理工作为基础。但是受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部分事业单位预算控制能力不强,导致较多问题出现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对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造成了不利影响。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方面:财务支出随意性较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报销或支出只需要有领导签字即可,这样就影响到财务控制有效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计划,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的开展,而且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作用

财务会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核心工作,其工作水平会对单位、部门的整体生存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具体来讲,财务会计管理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结合相关的政策法规,对资金有计划、合理的筹集与使用,有效监督、核算、控制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以便能够顺利完成各项计划与任务。从大局角度考虑,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活动开展质量可以将我国财政秩序状况反映出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财务会计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有效强化,以便更加有序的开展各项财务活动,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策略

财务会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占主导地位。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创新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深化改革,将有限的财务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发挥最大效益。

1.健全完善财务资金绩效考核制度

要结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对财务资金绩效考核制度大力革新与完善,提升公共资金使用效益,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收入支出的预算管理,监督预算具体实施过程,发挥制度机制的约束作用。对于财务工作人员来讲,则需要紧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对财政资金有效节约,将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出来,避免国有资金流失问题出现,扩大社会经济效益,促进自身的有序进步。

2.强化审计监督作用

进入新时期后,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深化,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与不足突显出来,因此,就需要做好财务会计审计监督工作。相关机构部门可以与专业的审计部门联合起来,定期、不定期抽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找出来并予以纠正,充分发挥监督效用。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机构要构建密切合作关系,打破部门壁垒,积极共享信息资源,发挥合力,促使审计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3.建立完善的单位财政报告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工作的实施,主要以财务报告为依据。因此建立详细的、完整的、全面的财政报告制度体系是一个单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各种财务会计管理活动,提升效益回报、风险控制分配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要对各种预算项目大力改革和优化,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得到不断的提升。

4.构建现代化会计信息系统

建立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时展的需要,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不仅可以进行高效的系统的财务分析,还能够及时发现财务问题,堵住漏洞,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5.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全面提升人员素质,行政事业单位要有针对性的定期经常的举办各类培训教育活动,增强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知识与能力,避免流于形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对业务培训考核不合格的管理人员及时更换,对不参加培训考核者,需要给予相应的处罚。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运用,增强财务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学习意识,能够自我努力,不断提升个人业务素质、法制意识等。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综合运用一系列方式方法,包括外部审计、财政检查等,对本单位的会计核算程序积极了解,对会计预算编制合理、核算规范并且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增加其工作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管理水平。综上所述,财务会计管理创新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结合现阶段工作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严格落实各项财政管理制度,规范财政收支,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对于会计财务人员来讲,要增强自身责任意识,结合时展脚步,不断学习与创新,积极掌握与使用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办法,提升工作水平与工作效率,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参考文献:

第3篇:微观财政政策范文

[摘 要]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各项民生资金得到合理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够使民生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002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8-0005-01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建设资金数量增加,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复杂性日趋提升。民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少、信息化水平低、队伍老龄化的现状,已无法适应财务管理工作要求。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优化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思路与建议。

1 强化制度建设

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行政性较强的工作,为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预算、差旅费、办公设备配置、会议费、接待费、物业费以及培训费等相关支出的配套规范性文件。民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按照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不断建立和完善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内部控制制度,使单位全体财务管理人员做到有章可循,规范办事。民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重点强化对各项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工作制度建设,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工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 强化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改变了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模式,对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不但有助于提升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大大降低了重大错报风险的发生概率。同时也对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素质,尤其是财务管理队伍规范化建设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民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自身规范化建设。

首先,要强化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提升其对新形势下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现状、现有问题、未来趋势与面临风险的认知水平,通过严格自律、强化学习和不断创新的方式完善自我,提升业务素质;其次,要强化会计核算与预算执行的结合,强化单位财务管理与国库集中支付执行会计核算的结合,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此外,民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还应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制度、经费报销联签制度建设,完善单位财务管理组织架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强化对原始凭证的审批与管理,不断提升各项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水平,杜绝违规操作;最后,要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职能,对民政事业单位中扰乱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的行为及相关人员严肃追责,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独立性与严肃性。

