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生物教学设计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教学设计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教学设计案例

第1篇:生物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教学主线;生理过程;认知规律

为达成三维目标,课堂教学需精心设计。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有清晰的教学主线,教学主线是提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一环。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主线作为统筹和引领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线索,贯穿于整节课,是隐性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主线创设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课堂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思维习惯的形成和学习方法的转变等。如何创设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以生理过程发生先后为线索创设教学主线

无论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其体内时刻发生着成千上万种生化反应,前反应的产物是后反应的基础,后反应是前反应的延续,最终的结果是机体整体生理过程的有序完成。例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的表达和细胞的增殖等内容都是细胞内的生理变化过程,课堂教学中若以生理过程的先后顺序为线索创设教学主线,可以使课堂教学思路清晰,也可以使学生对每个环节知识理解透彻,并对知识的整体理解水到渠成。这种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知识层层推进的思维,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理清生理过程发生的前因后果等,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中蕴含的思想,如生命都是运动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但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等。

二、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线索创设教学主线

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认知规律为线索创设主线的课型常用于生物复习课,因为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知识量,教师的教学可以更撒得开、收得拢。现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判断及计算”课例设计为案例进行分析:

这节内容是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教学设计一定要遵循学生已有认知规律。具体设计如下:让学生回忆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类型,教师全面归纳总结展示经典遗传系谱图由学生尝试分析学生归纳整理遗传病遗传方式判断的一般方法典型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及相关计算(例题的选择顺序为:隐性遗传病的判断与计算显性遗传病的判断与计算两种隐性遗传病组合的综合判断与计算一显一隐两种遗传病的判断与计算不确定的遗传方式的综合判断及相关计算系谱图中的某一个体与外来个体婚配,子代患病率的计算)果蝇中的相关伴性遗传病与计算ZW型生物相关的遗传病的遗传分析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的相关性状的遗传知识植物体中有关性染色体的相关判断及计算。

在复习课中,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学生感到知识容量大但不乱,有难度但掌握了规律后不畏惧。教师在进行这类课型的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的储备、思维方式与习惯和接受能力等,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等的培养与提升。

第2篇:生物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课程负责人说课程;生物化学;教学设计;优化

生物化学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及其规律,是我校西医类、中药/药学类、中医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此课程内容学习为药理学、病理学等后续课程和其它临床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1]。为促进课程建设,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在今年开展了“课程负责人说课程”竞赛活动。笔者作为“课程负责人说课程”的一名听众,在本文中从教学设计优化角度探索通过听竞赛如何促进生物化学教学设计优化。

一、“课程负责人说课程”“课程负责人说课程”竞赛参赛对象为列入培养方案教学

进程的各类课程(必修课和限选课)课程负责人。参赛选手从课程定位和目标、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课程建设与特色等方面说自己负责的课程,每位参赛负责人阐述时间20分钟。

二、听“课程负责人说课程”竞赛对生物化学教学设计优化的促进作用

虽然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逐渐取代了传统授课,但课前怎样设计生物化学各章节内容,主要还是体现在教案中。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教学方法、重点难点及相应的处理对策、参考资料和教学效果等,其中如何设计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和重难点内容至关重要[2]。生物化学课程负责人在说课程过程中以“蛋白质化学”章节为例,重点讲解了西医专业、中医专业、中药/药学专业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差异,特别是对生物化学不同专业授课知识目标的明确,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教案撰写中合理组织重点、难点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针对各专业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中笔者以“蛋白质化学”章节为例,探索“说课程”活动如何促进生物化学教学设计优化。

1.促进西医专业“蛋白质化学”章节教学设计优化

对西医专业学生而言,“蛋白质化学”章节培养目标是通过掌握蛋白质化学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中,结合临床样本,深入揭示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的临床疾病的分子机理,并开展相关药理学研究,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讲授时,应适当延长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关系与疾病发生讲授时间,在讲授蛋白质一级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和治病机理时,不仅仅讲授课本提到的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引起的镰状细胞贫血症,应密切结合目前相关临床疾病,在当前精准医疗的大环境下,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扩展讲解蛋白质氨基酸残基突变引起的蛋白质一级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如Nav1.5通道单氨基酸突变引起的遗传性长QT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扩张型心肌病等遗传性心脏疾病和乳腺癌,γD晶状体蛋白单氨基酸突变引起的先天性白内障等等疾病治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从而增强学生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异常相关的临床疾病治病机理和临床症状的了解,不仅有利于适应培养高素质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有利于促进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的紧密结合,提高中医院校西医专业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

