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笔者针对外科护理学烧伤课堂教学的难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教学设计
1.1分析教材、制定教学目标教材为曹伟新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外科护理学》第九章第二节烧伤内容,课时40min.内容包括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处理、护理等。其中部分内容与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休克、感染等相关章节紧密联系,因此,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相关课程内容融合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其中的护理规律,融会贯通地学习。授课对象为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根据其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制定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烧伤病理生理,掌握烧伤面积计算和分类,掌握并发症预防和护理。
②能力目标。准确进行输液护理,维持有效呼吸,会妥善护理烧伤创面,促进患者舒适,掌握烧伤病情观察方法和要点。
③情感目标。重视患者情感和自尊需求,提供人文关怀。
1.2教学方法
1.2.1目标教学法以教学目标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在讲解烧伤抗休克治疗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输液管理。为达此目标,将教材中抗休克治疗和输液相关护理内容整合,综合为5个问题系统讲授:什么时候开始输液、部位及液体种类选择、液体量计算、如何安排输液、输液效果观察,使学生明确重点,掌握输液时机、输液通道选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输液量的安排以及病情观察等临床护理技能。在讲解重度烧伤内容时,配合临床实例图片,以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讲授,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强化学生的同理心,培养爱伤观念,提高其人文修养。
1.2.2比较法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容易混淆、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如在讲解不同深度烧伤体征特点时,分别将工、Ⅱ、Ⅲ度烧伤进行比较,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进行比较,并将I、Ⅱ、Ⅲ度烧伤特点分别归纳为“红斑”、“水疱”、“焦痂”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抓住关键词掌握重点。
1.2.3案例练习法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_3].如在讲解吸入性损伤时,先以案例讲解,然后播放临床典型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其临床表现、提出护理措施,使学生感觉自己置身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学会以科学的思维分析判断并解决问题。
1.2.4数据延伸法烧伤课程知识点分布零散,采用数据延伸法进行课堂小结,如提问学生“5、6、7”、“1.5mL”、“3O~50mL/h”等数据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学生就能够立即思考“5、6、7”是指成人的双上肢体表面积,“1.5mL”是指成人烧伤后第一个24h的输液总量为每1烧伤面积(Ⅱ。、Ⅲ。)每公斤体质量应补充胶体液和电解质液共1.5mL,“30~50mL/h”代表烧伤患者进行液体复苏后成人每小时尿量应维持在30~50mL/h.数据延伸法可有效的突出重点,提高学生辨析力,更好地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1.2.5教学过程以临床烧伤病例导入本次课程,多媒体课件封面选择红色火焰为模板,凸显本次课主题。烧伤分类和临床表现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播放典型图片,简易口诀、板书、对比举例、体现关键词等方式讲解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判断;病理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讲解时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章节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并拓展讲解不同阶段护理工作重点,体现护理专业特色,介绍目前国内外对烧伤瘢痕预防和治疗新进展,体现学科知识更新;在讲解烧伤处理和护理内容时,将两部分内容整合一起,综合为烧伤急救、维持有效呼吸、抗休克治疗与护理、创面处理与护理、营养支持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等,使教学安排既遵循教学规律,又结构合理、知识一体化。讲授时插入大量的临床护理图片,如气管切开吸痰、中心静脉导管建立及维护、烧伤翻身床使用等,以临床病例引导,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授课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并掌握牢固。教学结束前采用数据延伸法对课程内容进行小结,留思考题,让学生温习并巩固知识点。
2、小结
【关键词】内科护理教学;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考前辅导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国家评定护士生是否具备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考试,同时也是评定护理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自2011年以来,国家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试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考试难度亦大大提升,这无疑给护理学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内科护理学》是护理教学和护士资格考试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和出题比例都占有主导地位。作为《内科护理学》教师,如何将“今天”的课堂和“明天”的执业考试接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顺利通过考试,是我们必须认真解决好的问题。
1.深入钻研执考特点,打好有备之战
新的护士资格考试模式颁布时间较短,很多教师和考生对于新题型措手不及,所以,只有教师对执考内容反复揣摩、透彻钻研,才能带领学生们顺利通过考试,取得更大的成绩。
1.1 了解考试题型,剖析题量比例
考试题型仍全部为选择题,每个科目考试题量为120~160题。题型有A1、A2、A3、A4型题,其中A2、A3、A4型为病例分析题,约占总题量80%。可见护考大纲对护士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原来的单纯死背硬记,向高层次的综合、分析和应用发展,这不但能提升护士生的临床专业技能,更贴近临床护理岗位的需求。
1.2 分析教材,根据大纲要求调整教学内容
