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资源范文

科学资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资源

第1篇:科学资源范文

关键词:课程资源;科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104-02

科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针对小学科学课程的特征、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益是实现科学课程改革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立足学生“前概念”,筛选课程资源

学生在走进科学课堂之前并非白纸一张,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认知水平,对于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象、各种问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这种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往往是表面的、非本质的,是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我们将学生的这种认识称之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 前概念是儿童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忽视学生的前概念,往往导致科学课程的低效、甚至无效。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阅历、认知特点决定着前科学概念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有一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前概念,筛选出有用的课程资源,找准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画概念图、预测解释等多种方法分析学生对新的知识已经有了怎样的认识,拥有哪些前概念,对这些概念的认识水平等,深入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发展水平。

例如,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情境一:教师让学生预测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在一杯清水和一杯等量的盐水(学生不知一杯是盐水)中的沉浮。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顺利地进行了预测:大的沉,小的浮。接下来的实验让学生大失所望。由此得知学生的前概念:重的沉,轻的浮。

情境二:教师又把大小马铃薯同时放入一个沉浮实验盒中,让学生预测在两杯水中的沉浮情况,结果清水中的大小马铃薯全部都沉下去了,盐水中的大小马铃薯全部都浮起来了。这样的情境激化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新的假设也产生了:物体的沉浮可能与其所浸入的液体有关。教学的生长点生成了。于是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了探究的天地: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怎样设计实验验证两杯液体的不同?

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丰富感性认识,消除学生前概念和科学理解之间的差异,引入差异事件,提供实践载体,最终在教师的引领下,发现了影响物体沉浮的秘密:改变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二、回归生活,捕捉课程资源

《义务教学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总目标强调: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可见,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特征。各种科学现象起源于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科学是对各种自然现象本质的高度的理论概括,因而又高于生活。这一特征决定着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在学生的生活中去捕捉点点滴滴的课程资源,从而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主动。

例如,教学《气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

师:今天,老师和小红玩乒乓球的时候,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但皮没破。谁能帮老师想想办法,让瘪了的球鼓起来?

生:用球拍轻轻碾。(学生演示用球拍轻轻碾,但仍然有些部分不能鼓起来。)

师:谁还有别的办法?

生:用热水烫。

师:(演示用热水烫,球鼓起来了。)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是什么原因使球鼓起来了?

生:热胀冷缩。

师:可能是什么东西受热膨胀起来了?

生1:是球皮受热膨胀起来了,因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生2:我认为是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膨胀起来了,因为如果球皮踩破了,怎么烫也鼓不起来。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要想判断谁的看法正确,必须先弄清楚什么问题?

生:必须先知道气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那么咱们怎么验证气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植入课堂,开启学生求知的心扉,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

三、巧用现代媒体,优化课程资源

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他们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但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大量的现代媒体涌入生活、课堂,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优化课程资源,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科版科学教材全套共37个单元,约140个活动,其中侧重于生命世界主题的单元10个,侧重于物质世界主题的单元11个,侧重于地球与宇宙主题的单元8个,另有8个学科综合单元。整体内容的选择上服从于活动设计的需要,服从于儿童学科素养发展的需要。全套教材是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为主线构建的,构建的基础是活动。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学校的实际条件、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有的活动没有办法展开,或者是效果达不到教材编排的意图,而现代媒体的灵活运用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以《地球与宇宙》版块的教学为例,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等,对于师生而言是既熟悉而又生疏的。熟悉是因为我们亲历着这些现象的发生,生疏是因为学生的年龄限制,很难用准确、科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些自然现象。虽然通过模拟探究活动能够解决部分问题,但学生的描述仍然不够准确,但Flas课件能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的为学生演示各种天文现象的成因,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的同时,用活现代媒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课堂延伸,激活课程资源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课程资源,大自然、工厂、农村、企业、农场、林场等是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教师要让学生们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向生活与社会,让学生学科学、用科学,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1.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组建科技社团,开展科普知识活动和科技活动。

2.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开展小种植、小养殖活动。

3.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

4.开展自制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师要不断更新课程理念,加强课程建设,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同时,要能够充分整合、利用和呈现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科学,让丰富的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出最大效益,焕发出科学课堂的神和采,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2篇:科学资源范文

