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物保护测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 文物测绘 关键技术
文物是古代人民的劳动结晶,通过研究文物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对于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对文物进行测绘是其他文物工作开展的基础,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空间扫描成像技术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文物测绘工作中,且在不断向集成化、数字化、精细化等方向发展。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对文物的三维空间属性进行测绘,不仅消除了传统接触式测绘方式对文物的损害,还能够更加精确地将文物面貌、属性等信息真实准确的反映出来,是一种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文物测绘技术。
1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概述
1.1 基本实现原理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集光、电、计算机数据处理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高精度空间测量技术,该技术通过发射多束激光对扫描对象进行空间照射,配合使用脉冲测距法获取激光测量过程中的多种返回数据如被测单位的距离值、每束激光的横纵向扫描角度观察值、每一接收点所接收到的激光反射强度等,进而利用性能强大的计算机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建模等操作,最终获得被扫描对象的试题信息。
1.2 实现流程
相较于传统的文物测绘技术而言,该技术可以在不接触文物的前提下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且所采集到的数据精度更高更丰富,配合高性能计算机的使用可以即时的完成测绘任务,特别是在某些测绘难度较高的环境中,该技术更能够发挥其性能特点。
其中,准备工作主要用于确定被扫描文物的空间分布、形态以及对扫描点位置的选取、扫描精度的确定等进行分析和确认,进而制定相关的扫描方案并根据扫描方案选取相应的仪器和设备。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启动相关设备和软件对被测绘文物进行数据扫描获得“点云”数据,这些“点云”数据是一系列三维坐标及颜色属性的集合,无法直接使用,而是需要通过相关的数据处理算法和建模方法等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文物的三维立体影像。经过上述过程后,一次文物测绘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2 文物测绘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2.1 点云数据的预处理
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在对文物测绘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既包含有用的文物信息,还包含无用的干扰信息等,为提升后续操作的精度需要对这些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去噪、平滑、简化等。其中去噪和平滑主要是对点云数据中的误差进行校正或消除,简化主要是对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和压缩。
2.2 点云数据的分割
只有按照某种规则分割后的点云数据才能够进入处理阶段,目前常用的分割方法有两种,基于边的区域分割方法可以按照文物的边点属性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检测,然后按照所检测到的边点信息对点云数据进行连接或拟合;基于面的区域分割方法则是首先对需要使用的网格大小和位置等进行分类,然后在利用该分类对采集到的点运输局进行聚类等操作,最后形成多个数据域。
2.3 点云数据的三维建模
三维建模是利用测绘信息构成文物三维模型的核心环节,该过程的实现主要有两种:三角网格面模型重建技术和样条曲面模型重建技术。鉴于前者所建立的模型具有更好的边界适应性和构造灵活性,故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3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测绘中的应用
当文物的三维扫描模型被建立后可用用于进行以下几方面研究。
3.1 三维信息存留
文物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对文物进行信息存留是文物保护的一项重点工作,后续的文物修复、文物研究等工作的开展都要以此为基础。
传统的文物信息存留工作中需要综合应用多种信息存储手段对文物的多种属性信息分别记录,如应用常规测绘技术对文物的形态尺寸等进行记录、应用影像技术对文物的外观纹理等信息进行记录等。这种信息存留方式不仅实现复杂,而且可应用性不高。
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对文物信息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然后依照采集后“点云”的数据属性进行后期处理,最终获得结构完整的、数据精度高的文物三维信息,这些信息基本包含了被测绘文物所有特征信息。
3.2 文物的虚拟修复
多数文物在被发现时或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残缺等问题,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为文物构建逼真的三维空间模型。利用该模型,相关文物专家可以依照模型结构和数学分析手段等对文物在计算机端进行修复,这种修复方式可以在不损坏文物的前提下为文物修复专家提供多种修复效果供其选择和分析,对于文物保护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在莫高窟的多个图像采集点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其进行扫描获得点云数据,对这些点云数据进行噪声消除等处理去除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的曲面变形、图像噪声等,然后按照设定的模型对点云数据进行三角化处理、模型对齐和拼接化处理等实现三维模型的建立。与此同时对照片中的颜色进行校正后在模型中添加颜色信息、纹理信息、材质信息等构成最终的三维扫描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指导相关文物专家开展文物跟踪、保护以及修复等工作。
3.3 文物的监测
经过测绘后的文物会生成存留信息,利用该信息可以对文物进行检测与管理。对已经完成测绘工作的文物等一方面可以利用存留信息对文物保护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进而根据评估效果确定和完善文物保护方案等;另一方面,利用存留信息可以对文物的状态进行分析,便于及时发现和修复文物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等。
参考文献:
[1]张学文.地面三维激光点云处理关键技术与实现[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8(1).
