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

化学专业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专业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专业的理解

第1篇: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物理化学;教学模式;专业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33-02

物理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在应用化学、资源环境科学、环境科学、食品工程、食品安全、制药工程、林产化工、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物理学与化学最早相互渗透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被称为“化学的灵魂”。该课程不仅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掌握科学方法论。然而众所周知,物理化学是化学课程中基础的基础,较抽象,教学有一定难度。农林院校的学生对这门课更是望而生畏,因此,我们应让基本原理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实例中展现其活力,以此提高创新能力。因此,近年来,我们结合农林院校开设物理化学课程的各个专业的学科特点,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始终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提出了物理化学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与专业特色紧密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教学内容比制作PPT课件更重要,不应让“死”的公式和概念充斥课堂,而应让原理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实例中展现其活力,培育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做到“传统物理化学”与“应用物理化学”的有机统一。在对各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将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专业实际、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查阅大量物理化学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实例,如将热化学、多组分体系热力学、相平衡、电化学、表面与胶体化学等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增加反映学科前沿与研究热点的专题内容,并根据专业方向进行专题辅导。如针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物理化学是一门专业主干课,教学时数较多,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应该是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但其专业特色又偏重于“应用”二字,所以在做好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重点介绍传统物理化学与其他学科专业之间结合所派生出的一些交叉学科及其应用,如生物物理化学、地球物理化学、土壤物理化学等;同时举一些“闪光点”说明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在现代技术中

发挥的巨大作用,如物理化学在合成化学和新材料的制备、现代分离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现代技术中的作用;同样,在我们周围生活中,物理化学原理也无处不在,如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遭受的大面积冻雨灾害的冻雨形成的原理,人体肾功能即反渗透功能,人工降雨、洗涤、矿物浮选、纺织品印染的渗透、油田的二次采油等原理,结合这些“小问题”可以使书本上的理论变得生动而容易理解,培养学生的物理化学视角。对于生物类和制药学等专业,在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胶体与表面化学的应用为教学重点,如现代生物科学与物理化学学科交叉与融合而发展起来的,在21世纪已经成为热门研究内容的生物热力学、生物电化学,药物及材料分子设计方法简论、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微乳液的应用等。对农业资源环境专业,以电化学、动力学、表面与胶体化学为教学侧重点,着眼于让学生了解如何解决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如讲授相平衡知识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超临界流体在废弃物的合理利用问题、土壤和水体污染的治理问题等的应用及进展;吸附剂和絮凝剂的研究进展;电化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电有机合成、纳米电化学、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等。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专业,介绍食品科学中的物理化学方法,如热分析在测定食品热值中的应用,化学动力学在食品保鲜保质期测定方面的应用,胶体化学原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等等。

二、与专业结合的绿色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课程三段式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具体验证与应用。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又分三个教学层次来进行,即实验技术讲座、基础理论验证性实验和运用物理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实验三部分。在实验技术讲座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时不同,安排8个或10个涉及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各方面理论知识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验证性实验,同时注重实验过程的绿色化,如凝固点降低实验中的苯和萘更换为水和尿素,双液系中的苯更换为环己烷,溶胶性质中的三硫化二砷负胶更换为粘土。在验证性实验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条件、不同专业、不同实验学时数,选取一些与专业有关的研究性、应用性实验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化学课程学习及查阅文献资料获得的知识,自行进行实验设计,完成实验内容,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如针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结合每位教师的科研工作,提出了与生产相关的4个综合性实验项目:果醋总酸度的测定、果胶酶对果汁黏度的影响、维生素C氧化速率的测定和大孔树脂对色素吸附速率测定;对于资源环境科学及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主要结合环境问题,提出了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测定和活性炭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测定实验项目。另外对于同一实验,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与其专业相关的不同实验材料,如电导滴定实验,对葡萄酒专业,让学生测定葡萄酒的总酸度;而对食品类专业,测定食醋的总酸度;对于资源环境专业,测定土壤的阳离子代换量及不同水体的电导率,这些实验内容同样体现了绿色化的内涵,而且实验内容也趣味化。

三、教学方法中突显物理化学在各专业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改革是影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学方法不仅影响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程度”,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在本质上理解化学变化,从理论上解释化学现象,在实践中利用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三段式”教学方法为基础,围绕创新教育的战略,研究“问题教学+参与式教学”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创新教育。

(一)课堂教学

以问题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和推理策略,并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物理化学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涉及领域广,很多学生在课后感慨物理化学非常重要,但不知道怎么用。为此,我们采用“问题教学法”,围绕物理化学的知识模块,在引导学生发现各种问题的前提下,传授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尝试使物理化学知识围绕实际问题而展开,使问题不仅成为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成为学生期盼、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和创造性思维。为了打破物理化学枯燥、沉闷的传统教学方法,实行“参与式”教学方法,尝试开放式教学内容,对一些易懂的章节让学生自己提前预习写教案,学生从“台下观众”转变为“场上主力”;同时开展论文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项目训练和指导性设计等多种参与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学生讨论

胡英院士指出“物理化学教学方法要做大改革。要以自学为主,讲课首先介绍框架结构,重点讲授难点和进展,并开展课堂讨论”。因此,在农林院校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增加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机会,加强习题课和讨论课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具体实施中,根据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对于不同专业,在教学进程表中提出与专业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对于环境科学专业,提出“吸附作用原理及表面活性剂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等专题讨论题目;对于生物类专业,提出“熵与生命”等专题讨论题目,让学生学完一部分内容后,对该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比较与分析,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把问题加以筛选,从中发现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把理论搞清楚。最后再给学生作出总结,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学生讨论,这对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实践效果