生命科学科学课程农村课程资源挖掘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了配合这一理念,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及社会各种课程资源,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重视并加大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其实,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一块石头、一株植物、一个动物、一幅图画等都可以成为科学课程资源。因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它们都有可能成为教学内容,成为教学活动的支持物。如三年级科学《蚂蚁》一课,我让学生把自己亲手捉的蚂蚁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比较、体验,那么,这只蚂蚁就是科学课程资源。对于学生而言,经过教师运用艺术语言讲解的以及经过学生探究、观察的蚂蚁,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科学课程资源。

我们的农村学校可开发的课程资源极其丰富,如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另外,作为科学教师,大多从小生长于农村,开发和利用教师自己熟悉的资源进行教学,更贴近于教师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挖掘重视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科学资源,让学生了解科学,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造校园环境,优化课程资源

学校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主要包括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及其配备资料;学校建筑、走廊的环境布置,花草树木、生物角、科技景点等等。做好科学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要做到:

1.注意向学校争取增添科技藏书,更新添加科学教育仪器设备,发动学生自制和收集各种科学学习材料,建立学生科学图书箱;

2.充分利用校内的土地、花坛,开辟花园、植物角、饲养园地,栽培各类树种,并配备好“植物名片”等;

3.在校园内创设学科学的氛围,如开设科技专栏,红领巾广播站定期播送科学知识,定期举行科学作品比赛,校报设立科学启蒙栏目,设立科学金点子信箱等;

4.开发有地方特色的科学启蒙教育校本课程;

5.不定期举办各种科学专题活动,如举办科技节,开展节日性科技活动(3.12植树节、3.28世界气象日、4.7世界卫生日、4.1-7爱鸟周、6.5世界环境日等),成立优秀作品论证推荐会等。

二、开发和利用农村的植物资源

我们农村学校周边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在农村的田野里小河边等一些地方,生长着无数有名的或不知名的植物,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科学教学中,能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提供直接感知的植物,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植物形成正确的概念,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有很好的帮助。如在《植物的生活》这一单元,每节的课后拓展都注重了中长期的观察,如第一节课的“选择一株植物,长期观察它,看它身体的各部分有什么变化,并做好记录。”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既方便观察有叫感兴趣的植物研究。在活动一周或几周后,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收获。在这过程中,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好科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三、开发和利用农村的动物资源

在我们学校周边,有着极其丰富的动物资源。有的学生家里就是养殖户,学生可以充分接触的非常多的动物,通过对动物的饲养、观察,就可以充分地了解动物,并进行科学研究。我充分利用这一科学资源进行教学,变枯燥无味的课堂为生动活泼的课堂,生动形象地学到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开发和利用家庭资源

在实验探究中,往往有许多实验不是马上就能知晓它的结果,而需很长一段时间才有结果,如蚕的一生观察、凤仙花种植的观察,像这样的观察,单在课堂里拿几件标本或实物是很难解决问题的,让学生在家里自己亲手动手养一养,种一种,这样更利于学生的探究。我教《饲养小动物》时,课前先请学生自己捉几只蜗牛,在家精心饲养,仔细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课内进行集体交流汇报。这样一来,学生对蜗牛的生活习性非常了解,课堂上人人有话说,个个举手发言。在交流会上,各学生纷纷拿着自己的实验记录,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述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用文字表格形式,有的用生动图画形式。另外,教育学生利用好网络资源、丰富家庭的科普读物,关注科技资讯信息,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小小图书馆,并提高其利用率。利用家长学校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这样通过课内与家庭互相结合,使知识从感性认识自然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们探究科学的兴趣。

五、整合社区资源,强化教育实践

影响科学教育效果除了学校和家庭外,还有社区教育。社区是学生生活、劳动的主要场所,时间大约占三分之一,是学生接受科学教育最灵活、最具体、最有潜力可挖的时段。让小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家乡,关注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立足农村小学这一特点,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开拓学生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农业科技能手、果园、养殖场、工厂、农业基地、田园、实验基地等。

我们十分重视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我校先后建立了二十几个有本地特色的科学启蒙教育基地,成为常规性、阶段性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的牢固阵地。如王村的食用菌基地,使学生了解菌种的选择、栽培、加工等科学常识;王母殿的麻鸭养殖基地,让学生参与养鸭活动,掌握养殖的一些科学知识;前荆沟的蔬菜基地,让学生参与耕地、播种、锄草、施肥、收获等种植活动,使学生了解本地蔬菜种植的一些科学知识,塑料大棚的使用知识,等等。

