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打造企业健康文化范文

打造企业健康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打造企业健康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打造企业健康文化

第1篇:打造企业健康文化范文

去过两次美丽的雾都重庆,与重庆美容商会及当地很多大店、会所都有过亲密接触,但鲜有人说起汉藏宫这个行业“巨无霸”。而第一次在我们杂志上看到“汉藏宫”三个字,我脑海里即刻浮现出的是一座神秘、宏伟、富丽堂皇、蕴含浓浓民族文化精髓的宫殿——那里应是一座代表着一个国家文明高度的城堡,一个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敬畏、向往的地方。

然而,通过杂志上汉藏宫外观全景照片所表现出的欧式风格建筑与文字联想的反差,让我们对汉藏宫有了更强的探究欲望,尤其是汉藏宫团队首次将“文化养生”提高到“智慧养生”层面,将经营差异化放在美容会所和亚健康管理之间的定位让我们对这种会所发展的方向有了更多好奇。它是怎样一座宫殿?与其他美容会所有什么不同?它的基地样板将会给美容行业带来什么样的财富风暴呢?

感谢广州维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我们媒体搭起这一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去探究这个行业“巨无霸”的成功奥秘。

感受智慧养生力量

3月28日中午,飞机降落在重庆机场,10多分钟的车程后,我们终于来到重庆北部新区幽静清雅、风景秀丽的米兰山巅。沿着盘旋山路,呼吸着道路两旁绿叶散发出的清新气息,我们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汉藏宫。

这是一座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独栋式建筑。记者也曾参观、采访过一些近万平方米的会所,但从没见过一家会所是雄居一方的,它外观宏伟、大气、别致的欧式风格建筑,当之无愧地成为行业标杆会所中的“巨无霸”。

汉藏宫董事长徐平告诉记者,“汉藏宫”是有深刻寓意的:汉即汉达无疆,藏为藏精立魂,宫乃宫连乾坤——汉藏宫集东西方智慧养生文明精髓之大成,以“和”为养生哲学,融合了中国传统儒释道中医养生文化与西方功能医学检测技术,独创了中国最完整的高端健康管理“四心六步”运营体系。

何为“四心六步”?徐平说,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汉藏宫提炼出目前国内最完整高端的“四心六步”整体健康管理模式,“四心”就是汉藏宫拥有检测中心、抗衰中心、静养中心和珍膳中心四大核心模块;“六步”就是咨询、检测、评估、规划、干预、追踪六大运营步骤。

1.检测中心:汉藏宫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最高端的功能医学检测系统,引进俄罗斯七轮能量检测系统、日本全息细胞血液检测系统、美国人体代谢热成像检测系统和国际医学界最先进的功能医学抗衰老检验技术,从宏观到微观,从影响健康的因素方向到造成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多角度、全方位了解人体现时健康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声、光、电、热、磁等无损伤的物理检测方法,根据人体个性化体质、代谢平衡、营养平衡、生态环境,能为身体变化的各个阶段(亚健康—高风险—疾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整体健康解决方案。

2.抗衰中心:汉藏宫拥有独具特色的抗衰老中心,整合德、美、加、日、瑞士以及中国台湾等地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专业的服务团队,运用功能医学检测结果整体分析整个身体器官机能在衰老过程中的进程,提前进行诊断、预防和干预维护,为会员及家庭成员按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深入衣食住行、运动、休闲、社交等生活细节,量身定制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抗衰延年的个性化方案。

3.静养中心:汉藏宫集结古今高效养生驻颜秘笈,以通经络、排毒素、泄有余、补能量、调五行、养肌体、觉性灵的静养中心,以“莲”为标识和主题贯穿整个会所。汉藏宫以“莲”为意立魂、以“莲”为品立业、以“莲”为质立德、以“莲”为语立言,以“高端、品质、专业、服务”为企业核心价值,打造面向精英小众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的领导品牌。

4.珍膳中心:汉宫私厨,是中国私府养生餐饮的典范。汉宫私厨以《黄帝内经》为主导思想,结合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逍遥游》中养生文化部分,以“三序观、五行纲、七诀菜、九道养”养生文化,在中国私厨养生文化餐饮中独树一帜,成为传播教育养生文化的窗口和健康品质生活的展示平台。

汉藏宫董事长徐平在采访中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曾经有位女顾客,在其他美容会所经过无数次的理疗未见疗效,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汉藏宫做了2个星期的健康调理后非常满意,连连对汉藏宫的私人健康管家说变化太大、效果太好了,在这里花多少钱都愿意。其实,汉藏宫就是通过“四心六步”的健康管理模式给她做了个性化方案,整个实施过程都是针对她的需求进行的。这样的案例就是汉藏宫几个模块的协同增效产生的叠加效应,这不是1+1=2,而是1+1>2,即通过早餐的改变、运动的改变、心情的改变、泡浴的改变,达到疏肝利胆、提精醒脑、脾胃调养的效果。

“健康养生无处不在,养生一定要先养心。当一个客人在市场打拼中赚了很多钱,感觉自己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会带着很多怨气和怒气来到这里。如果你想给他娓娓道来一些文化层面的东西,他根本听不进去。我们就选择用行为去改变他的健康状态。在个性化方案中加入一些行为因素,其中有一个行为板块叫走道文化,由行走教练早晚陪护客人走路,体验重走人生路的神奇奥妙。浙江有个年产值几十亿元的上市公司总经理李先生就表示,通过走道行为干预,他感觉奇迹出现了,思考问题聚焦了,认知能力也提高了。很多客人通过走道,达到了身心和谐,提升了智慧能量,而走道文化的最大核心作用就是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当一个人的心跟自己在一起的时候,力量是最大的。”

经过徐平董事长的详细介绍,记者开始对智慧养生有了概念性的认知,集大成为智,领悟通透并执行之为慧,汉藏宫已经从理念到实践都把智慧养生演绎到位,让我感受到他们跟一般养生会所和综合性会所的不同:一般养生会所只做中国养生文化,综合性会所有相通之处但又缺乏高度理念来支持。智慧养生将引领高端养生模式带动新一轮养生市场变革。

走进汉藏宫团队,感受企业文化力量

在采访的第二天,刚好是汉藏宫中高层团队会议,我们有幸成为旁听成员,从而有机会领略这支高素质团队在企业文化影响下的精神面貌。从会议中我们了解到,汉藏宫里的党员就有十几位,而且成立了党支部组织,中高层团队结构里以大学生占大多数。目前汉藏宫汇聚了国内外专家团队、医学学术界泰斗、国家注册营养师、国家注册健康管理师等专业人士200余人。

汉藏宫副总经理梁钢柱告诉记者,团队的组建与素质的打造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我们打造的团队是一体化的综合型人才,首先在招聘的时候要把握好基本两点,一是要有学习能力,二是要能融会贯通。在入职的前3个月,主要从心态、企业文化、团队协作等方面加以培养,尤其是要培养员工心态的稳定,给员工一个可信赖的工作环境和未来希望。我们历来把莲花的‘五品八德’作为汉藏宫的文化与象征,我们把莲花画在天花板上、挂在墙上,甚至做成雕塑放在会所的前面,就是希望所有的员工看到莲花,就想到莲花的‘五品八德’,一步步地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心里,扎根在每个人的心底,深入到骨髓,再转化为行为习惯,用行动表现出来。我们会以传帮带的方式让企业文化一直延续,哪怕自己退居二线了,还有我们的团队顶上去。”

