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范文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慢性病的护理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

第1篇:慢性病的护理重点范文

【关键词】慢性病;社区;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疾病谱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将慢性病定义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肥胖症、精神病等一系列无传染的疾病。

近年来,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慢性病已成为引起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慢性病长期的护理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慢性病人的护理成为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慢性病的特点是病程长,需要长期规律服药甚至需要终身服药以及长期康复运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治疗与护理总是以“救命”为前提的,在病人病情稳定后都让其出院休养,但这些病者在健康上存在许多现有的和潜在的风险,需要护理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

1 如何开展家庭护理

1.1 做好心理疏导

由于慢性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经济及心理上的压力,长期服药、功能锻炼带来的烦恼,各种合并症带来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其对生活失去信心,消极悲观,易于烦躁激怒。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护士应加强护患关系,给患者以鼓励与支持,稳定情绪耐心听其提出的问题,给患者教育指导,解除恐惧焦虑的情绪。并举一些病人康复的例子坚定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1]。

1.2 当健康状况好转时,发动亲属及同事朋友配合患者疾病的康复。

患者康复的进度慢,会出现焦躁情绪,再加上看望的亲友多,导致患者情绪激动和过于劳累,导致病情反复加重,失去康复的信心,不愿继续锻炼。我们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现实,病情恢复来之不易,得病容易去病难,过于求快往往会适得其反。同时让亲友减少探望次数,不谈及使病人激动的人和事,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

总之心理护理就是要善于发现变化,随变化及时予以正确疏导,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 情绪,主动配和治疗和护理,对全面的恢复起着重大作用。

2 社区护士对慢性病人实施的护理内容

2.1 慢性病的护理重点是预防及减少身体残疾的发生,维持机体或器官的功能,使病人保持正常生活及社会功能。因此在实施护理计划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病人及家属的积极性,让病人充分参与护理过程。

2.2 保持良好的及防止压疮。社区护士在护理慢性病人时,应让病人保持良好的 身置及姿势,维持关节在一定的功能位置上,避免引起关节畸形,不断活动维持肌肉的张力,防止肌肉萎缩。应定时帮病人翻身,使用预防压疮垫或床,减少舌头受压部位,预防压疮的发生

2.3 促进病人的营养是慢性病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应注意病人的口味习惯及牙齿状况,使食物的色香味俱全,安排恰当的进食时间与环境,最好在病人心情愉快时让病人自行进食。对过度肥胖的病人,应适当增加运动量,控制病人体重。长期卧床病人易产生骨质疏松,应在饮食中注意钙的平衡。

2.4 加强功能训练。对生活自理障碍的人,应鼓励他们从最简单的日常生活做起,着力于对病人进行功能训练,尽量让病人保持自己的 家庭工作及社会角色,使病人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及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帮助病人在一定的范围内尽量自理或谋生。

2.5 病人的心理活动对疾病的感受和反应及护理人员对病人所施加的心理影响会直接影响病人对疾病的感受、反应及应对方法,因此社区护士对病人进行的健康教育对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可指导病人及家属根据病人的病情及家庭居住现状,改变家庭的居住环境以符合病人 的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及经济能力,向病人介绍急需的居家医疗护理器械。同时告知病人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时应与谁联系,怎样联系转诊体系是什么等。对有残疾的病人,护士要协助家属保护好病人的安全,使病人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达到最大限度的自理。

3 社区护士在慢性病人护理中的作用

3.1 健康教育

社区护士要通过各种形式向社区的慢性病人传递有关保健和治疗的知识和信息,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识别危害健康、加重病情的危险因素。

3.2 认真评估

社区护士要熟悉各种社区资源,帮助慢性病人和家属加以充分利用。要参加计划筛查等 活动以帮助社区居民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各种慢性病。

3.3 参与科研

社区护士要参与护理科研,探索慢性病人社区护理的规律,用研究结果来指导慢性病的 管理和护理实践。

3.4 参与家庭调试

社区护士要协助慢性病的病人及家庭进行生活调整以适应因疾病引起的情绪反应及对 生活方式的影响。

3.5 提供直接或间接地居家护理

在对慢性病的长期护理中,护士既要根据病人的个人能力,生活方式及所处环境制定适合病人的治疗护理计划,辅导病人家属为病人提供所需的护理,还有让病人参与治疗方案,并一起寻找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例如放松技巧,音乐疗法等,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以便他们能够在家中使用。

3.6 组织协调社区护士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慢性病问题,争取更多的支持性团体或自护团体,自的病友团体在帮助慢性病人适应疾病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社区护士要根据病人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做好慢性病的三级预防工作,在慢性病人在健康维持,疾病的功能康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2篇:慢性病的护理重点范文

