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范文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

第1篇: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

(一)以选修为主要形式

在我国普通高校中,音乐教育普遍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对音乐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课的方式满足自身的需要。在选修课中,教师并不能像专业的音乐教育那样做到面面俱到,而是以讲述音乐基础知识、为学生提供音乐欣赏的形式展开音乐教育,这种形式的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视听需要,但是对于学生音乐素养与技能的提高却没有明显的实质性意义。以选修为主要形式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仍然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革,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们的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存在许多不足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属于非专业性的教育,在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对于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普通高校中,由于对以选修为主要形式的音乐教育采取轻视的态度,导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对此加以重视,而是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态度实行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课堂秩序的混乱。此外,这也不利于学生保持对音乐教学的热情,不科学的音乐教学导致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情况的恶化。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才能够改善当前的教育情况。

(三)不断改革

为了进一步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水平,我国许多高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旨在改善当前的教育情况,促进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在改革措施方面,主要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重点,此外,还进行了基础设施的完善。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音乐课授课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富有乐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学生在技能方面的进步也取得了更大的进展。总体来讲,音乐教育改革的成果是比较乐观的。[1]

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存在不足的原因

(一)学校重视度低

由于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在地位方面低于专业课教育,所以在实际的教育中教师并没有对此投入足够的重视。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展开音乐教学,让学生学习新的音乐知识,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将理论知识放在重点位置,对于学生具体技能的培养,却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的产生不仅是音乐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更是由于学校对其重视度的不够而引发的结果。学校重视度低,导致了一系列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不加重视的教学活动的产生。[2]

(二)师资力量不足

在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一直是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由于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不足,导致了音乐教学难以朝着有序化的方向发展,不能够满足学生们提高自身实际音乐技能的需求。师资力量的不足是当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阻碍高校音乐教育质量与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巨大障碍。所以,对于音乐教育师资力量方面的问题,学校也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措施。

(三)学生积极性低下

在普通高校中,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都会面临学生积极性低下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对于整个高校的发展来讲,也不利于其教学情况的进一步改善。普通高校中的音乐教育也不例外,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中的音乐教育都面临着学生积极性低下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学生积极性低下的问题不仅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敲响了警钟。

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提高重视度

要促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首先就要改变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态度,高校要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度,在思想层面赋予其与专业课教育同等的重视度,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够不断进行改革,改善音乐的教学现状。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而且对于彰显我国大学生的魅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要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满足音乐教育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要求。[3]

(二)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深刻地影响着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其中,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可以将教育分为理论教育与技能提高两个方面。前者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为重点,后者以提高学生技能为重点。通过两方面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在不同阶段根据自身的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学生实际技能的提高方面,要注重利用音乐设施,让学生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能力。

(三)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是否达到了教育的要求深刻地影响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在普通高校中,就要重点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提高高校音乐教育的水平与质量。为了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素质,可以适当提高聘请的门槛,选择符合条件的专业教师进行音乐授课,提高授课的质量。此外,对于学校已有的音乐教师,要对此进行一定的培训,或者是派遣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更好地进行音乐授课,促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倪璐.试析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J].音乐时空,2014,21:153.

[2]王向辉.关于当代音乐学科的发展与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探析[J].戏剧之家,2015,07:199.

第2篇: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范文

一、学习动机的内涵和外延

一般来说,复杂的动机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人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全部领域,在这之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学习动机。事实上,学习动机就是一种能够激发个体进行学习的重要动力,并且在这种动力的影响之下,个体能够完成自己的一切学习活动,进而取得一定的成果。由此看来,学习动机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来说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它直接制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事实上,学习动机并不是一种智力因素,它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并且它时时刻刻对其他相关的因素产生重要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习动机是学生完成学习过程的重要条件,如果缺乏学习动机,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变得索然无味,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学习动机就没有其他非智力因素的产生。一个学生,只有在拥有较强的学习动机之后,才能够拥有较强的其他非智力因素,具体地说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强,那么他的学习兴趣就会很浓厚,对于学习也有一定的积极性,面对困难也不会退缩,最终顺利完成学习过程。相反,如果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学习动机,那么他对于学习也缺乏热情,也就没有耐心和毅力去客服困难。

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明确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

普通高校当中的音乐选修课是高校教育当中不容小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音乐选修课的教学之下,大学生可以了解很大一部分音乐知识,日积月累将会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其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也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变得越来越活跃,整体文化素质也逐渐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上来,继而影响到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事实上,不论学生在最开始的时候抱有什么样的学习目的,但是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音乐教师应当让学生意识到音乐学习对其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这也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有了这个目的,学生就能够拥有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培养强烈的音乐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过程当中,也要充分重视起兴趣所给予的强大动力。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人生当中好奇心最强的阶段,他们对知识充满无限的渴望,在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音乐学习所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之下,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需要也会越来越强烈。基于此,音乐教师就可以利用多样化的途径来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学生也会更好地吸收。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保证课堂内容的新颖和创新,如果始终以一成不变的模式和内容来教育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觉得音乐学习极其枯燥,如果能够经常为学生介绍一些实用的,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音乐,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学生自身也应当有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加强对音乐的感知和认识。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的时候也要遵循多样化的原则,譬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一小部分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的歌唱比赛,也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音乐竞赛,学生在快乐参与活动的同时,还会进一步体会到实践带来的作用和意义,并且能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采取改进措施,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也要细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了解到他们对于音乐的需求,从而改进教学工作。专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创立合唱队和乐队,最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音乐动机,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已经走进高校课堂,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先进的资源,通过播放音频资料的方式满足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需要,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

(四)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

所谓原有动机的转移,主要是说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条件之下,或者还没有明确学习的目标,教师就要利用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兴趣,加强引导和鼓励,使学生在引导和鼓励之后拥有学习的动力。笔者根据实际调查得知,现代大学生的课余音乐生活都是围绕流行音乐展开的,尽管在现代流行音乐当中存在很多糟粕作品,但是也有很多精品,教师要利用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兴趣,做好正确引导,告诉学生去吸取流行音乐当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与传统的古典音乐结合起来,利用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学习音乐。

第3篇: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现状;改革思考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需要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在普通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的意义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不是一种精英教育,而是面向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一种普及教育,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美育思想则更为明确:“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孔子看来,“乐”就是造就一个完美的人的最终环节。

李岚清副总理也曾提出:“优秀的音乐能激发人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的热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有助于开发人们的智力,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养和整体素质。”李岚清从百年树人的高度,强调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倡导高校学生补上音乐课。因此,普通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提升其审美素质,增强其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自普通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已全面铺开,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起步较晚,经验较少,自身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各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大多受到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设施的制约,开设的课程门类非常单一,以鉴赏类为主。课程的设置也不合理,如在音乐欣赏课中,大多数以鉴赏西方音乐为主,忽略了民族音乐等多元化的音乐文化。音乐理论课大多搬用专业模式教学,过于枯燥乏味。

(二)教学方法单一化。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法为主,灌输和传授书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听,参与的少,即使参与进来,在课堂上所受的局限性也很大。教学方法单一,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方法。

(三)教材建设不规范。目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上使用的教材种类繁多,缺乏统一的标准。较多学校受到专业教育的影响,采用专业性过强的教材,教材知识过于精深,专业门类过细、趣味性不足,存在专业教材非专业使用。

三、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的改革思考

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合理设置音乐课程。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是面向非音乐专业开设的公共艺术课,因此其培养模