3 增强预算编制准确性

根据国家目前的政策和规定,民政事业单位要根据批准的部门预算,编制分月用款计划。而目前民政事业单位往往因缺乏对工作的前瞻性、计划性,民政事业费用如临时救助等资金的不可预见性,民政事业工作量与经费的不对等等原因,导致费用未及时列入用款计划,无法及时报销,甚至因未列入年初预算导致项目无法实施,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民政事业单位业务的开展,也严重影响民政事业单位月度乃至年度工作安排的经济合理性与可行性。

民政事业单位应深入探究以往工作规律,对历年财务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本年实际情况作出合理推测,进而编制出更为科学、准确的预算,杜绝凭经验估计、小支出大预算的做法。提升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要求民政事业单位各部门严格按照预算计划实施各项业务,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观测和监督,保证各项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对与预算不符的情况,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纠正,最大限度地确保资金安全,保障预算管理有效性。

4 提升会计电算化水平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背景下,民政事业单位需要应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进行相关操作,包括用款计划、支付申请、查询、结余资金上报等。新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流程,使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发生改变,尤其是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这一方面需要民政事业单位增加信息化软件、与硬件建设、改造与维护的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民政事业财务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会计电算化水平和信息素质,以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对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完善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网络信息系统,是促使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并不断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因此,民政事业单位应积极、规范地开展各项会计电算化管理业务,使民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支付过程和资金去向全程处于信息系统的动态监控下。民政事业单位还应积极引进具备较高信息化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不断加强对现有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电算化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民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的电算化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郭雪飞.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J].会计之友,2011(1):78-79.

[2]侯莉彬.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经济师,2010(2):146-147.

第4篇:微观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公共财政政策 作用 定位

一个国家的公共财政政策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对于公共财政政策作用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位问题,以期更好地利用财政手段来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公共财政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公共财政政策可以实现调节社会总体供求平衡

公共财政政策可以对社会总体供求状况进行调节,促进其总体平衡,通过对社会经济总量的调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良性转变,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良好积极的宏观经济环境。从很多经济发展实践可以看出,我国经济要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将注重外延式增长或者数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转变为内涵式增粘个或者围绕质量为中心的扩张形式,而要想实现上述的经济发展转型,肯定缺不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无法促进这种转变,唯一的方法就是政府部门根据实际经济发展情况,采取有效地紧缩与扩张的公共财政政策,同时注意与货币政策等政策方针的协调配合,这样就可以对社会总需求的过分收缩或扩张加以有效地抑制,从而营造出稳定、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保障。

(二)公共财政政策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公共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对国民收入以及社会总产品的初次以及再次分配过程的指导,来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从而有效提升社会经济资源的实际配置效率。财政资金流量和流向以及分配结构是社会再生产里的关键环节,对政府支持和影响经济发展过程,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调节,并推动科技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公共财政政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体现有两点:第一是政府财政部门通过直接预算的安排来对社会投资结构进行协调,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二,财政可以通过对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分配以及使用的过程进行监督,从而促进企业压缩成本,节约资金,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三)公共财政政策可以对市场经济运行实施间接调控

公共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对个人、企业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等经济主体的各种行为进行规划,从而间接的控制和影响经济的运行,是市场经济整体能够沿着健康、稳定的预期路线和方向向前发展,公共财政政策之所以有这种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公共财政政府是政府部门根据相应的国家权力来制定和实施的,其直接和国际政府的各种经济活动以及调控职能相关联,具有引导性、强制性和权威性等等。

二、我国公共财政政策定位方向分析

(一)我国的公共财政政策将致力于调整经济增长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在财政投资方面,将逐渐从一般竞争性的投资领域退出来,将财政投资的重点放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益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当中,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条件。

再者,将逐步构建财政投资和融资机制,提高和改善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调控效率。具体来讲,将逐步构建有效合理的财政投资与融资体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政府财政投资活动进行统一的管理,从而充分发挥政府在投资活动中的导向性作用,从而尽快实现政府投资大部分用于风险投资、公共以及一些基础的项目中,将社会投资更多的引向竞争性的领域内,从而形成新的更健康的财政投资格局。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我国的税收法规,切实通过税率和税种的设置来落实和体现国家的产业和财政政策,促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其次,要对财政支撑经济的发展的模式加以改革,相关公共财政政策中要逐渐转变返还所得税、包干税费、税费减免等等让利减税的一般做法,将重点放到对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工作中,为市场中所有的竞争主体构建一个统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才最好的长远政策方向。

