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校本课程建设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建设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建设规划

第1篇: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厦门双十中学;校本课程;闽南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lO)07-0034-03

校本课程开发及其教材建设是校本课程发展的具体化、有效化表现,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突出亮点。系统科学地开发校本课程及其教材,是校本课程持续开设、有效发展的保证。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从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之日起,就把校本课程建设当作学校发展和课程发展的可持续工程,既倾注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倾注了智慧和精神。本文以《闽南文化》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为例,介绍了双十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理念

理念是校本课程的灵魂。厦门双十中学在《闽南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中秉持了下列理念。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经验,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内在联系中寻找最佳契合点,全面开发、实施《闽南文化》课程,促进“知识化课程”向“生活化课程”回归,实现“知识化课程”与“生活化课程”的融合,建立“知识化学习”与“生活化学习”整合同一的课程形态,以克服基础教育课程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倾向,突破千校同面、万课同相的局面,彰显学校发展的独特个性和鲜明特色。

其次,校本课程开发要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厦门双十中学根据厦门独特的地理优势,针对当前青少年漠视民族文化的实际,把《闽南文化》课程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存交融、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文化和学校课程的多元建构,实现国家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文化一体化。

再次,把《闽南文化》校本课程作为切实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闽南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学校力求达到: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能够直接体验到的生活文化情境,体现学习的生活情感功能;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实践搭起现实的桥梁,实现学习与生活的现实对接;激发学生自身的源动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课程的地方性特征,培养学生的文化个性,又通过课程的民族性特征,培养学生的文化共性,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态度与生活实践创造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文化素养,真正促进学生的知识性成熟和社会性成熟,形成文化个性与文化共性相统一的文化品格,为其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校本课程建设的方法

恰当合理的方法是校本课程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厦门双十中学在《闽南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发挥课程领导的关键作用,实现课程领导与教学领导的统一。校长是学校发展和校本课程规划建设的领军人物,学校领导班子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决策力量,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力军。校长首先组织研制出校本课程的建设规划和目标,进而带领班子成员修订、完善规划和目标,集体作出决策;再引导教师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带领教师进行开发和实施,做到上下步调一致、协调统一。

第二,充分发挥学校师生、课程专家及学生家长在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建设中的作用。学校与闽南文化研究会紧密合作,以闽南文化研究专家为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开发的龙头,带动和指导师生一起参与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确保课程实施和教材开发的质量。同时,学校重视学生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号召家长积极为校本课程的建设建言献策,为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信息和材料等,协助学校落实课程计划,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充分发挥课程建设过程的综合作用,努力培养师生的合作探究、发现和创新精神。学校在专家的指导下,一方面通过深入社会生活,进行政府、民间的调查和采访,搜集和发现课程素材资料,进行素材和资料的证伪、求真、分析、整理和筛选,探求课程建设的脉络,形成教材编写的思路,掌握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方法,进一步明确教材与课程的关系等;另一方面,通过与专家一起活动、研究,学习专家严谨、细致、认真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坚忍不拔的研究精神,使师生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得到升华。

第四,采取边开展课程实验边开发编写教材的做法。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在收集、把握课程素材和资料之后,进行课程组织和教材实验。课程组织和教材实验以专题为线索,设置单元课目。通过专题教学的可行性操作,逐步明确教材编写的体例要求和内容特色、专题的具体内容及具体课目、教材编写的专题顺序和逻辑顺序等,并不断地充实、调整和完善。最后在专家指导、统筹下,确定课程开设、教材编写的整体结构,制订较为严密的教学和教材撰写计划,落实各环节的具体任务。

第五,构建以师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体系。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厦门双十中学把学校教育的发展需要与师生的成功发展要求结合起来,把课程、教材研究开发工作与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学校课程建设高度反映国家教育方针的精神,细致分析基础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三种发展性评价体系:一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二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三是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内容

盘点闽南文化记忆,挖掘闽南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让学生学习、了解、弘扬闽南文化,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热情,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升华国之心和爱乡之情,全面提高文化素养,是厦门双十中学开发《闽南文化》系列课程的内容依据。

(一)内容框架

《闽南文化》课程由《闽南民系与文》《闽南方言》《闽南习俗》《闽南名且生》《闽南建筑》《闽南先贤》《闽南民间戏曲》《闽南民间信仰》专题系列组成,每个专题均分20个单元课目。为便于学生理解、把握、思考和实践,教材在每个单元课目之前都设有“要点提示”,通过“要点提示”引导学生学习整个单元内容,使“要点提示”成为学习整个单元或整部教材的“向导”。各个专题教材中或配以插图,或配以图表,使教材内容直观形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了使学生学用结合,各个单元内容后面还设置有“思考与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把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巩

固、深化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形成和强化民族的语言、文化、观念、行为等。

(二)内容顺序

《闽南文化》系列课程教材的内容顺序分为“专题顺序”和“逻辑顺序”两个方面。

专题顺序体现在按照不同的专题阐述内容,各个专题均分20个单元内容。各个专题中的每个单元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与本专题的其他单元内容共同组成―个完整的专题整体。

专题系列按专题内在的逻辑关系阐述内容。前面的知识内容是后面知识内容的统领或基础;后面知识内容是前面知识的延续,一个专题紧扣一个专题,如由“民系文化”到“方言”“民俗”“名胜”“建筑”“先贤”“戏曲”“信仰”,由此体现出专题的连贯性,使其上下彼此衔接,互相贯通,形成同一地方特色的文化系列。内容则从一般到具体、从形象到逻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体现教材内容编排顺序的科学性。

(三)知识结构

整个文化系列虽是地方文化的内容,但是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知识,涉及语言、文化、环境、教育及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领域的知识。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

在《闽南文化》的课程实施中,厦门双十中学突出了四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使专业学术团体与学校课程组织结合,建立专业学术团体与学校课程的协作关系。厦门双十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优质学校,拥有深厚的课程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厦门市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是研究闽南文化的学术团体,拥有一大批资深专家、学者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底蕴。两者结合开发、实施《闽南文化》课程,为学校文化建设锦上添花。特别是厦门市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早在2004年就在厦门双十中学高中年段开设《闽南文化》选修课程,深受师生欢迎,积累了丰富经验,更为双方的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经协作,双方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使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其次,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学生的学习探究相结合,建立教师教学团队与学生学习群体的课程协作关系。校本课程更重视师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心智的发展,更重视知识文化与师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更重视人文思想与科学精神的教育作用,更重视师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而更需要教师的不懈研究和学生的努力探究。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研究获得的发现和成果来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学生必须通过自己探究获得的体验和经验来巩固和深化课程知识。而且在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他们彼此对话交流,辨析探讨,互相补充,互相修正,互相提高。互相促进,使课程实施获得“教”与“学”的动态平衡,师生成为双向影响的学习型、研究型群体,迸发出课程建设的生机和活力。

再次,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增强课程内容的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和体验性。校本课程,尤其是地方文化课程,从知识到内容都来自地方,来自生活,而且每个学生都真实地生活在社区之中,他们的知识文化积累除了来源于学校之外,还有社会生活的体验和经验积累。据此,学校采用多姿多彩的教学形式,尽一切可能拓展学生学习实践和体验创造的空间,努力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活化学生的经验储存,拉近课程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把课程内容转化为生活知识、实践技能和思想智慧,为学生造就自我、造福社会、实现课程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了可能。