通过近几年对物理化学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如不同专业的学生积极申请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10申请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SDS淋洗溶液前处理方法研究”,2012年申请到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微电极阵列表面的羧基功能化及其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2013年申请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不锈钢微电极阵列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及“利用废弃木料制备大孔容活性炭”。该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模式实施过程中,始终以实际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去学习,然后从理论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并能把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农林科学的研究中;有利于学生认识、阐明和解决某些物理化学相关的专业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这一新模式在高等农林院校的物理化学教学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第2篇: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

(1)“教学工厂”是以教学任务为本位而不组织企业产品生产的实体,是逐步形成的一种职业教育理念。(2)将工厂概念应用到学院,把实际企业文化、管理、环境引入到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3)以教学工厂为载体,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知识、技能学习平台,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开发,提供教职工学习提升的平台。(4)专业教学与行业要求相适应。在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的职业培训课程学习不同职业的技能和各种专业知识,而“教学工厂”更为学生提供某一行业的工作环境,学生可以在行业环境中熟悉职业的特点。(5)理论、实践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单一项目、综合项目、企业项目及科研项目等,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强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内涵

“教学工厂”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校教学环境与企业工作、就业环境融合,学生在教学工厂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提高培训质量,使学生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教学工厂”的精髓在于推行产、学、研结合。通过企业项目、研发项目的开发,转化为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把技能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教学工厂”有利于教师、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养成。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的开发,教师和学生开放思维、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发挥众人的机智,努力寻求更好的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合理发挥个人优势、取长补短、形成团队合作的良好风气。课程开发模式的核心是加强企业联系。专业课程开发首先要开展的需求分析,主要考虑经济发展需求、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就业去向与需求。开发基本程序是成立由课程经理领导的课程建设小组,在明确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要求的基础上,提出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大纲,根据由主要来自企业的专业咨询委员会修改建议,开展课程建设。

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对我院焊接专业建设的启示

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内涵中,在学院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上,我们得到了许多启示,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定位、教学内容选择、师资培训、教学改革等方面。

1.人才培养定位的启示。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内涵中要求专业教学与行业要求相一致,也为我们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了启示。专业建设必须为区域经济服务,同时专业建设必须为行业服务。因此专业的区域定位为“立足常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服务对象定位为压力容器类特种设备制造业。按照特种设备制造的国家标准要求,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能熟练操作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手工钨极氩弧焊、埋弧自动焊;具备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规程和技术文件的能力;能检验焊接结构件的焊接质量并分析常见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能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安全、技术和生产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技能过硬、身心健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课程开发的启示。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内涵中强调课程与企业需要挂钩,与焊接专业课程开发的要求不谋而合。①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国家职业资格要求开发课程。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做到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符,与企业技术发展同步,与社会需求接轨。为了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强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内容。②工作过程,以企业真实产品为依据开发课程,结合特种设备生产制造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特种设备制造业的典型产品,以可以在学校组织教学、又能贯彻国家和国外相关标准的具体内容为选择依据,校企合作选用企业的真实产品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相关知识、掌握技术应用能力、发展职业能力,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③要以递进的、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方式设计学习情境,对企业产品结构及技术要求进行分析,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设计教学项目,工作任务设计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来安排。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④在“真实”的企业工作情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按照焊接专业从事的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情境,在“真实”的特种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中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教学情境与企业环境相一致。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建设了“真实”的特种设备制造企业——常州工程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专业课程的教学全部在企业的环境中实施,学生为员工,教师为主管。

3.条件建设的启示。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离不开企业的合作,而要吸引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专业就必须有为企业提供服务的项目,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专业应该具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技术培训、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的能力,比较直接的方法就是与企业合作共建培训机构,比如焊接专业拟校企合作共建“特种设备焊工培训及考试中心”,为特种设备制造企业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一方面通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企业员工的培训项目多种多样,焊接专业学生的见识将更广、潜移默化后学生的技术水平更高;再一方面,建设了与企业联系的平台,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可以得到保证,可以促使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制订、参与专业教学活动。使得学院、企业共同得到提高,校企合作的动力得到加强。

4.队伍建设的启示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组织与实施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双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用学校资源培养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以老带新培训青年教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青年教师三年内操作技能基本达到电焊高级工水平;充分利用从企业引进的高级工程师的工程经验,培训青年教师焊接工艺评定的能力,五年内能独立完成企业产品的焊接工艺评定、工艺规程编制。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教师。利用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先进设备和真实的生产环境对高职教师进行培养。选派教师到企业兼任技术或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焊接工艺编制方面、产品质量控制、焊工培训等工作;为企业开发新产品、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开展对企业员工电焊初、中、高级工和技师的培训,全体教师参与培训过程,通过培训工作,专业教师的焊接操作技能、焊接专业知识的应用、特种设备制造中遵循的国际标准、国内标准的认识与运用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

5.改革的启示。培养的学生能得到企业的欢迎和认可,这就要求学生的能力符合企业需求,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中指出,给学生营造一个企业环境的学习情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目前我们学院开展的教学改革课程的教学方法使用头脑风暴法、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引导文法、虚拟企业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组织教学。

总之,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办学特色,为我院焊接专业建设逐步实现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的结合等教学改革的深入提供了借鉴作用,我们将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开拓视野,为企业、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企业需要的、称职的、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海.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育人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5).

[2]明廷华.“教学工厂”: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07,(8).

[3]洪霄.对新加坡“教学工厂”理念及实践的思考[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4]简祖平.向新加坡“教学工厂”学什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9).

[5]韩军林.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8,(2).

[6]戴宇.办好“教学工厂”深化校企合作[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09,(3).

