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的主要特征范文

旅游的主要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的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的主要特征

第1篇:旅游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旅游企业 管理 发展 信息 创新

1、前言

伴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正在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旅游业,也正接受着种种考验和洗礼。

旅游业是现代经济中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它不仅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它发展的高度,也是评价当今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但是在改革开放伟大政策的指引下,现己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体企业,单个地域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旅游产业链系统之间的竞争。因此,旅游企业各相关部门之间能否有效衔接、能否形成强大的产业协同合力,能否经受住各项严峻的考验,是旅游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旅游企业不是直接进行生活资料生产的企业,而是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陶冶情操、学习知识的一种与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密切相关的企业。这种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社会的经济形态、文化变革息息相关的,是建立在企业对当代社会需求信息的敏锐发现、有效利用和创新基础上的。而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恰恰对知识、信息这一影响企业发展的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2、复杂多变的中国旅游企业管理大环境

2.1背景的变化及竞争焦点的转变

改革开放之前,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控下,旅游业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沿用的完全是传统的管理格局和手段。经济管理制度的高度集中,使用行政的管理方式,决策权力集中化,都具有很大的弊端。各地主要旅游企业多由政府直接管辖,企业无权自主决策,成了旅游管理部门的附属机构。在传统体制下,旅游企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与旅游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有旅游企业逐步向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者转变。旅游企业的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形成多种所有制的旅游企业在市场上平等竞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竞争背景。

在旅游企业的竞争焦点方面也发生着重大的转变,从传统的以资源、客源为主的竞争转化为以知识、服务、技术、信息为主的竞争,从以价格为主的竞争转变为以非价格为主的竞争。在销售方式上,网络化销售已经成为重要趋势。企业也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方便实用的旅游产品、更加优质的令人满意的服务上来赢得消费者的好评。

2.2企业战略的调整

企业赖以生存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必然导致企业战略的调整和转变。在投资战略上,旅游企业的重点发生重大转变,将由过去主要投资于有形资产及时调整到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服务等方面,由于人是生产知识、传授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主体,因而人力资源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3、21世纪旅游企业管理变革的主要特征和创新理念

3.1新世纪旅游企业管理的主要特征

    首先,旅游企业更加重视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共享与创新、对人才的引进。知识、信息和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企业的主要资源。对大量的知识与信息,除了重视员工自身的潜能发挥以外,旅游企业还应重视国内外专家学者及领导层的智慧成果,即人才潜力的高效率发挥。其次,旅游企业更加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中,精神激励相比物质激励会有更好的效果,尤其是通过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 员工是企业发展延续和企业创新的主体,尤其对于旅游企业,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再次,旅游企业更加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每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自己

的企业文化,用一种共同的正确的价值观来熏陶全体员工,使他们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此外, 提倡领导和员工集体参与,重视领导方式的转变, 追求社会整体发展目标,重视环境保护和人文关怀等,也是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特征。

3.2旅游企业管理变革创新理念

    知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而创新则是知识的灵魂。由于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无形性、竞争激烈性等特点,更需要创新意识才能保证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拓展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广阔的市场更要求现代旅游企业实现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和发展目标三大创新。

    正确的理念才能指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尤其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经营理念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兴衰成败;管理方法创新,认真汲取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塑造员工的创造

力和能动性提供灵活性、个性化和情感化的服务;发展目标创新,在人们物质和精神文明要求不断提高今天,作为服务性质的旅游文化企业,在制定发展经营目标时,更要注重优质、高效、利用新能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方式,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论

我国旅游企业经过改革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还是存在重经营,轻管理,忽视创新等问题,这不仅拉大了我国旅游企业管理水平和国外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之间的差距,也大大减少了旅游企业经济效益,所以,我们急需提高旅游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以更好的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2篇:旅游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第3篇:旅游的主要特征范文

引言

浙江省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江西位于中部经济发展地带,两者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差异显著难以相提并论。然而,从国内旅游经济发展视角,尤其是入境旅游发展来看,两省都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发展旅游经济,尤其是入境旅游经济,是驱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兑现地区发展权益的重要途径。因此,整理国内学者关于两地入境旅游发展的研究成果,寻找收敛两地入境旅游发展的可能线索具有特殊重要价值。有鉴于此,文中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别从入境旅游空间格局与入境旅游客源市场问题汇总比较浙江入境旅游研究与江西入境旅游研究。

一、浙江与江西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研究比较

国内学者对浙江入境旅游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区域差异以及发展效率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涵盖浙江省下属县域和地级市(刘宏盈,2012;涂玮,2013;张子昂,2016;王会军,2016)。刘宏盈(2012)通过定量研究判断浙江入境旅游的稳定性不断提升,入境游客来源^域集中。张子昂(2016)对浙江省县级区域的入境旅游空间特征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就空间集聚特征而言,对象区域的空间集聚性显著。其中,核心县域的扩散效应持续增加,其辐射区域的差异不断弱化。就省内县级区域间流动特征而言,入境旅游流的转移具有惰性。关于浙江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问题,张子昂(2016)认为是局部性的差异。持类似观点的还有王会军(2016),不过后者的研究相对更深入。王会军(2016)比较分析了不同地带间、同一地带内和下辖市间的入境旅游差异,发现浙江省入境旅游地区差异由地带内差异所主导。同时,王会军(2016)还发现入境旅游在地级市的差异逐渐缩小且速度不断下降。此外,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效率问题也进入了学者的研究视野。通过DEA修正模型处理浙江省地级市入境旅游投入产出时间序列,涂玮(2013)研究了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效率在时间维度的特征以及空间维度的特征,进而探讨其驱动因素。

