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劳动力;就地转移
1存在的问题
1.1回乡创业的农民主要开办小型企业,吸收劳动力能力有限
(1)回乡创业的农民普遍面临资金不足问题。这些回乡创业的劳动力,其主要创业资金来自前些年其在外地打工积蓄下来的钱财,个人资金毕竟有限,再就是向亲朋好友短期拆借,以这种方式筹集的资金规模也很是有限。
(2)宿松政府对农民回乡创业认识不足,没有把服务于回乡创业放在重要位置,仅对通过招商引资进来的园区企业进行大量的财政税收支持,只停留在讲话、邀请等表面功夫上,缺少具体有力的举措。在有些得到政府政策扶持的地区,其扶持政策也存在滞后现象。
1.2开办的服装厂、羽绒厂规模不大,发展前景不太乐观,无法形成品牌效应,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更大吸收。
(1)外出务工归来的农民技能有限,在这些小企业中,技术好的工人一般没接受过两年以上的培训,同时,创业人所聘请的工人中,很多还是临时的学徒工,在此种情况下,自然无法设计出款式新颖、追赶时尚潮流的服装。
(2)无论是远去的服装厂、羽绒厂还是农民工自主创办的类似企业,创业者均缺乏品牌意识,所生产的要么为简单款式的运动服,要么主要承接订单,为别人工作。目前,在宿松地区,至今未形成属于宿松自己的品牌服装业。这种生产方式极不明知,一旦东部等发达地区的服装、羽绒业受挫,将会导致宿松地区此类企业倒闭或规模缩减,对于宿松地区的劳动力就业也是一种潜在威胁。
1.3工业园区数量过少、通过招商引资开办的企业、农民自主创办的企业过于分散,无法形成地域效应、规模效应,阻碍了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1)企业的创办需要一定的土地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开办的企业主要使用政府补贴的公共用地,但农民自主创办的企业很难申请到公家用地,一般落地于自家的荒山或荒地,由此便造成了三种企业的隔离状态,从而劳动力不能很好地享受各企业问的就业信息,同时,各企业问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
这是由宿松地区的资源分布特点决定的。
(2)由于宿松政府对园区大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大于农民在乡镇地区创办的企业,同时,由于各种企业不论在资金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小型企业无法和大型企业相抗衡,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投入资金有限的小企业在园区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唯有和实力强大的企业相隔开来才能保留住在农村地区的市场。
2进一步推动宿松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建议或措施
2.1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创业培训,提高创业知识与技能
首先,政府必须重视对宿松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县政府应根据宿松的具体情况,成立专门的创业培训小组,制定宿松农民创业培训指导方案,组织发放有关水稻种植,牲畜养殖,培育果种,农产品加工与运输的教材;根据宿松产业发展状况,围绕宿松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利用市场引导,政策宣传等手段,向主导企业,龙头企业及广大农民宣传创业知识,增加他们学习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创业知识的兴趣与自觉性;在乡村地区安装广播,刻送光盘等手段,随时随地地向农民普及知识;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的资金力度,农民忽略创业培训,很大一个原因是用为资金问题。同时,农民自身也要认识到知识和科技对于自主创业的重要性。要想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相应的只是与技能是必须的。在宿松,不乏创业失败的案例,张某养殖数量很多的猪,因为不够了解专业的养殖方法和技术,结果很多牲畜不治而亡,损失惨重。所以,农村劳动力如果想在农村自主创业,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知识技术方面的不足,放眼于长远利益,主动积极地参加创业培训。
2.2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和园区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品牌效应
近年来是宿松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时期,大量乡镇企业的创建,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政府应出台各种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措施,废除各种不合理的税收,管制制度,改善乡镇企业规模小,经营不善,实力有限的情况。同时,调整,优化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与精加工,延长产业链,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园区是形成县域产业聚集的主要方式,有助于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形成规模效和地域效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业集聚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手段,利用规模和地域效应,资源共享。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一大批企业转移至此,从而消化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影响;策略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劳动力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生产的主要因素与动力,而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利用是确保农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由于劳动力和资本决定着经济的增长,为了能够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要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时动向,通过采取一些有利的策略合理分配剩余农村劳动力,以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和自身素质,因此,城乡间不同产业、农民自身素质,以及不同收入的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一,农村劳动力与产业两者间结构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产业结构的改变会使劳动力结构也跟着改变。相反,如果劳动力结构无法适应产业结构的需求进行改变,那么产业发展的水平也将受到严重影响。产业为劳动力提供物质基础,决定劳动者的产业结构,由于受到技术和土地利用不足的影响,劳动力就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推进。随着产业发展的增大,劳动力的利用已不再局限于农业或工业方面,就业的人口也随之增多,对劳动者素质结构的要求更高。劳动力是否能够适应资产和技术结构的改善的过程,直接关系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演变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从低生产转向高生产,因此,随着产业结构的改变,劳动力结构也同样改变着。虽然在改变的时间上并不同步,但是改变的趋势是一样的。其二,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民的人均收入就会明显发生改变,农民对消费的需求也将发生变化,直接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改变。例如:农村经济发展导致农业比重下降,过量的生产造成农产品的剩余堆积,促使劳动力的转移等。因此,产业结构的改变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三,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我们可以得知,农村劳动力转移必将造成该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从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村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的发展缓慢,农民人均收入较低,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的现象非常普遍。虽然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但是无法促进农民与农村经济的共同增长;相反,如果长期处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象,那么不仅不能改善农村和城市间的收入水平差距,还会极容易拉大农村和城市间的收入水平,促使贫富差距增加。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首先,对农业和农民造成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使农业生产成本减低,推动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还能够发展农村的劳务经济,使农民的人均收入得到提高的同时,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吸引和引导农民自我创业,再次发展农村经济。由于目前许多农民要外出打工,农民多要求退出责任田或减少责任田,这样一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减少了农业资源,出现农业内部剩余产品过量等。因此,农村通过吸收非农业产业使农业劳动力来获取更多的农业资源,提高生产率,减少农业内部剩余产品过量等问题。同时,农民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有以利于开阔农民们的视野,获取丰富经验和阅历,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术能力。其次,对农村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提高了农民们的自身素质和农业生产的能力,以及开阔了农民们的视野,但是,却使农业的监管更为复杂,使城市人口的承载负担更重。近几年,农村农业效益的减低造成弃田抛荒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缺乏的现象非常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难以进一步推进,形成农村与发达城市经济发展间的二元化结构经济的相互排斥与矛盾。
三、加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首先,充分利用我国农村劳动力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户籍制度的改革来改变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由于目前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阻碍了农村人均收入的增加,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采用减低劳动力转移成本来推动农村足够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根本上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其次,为了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和技术水平,在提高农村农业高水平的同时,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转移面向当地。由于我国农村农业的生产力水平科学和技术缺乏,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造成劳动力大量转移、生产力下降、土地抛荒等问题。因此,提高农村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强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吸收和留住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最后,为了能够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加强农村就业竞争力。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的增加,知识和技能的缺乏成为农村劳动者们进入城市就业的难点,因此,增加开发和培养农村人力资源的力度,提高就业竞争,顺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目前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
总而言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非常明显,不仅要顺利转移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还要为农村农业的发展积累更多的资金来稳定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同时,加大对农村劳动者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桥梁,利用自身的技术和经验提高农村人均收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要想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更为持续稳定,就要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以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书安;曹殿立;李战国;孙成金;河南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余锋 高台县委;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N];张掖日报;2009年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了多种模式探索,如单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只是改变了农民的职业,无法改变农民的身份;单一的农业城镇化缺乏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支撑,无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足够就业机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三化互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概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多渠道、多层次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众多学者阐述了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李飞等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总结为上海模式、苏南模式、阜阳模式、南街模式、珠海模式、温州模式、宝鸡模式和云南模式等,提出适应在中国六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地带及各省区劳动力转移模式。这些模式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宋金平、王恩儒把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的模式总结为十种,分析了未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刘殿成将劳动力转移分为导向模式、动力模式和空间尺度模式。佘宝兰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的单一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的现实要求,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四种基本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离土不离乡”模式、“离土又离乡”模式和异地产业内开发模式。这四种模式各有优势和前景,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孟令国分析了我国传统劳动力转移模式及不足,提出了多样化的转移渠道、积极而稳妥的转移策略、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转移机制三种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就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分析。余元春,段均等总结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使用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涉及是否内部消化还是外部消化问题。陈海真等通过对“代耕农”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的分析,提出了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这一模式在我国具有普遍适用性。彭慧蓉等通过研究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和跳跃式转移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跳跃转移的特征和趋势。