最后,引导师生积极反思,构筑师生创新的舞台。智慧的源动力在于反思。反思本身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过程,它牵涉到认知者与认知对象之间的互动。因此,学校倡导教师与学生积极反思,明确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认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认清“教”“学”的优势和缺陷,总结“教”“学”的经验和得失,引发查漏补缺、扬长避短的觉知和行动,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拓展新的教学空间和途径,建构富有创造个性和充满社会实践活力的课程知识、能力体系,促进“教”“学”的优势发展,使校本课程真正成为师生张扬个性、锐意创新的舞台。

第2篇: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9-0058-04

【作者简介】1.余凡,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房地产经营管理。2.佘阳梓,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房地产管理系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智能楼宇管理。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应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开发机制,并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同时,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甚至参与实践授课环节等,最终“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的开发则应以“就业为导向、职业为载体”,充分尊重和体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真实场景、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推进教学过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见下页图1)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苏州工业园区政府投资建设的高等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是商学院重点专业之一,也是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商务与金融服务外包”重点专业群中的重点专业。该专业在建立之初即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企业“定向班”,由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度合作。该专业的课程建设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内容。

一、课程建设情况

(一)课程体系构建

物业管理专业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课程体系以物业管理行业尤其是定向企业的需求为基础。该专业通过多次校企合作研讨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了解和把握定向企业的需求。另外,课程体系构建时,该专业对物业管理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专业基础课、核心课和实践课程。目前,该专业已经形成包括公共素质模块、公共技能课程模块、职业知识模块、职业能力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在内的开放式、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专业主干课程开发

1.课程开发思路。该专业课程参照物业管理行业及房地产行业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与定向企业合作,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再通过教学过程分析实现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形成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构建的思路与途径(见图2),明确课程的学习内容、能力目标、考核方法、职业资格证书等。

2.课程开发流程。该专业以职业岗位调研分析为基础,以实现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为根本,形成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流程。(见下页图3)

目前,该专业已经确定7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分析物业管理专业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基础上,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原则,按照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未来职业成长规律以及定向企业的要求,对7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进行设计。

3.教学内容设置。该专业主要参照物业管理专业职业资格标准,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课程的学习内容及能力目标、考核方法等,突出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一体化项目教学,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方案策划、现场调研、项目汇报等能力。

4.学习情境设计。物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重点,以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设计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每个学习情境都贯穿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反馈六个工作步骤。学生在完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情景中,通过团队合作,制订计划、分配工作、扮演角色,强调工作效率和标准化要求的执行。

5.课程标准制订。制订各门专业课程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性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材选用、教学资源开发、教师能力要求、考核方式与标准、教学参考资料等。

6.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按照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求,与行业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合作,开发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充分体现“订单培养”特色的专业课程。

(三)课程改革与特色

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搭建和教学内容的设计,都体现了“两个突出、一个结合”的原则。“两个突出”,即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技能型教学环节。这两个突出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按照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原则,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邀请企业参与,系统设计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把课程设计、学期项目、顶岗实习等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构思中,专业实践类课时比例占到总教学时数的50%以上,专业课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100%。“一个结合”,即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充分融入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高职教育教学的真正融合,也有助于学生顺利取得行业准入资格证书。

另外,该专业课程的考核方案,尤其是专业课的考核方案,特别重视项目作业推进考核和实践性考核,目的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存在问题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模式,因为校企建立定向培养的合作关系,所以企业会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课程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是该学院最早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而且从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质量来看,都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目前该专业的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尚未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调课程建设和开发尊重人的全面发展,其中职业院校学生个性发展不容忽视。因此,课程体系不仅要有基于学生共性发展的必修课程,同时也必须有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程。

为了深入了解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笔者通过问卷对该专业三个年级共292名在校学生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们对于已开设的职业知识课程、技能课程、拓展课程以及公共课程有很高的认可度,对于选修课的开设表现出更高的渴求。这就说明该专业的选修课尚未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二)尚未充分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设计者、实施者、执行者。教师需要不断挖掘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提升专业内涵和专业素养。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最主要有两种途径来实现提升,其一是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建设中;其二是到企业参加实践,通过访问工程师、顶岗实践、脱产实践等多种途径了解行业发展最新情况,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始终保持与行业发展不脱节。

通过对该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座谈、问卷调查,了解到该专业教师定期作为访问工程师参与企业实践,并在实践课程授课过程中,与定向企业共同或联合授课。但是,该专业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比较少,主要体现在未能与定向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特色课程。作为定向培养的专业,应该充分利用定向企业资源,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把握企业用人需求,共同开发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又带有企业特色、符合企业用人需要的课程。特色课程开发的过程是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课程开发与研究能力,以及促进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

(三)课程开发尚未能充分实现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

该专业虽然制定了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流程,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开发中,课程的开设仍然会先考虑有无教材,或是根据教材来制订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另外,尽管已经考虑到了职业资格标准在教学设计中的融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结合度尚待提高。

三、制约因素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队伍尚未形成一定“梯度”。该专业师资队伍职称比例、年龄比例、专业结构比例亟须提高,师资队伍的“梯度”未能形成。不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缺乏,专业教师也比较缺乏。

(二)课时量偏大。高职院校教师的课时量比较大,教师疲于上课,没有精力进行课程建设、教材开发。

(三)校本课程开发不足。校本课程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通过校本课程可以实现专业特色、职业特色、行业要求的凸显。校本课程建设应是实行定向培养专业的强项,但是目前该专业仅与定向企业合作开发了一本校本教材,而针对不同定向班的特色课程体系并没有真正形成。

第3篇: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关 键 词】 童心教育;学校;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 李强,湖北省数学特级教师,武汉市政府专家津贴获得者,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中小学优秀校长,湖北省武汉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理事长。梁涛,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武汉市教育界名师、武昌名师、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湖北省学术带头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2009年组建“武汉市梁涛名师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25-0073-06

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武汉小学进行了四轮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取得的经验是:(1)学校确立以儿童发展为本位的童心教育哲学,引领学校变革;(2)扭住课堂40分钟不放松,构建高效轻负的多元化的童心课堂教学范式;(3)以教师为课程建设主体,创建以学科建设为基元的开放、自立、独立的特色学术研究团队,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师团队文化;(4)以“色彩德育纲要”为主线,将德育活动纳入序列化主题课程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们以学科重建为主线的高效课堂建设与研究取得进展,但随着课改深入,课改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浮出水面。我们感到:一是课程分科化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心理需要及生活经验相分离;二是教学的同步性,制约学生个性化、个别化发展;三是教学时空封闭和固化,违背了儿童成长和学习活动规律。以上问题和矛盾只有通过新一轮课改寻求解决。为此“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童心教育理念下学校建设与实践研究”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通过学校课程整体改革,解决以上问题,进行一场静悄悄的课堂革命。

一、重心前移,变课程管理为课程领导

1. 转变职能,明确校长,行政团队,教师的课程领导权责

学校的课程领导首要是校长的课程领导,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和灵魂人物,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发挥引领、发起、推动组织的作用,同时激发和带领学校行政团队成员成为课程的领导者。

学校行政团队的权责是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有效地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并赋予其课程参与的权利,使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组成多面的课程领导结构,打破学科课程分块式管理,从统整优化的大课程视域,进行课程执行引领,各自发挥课程领导的权责,有效推进学校课程的实施。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在课程建设与实践中具有自主参与课程规划设计、课程选择、开发课程资源及参与课程评价等权利。学校应倡导教师以课题课程研究和自我发展为宗旨,通过自愿组合而形成非固定化、非行政意义的组织团队,激发教师对课程研究和个人发展的热情和创造智慧及主动性投入,让教师感到这是自己的选择。在活动指向、内容、方式等方面由教师决定,学校行政组织给予包括活动经费的支持,为其提供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和条件。