[7]任培华.教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新加坡“教学工厂”[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6).

[8]陈保国,史维琴,姜泽东.高职焊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以常州市实训基地建设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第3篇: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

但是,目前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达不到《课程要求》的目标,有些学生虽然通过了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却听不懂、说不出;有些学生也能说几句英语,但其语言表达往往是中文的思想加英语的形式,在对外交往中不具备用地道的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常常会犯文化错误,造成误解或谈话的中断。对这一类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失误,人们称之为语用失误。它指的是交际中因不了解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而错误地选择语言形式的错误。胡文仲认为:“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因为前者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艾奇(Edge)也指出,人们通常并不介意外国人犯语法错误,但对于在社交场合的不得体错误却不能谅解。这也是本文提出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依据。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来,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目的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人们认识到,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发生误解、冲突,这不仅与交际者的语言能力有关,而且更多地与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交际能力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于1972年提出的。他指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要素:①可能性,即是否符合语法规则;②可行性,即某些语言是否能够付诸实施;③适合性,即话语在特定的情景中是否得体;④有效性,即话语是否已经付诸实施。后两个因素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讲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能够使用不同的得体的语言,这里就涉及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是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

自海姆斯首次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之后,不少中国学者错误地把外语水平等同于交际能力。为此,文秋芳指出:“交际能力可以指母语学习,也可以指外语学习。与母语交际不同,外语交际的双方往往存在着文化差异……为此,把外语水平定义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具有针对性,因为这一概念包括了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

二、文化差异的表现

我们知道,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叫做跨文化交际,其中一定存在着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用失误,导致交际障碍。因而对文化的学习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使用语言”和“帮助学习者捕捉、了解文化差异的概念”(Byram)。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内涵、交际模式、思维方式等方面。

1.词汇内涵差异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完全相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因而在语言表达和使用的方式,各种文化之间也不是能够完全一一对应翻译和转化的。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看起来意义对等但实际意义有不同程度差异的词汇。例如,龙是中国古代传统中的神异动物之一,与凤凰、麒麟和龟合称“四灵”。除这个字义之外,龙还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和一些海外华人以龙的传人而自豪,“龙凤呈祥”、“望子成龙”在现实生活中是吉祥和美好的祝愿和理想。汉文化圈的东亚各国被称为小龙,可见影响是很大的。而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尤其是那些与宗教有关的传说中,龙则多是邪恶的象征,是被骑士铲除的对象。不过,现在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接受并喜欢龙了。又如,在美国电影《断剑》中,女看林人和一位遇险的美军军官之间有一段对话:

The ranger:I live with Tom.

The officer:Your boyfriend?

The ranger:No.A dog.

和狗住在一起,把狗当作家庭成员,想必令许多中国人吃惊。对中国人来说,狗就是一种动物,既可以当作宠物养,也可以当作家畜养。在中国吃狗肉和吃猪肉都是很普遍的一件事,而这对于西方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2.交际模式差异

中国人和英美国家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待人接物时的交际用语也不相同。许多英语学习者在与英美人交往时不知道或忽视了其中的文化差异,而运用我们自己的交际模式,造成语用失误,以致产生误解甚至使交际陷入尴尬。交际模式的差异一般表现在打招呼、问候、称呼、赞扬、邀请、告别、致谢等日常生活交往方面。比如,中国人在初次见面时喜欢说自己“水平有限,请多指教”,而英美人很重视自我价值,喜欢个性的张扬和表现,因此,他们不会把你的谦虚理解为谦虚,而会认为你真得不行。中国人在和不熟悉的人交谈时,会自然而然地问到对方的工作、家庭、收入、年龄等,却不知道这种做法会使西方人十分恼火,因为他们觉得这侵犯了他们的隐私,导致交际的不顺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见面时的交谈内容和方式。例如,英国人比较保守,见面时常谈论天气情况;美国人习惯直截了当,会首先讲出主要内容,所以与美国人交谈一般不用拐弯抹角。

3.思维模式差异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方式。而思维不仅仅支配语言的基本结构、用词造句等语言表达方式,还反映在看待事物、表达思想的方式方法上。因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会给人们的跨文化交际带来一定的困难。中国人含蓄,西方人直接;中国人重感性,西方人重理性。美国的语言学者卡普兰对在美国使用不同母语的留学生用英语写的短文或段落进行了分析,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在修辞方面的差别,从中可以看出思维习惯上的差异。他认为中国人和韩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曲线式的,类似一种涡轮线(gyre)。作者围绕主题绕圈子,从不同的不切主题的观点来说明问题,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谈及主题。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其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常会直奔主题,开门见山,然后说明原因。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在口语交际和书面作文中一定要注意用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否则会引起西方人的误解或导致交际失败。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胡文仲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结合不同的课型,如读写、听力等,不仅要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还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英美国家的历史、风俗习惯等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比如数字,英语国家的人往往认为单数吉利,如在英语中有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s.(好事成三),on cloud nine(非常快乐),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等,而“十三”却被视为凶数,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宾馆常会没有第13层,每个月的13日也不宜进行喜庆活动。与之相反,中国的传统文化则认为“好事成双”,双数是吉利数字,比如“八”在汉语中是人们喜欢的数字,因为其发音与“发”谐音,迎合了人们发家致富的心理。相比之下,英语中的“eight”却没有这种意义。又比如,在《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三单元“Why I Teach”一文中有“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要想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内涵,教师就必须给学生讲解《圣经》中上帝“造人”的故事。《圣经》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上帝用粘土(clay)捏成一个泥人(clay figure),然后从其鼻孔吹入“生命之气”,于是泥人开始呼吸(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到此,上帝完成了造人的伟大工作。因而,作者借用上帝造人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伟大工作。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文化传媒,增大课堂容量,拉近学生的认识空间,使学生尽可能地置身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英美文化的熏染,近距离地感受异域的风土人情,使语言的学习与文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因为课时有限,可以为学生举办英美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讲座,如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圣经》故事等,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四、结语