(二)公共财政政策将致力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

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不能够单单依赖市场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尤其是财政政策方面一定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切实将三农发展过程中属于政府部门的事项逐渐归入到各级财政支出的范围内,根据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要求,将三农问题的解决白道突出重要的位置,并加以大力的支持,逐渐由以前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转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对当前的公共财政资源的具体分配格局进行适当的调整,逐渐将农村地区纳入到公共财政的服务范围,并适当向其倾斜,切实加大三农的财政投入。

(三)公共财政政策将致力于维护生态环境不受进一步破坏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历来都是对立而又统一的,经济的发展一定要给予对环境的保护,因为只有生态环境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提供能量和物质,才可以维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再者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无法脱离经济的发展,好的生态环境只有在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经济结构中才得以获取保护,反之肯定会出现过度捕捞、滥垦滥伐等问题,与此同时,维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和污染治理等工作离不开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来加以职称,所以公共财政政策的定位中不可能忽视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因素。

三、结束语

总之,公共财政政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方面的问题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只有清醒的认识到公共财政政策的深层次作用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定位,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和维护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微观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行政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现状 对策

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和进步,我国行政单位体制改革也随之得到了深化,以政府采购、部门预算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等当做前提的财政管理机制,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1、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定义

我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主要指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的财务制度、政策、方针以及法规等,有计划的对资金进行运用、筹集以及分配,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并对财务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确保事业任务和计划能够顺利的完成。

2、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2.1、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单位财务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甚至是形同虚设,人力资源配置以及会计制度也不健全,并缺失相关的监督制约制度,普遍存在随意调用资金的现象。

2.2、缺失有效的预算执行能力。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资金预算主要是为了科学规范的对事业单位财务支出和财务收入进行统筹管理。这就致使财务预算制度一定具有约束性以及强制性,但就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形式而言,预算管理制度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度,其普遍存在着预算超支以及支出混乱等现象,以此使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的社会公信力被大大的降低。

2.3、没有健全的资产管理体制。第一,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规范的管理资产资源配置,还缺失合理的资产管理监督制度;第二,没有合理的资产预算管理配置,投入资金利用效率低,致使资金投入严重的超出预算;第三,资产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第四,没有科学的固定资产核算手段,还具有着严重的资产流失以及资产虚增等现象。

3、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3.1、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如果想使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则需要使人力资源具备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首先,事业单位可以从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意识着手,这就需要事业单位不断的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导工作以及在岗培训工作,以此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事业单位可以选取完善奖励机制以及培训机制等方面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创设良好管理氛围,吸引更多优秀的管理人员加入其中,以此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汲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行政单位还需要从完善软件资源以及硬件建设等方面着手,为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职能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在工作中还需要足够的尊重员工,并积极的鼓励员工不断的对工作进行创新,积极的奖励具有贡献的员工,以此使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可以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并潜移默化的推进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更加的完善、科学和先进。

3.2、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行政事业单位如果想要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可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来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但是在实际部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来对管理细则以及管理资源配置进行制定,主要囊括了执行方案、资金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以及经费支出监督等财务控制制度。实行以上制度需要涵盖行政单位的所有部分和所有工作环节,并制定相关的操作细则。制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时,需要严格的对国家法律规定进行遵循,并把此当做标准来对工作规章制度进行细化,以此使相关的资金定额以及项目工资被控制在标准之内。第二,还需要不断的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使财务风险可以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中,而财务监督机制需要把量化形式当做标准,杜绝出现形式化,从而让财务监督体制存在着更高的操作性。

3.3、加强资产管理。加强资产管理需要在对国家制定的资产管理法规以及法律进行遵循的基础上,对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对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制定,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环节以及具体内容进行确定,从而为资产管理配置提高合理的资源支持。提高固定资产的盘查规划,并制定年度、周以及季度的审查细则以及资产管理预算。不断的对固定资产制度进行强化,在责任落实到人以及分级负责的基础上,对所有部门具有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进行明确。