中职护理教学使用的是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临床护理教学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学几门课程,新考试大纲内容编排形式由学科到系统共21章,完全打破传统内、外、妇、儿、基础护理学分类方法,并且新大纲扩大了疾病范围,如循环系统肥厚性心肌病、心包疾病。删除了总论部分,同时增加了解剖生理和护理诊断内容。根据以上考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各系统考试内容分配到各学科当中,并要做到轻重有别,在总论部分的讲授中应精炼内容,提炼重点,教学重点转向对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健康评估、护理程序、健康教育等知识的临床运用。
2.将护士资格考试要点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2.1 打好知识基础,务求扎实牢固
要想学好医学知识没有捷径好走,也无"秘诀"可言。只有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逐步提高。教师在日常授课中要把每一个概念、每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分析透彻,做到先理解,后记忆。并要把执考总结的宝贵经验逐一渗透到日常备课之中,重点内容要浓墨重彩,不惜笔墨,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解,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上有效的掌握知识要点。
2.2 牢固的记忆来自多次复习
内科学知识繁重,很多疾病又有许多相似点,学生们经常反映学了这个,又忘了那个,合上书本脑袋里一团浆糊,理不出头绪。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一味的追求进度,可以边讲课,边复习。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以新带旧如在授课中如果遇到旧的知识点,可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试着来讲解,这样既可以牢固学生的记忆,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时常做阶段性的复习、归纳或抽查考试,课程讲到一个阶段,就练一次兵。这样反复巩固、练习,重要的知识点必能在同学的心中根深蒂固。另外,在学习方法上也不断给学生以指导。教授他们简单,易学的记忆方法,像图表记忆法、情景记忆法等。如我们在讲授“有机磷中毒M样症状”,和“阿托品化”同学们普遍反映很复杂,没有条理。其实总结起来很好记忆,阿托品为:使所有“有孔通道”(眼、鼻、口、呼吸道等)分泌;M样症状相反。“瞳孔、HR变化”不同。可记忆为:男生看着漂亮小姐,可形容他“阿托品化”――瞳孔散大、心率加快、颜面潮红。一个复杂难记的临床表现,几经转换,就这样简单地给记住了。
2.3 开展病例分析,锻炼临床思维
病例分析题型在护士资格考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学们普遍感觉难度大,丢分率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们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过于死板,缺乏灵活运用和临床思维能力。据此我们应开展阶段性病例讨论和病例分析,对于提高内科护理学学教学质量和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病例教学可分别以课前导入、课中举例、课后病例分析练习的方式开展,如在讲授心脏病可以有情绪激动诱发时可以举例:某位老年患者在跟邻居玩扑克牌时抓了“大小王”过于激动心脏病发。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情绪高涨。这样引入些切身经历的或有趣的小病例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通过典型事例把知识点牢固记忆。此外,也可以由老师设立一个病例主题,采用“情景模拟化学习”,让同学们分别扮演大夫和病人角色,切身实际融入到就诊过程当中,最后老师提出问题供全体讨论:“这位医生的诊断正确么?治疗是否合理?护理有哪些侧重?”这样充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重视考前辅导,做好最后冲刺
3.1 分配任务,制定考前辅导计划
我校护考辅导时间从3月到5月共有3个多月的时间。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分别建立了教学管理团队和辅导教师团队。管理团队主要负责教学秩序的管理,每天轮流值班,做到跟班管理,责任到人。辅导教师团队由学校选拔有经验的教师分别负责课程辅导和习题辅导,大家通过集体备课,根据大纲要求详细制定各章节辅导计划。
3.2 分析考点,抓好辅导重点
收集历年的内科护理考试资料,归纳、提炼出常考知识点和考试难点,并按章节分解融入到辅导当中,针对学生容易记错的,丢分多的知识点做强化训练。归纳出常考知识点,如每年执考都有这样一种规律,教材中的“最常见”、’”最主要”等绝对描述都是考试的重点,这样的知识点要反复记忆。
3.2 重视练习和模拟考试
依照辅导内容,课后习题要紧跟辅导进度。通过不断强化习题练习,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可以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在题目的选择上要做到内容全,范围广,难度均衡。教会学生答题技巧,对于易错的知识点要及时讲解,每个选项要讲解透彻,举一反三。每周组织阶段性的模拟考试,在试题组卷,答题卡的应用及考场安排上都完全模拟正规考试的形式,这样不但能使学生逐步适应考试,克服惧考的心理,而且还能够让学生认知自己的不足之处,增加学习的紧张感。
总之,内科教学改革是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将继续观察改革后的实施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让更多的学生顺利通过考试, 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微课;中职学校;临床护理教学
微课因其独特快捷的教学形式、短小精致的教学内容和绘声绘色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接受。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微课教学法应用到临床护理专业,在解决目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所学专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动力不足、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等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现将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1.微课便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中考落榜生,学习主动性较差,但是这些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临床护理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时插入一段5~8分钟包含微型临床病例情景教学视频的微课,就可以有效聚焦学生关注点,激活学生思维,唤醒学生智慧,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微课经营采用敏感的社会事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营造出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景化的“微教学资源环境”。[1]
2.借助微课视频可增强立体感官,突破重点难点
