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家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
(来源:文章屋网 )
一、观念的转型:树立成就教师的生命的价值观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博士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爱,就是帮助他,成全他的生命价值。”教学管理者应当树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理念,引领教师从被动地接受质量监控走向教师的质量自觉,以体现出管理的生命价值,让教师健康发展,并最终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的教学管理需要从成就人的生命出发,由管人转型为育人,并以此为基点构建我们的管理制度,求得“在这样的转型时期,为学校确立基于变革的新的管理秩序,让各种制度、各种力量在新的秩序中各就各位、各得其所,进而发生变革者期望实现的学校转型”。
转型,需要我们跳出分数的误区。“没有分数绝对不行,但只有分数也绝对不行。”这是李百艳副校长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我们需要分数,但绝不能把分数作为考核和评价的唯一标准,从而把质量窄化为分数,否则,就会损失教育的完整性,就会使管理者和教师同时沦为分数的奴隶。除了分数,至少我们还需要人的发展。
以课堂教学为例。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当前流行的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是活跃、热闹。而事实上,这样的课往往只有生动而缺乏深度,没有把活动过程变成真正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因此,判断一节课是否是好课的标准必须立足于成就人的生命成长,必须看教师和学生发展了没有。那种只顾气氛活跃的课其实是教师在“秀”自己。课堂教学必须从热闹的表象回归到成就人的生命的本质上。
转型,还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当家”式管理。传统管理方式是造成教师缺乏主动性的重要原因。“在推进学校转型变革的启动阶段,首要的、总体性的策略是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因此,要突出基层管理组织的功能,向教研组(研修组)、备课组等团队赋权,增强教师团队的专业主动性,开展各种有效研修形式,以确保师培工作的校本化,使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成就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研修,突出成就教师生命的内涵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根本。毫无疑问,教师的发展需要研修。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研修?什么样的研修才能成就教师生命的内涵?
(一)研修的目的、意义
研修的目的在于“修”,在于提高教师的修养,是为了真正的“教”而立足于真正的“研”,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我们首先应当思考:我们能给“他”什么?什么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简单地说,就是既要成事,又要成人。人与学校要两成全、两成就,要让教师不断体验到生命的使命、价值与盼望。研修是一种文化,对教师面言,滋养着教师,丰富着教师的人生经历;对学生而言,教师为学生展现出了研究者的榜样;对社会而言,是学习型社会存在的希望。研修的目的不仅在于出新成果。更在于造就新人。
(二)怎样开展研修
要向先进的理论靠拢,用理论来指导行为,用行为诠释和发展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发展。
1 树立生命自觉的意识
有人把当今时代比喻成“角斗士时代”,这形象地说明了当今时代竞争与挑战的日益激烈。古往今来,优秀的人都是自主自觉地寻找工作任务,以至主动寻求、创造挑战,以激发出生命的能量,而不只是迎接挑战。有人做过一个测试:在一个地方放上金钱、西服、蒲公英的种子,让人来选择其中的~种,结果有80%以上的人选择的是金钱,10%的人选择了西服,只有不到1%的人选择了蒲公英的种子。过了若干年。当年那些选择金钱的人依然贫困(想不劳而获),选择西服的人大多成了白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选择蒲公英种子的人成了大富翁(敢于挑战)。这说明作为社会的人。教师也要从质量监控中自觉地跳出来,从质量监控走向质量自觉。
2 开展有效的读书活动
面对激烈的竞争,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加强读书,管理者也应重视教师的积累:阅读积累、实践积累、写作积累。而教师个人的阅读史是教师的根基所在。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读书呢?李政涛博士认为:“要带着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读书;要学以致用,把书本中看到的做出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要有反思意识地读书,在结合书本的‘做’中进行反思,同时把想到的写出来,养成写教学日记的习惯,训练自己的文笔与反思能力,学会撰写教学案例、教学故事,不断总结升华自己的教学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读书,不断地激活自己的“源头”,不断为自己积累精神财富,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有信仰的人;在冷静的思考中,在“教”与“研”中成全学生,成就学校,提升自己,让自己沉浸在成长的幸福之中。
3 使研修教学化,教学研修化
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古典名著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文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古典名著的阅读和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写作技巧以及艺术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汲取古代先哲们的思想精髓,树立优良的品质。文章从古典名著对于语文教学的价值入手,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古典名著阅读和学习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指导古典名著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语文教学中古典名著的阅读价值