开展文物普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全面了解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文物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年、年、年我市先后开展了三次文物普查,共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300余处,其中15处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155处列入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漏查现象比较普遍,再加上近年来大规模基本建设和文物调查中新发现了大量不可移动文物,也有一些文物因人为或自然原因遭到损毁甚至消失。因此,前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已不能准确反映我市文物现存的实际状况。开展文物普查,对于全面掌握我市文物现状,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区县、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文物普查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好我市文物普查工作。
我们要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现5个目标:一是全面摸清文物家底,真实了解全市文物现状,准确把握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点,为正确制定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科学、翔实、全面的基础数据;二是掌握各类文物当前和一个时期以来保存的情况,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三是为文物工作者和各类科研人员提供准确资料,帮助他们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和研究工作;四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最新文物信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文物保护,支持文物事业发展;五是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借鉴国际同行有益的经验,进一步促进我市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提高我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水平。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任务十分艰巨,普查对象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工作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一)精心制定方案,严格标准规范。市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全市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各区县也要制定各自的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要严格执行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的各项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普查质量。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可登记可不登记的,要先进行登记,再作鉴别。要将普查标准规范制作成合订本,及时分发领导小组成员,便于掌握和利用。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普查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大批具备专业知识,经过专门培训,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工作人员。各区县各部门要选调精通业务、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各级普查机构。根据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的要求,参加本次普查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务必使每位普查队员准确掌握普查工作的规范标准与技术要求,以确保普查工作质量。
(三)充分运用新技术,提高普查的效率和水平。这次普查工作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文物普查的时效性、准确性、科学性。要充分利用各部门和各地已经掌握的各种资料信息,将国土、建设、交通、水利、宗教、测绘等部门和有关文物的资料整合起来,按照相关的技术指标,精心设计和建立统一的数字不可移动文物技术平台,提高文物普查的工作效率和科技含量,为实现文物工作的数字化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四)抓好成果运用,提高文物管理水平。普查工作不仅要新发现更多的不可移动文物,而且要全面调查我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现状和变迁,获取我市文物保护管理各个方面大量重要的基础数据信息。要深入研究这些数据信息,探索和掌握文物保护工作的-规律,总结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文物保护政策、法规和制度,推进文物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提高我市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的整体水平。
(五)落实普查经费,提高资金效率。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要求,这次文物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市文物、财政部门要科学测算我市文物普查的经费需求,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各部门涉及的普查工作主要从本部门的经费中适当安排。各级政府要把普查经费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市普查办公室要指导各区县用好普查资金,将普查的专项经费真正用于文物普查项目。各级普查机构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反对浪费,严禁截留挪用普查经费。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必须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周密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已成立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物局,负责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普查办公室要定期召开会议,协调相关事宜,建立简报制度,加强对各区县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各区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这次文物普查,成立普查工作机构,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规划项目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对主城区200多个危旧房改造片区进行了拉网式调查,共登录了191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其中渝中区数量最多共96处,江北区23处,南岸区15处,沙坪坝区21处,九龙坡区4处,大渡口区2处,巴南区10处,北部新区4处,渝北区1处,北碚区15处。按文物保护单位级别统计,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三普文物点152处①。按文物类别统计,包括古建筑4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2处,石窟寺及石刻5处,其他1处。上述191处文物,列入抗战遗址名录的35处,革命遗址2处,优秀近现代建筑11处。除单体文物外,危旧房改造片区还涉及到18个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市级历史文化街区3个,即磁器口传统街区、湖广会馆-东水门传统街区、金刚碑老街传统风貌街区,以及《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中列入的历史文化风貌区3个,即上清寺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七星岗历史文化保护片区、解放东路历史文化片区。
2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情况
2.1规划思路和原则