临床护理的知识点比较琐碎,病人的情况比较复杂,很多老师的讲解不够充分,而微课可以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于一体,化静为动,化虚为实,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需求,符合知识获取的四个特性,[2]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环节。例如,“颅底骨骨折病人的护理”这节中,脑脊液的生成和循环及对口引流的原理,这样一个较难理解、较难记忆的知识点,若在课堂中直接通过教师讲解和课本的简单呈现,显然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用微课视频制作成三维立体的脑脊液的生成和循环及对口引流的原理动画,则可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了颅底骨骨折、脑脊液漏的病人为何禁忌腰椎穿刺。这不仅有效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而且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达到了教学 “教”与“学”的双向反馈和师生关系的灵活互动的效果。
3.微课可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延伸中职课堂
目前的中职临床护理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追求的是大而全、小而精的教学模式,教学知识不分主次,失去了教学研究的机会,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而微课以临床疾病的某一具体问题为核心,在制作中设计相应的师生互动交流、探讨研究的环节,使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表现和护理方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实现从认知层面到领悟理解层面的提升,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共同学习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微课的应用效果,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适当设计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的微课,客观直接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关技能,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完善课后知识拓展。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3]从而延伸课堂的教学效果。
4.微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微课是一种将传统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但是它不能取代传统课堂。微课缺乏师生直接的语言和情感交流,尤其是临床护理教学中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需要师生互相交流沟通,才能推进课程的进展。因此,教师在临床护理的教学中必须要把握教学改革中“变”与“不变”的辩证要素,以和谐师生关系为“体”,以先进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为“用”,让两者相得益彰、有机结合,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微课作为一个新兴的课题,为中职学校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开辟了新天地。灵活应用微课教学,让知识高效转化为能力、素养和智慧,让学生的潜能可以尽可能地显现出来。这必将推动中职学校临床护理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小勇,詹 斌,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06):56―61.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承担着医学院校的临床带教工作。通过改进临床护理教学查房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先将方法介绍如下。
1.方法
1.1制定计划:护理部提前制定好全年的教学查房计划,下发到各查房科室。科室根据查房计划在查房前2周内准备好相关的病例,并通知护理部及相关科室。要求查房科室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先在科内进行预查房。
1.2教学查房的对象:主要以护生及低年资(3年以下)的护士为主,及相关科室的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分成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进行参加人数以30-40人为宜,人员太多不利于组织,太少不利于展开讨论,也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查房时间限定为40分钟,整个查房过程做到查房前充分预备、查房中有效控制、查房后及时评价总结。
1.3病例的选择:各临床专科以常见病和多发病或典型病例为主,护士长或查房者在查房前3天内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以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和配合。
1.4具体实施:
1.4.1充分准备:参加查房的人员在接到通知后,认真复习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
查房科室护士长及查房老师要做好充分准备,熟悉病情的演变过程及治疗、护理全过程,能够解答护理疑难问题、指导临床护理。
1.4.2规范查房程序:护理部制定护理教学查房指引,以李冰主编的实用护理查房指南为蓝本。首先护士长说明查房目的,由护生汇报简要病史,查房老师给予补充并对此病例提出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在查房老师或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护生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体检,此过程应注意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主持人及参加查房人员参与病人互动,了解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护理体检结束后回到办公室,结合该病人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护理问题展开讨论,同时穿插临床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的失误、易忽略的知识点及以往护生反应较多的问题,通过互动式提问、讲解、示范、讨论、补充等形式开展讨论,使护生及低年资护士掌握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护理进展情况。 1.4.3查房后评价:查房结束,查房老师对护生的病史汇报、护理查体给予评价,科室护士长进行总结。然后由参加查房人员对查房中的疑问和不同的观点进行提问,由护士长或查房老师给予解答,并现场对查房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提问,使护生能够做到有备而来,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开创性的思维方法,最后由护理部及参加查房科室的护士长评价此次查房的效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护理教学查房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2.效果