(1)有助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地为学生讲解近现代的一些文章,则会制约学生思维的拓展,不利于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古典名著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自春秋时期的《论语》,到明清时期的白话文等,无论是修辞、描写还是体裁等方面均形式各异,丰富多彩,即便传承到当代,依旧熠熠生辉,具有研究和学习的价值。例如,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尤其是根据《西游记》拍摄的电视剧已经成为每年暑期的必播剧。而究其原因,这些古典名著中均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可以激发观众的兴趣。让学生阅读这些古典名著,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一些重要的修辞和表达手法,不断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阅读古典名著,也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避免课堂出现压抑和沉闷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古典名著,帮助学生分析和辨别社会生活中的假、丑、恶和真、善、美,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例如,教师在讲解《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赤壁之战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教师尤其要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方面进行重点讲解,如周瑜、鲁肃和诸葛亮等,分清是非善恶。又如在讲解《景阳冈》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就《水浒传》这篇古典名著进行阅读,使学生深切感受文中是如何描写周围环境以及人物的心理,特别是感受武松内心变化的描写,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3)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古典名著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同时对于古典名著中的写作背景、人物描写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内容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例如,在讲解完《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后,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对未知发展情况的好奇心会促使学生去自行阅读《三国演义》,这时候学生会沉浸在知识的学习和汲取中,他们自身的阅读能力会不断提高,这为其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语文教学中古典名著的阅读策略
(1)多管齐下,让学生对古典名著产生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好之者”实际上就是对某种事物怀有极大学习兴趣的人,这与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脉相承。都充分凸显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外动力以及学习的需求,所以只有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才能够促使学生自主投入到古典名著的阅读中来,使他们在阅读古典名著的过程中享受获取知识的愉快体验,养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并以此为乐。
(2)多面开花,帮助学生读懂古典名著。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除了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开展阅读的积极性外,还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来指导学生开展高效阅读,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质量。当前小学生所用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古典名著大都以白话文的形式展示,但也保留了一定的文言句式。而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较差,这时候教师需要适当引导学生阅读,以及时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教师可以就文言文相关的内容与学生展开分析和讨论,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文言文,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在讲解《杨氏之子》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世说新语》中的两个小故事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互动,这样就会降低学生理解文章的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提速货车 交叉支撑装置 寿命 研究
中图分类号:U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107-02
从国外铁路货车运行的经验来看,交叉支撑装置能够显著提高货车的抗菱刚度,进而改善车辆的动力学性能,提高车辆运行对策安全性和临界速度,能够满足我国铁路货车的提速要求。
为了保证交叉支撑装置的性能安全,需要对交叉支撑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装置的疲劳情况,确定装置的损伤情况和疲劳寿命。目前,对交叉支撑装置寿命评估一般是采用室内评估试验方式,通过一定的加载循环次数进行评估。但是该种评估结果不能明确得出装置的运用里程。因此,为了解决该项技术难题,可以采用动应力测试的方法,对装置的损伤情况进行分析,进而确定装置的运用里程和疲劳试验的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某线路上的交叉支撑装置作为测试对象,进行动应力测试,以加载识别的方法进行评估,对交叉支撑装置的运用里程和疲劳试验的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1 动应力测试和交叉支撑装置载荷分析