以文化导入,缔结全国健康连锁联盟

“我们应顺应经济形势做强企业、做大企业,通过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源整合,逐步走向健康连锁联盟。当整合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这个群体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我们努力拼搏、造福社会的精神。为完成这个伟大使命,汉藏宫团队将与健康联盟全体成员一起,肩负责任与使命,帮助同行成长,集中力量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目标,真正实现平台之上、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的未来美好景象,在行业中打造出一个响当当的中国乃至世界的健康品牌。”这是徐平董事长手机上的一条信息,而这条信息正是激励她前行的动力之源。

在她看来,要做强做大企业,必须登陆资本市场。“我们前期做‘加法’,与客户资源整合,抱团发展,合作共赢。以‘七星伴月’方式进行市场布局,在每个大城市只设一家健康管理基地,在周边区域建立分属基地的调理中心,以基地为中心,带动周边调理中心的发展。在高档社区建立高档精品店,以健康产品辐射当地市场。后期做‘乘法’,在未来3~5年内汉藏宫逐步对各大基地实行战略并购,整合上游厂家等100家客户,等待时机,登陆资本市场,让更多辛辛苦苦一辈子的合作好伙伴成为亿万富翁和上市公司的股东老板。”

汉藏宫市场营运总监杨琳毫不避违地说,汉藏宫的招商加盟一改传统的招商模式,突出以参观体验、学习观摩为特色的招商模式。其中每月开展的“品管圈”客户研讨分享圈友会,是汉藏宫最具特色的招商模式之一。汉藏宫不讲产品,而是给到客户一套升级的健康管理理念、可以落地的一套实操性很强的整体健康管理解决方案。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特点,汉藏宫通过“六步分拆”法,步步引导,避免让客户少走许多弯路。比如在客户管理系统中,就包括如何建立绿色通道获取客户的名单、如何甄别目标客户、如何组织内训、如何举办沙龙会(如从企业家的健康谈企业的健康)、如何进行异业联盟、如何做促销和市场启动方案等模版、如何让客户从体验中完成刷卡的成交技巧等。

为打造全国健康连锁联盟,汉藏宫斥亿万巨资打造重庆汉藏宫基地,以莲花的“四品八德”为文化体系,以魂附体,缔结健康连锁管理联盟,输出汉藏宫的核心价值文化体系,帮助有多年经营管理经验的中高会所顺利转型升级,实现“第二次创业”梦想。比如导入健康管理理念后,既可以提升客户的生卡能力,从几千元的面部年卡上升到几十万元的健康管理卡,又拓展了消费群,不只是针对女人,男女老少都需要健康管理。在原来的专业基础上导入健康管理的理念,把项目制转化为如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升员工素质,从一般的美容师升级为专业的健康管理专家,把顾问制转化为私人健康管家制;还帮助新会所直接转型升级为健康管理会所。

在汉藏宫一次全国招商会议上,董事长徐平饱含激情地说:“当下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主体做好,把客户服务好,心有多大,努力就会有多大。汉藏宫的发展方向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方法。下一个10年,是我自己人生最关键的一站,由自己亲自操盘,以实体+资本的形式登陆资本市场,打造出一个世界级的健康管理养生平台,真正为人类健康护航,同时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

第2篇:打造企业健康文化范文

云南茶、中国茶的突围之路,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茶和云南茶的位置在哪里;二是如何借助人类大健康的机遇;三是如何撬动大健康产业,让茶无处不在;四是如何实现茶的全价利用和全产业链打造。

“大资源小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成为了茶叶种植大国、生产大国,但在茶叶出口上却是一个数量大国、效益小国。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茶叶经济体,茶叶产量占世界的近四成、消费量占三成,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生产率的提高和茶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但在国际贸易中仍然呈现竞争力弱、附加值低等特点,出口均价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仅为最高水平的1/9。

在云南,全省茶园面积达580万亩,采摘面积472万亩,产量27万吨,综合产值达223亿元;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分别位居全国一、二名,成为名副其实的产茶大省。产值亿元以上的茶企达20户,千万元以上产值的茶企达118户;茶叶精深加工比例超过60%;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出口创汇不断增加,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普洱茶产业发展迅速;茶事活动蓬勃开展,文化发掘方兴未艾。

但也要看到,云南茶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全球茶叶长期产大于销;传统茶产品与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冲突;资源利用率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种植规模优势逐渐弱化;茶叶深加工不够,大企业不强,科技含量低,品牌生产缺乏活力、不成规模,处于产业链中资源供应的末端,等等。

云南茶产业“多、散、弱、小”的格局依然没有质的改变,依然没有走出“大资源小产业”的发展困境。

茶产业要抓住“健康红利”

健康红利时代到来,茶产业是重要的大健康产业,农业和茶产业发展的最终方向究竟在哪里?

从外部环境看,在全球气候变暖、空气质量严重下降、江河和地下水遭污染、耕地重金属超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屡发的现实情况下,中国正置身于空前严峻的环境挑战中。

世界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黄色农业、黑色农业三大阶段,在当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的形势下,农业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重要转折,现已步入绿色农业时代,而且呈现有机化、高端化、健康化等特点。一个生态文明的大时代即将到来。

生态文明是全球的共同价值,而人类的大健康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命题。在人们追求身体健康、生活品质的过程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将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效益,即“健康红利”- - -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创造、传递健康的大健康产业,将成为新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人类千年的饮茶历史和现代科学证明,茶是绿色、生态、健康的日常饮品,茶是愉悦精神、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茶产业必将是打造大健康产业的主力军。

里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人类需要寻求更加集约、更可持续、更符合自然和社会伦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个根本出路就是以新一轮技术革命为支点,推进和实现新的产业革命。”

中国的和平发展,正推动中国文化、中国理念、中国产品被世人熟知、欣赏并接纳。云南茶产业的发展也要适应这一历史趋势,借助这一强劲势头,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禀赋,以科研创新为撬动发展的支点,将产业发展提升到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让茶无所不在。

云南茶产业的整体提升,不仅是让茶作为饮品的品质提升,更要让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去创造一个全新的大健康产业。

实现中国茶的战略突围

站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关口上,我们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摒弃落后、低效、单一的生产方式,建立更完善的产业结构,激发更丰富的产品需求,创造更新颖的盈利模式;注重应用现代科技成果,积极开拓电商渠道。