二、“三化互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的提出,既解决了“三化”发展过程中不协调问题,同时又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基础。农业现代化一方面促进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丰富了物质产品,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生产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互动,多渠道、多方位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其次,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又有利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认为,工业化的推进是以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为基础,城镇化的实现需要工业化的支撑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因此,工业化和城镇化缺乏农村劳动力的支援,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后,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的载体。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吸收劳动力的能力逐渐下降,而伴随着城镇化兴盛,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吸收劳动力和增加就业方面将发挥主要作用。因此解决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公平问题需通过推进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实现。“三化互动”劳动力转移模式是通过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推进,克服传统的离土又离乡、农业产业化、兼业式转移等模式的缺点,开辟更广阔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三、“三化互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1.农业工业化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
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所谓农业工业化,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并最终实现农业与工业的高级形态的产业综合的过程,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即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其向更广阔领域和空间转移提供了技术支持;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即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一体化经营,带动了农业和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推动农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结合,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聚集、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带动了商业、饮食、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渠道,吸收了农村大量劳动力。
2.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同时城镇化导致公共生活空间的拓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遇。农村城镇化表现为非农产业和离农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过程。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方向是允许农民带资金、带技术参加小城镇建设,长住人口可以转为城市人口,在农村小城镇打破现行工农界限, 逐步建立以职业划分工人和农民,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户籍制度,农业剩余人员进厂进城有固定职业,可以实现身份转移,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进城的热情, 致富能手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小城镇,从事产业化工作,农民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力军。发展起来的农村小城镇,吸引着农村中亟需的大批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员到小城镇工作,从大范围逐步平衡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不但解决了农业劳动力,而且还可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3.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农业现代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将大批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如台湾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便确立了优先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成功实现了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的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在外部转移渠道受限的情况下,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是转移农业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实现农业内部就业容量的扩张就是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挖掘农业发展的潜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这样既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又可以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
四、“三化互动”模式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以“三化互动”统筹理念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现“三化”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要求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领会“三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一致性,以及政府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同时还要将“三化互动”模式积极应用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有效推进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路。
2.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政府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创新,打破城乡就业二元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解决传统劳动力转移只是在产业、空间、时间上的改变问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一方面政府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和制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章,实现公平就业;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城镇特色经济,同时挖掘农村内部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潜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3.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
提升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无一技之长,只能从事“脏、乱、差”的体力工作,就业范围受到限制。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高其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人力资本形成步伐,提高农民素质,使之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则,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各级政府在重视义务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4.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实现人地分离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得农民既想外出务工,但又不愿意失去土地,因此许多地方出现众多临时荒废土地,降低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尚未大面积实现土地使用权转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没有形成流转市场,再加上农户土地具有分散性和随意性,影响了土地大规模的流转。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既有助于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又有利于实现人地分离,减少土地的保障功能和对农村劳动力的束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转移。
5.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业等“无烟产业”
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农业、工业基础的薄弱,相应城镇化水平也较低,需要深刻领会“三化”内涵,同样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山水观光、休闲度假等“无烟产业”,变自己外出吸引别人进来,走一条超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道路。旅游业等“无烟产业”投资少,就业容量大,环境污染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飞,孙峰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和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0(5):59-63.
[2] 宋金平,王恩儒.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发展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 2001 (6): 46-49.
[3] 刘殿成.转型期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人口学刊, 2001 (4): 27-30.
[4] 佘宝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111-114.
[5] 孟令国.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创新及政府角色[J].经济体制改革,2003(2):68-71.
[6] 余元春,肖亚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和途径[J].农村经济, 2005 (4): 117-119.
[7] 段均,高定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调整:成因和涵义[J].人口与发展,2011,17(1):22-28.
[8] 陈海真,李颖欣,商春荣.“代耕农”:“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以广东省博罗县铁场村为例[J].青年研究,2007(7):32-37.
[9] 彭慧蓉,钟涨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J].农村经济,2007(2):99-101.
[10] 刘茂松.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工业化[J].中国城市经济,2007(1):30-34.
[11] 王立华,罗怀玉.“三化联动”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J] .开发研究,2000(4):59-60.
[12] 中国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国(境)外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借鉴及启示[J].金融经济,2010(22):27-29.
[13] 冯道杰.四化联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创新—基于日本经验的思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45-150.
[14] 王文甫,罗淳.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及路径选择—城镇化与非农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59-6560.
