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范文

农业机械化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机械化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机械化的特点

第1篇: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范文

推动农业机械化发挥更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推动农业机械化发挥更大作用,农业机械化部门要关注农业机械和技术新动态,积极了解和钻研新技术,把新技术、新机械及时有效的推广到农户手中,同时农业机械化部门要致力于旧机械的完善和更新以及新机械的研究和使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需要强有力的技术供给得以实现。要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国情,并结合发展目标与科技需求,对农业机械化的技术问题从源头得到解决。所以只有以科技为先导,才能带动农业机械化向更深层次迈进。

2加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夯实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农业机械化工作者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发展的原动力,农业机械化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决定着农业机械化工作的落实是否到位,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大力培训实用人才,才能推进农机标准化作业,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还需要优秀的高素质的农业机械化人才的支持,大力培养农业机械化的实用型人才,严格推荐农业机械化的标准作业,进一步夯实农业机械化科技的人才基础,是农业机械化向更深层次得以迈进的重要需求。作为农业机械化部门要致力于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吃苦,爱岗敬业的农业机械化团队。在实际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过程当中,各地农业生产区域至少要有一名农业机械化的技术骨干,并在每个区域进行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培养与学习,提高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准。

3加强农艺与农机的完美结合

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农业机械离开农业技术也无法发挥其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作用,只有农机与农艺的完美结合才能保证农业机械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深度融合,是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应用效果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农业机械的研发要满足农业技术的要求,保证两者的完美结合度。再者在农机研发时还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农业技术特点,结合实际开展研究工作,同时在农业机械推广的过程中,农机推广工作人员也要了解一定的农业技术知识,便于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开展。所以加强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现实意义。

4加强农机推广方式的创新

加大与各部门协作力度要致力于培育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依法促进土地流转。通过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种植大户,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依法促进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手中,变农机大户为种粮大户,变合作社为家庭农场。要大力彰显农机合作社在提高农民机手组织化程度方面的优势,通过机具、资金、技术、人才等整合,合理调剂农机具的有偿使用,实行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科技水平,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使人、机、地有机的结合,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在推动农业生产科学化、机械化、规模化发展的同时,要想解决好农机推广效果不佳的问题,农业机械化部门要与其他相关部门经常沟通,形成合力,一起为现代农业发展添砖加瓦。

5搭建农机推广综合服务平台

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购机难、培训难、维修难”的问题新建集农机推广、经营、技术培训、维修服务、技术检测、信息咨询、新机具展示演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机综合示范基地。利用示范基地平台,组建区级维修中心,为农民机手提供农机维修服务。利用示范基地平台,为农民机手提供技术培训。利用示范基地平台,加大对农业机械实施安全监管的力度。一方面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严格考核发证,提高机手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对机车技术性能的检测,保证机车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通过完善示范基地各种功能,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购机难、培训难、维修难”的问题。

6结语

第2篇: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发展;自动化;机械化;农机

当今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快速提升,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不足以满足生产需求,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的研究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快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更有助于农业技术的研发,改进农业生产模式,保障农作物的质量安全。而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农机的科学技术含量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呈现较大的地域性差异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情况繁杂。由于科技水平、气候条件、地区经济、地理环境等差异,各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程度出现较大的差距。例如,在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较为发达的地区,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水平较高;而中部地区,即使占有我国较大部分面积,其发展水平也不高;对于我国面积最大的西部地区,由于其地形多为山地,经济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等,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水平也较低,农机难以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益。

1.2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装备市场结构不够合理

当前,在农机市场,一些不合格的农机产品混入其中,劣质的农机零部件与农机自动化配件流入市场,导致农户在使用此类假冒伪劣产品时,难以进行高效生产,且农机故障频发,商家也未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售后维修服务。加上市场监管能力不足,农机监管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也阻碍了农机的健康发展。再者,我国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装备市场结构不均衡:大型农机较少,中小型农机偏多;简单低端的农机多,而智能、机电一体的农机少;主要粮食生产作业农机较多,而其他产业的农机少;用于耕种收的农机较多,而用于秸秆处理、环境处理等的绿色农机较少。