语言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是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把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汉译英 对比分析 非英语专业学生

一、前言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目标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是充分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译 5种应用英语的技能。然而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是很重要的版块之一。在历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都会有汉译英的题型,并且作文这个大版块其实也是在考察学生的汉译英的能力,因为贵州地区非英语专业学生还达不到直接用英文思考或者写作,他们没有培养足够的语感,也就是阅读量太少,大脑里储存的句子结构,模板甚少,所以他们只能把自己心里所想的中文翻译成英文。这样也就变相要求了学生的汉译英的能力。然而翻译一直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一个难题,因为翻译要求了他们有足够的词汇量,句型,语法等。特别是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想要用猜词来翻译都是不可能的。

二、现状分析

笔者从教学至今一直在帮助学生解决此困惑,但是通过很多他们的练习看出,学生的翻译一直以来就是根深蒂固的逐字逐句的翻译模式,以下是他们在翻译练习中的一些例子:

(1)听说他的新书是根据发生在田纳西州一个小镇上的真事写的。

译文:It is said that his new book is according to happen in a small town in Tennessee the true story.

(2)自信是件好事,但自信与自负是有区别的。

译文:Confidence is a good thing, but confidence and conceit is different.

(3)团队环境中员工个人的成功能带来公司的成功。

译文:Team environment employees' personal success could lead to the company’s success.

(4)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译文:Many people realized the harmony with the nature’s importance.

(5)像代沟这样的问题是不可以被掩盖起来的。

译文:such as the generation gap’s problems is not buried.

(6)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心的发展道路。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需要金山银山,更需要绿水青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坏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蓝天、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译文: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eople's well-being national plans for the future. China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on, must be out of the solid development path. China clearly highligh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the position. We need to jinshan yinshan, need more hills and green. We must not at the expens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moment. we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trategic task, leave children blue sky self-identify water net homeland.

(7)我们将大力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新世纪以来,中国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中国同亚洲和世界的利益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将持续扩大,对外投资也将大幅增加。中国越发展,越能给亚洲和世界带来发展机遇。

译文:We will hard promote the Asia and the world’s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Since the new century, China's neighboring countries have made many important investment source's biggest trading partner's largest export market. The interests of China and Asia and the world fusion in unprecedented breadth and depth. Current and future a period, China's economy will continue to maintain a healthy development momentum, domestic demand, especially consumer demand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foreign investment will also be greatly increas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he more can bring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Asia and the world. 从这些汉译英的例子所犯的错误来看,并不难看出,他们对中文的句式没有掌握清楚,没有划分清楚汉语的句式结构,导致他们完全根据单词来翻译,并没有把整个句子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学生的译文还能发现学生主要是不能很好的划分中文的句子结构和没有弄清楚中英文的差异,不能很好的把中文的句子结构简单化,总是逐字逐句的翻译。这样就导致了缺主语多动词等的错误句子。所以笔者想大力加强他们对中英文句式的比较,在比较中加强划分汉语句子结构的训练,进行英汉句子结构差异的讲解及其训练,让他们不仅要了解这些差异还要不停的在训练中去体验和反思这些差异,以这样的方式让他们不仅了解这些差异还能直接运用到翻译中去,所以笔者的宗旨是对他们进行划分汉语句子结构的训练,弄清汉语句子成分,然后再对他们讲解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差异,看他们是否能避免母语负迁移所带来的对中文逐字逐句翻译成英语的习惯,是否能灵活的把了解到的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差异运用到汉翻英中。由此来提高学生汉译英的能力,也希望能提高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翻译和作文的得分,解决大家的困扰。

三、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汉译英能力的有效措施

1.理论意义。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中国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曾经说过:“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比较,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吕叔湘先生更把比较看作语言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他说:“假如能时时应用这个比较方法,不看文法书也不妨;假如不应用比较的方法,看了文法书也是徒然。”对比语言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语言哲学家洪堡特,他最早提出了语言比较与探索人类精神的关系的思想:“不计其数的民族作为人,以各种不同的途径担负着创造语言的任务,而比较语言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详尽地探索这些不同的途径;倘若忽略了语言与民族精神力量的形成之间的联系,比较语言研究便会丧失所有重大的意义。”而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却是20世纪以来的事,它在欧洲与美国可说有两个源头。在欧洲,关于对比语法的设想是著名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最早提出来的,他在其名著《语法哲学》一书中提出。而美国的对比语言学肇始于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B.L.Whorf),与叶斯柏森相同,他是把对比研究作为比较研究的对立面提出来的,并且最早提出了“对比语言学”这一名称。次大战以后,由于外语教学的需要,语言学家弗里斯在《论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一书中提出了以对比作为教学基础的设想。根据这一构想,拉多于1957年出版了《跨文化语言学》一书,全面讨论了如何对语音、词汇、语法、文字、文化进行对比。现代学者一般以此作为对比语言学这一学科正式成立的标志,尽管此书并没使用“对比”这一字眼,而其实际所做的只是出于教学的需要,把比较扩大到了“任何两个语言与文化”之间。

2.实验过程。笔者在2016年3月初把笔者所教授的两个班分成了一个实验班,一个对照班,笔者在教授实验班翻译时会讲解把中英文句式进行比较,讲解其差异,之后通过大量例子来训练学生划分汉语句式结构,找准句子的主干,时间为一学期。对于对照班的学生,笔者只是对他们的翻译错误进行指正。