1.1 动应力测试
动应力测试目标在于为室内疲劳试验创造一种与实际运行工况相近的载荷谱,确定该交叉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为了能够给室内疲劳试验创造一种与实际运行工况相近的载荷谱,应对该交叉支撑装置进行载荷识别。对需要进行的载荷识别进行分析,区分载荷的不同性质,在离端头约670 mm的断面上设置测点,因为该处的应力梯度较小且应力信号较大,沿着该交叉支撑装置布置测点。同时,为了估算出该交叉支撑装置的杆身疲劳寿命,应该对杆身中部的疲劳薄弱部位进行测试,即应在接环焊缝处布置测点。如下图的1~5测点。根据此前的交叉支撑装置的杆身动应力测试的结果来看,在杆身断面上,应在截面的上下沿交叉杆中设置轴线且应在垂直环焊缝除贴两个应变片。如下图的6、7测点。
从以上测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应力时间历程。根据1~5测点数据来看,该测点数据可以应用在载荷识别中,而6、7测点数据则主要应用于估算疲劳寿命。在该线路运输过程中,通过6、7测点的连续应力时间历程得到雨流计数,可以编制出应力谱,因为6测点动力应力比7测点大,因此,在表1中编制了6测点产生的8级应力谱。
1.2 载荷分析
通过受理、力分析,可以得知交叉支撑装置的以上4种待识别的载荷分别为横向力Q、垂向力P、轴向力R、扭矩M。结合图1的断面来看,以材料力学理论对1~5测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上4种载荷和测点应力之间的关系:
横向力
垂向力
轴向力
扭矩
在该式中,d1、d2分别是交叉支撑装置内外径,分别为48 mm、38 mm,σ1~σ5为1~5测点的应力值。W弯是弯矩模的大小,W扭是扭矩模的大小,L为断面与杆端之间的距离,为670 mm。将以上各测点实测的应力时间历程和参数值代入到以上公式中,可以得出交叉支撑装置的4种载荷时间历程,由此编制出交叉支撑装置的载荷谱,如表2~表5。
2 室内疲劳试验
2.1 载荷确定
疲劳试验采用的是齐车公司和上海同济大学设计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对交叉支撑装置施压,从垂向位移和轴向位移情况来模拟了交叉支撑装置实际载荷情况,由表2~5交叉支撑装置的载荷谱可知,轴向荷载确定为±35 kN,且垂向的位移应为±5.3 mm,将加载次数定为200万次。
2.2 应力谱
在上述加载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对该交叉支撑装置进行了改进,进行了200万次的室内疲劳试验之后,仍然能正常运转。但如果要确定室内疲劳试验的加载循环次数和交叉支撑装置的实际寿命之间的关系,还应进行疲劳试验,在装置的疲劳薄弱部位进行室内疲劳试验。在改进的室内疲劳试验方案中,采集了杆身中部的对接环焊缝处的6测点的动应力数据,编制了6测点疲劳试验的应力谱,如表6。
3 实际运行寿命和室内加载次数分析
为了确定室内加载次数和交叉支撑装置的实际运行寿命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对构件损伤进行计算。构件损伤指的是疲劳初期材料的内部细微变化情况和裂纹形成及扩展情况。在随机和变幅加载中,构件的疲劳损伤是由于不同幅值和不同频率荷载产生的损伤,经过逐渐的累积过程而形成的结果。截至目前,已经明确指出的累积疲劳损伤有几十种之多,以线性累计损伤法则来看,由于其使用方便,形式简单,因而在工程中广泛使用。本文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3.1 损伤计算
根据线性累计损伤法则,交叉支撑装置室内疲劳试验的应力谱的损伤应为。其中,ni是应力中的某级应力水平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次数;Ni是某级应力水平下该构件的使用寿命,由应力寿命曲线来确定。其曲线方程如下:。在该式中,N为疲劳试验的循环加载次数,取值为2×106。σ-1为杆身中部的对接焊缝的试验值,再经过了2×106次的疲劳试验的情况下,得出该处的疲劳极限。σ-1取值为82.6MPa,m是该曲线方程的系数,以该焊接接头来说,一般取值为3.5。由此可以得出:,再将表6的各级应力值带入到该式中,可以计算出交叉支撑装置6测点在室内疲劳试验的损伤为0.8491。再根据表1,可以计算出在该段线路中,将L取值为1973 km,则6测点的实测损伤应为0.001689。
3.2 寿命确定
为建立起一套疲劳试验加载次数和交叉支撑装置的实际运行里数的对应关系,以等损伤原则为依据,计算出了在200万次的室内疲劳试验中,其对应的实际运行里数如下:。由于测点6为杆身中部的对接环焊缝,是该交叉支撑装置最薄弱的部位,因此,对该部位寿命的计算可以得出整个交叉支撑装置的寿命。基于这一理论,可以得知,交叉支撑装置在200万次的室内疲劳试验中,与实际运行100万km的线路应具有同等作用。
4 结论
对提速货车转向架的交叉支撑装置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室内加载试验的方法,以应力分析和加载分析方法,能够得出交叉支撑装置实际运行里数和室内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为货车提速提供了参考意见。在提速货车的交叉支撑装置中,分别布置了若干个识别点,通过观察计算,得出了该交叉支撑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4种载荷条件和载荷谱。其中,最大的横向力是225.04N,最大的垂向力是1039.40N,最大的轴向力是35.64N,最大的扭矩是288.49N,这些载荷数据分析为室内疲劳试验的加载情况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工程结构运用中,以等损伤原则为依据,建立起一套疲劳试验加载次数和交叉支撑装置的实际运行里数的对应关系。得出了交叉支撑装置在室内疲劳试验200万次加载中,与线路实际运行100万km的损伤情况相等,这些为以后的交叉支撑装置运行情况和检修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崔殿国,于连友,吕可维,等.铁路提速及重载货车转向架交叉支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铁道学报,2008,30(2):65-70.
[2] 陈锡侯,王阳阳,王梦寒,等.基于协同仿真技术的铁道货车零件铸改锻双目标优化设计方法[J].热加工工艺,2010,39(21):75-78.
[3] 周国东,邵文东,胡海滨,等.非金属材料在交叉支撑转向架上的应用[J].铁道车辆,2011,49(1):8-14.
[4] 姜长明.铁路货车交叉支撑转向架交叉支撑装置疲劳寿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DOI:10.