江西入境旅游研究主题包括客源地市场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省域层面的入境旅游流转移特征。前者以万田户(2014)的研究为代表,后者参见刘军胜(2013)的研究成果。就时间维度来看,万田户(2014)发现江西省入境旅游流波动性较强。相对于波动性,按细分客源地市场的稳定性由高至低排列为港澳地区、台湾地区和国外。就空间维度而言,万田户(2014)分析指出港澳地区有较高的集中度,不同于此,外国地区分布以分散-集中为主要特征。刘军胜(2013)对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就江西而言,其集聚和扩散指数具有波动性,集聚能力和其对应的外部依赖性强于其它五省,扩散能力和其对应的外部依赖强度居中。江西及其所在的中部地区入境旅游集散现象服从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规律和距离衰减规律。

综上,浙江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研究内容包括入境旅游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区域差异以及发展效率,观察区域涉及县级区域、地级市以及所属经济带的其它省级行政区;江西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研究内容包括客源地市场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省域层面的入境旅游流转移特征,观察区域仅限在省级层面(含跨省比较)。一方面,两地入境旅游均涉及相邻地区入境旅游发展的集聚与扩散规律问题;另一方面,浙江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研究取样地区的层次性更强,而且对空间格局的审视视角更加多元。

二、浙江与江西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研究比较

部分学者对浙江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张捷雷,2007;周彩屏,2008;娄在凤,2013)。周彩屏(2008)研究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结构的变化,主要考察各客源地区市场份额的自身变化以及相对变化。其发现2001至2006年间份额不断的客源地依次为韩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份额相对稳定的地区有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份额趋于下降的地区有中国台湾和菲律宾。娄在凤(2013)观察2005至2011年浙江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结构的变化,指出游客地市场的分布格局基本稳定,主要客源国份额的大幅变化并不影响其在浙江入境旅游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浙江入境旅游市场仍处于兴旺和崛起的市场发展阶段,尽管其内部发展不均衡。

李渊妮(2012)分析了2000至2010年江西地市层面入境旅游数据,发现港澳地区是当地主要的客源市场,入境游客快速增长的地区主要是海外地区,就整体空间的集聚特征来而言以下降为主。陈志军(2014)以亲景度指标来展开对1998至2012年江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其发现不同类型市场发展相对均衡而且波动性不大。欧美地区是江西入境游客亲景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亚洲市场是疏景市场。曾剑云(2014)从旅游国际收入视角研究2004至2014年泛珠三角的内地九省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发现江西省入境旅游发展居于地区前列,而上述九省入境游客人均消费支出领先全国,尽管领先幅度呈下降趋势,不过入境旅游国际总收入却低于全国均值。

由上可知,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研究主题为客源市场结构的变化,即市场份额的自身变化和相对变化,其视野停留在全省入境旅游人数以及来源地区;江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研究主题与浙江研究类似,不过考察地区更加多元,包括省内地级市入境旅游人数及来源地区,江西省所处发展地带的跨省比较,而且关注对象从入境人次拓展到了入境旅游国际收入。可以认为江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研究较浙江省研究更深入。

三、浙江与江西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研究比较

第4篇:旅游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创意旅游;旅游业;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 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3—0054—05

创意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它强调了用全新的思维逻辑方式融入旅游业实现价值创新,其发展思路是充分发挥旅游产品的关联带动效应,以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为核心,拓展旅游产业链条,主动与一产、二产等产业融合,构建跨越各个产业部门的多层次旅游产业链,促进区域整体功能提升与转型。创意产业的融合性就是把技术、文化、产品和市场融为一体,既有利于产业的延伸,又极大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

一、创意旅游及其特征属性分析

Grey Richards和Crispin Raymond于2000年提出:创意旅游是指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学习旅游目的地国家或社区的文化或技巧的一种旅游产品。旅游者通过参加交互式工坊(interactiveworkshop),激发自身创意潜能,拉近与当地居民的距离,进一步体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氛围。

国际教科文组织在2006年、厉无畏先生在2007年又分别给出了创意旅游的概念。国际教科文组织认为:创意旅游是一种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具有原真性、可直接参与经历的旅游活动,主要表现形式为学习当地的艺术、传统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象征性文化;游客建立与当地居民的联系、在生活中体验文化。厉无畏先生提出:创意旅游是指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前两者将创意旅游视为一种旅游产品,后者着眼于整个行业,认为创意旅游是一种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创意旅游并非为创意与旅游的简单合并,也不是所有添加创意元素的旅游产品均可称为创意旅游。创意旅游是顺应旅游者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以及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项新的旅游产品,是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它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全新旅游方式。创意旅游具有以下特征:

1.以又化为本位

创意旅游与文化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都将文化作为旅游产品的主要内容,不过无论是从需求还是从供给的角度看,前者比后者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可以将创意旅游称为高级的文化旅游。

创意产业本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才出现的新兴产业,那么创意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必须要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就必须具有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形成的创意旅游自然也是如此。创意旅游以文化资源为生产要素、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体验式消费为主要特征。人们对旅游创意产品的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求,是对旅游产品文化附加值的要求。创意旅游的文化本位决定了其具有一般文化旅游的高附加值、无形性等特点之外,还同时具有自身特有的特点:

(1)高品位特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当温饱等低层次需求一定程度满足后,才会转向追求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创意旅游中,旅游体验是旅游者自己创造的,而游客只有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才会领悟到周围环境的内涵,与环境产生共鸣。如果游客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外在的刺激物对于游客只不过是无关之物,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说,创意旅游的消费者一定是具有一定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消费者。

(2)高流动性特点

创意旅游相对于其他有形的旅游资源,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世界各地均可以创造并展示表演艺术以及各类艺术品。创意旅游的可移动性特征源于其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低,作为创意旅游客体的旅游目的地不需要大量的实体建筑,也无需支付高额的保护和维修费用,因此,创意旅游是一个流动性高的旅游产品,受空间局限少。

2.以创意元素为基础

创意旅游中的创意元素蕴含两层含义,其一,创意旅游的客体资源源于创意产业,如手工艺品、表演艺术、摄影等;但与创意产业相关,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构成创意旅游,创意旅游要求有动态的创意过程,旅游者不是被动地参观,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激发创意灵感,发掘创意潜能,从而形成有个性特征的独特的旅游体验。创意旅游的资源不仅要靠旅游目的地来创造,更要靠旅游者自己去创造。因此,旅游者身担创意消费者和创意生产者两职。旅游者参与到他们所消费的创意体验当中,这是旅游目的地必须要保证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时,由于旅游者要能够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这就决定了旅游目的地有义务激发旅游者的创意过程和创意生产。

第5篇:旅游的主要特征范文

唐 雪

旅游细分市场中的生态旅游、自然旅游及以探险旅游为代表的特种旅游便应运而生。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生态旅游、自然旅游、探险旅游这3种特殊旅游细分市场才得到快速的发展。

加拿大旅游委员会把探险旅游定义为:发生在非同一般的、异国他乡的、遥远与荒野的旅游目的地的活动,涉及一些非传统的交通与各种难度的活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探险旅游的外延已经扩大,不再是少数专业探险者们“勇敢者”的游戏,已经开始渐渐向大众旅游形式过渡,以登山探险旅游研究为例,贝蒂就认为在登山运动中。专业登山运动员和旅游者的界限已经慢慢模糊,这就使得探险旅游的研究具有更广泛性的意义。探险旅游活动也可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而分成“软探险”旅游和“硬探险”旅游。“硬探险”指旅游者愿意到偏僻的环境,挑战内在的危险。这种危险是自然真实的而不是人造的,对于参与者来说具有高危险性、高参与性,富有挑战性,并且对于参与者的身体条件有极高的要求,包括登山,高空速降,洞穴探秘,跳伞运动以及潜水等;“软探险”旅游者相对而言是初学者,他们寻求一种被设计好的新奇活动。促使旅游者寻求可以带来满足的假期经历的内在需求。由于探险旅游的不同特性,参与者的动机也就各不相同。利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分析,可以发现探险旅游是为了实现较高层次的需求:自尊和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大多数旅游者选择探险旅游是因为一系列不同的原因而不是一个。在美国的世界探险旅游展览会上,对200个展览商的调查报告指出“获得新的经历”、“自我成长”、“高兴与激情”是选择探险旅游的重要原因。外在因素,即探险旅游者外在条件,譬如年龄、能力、活动的类型等。探险旅游与大众旅游相区别的主要特征危险性,导致对探险旅游者的年龄、能力、身体健康情况有一定的限制。直观的认识是那些追求硬探险旅游的旅游者。而忽略了软探险旅游者。而探险软――硬系统更有助于增加旅游产品类型以及扩大旅游市场。软探险旅游具有一定可知的、较低水平的危险,对旅游者的初始技能要求不高。而硬探险旅游者参与的活动,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对其技能和以前的经历有较高的要求。学者分别对法国、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等一系列旅游目的地展开了实地研究。某种特色旅游产品项目也被置于一个更具体的背景下加以研究。

探险旅游涉及面广及诸多复杂因素,所以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做好安全预警,政府首要做的就是对探险旅游资源进行风险等级评定由于旅游者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个人原因。不按规范操作行事、卖弄炫耀、不按照统一的步骤,安全意识不足、过分自信和无经验导致事故发生占到多数就近几年的沙漠探险指出现阶段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较弱,未对可能遇到的危险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可。与常规性的探险旅游相比:旅游者需要从技术、体能以及心理都要做好准备。针对不同类型的探险旅游,对旅游者的要求是不同的。