同时以工业连接农业,用科技连接企业,整合各方资源,拓展茶叶在品饮、日化、保健、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功能,应用数字化科研成果创新茶文化传播的方向,引领消费时尚,以深加工促进茶叶资源的全价利用、跨界发展,把云南茶产业打造成一个千亿元级的大产业,推动中国茶产业发展实现战略突围,重塑中国茶产业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创新的路径首先是以基地为依托,以茶园为“第一车间”,通过规范化种植、细化管理流程、统一产品认证等方式,强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茶农自觉进行标准化种植管理,进一步突出生态茶园的生物多样性,走绿色环保、生态有机、优质安全的茶叶种植道路。

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茶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认真筛选有发展基础、市场前景好、竞争实力强的本土企业、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并制定有吸引力的政策条件,营造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积极引导一些有意进入茶产业的大企业集团和企业家来云南考察投资。

以科技为支撑。重点加强与国内外先进高端科研平台、机构、专家的合作,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研究院”,重点向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用品、天然生物化工原料方向发展,积极开展茶叶功效研究、工艺研究和产品开发,减少传统茶叶的生产、消费环节的浪费,尽可能实现茶叶的全价利用和深加工,推动茶产业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支撑型转变。

以创新为突破。当前有用普洱茶、红茶、绿茶有效成分为主要原料、加配其他生物制剂的日化用品,一上市就获得市场青睐。

以品牌为关键。要围绕自然的生态、食品的生态、文化的生态,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的云茶品牌,使云南茶品牌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走向世界的又一张金色名片。

以效益为目标。对于不同发展基础、不同品格类型、不同需求层次的茶产品,要围绕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分类指导、分类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一个产业要做大,必须创造一种新的消费习惯,使产业发展的成果成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必需品。因此,云南茶产业发展要在适应市场传统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引领和发掘人民群众与茶相关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更新、更多的茶产品,服务市场需求。

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政府的平台和角度,整合各方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资源,集中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攻坚;对辐射带动产业跨越发展作用明显的关键环节进行提升,形成“五联盟”、“两连锁”、“两联动”的良好格局,即:产业、企业、基地、农庄、产品联盟;国内、国际市场连锁;网上、网下销售联动。

第3篇:打造企业健康文化范文

一、健康经济的解析及其意义

所谓健康经济,是以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健康为目标,以维护生命健康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健康经济有两层含义:一是促进经济运行健康,要求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必须以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前提,促进绿色发展;要求生产要素必须实现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集约发展;要求经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体现平衡发展。二是经济运行必须以不损害人的生命健康为底线,以保障生命安全、提高健康水平为原则,充分考虑发展的资源显性成本和健康隐性代价,实现生产过程、市场流通、产品服务和消费处置的全程健康。

(一)健康经济有利于破解发展困局

健康经济以促进生命健康为基础,以发展高附加值健康产业为路径,超越了“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的控制性发展内涵,是一种进取性的新型发展模式,符合党的十提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基本要求。“健康经济”正是适应于这种要求的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并能够成为高邮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

(二)健康经济有益于创新发展

从全球经济发展看,不同时期均有标志性的技术创新引领时展。继蒸汽机、电力、IT技术、新能源之后,健康技术突飞猛进,健康产业附加值和发展潜力巨大,已经呈现引领新时期全球经济的趋势,将有望成为未来经济的领头羊。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加速,健康消费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高邮倡导健康经济,将可以在现代生物技术创新、健康产业发展以及扩大健康需求、促进健康消费等方面抢占发展先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三)健康经济促进全民健康

发展健康经济,保障和促进人的生命健康,本质上是民生工程。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累积了种种矛盾。因此,促进全民健康,仅仅从医疗入手是远远不够的,健康经济着眼于消除经济发展中危害健康的因素,并且大力发展以养生、预防、康复、保健、健体为目的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健康经济是提高幸福指数的惠民之举,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建设美丽高邮、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二、高邮产业现状分析及制约因素分析

高邮三次产业由2013年度16.5∶45.4∶38.1变化为2014年度的15.9∶44.5∶39.6,虽然高邮经济呈转型升级态势,但当前高邮经济发展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传统产业多数处在价值链低端,新兴产业占比较小,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结构调整阵痛逐步显现,传统发展模式和增长路径造成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凸显。

(一)工业经济发展提速,但产业亟待转型待升级

(二)现代农业发展提效,但龙头企业尚不大不强待

(三)服务业发展资源丰富,但产业特色尚不明显

三、发展健康经济的路径

发展健康经济,应摒弃传统追求物质产出最大化的发展模式,颠覆GDP崇拜的考核体系。健康经济的核心动力是改革和创新。只有通过深化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才能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对于高邮来说,应把健康农业、健康制造业、健康服务业等产业作为发展健康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撑。根据高邮实际,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加快制定健康经济规划

应把高邮放在全省、扬州大市发展的大格局中深入思考,以战略思维和宽广视野,科学谋划战略定位和发展蓝图。立足高邮特有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解放思想,审时度势,重视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健康、养生创新区,力争把高邮发展健康经济作为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创新转型发展的省级战略来实施;树立“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编制《高邮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对功能区进一步细化,明晰各功能单元的空间布局。建议确立“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康复医疗、文化休闲旅游四大主导产业,打造城南健康产业园、清水潭养生谷”发展定位,按照“一环、两线、四板块”的布局,统一规划,使核心区、功能区、各板块之间功能互补、有机整合,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健康产业体系。“一环”是指环高邮湖区域规划打造滨湖养生之都。“两线”是指沿安大线和大运河两线规划健康产业集聚区,安大线重点在健康食品、里下河健康休闲方向规划发展,大运河线可结合邮驿文化、运河文化沿运河发展健康产业。“四板块”则包括了全市四个各具特色的休闲养生区域,由中部人文休闲养生板块、西部湖西民族休闲板块、北部高端生态休闲板块、南部健康休闲养生板块构成。通过新战略定位的实施,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转型升级,使高邮迈出创新发展的坚实步伐。

(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型

一是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制造、加工宜向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优势产业转型,通过招商选资,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知名度和竞争力。二是改善产业组织结构。按照专业分工、产业配套的要求,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软件外包等生产业,实现工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向完善产业链条转型,构建以产业链为纽带、骨干企业为龙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三是提升技术和产品结构。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医药研发、医疗器械;食品产业重点发展营养食品、特殊用途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打造健康产品品牌,向提升产业层级转型,如城南新区可利用现有医疗保健器械制造业、健康纺织业、健康新材料、健康食品以及高邮建筑业总部经济等产业,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打造“城南健康产业园”。

(三)加快推进城市功能转型

坚持走产城融合、产城互动、产城共进之路,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转型,建设宜居宜业型、生态环保型城市,开发文化项目,提升城市品质。其一,坚持中高端定位。以本地中高端大众和外地高端人口为目标人群,扩大中高人口集聚和产业升级;其二,集群发展与分布式发展结合。利用产业基础,推进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人口聚集,配套发展公共服务,结合发展商业化服务,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其三,避免新的泛产业化。清晰界定健康产业范围,重点引进和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学校、医院、康复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群众对就学、就医的需求。重点以高邮湖环湖湿地和大运河滨水岸线为资源,依托界首芦苇场、马棚清水潭、车逻农业园、龙虬庄遗址、湖西神居山等打造旅游度假区,并设计开发出更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参与活动及旅游休闲纪念品,提升休闲旅游和城市生态功能。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速汇聚人流,提升人气,繁荣城市。