《中国的国教》之所以重要,据我看,主要就在于此书首次对国家宗教这个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作者将国家宗教视之为结构——功能性概念,运用比较的方法,分别对其进行了功能性阐发与结构性分析。作者对国家宗教的功能、结构分析始终是建立在与民间宗教比较的基础之上的,指出其功能是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秩序服务(民间宗教则为个人服务),并为国家的存在提供道德工具和终极的价值依据(民间宗教关注个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归宿)。结构上,和大部分宗教一样,国家宗教同样存在着宗教信仰、宗教道德、宗教礼仪、宗教的组织制度,同样具有教团组织所由构成的成员——宗教教主与教士。但与普通宗教不同的是,中国的国家宗教是一种“隐性的宗教”,主要表现在其宗教组织即是政治组织,其教士则是各级官吏。就国家宗教的内容讲,作者给出的外延是较为宽泛的,它包含了西方宗教史上常见的“官定宗教”(established religion)[①],也能接纳罗伯特·贝拉(Robert Bellah)所提出的 “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 ,又译国民宗教),甚至还能容纳一个外延更为广泛的概念:政治宗教。而就中国历史来说,国家宗教存在于上古国家建立后的一切时期,其形态可以分为古典与中世纪两个阶段。前者指上古三代,后者指秦汉至明清时期。古典时代的国家宗教即是国家建立后的一切宗教形态,因为此一时期国家宗教与民间宗教并不区分,民间宗教也就是国家宗教;而中世纪的国教主要就是儒教。以上是我对作者理论框架的大致勾勒,我不知道这种概括是否忠实,但无疑的,这是一个非常宏大而具有吸引力的构想。荣明先生来信希望我能多加批评,我不想应付荣明先生,所以,接下去我将抛开一切客套,直截了当地就这一理论框架展开讨论,希望荣明兄见恕。
从功能的角度来揭示国家宗教的本质,无疑是一个积极的思路。但是事物的功能决不等于事物的本质,功能只是本质的一种表现。对于国家宗教这么一个重要的概念,不区别与界定其本质属性,而仅仅分析其功能与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不足以给出一个科学的规范性准则,能使这一概念既在同类事物中具有普遍的共性特征,又在异类事物的区别中具有特殊的个性特征。就拿对国家宗教的功能分析来说,作者对于国家宗教个性特征的阐述是建立在与民间宗教的对比这一基础上的,亦即国家宗教是一种政治性的宗教,是为既存社会秩序服务的意识形态工具,具有公共性和集体性;民间宗教是一种避世的、非政治性的宗教,它追求的是精神的超越和生命的永恒,是一种个体化的宗教[②]。首先,这种“两分法”无疑是粗疏的。民间宗教并非全都是避世的、非政治性的宗教,很多民间宗教都有强列的政治倾向。就如被荣明兄归入民间宗教的东汉末年张角的“太平道”来说,它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基本上可以说是学术界的共识。而这以后,张先生还将面对北魏法庆“大乘”之教、南宋方腊的明教、元末红巾军的“白莲教”、一直到洪秀全的拜上帝会等宗教组织,这些被视为异端的组织都是政治色彩异常强烈的集体性宗教,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信仰、政治理想甚至政治纲领,并不仅仅是追求一己生命的超脱。显然,它们并不属于国家宗教。而在本书所论述的古典时代,民间宗教与国家宗教并不区分,也就是说,上古宗教既是国家宗教也是民间宗教,既追求个体超越,也追求集体福祉。这本身说明,个体性与集体性并不是民间宗教与国家宗教的根本性区别。其次,就在意识形态领域为既存社会秩序提供服务这一点来说,很多宗教、甚至大部分宗教都具有这个职能,如中国的佛教与道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为既存社会秩序提供合理依据这种功能。它们无疑的也不是国家宗教。因此,本书具有采用功能性定义通常会有的一个缺陷,那就是外延的扩大化。外延扩大的的后果就是本书有一种泛宗教主义的倾向,最突出的表现应该是将儒学的全部都视作为宗教,但我不想在这里就这一点展开讨论,因为这必然会占用大量的篇幅并引起无休无止的争论。我宁可选择本书的其他处理方法作为我的例证,如本书把国家的行政组织等同于国家宗教的宗教组织,把国家的官吏等同于国家宗教的教士,这显然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做法,唯一的好处就是使得国家宗教能够在结构上比附于制度化宗教,然而,行政组织与宗教组织、官吏与教士在性质、职掌上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泛宗教主义的做法无助于明确国家宗教的本质性特征。
功能性定义造成外延不恰当扩大的第二个表现是作者将官定宗教、公民宗教、政治宗教与国家宗教融为一炉,将前三者视为是国家宗教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我尤其不能同意的。首先,国家宗教是政治性宗教,但政治宗教肯定不等于国家宗教。运用作者在另一部著作中对于政治宗教给出的定义,即“政治宗教是以超现实的政治理想和最终的政治目标为政治理性和政治价值的信仰体系,以及为贯彻这一政治信仰而建立的一套组织、权力形式和仪式制度。”[③]这个定义显然包括了不为现行政权所认可的异端宗教,上述如太平道、明教、拜上帝会等异端宗教显然不是国家宗教。第二,中国传统的国家宗教(至少是我心目中的传统国家宗教)与罗伯特·贝拉所提出的“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也应该是性质不同的。公民宗教这一名词应该是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最早使用的,但卢梭并未对此作出明确的定义。约翰·克莱曼(John.Coleman)曾对此名词下了一个正式的定义:“公民宗教是这样一套信仰、仪式和象征体系,它把作为公民的人的角色以及人在时间、空间和历史长河中的社会地位与终极存在和意义的条件联系起来了。”[④]而贝拉使用的这个概念是产生在美国社会——一个由众多民族、众多种族、众多信仰汇聚而成的现代民主国家——这一基础之上的,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因此,这一概念将宗教的信仰层面单一化,仅仅强调其国家信仰这一点;而将宗教的仪式层面普泛化,将一切与国家有关的象征性活动都视之为公民宗教的仪式。实际上,它所列举的一系列仪礼,如爱国主义庆祝活动、纪念日、感恩节和国葬仪式,都属于公民礼仪范围,而非宗教仪式[⑤]。而且它极端强调全民性这一特点。我们宁可将其视为一个社会学概念而非宗教学概念。如果将公民宗教这一概念运用于中国古代社会,总有一种方枘圆凿之感。尽管如此,我倒是觉得,贝拉以及它的后继者所采用的那种层层剥离以寻找全民共同性的方式我们可以借鉴。我的意思是说,当我们剥离了教派、朝代、民族等因素以寻找中国古代国家的共同宗教时,就会发现在中国古代国家,尤其是统一帝国建立以后的古代国家,一直高高上在地存在着这么一种宗教形态,这种宗教形态主要表现在郊祀、封禅、明堂、皇室庙祭以及其他山川祭祀等仪式中。而现在通常将它们视作是儒教的一部分,以避免使儒教成为没有仪式的宗教。然而,这种宗教形态是超越儒、道、佛等宗教教派的(如果儒学确实是一种宗教的话)。这不仅是由于它早在儒家产生之前业已存在,也因为它覆盖的范围较儒家更广:它不仅存在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大部分历史时期,也存在于儒家尚未取得宗教发言权的秦朝与汉朝前期,存在于道教成为官定宗教的北魏太武帝时期以及李唐王朝,也存在于佛教地位压倒儒教的南北朝其他时期。其次,它超越民族,任何一个异族,无论是鲜卑、蒙古、还是满族,在获得政权后,都会毫不困难的接受并被其同化。