2.促进中医专业“蛋白质化学”章节教学设计优化

对中医专业而言,“蛋白质化学”章节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掌握蛋白质化学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中,结合中医证候,开展中药复方或中药配伍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的临床疾病的中药药理研究,为中医中药治疗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的临床疾病奠定基础,促进中医中药的发展。尤其是,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传承中医精髓,在中西医并存的教学实践中,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医专业“蛋白质化学”章节教学设计中,应在讲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时,一方面适当扩展性增加遗传性心脏疾病、肿瘤、红斑肢痛症、遗传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的发病机理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异常关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理解,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时适当增加目前中医药对扩张型心肌病、癫痫、红斑肢痛症等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的疾病的治疗案例讲授,促进学生对中医药治疗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异常相关疾病的了解,有助于将来学生将中医药诊疗与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同时增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促进中药/药学专业“蛋白质化学”章节教学设计优化

对中药/药学专业而言,“蛋白质化学”章节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掌握蛋白质化学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药理研究和药物研发工作中,一方面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角度深入探究天然药物治疗疾病的药物作用机理和药效物质基础,大大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另一方面开展多肽或抗体药物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并利用掌握的蛋白质理化性质和分离、纯化、鉴定技术对多肽和蛋白质药物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鉴定、药物活性筛选、设计和改造,开发靶向治疗药物或为新药研发创制提供天然分子模板,充分挖掘药物宝贵的利用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中药/药学专业“蛋白质化学”教案设计而言,应重点讲解蛋白质的结构、功能、理化性质、分离、纯化、鉴定相关的技术,特别是在蛋白质理化性质和分离纯化等知识讲授时适当延长课时,并结合目前科学研究成果,引入蛋白和多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研究、分离纯化相关技术实际应用仿真实验或相关实验研究微视频,并开设相应的蛋白质分离纯化和鉴定的实验内容,增强学生对蛋白质相关研究技术的掌握,使学生能结合理论知识和掌握相关的生化技术,在今后的蛋白质相关科学研究中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科研研究水平和科研素质。

参考文献:

[1]唐炳华.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

第3篇:生物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药学专业;西红花栽培;红花栽培;教学设计;课程思政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对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还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宗旨,努力提升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作为中药学专业任课教师,更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中医药人文素养[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执行师德规范,坚持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帮助学生树立中医药思维。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药用植物栽培学[2]各论以河南道地药材为主,兼顾河南省适生并有大面积种植的药材在理论课堂进行重点讲授[3]。本文选择西红花和红花这两个只有一字之差,价格相差甚至上千倍的药材为例,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并对教学过程进行探讨和设计。

一、点设计

借鉴《中药鉴定学》花类药材[4]、《药用植物栽培学》根及根茎类、花类药材[5-7]、《方剂学》[8]《中药炮制学》[9]《中药化学》[10]教学设计案例授课方法,根据红花和西红花在河南省的栽培生产实际,采用案例教学和情景式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列举红花和西红花有哪些异同,用幻灯片播放红花、西红花不同生长时期及药材图片,让学生辨认,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红花、西红花,如何种植、采收、加工,栽培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红花、西红花药材的质量,引起学生对红花、西红花栽培的学习兴趣和关注。

(一)红花栽培点设计

讲解红花栽培时,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参考红花近年来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在河南的栽培生产情况[11]。第一,概述红花的来源、药理功效、主要化学成分、道地产区、栽培历史和现状、市场状况、今后的研究方向。讲解时以热播电视剧《甄嬛传》中年妃灌了端妃一壶红花水导致端妃不孕为例,提出问题:红花的成分及功效是什么?真的可以导致不孕吗?回顾《中药学》《中药化学》中红花的药理功效及主要化学成分,让学生加深记忆。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到作为中药学专业学生,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学会思考,辩证看问题,也让学生意识到保障临床用药有效与安全的重要性和自己未来所担当的社会责任。第二,概述红花的植株形态特征,配以红花不同发育时期的植株图片。第三,红花生物学特性,重点讲解红花生长发育习性、开花习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图文配合和列表的方式讲解。第四,红花栽培技术按照品种类型(种质资源)、选地整地、繁殖方法、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留种技术、采收与加工(花采收、种子采收、加工方法、药材质量标准)、包装、贮藏与运输的思路和顺序进行讲解。每个环节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直观学习记忆。