张姮、姜安丽(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

我国,未富先老的趋势使得养老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激发老人自助自立健康意识,调动老人内在的健康潜能,对于控制慢性病,延长老年生活的独立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可缓解当前老年护理资源的不足。

溯源于自助自立思想的“赋权增能”理念正逐步成为健康促进和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主要范式,可以期为激发老年慢性病人健康的内在动力和促进老年护理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信息化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赵燕萍、方红等(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应用信息化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后,慢性病的管理数量明显增长,随访方式转变为临床预防的充分结合,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和常见肿瘤的早发现率提高。

据此,倡导信息化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有助于形成慢性病预防—诊治—康复无缝隙的全程干预和有针对性的人群分类管理,实现慢性病早发现,降低远期发病率,减少并发症。

健康教育处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

陈雪芹、王俊霞(河北省赞皇县医院)

将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处方。比较两组出院时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发现两组出院时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应用健康教育处方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对糖尿病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保健责任人服务制在社区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章萍、章金媛、万永红(南昌市第一医院护理部)

第3篇:慢性病的护理重点范文

关键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55-02

近年来,虽然基层社区及乡镇卫生服务慢性病的干预水平和管理有明显提升,慢性病发病率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面对日益严重的影响居民健康的慢性病问题,需依据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分析影响慢性病管理成效的诸多因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达到提高居民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目标[1]。本次研究针对辖区社区、乡镇人群常见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的慢性病人群疾病全程进行动态监测,并实施相应管理措施,现对其操作过程回顾性分析回下。

1 基层社区乡镇慢性病管理现状分析

1.1 基层社区乡镇慢性病日益严重的管理问题分析

1.1.1 慢性病管理缺乏社会调查和社区资料,仅为门诊接触的相对固定患者,管理范围相对狭窄。

1.1.2 只注意慢性病患病人群,对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和教育却忽略,慢性病发病率不能从根本上控制。

1.1.3 缺乏对慢性病患者的持续随访。

1.1.4 慢性病管理专业队伍缺乏,缺乏全科医生参与。

1.1.5 社医人群健康意识、文化素质健康知识知晓率低。

1.2 对所有纳入慢性病管理的患者建立档案:详细登记患者的具体病况、可能性危险因素,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并定期管理、随访、做好记录,及时归整。另外,每月在社区开展2至3次健康教育讲座,指导社区人员进行疾病防治,调整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定期体检,对于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时纳入慢性病管理。

2 针对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2.1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干预措施

2.1.1 掌握社区卫生资源状况,以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点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自然区域和人群为范围开展。

2.1.2 建立慢性病技术指导小组和防治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强化慢性病防治的执行力度。

2.1.3 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掌握各家庭成员疾病史。

2.1.4 制定慢性病三级预防工作计划。

2.1.5 形成社区慢性病监测网络,在防治小组的领导下对慢性病管理措施进 行评价。

2.1.6 社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分级管理,并且以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为主要措施。社区在对糖尿病患的管理中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一旦发现糖调节功能受损人员,应立即进行对应性管理治疗,对其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并灌输相关防治知识,使其调节功能尽快恢复,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为糖尿病。对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则针对其不良的生活、膳食习惯进行指导,有效进行一级预防,一旦发病就应及早进行诊断、治疗并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病情稳定,防止患者病情继续恶化。

2.2 组织管理流程分析:依据社区情况对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进行制定,组织成立慢性病管理机构,相关工作由公共卫生科慢性病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对社区医生进行指导。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全科医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对社区医生实施分片包干和责任到人。

2.3 操作技术流程分析: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量社区责任医生每日做好登记工作,如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诊断、健康教育、慢性病随访、家庭病床、出诊等,以备查询时应用。①准确评估病情。②及时登记随访。③真实可靠的记录。

2.4 督导监管流程分析:对社区责任医护人员的工作记录本、居民信息计算机管理登记本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小组需定期检查,随机抽取护士、责任医生和管理信息,入户对其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性进行核查。并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与工作的质量和量挂钩,针对问题进行培训和整改,落实奖惩制度。

2.5 信息收集流程分析:在对局民健康档案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对档案信息管理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起到重要作用。工作人员需对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才能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工作。了解社区居民本底资料 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中家庭责任医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社区护理人员应对家庭责任医生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需对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进行娴熟掌握,对重点人群积极干预[2]。