式、教学目标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普通高校应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公共音乐课,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核心,强调音乐的审美与实践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与中学音乐课程设置的衔接,并配置必要的音乐教学活动场所和音乐器材,引进音乐教育人才,强化现有的师资的培训、进修和深造,提升音乐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课程的设置应遵循音乐学科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课程门类可分为音乐理论、音乐欣赏、音乐实践三大类,这三类课程不能孤立开设,要互相渗透,互相结合。音乐理论课应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到音乐欣赏和技能训练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的体验中逐步掌握理论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音乐欣赏课让学生欣赏中外各民族、民间、古代、近代、现代的音乐作品的同时掌握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使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丰富想象,从而使学生得到精神调节、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注重音乐的多元化,除了了解西方音乐外,还要重视对本民族音乐的学习。音乐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并表现音乐,提高音乐技能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音乐美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1、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公共音乐课教学的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原来单向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把原来“教师是主角”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角色变得多元化,既是传播者、指导者,也是管理者、咨询者,还是促进者、示范者,同时也是改革者和学习者。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高校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音乐知识,更要通过不断地组织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展开交流和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借鉴国外优秀教学法。近年来,随着世界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外对音乐教育的研究比较深入完整。一些音乐教育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在音乐教学法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逐步形成了完整科学的音乐教学理论。目前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音乐教育理论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和日本铃木教学法等。他们利用各种精心编排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动”中学习,在“玩”中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我们应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改进我们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如在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但由于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学生数比较多,要配置与学生数相当的奥尔夫乐器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在课堂中,我们可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如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等,从单声部做模仿式的训练到多声部节奏训练,可以营造出各种丰富的、立体的音响效果。通过轻松、愉悦的“游戏式”教学,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还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化教学手段已逐渐深入到音乐课教学活动中,成为音乐教学改革中一项重点工程。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概念性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1)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扩展音乐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如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音像资料,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又可以让学生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在音乐理论课上,教师可以使用课件把乐谱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以图片和音乐,让声、形紧密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2)基于Bb网络平台开设网络课程,实现教学和学习资源共享,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结合教学进度,合理设置网上课程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在课余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也可以通过此平台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可以通过讨论版进行讨论和交流。

(三)选择、编撰适合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教育的系列教材。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的建设是音乐教师上好公共音乐课的基础保障,也是公共音乐教育向外拓展技能实践环节的依据。音乐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受教育水平的情况下,选择或编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践指导的适合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教育的系列教材。

四、结语

公共音乐课作为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完美人格的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中,公共音乐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音乐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大胆改革,以新颖的教学形式、独特的教学方法,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纪要》[M].2004.

[2] 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

第4篇: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范文

关键词:钢琴视奏 教学 意义 实训

一、钢琴视奏课程的介绍与现状

钢琴视奏,意即拿到一首作品后经过短暂的乐谱浏览或不经过浏览而直接在钢琴上将作品弹奏出来的一种形式,这种弹奏要求准确地表达作品的速度、风格、音乐形象、音乐内容等。钢琴视奏是任何一名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拥有过硬的视奏能力,学习者就能迅速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用最短的时间去浏览大量的作品,丰富音乐语汇。

国外的专业音乐学院、专业音乐工作者以及专业音乐教师在钢琴视奏上已经进行了一些行之有效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在前苏联,高校学生的视奏训练是从第一学期开始的,并贯穿了整个学琴的过程,有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着。美国在钢琴的视奏训练上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教育系钢琴主任教授RobertPace编著的钢琴教材中,明确地指出:“视奏训练应从儿童的识谱知识同时开始”。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为钢琴系的学生开设了视奏训练课,从提高学生的快速准确识谱能力来促进视奏能力得到提高。

中国的钢琴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沿用了前苏联的钢琴教学模式与体系,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钢琴教学中的钢琴视奏环节也有着很好的训练。一些教师与专业工作者在钢琴视奏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研究,诸如:《高等师范教育钢琴视奏能力的培养》(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马兰副教授)、《阅谱眼动研究在钢琴视奏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陕西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徐爱霞老师)、《“四位一体化”钢琴视奏模式初探》(安阳师范学院杨相勇副教授)等等。国内外的这些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本课程的开设与推广提出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

二、钢琴视奏课程开设的意义

识谱是视奏的重要前提,也是视奏总体中的核心部分。由于钢琴本身所具有的音域宽广、声部复杂和织体丰富的特点,钢琴弹奏的识谱,几乎比任何乐器的识谱都显得更为复杂与困难。因此,快速而准确的识谱不仅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也是钢琴视奏必须逾越的一道重要门坎。

(一)本课程开设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钢琴视奏课程从钢琴视奏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工程——识谱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意在强调识谱的正确与否、识谱的快慢与否,能够决定钢琴视奏的准确性与迅速性。识谱中准确、快速地提取谱面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视奏能力的差异。

2.通过对识谱的程序、过程以及行之有效地快速识谱的方法研究,能够给各位从事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教师以及钢琴学习的学生以理论上的帮助、理论上的依据以及理论上的参考。

(二)本课程开设的实践意义表现在:

在钢琴视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快速识谱,并将谱面的信息传递给双手,然后在钢琴上将乐谱内容进行准确的弹奏,形成“眼”、“脑”、“手”三位一体的协作与配合,而“眼”在这其中是第一位的。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视奏能力,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把握好每一首作品,提高钢琴练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由于各个高校的生源质量各有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体的差异,如何通过课程开设的内容进行实际的应用,让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训练、练习后,达到提高识谱能力、视奏能力的明显改善与提高,是本课程开设的最终意义与目的。

三、钢琴视奏课程的实际训练过程

本课程的实际训练将以教育学、音乐学、运动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理论为依据,对视奏的认知过程进行感知,针对每一个层次的认知特点,对钢琴视奏中快速识谱的发展时期和训练方法做出相对应的训练方法。根据钢琴视奏中快速识谱的特点与规律,其基本规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习惯培养期、技能训练期和实践体验期:

(一)习惯培养期(初级钢琴学习阶段):

在钢琴入门的教学阶段,通过对学生的初级识谱教学、音符种类的辨认等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在拿到一个简单的乐谱后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并演唱乐谱上的音符、节奏以及必要的音乐表现,然后在钢琴上将乐谱的旋律进行弹奏,让学习者逐步掌握基本的快速识谱能力和钢琴视奏能力。

(二)技能训练期(掌握快速识谱方法并将其运用到钢琴视奏中):

在高校音乐专业钢琴学生的教学中,他们通过了基本钢琴弹奏技法、视唱练耳、乐理、和声等课程的学习,而且日后的工作大部分都在中小学从事音乐课程的教学。虽然他们的钢琴弹奏水平不能与钢琴专业学生以及职业演奏者相比,但已经能够胜任今后工作的需要了。对他们的要求主要是通过理论的讲解与运用,能够快速地将一些歌曲钢琴伴奏谱中的和声进行准确的分析、辨认,准确地在键盘上进行和弦连接的弹奏,通过对和声的熟练以及伴奏谱上伴奏节奏型的形状以及音高分布等,从而将伴奏谱准确、完整的弹奏出来。

(三)实践体验期(能够熟悉掌握快速识谱的方法与技巧,并学以致用):

有些学生有较高的钢琴弹奏能力以及熟练的键盘应用能力,因此对他们要求主要是:

1.对各种升、降号较多的复杂调式、音域跨度较大、音群比较密集等的乐谱,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其音准并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

2.对于节奏较为复杂、左右手节奏较难对位的乐谱,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和把握好。

3.对于声部较多的多声部作品,能够准确快速的识别作品的每一个声部及其分段、呼吸、旋律线条等更加细化的内容。以此达到更加准确、到位地表达作品的内涵、音乐形象等。

四、钢琴视奏课程的实际训练目标

钢琴视奏中快速识谱的训练方法将以音乐学、教育学、运动学、心理学为基础,根据钢琴视奏的特点,为达到快速识谱之目的,采取科学、系统的四种训练方法:即形体训练法、心理训练法、持能训练法和实践(或仿真)训练法。具体来说,即将快速识谱能力的训练作为钢琴视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日常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其认知结构的特点和生理、心理、乐理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训练策略,从形体姿态(如:正确姿势、手、脑、眼一体化等)、心理因素、技能把握(快速识别音程:留意不同形状的音程组;注意左手常用的声织体)、实践训练等多层次、全方位进行训练,从而使我们的快速识谱训练及视奏训练科学化、系统化,以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快速识谱能力与视奏能力,真正解决钢琴视奏中快速识谱的问题。