1.3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科学技术知识水平较低

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也有依赖于新型农户,但是农民欠缺农业相关的知识文化及科学技术教育,许多乡村缺乏农机自动化技术人员,掌握先进农机使用方法的农户也是少之又少,这也是难以开展先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原因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在农机使用的过程中,农机操作、保养及维修问题困扰着农民,使农民渐失使用先进农机的信心。

1.4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在发展中与农艺没有形成较

好的对接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田间种植方式差别较大,田间管理方式不一。由于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与农艺没有形成较好对接,其间的联合研发管理水平达不到实际需求,自动化管理水平更是比发达国家落后。在农机研发中,没有注重不同地区应用农机进行各种农业生产的差异性,特别是缺乏对丘陵地带农机应用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研究。

2促进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的对策

2.1加强对农机生产、销售的管理

要推进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做好对农机生产、销售的监管工作至关重要。首先需要相关部门确立较为完善的农机生产制度,以高标准做好对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装备生产质量的监督工作。同时需要促进农机生产行业合作交流,对恶性竞争行为予以处罚,保障农机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对于农机销售问题,应加大对农机市场的监督力度,建立农机销售投诉机构,维护农户权益。而针对许多农民因农机价格较高而放弃使用农机进行作业的问题,国家应当对购买农机的农民及时发放相应的补贴,鼓励农民使用农机。

2.2加大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研发力度

目前,我国农机研发技术人才缺乏,农机产品质量优化、创新设计、难点突破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农机研发中可以将数字化设计技术运用在农机设计中,以减短设计周期,增加经济效益,促进产品质量优化。还可以充分运用虚拟设计技术,这样可以充分显示农机的作业性能及其相关参数,便于技术人员及时进行优化调整,提升农机产品的稳定性,保障农机安全高效作业。研发过程中更需注重实地考察,分析不同地域农机的作业特点,研发出复合型农用机械,实现一机多能、自动高效等功能。

2.3大力培养新型农民

当今,我国农业生产模式多数是非大规模农场模式。在传统的个体农业经营模式中,农民职业特点趋向于老年化、副业化,农民缺乏对先进农机的认识。对此,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农业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政府应当增加财政资助,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知识、田间管理技术、农艺知识等培训活动,提高农民职业素质,鼓励农民走职业化道路。

3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3.1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趋于多元化

农机向着种类丰富、自动化功能齐全的多元方向发展,满足我国不同的农业生产需求,是当今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研发生产无人农用飞行器、采摘机器人、温室生产机器人,以及适用于高原、丘陵地带作业的农机等,解决我国农机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2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向环保、精准方向发展

我国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与“生态农业”主题紧密联系。在农机研发中,例如其中的发动机,从动力结构优化到开发应用电能,总体上朝着低排放、高效率、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再者,在自动化方面,农机使用高精度传感器、视觉识别等技术,从播种到施肥,从除草到喷药,再从灌溉到收获,实现精准作业,提升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3.3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离不开物联网技术

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农业生产的每个细节进行全面的监控,将农机装备与农业物联网技术紧密结合,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确把控。对于农田管理,现代化的农机装备配有物联网功能后,农民可以在终端通过农业物联网系统,控制农机完成相应作业,减轻农业灾害造成的损失,快捷方便地进行农业生产。同时,在农机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可控农机、无人驾驶也是农机发展的大趋势。农业物联网技术为农机自动化发展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持。

第3篇: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范文

自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逐年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广大农民群众投资农业机械的热情不断高涨,我省农业机械化有了长足发展。为进一步壮大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以适应我省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机械化服务的迫切需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就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我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农业机械是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城镇化步伐加快,迫切需要解放农村劳动力;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机械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出现短缺趋势;川西北高原地广人稀,农业劳动力严重缺乏;全省农村劳动力的季节性短缺矛盾突出。农业生产的人工劳动力成本大幅度增长,农业机械作业的优势明显。农民、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迫切需要农业机械化服务并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延伸。

目前我省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还很低,发展较缓慢,不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要,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有关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农业机械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差、农业机械工业与流通业缺少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机械化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待认真研究解决。要进一步增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认识上有新提高,在实践上有新举措,在工作上有新成效,努力实现我省农业机械化的新跨越。

二、明确我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积极组织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发展农业机械化要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经济有效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选择适宜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内容和发展重点,并保证选用农业机械的经济有效。二是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发展农业机械化要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有机结合。三是市场导向、政府扶持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辅以必要的政府扶持政策措施。四是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各个区域、各种农作物、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又好又快地发展。