第3篇:科学资源范文

关键词:科学教育;本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382-01

小学科学教育是科学教学的基础教学,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担负着孩子科技创新的启蒙重任。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参与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学获得的知识,大胆探求和应用知识。教师怎样有意识地与学生同玩同乐,让学生在乐中玩、玩中学,即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探究科学的方法呢?我想到了“本土资源”。本土资源贴近孩子生活,是最熟悉的材料,也是孩子们内心最充满好奇的。如孩子们常问的“泥土里为什么冒出小芽芽?”所以我们应挖掘、利用一些对孩子充满吸引力的本土资源,走进孩子的视野,走进孩子的生活,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分析、总结等活动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孩子的知识,培养孩子爱家乡的情感,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的优势激发孩子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成为小学科学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这不仅要求活动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孩子的年龄水平、兴趣爱好,并能促进其发展,更要贴近孩子的生活,从其感兴趣的材料入手,即要求活动选材生活化,从身边取材,让孩子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所以,如何开发与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科学活动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

一、深入调研,挖掘科学活动的教育资源

本着教育性、适宜性、安全性的原则,对本地区中能挖掘和利用的教育自语按进行调查并分类,根据名称、资源内容、地址等进行表格调查,以便在课题研究中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具体分为:企业资源,如工艺品厂、面具厂等;家庭资源,如家长的工作单位、家长的素质等;自然资源,如山山水水、农牧场等。

二、更新教师观念

在远离大城市的小乡村,孩子的活动空间小,视野窄,但生活中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却很多,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活教材。可一些教师却忽视了身边可贵的自然资源,感叹没有好的、齐全的教学设备,觉得难以开展教育活动。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正视设备和环境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真正做到利用身边资源进行科学探究教学。例如我们家乡的蘑菇特色农副产品的生长,加工过程就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再如我们家乡是国家级5A级风景名胜区,有“芙蓉洞”、“仙女山”、“天生三桥”等,从历史的角度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也是非常珍贵的。本土资源让孩子感觉科学就在身边,使孩子真正地认识科学,喜欢科学。

三、有效利用本土资源

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生活中随处都见沙子、石子、泥土、水、树叶等都可以成为探索的对象。如《土壤》一课,我首先请孩子们从家里带来土壤,通过对比,了解到土壤很多种颜色;通过鉴别,知道有带砂质的,有很黏的等;通过玩,明白了有渗水与不渗水、反光与不反光、光滑与不光滑之分。在教分离土壤时,我请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筛子和其他的用具,经过孩子的亲手实验操作,了解到了土壤的成分,也明白了“泥土里为什么冒出小芽芽”,知道怎样保护土壤,预防土壤变质和土壤流失。又如:《奇妙的水》一课,我让孩子们带来了自家的水(都是泉水),再一一品尝,结果品出了水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再如:我见秋天已到,借机讲解秋天里叶子为什么会变黄掉落?并请孩子们收集叶子,粘贴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从美术角度讲,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孩子的创造能力。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很平淡的东西,把它们运用到科学活动中却能满足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能提高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

四、巧用本土资源,创设特色环境。

幼儿园里的自然角是孩子们探索的乐园,那么小学里的孩子也是充满童真童趣的,我就利用这一心里特点,开展了自然角和植物园。我充分利用好室内外的空间,和孩子一起种植了许多花卉,有些是无土栽培的,这更激发了对科学的想象。用盆子种植了一些四季豆、黄瓜、土豆等,反正家长种什么孩子们就带什么。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学会怎样种植与管理,还懂得了什么季节种什么蔬菜,更明白了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五、善于利用偶发性科学活动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在幼儿周围世界中突然发生的某一个自然现象或有趣、奇特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自发产生科学探索活动,它既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发生在学习、游戏时。偶发性科学活动是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激发幼儿科学兴趣的有效手段。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出现来自于幼儿的内部动机,幼儿对它的兴趣有时胜过正规的科学活动,而且注意力也较持久。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的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感知、操作,这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能激励幼儿不断的探索、思考。

第4篇:科学资源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育;科学学科;农村资源;课堂效率

在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农村小学如何上好科学课,已成为科学课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如何利用好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挖掘农村的现有资源,把农村科学课上好、上活、上新,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合理地编排科学教材