(一)生理、心理、乐理三者有机结合的钢琴视奏快速识谱训练方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心的和声、调式调性感觉以及掌握好调式中和声的基本布局以及基本走向,如何培养良好的听觉习惯以及良好的内心音乐感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较为灵敏地大脑反应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眼”“脑”“手”的综合协调能力等。

(二)“眼”、“脑”、“手”三者综合协调的钢琴视奏快速识谱能力培养:

1.如何更加熟练地识别单行五线谱、大谱表上的任何一个音高位置(包括五线谱五线、四间以及上加线间、下加线间)以及在键盘上的具置。

2.当出现音程、和弦时,如何通过其在五线谱上的线、间位置准确地、一看即会地识别其具体的音高位置以及在键盘上的具置。

3.常用的6升6降的大调及其平行小调中每一个调的升、降音位置;常用的一些基本节奏型及其符干、符尾的组合形状以及时值要求;常用的休止符的形状及其时值要求;常用的节拍的基本规律及其强拍、次强拍、弱拍的固定位置。

五、结语

第5篇: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范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份文件中提出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特殊音乐教育是特殊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就是指对特殊儿童进行音乐教育。

 

一、特殊音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教育对象分为施教者和受教者,在学校教育中一般的施教者是老师,在音乐特殊教育中则是特殊音乐教师(本文指专业音乐教师而非兼职音乐教师),受教者为学生,在音乐特殊教育中则是指特殊儿童。

 

(一)受教者

 

普通音乐教育的受教者绝大部分是生理、心理发育正常的儿童,虽然在对音乐的敏感程度方面会有一些差异,但还是可以在一起进行整体音乐教学的。而特殊儿童由于彼此生理、心理方面差异极大,他们各自身心的特殊性决定了音乐教学时必须按照他们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学,不能像普通音乐教育一样一概而论,而更应该侧重因人而异,应根据每个学生的身心状况和接受能力去搜寻特殊儿童的潜力区域,进行分类教学。

 

(二)施教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师资方面来看,当前最严峻的问题是音乐教师的质量问题。当前的特殊音乐教师有部分是专业特殊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但是更多的是普通音乐教师经过短暂培训进入到特殊学校担任音乐教师的。这种音乐教师明显是不能胜任特殊学校音乐教学工作的,因为特殊音乐教师除了要有普通音乐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和音乐教育素质之外,还应当有如下几点要求:第一:接受过特殊教育的培训,能使用手语和盲文进行教学,这样才方便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教学。第二:具有音乐治疗方面基本知识,能敏锐地感受到音乐对特殊儿童的影响。第三:特殊儿童的身体都十分敏感和脆弱,在课堂上可能会有一些异于常人的举动,如果任课老师不能及时察觉并予以关照的话,教学的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甚至影响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这就需要特殊音乐教师发自内心的无私奉献,关爱特殊儿童,关心特殊儿童的成长。

 

二、特殊音乐教育环境的特殊性

 

本文在这里将音乐教育环境分为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等硬件环境,和国家政策、社会观念等软件环境,旨从学校教育的角度阐述特殊音乐教育环境的特殊性。

 

(一)硬件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近来年,全国各地也都普遍加大了对特殊教育事业的经济投入,纷纷新建和扩建教学场所,增大学校规模,改善办学环境。特殊教育学校拥有的音乐教学设备的整体状况是比较好的,由于生源的特殊性,特殊学校基本拥有音乐教学专用教室供学生们上课和空余时间使用,并配有各种打击乐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特殊学校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硬件环境的的安全性相较于普通学校来说应担更加受到重视,安全度对于身心有缺陷的特殊儿童而言是格外重要的。

 

(二)软件环境

 

1.国家政策

 

音乐教育环境受国家教育部门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当地教育部门政策实施情况的影响。

 

中国的特殊儿童音乐教育并不是停滞不前的,虽然有地域差异,发达城市的特殊音乐教育优于欠发达城市;有地区差异,城市优于农村;但总体来说特殊音乐教育是一直在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总是落后于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特殊音乐教育的关注度不够高。

 

从二十世纪80年代的第一部指导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到2009年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都只是规定特殊教育学校应当重视体育和美育的工作,要求学校上好艺术类课程,注意培养学生兴趣,并没有向普通音乐教育一样具体到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等。这是特殊学校音乐教育相对于普通音乐学校教育所欠缺的部分。

 

2.家长观念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对于正常儿童还是特殊儿童,家长的积极参与对于儿童音乐教育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当前的现实是,有部分特殊儿童家长认为特殊儿童存在生理和心理的缺陷,无法与正常儿童相比,在他们看来多认识几个字比感受音乐重要得多,这样的家长观念极大地阻碍了特殊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特殊音乐教育教学的特殊性

 

(一)教材

 

笔者在查阅资料中发现,特殊音乐教育现使用的教材在新颖度,灵活度方面都有欠缺,不符合特殊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生理特点,导致音乐教学活动不能很好的展开。教材的内容与编写应当与特殊教育的发展同步,不断创新,使之更符合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

 

(二)教学过程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特殊儿童的教学必须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特殊儿童的生理局限性决定了特殊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让他们学会生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当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增强特殊儿童的肢体感受能力。

 

(二)教学目的

 

相对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较强的功利性目的而言,特殊学校音乐教育则更加注重音乐本身的特点及音乐所阐述的人本主义。

 

1.审美

 

特殊儿童可以倾听音乐来感受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与能量;感受音乐,感受世间万物的美好,感受亲人和社会的关爱;创造音乐,抒发自己的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内心情感,通过音乐与外界沟通交流。

 

2.交往

 

特殊儿童因为自身生理的原因,多少会有一些自卑感,尤其表现在社交方面,不敢也不愿和外界进行交流,而音乐活动是一项需要合作进行的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群体意识,有助于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3.治疗

 

音乐教育能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上的某种缺陷,进行有计划、有意识的治疗,如盲童学会演奏乐器能提高他们的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功能;聋童在进行身体律动的时候能激发身体活力,促进体格生长;自闭儿童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极具天赋,通过音乐可能能发掘其身上的潜力。

 

作者简介:

第6篇: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范文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课题组在教育部艺教委的组织指导下,编制了本门课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根据纲要组织专家编写了这门课的推荐教材。

“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介

“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设定为: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音乐教育事业,树立从事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为人师表,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进行音乐教学。

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阅读资料文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音乐教学研究的能力。

通过学习,明确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要求;掌握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一般规律,熟悉学校音乐教学的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掌握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能独立进行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设计。

进一步了解学校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沿革与发展;了解国内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了解国内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拓展教学与研究视野。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改革和发展、音乐教材分析、音乐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掌握、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等方面。

其中,“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涉及学校音乐教育基本原理、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内涵及关系等内容。

“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改革和发展”涉及学校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史、音乐教学研究的发展历史、音乐教育学科发展展望以及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内容。

“音乐教材分析”涉及音乐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实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所用教材的选编原则,编写理念、编写内容、课例及校本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理解学校音乐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标准等内容。

“音乐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掌握”包括学校音乐教学原则、模式、音乐心理发展分析和普通学校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特征及音乐学习心理的研究;学习现当代著名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音乐课堂教学的备课、教案编写和上课等环节。

“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包括学习评价的理念、过程、方法;掌握音乐教师评价、教学评价和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基本方式;通过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的学习与探讨,评价教师的教学组织、备课、上课和学生的学绩、学力的考核指标、命题设计及评定标准。

“辅导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策划、组织、辅导课外学生乐队、合唱队等音乐社团及音乐主题活动,以及策划、组织、辅导社区的群众性、社团性的音乐活动等内容。