(四)加快推进服务工作转型

在土地、金融、人才等政策上,应为健康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在财政拮据、资金紧张不利因素下,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全力以赴优布局。结合深化体制改革,降低行政成本,优化行政审批。由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审批等常规服务向降低企业投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转变。加快科技研发、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打造优质环境洼地。以智慧大厦、科技创业中心等为载体,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打造健康产业孵化平台。按照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理念,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构建政产学研用的纽带,争取在项目、产业、人才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促进科技与健康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科技创新的服务链,打造服务发展的平台和人才创新的舞台;学习张江、泰州等地建设市场营销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会展交易中心的成功经验,拓展服务空间,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发展活力充分释放。

第4篇:打造企业健康文化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多的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渗透到企业的所有活动之中,成为企业所特有的文化状态。因此,企业,特别是成功的企业,都十分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又面临着新的抉择和挑战。

1“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1.1互联网已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

在以传统媒介传播为主的时代,承载企业文化的平台单一,员工对信息的了解主要是依靠企业内部刊物来进行。而在以视、听、读、写全方位、多管齐下的“互联网+”时代,企业信息的传播途径则有了更多选择。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自媒体快速崛起,它们以其时效性、灵活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成为当今企业在文化建设领域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对象。在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大中小型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加有效便捷的平台。企业的价值观、愿景、标识、口号、作风、习俗、礼仪等,这些在以往被认为是虚的,抽象的,可有可无的东西,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变得具体可感,深入人心。企业的顶层设计、管理理念、各项决策以更易为企业员工接受的方式,得到了员工们的理解和认同,并成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行动指南。

1.2以人为本成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础

以人为本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管理就是要充分重视员工们的切身利益与合理诉求,重视员工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调动员工们工作的积极性,以此激发起广大员工自觉服务于企业、爱企业如家的热情,让每个为企业勤奋工作的员工都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看到了互联网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担当,它成为企业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最好体现者。企业管理者从过去的发号施令者,变成了协调者。企业的文化建设不再是一个虚幻的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落了地。在“互联网+”时代,员工的困难有人过问、关心;员工的需求,有人倾听、解决;员工的成长,有人规划、落实,互联网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出了一种人性化的良好氛围。

1.3企业内部成员与外部客户间的沟通交流变得四通八达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企业员工的有效沟通,提供了便捷渠道,众多企业开通了官网、OA办公平台、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微信群、QQ群等,企业员工信息、研讨工作、商洽问题、提合理化建议、分享技术成果和心得体会等有了更多选择。互联网打造出更为平等的对话环境,“分享”与“沟通”,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特质,它所呈现出的企业文化传播的宽松环境,为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双向交流插上了翅膀。员工之间因为沟通渠道众多,交流通畅,关系变得紧密,员工们的归属感增强;而客户因能与企业进行及时有效沟通,对企业的好感度和信任度提升,减少了磨擦,企业文化传播就这样有效地融入到了互联网的传播之中。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制度等这些企业文化需要重点打造建设的内容,通过互联网而深入人心,由此形成了企业员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2“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

2.1切实完善与加强企业网络新媒体的平台建设

文化建设一定要有好的平台,“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文化平台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管理者要转换思想观念,舍得投入,做好企业官网、企业微信公众号、企业论坛等网络平台的建设工作。通过这些网络平台,让员工在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最新资讯、工作动态和发展规划,信息共享,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激发他们参与企业发展的热情。同时,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还应重视企业员工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与企业一同成长。

2.2创新文化建设要成为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驱动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企业深知,在这样一个时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充满了变数。正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6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上所说:他的每一天都如履薄冰,每一天都像过一年一样难过。马云的这番话并不夸张,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马云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他认为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不断修炼内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所以说,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所有优秀企业的文化核心,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与企业创新一脉相承,它应集中体现出企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它应成为一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驱动力。对企业而言,在创新文化建设中,要能营造出一种激发员工创新能力的氛围,要允许员工犯错误,要能调动员工们参与企业文化创新的积极性。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力,企业就是要激发出员工们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使创新的种子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土壤中生根、开花、结果。

2.3建立一种健康、积极、奋进的竞争文化

当今,“80”后“90”后员工已成为企业生产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自主意识强、学历层次高,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建立一种健康、积极、奋进的竞争文化,给新一代的员工们以充分的尊重、信任和关心,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他们压担子,以引导、培养、激励等方式,促进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他们与企业一同进步,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企业需要竞争文化,而这种竞争文化,却是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企业传统激励机制无法达到的。“互联网+”对企业文化的激励机制要求更高,即企业文化不仅要能够满足员工们浅层次精神需要,还要能够满足他们的深层次精神需求。因此,建立一种健康、积极、奋进的竞争文化和长效激励机制,破除层级关系,根据员工的意愿、能力、承担的责任、创造的价值进行激励,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2]

3“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路径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把互联网思维纳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之中,成为每个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3.1全力打造企业的优势文化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而经过历史的沉淀与积累,这种文化往往体现着企业的特色,企业举全力完善与打造这种特色文化,最终形成的就是企业的优势文化。优势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曾多次说过: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海尔文化,海尔的什么东西别人都可以复制,唯独海尔文化无法复制。的确如此,企业应当认识到优势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文化建设如果还停留在表层的标语、口号、园区绿化,或局限在浅层的职工礼貌、着装、仪式等方面,甚至不思进取,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复制别人的文化,那无疑会错失发展的良机,甚至可能遭到淘汰。优势文化建设,就意味着企业要瞄准自己企业的发展前景,集中火力,打造出属于自己企业独有的、具有浓厚品牌色彩的文化来[2]。阿里巴巴、腾讯、华为、海尔这些蜚声海内外的知名企业已打造出了自己企业的优势文化,但他们仍在努力完善和发展着自己的优势文化。而众多企业如今正走在打造自己优势文化的路上。“互联网+”为企业优势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企业要把握住机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潜心凝炼出企业独到的特色文化,继而打造出企业的优势文化,并把这种优势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传递到企业的各个角落,让优势文化融化在员工们的心中,成为丰富他们精神的钙质,也成为企业创品牌、强筋骨的有效“神器”。

3.2建立多元化文化发展机制

在打造优势文化的同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还应建立多元化文化发展机制。因为企业文化其构成本身就是复合性的,它既有表层次的,诸如轻轻松松的娱乐活动;也有深层次的、高大上的个人自我实现之类的归属感、成就感等等。“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正视“80”后、“90”后这些新生代员工们的需求,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机制,使员工们对于文化的多元化需求能够落到实处。企业如果一味沿袭传统的文化建设路径,罔顾员工们的新需求,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就会隔靴挠痒,无法落地。多元化文化发展机制就是要突破传统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局限,变单一为多元,变僵化为灵活,变封闭为开放,关注员工们的感受和需求、给予他们尊严、平等和关爱,重视他们个人价值的实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为企业经济发展汇聚更多的力量。

3.3重视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文化管理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员工,身上已具有鲜明的互联网特质,企业过去那种单一化、层级化的管理体制,对于这些与互联网一同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来说,显然已落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贴几条标语,喊几句口号,板起面孔开会,领导发号施令,众人被动响应的企业文化传统建设模式,遭到新一代企业员工的摒弃,他们喜欢的是鲜活自由和形式多样的文化模式,他们热衷零距离、无边界沟通交流。[3]因此,“互联网+”正深入地影响着企业的管理体制,也影响着现代企业员工的职业行为,比起兄长级、父辈级的老员工们,新一代的员工们更加看重的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而对于企业来说,尊重员工个性,尊重员工的创造力,构建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文化管理就成为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努力方向。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打造出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作者:黄馨慧 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6中国绿公司年会上的发言[EB/OL].齐鲁网,2016-04-24.