作者简介:张明(1980-),男,四川金堂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财务理论与实务。谭平(1984-),女,四川邻水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乐山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KL201234)阶段成果。
吴婷婷(1989—),女,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产业发展与政府规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数千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为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积累了难以估量的财富。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也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农民大国,农村劳动力所需转移的规模和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受全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政策、体制的制约,所以其所呈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十分鲜明。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波动性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方式因受政策和体制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呈现了较大的波动性。上世纪80年代,飞速发展的乡镇企业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而到90年代,受扩张财政政策和内需增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了新的发展,转移的渠道实现了多元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服务于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镇化建设以及治理生态环境等行业。近年来因城市就业形势的恶化导致下岗工人不断增加,且企业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较差、普遍缺乏技能,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市就业,更多的劳动力选择了回到农村,从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影响。
2.兼业性明显
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农业产业间转移、产业中地域性转移、跨地区跨产业转移等多种多样的转移形式。陆学艺(1990)把这些形式形象地总结为三种:“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离乡不离土,离乡不进厂”、“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土”是个产业概念,指土地和农业,“乡”是个地域概念,指农村。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乡镇企业为主体、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农村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得以通过“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的方式实现非农就业。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得益于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是“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以声势浩大的“民工潮”为标志。
现阶段,尽管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多样化,转移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绝大部分的转移者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具有明显的兼业性。据有关资料表明,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只有13.6℅完全放弃或部分放弃承包地,其余并没有推出承包地的经营。一部分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下班之余兼顾农业生产;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农忙时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的季节性转移。农民是集体土地的所有者,他们不愿意也不舍脱离土地,与农业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这一特点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程名望(2007)认为这一特点决定了农村劳动力难以成为城市就业大军中的“正规军”,也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的城镇化。
3.自发的短期流动
在我国广大农村,市场信息匮乏、体制不完善,大部分农民是自发地外出打工。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大约90℅的劳动力是在外地工作的亲戚朋友的介绍下或者别人的示范下外出打工实现就业,其中并没有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参与。同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基本都是家庭部分成员个人的转移行为,而不是全家的永久性转移;且大部分劳动力都不在城市长期停留,只是短期的流动性就业,主要是为了获得比农业经营更高的货币收入。因此,农村劳动力回流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1.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流畅的市场信息来支撑。对于一个成熟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而言,流畅的信息、较低的交易成本以及良好的规则和秩序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现阶段,虽然政府在加强组织协调与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有一些中介服务组织在参与,但是由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导致信息不灵,农村劳动力都是自发地、盲目地进城。同时现有的劳动力市场缺乏组织和规范,无法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有效的实质帮助。现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依靠社会网络关系,受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较小。
2.制度制约问题
相对于我国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还比较小,而且绝大部分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的转移劳动力仍在城市中“漂泊”,像“候鸟”式地来往于农村与城市之间。脱离农业并在城镇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拥有城镇户口且在城市居住,还需要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的范围,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时,农村劳动力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转移。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部分没有完全脱离农业而迁移,因此不能算是真正的迁移。制度性制约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彻底的根本原因,其中,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约束。传统的户籍制度壁垒使农民难以获得城镇户籍,产生了一系列诸如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另外,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21世纪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在制度上滞后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进程。此外,我国的法制建设比较滞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是城镇中的弱势群体,拖欠工资,劳动安全缺乏保障等现象经常发生,所以他们的权益要得到法律的保护。
3.农民文化素质与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朱农(2005)在《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一书中经过实证分析发现,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并不是在城镇的正规工业部门就业,而是迫不得已在城镇的非正规部门低水平、低层次地就业,做的是城市人不愿做的苦、脏、累、险的工作。他认为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是主要原因。但从农村劳动力自身角度看,文化素质较低是主要的原因。长期分割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劳动力素质的差异,加上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使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大大低于城市居民水平,所以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只能局限于劳动强度大的简单劳动。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城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面临转型,逐步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提高了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农村劳动力在缺乏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情况下,随着就业空间的缩小和竞争力的减弱,面临着就业的困境。这种结构性失衡也是出现“民工荒”的根本原因,不是缺乏劳动力的供给,而是所需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在条件上不匹配,现有的农民工不能胜任这些岗位。(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2] 陆学艺.三农续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5.
[3]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4.
[4] 徐菊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2003,5.
关键词: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1-0064-05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我国就业制度实施的载体,而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服务民生保驾护航。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经济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大,学历低,就业能力差,缺乏生产技能,单纯靠城镇化吸纳剩余劳动力远远不够。因此,加强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加快我省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冀西北农村劳动力状况及劳动力特点
冀西北坝上四县(张北、康保、沽源、尚义)辖区63个乡镇,1 116个自然村,面积133万hm2,人口107.6万。其中农业人口96.5万人,农村人口95.6万人,农村劳动力53.6万人(劳动适龄人口50.4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27.78万人,大约占劳动力总数的52%,女性劳动力25.82人,大约占劳动力总数的48%,16~3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约占全部劳动力的35%,36~50岁的中青年劳动力约占全部劳动力的27%,51~60岁的中老年劳动力约占全部劳动力的23%,15岁以下的半劳动力和61岁以上的老年劳动力所占比例较小。[1]农业劳动力42.6万人(其中劳动适龄人口39.5万人),剩余劳动力16万人。冀西北坝上地区自西汉以来即为以牧为主、不事农耕、生活自由懒散的北方游牧民族居住地。明清直到晚清才逐步形成半农半牧、农牧交错的经营形式。在人烟稀少、草原辽阔、生活闲散的情况下,[2]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出现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日渐丰富,但素质低,惰性大,流动性差;只事农田,封闭自给;素质低弱,难于开发;依赖性强,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听天由命的思想十分严重,消极、逃避心理长期存在;饮食单一,营养不良,生活水准低,身体素质差的状况仍未有明显改观[3]。1980年后的年轻人,其就业观念及从业结构虽然有所改观,但故土情结依然很重。另一方面,由于冀西北农村经济条件差,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九年义务教育质量不高,从而致使该地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较全国平均水平偏低。可见,加强对冀西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进行素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二)冀西北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分析及转移就业情况