三、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方面,“纲要”要求:1 重视培养学生对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正确价值观和积极态度。在关注学生学习和掌握音乐教育理论知识及音乐教学技能的同时,激发音乐学习热情,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充分认识音乐审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的教学要与音乐教育教学实际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既要掌握教育教学原理,也要坚持联系教学实践。在有目的地了解学校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加强见习、调查、试讲、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鉴于目前大多数学生没有课堂教学经历,建议在此课程学习之前,有教育见习作为预修课程,使学生从教学现象和问题思考入手,进行音乐教育理论的学习。3 音乐教学技能掌握与创造性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力求在关注音乐教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结合音乐教学改革实际,引导学生发现、调研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在发现问题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培养创造性教学思维能力,为学生音乐教研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学条件

在教学条件方面,“纲要”分别从教师和教学设备两方面作了要求:1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最好具有学校音乐教学经历。2 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微格教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应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音响资料,图书、期刊(含纸质和电子等),小学、中学和高中音乐教学使用的音乐教材、教师用书、教学课件及网络资源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音乐课堂教学用乐器,如:竖笛、口风琴、奥尔夫乐器等。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方面,“纲要”要求: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采用课堂问答、讨论,学习调查问卷、单元作业、读书笔记、阅读卡片、课堂教学设计、模拟试讲、课程论文、笔试等方式反馈学习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既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又关注学生学习目标完成的质量和程度,以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作出整体性的学习评价。2 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在分环节试讲、分专题试讲、小组试讲以及模拟课堂试讲中,对学生的备课、说课、讲课及教学反思进行自评、互评、他评。3 评价指标。包括学习态度和教学创新能力、音乐课堂教学基本操作能力、学科基础理论掌握水平、教材分析能力的质性和量化评价。建议平时成绩占30%―40%,考试成绩占60%―70%。4 一本课程总学时为108学时。学生修习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6学分。建议第三学年开设本课程。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的特点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这门必修课的教学,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作为这门课程教学的推荐教材。这部教材以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为编写背景,将为基础教育改革服务作为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遵循原理与操作相联系、改革与实践相结合的编写原则,其内容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一、明确课程性质,定位培养目标,强化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化要求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这门课程,属于学科教育学的范畴,具有音乐教育基本理论与音乐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特点。

其课程总目标体现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意识;指导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的指导工作,为教育实习及教师资质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选编教学内容体现了原理性、学术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兼容的特点,体现三个结合的原则

1 学科内容体系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的原则

这部教材的编写内容既体现了音乐教学论的基本框架,也关注了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和前沿、热点问题;既有传统教育理论的介绍,也有现当代教育思潮的阐述,使学生能及时追踪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较快地衔接和适应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实际,为学生教育实习和继续发展打下基础。其内容体系包括学校音乐教育导论和音乐教材教法两部分,既涉及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也包括了音乐学科教学法的学习。

2 国家课程指导与校本课程研究和校外音乐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这部教材内容体系不仅考虑了《指导纲要》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体现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同时又联系学校教学资源和学生实际,将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纳入教学中,强调充分利用和整合当地学校及社区的音乐教育教学资源。

3 音乐教学实践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这部教材的编写体系以音乐教学实践为引导进行教学理论学习,并侧重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实际的分析。避免孤立陈述基本概念和具体教法,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具体分析中,将音乐教学的概念、定义及原理适时、适量地穿插其中,体现了学科理论的基础性、教学改革的前沿性及实践活动的操作性。

三、教材结构便于学习和阅读,具有可操作性

教材体系和结构从历史到当代,从原理到实践,从课堂到活动,从教学到评价,具有内容的跨度和张力。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以“学习目标”为引导,以“相关链接”扩展知识视野,以“思考题”促进教学反思,以“扩展阅读”提供自主学习资源。不仅能为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研究生和继续进修的音乐教师们提供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和支持,并通过阅读和学习,促进他们以新的视点和角度来面对和探讨新世纪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新问题。

第7篇: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范文

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判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构建》一文中(下称该文),管建华教授运用语言转向后的现代西方各哲学流派的思想,如胡塞尔的现象学,伽达默尔的释义学和现在西方很流行的罗蒂的新实用主义,作为其论证和构建新思想的方法,他首先提出“审美的音乐教育”是以“纯粹美学”为基础的,进而对“审美”这一属于19世纪所谓“纯粹哲学”或“纯粹美学”的相关概念进行批判,得出“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进而提出其“音乐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在拜读管老师这篇文章时,一方面为其独到的角度和所运用的方法论所叹服,一方面在与作者思想互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疑惑,例如,对“审美”这一美学思想的哲学批判,能得出“审美教育”就是错误的这一论点吗?哲学批判就是教育学批判吗?这两者是同一层面的问题吗?再具体一点,新课标中的“以审美为核心”中的“审美”是否就是哲学批判中的“纯粹哲学”“纯粹美学”中的“审美”?再进一步思考,竟得出了一些可以商榷的东西,斗胆提出,共同探讨。

一、哲学的批判等于教育学的批判吗?

在管建华教授看来,审美教育其哲学来源是康德的美学思想,依据的是哲学语言转向之前的主客两分的认识论哲学基础,它深深扎根在19世纪那个时代西方文化语境中,在该文第二部分,管教授引用了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这本书的观点。他写道:“《真理与方法》所提出的解释学艺术经验是从审美意识的批判开始的,也就是近代康德主观主义的美学的批判开始的,以便捍卫那种通过艺术作品而获得真理的经验,反对那种被科学的真理概念弄得很狭窄的美学理论……伽达默尔主张以艺术经验真理来替代审美经验,因此,该书一开始也涉及了对审美主客体、普遍性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的批判。”②接着,他阐述伽达默尔对审美主客体的批判、普遍性审美感知批判和审美体验的批判。“伽达默尔正式提出:‘美学必须被并入解释学中(他在这句话的每个字下加上了着重号)’。他认为:‘解释学可以正确对待艺术经验,理解必须被视为意义事件的一部分,正是在理解中,一切陈述的(包括艺术陈述的意义和所有其他流传物陈述的意义)才得以形成和完成。’”③在这里,我们可知,伽达默尔是从他的解释学的立场对康德的审美观进行批判的,是典型的哲学话语体系内的一种哲学对另一种哲学的批判,他的思维是哲学批判的思维而并非教育批判的思维。那么,我们想知道:这种对审美观的批判是不是能得出对审美教育的批判,审美是错误的是不是等于审美教育也是错误的?伽达默尔豪不留情地批评了审美,是不是也毫不留情地批判了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这种观点?在我们看来,这些好像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审美”和“审美教育”分别属于哲学话语体系和教育学话语体系,显然,管老师只是告诉了我们审美观有其局限性这一哲学知识,但对审美的音乐教育为何就是错误的并没有作更深入地说明。

为了力求论证有力,管老师还拿出当今反审美教育始作俑者的理论来当武器,这个人就是埃里奥特,但很遗憾,管老师也是借用埃里奥特从音乐作为客体的概念、审美感知概念、审美体验的概念这三大批判来论证的,这使我们感到很不过瘾,本以为伽达默尔从哲学方面对审美作出了批判,那作为以号称反对和发展其老师雷默的思想而著称的埃里奥特应该会从教育的层面告诉我们,为何审美的音乐教育是不对的,可是,他没有告诉我们。在笔者看来,作为音乐教育哲学家的埃里奥特除了能说哲学家们的常用话语以外,还应该是教育学的话语体系中的权威。

二、中国的“审美”等于康德的“审美”吗?