立足年级教研组学科课程研究,并开展跨学段学科纵向课程研究,以大学科课程观为理论基础,进行课程统整优化,改变学科年级教研组封闭,缺少创新活力的局面,形成大学科、大教研的格局。

2. 创新学校组织,发挥学术团队对课程的引领力和研究力

围绕学校课程变革的改革,学校现行组织中纵向的学科层制式的高重心,自上而下的上下层关系,从功能效率发挥的角度,需要进行横向结构的变革,形成组织结构扁平化和各组织间关系网络化的新组织结构形态。通过重建学校组织机构,让教师群体参与校本课程建设和有效实施中。

(1)成立课程专家指导委员会

基于学校课程建设,学校成立以专家为主体的课程指导委员会,对校本课程建设作指导培训。学校建立专家信息库,根据学校课程改革和发展需要,从大学研究机构、教研部门中聘请课程和教学专家、学者和教研员作为校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其职责是,一是负责审议课改方案,进行科学论证;二是负责课程论学习培训;三是参与课程实践指导及实验评价。学校先后聘请华师大陈佑清教授、华科大李伟教授、湖北大学叶显发教授、教科院李光杰主任来校作专题报告和现场指导。

(2) 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学术委员会

建立“学术引领――学术领导――学科自主”课程管理体制,设立学校课程跨学科学术研究联盟,将学校职能部门、教研组、教师自主性、学术团队以及全体教师有机整合起来。

课程发展学术委员会是课程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研究讨论学校课程总体规划方案,讨论和审议学科课程方案,决定学校课程改革发展方向以及研究成果评选和推举。

(3)巩固已有学术团队,倡导名特优教师组建学科或跨学科的以课程研究实践为主的新教师团队。

学校已有学术团队:语文中心组,数学专家室,名优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童心教育》期刊编辑部等,发挥以教师团队功能和作用进行学校课程建设与开发实践研究。

3. 建立奖励性课程管理机制

(1)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研、训”为一体校本研训制度。

(2)建立学校教育研究成果发表会制度,设立“教师学术”休假制。

(3)制订科研奖励条例。设专项基金,用于资助教师学术著作、教材、论文等出版和成果奖励。

二、重绘学校课程图:从“学校课程规划”到“行动研究方案”

学校课程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国家课程政策赋予的权责,以课程理论、学校哲学为背景,以学校现状及发展愿景为基础,我们制订了“武汉小学十二五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规划” 。“课程规划”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课程背景:当下学校课改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第二部分,课程理解:吸纳中外课程理念,从不同视域理解课程,建构课程的意义,突破同质化、固化课程思维,建立多元的课程理解,即①课程即文化;②课程即经验;③课程即对话;④课程即创造;⑤课程即视界;⑥课程即发展;第三部分,课程建设:规划的主体部分,包括①课程建设目标;②原则;③理论参照;④建设路径;⑤课程设置;⑥课程安排;第四部分,课程领导:创新学校组织架构,变课程管理为课程领导;第五部分,课程愿景,即校长、教师、学生、专家,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对学校课程建设期待。

学校“十二五”课程发展规划,如何有效实施助推学校发展,我们的做法是将学校课程规划转化并列入“武汉小学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规划指南”中学校重大课题――“小学童心教育理念下学校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申报并被纳入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在市规划办及专家指导下我们制订了课题研究方案,开题后在广泛吸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方案》中课题核心概念、课程理论依据和学校课程结构以及行动研究策略等方面进行较大的删减、修改甚至重写,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施的可能。

1. 理清课题核心概念

(1) “童心教育”理念

武汉小学将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与学校文化传统和教育实践相嫁接,创生出学校教育哲学。该哲学理念主张以“尊崇童心”为教育逻辑的起点,让教育回归儿童本真,即尊重儿童天真、纯朴、活泼的生命自然状态,创造一个充满爱,富有童趣、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把属于儿童的生活和童年的幸福还给儿童。在教育行动上,我们倡导“珍视童心,崇尚真爱;顺应童心,张扬个性;引导童心,启迪心智;融入童心,教学相长”的理念,并将师生 “童心教育精神家园”的建设作为共同的教育愿景和追求。

(2)童心教育理念下的学校课程

基于国家课程改革政策赋予的权责,以“童心教育理念”为贯穿――以“儿童、知识、社会”作为学校课程统整优化的思路,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课程建设的支柱,以对学科课程的改造与重建和对校本课程自主创建为基本路径策略,以儿童学习力和人格教养发展为课程设计目标,对学校三级课程进行校本化、生态化、活动化、生活化的改造和创建,以此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程文化。

童心教育理念下的学校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对国家和地方课程,我们采取学科改造和整合的路径和策略进行,这种改造和重建是在一定的国家课程政策的空间下进行的,因而下一步在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基础上将向课程生态化改造方向推进。

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校本课程(即童心课程)建设。童心课程建设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自主创建和家长、学生和社会自愿者参与创建相结合的。童心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以童心为课程创建的根,从校本化、生态化、生活化、活动化等特征上,创建不同类型的丰富多彩的童心课程系列。

2. 重构学校课程

(1)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一体化重构(图一)

(2)童心课程创建(图二)

3. 课程研究理论参照

(1)建构主义课程观

派纳在其《课程理解》一书中指出:建构主义倡导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表现和教学目标,建构一种师生共同建构,不断发展的“演进式”课程,在这种课程背景下,关于“学习”基本假定是:①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②学习所涉及的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精细化;③学习有主观和个别性;④学习具有情境性和脉络性;⑤学习具有社会性,它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⑥学习具有情意性;⑦学习课题同学习者的发展与需求,具有关联性;⑧学习受到学习者发展程度的影响;⑨学习包含先认知。

(2)基于“学力”中心的课程结构理论。

日本学者佐野良五O根据学力要素构想出精致的学力结构图(图示)

基于这个观点,课程的整个框架可有以下三层结构:生活能力课程、基础学力课程和发展性学力课程。(见图示)

这三层课程又可以区分为“学力形成”与“人格形成”两大部类。“学力形成”的部类可以区别为培养“发展性学力”课程(个性课程)和培养“基础学力”的课程(个别化课程)。培养“基础学力”课程,同“学力基础”课程(生活能力课程)一起,构成了“人格形成”的部类。其中基础学力课程连接着“学力形成”与“人格形成”两个方面,起着纽带作用。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具有多元智力,在《多元智能》一书中描述了人类的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肢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与生存智力。

多元智能理论首先打破了人的认知是一元化的、唯一可量化的理论假设,倡导课程的多元设计,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并相信每位学生具有多种智力;其次,课程设计强调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发展思考的重要性,而不是机械式记忆;再次,在课程教学中打破学科壁垒。设计跨学科的单元,采取多学科教师合作教学;最后,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真实评价。

(4)施瓦布探究课程思想

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呈现了一个探究型课程的基本范式,这种探究型课程范式要求:①转变实验室功能取向,由传统的实验验证到真正的实验探究,由被动跟随到主动引导课程发展,提供一个处理问题和获得数据的困难的真实的经历;②渗透怀疑的精神;③创建探究性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是知识接受者,而成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和探究者,教师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成为探究活动的指导者;④原始科学论著作为课程内容;⑤用探究的方式叙述;⑥用探究的方式诱导。