由于国外社会保障体系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探险旅游活动开展的背后有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后盾,因此每位游客都享有同等的相对完善的保险、救援保障。相比之下,国内探险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探险旅游活动都是由缺乏经验的旅游者自发组织开展的,真正规范的商业性活动仅局限于高端客户市场,因此国外对对探险旅游的商业性研究在国内具有较大局限性。

分析探险旅游

唐 雪

摘要:本文对旅游景区的经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旅游景区;经营;策略

旅游者通过不断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不断从外界获得各种知识,并因获得愉悦而满足其旅游需要。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体验,谢彦君教授明确提出过“旅游现象的硬核是旅游体验”。因此,旅游体验过程是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客体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的结果。凤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小小城镇却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例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虹桥、吊脚楼、杨家祠堂等,处处弥漫着古香古色的气息。然而在经营权转让前其经营状况却不尽人意,自从经营权转让后,经营者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经济效益日益明显,不但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而且也带动了凤凰一带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考察其旅游体验,却并不尽如人意。举例来说,该地在经营策略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凤凰的经营者2005年夏秋季实施通票制,也就是说,游城内六个主要景点门票价为80元,各个景点不再单独卖票,为了测评旅游者对凤凰经营权转让后夏季实施通票制的经营策略的旅游体验,笔者于2005年8月20日专门作了一次抽样调查,简单设计了一份问卷,继而对旅游者的体验程度进行了调查,然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运用社会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为91.5%。经分析得出:98.5%的散客对通票制不满意,甚至很失望,他们大多认为因为时间或金钱关系来这里只想看看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例如一代文豪沈从文故居、泛舟沱江欣赏古香古色吊脚楼等。而不必买全票;36.4%的随团游客表示满意,25%的随团游客表示无所谓,38.6%的随团游客表示不满意,主要原因是时间关系,往往规定的景点游不完。

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它具有地理环境要素所具有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分布特征,社会和文化因素又是这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赋予了其特有的经济特征。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旅游资源具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征。例如,旅游资源具有不可转移性特征,其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和旅游功能都是独有的,不可复制。也不能移动,如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是不能仿造的;沈从文故居与熊希龄故居不可转移;沱江与吊脚楼组成的意境不可转移;幽深碧蓝的天山天池,同其周围的雪山、绿树的组合,更使其具有不可移动性。

第6篇:旅游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儿童旅游;市场需求;特征;浙江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43-04

引言

根据医学界和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般将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人称作儿童。从年龄段上划分,多指0~14岁的孩子。浙江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浙江省目前0~14岁人口(儿童)为718.92万,儿童占总人口的13.21%,儿童旅游者基数大。

当今,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渴望在旅游中回归自然。旅游正成为家长们越来越能够接受的为儿童安排的休闲方式和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全社会的旅游观影响着浙江儿童的旅游需求。浙江省经济发达,儿童旅游需求意愿十分强烈,出游频率也很高,而且儿童出游往往是“1拖2”的模式,甚至是“1拖4”、“1拖6”的模式,即儿童出游同时带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旅游。某调查公司曾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个城市做过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平均会拿出家庭收入的18%~30%来养育孩子,浙江家庭独生子女较多,家庭中很大一部分消费支出都花在子女身上,因此如果以大家庭观来看待浙江省的儿童旅游潜力,浙江省的儿童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可为难以限量。

为了开拓浙江儿童旅游市场这块处女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浙江儿童旅游需求,并使儿童旅游市场开发取得综合效益,十分有必要深入儿童和家长内部,对儿童旅游需求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此,本课题组成员花了5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展对浙江儿童旅游需求状况的调查。在最初的信息采集阶段,根据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状况等要素进行抽样,对浙江省各地符合条件的儿童及其家庭发出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40份,问卷回收率97.14%。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到了弥足珍贵的统计数据,总结出了浙江省儿童旅游需求的主要特征。

一、浙江儿童旅游市场需求特征调查分析

(一)浙江儿童旅游市场结构特征分析

1.儿童性别

本次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340份,受调研的男性儿童为175人(占51.47%);女性儿童为165人(占48.53%)。

2.儿童年龄

受调研儿童的年龄分布1~6岁者最多,10~14岁者最少。1~6岁儿童占45.59%,7~9岁儿童占29.41%,10~14岁儿童占25%。

(二)浙江儿童旅游市场行为特征分析

1.儿童出游意愿分析

本次调研显示,浙江儿童整体外出旅游的意愿强烈,受调研儿童58.82%表示近期有出游意愿。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出游意愿就表现为更加强烈。下页表2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出游意愿进行比较分析。

2.儿童出游率分析

(1)出游率高。受调研儿童中明确表示近一年曾外出旅游过的占82.35%,而没有外出游过的仅占17.65%。由此可证明,浙江省儿童的出游率高,儿童旅游市场十分活跃。