护理部通过加强对护理教学查房的规范性管理,明确查房主持者、查房老师、护生的职责,使大家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积极配合,迟凤玉等[1]认为护士长是教学查房的组织实施者,其认识程度和计划组织能力直接影响护理教学查房的实施及质量。由于各科在病种及护士长自身特点方面的不同,在护理管理、业务水平上各有侧重。查房主持者及查房老师通过听课、观摩、交流等,促进了各科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为临床带教老师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查房能力,促进全院临床教学查房质量的提高。
护生通过互动式教学查房能主动与病人接触、交流,查房过程中护生有疑问的问题均可以直接提问,通过评估、讲解、示范、指导激发护生的求知欲、启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增强学习兴趣,而且也锻炼了护生的逻辑思维和自学能力[2],让护生更有效的掌握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帮助护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应激能力,对护生的临床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思维导图课内板书;课后作业;中职护生;内科护理;应用
基金项目:2014年度温州市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思S导图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WJ2014014)
G712;R47-4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1]。思维导图做为学习工具和方法广泛运用在护理的临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并在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技能提升上取得很好的效果[2-6]。已有研究者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7-9],研究显示思维导图的运用提高了高职护生的内科护理的学习成绩、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思维。中职护生由于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的不平衡,情绪往往不稳定。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偏差,出现自卑、缺乏自信。由于以往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足,导致学习动机的缺乏。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紧密,尤其是内科护理知识量大,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在学生毕业时参加全国护士资格考试中,内科护理知识占30%以上,学生在学习内科护理过程中压力大,存在各种焦虑情绪。中职护生内科护理学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较少报告。本研究将思维导图板书与课后作业结合在中职护生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在学习效果、学习动机、思维能力上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的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7月在温州护士学校护理专业学习的二年级学生112名为研究对象,均为中职学生、女性,年龄16~18岁。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研究方法。将学生按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4人,对照组58人。2个班级的学生实验前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学习焦虑、学习动机、内科护理知识测试成绩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实验组与对照组课程的教学设计、导学案、课程设置时间、PPT课件均一致。对照组课内板书按传统的线性板书书写,课后作业以问答案题形式完成。实验组课内板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书写,课后作业以思维导图形式完成。教学干预实施一个学期。
3.教学方法
对照组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完成内科知识的教学,包括课前导学案、课内传统线性板书完成教学任务,课后问答案题形式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定期进行单元知识测试。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课内的小结的板书形式、课后知识巩固环节进行教学的干预。实施的主要措施为:(1)思维导图的解读2课时。教师讲解思维导图的知识,包括主题词、主干、支干、次级支干的树型结构图,各层的分级、逻辑分类和关联,文字、符号、颜色、图片的多种表现形式,如何利用联想制作属于自己独特的思维导图等。给出A4纸和彩色圆珠笔当堂进行制作的指导,每位学生结合一个主题完成一张简易思维导图,教师进行解析。学生初步掌握思维导图的知识和使用方法。(2)课内手写思维导图板书的使用。教师在课内对知识总结以手写板书书写形式呈现。板书完成方式分两种,一是由教师完成整个思维导图,二是由教师给出框架,学生按要求完成部分思维导图填写、描画,标出重点内容等。(3)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手绘思维导图完成课程知识点总结和梳理。(4)教师每节课对学生的思维导图作业进行分析,归纳出好的做法,与同学共勉,指出不足的部分,规范学生的思维导图。
4.教学效果评估
利用学校已有的内科护理知识题库,参考历年全国护士资格考试试题,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多次单元测验和期中期末理论成绩测试评估效果。1年后评估2015年全国护士资格考试成绩。在期中、期末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调查和访谈,评估学生对内科护理学习动机的变化。
二、结果
1.理论成绩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施干预前后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两个班级在干预前的基线成绩无显著差异,可认为两个班级是同质的平行班。教学干预后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学习动机
实施干预后2个月,利用自制调查表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内科护理的学习兴趣高,92.6%的学生愿意花费整块的时间完成思维导图的课后总结,每份作业都具有独特性。88.9%的学生对内科课堂中充满期待。课内学生注意力集中,师生互动活跃,学生在补充思维导图板书环节积极踊跃。
对照组学生46.6%的学生认为内科护理作业多而繁琐,需要记忆背诵的知识太多,而且容易遗忘,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总结。10.3%的学生存在相互抄写作业的情况。32.8%的学生表示对课内的板书没有特别的记忆和印象。
3.学生主观评价