据统计,冀西北坝上四县共计农村劳动力53.6万人,从事第一产业的有42.6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79.4%(其中从事种植业的约40万人,占第一产业的93.8%,从事畜牧业的约2.6万人,占第一产业的6.2%);从事第二产业的有3.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3%(其中建筑业2.32万人,占第二产业的69%);从事第三产业的约7.6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3%(其中餐饮、服务业5.73万人,占第三产业的84.6%)[1]。而相对于工业和建筑业,该地区农村劳动力仍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1.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农村劳动力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素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作为反映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的提升。随机对100名转移就业劳动力抽样调查(见表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6%,文盲半文盲占1.5%。可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这说明文化程度和转移程度正相关。
2.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及地域分布
调查发现: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行业分布结构为第一产业占16.36% (主要是畜牧业和种植业),主要体现在农业内部的转移。第二产业(主要是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包括运输、餐饮、服务、其他等)共占83.64%。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地域分布主要体现在县外省内就业的比例较大,[4]约占48.68%;而县内就业也占相当比例,在省外就业比例相对较少(见表2)。
3.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情况
调查表明,2011年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年收入均30 000元左右,比2009年增长了25.2%,在各种行业中,交通运输业的平均年收入最高,但增长幅度却在各种行业中最低。从事建筑工程的劳动力平均年收入2011年增长幅度比较大,年平均收入达40 000元左右。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年收入差别也非常大。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年收入几乎是文盲半文盲年收入的一倍,有技术特长的年收入是无技术特长的劳动力年收入的3倍以上。由此可见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促进就业、改善生活的必要条件。
4.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外出时间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时间在每年年初阴历正月十五左右。每年春节刚过,计划外出的年轻劳动力就开始三五成群,自由结对,探讨商量合适的务工去向。我们通过对张北县小二台乡100名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的调查显示,常年在外务工连续三年以上没回家的有10人,这部分人多数是举家出走,他们有一定技术专长或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经过几年的拼搏,已经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基本适应了城市生活,有在城市长期定居生活的愿望和可能。年初走年末回的有51人,这部分人多数是未成家立业的青少年劳动力,家中田地由父母操持,外出的目的就是赚钱,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农忙时在家,农闲时外出有39人,这部分人纯属于季节性劳动力,农闲时到外面赚钱,农忙时回家种田,他们多数是家庭中主要劳动力,也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孩子还小,既要在家照顾父母妻小,又要外出赚钱养家。
二、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
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管理、服务不到位,有些乡镇村由于基础设施短缺、信息网络尚未建立、服务经费不足、工作人员少、素质低等原因,其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机构名存实亡,不能真正起到服务的作用。有的甚至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信息,包括转移劳动力数量,年龄结构及就业合同签订、工资待遇情况、各种社会保险情况等都搞不清楚。有些条件好一点的乡镇虽有就业登记、就业供求信息服务、就业岗前培训,但由于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用人信息查询速度慢、信息量少等局限性,严重影响着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有些县乡就业服务机构虽开展了一些免费职业培训服务,但由于技能范畴、工种类型、服务模式等条件限制,往往并不适合农民工的就业需求。因此,对于多数农村劳动力来说,就业转移服务机构形同虚设,起不到任何服务作用。调查显示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多数是自由组织,个体介绍形式,“马路现象”非常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抽样调查显示:85%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靠亲朋好友获得信息,而从转移就业服务机构获得就业信息的却几乎为零。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农民工中,接受过转移就业服务机构输出服务的仅为20%~30%。
(二)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就业培训少,转移就业岗位少
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缺乏职业技能,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影响着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种及岗位的选择和求职成败。在我们组织的抽样调查中显示(如表1),转移就业的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未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其中转移就业的劳动力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6%,分别比农村劳动力总数中同比高出10和25个百分点。可见文化素质的高低严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目前,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少,主要培训基地是各类职业高中、技校、社会培训机构及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总体规模偏小,教学设备老化,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劳动力转移就业要求。由于经费原因,冀西北坝上地区多数县、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机构没有免费培训计划,培训基地收费尽管偏低,但农民工仍无力支付,使得他们难以入学参加培训,职业技能也难以提高。据统计,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不到10%。多数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就业前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他们由于没有技术,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而频繁跳槽,致使用人单位不愿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职业培训。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就业培训少,他们在短时间内很难学习和掌握熟练的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很难胜任专业技术类工作,因此他们只能集中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从事脏乱差险的工作,这就造成了次级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他们只能廉价受聘于用人单位。
(三)维权服务跟不上,就业服务受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农民工转移就业中,农民工合法权益屡受侵害问题日益突出,它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影响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见图1),20%的农村劳动力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80%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有85%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被拖欠过工资,有25%的转移劳动力被无缘无故辞退过工作,多数人被辞退后,没有得到任何经济补偿。无论是劳动力家乡还是转移就业城市,都对劳动力就业服务和维权服务有明文规定,但在具体落实上农村劳动力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企业主逃避为其缴纳各种社会保险、拖欠农民工工资、超时加班等现象屡禁不止。调查表明: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大多缺乏权益保障意识,在出现工伤事故时,90%以上的农民工很无助地选择了“私了”。
(四)资金保障乏力,投入明显不足
冀西北坝上地区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缓慢。虽然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但投入仍然有限,一些乡镇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资按时全额发放都有困难,办公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更新更是难上加难。多数乡镇无财力举办大型的就业培训,因此接受过就业培训的农村劳动力非常少,一些乡镇没有培训基地或培训基地简陋,教学设施破旧,培训层次低,师资队伍薄弱和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因此,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三、促进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组织制度体系,强化服务机构功能
冀西北坝上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的限制,乡镇就业服务组织体系不健全及基础服务设施落后,严重影响就业服务机构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各县要按照合理布局、强化功能、完善服务的要求,加大对乡镇就业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力度,推进乡镇就业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人员素质培训,提高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首先各乡镇要做到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组织、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一是服务组织到位,要求各乡镇建立就业服务中心;二是服务工作人员到位,人员的配备,可根据乡镇社会劳动力的多少和工作量的大小来确定,一般为2~3人,人员编制可在乡镇现有干部中调剂使用或兼职工作,有条件的也可以向社会招聘;三是就业服务经费到位,要求乡镇就业服务中心所需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乡镇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5];四是服务场地、设备到位,乡镇就业服务中心要有固定的、面积足够大的办公服务场所,要有现代化办公工具和信息网络设备;五是制度到位,要有明确乡镇就业服务中心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要有规范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规章制度;六是工作到位,要做好就业服务的各项基础工作,如当地劳动力资源的普查、登记、建档、建卡工作,开展职业介绍,组织劳务输出,开展就业培训等工作,全面推进乡镇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其次是力争在有条件的村建立完善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站,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发展到基层。
(二)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首先加大信息收集力度、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化管理,要按照“统一的规划、统一的标准、城乡共建、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步实施、分级使用”的建网指导思想,各县、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建立“简单、实用、易操作、稳定、可靠、安全、可扩充、兼容”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其次要尽快建立县级与乡镇网络连接,扩大信息网络覆盖面,建立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切实解决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覆盖的“瓶颈”问题。
1. 劳务信息平台建设