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总体目标是:保持我省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长,装备结构逐步改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作物生产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到**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447万千瓦,年均增长3.5%;农业生产耕整地、播种栽插、收割等主要环节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在“十五”的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年前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三、完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不断满足农民对农业机械化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

(一)加强农业机械科研开发。强化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农业机械科研开发,根据不同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需求推进农业机械科研、教学与生产、推广相结合,实行产学研联合攻关,突出农机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和适应性研究,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材料开发标准化、多功能、价格合理的农业机械,为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械。围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和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械的试验、示范、推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需要建立具有相应特点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示范基地。在平原、丘陵、山区、川西北高原、安宁河宽谷地区建立省级综合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水稻育秧、插秧、土地深松、化肥深施、农作物收割、秸秆综合利用、精量和半精量播种、旱作节水、农产品烘干、果蔬保鲜等各类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和新机械。

(三)积极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技术人才。在川的相关大专院校要根据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积极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技术人才。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认真抓好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机人员的素质。县级农机培训、推广机构要狠抓农业机械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机科技的宣传普及。各地要将农业机械化相关知识作为农民工培训项目的重要内容,搞好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四)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县级以上财政预算安排的科技开发资金应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业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创新。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做大、做强一批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强、竞争力大的农机工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生产小(微)型农业机械的骨干企业和零部件配套企业。尽快提升我省农机工业水平,彻底改变我省农机工业落后面貌,把农机工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奋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

(五)扶持发展农业机械流通业。按规划先导、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合理布局的方针加速培育一批农机流通龙头骨干企业,并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区域性骨干企业相结合的新型流通企业集团。要把现代农业机械流通及物流体系建设作为各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业机械流通行业连锁化进程,支持兴建农业机械有形市场和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将其列入省重点建设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性物流项目,其用地可享受工业用地政策。

(六)扶持发展农业机械维修业。坚持方便维修、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大中型、高性能农业机械发展的需要,扶持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管理水平高、服务一定区域范围的农业机械维修服务中心。

(七)完善基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基层农机服务组织,要区分其公益性和经营性,按“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服务”的要求逐步完善。逐步建立以基层农业机械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专业经营户为基础、农机服务中介组织为纽带的新型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八)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设置公益性的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要明确其公益性职能,理顺管理体制,保障工资待遇,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保险机制,确保队伍稳定。

(九)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鼓励发展经营性的基层农机服务组织。按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专业化、形式多样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扶持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多种服务内容的农机合作社、农机租赁公司、农业机械化中介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协会和农机专业大户。鼓励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及其他形式的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加速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十)加强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质量,加快电子化信息服务进程,建立高效、灵活的农机信息收集、整理、制度,及时提供有关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

四、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和农机产品质量监督,保障农业机械使用安全

(一)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落实安全监理人员编制,保证安全监理机构执法必需经费,完善安全监理技术装备,严格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切实做好拖拉机上路行驶的安全监理工作。

(二)加强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的建设。完善农业机械鉴定机构的试验鉴定手段,不断提高农机产品鉴定能力,搞好农业机械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性和可靠性鉴定。依法加强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及时公布调查结果,维护农机产品使用安全。

(三)进一步规范农业机械市场秩序。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要共同配合,根据各自职责依法对农业机械产品生产、经营、维修、作业实施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机械产品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机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五、加大扶持力度,为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政策支持

(一)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大扶持农业机械化的力度,逐步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导向,农民和农业经营服务组织投资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机械化投入机制。要对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引进、研发、示范、鉴定、推广、培训等给予资金支持。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农业机械应该享受的补贴要确保足额到位。

(二)国家银行金融机构应对农业机械的研发、生产、维修、流通、物流等行业,对农民和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购机、开展农业机械化服务等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

(三)税务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生产、经营、维修农业机械和使用农业机械从事农田作业、农副产品加工、农用运输等的税收减免政策。

(四)加强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综合开发、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扶贫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土地治理、金土地工程、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等涉农项目中要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措施,特别要把农村机耕道路、农村机电提灌站等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列入建设内容。

(五)做好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服务。公安、交通、农机主管部门要通力协作,按各自职责落实好国家对跨区作业的农业机械免收过路过桥费的规定,做好对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的组织引导,规范跨区作业市场秩序。

