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益性心理咨询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去年12月1日,一年一度的世界预防艾滋病日子,我接待了一位男同性恋者,他因恐惧艾滋病来访。从衣着打扮看,他像个大学生。虽然有些腼腆,但提问题的态度却很坚决:“为什么媒体上说,男同性恋者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呢?为什么总是把男同性恋者和艾滋病联系在一起呢?难道这不是对我们的歧视?”
我耐心解释说:没有什么歧视,男同性恋者的多采取的方式,而直肠粘膜是单层的上皮细胞,与女性阴道的多层结构不同,很容易损伤出血。当的、血液,经过磨擦破损的地方进入体内的时候,就容易感染艾滋病了。
“像您这样从生理知识的角度来讲解,还真没有歧视的意思,是我太敏感了。”
我告诉他:同性恋者的行为都很隐蔽,心理都很敏感。80%以上的男同性恋者最终会选择一个异性结婚,组成家庭。他们的性取向,常常连自己的妻子和亲友都不知情。一旦他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就会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影响他的妻子和下一代。一些较年轻的男同性恋者,因为体内的荷尔蒙含量较高,性冲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又较少禁忌心理,喜爱结伙活动,频繁地交换对象,不注意使用安全套。是这些高危行为,使他们成为艾滋病传播中的最高危人群。这里没有歧视可言。
“对。这些知识是我们需要的,可我们却不懂。过于害怕暴露,不敢问也不敢说啊!”
来访者对我有了信任,开始讲自己的故事:上初中的时候,我身上就表现出许多女性特征,不仅人长得秀气,而且性格也很文静,和许多女孩儿一样,也喜欢写日记。如果有什么伤心的事,就写进日记里,还拿了日记本坐在黄河边上哭。刚上大学时,我被很多女孩子追求,自己也曾喜欢过一个女孩子,并且和那女孩子有过身体上的接触,比方拥抱呀、接吻呀,仅此而已。可是后来那个女孩子把我抛弃了,我非常伤心,觉得自己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从那之后,我转而喜欢男同学了,主动跟学校里年纪大的男同学交朋友。性格软弱的我,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强大的男人保护,和这种男人在一起,我觉得有安全感,心里很舒服。
后来,我经常去同性恋酒吧玩。在常去的那家酒吧门口,挂着一幅非常漂亮的女孩儿的照片,其实那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而是一个做了变性手术的男人。这照片是这家酒吧的一个招牌,是同性恋的标志,许多人都知道。在这酒吧里,我认识了许多男孩,彼此交朋友。我们常去旅馆饭店租钟点房,在那里发生肉体关系,通常都是或,也非常喜欢看男同性恋题材的电影……
接触的同性朋友多了,我就有些害怕。因为在网上看到,男同性恋者最容易传染艾滋病。艾滋病细菌的潜伏期较长,HIV的血液检查,必须要经过一个“窗口期”,一个“窗口期”为三个月。没有过“窗口期”检查时,结果是很不准确的。我开始怀疑自己可能就处在这种“窗口期”内,心里很紧张很恐惧,就硬着头皮来做心理咨询了。听了您的辅导,我心里敞亮多了,特别后悔自己过去的行为。
我非常理解小伙子此刻的心情。他的同性恋发生在谈异性女朋友受挫折之后。假如在他刚刚转而喜欢男同学的时候,他本人意识到自己的异常行为,能主动前来求治的话,他的异常行为是能够得到有效矫治的。因为早发现、早治疗和预防在先,是矫治性心理发育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则。
对于有了多次同性恋的年轻人,为什么要强调通过心理矫治的方法,改变他的性指向呢?因为在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下,同性相恋毕竟会给本人的工作发展和幸福生活,带来不利因素和困难。不说别的,小伙子的行为,他就没有勇气告知自己的父母,更没有权利去伤害亲人。他要千方百计保守自己的秘密,因此很多时候,他的心情是紧张不安的。所以,矫治对来访者本人和其亲友都有益,前提是尊重其本人的选择,没有强迫和歧视。
我问来访者“前想过保护自己吗?想过预防性病、艾滋病吗?”“没想过,无知者无畏呗,很蠢,觉得那些离自己很远。”
我给他的建议是:在艾滋病红灯前面,赶快刹车,并尽快做HIV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放下悬在半空中的心。艾滋病离我们并不远,一定要建立自我防御、自我保护的机制。自然、科学、安全的性生活,应该是:
忠诚、固定;
对不安全的性,勇敢地说“不!”