(1)主要思路重庆市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文物保护规划是配合大型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而编制的文物保护规划,其规划内容、规划范围以及规划措施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既要符合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要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主城区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尤其渝中半岛作为重庆母城,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积淀了厚重的城市历史文脉,承载了巴渝儿女共同的城市历史记忆,大量的历史建筑就是其物质载体和历史明证。主城区危旧房改造使多数老建筑面临被拆除的威胁,对老建筑进行调查、甄别,实施抢救性保护成为当务之急。在长期的实践中,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也在随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更新,越来越强调文化遗产本体与历史环境并重,文化遗产本体和文物所处自然、历史环境的保护与整治是文物保护规划的第一要义。只有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能谈如何发掘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文化遗产得到合理利用和展示。本次规划秉承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以广泛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对文物价值进行综合评估,充分考虑、统筹安排,力求规划的高指导性和强可操作性。(2)规划原则本规划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地方相关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和国际(文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原地保护优先,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建设,重点保护、重点发掘,结合科研,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的规划原则。我们充分地认识到,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必须最大限度地加以保护,对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的文物,要尽量调动有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予以保护。文物是人类的祖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我们每一代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它们保护好,并传承给我们的后代子孙,以实现文化遗产的代际平衡。保护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其真实性,又要保护其完整性。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是衡量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文化意义的内在统一程度的标尺。文化遗产保护是要保护真实的文化遗产,而保护的目的是要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既依附于其真实性,亦体现其真实性,完整性的内涵既包括有形范围上的完整,即文化遗产本体组成部分和结构的完整,也包括其所处环境风貌的完整。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采取统筹规划、分类保护、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方式,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着眼于长远利益,达到双赢的局面。
2.2规划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将一直伴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它们只是人类活动产物的千万分之一,因而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性、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保护好文物,并将它们以最好的状态传给子孙后代。因此,保护必须是首位的,要以长远利益为重,考虑代际平衡。同时,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这一属性要求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多年的实践证明,保护和利用是文物工作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离开利用的保护将会出现僵死的局面,而不谈保护的利用必将是竭泽而渔。文化遗产的利用重在合理,首先是利用目的的合理性,要能够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其次是利用方式的合理性,应该要能充分体现文化遗产的公共性,使更多人享受到保护成果;最后是利用程度的合理性,任何形式的利用以不威胁文物安全为限。(2)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的、浩大的工程,它着眼于长远利益、综合效益。它与城市建设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这些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文化遗产是一种集有形和无形为一体的宝贵资源,如果保护得好、利用恰当,它可以成为城市竞争的软实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为宣传城市、打造城市添加厚重的筹码,无形之中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建设是在创造未来文化遗产,这种“创造”不是无本之木,所“本”就是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份珍贵遗产。因此,不能一味要求文化遗产保护向城市建设妥协,文化遗产不应该是城市建设的绊脚石,只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将能够达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双赢。(3)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民生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旧城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民生问题关系十分密切。多数旧城区的建筑破败,生活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宜居程度较低。旧城区的历史建筑,尤其是未定级的文物建筑,居住者通常都是城市较低收入人群。文化遗产保护一方面要保护遗产本体,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和整治周边环境风貌,改善旧城区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为居住在其中的居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4)文化遗产本体与周边环境风貌的关系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越来越认识文化遗产依存的历史环境是文化遗产完整性的构成部分,同样体现了文物的真实性,脱离了特定的历史环境,文化遗产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与遗产本体一样,遗产所处历史环境同样是不可再生的,且更脆弱易损。因此,文化遗产历史环境的保护与遗产本体的保护同等重要。依托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其周边环境风貌(历史环境、自然环境)进行整治,使之与遗产本体之间能够协调统一。
2.3规划主要技术手段
(1)危改片区内的拉网式实地调查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危旧房改造规划》(2008年)中2008年至2010年全部危旧房改造片区分布图(地形图),我们组成若干工作小组,对所有危旧房改造片区范围进行拉网式全覆盖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对每一处发现登录的文物点都按照设计好的调查表格内容,进行GPS定位、摄影照相、文字记录、现状测绘,并将它们逐一标注在片区分布图上。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周围原著居民进行走访,获得文物历史沿革、变迁以及有关历史背景资料。(2)实地调查基础上的文物综合评估规划中,在对危旧房改造片区进行拉网式实地调查基础上,对所涉及到的文物进行整体的价值分析后,我们建立了针对每处文物点的综合评估体系。(3)依据综合评估评级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包括原地保护、就地迁建、异地迁建和留取资料等四种文物保护措施,并坚持原地保护优先原则。对于单体建筑而言,综合评估评级为“”的多采取留取资料,“”以上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则结合所在片区用地性质采取原地保护,或就地迁建、异地迁建,文物保护单位原则上均采取原地保护的措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文物,尤其是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列入《总规》中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一般均采取原地保护措施,结合片区功能定位整体保护。(4)利用卫星地图进一步明确文物现状在第二阶段的文物保护规划中,我们将每个危旧房改造片区红线和片区内的文物点分布情况,全部准确标注在最近更新的卫星地图上。这样一来,危改片区及文物点的位置、文物周边环境等信息均一目了然,对危旧房片区拆迁、文物保护都是一种很好的指引。
2.4主要保护措施及实施情况