六、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为发展农业机械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农办、发展改革、财政、税务、金融、科技、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要共同做好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工作。

(二)各地要把农业机械化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制定不同时期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并认真组织实施。

第4篇: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范文

一、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我国农村也在呈现翻天覆地的改革景象,农业生产上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耕种方式,农业的发展而是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结合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使农业生产的质量逐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生产产量,更好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在我国农机化技术稳步推广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技术领域的不断拓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为国家粮食的供给和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指数,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

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的物质手段,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也就是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是提高农业发展领域,提升农业生产质量的重要阶段。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使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式发生质的改变,为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体系提高有利条件。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省更多的劳动力,使农业稳步发展,增强农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二、做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时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贯彻,是农业技术革新的物质体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更好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产量,更好的满足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转变。同时农业机械化推广也是一种公益性行为,离不开推广体系的建设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提上日程。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各方面的社会力量进行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业机械化推广要坚持试验示范,农民自愿的原则,要从试验示范的方式进行加强对技术的推广力度,从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

要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强队伍和机构的建设,实现多元化的服务理念。在机构建设上,要明确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是一个公益性的服务工作,在推广上要符合机构的公共服务的职责,根据农村自身发展的特点,制定机构人员的合理编制,设立专业的技术人员岗位,形成有的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机构职责的高效性;在推广队伍建设上,强有力的专业队伍的建设,是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有力支撑,要切实把机构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建立完善的推广队伍,可以鼓励和引导农科专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培养大学生骨干力量;在条件建设上,农业机械化推广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全面投入,要为推广机构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要采用先进的设备设施,选取合理的试验示范基础;

(三)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

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离不开示范区的建设,示范区是具有良好的宣传作用,只有在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范,才能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为全面开展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可能。农业机械化推广是一个工艺化的流程方式,要有一定的示范模式,在作物的品种选择上要做到精准,采用农业化的技术手段,为农民展现出机械化的技术手段在提高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启发农民对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深入认识。农业机械化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推广中也要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要以专家和技术骨干为主体,深入到农民群众中,把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要领和技巧进行有效的推广,如果农民在应用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要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要进行创新

在对农业机械化推广中,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根据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而进行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要协调好各部门的机制作用,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全面突破部门性、地域性的界限阻碍,统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把产学研进行有机的结合,使这种公益性的推广工作能够发挥其良性作用。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制度,对推广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让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工作人员认识到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并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对工作优秀的人员要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人员进行适时的培训,增强其专业素质。还有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推广手段,如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化的服务方式进行推广。

(五)加强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作用

第5篇: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F40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06-02

摘 要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机械化,这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点是要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农民收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题中应有之意,在现阶段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战略意义在于它是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农业

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离开机械化是不可能完成的;进行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病虫害防治,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生产活动,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实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必须借助机械化手段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

1 农业机械化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可以说,发展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离不开农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和农民收入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均小于8%,而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46.9%。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情况看,农机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收入也比较高,生活相对富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二是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农业生产“增机、减人、增收”的过程。三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日益扩大,通过发展农机化可以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农机服务业,培育一大批从农业劳动者队伍中派生出来而尚未脱离农民范畴的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公司、农机服务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在提供蕴藏巨大商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发家致富,经营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2 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是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农业机械化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充分地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二是可以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新型农民。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修养,才能较好地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维修等农机化技术。目前,农业机械已进入我国农村的千家万户,而且主要为农民个人所有和经营,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和农机化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必将相应地提高农民机手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使他们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和致富带头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有力地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3 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第6篇: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范文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同时农村新面貌建设又因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而日新月异。农业机械给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备,让农业生产逐步产业化、高效化,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因此,本文对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进行论述,探讨如何运用农业机械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发展

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而经济发展中现代农业又是基础性产业,因此党和国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异常重视,也将之视为新农村建设的急迫任务。在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化对其生产效率的提升影响极大。由于我国目前的现代农业发展还受到传统农业的影响,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效率及技术水平影响很大。现代农业目标任务要想顺利完成,就必须实施农业机械化。