现行的科学教材,大部分根据季节编排教学内容,教师要做科学教学的有心人,重新按照季节或地方需要安排教学顺序,才能上好科学课。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这一课,科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它提到前面学习。教学完后,把环保任务布置下去,通过一个学期的实施,到学期结束,评出“环保之星”。这样的安排,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生家庭资源

农村学生的家庭相对来说没有城里富裕,但他们有的是自家产品:各色各样的蔬菜瓜果,富有农村特色的建筑、农具……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科学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让学生自带资源或自制学具。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这组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从家里自带植物的种子,什么种子都可以,结果学生带来的种子各种各样,有花种、菜种、豆种、树种……所带的品种不下30种,远远多于书本所提供的种类,大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然后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让他们自己得出“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的结论。然后用自己带来的器皿种下种子,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对这样直观的教学,学生比较有兴趣。

又如:在教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沉浮”这组内容时,笔者同样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些现成的东西来学校,做物体沉浮的实验。学生带到学校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石块、木块、铁片、石榴、黄瓜、西红柿、马铃薯、萝卜……比书本上提供的东西丰富得多。他们用自己带来的东西做实验,也互相交换物体做实验,同时观察别人做实验,并进行记录,从中得到的知识远远超出书本。而在“造一艘小船”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的教学中,笔者同样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去做学具,学生的创作热情非常高,展示的作品中有纸船、木船、竹船、塑料船、甚至还有萝卜船、香蕉船、柚子船……有些学生还用本地的黄泥代替橡皮泥做实验。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的现有资源进行教学

学生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农村学生所特有的生活环境就是农村大环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用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让他们体验感悟、自主探究。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自己去调查河水污染现状及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通过和长辈的谈话调查河水污染源,学生了解了河水被污染的原因,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笔者还结合“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这一课,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利用政府的法规与媒体宣传,继续加强学生环保意识教育,再通过他们对家庭的辐射作用,在社会上起到普及大众环保意识的作用。此外,还根据实际在学校里开展“最清洁校园”活动,规定:校园内不准吃零食,不准随地乱丢垃圾,不准随地吐痰,班级包干区不能出现丢弃物;垃圾要分类,可回收垃圾要积攒起来,定时卖给废品站,把卖得的钱捐给有需要的人,真正地做到“变废为宝”。

学校还充分利用生物园这个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生物园里按季节种植瓜果,并和在校园里开展种绿、护绿活动,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提高环保意识。

四、充分利用和挖掘大自然的现有资源进行教学

科学课必须有充分的教学资源,没有探究材料,学生的自主探究将会大打折扣,科学教学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实验器材极其短缺,绝大多数探究活动没有现成的器材,能做几个演示实验就相当不错了,不少实验连演示都不能满足。如果不想方设法寻找教具或采用替代实验,探究活动只能停留在纸上。所以,科学教师就要发掘身边的资源,为我所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科学无处不在,处处都有科学,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应在利用好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发和利用具有农村特色的科学资源,丰富地方科学资源,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解决了农村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能让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比城市科学教学更有特色。科学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广泛农村教育资源,活用教材,将农村特色和现代远程教育结合起来,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地创新,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发的内在需求。

第5篇:科学资源范文

南宁市

秀田小学

四(1)班

龙天赐

一个双休日,我来到书城买书。书店里的书琳琅满目,有许多我特别喜欢的,于是,我就选了几本书,找了个地方看。我选了一本《珍惜资源,崇尚科学》翻着看了看,觉得挺好看,就买回家了。

我捧着书,趴在床上看,书里讲了怎么节约资源的好方法,和我国浪费的情况,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节约,节约是多么的重要。我看得津津有味,一口气就看完了。我发现我们家的节约情况不错,房间、大厅、卫生间、厨房都用节能灯,既明亮又节电,全家人都喜欢。但是我觉得有一些地方还不足,比如说:大厅的灯虽然是节能的,但一盏大灯里有八盏灯,这样开一盏灯等于开八盏灯,浪费了很多电。我建议不要用这么多多余的电灯,只要光线够亮就行了。还有:有时候,全家人都出门了,可家里卫生间的灯孤零零地亮着,有人开灯忘记关了,只要有急事,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样就白白浪费了许多资源。想要解决这样的事也不难,在开关旁粘一个小标语,提醒人们用完电灯后记得关灯,看到标语后自然会把没关的灯熄灭。

第6篇:科学资源范文

小学的科学教学主要是以植物和动物的内容为主,由于农村小学的地理位置大都坐落在农村,加之生源都以农村生活的孩子为主,因此,合理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将会大大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课程资源育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实施建议中这样提到:“要充分重视科学教学的实践性与生活性,把教室作为科学教学的主战场,把课外生活作为科学教学的延伸。”笔者认为,只有当科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共同发展。那么,身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开发生活资源促进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呢?