在实施教学干预后2个月和4个月,随机抽取实验组不同层次的10名学生进行访谈,了解思维导图板书和课后思维导图作业对内科护理知识学习的效果。访谈内容包括对课内思维的板书的认可、课后制作思维导图的时间、思维导图对内科护理学习有没有帮助等。受访的学生均对教学效果进行肯定。83.7%学生认为思维导图作业很有意思,画画图、写写字,知识点就梳理好了。有的学生说:“我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解剖图画得这么好。”有的学生说:“以前的作业写好了,交给老师看过就扔了。思维导图作业我保存的很好,在复习的时候很有用,一目了然,梳理重点非常好用。”有的学生说:“一张图将所以的知识点串起来,我觉得自己对内科疾病的认识更全面系统了。”
三、讨论
1.思维导图课内板书与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内科护理理论成绩
内科护理知识是各临床护理的基础知识,又是全国护士资格考试的重点科目。学生对内科知识掌握的程度会影响各临床护理学科的成绩,还会影响在临床护理中对疾病的认识、判断和处理。因此,提高学生的内科护理知识成绩关系护生的职业基本功。我们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内科护理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手写板书,简单明了,在课堂书写过程中能给学生观看和思考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思维框架及时完成课堂笔记,掌握重点内容。教师可以按学生的能力分块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每位学生又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完成自己的课后思维导图总结,形成自己有特色的思维导图笔记和思维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验组学生干预后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可见思维导图板书与思维导图课后作业能有效提高中职护生的内科护理理论成绩。
2.思维导图课内板书与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内科护理的学习动机
手写思维导图板书形式多样,施教过程中可灵活运用。师生合作式的,由教师给出框架,学生按要求完成部分思维导图填写、描画,标出重点内容。课前教师画出整体框架,包括主题、主干和支干,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整体的、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特点,主要的内容。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设计思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习过程轻松。课内学生补充思维导图板书重难点环节,在台上学生与台下学生之间的互动中,明确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会思维导图使用的方法。有效调动后半节课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激发学习动机,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达到分层施教的目的。本研究中,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访谈调查结果中显示,愿意花时间做内科作业、喜欢上内科课的学生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可见,思维导图板书与思维导图课后作业能有效提高中职护生对内科护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3.思维导图课内板书与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内科护理以解剖、生理、病理、生化、药物、健康评估等多门为基础,和基础护理学、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联系紧密。学好各科知识需要学生能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抽象、分析、概括、比较、判断,形成自己的思维过程。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思维能力均有不同的提高。学生在做思维导图过程中,需要将内科护理中疾病的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知识提炼为关键词、图形、色彩、符号,提升了思维的抽象、分析、概括、创新能力。思维导图的树型结构图、分层分级、相互关联性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整体性逻辑能力,学会比较、归类,培养发散思维。许多学生说自己的知识不再是片段的,每个知识点都可以串到各个疾病中。有许多学生将疾病变化的解剖图、病理变化画的非常形象直观而风趣,让教师们大为惊叹。全国护士资格考试实践能力这门科目,需要学生将各门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运用到思S逻辑能力。2015年全国护士资格考试实践能力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四、结语
思维导图课内板书与课后作业在中职护生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升了学生内科护理的理论成绩,提高学生学习内科护理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内科护理的教学质量。但在实施过程中,少部分想偷懒的学生并不愿意花许多的时间去完成思维导图,作业完成较潦草,导致思维导图没有真正起到梳理知识的作用。需要在未来的教学研究中更深入的进行这部分潜能生使用思维导图促进学习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东尼・博赞 思维导图宝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34
[2] 林郁清,袁赛霞,郑定凤等.思维导图结合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4):572-575
[3] 陈红静,张云美.思维导图在护理教育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7中旬刊):2438-2440
[4] 叶碧容,苏惠玉,王秋端等.思维导图在基础护理综合实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11):823-826
[5] 许桂春,索海英,王同忠等.思维导图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5):77-78
[6] 刘玮.浅谈运用思维导图改进中职护理教学[J].全科护理,2015,13.(23):2332-2333
[7] 马俊英,张淑静.思维导图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15,20:43-44
[8] 林虹,吕一婷,林梅.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5):363-366
(一)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在讲台上“拼命”讲,学生在下面“随便”听,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其借由案例让学生去思考、去创造,使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变得生动活泼,吸引学生主动探究,并与同学及老师做经验交流,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与技能,促进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效果。此外,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教师若能给学生以指点,则定会使学生有醍醐灌顶之感,对知识又怎会不深刻掌握?