在实验班中,笔者讲授了中英文句式的差异,之前很多学者对中英文句式结构的差异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讲解中英文句式差异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其差异,然后尽量在翻译过程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干扰;也对中英文的句子结构做了大量比较,让学生掌握中英文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避免出现句子结构上的错误。笔者通过大量例子让学生练习划分汉语句子结构。比如:(1)这项协议将为两国的持久和平铺平道路。在这个句子中,我会先让学生划分出句子的主干,其实中文的句子主干和英文的句子主干就是主谓宾或者主系表,其他的都是定状补,至于定状补的成分应该放在句子的什么位置待会再考虑,先把句子的主干划分清楚。从这句话划分主干就是“这项协议铺平道路”,“为了……”就是目的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是先翻译主干,再翻译目的状语。所以就可以得出:“This agreement will pave the way for a lasting peace between the countries.”(2) 这本小说描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一个大家族的兴衰沉浮。训练学生把一句话当成一个整体,不要看到什么马上翻译成对应的单词或词组,应先划分这句话的主干,也就是“这本小说描写了兴衰沉浮”之后“一个大家族”是定语,接着是时间和地点。所以就可以得出:“This novel describes the ups and downs of a big family during 1920’s and 1930’s in China.”(3)只要食物好,馅饼地道,他们基本不在乎谁收碗碟。在这句话中仍然先找出句子主干:“他们基本不在乎谁收碗碟”,“不在乎”是这句话的谓语,但是谓语后面不是一个简单的宾语,而又是一个句子,充当宾语的位置,所以是宾语从句,“只要食物好,馅饼地道”用一个连词引导让步状语从句,在此我会和学生们再次提到主句和从句,主句和从句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都会有自己的句子主干,语法和时态,从句就会用连词和主句隔开,届时又会提醒大家背单词要被词性,因为你只有记住了词性,才会知道什么词性充当什么句子成分,这样才不会词性乱用。所以这句话就得出一个主句,一个从句,有连词的那句就是从句。“Truckers don’t generally care who buses tables as long as the food is good and the pies are homemade.”(4)真正让我担心的是那些高谈阔论的大学走读生,那些因惧怕“路边餐馆的细菌”而用餐巾悄悄擦拭银餐具的雅皮士势利眼儿们,还有那些穿白色衬衫、使用公款消费、认为餐馆里每个女服务员都渴望调情的商务人员。这句话是一句长句,但是还是会先找出句子主干“那些人是大学生,雅皮士势利眼们还有商务人员”其余的都是定语,定语可以使用定语从句或者是非谓语动词做定语。“The customers who concerned me were the mouthy college kids traveling to school; the yuppie snobs who secretly polish their silverware with their napkins for fear of catching some dreaded “truck-stop germ;” and the pairs of white-shirted businessmen on expense accounts who think every truck-stop waitress wants to be flirted with.”学生通过对中英文句式差异的了解和对这些汉译英句子的大量练习,会渐渐的把句子看成一个整体,不在从头翻译到尾,会划分中文句子的结构,并且通过译文也能慢慢感知中英文句式的差异,翻译时发生的变化等。

通过一学期的汉译英的训练,学生已经能够划分汉语的句子成分,并大致知道除了句子主干之外的成分放在句子的什么位置,学生还了解了主从句的区别与运用,了解什么词性充当什么句子成分,通过对照英文翻译了解了很多中英文在翻译时的差异等。所以无论是在篇章翻译还是作文中都大有进步,不再像以前的断句翻译,逐字逐句翻译,现在有了一个整体性,会抓住句子的主干,句子的结构,而且也不会中文有的每一个词都会翻译成相对应的英文单词,主要是翻译其大意。所以现在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错误很少发生在句子结构和词性的错误上,而是一些没有记住的词组搭配,或者没有掌握的习惯用语,这些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自然会有所提升。

四、结语

本文旨在对如何提高贵州地区非英语专业学生汉译英能力进行一些实例分析。如何给学生进行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差异进行讲解,让他们清晰了解然后对比英汉语言句式的异同,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干扰,有效的划分中文句子结构并能灵活运用英文的句式翻译,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这几年的英语教学中,一旦提及汉翻英,或者在写作文时(在写作文时也要用到翻译能力),学生们的译文就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得出中式英语,逐字逐句的翻译,想到什么说什么,完全没有按照英语的语序和英语句子该有的结构。这样的话学生在四级考试中翻译和作文部分就会严重丢分。所以本文想把这一理论和方法实施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改变原来的翻译模式,让学生清楚翻译一个中文句子,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从第一个字开始一个词一个词的翻译,而是把这个中文句子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划分句子结构,得出句子的主干,然后了解其余的句子成分在英文中是插入到主干句子的什么位置才符合英文的句式。如果能证明其有效性,这样便可深入到今后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邵志洪.英汉语研究对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2]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第5篇: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烟草学;烟草化学;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烟草化学是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同时也是本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烟草化学的开设为学生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了基础,同时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1]。2012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新增农学门类烟草学专业,并于2013年正式招生,2015年下半年第一次开设烟草化学。烟草化学也是该专业重点学习的基础课程。

1烟草学专业烟草化学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烟草学专业开设的烟草化学与以往烟草工程专业开设的烟草化学有所不同,首先讲授内容不同,烟草工程专业的烟草化学包括了烟草化学、烟气化学、香味化学三部分内容,而烟草学专业的烟草化学仅包括了烟草化学、烟气化学。其次,讲授学时也发生较大改变,烟草工程专业的烟草化学共90学时,而烟草学专业的烟草化学仅48学时。最后,实验内容有所不同,烟草工程专业的烟草化学实验涵盖了所有的基础实验,而烟草学专业的烟草化学实验只做极个别实验。这也就决定了烟草学专业的烟草化学不论从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要做出相应调整,以便更好的适应其农学特点。