第5篇:打造企业健康文化范文

浅淡如何打造强势企业文化

作为一种“知识资本”,企业文化给企业注入了生命活力,带来了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如何充分发挥企业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功能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凝心聚力,企业文化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全身心的投入企业建设。要通过职工乐于按受并能积极参与的方式、方法吸引职工、感染职工。首先用科学理论武装职工。要从企业特点出发,紧密结合实际开展理论教育,并把教育的重点放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教育中,要注意组织职工开展“主人翁意识”、“我是企业的人”、“我为企业献一计”等专题活动,引导职工跳出自我看自我,跳出成绩看不足,跳出当前看今后,自觉地用市场的观念、竞争的观念看待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其次,用企业精神凝聚职工。塑造团队精神,献身企业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团队精神教育,围绕什么是团队精神?如何塑造团队精神?引导职工形成“我即企业,企业即我”的意识,增强职工献身企业的主人翁精神。再者,用健康的文化陶冶职工情操。要利用专题报告会、纪念日活动、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的八小时之外生活,引导广大职工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自学抵制封建腐朽思想的侵蚀。

二、坚持创新,企业文化要服务企业的中心工作。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生命,再成功的企业,其文化建设也不能凝固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既要充分考虑发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遗产,又要有时代特色,把企业文化构建与时代的精神融为一体。企业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来进行。这就要求把企业经营的各种理念,反复地向职工群众进行宣传,使企业发展的各种理念成为职工思想上的定势、价值的取向、行为规范;要积极宣传企业生产经营各项规章制度,把企业经营各种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之中,并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以人为本,企业文化要着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只有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同,才能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重视人的价值,开发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强调人性化管理,改革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由过去只重视对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的管理,通过人文精神的倡导、人性的理解、人格的健全,使之提高管理效率。要扩大民主管理的渠道,给职工提供多方面的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和场所,营造一个各尽所能、各遂其志、各展其力、齐心协力为企业发展而奋斗的生动局面。要加强对职工的岗位技能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比武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职工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通过各种人性化的管理和人文关怀,使企业文化成为一种精神力量,营造“人和”效应,进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6篇:打造企业健康文化范文

今年以来,九阳股份(SZ002242)似乎有点“流年不利”。

先是公告下调净利润预期,增长率由15%—50%大幅修正为0%—15%。随后又表示撤销今年初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同时还高调宣布投资10亿元进军健康休闲旅游项目。不过,最受争议的则是九阳抛开家电业“专业化向多元化”扩张的趋势,自主推动的“好机、好豆、好水成就好豆浆”的发展战略。

浙江万里学院客座教授冯洪江向《中国企业报》记者分析指出:“表面上看从豆浆机到大豆、净水最终成就一杯好豆浆,以健康文化为纽带建立了一条完美的企业战略链条。但就中国市场现状来看,豆浆机、净水机、大豆横跨工业、农业两个领域,最终还要整合至旅游文化产业中,就九阳股份现有的实力和资源来看,整合家电资源并撬动文化旅游产业杠杆,显然是不现实的。”

豆浆机主业“腹背受敌”

当年,豆浆机从拥有300多个品类的小家电行业异军突起,一机做大。除了得益于那场“三聚氰胺”毒牛奶事件的社会环境撬动,还得益于九阳、美的等一大批企业围绕豆浆机市场展开的产业竞赛,迅速推高了这一品类市场份额的做大。

2008年5月,豆浆机大王九阳借机上市,实现了企业发展的升级转型。好景不长,上市仅4年的九阳股份便遭遇了“国内豆浆机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的冲击,利润下滑、业绩增长压力加剧。

在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看来:“豆浆机市场增速放慢甚至下跌都在意料之中。相对于空调、电视等大家电,豆浆机不属于家庭必需消费品。这一产品未来的发展除了依靠大企业的主动造势,还要借助社会消费习惯等产业趋势推动。”据悉,国内豆浆机市场在经过前几年的集中性、爆发式增长后,未来几年都将会步入休整和回落通道。这将给整个豆浆机产业带来不小的挑战。

这对于九阳而言,还不是最坏的消息。《中国企业报》记者注意到,九阳股份在年报中还提示:“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主要有铜件、塑料件及不锈钢配件等,主要原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在90%以上。近期来看,通货膨胀预期压力加大,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中怡康市场研究总监彭煜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铜、铁等原材料还将持续上涨,家电业运营成本增加是大方向,这也是所有企业都要面对的难题。”市场增速放缓甚至出现滞涨、原材料运营成本上涨,这令原本就竞争白热化的豆浆机市场“雪上加霜”。不过,在洪仕斌看来:“九阳不仅自身面临着产品技术升级化解成本压力的挑战,还面临着美菱、东菱、苏泊尔等一大批对手的挤压。现阶段在豆浆机市场上,九阳还没有高枕无忧的领先优势。”

家电转文化“雾里看花”

日前,九阳股份新闻发言人顾东君向媒体表示,九阳正在围绕“健康”这个主题构筑产业链,打造“好机+好豆+好水=好豆浆”。对于九阳的这一战略规划,顾东君还认为“很多业内专家都看不懂,依然还在不停争论九阳到底是走‘专业化’还是‘多元化’。”

不过,冯洪江则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九阳当前打造的健康产业链,其本质上还是企业的多元化扩张,只不过通过健康文化的概念对相关的产业进行了一定的聚焦。不过,要依靠豆浆机实现对上游的大豆、净水机协同发展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就相当于卖家电的不可能去造家电一样。况且这三个产业链横跨两大领域、涉及三大相对独立的市场体系。”

“目前,从九阳抛出在杭州打造健康休闲旅游项目的计划来看,进一步表明了其战略的最终意图不是家电制造业,而是要变身旅游文化商。不过,这种跨界的转型和扩张却是最考验九阳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团队执行力。”洪仕斌如是说。

第7篇:打造企业健康文化范文

[关键词]人本管理;企业人文精神;和谐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061-02

1 引 言

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营造和谐的生产关系,培养企业特有的团队精神,使人的需求和向往同企业的要求和目标统一起来,实现健康协调发展。和谐是人类社会健康运行的剂,和谐思想作为一种反映经济社会普遍运行机理的管理思想,其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认为社会世界法则是和谐协调的,这些法则从各个方面趋于完善人类。潞安集团从实践中感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基因,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谐企业文化作为时代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 潞安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特色