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涉及的191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原地保护、就地迁建、异地迁建和留取资料的文物点数量分别为114处、18处、12处、47处,分别占总量的59.69%、9.42%、6.28%、24.61%。原地保护是指不改变文物点原有的周边环境、风貌、基础和位置,待条件成熟时经现状勘察后针对具体病害施行加固、维修等保护手段。实施原地保护要求尽力保留文物原状和尽可能多的历史信息,维护并改善文物周边环境风貌,保证文物遗存本体及其载体环境的安全。在对本体实施保护时,须坚持最小干预的原则,采用原材料、原工艺,按照原形制、原结构进行保护,新技术的使用须采取谨慎的态度,体现可逆性和可识别性。由于本规划坚持原地保护优先原则,尤其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则上不得就地迁建或异地迁建,评级较高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也以原地保护为主,如川康平民银行、望龙门客运缆车遗址、人和门城墙遗址、重庆海关总署旧址、汪全泰号、白象街151号历史建筑、海关办公楼旧址、大溪沟电厂苏联专家楼、文昌宫、周家湾别墅、文星阁、重庆特钢厂仓库等。上述文物点后来大多陆续进行加固、维修,并被公布为国家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规划中建议原地整体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文物,基本都得到了有效保护。就地迁建是指在不改变原状、不破坏原有文物周边环境风貌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就近整体移位迁建保护。本规划对就地迁建文物的规划选址提出建议,即结合危改片区的社区功能考虑,尽量选择片区规划绿地,不占建筑容积率。在工作中应按照“原材料、原结构、原工艺、原形制”四方面要求,做好解体前的测绘和修复设计工作,解体和迁建过程中要做好相关记录。本规划对陈诚公馆、徐远举公馆、交通银行旧址群等建议实施就地迁建,即便作出此建议,我们仍强调优先考虑原地保护。异地迁建是针对原地原址无法保护或已无原生文物环境风貌,但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地面文物,进行异地搬迁集中保护,并提取相关资料。异地迁建较典型的案例包括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里的几栋建筑,多是原李子坝片区和牛滴路环沿线危改片区内的抗战文物集中迁建至此,集中展示重庆抗战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历史风貌。除上述比较成功贯彻执行规划措施的案例外,还有一部分未得到执行的。例如有的片区部分文物点原定保护方式为原地保护或就地(异地)迁建,但在拆迁过程中予以拆除。
3加强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随着对过去若干年城市化进程的反思思潮的出现,各级政府对城市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通过对危旧房改造工程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情况的回顾和实施情况的初步追踪,我们对加强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3.1坚持文物保护优先、原址保护优先原则
文物保护优先、原址保护优先原则是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这也是文物所具有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的内在要求。不可移动文物不同于可移动文物,除本体外,所依存的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同样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文物历史内涵的重要构成。搬迁复建将流失掉宝贵的历史信息,尤其是关于重要的历史时空信息,搬去的只是文物的“壳”,也必将失去文物的“魂”。
3.2调整城市建设规划程序,强化文物保护前置审批
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长期存在,但并非不可调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应该调整城市建设规划程序,将文物保护列入规划和建设审批前置条件。从技术上可以通过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完成文物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信息共享来实现,这样一来规划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对涉及文物用地的土地性质、权属等作出统一、明确、合理的认定,在规划阶段实现城市建设对文物本体及其保护范围的避让。
3.3通过一定的政策优惠,吸引社会力量进入文化遗产保护
政府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但单靠政府无法满足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这需要通过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吸引社会资金注入遗产保护。例如(1)通过减免税收的政策来鼓励历史建筑、街区的所有者、使用者、管理者对历史建筑、环境进行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维护;(2)通过优先开发城市中其他地块的权利来吸引开发商投资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项目;(3)通过优先古镇、历史街区内及其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的经营权,吸引开发商投资古镇、历史街区的保护等。主城区危旧房改造中,有的地段和片区的文物保护通过引进社会力量投资,达到保护与利用共赢。
4结语
第一条为加强对我省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财政部、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文物行政部门管理和使用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管理和研究机构等文物单位。
第三条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包括中央财政补助我省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和省财政设立的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两部分。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由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共同管理。
第四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的规定,文物保护所需经费应由文物所在地政府解决。地方政府解决确有困难且符合本办法规定使用范围的项目,可申请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
第五条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分配和使用,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突出重点、专款专用、注重实效”和“统筹安排、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挤占和挪用。
第六条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应接受财政、文物、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使用范围和支出内容
第七条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
(一)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抢险、维修、保护和安全技术防范、消防;
(二)经批准的重要考古项目的调查、抢救性发掘、资料整理、报告出版;
(三)省级博物馆馆舍、重要文物库房的维修;
(四)三级以上(含)珍贵文物(标本)征集;
(五)三级以上风险单位的安全技术防范、消防;
(六)重要出土文物和馆藏珍贵文物的科技保护;
(七)经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批准的其他项目。
第八条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支出内容:
(一)文物维修保护项目支出,主要包括勘测费、规划及方案设计费、材料费、专用设备购置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人工费、监理费、维修资料出版费、管理费等;
(二)文物考古调查、发掘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调查勘探费、测绘费、人工费、出土文物修复费、考古遗迹现场保护费、占地补偿费、报告出版费(含资料整理费)等;
(三)博物馆馆舍、文物库房维修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规划及方案设计费、材料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人工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等;
(四)文物征集项目支出,主要包括文物(标本)收购费、采集费、捐赠奖励费、调查鉴定费等;
(五)安防、消防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规划设计费、设备器材购置费、材料费、监理费、管理费等;
(六)文物科技保护项目支出,主要包括方案设计论证费、试验费、人工费、专用药品药剂费、材料费、专用设备购置费、聘请专家费等;
(七)经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批准的其他开支内容。
第九条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支出内容应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专项补助经费的申请和审批
第十条各市财政局、文物行政部门和省直文博单位为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申请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各县(市)申请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时,需经市财政局、文物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联合向省财政厅、省文物局提出申请。
越级上报或单方面上报的不予受理。
第十一条申请单位应于每年6月30日以前,向省财政厅、省文物局报送下一年度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申请和相关材料。申请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相关材料,包括《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申报书》(格式另发)、《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申报汇总表》(格式见附件一)以及其他必要材料。申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报送。以上申报材料均包括文字、图片等书面材料和软盘。