3 结论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的提高,慢性病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高血压的低控制率、患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已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是形成“看病贵”、“看病难”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3]。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以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有效、综合、便捷、连续的特点,在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检出、预防和管理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尽管实施中尚存在一定困难.若利用卫生系统改革的机遇,将社区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相结合,把慢性病防治在社会系统工程中纳入,与新型医学模式相结合,采取群体健康干预策略,可从根本上解决日益膨胀的医疗费用问题,降低人群慢性病发病率。慢性病管理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作,不仅需要有专人负责患者的健康管理,还需要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收集、记录、汇总,为病患的管理和治疗及健康教育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参考,在医院中开展难度较大。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是在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健康需求为中心,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层服务单位,在慢性病管理的开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医疗费用迅速增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作用,将慢性病入纳入系统管理,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叶金朝,马志华.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探讨[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5(5):74-75

第4篇:慢性病的护理重点范文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加深,社会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的改变等问题的存在,必须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努力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十七大指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的确,坚持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不仅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而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如何以医院为基础来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是摆在我国医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敬爱的总理生前曾指出:“扩大预防,以医院为中心指导地方和工矿的卫生预防工作。”这里我以从事山西省人民医院的社区医疗保健工作的实际体会出发,谈一些基本认识。

1 培养专业护理人才

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的服务需求自然就会提高,他们不仅需要有效的诊疗,而且还要求得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指导和服务。现代医院早就不是用老的服务方式,坐在医院里等病人了,而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走出医院大门,把重点放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社区群众提供全面的服务。从前社区工作内容局限,护理人员短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1];缺少对妇女、儿童及慢性病的连续追踪护理;缺乏对老年人的健康照顾;缺乏较好的对老、幼、妇、残为重点的社区服务的保健护理模式;社区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工作没有较好参与;社区护理缺少规范化管理[2]。

2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家庭护理对策

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是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服务,而且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该服务能防治各种病患,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使人身心健康,这比上医院吃药治疗效果更显著。因此,保健服务必须从居民聚集的社区抓起,而且务必要起到保健预防目的。例如,“纽约医疗医院集团”(Health and Hospitals Corporation,HHC)是纽约市政府负责统筹“医疗补助方案”和“医疗照顾方案”的机构。在社区保健服务方面,HHC发起了“预防哮喘治疗行动”。哮喘病是纽约市儿童门诊的头号常见病,为掌握社区病患病情,该行动将每个社区的儿童哮喘病人登记在案,为他们提供治疗仪器,帮助病人监督呼吸,正确使用喷雾器,并定期家访,指导病人正确用药。我院效仿国外的先进经验,定期为社区内的中老年人检查身体,普及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基本常识,将重要的观察对象记录在案,不定期回访,掌握社区居民的身体状况,指导他们正确用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家庭“空巢化”。1982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提出了“空巢家庭”的说法,指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家庭。随着独生子女进入社会求学或工作,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根据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0.09%,其中空巢家庭占老年家庭的22.83%。预计2030年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空巢家庭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包括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生活料理问题,尤其是健康问题[3]。以家庭护理为基本单位的社区医疗保健工作必须重视空巢家庭的服务体系。我们在开展社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网络的同时,也尽可能协助社区向老人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多方位、高水平的医疗保健和生活求助等方面的服务,对身患疾病、缺乏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开展入户服务。社区服务体系的开展有助于减轻家庭在照料老年人方面的负担,并可改善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对空巢老人实行专案管理,开展老年人护理、临终关怀及社区健康护理训练,对影响疾病进程的不良行为进行护理干预。这些举措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3 以慢性病为重点工作对象

各种慢性病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慢性病人病程长,甚至终身患病,必须长期坚持规律服药、锻炼功能、定期检查,其遵医行为尤为重要[4]。

在我院长期工作中,发现绝大多数慢性病病人缺乏相应疾病的防治知识,没有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忽视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当中存在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及早的、持续地开展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逐渐使他们认识和接受了慢性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了自觉预防自觉保健的自主行动。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痴呆病的病人来说,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更加能显著地提高病人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本着这个原则,我们走进病人家庭,访视护理注重合理利用和开发老年慢性病人自身资源,给他们讲解疾病知识,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教会他们一些自护技巧,巩固和提高了老年慢性病人的自护能力。

4 实现信息化管理

实现健康查体档案信息化管理,能为健康档案的管理、查询、统计、健康指导、流行病的调查研究等提供更准确、全面、系统完整的数据,有利于社区及全社会传染病的预防,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我市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社区健康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部门、生活习惯、嗜好、家庭健康状况(家庭主要成员病史、家族史)、本人照片、查体日期、联系电话;查体资料,包括血压、血糖、血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素氮、血肌酐、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X光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等等;汇总分析,包括每个人历年的数据变化直方图和各异常项目的所有人数汇总分析;还包括每个人的查体情况保健医师提出健康指导意见。这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可以实现健康查体档案信息化管理,使每个人都能够直观了解到历年的身体健康变化,极大方便了管理。