2.1 潞安集团企业文化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潞安集团通过自身实践的体验,逐步接受并深入实践发展了企业文化的“三层次结构”,即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潞安企业文化建设还借鉴了精细管理、流程再造、创建学习型组织等理论成果,成为员工广泛认同并积极参与的和谐文化。

潞安企业文化发端于企业建立之初,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的石圪节矿风,以“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精神奠定了潞安企业文化的根基,通过丰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潞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基础。

2.2 潞安集团和谐企业文化丰富的建设内涵

潞安企业文化是潞安集团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富有潞安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企业形象的总和。它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结合体,涵盖理念、行为、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潞安企业文化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潞安改革发展的实际,在全面、系统地总结和提升企业文化精华中不断创新而成。

2.3 潞安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

(1)理念文化识别系统

基本理念:潞安核心理念、潞安宗旨、潞安哲学、潞安精神、潞安作风、潞安战略、潞安愿景、潞安目标、潞安意识、潞安工作标准。

系统理念:发展观、改革观、创新观、科技观、人才观、品牌观、安全观、质量观、岗位观、作业观、学习观、团队观;员工的“话与画”。

(2)行为文化识别系统

企业基本行为系统:企业模式、产权制度、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业务流程。

员工基本行为规范:6S管理、文明用语、禁忌行为、员工誓词、企业礼仪。

(3)物质文化识别系统

基础部分: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吉祥物、辅助字、辅助色、辅助图案。

应用部分:办公用品、产品包装、装饰装修、服装、礼品、广告、旗帜、交通工具、宣传煤体、标牌技术装备文化、产品文化、环境文化、《中国潞安之歌》。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之魂,是企业成功与否的核心与关键。潞安集团深知在现在这样一个科技水平日益尖端化、资源信息高速共享化的时代,企业要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着力凸显商业诚信的价值意义,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市场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 潞安集团深入建设和发展和谐企业文化探讨

3.1 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传统优秀的人本管理思想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文化将人置于管理的中心,不但要将人看做生产力,更要看做企业发展的目的,从而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有利于员工得以创造和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潞安集团提出了“以人为本,煤化并举,走向世界”的核心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指导一切工作的核心思想,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足感和信任感。坚持以人为本抓安全,亲情文化显魅力,打造了“个人成就团队,团队造就个人”的团队观。同时肩负起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三大责任,坚持奉行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宗旨,实现企业和谐发展。

3.2 营造和谐管理氛围,奠定管理整合的基础

潞安集团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三条产业链,建成能化大集团”,几年来,潞安集团先后整合了大小矿井一百多座,为增强对和谐的认同,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资源进行整合,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全面推进了整合矿井正规化生产和现代化建设。潞安集团通过整合实现和谐管理,主要做好三个方面:首先是资源整合;其次是业务运营整合;再次是文化整合。丰富“开放合作,共赢发展”文化内涵,突出国际化的文化建设、新加盟单位的文化融合和创新文化建设,其核心是实施集团管理的创新。

3.3 “与时俱进”致力于创建学习型文化建设

潞安集团下属各单位充满了浓郁的学习氛围,每个员工善于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有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且能够把学习和工作相融合,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并且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大力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建立学习共享系统,把分散的个体学习整合为全员学习,构筑共同愿景,开展创造性学习,建立互动式学习模式,实行知识共享。

3.4 打造创新型企业与社会环境共同进步的社会性文化

潞安集团不断加强创新型企业建设,强化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合作创新平台和高端化、开放型的综合创新平台。无论个人或者企业,都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而独立存在。企业在社会上存在,其透射出来的文化品位、精神风貌、道德意识影响,甚至带动社会上良好风气形成,这样一种企业文化才是真正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文化,能促进企业和谐管理的文化。潞安集团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强化文化执行、加速文化整合,在提升文化管理等方面继续探索和努力,同当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3.5 提炼企业人文精神促进和谐文化发展

企业人文精神集中体现了企业内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提炼企业人文精神对引导社会价值,克服不良价值导向,形成正确的共同的价值文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谐企业是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潞安集团推行组织建设、看板管理、岗前仪式、行为规则、考评细则、管理流程、奖惩办法和审核改进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具有潞安特色的“价值文化”、“榜样文化”和“道德文化”,全面推进和谐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3.6 构建和谐企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水平

和谐文化是企业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发展合力的集中体现。潞安集团在建设既强大又国际化新潞安中提出了建设平安潞安,打造国际化安全发展新水平;建设创新潞安,打造高端发展新优势;建设绿色潞安,打造循环发展新特色;建设开放潞安打造国际化共赢发展新境界;建设“百年潞安”打造可持续发展新基石;建设幸福潞安,打造和谐发展新合力。构建和谐企业就是突出了和谐文化拓展文化的包容性,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只有团队精神价值观是养成合作能力的文化基础。现代新经济竞争既是团队游戏,也是个人运动,只有打造潞安新时期转型跨越发展强大的软实力和巧实力,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水平。

4 结 论

潞安集团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以尊重人的文化存在为前提,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从而为企业持续性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创建后,其营造的和谐的生产关系会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独具的前瞻性和先导性必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到极致,成为承载员工理想与价值实现的载体;员工将把企业发展与自身发展统一起来,把企业发展推向更高更强,从而加快潞安集团的建设步伐,推动潞安集团和谐、平安、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娟.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2(1).

第8篇:打造企业健康文化范文

关键词:弓长岭;温泉;健康产业;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一、健康产业的概况

健康产业是以生命技术和生物技术为先导,以健康至上理念为指导,涵盖健康检查、疾病预防、医疗卫生、营养健康、身体养护、健身娱乐、康复治疗与休养、身心与精神疗治等多个领域多产业集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凡是围绕和服务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服务部门均可纳入广义的健康产业的范畴。

健康产业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产业大有作为,是极具发展前景的重要产业。

二、辽阳市弓长岭温泉健康产业的现状

辽阳市弓长岭基本区情及温泉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1.区域优势明显。作为辽阳市卫星城的弓长岭区位于沈阳经济区城市群中部,1小时交通圈内分布有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6座大中型城市,总人口超过2000万,具有广阔的旅游市场空间。辽溪铁路、沈环公路、本辽辽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与长大铁路、沈大、沈丹高速公路联网,成为全省交通动脉上的重要节点。随着鞍辽一体化、鞍本集团的联合重组、辽阳河东新城的开发建设,鞍本辽三市地缘互融、产业互补、空间互换的合作优势日益显现,弓长岭区处于三市交界,经济隆起带、战略核心区的区域优势十分明显。