专项项目预算编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规范的原则。有预算定额的,按定额计算;无预算定额的,按概算工作量和费用构成计算,各种取费按有关规定计取。预算作为竣工财务决算验收的依据。
第十二条根据《*省省级预算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省财政厅、省文物局对申请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项目建立项目库进行管理。编制年度预算时,省文物局按照本年度工作重点和有关要求,从项目库中筛选项目,经省财政厅审核后列入部门预算。经批准的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预算由省财政厅下达省文物局执行。
申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项目由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共同审核汇总后,上报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
第四章财务管理与监督
第十三条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实行“专项申报、逐项核定、按进度拨款、年终核销支出、项目完成后结报”的财务管理办法。
第十四条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负责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各市财政局、文物行政部门负责本地使用的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确定后的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由省财政厅下达预算批复或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联合下达专项补助经费的通知,结合项目实际实行政府采购、财政集中支付或拨付部门。对使用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大型项目,根据地方资金的到位情况,结合工程进度一次或分次拨付资金。
第*条项目完成后的结余资金,原则上收回省财政厅,经省财政厅或国家文物局同意,可以调剂到其他项目,优先调剂到该项目单位的其他项目使用。
第十七条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或变更已批准项目或内容的,由申请单位向省文物局提出申请,省文物局报省财政厅或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方可调整或变更。
第十八条年度终了,项目单位使用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应向申请单位报送《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决算表》(格式见附件二)。申请单位于每年1月31日前,将《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决算汇总表》(格式见附件三)报省财政厅、省文物局(省直文博单位直接报省文物局)。使用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按国家规定的格式依照上述时间和程序上报。
第十九条各项目单位要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专项资金支出的内控制度。
第二十条项目单位应加强项目资金的收支核算。每项专款应客观真实地单独核算。一项专款包括若干子项目的,还应对子项目进行单独核算。明细核算科目应按规定的支出内容设置。
第二十一条项目单位应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出具项目总结报告和财务决算报告,由市文物行政部门行文上报省文物局,抄报省财政厅(省直文博单位直接报省文物局)。省文物局会同省财政厅组织验收(或国家文物局直接组织验收)。对重点项目由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或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业务和财务评价。
第二十二条项目单位应将有关项目的申报文件、批准的设计方案和预算、工程竣工总结报告、竣工决算报告、上级有关部门的验收结论和审计结论等相关资料立卷妥善保管。
第二十三条已批准补助并拨款的省级补助项目,在收到拨款后半年内无故仍未开始实施的,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将对该项目予以撤销,并将已拨经费调至其他项目使用。
第二十四条使用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将暂缓拨款或不予拨款,并责令其停止施工。
(一)没有按照批准的方案、项目内容和预算范围使用经费的;
(二)被查明为虚报补助项目的;
(三)地方承诺的资金没有到位的;
(四)其他不具备开工条件和应暂缓拨款的项目。
第二十五条使用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将分别给予项目单位停止拨款、暂停核批新项目、收回补助经费等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触犯法律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补助项目内容或设计方案的;
(二)虚报补助经费预算的;
(三)挪用专项补助经费的;
(四)因管理不善,给国家财产和资金造成损失和浪费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的通知》(辽政发〔20*〕26号)精神,为全面掌握我市境内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基本情况,构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体系,市政府决定,开展第三次全市文物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务
对我市境内地上、地下、水下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普查,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对现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街区、村镇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量化指标、保存状况和环境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复查、登记,形成完备的档案资料。
二、时间安排
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此次普查从20*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普查标准时点为20*年9月30日。20*年4月至9月为普查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动员、确立技术标准和规范、配置普查专用设备、开展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20*年10月至2009年12月为全面普查阶段,主要任务是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的普查工作组开展全覆盖、不间断的文物调查发现和核查登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普查整理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组织普查成果验收、开展数据库建设和公布普查成果。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文物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管的沈阳市第三次全市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文物普查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化(文物)局,负责全市文物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具体实施。各区、县(市)要建立相应的文物普查领导机构,抽调专门人员,组建普查工作组,组织实施本辖区的文物普查工作。
四、经费安排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规定,全市文物普查所需经费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市和区、县(市)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各区、(县)市政府要帮助普查机构落实办公场地,配备普查车辆及数据处理等各类设备器材。
五、具体要求
(一)制定方案。市和区、县(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分别制定具体的普查工作方案,按计划组织实施。
(二)加强培训。市文化(文物)局负责协调各区、县(市)文物普查队伍统一参加省举办的普查培训,在此基础上,采取以查代训、实地采样、记录示范等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开展基层普查人员的技术培训,统一普查技术标准,丰富普查知识技能。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运用信息网络、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文物普查的时效性及文物保护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三)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文物普查的重大意义和有关要求,开设专题栏目对文物普查进行专题报道。重视发挥业余文物保护员的作用,调动全社会参与文物普查的热情,在全市开展一次名城历史底蕴和遗产文物价值的认知和教育,营造文物普查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四)多方配合。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建设、房产、交通部门要负责提供涉及文物的有关房产、道路等档案资料;国土规划部门要负责提供涉及文物的土地利用规划、地形地貌测绘和建设规划图纸;统计部门要负责做好文物普查数据资料的分析、管理和工作;民政、民族宗教、农业等部门和驻沈部队要配合做好革命文物、民族宗教文物、古村落等各类文物的专题调查。