(二)能够引导学生由注重知识转变为注重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若不能对知识灵活运用,学习就失去了最大意义。而案例教学的一大优势就在于让学生由案例理解并掌握知识,再由知识回归案例,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这是传统教学望尘莫及的。例如,可给出患者案例,由学生列出该患者目前存在的护理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应诊断为什么疾病;应采取哪些紧急护理措施,等等。
(三)生生交流与师生交流较传统教学大大加强
传统教学中的交流大多是单向的,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获得学生反馈的途径较为单一,即作业与测试。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必须先仔细阅读与研究教师给出的案例,先行消化,并通过到图书馆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辅助理解,从而达到大部分理解的水平。课下,学生间可以交流讨论,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加深,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知识面得以拓展、延伸。
二、应用步骤
(一)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进行某一知识点教学的前一到两周就应当将具体案例材料交到学生手中,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借助多种手段自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材料中列出需学生探究解决的问题,以便学生明确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工作。如果学生在这一阶段没有好好准备,则将影响后面所有环节,最终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二)小组讨论
教师在了解学生性格、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可将学生分为5~8人的小组,并且相对固定,可进行小的变动。因学生之间交流讨论没什么障碍,不会像与老师讨论一样感觉有些拘束,因而可从中获得表达不同见解的机会,在思维碰撞中实现知识与能力提升,为下一阶段集中讨论解决一部分难题。
(三)师生课堂集中讨论
师生在课堂上集中讨论是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步骤,是发挥教师主导与激励作用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材料对所要讲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就学生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导学生集中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深入思考。
(四)总结
这一阶段,教师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做出总结,让学生加深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与经验,甚至总结出获取这些知识与经验的方式,从而加深体会,提高学习能力,为以后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不足之处
(一)案例的编写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
案例组织与形成需要花费较长时间,需要教师投入巨大精力。表面看,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似乎轻松了,实质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案例编写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资料搜集、整理与概况能力,对年轻教师更是提出巨大挑战。因此,案例教学法并不适用于每一章节教学,若在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治及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重点章节运用,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同样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只有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使案例教学得以实施与完善。也只有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可以说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内科护理教学所能取得的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关系。
四、结语
高职院校通常将人才培养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现在很多院校面临招生困难,所以对招生方案做了调整,持续扩大招生规模和招生批次靠后来提高招生数量,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显现出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一般的特点。作为医学专业知识点较多,专业知识高于其他专业,需要掌握的东西多,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部分医学专业的学生反映掌握医学知识较为吃力。内科护理涉及范围广、内容多、整体性强。它又是内科护理学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与其他护理课程关系紧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普遍,并且在护资考试中分值占有比例较高[1]。在内科护理学这门课程学习中如果学生无法准确熟悉的掌握知识要点,必将影响之后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对护资考试和临床工作都会带来影响,因此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水平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景教学以情景结合,以护理某一情景病例为内容,由教师组织,学生积极配合共同完成的教学方法。这个教学过程中是通过信息传递来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达到教与学共同提升的目的,此信息传递可分为师生之间双向或多向的,通过多次交流将知识点牢固的掌握[2]。对于当前内科护理学面临教学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一形式,我们将情景教学法引入这门学科的学习中,通过这种新的学习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率,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经过两个学期的实施发现教学效果有显著提高,下面将此方法进行分析报告。
一、资料与方法
1.基本资料。2010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16名学生实施普通教学法,2011级三年护理专业118名学生进行情景教学法。这两组学生都是零起点,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2.实施方法。每个理论知识课程讲述完成后安排一次两学时的情景模拟教学,对学生分组,每组7-8名。提前一星期将需要情景模拟的病例告知学生再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每组学生进行分工每名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对告知的模拟案例进行预讨论,并提出护理诊断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预演。课堂教授过程中随机抽取1组同学进行情景模拟,其他同学观摩预演,预演结束后由老师进行集中点评,对预演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解答知识点的疑难问题,从而达到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知识。每组都要进行实践预演,公平对待,在内科护理学课程结束前做到每组至少有一次情景模拟教学的演示,如有机会可多次预演。
3.统计方法