2.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岭岭藏宝,水水含金”美誉的弓长岭,除铁矿石资源外,还拥有冷热泉资源。温泉资源享誉中外,在我国3000多处热泉中含氡量首屈一指,1973年《中国矿泉水工程研究》杂志称汤河温泉为“高温氡水甲天下,名誉天下第一泉”,最高水温达72℃,日可开采量达1.1万立方米,具有较高的防病、医疗保健功能,对高血压、风湿等30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冷矿泉日开采量近万立方米,年保有储量理论上可形成350万吨矿泉饮品的生产能力,富含10余种有益微量元素,1984年8月17日香港《大公报》记载“辽宁(汤河)发现大型矿泉,媲美法国维希矿泉”,被国家矿泉水质检测中心认定为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优质矿泉水源”。

3.规划范围内具有独特的温泉、水库、东北著名滑雪场、丰富的生态自然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区内无综合医院,以社区医院为主,在新建小区及农民新村内有便民门诊,便于居民进行卫生预防、健康促进、妇幼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防治、计划生育等。规划区内现有几家较大的疗养院,多位于规划区中心。

三、辽阳市弓长岭温泉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辽阳市弓长岭温泉健康产业发展目标是:以冷、热泉为核心健康养生产品,打造“中国第一温泉小镇”健康休闲品牌,塑造独特鲜明的健康养生形象。整合汤河、窝两大水库和华表山森林公园等山水怡情产品、乡村健康绿色产品及工业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双泉养殖及冷泉种植业,全面提升健康服务整体体建设水平,提高区域竞争力,形成集健康养生、康体运动、养生医疗、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健康服务产业。

弓长岭温泉健康产业发展的规划支撑平台是以汤河为天然资源纽带,以南北双轴为交通廊道,从空间上串联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形成“碧水串珠”式的空间格局,突出整个区域均衡开发理念。计划以温泉泡浴与医疗健康产业为核心打造“温泉休闲综合体”;以冷泉加工与生态种植养殖业为核心打造矿泉水生产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与水产品养殖基地;以开发周边汤河湿地,建设汇集滑雪、攀岩、健行等各种健康运动的康体中心;以温泉养生地产为口号建设以“阳光社区”为代表的大型康复中心。

1.以“温泉生活方式”为目标,提高生活品质,实现地区品牌突破

温泉生活方式,是温泉度假项目的最高境界。“温泉休闲综合体”的目标,是通过规模化的优势和差异化的产品,构建出多元的功能结构,营造出良好的休闲环境,创造全新的温泉文化,最终形成一种全新的温泉生活方式,让游客充分享受到温泉休闲养生的乐趣。

如果能够成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温泉生活方式”,“温泉休闲综合体”将从项目开发的层面上升到品牌塑造的层面,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为开发商进行品牌的连锁拓展运营创造可能。如海泉湾、天沐温泉、柏联SPA、悦榕庄温泉等,都是通过温泉生活方式的打造,实现品牌塑造,最后成功实现连锁扩张和运营,同时也创造了地区品牌。

打造“温泉休闲综合体”的根本基础,就是要进行温泉产品的创新。未来的温泉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其一,以中高端市场为重点,打造精品化温泉。以精品化为导向,面向中高端市场,打造高品质温泉,包括高品质的产品和高水准的服务机制。其档次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的项目品质与品牌价值,影响着后续酒店的品质和房地产的价值品质。

其二,以衍生化发展为方向,打造复合型温泉。作为温泉休闲综合体里面的温泉产品板块,绝不局限于单一的“泡池汤浴”,而是要结合市场需求,通过纵向创新与横向聚焦,实现产品链的延伸,一是做足亲水游乐的文章,把游泳池、人造沙滩、造浪池、水中健身池、水上表演项目作为重要内容融入温泉产品的开发中,增强人们的亲水参与性与体验性,增加夏季运营的收入;二是做足健康养生的文章,利用温泉的养生功效,将养生、健身、医疗、康复、美容、护理、健康管理等一系列养生手段深度结合,形成面向中高端市场特别是女性市场的巨大突破。

其三,以风格主题化为手段,打造主题型温泉。用文化来打造温泉的主题,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这个文化,不一定是当地的文化,这个要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的差异化来决定。

“温泉休闲综合体”要有多元化产业体系的支撑。要充分利用温泉对于休闲产业的聚集效应,面向市场需求,整合休闲资源,形成休闲功能聚集与休闲产业体系,构建温泉休闲产业聚集区,重点发展五类产业:

第一是养生产业。以温泉泡浴为基础,将养生、健身、医疗、康复、美容、护理、健康管理等一系列养生手段深度结合,形成温泉养生中心,这是“温泉休闲综合体”发展的根本基础。

第二是会议产业。以温泉水疗为吸引,以会议度假酒店为载体,以会议接待为重点的温泉会都模式。更重要的是和政务商务休闲会议客群,会议几乎成为大多数温泉度假村经营发展的重要带动产品。

第三是房地产业。以养生地产和温泉第二居所为概念,是温泉度假村房地产项目的主流,与会议经营相结合的产权式度假物业也成为重要的市场热点,升值空间较大,因而受到市场青睐。

第四是运动游乐产业。根据资源特征,以水游乐、高尔夫、网球、滑雪和跑马场为代表,一方面是考虑亲水休闲游乐市场群体的需要,度假物业的客群的需要结合在一起。运动游乐是“温泉休闲综合体”重要的功能构成,为品质化休闲交流平台的打造奠定重要作用。

第五是温泉农业产业。这是对温泉资源全方位利用的重要方面,在全国已经形成诸多成功的例子,主要通过设计温泉水的系统利用模式,利用温泉余热发展包括温室大棚、热带鱼养殖等为核心内容的农业产业。

2.充分利用冷热泉资源,实现资源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发展

弓长岭冷泉资源丰富,被国家认定为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以此为依托,建立大型矿泉水生产基地,目前已经建厂,可以进一步扩大生产,并实现产品的多样性。

以中医药种植为主发展冷泉种植业。开发中医药资源,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弓长岭区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应绝大多数中草药的生长,地貌呈多元化,平原、丘陵和高山皆有,可以建设中药生产基地,鼓励群众种植,调整当地的种植结构增加百姓收入,还可以与大品牌企业合作设厂,进行中药加工,促进当地经济地发展。据有关资料报道和考察分析,中药基地现在每亩年平均收入7000-8000元左右,且价格平均每年增长5-7%,所以保守测算,10万亩中药基地每年收入8亿元。建设中医药博物馆,普及中药知识,可以做为中小学生的教育基地,使中医药这个国家瑰宝能够重现辉煌,同时还可以拉动中药的种植、加工、销售等中药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利用冷泉滴灌技术进行绿色生态农业的大片种植,经济效益显著。以冷泉生态养殖为主发展冷泉水产品养殖产业,实现多品种养殖,绿色养殖。

3.大力发展康体项目,树立健康运动形象

随着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及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亲近大自然成了人们业余生活最主要的内容。而弓长岭有真山真水真温泉,未来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上百种健康休闲的康体项目,例如网球、高尔夫、攀岩、山地越野、垂钓等,形成汇集各种健康运动的康体中心。康体中心中还可以兼设保健中心,进行推拿、按摩、刮痧、茶疗等自然疗法帮助运动者消除运动伤害及疲劳。通过引进和发展较高级别的体育赛事,打造弓长岭运动休闲品牌,建设数个高标准的体育运动场所及其它配套体育设施,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科研、训练、疗养、商业化基地和旅游度假及休养产业的基础。同时建设体育休闲产业培训中心,为体育爱好人士提供专业的体育培训机会,也为休闲度假生活提供必要的配套。