1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中的影响

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密切关联着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不少较为先进的农业或者生物技术都被广泛运用在农业机械化中,它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环境的改善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农产品品质、劳动生产率、土地出产率的提升,劳动者劳作强度的减少,以及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综合生产力、农业产业结构等优化调整无不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息息相关。还有就是,如果农业机械化不以农业工程技术为主,那么现代农业就无法发展。农村居民因为农机化水平的提升而受益,不但自身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且农业生产活力也更高了,农民不再担心体力劳动的艰辛,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成果。农业的机械化让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得以提升,培育出了新型农民[1]。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需要依靠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最有效方式,也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2农业机械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2.1增强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益

应该解决劳动力被大量滞留在土地上的问题,增强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益。工业部门的发展势头要保持高速,城镇第二、三产业的结构要合理,从而对富余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大量吸收。创新与调整农业生产方式,既要对过去的大田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进行巩固和提升,还要积极发展经济作物、蔬菜园艺生产机械化和工厂化设施农业,最终让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益越来越高。

2.2以适度农业经营规模带动机械化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制度对土地流转进行科学探究,不断完善土地规模经营的正确机制。同时,对农业生产服务的持续改进让生产规模由小变大并走向市场。当前,我国农业有农机跨区作业模式,这是农业机械化的一种好的方式。联合收割机跨县、跨省作业,平均单台单季作业面积由在本地作业的26.67~33.33hm2提高到66.67~100hm2,作业时间由5~7天提高到30~40天。这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国情是比较相符的。但要考虑到的问题,为使农民对农业生产更有信心,应规范社会保障体系,然后从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去发展合适的现代农业。

2.3以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要想发展好现代农业,就需要通过以农业机械化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很好的技术设备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应该符合不同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资源禀赋差异。由于每个地区都有着不一样的生产条件,故而应该按照本地社会经济与自然情况,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去打造优势的农业产业,形成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农业机械化的普遍性难题为公关点来创新。特别是要注重发展小型轻便农业机械,这样才符合现代农业的潜在发展需求,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强力的科技后盾作为支撑。

2.4以农业机械化推动现代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农业现代化增长方式需要依靠农业机械化来进行转变。生产要素、科技的高效性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关键点,将极大地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发展。现今,我国传统农业正逐步过渡到现代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而需要加强现代装备与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加强机械、信息、生物等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集成应用[2]。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通过规模经营的有力推进使得农业与工程技术完美结合,从而使得现代农业发展更加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还有就是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对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规范,根据农村现有的基本经营制度,解决好现代农业中小生产和大服务的冲突问题,使农业服务朝着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另外,因为农机化正全面渗透到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将加速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保鲜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使现代农业产业链更完整,整体效益更高。

3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正在蓬勃发展,而这一过程一直深受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所在。努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机械化,将为我国的农村晋级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总之,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农业生产力因素。

参考文献:

[1]徐皓.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思考[J].新农民(上半月),2011,(9):74.

第7篇: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范文

1 农业机械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主要以传统的生产方式,靠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使生产成本较低。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的特点,导致农民收入低,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把农业生产从传统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农业机械化。

1.1 农业机械化便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应用的主要载体,不但可以提高生产率,而且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被推广以后,作业水平得以提高,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改善了劳动人民生活条件。

1.2 农业机械化便于推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农业机械是农业技术的实施载体和物化成果,没有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技术及其装备在农业生产领域就很难实施。农业机械为不同地区实现生产机械化提供了有效保障,各不同类型作业环节的机械满足目前中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需求。

1.3 农业机械化便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农业生产能力的大小,既取决于机械、土地和人力投入的多少,也取决于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以及农业抗灾能力的强弱。农业机械化不仅能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还可以提高农机化水平,是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

2 对农业机械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2.1 地理环境和人为因素

一些较为贫困的地区,山高坡陡地块小,水田泥脚深,对于农业机械的发展不利,要想让农业机械得以推广,难度很大,极大地阻止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人为因素:①重视不够,认识不足;②基础薄弱,投资不足;③管理基层力量推广不足;④农业机械基础薄弱,科技发展不足。

2.2 农民收入低的因素

①农民没有买到理想的农机设备,使得农业生产的分散性、综合性得不到完善。农机设备研发能力薄弱、经费不足,使得研究农机设备的人员少,导致研究技术基础的薄弱;②国家级农机研究由于经费不足,人才流失特别严重。③农业机械化企业尤其是耕作机械的设备利润低、规模小等,使很多技术人员不能主动开发和研究,导致农业机械研究被逐渐弱化,新技术研发以及新产品滞后。制造出的农机设备不能很好地投入使用。