2烟草学专业烟草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由于烟草学专业的烟草化学与烟草工程专业的烟草化学存在诸多不同,因此需要从理论教学上和实验教学上进行改革,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凝练重点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2.1重新制定教学大纲

由于教学内容与之前烟草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要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包括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大纲中删除掉香味化学的部分,同时缩减烟草化学和烟气化学部分,尤其是烟气化学部分,有些章节的内容可以完全去掉,比如吸烟机的原理、吸烟与健康等,而对于烟草化学部分,则需要提炼重点,有些不重要的、重复的知识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只讲重点难点。对于实验教学大纲,由于学时限制,只保留三个实验,其中测水溶性糖的实验,测水分的实验和测烟碱的实验要让同学们认真操作,其余的实验删除掉。

2.2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凝练重点

理论教学是烟草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烟草及烟气中含有哪些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在烟草生长、发育、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对烟草品质的影响。这是烟草化学理论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凝练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后续课程需要,以应用为目的,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闫克玉教授主编的《烟草化学》和程传玲教授主编的《烟气化学》为蓝本,在此基础上,调整部分内容,并凝练重点。烟草化学里每一章最开始讲授的基础有机化学知识可以缩减,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方便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基础有机化学知识,同时便于学生理解烟草中相应化学成分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少讲些。另外,在每一章的最后还涉及到化学成分的检测,这部分内容可以减少,因为现在学生有开放的大型仪器实验,学生通过开放仪器可以学到化学成分的检测,所以为了减少重复,这部分内容可以减少。在每一章中涉及到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代谢、积累的,强化一下,重点讲解。同时根据烟草学农学的特点,加入烟草发酵原理,烟草质量的化学指标等章节。另外,烟气化学中吸烟机的原理及操作、低焦油卷烟、吸烟与健康等章节删减,这些内容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涉及到,因此考虑到学时问题,删减这些章节。实验教学也是烟草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烟草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加强学生基本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基础烟草化学分析方法[2]。但是由于烟草学专业的实验课时有限,故有些很重要的实验无法完成。为此,优化课程结构,将基础操作实验与综合设计实验相结合。尽量设计一些综合性实验,可以同时包括多个实验内容,同时又节约时间。比如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可同时测定糖、氮、钾、氯等,这样一个实验就可以代替原本需要几次才能完成的实验,不仅节约时间,效率也大大提高。另外,有些无法操作的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相应视频,通过视频的播放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知。

2.3在教学上加以应用实践

将按照教学大纲凝练后的内容重新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讲授中加以应用。在第一年的讲授中,注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包括讲授的内容量、讲授的难易程度、讲授的方式等,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方便在下一年上课时加以改进。另外,老师从第一年的讲解中也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讲授的内容量是否与学时一致,有没有上课满堂灌或者内容太少,空余时间太多的现象。讲授的内容是否易被学生理解,每一章的内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生在学完整个课程后,脑子里是否有清晰的印象,能够说出每种化学成分的特点、性质、对烟质的影响等重点内容。讲授的方式是否被学生接受,学生上课时是精神百倍的听讲,还是萎靡不振甚至打瞌睡,要根据学生上课时的随堂表现,及时调整授课方式,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老师的讲解,可以发现整个课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及时改进,避免在下一年的讲解中出现相同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才能把烟草学专业的烟草化学课讲好。

3总结

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并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烟草学专业的烟草化学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出更符合烟草学农学特色的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铭钦,姬小明,韩富根,等.烟草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355-7374.

第6篇: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信管专业;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

1信管专业的特点和能力要求

1.1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本科学生要具备现代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行政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IT产业和相关科研教学等部门承担信息管理工作和从事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1.2信管专业的特点

信管专业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信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本专业最大的特点。目前,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学科的交叉不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拓展,更重要的是,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拓展已经成为各学科发展的新的生长点,而社会发展的现实,也大量需求相关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信管专业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本专业在管理方面更加注重以管理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大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由于学科就业和应用的多行业性,本专业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计算机科学知识无疑在信管专业中处于关键地位。但信管专业毕竟不等同计算机专业,它们在共同的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信管专业偏向计算机软件和管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等同于资本、原材料、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借助于经济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研究如何高效地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信息,也是本专业学生必修掌握的。

1.3信管专业的能力要求

信管专业的学生除了应具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外,特别强调应具有查阅文献获取信息,了解本专业相关技术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的自学能力,同时,应具备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管理和维护技能、掌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及网页制作等实践技能。

2数字化学习及其特点

2.1数字化学习的含义

数字化学习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4年度报告则明确指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数字化学习的目标就是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理想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从而培养出21世纪所需的创新人才。

2.2数字化学习的特点

数字化学习使课程学习的内容具有先进性。通过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充分利用当前国内、国际现实世界中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并融入课程之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利用。这种以现实和实际应用为基础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应用知识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数字化学习使课程学习的内容具有多层次性。数字化资源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共享性,把数字化资源作为课程内容的补充,相对于课本内容,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难度水平的内容进行探索和继续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完全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不是很容易实现的。而事实上每个学生的原认知程度不同,感兴趣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氛围。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网络可以完全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通过数字化学习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为有能力的同学继续深入学习提供可行的途径。

数字化学习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前,互联网已十分普及,教师和学生都能很方便地在网上获得所需学习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通过电脑使用各种学习平台,获得高质量的相关课程信息,同时,也可以实现信息的任意传送、接收、共享、组织和储存。