3.4、构建合理有效的监察机制。行政单位财务管理需要把国有资产的利用和分配当做重点,构建相关的国有资产监控制度,实现财、实一致。还需要构建健全的国有资产审批制度,设置专门的小组对重大资金进行监督管理,在资产得到批准的前提下,保证国有资产具有的完整性得以落实。强调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机构统一,则可以使专项设备具有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从而使国有资产的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

4、结语

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具有着独特的历史因素,如果想要对其进行改善,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以此使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使财务管理具有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罗晓文,李彦敏.财务制度与财务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体系及会计制度的关系――基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编写财务制度的实践[J].财会通讯,2006(08).

[2]郭祥林,陈双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

[3]吴岚.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暨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8.

第6篇:微观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对策研究

一、前言

伴随我国行政单位财政改革持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对其 财务控制管理不断重视,根据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与财务制度,根据本单位的活动规律与事业发展特点,捋顺财务关系,科学有效地分配、使用与筹集资金,监督与分析财务资金的使用状况。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财务管理分析能够推动增收节支,即办事的同时尽量少花钱,积极发挥经费的最大利用率。除此以外,行政单位加强财务支出控制,能够避免发生铺张浪费的现象,对本单位开展的业务活动具有积极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缺乏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随着我国财政机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单位职能的分工内容不断细化,财务管理机制是否合理对是否实现管理目标产生重要影响。在日常工作中,一些事业单位由于人员编制有限等因素,产生了一些不合法、不合理兼岗现象,一些单位的出纳与会计本互不相容的职务没有进行严格区分,没有进行合法分离,部分经济事项控制的流程较为简单,仅侧重于事后财务的审批,与此同时财务部门进行预算范围被限制,没有完全覆盖单位整个财务收支体系。

(2)缺乏对固定资产的控制力。第一,账外资产流失问题比较严重,自我国财政制度改革以来,长期实行会计核算集中和单位采购财政资金的固定入账规范,对于无偿调入、盘亏盘盈、捐赠等资产很少入单位集体账,这些关于固定资产的实账实分离较为严重,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除此以外,购买不合理的固定资产,导致功能低下,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行政单位对专用的采购设备具有严格要求,而单位采购人员因专业知识欠缺或仅根据自己指定的采购渠道进行购买,而采购专业设备一旦不适用,造成资产闲置与浪费,对固定资产的控制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其次,固定资产应当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报废与清理,在日常的执行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缺乏报批报废的意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3)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行政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主要包括编制预算、执行、探讨、整合、编报决算、评价绩效等管理内容,而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反映大部分单位都能基本确保根据报批的预算来安排收支项目,保证预算经费落实与执行,然而行政单位部分工作内容具有公益性质,制定的绩效预算难以形成定量、统一的科学标准,因此预算管理绩效评估并不能一次到位,除此以外预算编报与决算编报的系统互相分离,很难将决算与预算互相结合,不能真正反映执行预算控制的实际情况。大多数行政单位在执行预算方面应增强其约束力与严肃性,个别单位缺乏资用管理使用意识,经费流出缺乏计划性,项目与基本支出界定模糊,并出现严重的浪费超支现象,如超标购置车辆、公款吃喝、旅游消费,造成各单位的招待费、会议费、出差费居高不下,极大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正面形象。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1)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增强经济预算。财务管理制度是行政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行为规范与参考依据,通过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真正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除此以外,财务部门应当加强经济预算、核算,争取以较小的投入来获取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加强专项资金控制支出,保证专款专用。财务人员要严格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用途来调配财政账户的专项资金,不得私自更改资金用途,禁止私自挪用侵占,特别是扶贫、救灾、救济、低保、抚恤等重点专项资金,不能将其用于招待性消费支出,保证专款专用,有效增强资金的使用率。