(二)西红花栽培点设计

讲解西红花栽培时,以教材内容为主,参考西红花在河南省种植的生长发育、繁殖系数及生产中的栽培措施对西红花产量等的影响[12-13]。第一,概述西红花的来源、药理功效、主要化学成分、原产地及在中国的主要产地、栽培历史和现状、市场状况、今后的研究方向。讲解时插入《香料之路》《本草中国》西红花、红花小视频,引入电影《疯狂动物城》中提到的西红花,影片中居心叵测的绵羊副市长与狮子市长上演了争夺统治权之战,给一些肉食动物注射了番红花药剂,让它们野性大发,引起恐慌,由此预谋趁乱让草食动物上位。由此提出问题:(1)电影中的番红花与中药番红花是同一种吗?(2)番红花为什么又叫西红花、藏红花?(3)番红花与红花有什么不同?以文献记载、专业课教材及植物分类学工具书为依据,以解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西红花的正品来源,番红花、藏红花、西红花名字的由来,药理功效,主要化学成分,原产地及在中国的主要产地、栽培历史和现状、市场状况等信息。第二,概述西红花的植株形态特征,配以西红花的植株图片。在讲解西红花球茎扁圆球形,外面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时,举例电影《疯狂动物城》里西红花球茎被警长误认为是洋葱,加深学生印象。第三,西红花生物学特性,重点讲解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生长发育习性,以图文配合的方式讲解。第四,西红花栽培技术按照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种茎直播大田、先室内开花后田间培育球茎)、田间管理(中耕除草、灌溉排水、追肥)、室内培养管理、病虫害防治、留种技术、采收与加工(采收、加工、药材质量标准)、包装、贮藏与运输的思路和顺序进行讲解。每个环节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

二、线设计

在讲解时注意引导学生梳理栽培技术与生物学特性间的内在联系,使红花、西红花生物学特性与栽培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之间形成“线”,如,红花不同播种时间与采收期的关系,红花开放时间与药材产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西红花去除部分珠芽以增加繁殖系数的意义,西红花球茎重量与开花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讲解完采收加工及药材质量特征后,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红花、西红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药材的产量和品质要求选择相应的栽培技术、采收加工方法,让学生在全面理解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各环节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学习如何栽培药材。

三、面设计

将红花、西红花从来源、植物形态特征、生长发育习性、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化学成分、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药理功效、原产地、目前主要产区、在河南省的生产状况等以列表对比的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更清晰地区分两者的差异,让学生通过文献查阅了解所涉及到知识与已学课程知识的联系,全面理解红花、西红花栽培的特点。通过学校栽培示范园观察的有关红花、西红花生长的情况,设想机械化和人工智能在红花、西红花栽培过程中如整地、繁殖育苗、田间管理、室内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14]、包装、贮藏与运输方面的应用;红花在河南与新疆等其他地区栽培技术的异同;红花芽苗菜、红花籽油及作为观赏花卉的开发利用现状;西红花在中国与伊朗、西班牙栽培技术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西红花作为观赏花卉、保健饮品、香料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梳理课程重点、难点和疑点,构建学科内、外的知识网络。积极响应教育部“思政进课堂”的号召,借鉴中药学类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方法[15-16],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思维、工匠精神、创新意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等方面设计思政映射点,充分挖掘红花和西红花栽培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实际融入课堂教学。如在讲解西红花采收时,列举采摘西红花需要大量的人力,平均20万朵花,才能产1kg药材;让学生分析它与红花在名字上仅一字之差,功效相似,身价却高出几百上千倍,俗称红色金子的可能原因。引导学生树立“中药不分贵贱,治病就是好药”的正确价值观。再如在讲授番红花、藏红花、西红花名字的由来时,告诉学生为什么叫番红花呢?农产品中带“番”字的,基本都是原产国外的外来物种。西红花由位于我国西方的波斯地区传入,因此被称为西红花。西班牙是现今世界西红花的主产区,此外,印度、伊朗、日本等亦产西红花。西红花在中国经过中医几百年的临床实践已经成为常用的中药。藏红花主要跟西红花传入我国的路径有关,古时产于波斯地区的西红花经印度进入,再由转运至内地,所以被称为藏红花。我国浙江、上海、安徽、河南、北京等地上世纪自60年代开始引种西红花,目前国内西红花的商品来源有进口和国产两类。展示由河南农业大学中药材团队提供技术指导的设施栽培成功收获的西红花。让学生了解历史,体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同时加深对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优势与特色的认知,稳固专业思想,树立专业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周桂桐,张志国.中医药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创新与设计实务[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35-155.