4. 课程研究原则、路径及策略

(1)课程研究原则

① 统整优化原则。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纳入一个动态、统合的整体课程系统中,突显学校对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选择以及教师与学生对教材“在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重建”中平等互动的创生作用,通过校本课程自主创建彰显学校教育哲学及办学特色。

②适切调控原则。在课程建设中对课程目标、内容、方式、资源等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改造创生以满足适应学生发展需要,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效率。

③民主对话原则。课程建设规划应以民主对话为前提基础,拒绝闭门造车,应是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以社会人士代表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展开不同层面的广泛深入对话。

④继承创新原则。

(2)课程研究的路径

①学科重建。我校强调以学科为本位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科知识相关联系,对主体教材或各种资源进行取舍、优化、重组、补充,通过内容的选择、对比、整合,达到课程内容及结构的改造和优化。如多种版本教材实验,对教材进行主题性重构研究,跨学段联动学科教研等,建立大学科观。

②学科整合。以社会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以主题性问题为课程建设驱动,打破学科壁垒和界限,找寻学科课程内容的交集点与整合点,使不同学科教师进行跨学科协作研究;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对相关课程进行实践式,融合式的合作教学。

③自主创建。以儿童为本位的童心课程创建,从儿童的兴趣、生活经验需要和学校已有的课程资源出发,从学科知识中心课程走向儿童本位的经验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各种拓展和创造。童心课程突出儿童本位是以儿童现实的直接经验、需要和动机、兴趣以及心理发展为核心,强化文明教养和情感教育,促进儿童经验学力生长和人格发展。

(3) 课程教学田野研究策略

“扭住课堂四十分钟不放松”是我校课堂教学“高效轻负”的秘密。而支撑高效课堂的是我校特色常态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师“草根式”研究,即“功在课前,充分预设――探在课堂,大胆实践――思在课后,反思重建”。重建以课程为主的课堂教学文化,使教师实现从“课堂教学观”向“课程教学观”的转变。具体课程教学研究策略归纳如下几种:

①课堂观察:组织教师在既定的专题背景下,置身课堂教学现场,开展有序的课程教学观察活动,在与自我教学实践比照反思过程中,丰富自己课例经验。

②教学重建:与研究的伙伴开展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同课联构等课程教学实践,为达成教学目标,在课程专家和“伙伴”团队的引领、建议下,对课堂进行二度或多次重建。在教学重建时结合具体的教学课例对教学的目标、过程、方法及结构进行调整与重建。

③课例反思:通过观摩课堂现场、课堂录相或课堂实录(文字)等多种形式,对各种课例进行微格分析,并提出诊断性意见,不断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自觉和反思力。

④模拟演课:为验证和检验课程教学预设有效性和操作性,以团队成员或部分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实战性课堂模拟演练,使执教者和受教者获得真实的课堂体验,以增强执教者的教学和课堂应变能力和“受教”教师对“学习中儿童”的角色理解,使以后的教学更具针对性。

⑤动态测评:课题研究期间,学校将针对学校课程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情态等方面,定期开展动态测评。主要采用笔试、口试、问卷调查、量表评估等多种形式及时诊断评估“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成效。

⑥圆桌对话:围绕课程教学与创建的相关专题,开展由校长、行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多边圆桌对话,听取不同层面人士的意见、感受和建言,寻求推进学校课改的理解和支持,及时调整、改进研究策略,深化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⑦微课设计。

三、重心下移,上下联动,开展多域、多向、多式、多群的学校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1. 倡导开放、多元、生态、田野式的课程实验研究

课题研究的重点直指学校课程教学前沿,研究的重点聚焦“学校课程校本化改造或创建与高效童心课堂重建的实践研究”。开题一年多,我们以“敢为人先,创新超越”的实验精神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与创新,使课题研究呈现出多域、多向、多式、多群的校本研究格局。

多域指研究关注的领域和切换的时空场域多。在课程研究中,我们将研究的目标内容课题化、学科课题化、微课题化,最后落实到实验教师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志趣化、个性化的选择、取舍、融合。在校《课题指南》指导下,团队、伙伴及个人主持申请承担各级各类小课题有多个。研究的问题直指课题教学中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中,学校作为场域的存在是课程活动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如何对学校课程进行判断和理解?如何解读学校场域中的知识问题?如何关怀学校场域中的儿童的整体生命的存在?这些问题只有在学校场域中,在学科研究的场域或跨学科场域中转换,进行互联互动才能寻找答案。

多向指课程研究的方向路径。“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主张课程研究的路径并非唯一,,鼓励实验教师自探新路。在对学校课程建设和校本化改建中,我们选择的基本路径是学科重建、学科整合和自主创建。

多式指在学校课程校本化改造与创建中,一是借鉴吸纳中外课程研制理论成果,二是从具体操作层面(研制的过程、步骤)引发对学校课程研究实践的审视与思考。通过移植运用和改造创新等多种方式,从而形成学校课程研究经验与模式。在众多的课程研制模式中,我们选择“泰勒原理与目标模式”、“斯滕豪斯的程序原则过程模式”、“劳顿的文化选择与情景模式”、“施瓦布的‘事态意识’与实践模式”、“保罗・弗莱雷为代表‘主体意识’与批判模式”。我们想通过对这5种课程研制模式移植和改造式学习,与学校课改实践相结合,探索出我校课改经验模式。

多群是指学校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人群、多群体参与其中。课程建设与实践的主体是教师和由名特优教师组建的14个学科和跨学科教师学术团队,此外课程专家、家长志愿者、社会人士以及学生也以各自不同方式(个体或群体)参与课程创建中,在学校课改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我们的家长志愿者,投入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奉献了智慧与真情。

2. 基于学校课程校本化改造与创建经验个案举隅

(1) 数学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基于课程目标下的课程资源优化与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数学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主要在“基于学科课程目标下课程资源优化与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层面展开。李凯老师在执教《作垂线》一课教学中,对课程的改造经验是:

以教材中教学知识点,引入整合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生活等资源进行加工优化和课程资源的重建,重建要遵循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三原则,即直接性陈述课程要素,强调后继内容,以前面内容当基础加强课程内容横向联系。在教学智慧课堂有效重建策略上,基于问题发现与挑战,采取层层推进、分层揭示的策略。将孩子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融入比较、操作、发现、内省、自主学习呈现情境,从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整个教学内容在学科课程目标驱动下,重建课程资源,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趣味化、分层化,目标检视评价课程教学,反思总结。

(2) 语文学科课程校本文化改造:基于单元重建的阅读整组教学实践研究

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是语文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重建有效童心课堂的主要方略。对教材的处理采取主线贯穿、内优外连、重建单元结构和逻辑关联,统整优化教学内容。在熊春萍老师执教的《人物描写一组》单元教学中,以“感受人物形象,领悟并运用描写方法为主线,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名著片段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优化、重组,体现教材“读中学写,学以致用”的教材编写意图。在教学设计上进行板块式建构,各教学板块间打破教材原有的学科线型封闭编排逻辑,从“学以定教”的认知逻辑对课程教学进行板块式教学重建。

第4篇: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二、工作目标

新学期工作主要突出“一个中心”,明确“一个目标”,落实“五个加强”。

一个目标:举全校之力,争创省示范高中。全力以赴,做好创建迎检的硬、软件准备工作,为2011年申报迎检打好基础。

五个加强:

(一)扎实推进新一轮课改工作。加强学习、培训,大胆探索课程建设、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和课堂教学改革,在这一新的起跑线上力争起好步,迈大步。(二)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素养,促进专业成长。积极探索青年教师培养和成长的有效途径,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下大功夫、真功夫,做好培养工作。

(三)深化和拓展办学特色,扩大影响力。认真总结,深刻理解其内涵,与时展潮流紧密联系,创新活动载体,做好品牌的宣传打造工作,扩大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学校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提高的奖励,争取更多的高级别科研课题得到立项,出成果,发表交流更多的教育教学论文。

(五)拓宽资金渠道,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继续拓宽资金渠道,利用社会资金,争取社会捐助,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为创

建省示范高中在硬件设施方面奠定基础,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

三、工作要点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养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突出学习新课程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健全学习规章制度,抓好学习考评工作。利用全校教工大会、教研组会、备课组会,进行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学习。

(二)落实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突出“三红”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加强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做到养成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教育方法相结合。举办第十二届文化艺术节。加大德育队伍建设的力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教师全员参与德育工作,抓好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改进校园公益劳动,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争创国家“绿色学校”。用好用活德育校本课程《长汀一中学生德育读本》。改革学生评价办法,完善班级考评工作。加强对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坚持办好“业余党校”,坚持开展学雷锋、创“三好”和青年志愿者活动,进一步开展“三助”(助老、助残、助困)活动。

(三)打造名师队伍,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以师德建设为重点,继续开展向各级模范教师学习的教育活动。继续实行导师制,发挥名教师、骨干教师的带头和辐射作用。认真落实对青年教师“传帮带”的结对子四项要求,突出双向互动。实施《长汀一中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规划》。实施《长汀一*中优秀专业人才管理若干规定》、《长汀一中各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梯度管理暂行规定》和《长汀一中选拔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实施细则》,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长汀一中教师工作绩效综合评价试行方案》,继续优化教师队伍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加强对各级优秀专业人才的管理,发挥名师示范、辐射作用。(四)强化常规管理,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学分管理,构建新课程体系。落实《长汀一中教研组、备课组常规管理制度》,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推动教研组工作和备课组工作创优争先。完善高三终结性考评和高一、高二过程性管理制度,制订高一、高二教师踏步培养、高三教师任用的实施办法。教研教改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立足校本科研*,完善国家、省、市、校多层次的教研教改网络体系,加强对各级教研教改课题的管理,制定奖励措施。加大学科竞赛辅导力度,总结经验,争取更好成绩。进一步推动教师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应用和整合水平。抓好体育、艺术、卫生、图书馆、实验室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探索“尖子生”与“特长生”管理培养模式并取得成效。

(五)其他工作

第5篇: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一、寻找难题,订方案

语言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适应人类社会的主要工具。学前期是儿童创造力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成了我们教师在语言领域教学中的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因为教师队伍年轻化,在语言领域集体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活动内容的文本解读不到位,活动设计过于传统、枯燥无趣,教师提问不明确、不精炼,活动未能以幼儿为主体,存在着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等等。

因此在教研组的共同商讨下,最终决定开展"如何提高语言领域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的研训项目,希望对症下药,通过自主研修、专家引领的方法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高各位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利用集体备课、互听互评、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汲取新理念,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二、严谨扎实,抓制度

扎实有效的研训活动,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构和机制。本次研训项目成立了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保教主任为具体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训网络,定期开展研训活动。此次研训项目管理制度严谨,有专人负责考勤、资料收集、台账整理、后勤等工作,个教师分工合作以提高研训效率。

三、辛勤耕耘,倍成长

根据教师现存的问题,我们为教师设计了分层分块的研训模式,让教师通过学习、借鉴、交流、自主研修的多形式下学习成长,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时间,用时间证明理论。

1.专家引领

本次研训活动我们共邀请了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的单琼赟老师与温州市骨干教师、永嘉县教坛新秀的任淑蕾两位老师,有单老师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对语言领域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指导,打破教师对语言活动传统、封闭的认识,让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开展语言游戏教学。另外在开展小组系列语言活动大战前有府前幼儿园任淑蕾为大家解读语言总目标。让教师在语言目标的正确理解下开展语言活动。

2.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研修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同伴互助活动能把每一位组员都聚集在一起,让他们成为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成为参与者、受益者,能够使参与到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品尝到合作的快乐,在心理上找到归属感。在第一次的研训活动中我们就将参训的所有教师分成了8组,各组有各所幼儿园的园长组织带领。让每一位教师在团队合作与竞争中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小组氛围。

3.自主研修

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培养自主成长型教师的过程,本质就是教师终身学习的过程。"校本研训"也是提供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学习环境,能够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师持续"成长".通过《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语言)读书沙龙活动,教师能学习到有关语言活动中的各方各面,这比我们听一个讲座,上一节课几首的更多更广。

四、美中不足,再努力

通过"如何提高语言领域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的研训项目,教师们对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的认知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教学方法上有了更多的新理念新元素。但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调整和改进:

1.教师迟到现象的存在。因为有大部分老师来自于片区的各所幼儿园,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无法按时参加培训。

2.会场教师子女干扰较大。由于教师有带子女进入培训现场,活动室内孩子的嘈杂声和进出的关门声常常影响到培训的秩序和老师们的注意力。

3.部分教师参与不够积极,不愿发言、交流。参训的教师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并将各所幼儿园的教师打散分布在各个小组内。所以教师之间不够熟悉,教师们过于羞涩不愿主动积极互动,影响整个培训氛围。

研训工作是幼儿园教师成长的主要路径,我们希望能一直以积极向上的心赢取更多的成长和发展,让我们科研之路越来越扎实。

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一、工作回顾

2015年度校本培训坚持以推进市县"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实验项目为重点,紧扣永嘉中学教育集团提倡3456课堂,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改革思想,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在校本培训中树立精品意识,培育优秀教科研成果,打造精品课程,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做好质量监测、分析、评价工作,研制课程规划和方案,为学校的课程改革、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反导和服务。

1. 校本培训之"课题管理"

(1)开展教科研调研工作,研究当前我校教科研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困难,倾听教师和学科组对教科研工作的建议。

(2)做好2016年度课题结题工作,2015年度各类课题结题管理和优秀成果送审工作。把好课题质量效益关。

(3)做好县级研究性成果评比,本学期推荐课题、论文、案例等32项参加县市比赛。

(4)做好2015年度县级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工作和优秀成果完善指导工作。

2.校本培训之"课程改革"

(1)继续深化研究3456课堂模式,开展课改班活动,总结当前我校课改的现状、亮点、问题,梳理和总结课堂变革实验阶段研究成果。

(2)修订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课程方案,出版课程校本教材30本,重构课堂体系结构。

(3)发动老师积极参与2016年永嘉县精品课程评比,完成精品学思案的评比工作。

3.校本培训之"评价工作"

(1)研制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开出课堂教学研究课,召开评价标准研讨会,促进评价标准的,完善和更新,推广与应用。

(2)重构学校教师专业荣誉和质量荣誉晋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研制教师成长评价方案、办学理念评价方案。

(3)积极参与市级优秀学校评比,及时完成评估材料的整理和编辑。

4.校本培训之"教研管理"

(1)积极打造"五课"活动。五课指:备课和试课,开课和听课、说课和议课,思课和磨课,展课和评课。高质量地开出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调研课和交流课。