2.3 农业机械化服务比较低

据调查,大多数小麦和玉米的机耕、机播、机收生产服务缺少后加工环节的延伸,农户只能开展单项作业服务。农机作业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农机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农业机械服务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发展以及农机服务发展的要求。

3 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思路

在现代化建设中,农业机械是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力量,也是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为核心,着重向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力量。主要发展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农业机械生产的能力,按照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思想,主要对玉米收获、水稻种植、甘蔗收获、棉花收获、油菜收获等环节进行农作物的机械化。

3.2 坚持以农业机械结构发展为主题,推进农业机械生产结构的调整,以满足农业高产、高效的需求。

3.3 重点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用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持续发展。主要解决农业废弃物处理、保护性耕作以及节约型的机械化等问题。

3.4 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大型农业机械,促进贫困地区的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对农业机械设备的调整,以保障需求。

第8篇: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范文

(一)到2015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82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水稻栽植机械保有量分别达到1.5万台、1万台和7000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初步建成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二)进一步加大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力度。重点推广插秧机,提高育秧水平。每个县区每年至少选择2个条件较好的自然村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到2015年,全市水稻栽植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45%以上。

(三)加强小麦高产攻关试验示范活动。围绕提高小麦播种质量,重点推广应用精少量机播、化肥深施、机开沟等技术。到2015年,寿县、霍邱县小麦机播率达到85%以上,其他各县区实现较大提高。

(四)加大推广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重点做好油菜机播、机收机具和技术的推广工作,在油菜主产区开展试验示范,到2015年,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积极推进机械化深耕深松。到2015年,全市耕地实现深耕(松)一遍,旋耕施肥播种镇压复式作业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0%以上。

(六)加快发展谷物烘干机械化。重点支持引导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谷物烘干作业。

三、建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七)建立健全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农机大户为骨干,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协会、农机中介组织为补充,多种组织形式并存、高效便捷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增加数量、扩大规模、提高标准、提升能力的原则,优先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到2015年,全市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400个。引导政策、资金、技术、信息和服务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支持有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农业开发和新技术推广项目。积极争取省级扶持资金的同时,在全市创建50个市级示范合作社。以维修高性能、大中型农业机械为重点,建设一批市、县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为补充的农业机械维修示范网点。加强抗旱排涝和抢收抢种的机械化应急装备、应急队伍和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抗灾能力和应急水平。积极培育农机销售、经营、作业、维修、中介、租赁等市场,创建农机服务品牌。建立农机用油应急预案和反应机制,切实保障重要农时农机作业和救灾用油。

四、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应用

(八)大力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实行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首席专家负责制、科技人员绩效考核制和主推技术制。推广深耕深松、播种施肥镇压、联合收获等机械化增产增收技术,推广节水灌溉、精量播种、水稻栽植等机械化资源节约技术和以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综合利用为代表的机械化环保技术,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建设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立农机、种子、土肥、植保等推广服务机构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组织引导农民统一作物品种和茬口,提高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水平。

(九)加强农业机械化实用人才培养。构建以县区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为骨干、生产企业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将农机作业和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纳入“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根据作业需要,调整充实培训内容,实现技术培训与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有机结合。加强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培训条件,提高培训能力。全面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农民对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水平。

五、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十)提升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服务能力。稳定农机化管理、推广、监理、培训人员队伍,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市、县区、乡镇推广体系。

(十一)强化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监管。建立以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监理装备和基层队伍建设,提升安全使用监管能力。到2015年,全市所有县区全部达到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标准。

(十二)规范农机作业、维修和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在用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强化对财政补贴农机的质量监督和跟踪调查。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完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网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行为。建立健全联结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功能齐全、服务优良、高效共享的农业机械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十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和资金监管。大力支持农机富民工程提升行动。市、县区财政建立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保障开展购机补贴工作所需经费。积极开展农机保险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保农机给予保费补贴。

(十四)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免征农业机耕和排灌服务营业税、农机作业和维修服务项目的企业所得税,以及拖拉机、捕捞和养殖渔船车船税。对符合政策规定的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整车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落实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政策。按照现行规定对批发和零售的农机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