[2]郭巧生.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428-433.

[3]张红瑞,黄勇,高致明,等.浅谈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从业园艺疗法的优势[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7,27(04):138-139.

[4]杨晶凡,王利丽,付钰,等.中药专业中药鉴定学课程花类中药教学设计案例[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4):22-24.

[5]张红瑞,李志敏,高致明.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栽培教学设计案例[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4):57-60.

[6]张红瑞,李贺敏,杨静,等.根和根茎类怀药栽培学课程教学过程设计[J].河南农业,2020(10):38-39.

[7]张红瑞,张云霞,高致明.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金银花栽培教学设计案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2):46-49.

[8]赵黎,吴元洁,章健,等.中医学专业方剂学课程“点-线-面”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06):95-96.

[9]黄琪,金传山,梁益敏.中药学专业《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设计优化与探讨[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06):143-145.

[10]赵启铎,何永志,张志国,等.中药化学课程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教学设计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8(12):45-47.

[11]扶胜兰,张艳玲,张红瑞,等.播期对红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7,46(02):91-95,119.

[12]元玉璧,张红瑞,邹小双,等.不同基质对西红花生理生化代谢和繁殖系数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05):202-204.

[13]陈明明,张红瑞,高致明.栽培措施对西红花生理特性及种球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03):386-388.

[14]安亮亮,曹卫彬,连国党,等.书夹式红花采摘试验台的设计与试验[J].农机化研究,2020(10):109-112+199.

[15]杨晶凡,王利丽,陈随清.课程思政在《中药商品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3):51-53.

第4篇:生物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生物化学;高职检验专业;教学设计

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提出了“培养道德高尚,理论扎实,操作娴熟,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基础课程,也是检验专业重要的基础专业课。我院生化教研组对生物化学课进行了优化设计。

一、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定位

医学生物化学是研究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规律的一门学科。生物化学以生物学、有机化学为理论支撑,是检验专业重要的基础专业课。只有掌握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检验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发挥检验专业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1.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综合素质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理念,生化教研组确立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理论、生物学功能及理化性质;熟悉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生化意义;了解代谢异常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具备生化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将理论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最后是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品质及奉献与服务的精神;团队合作的意识。

2.优化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是内容多、课时少,对理论、抽象、实践能力要求高。医学检验专业选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王易振主编,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的教材。该教材通俗易懂、理实结合,突出素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且涉及的内容和深度比较符合检验专业教学的要求。但知识结构层次不分明,有些知识过于陈旧、复杂。由此,生化教研组将整个教材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静态生化、动态生化、基因信息的传递、临床实践,同时对教学内容的顺序与课时分配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此外,为了突出重点、难点内容,降低知识点的理解难度,教研组补充了知识链接、案例分析;同时删除了学生普遍认为较抽象、难以理解、与实际临床联系较少的内容,如信号通路、分子生物学相关的实验等,从而进一步简化、优化教学内容。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整个教学设计紧扣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教师引领、学生为中心为原则,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切入点,设计情景学习,学生全程参与,实现理实一体化。同时以职业岗位应用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强化职业能力。

1.学生情况分析

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招收的是高中起点的学生,其中文科生缺乏生物学及化学等相关知识,总体情况欠佳,增加了本学科的学习难度。此外,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差。但从另一方面看,学院学生以女生为主,课堂纪律好,学习积极性高,态度端正,因此整体学习氛围好,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2.教法设计