一、在课堂中把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程的实践性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就必须依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新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中,并使教学目标的设置能够在学生跳一跳就能实现的水平,这样学生才不会因为课堂过难或过易而产生厌烦情绪。比如,笔者在教学《植物的繁殖》这课时,大胆地剔除了教材中学生不熟悉的案例,比如,蒲公英、水稻、山药等,而是根据当地农业的发展,选取了学生比较常见的农作物作为教学案例,包括小麦、萝卜、白菜、红薯等。由于这些都是当地农村常种植的农作物,而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下田帮父母劳作的经验,因此,他们对这些植物并不陌生。在学生充分熟悉教材的情况下,笔者设计了开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调查你身边的常见的植物是怎样繁殖的。学生在听到我介绍这种探究的教学模式后,都非常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希望在自己了解的领域里大展身手。在调查研究后,学生以有关“植物的繁殖”的报告会的形式,汇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成功地对植物的繁殖方式进行了分类,包括利用种子繁殖和利用根、茎繁殖两种方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还使课堂教学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挖掘丰富的生活资源,实施现场教学

科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而观察能力的锻炼,需要直观的教学道具。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借助多媒体展示实物的图片,或者把标本带入课堂中。虽然这种教学道具,有利于学生快速总结实物的特点并进行高效率地教学,但教具并不等于真实的科学环境和观察实体,不能给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教师可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实施现场教学,即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科学环境中,让学生边进行观察教师边引导。尤其是小学的科学教学大都是以揭示生活中存在的科学现象为主,因此,把教学带入生活中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科学研究场所。比如,一条河流里面的蝌蚪、青蛙、水草、鱼都是小学教材中重点教学的对象;大自然中的各种植物树木等也都是最生动的教学素材,通过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身边的生物现象,更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环境观,达到环境保护教育的目的。比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蚂蚁的观察》这课时,就摒弃了一般的以教室为主要教学场所,多媒体视频的播放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大胆地采用了现场教学的模式,带学生们去蚂蚁的巢穴进行实地观察,并一边观察一边写报告,交流观察心得。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改进观察的方式并最终使得观察更加准确、全面,通过言语交流和概括促进思考,使观察更加深刻。通过这次现场教学的实施,学生们对科学教学更加感兴趣了,每个人都在现场教学中获得了愉快的体验和努力观察并有所收获的成就感,对科学教学的意义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使五彩缤纷的家庭生活作为科学探索的大舞台

除了校园以外,家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第二大重要场所,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心理等素质大都受童年生活以及他们父母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发校外活动,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在五彩缤纷的家庭生活环境中挖掘科学原理,进行科学探索。比如,笔者的一位学生就曾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科学小发现,他说:“冬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窗户上面会有一层薄薄的冰花,非常好看。老师,请问这是什么原理?”由于这一科学原理超出了学生们的知识范围,也不是本年级的教学内容,但学生的探索精神非常可贵,于是笔者当时并没有急着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工具、校图书馆及实验室等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寻找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于是,当下一堂课时,学生非常热情,纷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自己发现的原理解释,并且还引申出来一系列与此相关的现象,比如,有的同学说:“冬天出门能够看到自己哈出的雾气,这其实是水蒸汽”;有的同学说:“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可乐、西瓜等,可乐瓶子上、西瓜表皮也会有一层水珠”;有的同学则说:“煮稀饭的时候,如果你打开锅盖,会看到锅盖里面有一层水珠”。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笔者引导学生积极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大家都根据自己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都是由于冷热不均造成的空气凝结成水的现象。经过这次完全由学生放手去探究的课程,学生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7篇:科学资源范文