为了方便科学统计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二、教学目标和方法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传授学生知识,此模拟情景教学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护士职业的认同,对常见病例护理能力加强,能随时应变临床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出高素质高技术的护理应用型人才。
2.教学内容。使用的内科护理学教材均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制,保证教材内容一致,由同一教师任课,接受相同的教学形式,并且课时数相同。在同一内容、同一教师、相同课时的前提下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从临床实际出发,选择8个典型的临床病例,要求同学根据实际的临床情景进行护理演示。
每个小组作为一个团队,学生自行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每个人的实际特点和实践中的需要可选角色有医生、护士长、护士、病人、病人家属等,在学生演示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演示情况进行指导培训,作为演示的学生要真实的感受他所扮演的角色,亲身体验进行合理、真实、有效的演示。为了演示的真实性在演示前提供一些道具和医疗用品,让学生更真实的进入角色。
经过分组讨论,每组学生讨论得出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计划,根据本组的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情景的模拟,例如内科病房对病人进行的病情观察、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健康教育等。在所有的分组中随机抽取一组进行课堂模拟演示,教师和其他同学作为观摩人员在周围观看模拟演示的全过程,每个人通过观看记录下演示同学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为使演示更加真实贴切,教师可随机时增加临时情节,如心绞痛患者突发急性心力衰竭等,临时增加的环节可锻炼学生的临床应变能力,面对突发事件是否可表现的临危不惧,通过学生对突发环节的护理可看出其护理水平。因此模拟演练不仅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还能锻炼其护理水平。
演示结束后,演示中的同学对其扮演的角色的理解及获得了哪些收获,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哪些应该注意的地方。通过同学自身进行的分析,教师可对其进行提问,如做此次护理操作的目的等。进行过同一预演的的同学在观看其他同学的预演后也可以提出自己对某些角色的不同看法,大家对不同的看法进行有序的讨论,两组在讨论中如果不能达成一致这时可由教师给以指导性的建议,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同学在演示中的表现进行点评。
4.评价方法。进行演示的同学由教师和其他观摩同学根据其演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打分,将每个人的分数进行统计,最终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成绩为演示同学该科实践课的成绩。
三、结果
经过演示后大部分同学赞成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法,并表示愿意积极参与演示,之所以得到广大同学的认同是因为他们认为情景教学法可以提高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对内科护理学知识掌握程度有所加深,并且临床应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此次演示我们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经过软件的处理和分析,内科护理学期末理论考试和实践对比,两组学生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的各自平均成绩存在差异,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发现采用情景教学法的同学的成绩要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的学生。
实习后从实习单位反馈中发现,在内科护理学这门课程学习中积极参与情景教学法的同学在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都已熟练掌握,在临床中能按照正确的护理工作程序进行操作,能正确的对病人做出全面的护理评估,可独立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并将其用于实践中。可判断出恰当的预期目标,针对可能出现的状况提前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总之积极参与情景教学法的同学不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也高于他人。
四、讨论
内科护理学在护理学专业中再为重中之重的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与其他护理学课程知识点关系密切,在护资考试中分值占有较大部分,所以在教学中成为了本专业的难点和重点,护理教学工作者将寻找高效和可行的教学法成为了重要责任。情景教学法是将实物演示、角色扮演按医院的现场护理场景在课堂中重现,同学们将在演示中得到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对知识牢牢掌握。通过我们使用该方法进行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显示此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结果显示,接受情景教学的学生成绩高于传统教学法的学生。产生这种原因有可能是传统教学较为枯燥,主要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大量的知识,并没有将学生是否将知识掌握作为重点,学生一直处在被动角色,知识接受知识的灌输,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触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动机,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之后的实践中表现能力较差。然而情景教学法刚好与传统教学结果恰恰相反,则情景教学侧重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学生可自行组织和演示教学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的促进学生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使学生从被动传授转变为自主学生的责任感,这样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场景的病例演示,学生很好的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促进动手能力,在临床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更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病案教学法;内科护理学;护理程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级学生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人,对照组50人,两组同学一般资料及上学期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选取内科护理学教材中的消化系统作为授课内容,两组内科护理教师为同一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即遵循教学大纲,采用多媒体+板书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在讲授每一个疾病之前先引入1~2个典型案例,案例是从医院、网络等途径获得,并与其他资深教师讨论确认无误后方可引入,案例问题尽量以开放式为主,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第二,带着案例引入的问题开始具体内容的讲述,内容讲述严格按照三步护理程序执行即进行综合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后根据首优原则实施护理措施。第三,每6~7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案例问题,比如经过分析患者所患什么疾病、哪些信息可以辅助诊断、可从哪些方面展开评估、可提出哪些护理问题、该如何实施具体护理措施等,讨论之后每组选派组长就所提问题给予回答,组长回答完后组内成员可补充,最后由老师统一纠错并就问题进行整体归纳总结,尤其是要强调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整体护理过程。