5 建立恶性传染病的预防隔离机制

恶性传染病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严重为害。而社区医疗保健系统对于传染疾病本身就有天生的预警和防治作用。在平时的走访活动中,我们就刻意地加强了一些恶性传染病的宣传和科普活动,并留心类似疾病症状的产生。再加上计算机的运用,大部分本来需手工做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可交给计算机来完成。是否拥有一个健全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机制,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如何进一步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一服务,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家庭护理的信任问题、意外突发事件的及时救助问题等,都需要去探讨和建章立制去完善。我们相信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社区居民的鼎力配合下,这一事业必将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玲,周长美,周莹,等.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2A):8788

[2] 赵秋利.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3

第5篇:慢性病的护理重点范文

1.1调查对象:①社区居民: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在上海市某街道27个里委中随机抽取13个,每个里委中随机抽取15~20户,共抽取了225户,实际调查了204户家庭的户主,回收率90.7%。②社区护士:随机整群抽样,在上海市9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20个社区,调查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科全体社区护士,共有111名,实际调查了108名,回收率为97.3%。③社区卫生管理人员:在上海市9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20个社区,调查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科管理人员,共20名,实际调查了20名,回收率100%。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资料用SPSS8.0软件分析,采用百分比描述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

1.3调查问卷:以社区健康促进模式为理论框架,根据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相关文献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对不同的调查对象采用不同的调查问卷,各问卷的主要项目都一致,有疾病护理14项、疾病预防7项和健康促进12项,共33项,随机排序;另有开放性问题。对居民需求和社区护士工作内容分别按程度或频度分3个等级调查。该组问卷由5位护理专家评定,效度和信度系数都在0.90以上。正式调查之前在小范围内进行了预调查。对居民的调查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上门进行,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调查由问卷制定者本人进行。

2结果

2.1社区护理需求: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及社区护士与卫生管理人员对居民的社区护理需求的看法见表1。以居民是否希望社区护士开展各项服务为因变量(希望=1,不希望/无所谓=0),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目前有无疾病、自觉健康状况、家庭长期居住人数、家庭月均收入、住处与最近医院或卫生站距离等因素为自变量。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住处与最近的医院或卫生站的距离、目前有无疾病、家庭长期居住人数、自觉健康状况是居民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距离近者、患病者、家庭长期居住人数多者、自觉健康差者需求高。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均收入者对各项需求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社区护士工作内容:108名社区护士对自身工作内容进行评价。40%及以上者评价“经常做”的服务有4项:疾病护理方面的老年慢性病护理(51.9%)、上门基础护理(45.4%)、护理咨询(41.7%)、疾病预防方面的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46.3%)。20%以下者评价“经常做”的服务有19项:妇女常见病预防宣教、儿童营养宣教、残疾人康复指导等。

3讨论

3.1居民在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3方面对社区护理提出高需求:调查显示57.4%及以上的居民希望社区护士在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3方面开展各项服务,68.5%以上的社区护士和17名的管理人员赞成各项服务为居民社区护理需求,说明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高。以上反映居民的健康观念较强,在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今天,开始重视自身健康。

3.2社区紧急救护和老年慢性病预防等是社区护理在3方面的主要需求:调查显示居民希望社区护士开展各项服务,前5位分别是:疾病护理方面的社区紧急救护、老年慢性病护理、上门基础护理,疾病预防方面的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和健康促进方面的口腔卫生宣教。社区护士对居民社区护理需求赞成的前5位分别是疾病护理方面的老年慢性病护理、心理护理、护理咨询,疾病预防方面的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健康促进方面的心理卫生宣教;调查中一些管理人员指出目前居民对社区护理的主要需求为注射、配药和相关慢性病的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赞同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老年慢性病护理和上门基础护理是居民的主要需求,但没有认识到社区紧急救护和口腔卫生宣教也是居民的主要需求。

3.3对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调查显示住处与最近的医院或卫生站的距离,目前有无疾病,家庭长期居住人数,自觉健康状况是部分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距离近者、有病者、家庭长期居住人数多者、自觉健康差者的社区护理需求高。社区护理服务应多考虑这些人的需求。

3.4社区护士工作内容应从对个体的疾病护理扩展到对家庭、群体和社区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调查显示社区护士自身评价主要工作是疾病护理方面的老年慢性病护理、上门基础护理、护理咨询和疾病预防方面的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等,并参与一些其他工作。调查中不少人表示目前社区护士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在卫生站内和上门进行肌内注射和静脉输液;上门基础护理是家庭护理的主要形式;老年慢性病护理是家庭护理的内容;某些中心因为社区护理开展较早及防保人员不足等原因,则社区护士会从事一些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以上显示社区护士目前工作主要是疾病护理中的家庭护理,较少考虑疾病预防,更少考虑对群体行为干预而达到健康促进的最终目标;服务对象主要是个人,考虑家庭、群体、社区还较少。用社区健康促进模式来指导,社区护士工作内容应从对个体的疾病护理扩展到对家庭、群体和社区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核心是健康促进。[6]