全市使用和管理不可移动文物的单位和个人,要积极配合普查机构及时准确地填报普查信息。
[关键词]Auto CAD2004;彩绘泥塑; 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K875/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2-0074-02
Auto CAD(Auto Computer Aided Design)是美国Autodesk公司首次于1982年生产的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用于二维绘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现已成为国际流行的绘图工具,并于近年在国内文博行业开始应用,西北闻名中外的敦煌莫高窟、中原文物大省山西考古所、南边的成都武侯祠等国内重点文博单位均使用Auto CAD2004绘制文物病害图。
一、Auto CAD2004软件绘制文物病害图的优越性
Auto CAD2004软件绘制文物病害图是以图像为基础,在文物图像上进行点线绘制,近似于 “透稿”的过程,无论塑像轮廓线还是内部的病害部位,都能精准绘制,减免了因测量、手工等失误导致绘画错误,极大地提高了绘制速度和精确性。这种软件独特的记忆及处理方式,方便修改绘制,节省工作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绘图只需一台电脑和相应的软件,成图只需一个小小的优盘存储,读写方便,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交流。Auto CAD2004绘制的图形为矢量图,用点和线绘制,无论放大多少倍都不会失真,①可以根据需要,打印成不同比例。
二、Auto CAD2004软件绘制彩绘泥塑文物病害图的过程
(一)插入底图的前期处理
现在,Auto CAD2004软件绘制文物病害图多用器物正视影像图,而正视影像图一般都有软件处理的背景色,但背景色我们并不需要,所以首先要利用Adobe Photoshop软件的磁性套索、魔棒、橡皮擦等工具对正视影像图进行抠图,去除背景色②(见图1)。
(二)文物病害图的绘制过程
Auto CAD2004软件提供图层管理工具,一般绘图为了操作管理方便,图框、底图、各种病害都分别建立相应的图层,选择相应的线形状及颜色。绘制、统计、打印时如有影响的可关闭其他图层。
1.创建图框
在格式菜单里选择图层选项,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见图 2),选择新建创建图框图层,颜色选为白色,线型和线宽选择默认。
根据图纸所需尺寸,在该图层创建相应尺寸的图框或按比例缩放。图框包括图纸边框、可打印区域边框及其他说明内容。图纸边框表示图纸大小,一般根据A3、A4等纸张尺寸按需要进行创建;可打印区域根据打印设备要求创建,一般留出相应的页边距即可。在可打印区域内书写图纸名称、绘制图例、比例尺、表格详细内容及其他补充说明部分,页面布局要求美观大方(见图3)。
2.插入地图
在插入菜单里选择光栅图像,弹出选择图像文件对话框,根据文件目录选择处理好的图片,鼠标在屏幕上选择插入点插入底图。利用修改菜单里的缩放工具,根据绘图比例缩放到相应尺寸,然后利用修改菜单里的移动工具将底图移动到图框的适当位置即可。
3.器物轮廓线的绘制
创建轮廓线图层,参照底图利用绘图菜单里的多段线或样条曲线工具进行塑像轮廓线绘制,线条要求流畅准确。
4.病害图绘制
创建病害图层,为了便于区别,每个图层以相应的病害命名。用绘图菜单里的多段线或样条曲线工具绘制病害范围,要求线条流畅、准确、闭合。利用绘图菜单里的图案填充工具,参照文物病害与图示等行业标准选择相应的图案进行填充,要求填充图例每平方厘米显示四个为宜。③按此项操作对器物上的每种病害进行绘制(见图4)。
(三)病害统计
利用工具菜单里的查询面积选项,对各种病害进行面积统计,为以后的方案设计及经费预算做好准备。
(四)打印输出
利用文件菜单里的打印选项,调出打印对话框,在打印设备里选择相应的打印机;在打印设置里进行图纸尺寸、图纸方向、打印比例等参数调整(见图5)。利用窗口选项在图纸模型里选择图纸边框,弹出打印对话框,点击左下角的完全预览按钮,出现图纸,鼠标右击打印即可(见图6)。
三、结语
Auto CAD2004软件在文物病害图绘制中能够准确定位描述文物的外在信息,不同病害能够分层分图案加以区别,病害面积能够进行准确统计,绘制图形为矢量图,读存方便,占用空间小。Auto CAD2004等高新技术的运用,大幅度提升了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绘制精准、数字化存储等优势使文物保护在高效率、高效益的状态下不断发展前进,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体系的高科技含量,这也是我国文物研究与保护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必然选择。
[注 释]
①李敏:《Auto CAD2004中文版实用教程》,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 数字化 空间展示 保护传承
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各类文物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展示,对于人们认识自身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以文物为核心的文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 不可移动文物的概念及内容
按照大小、规模和可移动性划分,文物可以划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大类。不可移动文物,顾名思义是指通常情况下,不可以移动其地理位置的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一方面是指其物体本身一般不可以移动,另一方面是指它与其周围环境所共同形成的历史风貌不可分离。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其是否履行了核定公布的法律程序,分为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两类。
不可移动文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将范围确定在我国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等六大类文物。其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应产生于公元 1840 年以后,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并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历史价值的史迹和建筑。
2 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应用的现状
当前,由于自然灾害、环境恶化以及经济建设等因素,文物的破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日趋紧迫与艰巨。数字化和多媒体技术在文博领域内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文物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水平,丰富了文物的展现形式,促进了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在可移动文物领域,数字技术的应用主要依托于各地区的数字博物馆建设。目前,以博物馆藏品为主要资源的数字博物馆建设体系已基本成熟,从藏品管理系统、藏品展示形式到网上博物馆及博物馆移动导览等,呈现出数字技术的高科技化和多样化特点。但在不可移动文物领域,由于我国的不可移动文物现行的是分级管理体制和保护政策,因此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方面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差异。
借助当前博物馆数字化的东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和文化资源的展览展示方面,已经较多的应用了数字化技术手段。如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故宫博物院,从 20 世纪末开始,就开始了“数字故宫”的构想和建设。从古建筑的三维扫描和建模到古建筑环境及文物保护监测,再到多种形式的博物馆网站建设,以及近年来精心打造的一批数字文化产品。最为突出的是,2015 年底开馆试运行的端门数字馆,是运用最新数字技术向公众概要介绍故宫的最新尝试。通过布设数字文物互动区、数字沙盘展示区、虚拟现实剧场等一系列数字展示场景,把故宫丰富的文物藏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数字形态向公众呈现出来,为公众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故宫的数字之门。可以说,故宫博物院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走在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的前列,同时也引领了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方向。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物保护单位,在数字化技术应用方面也比较成熟。如 2012 年“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在北京成立,中心利用先进的电子测绘、三维扫描等科学技术为遗产监测进行颐和园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运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为颐和园等古建筑量身打造数字化力学模型,并对颐和园遗址等进行了遗产预防性保护监测,包括数据采集、分析、研究、指导实际的保护工作等。
2015 年 1 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内设机构正式成立并独立开展工作。现已初步搭建起以总平台功能模块、监测数据和指标体系、预警信息与处置、监测业务流程与功能等为内容构成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初步确定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对遗产价值有影响的监测数据和指标体系。同时,启动大运河、苏州园林和龙门石窟等地方平台与总平台对接,逐步实现国家-遗产地两级平台的互联互通。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平台的启用,标志着我国在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管理上实现了动态管理和监测,极大地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深度。