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要打造出企业与农民工上下对接,跨地区劳务信息共享的互联网劳务信息平台。各县、乡镇、村要完善辖区劳动力信息,细化劳动力就业求职意向分类,为企业选择用人提供便利。同时要通过电视、广播、宣传资料、手机短信、QQ聊天、电子邮件等形式为外出就业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盲目性,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效性。
2. 信息资源库平台建设
加强农村劳动力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开发利用工作,采取有偿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单位和公众提供服务。各乡镇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首先要建立辖区劳动力数据库,保证劳动力年龄、性别、特长、就业岗位需求等信息真实性和时效性;其二要建立辖区劳动力转移流向数据库,能够准确把握辖区劳动力转移去向、转移数量,为上级部门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其三要建立用工企业档案数据库,掌握不同企业在本辖区用工情况,为待就业劳动力提供就业参考;其四要建立辖区劳动力培训数据库,记录劳动力就业培训情况,掌握就业市场对劳动力不同技能的需求情况,为以后劳动力就业培训决策提供依据。
3. 远程面试服务平台建设
为了避免农村劳动力盲目转移就业,提高转移就业的成功率,降低劳动力转移费用,可利用网络视频这个有效途径,实现用工单位对农民工的网上面试来解决跨地区见面问题。各乡镇就业服务中心要不断更新网络设备,提高网络带宽,为农民工远程面试提供高质量的语音和视频服务。
4. 维权网络服务平台建设
开放农民工维权网络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各县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要成立农民工维权服务办公室,专门受理农民工网络投诉案件,为农民工提供劳动仲裁、劳动保障和权益维护等服务,加强对外地就业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机制。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严格禁止和坚决纠正超时工作、不签订劳动合同、故意压低和拖欠工资、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等侵犯农民工利益的行为。在帮助农民工维权网络服务的同时提高他们维权意识。
(三)健全技能培训体系,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及职业技能严重制约着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效率和就业质量,要依照“先培训再输出、以培训促输出”的原则,以各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龙头,以民办就业培训机构为依托,采取长期、短期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推出与就业市场、企业要求相适应的培训项目,充分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应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实现农民工就业由体力型向技术型的转变,由流动性向固定性的转变,由短期性向长期性的转变。同时要拓展培训渠道,提高培训能力,增加培训人数。其一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的建设,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手段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就业培训基地的培训能力。其二要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培训基地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渠道,增加培训机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人数。其三是充分调动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农村劳动力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
(四)支持非政府服务机构参与服务体系建设
县、乡镇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很难满足日益壮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要求,为了扩大及提升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要大力鼓励民办职业中介机构、民办培训机构、民办劳务输出组织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的就业服务。应用市场机制,采取就业服务盈利性和公益性相结合的形式吸引非政府服务机构参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确保非政府服务机构盈利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鼓励非政府服务机构搞好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群众参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格局。通过鼓励基层非政府就业服务机构的快速发展,为劳动力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打下良好基础,以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服务渠道。
四、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加快河北省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冀西北坝上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依然繁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依然是该地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要解决好冀西北坝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努力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从长远看,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协作,需要政府、社会、市场、企业等的相互协调。我们要依托冀西北地区现有的资源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从该地区实际情况出发,逐渐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保持冀西北坝上地区社会关系和谐稳定,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l]张家口市统计局.张家口经济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劳动者素质
农村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任务,如果农村经济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就会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目前为止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已经突出了几大问题,如果不将这些问题及时的解决,就会阻碍小康社会的建设。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生活在农村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较多,但是耕地却是较少的,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按照现在的科技水平,农村仅仅需要1.7亿的劳动力就可以满足农村生产的需要,这是现在的人口现状决定的。由于人口众多,可利用的耕地较少,从整体上来看,农业生产的效率是不会得到提高的,只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长期发展下去,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让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艰难。现在的这一阶段,国家对人民越来越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可以提高人民的收入,这三个问题得到解决,就可以减少城乡差距,让农民内部保持稳定。正是基于这种发展水平,农民为了追求利益,就会转移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现象是十分的严重,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以下对这些地区出现的劳动力转移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劳动力的转移是大规模的,主要是受到交通、经济、文化和信息等因素的影响,让农民盲目的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来发展,但是没有实地的考察和了解,仅仅是在亲友的帮助下,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流动性是非常大的,对农民工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导致了供求关系不容易衔接,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其次,农村的劳动力发生转移,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非常低的,素质程度的地下,造就了农村人口的转移是都十分的严重的,这些素质较低的劳动力主要是来自县级或者是县级以下的地区,县级以下地区的人们大多是高中毕业或者是初中毕业,有些甚至都没有学历,仅仅学习了技术,但是技术的学习并不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仅仅是向老一辈会技术的人那里学习的,这样没有经过文化熏陶的技术人员是很难找到工作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素质要求是非常大的,素质低下的人们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很难在城市中生存。最后,机会成本的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城镇与乡村在就业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待遇上,城镇是用具职务和职称等来领取工资,在工资和报酬上是标准化的,与农村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村劳动力都涌向城镇,但是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道德风险,这些是农村劳动力无法应对的问题。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户口问题,户口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劳动力没有城镇户口是很难生存的,这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农业是国之根本,人民要想生存是离不开农业的,如果没有将农业经济发展好,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社会动荡,流离失所,一定要重视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就业机会,让农业转型升级,适应劳动力减少的需要,发展规模化经营,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导致了人们对种植业的重视程度在逐渐的降低,人们都退出了责任田的种植,认为外出打工的收入就能够满足生存需要,有些甚至在城镇生活,这样就导致了人们对责任田的需要减少,乡镇的发展就会减弱。这是由于这种现象,农民就行了产业升级,进行了规模化的种植,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在规模化种植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劳动力的剩余,根据市场需要发展农业经济,对经济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农民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是比较重要的,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性人才,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增加劳动力的二次创业,让农民也能够发家致富,走这样的道路,以让整个经济的发展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作了一个新的发展道路。农民进城可以开阔眼界,则那几人民的收入,在周围环境的熏陶下,增加农民的阅历,学习新的知识,参与社会活动,为国家下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且一些培训班的出现,也提高了农民的职业素质,让农村劳动力结构在整体上改善。
(三)对农村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劳动力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转移的劳动力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将城镇的思想与素质带到了农村,让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基本观念。提高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同时还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生产能力。(四)对社会的影响随着非农转移的加速发展,承包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越来越突出,成为农民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最后防线。但是由于有偿、合理、灵活、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流转机制建设没有及时跟上,迫使大量劳务输出人员城乡两栖兼业,无法解决后顾之忧。在近年来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些人甚至弃田抛荒。抛荒现象尤其是常年抛荒呈逐年加重之势。