3.5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增加社区紧急救护等社区护理服务项目:82.4%的居民希望社区护士开展疾病护理方面的社区紧急救护,将其列为第1位需求;而只有13.0%的社区护士和3名管理人员认为社区护士经常做社区紧急救护;社区护士的工作没有满足居民的社区紧急救护需求,应增加此方面的工作内容。另外对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3方面的其他各项服务,57.4%及以上的居民都提出需求,同时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认为此3方面服务都是居民的社区护理需求,说明这些服务从多方面考虑都符合居民的要求和利益;但对社区护士工作内容的调查显示51.9%及以下的社区护士认为自己经常从事各项服务,目前主要工作是疾病护理方面的家庭护理,参与部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工作;社区护理工作只满足了居民的小部分需求,对居民的大多数需求都未满足;社区护理的发展要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在此3方面积极开展相应的服务项目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另外根据居民需求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社区护理服务。

第6篇:慢性病的护理重点范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

近年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的干预水平和管理明显提升,但慢性病发病率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65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糖尿病问题更是严重影响老人的健康问题,需依据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分析影响65岁以上老人血压、血糖的诸多因素,制定解决的方案,以达到提高老人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目标[1]。本次研究针对辖区65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慢性病人群疾病进行动态监测,并实施相应管理措施,现对其操作过程回顾性分析如下。

1 社区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的管理现状分析

1.1数据来源 西陵街道办事处及辖区13个社区居委会收集的本地经济状况、社会发展、卫生政策、环境地理、群团组织、民俗文化、生活习惯及65岁以上老人疾病谱特点。

1.2 管理问题分析 政府的宣传力度和重视度不够,造成一大部分人群不信任;缺乏社会调查和社区资料,社区(居委会)的敷衍和不配合,导致资料缺乏,仅为接触的相对固定的老人,管理范围相对狭窄;只注意了65岁以上老人人群,对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和教育的忽略,慢性病发病率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缺乏对慢性病患者的持续随访;管理专业队伍的缺乏,特别是缺乏全科医生的参与;社区人群健康意识、文化素质健康知识知晓率低。

2 针对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2.1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干预措施①掌握社区卫生资源状况,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自然区域和人群为范围开展;②建立65岁以上老人慢病技术指导小组和防治小组,强化慢性病防治的力度;③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掌握各家庭成员疾病史;④制定慢性病三级预防工作计划,在防治小组的领导下对慢性病管理措施进行评价。社区针对65岁以上老人慢病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级管理,并且以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为主要措施。有效进行一级预防,一旦发病就应及早进行诊断、治疗并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病情稳定,防止患者病情继续恶化。

2.2 组织管理流程 依据社区情况对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进行制定,组织成立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管理小组,相关工作由公共卫生科慢性病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在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对社区医生进行指导。在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全科医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对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对社区医生实施分片包干和责任到人。

2.3 操作技术流程 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量社区责任医生每日做好登记工作,如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诊断、健康教育、慢性病随访等,以备查询时应用[2]。①准确评估病情。②及时登记随访。③真实可靠的记录。

2.4 督导监管流程 对社区医护人员的工作记录本、居民信息管理登记本以及家庭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小组需定期检查,随机抽取管理信息,对其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性进行核查。并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与工作的质量和量挂钩,针对问题进行培训和整改,落实奖惩制度。

2.5 信息收集流程 在对居民健康档案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对档案信息管理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起到重要作用。工作人员需对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才能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工作。了解社区居民基本资料 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中家庭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社区其他护理人员应对家庭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需对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进行娴熟掌握,对重点人群积极干预[3]。

3 结论

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以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有效、综合、便捷、连续的特点,在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检出、预防和管理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尽管实施中尚存在一定困难.若利用卫生系统改革的机遇,将社区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相结合,把慢性病防治在社会系统工程中纳入,与新型医学模式相结合,采取群体健康干预策略,可从根本上解决日益膨胀的医疗费用问题,降低人群慢性病发病率。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管理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作,不仅需要有专人负责患者的健康管理,还需要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收集、记录、汇总,为病患的管理和治疗及健康教育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参考,在医院中开展难度较大。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是在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健康需求为中心,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层服务单位,在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管理的开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作用,将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人纳入系统、正规的管理,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叶金朝,马志华.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探讨[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5(5):74-75.