应该说,省级以上特别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展示方面,都或多或少的运用了数字化技术手段,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但省级以上的不可移动文保单位毕竟是少数,那些数量众多的市级和区县级文保单位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管理工作上基本尚处于尚未起步的阶段。这些文保单位目前仍是以传统方式在进行四有档案的建档、整理以及文物展示工作。所以,同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范畴,因级别的不同,数字化手段的应用程度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3 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展示的探索
数字化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展示。管理是基础,展示是形式。数字化管理主要是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四有”档案进行科学存储、动态管理和实时查询,是数字化展示工作的基础。鉴于不可移动文物本身的级别划分不同,在数字化管理和展示上表现出不同的差异。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的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基本都建设有自身的展示平台,如故宫、颐和园、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而以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的中小型不可移动文物,在规模、人力和财力方面建设自身的展示平台有着相当的难度,因此,集中力量、谋求合力以地区为单位建设统一展示平台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1)需要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将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进行地理空间分布展示。公众可以在平台的电子地图上浏览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准确位置,并显示其基本信息,如文物名称、保护级别、保护批次、文物时代、地址、简介、照片等。同时,还可以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类别和年代分别进行专题展示,如按照级别划分,分别展示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的文保单位空间分布;按照类别不同,展示古墓葬、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的空间分布情况;再者按照时代顺序的不同,对所属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三国、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和近现代的文保单位分别进行地理空间分布展示等等。
(2)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可将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按照级别、类别和年代进行动态统计分析,并用饼状图、柱状图和折线图等多种统计形式直接显示在电子地图上,使公众能直观明了的获取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整体情况。
内容展示是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展示的核心。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构成了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内容数据,伴随着数字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兴起,传统的展示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虚拟展厅、虚拟漫游、360 全景等数字化方式的发展,使不可移动文物的展示由静态向动态变化,由单一展示向交互式展示变化,极大的丰富了不可移动文物的展示形式,拓宽了展示内容的覆盖面,使得公众可以更容易、更直观的获取全面的文化资源信息。
4 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展示的价值
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展示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传播提供了最直接的途径和最重要的形式。与传统的展示方法相比,数字化展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展示方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突破了人们游览不可移动文物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地对三维数字化展示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漫游和体验。便捷的传播方式有效提高了不可移动文物对大众的影响力。
(2)数字化展示方式在观众和不可移动文物之间建立了一个信息桥梁,观众不需要静距离接触物体,便可以获取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这不仅避免了直接物理接触对不可移动文物所带来的损害,加强了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也实现了观众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进入到任何他们感兴趣的场景尽情地观赏。
(3)通过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展示制作,可以对其三维空间信息进行良好的数字化保存,这不仅有利于展示、保存,还为进一步的研究、检索和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基础。
(4)日益发展的数字化建模与绘制技术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展示提供了条件,并且能够虚拟恢复不可移动文物的原貌和演变过程,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历史资料。
参考文献
[1]亢宾.凝固的历史,永恒的遗存[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2]王巍.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3]王娜.浅谈区县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管理[J].博物馆的数字化之路,2015.
作者简介
熊四明(1965-),男,湖南省长沙市人。硕士研究生,现为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常务副总裁。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博信息化。
文物保护新招
“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可从以下方面实施。
首先,将以众筹的方式实现文物的修复。以文物建筑传统村落为例,一般而言,传统村落的修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互联网众筹的方式不仅能够缓解修缮的资金压力,而且聚集了金融、文化、政策、农业、保护、建筑、生态和互联网等多领域的专家,还可以吸引一批驻村创客。他们作为村落的“股东”,积极参与各项专家测绘、设计研发、村民培训等一系列行动,并通过社交网络将其宣传出去,让古村落焕发出新生机。
其次,博物馆的数字化。毫无疑问,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文物的场所,而数字博物馆则是互联网与传统博物馆的“联姻”,是博物馆职能的延伸和拓展。将文物“搬”入数字博物馆,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人流压力,避免观赏引起的文物磨损,而且能通过与古建筑、文物藏品亲密交互为游客带来比参观实物更丰富有趣的观赏体验。在数字博物馆中,文物可以通过标签来向参观者“自我介绍”。越来越多的实体展馆、展厅利用数字技术为文物制作了属于它们自己的二维码标识。只要用手机轻轻一扫二维码标签,文物的历史变迁和相关知识就会显示在手机里。有了这位“数字讲解员”,参观者不仅不再需要导游现场解说,而且还可以把文物的历史故事带回家慢慢欣赏和分享。
最后,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推广和宣传。要使文物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不能仅靠传统说教。例如,在视频网站获百万点击量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引导观念的成功范例。通过观看纪录片,观众认识了文物修复师这个群体,也对文物有了更多直接、感性的认知,而这无疑会在更大程度上让更多人加入到文物保护的行列。更多人对文物感兴趣,文物保护的前景将会更加光明。此外,《经济》杂志《地平线》系列报道中,对文物修复师的深入访谈经过经济网和官方微信的传播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互联网”并非简单叠加
可以看出,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科技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文物保护的管理运营、公众服务、陈列展示、藏品保管、安全保卫等工作都因为网络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数字敦煌、数字颐和园等资源库,还是通过文物的三维数据扫描和结构分析等建立的文物信息采集大数据;无论是网上数字博物馆的建立,还是博物馆微博、APP、微信公众号等的创建;无论是网上预约订票系统,还是物联网框架下从藏品保存环境到观众参观的动态监测等,都是博物馆紧密联系社会,不断走向大众,满足观众需求的举措。