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物化的课程资源。如校园文化环境与设施、图书馆。其次是人为的课程资源,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因为教师和学生是学校课程资源的主体。就教师而言,每一位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在他们身上蕴藏着鲜活的课程资源。就学生而言,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与学习成果、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开发与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时,除了结合课文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外,还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用好学校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个体活的课程资源与学校静态的物化的课程资源得到有机的整合。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活动案例 科学教材中设计的思考与讨论、各种活动案例,都力图体现科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思考与讨论、各种活动案例加以拓宽,通过比较延伸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掌握知识技能。如在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时,教材提示可以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模拟酸雨,由于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所以不妨用硫酸和清水来配置酸雨模拟液,把PH酸碱度控制在4以下,这样有更强的真实性,与食醋酸雨模拟液作对比,可以起到很好的比较作用。

充分利用和加工教材中所给的图片、图表 华师大版、浙教版初中科学教科书图文并茂,力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以前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尽管文中插图是彩真的,但毕竟不是动态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弥补。

充分利用教材中所呈现的小资料、视窗、阅读材料、STSE内容 科学教材中的小资料、视窗、阅读材料、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内容已不仅仅是作为教材的辅助与延伸了,它已深深地与科学学科内容相融合,甚至可作为教材的一部分与教材共同构成学生上课使用的学习工具。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给出的这些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更好的意志与品质。

适度采集和整合课外实践资源

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学生和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从科学调查出发整合科学课程资源 科学调查是一种常用的课外活动形式,一般步骤有:成立兴趣小组、确定选题;查找资料、确定调查步骤;实施调查、收集多种信息;信息汇总、分析,生成报告。在科学调查之前,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别组织多个兴趣小组去实施调查。

从科技活动出发整合科学课程资源 以“小发明、小刨造、小制作”为代表的“三小活动”是学校科普活动经常组织的一项活动,通过恰当的探究活动,有效地将教学内容、教学顺序、教学方式这三个水平层次的教与学整合,是开发利用前沿科学课程资源的又一举措。“三小活动”是综合学科技术、实践技能和创造精神为一体的科技活动,也是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明白发明创造源于观察和实践,多思索,勤动脑,多留意身边小事,打开心灵的窗户,插上想象的翅膀,普通人也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全面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

社区是学生时时处处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能体现“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教育思想,更能促进学生全面科学素养的提高。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自然资源是科学课程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资源是指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天、风雨雪霜、起伏山岭等)和人工形态(如农田果园、海堤水库等)。

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除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科学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外,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科学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

第8篇:科学资源范文

科学教育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乐于学习和探究,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去关注学生的生活,充分挖掘源于学生生活的身边现有教学资源,整合教材,为科学教学伴奏。

为了整合身边现有资源,更好地为科学教学伴奏,我是这样实践的:

一、走进大自然,和身边现有自然资源亲密接触

科学教学,原先就称自然教学,说明科学的奥秘很多就在自然界之中。和自然界亲密接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1.植物资源

在我们身边,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在校园里、公园里、路边等一些地方,生长着无数有名的、或不知名的植物,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科学教学中,能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提供直接感知的植物,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植物形成正确的概念,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有很好的帮助。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好科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如,教学《各种各样的花》,课前我从校园里采集了桃花、梨花、樱花、迎春花等,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结果只有部分学生能在老师的引领下掌握各种各样花的知识,而且也只能达到蜻蜓点水的效果。于是第二节课,我带学生去校园里上课。课前学生一听说这节课要下楼到校园内参观各种各样的花,就欢呼雀跃,迅速排好了队,就像等候出征的士兵一样。一看见桃花、梨花、迎春花等,他们就根据小组分工三五成群地围在花的周围进行认真仔细观察,有的对照着书本上的知识在进行比较研究,有的一边观察还一边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了下来,有的还对长在一起的桃花、梨花、迎春花等进行比较,他们快乐的身影就像一只只勤劳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又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舞蹈。总之一句话,每一个学生都非常投入地观察着各种各样的花,观察过程中个个神情专注,就像科学家在研究自己的专著。从他们的课堂反馈中发现,他们不但知道了各种各样花的结构,还了解了各种各样花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懂得了书本上没有介绍到的各种各样花的知识。像这样的学习,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激发了其求知欲,真是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2.动物资源

原以为城里的孩子对动物会什么都不了解,谁知班里大部分孩子都在家养过乌龟、金鱼、兔子、狗等动物。学生通过对动物的饲养、观察,就可以充分地了解动物,并进行科学研究。如在教学《金鱼》一课时,预先布置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水中是如何运动的以及吃东西的样子等。教学时,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启迪、相互补充,不仅加深了对金鱼各方面的全面了解,进而获得了怎样喂养观赏动物的知识。