退一步讲,假如我们承认“审美不好,因此审美的音乐教育就不好”这一推理是符合逻辑的,那我们还得看一看:中国审美教育中的“审美”和音乐新课标中出现的“审美”是否就是埃里奥特和伽达默尔所反对的那种康德纯粹美学中的“审美”?如果不是同一概念,那管老师反驳审美的音乐教育从逻辑起点上就是有问题的。

开启中国最早美育思想源头的当属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的有关论说。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的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详细论证了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重要地位。同年9月,美育被正式写入教育宗旨。毋庸置疑,这两位美育大师的思想深受康德、席勒、叔本华、尼采这些西方现代美学重要代表人物的影响。首先他们都极力推崇审美的独立性和脱离实用、工具性的形而上的意义。这一点使得他们与梁启超的文学艺术直接为道德和政治服务的美学思想同中国传统的乐教思想形成区别。但是,他们是全盘吸收了西方的美学思想还是在继承中作了本土化的改变?我们知道,西方审美思想以“审美无利害”“纯粹审美”等核心概念唱出了感性对理性专制、压抑的反抗,鼓吹恢复文化和人性中感性的应有地位。但是20世纪初叶的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启蒙理性、科学理性刚刚被介绍到国内,还不存在理性压抑感性的想法;相反,启蒙理性、科学理性还是启蒙知识分子要加以鼓吹的东西。所以,以王国维、为代表的美学家并不注重美和审美感性本身,而更注重通过感性来实现感性之外的某些社会功能。这不仅仅是当时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所致,还因为这批美学家血脉中毕竟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乐教思想的基因。从根本上说,他们注重审美教育中情感和人心的道德意义。这种由于文化差异和源于中国知识分子欲借西方思想文化以解决中国国民性改造和启蒙问题的强烈意向,使得他们在吸收西方美育思想时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误读”,而正是这种“误读”实现了中国审美思想的本土化转变。这种既要关注审美独立性又要关注审美社会功能的本土化特点,是以王国维的“无用之用”和的“美术似无用,非无用也”这些貌似矛盾的话语形式,来支撑其间审美无利害性和功利性的微妙感觉。它将审美摆脱直接的现实功利目的和审美对任何人生本体论意义积极作用作了调和。这种本土化的,既注重审美的独立性又不走向纯粹审美;既注重审美对改造人心和国民性的功利作用又反对审美成为德育的工具和审美政治化的思想被专家称为“审美功利主义”④。由此可见,中国的审美与西方的纯粹审美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回事。在杜卫看来,这“审美功利主义”实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换,它整整影响着中国一百年来的美学思想,可以称为是中国的“现代美学传统”。让我们来关照中国百年来的音乐课程中的美育思想的发展,来进一步论证不仅仅从一开始,而且是以后的中国音乐课程的“审美”从来都不是西方美学中的“纯粹审美”。

审美功利主义的思想在的推动下曾影响了中国二三十年代音乐课程从课程标准制定到学校课程的具体实施。爆发后,学校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审美倾向于社会职责和爱国情怀的抒发,西方的纯粹审美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是没有生存的空间的。解放区的学校音乐教育已经出现审美附庸于意识形态的趋势。后,音乐课程沿袭了解放区的教学思想。而1957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音乐教育逐步成为彻底的意识形态化的课程,成为过分承载学生道德教化的课程,这种课程又由于苏式凯洛夫模式的影响,离审美更加遥远。改革开放使我们迎接科学的春天的同时也迎来了美育的春天。但这个春天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美丽,音乐教育继续受“苏式”模式影响趋于技术化;受一些政治导向的影响而趋于德育化。⑤在这,我们没有看见半点“纯粹审美”的影子。

当然,管老师要批判的是21世纪的新课标中的审美音乐教育思想,矛头直指“以审美为核心”这句话。据笔者查证:这句话的原创是我国音乐教育家姚思源先生,在《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与教育价值》中,姚先生写道:“作为美育目的和手段之一的学校音乐教育,对德、智、体诸方面有巨大的渗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是培养少年儿童具有感知、理解、感受、体验、评价、鉴别和创造音乐艺术美的教育,我们可以称之为‘音乐审美教育’。即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⑥姚先生这篇文章写于1987年初,在1989年9月召开“当代中国音乐建设学术讨论会”所做的专题发言《试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中再次提出“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音乐审美的教育,通过美向德、智、体诸育发挥渗透和影响作用,而不应该离开审美这个核心,即超越音乐艺术的规律,片面追求它的德育和智育功能。”姚先生是针对当时音乐教育异化为德育附庸的弊端提出了要突出音乐审美的独立性,但又不排斥审美对德智体的渗透和影响作用,不仅仅切中了中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的问题要点,更重要的是标志着随着中国人道主义思想的慢慢兴起,“审美功利主义”在音乐教育界已开始复苏。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后,这种“审美功利主义”思想最终在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大潮中,以音乐新课标出现的“以审美为核心”的表述方式不仅得到了思想层面的继承,更是真正走入了现实音乐课程的改造计划(尽管这种表述方式有问题)。音乐课程在经历了一百年曲折的发展历程后,回到了它宿命般的“审美功利主义”的思想原点。

由此可见,中国的音乐教育从来没出现过康德式的“审美”。中国式的“审美”与西方文化体系下以康德为代表的“审美”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也就是说,两者不具备可比性。管老师在文章中所用的从埃里奥特到伽达默尔对审美的批判,是一种西方语境下典型的现代哲学对古典哲学的哲学批判,但具体到中国文化的语境,“审美”这个概念已深深烙上中国特色的印记,此“审美”非彼“审美”。在该文第四部分,管教授终于回到中国音乐教育的语境中,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进行批判,但举出的引证却是一位音乐教育学者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和《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两本书的有关内容。在引用这些内容之前,管老师写道:“新的音乐课程提出了他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该种哲学认为:”⑦接下来就是这两本书的大段内容。这使我们很疑惑:第一,这两本带有浓厚教学法指导性质的书能代表“该种哲学”吗?第二,每个人对新课标都有自己的解读方式,这两本书是在解读新课标的基础上写出的指导性用书,它遵循课程标准,但毕竟不是标准,不是哲学,不具备普适性,也是不能代言课程标准的。按理说,靶子有一个现成的,即新课标。为何管老师不直接把能代表“该种哲学”的新课标作为批驳的对象?这使得该段的论证比较勉强。

在笔者看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学界应当弘扬批判精神,管教授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但就该文来看他对新课标的“审美的音乐教育”的批判,是没有切中要害的,甚至从一开始就有逻辑起点上的偏差,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①这些论文包括《中国音乐》2005年第一期上的“后现代教育学与音乐教育学”,第二期的“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第四期的“‘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判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以及2006年第一期的“普通学校音乐学科教育学与音乐现象学教育学”。

②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判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构建》,《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第7页。

③上文第9页。

④杜卫《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⑤例如所谓的“大圈圈”、“小圈圈”理论。该理论认为“大圈圈”指的是德育,“小圈圈”指美育,不必另立一项美育,可以把它包含在德育的大圈圈里面,详见1980年5月15日《文汇报》叶圣陶《体育、品德、美》一文。

⑥姚思源《论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⑦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判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第12页。

第8篇: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范文

一、 普通学校音乐形象教育的现状

从小学到大学,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情况是良好的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认识上的统一性问题、各级领导重视程度问题、师资方面的力量及素质问题等因素,使得音乐教育的质量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不少老师上音乐课仅满足于教教唱歌,甚至学生是否学会也不管。有的老师,仅满足于讲点乐理、放个曲听听,更何谈音乐形象的教育。这里有个责任心的问题,也有个水平的问题。这些现象给音乐课带来了秩序的混乱、时间的浪费和教育质量的下降。有个学生,笔者问他是否爱上音乐课,他说爱上。问他为什么,他说可以玩儿。让他唱一下上周学过的歌,他怎么也想不起来。有个学生,笔者问他贝多芬是什么乐派,他说不知道。

问一个学生什么是音乐形象,她说没听说过。问一个学生音乐是什么,他说唱的、拉的呗。他说他只喜欢最流行的,古典音乐没法听,一听就睡觉,至于戏曲,那是下里巴人,老土。这就是他的趣味。诚然,“趣味无争辩”。但他哪里知道,这里面有高低之分、雅俗之分、广狭之分,欣赏什么音乐和怎样欣赏音乐能说明一个人的素质与品位。笔者有感于当前我国普通学校音乐形象教育的现状,深深意识到美育工作者的任重而道远。