(3)加强货币资金控制管理。1)单位的业务性收入必须按时存入银行,不允许坐支现金,单位获取的货币资金务必按时足额入户,坚决不设置“账外账”、“小金库”、“两本账”。2)财务部门加强现金开支范围与限额库存范围的控制管理(限额库存具体数值由银行与单位共同商定),一旦超出限额库存的现金应当及时存入开户银行,非现金支出范围的专项业务应当通过银行来办理结算与转账业务。3)财务部门定期对账户现金进行抽查盘点,保证现金账户数目与实际库存一致一旦,发现异常的,应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并及时处理。4)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遵守财务结算纪律,指派专人对银行账户进行定期核查,至少每月核查一次,同时还要编排银行余额存款调节表,确保银行账户余额与调节账单一致,一旦余额与账单存在差异,财务人员应迅速查明原因,并上报财务领导小组反映情况。

(4)增强固定资产控制管理,避免资产流失。固定资产是行政单位提供社会服务、履行社会职能的基本条件,加强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控制管理,能够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增强固定资产的控制管理。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盘点检查务必要严格落实,从时间、人手、制度等方面一一落实,一旦发现与账目不符、盘盈、盘亏等情况,并进行及时有效处理,应制定可行科学的单位处置、盘点机制,并严格落实、执行到人。财务部门应当对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妥善处理,编入评估资产程序,对固定资产进行出售、拍卖竞价等透明方式,对资金进行回收,依法根据法定政策向边远地区进行捐赠等方式使得固定资产保值,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确保会计材料信息的可靠与真实。

(5)加强财务基础管理。财务部门薄弱的财务基础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部门财务预算的实施,对此增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能力,必须强化财务基础管理工作,突出会计监督效用,需要财政部门加强对事业单位从事基础会计人员的业务教育与培训,并以此基础制定会计基础全面稽查机制,并逐步完善对应的奖惩制度。

(6)严格落实票款分离机制。财务部门实行票款分离机制能够从源头上堵塞漏洞,避免出现腐败问题, 并制定立项、支出、收费、核查分离制度,执法部门无权收费、有权开票,开票数额与业务经费不挂钩。行政单位应及时上缴非财政拨付获取的资金款项,必须根据规定严格上缴,实现票款分离、收支分管,将财务收支统一纳入单位计划,并制定统筹安排制度,将应缴款项落到实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是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方针的表现,是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财、物、人特别是是资金的科学配置与使用,增强资金使用率,有利于执行财政财务制度,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行政单位的财务控制管理,对于提高事业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健康、顺利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戴新竹.浅析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6):70.

[2] 黄燕.浅议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J].价值工程,2010,29(31):34.

[3] 余霞.浅谈对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5):170.

第7篇:微观财政政策范文

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行政单位资金产生的效益不是利润,而是社会服务。要如何将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离不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包含: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会计核算与监督等内容,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才能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规范内、外部财务关系,合理编制预算,科学配置资金,加强会计核算、加强资产管理,对如实反映财务状况,有效预测经济活动,控制、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财务管理包含的内容广、范围大,但管控的难点也是最容易出纰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这四个方面,本文就现阶段这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阐述如下:

(一)预算管理方面

部门预算的实施,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让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开支都有章可循,有比较、有控制,有效防止了腐败和浪费。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削弱了预算的严肃性。

第一,预算执行力度不够。有预算并不代表资金就能有效利用,不代表财务管理到位,通常出现的是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编制约束力不够,重预算、轻决算,预算数与决算数相差甚远,经费之间随意调剂。虽然近年来对“三公经费”监管力度增强,预算执行正在一步步规范,但除“三公经费”以外的其他经费管理仍很宽松,乱支乱用的现象仍很严重。例如,将其他费用随意列为办公费用,或者套取项目支出资金来弥补公用经费的不足。预算执行不到位也就失去了预算编制的意义。

第二,预算资金管控力度不够。预算执行不到位,是因为管控力度不够,缺乏管控手段,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不是按工作、项目的轻重缓急来安排。这种情况往往是还未到年底资金已用完,正常的日常工作都无法开展。或者预算资金充裕,资金执行缓慢,在年底“突击花钱”,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

(二)收入管理方面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因各地区财政拨款保障程度不同,许多单位要靠其他收入来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而其他收入则成为单位资金使用监控的“盲区”。行政单位的经费保障除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管理的财政资金外,还有部分其他收入不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没有实现真正的“收支两条线”。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因为资金用途界限不清,也会导致财务处理混乱,这样就使得其他收入成为财政预算内资金的调剂,滋生了腐败。