数字化学习使课程学习的内容具有可再生性。尤其是网上大量的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采用新颖熟练的数字化加工方法,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再创造。数字化学习的可再生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3信管专业的能力培养离不开数字化学习

3.1数字化学习可以提高信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

信管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特点,都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比如,《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课本只是介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想完整做一个信息系统,只看课本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在互联网上就有很多网站,教你做具体的信息系统,甚至是网络版的信息系统。再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硬件设备更新很快,学生在学课本的时候课本上的内容就不可能是现实中最新的硬件配置介绍,只有通过互联网才能保证学习内容的先进性和现实性,通过互联网学习计算机维护经验和案例,更是可以利用别人的经验提高自己实践性的好的途径。

3.2数字化学习可以提高信管专业学生的信息能力

信管专业的学生要求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处理、控制和利用。这些能力的学习和实践离不开数字化学习,比如,信息检索,互联网不仅是信息的海洋,更是练习检索实践的开放式平台,在公平开放的互联网面前,信息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和充分的,但信息能力就会千差万别,信管专业的学生要求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有更高的信息能力,互联网不仅有大量的统计数据,也有大量的统计报告,通过学习借鉴,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而真实的数据和报告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实际的认识,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数字化学习的形式

协作式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与合作,结成若干个协作学习小组,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更深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和以课程为基础的价值教育是通过科目内容来完成教学不一样,协作式教学则是通过“教学的过程”来实现。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一天的教学中,当把正常应当讲授的课程内容用协作式学习方法讲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传授了价值观。协作学习模式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协作、互助学习小组身份登录网络,参与协作学习;二是以个体身份登录网络,参与协作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探究性学习,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可以看出,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科领域内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趣,以问题为中心,自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创新能力和信息技能是信管专业学生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的数据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基于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学习。这种探究性学习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和最有利于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第7篇: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

ZOU Zhong-li MA Jin-fu CHEN Zhan-li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fang Univesity of Nationalities, Yinchuan Ningxia 750021,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Chemi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major, teaching reform is carried out in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The reform includes changing in curriculum, improv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updating teaching methods.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learning initiative are increased clearly,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level are improved effectively by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Physical chemistry;Teaching reform;Teaching effect

物理化学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从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的联系中,寻找和探索化学反应过程中普遍性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1],研究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及表面化学等,其研究目的是探究物质变化过程的基本规律,用于解决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今年教育部2010年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之一,全国共有十余所高校获准设立该新专业。物理化学课程可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后续课程、创新实验和毕业设计提供重要理论支撑。通过新能源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供大家探讨。

1 存在的问题

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公式多,概念多,需要教授的知识点多,而课时却非常有限。正由于这些特点使得该课程成为高等院校中有名难学难懂的专业课,考试通过率普遍很低。通过本校新能源专业的教学实践,学生也普遍反映该课程理论概念抽象、相关公式和使用的限定条件众多,十分难学,在学习过程极易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

此外,物理化学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学习起点高。前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由于各课程自成体系,互相封闭,各自为教造成基础课,基础课与专业课存在重复不协调现象严重。使得教与学都十分困难,教师要耗费大量时间解释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而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接受。比如在微积分和微分方程都没有学到情况下,让学生理解化学动力学中n级反应,显然是不恰当的,再如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中偏摩尔量的概念,没有高数知识也是无法理解的,这样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基础,也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2]。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目前物理化学的现状,笔者首先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2.1 修订教学大纲,力求内容少而精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中开设的物理化学课程学时至少在80学时以上,而本校物理化学课程的学时只有48学时。这造成了在选取教材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物理化学的经典教材有很多,然而即使在简明教材中也难有一种符合本校专业的培养要求。本课程曾经选用的教材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虽然是面向材料专业编写的,并且在课程内容方面对材料专业也有所侧重,但书籍阅读理论基础较高,学生普遍反映看不懂。综合考虑采用清华大学朱文涛教授主编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该书对传统物理化学的内容去繁就简,内容也深入浅出。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不唯书,不照本宣科,对原有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比如去掉物质的状态与表征一章,合并表面和胶体两章,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概括性。

2.2 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物理化学教学中关注的问题[3]。物理化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在讲授过程中注重科学发展史的介绍。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讲授过程中增加热力学定律研究和产生的历史过程,引入永动机的起源和争论,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培养学生严密的科学思维。再如冰箱制冷与卡诺循环、中暑与熵病、土壤保墒与开尔文公式、卤水点豆腐与胶体聚沉等,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本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此外结合专业以课程内容为主线,介绍一些与新能源专业联系紧密的科技进展,如在电化学章节可增加与新能源专业联系紧密的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的发展,经过教学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3 梳理知识结构,协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经过思维加工,设计出课程知识体系,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物理化学的概念多,对于每一个概念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确切说明: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它的定义是如何表述的,其物理意义是什么?适用范围是什么?等等。通过举例的方式详细讲解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将知识点联系起来,融会贯通[4]。针对无机化学与本课程在内容上有一定重复,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点介绍以前未学的知识点,使得两门课程可以很好地衔接起来。针对物理化学中大量定义、结论、推导过程都使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教师有意识地提前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复习,对于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简要复习[2]。

3 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1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摆脱满堂灌的模式,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疑启发是一个有效途径[5],在教学过程中多提示、多启发,将理论和例题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讲述理论时可以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设置疑问,进而引出理论解释;讲解精选例题时多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2 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多媒体相对于传统板书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功能,可以形象使用图表动画形式演示抽象的物理化学理论,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通过视频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重要的科技前沿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6]。此外,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课下可依托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该课程的学习平台,使得课堂教学得以延续和补充。将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参考书目等相关内容上传,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课下自由选择时间进行学习,解决自身存在的不同问题,同时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8篇: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