(2)积极打造"五题"活动。五题指:命题、说题、磨题、解题、教题,深入研究学思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检测和重大考试命题研究。

(3)发动教师积极参与市县命题评比活动。共有10份命题作品参与县评选,其中5份优秀作品参与市级评选,并获得4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5.校本培训之"教师培养"

(1)积极举行师徒结对活动。本学期开展了师徒结对工作。

(2)积极开展校学科骨干评比活动,选拔优秀参与县级评比

6、校本培训"研究性学习"

(1)重启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社团课课程。

(2)举办一次研究学习活动指导培训会。

(3)成功举行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演示会。

(4)研究性成果评比,并推荐到县里参评。

7.校本培训"课程建设"

(1)继续引导教师开发学校特色课程。

(2)由永嘉中学牵引,出版结集学校校本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二、主要成果

1、县命题评比

县1组一二等奖

2、公开课、讲座

全校共开出市公开课2节,县公开课13节

3、

多篇论文市县获奖,或发表省市级刊物。

4、县级课题立项

2项教科研规划课题。

三、2016年度工作思路

1、校本培训之"科研工作":加强科研专题培训,提高教师成果的提炼与总结能力;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将课题研究课纳入统一管理范围;改进科研评比项目,在案例、课例评比的基础上,评比项目,增加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成果总结报告,特色设计方案,质量分析报告,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学校课程规划,学科课程规划,课堂变革方案等成果类别评选;突出科研导向作用,突出质量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师教学技能" "自主学习与管理"专项课题研究,做好质量提升方面的专业引领工作。

2、校本培训之"课改工作":开展课改疑难问题调研;举办课改研究课,课改成果项目评比,举办课改成果展示与交流会;举行深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讨会,继续完善学为中心的评价标准;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策略。

3、校本培训之"课程建设":继续挖掘楠溪文化课程资源的潜力,做好楠文化课程的开发,完成我校特色课程体系。继续做好永嘉阀门课程群的开发,并把永嘉阀打造成市级精品课程。

4、校本培训之"新高考研究":加强新高考方案的解读和理解,结合我校实际,做好相应的课程开发、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学生的生涯教育、选课走班、学考选考的研究。

第6篇: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一、加强学校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完善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努力实现“初中城区化”、“小学镇区化”,加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创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

2、继续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对9个项目学校的校舍进行加固、改造、扩建和新建;根据校园维修改造计划推动全市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作,完成维修、改造任务。

3、加强学校网络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为全市中小学配置优质图书,加强图书室效益;完善中小学、幼儿园监控、防盗等安全防范设施,切实保障师生在校安全。

4、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采取有力措施,制定有效的倾斜政策,更新完善实验设施、仪器,提高实验装备水平。

5、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推进荥阳新区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和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促进“大班额”问题的解决。

二、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大力弘扬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钻研精神,立足本职、乐为人师的奉献精神。

2、继续开展“名校长带徒”活动、“校长进课堂”活动,提高学校领导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模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

3、进一步深化以新课程、新理念为主体的教师全员培训,深入开展教师“岗位培养”工程;继续实施“三名”工程,推进“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全力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4、完善教师成长档案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和完善教师成长档案制度,记录教师成长轨迹,营造教师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三、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1、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晋级达标活动为平台,以学科组建设和学科特色建设为支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深入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继续推行单元主题集体备课制度和学校领导观课制度,充分发挥教研室、教科室等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协助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

3、加强课程和教学过程监控与评价,改革教学评价制度;推出一批课堂改革示范校和教改新秀,推广校本教研典型范例,以点带面,全面深入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四、加强城乡交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完善落实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加大非教学单位支教教师人数比例,强化支教管理,加强支援单位和受援学校的交流,促进农村学校教师成长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充分发挥城乡教育协作区作用,通过“名校下乡”、“区域结对”等多种途径,采取“支持引领”、“指导合作”、“对口帮扶”等多种方式,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3、深入开展“名师”送课下乡活动,组织城区学校的特级教师、名教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到农村学校上示范课、指导课或开办讲座,加强农村中小学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4、认真实施城区学校校级领导兼任农村学校“名誉校长”制度,深入开展“学校诊治”活动,实施“捆绑”考核,加快农村学校发展。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1、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十二五”重点项目建设规划,适时启动职业教育“十二五”重点项目遴选、立项和建设,努力争取国家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

2、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坚持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相结合,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勤劳吃苦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加强职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参与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

4、继续抓好招生及就业工作。进一步强化措施,扩大招生规模,完成中职招生任务。认真落实

中职学校学生免费及助学政策,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多渠道、多形式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六、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大力加强教育管理

1、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注重细节管理,加强过程管理,狠抓常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高效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财务制度,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乱征订、乱收费等有损教育形象的行为,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3、深入开展“学校诊治”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问责制,加强行风建设。

4、按照相关要求制订各校绩效工资实施细则,加强平时的各项考评,认真实施教师绩效工资,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实现“管理上水平、教学上质量、工作出效率”的目标。

5、进一步改革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办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接受广大教职工监督,真正利用好职评和评先评优的杠杆作用。

6、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做好学校稳定工作,确保教体系统稳定。

七、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文明诚信及慈善教育活动,努力构建家庭、社会和学校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格局。

2、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结合本地文化和学校实际,积极创建特色学校;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改进评价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三维评价体系,变单一的、静止的终结性评价为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充分发挥正确评价的导向作用。

5、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工程。加强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请记住我站域名/台和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八、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1、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改善群众体育活动条件;定期举办教练员培训、裁判员培训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不断提高体育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群众体质。

第7篇: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素养;校本科研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20-02

首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指出:只有全民身心的健康发展,才能称得上全面的小康社会;因此,发展学校体育将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其次,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而当下的大学毕业生却满足不了或者达不到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要怎么培养,这些都是我们教育者要面对的问题。据统计,2015年全国中小学在校生农村留守儿童达2019万,面对这么庞大的群体,我们深处农村的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更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认真思考。

一、背景分析

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要从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为了满足社会各种人才的发展需要,国家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离开学生谈核心素养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学生的成长也离不开教师的发展。

从哲学的角度看:对于同一层面上的两个事物而言,它们之间的距离越近,代表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越紧密,彼此之间的作用与影响也就越大。因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务必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心理学“一致论”指出: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内在关联性紧密,教师发展是学生成长的基础,确保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得到重视和加强,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概念分析

1.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中,个人逐渐掌握应对复杂社会的能力,以及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与健全人格。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各校研究的重点不一样: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学校学科素养建设等,这几个维度都可以阐述。要使核心素养顺利落地,除了关注学生自身素养发展之外,抓好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2.教师专业素养: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教师帮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自身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以及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课堂创新能力。

3.体育学科素养:体育学科素养指集广大教师的热情与智慧,积极组建团队,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同时积极关注教师自身成长,并制定教师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提升学校体育文化的一种能力。通过“体育学科素养”建设把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团队建设抓起来,实现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农村体育队伍的建设发展。

三、发展策略分析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目标,学校应依托体育学科素养来实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及团队建设。我们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力图通过教师培训,使体育教师在“教学管理,科研探索、团队意识”等方面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厦门市农村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民工的孩子,受条件制约,导致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不知道该怎么发展自己。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及城乡学校,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学校自身的特点与农村体育教师自身的闪光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

1.基本思路

(1)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旨在通过参与体育学科素养建设,让教师的“教、研、组”三方面都有所提升,能更好地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各方面能力。