第三,它也超越朝代,易姓换代除了更换庙祭的祭祀对象之外,其他一切都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所以,它是国家一体化的最典型的象征,恒定地存在于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它所表达的信仰——诸如君权神授、祖先崇拜、山川地岳崇拜等等,是一些远比儒家思想更为悠久、更为深厚的传统,被不同统治者乃至被全民所接受。所以,它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宗教。与其他国家的国家宗教相比,它有着自己的特征,比如强烈的宗法思想以及在宗法思想影响下形成的等级观念。对于天与全国名山大川的祭祀,只能由天之长子——皇帝来承担,这与现代民主国家由全民参与的公民宗教有着显著的不同;而与单一民族国家——日本的国家神道相比,它没有国家神道那样强烈的民族色彩。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国家宗教,它淡化了民族色彩而彰显全民色彩,它为全国百姓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祈福。而与其他国家的国家宗教相比,它也没有强烈的神圣使命感。它所承负的更多是神道设教的教化功能,主要目的之一是为全民做榜样。我认为,这才是中国古代的国家宗教。
国家宗教外延扩大化的第三个表现就是将统一帝国建立之前的部族宗教也视为国家宗教。在我看来,国家宗教的本质属性之一就在于它是在统一国家的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为全民所认同的宗教信仰,是国家一体化的表现,那么,首先得有一个为全民所认同的至上神,这是任何国家宗教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而在秦汉统一帝国建立之前,每个异姓诸侯国都有自己的至上神,每个部族都祭祀自己的上帝,按照汤因比的术语,这显然是一仲区域性的宗教格局[⑥],无论如何不宜视之为一种国家宗教。如果将原始宗教气息极为浓厚的上古部族宗教也作为国家宗教来处理的话,那么原始宗教与国家宗教的界限就模糊了,国家宗教会丧失其质的规定性。
一是正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度,谋求教育培育活动的大效应。部队普遍认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通俗易懂,便于官兵理解和接受,在部队学习工作训练中起到了对照、消化、激励的作用。但受到社会上多元价值取向的影响,保障机制健全不够、衔接不紧等因素的制约,当代军人价值社会认同度不高的问题还客观存在。比如,部队出具的公函、介绍信缺乏作用和效益,甚至没人理会或束之高阁的现象经常发生;地方部门处置官兵立功受奖通知书不及时、不到位,言行比较冷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认同感趋于淡化,军属光荣的地位日益下降,许多地方甚至不制挂“军属光荣”的荣誉牌;现在地方女青年找对象,流行“一款、二公、三学生,军人同志等一等”的交友择偶观,已婚官兵家属不理解、不支持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涉及官兵家庭和军人利益的社会诉求很难满足,甚至发展到无人问津或人财两空的地步。当前,转业复退军人安置过程中,地方人为设限、职务下调、工作难找或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退伍军人因找工作受骗上当的事;还有条令规定军人非因公外出应当着便服的要求等等。这些情况,潜移默化中降低了军人的身份地位,模糊了官兵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识,影响了培育活动的质量效益,甚至还产生了“部队有效、出去失效”的负面影响。笔者建议,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注重搞好顶层设计,进一步扩大社会各界的理解认同度,可依托省军区系统或双拥部门成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社会培育办公室,负责推动和督导社会培育工作同步落实,配套完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法规制度,真正使教育培育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正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巨大能量,努力把教育培育活动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当前,受部队工作接茬紧、节奏快、活动多、任务重的影响,一些基层单位在组织开展教育培育活动中,还存在“就教育抓教育”的现象,缺乏从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推动部队长远建设的新角度审视教育、开展活动的意识和方法,既没有全方位、全领域发挥出核心价值观的巨大效能,又没有从工作效果上去反哺培育活动,认识上还有割裂、片面、孤立的理解,活动上局限于程序性、时效性、任务性,效果上满足于走完过程就了,官兵被动式地参加教育培育活动,主动结合工作自我培育还不够自觉,主题教育全方位发挥主导作用还不够充分。比如,培育活动对完成大项任务就有很大的推动力,但在平时的教育训练活动中体现得不够。完成重大或突击性任务时,各级都能以培育核心价值观活动凝心聚力,广大官兵在完成任务的实践中激发出攻坚克难的巨大能量,但完成任务后的固本培元工作做得不够,有的有头无尾,有的头重脚轻,有的顾此失彼。“把完成任务高高举过头顶”与“论功行赏时又轻轻放下”形成强烈反差,在崇尚荣誉上,官兵或多或少都有一种失落感。这其中有奖励所限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各级在主观上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不利于教育培育工作的深入推进。另外,干部任职“年龄到杠、一刀切”的现象,以及官兵成分变化凸显出的深层次问题,大呼隆式的教育培育活动显得鞭长莫及。笔者建议,科学制定衡量教育培育活动效果的标准尺度,从筹划部署到检验评估都要确立和强化教育培育理念,切实使核心价值观融入部队各项建设,发挥酵母作用。
三是正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注重拓展创新教育培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培育核心价值观,在部队官兵的思想教育中,地位不可替代,作用举足轻重。从实践来看,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内容精炼,但涵义丰富、外延宽广,给我们组织开展教育培育活动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势利导、乘势而为,不断赋予教育培育活动新认识、新内容、新方法,必将对培育活动的深化转化起到重要的引领和导航作用。首先,经常化培育要注重计划性,可结合年度工作任务实际,制定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意见,分专题、分时段、分任务、分活动科学合理安排,拿出详细计划,让教育培育与部队工作任务相融渗透、互促推动,使培育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持续生效。其次,常态化教育要注重用制度作保障,用好学习日和形势政策教育,坚持定期检查督导、组织纪念活动,用氛围去感染塑造,用文化去熏陶固化,可通过专门设立“人民英雄纪念日”、“九八抗洪纪念日”、“汶川抗震救灾纪念日”等节日,大力宣传军人所作出的奉献,促使官兵自我培育、形成自觉。再次,推动深化转化要注重健全激励机制,可围绕单位年度任务和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奖励措施,把开展教育培育活动的绩效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设制年度“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荣誉奖章,与年度创先争优活动挂钩,定期搞好检查讲评,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持续推动教育培育活动健康开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71407部队)