根据学情分析及学院的实际情况,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PBL教学法、实践教学法。

3.学法分析

针对以上的教学方法,生化教研组设计以下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评价体系

整个教学评价体系分为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主要包括:校内学生评价、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学校教学督导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平时考核占最终成绩的10%,包含作业、课堂回答题、学习态度;实验考核占最终成绩的30%,包含实验报告、技能考试;考试考核占最终成绩的60%,包含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这样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结果,也注重过程,体现了对素质能力的培养,保证了有效的教学质量。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设计理念紧扣高职高专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着重动手能力培养,最终强化职业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与内容、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突出了医学检验专业岗位特色,为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检验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5篇:生物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实践技能 项目导向 教学设计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是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这门课程综合性、应用性较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能够面向工业废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等相关岗位的高技能型人才。以往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无法实现毕业生和企业均希望的“毕业就上岗”。为了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本课程进行了项目导向课程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在进行教学设计甚至课程开发前,必须要深刻理解项目导向式教学的内涵。项目导向式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主要负责;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这是一种自主性最强的教学方法。

项目导向式教学的关键是“项目”的选取。“项目”是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的,要在一定时间里,在规定范围内需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项目”具有确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采用项目式教学就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以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逻辑建构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学生可以了解到他所学的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是什么以及他所从事的工作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以对企业专家、毕业生、在校生的充分调研为基础的。根据专家意见与毕业生、在校生反馈意见制定出适于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工作任务或项目展开教学。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采用污水处理方法、工艺及其设备处理污水,同时能够对设备进行操作与维护。选择污水处理一般流程、每级处理主要去除的污染物等作为载体,按照从污水的分级处理到污水全流程处理、从分解到综合的职业能力训练过程设计教学单元。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情境见表1。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如下:

2.1情境1“认识污水”

(1)学习内容:1)污水:概念、类型、水质指标、水质标准、处理方法、最终出路;

2)水体污染:概念、实质、类型、危害、污染源、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

(2)训练项目: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案例分析;

2.2情境2“污水的一级处理”

(1)学习内容:1)调节污水水量水质的方法、构筑物;

2)去除污水中浮油、乳化油、较粗大悬浮物、可沉固体物质的方法、构筑物;

(2)训练项目:1)均质池、隔油池的开停操作;格栅沉淀池的运行、管理;

2)气浮工艺操作训练;

2.3情境3“污水的二级处理”

(1)学习内容:1)生物处理法概述;

2)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好氧生物处理;

①活性污泥法;②生物膜法

3)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厌氧生物处理;

(2)训练项目:1)生物接触氧化池、塔式生物滤池的开停操作;

2)氧化沟、AB、SBR、A2/O、UASB工艺操作训练

2.4情境4“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1)学习内容:

去除污水中细小悬浮颗粒、胶体物质、微量重金属离子、难降解有机物、病原微生物的方法、设备;

(2)训练项目:

1)混凝沉淀池、混凝剂投加系统、转子加氯机的开停操作、普通快滤池开车前的检查;

2)反渗透工艺操作训练;

2.5情境5“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1)学习内容:

1)污泥基本性质;2)污泥浓缩、消化、脱水、焚烧的方法、设备;

3)污泥最终处置与利用的途径;

(2)训练项目:1)重力浓缩池、污泥消化池的运行操作;

2)带式压滤机、离心脱水机、回转式污泥焚烧炉的开停操作;、

2.6情境6“某污水处理厂全流程实训”

(1)学习内容:某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实地学习;

(2)训练项目:绘制某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讲解某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3.教学设计的实施要求

3.1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要求

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采用行动导向、小组合作、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与企业密切合作,获取相关资料;充分利用企业培训课程资源;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工作人员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经验;建立资源丰富实用性强的网络课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2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项目导向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因此必须要建立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这是实施项目导向式教学的关键因素。

3.3学生学习基本要求

项目导向式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任务量较大,课前需要分组查阅资料、学习讨论相关知识,课上理论和技能均要接受训练,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

3.4考核评价基本要求

考核评价是项目导向式教学的重要环节。项目导向式教学是自主性最强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空间较大。考核评价必须要落实到项目完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倘若这一环节做得不好,整个教学过程会很松散,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生物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生物化学;医学;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227-02