提倡“没有安全套就没有性生活”的观念;
性器官未接触、未前就戴上安全套;
安全套不慎破裂可用水、杀精剂补救;
使用优质合体的安全套;
关键词:高职高专;贫困生;心理扶助环境;实践活动
【中国分类法】G718.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更好地帮助高职高专贫困生成才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一个重要命题。特别是“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等案件的发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反思。本文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全面分析高职高专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成才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多渠道开展实践活动,努力创建贫困生心理扶助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高职高专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1.心理矛盾的冲突性
大部分贫困生能以积极的方式和乐观的态度把生活的压力转变成学习的动力,努力通过学习成绩获取奖助学金来改变生活的压力,相信困难是暂时的。但在独立的背后,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和极度的敏感,在寻求帮助或接受资助时,经常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甚至不愿意参加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活动,心理矛盾冲突明显。
2.情绪上的低落、抑郁及偏激性
由于对社会不公平的现象认识不够,他们总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导致情绪低落,内心烦躁不安,做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同时由于生活中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衣食住行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水平,进而情绪容易发生偏激,往往认为事情总是他人错误在先,而较少先从自身反省。
3.人际交往上存在自我封闭倾向
由于经济条件等影响,贫困生在与人交往中往往表现出沉默寡言、孤僻、独来独往等自我封闭现象;同时由于不懂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巧,怕同学、老师看不起自己,不接纳自己,在别人与自己交往时表现为多疑、敏感,以自我为中心,拒绝别人对自己的了解。
二、高职高专贫困生成才面临的现实环境
1.社会竞争激烈但高职高专院校文凭含金量不高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说,文凭含金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不高,而贫困生既没有较好的家庭背景,也没有足够的金钱作为后盾,同时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及能力相对于本科生还是有很大差距,毕业生找工作更加艰难。
2.迫于经济压力匆忙就业但工资水平不高
高职高专贫困生在校期间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往往要为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而焦虑。同时,就业形势的严峻让高职高专贫困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人才市场的人才过剩现象迫使他们毕业时不得不尽快找到工作,故高职高专学生择业选择面较窄,从事多为服务类、销售类等起点相对低,待遇相对差的工作。
三、创建贫困生心理扶助环境实践活动探索
高职高专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其中贫困生自身的发展受到更多因素的限制。往往不够自信,承受着多方压力。在经济条件不理想的背后,还潜伏着更为严峻的“心理贫困”问题,特别是当前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感较低,学生潜意识里压抑、自卑,有较大的心理负担。作为师范类高职高专院校,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心理引导为出发点,多渠道对贫困生开展实践活动,为促进其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扶助环境。
1.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创造“健康心理”环境
1开展团体性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单个班级或合班授课,围绕大学生生命认知教育、诚信感恩教育、人际关系沟通等主题,让学生逐步认识自我,感化自我、升华自我,包括贫困生在内的每个人均能公平感受到被关爱的气氛,提高对所处班级的认可度及对周围人际环境的安全感和认可度。(2)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活动。重点关注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通过疏导、沙盘游戏、音乐等方法予以治疗,使其心理矛盾、个人情感或人际关系问题等得以顺利化解,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2鼓励贫困生参与集体事务管理活动,创造“自我扶助”环境
设立诸如学生宿舍长、班级或宿舍楼栋心理委员、校园文明行为监督员等岗位,将有能力的普通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纳入学生管理中,是提高贫困生自信心、增强贫困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贫困生组织协调能力的有效途径。身负集体事务管理工作职责的贫困生,通过个人努力工作,提高自身在学生群体当中的威信力,并逐步消除自卑、胆小、孤僻的心理。
3.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专业自助”环境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主,以艺术类专业为特色,学校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开展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利用学生手工制作能力突出的特点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将义卖所得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自助或他助;又如为幼儿园小朋友的演出节目义务设计服装等等。这些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修养,树立立足专业、自助成才的积极心理品质。
以上实践活动仅是高职高专贫困生心理扶助环境创建的初步探索,为贫困生的心理扶助提供了成功案例和活动经验,但是贫困生心理扶助环境研究是一个涉及范围广、因素多的课题,对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而言,如何因地制宜、坚持开展活动并积极提炼总结乃是今后贫困生心理帮扶研究工作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贫困生外显自尊调查及干预研究.党建思政德育.2012.总第228期.沈懋法,陈树婷
[2]高职高专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探析与干预.思政教育.张静,杨奇奇,李柯.
[3]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辽宁高职学报.VOL.10,NO.3.2008.王春霞
[4]2014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凤凰网. 2014年0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