三、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一)强化农民智力投资意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作用,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方面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逐步形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社会多主体参与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为非农产业输送合适的高素质劳动力。
(二)完善与加强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法律保障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应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务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整理劳务信息,建立就业信息服务网络等,解决农民的信息闭塞问题;提供法律跟踪服务,聘请劳务律师对劳务输出的全过程进行法律咨询服务,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制定劳务输出优惠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等,以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完善与农民工其它权益相关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工会法律制度、户籍法律制度等,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以全方位的法律保护。
(三)积极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全方位服务
就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以及中小企业仅占受阻等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此种情况下,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受到明显的约束。通常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以城镇化及中小企业作为可靠的载体支持,从而推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此种情况下,应当结合地区农村发展实际,积极开拓劳动力市场,并结合当前农村人口问题加以全面分析,在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国际劳动力市场进行优化利用,促进农民问题的妥善解决,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顺利实现。若地区条件允许,可以对全球性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和妥善利用,结合农村劳动力现状,有目的且有组织的开发国际劳务输出市场,将组织开发与农民自谋出路进行有机结合,给予农村劳动力政策上的支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良的途经,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四、结论
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对人力资源缺口的助力是很大的,但是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环境也的确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让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
作者:司玉波 单位:吉林省洮南市万宝乡农村经济管理站
参考文献:
[1]张伯平,刘冰,石佳,于艳洁,肖霞.浅析天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天津农林科技.2014(06)
关键词: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2-0031-05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近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海南省属于劳动力资源较丰富的南部沿海欠发达地区,但由于众多原因,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障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当前,在海南省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相关理论回顾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针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和农村失业共存的情况提出了“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托达罗认为,人口移动是一种经济现象,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取决于迁移的成本和预期收益的比较,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影响迁移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预期的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二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1]换句话说,农民移入城市的决策是建立在获得较高收入和遭受长时间失业风险两者平衡上的。20世纪80年代后,O・斯塔克和E・布鲁姆等人对新古典理论模型的许多假设提出挑战,其主要观点是:迁移的决策并不是由孤立的个人而是家庭做出的,在决策过程中人们集体行动,不仅要求预期收益最大化,而且要使风险最小化。[2]
我国一些学者结合中国的特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国力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基础上,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越活跃;另一方面就业机会多也会促进劳动力转移,而就业机会与当地就业结构进而与当地的经济结构有密切关系。[3]叶堂林等人提出了速度层次交流理论以及其影响因素。指出: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达程度的提高,居民的转移速度层次总体是提高的。城市居民转移的速度层次总体高于农村居民,而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转移速度层次高于欠发达地区。由此得出,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要大于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4]蔡考察了农村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制度障碍,认为我国传统的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限制了潜在的转移行为,虽然正在进行的改革放松了对劳动力转移的控制,但制度的障碍使得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个既有流出又有回流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体制改革在促进劳动力转移上更为重要。[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应该说以上几种理论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目前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二、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转移率逐步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720户农村住户样本数据调查初步推算,2006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58.3万人,转移率为20.8%,比2004年提高7.9个百分点(注:从现有公开的资料来看,有关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许多数字难于找到。因此,本文所列数字除注明来源的外,均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720户农村住户样本数据采取比例测算办法推算得出。)。
1.转移劳动力以年轻成年子女为主,并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年龄分布更趋于年轻化,16-30年龄段的人群流动比例最大,占转移劳动力人数66.3%,比2005年增加3.9个百分点;其中21-30岁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占46.3%,比2005年增加5.1个百分点。劳动力转移的家庭普遍采取的是户主在家务农,其子女在外打工的模式。
2.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比例较小。根据海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6年海南省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转移劳动力占总转移劳动力的75%左右,高中程度的约占22%,而大专及以上的占不到3%,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此外,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中受专业培训人员占18.5%,远低于我国发达地区的水平。
3.转移的劳动力就业范围较狭窄。2006年,96.5%的转移劳动力选择在非农产业就业。其中,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约占14%,九成集中于建筑业和制造业;第三产业就业劳动力占82.5%,近一半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总体来看,转移的劳动力主要从事传统的第三产业,他们较低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极大地限制了其工作的种类。
4.农村劳动力转移以省内流动为主,省外吸收转移农村劳动力增长加快。据测算,2006年海南省本地市县域内转移农村劳动力23.8万人,比2003年增加3万人,年均增长4.6%,占全部转移劳动力40.7%;省内跨市县转移农村劳动力25.3万人,年均增长38.4%,占全部转移劳动力43.5%,主要集中在海口和三亚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外省吸收转移农村劳动力9.2万人,年均增长73.9%,特别是我国东部地区,吸收海南省转移农村劳动力8.9万人,年均增长79.4%。由此可见,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外省转移发展形势良好,但总体流动仍以岛内为主。
5.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性水平较低。海南省转移农村劳动力主要通过亲属介绍,政府和中介组织介绍外出相对较少。据测算,2006年在外出务工的人员中,由亲属介绍外出的约有15.4万,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26.4%;而由中介和政府组织介绍出去的约3万人,占5.1%。由此可见,农民外出务工盲目性大、效仿性强,往往是亲戚朋友中有一人成功了,其他人也就跟着跃跃欲试。
6.省外务工收入增长快于省内务工收入增长。2006年,外出务工人均收入8251元,比2003年增加2076元,年均增长10.1%。其中,省外务工人均收入12163元,比2003年增加4670元,年均增长17.5%,东部地区成为省外务工人员收入的主要来源;省内外出务工人均收入6823元,比2003年增加891元,年均增长4.8%。全省人均务工收入基本保持小幅增长,省外务工人员收入要普遍高于省内务工人员的收入,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7.外出务工人员支出结构较为稳定,食品、交通通讯费是主要支出项目。据测算,海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和交通通讯费用约占60%,是主要的支出项目。生产性开支中,办理各种手续支出费用总体在增长,但旅费支出仍占主体,特别是对跨省转移的劳动力,这一项费用占生产性开支的75%-85%。总体来说,外出务工人员人均费用支出逐年上升,但支出结构变化不大,消费项目多集中在维持基本生活的必需品上,而对医疗保健等消费品支出较少(占生活消费支出4%左右)。
三、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成因
1.独特的海岛心态,强烈的本土意识。海南岛是我国孤悬海外的大陆离岛,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在海南优越而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繁衍出人们的惰性心理、闲适心理和恋乡心理,不少农民思想保守,地方观念、乡土观念较重,缺乏商品经济意识。这些心理特质在人们行为上表现为安于现状、贪图休闲,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时,目前仍有少数基层干部对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开展“打工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工作目标不明确,措施不够具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2.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教学内容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首先,海南省部分市县财政是“吃饭财政”,教育经费往往成了被挤压的对象,这导致许多地区的教育设施仍十分落后。其次,由于长期较为封闭的地理和历史环境,农民做事方法简单直接,重视当下效益。我国传统的九年义务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学成出来直接将知识转化为生产技能,农民投入大量金钱及时间成本但看不到现时的收益,这就无形中挫伤了他们继续送子女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因此,技能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极为重要的出路,但省内职业培训水平不高,覆盖面不广,2006年全省接受职业培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仅占18.5%,这影响了农民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制约了转移劳动力的竞争力。