二、 音乐形象教育的意义

1 什么是音乐形象。

音乐形象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对象,它其实是音乐音响在人的大脑中激起的意象,即意念中的形象。这种意象可分为三种形态:一是情感形象,二是“视觉”形象,三是理性形象。情感形象是指:当音乐音响根据“同构”规律表现出向上或向下的旋律进行时,就会使人在“联觉”的状态下产生低沉或亢奋的情态,而在这种情态的稳定或持续中,就会产生有明确价值判断的情绪体验,比如,是喜?是悲?是爱?是恨?至此,情感形象就形成了,于是,人就从音乐中“看见了”情感形象。“视觉”形象是指音乐音响根据“同构”规律所表现的生活中的视觉对象在人的大脑里产生的“看得见”的形象。这也是意念中的形态,是通过音乐中的音高、音长、节奏、紧张度及风格等手段,并通过人的联觉心理机制来实现的。理性形象要复杂一些,它的实现不仅仅通过音乐音响与表现对象之间的同构、对应关系,也不仅仅通过人们联觉的零碎的情态片断,当然更不是仅仅通过几个乐节、几个乐句。理性形象要求音乐中必须出现稳定的、持续的情绪特征和明确的情感形象,经过充分表现后,还必须出现与之对比的情感形象或“视觉”形象,并在这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等性质不同的形象之间出现了矛盾的发生、发展与解决,进而在人们联觉心理机制的作用下,产生了判断、推理,形成了倾向性,这时,理性形象才算建立了起来。

虽然,音乐形象并不是在一切音乐中都有着明确的表现,但是,凡是有倾向性的音乐,一般都蕴含着生动的音乐形象。对于一位美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绝对不可忽视的问题。

2 为学生补上音乐形象教育课。

普通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仅仅是审美。更重要的,是用美的音乐来育人;所以,备级学校都应加强音乐形象的教育。那么,是否学生们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呢?目前,很多学生对音乐是只会瞎唱,不会辨别:只知好听,不知审美:只图宣泄,不图陶冶:只能混混热闹,不能提高素质,他们不知道音乐形象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这除了教学方法上的原因外,没能受到良好的音乐形象教育。因此,客观上就提出了一个补课的问题。从小学到大学,要逐步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音乐,流行音乐在音乐艺术殿堂的价值与地位,古典形式的音乐美在何处,特别是要教育学生懂得音乐形象在音乐欣赏中的重大意义,学会在音乐欣赏中捕捉音乐形象的良好、高效的欣赏方法。

3 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

经历人类社会生活风浪多的人,往往更能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我们的青少年学生是初生之犊,又长期封闭在学校,甚至连电视也看得很少,他们一般来说都涉世尚浅。为什么人云亦云?为什么凡是新的就一概全盘接受?为什么那么易于被人煽动?为什么那么盲目而狂热地追“星”?这些现象说明很多问题,而不够成熟就是主要原因之一。怎么样才能尽快成熟起来?学习科学,学习社会,手段很多。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多给学生提供人生体验的机会。加强音乐形象的教育就是一个好办法。比如,想要告诉学生怎么样才能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向多舛的命运屈服,可以领他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去体验,可以领他到李斯特的《人生前奏曲》中去体验。那里有人在生命过程中经历的各种挑战、各种感情。又比如,想要告诉学生游戏人生是可耻的,而真诚的爱情是珍贵的,可以领他到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去体验,那里有人性最高的尊严。

在听与欣赏之中,我感受的不只是音乐的优美,更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涤。当我不带着冗杂的思维和追求名利的眼光再次回顾周围事物时,似乎站在了人生的另一个制高点上,看到了卑鄙是何等的渺小,平凡又是何等的伟大。一切的一切都露出其隐蔽的一面。我知道了对美的感悟,这使我更透彻地洞察一切,这在我们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是多么有利呀!实践证明,这种以音乐形象丰富学生人生体验的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4 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

通过音乐形象教育培养起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这实在是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因为,人类只有不断发明创造,才能不断把社会推向前进,而人类的全部社会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发明创造史。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明天的社会栋梁,如果他们这一代形象思维迟滞,发明创造能力平平,那么,可想而知明天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明天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只有使他们这一代的发明创造能力超过老一代。才能为民族以至全人类做出

更大的贡献。曹日昌在他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中指出:“创造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活动的重要之点是想象特别是创造想象的参与。能够结合以往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设,是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在音乐形象教育中,学生听了“直接触动人的心灵”的音乐,会不可回避地产生“再造想象”,紧接着就会在人类求新、求异心理机制的作用下产生“创造想象”。而随着这种教育的不断增多,学生的“创造想象”心理就会形成定式。这种定式带入文学,则理解通透,带入数学,则窍窍通达,带入逻辑学,则矛盾迎刃而解,带入社会活动,则处处显出能力超群。爱因斯坦是位出色的小提琴手,他是深知音乐形象的。有谁能够说,他的相对论理论没有受益于音乐形象、没有“创造想象”的参与昵?由以上可见,音乐形象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真是不可或缺的有力措施。

三、 音乐形象教育的措施

针对学校的音乐形象教育现状,如措施:

1 各级教育部门对这一教育方法重视起来,并订出制度,检查落实;

2 提高音乐教育师资素质。该培训的培训,该提高的提高,使教师们进一步精通理论、统一认识、明确目的:

3 形象、具体地实施音乐形象教育法,在教育中,不但应有对音乐作品的总体指导,更应有逐节、逐句、逐段的入微的作品分析,使音乐形象真正在学生大脑中站立起来;

第9篇: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传统音乐;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延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265-05

我国音乐教育学学科的划分既包括以培养专业音乐人才为目的的“专业音乐教育”,又包括侧重音乐能力培养为目的和归宿的“普通音乐教育”两种主要类目。仅就普通音乐教育而言,除去“社会音乐教育”存而不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尚且分为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及大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本文仅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国传统音乐的课程内容设置问题,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优势特征为依据,在充分分析中国传统音乐发展、演变、传承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特征,探讨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其内容及形式意义的拓延,目的在于以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为阵地,在充分厘清中国传统音乐内涵、外延及发展脉络的前提下,洞悉其特殊传播形态下的文化实质,以拓展其传承方式与途径,发掘其文化内涵。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及《中国传统音乐》课程设置概谈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概谈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简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其学科称谓早在1986年即已确立。1878年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夫妇在今山东蓬莱设办的“登州文会馆”[1],因其受教育对象的知识层次及教学内容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故而被视为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端。后历经百余年的探索及诸如王国维、等著名教育家的致力贡献,于上世纪90年代后步入繁荣发展期。特别是199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1996]5号),“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完善了艺术教育的管理体制,使其从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入手,抓好艺术课程的开设等工作”[2],国家政策上的扶持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促使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进入21世纪之后作为一个新学科迅速崛起。著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家、理论家冯兰芳先生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学科的定位和教学宗旨归结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音乐学与哲学、美学等学科交叉的一门复杂的学科。它的宗旨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研究艺术与人、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培养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3]可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以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为教育对象,通过音乐为手段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学习、了解和掌握音乐的本质特征;通过音乐教育的施行,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传承优秀的文化与科学创新精神”;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进一步开拓音乐学专业中音乐与科技、音乐与人文等音乐与多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分析和揭示人与音乐的关系”[4]。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以音乐教育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升艺术修养、陶冶性情、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优势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美育教育,美育教育的核心在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对塑造和健全大学生完美的人格有着重要意义,而音乐教育又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能帮助大学生调整和深化音乐的素养和水平,还能通过对音乐文化的溯本探源,体味其中深刻的文化意义,这或许也是自上世纪90年代起,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加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教育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生源地属于不同的地域范围,且世界观、人生观都已基本形成,知识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层次,认知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好,因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迅速突显了其优势特征,也赋予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以特殊的意义,具体概括如下:

1.地域范围的优势:社会学研究中关于地缘的概念,强调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梁启超在《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一文中就曾以气候山川之特征差异,对住民性质、习惯及思想产生的影响展开论述[5],可见地域性特征的差异对人的影响,尤其是思想行为上的差异性的影响巨大。而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乡籍差异已成常态,由此可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受教育对象也会在意识形态上由于地缘的差异而产生相互的差别。散分于各地的音乐形式既是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组成,倘若在课程教学的思路上将地缘差异上的特征转变为教学设计上的优势,针对性的借助这一优势资源发掘地域文化的内涵意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无疑具有先天的优势。

2.知识结构的优势:因为公共选修课的课程特性使然,来自各地的大学生聚首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课堂上。虽然除了地缘关系形成的差异外,专业方向、学识结构、思维方式的相异,也导致了他们在知识结构上差异的客观存在,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都达到一定层次,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较好,故而有能力在音乐本体的背后,通过深入发掘传统音乐产生的社会、文化、历史、哲学、美学等背景,探究传统音乐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发挥不同专业间的学科知识构建,以学科的多样化为研究团队组建的优势,实现学科知识的互补,以利于综合研究的开展与深入。

3.研究与创新优势:“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培养大学生思辨、评价和批判各种文艺思潮的能力。”[6]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除以施行素质教育的本初目的之外,在全球化和各类思潮频频涌动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以知识为基奠,充分地发挥能动性和创新性,培养独立思考、分析与评价的研究能力。大学生均处风华年少之时,思维的敏捷与精力的充沛是人生其他生理年龄阶段无可比拟的,如此时加之精神食粮的给养及有意识的方向引导,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学识修养,而且为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当然,我们在乐观的同时,也需明确事物的两面性同样适用于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公共选修课中音乐课程虽为必选课,但学生在专业上、知识结构、音乐素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样不容小觑,如不妥善引导亦会成为教学设计的羁绊。因此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要开动脑筋,“变问题为优势”,充分发挥各个专业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化问题为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实施效果,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三)普通高校《中国传统音乐》课程设置情况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崛起的历程中,用大量的实践证明了艺术教育在提高大学生艺术能力与修养、提升想象力、激发创造性方面不可估量的作用。“传承先进的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并保护传统文化,使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对社会文化起到引领的作用,并对推动社会的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7]因此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在课程的设置上,也不断地根据教学实际,从最初过于专业化的倾向,调整为依据教育对象知识背景的多元,强调综合性课程的开拓。

就目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中与传统音乐相关的课程而言,据笔者在北京、安徽、山东、江苏4省抽样调查的32所高校初步统计的结果显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开课率近97%,较之2006-2007年笔者完成硕士论文之时所做的调查数据有了极大的提升,有名无实的现象基本杜绝;已开设相关课程的名称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导学》《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民歌演唱与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民间歌曲赏析》《中国传统音乐》几种;课程名称虽然不尽相同,但教学内容都在学界界定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类目之中,区别在于教师于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上的侧重,多数院校侧重民歌和民间器乐的赏析教学。调查结果显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经历90年代后的稳步发展,已成为各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的重要组成,发展的形势喜人。不足在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仅限于冯兰芳先生分层次逐层深入总结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研究方法中相关音乐本体的教学,未能深入至文化层面、音乐美学与心理学层面、哲学与史学层面、社会学层面的相关理论[8]。缺失在于:就中国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而言,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是通过审美的方式引入音乐本体及其基本形态,只讲了传统音乐典型的基本样态而未将传统的流变、发展、遗存等问题深入探究,仅关注了音乐的“表象”,未能发掘“表象”背后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无异于忽视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潜在优势,白白地浪费了优越的教学资源。扼腕叹惜之余,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的思辨则显得更为必要。

二、中国传统音乐在共时性与历时性双重体认基础上的文化认知

“任何一门科学或者学科,都必须界定其研究领域,明确内涵,还应寻求有秩序的框架对它进行科学的、有逻辑的分类,弄清其外延。明确内涵的方法是定义,弄清外延的方法是进行划分。”[9]“中国传统音乐是在我国漫长的农业社会中成形、积淀;在历代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以及和外来音乐文化的交融中创新发展;是数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10]“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历代产生并大多(或少部分)流传至今,和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由外族(包括属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一切音乐品种。”[11]从上述不尽相同的概念界定上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中国传统音乐的总体特征:1.产生于农耕文化的大背景之下;2.成形于各民族音乐文化长期的积淀中;3.丰富于各民族音乐文化以及外族音乐文化的(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交融中;4.流淌于民族的血脉中且具有随势而变的特性。“学者们的已有成果显示了传统音乐是在由文化意识与制度体系构成的既定框架下为适应时代变迁而动态存在的象征符号。”[12]从这几个层面上来讲传统音乐自产生之时即在发展之中不断地变化,会随其文化土壤之变而变,会随多方交融的环境而变,会随积淀中与外界共生关系的相互调适而变。

对传统音乐的概念做了概略性的总括,对外延的认知同样需要厘清。学术界对中国传统音乐类分的归纳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著的《民族音乐概论》(1964年)中总结的五类论(即民歌和古代歌曲、歌舞与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1990年王耀华先生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提出的四类论(即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袁静芳先生在五类论的基础上增添了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祭祀音乐而形成的八类论[13]。从上述几种主要的分类法中五类论及八类论的关系一脉相承,区别在于八类论中融含了宗教和祭祀音乐,四类论中以民间音乐囊括了五类论的5个部分,加上部分民间音乐形式兼具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特征而补充进了综合性乐种,6个部分将其统称为民间音乐归于一大类目,据此也帮助我们理解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名称的纷杂性的根源所在。

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分别是以传统音乐产生和使用的场合、创作和欣赏群体、音乐的功能性意义的差异等为依据。就传统音乐的功能性而言,其伴随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的过程而产生,随着社会的演化而产生、消解、变异着某些功能。如原始状态下的作狩猎、交流、鼓舞的呼喊状的实用,衍生作表达悲喜、陶冶性情的审美,还有早期以礼的形式存留在宫廷,后又流转到民间作祭祀音乐的社会。“虽然在社会的演化过程中,某些功能可能减退,某些功能得以凸显,但是功能性的一直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在延续了数千年的祭祀文化、礼乐文化中,音乐的功能性意义显而易见,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14]

三、普通高校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使命感与紧迫感

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融愈加深入。自20世纪20、30年代后西方音乐文化以强势的姿态植入于学校音乐教育之中,虽然那是当时社会形势环境下国人的主动选择,但回观传统音乐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西方音乐文化在历来最容易产生文化变异的城市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5]。当西方的观念与西方视角大举“侵犯”我们看待传统的眼光时,“当西方音乐文化进入的时候,强调的就是‘为人’的、作为审美功能的音乐”[16]对音乐的审美功能性的关注逐渐消解了我们对音乐社会意义的思考。

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传统以“礼”的形式转移到了民间,中国传统音乐的“大传统”由至20世纪初止“在农耕文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其音乐文化有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的特征逐渐消解[17],在几千年来中国音乐“大传统”的社会意义逐渐消退、审美意识渐次增加的现实环境下,其发展开始转向当下民间的仪式用乐之中。在功能性意义的背景下延续着几千年来的遗存,显现于今天具有逐渐消解之势的礼俗仪式用乐之中。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在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精神层面”全面科学化的背景下,传统音乐无法再继续生存于现代语境之下,虽传统究竟是将部分变形发展还是消亡于其中我们不得而知,可我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传统未来的命运堪忧。在所谓先进文化理念中以审美为先导的意识观念支配着传统音乐教学的现实面前,我们应该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历史上的主流传统、现在以非主流的形式存在于乡村社会的音乐文化,一直是多重功能性并存的,这种多重功能性的存在恰恰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大传统”[18]。