(2)出游频率高。浙江省儿童不仅出游率高,而且出游频率也较高。表3提供了浙江省儿童和家长们近一年的出游次数信息。

上表数据说明,浙江省儿童近一年外出旅游次数多为两次以上,受调研儿童出游两次以上的比例达58.82%,而一次没有外出旅游过的仅占8.82%。

3.儿童出游方式分析

(1)出游组织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浙江家长带儿童出游多采用家庭自助游的形式,家庭自助游的比例高达80.88%,选择跟旅行社团队出游的比例为7.35%,家长因公带儿童出游的比例为1.47%。这说明家庭自助出游是目前浙江儿童出游的最主要方式,分析其原因,首先浙江省家庭的私家车保有量高,家长们更愿意自驾车带儿童出游,实现其旅游目的,先进的道路导航设备、网络预订平台和完善的景区交通网解决了自驾车出游的诸多弊端;其次,由于儿童身心发育还不成熟,经不起旅途的奔波,更经不起太多的突发状况,家长们选择家庭自助出游,就可以根据儿童的身心状况灵活掌控行程和旅游节奏。值得注意的是,跟旅行社散客出游虽也能满足家长和儿童的一些个性化需求,也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但本次调查中,家长们选择带儿童跟旅行社散客出游的比例确是零。

(2)出游交通方式。浙江家长带儿童外出旅游更多选择自驾车的交通形式,调研显示,浙江省家长带儿童出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与其出游方式的选择调研结果大体一致。自驾车出游的比例为47.06%,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浙江省经济发达,私家车数量多。除了自驾车外,汽车和火车也是出游的主要交通工具,乘汽车和火车出游的比例分别为22.06%和14.71%。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没有家长选择乘飞机和乘轮船带儿童出游,没有选择飞机的原因是带儿童出游一般距离较近,在外面逗留时间较短,没有必要选择飞机,另外机场离儿童居住地和目的地一般较远甚至是没有机场,不方便选乘飞机,同时乘飞机相对其他交通工具而言家长需支付更高的费用。没有选择轮船的原因是轮船的速度较慢,在行程中的方便和灵活性较差,不适合携儿童长时间乘坐。

4.儿童出游时长、出游时机和出游费用分析

第7篇:旅游的主要特征范文

本文研究对象包括:西班牙zara、德国c&a、日本uniqlo、瑞典h&m和美国gap,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被称为“快速时尚”品牌。上述品牌以其低廉的价位,紧跟时尚潮流的设计,快速反应的商业模式(从设计到打版到工厂加工,最后到上架出售的周期为15~90天)进入我国市场,表1显示五大品牌的历史、价位、经营定位和成衣周期等主要特征。本文通过对国际平价时装品牌在京零售市场布局及其特征分析,以便了解北京服装消费市场格局变化的趋势,为国内服装零售商提供参考。

1 国际平价时装品牌进入北京的时间及选址

表2显示,2007—2010年国际平价时装品牌在京开店数量迅速增加,其中,2009年店铺数量增长最快。zara早在2007年就率先进入北京,随着2010年11月全球服装销售额居第一位的美国gap在京首批两家门店的开业,截至2010年11月,uniqlo在京店铺12家,zara店铺8家、h&m店铺5家、c&a店铺4家,至此,全球最具影响力、最知名的平价品牌,国际服装连锁巨头齐聚北京,北京市场将成为国际巨头们的服装零售竞争大战的重阵。

表3显示,世界时装界前四位的平价时装品牌,gap、zara、h&m和c&a,及位居第六位的uniqlo(优衣库)在北京市场的布局和店铺选址情况。

2 国际平价时装品牌在京市场布局的主要特征

2.1 纷纷抢占北京中心商业街区

从选址的商圈分布看,国际平价时装品牌在京店铺选址,主要分布东城、西城、崇文、海淀和朝阳五个城区的著名中心商业街区,如王府井大街、前门大街、西单商圈、中关村大街商业区和望京商业区等有利的地理位置(见表4)。

在上述商业街区中,历史最悠久、最成熟的传统商圈为王府井大街、西单商圈和崇文门商圈,修缮后的前门大街已成为云集国内外服装服饰零售品牌的商业街。上述品牌不仅抢占京城最昂贵的黄金地段,并将其巨型旗舰店、专卖店纷纷设在这里,巨额的资金投入是本土品牌难以效仿和承受的。同时还纷纷抢占新兴商圈,如中关村大街商业区和望京商业区等人口密集地。

2.2 周边店铺大都以国际平价时装品牌店为伴

从在京店铺的周边环境看,上述平价时装品牌店选址“扎堆儿”,例如:h&m店铺周围一般均有zara、uniqlo、c&a和gap的店铺,互为邻里,虽为竞争对手,在选址时往往选择比邻竞争者的店铺周边的位置,从不回避与竞争对手同场竞技。

2.3 店铺选址覆盖了北京城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从北京商圈的消费者构成看,王府井大街和前门大街以中外游客为主,是在京旅游观光和购物的重要商业街区,新修缮的前门大街,目前云集了103家店铺,其中,国内品牌81家,国际品牌22家。西单商圈是北京最热闹的商圈,不仅商场数量多,也是北京本地年轻消费者购物首选的街区。

2.4 店铺面积大,装修保留品牌原有风格

从五大品牌在京店铺经营面积看,一般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h&m最大的店铺是前门店,地面三层,面积达2600平方米;uniqlo新东安店和三里屯店面积为1300平方米;c&a的欧美汇商城店有二层楼,面积超过1700平方米。