(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摘要】本文从物理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出发,针对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物理化学学习的现状,探索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从精简与补新教学内容、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和丰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诠释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学习方法

物理化学是药学、药物制剂等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药学各专业课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前期化学课程的基本规律的总结,也是后续其他药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基础。鉴于现有的高中文理分班和不同省份多样的高考科目制度,使部分学生的化学基础薄弱,化学实验动手能力较差[1-2]。我校药学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要学习包括物理化学在内的多门化学基础课程,由于缺少高中阶段的化学基础,学习起来难免吃力,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较差,尤其是理论性更强的物理化学课程。为激发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我们根据物理化学的学习规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现总结如下:

1 精简与补新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中存在大量的概念、基本理论、公式以及基本计算,如果要求药学专业的学生把所有内容都掌握显然不现实,而且对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是不利的[3]。因此,我们尝试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简,比如,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非平衡态热力学简介”,相平衡中的“二组分固-液系统平衡相图”和“三组分系统的相平衡”,化学动力学中的“光化反应简介”和表面现象中的“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理论”都进行了删减。这些内容本身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相应精简。在精简的同时也要“补新”,教师应该在讲授基本理论时,要加入一些详细的实例,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入一些与相关理论密切相关的科技前沿成果或者研究进展。例如,在讲授热力学第一、二定律中加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在新药设计和改造中的应用。在讲授胶体分散系统中加入纳米材料在药学中的应用(纳米载药和纳米材料本身成药),这些都将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物理化学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如果单一教师讲授,学生听,将极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课堂气氛也会显得沉寂[4-5]。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内容中抽出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只对知识体系进行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与学生交流,或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或以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进行交流,或以联系实际,联系科技前沿的方式理解相关理论,加大学生的参与度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三,重视对每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总结。教师可以让几位学生尝试自己总结每章的重要知识点,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在黑板上写出,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修改,最后教师进行校准。这样学生不仅对重要知识点加深了掌握,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自学与总结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尝试每章中选择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作为备选,让学生任选其一进行相关文献的调研,总结之后进行PPT的展示,这样学生将会明显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会锻炼学生的胆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总之,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物理化学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3 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粉笔与黑板”的教学方式显然过于单一、演示能力有限。而单一的多媒体教学也存在自身的问题:虽然教学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详实且多样,但对于重要公式的推理过程如果单一的显示很难让学生加强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对于重要公式的推理过程应该还原“粉笔与黑板”的教学方式,一步一步地和学生一起进行推理。同时在讲解计算题时也要鼓励学生上讲台来进行做题,只有学生亲自练习作习题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

物理化学实验作为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实验课的理论讲解中,鼓励学生自己提前预习实验并在实验室的课堂上进行相关理论的讲解,这自然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会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另外,教学手段也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锻炼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也会切身体会物理化学相关理论与概念在现实中的应用。

总之,药学专业的物理化学教学应该基于物理化学学科特点,从学生专业背景出发,紧密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探索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汪煜华,刘运美,郑兴,秦旭平,郭紫芬,罗其富,雷小勇,谢志忠,黄红林.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1,01:36-37.

[2]李晓飞,仝艳,杨怀霞.药学类高校物理化学课程的定位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1,19:86-87.

[3]吴华涛,冯云晓.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07:134-135.

[4]刘艳,李晓燕,谢英,李馨儒,胡新.浅谈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J].医学教育,2005,05:23-24.

第9篇: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

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一门将理科、工科相结合的专业。高分子材料,又可以称作石油化学工业。在发达国家,石油化学工业里60%~70%的产值是由高分子来体现的。高分子专业涉及合成与加工两个方面,到了硕士阶段分设理科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工科的“高分子材料”两个专业。

问: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答: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导论。其中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都有相对应的实验课。

我认为一个专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高分子也是一样。不能说哪类学生特别适合学这个专业,我倒觉得更应该是学生在选择高分子后,能够主动去适应这个体系,发挥自身的特点,不断深入,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够学好。

小编插话:如果能够不断深入学习,持之以恒,说不定就会像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霍华德他们一样,成为厉害的物理学家或化学家!在学习的路上,就算脚踩荆棘也要大步前行,来看看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吧。

问: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答:困难主要在于从经典化学到高分子化学的改变。高分子是混合物,所以高分子化学的化学式,结构不明确。在经典化学中,化合物有明确的分子式,但到了高分子化学,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说大概是这样,不够明确,这会令学生困惑。

等到学习高分子物理,困惑就更多。因为学科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很多东西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研究过程中,觉得应该是那么回事,至今没有定论。这种现象,对学生甚至老师来说,都是困惑的。

此外,高分子是大分子混合物,每一个聚合物的分子量有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分子量庞大,且混在一起,此时就需要统计理论来总结规律。高分子物理里有大量统计理论,而统计理论对一般人来讲,很难理解。

问:大家是否有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理解误区?

答:很多人认为高分子材料是不环保的,特别是所谓的“白色污染”,这样的说法并不科学。高分子材料从制造、使用、处置和无害化处理的多环节的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是对环境污染最小和能量消耗最少的材料。国内之所以出现“白色污染”,是因为人们没有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理念和垃圾分类处置的习惯。学习和掌握了高分子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成为你事业的方向,还可以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健康和环保。

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答:各行各业都可以。我们系大多数学生读研究生、出国,真正本科一毕业就去工作的好像很少,硕士毕业很容易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