3.自然环境资源

城里与农村相比,虽然没有山青水秀,河道纵横,岩石、土壤;但是城里与农村的天空都是一样的。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云、雾、雨、露、霜、雪等自然现象农村有,城里也有。假如这些探究只局限于课堂上,这样既会束缚学生探究的思维空间,又会造成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减弱。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合理取材,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观察、感知自然现象,科学课上学生既能上得生动活泼,学到许多科学知识和方法;又能受到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教育。

在教学《空气》这一章时,我让学生先去呼吸不同地方的空气,感受不同的气味,并用各种方式收集空气,感受空气。让学生到户外感受空气的流动,看看空气在不同的地方是如何流动的。再在课堂中用各种实验加以验证,为学生了解空气的流动提供了更广泛的依据。空气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学生通过身边的万物对空气的需求,了解到了空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懂得了要注意不能污染空气。把大自然当作课堂进行教学,使学生受到爱科学、爱大自然的教育。如教学《天气》这一章时,讲到了云、雨、风和气温等有关的自然现象,我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课本知识,看看云的样子,品尝雨的味道,感受风的力量,体验气温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感受大自然气候的变化。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他们明白平时熟视无睹的这些事物,就是大自然的一角,其中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科学知识,等着他们去研究。同时也认识到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揭开其中的奥秘,并让学生陶醉在大自然这美妙的环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二、结合实际,开发和利用身边现有的社会资源

1.实验基地――直接参与实践活动的第一场所

许多科学教师可能对教材中的生物学部分内容教学感到头疼,尤其是种植部分内容。因此,我校在功能室前的一块空地上,开辟了一小块实验基地。在实验基地上种植教材上出现的植物,还可以引进许多新品种。凡是种植类的课,都在基地内上,并要求学生对所种植的植物进行精心管理、仔细观察、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实验基地既可让学生学习种植的各种知识,又成了学生收获果实和快乐的基地。

2.家庭资源――让家长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助手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家庭中的科学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的补充和扩展。这首先是因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除了平时在校学习外,放学后、周末、节假日等相当多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学生天生好奇、爱动脑筋,他们所进行的科学思考与活动不会以校内外时间来截然划分。其次,发展中的科学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学生将自然地把学校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过程、方法,复制或迁移到课堂以外包括自己的家里。

家长是学生学习科学最好的老师。我们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在家里饲养和种植动植物,并进行动植物生长习性与规律的探究活动。家长尽可能带领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

3.环保资源――培养科技能力的强有力途径

第9篇:科学资源范文

热爱科学教育的教师都知道,“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与核心”,也总是想方设法设置情景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讲究的,有如相声演员,不断抛出一些令人捧腹的“包袱”,而他的主线只有一条,那就是逗你开心,让你深思!然而在科学课上不少师生会不自觉地围着预设中的问题去执行,表面上探究活动也很热闹,但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也就没有动态生成的空间,没有动态生成的空间学生也就不会自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科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磁铁有磁性》,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境和问题:(出示磁铁)“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我们能不能预测一下表格中的这些物质哪些能被吸起来?”这样的教学是应了“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验证”的科学流程,但教学实践让笔者思考这里并没有动态生成的空间,没有把握住问题的实质,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真正的价值,导致学生也不会自主提出跟探究有关的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已经早就告诉他们磁铁能吸铁一类的物质,反而他们对金属的概念是相当模糊的。而“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这一问题只涉及事物变化的表面现象,(只要用磁铁吸一下就可以得到答案)如果不进行挖掘延伸,就不能作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活动之后,除了按照教师的意思机械地过了一下动手的瘾,并没有比活动前有更多的收获。实验前让学生进行猜测假设是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好时机,如果教师并不去了解学生为什么做出这样的猜测,而仅仅只为了猜对了几个猜错了几个,这样的猜测并没有多大意义。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活动,并没有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更进一步,也没有排除原先的经验知识的一些模糊和误导,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金属与铁的区别,还是没有理解磁铁究竟能吸什么物质。教师蜻蜓点水式地对个别学生的回答一带而过,就得出了结论,飞快地进入了下一个探究活动。学生并没有从活动中收获更多的东西,课堂探究也就变成了一种教条式的程序,整个活动也就变成了“有教无学。”如果教师设置这样的情境:出示一个封闭的百宝箱,里面装了教材上要学生预测的东西。“老师今天带了一个百宝箱,你们听一听,百宝箱里有哪些宝贝呢?你认为哪些可以被这个小磁铁吊出来呢?”打开百宝箱,观察没钓起来的东西。“为什么有些能被钓起来,有些不能?”孩子们充满好奇和探求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当百宝箱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所有孩子都想知道百宝箱里有什么。孩子们通过感官和已有的经验来判断里面可能有金属。三年级孩子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可以用磁铁把里面的金属“吊”出来。“是不是这样的呢?”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还有一些宝贝没钓起来。教师趁机追问“为什么有些宝贝钓不出来?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通过学生逐步生成的问题来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前概念。问题在活动中产生,学生的认知与想法在动态生成中逐渐明晰化与外显化。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对学生不明朗的问题进行解决,纠正学生的错误或者模糊的认识,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人们将外界现实与原有经验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是一种新旧经验相互碰撞,新旧思维产生矛盾,发生冲突的过程。如果教师设计问题的目标产生偏差,提问过于单一,课堂就会出现学生回答漫无边际,或者出现与个别学生密集对话的现象。一问一答,像打乒乓球一样拍来拍去,于大部分学生学习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反之,教师如果找到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可行的,有研究价值的,直接与科学探究相关联的问题,给课堂创设了动态生成的空间,那么就能把学生分散性思维引到问题本身,掀起学生思维,推进学生思维深入发展。