第8篇:旅游的主要特征范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为了确保旅游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国家通过制定公共政策,为旅游产业保驾护航。但是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快、且游客需求也不同,旅游公共政策存在一定滞后性,难以促进旅游产业演进。因此加强对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二者关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二者最佳契合点,且能够为旅游产业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持。

一、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概述

旅游产业演进建立在人类主观需求基础之上,与人为性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旅游产业相似性、差异性特点日渐突出,并逐渐渗透至其他领域。从旅游产业演进时间层面上来看,旅游产业演进按照产生、成长及进化等过程进行,是一项长期过程。

旅游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并规范旅游产业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办法的总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旅游产业特征、公共管理方向等影响因素。但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旅游产业涉及到的相关型、服务型供给等发生了变化,影响政府理性目标旅游产业自发性演进,形成了双重演进格局。目前,针对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在财务、价格及出入境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法律政策。

二、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

(1)旅游产业演进是先决条件

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产业收益与游客数量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具有非常明显的年代特点,整个旅游产业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特点,但是旅游格局当中,与经济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出现阶段性波动等现象。旅游经济增长与人们收入、国家经济实力息息相关。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快,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对旅游经济的刺激也就越大,反之,则会阻碍旅游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旅游产业演进与相关政策关系分析可知,旅游产业演进是公共政策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决定旅游公共政策内容设置。同时,政策能够为旅游产业演进提供法律保障,创建良好、有序的旅游发展环境。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能够引导和鼓励旅游产业立足于自身存在的不足,重视对自身调整和优化,不断发挥自身优势。

(2)旅游公共政策是保障基础

国外发达国家在处理二者之间关系取得了成功。经过分析能够发现,旅游产业演进水平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社会地位,尤其是由于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自发性演进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1]。如解放初期,二者目标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政治性特点,但是到了改革开放后期,经济性成为主要特征之一。因此旅游产业演进会对政策目标产生一定影响,还会对政策的管理方式、内容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完善我国旅游公共政策对策

经过上文研究我们已经明确,旅游公共政策在旅游产业演进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促使政策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

(1)建立跨省区域性政策组合

由于我国旅游区域具有多元化特点,针对各省区来说,可以采取区域性差异化发展战略,促使不同区域能够在产业定位、市场战略等方面具有差异性、特色。提出跨省区区域性政策的组合,能够协调产业演进进程,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过度追求统一、一致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针对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等,要坚持弹性原则,从而为旅游产业演进提供更多制度支持。

(2)确定差异化发展路径

为了缩小各省市旅游产业不平衡,需要公共政策要兼顾统一与差异双重原则,逐渐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发展路径,从而促进旅游产业朝着区域协调性方向发展。如针对旅游产业演进处于弱势区的地区,可以选择两条道路[2]。一方面,采取强势的政策,促使旅游产业发展能够紧随经济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借助其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对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旅游产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采取多元政策体系

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单纯依靠上述措施远远不够,应积极、主动构建多层次旅游公共政策体系。一是构建以国务院为核心的协调机构,增设常设机构,以此来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从立法层面上制定相关政策,考虑旅游部门要求,整合建设、计划及铁路等各项要素;二是提升旅游主管部门级别,促使其能够享有更公平的权力,落实旅游业发展改革等重要任务;三是给予地方政府自主权,促使地方政府能够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及特点制定针对性政策。

第9篇:旅游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旅游消费;对策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旅游消费,已被国家列为扩大消费的重点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旅游消费,既包括实物消费,又包括服务消费,不仅可以直接扩大消费需求,还可以带动其他相关消费需求。深入研究我国旅游消费的主要特征、制约因素,进而提出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的对策,对于加快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提高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主要特征

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除了具有最终消费、综合消费、可重复消费和多层次消费的基本特征以外,还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从消费群体看,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旅游消费是人们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消费需求。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悄然变化,已经从温饱型消费模式向小康型消费模式转变,居民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旅游消费人群快速增长,国内旅游人数不断攀升。进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消费时代,国内旅游消费人次每年净增1亿人次以上,其中2004年和2007年均净增2亿人次以上,分别比上年净增2.3和2.2亿人次。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1.0亿人次,比2000年净增13.6亿人次,增长了1.8倍。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总出游率达到156.6%,比2000年提高了97.5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人数将达到28亿人次。就国内旅游消费群体而言,我国已形成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见表1)。

2.从消费总量看,旅游消费对社会总消费的贡献明显

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呈现持续高位增长态势。1997年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到2112.7亿元,2000年超过3000亿元,达到3175.5亿元,2004年超过4000亿元,达到4710.7亿元,从2005年开始,国内旅游消费总额几乎每年跨过一个千亿元台阶,2005年达到5285.9亿元,2006年达到6229.7亿元,2007年达到7770.6亿元,2008年达到8749亿元。2009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0184亿元,2010年国内旅游消费继续保持高位增长,达到12580亿元,是2000年的4.0倍。

旅游消费是社会总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2000至2010年期间,除了2003年由于“非典”的特殊原因以外,其他年份旅游消费总额的实际增幅,均超过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实际增幅。目前,尚缺乏正式公布的我国社会总消费的相关统计数据,但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来替代分析,大致也可以看出旅游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的状况。一种方法是测算旅游消费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另一种方法是测算旅游消费总额占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测算,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0%,占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10.9%。从上述数据可见旅游消费对社会总消费的贡献十分明显(见表2)。