一、传统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生物化学的教学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即“教师课上完成知识传授,学生课下通过作业和实践操作等对知识进行内化”。该教学模式由于具有传授知识系统性强、易于集体化教学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和局限性。首先,高职高专学生生物化学学科安排的课时比较少,而生物化学理论性强,知识抽象,学习难度大。其次,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难以促进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都没有得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第三,信息化学习资源利用率不高,课前预习流于形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太少。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内化两个学习过程颠倒安排,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的帮助,如网络视频、图片和课件等在课后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与教师的互动等完成对知识的内化。随着教学过程的重新安排,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环节也相应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给学生学习提供支持,答疑解惑。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在大学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时间的自由性以及学校软硬件设施的完善性,都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平台。

三、医学高职高专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暴露出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根据医学院校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初步构建了医学高职高专生物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课前教学设计

谈到翻转课堂,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制作教学视频。但是,在制作教学视频之前,明确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只有教学前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才有针对性,才能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另外,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漫无目的,抓不住重点,因此课前的教学设计决定了翻转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

1.学习资源的准备。教师在课前要准备教学资源,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书籍、电子课件和教案、微视频教程、相关的专题学习网站等类型的素材。教师应制定与教学资源相匹配的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指导。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程序、课前练习及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可以参考导学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为了保证课前学习的有效性,导学案不同于简单的课前预习,不宜仅将传统教材内容(PPT)或课堂45分钟的讲授录像直接搬上网,应重新解构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模块。针对这些知识模块,融入趣味、挑战的元素,设计一系列能促进认知思辨与课堂讨论的10分钟左右的讲解视频。例如学习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时候,我们录制了一个通过游戏环节模拟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形成的微课视频;在学习糖的分解代谢的时候,我们制作了一个通过实验测定运动对于血乳酸浓度影响的微课视频。这些视频短小精悍,具有趣味性,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针对性练习。根据导学案,学生在每一个学习模块结束后,都需要对视频或者其他教学资源中的重点内容和疑问进行及时记录。同时,学生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提供的知识段测试题目,确认是否掌握了该视频所涉及的全部知识要点,测试题目时可采用在线给分的方式,达到即时反馈的效果。测试题目给分只有达到一定分值,课程学习才继续,才可以进行下一模块或知识段的学习,就像玩游戏通关一样。

3.交流反馈。对于课前的学习,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将视频、课前练习等合理处理,方便网络交流。学生可以在课外,利用课程网站、QQ群、微信等交流工具,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在线互动解答和信息及时反馈。同时,教师应对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反馈信息进行总结,为课堂学习活动做准备。

(二)课堂活动设计

1.确定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课前视频学习和课前练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列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找出答案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题目。例如,教师在讲授糖酵解的时候,课前学生已经自主学习了糖酵解的基本内容,但是视频资料中关于运动对于血乳酸浓度影响的实验学生提出了较多问题:为什么运动后处于休息状态时乳酸的浓度会下降?为什么静息状态下乳酸的浓度不为零?这些问题对于理解糖酵解的生理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这些问题将作为重点问题供学生讨论,而有关糖酵解过程中具体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作为教学重点,可以个别指导而不作为重点讨论的内容。

2.PBL教学法。教师根据课前反馈,确定需要讨论的任务专题后,实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学生分工协作,进行小组讨论,通过纸质和智能手机查阅资料,最后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观察、引导,适时加入讨论和总结补充。鉴于生物化学课程内容较多,知识系统性较强,学生讨论完成之后,教师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对于课程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弥补课堂讨论学习所导致的知识分散、系统性不强的问题。

3.案例教学法。在完成基本知识的梳理总结之后,深层次的学习可以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完成。教师选择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分析,以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影响氧化磷酸化因素的时候,可以提供一氧化碳中毒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运用呼吸链抑制剂的理论来解释现象并提供治疗措施;另外,还可以提供二硝基苯酚作为减肥药物以及导致中毒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运用结偶联剂的作用原理进行分析。案例分析进一步加强了知识的运用,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效果评价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更全面的评价,包括课前自学的评价、课堂参与表现评价以及考试测评,更真实体现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激励。