二、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促“有价值的思考”

有的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态生成,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展示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魅力”,科学教师们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准备各种形式多样,新奇美观的材料供学生探究。学生在教师准备的丰富材料中玩得很开心,在热热闹闹中得到了眼花缭乱的数据,课堂在动态中生成了许多资源。这时教师如果一味地追随着学生生成的问题不断衍生,逐一解决生成资源,而不是筛选对课堂有价值的问题去让学生进行思考,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反而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科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第五课《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实验前教师的引导:“这块磁铁能挂几个回形针?”“究竟怎么来计算这块磁铁挂几个回形针?”“你们想不想做这个实验?”汇报时教师的处理:“你们小组挂了几个?”“为什么要做两次?”“你们小组两次做的数据都不一样,那么到底取哪个数据?”“平均数有小数,不大好吧,怎么办?”……类似于这样的师生交流,学生慑于教师的权威,刚开始还能勉强认真听,而他们的兴趣依然停留在器材上,缺乏对现象的思考,课堂会逐渐走向杂乱无序。小学生生性好动,兴趣不稳定,来得快,消失得也很快。他们无意识的学是多于有意识的学习,一些时候学生往往被器材的无关信息吸引,会被“活动的机会”分散注意力。某个探究活动已经结束,可还是有不少学生停留在刚才的活动中,更多学生是对刚才的探究材料“依依不舍”,还有不少学生的思维已经想到了其他地方。这时,有价值的思考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吸引过来。上述案例中,汇报时教师这样处理:“为什么同一个磁铁挂的数量会不同?”“如果给你两个磁铁,你觉得能挂几个?”“怎么样做更科学?”舍掉生成资源中非关键因素,注重学生对现象的思考,挖掘科学本质,形成有价值的思考,学生才能在活动中建构准确的科学概念。

三、提升动态生成的效果,选“有价值的活动”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自主行动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教师要想让课堂充满活力,必须将探究活动由“指令性”转变为学生自主的“选择性”上,由学生自己设计并控制学习的整个过程,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探究。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学生对“前概念”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前概念往往是基于日常经验对事物的初浅认识,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它的产生是狭隘的知识范围限制或没有把认识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抽象概括造成的,所以它往往包含着许多非共性内容。因此教师概念目标的确立首先要认识一个“度”的问题,即了解各年段学生对同一概念的不同认识,在“前概念”认识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自主选择一些“目标”进行活动,以期更好发展个性,提高概念的认识深度。例如在“电磁铁磁力的因素”探究活动中,学生制作电磁铁后对这一概念的研究产生诸多问题,如:线圈匝数,铁芯大小,绕线方向,电池多少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探究的活动,但基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喜好不同,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开展选择性研究,并在交流中激发学生对其他问题探究的兴趣,从而通过交流论证,深入概念,突出概念,达成共识。因此,要提升动态生成的效果,应选择有价值的活动进行探究。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