3.从消费主体看,农村居民成为国内旅游消费的重要力量

从1997年至2010年10多年间,在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人群构成中,每年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均超过城镇居民出游人次,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占当年全国国内总出游人次的比重一直高于城镇居民出游人次比重,这个结果可能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出游达到10.09亿人次,出游人次达到历史最高值,比同年城镇居民出游人次多出3.06亿人次,占当年国内总出游人次的58.9%。农村居民出游率1997年只有40%,2009年达到了140.1%,提高了100.1个百分点。1999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总额第一次超过1000亿元,达到1083.69亿元,2007年又超过2000亿元,达到2220.23亿元,2009年达到2949.9亿元。2009年农村居民出游人次比1997年净增了6.14亿人次。农村居民出游人数的快速增长,说明旅游消费已进入普通农村百姓的消费领域,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支出明显增加,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中央和各地采取的支农、惠农、富农等政策措施已见到了明显成效,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见表3)。

4.从城乡消费看,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和旅游消费总量存在差距

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人次占全国的大半壁江山,但旅游消费水平和总量却明显低于城镇居民。2009年人均旅游消费,城镇居民为801.1元,农村居民为295.3元,前者是后者的2.7倍。2000至2009年间人均旅游消费,城镇居民增加了122.5元,农村居民仅增加了68.6元。2009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人次占全国比重为52.5%,比城镇居民所占比重高出2.5个百分点,但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总量仅占全国国内旅游消费总量的29.0%,比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总量所占比重低42个百分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总量占全国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与历史上最高点1999年的38.3%相比,2009年下降了9.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多年一直在200多元徘徊,但可喜的是2009年提高到了295.3元,比2000年增加了68.7元。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出游率上升为140.1%,城镇居民出游率为145.2%,城乡居民出游率之间的差距缩小为5.1个百分点(见表4)。

5.从区域消费看,旅游消费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旅游消费是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相联系的。2010年全国国内旅游消费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江苏、浙江、广东、山东、辽宁、北京、上海、河南、四川、福建;地区生产总值(GDP)前10位依次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辽宁、四川、上海、福建。从两个排行榜可以看出,除北京和河北两个省市各出现在一个排行榜中,其他9个省市均名列两个排行榜之中。这说明旅游消费总量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基本一致的。这也符合旅游消费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一方面,增加了人们可支配收入,提高了旅游消费的能力,扩大了旅游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经济总体实力的增强,也使当地有能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产业体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加旅游有效供给,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广大旅游 者日益增长的多样性的旅游消费需求(见表5)。

二、我国旅游消费的制约因素

目前分析和研究消费的理论主要有:凯恩斯提出的收入决定理论,认为人们的当期消费支出是由当期可支配收入决定的;杜森贝里提出的相对收入理论,认为消费具有

“棘轮效应”,消费支出不仅受现期收入的影响,还受到过去消费和周围人的消费行为的影响;弗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收入理论,认为持久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暂时消费由暂时收入决定;莫迪利亚尼和布伦伯格等人共同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者是有理性的,总是根据一生的收入水平安排最佳的消费和储蓄。综合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当前我国居民旅游消费需求,主要存在收入、环境和心理三大制约因素。

1.收入因素

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旅游需求的最基本因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的出游率也随着明显上升。城镇居民200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当年出游率为104.4%,国内旅游消费人数为3.29亿人次,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7175元,出游率也随之提高到145.2%,国内旅游消费人数达到9.03亿人次。农村居民2000年人均纯收入为2250元,出游率只有44%,国内旅游消费人数为6.12亿人次,2009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5153元,出游率也随之提高到了140.1%,国内旅游消费人数上升为9.99亿人次。2009年与2000年相比,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73倍和1.28倍,同期城乡居民出游人次分别增长1.7倍和1.4倍,城乡人均旅游消费分别增长18%和30%,随着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加快,同期城乡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差距由2.99倍缩小到2.7倍,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占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比重,分别为33.4%和36.9%,2009年比2000年上升了3.5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7和41.1,比2000年分别降低了3.7和8.0个百分点,在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支出比例已经大大超过了生存型消费支出的比例,我国消费结构从总体上已经从生存型向发展和享受型过渡,这为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有明显的相关性(见表6)。

2.环境因素

实践证明,旅游业既是朝阳产业,呈现高成长性;同时又是环境敏感产业,带有明显脆弱性。旅游消费受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突发事件、经济环境等外部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例如2003年由于“非典”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出现负增长,比上年下降11.2%,但当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保持了9.2%的增幅,比上年增幅还高出0.4个百分点。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国内旅游消费造成明显冲击,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比上年增长6.3%,国内旅游花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2.6%,均是近年来的最低增幅,受影响最严重的四川、等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2008年受外部诸多不利环境影响,全年国内旅游消费8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逆势上扬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幅比国内旅游消费高出9个百分点。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人们的吃穿用等生存性消费不一定下降,甚至可能会上升,由此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而属于享受型消费的旅游消费,往往会受到明显影响。