(十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安全使用监管、试验示范、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将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专用车辆,试验检测、事故处理、宣传教育培训等设备配置和机耕道路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并安排相应项目。在规划用地方面积极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停放场(库、棚),改善农机保养条件。

(十六)增强金融支持力度。金融部门要加强与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研究制定适合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的金融支持政策。增加对农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贷款,推进大中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业务。

七、加强组织领导

第9篇: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信息化;JSP;MVC;构建数据库

1前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也逐渐的走进人们的视野。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地普及,是提高人们学习、生活、工作效率的好帮手,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上文所言,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行业间的技术交流,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并在发展中创新经营新模式。在一些农业强国,农业机械信息化管理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国家的农用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的状态。但就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农业机械化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的十分落后,行业间信息技术交流极其匮乏,这使得农业机械化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也成为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2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逐渐普及,我们的生活已经渐渐地离不开信息化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从国外的一些农业强国的发展情况来看,信息化技术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的益处是毋庸置疑的。

2.1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是迎合时展的创新型工作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农业信息管理技术发展也相对成熟。从国外的一些国家的实践中来看,农业机械信息化对农业早日实现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2.2掌握发展最新动态

通过农业机械信息化,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第一时间掌握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农业大国政策方针的变更,使得我们能够顺应市场发展新风向,对本国的农业发展战略做出及时的调整,以达到农业发展的最优状态。同时通过互联网可以使得行业之间彼此更好的了解,更好的沟通,实现资源共享。这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效益。

2.3资料的有效管理

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农业机械化的信息资料进行储存、收藏、保管,这不仅方便了我们对资料的整理,也方便了我们日后查询资料。例如,我们在资料库上登记各类农业机械的型号以及市场资源拥有情况,可以方便日后某工作需要这项仪器时能够快速的找到它。

2.4在线咨询

农业机械信息化还为广大农民提供了网上咨询的功能,当作业人员对农机作用方法等产生疑问时,可以通过网络,对相应行业的专家进行在线咨询,方便快捷。

3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利用Struts框架对WEB页面进行开发。为了使WEB在农业机械化中发挥它应有的效应,我们选择采用JSP技术来对WEB进行技术上的支持,利用JSP的特点来发挥WEB的效用价值,使二者相得益彰。

3.1利用JSP技术

JSP是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它是由许多家公司一起建立的。JSP是在传统的网页中插入Java程序和JSP标志而形成的。JSP的工作方式是接受客户端发出的请求,再通过访问服务器对请求进行分析,将分析得出的结果反馈给用户即可。在这一操作过程中,WEB在接受到用户想要访问JSP的请求时,WEB对其中的程序片段进行操作。最终返还给客户的结果除了执行的结果以外,还有JSP文件中的HTML代码。为了使得WED页面的动态效果功能得到更好的实现,一部分Java程序只需要插入集合。而这些操作的过程都是在服务器端完成的,不显示在客户端,客户端只显示操作的结果。

3.2采用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

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部署性快、可维护性高、重复使用性高、有利于软件工程化的管理,是为了实现WEB系统的职能分配而存在体系结构,在这个体系结构中,控制器是模型和视图之间进行交流的桥梁,通过控制器的信息传递,得以更好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并选择适宜的结果呈现给客户。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也是一种分离业务逻辑和数据显示的方法,当WEB页面需要呈现给客户一些处理的数据或是一些个性化的数据时,程序端将不需要重新编写,只需要借助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进行传递即可。

3.3数据库的构建

想要对农业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库的构建,第一步就是要对所有农业机械进行分类,针对每一项农用机械的信息构建一份数据表格;第二步,对所建立的数据表格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到数据表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表格之间的联系,这样便构成了农用机械信息数据库。若要研究某一地的农用机械信息,则根据该地的农机统计表进行上述分析与统计,便可得出该地的农用机械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

4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信息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农业领域,在农业领域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本文针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尚不成熟的现状,对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得出较为可靠有效的方案。关键是利用JSP技术,在WEB的农机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运用了Struts框架的模型—视图—控制器系统结构,使农业机械信息实现了所需的功能。并且构建农用机械信息数据库。给农业机械化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推动我国农用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阮志奇.浅议信息管理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

[2]本刊讯.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颁布全国农机化生产信息报送系统用户手册[J].河北农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