四、翻转课堂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课前教学的有效管理

生物化学理论知识较抽象,学习难度较大,合理有效的导学案的设计及高质量教学视频的制作都必不可少。学生课前的学习活动是自主的,但并非是自由散漫的。对于部分学习自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课前学习通常能够有效执行。但是,对于学习动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必须对学生课前的学习采取有效管理。例如,检查学生课前学习的针对性练习以及学习问题,并记入总评考核。只有加入一定的强制性,课前学习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才能有效保证课堂活动的进行。

(二)信息化平台的充分利用

课程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的各类视频资源――教学微视频、授课课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案例库、在线作业以及交流平台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完成课前作业。教师可以通过留言板等互动交流方式随时随地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除了课程网站,优质的慕课学习资源的建立更能够为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而建立慕课学习资源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成本。另外,QQ软件也能够构建翻转课堂的学习环境。QQ平台具有人际关系管理功能,既能个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还能群聊,实现合作学习。为了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有效实施,教师必须充分合理地运用这些信息技术工具,为学生的课前有效学习提供保障。

(三)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

翻转教学中虽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角,但是翻转课堂是否能够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教师面临的挑战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大大增强了。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录制视频的质量、学生交流的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都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制作教学视频时,除了要涵盖教学内容,还要做到精心设计,情感丰富,生动活泼。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格魅力,扩展思维,深入了解自己所教授的专业,才能更好地在课前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顺利组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深入案例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结语

翻转课堂给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启迪了我们的思想。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对我国的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第7篇:生物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Bloom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Bloom教学目标分类是以Bloom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受生物学、图书馆分类学理论和实践的启示通过多人的共同努力,多次实验和修改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包括认知、情感、运动等三大领域[1]。平时应用更广泛更多的是认知维度,其从低阶到高阶分为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级,每个层级都有特定的意义和行为特征,其中分析、综合和评价属于高阶能力。Bloom教学目标分类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过程,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2]。相对于以往抽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教学目标分类,更能突出培养学习者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发展高阶能力的意义

2.1高阶能力是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要求

对卫生职业教育行业专家和临床医技能手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岗位工作任务涉及关联性较强的不同基础医学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原有按单一学科特点设置的基础医学课程不能较好的与工作岗位需求相适应。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分析、迁移和创新等高阶能力的培养。

2.2重视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发展,是国际信息化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信息时代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行模式,教育行业也不可能置身世外,如何利于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始终未能有效地定位和实现自身的作用。基本上是嫁接在传统讲述法教学的基础上,局限于低阶能力的训练和低阶知识的学习[3]。目前国际上越来越重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阶能力的培养,因此改变直接作用于学习者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效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必要。

3翻转教学

翻转课堂是近来藉由科技所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翻转,是指将课堂“知识讲授”和学生课后作业的顺序对调。实际作法是将课堂讲授的部份录制成微课,当作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先观看,而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于练习、问题解决或讨论等教学互动,以发展学习者高阶能力。教师课前发放导学案和微课。导学案提出相应的引导性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资料查阅和准备讨论提纲。微课是把原来要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分段录制成5~10min的微视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利器,分段的微课打破了课堂直线式的进行方式,便于学生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必要时可重复观看较为难懂的部份。课堂中,采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收集和整理典型临床病例,精心设计PBL、CBL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承担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责任,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和发挥独立见解的机会,以锻炼学生分析、综合等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翻转课堂单元教学设计。

4翻转教学注意事项

翻转课堂的重点不在于教师自制微课来教学,而在于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高效进行课堂互动。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自行学习属于单向传授的知识,而将面对面的时间用于解决个别问题,且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评估等等高阶能力。认为翻转课堂就是在家看教学微视频是一种误解,翻转教学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将课堂时间用作更深入的学习活动上,因为讲课其实仅是最基础层次的学习活动。并希望将学生从知识接收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而且教师并非知识守门人,应该是学习过程的设计师与分析师。有观点认为翻转课堂并非创新的教学方式,在既有的教学方式中,指定学生先进行课前阅读书本章节,然后在课堂进行讨论的方式,即是一种翻转教学。但不论其是否为一种创新的模式,科技工具的普及的确提高了其可操作性,多了一种贴近新时代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L.M.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5-47.

[2]尹丽,张军要.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五年制生物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0):84-85.