但是“互联网+”的展示思路,并不仅仅意味着拍一部陈列展览的宣传片或者开启一个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而是让博物馆通过科技支撑更好地开启社会服务的技术路径。因此,与其说是“互联网+博物馆”不如说是“博物馆+互联网”,或者是将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融入博物馆的各个岗位。
具体该如何实施?国家文物局科技司的李娟向《经济》记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是网络化。基层博物馆尤其是市县级博物馆,首先应做好博物馆及其相关内容的网络化,应该有自己的网站或者APP等对外宣传平台,让观众在网络上能看到博物馆的主要陈列、对外开放时间等基本信息和博物馆开展的各项活动。综合性博物馆应该承担起展示当地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祠堂的作用,将市(县)域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博管理机构、当地优秀历史文化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情况告知受众。
其次是数字化。中大型博物馆,省、市级博物馆或者专题类博物馆,应该做好博物馆管理、建筑、陈列、藏品的数字化工作。在藏品管理方面,可以在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建设和可移动文物普查电子数据基础上开发符合自身特点的藏品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博物馆陈列展示方面,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关注、二维码语音导览、文物三维数字展示、AR全景虚拟展示等方式,达到陈列展览趣味性与科技性的结合。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壁画、帝王陵墓等专题类博物馆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原貌进行图像、视频、音频等数字化复原展示。李娟表示,她在参观部分博物馆时发现,二维码扫描的语音导览方式多为年轻人所青睐,但有的博物馆与公司合作设计的二维码,扫描之后却是设计公司的公众号而非博物馆的公众号,这就没有起到长期宣传博物馆的效果。
最后是智能化。省级博物馆或者有条件的博物馆,应该在已有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技术,利用二维码、RFID、GPS、GIS技术等科技手段,实现博物馆库房与展厅、博物馆观众与工作人员、人与物之间的智能化管理,构建智慧博物馆体系。如由秦始皇陵博物院牵头实施的“博物馆公共安全管理与服务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是目前国家科技惠民计划中唯一一个支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项目,它将通过网络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视频采集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库技术、大数据聚合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混合定位技术等技术与服务的应用,搭建陕西智慧文博云平台,研发出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子系统、文物本体监测子系统、文物及资产管理子系统、人员行为管理子系统、观众导览服务子系统于一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综合应用系统。
打开新思路
“互联网+”不仅可以应用在博物馆,更能以小见大,将其作用发挥在更广阔的领域。全国首家“互联网+智慧景区”龙门石窟就是一例。
龙门石窟是我国首家推行“互联网+”的旅游景区,从购票到检票、参观,景区各项旅游服务都实现了网上网下互动。《经济》记者电话采访了龙门石窟的景区工作人员王栋,他介绍道,2016年是龙门景区与“互联网+”牵手后迎来的第一个年头,景点运作至今,口碑良好。“在各个洞窟景点前,游客不仅可以通过手机享受优质的导游讲解服务,还可以在手机上查看3D图像,洞窟内的角角落落尽收眼底,给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听旅游盛宴。”王栋表示,用手机扫一下景区中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到很多历史故事,既不需要让游客挤在导游四周,也让景区免受了嘈杂之苦。
可以看出,龙门石窟作为传统历史文化景区,通过与互联网融合,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活化”洛阳历史,为游客带来全新旅游体验,符合新常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律。此外,它以“互联网+”为契机,在内部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产业运营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提升,拉长了旅游链条,塑造了全新的品牌形象。
那么风水究竟是什么?6月13日,一场由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举办、浦东图书馆协办的名为“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的讲座在浦东图书馆成功举办,天津大学建筑系博士生导师、中国研究建筑风水理论著名专家王其亨教授为我们揭开了笼罩在“风水”身上的神秘面纱。讲座持续了三个小时,像一块磁力极强的磁铁,吸引了来自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界的设计师以及专业媒体记者近500人,期间几无一人离席。
王其亨其人
王其亨,1947年出生,河南博爱人,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工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晋升为教授,中国建筑风水理论研究领域的专家,天津市政府授衔古建筑学家。王其亨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尤以大规模的古建筑测绘研究、明清皇家陵寝研究、皇家园林研究、古代建筑图学及传统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获得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著有《风水理论研究》、《古建筑测绘》、《明代陵墓》等学术专著。自1992年以来,主持并组织落实了大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测绘,将教学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直接同文物保护事业和相关科研等工作密切结合,适时转化形成经济效益。他基于测绘成果,完成大量文物建筑的修缮、复原设计、保护规划以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已培养硕士、博士(包括美、日、韩等国)研究生40余名。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并曾成功阻止韩国将风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风水不是迷信
在王教授看来,有些学者片面地理解中国文化,认为风水不能和西方的思想体系接轨就是迷信的。对建筑风水不加研究就加以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从某种意义上说,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
中国的古代学科与西方是不一样的,它是不分科的。象天文、数学、建筑这些学科,在古代都是归在“建筑风水”中的,如村落,民居,城市的选址和风水紧密相关。建筑风水为什么几千年能够保留下来,是有它的道理的。建筑风水中的“气”和“水”,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后总结出来的,是在大量的经验基础上,以统计概率的形式表达的。
生态建筑学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看作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建筑必须和人一起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建筑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是把宅合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和谐。
讲座中,王教授还特地提醒,有一些人冒充教授、学者出版关于建筑风水与建筑的书,那是欺骗人的,大家不要上当。
风水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
王教授认为,堪舆学(风水学)之内核实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是集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美学于一体的古建筑设计理论,强调大自然伟力直接影响着人们健康与后裔繁衍,使聚居于该地的人们光前裕后,获得世代平安。传统风水学确实含有一些符合现代生态学的科学因素,但它本质上是一种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的文化信仰,风水学可以作为学者们的一种传统文化研究,或者建筑、园林、生态学专业者的传统文化素养,在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园林设计中体现中国的建筑传统。
王教授还从风水学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和演变过程,依据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选址理念分析中国的地理区位,从而揭示了古都北京的规划意向。古都北京之所以被选定为都城是因为其为九边重镇,位于三大气候资源交汇处,正所谓风水宝地。古都北京的规划意向让我们认识到了风水学之内核实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是集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美学于一体的古建筑设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