因而从这个层面分析,“礼失而求诸野”的命题并非空穴来风,“诸野寻乐”亦是历史赋予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使命。普通高校中国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必须要突出和强调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文化意义,引导大学生在认知传统音乐本体层面“表象”的基础上,深挖“表象”背后的意义。作为文化传统的生成、发展、变异、演变的内驱力和原动力,从共时性和历史性双重认知的前提下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脉络,认知传统音乐社会的消解、关注传统依存环境的变迁、洞悉现代语境下传统消解无力感的原因、承担起传承中国音乐传统的责任,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及其文化的深度体认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这方是在普通高校实施传统音乐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视域下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延伸及实施途径

(一)传统音乐课程教学理念的延伸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犹如一条数千年绵延不息的河流,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发展形态与内容。“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总是连贯古今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民族文化形成的历史长河中,都伴随着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衰亡的过程。传承性的运动规律是音乐文化延续、生存的根本条件与特征。”[19]因而传统音乐的文化属性中既有艺术形式所共有的实用功用和审美功用,又兼具重要的社会功能性特征。

1987年邵光琛先生即提出“传统音乐并非音乐传统”,学界对此多较为认同。“传统音乐是指历史上存在过的或是历史上产生而又流传至今的具体乐种和乐曲;音乐传统则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开放系统,既源自远古,又指向未来。”[20]既然音乐传统的涌动是推进传统音乐之河汇流发展的动力源,那么作为教育行为的实施者,教学理念假如仅仅局限于对音乐本体的表层的鉴赏与教授,则有舍本逐末之嫌,割裂了音乐本体、音乐现象与音乐文化间的联系,也忽视了传统音乐与音乐传统的互通共融性。“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育被限制在音乐理论知识性传授和形式的抽象分析方面,使音乐教育成为悬浮在表层的纯技术操作,……在普及教育中,它只能使人们获得有关音乐的种种知识和技巧,而很难得到对音乐深层的鉴赏能力与美感趣味,造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在于将音乐与文化分离。”[21]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同样需要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的地域优势、学识优势、精力优势、创新优势,“把握中国历史和当下‘民间态’客观存在的关联相通,理念调整很有必要,如不能做到这一点,学界提供给学子的就是不完整的传统音乐文化样态,难以对音乐文化传统产生认同。”[22]此处“学子”置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语境下的意义性更加凸显,当代大学生施以传统音乐教育目的之一就是“立足于音乐的本体,向相关文化拓展,使大学生认识音乐艺术形式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沿革和发展过程,音乐对时代和社会所产生出的深刻影响,理解音乐中广阔的精神内涵”[23],引导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以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研习和思辨中国音乐文化的传统,让更多的学习者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及其文化的感知,体认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延伸

不可否认,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中国传统音乐经典作品的学习的确不失为让大学生尽快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增强大学生对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的好方法,然而,倘若在普通高校音乐课堂中仅仅将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局限于此,则未免太过保守,亦有悖于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对象知识能力水平提升发展的规律。故而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既要关注传统音乐中多类分的经典曲目的教学,又要关注音乐本体所蕴涵的文化传统,还要关注中国传统音乐发展与演变的脉络,关注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倾轧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环境的演变中传统音乐的消解、演化、嬗变的过程与规律,关注“失于诸野”之传统的前世与今生,以文化的自觉关注传统之未来。

1.品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音乐的方式塑造更加美善的“人”,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其要务之一,学会对艺术价值的品评乃是要领所在。“中国的传统音乐实在并不是一切都好,许多传统音乐出现危机,甚至濒临淘汰的边缘,那是它们不能适应今天中国人的需要,是无可奈何的事,当然我们今天完全有可能将这些祖传的宝贝都原封不动的保存起来……只要对今天的中国人的文明发展有利,该淘汰的由他淘汰,该继承的认真继承,该吸收的努力吸收,该借鉴的大胆借鉴。”[24]与封建社会制度有着密切共生关系的传统音乐,在内容与形式上必定有在制度的缺陷和弊端下衍生的“糟粕”,其现实样态必定有良莠杂陈之态的呈现,因而普通高校在传统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谨慎鉴别和挑选。课堂教学内容上对经典作品的介绍与教学安排无疑秉承了去粗取精的要旨,倘若能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加入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与演变的现实与分析,借助对这一问题的引入和分析,为大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传统音乐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全貌与发展大有裨益,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传统音乐在形态上的变化与融流,学会甄别与品评传统音乐中的精华与糟粕。

2.辨析:环视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文化土壤,其本初样态是与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封建制度长期并存的,但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时代的进步、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与其有着共生关系的中国传统音乐在内涵和外延上也有了较大的拓展。传统不仅存在于广义上被赋予的音乐形式之内,也以仪式等形式存在于广袤的田野之间,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而言,其样态的呈现一定是同传统音乐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连,随其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衍生与嬗变,故而对中国传统音乐在概念上的理解应该是变动和发展的。对传统音乐本体的关注固然是基点,但却不可固步自封,止于基点,而要以基点为中心发散辐射至传统音乐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学会分析,就是要通过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理念与内容的延伸,使大学生能够以清醒的头脑认识到传统音乐形态的蜿蜒与嬗变,清晰明了的洞悉我们的传统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的传统文化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的传统音乐究竟又是怎样的,清楚而自觉的探寻保护传统音乐的方法。

3.创新:创新是教学形式上的创新,重视学生主动性的提升。当然上述对传统音乐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延伸会给教学本身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安排、教学的准备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准备教学的工作量会无形增大数倍,而且对传统音乐本身前世今生的清醒认知也成为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教师的必备知识。但作为普通音乐教育的实施者通过这种方式“授之以渔”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的教学效果意义巨大。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除了关注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培养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通过激发大学生的多重潜能而促其自发、自觉地实现自我修养的提升与完善。通过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教学手段的拓展和延伸,帮助大学生利用地域优势以及自身知识结构等有利条件,自觉地将传统音乐与文化联系起来,与民俗联系起来,提升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传统音乐教师不妨突出课程内容的主题性引发学生思考,使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为介质围绕教师预设的传统音乐相关主题展开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归类获得阶段性心得,通过课堂讨论、成果展示与教师方向性的引导,锻炼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潜能的开发,通过实施传统音乐教学的过程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双赢目标。

如果说高校教育是育人、树人的重要手段,那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则是完善人的重要途径;如果说传统音乐的本体样态是陶冶大学生艺术情操的有力工具,那么传统音乐随其文化生态环境嬗变的样态则是帮助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有效手段;如果说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在内容上对音乐本体的关注是教学的根基之上繁茂的大树,那么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延伸则是枝繁叶茂之中累累的果实。通过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反思,意在以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堂为阵地,充分利用普通高校教育对象所具的地域等优势,在明晰中国传统音乐“前世”与“今生”的基础上“诸野寻乐”,使大学生在学习了解的同时,以文化的视角深入对其的认知,在历史和文化的双重考量下,达到传承之目的,探寻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未来”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再生.近现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7,23.

〔2〕冯兰芳.对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探讨[J].中国音乐教育,2005,(10):31-32.

〔3〕〔4〕〔6〕〔7〕〔8〕〔23〕冯兰芳,孟维平.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一个新学科的崛起[J].人民音乐,2007,(12):76-77.

〔5〕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24,(01):2-37.

〔9〕〔17〕〔18〕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和教学 [J].中国音乐学,2006,(01):3.

〔10〕黄允箴,王璨,郭树荟.中国传统音乐导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0,4.

〔11〕董维松.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问题[J].中国音乐,1987,(07):45-46.

〔12〕〔19〕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0):6-7.

〔13〕〔15〕〔16〕项阳.中国音乐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J].天籁,2006,(03):4.

〔14〕齐琨.论传统音乐的两种时态――以徽州礼俗仪式音乐为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02):30.

〔20〕李西安.对音乐传统传承、变异与创新的再认识[J].人民音乐,2003,(12):19-23+63.

〔21〕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的人文阐释[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