第8篇:生物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英文名称:Bulletin of Bi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动物学会;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0006-3193

国内刊号:11-2042/Q

邮发代号:2-50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9篇:生物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会

【Abstract】Medical microbiology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basic medicine, which makes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social, history and life sciences closely linked to medical microbiology. It can lay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and clinical courses, and students through this subject closer to clinical and social.As a young teacher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invest in the students, he also learned a lot and found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and summed up some experience.

【Key words】Medical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Experience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的可为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奠定理论基础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特异性检测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等,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作为青年教师在这几年工作中总结出的几点体会如下:

1 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启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对任何人的学习有着巨大的内驱动作用。使没有思考变为有思考,使无效变有效,使低效变高效。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内容繁杂,枯燥,但接近临床的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气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及临床症状为例,通过利用学生对实际病例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向学生介绍破伤风梭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入课程内容,我们可以用最风趣的方法和通俗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平时生活中我们容易受伤,每次受伤会从周围人口中听到“打破伤风的针”,但上课时简单的解释这一病例,不但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不能对学生充分灌输“打破伤风的针”实质。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那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破伤风的针?’‘破伤风又是什么?’‘不打此针又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等学生生活中遇到过的实际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带进课堂,将内容延伸到病原体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条件、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及疾病特点、诊断、预防、治疗等。这样能极大的提高及发挥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兴趣及主动学习能力。

虽然人类在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离消灭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不断出现[1],如2002年全球SARS流行、2009 年全球H1N1型流感流行、2011年欧洲国家出现的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2014年在西非国家爆发的埃博拉病毒感染涉及到这些新现病原体的有关知识。据我上课时所感受到的体会,学生对这类例子非常感兴趣,而且求知欲望也很高。同时这些新进展具有很高的探索性,因此授课时举例这些新进展,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只求科学,探索世界的精神和创新的理念。[2]

2 优化授课内容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课时,教材的每一章节要讲到,内容分配充满,虽然这种讲课模式能保证知识内容的完整性,但是费时费力,教学效果不理想。我们采用“重点授课”方法,在课堂上重点介绍,反复强调,反复解释每一章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知识点,这种效果比前者好很多。如果老师在课堂上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精讲多练,学生能理解透彻,记忆牢固,印象深刻。课堂教学内容少而精,有关罕见的病原体内容学生以自学为主,而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侧重点不一样,根据以上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及重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具有理论性、实验性、交叉性等三大特点为一体的分支学科。这门学科信息量大,内容多,教学设计难度大,要想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有效完成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接受更高的知识点,需要老师精心去组织及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与要求。授课老师在课前精心设计的章节前后编排、实验室或教室教授的内容安排、何种方法(案例式或提问式)、何种手段(实验示教或多媒体)等方法,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使典型的病例巧妙地结合教学内容,此过程能强化学生的理解与掌握;除此之外,必须着重相关课程的先后衔接。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几乎无不与医学微生物学相关联,相关课程的衔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进入后续课程。因此课堂内容应做到内容的先后衔接、重点明确、特色鲜明,才能在后续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4 改革实验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操作及分析能力,实验室是学生踏入工作之前的重要的实习基地。经过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环境素养等基本素质[3]。

目前学生只注重理论学习,但是对于实验课没有主动学习的精神,这是教学方法上的缺陷,因为部分实验老师上实验课时,首先通过注入式的串讲本次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所有的操作步骤,这导致学生对实验的消极态度,影响他们对实验进行观察的理念。结果老师讲的内容被学生从头模仿到尾。因此,教师在实验课应该给学生准备一个自由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先预习有关实验内容,然后分组让学生自己完成所有的实验内容,最后抽出时间,点评每个组实验完成情况,给他们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最终总结性和示范性的给学生操作一遍,也就是说平时的教学环境中的角色交换,给学生一个自由观察,自由发挥的平台。

总而言之,青年教师在上课之前,不仅要充分准备医学微生物学和相关学科理论及实验内容和方法,而且需要找出适合提高学生兴趣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也要注重前面内容所说的优化授课内容、教学设计、改革实验教学等。这样既能培养出优秀医学人才,又能可以成为适合新时代的优秀青年教师。

【参考文献】

[1]朱红,李雪璐,陈建林.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西部医学,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