基本思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校本教研来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搭建校本教研平台,让教师展示自我,提升自己;通过专家引领、名师指导,创建校本科研模式,组织大家进行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建设,寻找学校体育特色来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

(2)教研组团队建设: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这个大环境。教研组顾名思义要注重“教学、研究、组织”三个领域建设。农村体育教研组建设通过“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搭建教研平台及科研模式,构建队伍文化及体育特色”三个方式来完成教研组建设。

基本思路:由学校组织竞聘选拔一名有责任心的组长,再由组长确定团队口号及发展目标,以一定的目标和理念来组建体育教师共同体,形成团队文化;再设若个备课组,协助教研组完成各项工作。

(3)体育W科素养建设:体育学科素养发展需要团队建设,而团队发展要求有“人、口、才”几个基本要素,应充分挖掘各教师的长处,形成团队合力,以实现体育学科素养利益最大化。体育学科素养建设的具体内容:从课堂教学与运动训练提升、教师科研模式的研究、体育教研组文化的构建三个方面进行。

基本思路:由教研组统一制定学科发展目标、口号,形成团队文化。每位教师提供一张生活照,每张照片下配上教师的毕业学校、专项、特长以及取得哪些教育教学成果;写上每位教师的工作信条与发展愿景,形成学科素养文化。

2.发展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大背景下,我们要先构建农村学校体育学科素养发展的研究思路,成立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小组,挖掘本校体育特色;根据本校体育特色及教师个人特点,探索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思路。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策略重在目标的确定,由目标引领行动,会使措施的制定与选择更加明确。制定体育学科素养建设发展分三步走,根据学科特点,立足课堂,密切结合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具体的行动研究。

(1)个人发展策略。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与详细的三年或五年规划;每个月进行一次小结,每个学期进行一次跟踪评价与考核,对照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队伍建设规划,看整个发展目标进展的如何。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依托“教学竞赛、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团队建设、备课组活动”几个渠道来进行。

主要措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立足校本科研,校本科研主要是以学校自身为科研平台,全组教师就课堂教学、运动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的一种活动。挖掘学校体育特色,明确每位教师优缺点,进行合理分工,形成以各项目为研究对象的课题研究小组;把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罗列出来,共同研究,以具体的项目研究带动教师个人科研能力的发展。

(2)团队发展策略。制定教研组团队建设发展规划,统领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发展规划;教研组长应该由一个负责任、有大局意识的体育人来担任;一个好的组织,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层面要做好教研组长的选拨聘任工作。

主要措施:教研组团队建设规范校本培训。开展教师教研培训,形成条例,每两周一次,每次要有活动主题,明确主持人;积极开展备课组活动,进行教师专业方面的研讨,例如,教育教学理论的探讨,教学设计的提升,学科问题的沟通,说课评课的研讨;积极组建青年教师培训班,在专家地引领下开展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等。

3.学科建设策略

成立w育学科素养研究小组,统筹三年或五年的学科素养规划建设,并明确各项目具体负责人;创设教师教学平台、教师科研模式、团队制度文化;制定发展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与队伍建设发展。包含了三个维度:课堂构建意识及专业能力提升;教育科研意识及校本研讨能力;核心素养意识及团队文化认同。

主要措施:体育学科素养培养应立足于团队文化建设。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要立足于教研组内进行,强调教师个人在团队中的位置感与责任感;每次活动中教师的个人感悟要及时共享,并形成反馈机制;关注全员参与,注重老教师与新教师的带教对接,并形成定期的反馈机制。

四、总结与建议

教研组应集全组教师智慧,打造体育学科素养建设平台,进行多种形式的学科教研,使教师获得先进的理念,并获取将理念变为行动的方法。挖掘本校或本区域体育教学的亮点与特色,分析体育教师队伍资源,把握学校体育教学问题,选好研究的突破口,将问题转化成课题。

1.总结

(1)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要依托学校或当地的体育特色来进行。

(2)教研组是每个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家”;各位组员要齐心协力,形成合力。

(3)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带领年轻教师成长,构建名师队伍,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2.建议

(1)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重在心态的培植;有为才有位,让自己忙碌起来,持之以恒做一件事。

第8篇: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2013年7月15日,北京市召开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总结会。会议全面总结了五年来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情况,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小学教育发展方向,并部署了下一阶段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通州区政府、朝阳区教委、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本期,我们分三个版块对小学规范化建设情况作专题报道:一是北京市教委委员罗洁的综合报告;二是区县学校的经验交流;三是大家对今后发展的思考。

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从2007年10月启动,2012年底全面收官。五年来,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工作主线,统筹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十一五”和“十二五”教育规划等的贯彻落实,统筹中小学校安工程、城乡一体化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同步实施,统筹迎奥运、国庆60年、纪念建党90年等重大活动的教育契机,部门协同,市区合力,实现了各项预定目标,全市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整体得到提高,初步形成了“规范、均衡、优质、特色”的发展格局。

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的成效和经验

1.注重建设,基本实现小学教育规范发展

五年来,我们通过加强硬件、队伍、制度三项建设,实现了学校办学条件、干部教师素质、教育管理水平三个方面的显著提高。下面一组数据充分体现了五年来小学教育发展的可喜变化。

从办学条件来看,累计投入192.5亿元,完成648所小学762个校址加固改造,新增专业教室3267个,实现计算机配置每10人一台,高标准完成“校校通”工程。在专用教室建设、教育教学设施、音体美器材、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主要项目达标率为94.07%。

从干部教师来看,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校长高级研修班、名校长工作室等系列举措,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由44.0%提高到81.7%,管理干部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由59.5%上升到87.3%,正职校长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5.5%。

从制度建设来看,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测、课程教材管理、学校发展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监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积极推动现代学校建设。

2.加大统筹,加快推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五年来,我们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和责任书,建立目标约束机制,强化市、区两级政府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在布局调整、教育公平、管理方式等三方面统筹力度,不断缩小城乡、区县和校际差距。

一是优化教育布局,推动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启动实施《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小学建设规划,实现城镇新建、改建居民小区小学教育配套建设与居民区建设同步进行。新建小学45所,撤并规模小、条件差的学校,全市小学从2007年的1235所调整到目前的1081所。

二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随迁子女教育保障水平。坚持“两为主”政策,2012年公办小学接收随迁子女28.6万,占比达74.7%,比2007年接收比例提高约10个百分点。各区县积极探索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如朝阳区采取政府委托办学形式,海淀区采取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的方式,丰台、石景山、房山则大力推动随迁子女融入教育。

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增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度。通过引入城区名校、城乡手拉手、“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试点、数字化应用等方式,提升农村地区和城镇教育相对薄弱地区的教育水平。如朝阳、通州、大兴、平谷等区县集中引入和建设一批优质小学分校,延庆县26所小学与市区59所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东城、西城、海淀等区深化“学区化”“校区制”“学校联盟”等办学模式。

3.强化质量,不断促进小学教育优质发展

五年来,我们坚持育人为本,着眼于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强化导向”“减轻负担”“拓展平台”上下力气,营造素质教育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是强化素质教育评价导向。构建符合首都教育发展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评价制度。制定《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从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性发展、个体收获等方面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率先实施小学减负行动,从专题调研到经验挖掘,从全面梳理到难点突破,分年度、有侧重地稳步推进小学减负工作,着力构建减负工作长效机制,“高效课堂”构建成效明显,东城、西城、大兴、顺义等涌现出一批“轻负担、高质量”的优秀典型。