(三)支出管理方面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很好地为财政资金把好了“出口”关。但在现阶段,国库集中支付只是把好了财政资金的“总额”关,支出项目是否规范、合理;支出是否产生了相应的社会效力,都因国库集中支付授权支付比例较高、政府采购范围不广等原因而无法统计与监督。

(四)固定资产管理方面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大多是财政拨款,在经费支出中列支,个别单位为增加经费使用基数,通常用采购固定资产的方式消耗财政资金。这必然会导致资产的重复购置、闲置、记录不全、浪费等问题。只有加强资产的管理,才能杜绝浪费与腐败。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现逐一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预算管理,强化开支的计划性

合理的部门预算编制为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浪费提供了有力参数。但如果不强化执行力度,疏于管控,再好的预算编制也就形同虚设。所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开支的计划性,合理安排经费的使用。首先是确保人员经费、日常运行经费,然后再安排其他项目支出,严格控制追加的预算。很多单位为争取到更充裕的财政资金,对无项目计划或不是必要的项目申请财政资金,然后改变资金的用途,用作其他开支,造成浪费。所以应严格预算的执行,严格经费支出管理,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对于每项开支都必须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方可报销,并不得超过预算额度。

(二)加强对“其他收入”的管控力度

现阶段,各地区财政资金保障力度程度不同,其他收入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其他收入又是行政事业单位管控的难点。要很好地监管其他收入资金,应当扩大预算资金范围,将其他收入同样采用财政资金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国库集中支付”平台,将其他收入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进行支付,真正实现“收支两条线”。将其他收入与财政资金合并管理、计量,也就全面反映了单位的实际收入与支出数,为财政拨款、单位资金预算安排提供真实、准确的参考。

(三)加大支出管理力度

监管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流出,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资金的使用是否有效,是否存在浪费与腐败的关键就在于此。为什么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的流出管控并不严格,甚至偏向虚增支出,借此来加大支出基数,以获取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最终的原因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出无“成本”观念。

一般的企业投入了资金就要实现盈利,否则就会被淘汰;行政事业单位拨付了财政资金,就要看到社会效应,否则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因此,“成本”的控制不论是对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就要引入一般企业的成本管理概念,及时统计、公布日常公用经费、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使用进度,出现超支或进度放缓的现象要及时查找原因,真正做到动态了解资金开支情况,并及时调整。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先明确考核对象,以预算目标为核心,评价“投入―产出”比。考核经费使用是否落到实处,是否遵循了“成本节约”原则,是否收到成效,最后按执行情况给予奖励或批评。改变节不节约一个样,管不管理一个样的现象。

同时,加大“国库集中支付”管控力度,也就是严格了资金的使用,是管控经费流出的有力举措。在国库集中支付实际操作中,授权支付能支取现金,因此管控力度较直接支付弱。有些单位为套取财政资金,甚至虚设支出内容,导致预算与实际支付不一致。因此,要很好地利用国库集中支付这个平台把好预算的“出口”关,就必须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增加财政资金的直接支付,减小授权支付比例,大力推行公务卡制度以及扩大政府采购范围等,这些都是把好预算“出口关”的有力举措。使得资金分配在哪里,流向哪里都可以利有国库集中支付平台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就要把握好三个环节:采购―使用―处置。首先是采购环节,现阶段强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但很多单位怕麻烦,或想方设法绕开政府采购,达到套取财政资金的目的。所以强化政府采购是关键,必须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同时固定资产的采购要有计划性,单位要有严格的审批制度。

在使用过程中,要建立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入库验收、保管、分发、使用、检查、维护等制度和办法。对每一件固定资产按照名称、型号、购置调入时间、原值、使用去向等详细内容,建立资产档案,做到一物一卡,有物必有卡。凭着物卡,建立资产分类明细账。做到物、卡、账三者统一。同时,依据物卡落实使用人和保管者,做到环环相扣。使用人只有事先取得物卡,才具有使用固定资产的资格,同时也承担起保管好固定资产的职责。通过建卡,发挥卡的作用,以卡改变账实不符,或有物没账或有账没有物的现象,切实做到有物必有账、有账必有卡、有卡必有物,达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物相符。