栏目主持:姚健 周婧
【关键词】 自我教育;爱国主义;道德修养;高尚情操
初中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的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德、智、体全面发展。初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必须踏实践行好如下教学环节:
一、有的放矢――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蕴含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因素,通过学习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历史,观察社会,领会为人处世的道理,探索坎坷的人生之路,在道德情感上进行自我体验和自我教育。而学生的自我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理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不断升华德育理念,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摘抄富于生活哲理的名言、格言、警句以及具有高尚情操的诗文片段。诸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来表现雄伟抱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且经典的名言也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灵的鞭策,促使他们不断改善自我精神世界。当然,我们还可以借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学有榜样,思有方向,干有动力。譬如:《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藤野先生》中的鲁迅先生,这些典型人物形象折射出高尚的爱国情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自我对照比较中,自我分析得到体验,自我修养得到提高,精神境界得到完善。
二、因材施教――有机融合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既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之核心,又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挖掘的爱国情愫。因此,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合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有效达成三维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挖掘教初中的德育资源,在“授业解惑”时灵活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祖国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学习、欣赏典范之作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可谓是点睛之笔,那种忧国忧民情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同时,爱国爱民的炽热情感流露在诗行里,曾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一定会茅塞顿开,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许多学生在学习了歌德的《最后一课》一文后,切身感知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民族的不幸遭遇,自觉的把真挚的爱国情感表现在对祖国语言的学习上,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升华。
三、咀嚼文字――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如此描述:“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可见,语言是祖国的象征,作者的写作动机是为了突显自己的崇高的道德修养和爱国热情。作为炎黄子孙,也许不会苟同,因为汉语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精确、最形象、最具灵性。据可靠资料显示:使用汉字的人运用其他语种的人更富有想象力。方方正正是汉字的重要特点,仅从一个“人”字的写法上,就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对后人寄予的厚望――做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人。汉字的字形除了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力外,其蕴含的意象、修辞等手法也让人感触颇深。诸如学生在欣赏“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时,必须明白作者不仅采用夸张的手法,而且紧扣“腾”突出了五岭的奔腾气势,“走”突出五岭的疾驰状态,衬托了中国工农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再如学生在赏析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时,务必紧扣“笼”和“寒”两个字其中,重复使用“笼”字将淡月、薄烟、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渲染了无限悲凉的氛围,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忧伤的情怀;“寒”字使学生想联想到当时正值深秋或寒冬,那种无限的思绪跃然纸上,学生由此感叹作者高尚的道德修养。众所周知:常用的中国汉字不过几千个,词汇恰似繁星点点,内涵丰富,韵味无穷,我们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汉字的无穷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趣。
四、结合背景――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师德 现状
【中图分类号】G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93-01
师德,即教师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的特殊表现形式。