3.海南省内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发展战略不利剩余劳动力的吸收。首先,海南省二、三产业规模较小,2006年海南二、三产业增加值为593.82亿元,占GDP的66.4%,比全国平均水平87.4%低2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62.6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4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2个百分点。[6]较小的产业规模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其次,自海南省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战略后,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造纸、医药等几大新兴产业的比重显著上升,轻工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相对下降。海南工业格局的改变使得相同经济增长量下创造的就业岗位较少且需求的劳动力多为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因此不利于大量较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再次,海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等基本省情上的。[7]传统的第三产业领域如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占主导地位,结构性不合理和增长速度滞后等突出矛盾制约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4.外省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海南省农村劳动力省外转移集中在珠三角一带,近几年来由于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和生产技术成本的压力加大,珠三角经济的转型迫在眉睫。广东“十一五”规划就明确提出把招商引资的重点从资源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向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主要产业、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是一个挑战。况且产业结构调整也增加了大量的城市下岗工人。以广东为例,每年的失业工人近40万。但与此同时,广东省各级政府也把主要的精力和资金放在了对劳动力培训方面,广东工商局也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因此海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的就业竞争增大,就业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5.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劳动力供求信息交流受阻。目前,海南省劳动力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广泛覆盖全省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还未建立,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依然存在;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管理体制给海南省当前就业服务部门造成过大压力,工作效率难以提高,与现代市场就业机制严重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化程度较低,政府依据法律对其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还有待提高。二是劳动力市场信息不通畅。海南省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滞缓,由于经费不足和缺乏足够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建设和维护,不仅劳动力供求信息难以及时有效地传递对接,而且所能提供的信息量较小。大量乡镇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薄弱,有些地方根本没有信息网络系统,农民获取就业信息的搜寻成本较大。
6.管理体制不健全,配套保障机制不到位。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海南省转移的劳动力当中,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仅占全部转移农村劳动力的8.8%,参加劳动保险仅为6.0%。其中,省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省内转移农村劳动力,省外务工人员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占省外务工人员的32.5%,参加劳动保险为24.7%;省内跨市县域转移农村劳动力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仅为7.1%,参加劳动保险仅为3.8%;市县域内转移农村劳动力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仅为1.5%,参加劳动保险仅为1.0%。这一方面反映农民普遍自我维权意识较低,对社会保障认识不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海南省就业市场不够规范,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和有关部门落实力度不强。
四、加快海南省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建议
1.促进政府推动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内生力的有效对接。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的配合和努力。目前海南省的状况是一方面政府推进力度不断加大,但农民反映普遍冷淡,劳动力转移政策遭遇上面热、下面冷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通过自发途径的无序转移,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增加了难度。两方力量汇集不到一起,其单方发挥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或抵消,有时甚至引起结果的变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推进式”向“内生式”转变。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宣传的力度不再以挂标语的多少来衡量,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向农民宣传展示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客观性和必要性,引导农民消除落后保守的“小农”思想和对劳动力转移的消极情绪,进一步树立起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心理。同时,根据农民具有的较强效仿心理,在每个乡镇或村委会树立几位就业和创业的成功典范,发挥示范效应。二是落实政策与政策支持相结合。要加大落实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琼府(2005)33号)的力度,文件中提出的二十四条意见,可具体分解细化到各市、县以及相关单位落实,明确责任。同时,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海南省流动人口管理的政策和实施办法,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融入城镇,支持“打工经济”。
2.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与人力资本的积累密切相关,但问题是如何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以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率。针对海南省教育经费紧张、师资整体素质不高、发展不平衡的基本情况,笔者认为在全力保证全省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安排应有前瞻性,合理搭配教学资源以适应短、中期劳动市场的需要,教学内容应涵盖从职业搜寻到就业保障的整个过程。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海南县域经济实力较为薄弱,与全国发达县(市)相比差距非常明显。海南省要推动全省经济更好更快地协调发展,就要搞好搞活县域经济,这样能有效减少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心理成本和旅途成本,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省内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具体应做到:一是要以战略眼光对各县(市)进行市场定位,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如提倡一村一品、乡(镇)支柱产业、县(市)特色产业等,培育发展当地果业、种植业或畜牧业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业以及特色海洋渔业。二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农村小城镇是城乡结合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要重点抓好县城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并选择有特色产业为依托、有发展潜力的部分建制镇适当集中发展乡镇企业和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使之逐步形成特色产业聚集地,加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4.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多条渠道吸收剩余劳动力。政府疏通城乡劳动就业渠道并不意味着光集中精力减少流动障碍,而是要合理兼顾人口流动的引导和调控,统筹规划,将剩余劳动力疏散到不同目标地域。首先,海南要充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大力支持农产品的深加工。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输出的重要前提是农业的进步,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社会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大、精加工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提高农业产品的加工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其次要尽快整合海南的旅游资源,树立多种具有热带海岛特色和生态特色、高文化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品牌旅游产品。再次,充分利用“9+2”等经济区域优势,根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有关精神,加强劳务合作,促进劳动力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从以上分析得知,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向可以是,通过发展本地特色农业消化20%左右,发展非农产业(制造业、旅游业等)吸纳50%左右,省外打工输出30%左右。
5.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立畅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共享平台。目前,省内各级政府已采取措施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但由于缺乏全面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和系统的市场信息支撑,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政府应致力于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定期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工回访制度和跟踪服务体系,提高海南省劳动力市场信息化水平。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与职业学校和其它培训机构密切合作,使之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发展最新动态,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的能力。
6.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健全的制度是劳动力市场顺利运行的保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充分认识到这是农村劳动力有序可持续转移的基础。政府有关部门应结合省情,严格依据《劳动法》有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规定尽快出台相应法规,规范劳动力转移相关操作,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要逐步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工子女异地入学、住房等方面创造良好环境。严格把关招工企业的福利保障制度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要及时通告,及时依法严肃处理;加强劳动力输出和输入地政府间的合作,为农民工维权活动开辟多条“绿色通道”;提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解决劳资纠纷的业务能力;加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思想培训工作,帮助其树立必要的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3] 尹继东.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叶堂林,王红林,张考考.速度层次交流理论及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应用[J].经济与管理,2004,(12).