第7篇:慢性病的护理重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1)02―0065―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城市化、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行为的改变,慢性病人群的数量也在增加,特别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提高慢性病人群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健康教育是提高慢性病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是综合性县级医院,自2004年起,以慢性病支持小组的模式开展了对慢性病人群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建立支持小组

首先对慢性病小组的负责护士进行授课技能的培训,旨在提高社区护士的授课能力及专科知识水平。以“自助互助齐共勉,共同迈进好明天”为主题制作宣传单,向门诊、义诊和人户调查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及社区居民发放,让他们了解健康支持小组的活动内容及目的。对通过医院慢性病转诊系统转介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访视,动员其参加支持小组活动。对参加者进行资料的收集及评估,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他们原有的知识、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所需知识、最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并对个人相关资料进行汇总登记,如姓名、年龄、性别、电话、地址、文化程度等。由负责护士根据评估资料制定小组全年活动计划、健康讲座的内容和时间表、每次活动流程。制定相关表格,如:组员签到表、健康信息记录表或个人健康卡、相关疾病的宣传单,为每位组员建一份个人健康档案。

目前我们建立了高血压支持小组、糖尿病支持小组,每小组30~50人。小组成员多数为老年人,每小组指定1名社区护士负责,并由1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二个小组的组长。小组每月进行一次活动,每次1.5~2h,每年一个轮回,对健康知识掌握不理想的组员,动员其继续参加下一年的小组活动。

2 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2.1 集体讲座二个小组分别进行不同疾病的讲座,相近或相同的内容二个小组合并讲座。

2.1.1 基础知识讲座(1)高血压小组:内容包括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症状及并发症、什么人易患高血压、高血压的预防等。(2)糖尿病小组:内容包括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症状有那些、高血糖和低血糖的表现及正确的处理方法、合理的治疗和合理的饮食对疾病的影响等。让小组成员能够进一步地了解和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对健康教育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1.2 饮食与营养方面讲座(1)高血压小组:讲解合理膳食、限盐,教会成员定量摄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约啤酒瓶内盖一瓶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食物中钾和钙的补充。减少膳食脂肪,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鱼类、禽类。(2)糖尿病小组:指导组员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定量,均衡饮食,食物多元化,食谱要尽量包括五类基本食物,减少高糖食物及饮品,多食高纤维食物,烹调以清淡为宜,含盐量高的食物也应避免,减少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和油炸食品。

2.1.3 运动知识讲座(1)高血压小组:内容包括运动锻炼的时间选择、运动的频率、运动的持续时间及运动的形式。如:指导小组成员运动前要做热身运动、运动最好要结伴而行,早晨不宜过早,不要做过于低头弯腰的动作,不要做大幅度快速动作,防止血压突然升高;冬季运动要注意防寒保暖、增加热身运动的时间;教会小组成员一些简单的高血压防治操、热身运动操等。指导运动后测量血压。(2)糖尿病小组:内容包括运动的好处、选择什么样的运动、什么时候运动最好、适宜运动的人群、运动的方法与步骤。如:指导小组成员在运动前测血糖,在血糖高于14mmol/L时不要运动;运动要有规律,强度应循序渐进,由低到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高强度运动,防止意外伤害,运动时佩戴胸卡,结伴而行,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软饮料、葡萄干,以备出现低血糖情况下食用;穿着舒适合脚的鞋,并注意足部护理;运动会引起食欲增加,消化功能增强,应注意饮食控制;如果进行激烈长时间运动,应监测血糖并注意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用量;运动减体重亦应缓慢进行。

2.1.4 治疗知识讲座 请医院的专科医生讲课,内容包括正确的服药方法、按时正确服药的重要性,集体或个别解答小组成员对药物治疗的误解,使小组成员能够掌握服用的方法,了解所服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解除小组成员对服药的误解并使其能正确服药。

2.1.5 其他知识讲座 根据季节的变化及组员的要求增加部分健康知识讲座,如中暑的预防、饮水与健康、常见传染病及流行病的预防、烟酒对疾病的影响、老年的自我保健、年长者如何预防摔倒等。

2.2 示教 二个小组分别进行,介绍各种血压计、血糖仪、尿糖试纸的使用,讲述血压、血糖、尿糖的正常值、测量和记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由已掌握测量方法的前组员协助示教,让组员互相测量血压、血糖及尿糖。

2.3 发放印刷品将疾病及每次讲座的内容以印刷品的形式制成宣传单,发放给组员并在中心宣传专栏摆放,以便社区居民、病人及有需要的人员取看。

2.4 同类病人的小组活动与游戏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到公园及郊区进行户外活动,内容包括唱歌、游戏、知识问答等。我们应组员的要求还举办了“参观糖尿病专柜”、“欢天喜地食家宴”、二个小组“共庆重阳节摊位游戏”等活动,使组员更好地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知识。