3.心理因素

旅游消费的过程就是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心理体验过程,所以旅游消费与一般的商品消费相比,心理因素的影响就更加明显。一是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对旅游消费者心理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旅游消费属于享受型消费,相对于生存型基本消费来说,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更加敏感。即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过大、预期支出快速扩张等都对旅游消费产生直接影响。二是舆论和信息也会对旅游消费者心理产生影响。由于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加上旅游消费过程和旅游服务产品生产过程的同步性,各种媒体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推介宣传、以及从亲朋好友或同事那里获得的旅游信息,都会影响甚至左右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活动。三是个人已有的旅游消费经历和心理感受,也会在旅游者进行旅游消费活动时,对选择旅游消费的地点、产品和方式以及价格等产生影响。

三、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消费的对策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确定的发展目标为:“到2015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要实现上述目标,从根本上说必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同时还应当采取以下对策:

1.把国内旅游消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业实行优先发展入境旅游的战略,这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超过70%以上,2010年达到80.1%,国内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主体,国内旅游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201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增长21.7%,其中18.6个百分点是由国内旅游贡献的。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旅游形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入境旅游增速放缓。我国旅游业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坚决贯彻中央扩大内需战略,在努力开拓国际入境旅游市场的同时,把扩大国内旅游需求、促进国内旅游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中的独特优势,为促进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做出积极贡献。

2.充分认识消费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

目前我国的旅游统计体系与GDP的统计体系差别很大。GDP的统计包括了消费、投资、净出口,而旅游产业统计是采用消费支出法,旅游投资需求没有计入统计范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虽然属于服务贸易创汇,但也是国际游客在我国境内以外汇方式结算的旅游消费。从统计学角度看,旅游消费是我国旅游产业总量即旅游总收入的唯一直接来源,旅游消费对于旅游产业总量增长具有决定的意义。因此,要扩大旅游消费,增强旅游消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就必须加强对旅游消费需求的研究,包括不同旅游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等,认真研究分析不同人群的旅游消费特点,丰富旅游消费内容,增加旅游有效供给,提高旅游消费水平。要加强旅游消费趋势和消费政策的研究,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推出更多的惠民、便民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城乡居民进行旅游消费。

3.适当增加政府旅游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需求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多年来我 国最终消费需求中,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的比例始终在80:20区间徘徊。但与之相比,我国政府旅游消费支出比重明显低于政府总支出占最终消费的比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政府旅游消费支出有特定含义,不是指用公款旅游的支出费用,而是指政府对旅游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据WTTC研究报告,2007年我国政府旅游消费支出不到美国的1/7,不到日本的1/2;中国内地政府旅游消费支出比重大约在3.8%,香港政府为7.5%,澳门政府为12.4%。当年世界各国政府旅游消费支出排名,第一是美国1099.1亿美元,第二是日本332.7亿美元,第三是法国171.6亿美元,第四是西班牙163.9亿美元,第五是英国162.2亿美元,中国政府旅游消费支出为60.3亿美元,排在第六位。从排名可以看出各国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在世界的排名与政府旅游消费支出总量排名大体一致。相比之下我国内地政府旅游支出明显偏低。我国是人口大国,旅游消费的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都非常巨大。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大幅度增加了政府支出,与此同时应适当增加政府旅游消费支出,这样可以有效拉动居民旅游消费需求,从而带动总需求的增长。

4.打造旅游消费新的增长极

要进一步扩大我国旅游消费,必须在发挥现有要素作用增加常规消费的同时,在空间上将乡村旅游消费、在时间上将夜间旅游消费,作为扩大旅游消费的两大增长极。

旅游消费在空间结构上包括城市和乡村两大板块。长期以来我国旅游消费主要是依靠城市板块的支撑和拉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新的旅游热点,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消费潜能。我国新的休假制度119天假日,其中有105天是23天的短假期,乡村旅游将是吸纳近郊游和短程游的最佳空间载体。因此,旅游消费在空间上,应由目前的城市板块单极拉动,转变为城乡两大板块同时拉动,实行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还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新的载体,同时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又能增加农村旅游消费人次,形成一种旅游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

目前总体上,我国旅游消费还处于“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半日消费型,在大部分地方夜间旅游消费不旺是一种普遍现象。夜间旅游消费占旅游总消费的比重偏低,严重制约了旅游消费的增长。从分析可以看出,夜间旅游消费不旺不是需求不足,而是能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的夜间旅游消费产品供给不足。因此,要把夜间旅游消费作为扩大旅游消费新的增长极,尽快将目前我国旅游消费主要依靠白天消费拉动的半日发展模式,转变为白天消费与晚间消费双重拉动的全天候发展模式,大力开发适合不同游客需求的夜间旅游消费产品,优化夜间旅游消费环境,通过增加夜间旅游消费,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总量。

5.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邮轮游艇旅游、医疗康体旅游等特色旅游。研发生产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数字导览设施以及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店专用产品。引导开发生产销售地方特色强、工艺水平高、游客喜爱、便于携带的工艺品、纪念品和土特产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以传统节庆活动、大型国际展会、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平台,扩大旅游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