1.3效果评价
单元测试:消化系统内容结束后两组同时进行单元测试,单元测试题目分基础测试(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和案例分析两部分,测试后分别对两个班级基础测试得分和案例分析得分进行比较。问卷调查:在充分查阅文献和咨询相关专家后,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两组同学对于内科护理学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在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99份问卷全部收回,回收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收集的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单元测试成绩比较
2.2两组学生对于内科护理学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
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教学目标强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和适应性。基础部分在理论与方法上都是最基本的,在医院和社区临床护理的应用中是最广泛的。基础部分的理论内容是学生学习必需的知识,是学生必备的儿科护理基本知识。拓展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升华的必要准备,可以使学生了解“儿科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R床思维,更好地与临床护理接轨。然而,基础部分的内容涵盖了很多概念、公式、各测量指标的数值及临床意义,学生反映这些烦琐、零碎的知识点比较难记,内容枯燥;拓展部分也需要基础知识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开展。所以,我们采用提问式复习法帮助学生复习,督促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提高理论知识。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本校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将两个班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79)采用提问式复习法教学,对照组(n=80)采用传统复习方法教学,两组学生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学生无选择偏倚。除了复习方法以外,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学时数、考核内容、授课教师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2.方法实验组具体实施步骤
(1)按计划讲授理论:在实施前,按照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讲解理论知识。
(2)设计问题: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问题能激发学生不同的思维。提问时要避免使用质问的语气,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并将对话双方置于平等的位置上,学生会因感到被尊重而主动参与到对话中来。好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积极创新。比如知识点“乳牙出齐的年龄”,设计的问题是“幼儿补充维生素D应补充到几岁?”,引导学生思考。
(3)布置任务:每次理论课结束,要布置下堂课提问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课后预习掌握。
(4)课堂实施:每次新课前,随机点名请学生到讲台上回答提问,避免在座位上回答时有其他学生提醒的弊端;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相关联的知识点,也要随时提问。
(5)记录: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情况在花名册上做好记录,对于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要求再回去复习,下一堂课的课间要求他们继续回答教师之前提出的问题。
(6)教师点评:学生每次回答完问题,教师针对知识点进行总结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提高。
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学生每周用于学习的时间。
(2)考核通过阶段测验和期末考试对两组学生进行比较,采用的试卷相同。为避免改卷中主观因素的影响,测试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接轨,全部采用选择题型,成绩采用百分制。
(3)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回收率、有效率均为100%。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等六个问题。学生给予评分,每项勾选“是”得10分,“一般”得5分,“否”记0分,汇总两组学生的得分。
(4)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成组资料的t检验,若P
二、结果
1.结论一
在学习自主性方面,整个学期实验组学生学习花费的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结论二
理论知识考核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三
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示教课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儿科护理学教学的传统复习模式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前回顾复习,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式念书配合,复习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提问式复习法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上的重、难点问题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改变教师总结复习的模式。我们在儿科护理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用提问式复习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发展。
1.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课时安排较紧张,教师平时很难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通过随机提问式的复习方法可以了解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如果没达到,教师应调整计划或授课方式,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究表明,适当的压力可以产生积极作用,可以让人的记忆更加敏锐,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任务,对于缺乏自律的高职学生而言,是给了他们适当的压力,以此督促其在课后自主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会逐渐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3.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所接受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授课,他们很少有机会站在大众面前发言,导致部分学生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表达存在障碍。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进行提问式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回答问题。刚开始进行的时候,有许多学生因为害羞、紧张等因素,无法有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比较自然地站在讲台上表述自己的答案和观点,以此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4.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