2.5 健康体检对小组成员每年进行体检,体检结果由专科医生个别或集体讲解、分析,对有需要的人给予调整治疗方案。

3 体会

通过运用支持小组模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支持小组成员对疾病有了明确的认识,学会了配合治疗,改变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使病情维持稳定。运用支持小组模式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活动,其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互动性强,讲座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能使组员们在开心愉快的活动过程中学习;能让组员有机会分享经验和心得,促进组员互相认识与沟通,发挥组员互助互勉的精神;能够让有需要的人群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进行干预,提高了组员的生活质量。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社区护士的组织协调能力及授课水平,拉近了社区居民与医疗保健的距离。

参考文献

第8篇:慢性病的护理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07-01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目前,高血压患者散在于家庭中,缺乏统一管理和有效指导,造成患者反复住院,对社区居民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高血压病仅仅依靠医院门诊诊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并加强社区人群诊疗和对病人有效管理,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才能有效。发展社区护理实验的方向之一就是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2]。我院于2005年成立了社区门诊,开展了慢性病综合干预,以高血压为例,在社区进行高血压病的护理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进行社区健康需求评估,确定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社区健康调查1535户,调查人数近80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数的11.8%。调查出患有各种慢性病的占调查人数的25.9%,其中高血压患者400多名。在此基础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基本情况,疾病史,健康状况,有无不良习惯,参加健康教育培训和活动情况记录等。定期举行社区服务人员高血压病专科讲座,组织社区居民心血管专科体检, 与社区家庭制定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使其向规范化发展。

1.1.2 问卷调查

(1)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社区居民230例为健康教育效果调查对象。调查表回收后对所有调查内容进行核查,问卷回答率100%。(2)分别从社区高血压病人中随机抽取45人为实验组,从普通高血压病人中抽取42人为对照组,通过高血压药物治疗3个月后,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服药的依从性。

1.2 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价

1.2.1 方法: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CPAT)评价问卷调查:(1)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2)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3)当症状改善时,是否增停药?(4)当服药症状更坏时,是否停药?若4个问题回答皆为“否”,则依从性为“佳”。只要有1个及以上为“是”依从性为“差”。

1.2.1.1 两组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比较例(%)

注:X24.986 P

1.2.1.2 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见表2。

1.2.2 结果:由表2可见,通过与社区人员进行面对面咨询可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和高血压病防治技能,社区居民经过系统地学习和指导对高血压一般知识、自身疾病了解和自我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达95%以上。表2第3项社区居民对高血压治疗:服药、饮食、情绪活动和控制盐的摄入,高血压转归:脑卒中、惯心病、肿瘤的掌握率为90%。由表1看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远高于普通门诊病人。

2 讨论

2.1 提高高血压病社区护理的效果:高血压病病人能够自动按时服药,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对高血压病人而言,良好的血压控制依赖于长期规律的服药及危险因素的改变。但是经常由于种种原因病人无法遵遗嘱规律服药,血压出现反复,病人的自我管理不容忽视。高血压病病人的治疗率、服药率是社区诊疗计划评估所需住处和评估指标之一[3]。通过社区门诊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具民对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有了系统的了解。而在社区高血压病的防治中运用社区护理综合防治工作模式,能够通过居民的权利、义务等形式引导提高对遗嘱的依从性而使高血压病人的管理易于成功,并且可使高血压患者逐渐实行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4]。

表2 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n230)

2.2 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工作模式:高血压病是慢性疾病,对其的治疗是对症治疗,尚无根治方法,控制血压在较好的范围,能够明显降低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发生率[5]。成立社区门诊工作模式的高血压诊治计划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社区人群中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指导,以高血压病防治为重点的干预措施,并且在健康教育后实施持续的效果评价和个性化指导计划,关键是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并能不断提高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通过社区门诊的综合干预,能够在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病人的同时大力开展一级预防,居民的保健意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区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 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任何一种社区护理服务理念不可能永远有效,只有不断创新、进步才能满足居民的健康要求[6]。这种社区护理模式有效的吸引了广大居民,并能够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对高血压病人检查、治疗和随诊,补充和完善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张莉娜,陈健东,张涛等.高血压治疗特征与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93-95

[2] 李春玉,金胜姬.国内外护理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75-477

[3] 顾学琪.关于社区高血压控制的模式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4):175-177

[4] 付东波,付华. 慢性病自我管理. 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J].2002. 10:93-95