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出色的。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热爱学生,恪守职责,勤勤恳恳,辛勤耕耘,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而呕心沥血,但也有一部分教师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抵挡不住外来不良思潮的侵袭,出现了一些有悖于师德的不良现象。他们道德意识淡薄思想行为严重地偏离了师德的原则和规范,师德出现了滑坡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事业心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利益的驱使下,已有相当数量教师从事第二职业,第三职业。想方设法谋取利益。有的教师甚至停薪留职、下海经营、跳槽,使教师队伍“显性流失”;有些教师捧着铁饭碗、打着小算盘,课余到社会上大量兼课,或者开办各类培训班,摄取钱财,把学生看成赚钱的对象,向学生推销产品并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他们八小时内养精蓄锐,八小时内外满头大汗,精力过于分散,授课心不在焉,造成了教师队伍的“无为”,对非本职工作的“行为”充分反映了部分教师理想信念,师德观念已淡化,事业心、责任感缺乏,已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我们民族“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需要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坚守本职岗位,用强烈的事业心共同支撑起我们民族的崇高事业。
(二)缺乏爱心
学生是教师工作、服务的对象,我们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部分教师缺少爱心,偏爱尖子生,对后进生冷言冷语,对“好学生”爱得真切,爱得投入,而对“后进生”却无论如何也爱不起来,甚至歧视后进生;尤其在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影响下,有的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对学生思想状况漠不关心;有的教师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成绩,不顾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大量布置作业,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消极、抵触,未到小学毕业,就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还有的教师对后进生采用讽刺、挖苦,进行心理施暴和体罚、或以罚代管,少则十元,多则几十无,对那些“屡屡不改”者,动辄“撵出教室”,甚至让学生家长“领走了事”,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缺乏进取心
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东西传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思考与学习,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文件,教育教学理论,有意识地获取教改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教师的职业特征所决定的。但有的教师,自从跨进教师队伍以后就不再学习,不求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教师除了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外,很少关注教育方面的报刊,教育方面的书籍也很少阅读,久而久之,知识贫乏,观念陈旧,教法呆板。凭“教参”念经,缺乏进取心,缺乏成就感,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不良师德现象分析:
(一)价值观念扭曲
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型自然而然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们旧有的价值观受到挑战,多元的价值倾向使有些人在选择面前慌了手脚,一些教师走进了金钱至上,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误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真正的幸福是物质的富有”等资产阶级价值观死灰复燃,他们不甘于清贫,不安心教育,以职谋私。
(二)教师待遇低
由于经济的发展,竞争体制和分配体制不健全,教师收入明显偏低,有些地方对教师工资时常拖欠,住房难办事难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积极性,使其“敬业,乐业”的热情减退,制约着他们履行职业道德。
(三)工作压力大
有些教师心理素质不强,在工作压力下表现出烦躁易怒,甚至怒骂斥责学生,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不能均衡,师德的实施便无从谈起。
(四)教育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有些教师对于法律法规不熟悉,不但盲目从教,还表现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一有错误便进行过分指责,羞辱且不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学生不能说一个“不”字,大小事物都由教师一个人决权而不考虑学生,教师评价机制由于受传统的、狭义的学生观、教育质量观、人才观的影响,一部分教育管理干部把眼睛盯在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上,把考试排列的名次作为衡量教师好坏的唯一尺度,在评先、评优、评职称等级上全力倾斜,而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予重视,师德建设处见了空白,教师们在这种氛围中,德育参与意识逐渐淡化,不再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
(五)教育的职业声望相对不高
从我国的文化传统来看,学生只是比较尊敬亲自教授过自己的老师,对其他并不尊敬。这种“教师重教”的观念带着浓厚的感恩报德的色彩,而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那种普遍的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面貌。这必然形成我国教师在学生面前地位较高,但在整个社会中,地位很低的局面。改革开放后,教师等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翻了身,国家对他们十分重视,注意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他们在最初几年辉煌之后,开始走入新的困境,传统的教师等广大知识分子,以理性的方式影响社会的情景。