4.建设大型康复养老中心,树健康城区品牌的优势

以康复养老概念,引进国际国内著名的连锁康复养老机构,建设大型康复养老中心,吸引省内外高端康复养老人群,以阴阳养生为主题形成特色沐浴文化、温泉饮食文化;与SPA、养生、美容紧密结合的温泉康体保健项目;利用周边森林山岳、湿地开发特色温泉游乐项目;形成国内知名的康复养老中心,树立弓长岭健康城区品牌优势。

四、辽阳市弓长岭温泉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的几点建议

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托弓长岭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优势,突出康复疗养、中医保健特色,大力发展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健康产业,为迅速扩大弓长岭经济规模,打造"中国第一温泉小镇"做出贡献。以下是弓长岭温泉健康产业发展几点建议:

1、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温泉健康产业,努力将其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

要将温泉健康产业放在挖掘中华医学精髓、弘扬中华医学文化,改善民生、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度来发展。要积极开拓健康产业发展视野和领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健康产业”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服务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为落脚点,从医学卫生、经济、社会、文化、体育、教育、科技等多角度多领域围绕健康服务广思考、深挖掘、出效益、保增长、促和谐。最终将温泉健康产业培育为弓长岭和辽阳的支柱产业。

2、加强政府引导,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由于弓长岭健康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政府应着重发挥舆论引导、政策引导、资金引导、政策法规的配套等方面的作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企事业单位,制定一些具有引导性的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或建议方案,引导相关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温泉健康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在人才流动方面,可以实行灵活的机制,鼓励医疗人员下乡下社区;为需要贷款的中小型健康服务企业和需要更大发展空间的大型健康服务企业提供优惠政策。

3、制定和完善服务标准,保障服务质量和安全

制定服务标准既是指要有统一的服务规范,又是指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在统一服务规范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服务提供也不尽相同。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产品标准,加强执法监督,保障服务质量。

4、建立健全温泉健康服务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厂商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健康产业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组织,在协助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范,监督本行业的企业经营行为和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企业规范和诚信经营等方面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要借鉴国外有关经验,建立真正发挥作用的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健康服务行业协会。

5、加快养生产业体系和产业研发基地建设,拓展中华传统养生产业

人类正迎来休闲经济和体验经济时代。要加快建立休闲养生产业体系,包括旅游餐饮与食品加工、药材种植与加工、茶叶种植与加工、休闲养生会议与展览等。加快药膳养生产业研发基地建设,要建立相对固定的科研基地,建立档案资料库,定期通过举办国际性的学术讨论会,举办中药和药膳养生的科学讲座,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要不断增加研究经费,创新药膳养生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专业人才的待遇,防止高级研发人才流失。

第9篇:打造企业健康文化范文

上海嘉定新城发展有限公司总裁李俭表示,嘉定区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初步建成现代化新型城市框架,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引领上海郊区发展的样板。作为嘉定区重要板块的嘉定新城将进一步强化新城核心区的引领作用,着力提升综合承载能级,真正成为“南翔小笼包”最精华的部分。

打造“南翔小笼包”

所谓“南翔小笼包”,缘自上海市嘉定区区委书记马春雷对嘉定发展城市功能的一个隐喻,也是“十三五”期间嘉定区城市发展的导向。马春雷书记指出,嘉定未来的城市发展要做“南翔小笼包”,不一定要大,但功能一定要完整。把嘉定的产业功能、经济功能、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功能、生态功能、社会治理功能、文化文明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宜业、宜居的嘉定。“使嘉定真正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的有机结合,以及创新、创业、创效的有机结合。”

在嘉定区通盘考虑整体布局的背景下,建成“南翔小笼包”最精华的部分成为嘉定区政府对嘉定新城的要求,也是嘉定新城在“十三五”期间的新定位。多年前就提出并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嘉定新城,进一步明确了其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产业板块的思路,并以总部、金融、商业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大存量土地、厂房回购的力度,通过资源整合,重点推动建设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医疗健康集聚区和远香湖文化休闲区等3个板块,初步形成现代服务业特色集聚发展态势。

具体而言,嘉定新城“十三五”规划明确了3个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路径,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主要吸引各类优质现代服务业及生产业企业行政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入驻;医疗健康集聚区鼓励质子中心、护理机构、国际医院等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等企业入驻;远香湖文化休闲区以保利大剧院、区图书馆(文化馆)、保利凯悦大酒店为亮点,围绕远香湖吸引各类文化、创意企业落户,打造文化旅游、文化商业、文化互动的综合平台,实现核心区内商旅文产业联动。

据上海嘉定新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陆叶青介绍,嘉定新城将建立一个集政府、院校、产业园区、行业协会、投融资机构、大型集团企业、企业服务机构等多方合作的产业发展战略联盟,来加速推进新城产业集聚。此外,还计划成立2亿元的产业创投基金,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入驻嘉定新城,引导扶持嘉定新城的产业发展。未来将用自建及收购等方式来扩大公司物业资产规模,计划到2020年,持有的用于产业发展的物业资产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

除了产业的发展,对于一座新型城市来说,社会服务功能的便捷、社会治理功能的完善及生态功能的健全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对于新型城市的人口导入,以及人气的积累至关重要。嘉定新城在这些方面持续的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譬如,新建的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上海市华二初级中学等8所学校;保利大剧院、新城图书馆(文化馆)、区妇幼保健院、瑞金医院北院等一批社会功能性项目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新城居民的生活品质。截至“十二五”期末,嘉定新城核心区内常住人口达8万人,先后组建居委筹建组22个,其中已建居委会9个,成立了8个社区事务工作站。2011年嘉定新城实施建设管理体制优化调整,新城管委会与马陆镇合署办公,新城建设进入了建管并举的新阶段,创新实践“镇管社区”管理模式,完善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有效缓解了城市人口增加带来的社会管理矛盾。

“十三五”期间,嘉定新城还将新建1所国际学校、2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规划建成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逐步完善基本卫生公共服务网络,建成与核心区人口规模相适应的社区卫生服务新城中心。规划新建嘉定新城(马陆镇)社区事务受理、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综治联勤中心、智慧城市运管中心,满足新城核心区城市管理和与规划人口相适应的公共服务需求。

嘉定新城还将以优质商业综合体为载体,构建新城核心区内便捷的商业服务网络,加快保利台北风情街、宝龙城市广场、明发商业广场、大融城及中信泰富商业广场项目的推进。依托轨道交通11号线嘉定新城站站点,做好做大站点商业经济。“十三五”期间内将完成6个社区邻里中心的建设,吸引物流配送、便民超市、平价菜店、食品餐饮、美容美发、早教健身等便民型商业项目,为周边居民打造“一公里”便捷生活服务圈。

“教化嘉定”美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