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做到在弄清资产家底的基础上,对单位占用使用固定状况进行综合评审,该报废的报废,该追回的追回,该转让的转让,依法依规处置固定资产,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第8篇:微观财政政策范文

摘要:近年来,实施环保工作,注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首要任务。本文分析了环境保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与问题,通过探讨相应对策,为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环保;财务管理;事业单位;对策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环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为环保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资金保障。结合现阶段环保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落实财务管理工作,通过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加强会计监督,严抓内控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注重资产管理工作;规范财务制度,重视后续教育,有效提高环保工作所带来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一、环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与问题

1.注重预算编制,忽略预算执行控制与检查

制定财务预算是为了在一定期限内,对环保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预计,以实现决策目标的具体化、定量化、系统化。在预算编制中,各项任务的实施都需要较强的约束力与强制性进行管理,但是由于目前环保行政事业单位只注重预算编制,而忽略预算执行控制与检查,导致单位内预算超支、预算盲目等问题频发,对于单位的日常经济活动不能做到有效控制,严重影响单位的社会形象。同时,因为资金预算的随机性,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出现障碍,某些专业资金得不到及时供给,大大减弱了预算编制的严谨性,为今后环保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2.管理人员不到位,管理机构不完善

环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属于国有资产,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管理,以实现财务支配的有效性。但是,目前环保事业单位中仍然存在财务管理人员不到位,管理机构不完善的问题,财务兼职人员的增加,管理人才的缺失,造成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同时因为财务人员较为频繁的流动,使得很多的工作得不到真正落实,运行不规范,权责不到位,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机率。

3.资产使用效率较低,管理手段滞后

环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保障拨款与政策性补贴,由于国家财政计划有限,事业单位的资金储备并不雄厚。但是,目前很多的事业单位中仍然存在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环保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采用行政手段,由于其无法与市场调节机制进行有机结合,在费用开支上,未建立或未实行“一支笔”的审批制度,同时,在资产管理上,部分单位没有施行定期盘点手段,造成资产实物与登记簿不符,许多资产的利用有失偏颇。

4.单位内部机制建设不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现阶段很多的环保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更改陈旧的内部机制,大部分单位财务机构的设置存在中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的问题,甚至部分单位只是将财务管理作为某一部门的基本职能,未形成专门机构进行统一管理,缺乏科学的财务机构设置,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事业单位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单位内部机制建设,保证财务管理的高效性。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价值,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二、环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对策探讨

1.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其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是环保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选择。环保事业单位应当有效保证财务管理的独立性,在高素质人才的管理下,真正实现有效性的财务监督,确保资金投入的安全性,保证单位创值的最大化。

2.加强会计监督,严抓内控建设

环保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从内控建设抓起,加强会计监督,使财务管理在谨遵会计控制要求的基础上,保护资产安全。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利用约束监督机制以及内部牵制机制,有效防止财务漏洞的产生,为单位今后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首先,事业单位应从信息活动、监督控制、风险预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估,建设有利环境,开展有序性活动。其次,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下,单位应将自身的基本架构以及纪律管理进行合理规定,以实现环保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最后,单位应塑造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建立考核评估机制,促进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

3.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注重资产管理工作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注重资产管理工作是加强环保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方法。一方面加强流动资金管理,采用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方法,在始终坚持资金有偿集中的统一原则下,收集多方面的市场信息,加强库存资金管理,降低资金的浪费比例,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平稳开展。另一方面,对于固定资产,环保行政事业单位应从多角度对资产进行强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登记制度,通过及时记录资产变化,真正做到防范财务风险。

4.规范财务制度,重视后续教育

财务制度是环保行政事业单位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行为规范,通过规范资金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利润管理制度,保障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环保行政单位应在贯彻执行国家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定财务计划,加强核算管理,监督执行情况,合理使用资金,提高单位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扩大单位盈利。环保单位除了规范财务制度,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后续教育也应给予重视。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实、更新自身的财务知识,才能更快适应时代的变化,做好危机处理工作,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定期组织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后续培训,使财务人员深入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明确自身的责任义务,掌握世界前沿的财务管理技术,实现自身业务水平的增长,为今后完成管理任务提供理论基础。

总之,解决现阶段财务管理问题是环保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任务,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将为环保单位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单位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单位财务运营的真实情况,优化财务结构,更新管理理念,从而规避风险,改善不良经营状况,确保环保单位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刘志刚. 浅谈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会计师,2009(104).