纵观我国中小学教师师德现状,与新课改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大相径庭。这势必给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万事以德为首,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和作用于教师和学生的一生,愿天下所有的教师都能恪守新课改下的这种职业道德,真正做到“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守,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顾树森编著:《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一、个性化教学首先应该提倡教与学的民主和平等
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没有个性的教师,难以培养出真性情的学生。顺应现代社会要求,语文教育应当贯穿“民主、科学、个性”的“人”的教育。要使学生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人文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首先应有这样特立独行的个性。卢梭曾言:“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从这个角度来讲,从一个教书匠上升为教育家,则须先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有个性的教师。而提倡教与学的民主和平等,是个性化教学的首要条件。于漪曾言,语文课上“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是完全平等的,他们相互切磋,你简直分不清谁是教师,谁是学生”,这就是民主和平等的课堂的具体情景。教师民主和平等的观念使得课堂的学习气氛和谐了,教学模式自然也就达到了最佳。
二、个性化教学应该有自成一体、别具一格的教学思路
个性化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个性)特色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思想、内涵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映和表现。个性化的教学应该形成自成一体、别具一格的科学教育理念。教书要有自己的创见,不能总是搬用教材或他人现成的东西。有主见、有想法,有自己成熟、科学的教育理念,这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区别。语文教学改革几十年来,各种新思维、新教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产生了一大批熠熠生辉的教学模式。如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自学六步法,欧阳代娜的“预习、质疑、点拨、答疑、综合训练”教学法……流派纷呈,各具特色,但这都是前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作为有个性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善于创新,要以前辈为榜样,尽可能创立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力求让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带着学生回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使知识从书本上“走”出来,变成鲜活的事物走进学生的心中,不拘泥于手头的资料,不受名家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课堂教学的个性,更要用自己的个性进行课堂教学。其次,因材施教。学生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有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全面发展。教学中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自己的独特理解、讲自己的真实感悟,让课堂充满个性活力。
三、个性化教学还应该创设开放性的课堂
个性化的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在开放性的课堂中,教师要促进师生互动乃至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观点的碰撞下激发思想火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见解的能力,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不久前在一堂公开课中,一位讲授《红楼梦》的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围绕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很好地实践了这种开放性教学的理念。
开放性语文教学还应拓宽语文教学视野,开展课外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课内得法,课外增益”的教学观念,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师只有实现教学观念的开放,采取开放性的教学形式,才能将语文课变成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学海无涯,学生在课内学习中具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便可以自学知识、再生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四、个性化教学应该变“我要教”为“我要学”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书海无边,中国文化卷帙浩繁,语文教师承载着极重的文化负担,如果在教学中还力求面面俱到,就会导致事倍功半,形成无效教学。语文教育不只是一种知识传承的教学,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过程。与其力求完美地给学生传授知识,不如将自己汲取知识的方法真切地传授给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方式方法才真正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这也是教师教学个性的体现。我们教师应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我们周围的语文课程资源,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形式,进而很好地推进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个性化教学应该有个性化的读和写
吕叔湘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这个“活”就是教师教学的个性,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精髓所在。我们一线的教师应该把握“活”这把总钥匙,发展自我教学个性。教学“活”的主要体现,是师生个性化的读和写。
六、个性化教学应该是令师生都感到愉悦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