[5] 蔡.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4).
一、目前农村劳动力现状
县属农业大县,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劳力就业问题。据此,通过深入10个乡镇20个重点村,对部分贫困群众、移民户、产业发展大户及群众代表进行了走访、座谈,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就业作了些调研,发现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现状:
1、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5%以上,高中占20%,大专以上占5%;
2、劳动技能差,体能型的劳力占农村劳动力的85%以上,技术含量普遍不高,向技能型的转变有待提升;
3、就业观念落后。有56%以上的农村劳力,把自己长期拴在土地上,靠单一的种养增收。大胆调整产业结构,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者少之又少,于是出现了“田种的好,家庭经济收入少”这一说法,没有先学技术后就业的意识;
4、38%的劳力还缺乏进取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适应转移就业的需要。常期生活劳作在农村,自由散漫,从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角色转变意识缓慢,缺乏进取心,抱着“政府要我培训”,而不是“我要培训”的思想。特别是走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好高骛远,缺泛脚踏实地的思想,对一些较艰苦、市场需求量大的岗位不感兴趣;
5、部分农民不习惯于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规章制度,难以适应机器化大生产的工作环境,因而工作变换性较大,适应能力不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创业受到诸多瓶颈制约。通过调研发现,农民创业面临诸多的困难。首先是资金短缺问题。绝大多数农民经济基础较差,自主创业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农村贷款的主要来源是农村信用社,据了解,即使在银行宽松的时期,农民也很难从农村信用社贷款,即使费尽周折贷到了,一般都在万元以下,在当前市场经济下发展产业较难;其二是缺乏迅捷、宽广、可靠的信息渠道。尽管有线电视、电话、手机等在农村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相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来说远远不够;其三是缺乏系统的科技。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很难受到正规的科技教育,如有获得各部门实用技术和技能的培训,仅仅是短期的、片面的。其四是缺乏信心。大部分农民在创业上,没有敢闯敢试的勇气,经不起折腾,严重影响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
2、培训时间短,深度不够,培训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农村培训大多是短期,内容的设置方面都比较简单,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内容单一,适合劳动技能含量低的工种,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专业技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转移就业的问题,但是要想让农民真正适应、融入城市生活、促进城乡一体化,仅有技能是远远不够的,除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培训外,还需较长的时间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
3、大龄劳力转移难。由于受文化水平和年龄限制,全县45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较低,只占转移劳动力的9.5%,大龄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困难。
4、资源、培训、就业三大系统还没有完全连接互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缺乏必要的就业组织,培训与就业没有很好地衔接,真正制约了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5、企业社会保障体系较差。当前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农民,大部分企业未给职工办理社保、医保;有些企业工作时间过长(1天工作时间达十五、六个小时),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福利偏差;一些企业季节性生产明显,就业岗位稳定性不强,致使转移后的劳力工作不专心,就业不稳定,再次产生未转移现象。所有的这些都关系到农民转移就业的专业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建议及对策
1、建立常设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导协调机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运作,而且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县成立了“农民学院”并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建议要长期坚持有专人抓、专人管,集中办公,统一管理,负责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统一规划、协调、督导、考核等,使之成为我县培训转移长期稳定的运作机制,全县一盘棋,多方共同形成合力,必将大大推动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2、宣传力度有待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力度不够,不少农民对转移培训不清楚,特别是非重点村农民对国家免费培训的信息知之甚少。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发挥电视、网络等媒体,将农村培训惠民政策宣传到农户。
3、创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新机制。一是必须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职业介绍机构。形成劳动力就业服务网络,同时开展劳动力需求信息交流,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安全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机制,确保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得到安置就业;三是完善培训基地与企业合作机制,开展订单式培训。要尽可能的与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培训基地根据企业需要什么技工,就设什么专业,培训多少学员。这种培训有三个优点:①针对性强,使农村青年上岗前就可以了解到岗位情况,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②有利于双方选择,企业和青年可以根据培训情况决定是否应聘和录用;③免费学技培训,不增加农村劳力的经济负担;四是要加强对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的跟踪服务和管理。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0-64-1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界定及现状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定义
根据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的解释,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能从农业部门抽走且不影响农业总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在二元结构的消解中实现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狭义的农业即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农业生产中边际生产率为零时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化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过程。
1.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根据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费景汉和拉尼斯提出的拉尼斯-费模型,可以把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分成3个阶段。目前,我国农村剩劳动力转移正处于其中的第2 个阶段,即农业边际生产率大于0,但小于城市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农业总产出因劳动力数量减少而下降,转给工业部门的农业剩余不足,贸易条件开始有利于农业部门,工业部门的利润逐渐减少。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具体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数量很大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衡,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1.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我国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大,且超过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剪刀差收益转移,可以使农业劳动者的转移收益预期为正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然发生,并体现出以下特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多具有自主性和随意性,除经济原因和自身发展的影响外,不存在强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在强制性压力,是否转移到第二和三产业,完全由农民自主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部分以兼业为主,其转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动性和短暂性,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现多向性,农业向非农业流动,跨区流动,同一区域和同一产业内流动,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之间流动。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
2.1 积极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农民外出务工不仅可以获得较高收入,还能形成科学和民主意识,促使其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并学到各种管理技能和实用科学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增加社会产出总量,推动经济增产。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后,其劳动边际生产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社会总产出水平。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本身对交通和金融等服务业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变了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2 消积影响
农村人口流动正大量减少农村居民对土地的劳动投入,从而导致农业生态和生产条件恶化。农田耕作效率下降,土地实际利用率下降,有的地区甚至造成田地荒芜,直接影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年轻力壮和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劳动力弱化,发展特色农业和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较为困难,造成农村耕地利用效率低,甚至耕地荒芜,从而造成耕地资源浪费;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缺失与变化,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发展的难度加大,并使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3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对策
3.1 创新户籍管理制度,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
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改善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就业环境,使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具有享受教育和就业等公共服务的同等权利,从根本上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3.2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的保障体系
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个人储蓄或积累等社会保障体系,抓紧解决当前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农民工合理流动。
3.3 发展农村文化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
加强知识技能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加强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技术转移机制和技术创新体系,重视农村的法制教育,并且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3.4 构建完善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