[2]谢勇.环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09,3(5):22-23

第9篇:微观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为了适应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新要求,各地财政部门相继实施了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大幅度改变,它迫使行政事业单位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格高效性。但本人在具体实践中却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伴随着财政制度的不断变革,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财务管理体制的可操作性对管理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制约着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单位编制紧张,工作人员不足的制约,很多单位都存在着兼职岗位或者无证从业的违规情况,部分单位的会计和出纳不相容职务没有按规定分离;存在着互串岗位,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分离不相容职务的不良现象。控制部分经济事项的流程仍然比较粗放,只简单的体现在事后审批的环节上,并且部门预算无法完全覆盖本单位所有的财务收支事项。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比较随意,存在着不通过政府采购购置大量固定资产的不良现象,比如电视、空调、汽车之类的固定资产;还存在着不及时甚至根本不入账的违规违法现象,致使大量的国有固定资产的流失。此外,在处理固定资产的程序上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漏洞,一些单位没有经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审批就擅自处置国有固定资产,并且不上交处置国有资产的所得,使国有固定资产处于财政监督的真空地带,导致了大量的国有资产的收益基本无法纳入财政统一预算管理,甚至个别单位出现了“小金库”,极大的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经费管理存在漏洞

实施新的财政政策以后,虽然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加强了,但是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所需的正常经费额度偏低,无法满足其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开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单位打起了专项资金、下属单位支出的主意,成为了其弥补经费不足的新渠道。当前,由于存在着项目经费和专项支出的收支核算相对比较宽松,很难达到专款专用的目标。特别是项目经费支出基本没有比较清晰的明细账,和其他经费搅在一起,很难核实项目经费的实际支出情况。

(四)财务分析不够重视

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没有自己的财务分析体制,会计人员一般拿年终决算编报说明和会计报表来替代应有的财务分析报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者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单位的管理中,缺乏参政的意识,不熟悉单位的业务情况,不清楚单位存在的问题,财务工作者在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一般仅仅依照过去的经济业务,简单的站在会计合算的立场上进行解析,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分析财务收支是否合理,所以无法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源,做出了带有主观性、片面性的财务分析报告,致使财务事业单位决策者无法准确掌握单位财务运转的真实情况。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的力度

严格遵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要求,将财务管理中的核算、稽核和资金会计工作严格分开,提升会计核算的专业化能力,促进会计核算工作有序无误的开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完善考证制度,进行标准化管控,针对可能出现的薄弱程序和关键部门要重点监控,责任到人,责任明确,力求制度管人。

(二)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方式

在调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必须登记调出、调入固定资产,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调拨单”,将调拨单和固定资产一起转入或转出,调入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登记入账,确保固定资产调拨的手续齐全。力求做到责任明确,有帐可查,清晰掌握固定资产的来龙去脉,并及时对账目进行清查。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固定资产应由政府采购部门统一采购,且采购时要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确保采购固定资产合理合法。

(三)规范经费支出的管理

规范经费支出的管理,首先要规范专项项目资金的管控,设置专项项目资金账户,确保专项资金预算可以准确体现资金的预期用途和数目,纠正过去对专项资金预算实行的“切块预算”的不正当做法,确立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此外,重要的是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具体实施环节中的合法性以及强化对预算实施过程的监管进而保证专款专用。

(四)重视财务分析的作用

财务分析一定要遵照《会计法》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定,采用准确无误的方法进行财务分析。准确无误的财务分析报告,不仅可以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财务工作出现的漏洞,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发挥最大的效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很多各方面,但重点分析的还是资金如何使用的问题,运用各种财务分析指标,可以综合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以及执行情况是否科学合理,并为其找到解决的方法和路径。

参考文献:

[1]张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8,(14).

[2]陈志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07,(6).

[3]薛先玲.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