第9篇:慢性病的护理重点范文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依从性

糖尿病是世界三大慢性病之一,是终身系统性慢性疾病,基本无治愈可能,病情呈进行性变化。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1.6%,潜在患者约为1.2亿人,且以每年约100万人的速度递增,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糖尿病危害极大,与心脑血管病、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等高致死性疾病密切相关,并发症类型多、发病率高,可并发糖尿病足、周围神经与血管病变,致残率、致死率较高,是老年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残疾重要病因之一,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严重受损[2]。糖尿病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综合治疗干预是控制疾病的主要方法,治疗以预防、控制并发症,抑制疾病进展为主要目的。但遗憾的是,因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我国糖尿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许多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仍居高不下[3]。为此,和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建立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路径,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4年12月,和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糖尿病慢病规范管理档案304例,其中男199例、女105例,年龄37~64岁,平均(42.5±5.1)岁。初次就诊84例。病程0~22年、平均(5.1±2.3)年。并发DN143人,病程1~14年、平均(2.9±1.5)年。合并症:动脉粥样硬化194例、冠心病33例、高血压240例、卒中病史18例、心肌梗死病史34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55人,高中及中专204人,大专及以上45人。纳入标准:①Ⅱ型糖尿病;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本社区居民,建立有健康档案,可获得随访;④未合并其它类型需姑息治疗严重系统性、器质性疾病,如恶性肿瘤;⑤一般状况尚可,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据建档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据建立的健康档案,在患者门诊就诊或入院时,按照相应疾病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在接受糖尿病强化治疗时,给予基本的健康教育。对于初次就诊者,进行有关于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发放宣传手册,重点讲述糖尿病概念、危害、并发症、对生活影响、治疗与预后等。手把手教会患者自我用药方法,对于有注射胰岛素需要者,进行1-2次的注射指导。对于往诊者,进行面谈,了解患者疾病管理基本情况,口头强调强化管理,初诊者出院后,发放《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知识手册》。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综合社区护理干预。无论复诊或初诊,均由社区受过糖尿病培训全科护士进行面谈,参照《糖尿病自我管理监控知识手册》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知信行水平,对于再访者,深入交谈,了解患者自我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应酬、工作繁忙等,提供意见和建议。分析患者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利于疾病管理的因素,主要了解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与工作状况、不良行为习惯、饮食结构等,帮助患者制定更实际、利于落实、科学的疾病管理计划,其中饮食计划是重点,嘱咐患者尽量在家中就餐,可有效的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盐、糖、脂肪,合理控制营养素,一般来说日摄入食盐应在3~5g之间,日摄入营养素中糖分应占总能量6~7成、脂肪占2~3成、蛋白质占1~2成,了解患者饮食喜好,帮助患者制定食谱,此外,需严格控制胆固醇摄入,日摄入量应不高于200mg,宜实用高质量植物蛋白。帮助患者克服生活中不利因素,学会自我调节,通过心理支持等方法,不断鼓励患者,激发患者克服困难的信心,日积月累,养成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良好习惯。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争取家属支持。最后,建立糖尿病QQ群、微信群,鼓励病友间交流、活动,护士随时接受咨询,通过平台每月进行2-3次自我激发活动,1月至少1次随访。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开展研究前、6个月后,以《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定表》评价患者遵医行为,并开展血糖监测。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EXCEL录入,转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

2结果

2.1 遵医行为

观察组药物治疗、饮食调节、运动治疗、生活方式改变、血糖监测、靶器官损害筛查遵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遵医行为对比[n(%)]

注:与观察组相比,*P

2.2 血糖水平

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对比(x±s)

注:与干预前相比,*P

3讨论

糖尿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严格遵医,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模式才是防控糖尿病的根本性措施。但实际情况是,许多社区糖尿病患者并非没有控制疾病的意愿,但因缺乏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必要的社会与家庭支持,遵医行为较差。还有部分长病程患者有自暴自弃想法,更愿意采用对生活影响较小的药物控制血糖,打完胰岛素后赶赴“应酬”。

综合社区护理干预主要目的包括:①帮助患者建立疾病控制信心;②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认识综合干预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③了解疾病与家庭、社会的关系,激发自我能动性;④帮助患者解决遵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委婉的拒绝频繁的应酬、如何组建改变生活方式等,帮助患者克服困难;⑤构建社会、家庭支持系统,为患者疾病控制提供社会支持。

研究显示,观察组药物治疗、饮食调节、运动治疗、生活方式改变、血糖监测、靶器官损害筛查遵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1,3(6):54-109.

[2]王荟苹,王燕,王申.国内外糖尿病护理门诊的研究进展及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2):107-108.

[3]张传政,赵列宾,仇晓春,等.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10年文献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33(9):1292-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