三是拓展学生全面发展平台。面向所有小学生搭建普惠性发展平台,拥有1276家资源单位的社会大课堂和每年两亿元投入的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为实践育人拓展了空间;面向部分学有所长的小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如雏鹰计划、金帆艺术团、金鹏科技团等;面向特殊需要群体搭建成果共享、倾斜支持的平台,如牵手计划、融合计划等。

4.释放活力,努力推动小学教育特色发展

五年来,我们抓住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办学方式等关键环节,结合首都教育实际,积极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助推小学教育实现特色发展。

一是课程体系建设形成首都特色。落实国家课程,优化地方课程,丰富校本课程,分阶段、分层次推动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市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等6大类专题教育课程,以及《北京精神》等特色地方课程;区县开发出具有地域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地方课程,如东城蓝天博览课、昌平区的爱家乡系列乡土课程等;各小学开发出种类丰富、精彩纷呈的校本课程。

二是课堂教学改革体现区域特色。全市组织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基本功展示培训、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农村教学集体视导,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质量监测,积极探索建立学科教学标准。各区县多角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如石景山区推进绿色课堂改进行动;房山区提出聚焦课堂、聚焦教学、聚焦学生;门头沟区采用小片联动、跟踪培训、校本教研、骨干送课等形式促进教学改革。

三是小学办学品质彰显学校特色。鼓励学校大胆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管理方式和教学形式,实现“每一所学校都精彩”。海淀区的“绽放计划”、怀柔区的“阳光教育”、燕山的“燕翔行动”都是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密云等8个远郊区县与首师大建立“区域教育合作项目”,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五年来,陆续推出一批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体育艺术项目传统校、百年历史老校等特色学校。

经过五年的建设,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从全市来看,城乡教育布局得到优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大力推进,经费投入大大增加,生均经费比2007年翻一番,为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扎实基础;从区县来看,区域教育更加适应区域整体发展,区域教育发展活力得到激发,“精致教育”、“阳光教育”等区域特色显现,11个区县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学校来看,干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学历层次实现飞跃,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校办学特色逐步彰显;从学生来看,学生发展平台和空间得到拓展,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在近年来的全国教育质量监测和参加国庆游行等重大活动中,首都中小学生均表现出色。

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让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一是坚持软硬并举、内涵发展的正确工作导向;二是坚持行政主导、部门联动的有效工作机制;三是坚持制度先行、政策引领的可靠制度保障;四是坚持顶层设计、目标管理的可行推进路径;五是坚持项目带动、展示交流的有效实施策略。

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和要求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小学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把握新时期首都小学教育的工作要求,如何认清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形势,如何回应小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小学教育能否持续科学发展。

1.准确把握小学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做好小学教育工作、发展好小学教育,必须要从人的成长规律、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发,从小学教育的基本地位、学段特点、教育性质出发,把握好小学教育的工作要求。

从基本地位来看,小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无论是学习年限、学生规模、学校数量,还是教师总量都是基础教育的主体和重中之重,是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全面发展、幸福生活奠基的重要阶段。

从学段特点来看,小学教育处于幼儿园和初中的中间阶段,起着重要的上下衔接作用,必须充分考虑与前后学段的连贯性。这个阶段学科门类少,课程综合性强,应试压力小,德智体美易于有机融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教育性质来看,小学教育属于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有法律规定、政策性强,必须强化政府保障,体现普惠公平,必须建立和完善小学教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2.客观认识小学教育当前面临的形势

科学研判形势、客观认清形势、准确把握形势,是我们做好决策、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推动小学教育发展,必须要认清四个方面的形势。

一是生源持续增长,形势非常严峻,维护教育和谐稳定任务很重。从可预见的发展趋势来看,当前小学生源持续增长的势头将会延续到2020年,而且每年的绝对数量也在增长。就目前全市小学学位来看,还存在较大缺口,这将直接影响首都教育的和谐稳定。

二是热点难点问题仍然集中突出,短期还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从近几年的工作实际来看,不管是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还是择校问题、减负问题,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小学阶段。由于这些问题成因复杂、牵涉头绪多,短期内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如何缓解这些棘手问题考验我们的智慧。

三是城市化快速推进,局部地区的发展不均衡仍然突出。与全国许多地区相比,北京的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有的教育布局和均衡状态又将被打破,出现区域性结构失衡,尤其是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这些地区的不均衡问题更加突出。

四是信息化发展带来良好机遇,云技术引领首都教育新发展。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规划的推进实施,小学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如何继续在建好、用好数字学校的基础上,以信息化来带动均衡发展、实现优质发展面临考验。

3.积极回应小学教育未来的发展需求

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动教育快速发展、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当前,必须把以下三方面需求积极转换成首都小学教育的发展动力。

一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性需求。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和责任书的要求,到2015年,我市所有区县都要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当前,要在积极组织首批11个区县通过国家级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下大力气,克服困难,如期实现丰台、平谷等5个区县完成均衡发展任务,顺利通过市级评估、国家验收。

二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有研究显示,当一个国家或城市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公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将会快速增长。2012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13686美元,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上好学”的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变得更加迫切,现有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三是随迁子女教育的保障性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市需要接受小学教育的随迁子女在激增,他们的基本入学需求应予以充分保障。

系统谋划,积极推动小学教育品质全面提升

去年,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当前,全党上下正在积极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无论是“中国梦”的学习宣传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对首都基础教育来说,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对“两基”工作的要求和首都中长期教育规划的部署,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上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在全国率先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这也是首都小学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和主要目标。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首都小学教育既要注重规模和数量的“外延式扩展”,更要注重品质与服务的“内涵式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生命质量和幸福感应成为新时期小学教育关注的价值导向,尤其要落实《中小学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使其成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享受生活的人,这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小学教育结合中小学建设、德育、体育、融合教育四个行动计划的实施,从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儿童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点出发,按照“育人为本、尊重规律、转变方式、提升品质”的工作要求,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更加突出“公平、优质、特色、和谐”,以“自主学生、卓越团队、魅力学校、品质教育”为工作目标,以实施小学教育品质提升计划为工作抓手,推动小学教育科学发展,努力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今后,推进小学教育品质提升,将重点从公共服务保障、育人质量提升、文化品质培育、和谐生态建设等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强化公共服务保障,重点推动标准化建设、强化供给保障、创新供给方式。制定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标准,推动办学条件、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标准化,构建与完善小学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整体提高小学教育的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小学入学高峰带来的教育增量需求,提高对随迁子女平等接受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以数字学校为重点,积极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丰富供给方式,优化供给结构,多种方式促进优质教育在更大范围内共享。

二是注重育人质量提升,重点推进学生自主发展、多彩课程构建、智慧课堂实施和卓越教师建设。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和育人模式,建立减负长效工作机制,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更加关注体质健康,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实施“多彩课程”计划,提高小学课程的多元性、适应性、综合性与选择性。推进“智慧课堂”实践,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实践智慧。加强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加大名优教师和领军人物的培养力度,造就智慧型、专业化的卓越教师团队。

三是注重文化品质培育,重点推进校章制定、学校文化和魅力学校建设。深入推进小学校章制定与实施,完善学校管理,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大力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倡导文化育人、文化立校,积极培育学校文化特色,推出一批学校文化示范校。以“课堂深受学生好评、教师深受学生爱戴、学校深受学生喜欢”为基本标准,引导学校争创“魅力学校”,提升首都小学教育的影响力、美誉度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